严肃的男人

HD中字

主演:迈克尔·斯图巴,理查德·坎德,弗雷德·迈拉麦德,Sari,Lennick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1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2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3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4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5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6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13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14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15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16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17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18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19严肃的男人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三个导师:隐秘的答案

        《严肃的男人》,说实话,当片尾CAST出来的时候,我还茫然一片,什么嘛,就这么莫名其妙地结束了。一个奇怪的引子之后,就是一个中年犹太男子压力重重,麻烦不断的生活,俨然就如同其他关于中年危机电影的描述,像《天气预报员》之类的。然后呢?。。。就结束了,这也是《严肃男》和其他这类片子最大的不同。

    事实上,这是部与众不同的电影。世界上绝大部分电影都是完整的,也就是说,有开始有过程有高潮有结局,然而这是部犹如直接从生活中截取的片段,没有开始没有过程没有高潮没有结局。如果把那些完整的电影比作一个问题解答的过程,提出问题,依照理性,分析之,归纳,得出结论,而这部电影就是困惑,困惑,困惑,困惑,继续困惑。

    所以说,不爱看的人估计撑不到看完,也的确没什么损失,因为看完了也就那样了,而有些人就会去想破脑袋去寻思,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个人见解,这是部科恩兄弟借助犹太教来探讨人不可避免地遇到的人生困惑。而这种困惑就来自这样的矛盾,即确定的理性的清晰的有段落的原则与不确定的情绪化的暧昧的永无止境的现实状况的冲突。事实上,这部片子中三个导师,正是人们对待这种困惑的三种回答。故事实际上有些宗教寓言式的味道,一开始你甚至会以为又是个约伯或者浮士德的故事。三个导师,按照顺序也一个比一个年长,也一个比一个有智慧(这个是我自己觉得,其实不尽然),三种哲学观点。

    第一个年轻的导师显然是个充满激情的开导者,求助于坚定的宗教信仰力量试图让眼前这个困惑的男人不再困惑,但显然这些陈词滥调的道理不能解答男人的困惑。

    第二个年长的导师,他意识到了宗教的教义和现实有着重大的差别和冲突,他已经非常接收这个差别和冲突是不可逾越的观念,但为了避免消解自己的信仰,又能让自己和别人舒舒服服地过日子,于是他放弃了自由思考(事实上,主人公正是一个受自由思考所带来消解之苦的男人),就是众所周知,“这有什么好想的。”“想不出来,就别想那些没意义的”倾向,舒舒服服的退回了心理的舒适区域,如同那个导师举得那个例子一样。但我们的主人公也没有满意,依然扮演这不知满足勇于探索的偷火种者和受难的约伯(虽然这个形象被科恩兄弟夺去了神性)

    第三个最年老的导师(看上去有点老得随时都会翘辫子的那种)的回答,显然是科恩兄弟最想表达他们意思的答案。很有趣,真的很有趣,以至于到了这里一切都变得如同犹太教的上帝般隐秘起来。语言和道理,都无法让我好好表述,因为这个回答是不可提炼的,但我还是只能像个三岁孩子一样试图说些什么。首先主人公,这个受难者这个求索者,他渴求他能够给他答案,给他解脱,给他救赎,让他复归于内心的平和。但是,导师拒绝了(注意,这是答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为了使这部电影不至于彻底陷入隐秘的思想花园内,兄弟俩安排了男人的儿子与导师的见面。这个导师留下的两句话,就是电影所提出的所回答的,他先问

“当真理被发现是谎言,

  当所有希望消逝不在,

  怎么办?”

可直接视作自言自语,或者说是对这个即将成为MAN的男孩的一种预言,随着成长,狰狞的现实将其从使其感到安全的规范,原则,信仰等等的保护下一点点拖出的时候,这句预言是注定要发生的,

“怎么办?”

无聊的几句之后,导师从抽屉里拿出了孩子寻觅了好久的收音机,孩子这个时候无疑是满足的,他只对这个东西有反映,象征着一种欲望的满足,一次受难的结束,完全还没意思到知性上的痛苦。于是,导师对他说

“做一个好孩子。”

这就是那句会被发现其实是谎言的真理。

“做一个严肃的男人。”

同理。

    主人公最后的坚持在动笔改了那个亚洲学生的成绩后宣告瓦解,这个男人终究是个普通的男人。他不是在圣经故事中出现,他出现在了科恩兄弟的寓言故事里。好不容易,一系列的灾难似乎过去了,现实(或者说上帝)却不打算放过这个男人。电话铃响了,新的更大的麻烦又来了。事实上,影片结尾和开头是呼应的。开始的时候,儿子上课,父亲体检,两者并行,如同一个起点,最后兜兜转转,似乎又一起回到了起点,最后儿子终于可以还钱了,但龙卷风降临了,老子最终摆脱了危机,但又要回到刚开始体检的地方,继续他的麻烦,同样并行发展。一种象征是不言而喻的。但科恩兄弟是不是想通过生活中无止尽轮回的痛苦加上知性上无止尽的困惑来宣誓人生的荒诞性和悲剧性呢?

