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裔美国人

已完结

主演:兰道尔·朴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亚裔美国人 剧照 NO.1亚裔美国人 剧照 NO.2亚裔美国人 剧照 NO.3亚裔美国人 剧照 NO.4亚裔美国人 剧照 NO.5亚裔美国人 剧照 NO.6亚裔美国人 剧照 NO.13亚裔美国人 剧照 NO.14亚裔美国人 剧照 NO.15

 剧情介绍

亚裔美国人美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5月份是美国的亚太裔传统月。5月11开始东部时间晚8点,PBS将隆重播出讲述亚裔移民历史的五集系列记录片“Asian Americans"——《亚裔美国人》,听亚裔移民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从1843年5月第一位来自日本的移民踏上美国土地,亚裔美国人凭着勇气和坚韧,走过了移民制度演变,种族政治,国际关系动荡和文化的创新。贡献与抗争形影相随,美国之所以成为美国,离不开亚裔移民的非凡影响力。  《开天辟地》,《对美国忠诚的问题》,《美国模范族裔》,《崛起的一代》,《突破》——五个小时的五集纪录片重现150年漫长复杂的历史。狂怒2014陪读温柔时刻咖啡与香烟2003飞向太空(上)誓言2018在梦中第一季金装大酒店(国语版)花牌情缘:结牺牲1991世界上另一个你情感短线:婚庆小队与君行2024神秘博士 第九季爱吃拉面的小泉同学恶女2017舞魅天下第四季夏洛克的孩子们我的超能叔叔山月不知心底事伸冤人3想飞2014明太子夫妇:幸福奇迹女人的肚脐青春逗时间契约不速之客最好的我们除暴安良2024恶名2020东京白日梦女恶女们的刀在你身边笑对明天惊天营救吸血鬼日记 第五季爱的召集令白百合厉鬼缠身非常道三人行(粤语版)宇航员the·接待~秘书的款待~猫鼠游戏2002黄飞鸿92之龙行天下(粤语版)

 长篇影评

 1 ) 从社会边缘劳工到模范少数族裔精英,亚裔真的成为自己了吗?

-- 注:本文已同时授权微信公众号——多样学堂——转载。豆瓣版本为纯文字版,公众号版为图文版,并内附相关亚裔电影与书籍推荐。

Where are you from? (你来自哪儿?)
I am from San Francisco. (我来自旧金山。)
No, I mean, where are you really from? (哦不,我意思是你原本来自哪里?)
Well, my parents immigrated from South Korea, if that’s what you mean. (喔,我父母是从韩国移民来的,如果你是这个意思。)

以上这段对话来自于我的一位亚裔朋友的真实遭遇,但这样的对话,对于在美国出生、成长的大部分亚裔,也许并不陌生。生来带着一张亚裔面孔,“我来自旧金山”这样的回答丝毫不能让对方满足,哪怕她/他的朋友就出生在旧金山,一生从未离开过旧金山。

亚裔标签

从1860年代来到美国修铁路的第一批中国移民,到今天占美国总人口比例5.9%的第四大族裔(据2019年7月美国人口数据估计,资料来源), 亚裔美国人(Asian Americans)已经远远不再指向任何一个单一国家,而是一个包含印度、日本、韩国、菲律宾、缅甸、越南等亚洲国家族裔的复合概念。

同样,亚裔标签的符号意义也在过去几百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第一代亚裔来到美国,当”亚裔“还不成为一个词汇,那些单眼皮、扁平面孔的华裔、日裔、菲律宾裔们,组成了当时的亚裔。不论是因为战争还是生计,为了家,为了更好的生活,他们来到美利坚的土地上,修筑铁路,却在铁路合龙之际进入相框的机会都没有。

早期的亚裔,更多的是为生活所迫来到美利坚。美国之于他们,是一个避难所,一个新天地,是一切重新开始的希望。他们剪掉辫子、忘记过去,以为美国梦是所有移民的想往。可事实是,在主流依然是白人的美国,他们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当奴隶、被剥削、连进入主流话语的机会都没有。而那些勉强跻身于白人世界里的亚裔,像Anna Mae Wong,却也只能穿着颇受争议的衣衫,演着不讨喜的负面角色。早期的亚裔,以及附着在亚裔身上的符号感,是负面,是贫穷,是强盗,是娼妓,是鸦片。

但发展至今,亚裔却“成功地”通过自身努力,将过去负面的刻板印象洗刷殆尽,一跃成为少数族裔精英的典范。当一个连英语都说不利索的中国妈妈Toy Len Goon当选为美国国民母亲,当Jerry Yang创办Yahoo,当印度裔占领式的成为全球前500强公司的高管领袖,美国主流媒体无不交口称赞,“看,这就是美国梦。任何人都能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可是,这真的是他们的美国梦吗?那些亚裔真的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了吗?

