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爱 Crimedamour‎

正片

主演: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露德温·塞尼耶,Patrick,Mille,Guillaume,Marquet,Gérald,Laroche,Julien,Rochefort,奥利维尔·雷堡汀,Mike,Powers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0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罪爱 Crimedamour‎ 剧照 NO.1罪爱 Crimedamour‎ 剧照 NO.2罪爱 Crimedamour‎ 剧照 NO.3罪爱 Crimedamour‎ 剧照 NO.4罪爱 Crimedamour‎ 剧照 NO.5罪爱 Crimedamour‎ 剧照 NO.6罪爱 Crimedamour‎ 剧照 NO.13罪爱 Crimedamour‎ 剧照 NO.14罪爱 Crimedamour‎ 剧照 NO.15罪爱 Crimedamour‎ 剧照 NO.16罪爱 Crimedamour‎ 剧照 NO.17罪爱 Crimedamour‎ 剧照 NO.18罪爱 Crimedamour‎ 剧照 NO.19罪爱 Crimedamour‎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热病时期的爱情?


不知道有多少看完这部电影的观众,最后能意识到《最爱》这部电影的野心和企图。它实际上并不想只讲述一个绝望的婚外恋故事,它只是在各种无奈之下,别别扭扭地变成了一部由章子怡和郭富城这样的大明星主演的爱情故事。这部电影原来的名字叫《魔术时代》,后来改名成《魔术外传》、《罪爱》,最后变成了现在的《最爱》。从电影片名的更迭,我们或许可以猜想出一些原因,来推断出这个故事原本最初的模样应该是什么样的。

从《孔雀》到《立春》,再到现在这部《最爱》,顾长卫导演的电影在故事上越来越脱离现实,而在气质上则越来越接近现实。相比《孔雀》和《立春》所试图描述的那种“沉默的一代”相比,《最爱》的主人公是一个在国内相对小众,并且被各方所刻意漠视的群体:农村艾滋病患者。可能是出于叙事安全性的需要,整个电影故事已经将背景放置在一个几乎完全封闭的环境中,所有试图和现实有所勾连的细节都呈现出了一种奇怪的暧昧状态,最后整部电影的叙事重点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不得不变成了赵得意和商琴琴的一次“事先张扬的婚外恋事件”,虽然电影仍然保留了足够的叙事动力,但整部电影中最能令国内观众有所感慨的故事元素基本上已经荡然无存了。

《最爱》这部电影在我看来,属于典型的“坏的好电影”。就其本质而言,《最爱》是一部好电影,它在重重禁锢之中,仍试图去讲述一个对当下现实的种种荒诞和悲剧有所反思的故事。在许多中国电影面对诸多荒诞现实时所表现出的闪转腾挪功夫,《最爱》这部电影还是试图去做一次正面强攻的,无论最后结果如何,其勇气和情怀都是值得尊敬的。

但所谓的“坏的好电影”,就是它在现实的重重禁锢之中,虽然立意高远,但却终究不免在最后的成片中束手束脚,被迫做出了许多无奈和无谓的牺牲,最后使得本片成为一个在艺术性上留有许多遗憾的影片。造成这种遗憾的,既有冰冷的现实因素,也有艺术手段的匮乏和内心情怀的缺失。

我们现在已经无法从最后公映的影片中来判断,那种略显冷漠的旁观视角是顾长卫导演在创作时的初衷,还是经历了无数次妥协之后无奈留下的遗憾。但《最爱》这部电影无疑会让许多观众感到一种悄无声息的窒息感,因为片中所有人物的命运都令观众感到生命的荒诞和虚无,而且入戏越深的观众越能感受到这种无处不在的绝望。如果一个观众自己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并充分了解了这部电影背后的实际故事,那么这位观众是能够通过这部电影得到许多超越本片的思考。但是对于很多只是冲着电影明星和奇情故事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会在黑暗的影院里给他们迎头一棒,因为他们完全没有做好准备去面对这样一个讲述绝望和疯狂的故事。

