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林登

HD中字

主演:瑞安·奥尼尔,马里莎·贝伦森,帕特里克·马基,哈迪·克鲁格,史蒂文·伯克夫,盖伊·汉密尔顿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197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巴里·林登 剧照 NO.1巴里·林登 剧照 NO.2巴里·林登 剧照 NO.3巴里·林登 剧照 NO.4巴里·林登 剧照 NO.5巴里·林登 剧照 NO.6巴里·林登 剧照 NO.13巴里·林登 剧照 NO.14巴里·林登 剧照 NO.15巴里·林登 剧照 NO.16巴里·林登 剧照 NO.17巴里·林登 剧照 NO.18巴里·林登 剧照 NO.19巴里·林登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巴里·林登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爱尔兰,Redmond Barry(瑞安·奥尼尔 Ryan O'Neal 饰)从小和母亲寄居在舅舅家,后来爱上了他的表姐Nora。Nora的父亲却想把她许配给一个英格兰将军John Quin。于是Barry向Quin提出决斗,决斗中Barry射中了Quin,误以为将他杀 死了,匆忙逃离家乡。路上他遭遇抢劫,走投无路只能加入英国军队。在军队中他才得知,其实Quin并没有死。Barry从英军中出逃,却加入了普鲁士军。战争结束后他成了普鲁士军官Potzdorf的心腹,更让他去监视一个在普鲁士的爱尔兰间谍。Barry却和这个爱尔兰骑士惺惺相惜,爱尔兰骑士带他出入赌场,收获颇丰。Barry觉得自己应该找个有钱的女人,于是盯上了Lyndon爵士的夫人Lady Lyndon。Lyndon爵士病重身亡,一年后,Barry和Lady Lyndon结婚,也成了一名贵族,改名为Barry Lyndon。但Lyndon爵士和Lady Lyndon的儿子Bullingdon却十分不喜欢Barry,Barry也预感到自己的未来将会毁于Bullingdon手中.....苏格兰玛丽女王冠军2023天空之蜂仙剑奇侠传四新安妮日记蓝丝绒美国斗士FirstClass2凤囚凰牧师神探 第八季卖梦的两人梵蒂冈录像带程心程意宝贝鲁比在阳光下腐烂巅峰拍档第三季驱霾叶问外传:张天志(国语版)图雅的婚事四十七浪人三位绅士兄弟新少林寺(粤语版)蓝色房间合伙人2010私人保镖回到高中时第一季浴血擒魔富豪刑事第二季阴阳诀之祭情原则深夜外出人鱼公主2004花街柳巷野蛮入侵汉娜·蒙塔娜第一季盛夏未来轰天俏娇娃35杯朗姆酒上海皇帝之岁月风云自梳美国舞男

 长篇影评

 1 ) 《巴里·林登》摄影幕后:谈谈f/0.7镜头

译自:Neil Oseman

斯坦利·库布里克在《巴里·林登》片场

在大银幕再度看到《巴里·林登》(1975)之后,我觉得有必要写篇关于该片摄影技巧的文章。但是具体该讲哪个方面呢?油画般的风格?大量变焦镜头?自然光的运用?

我很确定,这么多角度中,我最不该写的就是影片采用美国宇航局专用f/0.7镜头拍摄纯烛光照明的场景,因为这事情已经人尽皆知。但在阅读《美国电影摄影师》发表的旧文和其他材料时,我发现影片对这个高速镜头的突破性运用包含了很多有趣的细节,所以最终我还是写了。

拍摄构想

《巴里·林登》的主角是一位出生于18世纪的爱尔兰人,本片讲述的是他历经种种不幸和命途坎坷,努力跻身上流的故事。在视觉风格上,本片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和摄影指导约翰·阿尔科特受到的最关键影响来自和故事背景同时代的伟大画家们,比如维米尔。

我们的重点将放在那些古典画作对烛光的运用,以及库布里克试图用影像复制这种风格的愿景上。根据负责为《巴里·林登》改造专用f/0.7镜头的专家Ed DiGuilio的说法,库布里克“想要保留这些古老城堡在夜晚散发出的自然光泽和真实感觉”。

通常,电影画面中出现蜡烛能够表明光线来源,但实际拍摄时,演员身上的大部分光都来自画面外的橙色灯。但是库布里克不想这么拍《巴里·林登》。他希望室内夜景中的所有光线都原原本本来自蜡烛本身。

问题所在

一支蜡烛能发出多少光?有种方便的照明计量单位叫做“英尺烛光”:1英尺烛光指的是在一英尺外一支标准蜡烛所发出的光量。在不过分纠结于“标准”蜡烛定义的前提下,下图场景中的主光有大约3英尺烛光……

