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挚恋

HD

主演:米兰达·裘丽,卡提亚·克拉夫特,莫里斯·克拉夫特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美国语言:法语,英语年份:202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火山挚恋 剧照 NO.1火山挚恋 剧照 NO.2火山挚恋 剧照 NO.3火山挚恋 剧照 NO.4火山挚恋 剧照 NO.5火山挚恋 剧照 NO.6火山挚恋 剧照 NO.13火山挚恋 剧照 NO.14火山挚恋 剧照 NO.15火山挚恋 剧照 NO.16火山挚恋 剧照 NO.17火山挚恋 剧照 NO.18火山挚恋 剧照 NO.19火山挚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火山挚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Katia和Maurice Krafft除了彼此相爱之外,还深深迷恋着火山。二十年来,这对热爱冒险的法国夫妇纵情于与自然之间惊险、刺激的“三角恋”。两人追随全球的火山喷发和余波,用惊艳的摄影和震撼人心的影像记录他们的发现,并通过媒体和巡回演讲与好奇的观众们分享自身经历。最终,Katia和Maurice于1991年日本云仙 (Unzen) 的一次火山爆发中丧命,但他们给世人留下了关于自然的丰富知识和遗产。黑帮卧底第一季索命逍遥楼畸形怪婴相思成云烟阿特米斯的奇幻历险地球淹没之惊涛大历险(国语版)下解码安妮·帕克跳水男孩爱我否则离开我天狼寨抗联敢死队之红雪唐顿庄园 第一季鲛绡碧回头是岸1956单人夜曲我也是妈妈啊北极星旅舍第一季什刹海爸爸、我、要跟这个人结婚!警视厅零系生活安全科万能咨询室爱与泪的告别渴水苦菜花2004漂亮女人1990我的男孩孽迷宫追梦者联盟巫毒人偶罗曼史安娜的旅程情靡半生夜晚开的花电影之旅第二季女大当自强第二季鲜血淋漓 第三季魔幻爱情狂野东部挖洞人墨菲逃离好莱坞谜湖之巅第二季信号 长期未解决事件搜查组老橡树酒馆埃米西达:黄色 献给昨日杀戮元凶:狙击手

 长篇影评

 1 ) 捕捉克拉夫特夫妇火山般的浪漫爱情

火山学家卡蒂亚和莫里斯·克拉夫特夫妇拍摄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火山熔岩镜头。萨拉·多萨的最新纪录片充分利用这些镜头讲述了他们不寻常的爱情故事。

纪录片《火山挚恋》的电影图片。

法国著名火山学家卡蒂亚和莫里斯·克拉夫特(Katia and Maurice Krafft,1942-91;1946-91)夫妇的爱情故事非常适合拍成电影,但很难相信的是,直至今日才拥有一部关于他们故事的影片。令人欣慰的是,这部纪录片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以这对夫妇自己拍摄的镜头来讲述的,而非好莱坞式的处理方式。在《火山挚恋》(Fire of Love,2022)中,导演萨拉·多萨(Sara Dosa)以一种梦幻般的、有时甚至是有些怅然若失的方式讲述了克拉夫特一家的生活和工作。这是一次罕见的非虚构式浪漫,它赋予了电影一种真正的浪漫美学。

纪录片《火山挚恋》海报,2022,由萨拉·多萨导演,片长:1小时33分钟。

这一点尤其引人注目,因为克拉夫特夫妇所从事的领域自然会给人带来一种更加夸张、气势恢宏的感觉。这对夫妇是火山学家,他们的爱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对火山的研究,更具体地说,他们对尽可能接近火山爆发地点有着共同的热情,这种热情远远超过了人类历史上大多数人敢于接近这些危险之地的程度。尤其是卡蒂娅,为了尽可能收集到最好的样本、资料和照片,她会毫不犹豫地靠近熔岩流。而莫里斯总是拿着一台胶卷相机紧随其后。在整个20世纪70和80年代,他们捕捉到了令人震惊的火山现象的镜头,其中有些镜头是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呈现 ——许多高清的火山爆发、熔岩和火山灰流,特别是这些事件对周围地区的影响。

