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的劳伦斯

HD中字

主演:彼得·奥图尔,亚历克·吉尼斯,安东尼·奎恩,杰克·霍金斯,奥马尔·沙里夫,何塞·费勒,安东尼·奎尔,克劳德·雷恩斯,阿瑟·肯尼迪,唐纳德·沃尔菲,I·S·乔哈尔,米歇尔·雷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196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阿拉伯的劳伦斯 剧照 NO.1阿拉伯的劳伦斯 剧照 NO.2阿拉伯的劳伦斯 剧照 NO.3阿拉伯的劳伦斯 剧照 NO.4阿拉伯的劳伦斯 剧照 NO.5阿拉伯的劳伦斯 剧照 NO.6阿拉伯的劳伦斯 剧照 NO.13阿拉伯的劳伦斯 剧照 NO.14阿拉伯的劳伦斯 剧照 NO.15阿拉伯的劳伦斯 剧照 NO.16阿拉伯的劳伦斯 剧照 NO.17阿拉伯的劳伦斯 剧照 NO.18阿拉伯的劳伦斯 剧照 NO.19阿拉伯的劳伦斯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阿拉伯的劳伦斯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16年,阿拉伯大起义爆发。 英军中尉 Lawrence(Peter O'Toole 饰)受命登上阿拉伯半岛之后,决定带领阿拉伯人夺取亚喀巴。在穿越沙漠的过程中, Lawrence 力排众议孤身返回搭救了失踪的 Gasim(I.S. Johar 饰)。此举赢得了众人的尊敬,Ali ibn el Kharish(Omar Sharif 饰)沙里夫甚至让 Lawrence 换上了沙里夫的长袍,而 Lawrence 也欣然接受。可是阿拉伯部落间并不和睦,Harith 部的 Gasim 杀了 Howeitat 部的人,双方剑拔弩张。为了平息争端,Lawrence 亲手处决了 Gasim,而杀人的快感却让 Lawrence 感到不安。成功夺取亚喀巴之后,Lawrence 驼不停蹄地穿越西奈半岛回到开罗。Allenby(Jack Hawkins 饰)将军大喜过望,升 Lawrence 为少校,对其寄予厚望……最后的夫人锁龙谷橘郡豪宅第二季欲焰狂流为爱放手2015亲爱的药王大人第一季大肚和帕图龙虎风云粤语版活死人之地客户名单逃离布朗克斯梦之安魂曲爆脾气夜困摩天岭1941圣斗士星矢 真人版悉尼嘉年华响尾蛇狼兵吼波吉亚家族第三季刑事7人第五季夜色撩人鬼语者第五季神母峰之谜黑钱胜地 第四季移民2013新死亡习作国花云雀行动乡村爱情11顿巴斯凯斯·哈林:街头艺术男孩火爆浪子鲨古拉左手亲情右手爱呛烟高手(原声版)猫和老鼠秋海棠2006麦斯卡:黑暗孢子坏中尉1992

 长篇影评

 1 ) 浪漫主义者的悲歌——《阿拉伯的劳伦斯》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自己讨厌冗长的东西——冗长的演讲、冗长的幻灯片、冗长的晚会……但凡充斥满陈腔滥调却华而不实的事物,哪怕只超过预想中那么一丁点,也会被有限的耐心判定为又臭又长。

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多个剪辑版本均超过了200分钟,算得上一部“长篇巨制”。即使看完后觉得这确是部好电影,我也必须承认,耗费两天时间看完而后尝试去理解宏大而深奥的寓意令人有些许疲倦。

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矛盾,正如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不论他自己愿意或不愿意——是个被生父抛弃的私生子。不过丰富的受教育经历使得他成长为出色的考古学者、旅行家。

在一战中,劳伦斯是英国陆军阿拉伯局的一名军官,言行举止在同僚中显得那么的另类和怪异。

故事的引线由一项军事任务展开。

这样一个人得到那样的一个任务,很难说是注定还是偶然,只是当劳伦斯踏上行程,就已经开始为一本浪漫主义的著作作序。离开军营,劳伦斯尽情地享受着汉志那干旱的气候环境。

在阿拉伯人领袖费萨尔的营帐中,初来乍到的劳伦斯同诸人的对话颇为戏剧。截取了一些,仍有些长:

Colonel Brighton(费萨尔的英国军事顾问,上校军衔): I want a decision, sir.

Faisal: You want me to fall back on Yenbo.

Colonel Brighton: Well, you’re not doing much good here, sir. I’m sorry to rub it in, sir, but we can’t suppy you here.

Faisal: You could suppy us through Aqaba!

Colonel Brighton: Aqaba? If you can get ahold of Aqaba, we can supply you. But you can’t!

Faisal: You could.

Colonel Brighton: You mean, the navy? The Turks have 12 inch guns at Aqaba, sir. Can you imagine what that means?

Faisal: Yes, I can imagine…

……

Colonel Brighton: Upon my word, sir, you’re ungrateful. Fall back on Yenbo and we will give you equipment. Give you arms, advice, traning, everything.

……

Faisal: Yes, lieutenant?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Yenbo?

Lawrence: I think it is far from Damascus.

Colonel Brighton: We’ll have you in Damascus, sir. Never fear.

Faisal: Have you been in Damascus, Mr. Lawrence?

Lawrence: Yes, my lord.

Faisal: It is beautiful. Is it not?

Lawrence: Very.

Colonel Brighton: That will do! Dreaming won’t get you in Damascus, but discipline will. Look, Great Britain is a small country, much smaller than yours. Small population compared with some. It is small, but it’s great. And why?

Ali: Because it has guns.

Colonel Brighton: Because it has discipine!

Faisal: Because it has a navy, because of this, the English go where they please and strike where they please. This makes them great.

Lawrence: Right.

Colonel Brighton: Mr. Lawrence, that will do! Lawrence is not your military adviser.

……

Lawrence: My lord, I think… I think your book is right. The desert is an ocean in which no oar is dipped. On this ocean, the Bedu go where they please and strike where they please. This is the way the Bedu has always fought. You’re famed through the world for fighting this way. And this is the way you should fight now.