……因为场景中有三根蜡烛,距离演员的脸大约一英尺远。(主光亮度及相应的光圈设置几乎总是通过拍摄对象的脸来测量的,因为脸通常是拍摄的焦点所在,也是需要正确曝光的最关键部位。这也是摄影指导总是在演员脸前使用测光表的原因。)

如果我们对照一下下方这张曝光表,可以看到,一个3英尺烛光的主光可在光圈T1.4,曝光指数(EI)800的情况下正确曝光。这放在今天已经不成问题了,因为许多数字摄影机的原生EI就是800,而且现在我们也已经有了蔡司Master定焦和Super Speeds这样的快速镜头。

(若图片不够清晰,可点击文中“曝光表”一词的链接)

但在离数字摄影机出现还很遥远的七十年代中期,事情可就没这么简单了。库布里克和阿尔科特选择不多,只能在伊士曼柯达100T 5254上拍摄。这里的前三位数字代表胶片的曝光指数:100。阿尔科特把胶片往上推了一档(在加工时提了亮度),使它的EI达到200。但它仍然比现代的Alexa或RED需要多四倍,或者说两档的光。

如果在EI上损失了两档,就需要在光圈上获得两档来加以补偿。从T1.4往上两档是T0.7。你可能注意到了,T0.7并不在我贴的那个表上。这是因为拥有这么大相对光圈的镜头几乎不存在。

但只是“几乎”……

(作者注:我没能找到库布里克使用的f/0.7镜头的T档数据,但我假定它和T0.7近似到对我上述的计算并不构成影响。)

斯坦利·库布里克在《巴里·林登》片场

解决方案

库布里克非常深入地研究了关于镜头的问题,最后发现,美国宇航局曾委托蔡司在60年代制造了10个Planar50mmf/0.7镜头,用于拍摄月球暗面。这些镜头的历史渊源可从二战期间纳粹的军事应用一路追溯到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当时作为镜头核心的双高斯结构首次被发明。

于是库布里克立即买下了三个蔡司Planar。比起租用,他更喜欢自己拥有设备。彼时他还购买了至少一台Mitchell BNC摄影机。这款机器可算当时设计制造最精确的摄影机,此前主要用于特效工作,非常适合库布里克的完美主义。

接着就是需要Ed DiGuilio发挥才干的地方了:“(库布里克)有天打电话给我,问我能不能把他买的蔡司镜头……装到他的BNC上。”Ed要处理的不仅仅是卡口不适配的问题:f/0.7镜头后方的透镜元件非常巨大,还得极度接近胶片平面,最后DiGuilio不得不彻底改造摄影机,字面意义上切掉了机器的一部分。

Cinema Products公司总裁Ed DiGuilio (左)正在将一个变焦镜头适配到库布里克的Mitchell BNC摄影机上。

完成这一步后,大量的测试随之而来。焦距刻度必须从头开始校准,调焦环也得重新设计,以满足镜头超浅景深所需的精确对焦。尽管静态平面摄影镜头的调焦环从无穷远处调到近距离可以转约90°,电影镜头的调焦环可以转270°,但这种独特的Planar镜头的调焦环可以调到惊人的720°——整整两圈!

对特写镜头来说,50mm是很理想的镜头焦距,但库布里克想要更多选择。为此,DiGuilio找到了一个用于调节投影机镜头投射距离的适配器,装在其中一个50mm镜头上,最终得到了36.5mm的有效焦距,且只有非常轻微的光损失。此外,他们对另一个24mm的版本也进行了测试,但库布里克不喜欢它造成的图像扭曲,最后并未加以采用。

《巴里·林登》片场

具体拍摄执行

《巴里·林登》的跟焦员道格·米尔松的工作肯定艰难得很。看看下图这个在dolly车上后拉的镜头,想象一下用f/0.7镜头保持对焦得有多难!

根据我的计算(计算很不容易,因为多数景深表格/计算器都不包括f/0.7!) ,使用库布里克的50mmPlanar镜头拍摄2.5米开外的被摄对象,如果光圈完全打开,景深约为43mm。要是用现在常用的f/2.8获得同样的景深,拍摄对象离传感器平面的距离得是1米,出来的效果大概是个较近的特写镜头。不过你得记得,现代的对焦控制技术和Cine Tape测距仪之类的,在七十年代并不存在。

为了帮助米尔松,剧组还开发了一套独一无二的辅助对焦系统。当主摄影机从正面拍摄一名演员时,会有一个闭路电视摄像头拍下演员的侧面。这个侧面图像会被传输到一台监视器上,而监视器上安了标出距离的网格,好让米尔松知道演员移动了多少。这比站在镜头旁靠肉眼判断要准确得多。

