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风雨后

已完结

主演:杰瑞米·艾恩斯,安东尼·安德鲁斯,戴安娜·奎克,劳伦斯·奥利弗,约翰·吉尔古德,克莱尔·布鲁姆,菲比·尼克尔斯,西蒙·琼斯,查尔斯·基廷,Jeremy Sinden,莫娜·沃什伯恩,约翰·格里洛,尼古拉斯·格雷斯,迈克尔·比尔顿,珍·爱舍,罗纳德·弗雷泽,斯特凡·奥德朗,约翰·内特尔顿,珍妮·鲁纳奎,理查德·霍普,奈杰尔·勒·维兰特,罗宾·萨奇斯,马廷·张伯伦,肯内斯·库兰汉姆,雷蒙德·梅森,Barbara Atkinson,约瑟夫·布雷迪,盖瑞·沃尔东,Robert Gallagher

类型:美剧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1981

 剧照

故园风雨后 剧照 NO.1故园风雨后 剧照 NO.2故园风雨后 剧照 NO.3故园风雨后 剧照 NO.4故园风雨后 剧照 NO.5故园风雨后 剧照 NO.6故园风雨后 剧照 NO.13故园风雨后 剧照 NO.14故园风雨后 剧照 NO.15故园风雨后 剧照 NO.16故园风雨后 剧照 NO.17故园风雨后 剧照 NO.18故园风雨后 剧照 NO.19故园风雨后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故园风雨后美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以见证人、叙述者查理斯·赖德(杰瑞米·艾恩斯 Jeremy Irons 饰)的视角讲述了二战爆发前的英国,伦敦近郊布赖兹赫德庄园的兴盛与沉沦,描写了这个天主教家庭的生活与命运。牛津大学,查理斯结交了贵族出身身份显赫的纨绔子弟圣巴斯蒂安·弗雷特(安东尼·安德鲁斯 Anthony Andrews 饰)。圣巴斯蒂安严苛的母亲马奇曼侯爵夫人(克莱尔·布鲁姆 Claire Bloom 饰)掌管着布赖兹赫德庄园,庄园上下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然而父亲抛弃妻子与情妇久居威尼斯的丑闻,给子女从小就留下了耻辱的印记,扭曲了他们的天性。日日饮酒作乐纸醉金迷的圣巴斯蒂安,邀请查理斯到庄园参加他的家族晚宴。查理斯对圣巴斯蒂安的妹妹朱莉娅(戴安娜·奎克 Diana Quick 饰)一见倾心。三人间扑朔迷离、暧昧不清的感情纠葛从此展开,跨越数十载,那些爱与生活,痛苦与信仰,都经不住物是人非。  十一集英国电视连续剧《故园风雨后》改编自英国作家伊夫林·沃的同名小说。本剧演员阵容强大,荣获1982年艾美奖最佳迷你剧集、最佳男主角、最佳男女配角等多项提名。莲花太子花落梦深处飓风季节永不沉没:失落的日本战列舰恶种2018血泉对峙笑傲江湖粤语宝贝计划忠贞第一季丧心病探老爸,向前冲小农夫急冻风暴12·1枪杀大案赵子龙威洛比家的孩子们勿扰警告热砂中的坦克军团国际名厨争霸赛地狱之血朱莉娅 第二季玩具凶灵赎罪回忆录:异形起源故事誓言2022我恨情人节体育皇后1934约翰尼·里诺亲密搭档:无敌律师恋爱漫画家福尔图娜之瞳鹿鼎山下旋转门(国语版)野生狼性赵氏孤儿案弦2020台湾散步-景观篇天崩地裂1997纠正措施面条侠摩门教徒谋杀案逆转奇兵第二季

 长篇影评

 1 ) 重临_追忆

今天晚饭后忽发奇想,把从朋友处借来的Brideshead Revisited放到电脑里。

从Ben Whishaw甫一出场,牛津那些抽离世界的尖塔映入眼帘,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英国种种,欧洲种种——老套得我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这是英国话剧/电影界的一群多么令人神往的人啊。Emma Thompson自不必说,给苍白的电影注入一种魔法的生命。Jonathan Cake当年在南岸的The Globe演那位大喊着:“捏塑我的并不是比常人更硬的陶土”的Coriolanus的时候,我站在下面看到发怔。Ed Stoppard虽然饰演一个被宗教压到窒息的长兄Bridie,但乔装打扮依然挡不住Hamlet氏的青春挺拔。Whishaw的头发剃光后的样子,让人想起Aidan Mathews写下的“handsome but hurt”。那英国人群体性的郁郁揖让,徘徊在欲言又止的边沿。

这不是一部多么出彩的电影,真的。电影和书比起来,永远都是直观而枯燥的,拨开了那一层想象的雾霭之后,错综的语词,微妙的掩映,转折、虚晃和踌躇……一旦清晰起来也就失去了他们本身的诱惑力。

可是这里面所有的标记都让我不能自已。威尼斯的景象一旦映入眼帘,我就大喊起来:Canaletto,曾经居住过的南伦敦,附近就是Dulwich Picture Gallery,离开之前还有一个他的展览。本来这些都只是过眼烟云,也不曾有多深的印象,不料一个小小的开关,就全部打开了。

曾经很矫情地把英语文学的文本虔诚地带到一些匪夷所思的地方展读。比如在北海边读Woolf的The Waves,在Dublin两年,边读Joyce边踩点,把Dublin弄得比较熟悉了,又匆匆地离开。在St Pauls的大穹顶下听着祷文还有organ voluntary和各色人等谱曲的英文拉丁文Magnificat,读了不知多少章节的KJV和Donne——我所有的欧陆朋友都对St Pauls不屑,因为他们的家乡大教堂不知道气象要宏伟多少倍,但对一个沉浸在盎格鲁撒克逊语言的小孩来说,语言的经纬编织出的母体永远比具象要更加受用。

