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

HD中字

主演:哈里·贾维斯,Makir Ahmed,乔治·索纳,Connor Catchpole,Billy Dumore,Katie Lambert,Lauren Tetteh,Conor Mannion,贾斯珀·莱文,Jack Smith,Frankie Clarence,Amin Ali,Nicholas Bejamin,Robert Poole,Daniel Homes,Juan Duenas,Salem Khazali,Kane Lincoln,哈里森·奥斯特菲尔德 Harrison Osterfield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色彩 剧照 NO.1色彩 剧照 NO.2色彩 剧照 NO.3色彩 剧照 NO.4色彩 剧照 NO.5色彩 剧照 NO.6色彩 剧照 NO.13色彩 剧照 NO.14色彩 剧照 NO.15色彩 剧照 NO.16色彩 剧照 NO.17色彩 剧照 NO.18色彩 剧照 NO.19色彩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内时间意识中的情节

为什么说是“内时间意识”呢?其实这个词放在这里是很不妥当的,深究起来,我就变成现象学的罪人和玩弄者了。
但是在《waking life》中确实不存在——即使存在,也被巧妙地掩盖住了——正常的时间。主角一直在徘徊、画面也一直在徘徊,观众被诱进语言织体的陷阱:只有语言,庞大的且看似杂乱无章的大段独白才是观众有可能把握的——纵然杂乱,却未脱离语法,而在情节和画面中,我们甚至可以说,整部影片都是支离破碎的臆想。这是导演的恶意抑或目的?
或许导演同时希望观众放弃情节,把全部精力投入庄之蝶的禅机。他根本没这个必要,愿意花时间两遍三遍看片子的人根本不会在意什么狗屁情节,这种人都是偏执狂,否则他们宁愿找一张tango唱片听一下算了(顺便说一句,背景音乐恰如其分地选择了能够凸现疲惫、紧张、忧虑和努力把握一丝理性的情绪的tango,太棒了)。

 2 ) 离开把手,我就会飘起来

       有些道理就是很难传播——因为人们只传递自己认同的东西。有些道理就是不大可能被大多数人认同,于是,即便它再有道理,再怎么有用,也不是很容易传播。
       所以这个电影也被埋没,因为它涉及的观点太多太泛乱,每个人滔滔不绝,像拿着一大桶水对着男主角泼洒着他们的论点,但论据却很少,这样的谈话很难让局外的人产生认同感。大多数人只不过看着整部电影里多数是不太感兴趣的对白,看完就完全忘记,继续他们半梦半醒的人生。
       但是抛开观点不算,电影的表现手法真的打动了我。导演的这个想法是开创性的,真希望会有新的作品能向这个电影致敬,这个手法真的值得再用。

 3 ) 为什么有人会认为烧脑

不管打高分低分,是不是想太多了?
神作的道理就在
你飘飘荡荡跟着它走
智商才变高
老想着判断它、描述它、概括它、类比它
就把自己想成白痴了

很佩服那些看睡了然后醒了起来重看还能写一堆的观众
真有专业精神
但很怀疑他们写下的与这部片有什么关系
他们写下的
很适合用来描述
采用同样素材
却拍得水平远逊的影片

如有些观众质疑的:
如果能够这么打碎了来说
就没必要拍成一部片了

神就神在它是一部片
有没有想过:是什么把这些东西黏在一起?

 4 ) 梦者(dreamer)

回溯人类历史,

我们只重于人类的进化和它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生物的进化伴随着人类的进化,

从原始人到现代人类的进化,

尼安德特人、克鲁马努人。

现在,有趣的是,你在这里所看到的有三个主干:

生物学,人类学,文明的发展,

和作为文化的人类表达。

这时你所看到的是种群的进化,而非个体的进化。

另外,如果你看看相关的时间表。

生命有二十亿年的历史,

原始人类有六千万年历史,

我们所了解的现代人类有十万年历史,

你就会慢慢了解到浓缩了的人类进化模式的本质。

  

然后当我们说到农业,科学,工业革命,

也只是一万年,四百年和一百五十年的历史。

你会看到更加浓缩了的进化过程。

于是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进化历程。

这个过程会浓缩到我们都能发觉它的存在的程度,

在我们一生之内,在我们这一代之内。

新的进化起源于两种信息:

