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马时刻

HD

主演:Ayoub Ahmadi,Rojin Younessi,Amaneh Ekhtiar-dini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0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醉马时刻 剧照 NO.1醉马时刻 剧照 NO.2醉马时刻 剧照 NO.3醉马时刻 剧照 NO.4

 剧情介绍

醉马时刻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库尔德族少年阿尤(Rojin Younessi 饰)家在两伊边界,他每天带着年幼的妹妹,以及罹患侏儒症的哥哥到混乱的人力市场讨零工补贴家用。某日,他们的父亲误触地雷身亡,哥哥的病已不能再拖下去,妹妹上学又需要练习薄,悲痛的阿尤不得不更加卖力地挣钱,于是他向叔叔借来了骡子,每天在冰天雪地里运货,牲口在上路之前必须喂食掺酒的水激发体力。此时阿尤的叔叔擅自主张将他姐姐嫁给了有钱人当小媳妇,以此换得聘金和哥哥做手术的机会。下嫁当天对方却反悔,只给了一头骡子。一天在运货途中突遇埋伏,所有同行匆忙拉着骡子向回撤,阿尤一个人背着哥哥,面对着眼前醉倒在雪地上的骡子毫无办法,而远处劫匪们正在慢慢逼近……恋上纯喫茶仕掛人藤枝梅安孤岛天堂大唐诗圣生人活埋警察2011下游特工试播集即便爱,也有秘密番外篇:我是谁?河畔城市生死狙击 第一季猎魔人:血源不设限通缉枪王 (粤语版)极道追踪万事屋斋藤到异世界保镖2018整编特工伊万库帕拉节前夜马里布鲨鱼攻击下一站…天后(国语版)可不可以不狼人2010LAST行骗天下女孩帮女儿披麻戴孝让我来偿命泰版下一站是幸福国语犯罪现场:赛西尔酒店失踪事件救了一万次的你雌雄双辣爹地2019那些年我喜欢过的男孩独身向前死因僵尸秘籍惊爆轰天雷网劫2022牺牲:集结号故事真相探索之旅我早就死啦!碎块百万碎片王冠第二季难忘的夏天1960三人行2016誓不低头(2004)变脸

 长篇影评

 1 ) 苦情生活

对苦难表现得过于直白让我想到爷爷奶奶爱看的苦情戏,悲情的基调,孩子们的遭遇确实值得同情,然而不知道是由于文化的差异还是成长经历的迥然相异,除了让我了解并同情这些孩子的命运,并不能让我有更持续的感受和思考。导演用力的刻画是被人看到了,但他也因为过于用力而没有找到试图把他们的境遇放置在更普遍的情境下,会让我觉得这只是世界的一个角落在发生着的事情,我是置身事外的。另一个原因是导演设置的这个小世界或者说小角落太dramatic了(当然也有可能是我浅薄无知),父亲被地雷炸死,母亲生孩子离世,留下五个孩子相依为命,大女儿是姐姐,要承担起母亲的角色,照顾弟弟妹妹,被叔叔卖给人家做媳妇,长子是侏儒,需要弟弟妹妹照顾,没钱动手术,即使动手术也只能再活几个月,种种悲剧的条件整合在一起,像极了我国以民国为背景的苦情剧。婚姻大事父母-叔叔做主,商讨婚事仿佛男人的会议——资源分配和协商,作为长子的弟弟想发表意见,被叔叔打了两巴掌,这不和雅典城邦里成年男性拥有选举权的法律一样么。哥哥带着侏儒哥哥和妹妹到市场上打零工,挣钱养活全家,连侏儒哥哥都需要打工,可见贫穷之甚。哥哥也是勇气和毅力非凡,非常有责任感、决心。阿勇辍学打工,为了给马迪挣医疗费,给妹妹买练习簿。雇主警告过孩子不能运货,有地雷有伏击,否则自己负责,哥哥愿意承担责任,带着侏儒哥哥长途跋涉前往伊拉克,半路有人抢劫,没人帮他俩逃走,最终还是带着骡子和侏儒哥哥穿越了边境线,来到伊拉克,但是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就不得而知。侏儒马迪被放在冰冷的雪地上,看着听着远处姐姐要嫁过去的人家嫌弃他,不肯收留,自己无处可去,到哪都是个累赘的悲伤

不仅人的生存环境恶劣,动物的生存环境也恶劣,骡子被鞭打、运重物,在凛冬需要和威士忌来保暖。醉马时刻,也是全剧的紧张氛围也抵达了高潮,走私的途中遇到了伏击,骡子因为喝了太多威士忌醉倒在地上,任凭阿勇牵扯打骂都不起来。