纪录片《火山挚恋》的电影图片。

当然,多萨充分利用了这些影像,将火山爆发视为自然力量的典范。虽然这已经是老生常谈的事情了,但像这样的电影会提醒你,有些事情之所以成为老生常谈,仅仅是因为它们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由于莫里斯的镜头通常将卡蒂亚置于令人瞠目结舌的熔岩喷涌、烟雾缭绕或摇摇欲坠的景观背景下,她小小的身影强调了地球在剧变中的巨大力量。

然而,这部电影并没有试图征服观众,或者说在视觉效果的力量上随波逐流而忘记讲述故事。通过从克拉夫特夫妇的角度来过滤这些意象,多萨把它变成了一个灵活的隐喻——为了浪漫爱情的力量,为了他们对工作的热情,为了探查我们周围的外部力量,同时我们紧紧抓住对我们最重要的人。影片通过精心、从容的剪辑和梦幻般的基调,展现了这些宏伟景象的不真实感。米兰达·裘莱(Miranda July,1974,美国电影导演和演员)用一种与传统纪录片旁白截然不同的方式讲述着故事,她独特的颤抖声音表达了对克拉夫特一家的深情与怀念。在一个令人着迷的镜头中,镜头扫向了熔岩流,而此时加入了一段莫里斯在一次采访中所表达的梦想:他想要建造一个石头独木舟,这样他就可以沿着岩浆流划下去。有那么一瞬间,你也会和他一样,感同身受着一种荒谬而奇妙的冲动。

纪录片《火山挚恋》的电影图片。

1991年,在日本云仙岳(雲仙岳/うんぜんだけ/Mount Unzen,位于日本长崎县岛原半岛中央部的火山)爆发期间,克拉夫特夫妇惨遭遇难。当然,这是一场自然灾难下的悲剧(数十人在那次火山碎屑流中丧生,这两位科学家也一同被吞没了),但他们在生前就曾申明,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件,他们也不会感到人生遗憾,因为这就是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电影《火山挚恋》也认为这是他们不同寻常的浪漫爱情的最终的自然高潮。观者可能也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对克拉夫特夫妇来说,所有的这一切都不可能以其他方式走向终结。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ABAGo

 2 ) 理解是爱的同义词

他们身处奇异瑰丽的异世界,寂静而又躁动,一切的存在仅与他们和火山相关联。“我在深渊的边缘沉思”——银色的服装、火红的背景、沉黑的地表,这是一场与火山共舞的流浪记。自由且浪漫、惊奇且无畏。 “只有远离人类,才会爱上人类”。住在宇宙原始的边缘,俯瞰生灵才知人类之渺小。即使科学研究拥有着绝对的理性,但在美丽但无情的杀手——火山面前,依旧保持着怜悯与同理心。因此他们选择保护令人失望的人类,这是崇高且伟大的科学精神。 “理解是爱的同义词”。在浩瀚的世界里遇见彼此同在火山里流浪的灵魂,貌似有种冥冥中的必然性。始终保持同一步调,使得两个远离尘世的灵魂在异世界从不孤独。能遇到这样理性又浪漫的爱情何其幸运。

 3 ) Love Never Dies

感触良多,回忆良多。玻璃窗上倒映着夜景与火山,小小的教室里人们共同注视着荧幕,这是一个很奇妙的观影空间。再媒介化,记录着记录,人与火山共同成为主角。影片旁白反复提及,在火山面前,在地球以万年为单位的演化进程中,人类实在是太渺小,就像卡尔萨根在暗淡蓝点中所言,“那些将军和帝王,那些成败和荣辱,那些血流成河,那些霸业和辉煌,不过只发生在这个点上的一部分地区,转瞬即逝。”我们故作姿态,我们自以为很重要,我们自欺欺人地认定人类在宇宙中的特权地位,这一切都被这个白光中的小点推翻了。火山之下,时间之中,人如蝼蚁。但这绝不是火山挚恋所要传达的。如果宇宙终将在热寂中毁灭,爱还值得么?我想是值得的。这部影片表现的爱实在太真挚,足以将在火山面前,在时间面前渺小如蝼蚁的人类,拔到一个超越时间的维度,狂野的、奇谲的、绝美的、张扬的、危险的、深刻的,转瞬即逝又永恒的爱,纵使老生常谈。“挚恋”蕴含着太多的层次,是两个火山迷间的惺惺相惜,是对自然未知与危险的深深着迷,是不甘日俗绽放生命的热烈渴望,是对人类的深沉关怀......