     不知道啊。。。

    无法得出这样的结论,因为就像我之前说过的那样,这部片子不完整,比起理性地解答更像一种启示。我个人认为虽然这部片子依然非常科恩兄弟,充满着消解的力量,但我们不要忘了,消解也不一定就是消极的。在我看来,第三个导师正是片子之所以不完整而且充满暧昧的原因,他智慧得如同先知,但按照我这分析,似乎他的信仰瓦解的最严重,但是(注意了)也许他是最接近神的人。不加怀疑的狂信恰恰不是信仰而是背叛,而怀疑之后去自由思考,信仰又会随之消解,这种两难才是对信仰真正的考验。信仰的道路上没有安宁的落脚之地,永远匍匐在荆棘之路上,这种绝望却透着希望。所以第三导师拒绝了那个男人,因为那个男人是来寻求安宁的,导师知道自己给不了男人安宁。这听上去似乎很令人绝望(永恒轮回这个命题似乎就是消极思想的母亲)

   或许这个隐秘的问题的答案就是其本身。信仰是I WANT TO BELIEVE,而非I BELIEVE,因为真言与谎言,入道与成魔的距离是如此暧昧不清。

     总之,是部好片子。

 2 ) A Serious 杰作

绝对是科恩兄弟的又一杰作,实在太对胃口了。

终于找到了“巴顿芬克”“缺席的人”之后的又一风格延续之作—— “严肃的人” 。看完五味杂陈,一个感想是,哥俩儿快成精了。

之所以说“严肃的人”与“巴顿芬克”“缺席的人”延续,其实有很多原因,一个核心就是都讲述了“一个男人如何面对不确定的世界”,而且在编剧、视听上都有大量的暗示、对应与隐喻。比如,《严肃的人》里面,拉里兄弟俩与《巴顿芬克》里旅馆俩人的设计都是类似的——“同一个人精神上的两面”。在严肃人里,那大胖个从来没有单独出现过,永远都是与拉里同时出现的。诸如此类的东西在片子里还有很多,所以《严肃的人》是一部非常值得细琢磨的片子。

无论在导演(内敛、趣味于一体)、编剧(十分出彩的结构和对白)、表演(科恩脸谱大集合)、摄影、美术、录音(非常多小细节)等各方面都表现上乘,余味那叫一个好哇。像犹太社团的规矩一样,整个视听设计也是规矩的,不越雷池一步的(当然有几个段落如上屋顶、抽大麻这样非常规耍点小坏的处理,点晴之笔)。

准备近期看第二遍,不过先随便说几句吧,实在觉得好。

我觉得科恩这三部都算一个系列,瞎起个名,就是“The man”系列,是讲人的,现代人。讲男人面对世界的荒谬性、虚无感……诸如此类虚头八脑的事吧。科恩更多只是展现,思考,但不给出什么答案。这三部也都有一些“导演代入感”,暗示了导演的世界观。

《严肃人》这片子,你一说它有什么“严肃的思考”吧,就老感觉科恩兄弟在后面坏笑,说你Y太正经。但你要说它就是一喜剧吧,明明又不是。整个片子虽然笑点不少,但基调简直可以用“杯具”来形容。这个角度跟《阅后即焚》有点像。但《严肃男》的叙事更“集中”,更精致,而且更内心化、精神化,也就是有大量的暗示段落(或者说是隐喻)——但你也可以说它没有什么隐喻。比如第一个正片的镜头,那个耳机,要解读可以说一堆,但不解读也不妨碍它的有趣性和前后文的对应性。当你最后看完回想,就觉得这些细节显然不应该被过份解读但也不能不把它当做一个重要元素。反正就是有相当的余味供人琢磨。

比如,一开场就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剧作方式,一个看上去与故事本身毫无关系的小段落,一个北欧村庄的传说,经典银幕的比例。这个段落你可以当做与主线没任何牵连,但如果仔细一想,这个段落又与主线有非常多的牵连。家庭里的朋友还是突然而至的恶魔、真假难辨的现象、左右为难的困局、似真似幻的细节、男人与女人对待这件事的方式……反正就是,你可以这样分析,也可以不这样想分析,面前存在的是一种可能性。编、导的态度是暖昧与若即若离的,意味在叙述之外的。从一开始,剧本就树立了这部电影的一种思考方式,而这部电影的主线,也正是延续着这一方式让你一步步进入到男人内心以及他所面对的世界。

主戏开始的第一场戏,儿子上课与父亲接受检查,就是一次非常耐人寻味的安排。

从某种角度来说,儿子与父亲就是man的两个阶段,那么这部电影里,关于这两个人的剧情也可以接合着来看。首先,做为man的一个重要人生目标,在电影里说是要成为一个“serious man”——里面被称为“serious man”的是萨伊(一个在老婆死三年后搞上朋友老婆的男人)而且是在他的葬礼上给予他的称号。在同样的场景,同样的地方,儿子的大人礼举行,代表他走向成为另一个“serious man”的路。在这样规矩的犹大社团里,我们大概可以把儿子的成长看成是父亲的从前的暗示——他以前也经历过同样的大人礼,只是现在坐在下面的他状况是一团糟。