数码与拟仿,

数码就是人工智能,

而由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克隆技术产生了拟仿技术,

而神经生物学把二者紧密结合。

在旧的进化模式面前,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而在新的进化模式下,

他们会作为互助的非竞争性群体自主于外界而独立存在。

  

有趣的是,进化现在变成以个体自主的过程

发自作为自主的个体,而不是被动的被集体臆想支配下的个体。

因此作为新的个性和新的理念的新人类出世了。

但这只是新的进化循环的开始。

因为在下个循环进行时

输入了新智慧。

智慧不断积累,能力不断积累,

速度就会改变,直到某种意义上的高潮。

可以把它想象为人的瞬间巨大的满足感,

想象为新人类的潜能瞬间大量的释放。

那可能是个体的扩张,个体的繁殖,

和个体共生,不再有时间空间的限制。

而这些新人类进化的展现,将戏剧性的大出所望。

旧的进化已经冷却,贫瘠,但还有效。

它表现在社会对其的适应性上。

当你说到寄生,统治,道德,战争,掠夺。

这些会成为次要,

这些将会退化。

新的进化模式给予我们新的特微

真理,忠诚,正义和自由的人类特征

这些将成为这次进化所表现的,

那将是我们最期待的。

To look at human development

Look at the organism’s evolution……and his environmental interaction.

Evolution of the organism begins with evolution through the hominid…

…coming to the evolution of man.

Neanderthal, Cro-Magnon.

Now, what you’re looking at here are three strings:

Biological, anthropological, development of cultures…

…and cultural, which is human expression.

What you’ve seen is the evolution of populations, not individuals.

Then look at the time scale involved.

Two billion years for life, six million for hominid…

…100,000 years for mankind as we know it.

You see how the evolutionary paradigm telescopes.

  

Then when you get to agriculture,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you’re looking at 10,000 years, 400 years, 150 years.

You see a further telescoping of evolutionary time.

As we go through the new evolution…

…it will telescope to the point where we see it within our lifetime.

The new evolution stems from two types of information:

Digital and analog.

Digital i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alog results from molecular biology and cloning.

You knit the two with neurobiology.

Under the old paradigm, one would die, the other would dominate.

Under the new paradigm, they exist as a supportive…

…non-competitive grouping, independent from the external.

So evolution now becomes an individually centered process…

…emanating from the individual…

…not a passive process with the individual at the collective’s whim.

So you produce a neo-human…

…with a new individuality, a new consciousness.

That’s only the beginning of the cycle.

As it proceeds, the input is this new intelligence.

As intelligence piles on intelligence, ability on ability…

…the speed changes until you reach a crescendo.

Imagine it as an instant fulfillment of human and neo-human potential.

It could be the amplification of the individual…

…the multiplication of individual, parallel existences…

…with the individual no longer restricted by time and space.

And the manifestations of this neo-human evolution…

…could be dramatically counterintuitive.

The old evolution is cold, it’s sterile. It’s efficient.

Its manifestations are those of social adaption.

You’re talking about parasitism, dominance, morality…

…war, predation.

These will be subject to de-emphasis and de-evolution.

The new paradigm would give us the traits…

…of truth, loyalty, justice and freedom.

These would be manifestations of this evolution. That’s what we hope.

新的进化,强调共生,不否定现状。对于腐败政治,道德,战争,丰功伟绩,城市规划等等都没有敌意。革命,颠覆,解放,改朝换代这些词汇将不再是于新的进化历程中的座右铭。旧的进化继续存在,就像农田继续存在,工厂继续存在一样。新的世界是新的进化和旧的进化的非敌对竞争性的共生,互补建构新的秩序,共同重组为明天新的系统。

随着数字技术和拟像技术进步,以及神经学的后天完善,产生了诸如电影,电子游戏,网络,google,虚拟现实,AI的普及,使得新人类的生存空间可以独立于原有的现实空间(城市的,农业的)之外而存在,而且更加丰富精彩。这是无数个无边无际空间,就像实数轴线外面无数的虚数的存在一样。在新的世界里,我们可以瞬间经历一切原有世界几代人积累下来的文化情感,可以即刻感触几千年人类旧文明的历史风骨,可以迅速认知旧进化历程里的每一种知识经验。同样,可以在同一时刻“身首异处”,身体赞存某地,而大脑和意识可以各个世界空间里各个角落自由驰骋。一切来得如此轻而易举,一切也就变得如此无足轻重。

