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父亲的洞穴里

HD

主演:马修·麦克费登,艾米丽·巴克雷,米兰达·奥图,科林·莫伊,Jimmy Keen,Jodie Rimmer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英语年份:200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在我父亲的洞穴里 剧照 NO.1在我父亲的洞穴里 剧照 NO.2在我父亲的洞穴里 剧照 NO.3在我父亲的洞穴里 剧照 NO.4在我父亲的洞穴里 剧照 NO.5在我父亲的洞穴里 剧照 NO.6在我父亲的洞穴里 剧照 NO.13在我父亲的洞穴里 剧照 NO.14在我父亲的洞穴里 剧照 NO.15在我父亲的洞穴里 剧照 NO.16在我父亲的洞穴里 剧照 NO.17在我父亲的洞穴里 剧照 NO.18在我父亲的洞穴里 剧照 NO.19在我父亲的洞穴里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在我父亲的洞穴里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这是鲍尔(马修·麦克费登 Matthew Macfadyen 饰)这十几年来第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他来这里不为了别的,只为了参加父亲的葬礼。作为鲍尔的兄长,安德鲁(科林·莫伊 Colin Moy 饰)对于兄弟的来访却并不高兴,时间使人们变得陌生,迥异的个性又为他们制造了矛盾。在安德鲁的强烈要求下,鲍尔来到了父亲曾经呆过的小屋,清算父亲留下的遗产,没想到,在小屋里,鲍尔遇见了一位名叫西莉亚(艾米丽·巴克雷 Emily Barclay 饰)的少女。  受朋友所托,鲍尔担任了写作课的代课老师,在班上,他再一次的看到了西莉亚的身影。令鲍尔吃惊的是,西莉亚竟然是他和前女友的爱情结晶而他对此一无所知。在血缘的影响下,鲍尔对西莉亚格外的照顾和关心,不遗余力的支持着她追求自己的梦想,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西莉亚突然失踪的那一天,同时,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就此揭开。邪眼2022太阳之子2020日本版武僧传奇之终极一战小云雀冰冻之河杰克与仙豆小城之春(2002)出发2019孟买日记11/26绑架2011暗战2018追鹰日记国语秦始皇2007后裔芳心封鎖我用夏天比拟你梦寄东山(英语版)吸血鬼日记第六季美国摹因寻找寄生体海帆第三季谜情公寓魅力四射使女的故事第二季透明人間七月寒潮命定天劫毒。诫生化危机2:启示录(国语版)法律与秩序(英版)第四季奔跑的犀牛流光之城鬼屋穿梭人生殖细胞嗜血大厨的自白曼哈顿金鸡国语摇摆画廊三叔家的房客们女巫斗恶龙2:黑术士的礼物直到死亡将我们分离我是杀人犯

 长篇影评

 1 ) 返乡之旅心伤神伤

误打误撞地注意到这个片子,居然在一个晚上连续看了两遍。伤怀唏嘘一直到梦中。

现在已经没有人再把翻译片名当回事了,不过这个中文译名也实在太惨不忍睹。其实就是一个“神伤往昔”的故事。。。此片在当年的一众独立及小型电影节上斩获良多,个中滋味的确令人感伤。

新西兰荒凉广阔人烟稀少的大地,简单得恍若与世隔绝的小镇,男主人公因父亲离世故而返回阔别十多年的故乡。陈年往事继而翻江倒海地涌入。全片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整个故事蔓延出的情绪一直在翻滚变化,一开始,以为是在讲人的孤独感,随着男主人公幼时经历的展开,家庭关系,父与子,母与子的关系,兄弟之间的关系,再到初恋,与恋人的关系,交互缠绕纠葛。这一情绪随着另一位女主人公的登场而发生了改变。此时被引入的是新的父女之间的情感蜕变,包括年轻人怀揣的叛逆与梦想等等(至少在全片结尾的揭秘之前都是如此)。而影片的后半部分多少有了些许惊悚的味道,女主人公的离奇失踪,男主人公究竟有何隐情等等,几乎令人忘记了前半部分饱含的孑然失落情绪。直到片尾全部真相的揭示,刺目性真有几分《唐人街》式的惊人与惨痛。所有的秘密,所有的真相,所有的痛与伤,都在此时如洪水倾泻般扑面而来。让人哀惋到措手不及。