再回到最开始一场戏,儿子在课上听耳机——这一行为导致了他在整出电影里的被班上的壮汉追捕(可看为男孩大人式之前的仪式,这个壮汉也有一定的象征作用,他是作为符号出现的);父亲在接受身体检查,暗示着他到了考虑健康的年纪,一个成年人走向老年的开始。但两个场景被平行剪辑起来,儿子那边是直接产生事件的,父亲这边没有任何迹象发生。那么到了影片的最后,我们知道这个开头其实有可能是对父亲最沉重的一次打击,但影片没有给出明确信息,不过我们能预感到父亲大事不妙。而儿子那边,则是大人式的完成,象征他真正走向“生活”,像一个“man”一样面对生活,而他也拿回了自己的耳机(耳机里热情的摇滚音乐,对应着犹大人的音乐,也是一种象征),解决了所有矛盾。对儿子来说,生活的美好正在面前展开。对于父亲来说,生活可能正好在这时对他关上了一扇重要的门。(另外补充一下,影片有两个地方都进行的平行剪辑,都对父亲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但这时候,龙卷风来袭,影片最后的视角,是从儿子的身后来观看着龙卷风慢慢向自己卷来。生活的风暴就是这样的突如其来,前途未卜,能否成为serious man还是像父亲一样变得焦头烂额?影片的焦点聚到了儿子的耳机上,热情的音乐响起,似乎暗示着希望和反抗——也有一点嘲讽吧。

这段音乐正好也是对最权威拉比对儿子那个问题的回答:

  When the truth is found to be lies
  and all the joy within you dies
  don't you want somebody to love
  don't you need somebody to love
  wouldn't you love somebody to love
  you better find somebody to love

也有人说,为什么这部电影里面,父亲的境遇是一件接一件,太巧合了吧。这大概就是立意的问题,这部电影正是要以这种荒诞、集中的形式,来讲述“这个男人面对不可测世界”的反应,生活的风暴从来都是以你不可预料的方式降临,有喜有悲,虽然父亲在“什么都没做”的情况下莫明失去了很多东西,但在儿子成人式后他似乎找到了感觉,接受了生活,与生活这个“朋友”暂时达成了协议,做出了妥协(改成绩)一些好像又顺利了一些,但也正在这个时候,生活这个“恶魔”又向他慢慢靠近。所以,影片整个基调还是比较灰暗,几乎算得上是绝望。

这只是说了一头一尾,中间还有很多段落,看似平平无奇,都有着很独特的意像。得闲再说。

 3 ) [严肃的男人]:一个被生活绑架的男人

放在一个纵向的经度,《严肃的男人》是继《阅后即焚》之后,科恩兄弟第二部戏谑现代化之于现代人的精神压抑。只是,相比《阅后即焚》的轻快,《严肃的男人》显得略显沉重。用罗杰•埃尔伯特的话讲,“这不是一部笑口大开(laugh-laugh)的电影,这是一部不寒而栗(wince-wince)的电影。它是如此富有趣味!”

严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就叙事结构而言,《严肃的男人》以“神话隐喻”起头,以“复杂行动+发展部分”收尾。虽然影片中的主人公一直试图去寻找一种一劳永逸的“目标”(传统叙事策略),但是他的所有行为几乎从没离开过“发展部分”。妻子的离婚案、儿子的成人礼、女儿的青春梦、弟弟的自闭症、工作的流言蜚语,等等,他的麻烦不断,似乎可以套用那首流行的口水歌——最近有点烦、有点烦、有点烦……《严肃的男人》类同《血迷宫》的是,影片人物不仅仅是观众的一个叙述副本,他也是陷入剧情困境的观众。

提到结构,我们不得不提本片的对仗手法。开头,课堂上,父亲给大学生上数学课&儿子在中学听“犹太课”;中段,父亲跟情敌同时遭遇车祸,一个没事&一个挂掉;高潮,父亲吃了“教父”的闭门羹&儿子如沐春风地倾听“教父”的教诲;结尾,父亲修改了随堂学生的成绩(F→C-)&儿子依然没有将钱还给别人。这些间歇出现在影片中的对仗,极大地彰显了两代人的价值观。严肃的父亲最后修正了自己的正直,儿子依旧听着自己的耳机,与人保持距离,眼看一场风暴,席卷而来……影片结束!

黑色幽默的是,“严肃的男人”这个标题出现在影片过半的63分钟——葬礼。到底怎样才算一个“严肃的男人”?此地,科恩兄弟揶揄了我们传统价值观思维模式中的“严肃”。譬如:那个被追悼为“严肃男人”的主人公情敌,一次又一次用看似“合情合理”的商榷,和蔼地逼迫男主人公就范。再譬如:即将参加成人礼的儿子,竟然用留声机学唱“圣歌”,从而蒙混过关。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对父子都是被生活绑架的。不同的是,父亲用正直对抗绑架;儿子用作弊对抗绑架。可以说,相比较以往那些出现在科恩兄弟电影《抚养亚利桑那》、《冰风暴》、《谋杀绿脚趾》中的显性绑架,《严肃的男人》的“绑架母题”显然是隐性的。