并且,这个生存空间是完完全全属于个人属性的,个人的体验,个人的认知。每一个存在的人,既是终端,又是主角;既是那里的奴隶,又是那里的神。那里不是虚幻的,而是真实存在的。因为我们在那里感动着,兴奋着,满足着,想象着,创造着。因此,我们存在着。同时,新的空间是自由的,无生死的,传统意义上的经验时间在这里失效。黄粱一梦,不,是无数个不同时代(唐朝,清朝,中世纪,纽约,极乐净土等等,单选的或者多选的),不同地域(玛雅,巴黎,长安,淮海路,木卫二等等,单选的或者多选的),不同风格(歌特的,朋克的,洛可可的,工业的,禅的,单选的或者多选的)的黄粱梦,没有高潮,没有剧终。

 “拟仿”是这个进化初期的主要表现形式,虚拟现实,重现。但是,通过对旧文明的选取,剪辑,重组,再现,呈现给我们的将是新的世界景观。而且,最重要的是作为个人而存在的新的个体将是新世界的新生物。

如何作一个“新人类”?

首先,让我们记住一个乐队的名字:joy division。享受分裂。如同新的进化和旧的进化共生共栖一样,我们必须学会将自身的多重人格共时分裂,并且享受这一分裂的过程。现实世界,为了维系我们的肉身,必须尊重现实旧秩序下的生存之道。找一份简单的工作,养活自己,找一个贤惠的妻子,繁衍后代。孝敬老人,依法纳税,不闯红灯,不随地吐痰… …当我们进入新的世界里面,我们的元神出壳,内心的多重人格开始显现,随心所欲。你可以是一个怨天尤人的老者,可以是一个天真无猜的童子,可以是思维缜密的统帅,可以是个欲求不满的荡妇;可以是希特勒,可以是甘地,可以是孙悟空,可以是鱼玄机,单选的或者多选的。不会有人来限制你的演出,不会有谁来戳穿你的骗局,只要你演的出色,只要你编的过瘾。你得到了释放,得到了满足。这个世界没有维系旧进化的伦理道德的。尽情的分裂,尽情的享受分裂所带来的快感吧。

其次,再让我们记住一部小说的名字,Neoromancer(神经漫游者),在新的世界里,我们的主要活动就是“漫游”,没有目的,没有理想,没有奋斗,没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的生存空间已经足够复杂庞大。我们生活在一个“后”的时代。无为而为。逍遥漫游。足以。不要担心迷失,分裂是为了更整体的实现自我。因为你得到了自由,你将会感到更加的孤独。同时,你将有机会去深深的思考到作为存在的本质。

化作一个蝴蝶,在这里采摘你的五彩花朵吧。

(写于05年10月20日)