同样作为移民以及移民的后代,亚裔仅仅因为比白人稍晚些来到美利坚的土地、人口占比不成为大多数,而被定义为”少数族裔“。”少数族裔“以及“亚裔”的标签仿佛成为伴随其一生的魔咒,将亚裔死死地钉在社会话语的边缘。耗费大半生,取悦主流话语权、成为”他人眼中的模范亚裔“,这真的是他们的美国梦吗。

美国梦与向谁效忠

很难说清楚美国梦到底意味着什么,对19世纪的Joseph Tape或者Uno一家,美国梦也许代表新的生活、新的想往,对Yoke Suey来说,美国梦也许是那一张薄纸带来的生命权。美国梦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移民来说,具体指向虽有不同,但粗略地说,美国梦大概是鲁迅先生说的追求“正当幸福”的权利(见鲁迅《我之节烈观》)。尽自己所能,守护自己一家头顶的三尺天空,足矣。可实现这样的美国梦,又谈何容易?美国梦的脆弱,对于第一代亚裔移民而言,来源于自己不曾或从未属于这里的归属感、认同感。而对于社会主流,是他们,以及他们后代的代代相续的异乡者身份,是无法将美国公民与扁平的亚洲面孔画等号的本能。

美国梦如一叶芦苇,飘摇不定,国际局势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蝴蝶振翅,便会掀起美国针对亚裔歧视的血雨腥风。从二战时日本突袭珍珠港,入侵关岛、占领菲律宾,当“美国人”的利益、尤其是主流为美国白人的尊严被践踏、被蔑视,在美国的日本裔以及日本裔的后人可没有什么美国梦而言。大量日本家庭被送往集中营,被禁闭、被怀疑、被隔离。他们走在街上,却遭到谩骂,让他们滚回自己的国家。可是,对于那些在美国出生的二代、三代,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美国就是他们的国家,他们究竟该回到哪去。可让人不安的是,同样的遭遇,同样的怀疑、同样的歧视、在不同的时机、不同的背景下,一以贯之地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的华裔、美越战争时的越南裔,911时的中东裔、以及当今COVID-19语境下的所有亚裔身上。那些叫嚣着让他们“滚回自己国家”的人们,那些自命不凡的白人们,不会去问别人来自哪里,而只是对着一张张扁平的面孔,叫喊道,“滚回自己的国家!” 对于在美国已经扎根一百多年的亚裔而言,至今,这个国家,也许都不曾真正的成为他们的国家。

因此,他们不服,他们争辩,“I am an American! I was born here! I like hot dogs and apple pies!” (我是美国人!我在这里出生!我爱吃热狗和苹果派!) “哦是吗?Prove it!”那些自命不凡的白人接着叫喊道。

为了证明自己是美国人,为了证明自己的美国心,Uno家的两个兄弟参加二战,对抗美国的敌人日本,对抗自己的族裔国家日本。他们面对自己另一个为日本军队效力的兄弟,愤怒地说,“I would kill him.” 在家与国之间,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对国家的忠心,哪怕这样的忠心,得不到任何报偿。哪怕这样的忠心,并不被认为是忠心。Edward回到自己的国家,回到美利坚的土地上,在哨兵的武装监视下,看望自己被监禁在集中营的父母。当自己的妈妈说,“お帰り”。可是这回的哪里是家,回家不需要第三方的监视,回家是与家人的紧紧相拥,而不是分坐在桌子两头,各自潸然。

剖腹式的表忠心,告诉别人自己没有吃凉粉,证明自己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真的可行吗。英语里有一个词叫“whitewashed”, whitewashed的亚裔指那些让自己无限向白人靠拢的亚裔,说着白人口音的英语,追求白人的流行文化,谈论白人感兴趣的谈资,让自己以及他人忘记自己是亚裔的事实。“whitewashed”绝非是无足轻重的词汇,它承载着太多痛、太多矛盾、太多眼泪,是背叛,是无可奈何,是无法接受的自我认同,是暮年回望的一声叹息。

那些一生勤勤恳恳地亚裔,不惹事生非、恪守本分的亚裔,为美国创造了大量财富的亚裔,他们真的是在实现他们的美国梦吗?还是仅仅是在恪守一个少数族裔的本分不想给主流白人落下被歧视嘲笑的口实。而当他们精英,成为镁光灯下那个众人艳羡的“少数族裔精英”,他们到底是成为了他们自己,还是他们的成功为美国梦的幻境做了嫁衣?