下面是一些relate自身,一定要趁着表达欲旺盛赶紧写下来,您可以左上角退出了。

曾经也梦想做一个地质学家,大概是受到八点档cctv九纪录片的影响。小学到中学,每晚的电视时间是属于那些壮美与震撼的。《宇宙时空之旅》《太阳系的奇迹》《混沌与虚无》......还能回想起一些纪录片的名字,它们给了我仰望星空的习惯与丈量世界的梦想。星空带来的是难以形容的奇异之感,人类几千年的仰望星空史中竟然没有为这种复杂心情创造一个专属词语,实在是匪夷所思的。我可以叫它“星情”吗?这是一种混杂着敬畏、震撼、超脱、热泪盈眶,又含有一点点自恋、一点点自我感动的复杂情绪。面对星空是不可能不去反身到人类的,我要怎样在宇宙的尘埃上,在时间的颗粒里,绽放我的一生。

那些亲戚们总喜欢问小孩子的梦想,我总会说,我要做天文学家,或者地质学家!(现在想来有些中二了)自然的谜团与那些有生命的无生命的绝美怎会不让人深深着迷,在宇宙与未来的塞壬之声里,一个孩子的心灵中第一次有了某种使命感,仿佛获得了什么天赐的使命要穷尽一生去追求。这种追求在高中时期又投向了社会科学领域,那时候我的喜欢说一句话“面对人类,面对世界,永远热泪盈眶”,总是会在看过某些电影或书籍后感慨万分,然后含着泪在书桌上描下那个peace&love的标志,带着某种使命感继续奋斗。

这不正是所有青少年都会经历的中二时期吗(笑),这些teenage headache dreams纵使中二,又何尝不弥足珍贵呢?因为不知从何时起,所有的热泪盈眶在淡化、在消失,直到生命中只剩下悲观、虚无与一地鸡毛了。或许是从去年开始,也或许很早就开始了。一部分的我正在死去,这一过程伴随着无数哭着醒来的清晨、无数酒精为伴的午夜。痛,真的太痛了,痛彻心扉又无能为力。杀死我的是什么呢?为什么曾经漫着星河的眼睛,会如今沉如死水?

痛苦的进程持续了太久,以至于我对痛苦脱了敏,也把脱轨的生活当作了新的轨道,当我几乎彻底接受自己的死亡时,却又捕捉到了那一丝跳跃、呐喊的。《火山挚恋》,在一瞬间击中我,唤起了一份“星情”。那部分的我似乎一直都在从未死去。希望确实是个危险的东西,一切会好起来吗?我想只要有爱,或许会的。

 4 ) 数百万美元抢购版权的《火山之恋》:明年奥斯卡看它了

撰文:纠结的茶

前言 :赶在今年圣丹斯电影节结束之前,国家地理就以数百万美元拿下入围美国纪录片竞赛单元的《火山之恋》的全球版权。影片7月将在美国上映,之后会上线Disney+。

国家地理继去年继续押注奥斯卡导演组合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和金国威的《泰国洞穴救援》失败后继续冲击奥斯卡。

当前豆瓣评分8.7、Metacritics高达83分的《火山之恋》会不会是下一部国家地理压中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呢?

《火山之恋》回顾上世纪下半叶法国著名火山学家夫妇卡蒂亚和莫里斯·克拉夫特(Katia and Maurice Kraffts)惊心动魄的火山探索故事以及两人的爱情。

作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最活跃、最富经验和最富盛名的火山学家夫妇,卡蒂亚和莫里斯在火山口拍摄的照片和录像足以让普通观众瞠目结舌。

像所有自然纪录片一样,影片开头场景是在雪白的广阔大地上,卡蒂亚和莫里斯开着吉普车穿过,风势过大,遮住前方视野,莫里斯不时需要下车铲雪、指挥前进的方向。寒风凛冽,吉普车艰难且小心翼翼地前行。

两人的淡蓝色的衣着在雪地和岩石上十分醒目,淡红色的帽子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睛。4:3比例的16毫米录像缓缓播放,米兰达·裘丽开始她的讲述,“在这冰天雪地里火焰喷发,在火焰里有一对恋人找到家的归属”。他们站在跳动的炽热熔岩前,淡然自如。

