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

HD中字

主演:帕特里克·怀马克,玛格丽特·约翰斯顿,约翰·斯坦丁,亚历山大·诺克斯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196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精神病人 剧照 NO.1精神病人 剧照 NO.2精神病人 剧照 NO.3精神病人 剧照 NO.4精神病人 剧照 NO.5精神病人 剧照 NO.6精神病人 剧照 NO.13精神病人 剧照 NO.14精神病人 剧照 NO.15精神病人 剧照 NO.16精神病人 剧照 NO.17精神病人 剧照 NO.18精神病人 剧照 NO.19精神病人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美国精神病人》:现代人的自由之苦和身份焦虑

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希·弗洛姆在他1941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著作《逃避自由》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以自由和个性来标榜自我的现代人,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它使得自由对人来说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使人无法承受,进而竭力逃避自由?

弗洛姆质疑我们这个时代所普遍崇尚的自由之意义,他指出自由也有其两面性,而“自由的消极意义”这一提法无疑与现代社会对自由的认识相冲突。在人类近代历史中,千百万人为谋求自由不惜献出生命,如今却要我们以一种怀疑的态度去审视先辈们得来不易的自由,难免令人不适。《美国精神病人》正是一部敢于挑拨大众敏感神经的影片,它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回应了弗洛姆在1941年提出的问题。

本文将以对两个相互问题的回答和对三个结构性段落的解读来作为影片分析的框架。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将会清楚的看到影片是如何戳穿现代人对于自由的幻想和错觉的。

所谓两个问题是指:

一、无论是现实抑或幻想,主角Patrick为什么要杀人?

二、又是什么阻止了Patrick去杀人?

所谓三个结构性段落是指除影片开场对人物背景的介绍外,三个依序发展的情节链:

一、分析Patrick除掉保罗艾伦的前因后果;

二、分析Patrick延长了的与外界的交互模式;

三、分析Patrick觉醒、忏悔和精神崩溃的心理过程。

在分析之前,先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全片的大致情节,这有助于我们形成一个对影片的整体概念:

27岁的富家公子Patrick·贝特曼耽于享乐,生活奢侈放纵,其每日的兴趣在于伙同三五好友出入于纽约各处高档餐厅和名流会所。除在父亲公司名下挂名上班外,他还有一重不为人知的身份:双重人格障碍病人。每当夜深人静,他便如野狼般游走在街头,寻觅当晚的猎物,将其残忍杀害。某日,Patrick杀害了他的同事保罗·艾伦,由此引来私家侦探查访,这令他终日惶惶不安。与此同时,Patrick意识到自己的杀人欲望开始面临失控的危险,他试图阻止自己这一倾向,但其行动却将自己引入了无法逃脱的恶性循坏。

一、罪恶的深渊

让我们从Patrick的一段自述开始:

“我住在纽约西81街美国花园大厦11楼,名叫Patrick·贝特曼,27岁。我深信注重仪表、均衡饮食、坚持锻炼的重要性。早上,如果脸有些浮肿,我会在做仰卧起坐的同时敷个冰袋,现在我可以这么做1000个。取下冰袋后,我会用一款深层清洁毛孔的洁面乳。冲澡时,我则用一款水溶性凝胶沐浴液,之后是蜂蜜杏仁磨砂膏,脸上用一款透气胶质磨砂膏。然后我会敷上一款草药薄荷面膜,保持十分钟,同时我会为其他程序做准备。我总是用一款几乎不含酒精的须后水,因为酒精会使皮肤干燥,让我看上去显老。之后用滋润霜、抗衰老眼霜,最后是一层保护性润肤霜。

这就是Patrick·贝特曼的形象。看上去有些抽象,但这并不是我真实的样子。这只是一具躯壳,虚幻的东西。尽管我隐藏起自己生冷的目光,尽管你握着我的手时可以感觉到真实的触碰,甚至尽管你还能感受到我们彼此的生活方式有诸多相似,但实际上‘我’并不存在。”

在这段对于理解人物性格结构至关重要的独白中,Patrick只谈了一件事:对自我存在的怀疑。他直截了当地向观众挑明了这一点,他告诉观众,眼前这个仪表堂堂、体格健硕的男人只是一具空空的皮囊。隐藏在这副皮囊下真实的Patrick·贝特曼则如同透明的空气般不可捉摸。

与此同时,Patrick却又巨细靡遗的提到自己每日健身、护理等琐碎的细节,这使得观众一眼便注意到他言行不一的矛盾之处:假若Patrick果真认为自己的真实面貌是模糊不清的,那如此注重这副外在皮囊又有什么意义?

稍加体会Patrick这一矛盾的心理,我们不难发现,他缺乏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他的意识与肉体是疏离的。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直观地来理解:在抽象的层面上,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身份,一个是外在的社会自我,一个是内在的原始自我。Patrick的问题在于,他认为自己的原始自我消失不见了,这令他感到焦虑。

要理解Patrick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我们有必要引用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的一段论述:

“……现代人摆脱了前个人状态社会纽带的束缚,但并未获得积极意义上的实现个人自我的自由,他无法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及感官方面的潜力。自由虽然给他带来了独立与理性,但也使他孤立,并感到焦虑和无能为力。他无法忍受这种孤立,他面临着两种选择:或者逃避自由带来的重负,重新建立依赖和臣服关系;或者继续前进,力争全面实现以人的独一无二性及个性为基础的积极自由。”

这段颇有预见性的分析为我们理解现代人的性格结构大有助益。介绍和阐释弗洛姆的精神分析学说并非本文重点,因而这里仅作一简单说明。

以人类的生命过程为例,个体的生命最初在母亲的子宫中孕育成长,在分娩之前,他只是一个完全依附于母体的胎儿,是母亲自身的一部分。直到母子之间最后一层肉体联系——脐带——被隔断后,他才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但这种独立只是粗浅意义上两个身体的分离。从功能上讲,婴儿仍是母亲的一部分。随着生理上的发育和教育的引导,孩子开始渐渐意识到“你”与“我”之间的差别,人的个体化进程便由此展开。一方面,肉体、精神和情感上的自我力量不断增长,逐渐发展起有组织的、完整的人格;另一方面,个体的孤独感同步加深,人认识到自己是与别人分离的个体。与强大而充满危险的世界相比,个人显得形单影只、孤立无援,由此他产生一种无能为力感和焦虑感。为了克服这种难以忍受的痛苦,个人便产生了放弃自我个性的冲动,要把自己完全消融在外面的世界中。其途径之一便是“机械趋同”,个体交出对自我的控制和主导权,任由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将自己塑造为一个与他人别无二致的机器人,由于他同其余千百万人组成的共同体同呼吸共命运,便得以与世界建立新的联系,从而避免了被整个世界排斥和孤立。

