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幻影

HD中字

主演:阿德里娅娜·阿斯蒂,朱利安·贝尔托,让-克洛德·布里亚利,阿道弗·切利,保罗·弗朗克尔,迈克尔·朗斯代尔,皮埃尔·马格隆,弗朗索瓦·麦斯特,埃莱娜·佩德里埃,米歇尔·皮科利,克洛德·皮埃普吕,让·雷谢夫,贝尔纳·维尔莱,米莱娜·伍柯迪克,莫尼卡·维蒂,帕斯卡勒·奥德雷,菲利普·布里戈德,Philippe Brizard,阿涅丝·卡普里,让·尚皮恩,雅克·德巴里,保罗·勒·佩尔松,皮埃尔·拉里,阿里克斯·马赫,Maxence Mailfort,穆尼,贝尔纳·米松,Marc Mazza,马塞尔·佩雷斯,玛丽-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197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自由的幻影 剧照 NO.1自由的幻影 剧照 NO.2自由的幻影 剧照 NO.3自由的幻影 剧照 NO.4自由的幻影 剧照 NO.5自由的幻影 剧照 NO.6自由的幻影 剧照 NO.13自由的幻影 剧照 NO.14自由的幻影 剧照 NO.15自由的幻影 剧照 NO.16自由的幻影 剧照 NO.17自由的幻影 剧照 NO.18自由的幻影 剧照 NO.19自由的幻影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自由的幻影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由几个超现实的小故事串联而成。公园里,一个神秘男子塞给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女孩几张图片,女孩父母对这些帕特农神庙、凯旋门等古建筑的图片大惊失色。丈夫晚上被幻觉困扰求助医生,恰巧女护士请假离去,在回家的路上,女护士偶遇受虐狂帽商、赌博的神父等人。一位教授搭护士的车来到警局授课,却总被打断,他最后讲了一段赴宴的经历,几个朋友在马桶上闲聊,而吃饭却在厕所一样的单间里。一名罹患癌症的男人被告知女儿失踪,虽然女儿就在身边,但一群人仍然四处寻找。一名枪手在高层建筑里随意射杀路人,被判处死刑,但看起来却像是当庭释放。警察局长接到了死去的妹妹电话,他前往墓地查看,却发现自己的位置已经被别人代替……  本片获1975年意大利电影新闻记者协会银兔奖。飞天舞2000霍家拳之精武英雄夺命手机魔幻大联盟幸福已逝大城小事2004魂断今宵神笔录母亲(2020)黑死病2010密战无声十八罗汉(2003)复仇者2019脱线教父彩虹月亮野蛮之徒中国综合症一条叫安达鲁狗女销售勇闯时装周电灯泡小委托人初恋那件小事绝体绝命俄罗斯轮盘世界尽头凤弈魔都风云郑和下西洋[电影版]C罗如烟旧事誓不低头2004替身演员2022兴安岭猎人传说2新养鬼吃人追球之校园模范甜宠撒糖机德翁·科尔:永远是你的儿子黑森灵失心病狂加油爱人埋伏2011惊天动地2009静谧的生活

 长篇影评

 1 ) 自由的幻影

这部电影看完,除了感叹导演是天才还能说什么呢。每件事看起来都那么荒诞可笑,但又是真实发生的,你不会哈哈大笑但一定会撇着嘴嗤笑,竟然有人能拍出这样的电影。打倒自由,已经是最大的自由了。其实这部电影可以一直延伸下去,一直拍下去,但是这世上再也没有布鲁埃尔了。。
老布无敌的想象力把超现实把玩的无比高明,公开与隐秘颠倒的世界,由逆向思维推进的悖论情节却是如此合乎情理,这个梦幻串烧琐碎古怪却无比好玩,资产阶级都快被摒击得无地自容了吧!

