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国语版

主演:蔡亘晏,高英轩,林敬伦,阿Q,黄歆庭

类型:电影地区:台湾语言:国语年份:2022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咒 剧照 NO.1咒 剧照 NO.2咒 剧照 NO.3咒 剧照 NO.4咒 剧照 NO.5咒 剧照 NO.6咒 剧照 NO.13咒 剧照 NO.14咒 剧照 NO.15咒 剧照 NO.16咒 剧照 NO.17咒 剧照 NO.18咒 剧照 NO.19咒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导演的机灵到底抖给了谁

终于看完了千呼万唤的《咒》,凌晨1点多看完之后,脑瓜子嗡嗡的。倒不是因为觉得有多可怕,也不是单纯的觉得晦气懊恼,可以说被各种各样的思绪给轰炸了一般。

就不赘述剧情了,只对轰炸我的这些思绪展开说说吧。

首先,我很难承认这个恐怖片没有“膈应”到我。虽然友人已经打过预防针,但是这么赤裸裸的诅咒观众的电影,我还是头一次亲见。我知道以前的《午夜凶铃》貌似传说有一个版本是玩了这样的梗,同时也遭到了当时观众的唾骂。后来很多电影其实也使用了这种所谓打破第四维,其实在我看来就是单纯的抖机灵的桥段。人家《死侍》才叫打破第四维,恐怖片向观众泼脏水真的最多就是抖机灵。

但是关于这个抖机灵我其实不好说什么,毕竟朋友老早就给了警告,而且甚至电影都没在内地上映,还不是我自己上赶着要看的,白嫖完再辱骂,确实不是很地道。

那么我客观的谈一下我对电影的感受:

首先我觉得这个电影并没有多少新意,反而像是一个巧妙的缝合怪。看这个电影时我仿佛看到了《灵媒》(地方宗教题材,BE),《昆池岩》(伪纪录片闯鬼屋找死),《来了》(不可逃离的诅咒,毛毛虫),《母侵》(母爱,女童与不可名状之物之间的沟通),《贞子》(录像带散布诅咒),甚至还有之前因为种种原因被下架的游戏《还愿》(邪教,迷信,亲子关系)。总之感觉这个电影的终极目标并不是开创一个恐怖片的新思路,而是把近几年的恐怖片拍成一个微缩版,然后静等着阅片不足的观众或骂,或惊吓。不过比起国产恐怖片的“大梦一场”或是“最恐怖的是人心”这两个主题的反复横跳,把观众当傻子一样的喂翔,《咒》这样的恐怖片竟还算是有几分诚意了。

有的人看完觉得晦气,因为电影巧妙的利用了大部分人“宁可信其有”的想法。说实话,这并不是国人特有的劣根性,全世界人民,只要不是活得极端落魄朝不保夕,无论什么种族什么信仰,多少都是有些“宁可信其有”的。在这样一个坏消息频出的时代,这个电影带来的诅咒和压抑的气氛显然很容易触碰到大家戾气的神经,该骂。我想如果这个电影出现在2005年或2015年左右,可能不会收获如此之多的恶评。现在大家都过的挺糟心的,每天看新闻都要配降压药的感觉,看个电影放松放松结果被喂了一口臭翔,不骂导演和编剧对不起我自己。不过设身处地的考虑,别说是为了父母子女,就是为了伴侣,如果是我,可能也做不到舍小爱选大爱,因此辱骂女主也是不必了。她的问题出在前边找死的部分,后来的部分相信大部分人还是会跟她做一样的选择的,只是不愿公开承认而已。(否则哪有那么多的行程瞒报。)