在所谓的“热病”背景之下,《最爱》讲述了一个本质其实很绝望的故事。面对注定将要到来的末日绝境,唯有爱情才能拯救灵魂。在这样一个经典的设置之中,好的故事和好的人物,会让观众的情绪在绝望和希望之间游走,如同溺水之人,拼尽全力去寻找最后一丝救赎自己的希望。即使最后终将直面黑暗,但终于相信黑暗之外仍有希望,观众心中依旧会有一丝欣慰。而关键就在于这个“相信”,即使故事本身是悲剧性的,但电影传递给观众的最后仍然需要是光明和希望。

这种绝境之中的希望,既是艺术能力的展现,也是导演情怀的体现。电影中不能只有单纯的绝望。现实已经够绝望了,我们为什么还要在电影中再绝望一次?我们需要去相信某种我们可能无缘去见证的希望,即使我们最后终将直面黑暗,但好电影能给我们一些抚慰:黑暗之外一定仍有希望。这个世界一定有生存下去的意义。我们只是在寻找的道路上。

 2 ) 注定悄无声息的离开


        得了热病的人,注定悄无声息的离开,这部电影也是。
        我写影评的这天,电影第三天上映,就撞上了《速度与激情5》这部大片。没几天功夫,功夫熊猫2,加勒比海盗4该上了。很难想象那时还会有谁会关注这部国产电影。一部电影,先被强剪1/3,又被安排在这种档期上映,换成别的导演,怕都会在媒体前小媳妇似得控诉这种不公平待遇。
        但顾长卫没有。或许,和片中那些因贫穷而卖血,却感染艾滋的病人相比,我们每个人都会忘记自己的那点不公平。毕竟这种不幸,绝不仅仅发生在电影中。
        不幸,从老柱柱说起。老柱柱是娘娘屯这座陕北山村里唯一的教师。从两个儿子名字可以看出,这兄弟俩的出世曾给他带来怎样的欢乐。齐全,齐全!这日子不缺吃和穿,白天有一群娃娃等我教书,晚上有个婆娘等着我吃饭。本来就受全村人敬重,现在又有个大胖小子能传宗接代。这日子齐全了,就起名齐全吧。得意,得意! 咱婆娘的肚子真争气,没几年又给添了个儿子!老子真他妈的得意啊,这老二就叫得意吧。那时的老柱柱一定想不到,这是他好日子的尽头。婆娘几年后就走了,而这两个儿子长大后,先后摧毁了一切他所珍视的美好。
        老大当了血头,老二搞了叔伯兄弟的媳妇;老大变成传播艾滋病的灾星,老二自己得了艾滋;老柱柱失去了老大生的长孙,又将失去自己生的老二;因为老大,娘娘屯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艾滋村,小学里的孩子们都被吓走了。老柱柱固执的守着学校的财物房舍,期待有一天孩子们会回来,却又因为老二的丑事,不得不眼睁睁的看着学校被洗劫一空。但在片中,他却还算得上一个幸运的人。
他还能好好活,他们却只能死。有些人甚至是急着死。若是能像癌症病人一样,亲友在床前围绕着,那他们也会留恋生吧。可这被当作瘟神的日子,唱小曲的老头二骚一天也过不下去了。在死前他曾高兴过,老柱柱带来了一个善意的谎言:有新药了,热病能治了。这药能不能吃上倒是小事,重要的是有药可医,那他们就是一群普通的病人,就像是得了感冒或者梅毒一般无害,还能活在正常人中间。那天他不再是瘟神,又变回了受人欢迎的艺人。一个唱曲儿的老瞎子,那种没有人敢围过来听的日子,还是一天都不要过得好。当谎言被戳破时,他倒头就死,干脆利落。
所以这当然不是一部爱情电影。它是一副群像,面对最悲哀的死亡,有的人拼命去挣一副棺材板,有的人耳后边枝花对你回眸一笑。
当大多数人都在默默等死时。有两个人却想好好活着。堂堂正正的在一起,活半年,半个月,都行。得意一天是一天。当这种愿望也只能是奢望时, 就让人难以释怀。
        