 2 ) 看过5000部,五推100部——欧洲电影篇

1、本篇推荐的欧洲电影是法国、意大利和德国之外的欧洲电影,共计19个欧洲国家。

2、法意德之外的欧洲电影大国,首推英国。但英国的情况又比较特殊,地缘上属于欧洲,艺术层面却接近于美国。英国是莎士比亚的故乡,所以英国有着良好的戏剧传统,英国电影也有着更多的戏剧化倾向。换言之,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演员,使得英剧有了品质的保证(是英剧,不是英国电影)。除了风格相近以外,在导演和演员层面,英国与美国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比如希区柯克,原是英国人,但主要在美国拍片。因为我按照国籍分类,所以将其列在了英国单元里,特此注明。

3、丹麦、瑞典等北欧电影有着德国电影一样的深刻冷静,西班牙、意大利等南欧电影则有拉美电影一样的奔放热情,这些都和民族性格有关。

4、前苏联、捷克、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前南斯拉夫、爱沙尼亚等东欧国家,是艺术电影的另一大阵营,人才辈出,高手云集。艺术水准,不输法国。

5、按惯例,选片子,先选导演,我最喜欢的法意德之外的欧洲导演有:布努埃尔;史云梅耶;哈内克;帕恩;基耶斯洛夫斯基;塔科夫斯基;塔尔;马卡维耶夫;多梅尔和冯提尔。

6、本片单推荐的欧洲电影,始于1957年的《雁南飞》,止于2014年的《星际穿越》,时间跨度57年,入选导演55位,电影佳片100部。



英国19位,26部

1、克里斯托弗·诺兰3部:星际穿越;盗梦空间;尾随

2、彼得·格林纳威2部:情欲色香味;枕边书

3、盖·里奇2部:两杆大烟枪;偷拐抢骗

4、迈克·李2部:赤裸裸;秘密与谎言

5、特瑞·琼斯2部:万世魔星;人生七部曲

6、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2部:惊魂记;迷魂记

7、大卫·里恩1部:日瓦戈医生

8、埃德加·赖特1部:热血警探

9、特瑞·吉列姆1部:十二猴子

10、乔治·杜宁1部:黄色潜水艇

11、德里克·贾曼1部:蓝

12、戴夫·马卡基1部:镜子面具

13、丹尼·博伊尔1部:猜火车

14、安东尼·明格拉1部:英国病人

15、阿德里安·莱恩1部:一树梨花压海棠

16、雷德利·斯科特1部:末路狂花

17、史蒂芬·戴德利1部:时时刻刻

18、安德鲁·伯金1部:水泥花园

19、菲尔·马洛伊1部:菲尔·马洛伊短片集


捷克4位,8部

20、杨·史云梅耶4部:极乐同盟;浮士德;爱丽丝;杨·史云梅耶短片集

21、扬·斯维拉克2部:布拉格练习曲;给我一个爸

22、奥德里奇·利普斯基1部:快乐的结局

23、扬·内梅克1部:变形记


波兰4位,10部

24、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5部:十诫;机遇之歌;红;蓝;白

25、罗曼·波兰斯基2部:钢琴家;唐人街

26、莱彻·玛祖斯基2部:磨坊与十字架;天使

27、瓦莱利安·博罗夫奇克1部:不道德的故事


西班牙4位,10部

28、路易斯·布努埃尔5部:自由的魅影;泯灭天使;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维莉蒂安娜;朦胧的欲望

29、佩德罗·阿尔莫多瓦2部:对她说;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30、比格斯·鲁纳2部:乳房与月亮;火腿,火腿