当天真纯洁和坚韧不拔同时汇聚在孩子的身上,更体会到这些幼小生命生存的不易。青少年的哥哥常常承担着一家之主的责任,他有着父亲的影子,他的坚毅果敢、忍辱负重,对家庭成员的照顾和责任,凝聚整个家庭的信心得以在艰难时世中继续生活下去。他只是个大孩子,在生存和生活的重压下却要把孩子的任性、棱角统统收敛,因为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主心骨。母亲因为生了太多小孩操劳过度而离世,父亲为了养活家庭置身于危险之中,比如挖地雷。孩子之间也充满信任,比如阿勇运货到一个酒店,店小二是与他年纪相仿的少年,允许他赊账,真诚地提醒他要记得提前收费,孩子之间互帮互助。

影片的旁白,是家中的小妹妹,她以妹妹的视角见证了兄弟姐妹的悲欢离合。大哥患有侏儒症,姐姐出嫁换取聘金给大哥做手术,即使只能延长几个月的生命,库尔德人对生命非常重视,小到不放弃自己的兄弟姐妹,愿意牺牲自己,只有几个月的生存也会用尽全力去争取。一家人也非常团结,姐姐用出嫁换取聘金给马迪做手术,三兄弟姐妹去市场上包杯子做零工。在马迪疼痛的时候,妹妹阿美娜将其抱到雪里,向上苍祈祷。

在电影中,导演也呈现了库尔德民族的生活环境,群山环抱,皑皑雪景,日升日落,朝霞满天,云起云落,壮丽纯净的自然风光像是一片净土,象征了库尔德族人顽强不屈的生命力,然而这片净土上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饱受战火的摧残、贫穷的困扰、疾病的敲打。