虽然个体可能在意识上感到安全和满足,但在潜意识里,他却认识到这么做的代价是放弃自我力量与个体完整性。因而“机械趋同”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物极必反——既加剧了个体的不安全感,同时又制造了敌视和叛逆情绪。

将讨论转回影片,我们同样可以把弗洛姆的这一理论应用到Patrick身上。

Patrick在典型意义上可视为被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所物化个体的缩影。他出生于上流社会,相比常人很幸运不必为生存而奔波忙碌,因为他一出生便获得了大多数人奋斗一生都得不到的地位和财富。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则是他要比常人更加的不幸。因为Patrick一出生便被剥夺了生活的动力和意义——他不必劳动,只需享受生活;他不必爱人,自有人投怀送抱。美国宪法赋予了他外在的人权和自由,却没能赋予他内在的自由。他既无法通过劳动与世界建立联系,又无法通过爱与世界建立联系。换句话说,自打Patrick生下来,他的阶级背景便断绝了其与外界的联系,将他置于孤立的境地。

留给Patrick唯一的选择是去伪装自己。他无法把自己真实的感受说出来,一方面他害怕因有这些感觉而被排斥或受到攻击和嘲笑;另一方面并没有人真正愿意去倾听他的想法。他必须压抑原始自我的渴望他人接纳和认同的需求,他欺骗自己,认为他需要的是金钱而非工作,性爱而非爱情,崇拜而非友情。

在这种对原始自我的否定忽略下,必须有新的替代品接管Patrick的思想和行动,因而他的社会人格应运而生。但这并不意味着Patrick的原始自我消失了,它在潜意识中蛰伏下来,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反抗外界强加于其上的社会人格。原始自我与社会人格的矛盾冲突便构成了Patrick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同时也成为他精神病症的根源。

二、对世界的敌意

《美国精神病人》整个的故事情节以一种平稳的节拍向前推进,这个节拍体现为Patrick与外界的一种交互模式:外界的变化提供给Patrick原始自我萌动和反抗的直接诱因(A),这导致Patrick在无意识状态下采取行动以缓解自身的焦虑(B),结果外界对他行动的反馈强化或削弱了这一交互模式的效力(C)。我们以字符串ABC代表一个完整的节拍,由此可将第一段情节链(即杀死保罗·艾伦的前因后果)表达为以下公式:

A(名片,费舍账户,多西亚餐厅等)B(杀害乞丐)C(正面强化)——>A(同上)B(杀害保罗·艾伦)C(正面强化)——>A(侦探追查等)B(虐待妓女)C(正面强化)

无论是杀害乞丐、妓女还是保罗·艾伦,Patrick的动机均出于上文所提及的潜意识中原始自我对外界压抑其诉求的反抗。这种反抗的直观表现便是因自我身份得不到认同而产生的愤怒和仇恨。这种仇恨本应指向自我无力改变现状的挫败感,但个体的心里防御机制将这种仇恨错误的转嫁他人。具体说来便是,他将对自己的愤怒发泄到他人身上,企图通过控制、征服和破坏外界对自我的威胁来缓解自身的焦虑。

Patrick所杀害或者说仇恨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每个人都在某一方面与他自己十分相似。这些弱点诸如(乞丐的)懒惰、(模特的)纵欲、(妓女的)贪婪、(保罗的)攀比、冷漠等都在Patrick的身上有所体现。因而我们说他对他人的仇恨实出于对自己缺陷的仇恨。通过除掉或征服他人,Patrick内心的压力得到缓解,紧张状态得到释放,从而获得一种快感。

但由于Patrick焦虑的根源在于自身而非他人,所以他的办法并不能根除自己的焦虑,这就是他需要一而再再而三杀人的原因。

以上是对Patrick深层动机的解读,外界的形式则是促使他行动的直接诱因。这里选取保罗·艾伦的依次出场稍作说明。

保罗在公司早会上错把Patrick当成了另一个人——与Patrick穿同款西服、戴同副眼镜的马库斯。保罗当着众人的面与他误认的“马库斯”寒暄了半天,同时不忘炫耀一番自己。Patrick因而十分反感保罗,他感到在别人面前自己的存在感还不如一套西装显眼,实在是对人格的侮辱。

更让Patrick抓狂的是,就连保罗选择名片的品味都要甩自己几条街。物质社会最大的好处是钱可以买到一切,但最大的坏处也是钱可以买到一切。Patrick用钱能买到的,保罗也能买到——甚至能买到自己都买不到的东西(如管理费舍账户、在多西亚餐厅订到座位等)。商品经济下只有永恒的买方和卖方,它消解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但这是以同时消解掉个人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为代价的。在Patrick的社交圈子里,没有你与我的差别,只有谁更有钱的差别。一向以自己的高端品味标榜自我的Patrick在保罗面前相形见绌,这动摇了他的自我存在感和在别人眼中的重要性,因而Patrick将其当作了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

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再对Patrick每一次杀人的动机进行具体分析了,细心的观众自可去比较和琢磨影片细节。

三、延迟的快感

上文提到,Patrick通过暴力政府充满敌意的世界从而缓解焦虑的方式是治标不治本,这使得其权宜之计注定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如此说是基于一下三方面原因:

其一,Patrick的疯狂行径使得整个事件的牵涉面越来越来,难免露出马脚,这势必会招致社会公理、道德和法律的一致追究制裁。侦探的出现便是作为这一方的代表。

其二,个人势单力薄,无法与充满敌意的整个世界对抗,促使他认识到这一点的是他的同性恋朋友路易斯。

其三,个人良知的觉醒,使得Patrick开始遏制自己这种疯狂的欲望,而他的秘书简是激发他良知的关键。

这三方面的阻碍使得前文提及的Patrick与外界的交互模式发生了一点变动。原本一个节拍ABC就能获得的快感现在变成了挫败,这使得他得经过另一个节拍ABC来获得快感,整个焦虑获得缓解的环节被延长了。让我们从Patrick的两次挫败谈起。

第一次挫败是在路易斯身上没得手。保罗死后不久,路易斯在聚会上也炫耀般的祭出自己最新定制的高端名片,这张名片极大的刺激了Patrick的脆弱神经——当初正是因为保罗的那张名片他才顿起杀心。所以不难理解Patrick为何尾随路易斯并企图谋杀他,难以理解的是Patrick最后为何放了他一马。这或许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戴着皮手套面对面掐死一个同性恋,在谁看来都像是嗜好性虐游戏的变态杀手干的事,Patrick从中得到的只有羞耻感而非快感。其二,在Patrick眼中,同性恋者是令人作呕、永远低人一等的可怜虫,他的优越感由此建立起来,路易斯并不会对他构成威胁,他也没必要再给自己招惹麻烦,一个侦探就已经够他受了。

这一番波折进一步加深了Patrick的焦虑,不是因为他放过了路易斯,而是因为他意识到,对自己的优越感和存在感构成威胁的,既不是路易斯也不是保罗·艾伦,而是所有人,所有和他一样有钱甚至比他更有钱的人。Patrick陷入一种矛盾的境地,他一方面仇恨这个充满敌意的世界,一方面又畏惧这个无比强大的世界。

第二次挫败是在简身上没得手。杀人成瘾的Patrick主动邀请秘书简到自己的家中做客,在动手杀害简之前的一番闲谈中,Patrick问了她这么几个问题:

“你一生里真正想做的是什么?简短、概括点,别跟我说你喜欢照看孩子。”

“你感到满足吗?我的意思是,在你的人生中。”

“你曾有想过让某人幸福吗?……我猜你可能要说你只想和某人建立一段真正的感情。”

Patrick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的目的是审判简的虚伪、做作、庸俗,而他便是简命运的审判官,他要以虚度生命为名宣判简的死刑。

然而简的回答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她颠覆了Patrick对常人一直以来的成见。简和别人不同,她真诚善良,杀了她并不会缓解焦虑,也不能获得快感,反而会使自己倍感自责。Patrick并不恨简,相反的,他甚至爱上了简。简的真情流露让Patrick体验到了真实的生命活力,简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而非寄生虫,她真正关心和在乎Patrick。她唤醒了Patrick的良知,他的良知如同一把炽热的皮鞭狠狠拷问着自己的灵魂。因而他放走了简。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把这一段的情节链归结如下:

A(名片)B(企图谋杀路易斯)C(负面削弱)——>A(谋杀路易斯失手)B(杀害模特)C(正面强化)——>A(杀人快感)B(企图谋杀简)C(负面削弱)——>A(谋杀简失手)B(杀害妓女)C(正面强化)

四、绝望的忏悔

在前两段情节链中,Patrick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对外界作出反应的状态。直到第三段情节链,故事的走向发生逆转,他开始主动行动,试图将自己从这场疯狂的噩梦中拯救出来,自救的第一步就是要忏悔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行。

早在邀请简到家里来以前,他便已经做出过这种尝试了。他曾与被自己杀害的模特有过这么一段对话,模特问他“你是做什么的?”,Patrick面不改色地说“我基本上从事谋杀和行刑事业”。不能否认他这种明目张胆的坦白带有夸耀和寻求刺激的成分,但我们也可以看出其潜意识中也有一股向他人承认罪行的忏悔冲动。出于相似的动机,Patrick也向未婚妻伊芙琳坦白说自己“有难以遏制的大规模行凶的需要”。但他的忏悔太过于惊世骇俗,远远超出常人所能接受和理解的范畴,因而他的倾诉对象都选择性的忽略掉他的忏悔。这导致他不能坐以待毙,他必须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来制止自己的病态念头,然而未曾想到自己的这一举动却招致了更大的压力。接下来分析的两个场景带有很大的妄想成分,读者更应该倾向于将其视为Patrick此时内心状态的具象化场景。

在决意与伊芙琳分手后不久,Patrick内心嗜血的欲望再次被勾起。同样的夜景,略带犹豫地走向提款机,金钱,罪恶的开始。正当此时,一只猫的出现打断了Patrick的注意,使他及时的调动起自我监控意识——他意识到自己疯狂的妄想又出现了。因而他从外套里凭空掏出一把手枪,试图杀死这只明显不真实的猫从而恢复理智。然而他这一举动引发了连锁反应:一名老妇人突然出现指责他的变态行径,这既有可能是Patrick自己不愿再次残害生命而试图阻止自己的具象化监控意识,但也有可能代表了外界对他真实诉求的敌视、排斥。不论如何,巨大的恐惧压倒了一切,Patrick毫不犹豫地向老夫人开枪还击,企图掩盖罪证。此时局面开始失控,代表了对自我更强大的威胁和敌意的警察出现了,慌不择路的Patrick为摆脱追捕接连再犯数宗罪行。最后,精神崩溃的他走投无路,只得转向最后的救命稻草——自己的律师。Patrick在电话中悉数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并请求帮助,他说,“我猜我是个十足的变态。”

次日,强作镇定的Patrick返回保罗·艾伦的公寓,希望确认自己是否真的是个穷凶极恶的杀人魔头——他曾将杀害的尸体藏匿于此。然而事情再度超出他的掌控,Patrick发现有人竟然已经为他“善后”了。整个罪案现场被重新粉刷成待售的崭新公寓,仿佛从未有人在此丧命,一名似乎是房产中介的妇女在向顾客兜售房子。大惑不解的Patrick打开自己存放尸体的壁橱,却发现空空如也。此时那名妇女走来问道,“你是我订的应召女郎么?”,这一句话便道破了Patrick这时仍处于妄想之中。在抽象的层面上来说,保罗·艾伦的公寓此时代表了Patrick无法收拾的烂摊子,而这名妇女则代表了在原来的心理防御机制土崩瓦解后,Patrick重新建立起的一道防线——不容置疑、独断专行的严苛母亲形象。这一更加强大的防御机制将Patrick的自我意识驱逐了出去,并要求他将自己犯下的罪行从记忆中抹除——“不要给自己惹上麻烦,别再回来了”。