31、费尔南多·阿拉巴尔1部:我像疯马般行走


前苏联3位,8部

32、安德烈·塔科夫斯基4部:潜行者;乡愁;镜子;牺牲

33、尼基塔·米哈尔科夫2部:烈日灼人;西伯利亚的理发师

34、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2部:我是古巴;雁南飞


匈牙利3位,5部

35、贝拉·塔尔3部:都灵之马;撒旦的探戈;鲸鱼马戏团

36、乔治·巴勒菲1部:人体雕像

37、安德拉斯·杰莱斯1部:天使报喜


奥地利2位,6部

38、迈克尔·哈内克5部:趣味游戏;白丝带;爱;第七大陆;机遇编年史的71块碎片

39、米歇尔·格拉沃格1部:妓女的荣耀


瑞典2位,5部

40、英格玛·伯格曼3部:假面;芬妮与亚历山大;野草莓

41、罗伊·安德森2部:你还活着;二楼传来的歌声


前南斯拉夫2位,3部

42、杜尚·马卡维耶夫2部:有机体的秘密;电话接线生的悲剧

43、埃米尔·库斯图里卡1部:地下


比利时2位,3部

44、雅克·范·多梅尔2部:无姓之人;小英雄托托

45、达内兄弟1部:罗塞塔


罗马尼亚2位,3部

46、克里丝蒂安·蒙吉2部:山之外;四月三周两日

47、柯内流·波蓝波宇1部:布加勒斯特东12点8分


丹麦1位,4部

48、拉斯·冯·提尔4部:反基督者;白痴;狗镇;黑暗中的舞者


希腊1位,2部

49、西奥·安哲罗普洛斯2部:雾中风景;永恒和一日


土耳其1位,2部

50、努里·比格·锡兰2部:三只猴子;适合分手的季节


爱沙尼亚1位,1部

51、皮特·帕恩1部:皮特·帕恩短片集


葡萄牙1位,1部

52、曼努埃尔·德·奥利维拉1部:安吉里卡奇遇


芬兰1位,1部

53、阿基·考里斯马基1部:没有过去的男人


荷兰1位,1部

54、亚历斯·冯·华麦丹1部:北方小镇奇谈


爱尔兰1位,1部

55、约翰·卡尼1部:曾经




看过5000部,推荐100部——百里挑二
看过5000部,再推100部——华语电影篇
看过5000部,三推100部——日本电影篇
看过5000部,四推100部——法意德电影篇
看过5000部,六推100部——美国电影篇
看过5000部,最后100部——小国电影篇

 3 ) 评《自由的幻影》

布努埃尔“法国时期”的佳作。风格节制,没有过度的摄影机运动与蒙太奇运用,仅仅依靠简单的场面调度,长镜头,跟随演员的横摇镜头和适度的变焦,就实现了对整部电影完美的把握。人物如走马灯似的走个过场,但又是紧密相连,推延了电影的发展。电影实际上没有明确的故事,而是由一段段含“超现实”的片段连接起来的。如警校老师所叙述的习俗,排泄与进食的关系被颠倒错置,人们坐在马桶上放松地聊天,却对“食物”避之不谈。饿了只能偷偷去用餐处大快朵颐。还有猎枪,这是贯穿着布努埃尔多部电影的元素。一个刚被警察罚款的男人在现代高楼上对着人群开枪,毫无目的地,也是毫无缘由。如同《黄金时代》里那个枪杀孩童的男人般。布努埃尔运用这种荒诞离奇的表现手法对资产阶级的虚伪价值观进行猛烈的进攻。影片的开头结尾形成完美的闭环,结尾部分的背景音正是开头行刑场面的声音,隐喻当今资产阶级社会一如法国大革命时,暴力无能。“打倒自由”又何不是一种妄想?

 4 ) 布努埃尔的《自由宣言》!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共产主义宣言》开篇的这段话或许正可以作为解读布努埃尔这部电影的切入口。

无论是“幻影”,还是“幽灵”,仿佛都带来那样一种困惑:那它到底存不存在?

Le fantôme de la liberté 是不是在说你以为你有自由吗,其实都是虚构的、不存在的?

确实,整个观影的过程中,在对布努埃尔精妙的讽刺大为赞叹之余,我不免总是在想“自由的幻影”,到底只是虚幻,还是有个潜藏的影子呢?