 5 ) 感受-自指的梦-电影

前言-预言(童年,种下的因,梦和现实的界限开始模糊) 前言-愿望(流星、愿望、超越平常体验的来自更大世界的不可逆的引力) 第一个梦-少年 第一个梦-旅途、列车上朦胧听到的音乐(被拉上了一轨列车,困惑的开始,脱离母体带来的不安全感,单向性的时间,自身的成长,少年。音乐是时间的具象,是人类对于时间最直观的感觉,某种创造随着低沉的古典乐一起走到终结,或开始了) 第一个梦-排练(梦是现实的演练,还是现实是梦的演练?戏剧感的爵士音乐,“do a bit slightly out of tune”) 第一个梦-现实(你到站了,被抛向彼处,毫无经验但有一些好奇,电话线仿佛脐带,联通了你和你当地的朋友,一个黑色眼影的姑娘穿着一身黑,坐在画面正中央,宛如命运女神,你回避了如此强烈的眼神,就像自己的秘密被看穿了。莫名其妙被好心人劝上车,但他开始像你倾售价值观:“少说些套话,行程是不需要旁白的”,而他做的恰好相反,呱啦呱啦说个不停都是些肤浅表面的东西,急于表明自身立场显得“独特”,就像他的车,就像大众传媒,虽然不会放过任何宣传自己的机会,但他懦弱伪善不敢做出任何实质有帮助的行为,一个一直沉默的乘客决定了你该下车了,“3streets 2blocks 1corner”,321,你该滚了。也许只是让司机闭嘴,去哪?他不会关心,就像一个只关心自己利益的政客。 【事实上,导演不仅把自己演进了电影,还把电影本身演了进去,Linklater 饰演的乘客就是导演,这整个难以醒来的梦的导演,演员(也就是观众,我们大家都是那个青涩的小伙子)是自愿参与的,只要你还在看,你就无法醒过来。】 第一个梦-命运(朦胧长大的青年的你,遭受现实重击。没有方向不会独立思考的那个“你”,死了,而且死的很没有尊严) ================================================= 第二个梦-梦(新灵魂吸取了教训,你来到了大学学习知识) 第二个自己-存在与责任(存在和责任都是物质层面的,都应该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不是概念,都应该被施行而不是做脑力体操。“做出选择,承担责任”,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把自己看成众多因素的牺牲品”【体制、种族、父母、性别等等】,生活要靠自己去创造,这是你的责任,了解这一切也是青年的你的责任。) 第二个自己-创造、语言与感受(“创造来源于不完美”,语言可能起源于超越自我,想要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欲望,重点不是单词的发音或拼写,这种符号系统,或者更深入一些,是“让不同的人达到同感”,仅仅物质上的满足是不够的,人类还渴望着被理解,还渴望着超越,你又对自身多了一层认识) 第二个自己-过场(主人公进入教室、敲门拜访、穿行不息得追逐着知识和不同的见解,学习着概念,积累着,他的眼神不再是迷惑着,变得在消化在思索,他开始有点小小的自信) 第二个自己-新人类(在过去,进化是“群体性”的、为了“生存”的、“竞争”的、“被动”的,而现在呢,我们可以观察到,进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爆炸性不可预测的方向,也越来越偏向个体自发的需求,在此形成的新人类又成为新的进化螺旋的开始,直至到达某种顶峰,甚至可能改写当下视为公理的规则,也将赋予我们更良好的品格。有些理想化,但谁知道未来呢?) 第二个自己-回到住所(构建出了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重新获得了安全感,音乐响起,个人认知上了一个崭新的层次,超越了从前的自我,你现在不局限于你个人的体验了,可你还不知道即将面对的是什么) ================================================= 第三个自己-禁忌和死亡(飞翔只能持续一会儿,最终我们回到现实,触及到了不可避免的禁忌,一个老大哥开始唠叨一些过去你能感觉到却没有能力表达的“社会黑暗面”,死亡、国难财、财阀政治等等,这些似乎无法改变的事实,这些被固定的未来,就像即将来到的老大哥的死一样压在你的心头,老大哥践行了自己的反抗,他走了,但给社会给你都留下了一个问题。你不再是从前的自己,你发现自己的命运与他人息息相关,你已经是社会人了) 第三个自己-超验、共同遗产和本能(音乐响起,一对青年男女在性事完毕后,也许回忆起了高潮时那种世界大同的感觉,谈论起了濒死体验,而由谈论引发的猜想又导向自身,我还是“我”吗,也许更准确的问题是,我是“我的感知”吗?前世,转世,“somehow i mean reincarnation is just a poetic expression of well collective memories really is. ”,我们继承下来的不只是这一世的体验,甚至可以追溯到生命体能够记忆那时(细胞记忆?),这种数十亿年的趋利避害形成了一种天生的“本能”,这种“本能”是超验的,无论时间距离。很好,你发现,潜意识里、本能里,“你”不仅与“他人”息息相关,“你”就是一个“人”,整个人类群体似乎就是一整个生命体) 第三个自己-自由意志(我们真的比牢狱中的囚犯更自由吗?嘿,清秀的主人公认识到人类大同似乎又回到了学校,倾听着困扰着一个科学家(?)的哲♂学♂问题:刨去基本的经典物理规则、数十亿年的记忆所灌制的“本能”、文化家庭背景,我们还剩多少选择的自由?