 2 ) 醉马时刻——我只想活下去

《醉马时刻》是巴赫曼•戈巴迪执导,在天寒地冻的两伊边界,一群库尔德人过着奔波劳苦的日子。12岁的阿佑是家里五个孩子的支柱,当爸爸触雷身亡,他必须开始负担全家生计。然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跟大部分当地小孩一样:冒险往来国界走私货物赚钱。
开篇是黑色胶片场景对话,从阿美娜的话语中缓缓的把这个结不幸于一起的小家抖进我们的视野,他们一家人住在伊朗临界伊拉克的山区,父亲靠着在两伊之间走私货物营生,母亲在生妹妹时难产过世,大姐在家照顾妹妹,自己则带着病弱的大哥、跟随二哥阿佑越过边境到伊朗的市集打零工。就这样,伴随着童稚的画外音,影片从拥挤繁忙的市集开启,数不清的儿童混杂在成人中,来回跑动、争取每个包装、搬运的工作机会。
他们父亲走私工作非常危险,行走险阻的山路边境来回穿行,沿途到处都是战争埋下的地雷,还经常遇到持枪的埋伏。但是没有办法,生活在贫瘠的山区,这是仅有的营生,家家都如此过活。正因为在边境驮货走私是个危险又别无选择的工作,因此当父亲丧命,一家人悲恸接受,阿佑只能坦然接受自己必须辍学、赚钱养家的事实。
在为生计而愁的当下,那个定期来山区看病的医生告诉他,已经十五岁却还如同一个幼儿般的哥哥需要接受手术才能将剩余不多的的生命再延长几个月时,他不得不为钱、为眼前的难题感到犹为困苦忧心。困境中12岁的少年阿佑在叔叔的帮助下继承父亲的工作,到边境走私货物,尽一切可能地拼命赚钱。
这里可有记得,阿佑对阿美娜私带病痛中的哥哥去坟场祈祷,给他带来拖延的医治恼火,打了阿美娜。而后回家对阿美娜的道歉,两人和好的温暖,对家人的关心,对亲情的羁绊。共生中的他们,彼此明白:生病就去看,缺钱就去赚,亲情不能割舍的道理。
阿佑家中没有骡子,因此必须将沉重的货物背在自己肩上,一步一步地在山路上跋涉。那是积雪寒冷的冬天,沉默又瘦弱的阿佑没有抱怨,他只是一趟趟地来回,那条边界线是他们家能活下去的生路。在辛苦过后,温馨如他,为妹妹买了写字簿、为哥哥买了健美男性的画报,俨然一副父亲的模样。在阿佑第一次驮货过境时,影片有了唯一次暴力,为谁该支付工资的暴力,也是这个民族这个被压制的困苦中唯一次愤怒发泄。
可否记得,阿美娜在教室拿到写字簿时高兴的脸庞,还有对哥哥说再买一本的祈望眼神,力薄的哥哥对着这样的眼神应承下后,阿美娜被同学们羡慕的场景。孩童心里小小的满足感是这样的容易欣悦。噢,当时哥哥面对画报,背对着我们抽动的身体,我想,那时的他是有思想表达的吧,他在感伤他的宿命,感伤他给家人带来雪上加霜的苦难。这样的延伸,我想到了《呐喊》,但是在那个当下,那个没有国度,没有归属的村庄,纵使是给他们呐喊的力量,他们也只会把力量换成生活成本而已。
这样拼命两个月后,其间有受伤无劳力,亲叔叔对他出借骡子的支持,负伤而行的艰苦,还是凑不到需要的金额。一天,当阿佑工作回来,发现家里来了好些人,原来叔叔瞒着他安排了姐姐的婚事。阿佑对此非常生气,觉得自己做家长的身份被冒犯,但姐姐却平静地告诉他,对方同意让她带着大哥嫁过去,还承诺会送大哥去做手术。他虽然很气叔叔、很气自己,但仍旧哭着送姐姐和哥哥出嫁,因为他明白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姐姐离开家时阿佑不在场,到追赶远去的姐姐,并加入送亲中,这个心理过程是从不能接受的痛苦,到亲人远去的不舍,到接受现实的无耐中挣扎,对于一个12岁的少年所要承担的不能承受之重的演绎,是对贫穷的低头,对生命不能说不的隐忍。
当他们一行人好不容易来到迎亲的人群当中,对方家里的母亲竟然反悔,说什么都不接受哥哥作为陪嫁,毕竟他们家里已经有十个孩子要养活。在吵吵嚷嚷当中,对方提出以一头骡子作为聘礼代为补偿,结果阿佑的叔叔拉着骡子转头就走,而阿佑也只能抱着哥哥跟在后头一起回家。毕竟此刻再说离婚太不现实。
阿佑还能说什么?我们又能说什么,这样的国度,这样的家庭,无论是因为无地位的女性,还是因为无生计的穷苦,也不过是一头骡子来的现实。
之后,阿佑便背着哥哥,拉着骡子到走私商队中,请求商队带着他一起过边境,他要到那里把骡子卖掉、为哥哥治病。商队的人开始坚决不同意,因为路途非常危险,年少的阿佑带着一个如幼童的哥哥,一旦遇到危险可能会逃脱不及、丢掉性命。最终还是在不支付任何价值的免费劳力商讨下,阿佑加入了队伍。
我不知道在免费劳力面前,那个对年少力弱的两个孩童的累赘关心是否成了多余。
每次天冷时,走私商队都会在水中添一两瓶酒,帮助骡子御寒。那天尤其寒冷,所以商队给骡子倒了四瓶酒。在深达膝盖的积雪中,商队艰辛地在山路上跋涉,一边拉骡子一边铲雪。可这样恶劣的天气,仍有埋伏在前。当枪声响起,商队的人纷纷掉转方向、四处逃窜。骡子们却因为喝醉酒倒地,加上背负着沉重的货物,根本就都爬不起来。商队的人在慌乱中剪断绳索为骡子减负。在荒乱之中,阿佑那弱小身躯背着哥哥,根本没办法拉动醉倒的骡子。他只好一边放下哥哥,一边哭喊求救,拜托其他人帮他把骡子拉起来。这种时候,哪有人还有余力帮助他,只能是在措手不及中把货卸了,留下倒地不起的骡子,没命地跑了,也算意尽于此吧。枪声越来越近,哥哥坐在雪堆中不停发抖,阿佑则是泪流满面地拉扯骡子,哭喊着我一定要去那边。
我在想,此时的哥哥若能开口说话,他给阿佑最大的守护是“我想回家”吧。
在影片的最后,阿佑背着哥哥、牵着骡子,一同越过分割国界的铁丝围栏。我不知道他后来怎样,是高价卖掉骡子、是哥哥手术的成功、还是进入了雷区。我不敢想下去了。但愿生活比我想象的好。也是在最后,看懂了片名的意思,醉马用酒精支撑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却也付出了无尽的痛楚与辛酸。
观影到这,呼出长长的一口气。在没有配乐的叙述中,脑海回现的是那个在卡车回程里另一个小孩数完从集市赚来的钱,满足并兴奋的唱起了,“人生令我苍老,逼迫我漂泊,越过千山万古,带我更靠近死亡……”。
欣慰的发现,贫穷苦难并不能夺走力所能及的幸福。这个世界有很多种色彩,有很多种人,但更为让人怜悯与同情的“贫穷”,是脑中的、是口袋中的国度,它羞愧、可耻的是让施于者与受施者身份地位的错落,忽略了其可耻的本质是自暴自弃的堕落,对尊严、对自我的否定。
库尔德人民的苦难,通过一个孩子的眼睛折射出来。库尔德民族的问题,是长期困扰中东地区的第二大民族问题。库尔德民族自古以来没有自己的国家,长期生活在极为落后、闭塞的边境里,直至被分裂成几个部分,这个地区的人民得不到政府的重视,连年动乱,极为艰苦。人们绝望而顽固地奋斗着,生命在边缘状态触目惊心。这样真实的切肤之痛,他们不敢展望未来,有的只是眼下的苟且,亟待解决的也只是眼下的生存问题,这样的生活中没有舆论,没有嘲讽,以及不放弃、不怨怼的坚强。每条生命都如被顽石压迫着的小草,拼了命的向上延展,就为了那一点点触手可及的阳光。
在这部纯粹为活而活的世界中,生命的教育也变得纯粹了。
观影前,一天过的是浑浑噩噩,为说错话而担忧,为做错事而道歉,为友谊的小船打翻而糟心,为踩了狗屎而惊呼,这真是尴尬的一天呀,一点点头疼脑热都觉是生命的考验……,觉得这个人生多么让人惊心动迫,心力交瘁,心猿意马……。
观影后呢,回家的路上,感恩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忍不住唱出“我们是社会主义接班人”。想来,“什么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是个伪命题。你连眼前的苟且都不能从容,到了远方也不见得就是田园牧歌。很多时候,挺简单的生活,被人为地弄了复杂。究其原因,只是因为我们太急切,急着获得名利,急着实现梦想,目光看得太远,总觉生活在别处,反而把眼前的风景给忽略了。学会重视眼前的生活,积极去应对,我们眼前的苟且就会云淡风轻、草绿花香,也是当下的诗酒田园。

