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歌

HD中字

主演:卡奴·班纳杰,卡鲁娜·班纳杰,楚尼巴拉·德芙,尤玛·戴斯·固普塔,苏比·班纳杰,伦基·班纳杰,雷巴·德芙,阿帕纳·德芙,突利斯·查克拉波提,Haren Banerjee,Rampada Das,Nibhanani Devi,Rama Gangopadhaya,Roma Ganguli,Binoy Mukherjee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语言:其它年份:195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大地之歌 剧照 NO.1大地之歌 剧照 NO.2大地之歌 剧照 NO.3大地之歌 剧照 NO.4大地之歌 剧照 NO.5大地之歌 剧照 NO.6大地之歌 剧照 NO.13大地之歌 剧照 NO.14大地之歌 剧照 NO.15大地之歌 剧照 NO.16大地之歌 剧照 NO.17大地之歌 剧照 NO.18大地之歌 剧照 NO.19大地之歌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大地之歌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20世纪初印度孟加拉的一个小村庄里。生活的艰辛使得村里穷苦人家充满了苦闷、忧虑与不和。哈里哈尔写了一首首诗,一个个剧本,但到处碰壁,无法出版。六年过去了,哈里哈尔家的房子更加破败不堪,贫穷一步不舍地伴随着他们。无穷无尽的烦恼,纠缠着他们。富人丢了东西,就赖杜尔加偷走了,尽管妻子萨尔博加娅不愿忍受这种侮辱,却也只能拿孩子撒气。哈里哈尔希望通过一举成名来重振早已破落的“门第”,可是,他每月八个卢比的微薄收入,以及沉重的家庭负担,致使他始终无法实现其各种美好的计划,就连维持家里人填饱肚子也做不到。他只好去异地他乡寻找一条出路,进城去赚了一笔血汗钱,谁料回到家时,等待他的却是巨大的灾难:暴风雨把房子冲塌了,十二岁的女儿杜尔加也病死了,萨尔博加娅痛哭起来。见此凄惨情景,哈里哈尔只好带领着妻儿离开故乡,去另谋生路,只有杜尔加长眠在这里。战斗列车杀手柔情2021变异巨蟒福禄双霸天2000少年犯2016扫黑行动之黄金圣城风云血色情人节璟雅的女儿勇者跳支华尔兹更喜欢明天的你 明日の君がもっと好き亡命母侵蹩脚英语塞尔福里奇先生第二季魔女风采依旧目标战第十二夜1996东京塔2005小森林2018混乱之子第四季宁安如梦死亡低语汉江刑警化身博士1941小谢尔顿第六季绝世好B一夜新娘 第一季严禁嘴对嘴雁儿在林梢挨了耳光的男人武神赵子龙如此勇敢的女孩第一季赛琳娜·戈麦斯:我的思想和我阿拉丁与神灯2015First Class 2有趣页面无声的旅行信徒2001祝我生日快乐爱之轮回回归之路

 长篇影评

 1 ) 简单的随笔。

10.0 一,经历过类似生活的人,可能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电影对农村生活的刻画,自然、真实。除了一些文化元素外,感觉在照镜子。 二,以一的视角来看,电影中呈现的苦难,不是物质层面的艰难,而是背井离乡的无奈,或者说是文明变迁把人作为动物的天性在慢慢消磨殆尽。姑婆与姐姐的离去,诚然充满悲剧色彩,但这真的是苦难么? 三,这几年一直在意个体意识与存在意义。今天突然注意到,宗族对个体的影响。如果说人是群居动物,那他所在的群体大意指的是他所在的宗族吧。(之前一直认为,群居是因为离不开社会其他人的协助。可是,生存的竞争性使得社会看起来在“养蛊”罢了。有合作,但竞争更多。人作为动物的群居性不应在此。) 四,宗族的消失,血脉的疏远,我们每个人,背井离乡,渐行渐远。