闭上眼,还在狐疑着一系列未解的疑惑,影片营造的朴素凝重却足以将人淹没,那时而朝气蓬勃的希冀,最后烟消云散,那时而苍凉悲悯的绝望,却深扎心头。


p.s. MM在此片中的演绎到位,眉眼间投递出的哀思孤独,说不尽道不明。。。

 2 ) 每个人都想和自己的父母结婚,但是不行!为什么?因为搓不开。

导演这包袱藏的真深,比郭德纲藏的都深,比2009年中国足协的包袱也深,我猜,大多数人和我一样,觉得是女儿看上了她爸爸的时候,导演在地下狂笑,哈哈又一个上当了的。也是,这文艺片文艺的跟悬疑片一样,不上当,太不给导演面。
剧情很简单,这点烂事搁琼瑶阿姨的剧本里,都不算什么事儿。但是这个导演牛逼之处在于加了一点作料,一个是文艺青年paul,另外是两对怪蜀黍和小萝莉。于是一个万人锤的破鼓,一下子就变成交响乐了。
paul他爸爸,当时是个段数很高的文艺中年啊,没事把自己关小屋里弄点小情调,小情调儿么,顺水推舟做个人情帮自己儿子生个孩子什么的对他来讲根本不算什么。当然这都不算什么了在半个家庭面前来个live sex show也不算什么了。
但是paul作为一个羞涩的文艺青年还是很难接受这一切,于是跑了。
就好像圣斗士星矢说的那样,伤身是男子汉的勋章,对文艺青年来讲,这些事就是前进的动力,于是,小paul出去磨练一番回来之后,终于也成很有型的文艺人士了。
文艺人士和怪蜀黍的关系我就不论输了,总之在每个姑娘都想嫁给他爸爸的思想的指引下,小萝莉就这么盯上了这块腐肉。
小萝莉和怪蜀黍玩文艺,根本就不是一个段数的啊,小萝莉最后才发现文艺大叔的肚子里货这么多,文艺大叔啊,话当然不能说明白,电影也不能演明白,自己猜去吧,猜错了,你给导演乐一个,才对了,导演给你乐一个。总之,小萝莉光明正大的failed了,但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小萝莉虽然文艺范差点,但是气势还是有的,终归是抽可卡因长大的一代,这点自然是抽大麻的长辈不能比拟的。一句you peoples终于让前浪怒了,一巴掌就把她拍死在沙滩上。
故事结束了,我忽然想起来葛优语重心长的说的这段话,我觉得葛优的认识还是太肤浅,就算搓得开也不能找个自己的爸妈结婚,因为那人没准就是你失散多年的哥哥妹妹什么的

乱伦是小,分财产的时候怎么办,你想难为死那帮参加司法考试的学生么?

 3 ) 很久没有看到这么一本有感觉的片子了

在稍微了解了一下剧情简介的情况下看的这本片子。刚看到父亲的Den出现的时候,只是对里面的幽静和雅致的环境觉得很有好感,殊不知后面会带来这么复杂的人物关系。
不知道是我脑子里想法实在太多还是最近看了《The lovely bones》的关系,看到Jax的男友偷看Celia洗澡的那段我以为又是一本变态杀人狂谋杀少女事件。。。后来看到Paul和Celia的时候又以为是父女间的不伦恋。。。。甚至中途还一度错误的认为Paul离家出走时因为发现了Andrew和妈妈的母子恋情从而导致母亲自杀又造就了兄弟间的不和(太经典了。。。)。。。
最后的结局确实也是一段不伦恋情导致的,当然却是由我没有想到的没露几次面的父亲引起的。很是神奇哪!
唯一一个不太认同的就是Celia的死法,居然是由Andrew的老婆错手所杀。这个神经质的女人是因为什么呢?怀疑Andrew和Celia有染?那Celia最后的对白问Andrew“你都告诉她了?”是什么意思?
这一段不是很明了。道行不够啊!