成为

Chloe Bennet, 本名Chole Wang, 1992年出生于芝加哥,起初带着“Wang”这个明显亚裔标签的姓氏,让她的好莱坞生涯并不顺遂。虽然连隐形规则都谈不上,但事实是她获得试镜的机会就是比其他族裔要少。她和爸爸沟通之后,将自己的姓氏改为爸爸的名字,Bennet,是一种妥协,但却不是对亚裔身份的背叛。

当越来越多的亚裔在好莱坞站稳脚跟,去阐释更多元的角色,去成为更多元的人,当他们从各种各样呆头呆脑的学霸或是功夫小子的刻板印象中抽离,成为寻找女儿的父亲(《网络迷踪》),成为向母亲出柜的女儿(《面子》),成为情报局寻找杀手的探员(《杀死伊芙》),从龙套到舞台中央,从Bruce LeeJohn Cho, 从Lucy LiuAlice Wu, 从Sandra OhKal Penn,越来越多的亚裔演员在用自己的方式,阐释美国文化在亚裔身上产生的化学反应,告诉大家,我是亚裔,我也是美国人。我可能数学不好,不会功夫,但是我也是亚裔,我也是美国人。

当越来越多的亚裔跳出自己的舒适圈,不为主流文化对自己贴上的标签而禁锢束缚,他们走向广场,走进议会,走进白宫,不再为自己的身份感到羞耻,为亚裔发声,为亚裔平权。他们愿意处在每一次旋涡的中心,去呐喊,去呼号,为的是做自己的权利,为的是亚裔美国人作为整体群体走向正当幸福的可能性。

从第一代移民,第二代、第三代,到90年代千禧年后新一批涌入的亚裔新移民,如涓涓细流,他们是那么不一样,不是所有的亚裔都是扁平单一的面孔,不是所有的亚裔都说着一种叫”Aisian”的语言,不论他们内部有多么不一样,信奉着多么不一样的价值观,他们都能如若干股涓涓细流,逐渐汇合,涌向大河,成为大河,成为亚裔,成为美国人,成为亚裔美国人。

历史周而复始,有死灰复燃,也有激流勇进,有釜底抽薪,也有卷土重来。但同样身为亚裔的我,相信一次又一次的呐喊,总有他们自己的意义。

 2 ) 美国亚裔top6族群的故事

感谢有华人同事的推荐,第一时间看了这部纪录片剧集,非常长见识,推荐给每一个人对AsAm议题感兴趣的人。

就个人来说,即使以后拿到绿卡,在美国成家养家,我对亚裔美国人这个身份的零归属感不会有太大改变,23岁才以留学生身份出国的我如果不是一直觉得自己就是个in-between,顶多有一天也许会接受海外华人这个身份。然而对于6岁就来美国的家属、10岁左右来美国的我的新移民学生,还有以后可能会在这里出生长大的我的小孩而言,亚裔美国人肯定是他们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社会身份之一。

虽然亚裔美国人的历史已经有超过一个半世纪了,但这个身份被亚裔美国人广泛接受并认同却只有小半个世纪。这种赋权的叙事一方面可以让仅占全美6%整个亚裔群体团结起来,一方面又显得很无奈。单就美国华裔这个群体来说,内部巨大的差异都很难让华人们有一片无法被撼动的common ground,更别说母国文化与汉字圈文化迥异的中亚和南亚各国的亚裔。

但无论怎么说,现在在美国长大中的亚裔孩子们比起之前几代人的幸运多了,家长和老师们有越来越多有说服力的优质资源来培养他们对母国文化的了解和对亚裔美国人历史的了解,流行文化中有越来越多自信有魅力的亚裔面孔给他们传递积极的信息,至于他们长大后多种identities在他们心中分量如何,那就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了,至少选择会越来越多。

 3 ) American First?