处于极度绝望和恐惧中的Patrick被迫重新伪装出正常的社会人格,前往酒吧寻求律师帮助。然而如同他前几次忏悔一样,并没有人对此做出认真的回应——他彻底崩溃了。

由此我们看出,故事发展到最后已经完全深入到Patrick的精神世界之中,影片引导观众去观察人物内心的挣扎抗争,这是一场Patrick与自我、与外界的搏斗,最终的结局是Patrick完败。Patrick没能改善自己的处境,反而在恶性循环中越陷越深,他已经无法像常人一般再度适应这个充满敌意、威胁和排斥的世界。

就像一些人说的那样,有病的不是Patrick,而是这个病态的社会。这社会拒绝接纳个体的真实自我,但又未能给个体提供一个摆脱孤立的折衷办法,最终只是冷漠的看着个体走向崩溃和自我毁灭。Patrick确实应该为自己的罪行负责,但谁又会为Patrick的悲剧命运负责呢?

影片并未明确给人们提供一个解决之道,但在最后还是模糊的为人们指出了一个方向——我们唯有“深刻地去认识自己”,才能获得救赎。

让我们以Patrick最后绝望的独白来结束本文,以警醒那些仍处于浑浑噩噩中的世人吧:

“但是内心并不重要。没有什么再需要克服的了。我们所有人的共通之处在于内心无法遏制的疯狂恶毒的阴暗面。我已不在乎我种下的恶果及我对此的冷酷和漠然。我的痛苦持久而深刻。我不希望人人都拥有更加美好的世界,实际上,我希望将我的痛苦强加给别人。我希望没人能够逃脱这种痛苦。但即便承认了这一点,我的内心依然没有解脱。我依然躲避着应得的惩罚,我并没有深刻地去认识自己。我的讲述中不再有新的认识了。这个忏悔毫无意义。”

附1:本文献给我最爱的小仙女。

附2:豆瓣这见了鬼的审查,帕特里克四个字怎么也会被和谐?!

 2 ) Black Metal Loves American Psychos

和看Vannila Sky一样,本来以为是个情节很普通的好莱坞商业片,就冲着Bale和Leto看看,没想到到最后突然峰回路转,来了个令人措手不及甚至有点莫名其妙的结尾。其实题材还是不错的,原作应该也很棒,只是导演在表现上还欠点火候,最终拍出来有点不伦不类,要是让Lynch来拍肯定好的多,何况片中还有他的御用演员Justin Theroux。另外Bale同学在这部戏里的表演真不错,日后终于从Bateman修成了Batman。

到底Bateman杀没杀人片中没有给出明确答复,网上看到这么一段理解挺有意思:

临近结尾时Bateman去Paul Allen原先的住所,却发现已被装饰一新,且原先存放着的遗体残骸也神秘失踪了。一位老妇人(似乎可以理解为Paul的家人)的反应让人心存疑惑:她发现Bateman之后神秘而略显心慌地让他赶快离去,不要给他们带来麻烦。原先而普遍的理解是凶杀的确是虚幻的,Paul Allen确实失踪了或去伦敦了,装饰一新的住所与消失的残骸正好说明凶案的一切都是存留在Bateman想象中的。但那位老妇人的奇怪举动却一直无法说通。

或许这一切应该是这样理解的:Paul的确被Bateman杀害了,其他凶杀案也的确发生过。以为Paul失踪了的他的家人在最后整理他的房间时看到了如此多的尸体残骸,第一反应就是Paul是一个连环杀手,他在犯下多宗命案之后将尸体藏匿于自己房间内(这也就是影片中为什么特别交代了Bateman将Paul的尸体转移到了别处),然后自己以“失踪”的方法想逃脱法律的制裁。作为家人,他们不想把设想中的Paul的所作所为告知警方易惹上麻烦,让他们的Paul成为嫌疑犯,于是就秘密将公寓装饰一新并对外一致保密。Bateman来访时一下子就跑去看存放尸体的房间,老妇人显然以为Bateman可能知道Paul谋杀的事实,便以警告与劝导的口吻让其离开并只当没来过。

我自己是倾向于虚幻派的,他的YY在本子里用笔表现了出来,这样也更对应了片名里的Psycho,我甚至觉得这部戏真实的部分只是从头到尾一帮中产阶级空虚男人在一个又一个餐厅里扯淡订位,一切就像餐厅本身一样井然有序,最近这类片子看多了说..

其实我是想要说,继上次在落水狗里听到了Nargaroth的采样后,American Psycho看到最后又听到了一段熟悉的独白,Shining在05年的专辑IV - The Errie Cold的最后一首歌Claws Of Perdition的结尾处采样了Bale这段独白,难怪我想这帮瑞典人怎么英语说的这么标准。

另,这张海报上的Bale真像Mahone

PS:这电影在黑金属界还真有影响力,他们的美国老乡Krieg在04年还专门发表了一张名位Patrick Bateman的EP,这是一张即兴创作的唱片,唱片的内页写着,这张概念唱片的录制之前没有任何排练和具体的创作,也没有歌名,只用I,II,III ,IV,V标明,中间穿插了一些电影里的对白,不知道Shining此举是不是受到了Krieg的影响。

 3 ) 沉沦

一个商品拜物教信徒的沉沦及失败的自我拯救

精致的中产生活带来空虚,主人公并不理解,这样制式化的精致到底有什么意义,当不解逐渐变成了愤怒,最终扭曲了其精神。

主人公所在的圈层,对于资本主义的适应是从头到脚的服帖,他们就是既得利益者的主体,而且从开场的描绘方式可以看出,美国精神病人不是特指贝特曼,而是指像贝特曼那一类的人(考虑到美国庞大的中产阶级数量,我觉得美国精神病人指美国人整体也不算错,选择华尔街投行的高级中产来表现是好看的需要),他们审美趣味被规训得高度统一,言行也相当一致。即便如此,在这些高级中产者自己眼中,区别却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区别集中在所使用的商品上。全片最辛辣的讽刺出现在交换名片段落,都是差不多的白底黑字名片,但是在这群人眼里却有明显的高下之别,无论是材质、厚度、字体还是印刷方式等等,都能看出门道来,哪一种是高级,哪一种是更加高级。他们熟知商品社会的一切规范,不仅仅是名片,还有衣着、饮食、音乐、(自己和他人的)身体,一切都各有讲究,非常得体,十分高级。