 4 ) 孤独、忧伤、悲剧的结局

   《在我父亲的洞穴》(In My Father`s Den)这张碟放在家里好久了,假期理碟的时候突然看到——看到封面上Matthew MacFadyen那种熟悉的脸,那不就是达西么。《新傲慢与偏见》在断断续续几个晚上终于看完了,被里面从头到尾毫无表情的达西所吸引。Matthew MacFadyen的一张脸真是往那一摆就能吸引别人的目光。他的目光冷冷的,就好像看着看着就能在他的目光所及之处冻出一座冰山。
    在《洞穴》中,Matthew MacFadyen的表情终于丰富了一点,但也仅仅是一点点。影片的大部分时间,他还是端着个没有表情的面孔,即便被人诬陷诱拐了中学生Celia,脸部也没有任何变化。《洞穴》是一个悲伤的故事,Matthew MacFadyen扮演的Paul是个战地摄影师,曾提名普利策奖,却被他拒绝了。因为父亲去世,离家16年的他回到了新西兰乡下的老家,与旧日情人重逢,却引出了Celia是他的亲生女儿的怀疑。
    孤独的人,忧伤的气氛,悲剧的结局。随着影片缓慢的节奏,在Celia失踪后寻找她的过程中,整个故事的悬念终于揭开:Paul当年为什么要离家出走,Paul的母亲是怎么死的,Celia是不是Paul的女儿,Celia到底是死是活……
    Paul小时候喜欢去父亲的书房,那是一个他非常喜欢的所在,他在那里看书、写作,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作家;回来后,Paul继续住在这个书房里,他和Celia经常在这里聊天,了解彼此的内心,而Celia也想成为作家,Paul想当年的父亲一样,帮助她完成梦想。这个书房就是父亲的洞穴,孩子在这里可以得到帮助,也受到伤害,就像电影的结尾,Paul一把火烧毁了书房,每个人终究要走出去。
 
 

 5 ) 關于洞穴里的東西,別深挖。

看到洞穴這個題目,首先聯想到書籍《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中的一個情景,男人遇到困難時,總是偏向躲進自己的洞穴里去獨自解決。但在這部影片里,似乎“洞穴”所代表的含義要更加深刻。
影片前段看到少年背著背包倔強的出走,家人在背后挽留,我以為又是一個青春傷痛題材的爛俗橋段,這個伏筆反復出現,甚至可以將其看做兄弟不和的根源,可是直到影片末尾才揭示這一內容背后的骯臟和邪惡。關于這一部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劇透太多就不好了。

僅僅說這是一部關于亂倫,犯罪,青春還是其他什么的影片好呢,似乎所有的標簽都不足以表達所有。犯罪題材的內容,但是穿插其中溫暖美好的部分,又足以PK文藝片。

我想可能很多人都是和我一樣,在河邊的坦白之前,都以為C是Paul的女兒,這不難想象,在青春期的幼稚和反叛之下,懷孕生子并不是少見的戲碼。也許還有很多人一開始也認為,C如果死掉,一定是壞繼父下的毒手,處處看到這位繼父,都是猥瑣不正派的形象,在女兒洗澡的時候進浴室,母親離開后在她房間前用那樣的眼神和語氣和她說話,又或者是毆打她。

但是最后我們看到的結局,確實出乎意料,讓人覺得是沒有任何淵源的兩個人,卻造就這樣的局面。這其中的內容太多。

最讓我觸動的,還是C與Paul之間的相處。在這個年紀的女孩,喜歡上年長許多的人并不新鮮。對他的試探,故作官方的采訪,在房間貼滿他的照片他的作品,GOOGLE他的資料。這一切著實都是懷春少女的行為一點也不難想象。在父愛缺失環境里長大的孩子,對于這樣一位見多識廣,情深而有曾有野心而成熟的男人,不會不動心。可是在披露真相的時候,卻經歷了這個男人對于自己,身份的兩重轉換。對于她的承受能力,我表示佩服。
確實我也很喜歡Paul,在那個“洞穴”里的談話,讓人安心而感動。此時對于洞穴的存在,在這兩個人心中是這樣的一個溫柔鄉的存在。
但是在預測到他們的父女關系的時候,我有點嘲諷的苦笑,C,這就是十多年前你面前這個男人和你媽造你的地方。
但是也許這個想法還不會對他們雙方造成毀滅性傷害。

這傷害在最后。

洞穴里有Paul在母愛虛無的情況下,和父親的美好回憶。
洞穴里有Paul完成作為少年的一切幻想,獨立自我的空間,創作,等等所有完整他少年回憶的物品。
洞穴里有Paul和女友的溫存。
洞穴里有Paul見證的罪惡。
洞穴里有Paul的新生。
洞穴里有……

洞穴里有很多很多,足以擊潰我們的防線,我們現在已經不能去說如果一切真相都被繼續甚至永久的掩埋下去,最終的結果如何。也許這種深挖是必要的,是走到這一境地的無可奈何,這其中缺少了很多必要的解釋,也多了太多意料之外的巧合。