罗马公教是折磨了我这许多年的研究课题。看到Flyte一家在宗教中生死的一幕幕,觉得真是再平常不过了。多年的挚友MA君是Durham郡出生的公教徒。他说在教堂里,他的自动导航就打开了,点圣水,屈膝礼,祷文都熟悉得成为第二本能。在爱尔兰更是如此,Ennis小镇的教堂满到站都站不下,那真是攫住人整个生命的宗教:华美的典仪和精致的歌咏直接诉诸人的感官,社群生活的全然融合又把每一个人牢牢地拉在这张网里。Donne明里是放下了,其实灵魂一辈子依旧没有放下那种对罪愆和爱欲的纠结。MA也说,走进Durham大教堂,他的心就飞起来,他分明感到这曾经是一间公教教堂,哪怕近四百年的圣公会洗濯。

妙就妙在,这一切又牵涉着英国的衰落、家族的更替。ménage à trois的永恒主题只是点衬一个更宏大的问题:一个罗马公教的conscience对这一切的考问。在一个自称为“神圣普世”,其首领自称Vicar of Christ的森严宗教秩序中,个体的卑微,或如Lady Flyte那样病态地寄希望于彼岸,或如Sebastian纵情欢娱,然后纵情忏悔,或如Julia那般在明知自己的信仰已然被玩弄,自己沦为一种现实与理念的交易品,依旧要自戕,或如Lord Flyte那不免令人想到Wilde的临死悔改。Waugh本人是对这一切都抱有模棱两可的复杂心态的高超作家,看客只能和他笔下的人物一样纠结。仿佛镶嵌着珠宝的乌龟的帝国不免夕阳西下:随着贵族的式微,中产阶级以及和下层阶级的全面接收(Hooper那开豁的口音和乐观的态度可资证)已经开始。Waugh不过希望接收者如Ryder那样,还企图保有摇曳的一枝蜡烛,不要恣意吹灭它……

 2 ) Always Summer , Always Alone

It's all right. Truly. I asked too much of you. I knew it all along, really. Only God can give you that sort of love. This is my life now.

Everything

这么这么美的Sebastian Flyte,和Charles Ryder的相遇就说了自己最想要的最不可求的爱和快乐。To art and love. 他不像其他的贵公子们,嘲笑着Charles的出生,他带着Charles来到了Brideshead,当他揭开雕像的白纱时,这成了一切的开始,故事的开始,是他最美的时候,也成了最好的回忆。

Sebastian 怀有浪漫的爱,羡慕Charles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听到Charles说自己想成为画家之后,一直称Charles为艺术家。他静静地坐在喷泉旁边,喝着藏在帽子底下的香槟;一边泡澡一边和Charles下着棋,输了,任性的扫走棋子;在故园的傍晚,和Charles喝着不同的酒,似乎连喝酒这件事情都变的这么美好。他说If only it could be like this always. 身边有着爱的人,看着美丽的风景,喝着自己最爱的酒,如果一直是这样,Sebastian可能就不会有这么绝望和心碎的眼神了。

他绝望于永远无法逃离这深入骨髓的信仰,心碎于自己爱的人舍弃了自己。

来到威尼斯,疯狂的夜晚,站在河对岸,看到Charles亲吻了自己妹妹。来到小教堂,Charles想要解释什么,伸出食指,嘘...... ...... 转身,Always Alone...... ...... Sebastian落寞的背影,心碎的眼神,我大概是要为之伤心了。他看着你的时候,是真的很爱的你的感觉;他听你说话的时候,是真的全身心的相信你所说的话。哪怕你下一秒说要毁灭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也一定递上武器给你,陪着你向前冲去。是这样的爱啊~他未曾责怪迁怒过任何人,他喝酒,他醉酒,沉醉在日日夜夜的酒精中,是想不要面对这令人心碎的一切,喝垮了自己的身体,却未曾对Charles说出过一句责怪的话。哪怕是妹妹在21岁的成人礼上宣布订婚,第一时间来到了Charles身边,想要安慰他。

I am a sinner. Cast out from God's love.

如果人类的出生就伴随着原罪的话,那么Sebastian在遇到Charles之后,就开始了自己的赎罪。如果深入骨髓的信仰是深埋的火线,那么Charles的舍弃就成了一切的导火索。远离了自己的家人,远离了囚禁着自己的故园,在摩洛哥忍受着身体的病痛。阳光透过树荫,他闭着眼睛,洒在身上的阳光,身旁的绿荫;他转头睁开双眼,看到Charles慢慢走到自己眼前,大概这一切能够用一句 哀默大于心死来形容。我这个罪人,不受上帝的眷顾,在这里赎罪。

在牛津,Sebastian对Charles说:It's so clever fo you, knowing what you want. I have no idea what I want. Except to be happy. If I can.

在河边,Sebastian对Charles说:Just the place to bury a crock of gold. I should like to bury something precious in every place where I have been happy. And, then, when I was old and ugly and miserable, I could come back and dig it up and remember.

在故园,Sebastian对Charles说:If only it could be like thsi always. Always summer. Always alone. Fruit always ripe.

在威尼斯,Sebastian对Charles说:Why this is hell, nor am I out of it.

在摩洛哥,Sebastian对Charles说:It's all right. Truly. I asked too much of you. I knew it all along, really. Only God can give you that sort of love. This is my life now. I am happy here.

Sorrow

如果电影到这里就结束,那么这是一部令人心碎却不舍的电影。

离了Charles的Sebastian在摩洛哥,离了Sebastian的Charles在伦敦,继续着各自的赎罪,不能结束,直到闭上双眼,滑下罪孽的十字架,请求上帝的宽恕。其实因为小本这么出彩的表演,我对后面半段的电影并没有继续的期望(因为离了小本)。可是Sebastian的父亲,最后死在故园里,还是让我深深的看了一番。逃离了宗教,逃到了意大利,一边说着宗教让我厌恶的话,临死,还是祈求着被原谅,自己的孩子看到他划十字架时的长舒一口气,这真的是深入到骨髓的信仰。