        最后说句跑题的话。艾滋病在上世纪80年代在西方横空出世,无药可医。那时人们不知它为何而起,只见其从何而来,便将之归结为上帝对人类性乱的惩罚。将绝症与罪孽联系在一起,其实颇让人心理上过得去。死出游因,总好过飞来横祸让人死不瞑目。
可在中国,艾滋病随着非法采血在最贫困的农村传播时,却没有相应的罪能给予人这种虚妄的安慰。这些人有什么罪呢?卖血换点钱,买一瓶城里人用的洗发水算得上贪婪之罪么,吃两袋城里人才吃得上的白面算得上骄奢之罪么,买些生活必需的药物算得上贪生怕死之罪么。
如果真得要为这种灾难找一个相应的罪的话,那也许应该是,有人很穷,有人很富,他们近在眼前,远在天边。却没有一种正常的渠道,让穷人变成富人。
这或许称得上该遭天谴的罪孽,也值得有些人来承担。可就像大变活人的魔术,一阵眼花缭乱的烟雾之后,才发现被关起来受刑的,已经换了一拨人。

PS 小孩儿的旁白好像陕北版麦兜。左小诅咒的配乐很赞,不过完全被脱胎于陕北民歌的《吹牛》抢戏了。这小曲儿是这么唱的:
孔老二,给我管过账。
张天师,给我看菜园。

老婆子,我有八万六啊。
好儿孙,我有十万三。
我本是,老天爷他干爹。
你看我体面不体面。
当时听着挺开心,回去才想明白,这说的是身后事。唉,吹牛只能在阴间. 活着难得体面的时代,只好希望死后真有一个过得上体面的生活的世界。 要是还有来生,再投胎时记得别选very hard模式。

 3 ) 做爱无罪,私奔有理——吐槽

   进场的时候,sugar对我说,据说很虐。参考了豆瓣的评价,我很得意的说,没有关系,我带够了纸巾。

  谁知道,我猜中开头,没有猜中这结尾,我带够了纸巾,却不是用来擦眼泪,而是用来捂着嘴巴,省的恶心的呕吐出来的。
  章子怡出场的第一个镜头是相当给力的,在那个灰头土脸的小学里,连最漂亮的雯丽大妈也是常年一件军绿色外衣,泼辣彪悍而土气。一身红衣、年轻貌美,打扮娇俏章子怡出现了,这是最直观的性别符号,对这些压抑绝望的男人们的刺激是赤裸裸的,我们甚至能听见那一扇扇玻璃窗子后哗哗的口水声。这是所有黄土地里的爱情故事最常见的桥断了。接下来,应该是也流着口水的郭富城上场了吧。
  故事是怎么开展的,还是一个俗气的桥段,章子怡的红袄袄丢了,老实正直的校长想了办法:让小偷半夜悄悄放回来。但是好奇害死猫,我们当然可以理解章子怡想抓小偷的心情,也可以理解一年多没有性生活的郭富城的闲的蛋疼。于是俩人在房顶相遇了。哦,接下来呢,如果是烂漫爱情剧上演,他俩就该看月亮看星星,谈诗歌谈人生。如果是正直革命剧,俩人就该在痛斥小偷品性败坏,捎带痛斥一下濮存昕的人性泯灭和与小偷斗智斗勇的艰苦斗争中产生同志般的情谊。如果是狗血伦理剧呢,就是哭诉各自的妻子和丈夫的冷漠和命运的不公中,惺惺相惜,产生同命相怜的爱情。
  可是,顾导还是延续了你期待美好,他给你猥琐的极品路线。偏不让你猜中这结尾,接下来上演的是,日本爱情动作片。郭富城果断果敢,直抒胸臆的表达了对于妻子不和自己性生活的饥渴,还对章子怡不和丈夫性生活表示了不解。然后,直接急吼吼色狼上身,上演了霸王硬上弓,可怜的美丽的矜持的章子怡,无力抵抗,无奈就烦。让我们相信那是无奈就范吧,那绝对不是欲拒还迎,半推半就,矜持的章子怡连台词都是:不要,不...要...啊...那静谧的夜晚中想起来的绝对不是饥渴男女荷尔蒙激增的声音,而是纯洁男女心灵碰撞出的火花。
  勾搭成奸,啊不,猩猩相惜的俩人开始了美好的热烈的谈情做爱,啊不,谈情说爱中,你看,那废弃的仓库,无人的山坡,到处都是他们爱的见证,总之,就是他俩的爱,被全村人都看见了。那个凶残暴力的章子怡的丈夫蔡国庆,过去对患者不同情不怜悯,对患者实施拒绝性生活的冷暴力,后来又亲自驮着米把章子怡送进了小学这个患者集中营,在这时又对她进行了泯灭人性,野蛮低级的报复,让她游街。而郭富城呢,这时候,英勇机智的采取了战略躲藏的作战方法,对被抓奸在床的章子怡被赶回娘家采取了不闻不问的态度。