【以下有不熟悉的内容,总结下教授的发言】如果这些物理规则是如此不可违抗,那么我们所谓的历史,所谓的发展不就是必然的结果吗,一切就像规则的叠加 1+1+1 这样运作下去了,一切都是可以被计算的?经典物理不行的话那么量子力学呢,教授觉得如果我们的“自由”是基于一种完全无序的机制的话,那还不如第一种一眼看到头的未来呢(经典言论“上帝不掷骰子”)。有没有真正基于“我”当下觉知从而做出选择的不受以前经验也不受经典物理规律影响更不是一种抽风似的毫无逻辑关联做出选择的那种自由?这位科学家似乎想要证明这种可能性。) ================================================= 第四个自己-潜意识与主人格之争 不谈那么不自由的自由了,退一步,我们承认有这种主人格可以做出”自由“的选择,但是潜意识仍然在暗处伺机而动。哪个会占上风呢? 现实中一位公放大喇叭发泄自己对于体制不满的中年男子似乎同样渴求着自由,情绪随着面部的充血也直线上升直至高潮,和性欲相通的本能似乎完全主导了他。 “从负面出发的问责,就只是我们对虚无自愿的顺从罢了。一旦你承认了那冲动,这种认同是会传染的,它毫无限制得繁殖着这种认同。如果你认同了某种冲动,那就准备迎接那所有的吧。”老人似乎永远不会让冲动主导局面,他应该有着严于律己的一生。 黑人说 :“当下的主流反而就是从边缘、从深渊去探索那些触及核心的隐秘,接受自身的脆弱,品尝、感受那种独特,汲取其中的养分,你的主人格和潜意识间的分界模糊了,尝试去达到一种更大的和谐,而借助这种体验从而进一步打开个人和宇宙连接的大门,在此间你感觉到的每分每秒都不再是空虚无意义的了,在此,自我、协调与独一无二从最根源生出。你就是它,珍珠居住在蚌肉一般,你可以感觉到宇宙仿佛是一个生命,而时间就是它的心跳。”感觉已经入禅了,自然的高峰体验绝对是无比美妙的,思考分辨是不是主人格什么的都已经太慢了,你只能感知。) ================================================= 第五个自己-作为个人所经历的时间对人格的塑造 (小时候的我和现在的我根本没有啥共同性嘛~几乎每四年人体的细胞就全部更新了一遍,我和小时候的我还有啥相同?也许只有 DNA 和对自我的认同保存了下来。) 黑猩猩:我们做的不过是一件又一件重复的事情,甚至是重复“重复”这件事情,因为单调,因为数得清的选择 酒吧,无聊故事,“良好的武装是对暴行最好的防御”,无聊到死,你为什么不去死,结果死了两个。 广告歌曲中的歌词“Now i'm free to see the world” 第六个自己-梦,you're your own remixer,构建自己的宇宙 lucid-Louis,关灯,控制梦境 第七个自己-电影 holy mom ent 第七个自己-感觉 一个感觉总比时间快一步的人,一个活了两倍年龄的人 第七个自己-礼仪机制 发心,我们需要真实的情感,从心底涌发的,你不是一个其他,而是我想要和你交流的你,不是谁都行,只是你。 表演与生活 表演是什么?表演就是生活。你只能在事件上、或者表情或者什么别的表面上去模仿, 梦里的人物将自己想了解想知道想说的按做梦人的暗示说了出来,但这不对,做梦人已经知道了这些,那为什么还需要梦呢?为什么会做梦呢?梦又是什么?这里不需要什么科学的解释,这里的梦更多是自指的,而非身体上的一种机能或冲动,我想弄清这对于我有什么意义,而不是做出什么普适的解释, 参与者和观察者-永恒的矛盾 测不准 I would say that life understand is life lived.这也是一个自指,但这种永恒的矛盾能够得到解释吗,或者至少给出一个自洽的假说也行啊,爆炸头说了一个他的认识:“And as one realizes that one is a dream figure in another person's dream,that is self-awareness.”分明可以感觉到,在这种解释下,宇宙、自我、记忆、梦开始循环起来,谁是第一个造梦者已经不重要了,一切都在循环,而片中的小伙子确实是真实存在的,他就是导演脑中诞生的、真实的虚幻。 梦境会将你自己显示给你 as the pattern gets more intricate and subtle,being swept along is no longer enough. 而在此时,船长和那个政客就像两个先知 是你定义了你自己,就像你感知了你的梦境,时间是怎样作用在你的身上,梦已经对你说完了暂时要讲的,你得给它一个回应了。梦境就像你置身的音乐,你在其中,你能感知那音乐,但你却又不是那音乐,你是舞者,你随着那音乐起舞,或者你又“看穿”了音乐的动机,随着自身的节奏起舞,但无论如何,你得回应那音乐,而不是伫立在原地,一切虽然不像机器那么精确的反应,但那是氛围的调动,味觉的协调,虽然慢一些,但是,是整个的,不在任何别的地方别的时间,就在此时此刻,氛围,回应。 时间-幻觉-难以醒来的梦-死亡-预言-结局 在最后一段,导演把所有要素都推到了一起,导演将自己也塞进了这个梦中,作为全知的观察者,他告诉了他的造物一切的真相,幻觉,他也告诉了了他的观众相对的真相,电影。wake up, you know you should, it's easy. 小伙子回到了哪里呢,又会被谁捕捉进梦境还是开始了自己的造梦之旅呢?无从得知,但亲爱的观众们,你们该从梦中清醒了。 导演一开始就把影片的宗旨亮了出来,“重要的不是画笔的多少,而是那些颜色和线条,也不是套话,不是框架,不是系统,就是感受”。 所以,无论有没有看懂这部电影不重要,其中的乱七八糟的理论不重要,重要的还是你自己的生活,你自己的感受,这部电影有触动到你,这就够了。

