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漂第一季

全10集

主演:希拉里·斯万克,乔西·查尔斯,特丽莎·贝特曼,邬君梅,奥托·艾森度,雷·潘莎基,马克·伊瓦涅,菲莉西亚·帕蒂,莫尼克·加布里埃拉·库尔内,亚当·伊里戈延,雅南,加布里埃尔·罗斯,布莱恩·马克金森,迈克尔·帕特里克·桑顿,薇娜·苏德,德瑞克·苏,夏尔梅因·杨,张瑀希,马丁·库明斯,亚历桑德罗·朱利安尼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剧照

远漂第一季 剧照 NO.1远漂第一季 剧照 NO.2远漂第一季 剧照 NO.3远漂第一季 剧照 NO.4远漂第一季 剧照 NO.5远漂第一季 剧照 NO.6远漂第一季 剧照 NO.13远漂第一季 剧照 NO.14远漂第一季 剧照 NO.15远漂第一季 剧照 NO.16远漂第一季 剧照 NO.17远漂第一季 剧照 NO.18远漂第一季 剧照 NO.19远漂第一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远漂第一季美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Netflix 剧集《远漂》由安德鲁·欣德雷克打造,是一部史诗级的感人剧情片,歌颂了人类所能取得的不可思议的进步,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必须做出的个人牺牲。当美国宇航员艾玛·格林(希拉里·斯万克饰)准备率领国际团队首次前往火星执行任务时,她不得不权衡自己的决定,在丈夫(乔西·查尔斯饰)和十几岁的女儿(特丽莎·贝特曼饰)最需要她的时候离开他们。随着宇航员太空之旅的任务不断加重,他们的个人互动以及远离地球亲人对其造成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复杂。《远漂》告诉我们,有时候要想实现梦想,我们必须背井离乡。该剧由剧集主管杰西卡·戈德堡、马特·里夫斯、杰森·卡蒂玛姆利、 爱德华·兹威克、希拉里·斯万克、亚当·卡桑、安德鲁·欣德雷克、詹尼·穆莱因和米歇尔·李担任监制。复活节拳脚之路警校刺客外交风云迷情纽约阵雨幸福还有多远猎人(1967)你好!再见有话好好说叛逆女流真爱号码逃出夺命岛欢迎回家特斯拉赶尸人之摄魂铃血宝藏第一季僵尸海狸灵偶契约英语临时工近亲虫虫克星雄起酒家为你痴狂荒村公寓特殊案件专案组TEN四重人格势不两立电影版通缉犯烈日灼人1994五月八月醉马骝请讲普通话第一季地兽水之患切斯纳特:中央公园的英雄你不是我妈妈隋炀帝红草滩初夏的甜蜜约定

 长篇影评

 1 ) 想盡辦法痛苦的活下去,是為了之後的XXX,這真的合理嗎?女魔頭 vs 女記者

反轉高潮點,在於最後一集女記者跑去幫女魔頭上了一堂「勇氣」課。

第一次看的時候,感覺非常屌,一上課就瞬間打通任督二脈,感覺好有道理,但還是覺得哪裡怪怪的,第二次看果然沒錯,有點牽強,打通任督二脈的感覺跟一上課就開始播配樂有很大的關係,配樂在一段時間醞釀後一上課就順勢響起,有很強的引導效果。

女魔頭觀點 + 他們很痛苦,我是在幫他們,讓他們有勇氣面對死亡,並且完成遺願

女記者觀點 + 他們只是需要一點希望 + 想盡辦法活下去,才是有勇氣 + 因為之後會有XXX


< 想變女生男 > 因為無法獲得父母認同,所以很痛苦 女記者觀點:如果收到妹妹的禮物,知道人間還有愛...巴拉巴拉 --> 女記者 Win,不該死 想變女生男,只要有一些志同道合或是認同他的人,加上不要太在意爸媽的想法,看個心理醫生說服自己,自己沒有錯,應該就OK

< 過氣藝人女 > 因為無法東山再起,所以很痛苦 女記者觀點:如果如果知道還有很多人還是愛他、關心他,就...巴拉巴拉 --> 女記者 Win,不該死 這還是心理問題,要自己調適,即使無法東山再起看開就好 或看個心理醫生放下太高的要求,應該就OK