低光摄影还有个和取景器有关的问题。MitchellBNC摄影机是非反射摄影机,它的快门上没有反射镜,不会在快门关闭时将图像反射到取景器上。但这种摄影机机身可向一侧倾斜,使取景器能在布置片场和排练时获得图像。等到真正开拍时,操作员是从一个自带透镜的侧面取景器获得图像的。库布里克的MitchellBNC的取景器基于棱镜设计,纯烛光点亮的画面光损失过于严重,以致于无法从中看到图像,所以最后它被一个改造过的Technicolor摄影机的反射镜式取景器取代了。

在现代人眼里,解决上述所有技术挑战后拍出的镜头看起来非常柔和,我认为这完全增加了它们的美感。《巴里·林登》捕捉到了烛光细腻的脆弱感,在四十五年后的今天也依然独一无二,令人沉醉。

 2 ) 人人均等

  三个小时的电影其实在节奏上做的非常的棒,类似于乐章的三分法在配乐上可以看得出来,军旅生活,家族斗争,以及最后的落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库布里克把第三乐章做了后置的处理,乐章提示移用到了结尾,所谓人归尘土,平等相拥。而原本的第三段的接点可以直接从影像风格可看出,大量的冷色调的出现和配乐的变化直接昭示着巴里悲惨的下场。我也不知道怎么做到的,他基本上连转场都没有使用直接用巴里哭泣的脸接上儿子的棺材,轻易完成了篇章的转换,也许是叙述者在影片之前有所铺垫,刻意的提到了巴里儿子的死亡,使得装换上不显得突兀,其实是非常完美,而篇章置后的PAT3标题有种让观众有种走不出故事的感觉,而你对故事有着强烈的需求。就这么一段话:不太成功的赌徒生涯,最后终归于尘土,使得故事具有了泛指性,大概说:世间上的爱恨情仇放在尘土中连尘埃都算不上,那我们看了这么一个悲剧又算什么?库布里克再一次的显示出了自己作为作者对于命运所抱有的疏离感,接近于虚无主义的结局预示着库布里克的实际上对于生活的极度不信任,在他的作品中都可略见一二,只是在巴里林登中交代的更为清晰。

  交代历史背景更像是一种间接赤裸裸的炫耀服饰上所花费的功夫,库布里克永远在艺术的追求上毫不松懈,在此也不再谈他对于服饰的运用是有多么的奢华。

  中央平衡构图模式已经达到了丧心病狂的运用,人们都说库布里克每个画面是如同油画般精美,其实是跟库布里克崇尚了古典主义有很大的关系,精湛的透视法运用和场景的布置使得原本合适这样一个古典悲剧的故事有了最大余地的发挥,现在看来,都不显得落伍,因为,古典总是经典的,经典总是永恒的。

  社会制度的泯灭人性的批判可以说是很少,库布里克更多的是将这样的制度展示在我们面前而非更多主观批判他,也不是说制度里就没一点有好处,就好像所有的事物一样,一个地方,总有好人,也总会有坏人,电影里巴里的悲剧好像是因为原本低贱的身份害了他,其实个人认为害惨了他的是我们认为那些好的性格,正如叙述者所歌颂的,热情,勇气,和骨气。这些性格帮助了他的成功,即使他是个投机者,他后半生的失败也注定如此。

  叙述者的观点也是非常奇妙,个人感觉这个叙事者就是查尔斯爵爷的儿子布灵顿的手下,所以在叙述过程第二段中,叙述者用了许多词汇来诋毁巴里,但是每一个词汇的诋毁找不到任何根据,只能寻求结果,用结果推断出来的根据是不可靠的,所以,这个讲故事的人一定布灵顿家族的历史记录员,因此他所叙述的故事其实是少胳膊断腿的,正如布灵顿向妈妈描述他和巴里决斗的场景一样。历史总是由人来叙述的,而真正公平的观点,在于篇章的题字上,所以我才在前文费力的分析PART3的题字。

  人人均等,都过于渺小,本归于尘土,当所有的一切在开始和终结中都是一样的,那么人世界走一遭就是来受苦的,苦难出自人间;也许我从“人人均等”这样的题字中看到了绝望,也有人因此看到了希望,因为虚无就是最好的公正。

 3 ) 拍摄地点记录,希望今年有时间走一圈

首先被普鲁士军队抓壮丁的地方

Cahir Castle, Cahir, Tipperary

http://www.heritageireland.ie/en/south-east/cahircastle/dia

电影中的Cahir Castle

现实中的Cahir Castle

接下来去见警察局局长什么的,被派去监视 Chevalier di Balibari 的漂亮屋子内部据说烧毁了,看不到啦。

Neues Palais, Sans Souci, Potsdam, Berlin (真的就取名叫新宫殿?!太随意了吧啊喂!!)