   事实证明,这是伟大的战略,正确的战略。因为爱美的章子怡要回来取夏天的衣服啊。于是一年之后的郭富城截住了章子怡,先是上演了一出动作片,一年多了么,你懂得,然后俩人时髦的私奔了,虽然还在本村,但是私奔的时髦本质不能变啊。解放区的天是蓝蓝的天啊,私奔的俩人腰不疼了,腿不酸了,走路也有劲了,光天化日下洗衣服都可以直接穿蕾丝小吊带了,连做爱都可以一天两次了啊。由此鉴定,最近颇为轰轰烈烈的二王私奔,绝对是看了最爱之后,对私奔生活激起了美好而纯洁的向往,顾导,一定要记得问王功权要版权费啊!
  物质基础有了,一天两次的俩人不饥渴了,终于开始琢磨精神层面的追求,于是俩人做了个伟大的决定,趁活着,结婚吧。郭富城这个封建社会的反叛者,为了追求真爱,毅然决然的打破了封建社会的枷锁,把自家的小院送给了章子怡的丈夫蔡国庆,至于郭富城死了他的孩子怎么办,这么俗气的问题,就留给他那个对他性生活暴力的前妻好了。结了婚的俩人生活更加和谐了,除了探索一些生理知识外,也开始了对医学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你看,对于发烧了降温这个问题,就不仅可以采取打针吃药冷敷的手段。聪明的章子怡探索出了新的办法,那就是把自己泡在冷水缸里,通过把冰冻自己的身体贴上对方,来对郭富城降温。可见,我们平时老讨伐那些狗血电视剧是不对的,谁说那些电视剧没用,你敢说这个办法,不是顾导在看了狗血武侠剧里,女猪脚主动脱光衣服,用火热的身体温暖冰冷的男猪脚的办法后想出来的。不要说那些向郭富城身体上泼凉水的俗气办法,首先,美丽而柔弱的章子怡,抬得动那么沉重的水缸吗?其次,不这么办,我们这些庸俗的观众怎么会有不光看到了郭富城的裸体之外,还看到了章子怡裸体的福利?得了便宜而卖乖是不对的,所以,这个办法是伟大的,正确的,当然了,科学尝试总允许出点小差错的,于是,美丽的章子怡啊,就冻死了啊。接下来我们必须相信郭富城对章子怡是真爱了,他自残了,他不是自杀了,他自残了啊,你敢说那血淋淋的镜头暴力,残忍,恶心?真是没品味,这是多么浓烈的爱情的表现形式啊,简单的殉情自杀绝对不能表达郭富城对章子怡的爱,必须要用这种血腥的自残才能表达那漫山遍野的赤裸裸的爱啊。
  综上所述,这绝对是一部感人的,深情的爱情(动作)片。来,让我们一起喊:趁活着,做爱吧~~~~~~~~~~~~~~~~
 最后,我忒真诚的希望顾长卫老老实实的当摄影师,给他老婆掌镜吧,起码蒋雯丽一部我们天上见便可以将他甩到拍马都赶不上。