同时,关于“严肃”的标题,科恩兄弟也有着自己的解释。他们认为,“《严肃的男人》仅仅是一个标题而已。影片中,每个人所做的事情其实都是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的。只是,他们的严肃在整个事件或整个环境中就会显得好笑,让人无法接受。或者说,每个人眼中都有不一样的严肃吧。这个……实在很难定义。”如果从这么一个“作者论”的角度讲,影片中的各色人物确实坚持着自己的“严肃”。女儿对发型的严肃、儿子对电视频道的严肃、妻子对信仰的严肃、弟弟对曼陀罗理论的严肃、学生对学分的严肃,邻居对地盘的严肃,等等。这些“严肃”疯狂地将主角推挤到崩溃的边缘。他的严肃,在这么多其他严肃的推挤之下,开始变得可笑。

关于揶揄,我们其实可以通过男主角的台词得到暗示——“数学就和寓言一样,让你有一个形象的概念。……即使我们不弄那些晦涩的理论,数学能证明它。”生活的晦涩,难道是数学可以证明的吗?荒谬的信仰、突然的死亡、不期而至的暴风、不都是数学公式中的那个“变量”吗?从这个意义上讲,《严肃的男人》之所以显得太过“严肃”,很大程度在于科恩兄弟对于“隐喻美学”的过度宠爱。最后,我们也不妨揶揄式地对该片提出试问:《严肃的男人》是一部颂扬无神论的影片吗?还是,科恩兄弟站在上帝的视角,向我们布道何谓人生?

 4 ) 《严肃的男人》:没有被严肃地对待!

我们常被告知应该严肃地对待工作、学习、家庭和生活中一切重要的事情,不可游戏人生,不应消极度日!我们没有被告知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因为那几乎就像一条绝对的道德律令一样要求每个人遵守!Larry Gopnik就是这样一个严守律令的严肃男人,他任教于大学的物理系,和妻子和两个孩子住在郊区的一座漂亮的房子里,他的家庭所属的犹太社团为他提供着情感交流和精神勉励,他踏实、勤奋、一丝不苟,这样的男人理应幸福地生活一辈子。
        问题是,当他严肃地对待生活的时候,生活似乎没有严肃地对待他。突然之间,“所有我曾认为是这样的事都变成了另一幅模样”:一个韩国学生试图贿赂他以获取学分,学生的家长又以起诉相威胁;有人定期写匿名信给学校的任期聘用委员会来暗中诋毁他;一个唱片俱乐部不断打来电话要他支付他根本没有购买的唱片费用;家里,妻子突然提出离婚,为了嫁给“一个他最好的朋友”,孩子们不停地相互争吵,一户邻居强占草坪地皮,另一户的女主人则试图勾引他,寄居在他家的兄弟因涉嫌赌博而被警察盯上了!
        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大小事件,但是当这么多事件同时发生时,Larry 感到他生活的根基被动摇了。问题并不在于这些事情有多么难以应付,而在于他认为这些事情发生在他身上不合情理。他是一个严肃的男人,难道不应被严肃地对待?为什么这些事就像是上帝在把他当小丑耍呢?严肃生活的前提难道不应是这个世界本身也是合乎逻辑的:好人应有好报,认真、勤奋地生活的人应获得幸福?为什么自己原先确信无疑的事突然之间都变得不确定起来了?在课堂上,Larry为学生们讲解薛定谔的猫悖论和海森伯格不确定原理,用满满一黑板的公式和推理来证明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悖论中那只猫的死活和同一时间粒子的位置和能量。但对理论世界中不确定性的认识和对生活中不确定性的认识是两码事,Larry对后者的认识甚至还不如那个贿赂他的韩国学生:当他发现那个装着现金的信封,找来那个韩国学生训斥一番,并打算以贿赂教师的名义让学校处理这名学生时,那学生非常从容地回答“mere surmise, sir(仅仅是猜测,先生)”:是不是我留下这封信只有我知道,而你仅仅是猜测,所以你没有确定的证据让我负法律责任。
        这个世界上到底什么是确定的?或者说这个世界合不合理,有无逻辑可言?这是一个带点神学性质的问题,关系到世上的正义和人们的幸福。Larry的专业知识(物理学)无法解答,那么,宗教能否解答?