 3 ) 我能站起来么

    看到电影的标题《醉马时刻》时,还没怎么懂是什么意思。当地的天气严寒。为了让负着重物的马儿更有力气就在出发前让马喝些掺了酒的水。当走私途中 忽遇埋伏,大人们都四散逃走。主人公阿勇的马跌倒在雪地里。在酒精的麻痹和重物压力下怎么也站不起来。阿勇拼命扯姐姐用幸福换来的马,伏兵就冲过来了。可是阿勇是断然不会放弃这漂亮姐姐的幸福,侏儒哥哥的生命的。
    我不知道这个名字是不是直译过来的。另一译名《大不了的童年》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倔强少年在苦难面前的不屈与坚强。而看到《醉马时刻》我就禁不住想去臆断下。为什么不叫马醉时刻而要叫醉马时刻呢。也许导演是想说的就是醉马的那一刻,而不是马醉了倒下的那一刻吧。从辍学的那一刻、亦或是父亲被炸死的那一刻、或是母亲过世的那一刻、也许是从出生的那一刻,阿勇就成了一匹醉马了。醉马用酒精支撑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却也付出了无尽的痛楚与辛酸。
    阿勇这匹倔强的马儿坚强的站了起来。幸运的躲过了伏兵的埋伏。背着哥哥跨国了象征两国国界的铁丝网。当镜头回头看他走过的路时,马身上的行李掉落在两国国境上。影片戛然而止。阿勇的前面是什么,是高价卖掉的骡子、是哥哥手术的成功、还是曾炸死其父的地雷。我不敢在想下去了。但愿生活比我想象的好。
   “岁月催人老。令我到处流浪。翻山越岭,带领我更接近死亡。”一群少年在从工地回家的卡车中唱道。

 4 ) 人活下去勇气最重要




 
 

少年干着大人的事,甚至比大人承担着种种的生活压力。这就是电影《醉马时刻》的阿勇,导演巴赫曼·戈巴迪 拍这样的电影需要极大的勇气,虽然涉及两伊冲突、民族矛盾等相对尖锐的政治话题,但是还是以孩子的视角展现了生命的残酷与人生的折磨。

首先谈身份问题,比如阿勇及其其他兄弟姐妹都是库尔德人。库尔德人在伊朗,好像并非受欢迎,生活在两伊边界恶劣的环境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我记得把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身份》看了两遍,都没看懂些什么道理,只是明白了男女之情在作家的笔下是有纠结情绪的。小主角阿勇不仅仅是库尔德人这一身粉限制着他,还有他面对双亡,哥哥患有先天畸形病同时兼有癌症等等的悲剧命运。对于姐姐扮演的母亲角色,阿勇可能还是一个弟弟。可对于家庭的贡献与责任来说,作为男孩子,阿勇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个父亲。