影片里包含了太多東西,讓人無法在混沌的悲傷中理清思緒。
但是作為一部電影,它給予我足夠多。讓我感動過,讓我震驚過。讓我回味它的深刻。
真的足夠了。


最后再說一點,電影的畫面很美。我喜歡的Macfadyen,又讓我的喜歡更深一層。出演C的女孩,雖然你不太符合我的幻想,不過你演的很棒。在某些地方鏡頭出現的晃動幅度過于明顯了,實在不該有,也許尚存稚嫩,不過我抱有期待。還有一個疑問,Paul和其兄的母親是自殺了沒錯,可是他哥哥的妻子又是怎么回事?僅僅是容貌與病癥相似么?

 6 ) 《在我父亲的洞穴里》:潮退的那一天

      潮退的那一天,大海不辞而别。一切污秽、真相与过去在回忆的沙滩上一一浮现。是什么让我们逃避?是什么让我们孤独?是什么让我们离群索居?当保罗以为可以抛下过去,投身于世界的变幻万千,去探索无限的可能性时,却发现那些回忆早已成为他背负的沉重伤痛,指引着他走上归程,指引着他走进曾经的黑暗森林,与孤独作别,让相识一生的希望抚慰他萧索的心灵。

      马塞尔·普鲁斯特曾写过:“在我家里,没用的东西倒是应有尽有,唯独缺少最必要的东西——一大片像这样的蓝天。”它给人梦想,让人飞翔,为那些迷路的心点亮思想的微光。

       一、逃离

      保罗·普莱尔十七岁就离开了家,只带一个沉重的背包,全然不管身后哥哥绝望、伤心的挽留呼唤,一次也没有回头顾盼。白色的小木屋、簇拥着粉色雪云的果园、仿若静止的河流、安静得只能听到小鸟啼啾和原野风声的过去,一股脑都被他抛在了脑后。对于保罗来说,这里不属于新西兰,不属于家乡,不属于童年,不属于任何地方。这是一片奇境的存在,只是偶尔才能从茫茫雾霭的回忆中离析出这里淡淡、模糊的影像;这里就像一个相框,诚实地保存着所有他说过的话和未能说出口的话,然后,被丢弃,被踩踏,被扔进熊熊烈火,却还是依然出现在墙壁上,在那些不算显眼,但一定会于深夜中蹿动出绵延不绝幽光的地方。这是他当初决然出走时料想不到的,仿佛那是跃跃蹿动的年少轻狂,推搡着他跻身于同类杨帆世界的冒险航线——他们如同那些身披绒毛,在巢穴中扑腾的小鸟一样,衔着泥土出生,灵魂中跃动的火焰却指引他们飞向蓝天。他们迫不及待的抖动着羽毛稀疏的翅膀,摇摇晃晃地感受风托起自己弱小的身体,满心憧憬外面无限宽广的世界:他们想坐在西班牙的咖啡馆里看着夕阳中的大海;想穿越世界最干旱的阿卡塔玛沙漠,看那里的河道是否会涌现湍急的水流;想置身于战乱不断的卢旺达,和那里徘徊不去的幽灵说说话。可是,他们忘记了,就算他们飞得再高、再远,有朝一日,他们还是会归于泥土。

      虽然,同样的故事发生在世界上各个角落,但这个流浪的岛国却让这种飞行回荡的共鸣更为强烈。“我喜欢讲述那些让我觉得有所共鸣的故事”。与故事中的保罗相同,导演布拉德·麦克吉恩,已经离开新西兰生活了十七年。他了解出走的心灵激荡,也知晓“回家”的特殊涵义。正如新西兰这样越是安静美丽的地方,越是放大了各种心灵的躁动。而它的与世隔绝更像是涌动在雪山之下的岩浆,随之形成的孤立感常常让这里的年轻人感到惶恐、不安,他们纷纷想要走出去,创造一个全新的生活。这其中,有些人会回来,有些人却再也没有回来。只要曾经回来的人,都会明白,这里是一种无法切断的联系。不管过了多少年,一旦踏上这片土地,熟识的一切,尘封的回忆,都一股脑地从酒瓶里倾泻而出。人们称呼你就像多年未见的老友,你以为已经消失的一切又在眼前鲜活了起来。就像保罗回到儿时的秘密读书室,转动桌上的地球仪,童年、父亲、地图册,所有过去的一切如昨日重现般出现在他眼前。麦克吉恩说,人们把不想带走的回忆都埋藏在故乡,却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他们一辈子都无法摆脱的。