        焦头烂额的Larry求助于犹太教的拉比以寻求答案,电影中一共出现了三位拉比。第一位告诉他一切都只是眼光的问题,日复一日的生活消磨了人的感知能力,只要能换一种眼光看待事物,那么即便从每天所见的停车场都能发现新的东西。这是典型的教科书似的答案,滑稽的是,这位年轻的拉比似乎正是以这种“新的眼光”来看待这一答案的,所以他似乎沉浸在发现了新大陆的狂喜之中;第二位拉比的解答是一种典型的神秘主义,上帝有可能把启示印在了人的牙齿背面,但他为什么这么做我们仍旧不得而知,所以不确定的事就是不确定的事,我们的疑问要适可而止。Larry没有见到的第三位拉比是社区的精神领袖,他早已老态龙钟,每日沉浸于“思考”,他或许知道问题的答案,但从他的表现看,即便他曾经知道答案,健忘症也早已使他忘记了一切。科恩兄弟的电影没有“严肃”对待这三位拉比,与其说他们是先知、精神领袖,不如说是某种戏谑的卡通人物。
        或许是由于本片的犹太社区背景,国外很多影评人将电影中Larry的遭遇与旧约《约伯记》中约伯的遭遇相提并论。两个故事中的主角没有做错任何事,但厄运频频降临在他们头上,上帝赐予他们的一切现在又一件件地夺去。但我觉得两者的差异还是很大的。电影中的Larry与其说像约伯一样敬神,毋宁说只是恪守一种道德本分,他所寻求的解答也不是像约伯一样质问上帝,而是质问世界存在的逻辑性和合理性。
        世界的逻辑性和合理性,这几乎是科恩兄弟所有电影中所贯穿的主题。事实上,现实世界中逻辑性和合理性远不是一码事。他们为人称道的处女作《血迷宫》中,所有人物的行动都有某种逻辑性,都是一定动机下的合乎理性的行为,但最后导致的结果却是荒诞的、恐怖的,毫无合理性可言,之后的《雪花膏离奇命案》、《谋杀绿脚趾》、《缺席的人》等作品延续了这一主题,尽管故事往往是从某件离奇事件开始,但人物接下来的行为总是按照某种逻辑进行,最后的结果几乎是将原先的离奇事件放大了十倍,变得大大地不合理,异常荒诞。科恩兄弟电影的一大魅力之一就在于这种逻辑与离奇的辩证法。
        遗憾的是,在《严肃的男人》中,这种魅力大大的减弱了。Larry遭遇了一连串的麻烦事,使他的生活信念发生了动摇。但是,我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事突然之间全部发生到了他的身上。一件离奇事件的发生,观众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么多突发事件聚到一起,就让人莫名其妙了,最主要的是,观众无法感受到这些事件背后的神秘力量,在他们最好的那些电影中,这种神秘力量有可能是人身上贪婪的兽性、冥冥中宇宙潜在的规则,这些力量推动着事件的发展,突破了人的控制,最终导致世界的荒诞。而在《严肃的男人》中,这些事件的爆发显得像是这个男人的中年危机一样:他只是表面上成功,其实生活本来就是一团糟,只是突然有一天他意识到了这一点而已。同时,电影所设置的60年代美国郊区背景让人怀疑电影的主题是中产阶级生活批判,与《美国丽人》那样的三流电影联系起来,这是科恩兄弟的失败。
        如果说在科恩兄弟以往的电影中,表面的合乎逻辑和背后的荒诞离奇都隐藏在事件和人物的背后,那么在《严肃的男人》中,世界有无逻辑性,到底什么东西是确定的,这两个问题作为理念几乎被直接呈现了出来。电影的序幕中,关于确定与不确定的问题就被直接提了出来:你能确定这个帮助过你的人是你的朋友还是只是一个被恶灵占据的躯体?即便当你刺了他一刀,他仍旧哈哈大笑,消失在户外的风雪中,你能确定明天将在路上发现他的尸体或者某个夜晚他又将寻上门来吗?不能。电影中的所有人物,发生的所有事件都没有告诉你答案,但是,科恩兄弟直接把答案写在电影的开头和最后了。通过电影最后那场龙卷风,科恩兄弟仿佛在说,生活或许有着它自己的规律,但生活仍旧可能遭遇许多没有逻辑毫无道理的事,就像气象中会有龙卷风一样,那么人们(还有电影中的Larry)应该如何面对?科恩兄弟用电影开头的字幕,著名犹太教拉比rashi的话回答了这个问题:以质朴之心坦然接受发生在你身上的一切(receive with simplicity everything that happens to you)!