……

离开营帐的劳伦斯苦思冥想一夜,宣布要带领50个阿拉伯人穿过内夫得沙漠死亡地带奔袭土军海岸重镇亚喀巴。

世界上有许多矛盾,英、土、阿拉伯等势力的敌对或同盟,此属政治范畴,无足挂齿。然而来自开化的基督教世界的白人,如何从内心和行动将自己融入到深色皮肤的穆斯林蛮族,着实令人费解。无从知晓这位身负任务的英军中尉从旅程何处开始决定履行自己所构思的使命;但显然,对于一位十足的浪漫主义者而言,这样的疑问显得毫无意义。

在征途中,劳伦斯第一次换上阿拉伯人的服装,忘我而近乎痴狂地在黄沙中奔跑起舞。轻易地,就将原本禁锢人类所有的自然与社会因素抛之脑后,扮演起另外一份心仪的角色。

除了漠视一切传统的桎梏,劳伦斯貌似在对待自身的生或死的问题上也显得十分冷静。要不然,他就不会孤身返回沙漠腹地寻找掉队的成员,也不会在拿下亚喀巴之后抛下两句“Moses did”后便毅然决定仅带两个未成年随从,穿越西奈半岛,前往英军位于开罗的指挥部寻求支援。

影片中的美国记者J.E.班特利以洛维尔·托马斯为原型,在本片和历史中,正是此人的报告文学使得“阿拉伯的劳伦斯”和阿拉伯起义在欧美轰动一时。电影中,班特利以两个问题采访了刚刚结束一场战役的劳伦斯:

J.E.Bentley: What, in your opinion, do these people hope to gain from this war?

Lawrence: They hope to gain their freedom. Freedom.

J.E.Bentley: There’s one burn every minute. They’re going to get it.

Lawrence: I’m going to give it to them. The second question?

J.E.Bentley: Well, I was going to ask what is it that attracts you personally to the desert?

Lawrence: It’s clean.

劳伦斯再一次展现了他是一个纯正浪漫主义者的事实;而更倾向于现实主义的记者班特利,则显示出了对眼前这位穿着阿拉伯头巾、白袍的英国军官所做所为所想的强烈兴趣。这大概也是他写下“阿拉伯的劳伦斯”报告文学的动机。

浪漫主义做出令人瞠目结舌的事,现实主义则去记录和理解。

写到这里,应该到了相应标题所写的时候了。不管你我愿不愿意——影片剧情和历史史实中——劳伦斯这个象征着浪漫主义者的形象,还不得不背负起悲情者的形象。这种悲情从他无可奈何正视人的生死开始,在被土军抓获虐待(可能遭性虐)后加剧,一度使他的精神世界崩溃垮塌。

不尽如此,在占领大马士革之后,劳伦斯力主的阿拉伯临时议会无力运行。之前受劳伦斯鼓舞和领导的阿拉伯各部成员,在短暂的逗留和议论之后便如同他们的传统那样,居无定所,四散而去。

在阿拉伯人看来,劳伦斯是传奇般的英雄。但在劳伦斯自己看来,所有经历剩下的,更多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怆然。

历史上的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在电影未曾描述到的后来的时间内,于巴黎和会继续为阿拉伯国家的独立做努力,不过多为徒劳。

在两次以假名加入皇家空军期间,写下回忆录《智慧的七柱》。退役后,劳伦斯过着隐居的生活,直到摩托车车祸去世——如片头所描绘的那样。

这是一个浪漫主义者的故事,就像《阿拉伯的劳伦斯》一片中所有浩瀚广阔的场景、气势恢弘的音乐,以及主人公高傲却也多愁善感的言行举止。

这也是一曲悲歌,由现实赠予浪漫主义的理想。

终。

All men dream, but not equally. Those who dream by night in the dusty recesses of their minds wake in the day to find that it was vanity: but the dreamers of the day are dangerous men, for they may act their dream with open eyes, to make it possible.

                                                             —— Seven Pillars of Wisdom

 2 ) 一个同性恋的传记

1

是同性恋,劳伦斯才会在得啦受辱,差点被一个土耳其军官爆菊。但他好像乐在其中。

片子看点也太多了:38年科尔达想让劳伦斯奥利弗来演这个电影,失败了。St Paul's Cathedral中的雕塑是凯宁顿1935年制作的,他的好朋友。劳伦斯本来是作为牛津大学的考古学生在阿拉伯的。

Jerre: 本来是让阿诺德和沃尔顿来作曲的,但是他们不喜欢这个电影,杰瑞临危受命6个星期,每天睡两小时就完成了这个作品。

阿里、德莱顿、布莱顿上校(原型是Lt. Colonel Stewart F. Newcombe)是虚构的人物。阿克巴要塞的攻取城池。也严重失实。

德莱顿的原型是斯托尔斯爵士。Sir Ronald Storrs是一名情报官员,劳伦斯第一次前往赫贾兹与阿拉伯军队会面,并有点不情愿地指派劳伦斯作为联络人。他后成为耶路撒冷的州长。二、劳伦斯的考古学家朋友D.G.Hogarth,他同时也是一名情报官员;埃及高级专员Henry McMahon,他的谈判有效地引发阿拉伯叛乱的McMahon-Hussein通信;以及Mark Sykes,他帮助起草了Sykes-Picot协议,该协议由英法瓜分战后的中东。劳伦斯的官方传记作家杰里米·威尔逊(Jeremy Wilson)将赛克斯描述为“雄心勃勃。。。能够完全玩世不恭地操纵,当这将达到某种短期目标时,类似于电影中虚构的德莱顿。

抱歉,我在这里吐槽了那么多,而且剧透了那么多。下面进入正题——劳伦斯地理学:

The attack on Aqaba was reconstructed in a dried river bed in Playa del Algarrobico, southern Spain (at 37°1′25″N 1°52′53″W)。阿克巴偷袭严重失真。它这位置在开罗以东(蓝笔Akaba),你能看到。

