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太阳年

HD

主演:斯科特·威尔森,马娅·科莫罗夫斯卡,汉娜·斯卡尔赞卡,埃娃·达尔科夫斯卡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英语年份:198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寂静太阳年 剧照 NO.1寂静太阳年 剧照 NO.2寂静太阳年 剧照 NO.3寂静太阳年 剧照 NO.4寂静太阳年 剧照 NO.5寂静太阳年 剧照 NO.6寂静太阳年 剧照 NO.13寂静太阳年 剧照 NO.14寂静太阳年 剧照 NO.15寂静太阳年 剧照 NO.16寂静太阳年 剧照 NO.17寂静太阳年 剧照 NO.18寂静太阳年 剧照 NO.19寂静太阳年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寂静太阳年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1946年的波兰,美国大兵诺曼(斯科特·威尔森 Scott Wilson 饰)邂逅了波兰寡妇艾米莉亚(玛雅·歌摩劳斯嘉 Maja Komorowska 饰),在动荡的时代大背景下,两颗孤独的心越走越近。虽然两人语言不通,但是通过眼神,通过动作,他们知道对方都深深的坠入了爱河之中。  然而,艾米莉亚却并不能离开波兰,因为她还有年迈的老母亲在这里需要照顾。为了让女儿自由,艾米莉亚的母亲了结了自己的性命,可是,当诺曼想要带她走的时候,她还是拒绝了他。一晃眼几十年过去,艾米莉亚已经成为了一名老妪,一天,她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件,让她前往美国。发财日记细路祥艾薇和豆豆舞出我人生5这个公主不一般疾速天使比克拉姆:瑜伽、大师、性侵犯搭车人(1986)灰色乌鸦雷霆特警叛谍迷情阴阳魔界1983这是罪大清神捕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李天腾与赵小宝3拉美异灵战火时代 :希特勒青年团海军罪案调查处第四季金鸡大劫案落泪成金戈德曼审判美轮美奂的地中海豪第二季粤语小吉的选择洛奇229岁美好人生坏孩子们沙滩仔与周师奶死亡令我重生长公主她不讲武德在这世界的角落不哭妈妈疯狂追击者连城诀诱惑者特殊关系换体男女华沙女公爵浪客擎苍妙计合家欢美国忍者3浴血追凶

 长篇影评

 1 ) 《寂靜太陽年》:寂寞元年,我們夢中見



片名:The Year Of The Quiet Sun
主演:Scott Wilson & Maja Komorowska & Hanna Skarzanka & Ewa Dalkowska
編導:Krzysztof Zanussi
攝影:Henryk Jedynak
音樂:Krzysztof Karaszkiewiez
剪輯:Katarzyna Palka
年代:1984
時長:107 mins
色彩:color
風格:drama
評價:artistry 6.8,appreciation 6.0
獎項:1984年威尼斯金獅獎

故事發生在1946年波蘭的冬天。在一個飽受戰爭摧殘的蕭瑟小鎮上,美國士兵諾曼和波蘭逃亡者、一個寡婦艾米莉婭偶然相遇了。此後諾曼小心翼翼地追求她。他們語言不通,完全用目光和動作交談,關係越來越親密。艾米莉婭的母親為了讓女兒及早逃出波蘭,拒絕注射青霉素而死去。艾米莉婭本可以和諾曼出國,但她還是留了下來。諾曼受命到柏林執行任務,原和她約好在火車站見面,但他等了艾米莉婭許久,仍沒有見她來。1964年,艾蜜莉婭已是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婦人。一天她突然收到國外寄來的一筆錢,讓她到美國去,朦朧中,她回憶起了1946年和諾曼在慶祝主顯節舞會上的情景。
1946年,二戰剛剛結束,波蘭大地還沉浸在炮火洗禮後的愁雲黲淡裏,冷峻蕭索的寓所、晦暗不堪的街道,還得時時提防政派密探的嚴密監控和惡性搶劫,這一切讓人心生憎惡。沒有記錄的一年,時空之中空置的一段時間,艾米莉婭與諾曼的相識過於戲劇化了,美好的如若夢境,戀情的進展和嚴苛的政治氣氛並未形成剛性的比對,門內是天堂,門外便是地獄,導演的溫情一筆倒顯得有些刻意了。比政治迫害更可怕的是希望的泯滅和人對自由的摒棄。有人懷疑了生活的本質,生活便還以顏色,讓人置身在一個偉大的玩笑裏。1948年,波蘭統一工人党成立,實行土改,同時實施國民經濟的三年計畫,第二年,波蘭同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了外交關係。然而,反猶主義的大清洗卻還在繼續。

 2 ) FIFF17丨DAY2《寂静太阳年》:我灼黑的心与揉碎的爱情

第17届法罗岛电影节无人知晓单元第2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寂静太阳年》,下面请看前线战后遗留的孤独女人们面对爱情左右为难的评价了!