如果再重新来一次,我想Sebastian会说 Run away. Run far away and don't ever look back. 可能最好的结局 就是放开一切。Sebastian跨越了千山万水,伤透了自己的心,是否在摩洛哥的养护院里找到了自己的宁静? Charles是否真的爱Julie?可我相信Charles是真的热爱艺术,才能画出令人赞叹的Jungle,也是会在最开始说出 Because a camera is a mechanical device which records a mment in time, but not what that moment means for the emotions that it evokes. Whereas a painting, however imperfect it may be, is an expression of feeling, an expression of love. Not just a copy of something. 如果他是为了证明自己才去爱Julie,那么我是真的相信他是喜欢过Sebastian的,所以才会在故园的傍晚接受了亲吻,哪怕就这么一瞬,也是遵从了自己的感受的。

索尔仁尼琴说:永远不要鼓励人们去寻求快乐,因为快乐本身不过是市场的一个偶像罢了。而应该鼓励人们互爱。一头野兽在咆哮眼前的猎物时会感到快乐,而我们人只有在互爱时感受到爱,这是人类可以取得的最高成就。

小本那一眼,是万年,是千言,是放手。

 3 ) 绝境之外

Julian Jarrold的古典风格,我是极为喜欢的。我这里引用的“古典风格”并非特指一个时间上的古典,而是影像的细腻。如此细腻使得影像和小说达成某种节奏上的一致,就像铺了水的大理石台上自由滑动的玻璃茶杯,顺然得由此及彼,毫无障碍。影像里人物的动作、表情都不多不少,恰到好处。比如Charles第一次受邀去见Sebastian,Sebastian坐在那里剥鹌鹑蛋,直到Charles进来,Sebastian把自己剥好的鹌鹑蛋给他,仿佛是事先就预备好的食物。其实,我很难说清楚,到底这里所谓的“古典风格”究竟是什么?或许正像克尔凯郭尔在《恐惧与战栗》的序言中说的,“我们时代的人们都不在信念之处止步,而是径直前行”。而古典影像,恰恰在“径直前行”之处多多少少的有所止步、有所悬疑。古典影像,似乎就是在这里、这些个悬疑之处,开始了对人物内心情感的不尽探索。Julian Jarrold导演的这部“Brideshead Revisited”,为人诟病的反倒不是对原著小说的肆意改编,从电影本身来说,而是Julian Jarrold似乎从影片一开始就设置了某种不完整性。什么意思呢?问题就出在Charles身上。一方面我们觉得导演对Charles这个角色的塑造不够深入,正如有些人提到的,Charles始终没有在电影中展开自己的内心挣扎,包括在他以军官的身份重访布赖兹赫德庄园之时,导演也只是轻描淡写般掠过。另一方面,败笔之处,又恰恰是Julian Jarrold自己有意在这么做。比如影片一开始,Charles的独白里有说到,“我再也无法辨别这些情感,到底是我自己的,还是从那些我曾经无限的渴望中窃取的”。经历了那么多之后,对于Charles来说,竟然只剩下了唯一的,也是他认为属于自己的、纯粹的,内疚(guilt)(不安、悔恨)。也许这是导演有意设置的一个位置呢,让Charles像夏日午后的一阵暖风,吹进布赖兹赫德庄园里面的晦暗角落,待其觉察自己要离开之时,已然阴冷,这是他始料未及的。(不得不说,Julian Jarrold电影的符号性非常强,并不是我有意牵强,比如Charles和Julia第一次碰面,是车辆彼此掠过之时的短暂一瞥,而在影片末尾,同样又是车辆彼此掠过之后的短暂一瞥,只不过,这一次,把原先还执意着要逃离布赖兹赫德庄园的Julia,彻底的留在了布赖兹赫德庄园。)

假如Charles果真就是一阵夏日午后的暖风,那么我们又能对一阵暖风追问什么呢?但是偏偏的,Julian Jarrold把电影里的人物推到了这么一个位置,推到一个绝境之中。那么这究竟是如何的一个绝境呢?Charles和Sebastian之间的英伦式友谊,对于两个人各自的分量是不一样的,到后来Charles去摩洛哥找到Sebastian时候,Sebastian说,我要的太多了。这孩子实在聪明的很,也许他早就觉察了Charles并不会最终陪伴他,但是没想到的是,这个事实来的那么直接那么突然。威尼斯之夜,彻底改变了这部戏的重心。Charles和Julia之间的感情以一种突袭般的冲动,豁然荡开,这个决口只听得风声,不见洪水。而经由威尼斯之夜,Sebastian则被离弃到一个无人照看之地,剩下的似乎也只有决绝的离弃。假如说,Sebastian的位置是离弃的位置,对于布赖兹赫德庄园的离弃(以自我离弃的方式离弃母亲);Julia的位置还在浮动,在一个属于布赖兹赫德庄园的围墙的位置;那么,Charles的位置又是在哪里呢?Charles和Sebastian之间那若有若无的同志之恋,始终没有明晰,如此不明晰,导致了最终的,Charles对Sebastian的拒绝(在Julia的生日/订婚宴会上)。

起初我还以为Charles在周旋。就像Sebastian父亲的情妇叮嘱他的,必须小心处理他和Sebastian之间的友谊,因为Sebastian很难回头了,但是Charles呢?他的后知后觉,或者是他的隐秘欲望,使他始终面临一个绝境之中的疑问:你难道不在是利用Sebastian的感情吗?利用Sebastian以接近Julia?而你接近Julia又何尝不是在企图布赖兹赫德庄园(如影片中Rex所说的)?也就是说,在影片中,因为Charles的“无知”,使得我们很难判断Charles的真诚,很难明确他的一个交付给爱的真诚位置。我想,在Charles和Rex“交易”之时,躺在门首的Julia大约是深深体会了这样绝境的。以至在后来,Julia不禁反问Charles,难道我就值你的两幅画吗?我为什么要相信你?这难道仅仅是一个女人的矫情之语吗?恐怕不是。