 6 ) Nice try

非常粗糙的画风,非常枯燥的内容。这实在是我没有料到的。
        尽管是英语片,但却有着小众电影必备的贯穿始终的絮叨——没有联系的出场人物,没有前后文,没有基本的寒暄玩笑,就是这样一个个地直接对着主人公开讲。演讲内容多半是关于人生意义、梦境原理、伦理设想、哲学思辨……我开始还企图要跟上讲话者的思路,努力要弄清楚一个人和另一个讲话内容的主旨与联系。后来就彻底放弃了。我基本上就是那个不断醒来,发现自己在另一个梦境里的主角,能做的就只有面无表情地四处游走,面无表情地装作在听别人宣讲。
        我后来才弄明白为什么这个主题要用动画手法来表现——它明明是拍下真人之后,电脑特效作出来的。因为那些不断抖动的镜头,不断纷纷叉叉的线条,才能显出梦境的意味:不确定,不确定,不确定。
        片子基本上是在挑战普通人的忍耐力,以及“到底你可以坚持到几分钟的时候才睡着”这个实验命题。但是毋庸置疑的是,那些人的絮叨其实都充满思想的力量,可惜是画面,画面之于文字,恰恰就短缺在这个引导别人抽象思考的部分。
        我只是想对编导们说:Nice try。

 短评

林克莱特你真会玩儿,这你都能拍。基本上可以当成初级哲学的动画解说,人存在吗,现实存在吗,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身处梦中。跟上片中人物的思考速度应该不是难事,那样就会发现我们以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其实都很难站得住脚。

7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按车轨边青年的说法,lucid dream大概不算梦?但是像我现在,就已经很少做那些没法控制,完全沉溺的梦了。通常梦开始没多久就会被意识到是在做梦,直接导演剧情,甚至都不用学主人公找个开关来验证。按照弗洛伊德引用Vaschide的说法,大概就是,想睡觉的愿望被其他愿望(比如说观察和享受自己的梦境)取代, wish-fulfilment以另一种方式进行。片里萨满是把lucid dream看作珍惜想象力的一种方式,但应该还有一方面是恐惧吧,恐惧失去控制,被卷入无法左右的梦域和情绪(Melanie Klein也有类似观点)。另外一点,主角穿越各种场景的floating是弗洛伊德的典型梦境之一,除了性行为暗示(erections or emission),还是一种退到童稚状态的,无干扰的愉悦感

8分钟前
  • coie
  • 推荐

我不该在困乏的时候看它……

11分钟前
  • 不流ᝰ
  • 力荐

真人拍摄,动画呈现,形式非常独特;哲学电影,梦的解析,内容非常深刻。

14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大型新媒介云吸毒,花60块飞99分钟,上天入地,叨念人生。

15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I keeps waking up while watching this

17分钟前
  • 冥想高潮
  • 还行

喝杯浓茶,打起精神,继续再看。年度奇片,哲学教材 !7.3

18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扯淡的路上,林克莱特走得很远

2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大概根据实际影像处理的动画,看不下去

25分钟前
  • boks
  • 还行

感觉这是林克莱特的精神呓语,生活中总是会有各种困惑、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难得的是林克莱特将它具象出来了。信息量好大,每次低头咬一口西瓜都错过很多内容---足见话唠程度---