精英视角下,社会底层的人们是如此的懒惰,仿佛底层不应该存在于这个「精致美好」的世界,「美国精神病人」这样说服自己,赋予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合法性,即:我的生活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拼搏得来的,能力以外的资本为零。但是终究事实并不是如此,这样拙劣的理由在美国精神病人自己哪怕是最轻微的审视下都会都会立刻破灭,如果他们有这个意识的话。电影没有点明,但是主人公作为美国精神病人的代表,很可能是看到了高级商品堆砌下的自己,并有了关于「是什么定义了我」的疑惑,但没能得到正确答案,他不解进而愤怒,转向了另一个答案——死亡,死亡是一切的终极答案,主人公希望用他人的死亡来解答自己的疑惑完成自我拯救,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终,无论是主人公幻想的他人之死,还是现实的他人之死,都没有那么重要了,美国精神病人已经彻底疯了。

 4 ) 美国精神病人



Christian Bale总是那么幸运 先前是由《太阳帝国》摄制组的几千个少年中脱颖而出 之后又打败了莱昂纳多等人拿到了《美国精神病人》的角色 众多名导演与这部电影失之交臂 里面包括 奥利弗斯通 柯南伯格 我们所熟悉的B级片导演天才几乎全部曾经对这个剧本虎视眈眈过

最后各位绅士理所当然的把拍摄权让给了来自加拿大的女士Mary Harron 因此一部充满女人味的惊悚电影诞生了~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 收集到了尽是不满意的答复 例如电影没有原著预期的残酷 不够黑色 而彰显原著本色的只有BALE一人卖力的演出 导演似乎火候不够 剧情的发展没有合理的逻辑关系 一直到最后依然让人一头雾水......

尽管骂声总总 却在观影结束后注意到了这么一个问题 每个人都会提出一个疑问:关于故事的主人公Patrick到底有没有杀过人?

这是导演留下的唯一悬念 它之所以存在完全不是为了让观众去分析结局查明真相 重要的是此悬念发人深省 惹人思考 就像你寻味一件事情 反复的推敲后必然可以得出一个真理 电影的魅力正是在此 当我们浑浑噩噩的盼到屏幕上THE END 而久久不能散去的是电影中蕴含的无奈和人生哲理 在现实中我们可以记忆中的许多部分和影像中如此相似 因为贪慕虚荣或者是金钱名利曾经在自己的世界中无数次的浮想联翩~

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都有一个臆想天地 在那里我们会为自己设置一个底线 在十分安全的前提下 可以大胆的幻想 肆意的游戏你尽可能想到的任何一个人或事 这种自娱自乐更多的依附在孤独空虚的人身上 他们挥霍无度 身旁美色成群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呼风唤雨 像电影中的订餐规则 一张名片的精美印刷 都代表了一个上层人士的权利和品味 身为旁观者的我看起这点来却觉得十分有趣 有点孩子们挤在一起“过家家”的任性 每个人都想做大踩住其他人的脑袋 接而使得他人无地自容似乎是本性 也是种劣根性 与生俱来的东西在电影中放大之后着实是令人羞愧难当的尴尬局面~~

Patrick好歹是接受过哈佛商学院教育的高材生 优秀表皮下的愤怒总是可以压抑很久 这时的他会笑的异常开心 而真正孕育在心中的是早已把底线踏破之后残暴的一面 记得电影中一个很可笑的场面 酒吧不刷卡的尴尬导致Patrick开始用恶毒的语言咒骂啤酒女郎 此处相信每个人都认同了他嗜血成性的一面 在结局处真实剖析的确是导致他精神分裂臆想症~

我不能断言现实中成功人士多半都是懦弱的一份子 真正因为愤怒爆发漫骂使用暴力的已经成为了所有人年轻的过去 忍辱负重也许太过于悲壮 悲壮的是虚伪的脸伪善的笑

这部电影有N个中文译名 我挑选了似乎最适宜的一个《美国精神病人》 美国的精神病人属于一个地域的典型 他们都处在富裕高物质享受的中产阶级 有点《美国美人》的无奈 却遭遇了黑色笔墨的渲染 内心压力之大 迷失方向后窘迫的大脑已经无从确认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我的要求~