对于Julia这个人物的塑造上,导演Julian Jarrold似乎再一次使用了他在2007年拍摄《成为简·奥斯丁》时用在奥斯丁身上的手法,就是在逃离和返家之间的折回。当然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就像Julia的母亲和Charles之间的谈话,一个无神论者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起码从Charles和Julia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他们彼此所面临的绝境是不一样的。当Julia在将死的父亲床边祈祷之时,她在祈求主的宽恕,影片很直接的暴露了她的心语,她一边祈祷一边抽泣着说:“求你,主,求你。如果你在,请宽恕他。”接着话锋一转,她祈祷说:“宽恕我,哦主啊,宽恕我,让他划个十字吧。”对于Julia来说,布赖兹赫德庄园突然之间不是需要逃离的,而是需要去直面的罪、去直面的宽恕。老父亲在将死之时,领受自己的罪孽,在牧师的颂祷中,得到宽恕。这不是单单他一人的宽恕,也是对Julia本人的宽恕。(在刚到威尼斯那天,Julia曾和父亲拌嘴,说她父亲才是不要家庭不要家人的人,而不是她母亲;其实暗地里表示了Julia对父亲的怨恨,如此怨恨对于天主教而言,是一种罪孽。)在天主对父亲以及对自己的双重宽恕之仪式中,Julia告别了她的父亲,也告别了她自己。连带着她的绝境也一起告别。Julia的绝境,从抱怨、怨恨(这些都促使她决定要逃离布赖兹赫德庄园)之中解脱出来,重新交付出来的,不是别的,正是信仰。

再接着说Charles的绝境。当他和Julia站在那幅巨大的圣母像前,镜头仿佛给了Charles前面一段悬崖、一段深的空。他不知道能从这空的里面获取什么,他只是知道他已经失去了Julia,不是因为阴谋、不是因为经济、也不是因为爱情,而是信仰。当Julia对他说,我不能拒绝主的宽恕,问Charles能不能理解?Charles说:“我不想让你好过,我希望你的心,伤透。”接着他又说:“但是我真的能理解。我不得不放你走。”于是,Julia就真的走了。还在Julia为父亲祈祷之时,Charles就已经觉察了这一点,他表情战栗,却又无可奈何。因为信仰要拿走的,正是他无法给出的。假如说之前的时候,在Sebastian和Julia之间,Charles还是处在后知后觉中承受着绝境般悬疑的话,那么在与Julia的最终告别之中,Charles则完全处在了绝境之外。像是在一个瞬间,他之前忧伤、同情、感怀、爱、友谊的从来之地,一个“无知无觉”的绝境,被突然攫走,替换为一个有知有觉的绝境,那么试问,他还能如何面对呢?

也许对于Charles来说,战争充当了一个多面手。一方面战争召唤了原始的、古老的摧毁力量,将那些信誓旦旦的、规规矩矩的天主教破坏以及摧毁,哪怕只是表面看起来那样;另一方面,战争推迟了那个最终到来的绝境对他的质问,或者说,战争填补了绝境的空口袋。但是无论如何,Charles已然无法释怀,这或许也是他一开始就有的心理准备。也就是说,他不去恳求宽恕,而是把“Gulit”交给时间。所以在开头,他才说,“Guilt”如同他逝去的信念一样纯粹。这份纯粹也只有时间能够保藏。对于导演来说,何尝不也是如此呢?时过境迁,唯有时间充当了重新开启它们的通道。

 4 ) 塞巴斯蒂安,越是贵,越是脆



   这几天成了一个“故园控”,脑袋里晃动的影子老是离不开《故园风雨后》里的塞巴斯蒂安。

   Evelyn Waugh的同名小说,(又名《故地重游》)改编的英国电影,典型的上世纪初的英伦情调。布来赫尔德庄园无比美丽,有的人想进入,有的人想离开,有的人本想逃离,知道一回到故园,所有的记忆和枷锁将一并不自觉地拾起,但还是回归了。结果,到了故园后,她重投天主怀抱,成为她母亲的代言人,她远离了爱情,重新爱上上帝。

    塞巴斯蒂安是脆弱精美的清代鼻烟壶,是名贵的酒和华丽的丝绸,是忧郁敏锐纯净的眼睛,是牛津校园里的贾宝玉,越是贵,越是脆。因此我独偏爱这一个,他爱上的男人赖德,虽是画家,其实只是一俗人,他对塞巴斯蒂安家的庄园的向往,迷恋,爱情,对这庞大的物的爱情,已经远远高于他对人的爱情,不管是对男人,还是女人。

    塞巴斯蒂安是英国的贾宝玉,必须以一种毁灭的方式与生硬顽冥的家族对话。于是他酗酒。当他明白已失去短暂的一个假期的“疑似爱情”时,在威尼斯,他深爱的赖德吻了他的妹妹朱丽亚,塞巴斯蒂安的眼睛里射出极其忧郁的子弹,但那眼神依然清澈,高贵静美。对爱的失望,并没有让他歇斯底里,他只是自己以酒销愁,从此,他与他保持了距离。

    几年后,他失踪于非洲摩洛哥。他穷困潦倒在一家医院,昔日所爱赖德奉庄园女主人之托去摩洛哥找他,想劝他回家,对他说,你母亲快要死了。此时的小塞,身穿着黄色的袍子,像一名东方苦行僧,形容枯槁,安静柔弱地坐在一张椅子上。赖德对小塞说,我想你,但洞察秋毫的小塞知道这话有些言不由衷。总之,他对赖德的爱情,在那年夏天的威尼斯已经悲壮死去。

    他没有回去,他宁可放逐自己,与天主教的家庭决裂。他留给赖德一个苍凉但坚定的转身。临别时,赖德摸了摸小塞的光头,带着一丝怜惜,一丝歉疚,还有无奈。

    他,赖德,在从中产到上流的时代大浪中随波逐流,他,塞巴斯蒂安,痛眼自己的身世,想要自由。他曾对他说,我不该带你到布莱赫尔德庄园。

     后来,他在摩洛哥当了一名医院看门人。也许他觉得,这样也挺好。

     记得他对前来找他的赖德说的话,这也许是一个转折,从前都是别人照顾我,现在,我可以照顾别人。

     这个灵魂,脆弱的,娇贵的,坎坷的灵魂,让人深度着迷。

     在树前,在门廊,在风中,你很想为他倒一杯葡萄酒,轻轻碰一碰杯。

 