 4 ) 撩起最爱的红袄袄

跟《孔雀》、《立春》一样,《最爱》也始于一段画外音旁白,讲起了不算久远的故事。从天堂到喜马拉雅山,看得出顾长卫喜欢旁白叙述,说它文艺腔或者艺术性加工都不为过。本来爱添旁白的电影也很常见,但是,旁白出自谁口,这个很重要。出现套拍纪录片《在一起》里的小孩,很熟悉。用小孩口吻说出一堆深沉旁白,这个真没想到。之后问题愈发严重起来,每告一段落,就来一总结陈词,听着相当突兀。顾长卫先前的作品关注不被理解的小人物,现在它产生了改变,主人公希望得到周围人的理解和认同,这跟顾长卫试图走近观众的意图是一致的。事先埋设好的旁白,它把观众引向了高高在上的上帝视角。这般拔高的处理手法,个人实在不喜欢。

《最爱》有好几段拍得不错,像姜文开着他的火车来,蒸气鸣笛,见证了爱情的喷发。一只好奇、贪吃又特立独行的猪,它带着人跑,患上热病的,还不如猪自在。电影摒弃了常人预设的人伦悲剧和道德灾难,努力去营造荒诞夸张的黑色氛围。在一个封闭的小村,病人们组建了一个更加封闭的村中村,偷吃偷情偷东西。苦中作乐,生死度外。然而当黑色变成了悲戚,当影像风格发生明显转变,镜头焦点游移到了主人公身上,他们的爱情被放大,《最爱》就多少变得有些一厢情愿。影片尝试用国人传统的美好愿景,达成内心的告慰,让观者和主人公的命运连在了一起。这就如同那个彩蛋结尾,孤独的烟花为谁而放,意义胜过一切。

能想象《最爱》的最初面貌,在热病来袭的背景下,它应该是一个村庄的全貌、一堆人物的群像。现在,《最爱》空剩下了一份爱情的特写,余下人物支离破碎,完整性受损。他们赶场一般,陆续死亡。很多时候,《最爱》的剪辑显得有些混乱,跳着往前走,暴露出一块块的空白。不由想起去年的《碧罗雪山》,里头也是封闭村庄,危机降临,多方矛盾。一堆人物,线索穿插。一份无望的爱情,虽有挣扎却归于冷静。于是可以说,《最爱》里,爱情本应该是锦上添花的一笔,结果面对孱弱的躯壳,它现在反倒成了雪中送炭。没有苦巴巴的爱情,主人公就拿不到象征合法的婚姻证——这是男女结合的合法证明,也是热病病人身份的合法证明,他们微薄的生存权利被官方和世人认可了。最讽刺的一点则是,两个主人公都不是死于热病,一个死于受冻,一个死于心碎,这不能不说是有意的美化。

表面来看,五月档期里的《最爱》和《不再让你孤单》撞上了,二者都是苦情大戏,一段多舛爱情。然而试看《最爱》里的郭富城,他在绝大多数时间里还是相当“乐天”的,老天拿他没办法。他大胆去追求身份等同的爱情,这份爱情又迅速被催化为变异的亲情,血浓于水,很是新鲜。章子怡身上的红袄袄也是标志存在,它表现为色彩上的连续,热病的血、女人穿的衣裳、结婚证的本本。既是绝症,又是爱情。一时的美好,却终归会走向残酷。

如果撩开《最爱》里的红袄袄,我们看得见正常的情欲,看得见拥有正常人情感的热病病人。那就像年轻村民看到章子怡露出一屁股,性急难耐。那也可以是死后有可埋之土的祈求,归于风俗。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把红袄袄换做黑幕或者遮羞布,从中看到人性的丑恶、世俗的冰冷以及某种力量的缺席。最重要的一点,还有那些被删去的、看不见的断片残卷。我在情感上支持《最爱》,但在理性上,又必须正视被损害了的创作本身。