电影中的路

应该是右边的小圆顶

Chevalier di Balibari 他家

第一眼看到觉得跟在奥地利看到的美泉宫有点像,查了查发现自己可能看了很多建筑都白看了完全不像。。。。。

Schloss Ludwigsburg, Stuttgart, Germany

电影中的Schloss Ludwigsburg

场景在后面!

两个人开始专业赌场赚钱的地方。最喜欢最想去的场景啦!

Hohenzollern Castle, Hechingen, Germany

电影中夜晚的城堡

电影中日光下的城堡

现实中的城堡

这个角度过分好看了

开始追 Countess of Lyndon以及后来努力社交的有点水景的花园。原来旁边有大片水域啊。

Blenheim Palace, Woodstock, Oxfordshire

现实中的远景

当然少不了他入赘的城堡!

Castle Howard, Yorkshir

 4 ) 巴里·林登

10分

看的我真的好想哭!讲述了巴里·林登的一生,角度极其客观、冷静,“上述人物的悲欢,发生在乔治三世时期,不论好坏、美丑或贫富,现已平等归土。”好似黄粱一梦。无论命运如何无常,我们终究不能不屈就;无论人生如何荒诞,我们终究不能不经历。每个镜头截图,都是一幅油画。

"Good or bad, handsome or ugly, rich or poor, they are all equal now."

冷峻的黑底白字,观众接收长达近三个小时的《乱世儿女》后,最终得到导演库伯力克下的结语。

无论是贫是富、功过与否还是美丑,都将随着时代的推移,幻化成风,这些琐事都不再重要了。



人人谈起史丹利库伯力克(Stanley Kubrick,1928-1999)这位不愿与好莱坞妥协的鬼才导演,

大多数的影迷最先必定提起永恒的科幻经典《2001太空漫游》,惊悚类型翘楚《鬼店》,

或者是《奇爱博士》、《发条橘子》、《金甲部队》,还有「前」汤姆克鲁斯夫妇主演的《大开眼戒》等等。

奇怪的是,诞生于1975年的《乱世儿女》却时常被世人遗忘。


很难想像,库伯力克在完成惊世骇俗的《发条橘子》之后,居然转换路数,

耗费四年拍摄一部古色古香、美轮美奂的历史古装大戏,实让众人跌破眼镜。这充分证明库伯力克的才气和独到之处。

侯孝贤直说要有所突破,但仍显得力不从心;高达(Jean Luc-Godard)爷爷还是沉溺在他专属的影像探索,

作为一名电影导演,库伯力克不拘泥、依恋于同种题材,游走在各种类型电影之间,来去自如,每一部都有出乎意料的惊人表现;

同时他是个汲汲追求完美的导演,对于镜头与构图十分重视,也曾达到让演员take近百次的疯狂记录。

端看《乱世儿女》的精细雕琢程度,更可体会那种几近偏执狂的创作精神。



《乱世儿女》改篇自英国作家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发表于1844年的小说《The Luck of Barry Lyndon》。

故事背景设定在18世纪中叶的欧洲,英法两国七年战争正如火如荼展开,一位爱尔兰青年雷蒙巴瑞,

如何幸运地由无名小卒前往从军、晋身至英国上流社会,用手段获得爵位,和有财产、身份的林登夫人结婚,改名「巴瑞林登」;

最后却因耗尽钱财、负债累累,儿子布莱恩摔马身亡,遭林登夫人前夫之子-布林登的背叛,

最终身败名裂、黯然回乡,不知所终。



库伯力克以巨型的史诗篇幅,娓娓道来大时代之下的命运无常,对于人性亦有所深刻的描绘。

据传导演原先是打算拍萨克雷的另一名著《浮华世界》(Vanity Fair: A Novel without a Hero),

在搜集资料时,读到他这本当时默默无名的小说,结果爱不释手,决意要将它搬上大萤幕。

而他曾尝试筹拍《拿破仑传》时的服装与场景档案,也适时派上用场。

巴瑞林登的一生,因为库伯力克的坚持再度成为世人的焦点。

 