————————————————

个人公众号:加书亚在路上
正在更新印度旅行日记,欢迎关注!

 5 ) 写两句

我有一个很亲密的朋友,很喜欢看电影,家里的碟也大概好几千,但是谈不上喜欢看科恩的电影,这就好比一个喜欢听音乐的人却不喜欢周杰伦一样,朋友没少被我教育,但我从来没有说服过她,她的理由只有一点:虽然我也觉得科恩的电影很好看,至少能看完不打嗑睡,但我真的不知道科恩的电影都在说什么。 一部电影要看完很简单,但看完一头雾水却不知道在说什么,这仿佛让一个英语盲听50 CENT的绕舌歌曲,节奏很好,声音很棒,却一句没听懂,这当然就不会去喜欢。但如果你用金山词霸把歌词都机译一遍,然后再听一次,那也许你就会真正发自内心的去喜欢它了。科恩的电影也大多数都是如此,它们外衣光鲜华丽,看起来都很美,以至于会让人忽略到只是喜剧片,可实际完全不是,科恩的电影从来都不是只用一遍就能搞定的,除去少数几部如《少妇杀手》《残酷难忍》之外的纯商业片之外,科恩其他的电影都有着严谨的个人风格,黑色幽默的外衣下都蕴藏着一颗坚硬,冰冷,残酷的内核,以及对生活哲学的沉思熟虑,《严肃的男人》就是科恩电影风格延续的精彩之作,不谈那什么让人头晕的雪定锷定理和测不准原理,我只用没文化的词句来理一理这部电影,也是我自己的一些个人看法,权当是给朋友的又一次教育课。 《严肃的男人》故事很简单,拉里一是位犹太籍的物理学教授,上帝忠实的教徒,平日里行善,做好人,却终日处在不确定的各种复杂的困难漩涡当中,电影在这大大小小的冲突中带来了许多的黑色幽默和闹剧,一直到结尾,也没有个完整的结局。电影第一次看完很容易让人想到郭达的小品,所叙述的故事都是我们身边所熟悉的场景,老婆不忠,朋友抢妻,儿女劳神,弟弟弱智,升职惶恐,这一切无非就是一场生活闹剧,只博一笑,尔后等到龙卷风一吹,儿子一立,歌声响起,字幕出现,完全就是一头雾水,什么想法都没有,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很多人认为电影开头发生在欧洲东部的短片与电影本身毫无关系,但恰恰相反,这个短片就是与电影极为重要的一个基础,伊桑就在访谈里说:“这个故事让电影产生了有趣的共振。”家中擅闯恶灵的故事至少说明了三个意义: 一:奇迹的背后并非就是幸福(指得到帮助却招来恶灵的农夫)。 二:做善事并非就有好结果(指汤都没喝上就被刺倒的恶灵)。 三:坦然接受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事情(指那位凶悍的老妇杀手)。 弄清楚这三条,那电影中的诸多闹剧和喜剧的背后,你也就能明白《严肃的男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一部电影,尤其最后一条则是对电影主题最简单的概括。 主人公拉里,在电影中是一位致力去寻找生活答案中年困惑男,他最多的台词就是:WHAT?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拉里永远都认不清眼前的事实,他逃避对待生活中所有的困难,无论在沙滩上,还是在传教士的办公室里,拉里透露出来困惑都不是如何去解决生活问题,而是只是一味的追究自己从不觉得有任何问题的生活,却就是处处与自己想象的背道而行。从电影中抽离出来,拉里的形象其实社会的一个缩影,面对困难的许多时候,我们都是一个如此愚笨固执的拉里。 在电影里,拉里寻找答案的过程也是相当充满妙趣的,起初在沙滩上,女人给她的回答是:你不必独力承担这一切,因为我们是犹太人,若有疑惑,就总能从先人典故中寻找答案。于是接着拉里去找有丰富典故知识的传教士,初级传教士说:这就是生活,你必须把这事当作上帝的意愿,当然你不必要去喜欢。这时拉里仿佛领悟到了一些,所以他会说:“老天就是老板,老板不一定是对的,但是他就是老板。”,可这并不是拉里想要的最好答案,他依然无法坦然面对这生活中的糟糕事情,于是拉里到了中级传教士那里,这位大师在说完一个完全不搭界的故事之后,意味深长的对拉里说:困难就像牙痛,过一阵子就会消失,不要问为什么苦难在自己身上,找答案是不对的,上帝不欠我们任何东西,而一直是我们亏欠上帝的。。很显然,这不是拉里想要的答案,所以他最后去找马沙克大主教,但却屡次被拒,继续深陷在困惑的答案当中。拉里最后的一丝解惑希望也被破灭了,但这个过程中,劝解拉里的话语却是现实中我们应该明白的至理明言,如果你过的生活与你想象的不一样,但那并不是意味着我们最后都要解翻释为什么会不一样,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是无法解释的。困难就好像是电影中弟弟脖子后面的那颗毒瘤,一直存在,没有原因,但总会消失,当坏事发生在好人身上时,我们应该要学会怎么样去接受现实,并继续前行, 《严肃的男人》中儿子的角色起初是与父亲并重而行的,但渐行渐远之后,电影开始着重于父亲,中间又把儿子这条线淡化了,直到结局才重拾起来,不光是前后呼应,这还是一处最精彩的结局,电影开始的并线就隐喻着儿子的以后就是父亲的现时(儿子从小听耳机,父亲耳朵在检查),儿子顽劣之余还自学念经文,以便顺利通过洗礼,而电影的最高潮便出现在教堂那一幕,父亲苦等的洗礼终于来临,儿子顺利通过便做可以做一个严肃的人继续如自己一般生存在这世上(总有人质疑为何《严肃的男人》可以提名奥斯卡的最佳摄影,那只要重复再看过这段的人就不会再有疑虑了,其实电影特意使用了很多倾斜摇摆的摄影手法来隐喻生活的不确定性,Roger Deakins的摄影真是一流。),电影结局便是呼应电影的开头,儿子矗立于凶徒同学身后,迎面而来的是乌黑的龙卷风,这也象征着即将成长的他所要面对的不光是来自人的困难,还有上帝的不确定安排。 同样的黑色幽默的外衣,与《阅后即焚》的纯讽刺不同,《严肃的男人》有着更为冷静和残酷的内核,而且科恩的手法越来越细致和娴熟,精练风趣的人物对话,独特的叙述风格,还有意味深长的生活思索,科恩不再是只想在电影中表达生活残酷的冷面笑匠,而成了探讨生活真谛的哲学大师。无论你是不是看得懂这部电影,我相信凡是有知觉的人,都会从电影中接收得到电影中所传递出来的某种意义。你若还真要问我科恩的《严肃的男人》是什么意思,我只好告诉你,这只是一部关于“这都是什么意思”的电影,这就是电影的意思。。