 5 ) 人生的其中两面

Technically,这不是影评。

我之所以给五星,是给片中前后一致的英伦古典情怀和毫不拖沓的剪辑。后者对我尤其重要,戈达尔的剪辑虽然名声在外,我还是不断快进,因为我不enjoy看着一些漂亮的脑残女和行为前后互相颠覆的法国男胡搞瞎搞。我很惊讶看Brideshead Revisited时我没有哪怕一次快进。这跟选角有关。Sebastian先颠倒了性别再颠倒了众生,Matthew Goode在我心中的地位,让我不能像其他观影者一样察觉到他的野心。我的认识还停留在,他在此片中,是一个被美而吸引,先后企图拯救兄妹俩的正常人。

拒绝Sebastian,是出自性取向的本能。

娶妻,是对命运给予的东西淡然接受。

与Julia重拾旧欢,是对昔日没有得到的感情的疯狂反扑。

Let go Julia, 是意识到一己之力在宗教带来的集体无意识面前的渺小。人,大概只能自救,当你突然伟岸了浪漫了或者超人情结迸发了想带一个女子逃离她过去的残缺人生时,如果她接受了,这是童话;她不接受,这就是部现实作品。世界上大多数人,尤其是女人,都是没有勇气跟过去一刀两断的,宁可作茧自缚。

Brideshead是美的,所以有爱美之心的Charles对其始终不能忘怀。这不一定就跟了不起的盖茨比里一样的social climber抱有同样的居心。至少影片中的细节不能严密地证明这一点。而生物都是趋利避害的,所以human being Charles就有了他种种的选择和不选择。

再说Julia的选角,不好意思,套用一句法国人形容泰坦尼克女主的经典评价,“简直丑得不能看。”,长着一张跟茱莉亚比诺什一样三纲五常的脸蛋,还有很masculine的眉毛。我个人偏好女演员有着柔美的轮廓,可以中性,但一定不能突兀。尤其不能长得像我老家的海边随手捡一块岩石削几个角就成了张脸,或者跟我小时候拿橡皮泥捏出来的泥人一样拉沓着眼角。

再评价一个情节, Charles用两幅画交换了Julia的自由。很多人觉得这样improper, 怎么能这样交易呢?Julia变成了商品多掉价啊?我当时看了这些观影者的感触很是惊讶,因为我完全就不是这一思路。我的思路如下:

首先,男主找Julia丈夫谈判时抱着就是 “Leave it to me, I will handle it.”的态度。而我认为男人能讲出的最浪漫的话除了Don't worry, leave it to me就是It’s over, I will take you away.而Charles两个都表达了,所以我不太喜欢女人这时还当怨妇。

再者,谈判,注意,Charles不是在宣布一个事实,是在讨要一个离婚协议。一旦screw up这个机会成本有多大一定要清楚。当Rex说what can you offer me?时我觉得Rex真是个理性的经济人,顿时为Charles松一口气,能用钱解决的烦恼就不是真正的烦恼。要是Rex没那么直截了当而是跟琼瑶戏里面马景涛一样:啊。。。不要。。Julia…啊。。你怎么能这样对我。。。啊。。我的余生还有什么意义。。那Charles谈判的胜算就很小了。

Charles这时,为了迎合主流观众不太能坦然接受这种trade模式时选择了缄默不语。然后Rex又很贴心地开了价码,两幅画。作为观众我当时都要乐死了,多便宜啊,自产自销,不用扣除中间费用, C只用将自己abundant的两幅画丢出去就是了,换了个女人。但是C还是一娘儿们似的一句话都不敢说,跟国共混战时被抓到对方监狱里进行生死抉择似的点了点他那英俊无比的头。

综上,所以当Julia对此心有戚戚时我真是觉得这女人很不理性。你,以及你那怪石嶙峋的眉眼,以及你被宗教腐坏了的teenie weenie brain, 能够想出一个更好的谈判价格,让你觉得心理上接受吗?

但是这部电影还是太唯美了,以下我还想简述人生还有另外一面。
--------------------------------艺术与生活孰高孰低的分割线--------------------

我朋友A, 她的双胞胎姑姑,大姑姑跟一个俩孩子都20几岁的40+男人去年生了个小baby。小姑姑赌搏欠了高利贷,嫁了个差不多民工的人,还是先怀孕才结婚的,没什么收入,然后生的小女孩脚软,每个月要去医院注射1000+RMB的针水,否则过几个月不一定能够走路。哪怕这样,两个姑姑还是吃着120RMB一斤的虾喝着348/900g的美赞臣进口奶粉;她的表姐,会计师,在上海,剩女一枚,跟一个台湾的有女朋友的男生纠缠不清,后来终于大家谈开了,于是这事就黄了,扯淡了,人家不愿分手。她表姑,N年前在深圳做酒店前台时就是如花美人,当了某商人的情人,后来年纪大了,回归正途了,跟个弄玻璃厂的小生意人结婚了,开了个小卖部,正正经经平平淡淡。她一个好朋友,跟男友谈了6年恋爱,结婚前几个月被一个只认识两星期的异乡女人打败了,于是这个devastating的事件让这一女博士之后更加终日郁郁形单影只。而这女博士的朋友,在校念英语系时跟一个爱写诗的医学系男生相交甚好如胶似漆,毕业结婚后这医学系男生不去工作继续写诗终日写诗,不知养家糊口为何物,女人只好一人养全家,七年后终于离婚远嫁美国。

除去那些琐碎死人的中年人生活,再讲青春期躁动。我和Lucas在被大雪滞留在伦敦的机场时,我说你给我讲故事吧,于是他告诉我某女S,大家共同的南亚朋友,在本科艰难度日时跟了个40多岁的老男人,男人现在要来伦敦看她,而她打算跟一个巴黎男生在一起把这老男人甩了;某女Y,日本人,遇到了学校里一个对她身体很感兴趣的欧洲人X,X特别喜欢和她OOXX, 而Y付出了真心。后来Y把她日本的男友甩了却发现X依旧不想跟他女友分,X只喜欢跟Y做爱,非常喜欢,仅此而已。而Y无论和他做了多少次,都不能令他分手来跟她在一起。某男M,非常喜欢做爱,既喜欢跟他女朋友做也喜欢跟其他各种女生做。他女朋友也不介意。但他除了喜欢跟他女朋友做爱,还喜欢跟她聊天。这就成了她成为正室的充分条件。