小时候最怕鬼 长大最怕人 如果人人脑中都住着一个精神病人 不怕他杀 只怕自取灭亡


 5 ) 鼻毛般的动机,汪洋般的杀意。

最开始我不理解,主角一群人在夜店玩到大半夜,早上Patrick还能起来运动、洗澡、护肤,然后再去上班。才睡几个小时?哪来的精力?
看了一会儿我就懂了。Patrick身居高位是因为这是他爸爸的公司,他每天上午健身美容花很多时间,上班迟到。工作时间看杂志听音乐,每天好几个饭局,坐着浮夸的超长轿车,夜里嗑药嫖娼。剧情简介上说他是名校毕业、赚钱能手,电影里却表现得像个绣花枕头,连金融业的人都站出来说这行绝对不可能这么闲,位子再高也不行。难说那些辉煌的学历和业绩是不是就跟他撕下来的面膜一样,并非他的真实情况。
他上班时候对秘书的着装越权干涉,是典型的职场性别歧视。换了描述现今的美国影视作品,秘书一告一个准,就算暗恋上司也照告不误。结果后来秘书居然真的按照他要求换衣服了,可能80年代职场女性地位确实不高吧。男主到了Harry酒吧(是叫这个?)跟狐朋狗友谈天,还有脸说什么提升妇女权益。
我还注意到一点,片子中的80年代美国上流社会,基本没有黑人、黄种人。全是白人。故事发生不过是30年前,跟现在社会却有如此大的区别。
Patrick健身时候,电视里曾出现几次不同情节,有时候是3p片,有时候是德州电锯杀人狂,暗示也许男主什么坏事都没做,是这些片子让他产生了幻想。
男主角跟自己朋友的未婚妻勾搭,我猜一开始他们没有现在这么堕落和老成,最开始Patrick可能是喜欢她的,他俩还不仅是炮友关系,而是约会偷情关系。她和男主的朋友也许是家族联姻,男主和她是地下情。但是后来他们这个圈子的人生活越来越奢靡,那女人变得大部分时间因为嗑药而神志不清,除了金发之外再无其他魅力,Patrick的性格也越来越扭曲,他们的爱情消失殆尽。最后一次在床边的道别,她看着男主整理衣冠的样子,一反常态的清醒。她明白他们的感情和人性一起消失了。
电影里面设计几个有钱男人攀比名片的情节非常绝。这些人无聊和狭隘到这个地步,拼手表豪车西装女友就算了,连名片输了面子都满脸汗,至于吗?电影就是要让观众奇怪“那几张名片有什么区别”,而且整了半天名片还是互相喊错名字,更凸显他们圈子的不可理喻。不知道贝尔脸上的汗水是开拍前打上去的还是自己流出来的,要是真的演出来的就太精湛了。
名片比输之后Patrick心里不服,杀乞丐解气的一幕完全暴露了他的变态,鼻毛般的动机,汪洋般的杀意。他杀乞丐之前那番突如其来的指责,说是他在骂自己也不为过。“为什么不好好工作”什么的,他自己也没在好好工作。
那个让Patrick妒恨的家伙,我觉得面熟,想来想去是是《梦之安魂曲》的男主角,他也没怎么演过正常人。
两人来到男主角的公寓,看到地上的报纸和罩在家具上的布,我就知道,我最喜欢的QQ表情要出现了。
只是为什么是白布?血弄上去很明显,不好处理,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他难道期望被警察抓住吗。如果这一切是幻想,秘书(是她还是谁,反正是个金发)在干洗店为什么质疑这些白布?还是说真的是蔓越莓汁呢。
男主杀完人之后疯狂的发型和表情,堪称惊悚电影史上的丰碑,在我心中能跟《闪灵》中斧头劈开厕所门、《危情十日》中疯女人举起锤子这两幕并驾齐驱。
有人从“一地血迹前台也不问”这个细节判断出一切都是幻想,我认为不尽然。这一幕是幻想,其他不一定都是。制作方并不想让观众有结论,而是让一切介于虚实之间。这也是我喜欢这部片的原因,我喜欢它更甚于《搏击俱乐部》。
这不,侦探的出现让“幻觉论”又动摇了。侦探是大家熟悉的“绿魔”叔。玩过《超凡双生》的人一定认出来,里面的研究员就是这个演员演的,连续看到他好亲切。
Patrick跟侦探说他27岁时候我小小惊讶了一下,他的褶子数量不太像个30都没到的人,是否为了虚荣谎报年龄?
晚上他找了两个金发小姐。为何执着金发最后也没交代,未婚妻是金发,情人是金发,酒吧里约炮的模特是金发,连秘书也是金发。有一幕我似乎看见他把一束金发揣进口袋了,是以上哪位女士的?个人倾向于是秘书的,他一直没有染指秘书,但其实对她有感情,所以捡起她的头发。
小姐们被男主叫到Paul公寓,不知道为啥像木头人似的,按理说小姐不都应该能说会道么。
然后男主开始放歌,长篇大论的说他喜欢的音乐。两个女人一脸茫然,完全没听进去。他就不能写个乐评发到滚石杂志,出钱让他们刊登吗?非得跟小姐讲?接着他拿出摄像机开始指挥小姐,我才明白,原来Patrick是叫她们来拍MV的。
电影发展到这里,我几乎确信男主角有典型的躁狂症特征:精力充沛,自命不凡,爱说爱笑,又极其容易恼怒,翻脸快,别人一点小冒犯也会让他产生极端愤怒。购物欲和性欲强烈。并极其渴望倾诉,希望别人关注自己、倾听自己,同时又不愿意倾听别人,对别人的事情毫不关心,冷漠自私。
第二次攀比名片之后,我以为Luis要死在厕所了,Luis却用小便完没洗的手抓住了Patrick的手,把Patrick吓跑了。在80年代,同性恋居然治得住精神病,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
除了基佬,还有一个被Patrick放过的人就是金发秘书。这位秘书完全符合他的喜好,被他一直摆在离自己最近的地方,就是没有一腿。显然出于某些原因他在犹豫。总算,秘书因为总忘记杯垫以及傻呵呵的说想去他一直订不到位子的餐厅,令Patrick下了狠心。都到了公寓了,她却还是因为清纯和勤奋而逃过一劫,这是男主角最像人的一幕。后来男主崩溃脆弱的时候也是给她打的电话。她看了男主恐怖的日志,可说是全世界唯一懂他的人,却因此绝望流泪——还记得她曾对男主说“你有没有想过让一个人开心”吗?这电影里什么都可能是假的,只有她的爱是真的,她希望能让他开心,看了日志之后明白,男主永远不会开心,无人能救。
除了秘书之外,站街女我个人觉得很无辜,看她这么冷的天,一个顾客也没有,明知道男主不是善茬,却也只好上了车。只是因为说Paul的公寓比Patrick的好就引来杀身之祸。她的死我比较心痛,同时暗下决心不管去谁家做客,一定要记清楚大门在哪。
男主角追杀她出门,光着屁股,浑身是血,拿着电锯,在楼道里狂奔的样子是整部电影的高潮。性感、恐怖、搞笑,电影的全部精髓融为一体。这荒谬的一幕和提款机一幕加起来又开始往“虚”上走了。
原著和导演就是要这样,在天平两侧一边放一个砝码,一切都像是假的,一切又都似乎说得通。
站街女为什么拍谁家门都没人理?也许每家每户都不愿意管闲事,人情就是这么冷漠。
她真的被杀了吗?也许是真的,Patrick曾在党朋面前说像打破那些女人的头,其他人都吓到了。
Paul死后Patrick为什么能肆无忌惮的使用他的公寓而不被任何人撞破?可能Paul也是个孤独人,没人会上门找他。
Paul公寓那些尸体怎么没了?也许是片尾老妇人出于自己的目的给处理掉了。
杀了20-40人怎么可能逍遥法外?也许在资本掌握权利掌握一切的社会,他爸势力就是这么大,没人敢查。再加上人情冷漠,熟人看见Patrick扛着袋子都不问里面是什么,只问袋子的牌子。堪称杀人犯的天堂。
律师为什么不认识男主?可能是律师是在公共场所帮男主掩盖罪行或者撇清关系。
为什么Paul死后又在伦敦被人看见?也许是真的认错人,毕竟电影中出现了多次认错人,华尔街的人都太像了,连名片都像一个妈生的。
那把锃亮斧子映出的Patrick,扭曲的像蒙克的《呐喊》,拿着斧子的Patrick却还是那么英俊,虚实两边势均力敌,难分高下。
最后的最后,他看着电视,独白说什么我记不清具体了,类似“法律已经阻止不了我了”“无法结束的痛苦”之类的。我不禁咆哮了出来:这种腰缠万贯的痛苦请务必让我也尝尝吧!!!
----------------------------------------------------------
题外话,3个细节:
1,05:19男主撒尿时候看着墙上悲惨世界的海报。
2,13:42干洗店里的大妈用粤语讲:“哎呀,先生,先生我跟你讲”
3,15:52男主打电话,电话里传来一阵狂笑。怎么回事?我以为是个伏笔,结果什么也不是。
4,看别人影评说李奥纳多当初有可能演,幸亏后来没演。小李自带剧透,他演的男主一定是妄想狂,主“虚”派会压倒性胜利。