整部电影的结构分为两篇章节,一刀两断,标志的库氏印记。

每次必出现的旁白犹如台湾老戏院里头的辩士,

如神般的全知观点,平铺直叙、无音扬顿挫地侃侃而谈,不带感情,静待观众细细体会。

有人说,一部电影若用到大量旁白是下下之策;但是《乱世儿女》的旁白与影像是相辅相成、无法切割,缺一不可。

不知侯导的《戏梦人生》是否有受到影响,不过《戏梦》有李天禄现身说书,更增添与历史对话的魅力。



饰演巴瑞林登、因《爱的故事》走红的小生雷恩欧尼尔(Ryan O'Neal),没有库氏其他作品男主角的惊奇演技,

除了儿子小布莱恩丧命时的真情流露令人动容外,脸部神情略显呆板,容易使人过目即忘,怪不得会被称为最没有库氏风格的男主角。

林登夫人玛丽莎贝瑞森(Marisa Berenson),绝世美人一名,在悠悠烛光照映下,美艳动人;

里昂费塔利(Leon Vitali)演出布林登的青少年时期,也因为这部片的关系,日后他成为库柏力克的专属助理,直到导演过世为止。

整部片还有不少《发条橘子》的班底演员参与演出,有兴趣不妨看看能不能找出这些熟面孔。


 

《乱世儿女》摄影技术上的突破,就是使用光圈F0.7的蔡斯镜头(据称是太空总署NASA拍摄月球暗面用的,已不多见),

并使用感光度高的底片拍摄,连室内也采用自然光,华丽异常的烛光场景令人叹为观止。

每位演员彷佛真的成了十八世纪油画里的人物,动静得宜,绚烂如梦,

再搭配上库伯力克精心挑选的古典音乐,韩德尔、舒伯特、莫札特及巴赫创作的旋律悦耳动听,莫不使观者沉醉其中,难以忘怀。

如果能透过大萤幕观赏,想必是趟美好的时空旅行。


再来,不时穿插的远景空镜头,美丽如画的山水风景,爱尔兰的乡村田园风光,静谧清幽的落叶林道,优美迷人;

而后半段有更多色调冰冷的城堡室内戏,与前段有着鲜明的对比,故事也更为阴暗、沉重。

最让我惊艳的,便是整部片散发著亚洲电影特有的诗意:

抒情似地寄景于情,长镜头的运用,摄影机如名旁观者般观望着芸芸众生,冷静、客观;

以及电影结束时留给观众的「余韵」……这部电影都做了完美的诠释。

只是大量缓慢的zoom镜头看久会有点腻,也许是《发条橘子》的遗毒未尽吧!不过还是看得很过瘾!


《乱世儿女》甫推出时,声势极大,时代杂志还为之做了封面专题报导。而其极为杰出的美术、摄影,

双双获得了1976年的奥斯卡奖,库伯力克自己也获得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的提名;

只是这两个奖项依旧无缘,全都颁给了另一部也是好评不断、杰克尼可逊主演的《飞越杜鹃窝》。

一向看「戏」为主的美国影评们则对本片好恶参半,多数嫌之沉闷、冗长,市场上的票房反应也不如预期。

尽管欧洲艺术圈给予热烈回响,但对这对这位美国出生、长居英国的电影导演是个不小的打击,

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创作走向--挑选能在商业和艺术间取得平衡的题材,造就日后的《鬼店》、《金甲部队》,跟观众更靠近了。



事隔多年,回头来看《乱世儿女》,仍不嫌过时;

马丁史柯西斯对本片的艺术成就赞誉有佳,雷利史考特一鸣惊人的处女作《决斗的人》风格上深受影响。

巴瑞林登的传奇早已随时间洪流淡去,但这部库氏作品仍将持续影响后进电影人,

更多人会知道,我们曾经拥有过一位厉害的导演,曾经拍出过许多如此精采的电影--

别忽略还有这部美到令人屏息的《乱世儿女》。

======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先请教各位一个问题:那就是:谁有f0.7的镜头?即使是在工业发达的21世纪,这样的东西恐怕也无处寻觅吧。或许,全世界只有一块f0.7镜头──就是导演库布里克拍摄这部《乱世儿女》所用的那一块。

这块珍贵的镜头,据说是蔡司为美国航空航天局定制的产品,不知为什么流落到了库布里克手中。他将这块镜头稍加改装后,安装到了摄象机上。f0.7的巨大透光量,使得他在拍摄室内景物时可以完全使用烛光照明,而没有任何其它的人造光源。

有了这样的拍摄利器,这部电影无论是野外风景还是室内空间,构图用光都极其用心,就像是一幅幅流动的精美油画,随便拉出一幅,都能挂到墙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影片有意识的采用大量的“中心构图”,尤其在室内场景中,总是用柱子、门窗、桌椅等物品标明画面的中心点,而那里也正是即将展开的场景的中心,是摄影机想要引导观众关注的中心。从视觉心理上来说,只有在对称发生偏转或变动时,才会有活跃动态的感觉,这种静止镜头中的标准对称,只能产生沉闷的心理的感受。而这也正是库布里克想要传达的:一个死气沉沉的社会,等级森严,无所事事。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18世纪的欧洲,当时英普同盟和法奥俄同盟正打得不可开交。一文不名的爱尔兰无赖、穷小子Barry,由于机缘巧合,结识了一个富有的寡妇,并藉此挤入了上流社会。但他为了追求贵族爵位而和勋爵决斗,最后被驱逐出英国。或许这部电影该译作《欧洲版鹿鼎记》更合适。