< 雕刻男 > 因為名聲被弟弟搶去,所以很痛苦 女記者觀點:如果不要太在乎他人眼光,其實已經向世界證明自己了 --> 女記者 Win,不該死 這個故事整個很牽強,因為如果真的想要名聲,要奪回是非常簡單,打個電話就好了

< 江曉孟 > 因為爸爸不理他們母女,只在乎工作 --> 女記者 Win,不該死 需要的是溝通和體諒

但是以上女記者win的人,嘗試過之後,可能還是失敗,自己心裡過不去,應該還是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生命的走向。


< 殺人男 > 因為殺人內疚,非常痛苦 女記者觀點:如果能活下去,就能看到自己的小孩上幼稚園 --> 女記者與女魔頭平手 這應該自己決定該不該死,女記者講的好像是「痛苦的活下去」跟「看到自己的小孩上幼稚園」,是同等的時間,但是因為殺人內疚是每天的每時每刻,而看到自己的小孩上幼稚園當然是快樂的,值不值得要得看自己,應該自己要有選擇的權利。 這有點類似終峰法則,好像因為之後會XXX誒,你先忍耐一下吧。但是是每天的每時每刻,是非常非常久的時間。 如果衡量下決定要死,女魔頭給的藥也許就真的是解脫。

< 加班男 > 因為公司翻臉不認人,不給獎金又投訴無門,又癌末,家裡又窮,非常痛苦 。也想用死來看看能否在法律層面上報復公司。 女記者觀點:如果能活下去,就能看到家裡的植物是開什麼樣子的花 --> 女魔頭Win 看開花這理由實在太爛,但是同殺人男一樣,應該自己決定死或不死。如果衡量下決定要死,女魔頭給的藥也許就真的是解脫。


總而言之,我認為 < 想死不是就是「惡」> 人應該要自己可以決定自己的生命,這劇本還是偏向活下去就是「善」,死就是「惡」,這種觀念應該也是台灣的一般觀念,所以安樂死還是很禁忌的話題,想讓老人家安樂死也不能說,因為會有人說不孝。 哈拉瑞的書說到,近代歷史上,人權的觀念是「人的生命是神聖的」,但是如果走進老人院還是安養院,有時候看到的情景會讓人覺得「到底有何神聖可言」,太過痛苦淒慘地活著,根本不值得,至少也要讓人家可以自己選擇,而不是為了你認定的「善」而活著。

< 每天痛苦的生活不是什麼勇氣 > 女記者說因為之後會有什麼好事發生,所以現在先想盡辦法活著,才是有勇氣 但是這樣的意思是要忍耐,但我覺得每天都是生活,應該想盡辦法,先讓每天都是OK的。 該找協助的、該看醫生的,什麼都要想辦法,忍不是長久的,如果每天很痛苦,一定要想辦法除根,不是幻想著未來的什麼東西,每天就是生活,太過長久的忍耐很容易中途就自爆了。

 2 ) 有点被高估了吧

谁是被害者 刑侦现实很符合网飞的口味 开篇就公示主谋 每集案件相连相扣 氛围用心把控 再加上张孝全和林心如两位熟面孔 的确有噱头有看头 但是 豆瓣八分是不是太给面子了 张孝全在男主和女儿对坐谈话时并没有把懊悔 无奈 痛苦 表达的足够疼痛;而林心如在和女主记者世界观碰撞的时也没有足够有力 她不应当一下子被镇住 也不应当一味地重复你不懂他们 她的懂既没有凸现在眼神里 也没有反击在语言里 推荐参考“沉默的证人”和“无证之罪” 一个是09年的刑侦经典 结局反转 虽然观感的确没有现在剧作高级 但是王志飞饰演的犯罪心理学家和连续杀人犯双面形象印象太深刻/ 另一个是近年热门 假雪人的决绝 真雪人病态狠毒 一部戏两个经典罪犯形象 相比之下这部戏演员弱了 除此之外很想和编剧聊聊 去年有一部被我反复推荐给朋友们的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它在我心里之所以如此与众不同 是因为它在展开所有事实后 并没有向观众灌输任何一种道德观 也没有做出偏向任何一方的分析判断 而是把思考的权利留给观众自己 这不仅是一份严谨的态度 更是一份尊重 而“谁” 在最后通过女主的口 向大家刻意传达着生的意义与命的重量 首先她并不懂他们的痛苦 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女主幸运的她撑过来了 也是建立在她能够生存并改写自己生活的条件上 而那些不得不选择死的人 是既看不到前方的光也没有感受到活着的温度 并不是说他们该死 但是他们选择了死亡 至少应当被理解 那也是勇气啊 是啊 谁都知道好死不如赖活着 但是没有人和他们说句鼓励的话 没有人给他们坚持的力量啊 这就是命运