无独有偶,德国导演沃纳·赫尔佐格同样对两人的故事感兴趣。《内心之火:卡蒂亚和莫里斯·克拉夫特的安魂曲/The Fire Within: A Requiem for Katia and Maurice Krafft》,这部依旧由他本人执导并解说的纪录片,将在今年英国谢菲尔德纪录片节上首映。

但《火山之恋》不是安魂曲,而是对他们二十多年来火山探索历程的回顾和展示。导演萨拉·多萨声称这是“关于爱的电影,爱也会像火山一样令人困惑和充满未知”。

这部百分百档案的纪录片并未采访任何人,没有加入任何新拍摄的素材。影片使用两人或朋友拍摄的档案影像素材,辅以米兰达·裘丽(Miranda July)迷人的旁白、灵动的配乐。

从获得的20个小时16毫米素材里,导演萨拉·多萨(Sara Dosa)梳理出两人从相识到为火山事业不幸牺牲跨越25年的相爱和探索过程。

两人在1991年的不幸遭遇并没有被刻意隐藏,而是在影片开头就由米兰达·裘丽明确告知观众了,以至于惊讶和遗憾的情绪将在接下来的100分钟里交替涌现心头。

时间回到1966年,两人相识的故事。

七岁那年,莫里斯和家人在意大利度假时,意外迷上了斯特龙博利(Stromboli)火山。而卡蒂亚也早早就说服家人带她去参观同在意大利的埃特纳火山(Mount Etna),在那里她亲眼见识书上描绘的火山喷发。

后来两人都就读于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大学,命中注定两人会在某个时刻相识。

两人是如何相识流传着三个版本。在第一个比较官方的版本里,两人在斯特拉斯堡大学的公园长凳上遇见彼此。第二种相遇是因为哈罗恩·塔兹菲(Haroun Tazieff)在1966年执导的纪录片《火山禁止令/Le volcan interdit》。无论事实如何,影片或者观众更喜欢第三个版本——最动人的版本。

1966年,两人在咖啡馆的相遇,就像遇到知已一样,发现彼此对火山的有同样的痴迷和好奇,以及因格格不入产生的孤独感。

此时二次世界大战杀戮还历历在目,越战正值白热化阶段,反战运动的成果甚微。出于对人类世界的失望,他们决定转身投向自然世界,那里有他们的栖身之地。

他们一直聊到咖啡馆关门,天开始下雨。自此再也没离开过彼此了。

萨拉·多萨没有选择去强调那些站在火山喷岩前的非凡勇气和惊心动魄,过多展示那些能在大荧幕上吓坏观众的片段。而是经由时间的线索、配乐的涌动,米兰达·裘丽耐心向我们讲述他们动人的故事。

1968年,两人凑了一点钱,开着一辆别人赠与的小车,和一位地质学家朋友前往冰岛,自此开始他们的火山探索生涯。

在冰岛,他们的小车坏了27次,最终还是不幸撞毁。而莫里斯右脚踝皮肤被地表热气烫得掉皮严重,卡蒂亚将他的脚踝描述为“剥皮的洋葱”,而莫里斯自己在采访中谈到这次冰岛之旅,他骄傲地向世界宣告,“这就是火山学家的受洗礼”。

之后,他们开始着手探索对他们影响很深的两座火山——斯特龙博利火山和埃特纳火山----招揽许多朋友一起加入,并贴心地称呼这个活动为“火山营地”。

“之前他们只能各自幻想火山,现在他们能一起达到火山”, 米兰达·裘丽讲道。

1970年他们正式结婚,但是决定不要孩子,毕生都将投身在火山上。

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板块构造论和板块运动的认知发展,火山研究也渐渐成为快速发展的显学。

他们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电视台成为他们科普火山知识的主战场。他们或和主持人或和年轻人围坐在镜头前,慷慨讲述火山的知识和火山经历的故事。

两人也有不同分工,卡蒂亚喜欢拍摄火山的静态照片,而莫里斯喜欢用摄影机记录下火山活动的画面。这些影像被制作成精美的火山图册和教育片,以此资助他们的生活和行程。

总共有上百小时的录像,几千张的火山照片,也难怪沃纳·赫尔佐格能从中再制作出另一部纪录片。萨拉·多萨收集到了20个小时的16毫米影像素材,大多没有同步的声音。这些影像构成《火山之恋》的主要画面。