和妹妹的感情构成了整部电影最为温暖的晕色,那般透明又那般脆弱。阿勇独当一面的乞丐,着实令现在那些躺在蜜罐子啃老的老大不小的男孩子汗颜了,我自然也在其列。当然,我们不能排除生活在不同环境的客观元素,但是我们也不能对自己麻木而缺乏自觉性的个人意识含笑而过。叔叔强迫姐姐嫁给有钱人,这是阿勇无法决定的,因而他选择了哭泣,暴露他的软弱。娶姐姐的一方违背诺言,只给一头骡子,也是阿勇无从选择的,但是他没有选择哭泣,而是背着自己的哥哥,经营着这一头用姐姐身体换来的骡子为生。

虽然影片并没有交代阿勇及其哥哥最后的结局,但是显然而见的是阿勇不会再选择哭泣。可能就算哥哥做了手术,七八个月过后会离开他死去,也不会使阿勇失去对活下来的勇气。因为还有他可爱的妹妹,在哥哥出行前,妹妹送来了面包,这对于阿勇来说是极大的温暖了。叔叔虽然和他有亲属关系,可只是利益上的关系,就算求别人给自己侄子找工作,也是碍于亲属关系这一层面,而并非亲属感情层面。

人类最大的可爱,就是拥有个人意识;人类最大的可悲,就是把个人意识置于利益至上的高度。这个世界没有爱会怎么样?那肯定是一番世界末日景象。所以说,这个世界爱是存在的,只是现在的爱连一丁点的风吹雨打都消受不起,更别说面对天崩地裂的时候了。人活下去,真的需要勇气。而这种勇气更大程度不来自于对自己的爱,而恰恰是对于别人的爱。一个人仅仅爱自己是无力的,因为只有在别人的身上才能看到自己的存在感。虽然海德格尔说,存在就是时间,不是别的什么。我想补充的是,存在就是时间,还有我们一起度过的时间。我们的关系可以是朋友,可以是兄弟,可以是恋人,当然是亲人最好了。

 

 5 ) 他们不会停止为保护他们的语言、文化而奋斗,继续努力生存下去

巴赫曼·哥巴德由于拍摄了《醉马时刻》伊朗本土和国际影坛一炮而红,这部赫赫有名的影片使他晋升为伊朗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与莎米拉·马克马巴夫齐名。

这是一部获得广泛好评的杰作,库尔德人民的苦难,通过一个孩子的眼睛折射出来。库尔德民族的问题,是长期困扰中东地区的第二大民族问题。库尔德民族自古以来没有自己的国家,长期生活在极为落后、闭塞的边境里,直至被分裂成几个部分隶属于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前苏联高加索五国这个地区的人民得不到政府的重视,连年动乱,极为艰苦。

影片就以简约的风格展现了该地的生活状态,摄影机下,人们绝望而顽固地奋斗着,生命在边缘状态触目惊心。

《电影手册》有一句评论极为精到:“感伤地令人难以忘却,却是一部以独特方式感动人的美丽电影!”此片荣获第53届夏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及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

 6 ) 纯净与韧性

1,感受最深:

来源于伊朗电影里十分纯粹的亲情,特别是兄妹姐弟之间的感情。还有就是穆斯林女性那种特有的神秘感和美感(介于亚洲和欧洲之间的那种精致的五官),他们的柔弱的有的像东亚的感觉但是不像水那样的柔弱而是和小草一样,带有某种韧性,尽管悲惨但是却仍然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其中比较吊的就是“用对话来揭示一些事情”。比如电影刚开始时,用拉美娜和一个男子的谈话来道出这一家的人员情况。

2,整体叙事

主要人物:Amaneh,Madi, Rojine, Ayoub

0-1.17 (amaneh和一男子片头一片黑暗下的对白,介绍了这一家的大致情况),

0-6.40 Ayoub,Amaneh,Madi的出场(先总体拍这群儿童的劳工生活,包玻璃杯扛重物,Ayoub包玻璃杯又要去干搬运工赚钱,Amaneh在街上问有人要包玻璃杯吗,Madi没事干Amaneh还是那么关心他,Ayoub讨不到好的工钱又得赶车回去)