 5 ) 我站在离你最近的地方,却离世界最远

如果说,故事是从这里开始的——漫天飞雪,可能有风有沙! 一株杨树屹立在一片空白里,世界显出大大的静! 看,却始终看不出里面的所以然,可仍被深深的震撼了,大俗即大雅,这种爱情,卑微得那么可怜可气可叹,却又那么干净。 像澄澈的喜马拉雅下倒影的手相,终将成为永远的绝唱。 现实的世界,脏了人的灵魂! 一个故事,几个人,好好坏坏,喜悦悲伤的笔调——你说:人的生命,就像树叶一样,说掉就掉了。 很多人,一个圈,闹闹嚷嚷的看客过客,走过——所谓的道德,在真正应该束缚的时候毫无用处,而在真正宽恕的境界却落了空,我想,这就是所谓的空白。 穿过人群,沧桑的背影,无法弥补的空白,无能为力! 法律的纵容,是人心灵底线的卑微祈求。 人之常情般的恻隐,你、我——都动了心! 躁动的心,掩映下低吼的铁轨… 杂草、铁轨、堆满杂物的破屋子。 低贱、偷偷摸摸、见不得人,我们都倒吸了凉气。 病态的世俗,不能容忍的洁白。 其实,他们所要寻找的无非是一个可以容纳他们精神生理爱情的据点。没有繁华的背景,那种苍凉的离别,悲哀的笔调下继续的灵魂之旅,我们都在彼此的脖颈上下了一个套。 你来,风走了。 你走,风来了。 流连忘返的尘世,哀乐响起。 走了走了,都散了。 离合离合,都是情殇。 可是那犀利的笔触下诞生的人物却是那么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那不是演绎,而是一种释放! 释放出生命的激情,诞生下一首又一首离歌。 人们争先恐后的活着,连活着的意义都没了。 忘不了凡尘中的点滴,总是幻想情缘前世。左左右右,轮流的跃动,世界太美,却不是你的我的,我的歌声,你在听吗? 谁说、谁不说? 我站在离你最近的地方,却离世界最远! 你是我的,我是你的。 心跳的频率,是一簇一簇的窒息,站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我可以看见你的侧脸。 向日葵般的随太阳旋转,我要的你的声音,你清醒的流动的呼吸。 我是爱你的吗? 电子仪器上的线条,泛出奇异的光。 陌生的声音宣告,我是你的纪念版。 好吧,再见——再也不见。 你是我的最爱,你是我的什么?

 6 ) 想起我见过的那些感染者。

看完《最爱》,失语。

我曾经坐在弥留的艾滋病人的床前,也曾经听得病的朋友讲他们家乡的状况;但我也只能想象但无法感受这些命运的重量。一个因为在黑医院治病输血而被感染的朋友问我,你知道我一天里最开心的是什么时候吗?就是醒来,摸摸身边,知道自己还在的那一瞬间。

影片结束,打车回家,经过国贸的灯火。我们这座城市啊,制造了太多的爱情,却经历了太少的故事。我们从欲望到爱情只有一步;但是那一步之间他们的孤独、认同和恐惧,我们几乎没有触碰过。

我问我认识的另外一位感染者现在最想要的是什么。他说,最想要一份无拘无惧的陪伴。说完一笑,背过身去。那次见面,在酒吧里。他不喝酒,他禁止自己喝酒。他要自己保持清醒。他手里拿着矿泉水,看着酒吧里的暧昧或者爱情发生。他告诉我,他只是看着,虽然不能参与,至少还有羡慕的权利。

