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机密1997

HD

主演:凯文·史派西,罗素·克劳,盖·皮尔斯,詹姆斯·克伦威尔,金·贝辛格,丹尼·德维托,大卫·斯特雷泽恩,朗·瑞弗金,马特·麦考伊,保罗·吉尔福伊尔,保罗·塞甘蒂,伊丽莎白·格兰里,桑德拉·泰勒,史蒂夫·兰金,格拉汉姆·贝克尔,阿兰·格拉夫,Symba Smith,鲍勃·克莱德宁,安贝尔·史密斯,达雷尔·桑迪,Michael Warwick,西蒙·贝克,肖尼·弗里·琼斯,小托马斯·罗萨莱斯,Shane Dixon,Norman Howell,布莱安·莱利,约翰·马洪,托马斯·阿拉纳,Michael McClee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洛城机密1997 剧照 NO.1洛城机密1997 剧照 NO.2洛城机密1997 剧照 NO.3洛城机密1997 剧照 NO.4洛城机密1997 剧照 NO.5洛城机密1997 剧照 NO.6洛城机密1997 剧照 NO.13洛城机密1997 剧照 NO.14洛城机密1997 剧照 NO.15洛城机密1997 剧照 NO.16洛城机密1997 剧照 NO.17洛城机密1997 剧照 NO.18洛城机密1997 剧照 NO.19洛城机密1997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洛城机密1997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此片根据詹姆斯·艾罗瑞(James Ellroy)的小说改编,描写了1950年代,警界腐败、犯罪纵横的洛杉矶。  杰克·文森(凯文·斯派西 饰)是警界名人,常常出现在电视媒体中,与《嘘嘘报》的八卦记者狼狈为奸,靠制造和揭发明星的桃色新闻,赚取外快。艾德·艾斯力(盖·皮尔斯 饰 )子承父业进入警局,野心勃勃,做事严谨,因为出卖同事而升职,受到大家的排挤;巴德·怀特(罗素·克劳 饰) 铁面无私,但是个性冲动,容易遭人利用。  一桩疑似抢劫的餐厅命案将这三个人联系起来。艾德·艾斯力找到了三个黑人嫌疑犯,并被判死刑结案,还因此收到上级嘉奖,但是他却在进一步的调查中发现案子并没有那么简单,他说服了杰克·文森和他一起继续追查;巴德·怀特对餐厅命案一直心存怀疑,他找到的线索也显示,案子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三个人迅速被卷入一个色情、毒品、谋杀、背叛、贪污、阴谋交织的网中,惊人的内幕......青春荷尔蒙2躁动时代魔僧结婚十年孤岛惊魂5:伊甸园之门怪谈新耳袋 最终夜危机:龙潭之战法律与秩序:特殊受害者第十七季炽爱鬼打墙2011铁甲小宝剧场版:圣诞大作战铁血武魂玛丽的白色连衣裙神探正传之网红狩猎者老爸老妈的浪漫史第八季德凯奥特曼(国语版)洛城战警第一季开往暗处的的士霹雳神风漫步者蛇之道入侵第一季爱情二三事第二季处处有贼裸身诺曼底寻找手艺冷恋时代空中大灌篮爱的幸宠地下拳击场兰博基尼蚊子海岸第二季我是杀手女仆闪回2020燃情克利夫兰 第五季开膛手的名单变种DNA基督山伯爵1961再见了假面骑士电王最后的倒计时剧场版囧宝联盟之明朝古物