RIVER:

摄影质感真好。

鲨鲨鱼维:

这种超越现实的爱情实在不能打动我。

果树:

这种相爱了又出于无奈没能在一起,老了再重逢的戏码,好虐好虐好虐!

sparrow: 精湛的演技演绎静默而伟大的爱情,语言无法被翻译,情绪仍能被传递。

法罗岛帝国皇后:

最后的老年妆化的跟《朗读者》一样不用心,搭配这部奇奇怪怪的电影倒是合适。

yuch:

从看到焦黑的成堆的尸体之后,Amilia才开始爱。影片一直游走于死亡和生之间,这两个概念的冲突和共生在结尾处的舞蹈达到顶点。

球球糖:

没有铺垫的爱情让我感觉像看国产,这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吧。对母亲和邻居的刻画更到位一些,男主的背景交代含混不清。整部电影的表演是出色的。

lebowski:

这是一部由人物情感驱动的电影,抛开剧本的薄弱,从摄影和表演来说都非常不错,很有质感,并没有花很大的笔墨去表达时代和政治背景,只是寥寥几笔就让人感受到这背后的厚重,更多的是注重于角色,很像前几年的《冷战》。

子夜无人:

完全从情感角度去叙写的二战后遗症电影,虽然有一些琼瑶戏的气质,但演员绝对真情流露的、“把一切交给命运”的演绎可以让人消化掉其中的苦情滋味。男女主角之间最大的阻碍不是语言不通、身份差异、宗教观念,而是在于战争的余震摧毁了留下来的废墟上所有关于“爱”的可能性,希望的种子落在泥土里也只能被有毒的黑水灌溉,无法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一边高唱的凯歌和另一边烧焦的国旗。

DAY2的无人知晓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3 ) 迷惘的太阳,照射不到生活在阴沟里的穷人。上帝之光照射不到希望

这是我最近看过的最好的电影。无论影像,场面调度,镜头,摄影无一不赞。情节更悲情。让我联想到自己。把战争以后的贫穷,疾苦,不安,迷惘刻画的真实,寒冷,仿佛看不到阳光。只有等爱的人死去,你才能去他在的城市,可你也老了,像自己可怜的母亲一样,死在呆了一辈子却还是陌生的家乡。终于,在梦中,你们见到了阳光,看到了对方,手挽手,在阳光下的美国旋转。整个世界只有你们俩人。可那只是幻想。
大师就是大师,无与伦比。

 4 ) 扎努西:两个世界,尽性知命

大多数波兰电影都带着浓厚的历史标签和时代标志,一个经历过沉痛灾难的美丽国家就像一位伤痕累累的老人,连呼吸都令人绝望。1939年,法西斯的铁蹄踏入波兰,也正是在这一年,扎努西在波兰降生。经历过战争的生命总是要比其他的生命来的粗砺而勇敢。《寂静太阳年》是扎努西最诗意化的作品,相比较个人化风格明显的《灵性之光》相比,《寂静太阳年》表现的是一个时代中的爱情悲歌,在政治和信仰禁锢之下的漫长等待。我一直觉得是时代赋予了角色灵性和质感,尤其是在这部电影中,历史给予的故事背景让整部电影充满了压抑和悲悯。无尽的黄昏和黑夜,绵绵不绝的想念和眷顾,在这个满目疮痍的大地上,爱情唱着微弱的歌谣。在《世界电影之旅》中,扎努西曾经公开表示过,童年的经历对他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很多影片的背景都来自于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