而当我回到法语片名的时候,我仿佛被某种东西击中。噢! fantôme,幽灵!

再看看德语版的海报,确实跟《共产主义宣言》是一个用词。于是我回到了这令人激动的宣言开篇。

再结合影片一开始的那幅画。《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起义者们奋起抵抗的是谁?拿破仑的军队。拿破仑的成就背后是什么?是以自由和平等命名法国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于是我便了然了。

布努埃尔要干的,正和马克思恩格斯要在《共产主义宣言》干的是一回事。只不过他们采取了不同的写作方式。

戈雅作品《五月三日》

“事件发生在1808年的托莱多,当时拿破仑军队占领了这座城市,影片灵感来自西班牙浪漫诗人古斯塔沃·A·贝戈。”

在《共产主义宣言》写作的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反对现存秩序的社会运动。共产主义的幽灵,不是不存在的虚构的形象,而是切切实实游荡在欧洲大陆上,如正义者同盟,正是这样一种共产主义的幽灵。

为什么是幽灵?

因为人们不理解其真实的诉求,也就没有真实的革命根据。因此它(如正义者同盟这样意图反抗现有秩序的社会运动)就不具有撬动现成秩序和体系的力量,也就没有实体,而只能是一个幽灵。

但,这个幽灵是真实存在的。

《共产主义宣言》所做出的努力,正是让这个真实存在的幽灵能够理解自己,从而使它真正地进入到资本主义的内部,撬动整个资本主义的体系,带来从资本主义向下一个环节的必然过渡。

那样它就不再只是一个游荡的幽灵,而将成为参与历史的实体,具有真正力量的实体。

所谓让幽灵,即这些具有反抗性质的社会运动,理解自己,也就是理解自己的原则和目标。

换言之,它要揭露的资本主义逻辑的真相,揭露资产阶级社会一切不平等的根源。

《共产主义宣言》谈的不是共产主义是什么,谈的是它反对什么。

因此,当我们回到这部《自由的幻影》,这些令人忍俊不禁的讽刺,不同样也是一种宣言吗?

在《寻找并没有失踪而就在旁边的小女孩》的这个段落中,人和人的关系,不再是活生生的直接的关系,而恰恰是通过形式,通过可笑的官僚主义完成。父母、老师、保姆、警察一本正经的对话构成了一个“自律的”系统,宣称着她的“缺席”。而孩子常识性的话语——“可是妈妈我在这”——被强行剔除了,“校长说话的时候你别插话”(母亲)“等我问你的时候再回答”(警察)。

这不正是卢卡奇所说的“物化”。

没有所谓实在的人,活生生的人,将人们彼此连接的是自动、合理的生产。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普遍的命运,一切不“合理”的对象被剔除了,一切不“合理”的主体不被承认。

正如卢卡奇对马克思和韦伯所做的综合,布努埃尔也在这个意义上综合着二者。

在对照片的误认中,在餐厅与厕所的置换中,一种“合理化”思维正在把人变成他的产物的奴隶,而人们被剥夺的自由恰恰在这种极端反讽中凸显了出来。

这自由不是给予影片中人的,而是给予在对这个影片进行反思着的我们的。

这真实的幽灵飘荡在我们的时空中。

 5 ) 自由的瞎想

故事一 俘虏高喊“打到自由”

人们以自由为敌被俘虏被枪毙,亵渎前人的士兵被石像敲晕,在夫人被挖出的墓前石像国王跪着一动不动,让棺木搭肩,合十的双臂给士兵放剑。自由是敌人,而捍卫自由的人亵渎自由。

故事二 意淫风景照

父母对子女的溺爱有时会发展成荒诞的管束,他们习惯以自己局限甚至龌龊的眼光看待所有事物,并以此为由“保护”孩子。孩子的自由如此被牺牲。这是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自己之所以失眠多梦产生奇怪幻觉的原因。人被自己束缚得狭隘至极而不自知。