在这部电影中,主角Barry Lyndon的扮演者Ryan O'Neal很好的把握了小无赖自由自在,毫无道德压力的心情。他本人和这部电影也获得了最佳电影艺术学员奖,最佳艺术导演奖,不列颠最佳电影奖等一系列奖项。在这部超过3个小时的电影中,至少有二三十处值得记录为静态画面的场景。当然,如果你没有以上所说的f0.7镜头,还是试着打几快反光板吧。毕竟,f0.7听上去比神话还遥远。

 5 ) 好

很多人一说起大师,都会往深奥玄妙上走。其实真正的大师一点也不会故弄玄虚。他们的美妙是你完全能够感受和理解的。


对这部只用自然光和烛光拍出油画感觉的片子,视觉上当然是无可挑剔的,每一个镜头的起始和终止,机位都在它最应该在的地方,平静的视角,让你脱离了那些人物的悲伤、欢乐、荣耀、凄凉,站在一旁,去欣赏大命运的美。

不过如果只谈画面而不谈音乐,这部片就失掉了一半灵魂。

我很惊讶音乐和镜头、节奏以及人物内心世界的默契。碟里带了原声,可惜弄不下来,于是上网疯狂寻了一整天,却无意发现这样一段记录,库布里克看过《西部往事》,对里面先写好音乐再拍电影的方法很欣赏,于是立刻实践到自己的片里,拍摄现场都是一边放着音乐一边表演,听着音乐来找机位,找演员的站位,找移动的节奏。。。


电影何以能被视为一门融合各种艺术形式的而体现价值的艺术,Barry Lyndon是很有力的例证之一。


已经将原声上传到这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取 http://pickup.mofile.com/5673772425358464

 6 ) 不要低估了库布里克

最近抽空断断续续地把《乱世儿女》又看了一遍,这是第四遍。
针对这部电影的褒扬与批评交叉在电影技术这一点上:服装、道具、配乐、F0.7的镜头、烛光、油画般的画面……赞赏者说:牛逼!批评者说:形式主义!这种倾向与奥斯卡对库布里克的评价一致。《2001太空漫游》带给他一个最佳技术奖,《乱世儿女》则是最佳服装、道具、摄影和配乐。不论戛纳,还是奥斯卡,他一生无缘导演编剧奖项。
当众人把库布里克看作一个偏执的细节控时,请想一想,拥有他那般心智的人,会拍一部华丽其外,空洞其里的片子吗?
《2001太空漫游》、《发条橙》、《大开眼戒》都被镀上了令人惊叹的形式,但在它们的形式下面有着与之匹配的深厚内涵。用土里土气的语言说,是“艺术形式与创作内容的完美结合”。《乱世儿女》一样,有一种大气、无形,让人一次次回味,而不感到腻歪的魅力,也就是库布里克本人的魅力。
在《乱世儿女》均衡的田园构图、复古的情调与极浅极柔和景深之下,库布里克讲了一个充满哲理的故事,而且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人生哲理。罗素曾说,如果你觉得不快乐,就想想你在宇宙中是如此渺小的一个粒子,从生到灭,不过如此。我觉得这个心理建议不太可行,它非但不让人释怀,反而增加恐惧,因为人的恐惧正来自于对生命渺小的恐惧,害怕活了一辈子什么都不是。库布里克用电影语言讲的哲理故事和罗素的话一个道理,但温和许多,看了舒坦。
故事发生在十八世纪的英国,一个一文不名的爱尔兰小伙子瑞蒙德•巴瑞初恋受挫,远走他乡。在数年内,通过巧合、运气与自身的魄力,他曲折地踏上了人生的顶峰,娶了一个漂亮的贵族寡妇,享有她的全部财产,还得到一个心爱的儿子。然而,他的人生好像一条抛物线,到达最大值便一路向下滑落,直到失去一切,回到起点。而他的一生和生命中的时间,却再也回不去了。
在这个浅白又俗套的故事背后,是一个“人”的状况:一个人与历史的关系、世俗生活对他的价值、他生命的意义。片中有几段旁白与字幕对这种“状况”作了一点诠释:
巴瑞所在的部队渡过英吉利海峡,去和法国人打那场“七年战争”。当军舰乘风破浪的时候,旁白说:
It would require a great philosopher and historian to explain the causes of the famous Seven Years War in which Europe was engaged and in which Barry’s regiment was now on its way to take part. Let it suffice to say, that England and Prussia were allies and at war against the French, the Swedes, the Russians and the Austrians.

