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的情欲

正片

主演:马克斯·冯·叙多夫,丽芙·乌曼,毕比·安德松,厄兰·约瑟夫森,拉尔斯-奥弗·卡尔贝里

类型:电影地区:瑞典语言:瑞典语年份:1969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安娜的情欲 剧照 NO.1安娜的情欲 剧照 NO.2安娜的情欲 剧照 NO.3安娜的情欲 剧照 NO.4安娜的情欲 剧照 NO.5安娜的情欲 剧照 NO.6安娜的情欲 剧照 NO.13安娜的情欲 剧照 NO.14安娜的情欲 剧照 NO.15安娜的情欲 剧照 NO.16安娜的情欲 剧照 NO.17安娜的情欲 剧照 NO.18安娜的情欲 剧照 NO.19安娜的情欲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安娜的情欲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描述一名离了婚的中年男人在小岛上过着隐士般的生活,整天梦想着一个不明身份的女子,后来两个分别有着悲伤恋情的女人先后闯入了他的世界。本片是部十分隐晦和复杂的心理片,两个女主角的关系犹如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沉默》与《假面》一样不可分割,色彩在片中发挥了重要的象征作用, 对伯格曼作品没有兴趣的观众会感觉本片十分沉闷干涩。帮规深水迷案第一季侏罗纪世界2(国语版)褓姆惊魂泡妞秘籍爱之初小鬼当家5挪威的维京人第三季掠夺者2016天使在身边绝命追杀黑狱风云幸福谷 第三季老猫少女邦我爱钟无艳飞天侠拿起枪的简女儿心吸血鬼检察官伦敦陷落(原声版)毒岸超感神探第二季回忆录:异形起源故事招魂2永远的兄弟之八拜之交守卫恶魔镇月光照耀如常萤之光电影版滇西往事第一诫杀人蜂入侵解码器名校风暴短篇故事:派崔克第一季抢翻天新笑傲江湖丁冠森版名校风暴 第三季人间大浩劫妈,我没时间杀人锦标赛

 长篇影评

 1 ) 我可以看见你的眼睛,但是我看不透你。

看简介,竟然是两个女主角,晕,我只看台词,不关注这些的,只看片段的 ,所以不能把握全集,遗憾,缺陷。
伯格曼的电影总是有一大段叙述台词,似乎很感人。


“亲爱的安娜,我不能再和你一块生活了,我已犹豫了很长时间,因为我很爱你,我不能也无法再和你一块儿,努力也是白搭,我俩都不想有什么改变,我也不想为此让步,因为我知道我们还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这会使人精神崩溃,及产生思想与身体上的暴力倾向。”

救起一只狗,很可爱的狗。
可以跟动物很好的相处,跟人却不能。

妻子流产,丈夫也哭了。在中国大概不会。
有孤僻的人,残杀动物。
安娜叙述那场车祸失去丈夫和儿子,那目光呆定的表情,那眼色真蓝。
不能活的鸟,就处死它,以减少它的痛苦?
以下台词不错:
“我可以看见你的眼睛,但是我看不透你。
你的灵魂有癌症。
大多数人活得没有尊严,内心充满蒙羞、郁闷、愤懑,他们只知道他们还活着,他们知道没有选择,如果他们选择了,也不会有结果,一个人可以厌恶蒙羞吗?这是我们必须存在的疾病吗?我们总是谈论自由,自由不是蒙羞的毒药吗?或者只是迷幻药,被蒙羞的人就要忍耐吗?我不能这样活着,我已经让步了,我再也受不了了。日子在慢慢地消逝,我被我吃的东西噎死,被拉的大便堵死,被自己说的话呛死。每天早晨我被尖叫惊醒,晚上睡觉又噩梦连连,黑暗和魔鬼和痛苦的记忆一起降临。你经历过吗,情况越糟的人,他们的抱怨就越少?最后他们选择沉默不语,即使他们有神经系统,眼睛和手,他们很多就成了牺牲品和吊死鬼。太阳每天乏力的升沉,寒冷在逼近,黑暗、热量、气味,他们都是静静的沉默,我们已经逃不掉,已经太迟了。”

最后他们分手了,他说“我想要自由,我要找回曾经的孤独,我不能继续这样活下去,如果我们真的彼此相爱我们能做到,但我们并不那样,我们还是趁早分手……更真实,你要更真实的生活,不是吗?……可怜的安娜,你和男人没有缘分,你和男人一起总是会出问题,你总是要真实的生活,真是天大的谎言……”
原来,是她故意开车出车祸,让丈夫儿子车祸死去?