影片中两人站在红火山岩爆发口的录像不尽其数,火焰或是喷发,或是像河水一样极速流动,两人处之泰然。炽热的红火焰跳跃在黑色的背景里,诱惑而美丽。

大胆重构是档案纪录片最大的优势。萨拉·多萨并非对档案素材直接地使用,她希望借着影片能讲出一个关于爱情三角关系的故事。如同莫里斯在影片里说的,“我,卡蒂亚,火山,这是一个爱情故事”。

剪辑师艾琳·卡斯帕和乔斯林·查普特则围绕爱的意象去剪辑这些火山素材,或激情的、或狂喜的、或暴躁的、或危险的。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在影片中看到两人在情感关系上的挣扎或是低谷期。

从六十年代末开始,他们两人在二十五年内一直在追逐世界各地那些活跃危险的火山,到访过超过150座火山。他们熟知每一座去过的火山。

“地球决定我们下一站去哪”,莫里斯有点骄傲地说。凭借广阔的当地联系网,两人成为不断追逐火山爆发“恶名昭彰”的火山研究者。哪里有火山动态,两人就去哪里。

1973年,他们甚至在现今刚果共和国的尼拉贡戈火山口驻扎了两周,“火山熔岩并不可怕,他们非常友善”,莫里斯轻描淡写地向观众介绍。而最危险的是喷发的火山灰。

1985年,哥伦比亚当地政府并没有理会科学家们撤退居民的警告,鲁伊斯(Ruiz)火山爆发的泥流最终造成超过2.3万人死亡。深爱的火山继续造成伤亡,使得他们开始思考如何减少火山爆发的伤害。

“我们的梦想是让火山不再造成伤亡”,莫里斯说道。

他们的其中一个答案就是让人们和政客认识到火山喷发的景象,从而达到警惕效果。

他们决定将火山爆发的泥石流和火山灰如实记录下来,好让更多人看到那些危险的画面,了解它的危险性。而这就意味着你要离危险更近一些,再近一些,才能捕捉到更好的画面。

他们开始频繁搭乘直升机冒险靠近火山爆发点去拍摄影像,最近一次甚至停留在离火山爆发口五十米处。

这些影像被剪辑起来,制作成了名为“理解火山爆发危险”的教育推广视频。

然而不幸还是发生了。

1991年6月初日本云仙岳火山有喷发迹象,卡蒂亚和莫里斯前往观察,希望能拍到更清晰的火山碎屑视频。6月3日,由于判断失误,火山突然爆发碎屑流,包括两人和美国火山学家哈利·格里肯在内的43人不幸遇难。

几天后,位于菲律宾的皮纳图博(Pinatubo)火山爆发,这是20世纪发生在陆上第二大规模的火山爆发。除了火山早期预警系统(VEWS)发挥作用之外,正是卡蒂亚和莫里斯的教育推广视频说服了当地政府及时撤退数万居民,使得此次爆发造成伤亡远小于1985年鲁伊斯火山爆发。

而这对火山恋人留下的影像和研究成果受益至今,让我们一面感叹地球之美,一面敬畏地球之火。

Reference:

//amplify.nabshow.com/articles/create-under-the-volcano-love-and-lava-in-sara-dosas-documentary/

Carina J. Fearnley • Deanne K. Bird Katharine Haynes • William J. McGuire Gill Jolly(ed),Observing The Volcano World: Volcano Crisis Communication,2018, p193-194.

Bethany D. Rinard Hinga, Ring of Fire_ An Encyclopedia of the Pacific Rim's Earthquakes, Tsunamis, and Volcanoes, 2015,p164-165.

 5 ) 远离人类才能爱上人类的两个人,一起走向了火山?