《寂静太阳年》中有一段关于法西斯对战俘的拷问,这一个桥段在他的电影《仁慈之心》中也能看见,虽然是两个毫不相关的电影,但是细节的设置还是有略微的相似之处。《仁慈之心》中宗教信仰的出现闪现出了人性之光。而在《寂静太阳年》中,所谓的信仰却成为禁锢的代名词。在波兰电影的黄金期,瓦伊达和扎努西一直是波兰电影的代表,两个人的电影风格虽然迥然不同,但是都从不同的层面反应了波兰的历史,政治,批判战争,以及探索道德焦虑,情感焦虑和选择焦虑。和瓦伊达相比,扎努西的电影更喜欢在平静缓慢的节奏中讲故事,在故事中表达出自己对于人生,爱情,选择的思考,而瓦伊达则恰好相反。看完了《寂静太阳年》之后,觉得电影很像皮埃尔·布特龙的《沉静如海》,同样的故事背景,不同的国家,同样的爱情,但是《寂静太阳年》的结尾多了一份感动。但是就整个电影的节奏以及气氛的营造有能够感觉中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情调。当然扎努西和基耶斯洛夫斯基曾经在一起工作,而扎努西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制片人,基耶斯洛夫斯基是扎努西的代理人。或许就是这样的关系,让两个人的电影风格有了异曲同工之妙。

《寂静太阳年》的故事发生在1946年的冬天,美国大兵诺曼爱上了一个寡妇艾米莉亚,如果单单是大兵和寡妇之间的爱情,似乎又不足以说明战争的影响,于是扎努西在给人物进行身份设置的时候让美国大兵多了一层身份,就是战俘。这也使得两个人之前的爱情故事多了几分曲折。看似简单的故事,却让我们看见了战后波兰的衰败,贫穷,压抑,冷酷等等。电影一开始就说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而此后的环境设置正是为了让观众看见四十年代的波兰。扎西奴在这个爱情故事之中设置了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心理变化,共产主义政权之下的生存状态,以及人性的善恶对立,还有就是感情和欲望的压力。

诺曼和艾米莉亚虽然语言不通,但是眉眼之间的感情交流却让这段爱情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不是一个悲伤的爱情,却充满了悲伤的气息,这是因为某个时代的阴郁,让所有的情感都蒙上了一层晦涩。摄影师斯拉沃米尔·埃迪扎克曾经担任过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红白蓝三部曲之蓝》《杀人短片》等影片的摄影和扎努西也有过多次的合作,《波兰式出轨》《山巅的呼唤》《必要的条件》还有这部《寂静太阳年》。整部影片在光色和色彩上的应用让电影的冷感,衰败,压抑,悲戚等等表现的十分成功。影片中多次出现了角色苍白,无望,空洞的面孔,大量的推轨镜头让导演的主观意图更加明确。

她为什么要让这份爱情迟到二十年?因为她太脆弱了,亲人的去世,环境的影响让这个女人已经无法生命中的大起大落和变故,她脆弱到自己无法离开,只能选择一个自认为安全的方式隐藏起来,包括这份爱情。女人就是这样,一旦把爱情作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了,如果不能萌生出强大的应允,那么只能在漫长的等待中消耗自己寥寥无几的生命。她是这样的女人,很多人也是这样的女人......

很多观众觉得影片结尾之处的大峡谷镜头比较突兀,其实这是扎努西为了纪念塔可夫斯基而做的设计,两位好友曾经相邀来到大峡谷,并在这里做出对未来的承诺,然而,塔可夫斯基却没有等到这一天。扎努西为了纪念自己的好友和逝去的青春,在这里设置了大峡谷的镜头,一方面是为二十年之后的见面做转折和过度,另一方面是为了纪念自己的老友以及年轻时的那份承诺。