我知道,他想要的陪伴并不是不可能——但是太难了。太难了,他也不想寻找了,就这样,一个人,看一个小时的喧闹,然后走出去,走进夜色里,回到自己的床上。这是一种偏执。

我那个因为输血感染的朋友,坚持读完了大学。期间本来藏着掖着的事,最终还是被走漏了风声,身边的人都迅速地离开。他坚持吃药,药物是他最信任的唯一挚友。这是一种偏执。

我也听说过这样一个女人,知道自己得了病,忽悠自己的丈夫儿子也去做了检查。确认家人都安全之后,毅然离婚,拎着行李和一张全家福,离开了她爱的那个家。这是一种偏执。

影片的前半段,那些看似令人发笑的偏执,其实是他们仅有的能依靠的信仰。当你提前知道自己的结局,当你无罪却被判了极刑,让你能坚持下去的,就是这点偏执。已经没有人守着他们,他们也无能力守着别人,也就这点念想能让他们守着生命。

爱何尝不是一种偏执。影片的末尾,他们拿着结婚证大声地念,一遍又一遍,我的眼泪和他们一起流了下来。我不敢说我理解他们,但是我知道这个仪式对他们有多重要。对他们来讲,失去虽恐惧但太平常,如此难得的得到,就是他们的一整条命。

……

最后我想说的是,死亡也许会传染,但是幸好,爱也会,希望也会。

难道,你这太幸运的生活,你不应该珍惜?



谢谢《最爱》,期待完整版本。

--------

PS. 听说未剪切版本中得意和琴琴的戏份只占30%,关于其他人,讲得更多。那将会是何等沉重的一把锤……

--------

关于HIV和艾滋病的一些基本知识(来自爱白):
http://www.aibai.com/booksview.php?id=19273

 短评

其实影片除了爱情还讨论了很多更深层面的东西,比如人性、金钱、盲流与道德。郭章的表演都很好,自然不做作,其他出场明星也都各得其所。看完之后意犹未尽,非常想看看那个两个半小时的版本。另,章姑娘果真真性情,值得爱。

6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遇到最爱的时候能有勇气不为蜚言所阻碍耐人寻味的电影

10分钟前
  • can
  • 力荐

“爱有多难,就有多灿烂” 章子怡、郭富城的片尾戏,龅牙濮存昕,骑猪的蒋雯丽,我呸的蔡国庆,大嘴王宝强,找日记本的孙海英…每一位演员都颠覆了他们自己,送给那头被骑的花脸猪。

15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导演说本是《魔术外传》,为了配合上映剪成《最爱》版。于是诸多突兀和遗憾就有了解释,如黄鼠狼这角色和戏份很多的猪,都被迫不了了之。男女主角从欲望到认同到对孤独死去的恐惧最后上升到爱的整个关系变化总算清晰。章子怡最后那场戏表演让人印象深刻。给四颗星用来期待顾长卫的【导演剪辑版】!

18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推荐

顾长卫的电影一般都比较耐看还博得眼泪,《最爱》里也有不少演技派,杜可风摄影美,左小诅咒配乐好听。每个人都期待遇到最爱,遇到了就结婚吧,趁活着。其实“赵得意”也不是很爱“商琴琴”,他是在都得了艾滋病的同胞中矬子里拔将军,看上了她的身材和脸蛋,她病时不与她同上吊,但他病时,她为他死了

20分钟前
  • 徐奶奶的悲歌
  • 推荐

最后十分钟的升华,才是让人动容的末路狂欢一同赴死的悲怆爱情。但我无法接受它是顾长卫时代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孔雀》《立春》是小县城文艺青年的挽歌(颂歌),而《最爱》没有了李樯剧本的支撑,只能像是一场山村里卑微小儿女的闹剧。PS:片名还不如叫原先的《世外桃源》更好。

21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我们,结婚吧,趁还活着。”题材很深刻也很值得推崇,但这样沉重的题材其实理所应当拍得更加好。各个配角都表现的十分出色,郭富城与章子怡的表演也让人称道。遗憾的是因为众所周知的缘故,导致影片被剪得有些破碎,我想……如若看到导演剪辑版,必然还能加分。★★★☆

