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密者2009

正片

主演:马特·达蒙,Eddie,Jemison,梅兰妮·林斯基,瑞克·欧弗顿,托马斯·F·威尔森,斯科特·巴库拉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9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告密者2009 剧照 NO.1告密者2009 剧照 NO.2告密者2009 剧照 NO.3告密者2009 剧照 NO.4告密者2009 剧照 NO.5告密者2009 剧照 NO.6告密者2009 剧照 NO.13告密者2009 剧照 NO.14告密者2009 剧照 NO.15告密者2009 剧照 NO.16告密者2009 剧照 NO.17告密者2009 剧照 NO.18告密者2009 剧照 NO.19告密者2009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说谎大师

首先,这部电影整体来说是很不错的。
一个研究氨基酸的生物学家。获得过三个学位,从小父母双亡,被一富商收养,给了他最好的衣食住行,给了他最好的教育,给了他一个知恩图报的善良之心。长大后组成了一个美满的家庭,收养了两个小孩。在公司里通过内部定价来控制市场,掠夺人民财富的时候,作为一个正直、善良的科学家,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做些什么,不然他的心将会受到谴责。
于是他成了FBI合作证人,做了卧底。两年多时间帮助FBI录取了200多部磁带,收集了大量证据,终于能够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但是这样发展下去,观众就会受不了了,“什么呀,烂片一部!”中间还夹杂着马特 达蒙近乎神经质的旁白,说的简直让人烦躁,难怪很多网友大呼看不下去的电影。
所以,索德伯格大导演还是没有辜负观众们,接下来的剧情便是让你觉得谎言的力量真他么大啊。
其实故事是这样的,马克,一个伪善的科学家兼商人,在实验材料里下了病毒,导致公司每天亏损700万刀,而他却想以此来敲诈公司一笔。可不料公司联系上了FBI,想让他们帮助查出真凶。马克得知他的计谋不能继续下去,便转身开始和FBI合作,来共同对付自己的上司。(你知道的,我不喜欢剧透......)
影片最搞笑的地方莫过于被玩弄的警方还担心马克未曾接受过训练怕他承受不了双重生活,还处处替他着想,呵呵,可笑啊,着实可笑。
马克,用不断的谎言来进行着自己的阴谋,整部电影都是他的谎言充斥起来的,但是和天才普瑞利不同的是,普瑞利是个奶油小生,马克是中年大叔,两人的腹黑程度也明显不同,但是两人都是谎言的高手,绝顶高手。

 2 ) The Informant!

买这张碟要推算到许久以前。谁知道呢。或许是在他被拍完以前我就已经买到手了。你可以去问《时代》杂志的阿罗森克里特。他可以证明!
什么?你打过电话给索德伯格了?
好。好,可你去问克里特。他真的可以证明!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配乐让我回到了ocean's1x系列。
很跳跃,但是很贴切。这样一个剧本,可以拍成很严肃的题材。
可我看到的却是荒诞化的一出精彩的好戏。
导演对于影片的驾驭能力十分卓越,使得整部片子的风格化让我着迷。
damon的表演也无可挑剔。记得从前看过一部叫做《曾经安静的男人》的片子。故事题材差异很大,可人物形象却让我觉得相似。那也是部装饰性十足的片子,可比起这一部。显然有些逊色。
这部片子荒诞化的风格把整个世界变成一出闹剧。毁灭生活的所有重点都不再是重点。

导演成功的让我把对于这个男人的认识从一开始的古板,变成懦弱,变成脑炎,变成骗子,变成精神病患者,变成伟人,变成一个生活在生活中真切的普通人。
这种体验很难得。
整个影片的视听语言也十分典范,基本无可挑剔。
特点不在于拍法,而在于方式。



2010.04.27
改剧本于漠居

 3 ) 告密者(The Informant!)

《纽约时报》记者Kurt Eichenwald在2001年把ADM前副总裁Mark E. Whitacre的真实事件改编成了小说《告密者》。09年Steven Soderbergh和编剧Scott Z. Burns合力把这部小说搬上了大银幕,由增肥近三十磅的Matt Damon扮演告密者。于是我发觉Robert Downey Jr.其实没啥资格在金球奖上嘲笑Matt,虽然他也不过是在开玩笑。这位憨态可掬的大叔和我父亲同年,生于1957年的劳动节上。

本片有三个好处:戏虐的音乐,黑色幽默的旁白和一群演员的出色演出。Matt Damon自不必说,随着剧情的推进,不由让我想到了另外两个令人惊艳的角色《猫鼠游戏》中的Leonardo DiC和《一级恐惧》中的Edward Norton,只不过Matt Damon比那两个看起来要更加纯厚善良一点。导演甚至请来了像Tom Papa,Patton Oswalt,Tom和Dick Smothers兄弟,还有Paul F. Tompkins这样正二八经的喜剧演员。当这些配角合着电影的剧情出现在肥Matt的周围时,一位豆友给出了这样的评论“从下半部开始,每个配角的脸都是一个囧字”。