6.40-15.40 车上的儿童在唱歌,还有那本不属于儿童的忧郁的眼神,Amaneh又亲了Madi一下,其他孩子特写,打雷,汽车行驶在雪景山路(然后Amaneh的旁白,说又有走私者被炸死了,她很担心他爸爸)然后他们在车上教madi吃药,然后孩子们走私作业本,要到边境了叫伊拉克孩子下车(这段相对运动构图真好),然后笔记本被发现没收,车也被扣了,孩子们只能跑着回去(在大雪天),他们停下来喂madi吃药,amaneh帮madi暖手还亲他,

15.40-17.13 他们回到家,在山头上停着看了一会(用手持摄像机拍rojine边走边哭,ayoub和amaneh也跑下来哭,骡子上载着他们父亲的尸体,madi在山上冷眼旁观,最后以阴暗萧条的远景和配音哭声结束)

17.13-18.19 madi在玩收音机,切四个兄妹和他们叔叔的类中景特写,然后再切rojine的类中景特写,再切一个应该是从rojine的视角的另外四人的远景镜头(构图不错),最后再拍一个madi睡觉(表示这天的结束?)(其中amaneh旁白,他们再也见不到他们父亲,而且ayoub得辍学,叔叔家里孩子多也照顾不了他们)

18.19-20.46 早晨,切早晨的溪水和树木的远景(真漂亮)配伐木声,树木特写-ayoub中景-ayoub远景树木倒-ayoub中景伐木-树木特写-ayoub扛柴回去(这段拍的真美那种简单的坚韧的感觉),经过医生家,叫他带madi来打针,过邻居家楼顶时她告诉ayoub amaneh带madi去公墓了

20.46-22.32 切至雪天amaneh抱madi在公墓的远景(构图好),amaneh亲了下墓碑,哭了,然后祈祷让madi好点(madi一脸安详和淡定),ayoub赶过来,质问她为什么把madi带过来,amaneh说madi很难受,ayoub打了amaneh一下然后带着madi走了,切至两人在雪中走路的远景。

22.32-25.45 三人到了医生家里,医生给madi看病打针,madi哭的像小孩,然后他们带madi走,医生把ayoub叫了回来,amaneh抱着madi(医生和ayoub对白画外音,说madi的情况越来越差,得在四周之内动手术,否则就会死,而且就算动手术也只有7-8月的存活时间),画外音配图是三人雪天回家远景。

25.45- 28.25 描写家里,ayoub抱柴进门生火,还对大家都笑了一下,切amaneh偷看镜头,然后ayoub坐在正在做作业的amaneh身边,对话,和好,笔记本的事(madi看着他们笑),ayoub去吃饭,和rojine的冷冷打招呼和对话(和rojine出嫁时对比明显)(rojine问他是否有找到Mr yassin,他说没找到,为下个再次找yassin求工作的场景做铺垫),简单拍了一下四人晚餐场景(简单又温馨)。

28.25-39.29 ayoub在用骡子搬轮胎的劳工市场,(amaneh旁白,说她也听到了医生的对话,madi越来越差了,ayoub要去找工作替madi凑手术费,又和他叔叔找yassin求工作,这里没骡子是没工作的,这个市场主要是走私到iraq然后换东西回来,这是他父亲之前一样的工作?),yassin给了他一份人力搬运工的工作,ayoub系上货物,骡子喝酒水,然后是搬运队的描写,ayoub停下来休息了下,和另一个家里有田但埋满地雷的小男孩谈话,有人打架过去看,收获者不付钱的事,手持摄像机拍摄。然后他们到了目的地,收获者也不愿意付钱,ayoub到小旅馆休息,ayoub买了一幅画,小孩告诉他内幕,ayoub被叫出说要回去了,走出茶馆,切至山的暮色远景。

39.29-41.19 ayoub晚上到家,和rojine对话(没拿到工钱,明天才给),切至amaneh和她妹妹睡觉中景(散漫的的睡姿),ayoub吃饭,madi醒了,ayoub给他看他给他买的海报-肌肉男(导演把madi和照片切到同一画面,这构图想说明什么?通过对比来显示madi的弱?)ayoub睡了。念书声

41.19-42.53 念书声,切至一小男孩念书,小孩子的特写,老师的特写,最后切至amaneh的特写,然后切至教室外特写,ayoub走进景框,又切至小孩念书,敲门声,然后这小孩停了抬头看,切至老师,老师说请进和ayoub对话,ayoub给amaneh送来练习簿,amaneh回到座位收起练习簿小孩子投来羡慕的眼神。

42.53-45.54 大雪中的骡队,ayoub牵骡运轮胎,(amaneh旁白:ayoub工作了两个月也没能凑够手术费,全都花在生活上了,还有打架手受伤了,叔叔把骡子借给他运货),路上遇埋伏,跑,切至旷野远景,一切安静只有风声。