 3 ) 许玮甯向东,阮经天向西

感觉港台艺人这几年都面临着一个抉择,是北上争取陌生却更大的市场(资金也更多),还是留守本土争取更多高质量的演出机会。选择本身没有对错,但是看着许玮甯在“谁是被害者”里的表现,再看看小天这几年拍得戏,不经有些惋惜。曾几何时,他还是那个艋舺,军中少年里面的少年,现在却成了屏幕上的耍帅油腻男子,而当年许玮甯还贴着小天混血女友标签,新闻的重点都是分分合合,现在混血颜值依然能打,也因为角色的复杂性美得更有质感。这么多年她竟然演了这么多的好戏:她可以是“目击者之追凶”里面的腹黑Maggie, 也可以是“谁是被害者”里面不择手段拼新闻却到头来治愈了自己的女记者。借用她说的一句话“我从不介意被说是“花瓶”,就像是一个容器,我的表演是水,会依照花瓶的不同变成不同的样子,这样不是挺好的” 很期待她各式各样的“花瓶”。找时间再来看看“麻醉风暴”,才看了“我们与恶的距离”,对吴慷仁的戏很期待。

再说回到这部戏本身,这个剧的剧眼应该是许玮甯探视林心如说得那段话。一度我也很认同他们帮助有自杀想法的人完成心愿,但是这真的是他们最后的选择吗?也许让他们看到周围多一些人的爱和鼓励,他们能走出低谷,做出不一样的选择。我更加理解安乐死的过程从开始到结束需要一年的时间,因为绝不是简简单单一个自杀动作。很珍惜这个主题,以及剧组人员的各种用心设计。可惜内地看不到网飞,看这部戏不方便,特别希望平台可以引入这部剧,用良币冲走一些劣币。

 4 ) 活着比死去更需要勇气

2020年的高分悬疑台剧,冲着大幅宣传的16禁大尺度场面和反转出演的林心如刷完了整部剧,虽迟但到,五星推荐。整个故事根据一群通过自杀完成对方遗愿的普通人作为故事主线,抽丝剥茧,逐步揭开我们所不熟知的、在生命完结线徘徊的一群人的故事。谁是被害者,谁又是加害者,在现在这个纷纷扰扰、一刻得不到喘息的社会里,如何定义存在。

相比林心如一如既往稳定的演技输出,更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方毅任和徐海茵。无论是因亚斯伯格症无法共情人类诸多情感而格格不入的方毅任,还是童年阴影挥之不去、嗜血工作掩饰内心的徐海茵,人物性格立得很稳,从一开始的锋芒毕露逐步因为遗愿清单事件不断丧命的人软化内心,两个角色的心路历程从故事中的细枝末节展现的十分自然。最为惊艳的是徐海茵和李雅均在最后监狱的对话,对于我来说很有效的反转了故事想要传达的宗旨,活着比死去更需要勇气,只有活着才能看到希望从未磨灭,只有活着才能为自己争取到实质的理解,而死去,无疑是让爱你的人更加渴求一份勇气罢了。

整部剧故事十分完整,结局对每一个人物都做了真正的反转,传达出无比深刻的理念。对每个活着的人接下去人生的设定无不在点明,活着才能有更多希望,因为人只有活着才能有所作为。赵承宽是个意外的惊喜,直到最后一刻才能理解他,他所有前期表现出来令人不解、厌恶的行径其实不存在任何的恶意和居心,只是一个普通人会有的情绪和行为,本质的善良是需要通过时间来延展的。