旁白是本片的另一大亮点,每当场景跳跃,就会有一大段琐碎有趣的旁白喷薄而出,其实都是Mark的一些挺无聊的想法。唠叨的旁白也同时暗示了 Mark的躁郁症病情,以及他其实并不像看起来那么温厚的事实。当你觉得Mark是只不过是有点大舌头的话,Matt便笑了。他就像是一头北极熊,捂住自己黑色的大鼻子隐藏在白茫茫的冰面上,伺机捕杀。但北极熊为什么知道自己的鼻子是黑色的?难道撒谎是一种本能?

 4 ) 向马特·达蒙致敬

       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一个有关美国历史上牵扯资金数额最多的商业窃听战的故事,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成功打了一个翻身仗,两部《格瓦拉》加上一部《应召女友》的反响不佳,让他急需一部作品来挽回声誉,否则在竞争激烈的好莱坞,下一部作品的投资就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了,史蒂文·索德伯格此次依然使用他最喜欢的真实事件题材,这也是他最擅长的,本片节奏轻快,复杂的事件在电影中却显得简单易懂,剪辑手法利落,演员表现精彩,基本上还原了那个刺激,戏剧化的历史事件。。。
    为了扮演好有一把年龄的维塔科尔,马特·达蒙在猛吃猛喝,增重了30磅,他非常成功的成为了“维塔科尔”,一个演员为角色做出体重上的牺牲,而且不计形象,无论如何都是令人佩服的。。。
    中英字幕版下载地址
http://www.dygod.net/html/gndy/dyzz/20100125/24191.html

 5 ) 国际玩笑

        Mark协助FBI长期扮演着公司高级职员以及秘密情报员的双重身份,对一个正常人来说实属不易。一开始,Mark的解释是出于作为一个生物学家出身的正义感,所以他决定站在他认为正确的道义一边。这种看似合理的理由,即使放在对商业犯罪认知的前提下,除非Mark就像他看上去的一样老实巴交并且蠢,否则要Matt Damon来出演这个角色是一定有他的深远意义的。
    了解Matt演艺史的话,该看出Matt Damon憨傻的外表下几乎就有这样蛊惑人心的天分。索德伯格这次在马特身上安装了不少令他看起来更蠢的要素,肥肉、可笑的发型、笨拙的鼻子等等,还有那些脱口秀一般絮絮叨叨的旁白段落,在原本显沉重的故事原料上抹了几道黑色喜感。但是就像先前《天才雷普利》给过的提示一样,这样的外形下刻划出的是更多复杂莫测的内心,所谓的正义始终被主人公背后的真实欲求所蒙骗,出现身份的多重。角色中Mark的那种思辨的活跃和不稳定性,以及看似与主题无关的臆想世界,都在暗示这个人在玩弄自己的同时很可能也在玩弄大家。
    Mark处事的心态已经把他自己事先安放在一个虚幻、充满悖论的谎言世界里,所以在这个世界各种可能性的发生对他来说就不会那么生硬,做起来就可以像跟大伙开个玩笑一样。比如编造自己的身世,凭空捏造出一个日本奸商。影片的黑色基调从一开始就把握得当,配乐的效果也在提醒你这是一部喜剧。于是若有人加费周折去想明白这啰里啰嗦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想法本身也能教人欢乐。

 6 ) how to lie and not to be caught...or caught

因为看之前瞄了一眼别人的评论,所以我知道故事从头至尾充斥着谎言。如果没有这一开始的信息的话,估计结尾我会恍然大悟,然后会觉得它是一部更有意思的电影。不过因为知道有谎言,所以从第一分钟我就开始在研究Mark到底哪里在说谎了。

我必须说他是一个非常高招的说谎者。他的高招在于环环相扣,不断地推陈出新,又伪装得如此精密,让大家忽略他作为说谎者的可能性。任何想说谎的朋友,不妨学习一下人家都用了那些手法。

1.适时地转移目标。
其实一开始估计Mark也没有想骗那么大,只是想勒索一下公司,结果公司为了调查事件引来了FBI。他当然知道这FBI一介入,事情就不太好办,所以他掉转方向,让FBI把矛头指向自己公司的高层,并把自己代入合作者的角色。

2.扮无知。
当FBI觉得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可以对ADM开始展开行动的时候,Mark说那我应该还能留在公司吧。此话一出,FBI的人又开始觉得这个人怎么傻得这么可爱啊,这么傻的人怎么可能会做坏事呢。