45.54- 50.33 切至madi转手特写,和一个男的在玩猜硬币在那只手的游戏,男的无聊中景特写,叔叔和一个老人的对话,谈婚嫁的事情,madi一直在玩游戏,(这儿子好老),rojine进来递茶(每个男的都很色的看着她,特别是那玩游戏的男的,可他将来还是rojine老公),rojine递一圈完开门出来,说hello,镜头切至她对面,是ayoub,他问话rojine,也把他叔叔叫了出去,问他事情,rojine出嫁为什么都没告诉他,叔叔说他做主,ayoub被打哭走了,rojine跟了出去,

50.33-51.42一棵树和雪地的远景,对话声音,两个人走进景框走到树下停下,持续对话,rojine说她这么做是为了madi能动手术,然后ayoub又走了,rojine呼唤.

51.42-56.44 madi喂骡子(哪里来的?),rojine扫地,这时医生来了,madi就跑了,rojine把madi抱了回来打针,然后推远景,打完医生走出景框,rojine向景框外望,景框外的群众吃惊的看着,然后madi被哭着装上了骡子上的袋子里。

(至此我才明白,rojine向外望发生在打针后而众人吃惊的看是发生在rojine要出嫁时,两个时间点通过madi的哭声连接(两个时间点madi都哭))

Rojine和邻居还有她妹妹吻脸道别,rojine坐上骡子走了,madi也被挂在骡子上,ayoub在屋顶上看然后追赶,呼唤,雪山远景。

56.44-

雪景中的马队,ayoub从景框外赶进来,镜头切至队伍前面,ayoub已经在rojine骡子旁边,听到了远处炸弹声音,雪地上继续行进,切至队伍前景,众人爬上山头然后突然停下来看,招手,镜头切至他们招手的方向,那边站着一大群迎亲的人也有人和他们招手,切至madi冷眼的看着他们,队伍继续前进,两班人在中间会合,打招呼,切至rojine的中景(注意眼神),他们把rojine接了过去,然后切至ayoub哭的特写,然后ayoub和他叔叔就往回走(此处构图不错),rojine把孩子抱了回来说他们不要madi,两班人讨价还价和madi一个人被冻的镜头轮流切换,最终只牵了一头骡子回来,ayoub频频回望,rojine也频频回望,ayoub三人隐下山头,rojine也隐下山头(伴随着众人的拍手和歌声)

1.4.14- 1.7.34 镜头从一棵树往下滑至ayoub三人队伍然后离开景框,(amaneh旁白,madi情况越来越糟,ayoub瞒着叔叔要把驴子拿去伊拉克卖然后给madi治病,很快会回来,)镜头切至走私队市场,ayoub和madi带着骡子进来(这镜头应该是ayoub回家后又出来的时候了,用amaneh的旁白轻松的过渡了几天的时间,真厉害),ayoub找到领队人说要去伊拉克,对话,绑车胎,给驴子喂水四瓶酒。

1.7.34-1.8.36 风雪中的驴队远景,amaneh跑进景框,叫ayoub,ayoub跑来,对话,amaneh给他带了些面包,ayoub嘱咐他照顾好小妹妹,然后又走远了,amaneh纠结了一会儿然后又叫了ayoub叫他回来时给她带笔记本(用这个纠结后又叫来表达amaneh的内心斗争,拍的不错),切至ayoub走远,amaneh走远,

1.8.36-1.14.17 风雪中的驴队,有人跑下来说有埋伏,大家往回跑,驴子喝太醉了,倒地走不动,大家使用了各种方法拍驴子起来,ayoub的驴子一直起不来急哭了,大家都滚轮胎跑路了,终于驴子起来了,ayoub已经落单一人上路,在边境线上徘徊了一下最终走过边境线,走出景框,剧终。

 短评

电影不断在镜头叙事上把人与牲口进行比较,这我想到于广义的纪录片《木帮》,二者一样为生计所迫,让观者一样的心绪不宁。这是看巴赫曼·戈巴迪导演的第三部电影,我对这位导演始终持有抗拒的态度,抗拒他把镜头里的孩子排演得过于艰辛,尽管知道这些情况就是伊朗某些地区的现实常态,但一想到他指挥着那么小的孩子像骡子一样扛着重物翻山越岭,进行艺术形式的呈现,就不是滋味。如果他把这部电影做成纪录片,我会更加接受,可如果是为了呈现苦难而去制造苦难,我还是持否定态度的。