 6 ) BIG BIG BIG BIG BIG MACHINE

在老布什当总统的时候,纽约城里的27岁华尔街中游小鱼就已经开始住上花园别墅,用上顶级橱柜,并遭受不同程度抑郁症折磨了。这让中国人觉得就连装病态都会赶不上资本主义的步伐。而事实上就是这样的,不过这都属于流行文化的边缘概念了,和今天想说的事儿根本不沾边。 去了一个hou大公司有一件事儿是我一直想跟别人说的,跟很多不同的人说了很多次,因为我想知道不同的人关于这件事儿的反应,事实上,绝大部分人根本就没反应,另一个新话题从头开始。 部门里面经常会有一些人消失掉,你总要经过很长时间之后才知道他们已经辞职,或许是决定歇了,或许是另谋高就。但对他们的去向你最好不要问,如果问了,就成了异端,打破了一些默认的规则。可那些人就凭空消失了,跟他一起合作的其他人工作也自行调整,没有任何波澜。如果那些人没有另谋高就,而是死在了这个空气肮脏城市中某个门牌号清晰的公寓里面身首异处,这就是American Psycho的故事了。 当探长第一次在办公室里面询问PA的时候,PA很投入的描述了一个人凭空消失掉的感觉“the city opens up and swallow it”。无疑这是他在表达着自己的真实感觉,如果没有那张完美的脸,这句话足以算是一种求助。这个城市吞掉了一个人,但只有你一个小小的探长四处打听,没有证据,更没有人相信那个人真的已经死了。 而整个故事都是这样,根本就找不到控辩双方。歇斯底里,毫无缘由的状态下,一切事情居然都按照摸不到的规律稳步前进。PA被逼疯的缘由之一,就是所有人的共同奋进下奏响的欢乐颂。 夸张的地方是他肆无忌惮的杀人场面,没有紧密部署,没有谨小慎微,脑子一热就怕别人找不到证据把自己推向电椅。但仍旧没有人找他大麻烦,一把小枪也能将警车轰上天。如果有人来指责他,如果有人佯装目击证人,这都能让他的心理找到一丝慰藉,证明这个城市里面还有人,可就像那个没能逃走的女孩敲遍整栋大楼没人应门一样,真的没有人能救她,更没有人能拦下凶手,因为根本就没有人。 荒诞的结局很应景,房地产商显然比杀人凶手更黑心。中介老女人跟PA说,我根本就没在纽约时报上等过消息,你最好赶紧离开,别给自己找麻烦,永远都不要回来。 而这个时候,不能得到惩罚最终将PA彻底打败了。

对于我同事的离职我可以给出另一个解释,就是离职的人职位比我高,我们之间没有业务相交,因此没有人有义务跟我汇报,并且,他不是公司的高层,没有必要因为离职而给整个公司发邮件,里面写满了自己对于公司的眷恋和美好憧憬,因此,种种原因决定我将与此消息无缘。这是符合逻辑的,无数符合逻辑的理由支撑着bus men或是subway men一天天的继续下去。“哦,我就快有孩子了,那将是一个好莱坞的美好结局故事,《玛丽和我》将支撑我继续生活下去,谁会去看American Psycho 呢。” 但我永远坚信这是比卡内基更适合人类学习的东西,我说的是American Psycho ,当然,我也将他们简化为一种简单的逻辑一边时时运用在真实生活之中。 你必须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确的,不能因为受到伤害而立马改变,轻易的心理失衡要认真对待,因为那将是你向“不情愿”妥协的开始。有没有想过成年人比儿童的同质化要迅猛?因为这个城市所给你过度的生存能力已经将你推到了生活之外,简单的说,过别人的日子真的没有任何意义,还是醒醒吧。 最后一点是最近在想的一个问题,就是我的工作是不是真的适合我。 说实话,其实我说不好,只不过是没有过于着急的弄明白这个问题,或者说有一份比较高的公积金让我相信今后或许会有用,这是实话。至于发展,至于什么前途,这都是太飘的话,就像是在一个皮包公司里面被许诺等公司上市之后你可以拿到期权年年分红,不用工作就能理所应当的花别人的钱度日,这样的话,听了之后不恶心就已经不错了,如果认真那真是白活了。 而我的工作是不是真的适合我,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安心的被选择。可能有很多人相信自我奋斗实现价值,但我不信,无数独立个体放在一个共同环境下完成“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愿望,说出来鬼都不信。我做我可以做的,实现我可以实现的,让莫名其妙的是非对错都留给那些愿意将自己扔进量子物理的人们,也许他们会在一腔鸡血的支持下实现所谓的人生价值。还有一个再实在不过的原因,明天的薪水对我来说真的tmd很重要。但我愿意被最后扔出去,看看那时一切究竟是什么样子。 那些已经有了鸡血的人们 我祝他们健康。

 短评

贝尔!贝尔!贝尔的极致表演!