故事三 女护士旅馆奇妙夜

跪地虔诚祈祷后的传教士,起身原地烟酒牌伺候,在下一个房间被当众SM气得颤抖。和侄子乱伦忘年恋的老太太一身守身如玉,这一夜带着白发和皱纹终于下定决心将初夜勇敢地献给侄子。枷锁越是紧,人越是想挣脱。然而挣脱后发现,枷锁无形无味,人无所适从。

故事四 有空一起拉屎

教官本来是个很严肃很严厉的角色,在影片里不断被打断教学、被学生贴小人、放钉子,毫无尊严。而布努埃尔觉得这并不算什么。教官有空会带着妻子和友人一起脱下裤子拉屎,拉完起来还会很绅士地冲马桶,偶尔去私密餐厅吃顿饭。这场戏不知道布努埃尔有没有想过增加这样一些细节:几个人聊天时,时不时做出努力在拉的表情,或者被很难拉的一条打断说话,终于出来后又接着说。

故事五 他们带着我一起去找失踪的我

对中产的父亲来说,健康是一种病,得治。我很开心今天上课时父母和保姆姐姐都来看我,还带着我一起去找失踪了的我,真是令人愉快的一天。

故事六 无罪释放是一种严厉的死刑

随意射杀街上的行人的大恶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回到生活中去,“他人即地狱”。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自由,是一种死刑。

故事七 体制内外都是自己

满脑子性幻想的警察署长在体制外遇见了体制内的自己,他们俩一起结伴去动物园镇压起义,那里的动物们高喊“打倒自由!”,可自由根本不存在,而同时又无处不在。这让鸵鸟兄茫然四顾无所适从。

最后,自由到底是什么?

自由就是一只由大屁股和疲软火炬组成的无所适从的鸵鸟。

和阿彼察邦在如潺潺流水般温柔宁静中探寻的现实与虚幻的边界不同,布努埃尔的方式激烈、讽刺富有冲击力。但都给观众带来像钟锤一样两边不断摇摆,有时甚至重叠在一起的感觉,奇妙而趣味盎然。

 6 ) 《自由的梦幻》衰老的布努艾尔和裸体炼金术


题记:
从布努艾尔的传记来看,有些是我们加法太多了,电影就是导演和你共谋的梦境,没有对错,只有彩色和黑白之分。
――――卡夫卡·陆(KavkaLu)

[img]http://www.dreammovies.net/affiches1/fantomeliberte.jpg[/img]