 2 ) 安娜的情欲

安娜的情欲

「信」亲爱的安娜

我不能和你在一起了,有一段时间我试图否认这个事实,因为我爱你。

我不能,也不会再继续和你在一起了,在一起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们都没有真正想要改变,这件事我不想让步,因为我们最终会陷入新的并发症之中,它会撕裂我们的灵魂,导致肉体和精神上的暴力行为。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求你不要和我联系。

你的 安德烈亚斯

插曲 冯.叙多夫

作为一名演员,你对安德烈亚斯.温克尔曼这个角色有什么看法吗?

这个角色很难演,因为他已经试着躲藏了那么久,失败的婚姻和官司困境,使他原本的生活陷入僵局,因此他试图隐藏他的身份,他试图消除他的个人表达方式,或许他的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一事实,他的藏身之处,其实已然变成了他的监狱。对我来说,最难的部分是,试图描绘出他这种长期缺乏表达的状态。

插曲 丽芙.乌尔曼

我能理解安娜对诚实的需要,我理解她希望世界以这样的方式存在,但事实证明,她对真相的需要让她处于危险之中,因为当她发现,她周围的环境不符合她的要求时,当她没有得到正确的回应时,她就退回到一个满是谎言和虚假的世界里,这就是正直的人所面临的困难,他们要求每个人分享他们的信仰,正如我们现在时常看到的那样。

插曲 比比 .安德森

我觉得伊娃是一个这样的女人,她最终无法再忍受,她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人的事实,她没有特点,永远迎合别人的需求,从未得到任何休息,并且缺乏自尊,我想她一直在试图自杀,但是自杀不是解决方法,它只是又一次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我希望她能撑过去。我希望当她醒来的时候,她能从自我捆绑中解放出来。她能用温柔和温暖来看待以前的自己,而不会再有一种失落感。我想她可能会选择成为一名听力障碍者的老师,因为听力受损的人比她更孤独。我想她会找到解脱和优雅的感觉。

插曲 约瑟夫森

在我看来,埃利斯.维尔吉斯认为,对人类的愚蠢提出质疑是虚伪的,叫嚣着正派和公正是一种浪费感情的行为,他决心不因别人的痛苦而烦忧,他不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而这是他的,这些是他赖以生存的条件。

安娜与安德烈亚斯的一次对话:

我们应该去旅行。我们应该离开这个地方。这对我们俩都会有好处。

……

我也想,但离开这里不太现实。

……

你在想什么?

……

我在想,我要向埃利斯贷一笔款,但我们之间竖起了一堵墙。当我高兴的时候,我无法向你表达。我能看见你的脸,但是我触碰不到你。我在这堵墙的外面,是我自己把自己关在了外面,是我自己走开了,越走越远。我想要变得温暖,变得温柔,变得充满活力,我想继续前进。

……

我知道那感觉,像做梦一样。你想动,但动不了。你的双腿不听使唤,你的胳膊像铁一样重。你想说啥,但说不出来。

……

我害怕被羞辱。我所遭受的每一次羞辱,都渗透进了我的生命里。

失败是无法忍受的。别人总觉得,他们有权利告诉我,我该做什么。那是一种善意的蔑视。那是一种想踩住别的生物的冲动。

我已经死了,安娜,不,这太夸张了,我还没有死,但是我没有自尊。

这听起来可能有些矫揉造作,因为几乎每个人都必须在没有自尊的情况下生活,都曾被狠狠羞辱过。他们只是简单地存在着,这就是他们所知道的。他们并没有其他选择,即使他们有选择的机会,他们也不会试图去抓住这机会。

羞辱会让你生病吗?我们是不是都被感染了?我们是不是都必须学会接受它?

有那么多关于自由的言论,对于那些被羞辱的人来说,自由是一种致命的毒药吗?或者说,自由这个词,是那些被羞辱的人赖以生存的救命药?