American-Indian和Indian-American有什么区别?前者是美国土著印第安人,后者是印度裔美国人。 后者强调的是美国人的身份。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派兵到欧洲参战,没人会说派出的“美国人”是“爱尔兰裔美国人”或“意大利裔美国人”,却专门报道了主要由第二代日裔美国人组成的一个兵团。 在国与国的战争中,亚裔需要证明对国家的忠诚,欧洲人的后裔却不需要。历史的原因是他们已经在独立宣言里证明了。

先来者总是会对后来者持怀疑态度。后来者既然来了,就要fit in, 而不是留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抱团取暖。

这个记录片面向的观众,是Americans, 其中包括Asian-Americans,和希望成为American的Asian们. No matter where you are from, you have to become an American before you can shape American history.

 4 ) 《Asian Americans》观看笔记

跨文化主题。亚洲—美国。 美国种族阶层分明:白人最高。黑人最低。少数亚裔黄种移 民想向上挤入白人阶层。长久以来,亚裔不能申请成为美国公民(当时只有白人黑人可以),没有公民身份,就不能拥有土地/生意/上学/工作。 ◎华裔美国人 a)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1865年)前,主要是靠非洲劳力推动经济,内战后废除了黑人奴隶制,需要新的劳力来源——华人劳工很大程度填补了这一空缺。 b)1863年~1869年大批修铁路的华工苦力,一部分留在美国开始创业,在旧金山唐人街开杂货店/中餐馆/茶馆/宾馆/洗衣店,有男人先送牛奶,后开公司作为中介和翻译运输新的华人劳工赚劳工差价,有女人从妓院逃跑被救济会收养。有华人剪掉辫子,要做美国人。 c)1870s美国排华运动“The Chinese must go!”打砸抢杀。《排华法案》禁止华人劳工入境——华人劳工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批非法移 民(黑户)。「Paper son」华人通过买美国的父子关系证明,才能移 民。没有政治权利。华人孩子不能在美国上学。处于社会最底层。出生证和白人推荐信能证明美国公民的身份,像命一样重要。因为彼时华人劳工已在美国成为农业/建筑业/制造业重要的劳力来源,对白人劳工构成威胁。但唐人街被看作是没有信仰的人黄赌毒的堕落之地。 夏威夷的大批亚裔农业劳工,后来留在当地成了社会大多数(白人在夏威夷是少数)。 d)1910年~1940年,天使岛移 民站。对进入美国的移民进行拘留和审讯。 好莱坞华裔美国女演员黄柳霜Anna May Wong,在美国演电影成名(《大地》),几乎都是反面角色,却因衣着暴露被家人所不齿。(同时期有名的另一位是日裔美国男演员是早川雪洲。) d)1950年,朝鲜战争。在美国的华裔美国人被怀疑是共产主义分子。「坦白计划」。大部分华人只能在洗衣店打工,无权进入主流工作。 e)1952年美国母亲:阮彩霞。寡妇抚养八个孩子都通过上大学成为律师/医生/记者。「美国梦」象征着不懈努力,自我成就。 1959年,邝友良,第一位华裔美国议员。 f)1964年,非裔民权运动的成果《民权法案》。 1965年,《移 民法案》打开了美国接收亚洲移 民的门。 1968年,旧金山大学学生大罢课。亚裔争取政治权利。第一次有「亚裔美国人」的称呼,之前都是“东方佬”。 1970s,李小龙,美国荧屏上第一个亚洲英雄形象。 1980年,底特律华人陈果仁被用棒球棒殴打致死(误认为是日本人)。美国底特律汽车失业潮中,美国当地人对日本车打砸抢烧。亚裔美国人群体震惊而游行。 2000s,第一位华裔美国交通部长:赵小兰。 华裔美国商人:杨致远(Yahoo)。 ◎日裔美国人 有日本男人1905年来到美国,懂英语,基督徒,渴望成为美国人。但发现现实的美国与宣称的民主大不相同,亚裔无权入籍美国,不许进出公共场所,不允许拥有生意和房产,无法进入主流工作。排日运动。强弱逻辑:在美国美国人歧视日本人,日本人却无视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 1941年珍珠港事件日本袭击美国珍珠港。在美日裔因忠诚问题而被拘留:「忠诚问卷」。在美日裔加入美国军队,在战场上去对战日本,其他家庭成员仍被拘留。水晶城集中营… 1945年美国向日本广岛投放两颗原子弹。战争结束。 1964年,竹本松,日裔美国人成为第一位女性亚裔美国议员。 ◎韩裔美国人 1910年,日本侵略统治韩国。 1950朝鲜战争。在美韩裔美国人支持排日。有韩裔美国女人参军抗日。韩国难民逃避国内战乱,逃到美国。《梦想法案》。 1991年,非裔拉塔莎被韩裔店主枪杀(怀疑偷窃),非裔打砸抢烧所有韩国城Koreatown的店。韩裔和非裔的种族积怨(据刘羽说韩裔在房子上架机枪抵御非裔)。 ◎菲裔&越裔美国人 菲裔美国人在美国农场清冷的早晨4点就开工,每小时只赚1.25美元。不允许买房产,因为没有没有菲裔女人,一代菲裔男人移 民一辈子没有成家。 1965年,菲律宾农工发起葡萄大罢工。 1955~1975年,越南战争。越南难民逃避国内战乱,逃到美国。 菲裔美国人应征入伍上前线。美国大兵和越南妓女;越战老兵回美国后,讲述美国在越南的暴行。PTSD患者。 在菲律宾,日本击败美国,取而代之成为殖民者。 ◎印度裔美国人 来自南亚的丝绸商人,利用异国情调做商品销售,招揽生意。因为不够“白”被剥夺了公民身份的印度裔美国人,失去了房子和店铺,而自杀。 1956年,桑德尔,印度裔美国人成为第一位亚裔美国议员。 亚裔在美国被践踏,被排斥,被抹杀的历史。“永远的外国人”。 荐书: 《Strangers from a different shore》 《The sympathizer》 荐影: 《The good earth》 《Flower drum song》 《All American girl》 《American desi》 《The joy luck club》 《Journey from the fall》 荐音: 《A grain of a sand》 脱口秀: 赵牡丹(韩)/Hari Kongdabolu(印)