五,观影时不自觉想到伊利亚卡赞的《美国 美国》。二者同样是背井离乡,却有完全不同的观感。想到此处略感酸楚。

最后,感谢有人记录这种存粹的、独特的、记忆中的乡村生活。

 2 ) 大路之歌(Song of the Road)

動作太慢,香港亞洲電影節中,有幾齣戲的票都來不及買。昨天適逢國慶假期,就去電影中心看了這部印度經典。

看這齣不算短的片(兩小時),節奏相當慢,以現今的眼光看其實也頗為沉悶。不過,影片可貴的地方是以一個小孩子的視點反映了印度低下層的生活。裡面的演員,一看就知並非專業。也難怪的,導演薩耶哲雷拍這部戲聽聞要變賣家當!或許如此,他才能把那種窮鄉僻壤的味道融於鏡頭。

生離、死別,如此經典的主題,當然不會缺席於如此經典的電影。主角小孩阿普的出生、姊弟間的嬉戲這些片刻的歡愉,實在難以掩蓋生活迫人的殘酷現實。片末全家人背負傷心與遺憾離開舊地尋覓新生活,這種希望,不過是似有還無。

黑澤明有過如此評論:「未看過薩耶哲雷的電影,就如活在世上卻未見過太陽和月亮!」若真的如此,我真的剛才見識到太陽和月亮了。大師品評大師,高手過招也不須太過在意。以認識印度電影來說,這齣戲也是塊好的叩門磚。

翻查一下,發現這是導演為小孩主角阿普(Apu)拍的「阿普三部曲」(The Apu Trilogy)的首部。第二部是大河之歌(The Unvanquished, 1957),第三部是大樹之歌(The World of Apu, 1959)。後兩部,我都想看,哪裡可以找到?有哪位知道的煩請告知,謝謝。

VeryCD對這部戲的背景有很詳盡的介紹,值得一看:http://lib.verycd.com/2005/10/19/0000070317.html

http://www.yauyeah.com/?p=132

 3 ) De Sica vs Ray

An ordinary village in the 1920s, before the wave of modernization, with its lush woods and clear ponds, vast paddy fields, and big trees, is the typical Bengali village where Apu and his family lives. The influence of De Sica and neorealism on Ray is clearly manifested in this work - a low-budget film made by "amateurs" in a realistic setting. Unlike many other Hindi films, Ray chooses the most realistic narrative in this work, not only telling us what happened, but displaying why it happened as well.

What impressed me the most in the film is the amount of poetic details Ray uses to present the story itself: Durga and Apu's reflection in the pool when they run with the candy seller, the silhouettes on the wall when auntie is telling a story, the face of Apu dressed as a king in the mirror, the dreamy mango flowers taller than a man while watching the train passes, and the ripples that scatters when Apu threw the necklace stolen by his deceased sister into the water. The images are beautifully presented as if they are covered with a hazy, melancholy veil.

The depth-of-field shots and camera positions also always capture the different states of the family: the somewhat idealistic and irresponsible father, the strong mother who takes care of all the household chores, the happy but thieving sister, and the easy-going old auntie who accompanies Apu's childhood, along with the snack vendors, the festival troupe, the teachers and the snobbish neighbors, all of whom make up this vibrant picture of Bangladeshi life. The picture of life. The integration of man and nature is always so harmonious and powerful in Indian films, and Ray has perfected the details, such as the scene when Durga comes to wake Apu, who is wrapped in a blanket and sleeping, and she finds a crack and then props Apu's eyes open with her hand. It's such a lifelike and creative shot that one can't help but marvel at Rey's delicate script and camera design.

Of course life is not only beautiful, death is also an important theme throughout the film. The sister-brother love is so touching, but Durga's hands reaching for her mother before she dies are also so powerless. At the end of the film, the old music plays slowly, the oxcart moves forward slowly, and then the film bids farewell to the audience, as if it is also the end of Apu's long, poor, and poignant childhood.