 5 ) 有剧透,但也推荐想看还没看的朋友进来,希望别让这剧再害到后来者

有剧透,但是你如果看完前三集,看下去就没问题了。或者你一点没看就看了个预告,也欢迎你继续看下这篇评论,因为这是一篇劝退的评论。

看完前三集后面就不用看了,越看你会对这剧打分越打越低,最终就跟我一样。

警察各种不专业就不说了,这具尸体男的女的,是否有整容,男主看的一清二楚没有一点难度,为了剧情需要在结尾告诉你,为了男主自己找到证据,各种现场遗漏证物。浴缸有塑料、针头遗留算是比较含蓄、仓库空地直接留空的针管。

监控能看到少女手臂的刺青,却完全没有从这方面开始侦办,男主也是早早看到,甚至他都知道女儿为何要刺青,却也不一开始从这开始找,女记者这里显得略微可以说得通,因为她要交易情报所以没有提及这条线索。

我个人不知道台湾那边整个网络媒体在此类事件的情况下,是个什么情况,但是警察要通过看电视新闻才知道媒体最新进展,这未免有点不太像2019年发生的事情。为了推理和剧情需要,坏点监控还是能接受一点的。但是医院里面这样杀人也太假了点,这又不是抗战片谍战片。

整个剧情在第四受害者,刘光勇那里开始一路走下坡,平淡无奇的内容,不知为何要用上这么长的篇幅。

再说下,该剧和一部韩国电影《奥罗拉公主》一部分内核很相似,奥罗拉公主中当我知道罪犯和负责调查的警察原来是夫妻,直接从悬疑变搞笑片,老婆在那杀人复仇,老公在那查案,知道是谁还瞒着自己的同事。《谁是被害者》也这个套路,当剧情里大概判断到女儿是犯人的时候,犯人和警察是一家人,这片就不悬疑了,成了家庭伦理剧。《奥》与《谁》的男主都是那种卷毛加眼镜的类似造型。两者犯罪现场都留有一个标记,前者是卡通贴纸,后者是遗愿蜡烛。暂时就回想起这些。

本剧最大的问号在哪?男主这种怪胎、怪咖是怎么能结婚生子的,这个你用2集的篇幅来写一下,大概我还能更看得进去一些。做事这么严谨的男主,怎么把危险化学试剂药品放在家里,门开了一条缝什么的,你能接受吗?我不能接受。男主老婆知道男主这样,家里这么养小孩也是没有一点警惕性吗?这也说不过去啊。这还是2019年,你搞个红外线之类的报警器什么的也不是太难吧。(其实这段意外的剧情我觉得是借鉴了一首韩国歌曲的mv,因为是女子,mv拍的挺好看挺感人的,歌也好听)。

本剧最大被害者是谁?就是我们这种看完全剧的人。

最后再劝一下,各位如有缘能看到我的评论,千万别看这剧,要看的话第三集之后也别看下去了。

 6 ) 无码的大尺度,这新出华语剧可真敢拍啊!

近两年,网飞始终在不遗余力地拓展华语剧市场。

遗憾的是,结果却并不理想。

从噱头十足的《罪梦者》,到后来的《极道千金》与《彼岸之嫁》。

评分一路下跌(7.1,5.8,4.9),让观众大失所望。

最近,又有一部网飞出品的华语剧来了。

万万没想到,它竟然实现了口碑逆袭,为网飞打了一场翻身仗——

谁是被害者

导演:庄绚维 / 陈冠仲 编剧:梁舒婷 / 徐瑞良 / 黄雨佳 主演:张孝全 / 许玮甯 / 王识贤 / 黄河 / 李沐 上映日期:2020-04-03(中国台湾)

集数:8 单集片长: 60分钟

这是上个月末刚上线的一部剧集。

截止目前,豆瓣评分8.1,是网飞目前出品的华语剧最佳。

此剧改编自台湾畅销小说《第四名被害者》。

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这是一部犯罪悬疑题材的作品。

剧集不仅延续了原作烧脑和推理的部分,在尺度上更是大到惊人,且完全没有马赛克。

每集的开头,都有一段郑重提示。

注意这几个关键词:“暴力场面”“身心不适”“斟酌观赏”

这可不是在吓唬人。

第一集刚开始,就出现了浴缸里“溶尸”的特写镜头。

到了第二集,被焚烧的“焦尸”又完整地呈现了出来。

就连主演之一的许玮甯也表示,被剧中“尸体”的还原程度吓得反胃。

(手动马赛克,给大家感受下)