但是对于纯唯物主义者,电影的基调就显得很幼稚了,就像《还愿》里的邪神,本电影里的邪灵和邪教,并不是一场阴谋,而是电影里本身认可其存在的“恶”。就像西方恐怖片的恶魔和妖兽一样,如果你不相信世界上有恶魔,那么《驱魔人》这样的电影就只能带给你感官上的刺激,并没有多大后劲。这样看来,这个机灵抖的还是有点急功近利了,它就单纯是恶心了一大部分宁可信其有的人,没有吓到一部分坚定的唯物论的人,以及完全得罪了另一部分笃信玄学的人群。合着最后讨好谁了呢?可能讨好了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不想承认自己隶属于上述任何一个群体的想要给自己贴上“小众”标签的人,他们可能一边抨击被恶心到的观众,一边嫌弃那些觉得不吓人的观众,一边赞叹这个电影“绝了”,奇思妙想,前无古人。然而事实上,这部电影里任何一个恐怖元素都有迹可循,都是前人尝试且成功过的技法——甚至连引人不适的终极画面,都是利用密恐这样的陈年老梗。

我只能说,这是一个把前人的智慧融合的不错的作品,就像一篇精美到足以骗过任何查重软件的论文。读完它,你感叹它结构的精巧或遣词造句的精妙,却看不出任何学术深度。不过,即便如此,也是值得内地恐怖电影学习的,毕竟,我们的恐怖片导演连机灵都懒得抖了。

 2 ) 对多少有点迷信的人很不友好

怎么说呢,片子本身作为恐怖片还不错,那种诡异的氛围感塑造得很好,伪纪录片的形式用得也不生硬(相较于之前的灵媒来说。

宗教感很重,民间乡俗的迷信拍得也不错。剧情中间的温情蛮加分的。

但!是!避雷‼️导演编剧,拿诅咒做噱头真的有点下头,我也诅咒你以后电影拍一部扑一部哈。其实主要是这个设计让我想起以前扣扣空间说什么不转赞家人咋样咋样的骗赞骗转发的,我自己有点有点反感这个,不迷信不反感的uu不用往下看了,祝大家都观影开心,收获幸福~

有点子迷信的uu观影注意❗:

让你看那个咒你就别看,

让你念或是想那个咒语就别想,

她念咒语,你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还有最后有一个佛像的脸,大概1小时45,46分钟的时候,别看,闭眼或黑屏或物理遮挡 最好看之前还给自己想个假名[微笑]

最后祝看到的朋友都好运爆棚,厄运退散~

 3 ) 别被剧情骗了,这女主真不是啥好人。

1.她应该是在洞口喝下小女孩给她罐子里的水的时候和佛母签订了契约,当时画面没有声音,但可以看到女主很愤怒,对着小女孩怒吼并砸烂了罐子。

2.契约内容就是小女孩6岁时候要献祭给佛母,她跑去云南问了大和尚,了解了情况。然后把小女孩送走,因为她不想和一个祭品产生感情。

3.6年之期一到,她接回了女儿,刚开始用各种言语麻痹自己,安慰女儿,让女儿用回了真名,可惜的是她还是和女儿孩建立了感情,发现自己舍不得献祭。

4.于是她想用释放佛母+分摊诅咒的方式(砸烂镜子,摆正祭坛,制作录像带)救女儿一命,可惜估计没成功。

5.这女人做了个视频差点没把老子眼睛晃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定打倒一切牛鬼蛇神!!!

6.第五条没有任何意义,但我是一个迷信的人!

 4 ) 关于《咒》的一些伏线一些解释

涉及严重剧透,还没观看过全片的观众请勿往下看。

影片中的大黑佛母,原型指的是哪位神灵?

因笔者最近看过殊能将之的《黑佛》,故而可以认为大黑佛母为黑佛。

在梵文中,Mahākāla由摩诃与卡拉组成,字面意思为大黑,或大时。卡拉是阎摩的称号,湿婆也使用同一个称号,当他以世界毁灭者形态出现时,称为摩诃迦罗。

导演在访谈中解释《咒》中所有的民俗以及宗教仪式都是杜撰出来的。大家也可以结合自身的认知去理解心目中的大黑佛母。

影片的一开始就是女主角的一段陈述和两个的动态图,有何用意?