我自己画了一张地图,帮助大家弄明白:

起点就是,地图左边的开罗,劳伦斯作为见习官,情报人员的起点站。

右下角,在麦地那附近,就是他会见王子的地方,这里也是费了很多的笔墨谈论阿克巴奇袭,上半部的高潮。地图的右上角则是下半部主要发生的地方,在曼恩是他们爆炸火车的地方,那是1917年。再往北是得啦,劳伦斯受辱的地方。再往北就是大马士革了。

这张图,基本把电影涉及到的地理,都包含进去了。红颜色写的是电影表现的部分。

2

向导说自己是贝都因人,更准确的说他是哈基米人Hazimi of Beni Salem。

阿拉伯人很重视头巾上的绑带agal,就跟孔子他们注重冠礼一个道理,只有君子有能力维持好。

应该来说,这部电影只是征得了劳伦斯弟弟的同意,把《智慧的七柱》当中的一些内容放进了虚构的电影当中,很多内容都是进行了艺术的加工。比如说劳伦斯两个仆人的死Daud and Farraj,都和电影中的不一样,并不是进入流沙或者是被雷管杀死。让劳伦斯世界闻名的美国记者洛威尔,也改了姓名,叫本特利,并且并没有在火车那个地方拍他的影像。他也是在电影开头,显示出对劳伦斯最大争议的评论者。

此外更重要的是劳伦斯心理变态的转折点是在得啦Deraa,他差点被土耳其军官Bey诱奸,所以他心里无法接受。而电影中只是表现他被鞭打,这当然是因为英国人在性方面的禁忌,没有表现。只要制片萨姆不满意,他就会表演心脏衰竭,大卫吓得只好屈服。

3

看蓝光碟就是看细节的。

在胡伟塔人的帐篷里,你能感受到他的女眷,偷窥男人世界的紧张,有出嫁的有没出嫁的。奥达小指上的银戒指,马额上竖着鸵鸟的毛。在瓦迪沙弗拉的费索王子的女眷们,也可以清晰的看到在骆驼上搭的简易帐篷,她们戴着手镯的手伸出来。快要最后一幕的时候,杀塔拉尔族人的女人,也能看到。

奥达一直很穷,其实就是因为他人太大方,史料记载,他光是第1次款待劳伦斯,就把自己所有的50只羊都宰掉了。他其实早就想打土耳其人了,不像片中表现的那么扭扭捏捏

下半部在抢火车的时候三个阿拉伯人把抢到的银锅顶在头上当盔使。当时劳伦斯根本未受土耳其人袭击。阿里的黑人保镖。劳伦斯专用汽车的轮胎上写的固特异,劳斯莱斯。

艾伦比将军在开罗的台灯上面有埃及壁画的装饰,他们1900年的军服上面胸部的两个口袋和红色的肩章。土耳其将军桌上粉色的大马士革玫瑰花。真可悲,土耳其人好娈童啊。

上半部汇报时期,在西班牙的英军总部,下半部在所谓的耶路撒冷,墙面上都贴着马赛克,那可是阿拉伯人的发明啊。The Plaza de España, Sevilleappeared as Britain's Egyptian Expeditionary Force Headquarters in Cairo, which included the officers' club.

劳伦斯想当普通人的尝试失败了,他重新回到战场的时候,那个美国记者坐在一辆希腊面包的小卡车上。

最后开国际会议时,劳伦斯用枪敲着桌面,上面有土耳其的青瓷,还有一个小盖子呢,现在应该是收藏在托普卡帕王宫。而艾伦比将军在桌上居然看的是《钓鱼全书》,我有这本书的复制版。

4

这是世上唯一一部电影,能让你了解沙漠。

剧作家鲍尔特Bolt和大卫.里恩最擅长一件事,制造神秘事件。

也给劳伦斯带来无数的故事,说不清的争议,还有永恒的定格。

这就是一个同性恋者的悲剧一生。我们同情他,谁教他生在大不列颠呢?

 3 ) 当我们在谈论理想主义者我们在谈论什么

劳伦斯毫无疑问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所有胜利者都会是理想主义者,理想照亮他们高高昂起的脸,他们坚定,虔诚,自律甚至于是冷酷。所以劳伦斯会在阿拉伯人不喝水时同样倒干净自己的水壶,会愤怒地对待杀死了自己的向导的长官,会相信每一个奇迹,坚定地完成一次又一次奇袭,改变阿拉伯人的命运。他的每一步都带着自我牺牲的可能性,但是他从来没有犹豫。

他从来没有犹豫,令他惧怕的从来不是艰难本身。然而他不可能无所畏惧。而这部电影于我的价值正是展现了那些最终停下这个理想主义者脚步的东西。

劳伦斯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英国人。他放荡不羁,叛逆自由,与充满不能言说的规则与束缚的英国社会在明面上格格不入。因而他会热爱沙漠。或者他热爱的正是这样的淳朴、原始、辽阔,与他厌恶的文雅的英国截然相反的“干净”。同时,伴随着距离而来的还有神秘,而神秘感总能带来爱慕之情。

然而与生俱来的“文明”依然深深地烙印在他的骨血里。他所厌弃的是他无法抛弃的,他想要赐予阿拉伯人的自由,恰恰是英国教育给他的“自由”。因此他对于杀戮与血腥是排斥的,阿拉伯人所展现出的分裂与原始总是一次次地使他震撼。

其实我很讨厌男主演时常摆在脸上的那副表情,难以形容那到底是什么,混合了坚毅、厌恶,犹疑与迷惘的脸,如同一张大理石雕像,又经历了剧烈的阳光与风沙的摧残,实在不够讨人喜欢。大概我这种说不出来理由的厌恶,也是“文明”对我的洗礼。

 