 长篇影评

 1 ) 老炮儿养成记

1. 有一个很个人的想法:其实这部影片,和《教父》一样,应该同归类为“成长片”。与《教父》中的第二任教父麦克一样,本片中的主角艾德在影片开头也是以青涩不谙世事,理想主义的“后生仔”形象示人,两人都同为身边的油腻的中年人所讥笑,甚至连“college boy”这一称呼也如出一辙。但随着影片的发展,主角在腥风血雨的历练中,完成了“成长”的过程,最终向人们证明,最初那个青涩的,理想主义的“college boy”,甚至可以比所有人都要更加老练,狡猾,不择手段。 2. 如果说到了最后那个理想主义青年艾德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可以说这部带有黑色色彩的“成长片”,讲述的是理想主义的覆灭与完败吗?可以,也不可以。无论是艾德还是《教父》中的麦克,他们最初的理想主义中那种“不嗜杀”,那种“全有或全无”般对绝对正义的追求是覆灭了,但理想主义中的其他一些部分,如艾德的嫉恶如仇,正义感,或者麦克对家庭的爱与保护,则得到了保存。可以说,主人公通过对理想主义一些部分进行有选择的舍弃与保存,完成了理想主义的“现实性改造”,这就是许多“为人师者”口中的“成熟”。若不如此,理想主义将在真实世界的腥风血雨中彻底覆灭。 3. 如果《洛城机密》仅仅是关乎“成熟”,还不足令我如此喜爱。艾德的“成熟”,不是油腻的,正邪边界模糊的暧昧。即便到了最后,艾德灵魂的内核仍然是正义的。简而言之,从程序正义退其次而求结果正义,从绝对正义妥协成为相对正义。 4. 程序正义与结果正义,绝对正义与相对正义是正义的两个维度。本片中展现出来正义的第三个纬度是隐秘正义与外显正义。隐秘正义只注重正义得到伸张这一事实对于个人的意义,而不在意这个事实是否为社会公众所知。外显正义则认为伸张正义必须为大众所知,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伸张正义的最终目的:教育大众与强化社会规范,使得正义的理念更为深入人心。显然,一开始,艾德是外显正义的信奉者,而到了最后,他开始转而追求隐秘正义。我们不妨问问自己问自己,如果现在我们所从事的一切,到最终不会为任何人所知晓,我们还会坚持下去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我们热爱的,可能仅仅是这件事所附加的意义,而不是其本身对于我们个人的意义,这就是所谓的“不纯粹”。艾德则是一个“纯粹”的人。到了最后,他没有花费什么努力去劝说他人相信自己伸张正义的故事,甚至顺从地参与构筑史密斯“英雄模范”的虚伪人设。对于艾德来说,史密斯是否被公众认定为罪犯已经不重要,只要正义的事实能够实现,并为“自我”所铭记,就已经足够。影片末尾展现出来的,正是这种独自一人承担“隐秘的真相”的迷人张力。这种张力,令人联想到《黑暗骑士》中心甘情愿为全世界所误解的蝙蝠侠布鲁斯韦恩。 一个人独自承担“隐秘的真相”的艾德,是否同时享受着那种“隐秘的狂喜”? 5. 我们很难说艾德的改变是进步还是退步,但不可否认,成熟的艾德更加迷人。“一切单纯的,都令人乏味,而只有混沌与复杂,才是美妙的无穷源泉”。我喜欢《洛城机密》,很大部分原因,正是因为主人公到最后所展现出来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展现于外在与内里,正义与邪恶,真相与谎言多个层面的共存与重叠。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最后的艾德2.0版本,已经成为了影片开头的艾德,杰克与巴德三人的综合体:有正义感,谙熟人情世故,同时又能够不择手段。理想主义青年天真单纯而叫人反感,圆滑世故的“社会人”油腻而引人生厌,唯有老练娴熟而又仍旧纯粹,能打破规则却又坚守底线的人,才是真正的“老炮儿”,值得被细细玩味。 白开水单调乏味,放坏了的劣酒又酸腐难饮,唯有美酒才能愈陈旧愈香醇。

 2 ) 350个字多一字也不行之《洛城机密》

最后一小段又超字数了……

白雪之下往往是最肮脏的,天使之城也莫过如此。整的像好莱坞影星的妓女断送了自己的明星梦却迎合了最下流的欲望。警队高层暗杀清理黑社会却也接盘了对立面的生意。三个警察各有所图却也心怀正义对抗黑暗。缺陷式的人物塑造更具真实立体感,也使得在法理和道德边缘游走的正邪对抗酣畅淋漓。高潮处的枪战尤其过瘾,从中能感受到《英雄本色》、《龙虎风云》等黄金时代港片枪战戏的风采。 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最后艾斯力在警局的口述,也许导演和编剧生怕观众没有捋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和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所以有意为之。然而个人看来这份“露怯”却削弱了影片的经典份量。其实通过三位主演查案时的互动,整个事件串在一起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无需通过竹筒倒豆子的方式全部说出,过于直白反而失了标签为悬疑的分寸。 三位主演:盖皮尔斯通过专坑队友而平步青云,电影里他拥有了全世界。罗素克劳的暴脾气看起来更像是本色出演,开最多的枪挨最毒的打,片场清道夫也属实不易。凯文斯派西享受着海报和演职表的头号待遇却戏份最少,从头到尾只挥了一下拳头,这种不费力还讨好影评界赞誉的才是真正大赢家。