开战的时刻,旁白接着说:
Barry's first taste of battle was only a skirmish against a small rearguard of Frenchmen who occupied an orchard beside a road down which, a few hours later, the English main force would wish to pass. Though this encounter is not recorded in any history books, it was memorable enough for those who took part...
It is well to dream of glorious war in a snug armchair at home, but it is a very different thing to see it first hand…

一场让史学家争论不休的战争,一次被后人遗忘的战役,对于几百年前身处战场的巴瑞,却意味着闪烁不明的命运,对于那些敲着鼓,顶着子弹倒下的士兵来说,则意味着一切的终结。
巴瑞幸运地躲过了子弹,之后,他像一个冲浪高手,在各种境遇中穿梭自如,名利双收。巴瑞远非完人,他是一个虚无的奋斗者,在历史中仿佛一粒灰尘,却是一个伟大的父亲:

Barry had his faults, but no one could say of him that he is not a good and tender father. He loved his son with blind partiality. He denied him nothing. It is impossible to convey what high hopes he had for the boy and he indulged in a thousand fond anticipations as to his future success and figure in the world. But Fate had determined that he should leave none of his race behind him, and that he should finish his life poor, lonely and childless.

但是,“命中注定,他的后代无法延续他生命的痕迹。”当他的年幼儿子坠马重伤,躺在床上濒死之际,巴瑞失声痛哭。
终于,他为之倾注了所有的爱的儿子,也是他与这个永恒而无情的世界的唯一联接,死了。
镜头突然切向他儿子的葬礼,送葬的队伍,小巧的黑色棺材,配上牧师的悼词和略带忧伤的恢弘配乐。整部电影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镜头,我觉得,库布里克的温情尽在其中,虽然整部电影的视角冷峻而疏离。
巴瑞在最后的决斗中失去一条小腿,再次离家远行,成了一个孤独、落魄的残废,一个失败的赌徒,后来了无音讯。

片尾的字幕写道:
It was in the reign of George III that the aforesaid personages lived and quarreled - good or bad, handsome or ugly, rich or poor - they are all equal now.

巴瑞的一生青涩过、勇猛过、纠结过、悲痛过……几百年后看,都无所谓了。

这个俗套的人生故事讲完了,与《知音》上的文章没什么本质的不同。也许,世上本没有俗套,恶俗的人多了,便俗了起来。如果让库布里克用他的摄影、配乐、布景来讲一个俗套的故事,就好听极了。所以,不可低估了他。

库布里克另一个被低估的地方是,许多人以为他是不计后果的艺术疯子,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视觉效果。实际上,尽管《乱世儿女》当年的票房不理想,总的来说,他的电影赚了大钱(只说票房,不算DVD之类的衍生品)。《乱世儿女》里服饰精致无比,但是,为了节约成本,许多远景中的群众演员穿的是纸做的衣服。

Barry Lyndon

Written for the Screen
Produced and Directed

By Stanley Kubrick

 短评

传奇的f0.7镜头,传奇的全自然光烛光,从头到尾一丝不苟极趋沉闷的中心构图、调度、剪接、推进,一直到配乐的发挥和标准的两段结构。库老的古典主义传奇。

6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力荐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汎彼浩劫,窅然空蹤。月出東斗,好風相從。太華夜碧,人聞清鐘。虛佇神素,脫然畦封。黃唐在獨,落落玄宗。

11分钟前
  • 焚紙樓
  • 推荐

穷尽一生,也不过是从20基尼到500基尼的长度。

12分钟前
  • 乔小囧
  • 力荐

【中国电影资料馆库布里克展放映】第二遍看,依旧震撼。在资料馆大银幕上,那些用F0.7镜头拍摄的每一帧都古典精致得可以挂在美术馆的画面的美丽纤毫毕现。观感太好让人泪流满面。看到某让人略讨厌的角色死去的情节竟然湿了……现在我已被片中反复出现的震撼配乐《Sarabande》洗脑

13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古典主义文学的第三人称,冷静的叙述完全围绕着巴里,但是却几乎不用巴里的眼光去看。大库布里克是世界影坛的第一个全类型天才,李安是第二个。

15分钟前
  • 石墙
  • 推荐

3个小时流畅,沉着,写实的叙事风格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摄影更是极致,连一丝光线都扑捉得如此完美,配乐是继2001后把古典音乐用得最好的一次,逼逼西的各种只能称为古装片,库布里克一部巴里·林登才真正成就了古典。

18分钟前
  • 兮称
  • 力荐

Bloody hell!库神把科幻片、战争片、恐怖片、悬疑片、剧情片、cult片统统拍到极致也就罢了,我勒个去连英伦古典文艺片都拍成这样,你个天才老混蛋让BBC情何以堪啊!