文明与野蛮,同时在他的心头闪光。

他钟爱阿拉伯的原始与干净,希望带给他们自由,也希望借此摆脱令他沦为边缘角色的英国社会,实现他英雄主义的梦。他的确是有能力做一个英雄的,“扭转中东局势的决定性角色”“最不平凡的人”“最伟大的人”都不是过分的评价。但是正如上文所说,即使穿着埃及人的衣服,他永远不能真正回归到那个“原始社会”去。他注定要夹在中间,不属于任何一方,最终被两者背弃。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却无法成为一个“纯粹”的人。

而这复杂与矛盾永远才最迷人。

 

战争与死伤都是无法避免的,它们就像是劳伦斯献给梦想的祭品,连同他自己。他事先预想好一切,所以他从来不在乎敌我的悬殊,永远坚定地相信奇迹的发生。然而这些牺牲都是量化的,不过是他未曾谋面的生命堆积起的数字。当这些牺牲具体到一个个他所熟悉的个体,他的年轻的小跟班们,他固执地救回的迷路的人,他总会露出我上文所提到的,我讨厌的表情。

这几乎就是电影后半部分他唯一的表情。

他被迫认识到战争的残酷,不仅是因为这些死亡。死亡与伤痛都可以是美的,被戴上光荣的花环,成为勇士的勋章。而羞辱却不同。

大概是成功给了他太多自信,让他盲目地相信精神带来奇迹。一个白人闯到敌方阵营去,和他之前的许多计划一样,都是疯狂又荒谬的。而他终于迎来了失败,失败就和成功一样快,因为太快而显得轻率,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一切就已经发生了。裸露的上身,对方的触碰、调笑与目光接触乃至于鞭打,无一不带着明显的性暗示。

这样的屈辱显然不是最初那个踌躇满志的战士曾经设想到的。

然而这绝不是压弯他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毁灭他的,只会是他最爱的东西。

 

劳伦斯曾经两次请辞,要求离开沙漠。其中一次是土耳其的屈辱给他的巨大打击,另一次则是他向他的长官坦白,“我杀了两个人,我喜欢那样。”

战争,杀戮所诱发的人心底的兽性,似乎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当最后他们面临土耳其人的大军,劳伦斯面前的人大喊“不留一个活口”,他露出的是那种厌恶与犹疑的神情。然而当那个年轻人冲向敌军并死于对方乱枪之下后,他最终也发出了同样的呼喊。我不知道那时他心中想到的是自己遭受的屈辱,这个年轻人的光荣赴死,他解放阿拉伯的梦想还是“我喜欢那样”,他的激情终于冲破了理智的闸门,在这短暂的一瞬间,他完全投身到野蛮中去。

杀戮过后,沙漠出现了罕见的阴天。乌云翻滚,劳伦斯脏兮兮的脸上是倔强又阴郁的表情。曾经相信他是救世主的记者看着遍布沙漠的尸体,给这个“腐化堕落”的人拍了一张“腐化堕落”的照片。

他光明的理想之路上终于被泼上墨水,屈从于兽性的人,无法欺骗自己,这也是可以被美化的自我牺牲。

 

 “年轻人制造战争,战争的本质就是年轻人的本质,未来的勇气与希望。老人则维持和平。和平的罪行是老人的罪行,不信任与戒心。”

维持和平的是微妙的平衡,“战争即和平”。

这好像是对劳伦斯所有的挣扎,痛苦,奋斗,胜利的否定。“未来的勇气与希望”。他怀着这样的信念开始了他的征战,最终不过是看着他的人民回到沙漠里,而他的成果被收回到政客手里,回到他背弃的“文明”手里。

如果战争的本质是对未来的勇气与希望,为什么却只能导致血流成河?而和平纵然苦涩与肮脏,却能让所有人相安无事。战争,战争让人回归兽性,战争让人迷惘失去理性,战争造成伤亡,战争剥夺人作为个体的价值。个人主义者的劳伦斯,挑起的就是这样的战争。他似乎在走一条与自己的理想背道而驰的道路。他别无选择。最终他所为之奋斗的阿拉伯人,没有秩序,没有“文明”的阿拉伯人,无法担起建设的责任,只能回到他们的野蛮中去。

而他只是一个局外人,一个英国人。民族这种不由他主宰的分类方式就这样将他们分离开来。而正如上文所提,他的确将永远背负着这层身份的枷锁,无法逃离。无论从生活,性情,习俗还是在法律上。他无法选择自己的故乡,更加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不过是一个没有归宿的边缘人,一个尴尬的人。

当然,他也是“扭转中东局势的决定性角色”“最不平凡的人”“最伟大的人”。

可是这样看来,他真的曾经扭转中东局势吗?似乎一切都是徒然的。他所做的尝试,不过是让阿拉伯人到文明的世界转了一圈,摸到一层泡沫的梦,然后回到沙漠中去。世界是属于政客的。最终一切都要回归到文明中去。世界自有他冷酷的规则,他厮杀一场,为了“未来的勇气与希望”,但那终究只是“未来的”。

他带来了什么?精神上的胜利,一场幻梦,一种可能性,一个理想,一次盛大的葬礼。而最后都将回到原点。

 4 ) 从历史角度看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还是“沙漠里的史密斯”?

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Thomas Edward Lawrence)因在1916年至1918年的阿拉伯起义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而出名,还在战后撰写了记录这段经历的名作《智慧七柱》(Seven Pillars of Wisdom)。他在1935年因车祸不幸去世,享年46岁。27年过后,由大卫·里恩执导、改编自《智慧七柱》的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上映并取得巨大的票房成功,随后又在次年的第35届奥斯卡上荣获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七项大奖。
  《阿拉伯的劳伦斯》无疑是一部影史名作,但在其背后并非全无争议。就像许多历史题材电影一样,本片引起争议的地方也是它的历史准确性。正因为如此,2006年3月11日,在伦敦的帝国战争博物馆(Imperial War Museum),历史学家杰里米·威尔逊(Jeremy Wilson)才讲评了这部电影。
  杰里米·威尔逊是T.E.劳伦斯研究领域的权威,曾受A.W.劳伦斯的委托撰写过其兄长的授权传记,还创建了T. E. Lawrence Studies网站,专门用以汇集相关资料。这篇讲稿的原文即发布在该网站上,我于去年无意间搜到,最近终于全文翻译了出来。
  当然,我翻译这篇讲稿的初衷并不在于批评《阿拉伯的劳伦斯》,而在于让这部电影得到更清晰的认识。精确到每个场景的电影分析文章毕竟并不多见,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本片也值得以如此认真的态度对待。
  本文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墨雪飘·痕