 3 ) 正义的标准

电影的前半部提到最多的就是Justice这个词。艾德在前半部里像个还未涉足现实社会的大学生,我都怀疑编剧有意的引导观众对他的反感。如果只看前半部的话,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他是个可恶的自以为是的小白。
巴德也是个自以为有道德的人,尽管他从来不说出来。他拒收贿赂证明了他的道德,但是他也为了另外的道德包庇搭档殴打罪犯,随意栽赃疑犯,滥用私刑逼供。前后是两种道德。
影片的前半部似乎黑白分明,不知不觉我们就把巴德前后两种道德混为一坛。而艾德那样坚决的区分这两种道德也被认为是不必要甚至是过分的。
然而接下来的剧情却锋头一转。通过审讯三个黑人疑犯的牛刀小试,我们看到了艾德的真实本领。而巴德搭档被证明存在污点也在质疑我们刚开始所接受的第二种道德。
至于杰克,的确是个有趣的角色。衣着光鲜,不断接受报社小小的贿赂,为了爆料和报社狼狈为奸有意制造丑闻,简直就是一个典型的腐败分子。然而他却不像杜德利那样道德完全丧失。艾德找到他,抓住他的把柄,逼他同他合作。而这个把柄,恰恰就是他仅存的道德。
杜德利这个老头刚上来一脸沧桑,和颜悦色地引导艾德和巴德,的确把我给骗了。直到他微笑的转过身干净利落的干掉杰克,真是让人吃惊,不得不赞叹一下编剧的水平。Rollo Tomasi这个trick安排的也很棒,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不得不再叹一下编剧的水准。
到了影片的最后,Justice慢慢的模糊了。艾德最终默认了警署的“安排”,真的不知道这个是道德的吗?其实回到道德本身,就是一个约定俗成或者共识的标准。道德本身就是不标准的,因为没法确切知道社会上每个人对于每件事每种做法的评判标准,简直就是道德观的阿罗不能定律。所以就有一种潜在的危险,那就是道德标准的慢慢偏移。如果警察知道一个疑犯有罪却碍于程序无法治罪,那么栽赃也许是道德的(总比因为程序关系让无良律师帮助罪犯逍遥法外好);但是如果这个成为惯例,警察也许会因为图省事把罪犯直接击毙然后伪造罪犯试图反抗的场面,而且也许罪犯罪不至死;再后来我们就要问警察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罪,他们为什么有这样的权利。所以,我的个人意见是巴德的第二种道德是危险的,但却是可行的。
==================分割线===============================
影片的演员还算阵容强大
罗素一脸苦相,肌肉发达,的确很适合演一线警察。在片中很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冲动但有有脑,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却守原则的形象。凯文·斯派西倒是很适合演点另类的人,不过这位苦主也是我认识的不多的演重要角色部部最后会挂掉的。以至于看到他微笑的中枪死掉都有点熟悉感了。在《七宗罪》里面最后微笑的自杀,在《美国丽人》里面最后解脱般的微笑着死去,真是辛苦。金贝格倒是挺漂亮的,饰演一个交际花游刃有余,只是个人觉得她身材不错,长相一般,不化妆好显老,在《8 Mile》里面演Eminem老妈才最合适。