 5 ) 被爱借用的身体

中饭后照常去未明湖边散步。没有风,冬日的阳光暖暖的照着,湖面的薄冰在一点点的融化。
午休时间没有合适的去处,干脆到图书馆南配殿地下录像厅选了一部片子《沉默太阳年》year of the quiet sun。故事发生在1946年的波兰,二战过后不久,战争的创伤还没有平复,波兰大地满目疮痍。一个美国军官到波兰找寻二战中战友的尸骸与一个波兰女子相爱,他们语言不通,基本无法交流,但他们确实相爱了。等我们见面了我再把故事从头到尾的讲给你听,这会儿我想给你讲两个让我特别感动的情景。
他送她回家,与她相依为命的久病的母亲已经睡下。他们轻轻的掩上房门,她把手中淡黄色的油灯放在地上,然后他们紧紧的拥抱在了一起。她解下自己的外套,摘去围巾,又瑟嗦地脱去毛衣,她也为他脱去大衣,去掉围巾。他俯在她的身上,并用大衣盖住了他俩的身体.......突然闪过了一道亮光,是一辆过路的卡车,原来他们是躺在路旁,那可是寒冷的冬夜!她窘困的家只有一个房间,但爱欲可以蔑视严寒,融化冰雪。
他们终于未能在一起。她年老了,再不能走动。她回忆他们曾在一起跳舞,那仿佛是一个旷野,天地随着他们的舞步飞旋......爱是充塞在天地之间的,她只是借用了他们的身体,他们的身体会衰老,会湮灭,而爱亘古长存。
写下这段话,是2002年11月30日。

 6 ) 太忽悠了

太忽悠了
这种词语我不愿意使用
多么美好的爱情
故事总是承托
可以变为mtv
操你妈那些该操
爱我的爱人
那些该爱的
爱恨
挣扎着的生命

看电影不总要
总要的是自己从里面吸收了什么东西
那种智慧让我们勇敢的面对生活

 短评

福特的荒地,夢想的荒地。

4分钟前
  • Amushi
  • 推荐

身份、国别、信仰与世俗将每个人都困于原地,从来没有什么自愿牺牲(甚至辜负他人的牺牲),从来都是被迫而不得不,只是通过爱情故事更加令俗人们感伤而已。

7分钟前
  • 451½°F™
  • 还行

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最温柔地诠释了什么叫爱情,无关其它,眼波流转间爱意蔓延,黑暗中曼舞,冰雪街头的相拥,最后怅然的、想像中的重逢,真叫人心痛;可是我们活在这世上,总是要受那么多羁绊,真是寂静的光景啊。

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总感觉扎努西太知性,拍这样一部爱情片会有些力不从心。不过,这大概也正是寂静太阳年的过人之处:语言和思绪,情感与理智,道德与欲望,背信与承诺,扎努西拍得不是爱情故事,而是哲学思辨,是处在绝境中的人如何生存以及如何让别人生存的人道主义。细细感受的话,他的音乐都是理性的。

9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最温柔地诠释了什么叫爱情,无关其它,眼波流转间爱意蔓延,黑暗中曼舞,冰雪街头的相拥,最后怅然的、想像中的重逢,真叫人心痛;1女主瘦削的脸颊上的肉痣,真诚不设防的眼睛,有种跳出年龄的奇妙的性感 2 母亲用自己的死留给女儿人世最后的礼物,女儿无法接受。不是所有礼物都能接受,女主是世外人,做了世外的选择。3母女俩的美梦——女儿找个如意郎君,然后夫妻带母亲一起去没有战乱的国家生活。美梦曾经看上去那么真实可信,做梦的人走了一个,这个梦就无法继续维持了。

14分钟前
  • 海纳百川
  • 还行

9.0;爱情何以必须如此踉跄,敢问注视幸福却骤然寂静的太阳

18分钟前
  • 冰山李
  • 力荐

3.5 这部打光真的太美了。然而这次扎努西真的就只是老老实实地讲了一个很传统的爱情故事而已,并且这段感情的转折推进还并不怎么成立。即使加上结尾,非纯叙事部分和比如灵性之光相比还是太少了。三星半几乎要全给摄影。

23分钟前
  • _Esperanza__
  • 还行

为何不跟他走?是因为母亲的礼物过于残酷,以至于无法安然的享受爱情?

27分钟前
  • blb
  • 还行

Maja Komorowska神一般的演技撑起全片。这又是一个哀伤的故事,沥去泪水的痛与酸楚,把哀伤凝练得如此结实,以至于汇集我们最深的触动,也无法将其稀释。

29分钟前
  • 枯川满
  • 推荐

2.5星,本能拍成一部杰作,结果非常平庸,人物塑造单薄,同样像游丝一样的剧情没能被诗意的联结。过于煽情,不好不好,真正的情感表达的不够不够。

30分钟前
  • 固埃
  • 较差

【补標】*高清下载外挂字幕大屏16:9再看——异国的爱,也是爱男女初遇,女人已经很老了(眼袋)三星⭐半吧,但是豆瓣没有办法显示,这种隐忍的感情电影,尤其是相互语言不能完美沟通的电影,这样表现足以……