5分钟前
  • 东北洪常秀
  • 推荐

看上去伊拉克情况会比伊朗好,伊朗那边的人总想到伊拉克去。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吧。走私笔记本,轮胎这些低级产品,被边境士兵追的到处跑,那个侏儒男孩的样子,一头驴换了一个小新娘。看了挺酸楚的

7分钟前
  • 绿色阳光
  • 力荐

如果没有家庭的庇佑,如果没有坚实的后盾,也许生活注定是很艰难的,人们总说身在福中不知福,可一旦被无情的抛弃完全靠自己后,也许对此的体悟就会更加深刻。贫穷或许确实是原罪,有时候不觉得是因为早已习惯了错失各种机会,渐渐地对于是否拥有也容易丧失追求的动力。可是无论如何人不能放弃自己,那股精气神从来就不能断,哪怕是真的跌落谷底,也必须有发自内心的向死而生的勇气,才可能真正使自己转危为安。

8分钟前
  • TimmyConnor
  • 推荐

有记录风格的问答~真实感人的角色

12分钟前
  • 枯藤和老虎
  • 推荐

五星,给苦难中的小演员

15分钟前
  • 记忆错觉
  • 力荐

同样是伊朗的儿童题材电影,但巴赫曼的风格却和阿巴斯、马基迪的风格大相迥异。《醉马时刻》将镜头处理的更显现实主义色彩。贫穷可耻吗?生活多所磨难可耻吗?一点都不,可耻的是自暴自弃,是浮夸张扬。贫穷却坚强、艰辛却勇敢,不但没有丝毫值得羞愧的地方,反而让人佩服、值得骄傲。

16分钟前
  • 黑骨精
  • 力荐

这一群小小的孩子,命运加载在他们身上的东西太沉重了。

18分钟前
  • 超越边界
  • 力荐

巴赫曼戈巴迪。伊朗电影的催泪弹,是《乌龟也会飞》的姐妹篇。苦难是人生的起点和终点,贫穷不是浪漫的序曲。

20分钟前
  • mayfog
  • 推荐

心酸落泪!可那是他们的常态。

21分钟前
  • 布鲁斯
  • 推荐

精准叙事表意的简练镜头,表现冲突的手持跟拍,细腻描绘出两伊边境遭受战争后遗症的家庭创伤。困境的阴霾笼罩下,生活重压触手成冰,是重病兄弟的佝偻、是姐妹无力掌控自我命运的委屈、是冰天雪地里冷凝在脸上的泪、是看不到希望的未来,象躺卧在冻土上挣扎的牲口,悲惨无助艰辛。纪实风格的粗率影像和音效,侵入式视听,让这种疼痛保持着新鲜,直戳心肺。

25分钟前
  • 漩涡之外
  • 推荐

伊朗/巴赫曼·戈巴迪/2000年第53届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穷家的孩子早成人/唉。

26分钟前
  • 是和有
  • 推荐

要到伊拉克去,真是搞笑

27分钟前
  • 茉琉
  • 推荐

人生苦短,生命如环。人生令我苍老,逼迫我漂泊,越过千山万谷,带我更靠近死亡。

32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看得我真的太揪心太难过了。妹妹说想要一本练习本,姐姐为了弟弟能做手术而出嫁,还有拼命挣钱的阿勇。残酷的命运,可怜的孩子。

37分钟前
  • 阿菇菇
  • 推荐

伊朗导演巴赫曼·戈巴迪的长片处女作,讲述两伊战争后两伊边境的一个孤儿家庭的故事,典型的伊朗儿童片,纯真,特别有爱。战争后遗症之可怕,也是影片着力表现的一个侧面。

38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看这种片子我总有强烈的负罪感,和看《达尔文恶梦》一样。

42分钟前
  • dormant
  • 推荐

颠沛流离的库尔德人,活下去对他们在说是如此的艰难。

45分钟前
  • 吉卜赛人
  • 推荐

穷苦少年的艰难生活,再多厄运,也是自己扛。

48分钟前
  • 老泰瑞
  • 推荐

小男主像不像皮克?

50分钟前
  • 狗命要紧
  • 推荐

真挚感人的电影,孩子的愿望在无情的社会现实和环境面前,显得那么的无辜和令人惋惜。和《小鞋子》类似的愿望实现的电影,但比《小鞋子》的条件更加艰苦,而且还反映了库尔德人的生存环境,电影里最后背景音乐中库族人的集体吟唱把电影的感动推向了高潮,让人不禁联想到库族人在艰苦环境中生生不息息的民族精神。

53分钟前
  • 合纥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