尺度之外,这部剧真正大获好评的部分,是其精妙的设定和紧凑的剧情。

男主角方毅任(张孝全 饰)是一名患有亚斯伯格症的鉴识官。

先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

亚斯伯格症被认为是自闭症的一种,其主要症状为社交困难、沟通困难,以及个性偏执等等。

而鉴识官的主要工作,就是从犯罪现场取证,并运用相关专业技能来辅助推理、帮助破案。

这两个特征结合,将方毅任变成了个不近人情、只关心案件的“怪人”。

而女主角徐海茵(许玮甯 饰)和方毅任恰恰相反。

她是一家知名媒体的资深记者,在职场打拼多年,深谙人际往来之道。

她可以为了获得一手资讯,八面玲珑、谎话连篇。

不仅如此,她还和在私下和警局的人交往密切,以套取各类案件的最新消息。

这两个看似水火不容、格格不入的人,却因为一起连环杀人案被联系在了一起:

一名失踪女歌手,被发现死在了一家旅馆的浴缸里。

浴缸里放置了浓度极高的强酸,被发现时,尸体已经面目全非。

发生命案的旅馆房间里,没有他人进出的痕迹。

而女歌手尸体的死状,竟和她未发表的最后一张专辑封面照一模一样。

一时间,这起骇人听闻的溶尸案,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

女歌手的专辑也成功发表,并且销量惊人。

当方毅任介入尸体调查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女歌手明明有整容史,可是这具尸体的面部骨骼却毫无整容痕迹。

更惊人的是,根据尸体的下半身骨骼特征可判断,这应该是一具男尸。

换句话说,这名死者并不是这个女歌手。

那死者到底是谁?为什么死状要模仿女歌手的封面照?失踪的女歌手又在哪里?

这些疑问尚未解决,很快又发生了第二起命案。

在一栋还未完工大楼里,发生了焚尸案。

尸体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无法确认身份。

但是在尸体附近,却发现了一张工牌。

工牌上的工程师,恰好就职于这栋大楼的开发商。

经过警方的尸检和调查,发现这名死者并非工牌上的人。

她真正的身份,竟是上一起溶尸案中被认为的死者,也就是那名失踪的女歌手。

不仅如此,这两具尸体都有一个共同点:死前体内被注入了大量的麻醉剂。

也就是说,这两起案件很可能是同一个人所为。

按照这个逻辑推理,下一个死亡的人,就是工牌上的工程师。

果不其然,很快警方又发现了工程师的尸体。

与此同时,第一个旅馆中的死者身份也查明了:

他是一家夜店的男服务生,从小有性别认知障碍,并渴望成为女性。

随着案件逐渐深入,死者的身份都渐渐明晰。

但真正的凶手,直到现在仍然销声匿迹。

警方通过总结了这几起案件,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共同点。

每一个死亡的人,都在死前完成了自己难以实现的愿望:

服务生希望成为女性,在死前扮演成女歌手,愿望达成后死在旅馆。

女歌手希望发表专辑,在死前专辑大卖,愿望达成后死在大楼。

工程师希望揭发自己所在的黑心公司,在死前成功揭露,愿望达成后死在仓库……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有计划和预谋、精心设计的连环杀人案。

至于凶手是谁?TA为什么要帮助死者实现愿望?又为什么要杀人?

这些谜题就不过多剧透了,大家可以去剧中寻找答案。

同为犯罪悬疑题材,为什么《谁是被害者》能够超越《罪梦者》,获得观众的普遍好评?

在我看来,是因为此剧在人物设定和剧情设置上,都体现出了华语剧里难得的用心程度。

先来说说人物设定。

张孝全饰演的方毅任,患有亚斯伯格症(和美剧《非典型少年》的主角是同一种病症)。

为了演好这个人物,主创团队找来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专业的分析与指导,使得这个人物的言行更贴近真实。

片中有一场戏让人印象深刻:

方毅任和徐海茵在停车场,商榷利益交换的条件。

上一秒,方毅任还认为自己占据主动,振振有词。

可当他发现自己的把柄被徐海茵握在手中,被对方威胁时。

他马上变了一副脸色,然后徐徐走回自己的车内。

性格中狂躁、偏执、近乎疯狂的部分,在这个密闭的空间里彻底爆发。

当他发泄完情绪,下一秒,又无缝切换回冷静理智的状态。

他巧妙地利用自己手上的资源优势,和徐海茵交换信息。

一个在极度狂怒与极度理智之间摇摆的病人形象,由此鲜活地立了起来。

徐海茵这个角色同样如此。

主创团队找来了专业的记者,去研究和发掘他们身上的工作状态,用于剧中的角色塑造。

片中有一场让人印象深刻的戏:

徐海茵为了采访第一个死者(男服务生)的家属,谎称自己是提供相关社会服务的工作人员。

她事先做了一系列小动作:

衣服,从低胸衬衣换成了纯白色的卫衣。

头发,从披肩扎成了马尾。

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博取受害者家属的好感与信任。

更绝的还在后面——

为了完美营造一个人畜无害的社工形象,她在出发之前,刻意灭掉了自己还没抽完的烟。

可是,当死者的妹妹出来后。

徐海茵意外地发现,其妹妹也喜欢抽烟。

于是她又马上掏出烟,和死者妹妹坐在台阶上一起抽。

这几处细节上的动作设计,已然将一个为达目的而无所不用其极的记者形象,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除了人物设定上的走心,《谁是犯罪者》在剧情上也值得一提。

剧集围绕着连环杀人案展开,环环相扣,层层解密。

最重要的是,在紧凑的剧情和精巧的故事之上,它将矛头直指当前普遍存在,却不被广泛重视的社会议题:

性别认同、校园霸凌、企业压榨、外貌歧视等等。

从剧名开始,主创团队的“野心”就昭然若揭——

他们并未将镜头聚焦于作案手段高超的加害者,而是重点关注这一个个不被社会关心和重视的受害者,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底层人物群像。

通过这群想要放弃生命的人,来反映社会问题,并探究其背后自杀动因。

以此引发大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以及对自杀群体的关爱。

根据统计,中国每年有约30万人自杀。

走向自杀的现实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一个情感上的共同点却殊途同归:

这些下定决心去自杀的人,都觉得自己不被重视和在乎了,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活着没有意义。

这点恰好和鉴识工作形成一种悲伤的联结——

因为鉴识人员的职责,就是通过细枝末节的线索,去还原死者生前的每一个细节,去关心死者生前的每一件小事。

正如制作人曾瀚贤所说:

“鉴识科学有一句话,生前没有人在乎你是谁。

当人死了,却拼命用各种方法查出你是谁,可惜伤心的点在于,人已经死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谁是被害者》想要探讨的核心,仍然是对于生与死意义的思考。

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死亡的意义又是什么?

这是一个永恒的哲学问题,没有人能给出完美的答案。

但《谁是被害者》给出了它的答案:

不论是选择生还是选择死,我们都在选择过出自己有价值的人生。

只不过,有的人选择有价值地活着,有的人选择有价值地死去。

但是,那些选择有价值地死去的人,却忽略了一点:

死亡何其简单,又何其短暂。

一直努力活着,才是最大的考验。

活得有价值,是比死得有价值,更有价值的一件事情。

*本文作者:张不才

 短评

剧情不如《暗黑者》,动机不如《心理罪》,鉴证不如《法医秦明》,猎奇不如《十宗罪》。

3分钟前
  • 大侦探凤梨
  • 还行

3.5 一群想要放手的人,和几个想要抓住的人。每个被害者都加入了自己的议题和社会元素,联结在一起还是觉得不深刻,倒增加了推理的娱乐性,苏可芸比较有趣。许玮甯和张孝全稳定发挥,林心如的演出竟是有突破的。最后一集台词写得不好,活下去的意志讨论还不够公允

4分钟前
  • SundanceKid🌈
  • 推荐

这部剧还真的蛮不错的,特别是林心如让人眼前一亮。虽然不是主演,只是特别演出。但是超强素颜出演,还化了老年斑、家暴后的伤痕等特效妆,是真的很不错,让人看了就觉得她是李雅钧,没有林心如的影子。最主要是眼神戏真的超棒,有一幕是摘下口罩笑了,那笑容看了都会有害怕。和以往不同,饰演这么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不正常的人,林心如确实表现得很好,一举一动、一个眼神都是戏,实力演员👍👍👍

9分钟前
  • KIAWFY
  • 力荐

7分,开场很重口,果然网飞尺度可以。悬念也不错,不过中间往后几集就有点弱了,大概朝着你能想到的方向推进。张孝全这个角色有点意思。

1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netflix资本的注入,东亚文化产业必然形成新阶段,日韩及台湾看来复苏势必成然