      有时候,逃离是一种对抗、一种追寻,是勇敢旅程的开始。有时候,逃离却是一种否认、一种沉沦,是暴风雨前夕的死寂。阔别家乡十六年的保罗,改变了口音、容貌,去了别人无法企及的地方,成为了许多人梦想成为的人,投身于世界的血雨腥风中。然后,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是如此孤独、易怒、惶惶不安,在心中划下了任何人都不可触碰的禁区。在他还是孩童的时候,只能注视着这个新奇的世界,看着母亲忧郁的眼神,被隔离在哥哥与母亲之外,没有任何主宰权。即使在自己家中,他也是个局外人。等他终于长大后,看过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却发现自己依旧没有被任何地方接纳。父亲曾经握着他的小手,指着世界图册,念出詹姆斯·巴克斯特的著名诗句:“我们孤独地来到这个世界/孤独地死去/看雪山上的红色微光/在山路上前行/陌生的你/请放慢脚步/仰拜天空吧/愤怒的心”。从那时候起,孤独就成了他叛逆、悲伤、痛苦的庇护所,把一切情感的维系视为血液中的毒素,恨不得通过疏离、远逃来使自己焕然一新,忘记曾经发生的一切。未曾想,他却愈发的孤独,与世界脱节,远离了家园,也远离了自己。约翰·邓恩曾写过:“谁都不是一座孤岛,可以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那些曾经被抛弃的,才是令心灵完整的最后一块拼图。

      二、背负伤痕行走

      在麦克吉恩的日记本中,一直珍藏着罗伯特·布列松说的一句话:“把那些只有你能呈现出来的东西拍成电影。” 最初,这个想法丢在他心里一颗种子,蓬勃壮大成今时今日的内心洪流。他想得到的,不只是茶余饭后的会心一笑,而是通过镜头“用灵魂可以认同的东西来替换灵魂无法看透的东西。”银幕上闪烁的故事只是这种精神的载体。这些故事不属于他,它们属于身陷其中的这些人物。如何讲述这个故事,方可揭示其中蕴藏的美,和这其中隐含的潜台词才是属于他的。这就好像盛开在黑白胶片中的梦露是属于老电影的,而她色彩斑斓的微笑拼图却是属于安迪·沃霍的波普艺术。

      电影的故事来自于新西兰小说家莫里斯·基的同名小说。书中讲述的是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之间的黑色家庭故事。主题包含了基督新教伦理,和性压抑对上流社会的影响。一切的矛盾、冲突都围绕着两兄弟之间的情感交织展开。保罗的哥哥安德鲁才是主角,保罗只是一名普通教师,他与西莉亚的关系也与电影中不尽相同,被演绎成一段微妙的“洛丽塔情结”。原著的许多情景都与今日的世界格格不入,如若照搬,必然如同在百老汇的霓虹中建造一座哥特大教堂一般突兀。不过,麦克吉恩依然选择了这个故事。因为他看到了其中恒久不变的东西,即“不同文化千差万别的神话内容与意向里,那些可以揭露人类心灵共同根源的东西。”他保留了小说中深邃的情感线索,还有那些隐蔽在故事另一面,被时代的阴影遮蔽掉的伤痛。在麦克吉恩的镜头中,流淌着寂静、空灵、清幽,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被轻描淡写地描绘成了一幅写实作品。其中暗藏的含蓄暗流,则悄无声息地流入观者的内心深处。而这湍急暗流所吟唱的无声歌谣,正是那些人身上所背负的伤痛。

      一个早应被时间埋葬、腐烂的秘密,在保罗的心上,在他哥哥安德鲁的心上,也在与他青梅竹马的杰克丝心上都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痛。他们带着伤,再次因命运聚首,他们的合奏唤醒了已死去的秘密,唱出一首凄哀婉转的歌。保罗是背负最多伤痛的人,也是逃得最远的人。在离开家乡的十几年间,他只身前往伦敦,做过排字工人,干过专栏记者,后来成为了进了路透社驻波斯尼亚的战地记者,并获得过普利策奖的提名,但很快自动退出。他可以冷静地记录世界最为丑陋暴虐的一面,不怕穿梭于子弹横飞的暴乱,不怕面对血流成河的死亡,却害怕多看一眼自己的过去。他像一个孤军奋战的勇士,回到曾经熟识的土地,拒绝过去,却又阻挡不住迎面袭来的訇然巨浪。