我们可以从结尾知道原来一切都是女主角造的一个局,包括两张视觉误导的动态图都是给女主角造的局做铺垫,不然一开始向观众表达真正目的,很有可能观众不会往下看。

同样后来翻译符咒经文的时候,女主角也是用了影像残留的诡计,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开头有一小段夫妻在车上聊天,后来遭遇车祸,包括看了录像的警察,吞枪自杀身亡,他们都遭遇到了诅咒,这是为什么呢?

从影片上我们得知他们遭遇诅咒的原因是看到了录像,假设李若男知道看了录像是会遭遇不测的情况下,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些所谓的诅咒现象都是李若男精心策划。

她的目的就是想为了分散身上的诅咒,只要传播的越广,身上的诅咒就越弱。

通过结局我们验证其实这个假设是正确的。

有些镜头都是从哪来的?为什么影像自带音效和BGM?为什么时刻都要拿着摄影机,摄录的理由又是什么?

其实问出这些问题的人,很明显是没有认真看电影。

我们在往事那条线,得知女主李若男以前的职业是怪谈节目自媒体博主。既然这个节目另外两个人已经死了,后期还能谁做?我们是不是可以往下继续猜想,除了直叙的镜头,其余所有的镜头都是李若男一手包办剪辑,后期音效。这也就解释为什么她要时刻拿着摄影机,为什么连一些车内的摄像片段都会有音效,因为全都是她做的。她的目的跟前面一个回答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分散身上的诅咒。最终就是要把所有经过的一切做成视频,散播到网络上,减轻符咒的负担。

我们甚至可以从这个镜头得知,几只铅笔形成的形状不就是符咒的样子,原来朵朵身上的诅咒,也是她妈妈精心策划出来的,所以朵朵并非一开始就中邪的,我们都被影片误导了。

为什么佛母的洞穴里全是镜子?为什么看到阿东阿原中邪之后,李若男不会中邪?

洞穴里的镜子是为了反射大黑佛母的诅咒,就可以把诅咒困在洞穴当中,如果没有放镜子反射的话,诅咒很有可能会散播出去。李若男被小女孩带进祀堂中,以头发和肚中的小孩签订契约,包括喝下这罐东西,可以免去性命之忧。

李若男为什么又要去洞穴见大黑佛母?朵朵得救了吗?

从影片中我们得知,在与朵朵的相处过程中,李若男产生了对女儿的感情。李若男为了救赎自己和女儿,决定牺牲自己,将诅咒转移回自己身上,很多人对此这种俗套戏码厌恶。李若男人设从惨遭诅咒不幸的女人→为了分摊诅咒,设局让身边所有人上当的恶女→良心发现的妈妈,主创团队为这个角色设计了三层变化,个人认为蔡亘晏这位演员很有凭借此角色获得一个金马提名。

从电影主题来看,朵朵是否得救的话,取决于观众自己本身如何看待。我是倾向于得救了——毕竟《咒》的下一集的主角可以由朵朵来扮演。

 5 ) 火佛修一,唯物主义——结合导演QA的理解和“晦气”评价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梦了好久,终于把《咒》看见。不得不说,作为这两年传说等级最大咖的恐怖片,《咒》可以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很多观众估计已经一睹为快,本人看完后也算意犹未尽,还专门去看了导演QA。而导演的部分解释还挺值得补充的,所以在此综合讲一下。

当然,剧透预警-结局开幕雷击


首先开幕雷击直说结局,在受尽折磨后,若男露出真面目,不仅要诅咒“观众”还要整个大活。她蒙上双眼掀开了佛母的红布,让真正的观众欣赏了一把紫水晶矿石般密密麻麻的深渊。这里结合她恶意满满的打算,若男应该是要拍下佛母真容,把最强诅咒用视频传播开来,保证母子二人的平安,类似《真心话大冒险》《白井》式的Fuck Everyone结局。

但从她被附身做掉来看,这应该是失败了的。毕竟人走茶凉,没人能上传视频,电影世界中的观众欣赏不到如此美景。所以故事留下的最大问题,便是朵朵会不会惨遭毒手。在这个问题上,导演柯孟融选择了当谜语人——意识决定,你觉得活就活了,死就死了。