我不能忍受这一切,我已经退出了。有时候几乎让人无法忍受,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可以确定我每天吃的食物,我上的厕所,说的话,都将活活把我掐死。白天的阳光叫嚣着要我起床,而夜晚的睡眠,充斥了被猎杀的噩梦,还有黑暗,鬼魂和回忆在黑暗里沙沙作响。

你有没有注意到,人越糟糕,他们抱怨的就越少,他们最后完全沉默了,依然正常地生活着,看得见,听得着。大量的受害者和刽子手,沉重的起起落落的光。逐渐入侵的寒冷。黑暗。温度。气味。最终都归于沉默。

我们永远都离不开这个地方了。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3 ) 对比《假面》,幻想直至暴力,最后毁灭

这部电影由伯格曼执导的。安娜和安德烈亚斯在《安娜的情欲》中的角色与《假面》中的阿尔玛相似。他们一开始对伴侣有幻想,幻想破灭后,他们会对伴侣进行暴力报复。

在《假面》中,阿尔玛发现伊丽莎白并没有以她认为的方式看待她。她认为她在亲密关系中遭受了极大的背叛。因此阿尔玛对伊丽莎白出现言语攻击,以及肢体的暴力相向。

以安娜为例,安娜对安德烈亚斯的暴力来自她对婚姻忠诚的幻想。而在在《安娜的情欲》中,安德烈亚斯一开始就清楚地看到了安娜书包里的那封信。这封信告诉我们安娜的最后一段婚姻并不幸福。但在晚餐现场,安娜撒谎说她过去的婚姻,她相信她以前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而这场事故摧毁了一切。在说出这些话之前,她会诚实地宣传自己。

“Why not do something you believe in, which feels true to you? I try to do things I believe in. I try to live with some form of truth…… I haven’t failed in what has been most important to me. Namely, to live in a relationship with a man, the man I was married to: Andreas.” (Bergman, 1969).

Kovacs (2018, pp. 105) 声称,电影的叙事直接与过去或想象故事的结构过程相一致,这是通过记忆、想象或谎言的曲解来表现的。伯格曼在开头直接向我们展示了安娜的谎言,电影中的其他人知道安娜在撒谎,但他们没有揭露她。

因此,她的幻想可以在电影结束前存在。最后,安德烈亚斯指责安娜生活在幻想中。他甚至问安娜是否故意造成了车祸。他完全激怒了安娜,她转动方向盘,差点造成灾难。我们不妨做个假设,如果安德里亚猜对了,那么安娜对于前夫和爱情的幻灭导致了她杀了前夫。这个结果不仅是生命的死亡,也让安娜彻底相信了她编造的谎言。她甚至可以虔诚地相信自己是一个诚实的人。

安娜尝试制造车祸(Bergman, 1969)

与安娜相比,安德烈亚斯的暴力来自他幻想可以独立生活。他的妻子抛弃了他,而他骗自己可以独自生活。Connelly(2019年,第47页)说道:“欲望幻灭时,幻想提供了一种逃离欲望和不满的方式。”当安娜第一次来到安德烈亚斯家时。我们可以看到安德烈亚斯恶狠狠地盯着安娜。女人离开后,他打开她的包以满足他对她的好奇心。从观众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他充满欲望的男性凝视。然而,为了满足他可以独自生活的幻想,他的目光需要隐藏在他的感知领域(Connelly,2019)。

Andreas looks at Anna (Bergman, 1969)

安娜成功地进入了他的生活。在带来陪伴的同时,这让他再次感受到婚姻中的矛盾。

在伐木现场,安娜指责安德烈亚斯是个骗子和寄生虫。她的话彻底打破了安德烈亚斯的幻想,这些话不断地提醒他自己是多么难以忍受女人,以及他失败的婚姻。最后,他用斧头砍下安娜并打了她。他通过行动向安娜宣泄幻灭造成的伤害。并在最后的汽车场景中,他用语言刺激安娜,最后差点导致车祸。

Andrea cuts at Anna with an axe (Bergman, 1969)

安娜和安德烈亚斯都因为幻想破灭而对彼此使用暴力,然而,暴力让他们再次感受到“婚姻”的不幸。两个可悲的孤独的人。

Reference:

Bergman, I. (Producer/ Director/ Screenwriter). (1969). En Passion [Motion picture]. Sweden: MGM Home Entertainment.