 4 ) 【严重剧透】大BOSS的时间线

LA警局的组长史密斯是腐败警察。从很久以前开始,他就和皮条客皮尔斯合作,用议员嫖妓时的艳照,谋取黑色利益。

史密斯在警局建立了一个,以他为首的腐败警察集团。包括高级成员史丹斯、巴兹,和忠诚走狗麦可、威廉(就是把散弹枪嫁祸给黑人的二人组)。

巴兹在某个时候,因为犯罪集团的某个纰漏,不得不挡了替罪羊。离开警局之后,他一直跟在皮尔斯身边充当保镖,或许也有监视皮尔斯的意思。

在LA黑道大佬米奇C被捕入狱后,野心十足的史密斯,不满足于小打小闹。他决心趁这次黑道群龙无首的机会,虎躯一震,一统江湖。

史密斯的计划是,派出忠诚走狗二人组,把有可能一统黑道的竞争对手,一一暗杀。再用皮条客的艳照,控制议员,最终实现上天下地唯我独尊的教父伟业。

不过,史丹斯却在这个风起云涌的紧要关头,卷入了殴打囚犯事件。
而史密斯或许是感到史丹斯不太好控制,或许是觉得史丹斯的用处不大了,也并不反对将他踢出警局。

史丹斯离开警局,已成定局。

此时史密斯集团在绞杀黑道对手的时候,黑吃黑得到了25磅的海洛因。
出于种种考虑,史丹斯决定吞掉这批海洛因。

巴兹或者史丹斯中的一个,拿到了这批海洛因。但不管是巴兹起了贪恋,还是史丹斯设计了巴兹,总之——巴兹被史丹斯骗到他小女朋友苏珊家里杀了,藏尸地下室。而毒品到了史丹斯手里。

然后,史丹斯放出流言,巴兹把海洛因独吞,远走他乡了。

史密斯也许是信了流言,天涯海角地找巴兹;也许他也怀疑史丹斯,但史丹斯把毒品藏得太好了【极有可能是让苏珊藏了】,让史密斯一时也没办法对他下手……总之,在史丹斯看来,他的计划一切顺利,似乎没人再追查这批海洛因了。

终于,殴打囚犯案开庭了,史丹斯被踢出了警察队伍。但失业的史丹斯,并不感到失落。事实上,他约上小女友苏珊,准备进行下一步行动——花一两周时间,处理掉这批毒品,然后再回来找老搭档叙旧+炫富。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史密斯最终追查到了海洛因的下落,拿着散弹枪把史丹斯突突了。史丹斯命丧约会现场,连累女朋友路人甲乙丙数十人。

这就是“夜猫子惨案”。
行凶者三人。两个警察走狗,和史密斯本人。

之后,史密斯策划了一个“完美”的嫁祸计划。虽然主角基友三人组,给这个计划平添了几分波澜,但最终,一切都按照他的计划走了。

史密斯一统江湖在即。而主角基友三人,在各自的生活际遇中,三观渐渐改变。并根据各自发现的蛛丝马迹,挖掘着“夜猫子惨案”的真相。

而最接近真相的杂志男杰克信错了人,直接找到大BOSS史密斯,说出了自己找到的、N年前史密斯和巴兹、史丹斯同流合污的线索,询问BOSS当年的细节。

杂志男杰克果断被灭了,史密斯火速销毁当年档案,并试探正义侠艾德到底知道多少。
但他不知道,正是他的试探暴露了他。不过,他明显从正义侠艾德的表情里,读出了不妥。

他决定收手,堙灭一切证据。

他借《嘘嘘杂志》侏儒主编之口,设计让肌肉男巴德,去干掉正义侠艾德。然后,又果断灭了侏儒主编之口。

皮条客被肉体毁灭,并留下认罪遗书,把杂志男杰克之死,栽赃给他。

可惜,正义侠识破了他的诡计,导致双方大战荒地,BOSS史密斯含恨而终。

时间线应该是这样,但是,我始终想不通,正义侠艾德最后那记背后冷枪的含义。这明显违背他的原则。

这个人物一度迷失了自己的原则,刚刚才在枪战中,找到自己信仰的意义。忽然来这么一下,难道是要灭掉BOSS,保住检察官嫖妓的秘密,然后从中牟利吗?
还是导游纯粹想嘲笑一下理想主义?
摸下巴,搞不懂。

 5 ) 《无间道》+《英雄本色》,但是更好

我最喜欢这部电影的前半部,对话写得太好了,字字珠玑,斗志斗勇外加幽默。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很鲜明,尤其是三位主人公警察,性格里的层次一点点展开,但是多出来的层次又不强烈到淹没先前定下的主基调,尽管层次分明却仍然特色突出。

影片的节奏也掌握得相当棒,开始所有的迷惑不解随着情节的发展一点点被解扣,但缓速有序,绝不急躁。

金.贝辛格的角色Lynn在遭遇Ed的一幕那段独白真是精彩到不能再精彩,充满了话剧舞台的夸张与激情,包括眼神、语气和肢体语言,真是非常感性的一幕。

整个故事情节感觉仿佛是《无间道》与《英雄本色》的合体,迷中套迷,层层解套,最后动作场景大收尾。这真堪称最有头脑的娱乐片之一,难怪是多年来好莱坞的经典佳作。

 6 ) FIFF21丨DAY6圆桌《洛城机密》:“没有人比我更懂黑色电影”