 5 ) 内容总结

看到了亚裔美国人的受到的歧视和他们的抗争,可以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比如

  1. 让不同少数族裔相互斗争(比如菲律宾裔和墨西哥裔劳工、LA韩国城)
  2. Detroit 华裔被当成日裔打死,因为当时美国车打不过日本车,失业的人恨日本人,很像最近同样被棒球棒打的华人程序员
  3. 以前华裔演员很难成为主角,只能饰演那些亚裔刻板印象的角色。前几年crazy rich asians上映还让很多亚裔美国人很激动
  4. 反共时期对华裔美国人的各种审查,就像现在审查华人学者
  5. Go back to your country 都说了上百年了
  6. white only neighborhoods 现在小区依然种族分明
  7. 移民系统当初就有按国家的配额,现在EB也有国别配额 //history.state.gov/milestones/1921-1936/immigration-act
The quota provided immigration visas to two percent of the total number of people of each nation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of the 1890 national census. It completely excluded immigrants from Asia.

其他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

  1. 美国出生就是美国公民还是因为排华法案,华裔美国人无法成为公民才告到了最高法院 //en.wikipedia.org/wiki/United_States_v._Wong_Kim_Ark
  2. 二战时期日本裔的一家人分别加入了美军、日军,同时有人还被关在美国的集中营里
  3. FBI鼓励用假的出生证明获取身份(因为排华法案)的华裔自首,//en.wikipedia.org/wiki/Chinese_Confession_Program 导致人心惶惶,就像dreamers会担心身份,这也让华裔学会了远离政治保持沉默。
  4. 少数族裔联合罢课五个月,最终成立了School of Ethnic studies //ethnicstudies.sfsu.edu/history