      怀揣着创作梦想和飞翔渴望的女孩西莉亚,走进了保罗的生活。他们之间有某种隐秘的联系,这让他看到自己曾经未被沾染的纯真、梦想,让他愿意和这个女孩一起,站在他的伤口旁边,说说话,探看他无法独自面对的深渊。那些生活中最困难的,最悲伤的瞬间,都让他的脚步变得仓皇:他不在圣诞节过生日,不愿提起普利策奖,不想谈及母亲的死。他只是说,那天,母亲站在刚没膝盖的河里,带着忧伤的微笑看着岸上的他,指了指天上的小鸟,旋即失去了影踪。他逃离了家庭的暴风眼,却一头扎进战乱、死亡的风暴中,像他这样习惯疼痛的人,只有生活在几近沸腾的温度中才会感到舒适。他回到家乡,会抱怨这里太过安静,让他一直耳鸣。他无法和任何人建立亲密联系,在做爱的时候,需要用皮带扼住自己的喉咙,让自己窒息。如果非要问这疼痛有多深,满目疮痍的世界是折射他心灵的一扇明镜。

       电影的音乐则是这种疼痛的引子,是激起回响的悠悠韵脚。卡娜娃美妙的歌声回荡在保罗儿时的记忆里,也飘扬在他和西莉亚庆祝生日的满树繁花下。卡娜娃歌唱爱情,她怀揣着不安的心询问心爱的人,曾被多少人拥抱与亲吻。然后,请他将这个秘密封存,让她永远猜测下去,不受爱情的伤痛。这种想要探寻却又心怀恐惧的感情,就像保罗不去面对母亲死亡的真相,不愿知道父亲隐藏的秘密,他只想记得父亲指引他胸怀世界的神情,和母亲临死前的微笑。帕提·史密斯的歌,更是代替了小说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成为了他们叛逆的领军人,讲述他们年轻时代的迷失与困惑。

      三、路的尽头,消失的大海

      死亡。是毁灭、是终结、是寂静,是风暴结束后狼藉污浊的城市,是退潮海岸上挣扎扭动的阴影。它对生命从来都一诺千金,没有它,生命将一文不值。1997年,麦克吉恩得知自己祸患了肠癌,开始与死神的对抗。在他的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长片《在我父亲的洞穴里》的拍摄期间,他以为自己已经战胜了病魔,却在2004年,电影上映的时候,再次面对死神的卷土重来。死亡已经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被镌刻在他的作品中:在短片《负鼠》里,母亲的早逝使得女儿的性格、在家庭中的地位都有微妙的改变;《在我父亲的洞穴里》更是包含了各种死亡,母亲的自杀、父亲的去世、西莉亚的神秘失踪。不过,这些死亡并不会令故事陷入愁云惨雾的绝境,反而在它的枝头长出了生命的繁花,不停地窃窃低语。它令人疼痛,也让人感到清醒。

      电影以西莉亚的文章《潮退的那一天》作为全片的旁白。她代表着年轻一代的迷失与希望,虽然被上一代残留下的阴霾所笼罩,却仍能怀有梦想。她有着青春所特有的无知、纯真和迷惘,也惦着青春的足尖试探着向生活迈出成长的一步。她是阴暗的回忆森林头顶,依旧碧蓝如洗的晴空。她闯入了保罗固步自封的生活,而埋藏在他们两人血液之中的联系,也揭开了沉默多年的家庭谜团。她的死不能归罪于谁,就像《冰风暴》中死于意外电击的米基一样,他们都是身陷两个家庭漩涡中的牺牲品。“这是一个集体造成的谎言和谋杀”,那些成年人的失足、谎言、懦弱、逃避和怨恨,一步步将西莉亚吞没。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影响这个世界,每个选择都会激起回响,如同约翰·邓恩说的:“任何人的死亡,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西莉亚就是她文章中所写的那片消失的大海。大海的消失让平静的小镇陷入慌张,他们恐惧、寻找,寄希望于马群,却再也无法见到大海。于是,“他们学会面对没有大海的生活,在迷失中面面相觑。而大海永远遗留在他们的梦中。”西莉亚的死,让人们终于面对十几年前的真相,他们开始学会释怀、原谅、宽恕,然后重新开始。