主持人@子夜无人

场刊嘉宾@松野空松@RyanRyqn@Not Here

选片人代表@我略知她一二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21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场刊圆桌的第六天,接下来我们讨论的电影是一部好莱坞大片《洛城机密》,在深入之前,请各位嘉宾先基于自己的场刊打分聊聊打这个分数的原因,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我是3星,主要是不同于一般的黑色电影,给予三名警探,并且蛇蝎女人在警探之间游离而不是警探与罪犯之间。

场刊嘉宾 RyanRyqn

我给的2星,可能我看的好莱坞太多了,我对这种警匪片套路已然免疫,其实警匪片主要还是得看剧情的安排。这部剧情我个人认为一般,其实在中途就能猜到结局反派了。不过作为类型片来评价还是合格的,几位主人公人物塑造尽管很俗套,但还是比较饱满。

场刊嘉宾 Not Here

我给了2星 ,这一部的节奏很好,压抑之后的爆发戏份很让人喜欢,又是涅槃重生的样子。但是在我看来还是有些俗套。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哪里俗套了?请讲讲。

场刊嘉宾 Not Here

女人在男人之间游走,所以觉得有点儿俗套,女性的形象还是依然有些流于表面。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这不是黑色电影标配吗……所以,任何类型片的元素部分都不过是俗套罢了,是吗?

场刊嘉宾 Not Here

也许吧,反正有创新会好一些。

场刊嘉宾 RyanRyqn

我觉得俗套的是几个主人公的定位,一位刚入职的正义的新警察、一位老练的老警察、一个黑白通吃的警察领导。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那你能找到类似的黑色电影吗?黑色电影中最俗套的是,单一的“正派”和单一的“反派”,而《洛城》恰恰是反俗套的。

主持人 子夜无人

第一个话题,整部电影在犯罪主线之外,其实有很多关于城市生态、社会环境的笔墨,比如写到好莱坞、少数族裔、媒体,你对这些部分的存在怎么看?你觉得它们对于构建整个“洛城”的环境是否有帮助?我觉得关于好莱坞的淡淡几笔都很有意思。

场刊嘉宾 RyanRyqn

现在我可能记不得了,但是我印象中的确出现过很多次。

场刊嘉宾 Not Here

确实有帮助,以城市命名的电影需要把城市的魂画出来。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蛇蝎女人的作用通常是将主角拉去入危险,且通常是最后可能死亡,《洛城》的蛇蝎女人却有三个功能……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后面有时间给你展开讲,先回答问题,蛇蝎女人后面够你聊的。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相反耶,《洛城》败笔在于,城市生态刻画不行。

主持人 子夜无人

你觉得哪些地方弱了,或者现有的呈现里哪些拖了后腿?

场刊嘉宾 Not Here

我看啥电影都是在感受他给我的东西,可能不会太注意他没有的,完了。

场刊嘉宾 RyanRyqn

我个人觉得这电影由于剧本的需要,更加注重在叙事上,对于环境刻画更像是一笔带过。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洛城》的城市主要通过性侵刻画的,并且没有构成那种强迫的黑暗,压的透不过气的成分。这种无法呼吸的黑暗压迫是新时代黑色电影与旧派黑色电影不同的最重要一点,我可以举例《唐人街》,在里面虽然一个正派、一个女人、看不见的凶手,但是正是这种看不见的凶手,构建了整个城市的黑色压力。让人感觉,这个凶手就是城市本身。

主持人 子夜无人

说到这一点,这个电影始终没有让我感受到任何精神压力,反而是轻松诙谐的,这算是黑色电影的创新吗?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是的,这一点就是《洛城》的失败。

场刊嘉宾 RyanRyqn

但是你这么说,最后警察局局长的身份,不也是一种对城市环境的刻画?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关于《洛城》这点失败,一方面是三个警探的设置,让其失去了构建城市黑暗的足够多的笔墨,另外就是凶手很容易猜到,但是力度不够。《唐人街》的凶手不过是nbcs的人,唐人街的凶手根本就不重要了。而且这种警察腐败的黑暗,黑色电影早就一大堆这种了,如果你们前面刚说俗套是这一点,我会非常认同。