3.扮弱者,博同情。
明明是他自己和FBI说该监听的是他的私人电话线,结果第二天他在公司却大吼大叫说自己家的两条线都被监听了。如此受伤的模样,搞得公司高层还以为这个同志为了公司的利益连个人隐私都牺牲了,多么好的员工啊。而且同时又让公司高层意识到连FBI都是不靠谱,不可信的,顿时便觉得Mark才是和公司在一条船上的人。另一方面,FBI又觉得这个同志为了和他们合作,有可能已经被公司盯上了,还要过着双重身份的生活,真是困难啊。弱者嘛,总是比较容易被排除在嫌疑犯的范围之外的。

4.说谎就要说到底,对每一个人,连最亲的人都不例外。当别人分不清你什么时候是说谎,什么时候说的是真话的时候,你就能应对自如了。

可是看到最后,我突然觉得其实Mark也没有很高招。他中间其实也想推翻一切,让生活回到正常的状态,但旁边总有一些人,比如说FBI,坚持要他继续下去。当人们认定了一件事情,总希望最后的结果会证明自己所相信的是对的。而Mark就被逼着一步步地骗下去。有时候并不需要多么聪明,你只是需要想好你的下一步,剩下的,有很多俗话说的好:兵来将挡,或者船到桥头自然直,或者车到山前必有路。

我还是决定不了Mark到底是绝顶聪明,还是泛泛之辈。有时候,天才和精神病人之间的界线其实很模糊。嗯,仔细考虑一下,其实他还是很聪明的,不在于他的说谎技巧,而在于如何将一大班人糊弄得团团转而他却悄无声息地把一千万美元转到自己的账户之下。原来所有的看得见的,都是为了cover看不见的勾当而已。

如果影片里没有那么多愚蠢的人,这会是一部更好看的电影。可是愚蠢的人还真多,比如说那个听Mark在叙述事件经过时一副无辜,白痴并还有点类似崇拜模样的律师;那个被Mark要求写一个奇怪的名字连问都不问就写下来的同事;还有那两个自以为正直又很会为Mark设身处地想的FBI探员,等等等等。不过我又很高兴这一次导演并没有选用一向贯穿美国电影的精明,自大的美国形象,而平民化了许多。毕竟,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是愚昧的。

Last but not least,不要相信影评。平均7.2的评分并不能说明这是一部普通的电影。

 短评

好片,剪切不凡,音乐一流。

8分钟前
  • 卡卡
  • 推荐

喜欢这种处理

12分钟前
  • mon babe
  • 推荐

可怜马特戴蒙徒增三十磅

17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还行

听说是喜剧片……沉闷得可以

19分钟前
  • 心有猛虎
  • 还行

Matt增肥出演,但是剧情本身一般

22分钟前
  • 火龙果不耐受者
  • 还行

喋喋不休,喋喋不休,喋喋不休。

24分钟前
  • Minjie
  • 还行

看着费脑子.我还是看恐怖片去了.

29分钟前
  • 孔小洞
  • 还行

太慢

32分钟前
  • NeoCon
  • 还行

用了故意影响视听的手段,弱智的不是FBI也不是谎言,而是主视点代替观众被耍,所以出来黑色笑果...

33分钟前
  • 蛇弹吉他
  • 推荐

洋溢着黑色幽默效果,拿话就说谎言串子 索德伯格拍片的套路总和观众以为的那样不一致

38分钟前
  • 琧婯
  • 推荐

确实是索德伯格的风格

39分钟前
  • Notorious
  • 还行

欺诈成瘾。配乐美。

42分钟前
  • 邹小樱
  • 推荐

马特-达蒙真的太适合扮演这种表面看起来忠厚老实,内里心机重重的角色了,《天才利浦瑞》之后,他又扮演了一个外表平平,却谎言弥天的家伙,并且,同样很到位。

46分钟前
  • 婴儿葛葛
  • 推荐

非常有趣的小幽默,特别是出彩的配乐!

51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爆料强迫症

55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我爱死这个大着肚子、留着小胡子、戴着老式方框眼镜且不停碎碎念的大叔了。索德伯格将一部商业犯罪题材荒诞化。一部到处是冷幽默的东西。因为本片有大量对白和神经质式的自言自语,估计电影受众群不会很大,但是喜欢这部电影的人,将会爱死它。

5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他继续演绎了天才雷普利,年老愚钝版。

59分钟前
  • 啊!有网真好!
  • 还行

我一直想打荒诞的标签来着,从一开始我就觉得Mark在说谎,这说明我的直觉太正确还是Matt的表演不够到位?金黄色的影调很复古,反而让我觉得更增添了荒诞的意思。旁白段落与叙事段落的交叉还比较有意思,其他的真没有太大感觉。

1小时前
  • 影子的影子
  • 还行

@_@太阳月亮上升都在双鱼座的男人。。。索德伯格走了一个喜剧与犯罪的平衡杆,可惜太平衡,以至于我觉得无趣。。。

1小时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Matt的演技已经进化到怎么演怎么有的阶段

1小时前
  • sasasasa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