      背负疼痛,面对被真相斑驳的海滩,甚至对于死亡,我们能做的就是心怀希望地去生活。如同已然远在天堂的麦克吉恩,面对死神的镰刀,他说:“生活和渴望。我很高兴能有电影与我同在。”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
原文刊载于《看电影·午夜场》
http://i.mtime.com/LadyInSatin/blog/7499584/

 7 ) 乃走上了不归路……

1.Matthew在演Darcy之前果然是最帅的……我知道乃回不来。
2.Celia用手指把吻印在Paul脸颊的时候……我已经知道乃回不来。
3.Paul抱住痛苦的Jax,……Paul走吧走吧,我知道乃快要放下了。
4.Paul他爹,乃上儿子女友的时候,乃就应该知道总有东窗事发的一天啊!

总之这就是一个万分纠结的家庭悲剧,其实小镇外面的世界很大,最心痛的一刻始终是:已经拿到了机票的Celia却永远到不了西班牙……

 8 ) 总有些情绪言语无法触及

故事是好故事,感觉上其实可以删掉半个小时,太过冗长。

奇怪的是我喜欢电影中的文字段落,故事情节以及一些一闪而过无法把握的零碎情感,却不欣赏故事被以这样一种矫情的方式呈现。这部电影给我的大体感觉是:为纠结而纠结,为阴郁而阴郁。有时候用力过度的悲伤反而不及隐约直击人心。

电影结束时,我得到了一个故事,一个也许在经过梳理后更加震慑人心的故事,却也有种遗憾。那种我原本期待着电影结束后能让思绪在放空的一瞬间不知飘到何处的余味,并没有出现。

 短评

伪文艺,真装B

7分钟前
  • 还行

好闷啊 加上这次边看边画的内容是刷一画纸的直线 简直快窒息了

12分钟前
  • 狼大疯
  • 还行

闷,无语~

16分钟前
  • 静静的视界
  • 较差

宁可籍籍无名也不愿迷失所在。电影压抑、悲伤,又“迷失中不失清醒”,一些独白有诗意一样的美感,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告终。编剧似乎很喜欢喜欢Patti Smith,情节和OST都时有出现,电影的OST质量上乘。一部电影给我断断续续三天才看完,真是汗啊。

17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力荐

看过的最棒的蒙太奇

18分钟前
  • 開膛手傑克
  • 力荐

你感到孤独吗?感到希望只是虚伪的存在吗?人们一直在逃避的那些往事,他们的过去,让他们的未来陷入一片迷雾。哪怕逃得再远,总有一天,都要再次回来,再次面对,再次找寻。因为,那个叫做希望的东西,从未离开。凄冷、美丽、辽远、孤独,令人颤栗的那些深深的情感。

19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高三毕业后,在上海电影节上看到这部电影。

23分钟前
  • 吴秉翰
  • 推荐

有点乱。父亲上了自己的初恋女友,生下了女儿,十几年后再见以为是自己的骨肉,自己的侄子爱着自己原以为是自己女儿其实是自己的妹妹,最后自己的弟媳又失手干掉的这个女子。

24分钟前
  • 枯川满
  • 还行

如此强大的杯具

29分钟前
  • 海鹰
  • 推荐

乱伦害人啊~

31分钟前
  • 大红色
  • 推荐

一般般

35分钟前
  • 胡子
  • 还行

我觉得那电影就该是门严谨的艺术,忽略满尘风景,潺潺音乐,除却花哨的技巧,绚烂的特技,故弄玄虚的内容,把一个直线的故事讲出教科书级般标准,简练干净。这样的电影怎个五星了得

37分钟前
  • D I D A
  • 力荐

古典叙事

38分钟前
  • 碎平
  • 力荐

只有你的语言,才让我降生,落地。

41分钟前
  • 4-ever
  • 推荐

真相面前都是受害者,无人幸免。

44分钟前
  • BLACK
  • 推荐

太长了,感觉到最后才把一切说出来,那前面简直令人不堪忍受。过于频繁地穿插回忆,把我搞得好乱。

46分钟前
  • mon babe
  • 还行

X recommended 太沉重了点

47分钟前
  • 皮卡丘薯条大王
  • 推荐

且慢,有点乱,我捋捋昂

50分钟前
  • 雲無憂
  • 推荐

这个包袱抖得

53分钟前
  • Mr.D
  • 还行

LONELY PROMISE.

55分钟前
  • BIOTD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