 4 ) 《大地之歌》

《大地之歌》1955年上映,是导演萨蒂亚吉特·雷伊电影生涯的处女作,也是他最为人称道的一部电影,可以说出道即巅峰。这是一部黑白色调的电影,没有完整的故事线,但是人物塑造非常真实、浑然天成、毫不做作,甚至在戛纳电影节被授予纪录片的奖项,而不是故事片。

导演雷伊曾说,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导演,必须面对现实,审视事实、挖掘事实,并将其转为电影。毫无疑问,《大地之歌》是一部严肃的电影,与传统载歌载舞的印度电影不同,它用现实主义和实景拍摄的技巧,诗意的展现了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艰辛。电影描述的是在孟加拉村庄一个没落的婆罗门家庭的故事,父亲能识文断字,但是无法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被迫去城市里找事干,母亲只能独自抚养孩子,变卖嫁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电影让人心事重重,但是雷伊并没有因为要体现“悲”而放弃对“希望”的追求,孩子们之间的单纯与快乐、父亲的乐观、老姑婆倔强的求生欲望等,都隐藏着人文关怀与积极向上的动力。

影片也勾勒了生活充满不确定、永恒无常的一面,以及我们如何在变故中因为根基而坚韧的站立持存。阿普三部曲里每部都有亲人去世,人为了生存而挣扎,疾病没有办法、死亡随时都会发生。这是一段泥土中的人生,一场暴雨就能冲垮所有的希望,最后父亲拎着给家人的礼物归来,但是房屋倒塌、女儿过世,一家人在村庄已经没有留下的必要性,只能背井离乡,踏上坚忍的改变之路。生活中的大转折,往往是在彻底绝望不能再失去更多的时候才启动。

 5 ) 野风

《野风》

贫瘠的山坡旁

白色芦苇招摇

火车氤氲的黑

她向往

平静

又永不倦怠的流水般

用甘洌洗濯

用羽风轻抚

不唤的午后

石屋的烛火

倒映在乌黑的眼眸

离家的男人是希望

顽皮的男孩是寄仰

顺从的女孩苦中作乐

穿上金银的首饰

流下黑色的汗泪

蜻蜓点在浮萍

激不起荡漾

至于幼猫和羊

狗是她们敦厚的玩伴

满身褶皱的女人

临终前依旧捧着她的铜罐

愿暴雨可以安慰

枯槁的皮囊

颤抖的心

 6 ) 一阕印度典型农村贫户的哀歌

改编自 Bibhutibhushan Bandyopadhyay 的小说,虽然影片在剪接丶节奏丶演员演出等方面均有瑕疵,但佳句妙笔亦处处(如两姐弟追卖糖人丶穿芦苇丛看火车),作为萨耶哲雷以低成本摄制的首部长片,堪称天才之作。片中雷的蒙太奇处理富诗意,取镜也独特,拍出树林氤氲丶风吹芦苇之馀,情感更是细腻真挚,在名家 Ravi Shankar 的西塔琴(sitar)和竹笛配合下,合奏出一阕印度典型农村贫户的哀歌。http://mcyiwenzhi.blogspot.com/2009/03/pather-panchali-1955.html

 短评

在这片土地上,少女也许会怀着忧惧与期待踏入婚姻,也许会夭折在风雨之夜——无论哪种结局都与幸福无关,在闪电映照出的黑影里,还潜藏着对神明母亲最后的祈求(即使我还没学会祈祷),神明是否会为我们作出最好的安排?这样的土地,终归是因为穷,我们最后总会离开它,总会在远方火车到来之前先行离开,在芦苇丛中投向希冀的一瞥。所有巨大的悲痛都发生在不绝的西塔琴声里。自然风物的描摹真是一绝,流淌不息的生命长河。

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可怜的姑婆,阿普长得好像哪吒…隐约听到了《少年派》片头曲。“一年的烂在这里,有什么好,搞得人又自私又小气…人有时候必须背井离乡”关于生活与家庭。