23分钟前
  • Q。
  • 推荐

最爱是一部靠打酱油的配菜撑场面儿的标配红色电影。你妹。

24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较差

作为第一部正面描写艾滋病题材的内地大片,还是多给一颗星。

27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影片结束,眼泪下来。为我那些死去或者仍在挣扎的朋友,为逻辑单纯的爱情。谢谢《最爱》。期待未删减版。

30分钟前
  • 卡卡
  • 力荐

很多人爱《最爱》,也相信大家是真喜欢,我就说说自己的看法吧。我觉得《最爱》是顾三部作品中最差的一部,它失去了顾一贯以来的冷静和专注,兼顾太多,导致爱情主线最终因过于猛烈显得廉价。对顾来说,一部旨在眼泪和感动的电影,是后退。

32分钟前
  • 少言
  • 还行

顾长卫的《最爱》(《魔术时代》),讲了两个艾滋病人的奇异爱情和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乡村幻景,不由让人想起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但马尔克斯主讲爱情,而顾长卫似乎在“霍乱”和“爱情”之间没有最后拿定主意。2011年的中国电影,也就只能看看文艺片了。

33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好的地方在于:1、能有人去关注艾滋病村,这就应该支持。2、影片的造型很棒,很好的还原。3、大量明星的颠覆演出。可惜的是,煽情过度,导演明显没有控制好情绪,这种电影应该是喜中悲,平时越荒诞、越黑色、越有趣,结局才越感人,不煽情都感人,还是没放开,应该玩得更欢一点。可惜了。

3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为什么我不喜欢《最爱》的结尾?它一方面过度煽情,一方面又在贩卖软色情,与此同时,它似乎还在赞颂着女主角的自我牺牲,这样几种情绪杂糅在一起,一切瞬间就变得浅薄了,感觉就像吃了一只苍蝇。我始终觉得,即使是主动的自我牺牲,也要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

37分钟前
  • 丁小云
  • 还行

又破碎又好笑又辛酸又苦逼

38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首映看到章子怡 蒋雯丽 顾长卫 还有濮存忻啦,真人啊。 别的不说了 好电影 。影志还被提问了 不过问的问题特别二!我说影志二,他是不是应该排在第二呢?

43分钟前
  • 何碰碰
  • 力荐

今天首映,感觉有些支离破碎,见面会上,导演承认这是删节版。本来《魔术时代》的名字符合导演想要表达的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魔幻中国的荒诞;现在被改成文艺气息浓些、矫情些的《最爱》,倒和这版本挺贴合。电影最后一段两位主演演得很感人,特别是郭富城。发现片里农村人的性爱观念不比城里人保守。

46分钟前
  • V
  • 还行

姜文一出现,有种太阳乱入的错觉;同意一些同学的说法,配角很亮,尤其濮老,皮夹克、西服、毛衣、红领带和白衬衣,“他大舅”的形象霎时就立起来了;对结尾,无感,不予置评;还有那头花脸猪,知道你有本钱,用不着三番五次出来现啊!你比子弹飞里的马还表脸;片子可以更加魔幻;一定看到最后

48分钟前
  • shawnj
  • 推荐

也许是题材太沉重了,顾长卫有意弱化了悲情戏分。透过村人的朴实带出不少笑点。因而几个角色陆续死去的时候也未给人震撼感。琴琴和得意的爱情开始得仓促,最后却相当伟大美好。跟观音山比起来,这是一部更贴人心的作品。主角出彩,配角更出彩。

52分钟前
  • MLGB
  • 力荐

不是主角气场弱,而是配角大亮:濮存昕的赵齐全、蒋雯丽的粮房嫂、勉强再算上一句话的“大嘴”王宝强。难得的群星拱月。PS:章子怡实在八面玲珑,见着台下俩领导,立马话锋一转让其上台;又再顺带捧了观众席的唐季礼一把。感慨娱乐圈不是随便人都能混的,能混上高位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的

56分钟前
  • 洛野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