虽然这个问题回答的模棱两可,但从另一个回答里还是能看出点端倪。结局处若男是想来个暗黑版“普渡众生”,保全母女小命。但别忘了,在那个阴森的地道里还有个角色在呢。大BOSS佛母究竟想干什么,借用导演原话——佛母想要被释放出来。从一开始显灵,佛母的计划一直都是释放自己。所以结局也有一个细节,那块红布究竟盖没盖回去,无从所知。

那佛母有没有得逞,难道这又是个谜语人结局?其实,它的阴谋大概率是成功了的。这里再引用导演的另一处回答,关于地道中的布局用意。相信很多观众都注意到了地道中五花八门的镜子,连入口处的小门都安了镜子,不少人以为这是美杜莎设计,也就是佛母也不能直视自己的绝世美颜。

但这其实是迷宫的一环,地道中的镜子就是为了反射佛母的目光,像游乐场里的镜子迷宫,让它在黑暗中迷失。一个个拐角处的祭坛,其实每一个都没有完成。而那些指路的石像,也统统指向死路。地道就是佛母的弥诺陶洛斯迷宫,让它在祭坛间兜兜转转找不到出路,封印邪神的物理方法。

并且大家都知道火佛修一是恶趣味谐音了,但注意,朵朵也是谐音。全片一共献祭了妹妹的两只耳朵,正好也就是朵朵。这想要活下去,真有点难。再补充一个谐音梗,朵朵喜欢的狗狗名字—汪吉,就是指的忘记,忘记自己的名字。

但导演第二部主角暂定也是朵朵,是死是活还是导演说的算啦。

关于佛母真容,导演承认确实像紫水晶。而且是故意设计的这么毛骨悚然,一眼满满负能量,才能让观众感到不适。

除了结局,片中另一个让人疑惑的点,想必就是六年后凭空出现的妹妹。这里还是必须用到导演的回答,因为电影里实在是只字未提。陈家村有没有被灭村?没有啊!想不到吧,那百鬼夜行的既视感,一群人被附身发疯,估计每个观众都没想到设定里还有三三两两的村民幸存下来了。

而这批幸存者离开了村子,选择隐姓埋名继续生活。同时他们私底下还会举行仪式,估计是收到了佛母的感应,才把妹妹抛到那个地方。让若男受指引,完成了肉、发、牙三个祭坛。当然,是不是感觉有一丝丝的牵强。导演也解释了——神明的运作方式是很神秘的啦(我是导演我说了算)。

还有一处可能大家没看清的,就是主角一行人鬼打墙的时候,远处披着白布的人形。其实电影里暗示了,断断续续的广播里说吴毓晴医生家中大火,最后只留下上吊的焦尸,这具人形就是佛母投影给主角的吴毓晴医生的惨状幻象。

结合评论先再补充几个问题,首先是妹妹让若男用头发喂青蛙代表了什么。佛母起源于云南,所谓邪术大概也就是巫蛊之术。而这几只是青蛙还是蟾蜍,因为是特效做的不好分辨。但我个人认为蟾蜍一类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其体形更臃肿眼部也没青蛙突出。蟾蜍,这也符合巫蛊五毒的设定。若男喂蟾蜍,也是被佛母算计,它一早就盯上了还未出生的朵朵。若男在地道前血流不止,最后肚子里的孩子却没事,应该就是因为妹妹给的那坛蛊水,蟾蜍水。

若男喝了蟾蜍水,和佛母签订约定要献祭女儿。其实导演之前就有一处细节暗示了这个反转,若男布置装饰时Welcome拼成了We come,这个We就是若男和佛母。

陈家村几近灭村的那一晚,大火里烧的是什么?不少人猜测这是把被佛母附身的阿东给火化了,但其实不然。在一则番外的伪新闻预告里,也就是电影宣传,阿东和阿原的尸体都是乘着竹筏飘走被人发现的,死状也是浑身都是洞,所以大火里烧的不是阿东。