6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干了这碗恒河水,来世不做印度女。几乎没有一丝卖弄印度文化元素的印记,那场暴风雨将观看前半部分关于难受,烦躁,郁闷的感觉渐渐稀释,变成无力和哀叹。骨瘦如柴的牛,被留下的猫狗,占据故居的蛇,这片大地一直悲苦喜乐交加,风吹不动雨淋不湿,波动的总是人。

10分钟前
  • 判官
  • 力荐

萨蒂亚吉特·雷伊“阿普三部曲”第一部,也是他的处女作。雷伊因为让·雷诺阿来印度拍摄《大河》,决心献身于电影事业。这部《道路之歌》从开始拍摄到完成后期制作,总共花了近3年的时间,因为资金问题,拍摄时断时续。直到纽约现代艺术馆对这部影片产生了兴趣并注入了资金,才使得这部影片得以完成。

13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我们总是不舍得离开那间陪伴着我们多年的祖屋,即使它再破旧,我们仍旧修修补补,继续居住。只是当屋子里充满了悲哀的回忆时,我们只能离开。原来我们心所记挂的不是那间屋子本身,而是屋子里面共同生活多年的那些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印度影史十五佳NO.11

1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拍穷人的佳作很多,但本中国穷人现身说法:印度的穷和中国的穷最有共通性!片中印度农村家庭的贫困套餐(天灾、破房、饥饿、疾病、歧视、年老、死亡等)都是精准狙击。观后深觉:穷人还是要背井离乡的好,赖在老家只会越穷越烂。啊多么痛的领悟~2.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响,印度在50年代掀起新电影运动,在宝莱坞艳丽歌舞和廉价道德剧之间开辟出一条新道路,雷伊的阿普三部曲应运而生。其写实风格固然观后男默女泪,但也不乏诗意之处,小孩茅草丛见火车,方知天地之飘渺;懂事的姐姐身躯娇小,在前景吃甘蔗却像个巨人。20190409北影节4K修复版。

20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屋漏偏逢连夜雨,风雨欲来荷叶动,若是彩色片多好,偷项链,当作家,雨滴秃头,水果又没写名字,包裹压住幼猫吓一跳,不穿鞋不仅仅是因为穿不起,而是低种姓没资格穿,亦有脚部通风散热且方便趟过泥坑考量,据说脚愈脏愈虔诚,女性还能涂上脚趾油,

24分钟前
  • 悲辛無盡獨行夜
  • 推荐

SIFF*和平。土地上发生的事有悲悯的共性,生老病死,穷而生恶,在外的父,勉力的家,瘦牛弱狗,清澈眼神,一条路通向外面世界,一些神寄托美好愿望。雷伊朴素地拍,让现实流淌,如神明的泪水。不可思议地,摄影师米特拉是第一次掌镜,摄影机带着好奇、或者说爱欲,包罗乡土的景象:荷塘倒影,水面涟漪,甘雨如油,风暴降灾。姐姐被赶出家门,透过墙洞却能看见母女两端。姐弟俩看火车,云影移过稻田,然后是白得过曝的芦苇,现代性的物什很少正面出现:火车、电线和“德里”西洋镜都是局部掠过,“世界”对他们,只是一些零星的符号和印象,却激励着整体的梦想与行动。西塔琴悠扬,a song of little road, a song going on

28分钟前
  • censored dump
  • 推荐

杜佳與阿普隨賣糖人奔跑時池水的倒影、姑婆說故事時牆上的剪影、鏡中裡扮成國王的阿普面影,絕佳的攝影與剪輯從觀眾意想不到的角度訴說這個鄉村衰亡的故事。看火車時成片成片高過人的芒花如夢似幻,竟成了永遠無法再圓的夢,阿普把亡姊偷的珠子擲向水中,從此長大……又及,印度此時還有拉洋片。