28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也许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只是一种幻觉。事实上,我们的整个人生和历史只是一个永恒的瞬间”。又是Richard Linklater的标志性哲理对话性独立电影。我发觉在我看过的这三部他作品里面,他在国内最负盛名的那部《Before Sunrise》是最差的。也许是《Slacker》和《Waking Life》的对白太过深奥,一般人看不懂吧。这个人已经开始逐渐变成我最饭的独立导演。

32分钟前
  • 思阳
  • 力荐

竟能听懂全部人所说的,并且还有机会嘲笑其中至少三分之一.这些并非极深的哲理,使用了演讲的方式来料理,虽然有时也跟不上他们的节奏,但其中深意却已为我们所理解:就是观念而已.关于自由意志、灵魂转生、量子理论、社会结构和进化论等的观点无触动,倒是自焚的人、开船车的人和监狱诅咒最得我心

33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说实话,最初我对这部电影没太多好感,虽然这种真人拍摄转制动画的方式我一直挺喜欢的,但一轮接一轮的梦,一轮接一轮的大道理,就算再有意思的话题也会让人心生烦闷的。但到了最后,还是打脸喜欢上了,尤其是PKD一出来,想表达的主题突然立体了,也好理解了,亲切了。

35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推荐

很多地方看不懂,所以就不便評分了。總的來說,這是一部非常非常深奧,可是又很睿智的電影,探究人生、我、夢還有生活等等。問題是,我們有必要對自己的人生進行如此的嚴肅的審視嗎?也許。只是我覺得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都有不同方式的挖掘,這是其中一個方向而已。我純粹是沖著J和C的結局而來。

38分钟前
  • StevenTong
  • 还行

我不明白为什么要选择CG动画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题材,在我看来,片中大多数场景和画面甚至可以忽略掉,光听一下那些谈话就足够了。也许读读剧本更有感觉,不觉得画面起到了很大作用。这个题材用真人电影或者真人动画可能会更有感觉,那样才有超现实主义的味道。本片我猜是前期真人拍摄然后再CG重新绘图。

42分钟前
  • 私享史
  • 较差

每晚梦境灾难大片奇异考夫曼,一醒来过的跟劣质自我中心白水欧洲片似的,情愿活在关不掉开关的世界里。

45分钟前
  • 推荐

非常特别的片子,将拍好的真人场景再由动画制作室改成动画。全片充满荒诞又不乏现实感的诗意,以及大量关于梦与现实、生活、存在主义、死亡、自由意志、社会规则、电影与文学、集体记忆的对白。虽然中间差点也“半梦半醒”了,但还是要强力推荐!爱思考人生、钟爱哲学的友友必看!

4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大概世界上最沉闷的动画片,除了梦中梦的结构,剩下的全是“哲学课式”的对话。但是这片子倒是让我想起了刚上大学那会儿的情形,就像片中那个主人公一样,我每天都几乎一言不发地听别人讲一大堆理论(一套一套的,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但是仔细想一下,又好像什么也没讲),然后在夜里做各种奇怪的梦。

49分钟前
  • 远子
  • 推荐

探戈搭配对话,片头说的演奏上slightly detached, a little wavy, slightly out of tune也正是影像的质地。电影用frame启发观众发现holy moment, boat司机说的那番话挺阿巴斯的,无论是从电影还是人生的角度。无尽的梦是死亡,还是,无梦的睡眠是死亡?片中的梦境神神叨叨得令人羡慕,个人经验是梦中一般不这么话痨,也不会在梦里看到自己,train yourself to recognize a dream还是挺难的

53分钟前
  • 吴邪
  • 推荐

爱在系列隐藏的第1.5部。我也好想找人每天跟我神侃一些有的没的不着边际的话题啊,什么文学艺术科学哲学,大家每天一起瞎逼逼多开心啊,再不然每天聊八卦也好啊,昨天文章马伊琍,今天奶茶刘强东,明天单位狗男女。(ps.大头,这对你来说就是不知所云的话痨电影,请勿观赏)

57分钟前
  • 了不起的花轮君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