 6 ) 犹太神秘主义和薛定谔猫

如果给科恩兄弟的电影分个类的话,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类,一是体现作者气质的风格化作品,比如《巴顿·芬克》(Barton Fink)、《米勒的十字路口》(Miller's Crossing)、《缺席的人》(The Man Who Wasn't There)等等,另一类则是《影子大亨》(The Hudsucker Proxy)、《真情假爱》(Intolerable Cruelty)等迎合大众口味的商业作品,其它的如《逃狱三王》(O Brother, Where Art Thou?)、《师奶杀手》(The Ladykillers)都可以算是介于两者之间。09年他们的最新作品《严肃的男人》(A Serious Man),以其风格化的视听语言和他们贯有的主题完全可以被归类到第一类中去,而且纵观科恩兄弟近几年的创作,他们似乎在经历了21世纪初的低谷后,又回到了90年代的高峰期,佳作频出,至今依然是美国独立电影的旗帜性人物。
 
 
新片《严肃的男人》讲述了犹太人大学教授Larry的日常生活。科恩兄弟的电影中真的不乏犹太人的形象,可能和他们自身是犹太人有关吧。最有趣的就是《谋杀绿脚趾》(The Big Lebowski)中那个大胖子犹太人Watt,絮絮叨叨,非常的冷幽默。但这次的犹太人明显不是Watt那样一个小镇上的无业游民,而是美国的中产阶级——科恩兄弟对他们的挖苦也不是第一次了。而这次是犹太教中产阶级,那当然是要借用一些犹太教的东西来为影片张目了。
 
 
犹太人的民族宗教犹太教自法国大革命以后,获得了与欧洲主流基督教的观念上的平等地位,犹太人也自此以后获得了某种“平等身份”,然后走出闭塞也意味着要溶入主流,于是数千年中不曾动摇的犹太教在19世纪开始分裂。后面的事情似乎每个宗教都经历过,犹太教也分裂成保守派和改革派等等宗派。其中的正统派中有一个分支叫做哈希德派,这一派是犹太教中具有神秘主义倾向的一派(似乎大多数宗教中都有这种派别),它起源于18世纪东欧的犹太社区,这一派的修行方式是卡巴拉(Kabbalah),其经典是《光明篇》(The Zohar)等书,主张强调人的感性而非理性,也主张通过祈祷、歌舞等方式直接与上帝灵交。卡巴拉目前在欧洲的影响力比较大,下面是它的英文网址:http://www.kabbalah.info/engkab
 
 
在影片故事开始之前,有一段有趣的短片,用的是4:3的经典大银幕比例,讲的是波兰的一对犹太夫妇,在争论一个丈夫白天遇到的人到底是不是鬼魂,最后那个人出现了,妻子不信邪,用冰戳戳了他,于是他流着血离开了,他究竟是不是鬼魂最后夫妻还是没有定论。这个小故事的发生地就是哈西德派的发源地东欧,而且夫妇的言谈之中也提到了《光明篇》。于此我们是可以略窥全片的主旨的。暂且按下不表。
 
 
影片中的大学物理教授家庭显然是一个貌似虔诚而实质比较开放的犹太教家庭,这可以从影片中的一些情节中看出来,比如妻子外遇、儿子吸大麻等等。一家之主Larry似乎对他遇到的什么事情都无所适从,而且深究起来,并不是无所适从,而是他根本就完全“不知道”。如他完全不知道妻子偷情,不知道儿子吸大麻、买唱片,不知道女儿整容,不知道弟弟的那本笔记本写的是什么,不知道谁给教授评审委员会写小报告。这是一种很暧昧模糊的状态,也很不正常,看上去Larry整个人与周围所发生的一切都不相干。影片中唯一他有把握的事情似乎就是他的课堂,有两场戏是课堂上的,一场是他在讲解“薛定谔猫”,另一场是他在梦中讲解“测不准原理”。
 
 
量子力学的这两条经典定理,其实都是围绕着一个问题展开的,就是微观粒子的测量问题。在微观中,对一个粒子的测量就会干涉粒子本身,但是不测量就又无法观察它,于是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就无法被同时测准,于是就有了玻尔的“波粒二象性”假设。物理学家们把这种物质在微观尺度上存在两种完全相反状态并存的奇特状况,叫做有效的相干叠加态。但是薛定谔的“薛定谔猫”实验,是想知道宏观世界是否也遵从适用于微观尺度的量子叠加原理。实验是这样的:将一只猫关在装有少量镭和氰化物的盒子里。镭的半衰期是固定的,但是什么时候发生衰变却存在几率,如果镭某一个时刻发生衰变,会触发机关打碎装有氰化物的瓶子,猫就会死;如果镭不发生衰变,猫就存活。根据量子力学理论,由于放射性的镭处于衰变和没有衰变两种状态的叠加,猫就理应处于死猫和活猫的叠加状态。这只既死又活的猫就是所谓的“薛定谔猫”。(在电影中,Larry也在黑板上画了这个实验图)这种“又死又活”的状态由薛定谔给出的一个波函数可以解出,而一旦打开盒子,这个波函数就会发生坍缩(物理学上称为Collapse),猫呈现在观察者面前的只会是“生”或“死”的状态之一。
 