我当时听了就傻了,M, S, Y, X都是我认识的人啊,Lucas住学校信息多,可他从前不是八卦的人,直到在伦敦的最后一天,在Costa里。

跟这些糟糕的凌乱的人生故事比,Brideshead已经很天上人间了。

生活本就如此的艰难,我更喜欢给生活做减法,找个简单的人,也不要什么伦敦巴黎,公园着胡同着就过了吧。

 6 ) 谁都不能被他人拯救

我喜欢这部电影。
 
讲到底这部电影是关于拯救与被拯救的问题。尽管对原著致命的改编让整部电影常常被人诟病为将深刻的主题浅化为bisexual love story。查尔斯想把塞巴斯蒂安从酗酒与糜烂的生活中拯救出来,但最终他还是将喝酒的钱给了塞巴斯蒂安;他想把茱莉亚从失败的婚姻和宗教的禁锢中拯救出来,但最终他还是失败告终;他甚至想在侯爵弥留之际为他争取不受洗礼的权利,但最终侯爵还是用颤巍巍的手划了十字。查尔斯就是活得太过明白,他有笃定的人生宗旨,想要将所有人都纳入自己认可的生活轨迹中去。他明明是布赖兹赫德庄园的客人,在入驻的一刹那开始就把自己作为救世主自居,在无神论的他看来,家庭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受着宗教的束缚,都等待着他来拯救。
 
在电影里查尔斯和侯爵夫人闹翻的酒会上,侯爵夫人用一种痛苦的、难以言说的费解神态望着查尔斯,她念叨着你是那么好的孩子,为什么这样对我的塞巴斯蒂安呢。而查尔斯也用无可理解的眼神回视着他,似乎不明白这个母亲为什么还不知道是自己将塞巴斯蒂安推入自我毁灭的深渊。然而其实他们两个又是互相理解的,在原著里说,“就这样,我和茱莉亚和马奇梅因夫人都僵持住了,这倒不是因为我们之间互不理解,而是因为我们理解得太充分了。”
 
查尔斯太喜欢他们家了,喜欢塞巴斯蒂安,喜欢茱莉亚,喜欢幺妹克迪莉娅,(就像塞巴斯蒂安之前担心的一样,“我不愿意你和我的家人在一起。我们家里的人漂亮得叫人神魂颠倒,在我的一生中,我家的人把我的东西都拿走了。一旦他们的迷人力量抓住了你,他们就会把你变成他们的朋友,不再是我的朋友了,我不允许他们这样做。”一语成谶。)他想将他们纳入自己的生活范畴里去。然而拉扯的力量是侯爵夫人。他们互相了解,侯爵夫人清楚这个年轻的无神论者分明是想将她的几个儿女从宗教中抽离解放出来,她对他一直怀着敌意,只不过从未显露出来。电影中,查尔斯和侯爵夫人的博弈一直在潜伏着剑拔弩张。查尔斯在门缝里看到侯爵夫人与塞巴斯蒂安的对话,塞一直颤抖着流泪,最后低下头去,似乎是被一种羞愧和悔恨击中了的表情。查尔斯诧异地看着这样的画面,应该是被母子之间掌控与被掌控、欲逃脱又不能的关系震惊到。还有一次,查尔斯又是在门外看见侯爵夫人在帮茱莉亚整理华服,侯爵夫人先望向他,随即茱莉亚也望向他,他在前者灼灼的盯视下收回了目光。
 
查尔斯应该一直以为自己是可以战胜侯爵夫人的,直到她过世后,他亲眼目睹那个一生放荡不羁、拒绝与夫人同居一室的侯爵,在死前最后一刻还是做出了妥协。那个时候电影来到了高潮,他也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他永远无可战胜这一家人,他想拯救的是幻觉,是虚空,没有人愿意被他拯救。此时电影里给了他一个特写,难以置信的表情,随即是席卷而来的痛心,失望,最终不得不放弃。
 
他与茱莉亚站在圣母像前,他说,我要你的心碎掉,然而他又立即接上一句,“但我能理解。” 他花费那么多年,终于能够“理解”。他站着,场景迅速变换到二战期间,庄园被军队驻扎占领,圣母像被盖上,他变得苍老,穿着军装,再一次在同一个地方反省。“我到底要什么?” 这是茱莉亚曾经大声质问他的问题,“到底什么是查尔斯莱德要的?” 他犹豫地想着,“是不是我要的太多?” 他恍恍惚惚地往门外走着,看着曾经和塞巴斯蒂安嬉戏过的阳光水池变成废墟一片。他似乎已经确定了心中的答案。他确实要的太多,有人说电影将他改编成一心向上爬的凤凰男了,其实电影里没有说他对荣华富贵是多么渴望,对于布赖兹赫德庄园的迷恋,也最多只反映在他无数次用画笔画下它的景色。对于物质的描写实则极少,在他作为画家成名后,他依旧是对自己的事业打理毫无头绪,都倚靠他的妻子。所以说他要的太多,如果是要钱财地位,未免有失公允。他要的是更加虚幻的渺远的对人的掌控罢了。他一开始对塞巴斯蒂安是羡慕,羡慕他放荡不羁的生活和人生哲学,但是当他被带入庄园后,他发现的是华美袍子下的虱子,他便开始想要改造这一家人,拯救这一家人了,作为这一群漂亮的人的主人翁,刷存在感。这才是他想要的太多的部分。
 
 
要的太多,这也是塞巴斯蒂安在电影里最后一次出现时的台词。他在摩洛哥,骨瘦如柴,剃光了头发,穿着如苦行僧一般。查尔斯来见他,对他说,我想你。他看破红尘地勉强牵动嘴角,“It's nice of you to say that”,但是,他早就明白了,看穿了这只不过是他想带他回去,再次与其他人干涉他人生的美妙说辞而已,他直戳重点,“可能是我对你要的太多了吧。” 其实要的不多,他只要他的爱,然而没有,那就无须再费心费神地假装关心想念我了罢。
 