片中反复出现的虫代表了什么,还是回到诅咒之神大黑佛母本身。它所谓的诅咒,基本上就是巫蛊邪术,虫当然就是蛊的常客。电影中每次虫的出现,都代表着佛母计划的更进一步。从第一次知道名字、看到禁忌录像再到口吐怪虫,虫的出现标志着佛母蛊术的愈演愈烈。尤其第二幕,虫抬起身子彷佛在做兴奋的祈祷动作,就是佛母的邪术显灵,这里引导朵朵跳楼拿刀的也是佛母。

导演在电影最后写了行字——仅以此片纪念我的小天使。不要以为这是说的人,这个小天使指的是导演的爱犬,叫做黑鼻的宠物狗,片中朵朵看狗的桥段应该也是导演的小心思。

黑鼻

几处删减片段,若男进地道前的段落、启哥中邪什么倒是无所谓。但那段街头脸谱真的很有感觉啊!可能在正片里有些突兀吧,可惜了。坏鸡蛋噩兆这个看上去有点和《灵媒》撞车,但导演说《灵媒》上映前《咒》就一早杀青了,估计这么晚上映是一直在做那150个特效镜头。


如果还有更多细节,会接着补到前面,最后就写写电影评价和成功的“晦气”。

这几年国内观众也受到了不少伪记录恐怖片的浸润,特别亚洲算是产出不断,《中邪》《昆池岩》《摄影机不要停!》《灵媒》,电影产业不错的地方几乎都出了个爆款,网友讨论度也都异常之高。作为预告片民俗气息浓厚的《咒》,人气火热也不出意外。但不论是评分的下滑还是台湾本土尚可的评分,都说明这部电影的整体优缺点很明显,没那么神也没那么好。

先说优点,首先电影的场景设计和民俗元素都很加分,构成了全片最大的看点。邪魅至极的陈家村的取景,导演直接去了新竹李栋山庄,庄主是个退伍老兵,甚至片中的黑山羊都是庄主养的。而地道则是去了水尾光武坑道,一个老旧的军事地道。这两处取景可以说给电影加分不少。导演的几幕调度也还可以,像是地道初探、陈家村惊魂夜,而阿清嫂从预告一路火到正片,真正的C位啊。

然后值得一提的就是剧情了,其实若男是不是从头黑到尾,还有这个稍显老套的母爱故事并不是我所在意的剧情重点,我觉得更妙的反而是导演通过剧情和画面设置引发的代入感。从开头的骗局到结局的真相,若男的台词设计诚然是模仿了视频博主,但其明显是有着更强的引导性,借弱势话语中带着指导的暗示来让一无所知的观众被坑。结局反转一把,把意识决定变成真正的诅咒,把代入感变成油然而生的厌恶感。最让我会心一笑的还是那段视觉后像的妙用,网友应该见过不少这种图,盯一会就能实现后像。结果导演用不得不看的一个字一个字出现的剧情,让观众“自愿”把邪术符号烙印在了视觉中,不得不说是满满的恶意和恶趣味。

还有关于陈家村的设定也很有趣,粗略一看陈家村好像是比较厚道的,承载着诅咒在荒郊野外世代受苦。但本质上他们干的事和若男区别不大,陈家村的祖先为了邪术而供奉邪神,结果佛母日趋强大而脱离控制。在这里必须记清楚一点,火佛修一也是不折不扣的邪术。陈家村只是没有到处传播诅咒,但每一代为了保命都选择把诅咒传给无辜的下一代,甚至不惜献祭儿童,算是真真正正的用后代给自己续命了,和若男相比可谓五十步笑百步。

片中比较平庸的地方,个人感觉有一点配乐问题。配乐在恐怖片中确实有着至关重要的的地位,它能够营造氛围、暗示剧情还能调动观众的心脏。但作为伪记录,《咒》的部分地方是有那么一些满的,还是朵朵取刀的段落,尖锐音放的微吵。剧情上,说实话,母爱的伟大命题属实缺乏新意。几个角色也都是恐怖电影中老生常谈的倒霉蛋,像是伟大的唯物主义斗士阿原,真男人启哥。毕竟导演把神明神秘论都抛出来解释剧情了,不能多强求。