2017年1月8日


历史上的劳伦斯



  由于篇幅较长以及排版不便,此处只发引言部分和前几场戏的分析,权作预览。完整译文的PDF可在微博原址文章中下载:http://weibo.com/3476986457/Eq1fYf8QX

————预览 ————


引言
  一般情况下,对电影感兴趣的人和对历史感兴趣的人毫无交集。如果你只是将《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当做电影欣赏,那么它符不符合史实其实无关紧要。如果你只是对历史感兴趣,那么电影的艺术品质如何就变得并不重要。
  然而,在某种程度上,这部电影确实备受历史学家的关注:
§ 巨大的成功使它成为了大众认识劳伦斯和阿拉伯起义(Arab Revolt)的重要途径。它在影院和电视上反复播放,传播到了许多国家。从成功的程度而言,它可以说是历史题材电影的杰出范例。
§ 每有一个人花三小时阅读讲述劳伦斯生平的严肃书籍,可能就有成百上千人看过这部电影。
§ 因此,对多数人而言,T.E.劳伦斯“就是”这部电影中的人物。我在接受美国一家广播电台采访时意识到了这一点。当时令我惊讶的是,采访者似乎将电影当做了历史问题的基础,假定电影中对相应事件的呈现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
  于是,作为一部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广受赞誉、大获成功——对此我们意见一致。但它究竟是忠于史实呢?还是以虚构为主呢?
  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的同时,我认为,人们应该合理看待银幕剧作的需求。这部电影用三小时的片长跨越了两年的时间。如果不省略许多事情,精简留下来的内容,并大大减少角色数量,没人能把它拍出来。
  然而,即使接受了这些必要的处理手段,我依然认为,应该有可能创作出人物和事件都符合实情的电影。纪录片制作人的目标正是如此。
  无论如何,我承认《阿拉伯的劳伦斯》是一部故事片,而非纪录片,其目标是成为一部成功的情节剧。故事片制作人总是认为,没必要追求历史准确性和平衡性。
  最后,在引言部分,我要请大家注意一段提醒。这段话藏在电影结尾的演职员名单中,很少有影迷会阅读。其内容如下:

  这段话让我感到不安。电影以真实人物的名字为标题,如果内容存在大量虚构成分,那这样声明还合适吗?《阿拉伯的劳伦斯》涉及了一位历史人物——T.E.劳伦斯——的行动,还涉及了一个仍然因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余波的冲突而四分五裂的地区。对于许多人来说,这部电影已经成为认识阿拉伯世界的起点。如果它的故事极其失准且失衡,那它传达的观念也一样。

  问题已经看清楚了吧,现在我要问几个人:你觉得这部电影忠于史实的程度如何?请举手……
  那好,在接下来的一小时里,我们会逐个场景研究这部电影,尝试找出一个答案。
  读一读劳伦斯笔下关于《智慧七柱》(Seven Pillars of Wisdom)的文字,就很容易明白,这本书为什么会引起电影制作人的兴趣。

  早在电影问世之前,《智慧七柱》就已凭借自身素质而经成为畅销书,不仅有英语原版,还被翻译为多种语言。劳伦斯自己也成为先锋名人——他的名字变得家喻户晓。他写的故事的确精彩。
  这是一部非凡的作品,叙述和反思在书中不断交织。此外,直到英国在1970年代后期公开官方档案之前,关于阿拉伯起义和劳伦斯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本书都一直是最为详细的资料。
  罗伯特·博尔特(Robert Bolt)写道:

  最后一句话引发了一个问题。如果编剧的选择职能这么重要,那《阿拉伯的劳伦斯》的剧本中是否夹带着私货?
  只要稍微探究一下这部电影的历史,就能认识到它确实夹带着私货。事实上,先后有两版剧本,由不同的编剧执笔。第二版是以第一版为基础发展而成。
  迈克尔·威尔逊(Michael Wilson)写了原始剧本。他是一个政治观点鲜明的美国人,因共产党员的身份而曾在麦卡锡(McCarthy)时代遭到迫害。在他的剧本所反映的诸多内容中,就有他的反帝国主义信念。
  罗伯特·博尔特写了第二版剧本,他的政治观点也很明显。他是支持核裁军的著名活动人士。作为一名剧作家,他对角色心理状态以及道德判断的兴趣可谓发自内心。
  这二人都是杰出的作家,但是,让他们来写关于英国帝国时代的一位战争英雄的剧本,却似乎是个很奇怪的选择。不出所料,最终浮出水面的剧本在融入个人诠释的同时,还传达了强烈的反战信息。
角色
  我前面已经提到过,剧作家需要将角色数量减少到可控的范围。即使对历史书而言,这也确实是个问题。在1930年代的时候,有一位剧作家读过李德·哈特(Liddell Hart)的《T.E.劳伦斯在阿拉伯及之后》(T.E. Lawrence in Arabia and After),就曾建议他缩减有名有姓的人物的数量。
  在《阿拉伯的劳伦斯》中,有四个主要角色是以真实人物为原型:劳伦斯、艾伦比(Allenby)将军、费萨尔(Feisal)埃米尔和奥达·阿布·塔伊(Auda Abu Tayi)。
  用以塑造这些历史人物的背景看上去是真实事件,于是,期望他们的言行与史料中的描述相一致,似乎是很合理的想法。
  然而,在对这部电影最有力的批评声音中,却能听到历史学家和幸存者的反对。A.W.劳伦斯曾写道:“我认不出我的哥哥。”(《观察家报》(The Observer),1962年12月16日)
  另有四个主要角色是虚构的。他们可以有效结合多个人物的特点。考虑到简化在剧作中的必要性,这是必须要做的事。
  虽然虚构角色的言行不需要拘泥于历史记载,但这些角色在叙事和诠释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谈及历史准确性的情况下,他们不应该做出或说出完全与记载相悖的事情。
  一个一个说。德赖登(罗伯特·博尔特写道)“代表着欧洲的政治技巧”。
德赖登(Dryden)
  他似乎是以D.G.霍格思(D.G. Hogarth)和罗纳德·斯托尔斯(Ronald Storrs)为蓝本,但博尔特的言中之意并不仅限于此。顺带说一句,霍格思穿着军服,而且在我看来没德赖登那么爱无所顾忌地“玩政治把戏”。
布赖顿(Brighton)上校
  据博尔特所说,“布赖顿上校要代表劳伦斯在一些人心中激起的半是欣赏、半是惊骇的不安情绪,这些人都相当拘泥于英国人那种令人钦佩但不够充分的行为准则。”
  在真实的阿拉伯起义中,没有哪名英国军官扮演过布赖顿所承担的角色。可能的原型是S.F.纽科姆(S.F. Newcombe)、皮尔斯·乔伊斯(Pierce Joyce)或休伯特·扬(Hubert Young)。不过,虽然布赖顿是个虚构人物,但他的角色很可信。他的许多台词都能反映出当时的真实情感。
阿里(Ali)谢里夫
  哈里斯族(Harith)的谢里夫阿里·伊本·哈里什(Ali ibn Kharish)最初似乎是谢里夫阿里·伊本·侯赛因(Ali ibn el Hussein)——《智慧七柱》中一位真实的哈里斯族酋长。不过,可能是出于政治考虑,他的姓名受到了改动。博尔特写道:“阿里要代表新兴的阿拉伯民族主义。”
  没有哪个阿拉伯领袖曾与劳伦斯并肩作战过那么长时间。此外,对电影版阿里和《智慧七柱》版阿里的混淆,似乎导致电影问世后的一些传记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了后者身上。
杰克逊·本特利(Jackson Bentley)
  终于说到了杰克逊·本特利。他似乎是一个早期计划的产物,该计划意在将洛厄尔·托马斯(Lowell Thomas)引入剧本。在博尔特看来,他象征着“……大众媒体,这种象征以相当傲慢的方式体现在本特利身上,同时他还代替了巧舌如簧的劳伦斯诋毁者们。”
  在现实生活中,托马斯比劳伦斯年轻,而且只在阿拉伯人当中待了一周。在电影中,本特利则多次出场。
是或者否?

  是时候将宏伟场景、沙漠地貌、摄影、音乐、导演、表演和剪辑等等搁置到一边了。要想确定这部电影究竟是《阿拉伯的劳伦斯》还是《沙漠里的史密斯》,我们只需要考虑一件事:历史准确性。

第一部分

  就劳伦斯而言,这两个开头场景似乎并不存在争议:
§ 有趣的是,片中的男孩们是在道路上逆行向劳伦斯骑来,而不是像证词中那样在正确的一侧排成纵队骑车。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对此提出过投诉。
§ 开场镜头暗示劳伦斯对速度有一种感性的爱。这些镜头还提醒了观众:他是惨遭横死的。
  追悼会让博尔特有机会充实劳伦斯的人物形象:
§ 他在布赖顿眼中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布赖顿很了解他),还受到一位前军医的敬仰(其实不然);
§ 他参加过阿拉伯起义,这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 他是个知识分子;
§ 他享有的声誉要归功于一位记者;
§ 鲜有人自称很了解他;
§ 有些人质疑他的声誉;
§ 记者说他是个爱现狂。
  这些评论多数都反映了真实人物持有的观点。
§ 然而,杰克逊·本特利的评价:“他还是自巴纳姆贝利马戏团(Barnum and Bailey)以来脸皮最厚的爱现狂,”据我所知却没有同时代的依据。这句话可能是基于洛厄尔·托马斯那句著名的评价,也就是劳伦斯有“成为关注焦点”的天赋。然而我怀疑,托马斯这么说很可能是想给自己找借口。“阿拉伯的劳伦斯”传奇令真实的劳伦斯感到极度难堪很长一段时间后,他仍然在从中赚取大笔钱财。
§ 博尔特在这里采用夸张的版本,为他意图发展的情节构建了有倾向性的基础。

  设置在开罗(Cairo)的这四个场景提供了一个机会,让电影能在场景切换到沙漠之前进一步描写劳伦斯。
3. 地图室
§ 地下室不正确:劳伦斯在萨沃伊(Savoy)有自己的办公室,那是开罗最豪华的酒店之一。
§ 劳伦斯的举止显得做作,还有点女人气(“迈克尔·乔治·哈特利”)。没人说过他很熟悉下属。
§ 用手指掐灭火柴的插曲是虚构的,意在暗示他是一个受虐狂——虽然在战前时期并没有相关的证据。
4. 经过军官食堂
§ 稍显刻意的虚构场景,表现出劳伦斯或多或少有些傻气,而且一般不受周围的军官欢迎。并没有任何证据支持这种观点。少数人可能不喜欢他,但他的工作深受同僚尊重。他和其他人应该都不会有多少交往。
§ 基于前面那句“爱现狂”评论,他还被描绘成喜欢夸耀的样子。他自称“要去和将军商谈事情”。
§ 这个场景进一步扭曲了劳伦斯的角色。
5. 劳伦斯、德赖登和默里将军
§ 虚构的场景
§ 默里(Murray)将军认为劳伦斯“过于自负、挑剔、愚钝”。我没了解到任何表明他在那个时候听说过劳伦斯的证据。他的总部并不在开罗。
§ 当然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劳伦斯在这个场合见到过默里。那时候没有这么做的必要。
§ 阿拉伯局(Arab Bureau)的德赖登说“他在开罗一点用处都没有”。然而同时代的阿拉伯局报告却显示,他的工作受到高度重视,以至于阿拉伯局将他从军事情报部门调到了那里。
§ 劳伦斯显得矫揉造作,对他的GOC(总指挥官)傲慢无礼,还多次顶嘴。这简直荒诞。
§ 劳伦斯并没有得到与阿拉伯人待上三个月的许可。
§ 默里那句“小插曲中的插曲”的评论其实出自劳伦斯之口,虽然那是当时普遍存在的情绪。
§ 总的来说,这个场景从历史角度而言不可能发生,而且进一步扭曲了劳伦斯的角色。
6. 劳伦斯与德赖登
§ 虚构的场景
§ 劳伦斯被表现得过于自信:“我是这工作的合适人选。”
§ 德赖登:“只有两种生物能在沙漠里找到乐趣:贝都因人(Bedouin)和神……相信我的话:对普通人来说,那里就是个炽热的窑口。”
劳伦斯:“不,德赖登,一定会很有趣的。”
  这段交流简直荒谬,因为劳伦斯从1910年起就在中东了。
————预览结束————