看完对亚裔这个标签多了一点认同感

给public radio捐了一点点钱

 6 ) 如何看待别人,如何认同自己

这部纪录片终于翻完了,其实在这段时期,翻译这样一部片子,很微妙,也很引人思考。如果我来总结观后感,有两点,一是如何看待别人,一是如何认同自己。 如何看待别人,主要在于能不能克服歧视。在我们的生活中,歧视已经不限于种族。性别,年龄,肤色,国籍,有些东西无法改变,而人们却无端因此成为被害者或加害者。 如何认同自己。在一个格格不入的环境中,如何自处,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又如何自处。这就像是第一代移民,和之后的移民面对的问题。而亚裔移民的经历也给出了答案:奋斗。无论是增强个人能力的奋斗,还是为公平正义的奋斗,要进步,就要奋斗。用奋斗获得的成就,便是立身之本,便有了自我认同的自信。 这部片子也让人反思,作为亚洲人,中国人,我们是如何看待亚裔移民的?我们看待亚裔移民的目光,是否也带着歧视?我们大肆宣扬华裔亚裔取得的成就,同胞之喜,便是你我之喜,但又是否曾有过蔑视与不屑,留学生回国尚且有可能被称为“千里投毒”,那不是本国公民的亚裔华裔,我们能包容接受到什么程度? 该庆幸国家为我们提供了一隅和平之地,不必漂泊求生,也有文化与肤色都相近的同胞,互帮互助,荣辱与共。但更加开放的国家也会迎来更加多元的文化,你是否做好准备,与这样的未来对接,与全世界的朋友们对话?

 短评

"- Why there aren’t any Filipino doctors? - They’re waiting for you and your sister to become doctors." 创造自己想要的历史 别躲在自以为是的舒适区里

7分钟前
  • Jus
  • 力荐

第五集可能是赶进度 稍微有点牵强 总体上非常不错

11分钟前
  • 您老朋友王狗熊
  • 推荐

刚到美国留学的时候,看了好几本有关the identity of Asian Americans 方面的书,刚开始还是有些不能够完全理解这个群体的心理。那时候有一个韩国裔美国小哥,感觉他似乎对我们这个亚洲来的人有种天然的亲切感,课堂上出现的李小龙也令人感到骄傲与自豪。在美国生活了几年,在疫情的档口里,看了这部纪录片。我终于对亚裔在美国努力生存的历史有了一个更加纵深的理解。 这部纪录片告诉我们的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任何权利都不是白给的,都需要我们自己去争取”!华人在美国买房的权利、小孩上学的权利、参政议政的权利等等,哪怕一点一滴的权利,都是亚裔自己争取得来的。有人总把在美华人与犹太人相比,但要知道,在美华人所遭受的屈辱、隐忍与努力,比犹太人要多得多,其中一个原因或许只是因为犹太人是白人。

15分钟前
  • 思无邪斋
  • 力荐

过于沉溺“美国人叙事”,大家都是美国人一起为美国梦奋斗,导致整部纪录片的agenda过分突出。过于沉溺“亚裔”叙事,印度裔代表性非常不够,半被开除亚裔籍;对于mixed race的处理太僵化;在这个故事里主角永远是亚裔,和白人,e.g. 夏威夷立州的叙事,与其说是亚裔从白人手中夺回了representation,不如说indigenous people受到了白人种植园主和亚裔的双重dispossession。倒是贡献了一些有趣的案例研究,比如Buddy Uno和Patsy Mink。

16分钟前
  • 纳瑞格奈
  • 还行

五小时历数亚裔历史时刻不免拥挤(公共电视台也只愿分出五小时给亚裔声音,制片Renee Tajima吐槽说连乡村音乐都有12小时),尽管很多事件之前已经知道,但系列最震动我的是它证明了亚裔在美国的故事不是特殊的也不是完结的故事,它是个老故事、是每个故事、是美国故事。所有暴力与抗争都在不同年代、不同族裔身上一次次复现,而只有永远不放弃对多元社会的向往、对参政权的争取和边缘群体的联合,才能不断重新定义这个国家,才能有空间、有未来。我也更深刻地意识到近一年来我对亚裔历史和文化的obsession一方面源自它的社运传统及其代表的民主潜能,一方面它又如此混乱,永无法脱开地缘政治、殖民历史、和新自由主义市场的泥淖,它天生有土地的梦,又天生无家可回,而我在这混乱与困惑中找到与公民参与一样蓬勃的力量。

21分钟前
  • 烤芬
  • 力荐

pbs在这个时候拍这个纪录片 意味深长 拍的也的确很好 宏大叙事下所有被影响的一个个个体 即使声音弱小 也要努力发声

24分钟前
  • Young_To
  • 力荐

12.1~12.11

26分钟前
  • 室内蘑菇云
  • 推荐

第四集第五集不错啊 third world strike和la riot 听我表妹说他们asian american studies系教授都在推这个片

31分钟前
  • 沈涵
  • 力荐

历史科普向,讲了华工修铁路、二战时期的日裔集中营、菲律宾农名工发起的全国性工人运动、陈果仁案、LA的韩国人和黑人冲突……一集集看下来都是亚裔争取权利的斗争史。权利都是抗争得来,前人开路,后人千万不能倒车啊。

36分钟前
  • 豆瓣弃用毛象见
  • 力荐

别的不说。。采访了那么多亚裔女学者!