故事深度方面也无足轻重,相比于延续了罗泓轸风格,探讨传统文化没落的《灵媒》,这方面该片表现平平。另外,柯孟融的Jump scare没什么惊喜,期待下一部新片能更有创意吧。关于佛母和它的洞洞杀人法,纯属个人联想,它就像是个反向的把孩子吸进洞里的负子蟾。而且佛母实在威力惊人,善神无一敢和它硬碰硬。若男三人进村前卡车轮里的神像,差不多就是善神警示他们莫要向前,可惜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对了,还有晦气!看样子很多观众看完该片都为自己捏了把冷汗,若男真特么害人啊!但这种反映,恰恰就是导演所追求的代入感和互动性,如果感到晦气,反而该片的设计是最成功的,晦气就是一种成功的表现。导演从台词到一步步揭开的真相,无不采用了骗术和话术,让观众放松警惕代入到这个鬼怪世界,在最后一刻打破第四面墙,让观众在最危险的情节处被拉进了若男的死亡骗局。导演所设想的互动性,可见一斑发挥不错。

结局在打破第四面墙这方面倒是有一丝丝矛盾。若男被杀,视频难以公之于众。很多人也说《灵媒》的结局是BUG,人都死完了观众又怎么能看到最后的恐怖之夜。这里还是得说一下,因为《灵媒》其实在伪记录的大主题里加了很多风格,比如采访就是真正的伪记录,《蒙哥湖》《波基普西录像带》。而摄像头是《鬼影实录》式的监控风格,最后的夜晚则是旧片,也就是未经剪辑的原始风格,《死亡录像》《女巫布莱尔》。所以最后是旧片,那就不影响任何情节逻辑,它的风格决定了一切的合理。

有人说最后是若男是在直播,但应该没什么可能。第一点导演完全没有用到直播元素,第二点是陈家村之前提到过是没讯号的,荒废之后更不可能有讯号了。

与其说矛盾,还是当作电影顺理成章的要素好了。因为纵观全片,剪辑风格的浓厚很多地方是说不清的,比如最后的后像戏码就完全不像伪记录。总之,要把若男的诅咒视频进一步升级,按照我的想法,柯孟融应该大胆出境,以柯孟融导演的身份客串一把,打破两个世界真正的界限隔阂。有一说一,那才是真正的“晦气”。

 6 ) 关于《咒》的“晦气”

有评论说,《咒》给观众下咒,看了晦气,不开心。这原本是不值一驳的说法,但渐成气候,我就大概说几点: 1.思想沈查,归根到底,就是查“晦气”,只是这个“晦气”往往不作用于观众,而作用于桶治者,让他们不舒服,不利于稳腚,自然就要消灭掉,所以,若反对沈查,就不能承认有所谓“晦气”,否则,台下喊自油,上了台就搞砖制的中国文人陋习就不会消失。 2.生活中的所谓晦气,都是建立在真实之上的,比如门口挂个死羊,钱里夹张冥钞,但电影是假的,就失去了产生晦气的基础,而且,许多人注意不到的是,看戏时的我们也是假的,是所谓文化意义上的完美观众,对故事的观感并非是自己的观感,而是作为文化产物的假性自我的观感,这就是看《雷锋》《阿甘正传》《泰坦尼克号》受感动那么多人,也没出几个雷锋阿甘杰克的原因,假对假,逢场作戏而已,真有晦气还好了,顺藤摸瓜,要么能除外魔,要么能除心魔。 3.晦气本身就是个伪概念,万事万物逃不出因果律,深信因果,心存正念,就算倒霉,也绝不是所谓“晦气”的原因,要么是自己有缺陷或思虑不周,要么是某种考验或消业,都跟看不见摸不着的“晦气”无关。 总之,就不要产生“晦气”的概念,不要起差别心,这样就不会把人生不顺的锅甩到“晦气”上,反而错失解决自己问题的契机。