「如同火山爆发的红色岩浆一样,两个主角的爱 甚至超过了炙热。」

远离人类才能爱上人类的两个人,一起走向了火山🌋

在靠近年末的时间点,看了这样一部很棒的纪录片,余味儿很足……

全片很少提爱,平淡如水的展示了两位很伟大(全球只有300多位)的火山科研工作者的“日常”,片中大量的画面都是两位主角生前自己留下的记录📷(有火山的,也有工作中的他们)

在我看来,两个人都是足够“奇怪”,也足够固执,才能如此坚定,他们两这样的感情,难免不让我想到#侣行[话题]# 的#张昕宇梁红[话题]# ,可以像战友一样的在一起,还真不是我等凡夫俗子可企及的吧。

「简单而纯粹的力量,这样看来,真的太强大了。」

整个纪录片看下来1️⃣剪辑很喜欢,有俏皮动画效果,轻松不沉闷。2️⃣也有他们由内而外散发的“佛系”态度,我称之为通透,可能也被大家认为偏执。3️⃣还有他们本身的可爱,女主角卡提亚个子小小的,戴着眼镜也掩盖不了眼神的古灵精怪,在火山面前又显得力量无穷大。

再把片中的台词,也是他们价值观的体现,分享一下吧-✍🏻️(因为投影的,所以截图照片不高清🙈)

💫“只有老人和书呆子会把东西分类,逼整个世代套用他们的模型。”

💫“我想过着精彩而短暂的一生,胜过漫长却无趣的一生。”

💫“这个世界并不好。我们不再看到充满平庸之人的世界,我宁愿待在火山口,自顾自地沉思。”

💫“我看过许多美丽的事物,我经历过的事,让我觉得自己活了一百多年。”

💫“我难以理解人类,虽说我自己也是人。我不是一直在躲避人类,但我相信住在火山,远离人类,才能爱上人类。”

以上。今年最佳纪录片🫡

 6 ) 人生滚烫,生命万岁

偶然间看到了这部纪录片的海报和名字,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记忆中所有关于火山的片段,都来源于火山爆发的新闻和夸张的科幻电影,而看完了《火山挚恋》这部纪录片,才是真正意义上打开了我对火山的认知。

卡提亚和莫里斯二人出生于二战之后的法国,当时的法国正面临着战后重建,整个社会依然是动荡不安的。二人受够了无休止的战乱,厌倦了冷漠的人性,冲破了约定俗成的人生轨迹。天公作美,他们在偶然间遇见了志同道合的彼此,定下了终身,共同投身于“地球血液”般的火山研究当中。

火山大致可分为红火山和灰火山两种。前者相对友善,因为它是有规律可循的,就像江河一样,掌握它的流向就不会遭受到人身伤害。而后者却可怕至极,它来势汹汹,常常会同时引发多种自然灾害,比如海啸和地震,让人们措手不及,吞噬掉他们的生命。

火山是普通人唯恐避之而不及的存在,但卡提娅和莫里斯却常年携手相伴在这里做研究,用生命谱写了专属于他们二人的火山挚恋,同时,他们对于火山的研究成果也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看到后面他们在一些录像中留下遗言时,我的眼泪终于绷不住了,卡提亚说:“我和莫里斯从不分开,没有对方我们都无法工作,我喜欢他走在我前面的时候,他有两个我那么重,这样不论他踩在哪里,我也可以踩上去,但我跟着他因为如果哪天他不小心死了,我也会跟着。”

卡提亚和莫里斯让我想到了辛波斯卡的《一见钟情》――“他们彼此相信,是瞬间迸发的热情让他们相遇,这样的确是美丽的,但变幻无常更为美丽。” 遇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是幸运的,而遇到一个愿意与自己并肩奔赴热爱哪怕危险重重也不畏惧的人甚是难得。

有人甘于平庸,度过漫长平凡的一生,有人义无反顾奔赴热爱,哪怕铤而走险,也要让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灿烂。

人生无常,虽然卡提亚和莫里斯最终不幸遇难,但他们从未离开过彼此。火山记得。熔岩翻涌,生命万岁。

 短评

一开始研究火山是想躲避人类,而在火山爆发吞没朋友和无辜的平民时,他们开始研究最为危险的灰火山,制作影片,引起政府和人们的关注,这就是我想象中科学家应该具有的伟大品质。另,片中说不喜欢把火山进行分类,每个火山都具有自己的性格,火山和人何其相像啊,最讨厌那种infp之类的把人分类的方法,连把人分为善良、温柔、开朗这种我也不喜欢,把人分类得到的是标签,而真正的人在这种分类中却丧失了。正所谓,爱具体的人,而不是爱抽象的人。