 
-----------------------------------------正经影评到此结束,接下来全部夸小本,节操全无------------------------------------------------
 
Ben Whishaw,我男神,我心中偶像,我梦中情人,我的所有旧爱与新欢,我的全部初恋与末恋,我精神上的未婚夫(某外国专栏作家云),我肉体上的导师【滚。
 
有中国女粉丝在伦敦剧场外见到小本,送他一份画着他演出过所有角色的卡通漫画,问他最喜欢哪个,他毫不犹豫地点了塞巴斯蒂安。
 
即使这部电影不能算作杰出的作品(因为对原著糟糕的改编),但是塞巴斯蒂安应该能算得上他演艺生涯里值得停顿的一个好角色(可能是因为这是电影对原著改动最少的,还原度最高的角色),有时候我甚至会把他本人和塞巴斯蒂安联系在一起。脆弱的,敏感的,美丽的,杰作。
 
塞巴斯蒂安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在电影开头,他的出场让查尔斯看直了眼,穿着蓝色的西服,戴着礼帽,一手搂着阿洛伊修斯,一手举着酒杯,仰着头,从河上缓缓滑过。张扬的,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窄小的脸,刀削的下颚。查尔斯被吸引住了,站在桥上,忍不住微笑地凝视着他。换作谁都会觉得这是一场一见钟情的邂逅吧,为什么导演把查尔斯又逻辑不通地给改成了异性恋呢?!烧死异性恋啊混蛋!
 
在小说里,塞巴斯蒂安的初次登场是一个侧写,查尔斯在理发室偶遇他和他的大玩具熊。理发师评价道,“塞巴斯蒂安弗莱特少爷,一位非常有趣的青年绅士。”而查尔斯的回应则是冷冷的“显然是的。” 理发师又道,“你猜塞巴斯蒂安来干什么?来给他的玩具熊要一把发刷,鬃毛要很硬的,不是用来梳熊毛,而是在他生气时用发刷打熊的屁股以吓唬它。”
 
此时脑海中瞬间出现了本猫猫一手提起泰迪熊的腿,一手用鬃毛发刷抽打它的屁股的样子。嘤,这是萌的极致,萌的巅峰,萌的无可超越。
 
查尔斯和塞巴斯蒂安的第二次见面,是塞巴斯蒂安直接吐在了查尔斯的窗台上。尽管是这样放肆的不可思议的行为,小说里的查尔斯还是觉得“塞巴斯蒂安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选择了一扇开着的窗户,这样做带有一种疯狂和可爱的有条不紊的风度”。这是什么样的情怀,这是忠犬攻的情怀,这是痴汉的情怀。为什么导演你最后又把查尔斯给弄成了一个忘恩负义的渣攻呢?昂?昂?人性呢?!尊重原著的精髓在哪里呢?
 
有人会诟病小本的塞巴斯蒂安太过女性化(甚至娘娘腔),不如1981年版的电视剧里AA演的童真,像个真正的孩子气小少爷。这可真的是太冤,原著里明确的给塞巴斯蒂安一句定性般的描述,“他是迷人的,带着女性美,这是一种极端年轻的美,高唱着情歌,遇到头一阵寒风就凋谢了”,女性美直接被点了出来,在小说里他最后一次登场于摩洛哥的时候,那个德国人很明显就是他的男友(尽管查尔斯在塞的哥哥面前矢口否认了),他的同性恋倾向呼之欲出,只差没点明。加之他是一直处于被母亲掌控的小儿子,脆弱又敏感,一种柔美的气质,我觉得小本展现得恰到好处。这段对他的外貌描写,出现在查尔斯第一次赴宴的时候,他进了房间,塞巴斯蒂安在剥鸟蛋,他没有起身欢迎他,也没有向他打招呼问好之类的,而是在剥鸟蛋,对他讲的第一句话也令人摸不着头脑极了,根本就不应该是初次见面或赔礼道歉场合应该讲的开场白,他说,“我刚刚数了一下,每人五个蛋,还多两个,因此我正在吃多出的两个。今天我饿极了。昨晚我拼命喝着两种名牌酒,酩酊大醉,醉得使我觉得昨晚的一切仿佛是个梦。请别弄醒我。”
 
就像是自言自语,没头没脑的一句话。然而最后一句却又像是贯穿整部小说的呓语,“请别弄醒我”。查尔斯这个渣渣最后还是弄醒了他,弄醒了一个养尊处优、敏感纤细的贵公子绮丽美妙的酣梦。
 
塞巴斯蒂安给查尔斯的第一封信多么有趣啊,“我很后悔。阿洛伊修斯要看见我被你饶恕了才会理我。因此,今天我请你吃午饭。” 还是没头没脑的,他默认了对方知道阿洛伊修斯是他的泰迪熊,默认了对方知道他的地址,他是何方神圣。他就是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小孩子,被全家人保护得太完好,又觉得束缚禁锢极了,和安东尼这类放浪形骸的公子们混迹在一起。然而小说里写,当他认识查尔斯之后,他就再也不怎么理其他的朋友了。看到这个描述的时候,我心里难受起来,塞巴斯蒂安一定以为自己是找到了真正对的人,才会放弃了其他那些泛泛之交,然而其实对他来说,查尔斯并不是对的人。
 
查尔斯在赴宴前听到心里有一种声音让他不要去,显然是作者埋下的伏笔,因为在未来的日子里查尔斯会发现,就因为一次赴宴,他终身都被塞巴斯蒂安身后的庄园牵引控制。其实塞巴斯蒂安何尝不会后悔这一次见面。他们两个都有点一见彼此误终身的意思。
 
电影里唯一一处改编是特别好的是查尔斯去摩洛哥见塞巴斯蒂安,后者已经疾病缠身,落魄如此,然而还是不忘缓缓转过头,对他此生最爱的人说一句忠告,“Run,run far away。” 那时候,人生无法摆脱的诡谲飘渺的宿命感油然而生,每个人明明都是自由的,但是却又受到无形的羁绊,就像小说里那个关于风筝的隐喻。
 