主持人 子夜无人

那下一个话题是关于人物塑造的,三个不同警官的个性设计,在整个探案过程中是否有发挥到实处、与案件的发展进行互动?我的意思是这种“三岔口”人设只是写在卡片上的,还是你真的在具体细节里感受到了人设塑造上的不同、而他们的不同个性也推动了剧情发展?其实就是想问问你们,觉得这个设计是否成立、成功?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凯文史派西的存在只是为了揭示凶手吗?我觉得这个角色没必要找一个大明星来演,还给一番,多了很多没用的戏份,双雄就足够了,而且凯文史派西也没有跟女主的互动,他自己这一条线也没有什么特别有用的东西。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算是成功,我其实在想是不是能力不足的体现?毕竟把这些合在一个人身上,难度非常大,不仅考验剧本能力,也考验演员的表演能力,但是这种讨巧的方式最后呈现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导演把刻画凶手的笔墨减少归到警探身上,尽可能完善三个警探的人物塑造,但这种分别呈现仍然有些短板。

场刊嘉宾 RyanRyqn

我觉得这部电影最有意思的就是人物塑造,三个警察在故事框架下形象还是比较完整了。

场刊嘉宾 Not Here

我觉得人物塑造不会十全十美,有趣就行了。史派西那个角色一个电视剧的指导这事就挺有趣的。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打人”的人物塑造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就很正派的感觉,“性侵”是非常功能性,不过作为工具人足够好了,比如正邪两面性有,揭示城市黑暗面也做到了;“影帝”才是真的有变化的、推进剧情作用的,这么想,“打人”也是他的衬托工具人了,这么说来,“性侵”也有丰富类型娱乐效果的作用耶。

场刊嘉宾 Not Here

这里面有性侵吗?打人又是什么?我好像已经记不清了。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我说他们真实经历罢了,“影帝”是法罗岛影帝盖皮尔斯,“打人”是罗素克劳打人丑闻丢影帝事件,“性侵”就是史派西的丑闻了。

场刊嘉宾 Not Here

哦这样啊,好可怕。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你好低级啊,请停止炫技。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大家觉得克胖和盖皮尔斯各自沦陷在美人乡有什么不同?他们的性格描写里是否都有强调出这层弱点?很多人会觉得盖皮尔斯突然精虫上脑是比较突兀、缺少铺垫的,当然可以理解为是这个角色一直过度压抑到了一个阶段的爆发,性成为了最好的出口。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盖皮尔斯这里是在为这个角色的变化做了缓冲,让人感觉他的黑暗并不是突然的,而且早有埋藏的,而克胖在这里有点工具人效果,不过他最后和美人在一起有点半反套路,蛇蝎美人的功能作为勾出正派的黑暗面发挥效果罢了。

场刊嘉宾 Not Here

她成了两个男人之间的冲突爆发点,但两个人的最终携手也与她有关系吧,罗素克劳的角色真心爱她、想保护她,可是保护她只有与皮尔斯的角色携手才能行得通。她是一切的起源了。

场刊嘉宾 RyanRyqn

所以我就很不喜欢美人这个形象,我觉得这个美人又是作为妓女形象,在好莱坞电影里面是在太过于刻板印象,我总是觉得美人似乎只是两位主人公性格表现的工具、只是好莱坞给男观众的一种性幻想,并没有人物的刻画,因为这位美人在电影里面的行为都是可预见的。所以里面女主这个人物实在是设计得太粗糙,我几乎感受不到任何的共情。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这就是《色戒》的不同了。

主持人 子夜无人

那大家接下来可以再深入谈谈本片的女性角色,除了金贝辛格这个蛇蝎美人之外,还有那个受到侵害的墨西哥还是印第安少女(我记不清了),你觉得这个惊鸿一瞥的工具人身上是否有补充金发尤物没有的反抗性?都可以谈谈。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几乎没有,甚至《南方车站的聚会》,桂纶镁也有反抗性。我感觉新世纪的黑色电影特质就是,女性角色不再那么工具了。

场刊嘉宾 RyanRyqn

对,《南方车站的聚会》为什么人们就没有讨论他的剧情,因为实在是太俗了。我记得昆汀评价《南方车站》就说,他看到一半就知道结局了,所以他更关注导演的视听。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南方车站》从剧本角度是比《洛城》套路的。

场刊嘉宾 RyanRyqn

确实。

主持人 子夜无人

也可以比较一下97其他的蛇蝎美人形象,比如《妖夜慌踪》。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妖夜慌踪》感觉所有人都是工具人,都是林奇的show time .