Connelly, T. J. (2019). Cinema of Confinement. America: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Kovács, A. B. (2008). Screening modernism: European art cinema, 1950-1980.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4 ) 北欧,另一种寒冬

《安娜的情欲》明显让我感受到对北欧人思想文化与生活模式存有鸿沟的一部伯格曼的作品,对他们太过缺乏人文与历史的了解,不了解编码,很难去准确解码。依靠推测,北欧的地广人稀、夜长昼短、寒冬漫漫,也许让他们对同类因过于孤独而格外希冀。因为地处边缘,北欧又躲过了欧洲大陆一轮又一轮的现代化战争、文明倾轧,那些困扰其他欧洲文明的生死离乱、文化冲突、深重苦难并没有深刻地浸入北欧人的生活与创作。他们有足够的空间、时间和注意力去凝视信仰、去与自我搏斗。而这些都成为伯格曼的创作母题,并因为太过本质和硬核,而在整个西方产生巨大的影响。 但这也是最让我感觉到代入的一部作品,四个主要人物,每一位的特性都以某种方式出现在自己的经历与特性中,而格外感同身受。

安德烈亚斯在自杀的农民身上看到了自己,那是失败者被侮辱的一生,好像什么人都可以对自己指手画脚、发泄控制欲,他想躲开同类却又渴望亲密,亲近之后又被爱的暴力扼住了喉咙。他任由艾里斯拍摄肖像,光线再强也无力闪躲,就是他与安娜关系的变奏。

安娜自诩追求真实的人生,太过追求爱的真,消除一切隔阂与谎言的欲望,让所有亲密关系都变成了刺猬的拥抱,爱到中途只剩下精神和肉体的暴力。到底是谁在反复虐杀动物?她所遭遇的车祸到底是事故还是有意为之?这些暗示在最后二十分钟把惊悚送上了巅峰。

伊娃是依附在丈夫艾里斯身上的暗影,空有成为独立自主实体的心,却没有发光发热的才华与行动力。当自我是空心虚弱的,就只能在光热的强者面前惶惶不可终日,好像那道光一旦熄灭或转向,暗影就会魂飞魄散一样。

艾里斯与安娜同属冷酷的一类,但区别于安娜的情欲,艾里斯的冷酷来自于现实。他认为人类的疯狂都不值一提,所谓文明只是满足经济需要的坟墓,他调侃诋毁一切所谓价值和意义而犬儒地生存,不这样他就不知道该如何活下去。

有机会要解码一下北欧,那是不同于俄国与东北的另一种寒冬。

 5 ) 两男两女,花式出轨

电影是一门科学,首先要掌握加、减、乘、除。那么请听题——两男两女可以搞出几组情感关系?是的,很复杂。最常规的就有四种:一,男A和女A在一起;二,男A和女B在一起;三,男B和女B在一起;四,男B和女A在一起。如果再加上搅基、拉拉、三人行什么的,小学数学根本就不够我们用。

《安娜的情欲》,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1969年作品,虽说没有穷尽四人关系里的所有组合,但复杂程度已经足以令人晕圈。而且这部电影实际上涉及了五个主要人物:美艳寡妇安娜,文艺宅男安德烈亚,成功人士埃里斯,埃里斯的轻佻老婆伊娃,这四个是实体的,除了他们,还有一个只在言谈里出现的角色,安娜的亡夫,名字也叫安德烈亚的不幸男人。

故事是这样的:安娜一家和伊娃一家是好朋友,安娜的老公安德烈亚曾经跟伊娃有过一腿,安娜一直对此耿耿于怀,安娜的老公车祸身亡后,宅男安德烈亚走入了安娜和伊娃一家的生活,因为他们都住在一个岛上,可能这个岛也不经常见到男人,所以宅男安德烈亚不仅跟安娜谈起了恋爱,而且还跟伊娃发生了一种隐秘关系,至于成功人士埃里斯,不仅不介意她老婆的那些事,而且仿佛还特别开心。