11分钟前
  • 小毒物
  • 力荐

上一部达到这种水准的华语悬疑推理剧,我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离奇案件、缜密推理、复杂人物、完整的社会群像链,这个类型能给出的基本都给出了。虽然部分情节点有僵硬处理痕迹,后段遗憾也不少,但放在华语剧的层面来说,的确要用“极度罕见”来形容。最值得表扬的就是这群演员,他们出演的全是极端人设,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患者,甚至还有郑人硕一人两角的情况。但大家还是能够对角色产生很深的理解和体认,即使部分表演有点“台式”过火,真挚与信念感是看得到的。反观大陆的悬疑剧,“过场感”很强,演员很难把他们的真心拿出来给人看到。

16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林心如

21分钟前
  • 你的
  • 力荐

可以提前预定年度最佳台剧,尤其最后两集非常有感染力,许玮甯特别好特别好,小女孩有点像周冬雨演技也在线,唯一的不足是林心如表演太过了让整个故事给人的震撼程度大减分

22分钟前
  • 阿五
  • 力荐

台剧越来越能打了,以受害者为切入点,“有的人死了比活着有意义”,探讨了蛮多东西,社会/人情/亲情/无良记者…张孝全和许玮甯的细节处理的很到位,林心如演的疯子也可圈可点。节奏有点高开低走,到了第六集劲就不足了。

24分钟前
  • 利多卡因
  • 力荐

剧情很紧凑,林心如演技非常可,值的看!

28分钟前
  • 懒喵喵爱叫唤
  • 推荐

台剧在复兴。。男主不错,每个角色都丰满林心如一点不像以前的林心如了,角色张力👍。

31分钟前
  • 云雀叫了一整天
  • 推荐

很好看,喜欢林心如~

34分钟前
  • 鬼束千寻go
  • 力荐

挺精良的剧集。视听讲究,悬疑和氛围出色。值得咂摸的是许玮甯和林心如的视角,她们既是参与者,也是旁观者。并且,两个人是分别从死与生的角度来理解生命的痛苦与意义。表演集体在线,张孝全各种强迫症式的动作细节很加分,包括空洞的眼神。林心如那个自以为善的恶魔形象也不错。

39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林心如演技很👍

40分钟前
  • ssnyvk点缀
  • 力荐

还好,口碑吹的来势汹汹,可过程比较乏味,看似在不断延伸却也在原地踏步,靠重口味道具博眼球,警察和鉴证科办案能力一般,全靠现实阻力推进,偏故弄玄虚的刻意伪装,前几集还未见出彩的段落和角色,但也能继续追下去,不过内地以外的大尺度华语犯罪题材,也只能靠港台来办了,全部看完了还是台湾现实呈现和关照的那一套,完后一派和解气息,涉及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不新鲜但确实有警醒的意义,另外最后一集被林心如尬完又被张孝全尬,直接就跳戏了,角色张力吃重,总觉得他们努力在想怎么演和如何说好台词,有种间离的搞笑感,哈哈哈

41分钟前
  • 张咏轩Wayne®
  • 还行

“我们不要放弃好不好?”我心中本年度目前为止最佳台剧。网飞出品的几部华语剧里,罪梦者和这部是最喜欢的两部,但是也说不好自己到底是更喜欢哪一部的结局。张孝全在两部里面演的都是苦大仇深的角色啊,但是每次他演苦大仇深的,都很好。许玮甯很好啊,第一次看她,有点喜欢上。林心如表现很惊艳,但是我觉得稍稍有一点过。

44分钟前
  • 国产无籽红提
  • 力荐

因为林心如的参演,五星观望

45分钟前
  • 穆津睿
  • 力荐

林心如演技爆发!剧情很紧凑啊。

49分钟前
  • 温柔的疯狂
  • 力荐

男主是如何一下子从十多年对妻女不闻不问发展到忆女成狂的?这个情绪有点不连贯啊

54分钟前
  • 吃完中饭吃晚饭
  • 推荐

已經是少數好看的台劇了 近來網飛的台劇都很爛 真的滿精彩的 林心如就是亮點 演技真的很好

58分钟前
  • Davina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