 5 ) FIFF22丨DAY8圆桌《阿拉伯的劳伦斯》:从认定人定胜天到对自我的无限怀疑

主持人 千橡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22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场刊圆桌的第8天第3场,我是主持人千橡,第3场我们讨论的电影是大卫里恩导演的《阿拉伯的劳伦斯》,请各位嘉宾先基于自己的场刊打分聊聊打这个分数的原因,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场刊嘉宾 风临

3分,这部我是专程去包了场私人影院看的,因为一直听说要越大的银幕嘛哈哈。我不知道说他在很多程度上迎合了我的对历史演义+异域风情的一种直男想象是不是也能算一种褒奖,但我个人真的很喜欢的。首先是对于地缘政治的两种叙述,一是在英国官僚的视角上,随后是在阿拉伯游击队这方面。两个视点的切换节奏很好,大卫·里恩有好莱坞之所以吸引我的一些突出特征,把简单的东西做成大规模的,总有一个类型结构或者画面是必然求着被记住来的,一种工匠的巅峰。

场刊嘉宾 橙黄

2星。从认定人定胜天到对自我的无限怀疑,劳伦斯各方面的矛盾性在近四个小时的篇幅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前半段塑造英雄的方式感觉还是太生硬了,直到后半段将劳伦斯本人的矛盾性逐一彻底披露才觉得渐至佳境,其实是战争、民族、信仰、性取等多方面的矛盾共同塑造出的悲情英雄形象,当然这也和奥图尔本人的气质与表演脱不了干系。配乐确实恢宏大气,但对我来说实在是太满太溢了。

场刊嘉宾 donnie

1星。女人丝毫不参与叙事,这是一部完全父权并为罪行开脱的电影。这个劳伦斯的叙事让人全然忘记了阿拉伯地区经历的真实历史,如此讨喜的人物设计是需要警惕的。

主持人 千橡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和其他1962年的电影不同,阿拉伯的劳伦斯使用了最独特的70mm宽屏。大家觉得导演为什么特意使用了宽屏,或者是更进一部的70mm。

场刊嘉宾 风临

沙漠,一种奇观的技术追求。电影里太多沙漠了,一个黑点在远处放大成为一个人影,一场风从一个沙丘吹向一支骆驼队。而沙漠的构图必然是向两边展开的,所以我觉得对宽银幕的选择或许在决定拍这部电影前就已经成了制片公司迫切的需要,而这个题材完美地碰上了。说到这里,我还想到一点是因为宽银幕对特写力量的限制,所以奥图尔那双显眼蓝眼睛显得不可或缺哈哈。

场刊嘉宾 橙黄

应该是为了达到更逼真、更震撼的临场体验吧,片中有好些三人并排同场的戏,也只有70mm宽屏才能达到那种效果并还留有余地吧。

场刊嘉宾 donnie

这个宽屏更适合展现沙漠和史诗吧。

主持人 千橡

70mm是配合阿拉伯的劳伦斯里的沙漠和军队最适合的屏幕,虽然在当时很多放映的电影院没有那种屏幕就把电影砍了画面,相当遗憾。大家在看这部史诗的时候有什么印象特别深的镜头吗?

场刊嘉宾 风临

就是那个很有名的劳伦斯一个人去接他困在沙漠里的跟班那个吧,在巨大的太阳与沙漠里出现希望。

场刊嘉宾 donnie

沙漠里的一些镜头吧。

场刊嘉宾 橙黄

劳伦斯的一个小跟班掉进了流沙中,劳伦斯想救却无能为力。劳伦斯的性情至此开始转变。

特邀嘉宾 子夜无人

他第一次穿上阿拉伯的长袍之后,有一个在沙漠里转起圈来舞动的镜头。那是一种很本能的快乐,比起他后来一直渴望却非常艰难的功成名就,那是一种要微小得多但容易实现得多的快乐。看完全片之后一直在回想那里。

主持人 千橡

那是我最喜欢的镜头。大家的镜头都跟劳伦斯有关而不是军队和单纯的环境。那你们对劳伦斯这个角色的看法呢?这个其实也是最有争议的一部分,因为真实的劳伦斯和电影里的劳伦斯差别还挺大的,真实的劳伦斯很明显没有一双摄魂的蓝眼睛。

场刊嘉宾 风临

这个问题我想就说电影里的吧,因为电影里的劳伦斯其实和历史上的劳伦斯有点不一样。就电影里来看,我觉得这个劳伦斯去除了传记历史里的那种学者和领袖形象,化身成了一个更单纯的人的形象。虽然说这个角色很讨喜,但其实相比传记还是要更多俗气了的,比如这里的劳伦斯突出的动机是一种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男性因为自己出身想要建功立业证明自己的形象,而最后劳伦斯离开阿拉伯之后其实是为阿拉伯在巴黎和会的很多独立要求做了很多贡献的,电影也没有再提了,像个负心汉哈哈。