6分钟前
  • 张慎为
  • 力荐

#SXSW# 迸裂的视觉 从未如此近距离地凝视空气的形态、土壤的尸块、地表的张力、水质的呼吸、岩浆的纹理 自然的律动中 所有活跃之物都是玩伴 是善于控制火候的厨师 也是噗嗤噗嗤吐着小火苗的小怪兽 与随机掷入的小动画一齐描画着返璞归真的视角 想必即便只身前往也不会觉得孤独罢 火山学家的行踪则总有一种飞蛾扑火的浪漫 这不仅仅是生理学/地质学意义上的 更体现在火山皲裂的肌肤与人类社会的裂隙媾和后 他们是如何用自己的智慧与肉身去努力地弥合这道鸿沟

9分钟前
  • 法外之徒
  • 力荐

“Me, Katia, and the volcanos, it’s a love story.” “We can’t imagine living any other way.” 危险浪漫远超人类所能企及的宏大之物,只有如此奇迹般的人生才能述说。他们夫妇和他们拍下的影像好Wes Anderson啊:巨大眼镜彩色小伞红帽子蓝衣服和突如其来的zoom out!Air配乐+Miranda July旁白❤️啊这令人含笑九泉的搭配!

10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爱火山而远离人群,爱人群而葬身火山。世界灵魂说的就是这个吧。

14分钟前
  • 列车正路过世界
  • 力荐

#12th BJIFF# 前获圣丹斯美国纪录片单元剪辑奖。应该2023会有个奥斯卡纪录片提名。这火山学家两口子实在太厉害了,不仅素材多而且都是极富“吸引力”的内容。导演搞档案的水平很不错。不过还是有点太顺着人物走,基本人物说什么导演就采信什么,阐释方向也都往浪漫爱情去了,这就有点顺拐了……不去深挖人物之间和人物与外部的张力,单靠“崇高”的影像,其实也在表意上有些重复累赘了。但大银幕体验肯定是一流的!

19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震撼至极,感动失语。与爱上猫猫狗狗不同,爱上火山注定是寂寞的,因为对方是太上无情的自然存在,它不会给人以任何回应或优待。两个用生命去追逐火山爆发的科学家,用硫磺和岩浆书写最浪漫的爱情。画面和主题都无比壮美,奥斯卡先押为敬!

2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一部关于尼采的超人之爱与相爱的故事。活火山,如此爆裂激越之物,影像却那么轻逸自由,像流淌的传说。故事从死亡之日开始,接入生的旅程,在这一路上去理解那终点的必然与美。画面从火山影像转向旅途中人的群像和细微之物的万象时颇为动人:没有多余的事物,一切都是必要的,都以自己的节律存在。「大地现在仍对伟大灵魂开放,对于孤独者和成双者来说,还有许多地方是空的,在这些地方周围,散溢着静谧之海的气息。」一个注定要被讲述的故事,也许往后许多年都会是最爱的纪录片之一。

25分钟前
  • dand_ys
  • 力荐

感谢莫里斯夫妇带来的极致浪漫的影像,令人看到忘我和痴傻。天才的摄影好像不需要技巧,只需出于直觉和爱,出于赤子情怀与强烈的好奇心。数百小时的档案和素材中,导演找到了最动人的那条线索。爱人和爱科学的真情随岩浆喷发而出,你我都需致敬这向死而生的、超凡的天真和勇气。

28分钟前
  • 德小科
  • 推荐

今年北影节出师不利,不知道是资料馆的椅子太舒服,还是我最近太累了,这部一整个睡过去的大动作😂,醒来就看见说主角的骨灰存放在崇台寺巴拉巴拉……但今天是中元节,出来骑车回家的路上,看见路边很多烧纸的,那高耸的火苗,和漫天的灰烬,和火山梦幻联动了,有种我觉还没醒的感觉😂

32分钟前
  • 骑单车的小q
  • 推荐

之所以研究火山,是因为对人性失望。人性的确没什么意思,天地大有可为。

36分钟前
  • 渡边
  • 推荐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与心心相通的挚爱共同感受生之微渺(大量壮阔背景前渺小人影的构图),体悟生之有涯而知无涯,将热烈的爱付以脚下滚滚的暗火,一种几乎是抛却万物的“吾往矣”悲壮——明知每一步都可能与死亡正面碰上,也要在宇宙的一瞬留下自己的印记。