丧钟和枪声构筑了一个瞬间,这个代表不屈的瞬间由戈雅完成,《1808年5月3日夜间起义者被枪杀》非常简捷的作品名字,也造就了布努艾尔影片的开始。
在布努艾尔自传《我的最后一口气》P207(广西师大版)里他介绍了这几个死亡者的名单,晚年的他以独特的方式嘲笑了死亡的发生。
看了他的自传,我们会发现众多影评人的能耐,其实,看电影是消遣,读解电影其实非常私人的事情,同一场景因为观看的主体不一样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有时候,导演对于镜头的处理就是偶然的因素的作用,对于本片的一些细节的来源导演在书中都有一些披露,我们悲哀地发现许多光环般的描绘都是影评人后置的
我们在去年曾经讨论《孔雀》最后动物园孔雀开屏的意义,当我们在《自由的幻想》里思量那走过的鸵鸟的时候,我们会依据自己对于世界的理解作出回应,阐释让影像长出了稀奇古怪的翅膀。
布努艾尔不会放过对于宗教和存在的调侃,中产阶级故作姿态的样子和他们私下里的轻浮成为对照,他们的体面无非是装腔作势罢了,
跳跃的思维让影片变成了思想的旅程,在电影里那家小旅馆装下了导演对于人类的调侃,神圣的祷告之后却是同流合污的赌局,关闭的神龛里面的耶稣一定憋屈。袍底下有几人能够将信仰作为毕生的信念。 衣冠楚楚贝尔曼教授却是一个受虐狂,而端庄贵妇的却在旅舍和外甥乱伦,他们深情的念白里有着怎样在神的殿堂前勾搭成奸的过程,这些古怪的人组成的是一个虚幻的世界,可人,在社会定义之后本能又是什么?当肉欲冲破道义的束缚,人就像走兽一样在电闪雷鸣的风雨之夜无法无天。形象是对方心里的幻觉,真实的事件只有暗处的上帝才能发现。
布努艾尔的有意思在于他跳跃式思维往往让观影者有着许多解读的可能,而实际上情节在他后期的影片里都比较薄弱。
影片里有一个匪夷所思的荒诞情节,小女生在学校失踪了,而当她父母赶到学校时她已经在教室了,她父母却带她到警察局报失踪?这是讽刺资本主义制度的教条吗?我感到奇怪,特别是警察的一句询问让人大跌眼镜,他问那个八岁的小女生:未婚,对吧?!
这个场景讥讽的不仅是资产阶级的刻板,更主要的它的存在告知了观众当代的荒谬性,体制让我们把自己装进了“套子”,我们习惯于制度和规程,人的灵性被完全扼杀了,自由在这里的概念精神层面的
作为一个超现实主义者,他对于情节的设置充满嘲讽,那个被当庭释放的杀人犯段落的非理性以及庭上的戏谑倒有像我们这边的“四位一体”庭外圆桌。
我忘记了哪部影片有这样的一句台词:还有没有王法了?!
更多时候,制度是倾斜于一边的残缺,所有理性的假定在突如其来的偶然里全然无用,运命里,运是他人和你共同造就的,就像那些被杀的和选择杀人的的偶然性。
我们的世界成活于制度,同样也毁于制度,布努艾尔洋洋得意的那头鸵鸟依旧如同幽灵游荡在欧洲,甚至于全世界。导演说过本片片名是向马克思致敬的,那么,我们的人生意义是可以想象的吗,在他的电影里他创造了犹如“自动写作”的玩意,这对于观众而言,思想确实惹人迷惑
我们都是鸵鸟,自以为人模狗样有着想法,可是,只要制度拨弄你一下,权利(即便小警察都可以)揣你一脚就让你找不到北。
当代,我们的身份是可怕的,你甚至无法证明你自己是谁,我们的制度越完善它就注定走向反人性的一面。
在理性的指引下,我们虚无而真实。
还是以导演本人的一个笑话结束本文吧:
我躺在床上已经奄奄一息了,我招来一群朋友,他们和我一样,也是无神论者,我同时也招来一位神甫,为我做临终告解,我的无神论朋友讶异不已,我向神甫忏悔并要求赦免,最后全身涂油,然后我翻一个身,断气了!
格非曾在《布努艾尔与超现实主义运动》谈到了导演的隐喻,其实从布努艾尔的传记来看,有些是我们加法太多了,电影就是导演和你共谋的梦境,没有对错,只有彩色和黑白之分。

【附录:影片资料】
《自由的幻想(Le Fantome de la liberte)》1974法国/意大利
又名:自由的魅影,英语名:The Specter of Freedom
导演:路易斯·布努艾尔 Luis Buñuel
主演:爱德丽娜·阿斯娣Adriana Asti 、朱利恩·伯吉奥Julien Bertheau、让-克劳德·布里亚利Jean-Claude Brialy
片长:104分钟
奖项:1975意大利电影新闻记者协会最佳外语片导演银丝带奖
个人评价:艺术性5,欣赏性4(导演梦魇,诸位可捧丑脚)

2006年3月24日 星期五 上午03时47分 云间 寒鸦精舍
今日有着纪念意义,西班牙民族分裂组织“埃塔”(ETA)22日宣布,从2006年3月24日起实行永久性停火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email protected]
邮箱: [email protected]