两个人,在一起,能干出点什么事呢?除了你们都知道的那些事,还可以……聊天。而聊天无非就是diss。于是我们看到了像这样的场景:宅男安德烈亚和安娜一起diss伊娃,宅男安德烈亚和伊娃一起diss安娜,宅男安德烈亚和埃里斯一起diss伊娃和安娜。当然,这些场景并不是为了填充电影时长,它们提供了一种别样的视角,使我们可以对比角色的自我评价和别人对TA的评价,从而能够对角色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和理解。

通常的电影,一般起始于人物塑造,在这个人物有了棱角之后,他便开始行动,将我们带入故事的世界。而伯格曼的这部电影则反其道而行,是先有人物之间的相遇,有了他们之间关系的发生和发展,人物的性格真相才抽丝剥茧般逐渐浮出水面。整部电影的叙事,实际上是一个人物形象从单薄到丰满、从晦涩片面到清晰完整的过程。

活着的四个人,每一个都不一样。

安娜,信仰“诚实”,在她的价值等级体系里,真相和坦诚摆放在第一的位置。这意思不是说,说一个人诚实,是她对这个人的最高评价。而是说,诚实是她对世人的最起码要求,如果这个人不诚实,她便会鄙视他。推而广之,如果这个世界尚且还有谎言和假象存在,她便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世界。就此来说,她是她的信仰的奴隶,因为有这个信仰,她每天都生活在不满中。

与此同时,她自认为是一个坦诚的人,而她的婚姻也是一种非常坦率的婚姻。在她给自己的解释里,丈夫的出轨只是非常小的一个意外,她和丈夫之间的爱情无论是在出轨前还是出轨后,始终纯粹如一。然而,在宅男安德烈亚看来,安娜对自己婚姻的这一评价,实际上是一种自欺欺人。她的丈夫瞒着她出轨,已然是一种欺骗,但安娜仍然拒绝承认他的不诚实。她之所以痛苦,并不像她对自己解释的那样,是因为丈夫和儿子的车祸身亡,而主要是因为,丈夫曾经向她撒了谎。

宅男安德烈亚,正像世界上的大部分宅男一样,拥有着一种“退缩型”人格。他避居岛上,切断了自己以前的所有人际关系,不工作,没有收入,温饱都难以得到保障。而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想得到自由。工作和人际关系都是牵绊,如果能摆脱掉这些牵绊,他就自由了。但这也是自欺欺人,好在,作为一个敏感的文艺型宅男,安德烈亚认识到了他的这一自欺。

退守一隅,实际上带来的只是一种自由的感觉,并没有真正给安德烈亚带来自由。相反,它还让安德烈亚处处受制于人,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四处受“羞辱”。埃里斯提议安德烈亚先来给自己工作,这一提议,虽说可能完全是出于好心,但却伤害了安德烈亚的自尊。对一个无法自立的人,任何一种善举,都是伤害。“寄生虫”,一次吵架后,安娜这样评价安德烈亚,而这,可能也是安德烈亚的阿喀琉斯之踵,是最令他苦恼的自我认知。向往自由的他,最终付出的是完全丧失自由的代价。

伊娃也有专属于自己的痛。她将自己的存在价值建基于讨人喜欢之上(所谓“讨好型”人格)。于是,她不向任何人隐藏秘密,她以暴露情感、展示善意来讨好于人。然而,这不仅没有让她获得人们的尊重,反而降低了她在他人眼中的地位。她成了一个“没有故事的人”,一个没有内核、空有外表、毫无魅力的轻佻女人。实际上,她是一个非常自我中心的人。这种自我中心表现在,她希望成为一个人人都喜爱的人。正缘于此,她几度自杀,因为她得到的结果,和她的期望,是那么的不一样。

整部影片中,唯一一个不觉得痛苦的人,是埃里斯。他是一个彻底的虚无主义者。伊娃希望的受人喜欢,宅男安德烈亚向往的自由,安娜看重的诚实,在埃里斯这里都没有什么价值。不仅如此,这整个世界,从他的角度去看,压根就没有什么有价值之物。因此,伊娃的出轨,对他来说完全只是一件无关痛痒的事。他是傲慢的,他看待事物的视角,完完全全是一种嘲讽的视角。