主持人 子夜无人

那最后让大家推荐一下你觉得不错的黑色电影或者说犯罪片。

场刊嘉宾 RyanRyqn

《杀人回忆》?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有没有和《洛城》稍微有点可比性的?风格不要差太多。

场刊嘉宾 RyanRyqn

我想想……那真正让我吃惊的黑色电影,是科恩的《老无所依》。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我还是推荐《唐人街》吧,说了一场了。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其实这是《唐人街》的圆桌吧。

#FIFF21#DAY6的场刊评分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短评

世界永远都有处于灰色的地带,没有绝对的正义,也没有绝对的黑暗

8分钟前
  • 力荐

旧影回眸,发现这片在讲“不要低估”。警界同事低估了眼镜新人艾德的勇气和暴力;艾德低估了蛮牛巴德的智商和魅力;杰克低估了高佬队长的心狠手辣;队长也低估了巴德在暴怒后的理智自控……但个人最喜欢的是,精明的艾德严重低估了被绑架墨西哥女孩的复仇之心以及对于警方办案只为替罪羊的洞悉和巧用,“我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离开,我只想让他们死!如果不是夜枭酒吧有白人被打死,谁会在乎一个被绑架蹂躏的墨西哥女孩?我所作的(伪证)只为正义!”

11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艾德•艾斯利清楚自己的目标,对支持这一目标的理念非常清醒非常冷静,当进则进,当退则退——最难得的是他仍有底线。

14分钟前
  • 八点钟有骨气
  • 推荐

bud太牛逼了!真是条汉子!

17分钟前
  • 螺丝இ
  • 力荐

故事整体拼凑起来相对完整,主题也表现很精准。

18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还行

在那些电影里戏份最少,演的最好的家伙,为什么总是叫凯文·史派西?

21分钟前
  • 袁牧
  • 推荐

剧情错综复杂,表演精彩到位,三个主角个性鲜明,好莱坞警匪片中的经典,当年奥斯卡惜败于《泰坦尼克号》。极其喜欢Kevin Spacey亦正亦邪的表演,就是挂得太早了~~

23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真是好看死了,三个我大爱的爷们彪戏,没有比这更爽的了,华丽时代背景+完美叙事剪辑,从情节到细节,从演技到设计,无可挑剔。

28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力荐

经典的老派罪案片,能让人联想到好莱坞的黄金时代。节奏非常之快,线索却清清楚楚;就像唱曲名家,一板一眼干净利落,毫无半点拖泥带水。当年输给泰坦尼克号真心冤了...

3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一部精彩华丽、从情节到细节都无可挑剔的经典警匪片。被扭曲的正义和拳头,罗罗托马西和永恒的微笑,有人赢得了世界,有人赢得了从良妓女以及亚利桑纳之旅。当年比泰坦尼克更应该拿奖的片子有一堆,这个是最冤的~

33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Some men get the world. Others get ex-hookers and a trip to Arizona.

34分钟前
  • 大宸
  • 力荐

就爱那个年代的美国

35分钟前
  • 看不见我
  • 力荐

有人赢得全世界,有人赢得从良的妓女。而正义,哪儿都没有。

40分钟前
  • 荞麦
  • 力荐

可以说是冷硬推理改编电影的极致 唯显不足乃是某罗中三枪结尾居然还活着(虽然说得出那句很著名的话语了):母亲死三天被发现的桥段原来早有人用过。凯文的聪明角色能够赢整个战争,探长终究还是大意了呢,从一开始的智斗处于下风就注定了他的败局。但注意最后凯文是伸张了罗素的“正义”,结局向上。

43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三个男人,三种性格。史派西是脸面(人脉)、罗素是拳头(武力)、皮尔斯是头脑(智慧)。头脑说出了信仰,先找到了脸面,脸面死后头脑和拳头结合,爆发出强大的力量摧毁黑暗。类型片的经典。

47分钟前
  • 罗弘霉素
  • 力荐

最后一部分就像在看两个相爱相杀的男主角做爱做了30分钟还持续高潮。克劳叔简直帅CRY!

52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老套无悬念,还行

55分钟前
  • 胡子大王
  • 还行

spacey的那个角色真出彩。

58分钟前
  • 草威
  • 推荐

精彩之至。让人记住太多的面孔。

1小时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片子虽然有点老,但是还挺好看的。算是经典吧

1小时前
  • 桃子爱吃鱼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