31分钟前
  • 侯二六
  • 力荐

她还是拿了那串珠子,他们还是离开了祖屋。

32分钟前
  • vivi
  • 推荐

影史最佳处女作之一!写实与诗意完美融合,苦难中的童趣与轻盈后的沉重精妙交织,可见创作者的赤子之心与天赋异禀(剧组大多数人是首次参与拍片),本片艰辛的制作历程也已成为传奇。每位演员举手投足间的气韵神态都与角色无缝贴合。前半段松弛去戏剧化,后1/3张力不断强化,悲剧纷至沓来。西塔琴的配乐有舒有急,总与情绪契合无比,深焦镜头里的细节丝丝入扣。自然无处不在,既美妙灵动逗趣(可爱至极的小猫,芦苇荡里看火车,池塘里的浮萍与蜻蜓,雨中旋舞-生之极致&死之将临),又有凶险狰狞一面(狂风急雨侵袭房子的那一夜,比所有恐怖片都更令人揪心骇惧)。雷伊的调度多样:姐弟与狗跟追糖果大叔的水中倒影,遮覆银幕的飞驰火车,农民在地主家分工摘菜切瓜的摇移镜头,得知死讯时遮没人声的配乐/自然声效...陶罐,项链与入屋之蛇。(9.5/10)

3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阿普三部曲」之一,竟然是雷伊的处女作。系列里最无斧凿痕迹的作品,也是最契合中文片名中“歌”字的一部。并不渲染悲惨或者艰难,只是把生活拍成一首悠长的歌,而贫穷是其中拖长的颤音但绝不是哭腔。是每个导演可能都会拍的“童年往事”,只不过没有掺杂太多时代背景与家国情怀。与儿童电影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孩子提供的不是视点而是视线。比起阿普清澈如水的眼神,更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姑婆的笑容。肉身触地灵魂飞升的刹那,有一种对生命逝去的心碎洞穿了观众。#BJIFF9#

38分钟前
  • 晚不安
  • 推荐

芦苇随风而荡,火车飞驰而去,暴雨倾盆而下,狂风呼啸而过;父之乐观,母之忍耐,蛛行碎碗,蛇走废屋,是天之灾,是人之苦——是不得不背井离乡的痛楚。雷伊以冷峻的目光看待这一切,一部现实主义的平民史诗。

43分钟前
  • 康报虹
  • 力荐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喜乐悲愁,皆归尘土。镜头朴素简约,配乐如泣如诉。

47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人间本就是炼狱,辛苦走一遭~前段比较闷,看得有点烦躁,一旦调整好心境,就会陷入导演营造的辛酸悲零的氛围中~自那段自然写实后,到父亲归来闻女儿死讯这段最佳~世间本无所谓痛苦与幻灭,一切皆为自然

49分钟前
  • 彩虹几度
  • 力荐

阿普三部曲,雷伊处女作,新现实主义;对白很少,闲静质朴饱含诗意,长镜头和西塔琴配乐很美。入室之蛇,骤雨下的草木虫鱼

51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9。50年代印度的片子比如今强太多,尤其那配乐,天籁的西塔琴。

55分钟前
  • Mannialanck
  • 力荐

#资料馆留影#作者电影,55年的雷伊竟能拍出这样伟大的作品,一个印度普通家庭琐碎的日常,有纪录片的厚重质感,“印象派”的光影音乐,小男孩阿普眼里的世界,是早去的姐姐,孤独的姑婆,贫瘠的热土,诗意的片断,和忧郁的母亲。万般乡情尽在不言中,只是回望,只恨匆匆。

59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诺兰推荐的这部印度片你不去看看吗?http://news.mtime.com/2018/04/04/1579499.html→因诺兰推荐而终于看了这部曾有过邂逅的《大地之歌》:虽然是不同年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不同生活,但却在影像故事里看到好些我们童年生活的影子,而剧情的后半段有些情节与我的CBHE有相似之处,让我既惊喜又无奈。

1小时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这也太悲了,呜呜。是要有多绝望,才能鼓起勇气背井离乡啊。拍得好美,荷叶和蜻蜓。生活流的印度,脱去艳丽色彩的印度同样很美

1小时前
  • 米粒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