21分钟前
  • 弥呀
  • 力荐

一个死气沉沉的社会,等级森严,无所事事。一个人的逃避,或为改变命运而进行的努力,不过是命运借以最终达成的工具。放弃心灵真实以求获得社会地位,最终却是在浮华社会中逐步失去所有的真实,成为一个脂粉锦缎包裹下的空无。

23分钟前
  • 伊卡洛斯
  • 力荐

Lyndon爵士病重身亡,一年后,Barry和Lady Lyndon结婚,也成了一名贵族,改名为Barry Lyndon。但Lyndon爵士和Lady Lyndon的儿子Bullingdon却十分不喜欢Barry,Barry也预感到自己的未来将会毁于Bullingdon手中...

25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有没有人觉得这是部神作啊?????怎么每一方面都表现得这么好啦??战争、爱情、堕落、从天堂到地狱、甚至到了结尾我都要哭了。看了整整一个晚上 倒回去三次

28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每一个镜头都可以装上画框,挂到美术馆里去。

30分钟前
  • Jean
  • 推荐

在描述巴里儿子的死时,一直保持客观俯视态度的老库终于未能一直中立,以极其动情的方法渲染巴里丧子的悲痛(如那个从病床切到葬礼的蒙太奇),一下子击中了我。无可挑剔的华丽摄影和服饰曾被指摘为形式主义至上,但我以为这种形式恰好符合影片的内核,即璀璨外表下的空虚的灵魂。开篇的情欲戏太牛!

31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力荐

第三遍看的感觉仍然是:视觉,听觉,气氛,对白,节奏,行止,于那个时代电影能复制的东西库布里克基本都复制了,可这乱世浮生流水账故事实在有点闷。3.5

35分钟前
  • LOOK
  • 还行

萨克雷的小说、亨德尔的音乐,18世纪的油画、家庭成员睡前阅读般的叙事,忘记了编年,也忘记了幕次,这是南柯一梦,综合古典艺术的形式之美。

40分钟前
  • 袁牧
  • 力荐

三个小时?一点不长,这种典型的电视连续剧情节无论是墨西哥,韩国,中国哪个国家来拍都是几十集起,看完还浪费好多狗血。库布里克让你花三个小时看了一个人一生可能的起伏,在一个精美的风俗长卷中。

45分钟前
  • NullPointer
  • 推荐

暗黑版阿甘。巴里并非品质坏,而是没有品质,见缝就钻,见洞就插,不讲原则,没有坚守,所以他像具行尸走肉。无根之人的奥德赛,生命的最后阶段才算收获了点道德感。精英挺好的,应该争当精英,不过当成精赵就不酷了。最不可能斗过命运的就是小聪明,命运终究会把一切都夺回去。真小人也好过伪君子。

46分钟前
  • 柴斯卡
  • 还行

“世界真是烂透了,所以库布里克主人公通常标准很低无甚奢求,就像片中的林登:从一个情景跳到另一个情景,头脑里没有特别的目标,这会儿他挺战事的其中一方,下次又会跑到另一方;此刻他富有,下一刻就穷困。不管世界如何运转,他总在随波逐流。如果找到幸福,一把抓住毫不迟疑;如果麻烦来临,迅速逃离绝无犹豫。如果有人死去或者痛苦,他也总会默默念叨还好不是自己。这就是库布里克电影中身处最糟糕的世界时,一个人所能做到的最好。”

51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重看@新衡山,四星半;库布里克真乃技术狂人,画面如此讲究,看这光线和色彩流动的油画不过誉,每处的构图和站姿坐相都绝对精心排练过,非强迫症不能也;《红与黑》于连同类,《漂亮朋友》杜洛瓦共好。

5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库布里克代表作,一部恢弘的文艺片。库导的作品大多具有惊悚和疯狂的主题,这部却是例外。3小时的片长和缓慢的节奏吓跑了大批观众,但不得不承认:该片技术上趋于完美,f0.7镜头和美如油画的全自然光与烛光摄影、给力的服装和道具配上巴赫舒伯特莫扎特等人的古典乐共同造就了这部古典力作。(8.5/10)

5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在《乱世儿女》均衡的田园构图、复古的情调与极浅极柔和景深之下,库布里克讲了一个充满哲理的故事“从生到灭,不过如此”

1小时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