38分钟前
  • 阿淡阿淡
  • 力荐

值得一看,但稍散。关于天使岛和纸生仔,更详细的内容推荐阅读《枕底无花梦不香》。

41分钟前
  • 伊夏🪀
  • 推荐

亚裔种族问题和非裔种族问题还真不能一概而论。非裔问题源于社会进化论,历史悠久且根深蒂固;亚裔问题更像是政治斗争和经济竞争的产物,比如,最近这段时间特朗普坚持把新冠肺炎称作中国肺炎。另外亚裔因为文化政治的原因,各人自扫门前雪,不太愿意参与政治活动;相比之下,非裔要积极得多。

46分钟前
  • 木石子
  • 推荐

PBS Documentary

50分钟前
  • 大师
  • 推荐

昨天晚上在Xfinity上看的前两集,第一集谈到华工修铁路,旧金山中国城的形成,还有著名的Wong Kim Ark事件等等,曾经有那么一个时代身为中国人大概是很不幸的事情吧?第二集二战期间日本移民百转千回的剧情简直应该翻拍成电影!!仅仅是前两集就已经让我内心起了强烈的波澜,这不仅仅是亚裔美国人的故事,更是千万immigrant寻梦的故事。

55分钟前
  • 素晴紅菜湯
  • 力荐

很细致的梳理和叙述,不但每个亚裔下的子类都照顾到了,也有基于时代背景下的亚裔内部横向比较。看完最大感受:一百多年的时间还是太短,短到亚裔面对的歧视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核上都没有太大变化的地步;美国的内核就不是种族融合的熔炉,无需强融,强融灰飞烟灭……

59分钟前
  • 半糖冰茶
  • 推荐

叹服的是,这是太工业化、精细、标准的电视纪录片制作。但是说实话,从自己留学生的视角来看,Asian American的故事一旦扯到Asian本身,就有点强行Asian化(比如30年代一个Japanese American回到日本,解说词叫“因为there‘s more opportunities in ASIA”?)我太理解Asian American叙事的这种无奈,大家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个被他者定义的身份,和群体内部脆弱的团结。但是说实话,这个从外到内的建构,真的令人感到不安。过去一两年一直在关注着AsAm的问题,自己也写作了不少,可是了解得越多越觉得,在表面的乐观与希望过后,是一个蛮大的僵局。而这个僵局,其实也折射着自己在美国的归属感的问题,所谓“中间人”。

1小时前
  • Huiii
  • 推荐

学习了一下太平洋岛民的遭遇 有够下作的 完全当猴。虽然大多数历史已经知道,但片子收集呈现的档案和影像很棒 能看出来背后的学术研究支撑。最讽刺的是有个南亚北方的锡克人要证明自己是白人 法庭说你是高加索人但不够白。日裔叛美的例子非常好 能看出制作人非常细腻的心思。但这个亚裔依然是个他者概念 美国政治如何突破巩固白人主体的身体政治是最大难题。比较遗憾的是没深入一下这些人为什么来美国呢 亚洲发生了什么呢 跟今天中东北非涌向欧美的难民什么关系呢?歧视和分化背后谁是原因呢?当然了 美国电视台是不敢做到这步思考的 毕竟即便保护亚裔也是为了保护美国利益。越了解亚洲越同意和辻从季风性做出的坚忍性格的风土判断。

1小时前
  • sirius_flower
  • 推荐

最近这段时间正好在看,了解了很多亚裔的历史,不由得感叹他们的艰难,然而直到今天美国社会都没有完全接纳亚裔……

1小时前
  • niña
  • 推荐

感觉米国的身份政治是在用种族问题模糊阶级问题……

1小时前
  • 辛维木
  • 推荐

history keeps repeating itself

1小时前
  • 哩个儿楞咚枪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