按照好莱坞流行的剧作规矩,在开始写作一个剧本前,先要准备好一份人物小传,上面会描写故事主要人物的种种性格特征、成长历程、情感关系,作为整个剧本剧情发展的基础。观看《安娜的情欲》,不像是看一部常规的剧情片,倒像是看一个直接按人物小传拍摄的电影。这就是伯格曼,这就是大师们早就拥有着的自由。跌宕起伏的故事并非必要,只要有话可说,电影怎么拍都可以。

 6 ) 【2022236安娜的情欲】

8分 伯格曼的电影就算再写实的剧情,看起来也似乎有种意识流的状态,这一部,四位人物的内心解剖,诠释了激情、猜忌、理解、操控以及破坏,在我看来,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无法从其他人身上获得想要的安全感,语言的苍白,理解的匮乏,让每颗心都是无钥匙的牢狱。说白了,感情若要美好,这当中是一定夹藏着谎言的,欲望或许只是寂寞的别称,而它的缺口是难以抚平的。 反复回看,记录下的人物旁白: 村庄宅男安德烈亚斯(9分13秒): 他已经试着躲藏了那么久,失败的婚姻和官司困惑使他原本的生活陷入僵局。因此他试图隐藏他的身份,他试图消除他的个人表达方式,或许他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一事实,他的藏身之处,其实已然变成了他的监狱。 安娜——因为前夫提出分手自己车祸害死了对方和孩子,没有安全感所以杀害各种动物,为了不寂寞勾引安德烈亚斯,却因为毁灭的性格导致对方再次提出分手(31分51秒): 我能理解安娜对诚实的需要,我理解她希望世界以这样的方式存在,但事实证明,她对真相的需要让她处于危险之中,因为当她发现她周围的环境不符合她的要求时,当她没有得到正确的回应时,她就退回到一个满是谎言和虚假世界里,这就是正直的人所面临的困难,他们要求每个人分享他们的信仰,正如我们现在时常看到的那样。 伊娃——埃里斯的媳妇,因为寂寞与安德烈亚斯偷情(1小时6分41秒): 我觉得伊娃是一个这样女人,她最终无法再忍受她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人的事实,她没有特点,永远迎合别人的需求,从未得到任何休息,并且缺乏自尊,我想她一直在试图自杀,但是自杀不是解决方法,它只是又一次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我希望她能撑过去,我希望当她醒来的时候,她能从自我捆绑中解放出来,她能用温柔和温暖来看待以前的自己,而不会再有一种失落感。我想她可能会选择成为,一名听力障碍者的老师,因为听力受损的人,比她更孤独。我想她会找到解脱和优雅的感觉。 埃利斯——伊娃的老公(1小时26分20秒): 埃利斯认为,对人类的愚蠢提出质疑是虚伪的,叫嚣着正派和公正是一种浪费感情的行为,他决心不因别人的痛苦而烦忧,他不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这些是他赖以生存的条件。

 短评

安德烈的两个情人像是《沉默》里走出的那对姐妹,她们性格的泾渭分明也是伯格曼用来做心理分析的一组对照,二者的共同点是都生活在谎言之中,连同封闭的男主,所以彼此的相处都带有折磨的成分。本片独特之处在于插入了对片中演员的采访,观众可以看看他们对自己所饰演人物的理解。

8分钟前
  • 超cute侠
  • 推荐

作为非专业影迷,Ingmar Bergman的大名早有耳闻,看下来的感觉是,除非是自己有感同身受的情况下,会对这样的风格感兴趣,否则就是给普通人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添堵而已。

13分钟前
  • Futako
  • 还行

抛开自反/精神分析/宗教等因素,伯格曼在此片中的多角度面部特写与伪纪录片式失焦做得相当惊艳。带有北欧面貌的粗犷特写将人物面部特征纤毫毕露展现出来——双颊的雀斑、眼角的血丝、下颚的胡渣与零散的发丝——使得影像中的人物均带有一种既肃穆沉重又无序癫狂的精神质感。并且有意失焦所造成的混乱感不仅使得影像更加逼近现实,更模糊了真实/虚幻的边界,为电影最终的自反拓开了一条巨大的鸿沟。