35分钟前
  • 与碟私奔
  • 推荐

这是我最近看过的最好的电影。无论影像,场面调度,镜头,摄影无一不赞。情节更悲情。让我联想到自己。把战争以后的贫穷,疾苦,不安,迷惘刻画的真实,寒冷,仿佛看不到阳光。只有等爱的人死去,你才能去他在的城市,可你也老了,像自己可怜的母亲一样,死在呆了一辈子却还是陌生的家乡。终于,在梦中

40分钟前
  • 气急败坏女疯子
  • 推荐

你的美好幻景只在想象,而悲伤苦难浩大无尽

44分钟前
  • 李可笑
  • 还行

4.5扎努西将战后的阴云和压抑用逼仄的破败的公寓和黑暗色调的摄影呈现在银幕上,毫无“太阳年”的元素,爱情是战争后疗愈的新生,对于所有的战争的幸存者们来说,忘记一切重新开始是共同的心愿,他们有的选择离开已经变得陌生的故乡,有的摇身一变成为了衣冠楚楚的施暴者,有的无时不想抹去记忆,愿意付出惨重的代价,扎努西描绘了形形色色人物,他们在战后的新社会的角色,当然这段爱情故事本身也承载着这些主题,男女主角如此地位差异、语言不通的人,通过绘画这仅有的色彩找到了彼此可以寄托的灵魂,他看到了她的坚强和勇敢,也重新获得了摆脱战俘营梦魇的希望,最后的幻想镜头也极具力量地为影片结尾,在《关山飞渡》的外景地,自由重新成为了我们生命的存在价值,而这也意味着我们再也不会分开了,这个跨越国籍的爱情也是扎努西对当下世界的希望吧

45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推荐

尾声佳 摄影还行 总体沉闷且缺乏亮点

48分钟前
  • 周鱼
  • 还行

雖然是非常「傳統」的愛情片,可還是覺得難過,愛情即使不能被翻譯,也能夠被認記

50分钟前
  • 阿树
  • 推荐

再多设置一两个情节点就会更好

54分钟前
  • qckf2001
  • 推荐

海报很美, 因海报看的这部电影. 男主挺帅的, 还有种感性的吸引人的魅力, 女主头发一开始有点美, 气质是有的, 就是眼袋太劝退观众.......暴雨的晚上看完, 有点索然无味.

55分钟前
  • atmosphere
  • 还行

波兰#200。1984年金狮奖。老实讲金狮奖有点过誉(当年主席是安东尼奥尼哈哈哈哈哈,主竞赛颇有些神作比如《月神的宠儿》《生死恋》《圆月映花都》之类,居然还有国片《大桥下面》,好奇张铁林老师有没有去走红毯……),主要问题是两人的感情是硬设定,有点玛丽苏,剧作主线上也有点弱。不过除了剧作上“道德焦虑”的结构之外(这个结构其实没搞充分),依然是扎努西拿手绝活:建构了好几组(道德)“选择”。尤其以老母亲那条线最动人,搁在这么个故事里也闪闪发光,有着巨大的情感冲击力。今天看扎努西很可能是想讲波兰人欺负自己人(尤其是女人)才是一把好手,可以想见在冷战末年的波兰拍这么一部片子的可能承受的压力。

57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真实刻画语言不通国籍不同地位不对等男女恋爱的艰难和幽默(女主老妈贵妇出身,会说法语的,只能怪美国佬没文化啦),哪怕用神情、翻译、爱搭起了桥梁依然不能抹平思维方式的矛盾,阻拦女主的障碍不是简单的局势和伦理似乎也不是天主教徒的思维作梗(教会是帮助撮合他俩的),是内心的负罪感吗是怕幸福了就来报应吗,值得玩味。玛雅已经是我心中的女神啦!男女主角演技对飙。影片摄影布光和捕捉自然光都非常给力。导演最爱的两个演员Zbigniew Zapasiewicz和Tadeusz Bradecki真是强行酱油啊特别是前者鬼鬼祟祟来威胁女主的角色到底啥身份啦秘密警察之类吗..

1小时前
  • paradiso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