小本真是瘦,瘦出了风格,瘦出了气质。每次他坐在浴缸里,下棋也好,抽烟也好,什么也不做就是红着眼圈颓唐地摇摇晃晃地从里面站起来也好,就是好看,就是优雅,就是萌。看见他和查尔斯在黄昏的草坪上,查尔斯坐着画画,他就这么斜斜地靠在他身边,一个漂亮的侧影,那个时候才真的叫“岁月静好”。在夕阳台阶下,他吻了查尔斯一下,随即收回,眼睛紧紧地盯着前方,不敢侧视旁边的人,举着酒杯的手有点僵,他低头,抿嘴,微笑,整个动作就像一帧优美的舞蹈动作。那时候多么美好,一想到查尔斯之后就渣化,就想冲进电影里给他一千六百八十多个大嘴巴。
 
在威尼斯,他穿着喧嚣豪华的锦服,最后落寞归去,在查尔斯还试图解释的时候,他湮没在黑暗中的脸转过来,侧脸隐隐约约的,失望与悲怆淅淅沥沥地从他眼神里流淌出来。他用一根手指轻轻地盖住了查尔斯的嘴唇,然后用一种我至今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欲说还休的眼神最后充满爱意与恨意地看了查尔斯一眼,黯然离开。一个简单的场景,被小本演出了百转愁肠出来,那一场戏里他眼睛里分明有雾,这还不算厉害——人们能辨别出是一种悲伤的雾气,那才叫厉害。
 
总之我真的爱死小本了。尽管这不是他演技最爆发的电影,但是通过这部片子爱上他也太容易了吧。尤其是看幕后花絮和接受访问,他自带猫耳的发型,他迷迷糊糊的回答,他一脸没睡醒的傲娇表情,他热得用手扇了扇风的动作——啊,此时我的节操已经溺死在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间,请不要打捞了!
 

 
 
 

 短评

对我口味的闷闷的英伦片,虽然MG在电影里乏善可陈,不过对于我这花痴货来说看了这张帅脸足足两个小时已经足够了,Ben的表演绝对值得一看并加颗星,亲吻之后娇羞的抿嘴唇的动作萌到爆表,娇弱,纤细,敏感。

7分钟前
  • 办公室甜心
  • 推荐

Charlez步出教堂的那個鏡頭,也是在很有意思的。他猶豫熄滅教堂的蠟燭但最終沒有熄滅,也許是他對Sebastian和Julia的感情!(慶幸的是,他第一個想起的是遠在土耳其的Sebastian,接著才是門縫中瞥見的Juliet)

12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英国名著电影有三宝:庄园、虐恋、帅基佬。

15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不是太理解,总觉得隔着一层什么东西

18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哀而不伤,细腻隽永

21分钟前
  • Asuraa
  • 力荐

小Ben太让人心疼了……Matthew那个古典范儿加英音一如既往杀必死!

25分钟前
  • 弥呀
  • 推荐

世界第一直男靠艺术气质搞定贵族小gay最后只为自己功成名就的故事。(大家有没有觉得很眼熟啊……)

29分钟前
  • 黄青蕉
  • 还行

喜欢Sebastian,觉得他和所有人都不同,这个故事里所有的人都是世俗模式下的人,他们要的都是世俗模式下的情感,追求,成功等等。唯有他是任性的按照自己的内心而活的。

34分钟前
  • 紫漠
  • 力荐

再一次证明,爱上双性恋男纸的永远木偶好结果,各种原因下他选择滴永远是S滴妹妹or表姐or等等一系列,而S只能毫无办法的站在他身后看着他们接吻,在阴暗冰冷的窗下,一个人独醉,C穿着笔挺军装重游故地,心里挂念的是谁,不是S太执着,而是C要的太多,S给不起

37分钟前
  • 懒羊羊的蛋糕
  • 推荐

不管它探讨宗教还是人生,但是最能让我感到心有戚戚的是萨巴斯蒂安的感受,那个夏天再也回不来了……

40分钟前
  • vritti
  • 推荐

非常讨厌电影版,哪怕里面有再多喜欢的演员都一样。电视剧用了11集才把这本小说的精气神完整地展现出来,每个角色都很复杂,而电影版似乎只抓住了其中最商业的部分,并且把原作刻意模糊化的同性情愫给推到了最前面。本猫和马修的无脑粉太多可能也是我反感这一版的原因。

42分钟前
  • CharlesChou
  • 较差

冗長而堅硬的故事。總是有血淋淋的事實。喜歡這電影。

45分钟前
  • 嘉沐難再續.K
  • 力荐

这个故事告诉我的,是不要痴望等着谁来救你,也不要以为自己可以救谁。

49分钟前
  • 苏不西
  • 推荐

从来没有一部电影能让我如此憎恨男女之情

53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这不是一部同性恋电影。说完了。

55分钟前
  • D K U N
  • 推荐

最喜欢二十岁不到的你们坐在阶前喝酒 说这瓶是脖颈的珍珠链 那杯是最后一只独角兽 还有你手里的剔透晶莹 是夏日的绿底白花看不够 要得太多大概说得含蓄 不过谁说这不是爱情

59分钟前
  • 零点七
  • 推荐

究竟是要得太少,还是太多,是太自私,还是太无私?被取走的,正是你无法给予的。(“如果能一直这样多好,永远是夏天。”本·卫肖满足了我所有关于忧郁而享乐的贵族少年的想象。)

1小时前
  • 高歌
  • 力荐

布莱兹赫德庄园是一个美丽却又让人感到窒息的地方。有的人使劲力气想要挣脱出来,有的人却慢慢的失去了挣脱的勇气;有人闯入进来,却最终一无所得。只有庄园依旧那般清冷肃穆。本·威士肖演绎出来的Sebastian柔弱、病态、阴郁,放纵中流露出一丝纯洁与孩子气……这些都深深打动我。

1小时前
  • Q。
  • 推荐

BenWhishaw销魂死

1小时前
  • jj73浅之
  • 还行

落日余晖中旖旎的英国贵族生活画卷,美丽又哀愁的OLD COLOR,维多利来时代由查尔斯和塞巴斯蒂安谱写的“美丽曲线”。真真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1小时前
  • 花儿果果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