 
这样说来,“薛定谔猫”也是一个观测问题,只要我们不去观察事物,事物就会呈现出其原本的叠加态,一旦我们介入观测,叠加态消失,波函数就会坍缩,事物由于我们的观测而变得不是它们本身了。影片中的主人公,除了在课堂上教授知识,对身边的事物几乎一无所知,可以这样说,他周围的事物对于他来说,是处于一种叠加态。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影片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是不是、有没有”了。比如,他到底有没有受贿?那封匿名信是不是韩国小子写的?他弟弟有没有鸡奸?他又到底是不是一个严肃的男人?以及影片开头,波兰夫妇谈论的那个人到底是不是鬼魂?这些,都是未被观测的“薛定谔猫”。
 
 
我们回到犹太教神秘主义。爱因斯坦虽然对量子力学贡献多多,但他反感量子力学,他希望的是找到确定的方法来解释宇宙,他说“上帝不掷骰子。”但是谁有能力知道上帝爱干嘛呢?神秘主义的出现本身,就是与偶然性相对应的。这些偶然性,使得我们的日常经验变得虚弱无力,不得不把他们的出现归功于上帝的意志,而要去寻找这些事件的答案,却是徒劳的,因为人格怎可理解神格呢。影片中的小拉比(拉比是犹太教中的传承知识者)劝说Larry换个眼光看世界,大拉比却劝说他把诸事抛诸脑后。显然大拉比法力更高,他知道事物的复杂性和偶然性,与其详细地探究每一只“薛定谔猫”,不如任其发展,因为我们的探究只会让事物遮蔽其本来面目。影片最后一场戏,龙卷风来临,山雨欲来的态势,他的儿子也将要处于这样的“风暴”之中了,而他自己,到底有没有生病,我们还是“不知道”。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觉得科恩兄弟只是在借力打力。关于人的选择困境的主题,在他以前的影片已经屡屡出现,这次以犹太教神秘主义和薛定谔猫的面目出现,大概是增加了观看的乐趣和难度罢。

 短评

简直就是 @薛定谔 的菜。

8分钟前
  • 舒克格勃
  • 还行

只有一个香艳的镜头而已。。。

10分钟前
  • 甘露
  • 还行

的确是部严肃的影片。父亲和儿子就像平行里的两个时间阶段的男人及所遇到的问题,引用片中第2个教士的话“不要去管结果”“结果谁在乎呢”,影片的结尾同样如此:父亲接到医院的检查结果,儿子面对袭来的龙卷风,观众在想弄明白结果的时候戛然而止。《生活大爆炸》的犹太哥们居然也参演了。

12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黑 真黑

14分钟前
  • 小程同学
  • 力荐

重看,开始喜欢了,虽然还是闷,但是整体编排和局部设计都太有趣——更准确的说是蔫坏——了。

16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巴頓芬克?

18分钟前
  • 移动应用
  • 推荐

诚实的说,没看懂啊

20分钟前
  • 信手涂鸦
  • 还行

一如既往的人生黑色喜剧,想要看懂这片,起码应该先了解一下薛定谔的猫理论,这样就能明白大半了

2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神奇的逻辑~

26分钟前
  • 小蓝
  • 力荐

样样都无所谓,样样都致命;一切都很重要,一切都不重要;一个将死不死的男人。谁关心。

31分钟前
  • Small.D
  • 力荐

科恩兄弟这部现代版的《约伯记》有着十分私人的感觉,它的存在主义体现在一个现代个体对于形而上力量的追问。上帝的行迹无法揣摩,而拉比的阐释则一个比一个神秘。严肃和数学一样理性的生活方式再也不可能,但科恩的邪恶讽刺在于,他们让上帝的愤怒最终真的降临在世界和主人公身上。电影里有着一个微妙的美国主题,在60年代的美国,罪孽意味着金钱上的债务关系,而债总是要还的,这一点主人公儿子这一条平行剧情线讲得清清楚楚。最终世界末日降临在翻卷着星条旗的小镇上——美国人大概真是欠钱太多了吧。

32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力荐

还能第二遍。人人不过都是那只薛定谔的猫。

34分钟前
  • 旺仔小馒头
  • 推荐

科恩兄弟也老了……

38分钟前
  • Noel
  • 还行

B的加强版,他们哥俩基本化腐朽为神奇了

43分钟前
  • 话事人
  • 推荐

给1☆的人 怎么想的?

44分钟前
  • 星崎 妙
  • 力荐

“我们不可能什么都知道,我们不可能什么都得到。”生活总是带着各种不确定——或许有不少人喜爱这样的题材,但抱歉,刻意复杂化又如此隐晦的表达,这并不是我的茶。★★☆

48分钟前
  • Q。
  • 还行

Receive with simplicity everything that happens to you.

52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科恩兄弟这次把心里话明说了

53分钟前
  • 必胜
  • 力荐

科恩用一部电影的篇幅告诉我们一个浅白的道理:when you are serious,you lose。

55分钟前
  • 劳永逸
  • 还行

水平有限欣赏不了

59分钟前
  • What2ver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