14分钟前
  • 世界的焚像.
  • 推荐

终于看到了伯格曼的彩色片,而中间截留的一段黑白剪影,延续甚至颠覆了《羞耻》的结尾,于剧情的延宕、于色彩的更迭,都饶有趣味。依然是法罗岛,依然是人丁稀少的老面孔,依然是出轨,依然是散布在尘埃里的孤独冷清与人生迷思,但总有不同的变奏,使得电影有迷人质地。打破第四面墙的做法,也新鲜。

16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票价伯曼展映@ GZ|拍的基本就是伯曼自己,把他当时的个人遭遇,恐慌、愤怒和痛苦掰开揉碎了均匀撒在各个角色身上(插入的演员访谈很好地佐证了这一点)。叙多夫的剪影和戴着小帽在火焰后面的样子简直就是伯曼本人。可以在片中看到《羞耻》《面对面》《豺狼时刻》等一众伯曼作品的元素。另外音效真是刻意不和谐……对没怎么看过伯曼/对伯曼个人经历不了解的观众来说应该很折磨吧……影院里昏睡和坐立不安的人想必很多hhh

20分钟前
  • Virgil
  • 推荐

尽管仍不乏伯格曼一贯的特写与独白的组合,但这一部在对白上显然有所克制,连最关键的那封分手信件也是藉由一个伴随时钟声响的长镜头一行行扫过而被展现给观者(回想《冬日之光》中女教师的信件是如何表现的),让出更多余地给镜头语言,甚至还短暂地出现了舒缓曼妙的音乐(AlwaysRomantic),光线和色彩赋予影像更偏热烈的质感,夕阳、火光、头巾、血流,喻示激情(passion)的向度由美好渐趋毁灭,最后五分钟的车内对话一共穿插了三次沉郁顿挫的鼓点声,仿若本应被台词直陈的、叩击灵魂的质询的化身,安德里亚斯喋喋不休,在由远及近的镜头下不知何处去(时钟声越来越响),而安娜仿佛已经患上《假面》的沉默之症,一骑绝尘驶向无可回头的毁灭。

22分钟前
  • Alain
  • 力荐

If this be thy wish and if this be thy play then take this fleeting emptiness of mine ,paint it with colours我宁愿相信,那就是伯格曼。

24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一个破产入狱的释放犯,一个杀父杀子的谋杀犯,能战胜心魔,过上长长久久的幸福生活不?答案是否。个性与相处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还是戏剧冲突十足的大头贴风格,摄影突出了室内的热烈与室外的阴冷,但是那些没头没脑的打板和自白有点煞风景。看得出伯格曼突破自我的尝试,却没有早期作品那么纯粹了。

28分钟前
  • 风间隼
  • 推荐

私以为这部电影(直接翻成情欲更好)可能是长久以来最被忽视的一部杰作,而且也是解读伯格曼作品的一把钥匙。它连接起了伯格曼中期的形式探索和后期对婚姻家庭的集中展现,几乎抛弃了连贯完整的剧情,完全用心理和精神分析进行连结;四个人物各有深意,伪记录形式让人思考,沉默导致的暴力无处不在。

32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两个生活在自我世界的孤独的人,想一起走过一段生活,却因缺少真正的精神交流而最终无法走出各自的困境。

35分钟前
  • 泰坦
  • 还行

Film Society Lincoln Center 4:30pm

37分钟前
  • 何倩彤
  • 还行

可能是我没看懂。我看到Bergman和Tarkovsky的所追求的目标确实是相似的,但是Bergman的这部电影留下的只有痛苦,作为人永远无法解决的痛苦。他确实没有走进那扇Tarkovsky已经自由出入的门。

42分钟前
  • Han
  • 推荐

[2020年4月伯格曼√] 2016年修复版。9分。片名其实不应该带“安娜”,就译成[在情欲中]或者[激情]就好了嘛。其实是想顺着看伯格曼的,不过因为冯·西多去世所以跳到这一部了。难得见伯格曼也玩暴露电影机制的手法(四个演员分别谈论自己扮演的人物,同时还交代人物小传……),同时人物也不免有自况之意。伯格曼此时对法罗群岛已经相当有心得,这个故事里岛上的荒凉风景带来的自我放逐与隔阂已经完全成为了心理化的要素;另外摄影是真好啊,服装布景与之配合得天衣无缝。本片不仅是[假面]的复调,而且于我而言绝对是老塔的[牺牲]的前奏——相同的拍摄地(Gotlands län)和相同的主演(Erland Josephson),摄影师也都是Sven Nykvist,其实看的时候好几个场景都特别眼熟……