 短评

信教和不信教的都沉默了。

4分钟前
  • L.A.M.B
  • 还行

很恐怖,想着的是把他当做情感八卦版看——第一次去男朋友家,他们家人只给我吃很难吃的青菜和一些咸菜所引发的血案。老公问我为什么不跟着念咒 我说我只信仰党认可的宗教。

6分钟前
  • 大奶薇薇复仇版
  • 力荐

我真的蛮无语的,一些人一边喊着自己唯物主义,一边觉得晦气狂喷导演打一星,看恐怖片还想给你弘扬什么正能量吗,干脆去看主旋律好了

10分钟前
  • 坏女孩多莉
  • 推荐

恐怖倒不是那么恐怖,晦气倒是真的挺晦气的

11分钟前
  • 限时瞎搞
  • 还行

所以打低分的能找出除了《僵尸》之外,十五年内比《咒》更好的国语恐怖片吗?找不出来就闭嘴少狗叫,何况对氛围型电影而言,影院和电视屏幕的观影体验本就天差地别,这也是为什么惊悚题材容易成黑马,《咒》完成度相当高,如果这不能算作优秀的院线电影,其他恐怖片就该直接埋了。少诋毁其他中文地区的影视作品吧,那并不会让我们凭空诞生好电影。

15分钟前
  • R-5lave
  • 力荐

她早就去过云南,她早就知道。

17分钟前
  • Dorothy
  • 推荐

第一次看到给观众下咒的恐怖片

22分钟前
  • 天生地梦
  • 推荐

导演一定是在致敬空手指和莲蓬乳。。。虽然早就猜到那个咒语是诅咒,但是看到最后还是挺心酸的,要是能让小孩诅咒减轻,其实也挺愿意帮他分担。。。。。个屁啊,要怪就怪你爸妈作大死

27分钟前
  • LAURANT
  • 推荐

認真推薦,這部恐怖片絕對是華語史上前五名

28分钟前
  • 蘇宣隼
  • 力荐

優:有恐怖到、觀眾互動、只花30塊缺:女主口白、硬要攝影、不怕死的P孩、邪教自助餐、時序混亂沒必要、親情

30分钟前
  • 錢庭寶
  • 还行

这不就是一个“不点赞就倒霉”的帖吗😅

33分钟前
  • 2394260
  • 较差

目前华语没有比这个更恐怖的,值得鼓励,平常很爱看恐怖片但是我现在还在腿软…

35分钟前
  • 豆友197061240
  • 力荐

⚠️⚠️特别信宗教神灵的别看!别看!别看!已经不是恐不恐怖的问题了!

37分钟前
  • 腸胃好痛
  • 推荐

不推荐。包裹着伪记录恐怖外衣的亲情片,其实还是伪记录恐怖片的一些惯用套路,而且调度和剪辑有不少不讲究的地方,好在恐怖元素比较乡土和东方。不过,可能刚好不适合我吧,最后有一种小学时候收到诅咒信的感觉,明知道是假的,但还是很膈应人。满心欢喜看一部电影,却好像吃了一只苍蝇,晦气。

3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很差

看到这条评论的人,点赞转发,今年考研考公必上岸!

43分钟前
  • 未知的用户
  • 还行

公摊面积都能认,公摊点诅咒算什么。

44分钟前
  • Imperfect
  • 力荐

最后问你叫什么名字我老公坐在旁边喊出了我的名字🙃

48分钟前
  • 四喜喜
  • 还行

晦气是对中式宗教恐怖片的高评价了吧。

49分钟前
  • 蔬菜过敏
  • 还行

所以我也被诅咒了吗?(咒文翻译的那里很妙,因为一直看中间的字,到最后突然白屏时,那个图案被眼睛记住了,所以屏幕上都是那个图案)

52分钟前
  • 火页
  • 还行

评论里说得对,这片看到最后不是觉得恐怖,而是觉得晦气。

53分钟前
  • 爱平装不爱精装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