 短评

超现实主义的基础是无意识和自由书写,因此本片中诸多超现实因素本身并无任何象征意义,重要的是观众自己潜意识下迸发的各种联想。本片的主题在于对中产阶级的讽刺,顺带调侃宗教,警察,社会体制,法国的自由精神。接驳式的叙事结构能更好的表现中产阶级的全景概括,但水浒,儒林外史,蜀山等文学作品

8分钟前
  • 醉舟
  • 推荐

开头和结尾的衔接也是画圆并圈住了世界。

10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推荐

荒诞主义的集大成者,未知的进程,串联的小故事,奇妙荒诞,无人知晓。各种超现实,毁了原本对一个故事、一部电影的理解。莫名其妙的照片、突兀行走的鸟类、受虐狂、畸恋、赌博的神父、马桶上的闲聊、失踪的女儿、被释放和尊敬的无理由杀人狂、死去妹妹的来电、被取代的局长位置...各种赞!!!

1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布努埃尔倒数第二作,不如[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那般自由灵动,但讽刺力度足够。1.逆转常识、制度与习俗,将颠倒逻辑推演到了极致,一如石像打人,尸身不腐,风光名胜照片被看作淫秽图像,混乱梦境呈现为定时醒来所见的现实场景,集体坐便聚会vs单人厕所用餐,健康=癌症,孩子至终在场却被追查探问失踪案,无差别射杀者得到无罪释放的死刑判决,还有对动物的镇·压行动(坦克搜猎狐狸,动物园枪炮与鸵鸟)。2.旅店乱性&隐秘欲望与裸女妹妹弹琴+墓地探访同质于[白日美人],不断被打断、永远完不成的上课与读信似[泯灭天使][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变奏。3.由每段末尾登场或偶入的次要人物转换视角,引出下一故事,串联接力,结构精妙。4.多次以擦鞋作为转场,既有老布标签式的“恋足”风味,又扣合“肮脏-洁净”的二项对立式。(8.5/10)

1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关于这种无主角,无主题,随人物移动而变化故事的拍摄手法,首先我在Gus Van Sant那里看到觉得精彩无限,然后发现Richard Linklater在这之前就用过了,赞叹一番后,我现在发现布努埃尔居然在几十年前就用过。这到底是不是这种拍摄手法的原创啊?我要疯了。另外,尤其喜欢找寻小女孩和马桶上吃饭的那两个故事,非常有寓意。

20分钟前
  • 思阳
  • 推荐

布努埃尔用一贯讽刺喜剧式的白日梦构想剧情,营造了一出对中产阶级、宗教、掌权者、权力机构等的戏讽意味,让被缚的现实蒙上一层骚乱的反动气息。布努埃尔在戏谑资本、权力、性与暴力的同时,也指出了这就是一种所谓“官方自由”的说法其实是一场巨大的骗局,它剔除了主体群众的参与,他们是被欺骗、被强杀的无辜者。当群众的愤怒之火逐渐燃起,布努埃尔用这样的“炮火”结尾呼应1968年的“五月风暴”,预示着自由之火的燎原时刻。

22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推荐

事实证明看布努埃尔的片子之前读一遍剧情简介是很有帮助的…不然你根本不知道你在看什么。几个小段子依然是布努埃尔式结构叙事,依然黑的高端大气。在重要的事情上面说不重要的事、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面大费周章、在极端自由上的现象上面做啼笑皆非的怪癖幽默。

24分钟前
  • 苍老师井空
  • 推荐

8.0/10。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布努艾尔做不到;幻想空间里一切事物都颠倒是非的意象化(如把黄片化作风景照、警车化作坦克、厕所与餐厅对换等等。);对资产阶级的行径荒诞到不能再捧腹,所以说这其实是一部非常高端的恶搞喜剧。