45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想起顾城的诗“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可能是所谓的无解的现代性 反而是追求某个确定具体的答案更令人痛苦//如同实验对照组的人物设定 演员对饰演角色的自我剖析 不断间离观众与电影关系的段落设置//沉迷其中与抽离其外同步进行 对于观众至少是我而言有些痛苦 但这也更清晰地导向对人物内心的解读//欺骗、控制与暴力共同构造成的亲密关系能维持多久//我们无处可逃

47分钟前
  • YiQiao
  • 力荐

安德里亚斯和安娜这两个可以相互转换的角色由于孤独走到了一起,可惜他们在自我拯救的过程中还是陷入了谎言和暴力的结局。电影中的人无法救赎自己就像伯格曼无力挽回生命。

48分钟前
  • 惧色
  • 力荐

I love Bergman. He makes me feel so much better about life.

52分钟前
  • 42|o●ö
  • 还行

一个导演爱不爱演员真的好明显,伯格曼在《假面》里为丽夫乌曼着迷,所以在镜头里她就拥有深不见底的诱惑力,比比安德森就是一个歇斯底里的放纵女孩;三年以后拍《安娜》丽芙就变成了一个身心施暴的神经质,一个炸弹,一个甩不掉的狗皮膏药,还不如安德森可爱。伯格曼已经看到了他和这个女人的结局。

53分钟前
  • 你这样无意义哦
  • 推荐

哲学家伯格曼,这一次的主题是真实/谎言、暴力/孤独。真相在日益强大的谎言里变成梦境,暴力是孤独的言说,而孤独是一种暴力。彩色片里真实的色彩有刀般的锋利,一层又一层剖开日渐腐朽的现代人心。中文片名中的"情欲"莫名其妙,似乎应是"受难",符合伯格曼惯有的宗教色彩。

58分钟前
  • 沁云
  • 推荐

第45部伯格曼;1.无数日夜的灵魂煎熬,借由各自荒谬的心灵追求,祈问婚姻与爱情的最终归宿:假如所有的喜悦和忠诚在假面背后都是谎言,那爱从初始便不存在。若因命运而结合的人最终都会化作彼此的枷锁,请至少在愤怒之前就选择离开。2.以花絮(扮演者对角色本身的理解)嵌入打破第四面墙,并在访谈中揭示前作《羞耻》的潜在结局与之互文;安娜和伊娃构成女性完整人格的镜像两面。3.我们都是被捆绑的狗、被屠杀的羔羊与马匹,以及撞向玻璃绝望而终的小鸟,忍受生活折磨却无处逃离。4.字稿读扫长镜;(臆想中的)第一视角交媾;安德烈亚斯与安娜前夫重名(补偿心理);白屏转场同及《呼喊细语》之红。5.即使把外界的距离放大至失真,相互欺瞒的两颗心都无法真实靠近,一如结尾分解画面的光谱粒子。|你越想诚实地活着,你的生活就越是虚伪的。(9.0/10)

1小时前
  • 糖罐子.
  • 力荐

Anna和Eva的通话,一种悬置的正反打景别,Anna的平静仅仅是假象,当她摘下面具之时,就成为了神经质的Eva,此外,当Anna绝望地通话之时,摄影机反而捕捉到了呈现在面前的Andreas似乎是一种受难的状态,异样的对位暗示着“面具”关系之外的存在。因此,《安娜》呈现出一种自我剖析。恋物来源于在eva和anna分别走后,“物”开始具有了情色意味,在这种anna再次到来之前夹层中,短暂的孤独时刻。Andreas送给Eva的那条狗令人想起关于替身的巫术。另一方面,岛上死去的动物和被迫自杀的人是魔鬼化的情欲,也是伯格曼作品中无法挣脱的宗教意识;它不是一部悬疑影片,没有出现的在场者,即是魔鬼。余剩的激情成为创伤,结尾,摄影机对准重回孤独的男人,他变成了银幕上的雪点,越来越近,却越来越模糊。

1小时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