4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我喜欢名片桥段..

8分钟前
  • conythebunny*
  • 还行

要说我有什么喜欢的类型的话这部就是:冷笑话,衣冠禽兽,杀杀杀。有点社会批判就更好了不过这不是必须的。这片有种难以形容的加拿大味道,好似美国人的pod people。对bale从此路人转粉。

9分钟前
  • paradiso
  • 力荐

三星半。this confession has meant nothing,最后的这句对白,不知道做了多少影视剧的题旨。这部电影很直白,架在了一个精致的当代社会的背景下,贝尔的表演自由开放,引领全片,类似于《小丑》,很难有别的演员跑出来,成为了主角的表演秀。影片的本身的逻辑,也十分简单,技术层面一直做减法,摄影、陈设、配乐这些都是,所以它十分的让人好接受,看上去结构比“电影”要简单,更像是“画作”,讲究的是冲击力,说回《小丑》也是同样的电影,病态的主角玩弄世界,那个电影还需要常规得交代来龙去脉,背景前史,这部电影则简单得不需要,只需要在对白和动作中说出自己的欲望,且是当代的最基本的人人都有的欲望,这同样也是一种高级。

13分钟前
  • Morning
  • 还行

出乎意料,竟然这么喜感,贝尔真有喜剧天分

14分钟前
  • 🌞娘卷卷🌙
  • 还行

贝尔的演技我就不说啥了,让他演精神病院的院长都可以。影片对美国中层阶级第二代年轻人的物质化表达了批判,虚荣及利益至上的心理对人的影响进行了极端的表现。发现贝尔很喜欢挑这种极端的人物去演,本身也是怪咖一个。@mywiz

15分钟前
  • Q不Q
  • 还行

有钱人的品味,印名片比字体。有钱人的爱好,穿雨衣劈同事。有钱人的兴趣,聊音乐拍3P。 有钱人的幸福就这么简单,有钱人的快乐你想像不到,有钱人长相英俊又差不多,有钱人坐进欲望号快车夜行大都会,漫无目的,杀人为乐

20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C+】女导演为电影带来了别样的浮华气质,对上流社会奢靡的灯红酒绿展现很好。但另一方面,对凶杀,男主角的心理讨论都非常薄弱,仅仅是在不断重复动作和堆砌细节来对比,最后电影也只能成为一部高配小时代。(比名片那里,真的非常郭敬明)

23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蝙蝠侠克里斯蒂安 贝尔主演。这是一个金领文艺杀人魔,在华尔街工作,住豪宅,开名车,出入高级餐馆,能对流行摇滚乐队如数家珍。导演的拍法也十分意识流,没有血腥的杀戮和赤裸的性爱,影片整体显得支离破碎,莫名其妙,不知所谓。主题是在控诉杀人魔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现不了杀人魔的社会。

27分钟前
  • m89
  • 较差

主角让人想起另一本传记电影里的半阴阳的同名角色。DP感觉也挺适合这个角色的,前半部分。所以一开始我以为剧情会这么走:一个未觉醒的同性恋杀人犯不小心错杀了自己潜意识中的爱人,然后知觉后发癫似的狂杀女人。因此这不只是个压抑的社会关系导致的错乱杀人事件。2000年,那时候双子塔还没倒。

32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名片上的名字不重要 重要的是名片的质地与设计 那些命案事实是还是臆想也不重要 那些人根本没活过

33分钟前
  • 披着人皮的鬼
  • 推荐

第一次观看或许只是为了贝尔那癫狂的表演,但重看则更专注其核心:贝特曼即资本主义,喋喋不休地讲述着每天起床后个人护理步骤和化妆品的特性,在谋杀或暴虐性行为前夸夸其谈自己对音乐的了解和认知,与副总裁同僚们比较着名片的印刷和字体,一种彻底沉湎于消费主义的迷失,而将人际间的交流彻底物化,情感与欲望在拜金的环境中扭曲,影片以众人在俱乐部观看里根关于伊朗门的演说结束,黑得很呐。

35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前半段的烘托实在是太好玩了,活脱脱一个极品中产阶级啊

37分钟前
  • 扭腰客
  • 推荐

精彩。batman确实是个理想中的好基友,难怪要翻译成美色杀人狂。。。但是fuck,我真的看不出那几张名片到底有什么不同,在华尔街混的大亨们真的都是这德行?

42分钟前
  • 张熊熊
  • 推荐

其实我更倾向虚幻论,电影的英文名字是psycho而不是killer或其它,暗示了他是个在重压之下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当然也可能是嗑药磕多了导致的,然后片中很多细节也揭示这一切原本是他画中的臆想世界,但这一切都不重要了,作者意图很明显,是在讽刺这个极具腐蚀性的社会,贝尔的演技没治了!

46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做完bateman做batman,片首還要說:I'm not there. 呀,還有牆上的robert longo。

50分钟前
  • 何倩彤
  • 力荐

其实是美国梦的精神病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一切都是用金钱和地位来衡量,甚至到了反复强调名片印法和能否订到高级酒店位置的地步..人们也就在这样的虚荣和无谓中发了疯..拜金社会的沉沦总是需要一种解脱方式,就像在每日的精心男士保养中嗅到鲜血气味一般,是一出无药可医的悲剧.

51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个体的变态源自于社会的病态。

54分钟前
  • 白发生
  • 推荐

反感蝙蝠侠的都来看这部吧,因为这部他演的实在太好了,汗

58分钟前
  • 疯眼穆迪
  • 力荐

牛掰的精分。3P那里太2B了笑死奶奶我了。。。JL是什么物种,尼玛长生不老啊!

59分钟前
  • 彌張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