25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虔诚的天主教徒摇身一变成赌徒,烟酒色通通不禁;热情好客的帽商瞬间上演SM戏码;端庄老妇与侄子深夜乱伦;课上频频被打断的教授回忆一场赴宴,大家在马桶上优雅地社交,在厕所般的单间里粗鄙地进食;一个晚期癌症病患的女儿被告知失踪,可她分明就在身边,大家却四处寻找;一名抢手在高楼随意射杀路人,被判死刑后却被释放,大家向其索要签名;警察局长接到死去妹妹电话,前往墓地查看被抓,发现自己位置已被替代。布努埃尔的社会寓言,精准辛辣,有多荒诞,就有多现实。

28分钟前
  • 长别离
  • 力荐

评论说了一堆废话,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布努艾尔的荒诞剧很好玩

32分钟前
  • 力荐

在人类文明所开创的疆域里,种种约定俗成的塑形僵化彻底折断了飞翔的翅膀,梦想中的自由早已被维系社会存在的框框异化。我们不过是低飞的公鸡和逃避的鸵鸟,充其量能冒出一两句抱怨:我真的受不了对称了!【9↑】

34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每个角色都在前一故事落幕时以配角出现又作为下个故事的临时主角,独特的无中心叙事串联成超现实故事集。晚年的布努埃尔已然将超现实主义呈现在现实当中,依旧是对中产阶级社会绝妙的隐喻与讽刺,将公开与隐秘的事实颠倒制造荒诞效果。尤其以寻找眼前的失踪女孩和在餐厅如厕并在厕所就餐两段最为精彩。

37分钟前
  • 小易甫
  • 力荐

9。布努埃尔最后的3部作品,评论讲的全是废话。此类片,不解释啊。

40分钟前
  • Mannialanck
  • 力荐

“打倒自由”的呼声在影片的结尾再次响起,当然布努艾尔反对的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匪夷所思的,以自由为名的社会条条框框即另一重自觉的,无意识的专制。仍是大量的荒诞象征展现了世界的扭曲、畸形。而一系列相对独立的人物、情节、动机被完美的通过空间上进行过渡、转场,这手法原本属于希区柯克

41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去中心化,链条式推进的叙事,各种超现实的情节和意象即荒诞又意指丰富,历史、宗教、政治、阶层、两性无所不包,文本性极强。布努埃尔的电影里你甚至很难听到一句粗口,可他的愤世嫉俗却令人惊叹。

43分钟前
  • 应用层协议
  • 力荐

东西街南北走,出门看见人咬狗。

48分钟前
  • 合纥
  • 推荐

每次看布努埃尔都会在兴奋和怨恨之间摇摆。兴奋是因为,他怎么能这么脑洞无边无际,幽默感顶天立地,把所有的人群都讽刺到无话可说呢?怨恨是因为,每次看他的电影都会觉得自己好笨😔(豆瓣的短评可以写350字了,2018.07.14特此留念,这条就不写满了...)

53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我称之为伦理幻电影,用禁忌挑战被社会规范化的伦理,但不是来自故事,而是倒错的设定,私癖/公演,吃饭/排泄,失踪/视而不见,死刑(名)/释放(实),死/记忆,诸如此类,而荒诞之处,是让两端直接对立,然后产生倒错者对“童言无忌”的规训(你看这就是福柯的魔力),一切都有关真相/谎言,布努埃尔拍的中产生活已经掏空了伦理的道德内涵(比如同情),徒留虚伪而程式化的礼仪,这让他的电影已经成为某种行为艺术(which我不喜欢),甚至让他自己成为戈雅画中的行刑者,仿佛代替西班牙向法国夺回对自由的命名。

55分钟前
  • censored dump
  • 推荐

结构酷似《儒林外史》,讽刺有过之无不及。布努埃尔堪称吴敬梓的异国晚辈知己。

57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世界是这样终结的——不是嘭的一响,而是嘘的一声——艾略特《空心人》

59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