4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分类是最傻的,每个个体都不尽相同

41分钟前
  • Damaged Goods
  • 推荐

这两人的生命太灿烂自由了。但作为纪录片那些小清新的动画也是多余

44分钟前
  • XU
  • 力荐

A/85|两位科学家是天生的电影人,只能说导演足够幸运,完完全全靠着archives就能撑起一部片。太震撼太惊艳,尤其是在大荧幕,感觉脉搏心跳都随地球的一呼一吸跳动。以时间线为轴的故事结构中规中矩,两人的爱情故事在以往的访谈和散文化的narration中充分展现,但再多的言语也比不过影像中看向镜头的眼神,穿过蒸汽岩灰、岩浆冰雪、生命死亡在半空中相遇。我看完就在想如果我也找一个电影人做伴侣估计能把彼此折磨疯。#2022CPH:DOX#

45分钟前
  • 杀手太凉
  • 力荐

#CPH:DOX 国家地理出品,果然精品。本片证明了纪录片剧本的重要性(竟然有四个编剧,其中一人兼导演,一人兼制片,二人兼剪辑师)。片名双关,同时又表明影片自然科教与人物传记的双重性。二人是伟大的稀有的科学家(彼时:世界上有350名火山学家,其中50名研究grey volcano),但导演没有渲染“伟大”,故事讲得朴实轻松,不时展现一下Maurice的幽默,二人感情与学科发展并行,还将二人性格与两种火山(red、grey)类比,至少在结局到来之前,这是一个不错的有点小情趣的比较。就像我们对大白鲨的误解,我们对火山也有恐惧,影片有意识开始就将其破除并一点点展现这一自然尤物。随着了解增加,他(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片中虽然没有出现其他科学家,但并没有忽视他们,在后期讲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所有人冒着生命危险付出的努力。

47分钟前
  • Q影誌
  • 推荐

影片叙事结构不伦不类,火山和爱情都不打动人,靠着男女主说几句名言撑下来,最后高潮部分也没烘托起来。

49分钟前
  • 海德女鹅
  • 推荐

大概率会是今年最爱的纪录片。当他们两人穿着银色防护服站在喷涌滚烫的火山岩浆前,你会被一种强烈的超现实主义冲击。然而你又时刻被画面提醒着,这是真实影像,于是随即就会觉得难以置信。这份难以置信来源于地球脉动在你面前爆发的震撼,同时也来源于在你不知道的地方,竟有人穷极一生追求着如此危险又浪漫的科研工作。他们结缘于对火山的共同热爱。火山的低鸣如同号角一般,引领他们在全世界各地朝圣。哪怕最后长眠于云仙火山,也是那样自然而然的事。就像他们自己说的那样,there is no other way.

51分钟前
  • littledepp
  • 力荐

这哪里是纪录片,简直是一部壮丽浪漫的爱情片。两个人最后的归宿简直是壮烈的宿命,虽让人心痛,但也确实是两人能抵达的另一种极致。

52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我知道这是关于火山学家的纪录片,没想到他们已经死去,而且死得其所。而比他们之间感情更动人的,是他们对于火山的爱,对于科学的爱。电影分为红火山和灰火山两部分,前者也象征着他们纯粹的爱情,后者也暗示着他们担负着科学家压力。两人年轻时对人类权力失去信心,于是醉心于大自然的伟力,在危险边缘行走,为人类科学开拓前沿,晚年又不忍于火山过后人类的惨状,自己制作电影劝说政府重视灰火山的危害性。我想他俩最后时刻,一定没有恐惧也没有遗憾,毕竟他们早已准备好一切。影片全部取材于夫妻俩留下的影像,Maurice也是摄影天才。谢谢这些素材,让我看到熔岩溅起像西红柿一样,而一排排十几米高的树也会像牙签摊在泥浆上。非常推荐。

53分钟前
  • 近朱者千慧
  • 力荐

在火山口对视过岩浆,确实很难再安于平庸的人生。

56分钟前
  • 叫我杰克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