场刊嘉宾 橙黄

同不了解历史原型。但是电影中劳伦斯的形象给我的感觉就是集多方面的矛盾与一身,包括战争、民族、信仰、性取等。

场刊嘉宾 风临

我喜欢这段故事的一个原因是正如同名书名里的后半句“战争,谎言,帝国愚行和现代中东的形成”,也是在二战下阿拉伯作为地缘政治的特殊性。而劳伦斯作为一个最戏剧性的人奇妙地参与了其中并且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里,也对后来美国的意识形态产生了很大影响下的。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雷德利斯科特的《普罗米修斯》里法鲨演的机器人每天晚上无聊时就是一个人在看《阿拉伯的劳伦斯》。

场刊嘉宾 donnie

我的功课实属不如大家多了。看到文章说劳伦斯本人写回忆录的时候说自己和阿拉阿伯战士屠杀了很多手无寸铁的土耳其人。

场刊嘉宾 风临

我觉得这个故事当然是父权的,甚至是一种拥有造物能力的最高父权形象。之后的《与狼共舞》《阿凡达》也极大程度受这个影响,电影里也提到了那个美国记者想要以劳伦斯为美军参战的一个旗帜,这后来也确实产生了巨大影响。但这个故事里劳伦斯之所以离开阿拉伯,这个历史之所以没有产生任何变化,就是简单的大国博弈之下弱国与劳伦斯个人的渺小。当时劳伦斯去阿拉伯前其实是个对这片土地很感兴趣的学者,丘吉尔看中这一点让他去阿拉伯拉扯土耳其,许诺一些建国独立的空头支票。

主持人 千橡

最后一个问题,其实是受到了Spielberg的启发:他说当他小时候看电影的时候,所有人在看到沙漠的长镜头时都出门去买水回来继续看。沙漠不仅仅干旱、荒芜,他还是人心的荒漠。人们在这里被分割开来,你不知道哪一个瞬间你的同行伙伴就会踩到流沙,然后这就是你见他的最后一面。劳伦斯在战争的无名性和死亡的随机性中丧失了踏入沙漠时的理想主义与人道主义。人和沙漠都是载体,环境也可以代替人去叙事。最后一个问题,就简单说一下沙漠(物理的沙漠和隐喻的荒漠)对你的影响吧。

场刊嘉宾 风临

但是没人想到劳伦斯这个人就很轴而且很有能力,他和当地人迅速打成一片,然后一开始也天真地认为能在这里建国和独立。直到后来英法再次签订协议瓜分中东让他知道了自己很荒谬,然后就离开了阿拉伯。这个角色其实是一个极其理想主义的,甚至切格瓦拉的人物,在一个巨大的历史背景下的缩影吧。

场刊嘉宾 donnie

感官上来说,这个角色完成了无力的观众们想要做的,而政治家们不这么做的事。我觉得你的观察已经讲了沙漠作为媒介起到的叙事作用了。

场刊嘉宾 风临

是的,他支持阿拉伯民族主义还支持犹太复国主义哈哈。我因为自己一直没有见过沙漠,一直在丘陵山地,对沙漠的想象就是单纯的很漂亮很神秘,一直非常向往哈哈。这也是我喜欢这个电影的重要原因吧。

场刊嘉宾 橙黄

从来没有见过沙漠,沙漠在我眼中就是一种很神秘的存在。不知道这种隐喻的荒漠对我的影响是什么意思,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吗?这我自己也不太清楚有什么影响。

场刊嘉宾 donnie

我觉得拍沙漠的电影挺多的,《沙丘》反复强调在沙漠之中难以生存用族群的民俗和规矩来体现,《阿拉伯的劳伦斯》则是命运无力之感,赫尔佐格《创世纪》用沙漠本身的画面和视觉上的韵律来做出神圣感。

场刊嘉宾 橙黄

赫尔佐格对沙漠确实是无比迷恋,《创世纪》《卡斯帕·豪泽尔之谜》《黑暗课程》《太阳牧者》《绿蚂蚁做梦的地方》... 尤其是沙漠和丛林。

场刊嘉宾 风临

我也觉得《阿拉伯的劳伦斯》里劳伦斯刚来和离开时候对于沙漠的呈现也有很大变化,想想那种一开始的激情,宏大的背景音乐,与最后落寞但却也有点不舍的谢幕也起到了很强的叙事功能。

 6 ) 五年了,也该写一写影评了:《阿拉伯的劳伦斯》

我崇拜过这部电影,憎恶过这部电影;五年前的时候爱上了它,四年前对它痛恨至极,而到现在,已有三年没有瞟过它一眼;然而作为一个真正的粉丝,当发觉这部电影正在略有些遥远的华盛顿上映的时候,我发觉自己无法安然地坐在宿舍里,若无其事地等着它的上映期过去;我想要看大银幕上放映的《阿拉伯的劳伦斯》,因为这部电影本就是为了那巨大的银幕而量身订制——如Ebert所写那小小的电脑屏幕就像是把一个巨人困在了一个小小的火柴盒里;而把这巨人投射到巨大的空间,让他伸展手脚,尽情展示出他原有的光耀,作为一个真正的粉丝,这就像是去参观传说中的金字塔——当你返回的时候,会隐隐觉得人生更加完整了一点点。 ——很长时间我都和这部电影维持着爱恨交加的关系;也许我们会一直把这种关系维持下去。《阿拉伯的劳伦斯》是大卫•里恩一生最高的成就,它由最好的剧本、最好的表演、最好的摄像和最好的音乐构成,被一个最严苛的完美主义的导演用天才和魔法熔合成了一部长达四小时的巨幅史诗。它的节奏很慢,庄重宛如一位国王,迈着帝王的步伐款款将你引入一个最无情的故事。它以传记电影为名,然而它并不是关于真实的劳伦斯。真实的劳伦斯,比起电影里的劳伦斯,是一个更高尚、更好的人;但这部电影探求的并不是真实劳伦斯的灵魂深处。导演大卫•里恩有一个故事要讲,劳伦斯的名字和经历都只不过是这个故事的载体——塑造一个与真实相异的劳伦斯是讲故事的需要,虽然这对于劳伦斯,对于我们对他的记忆,都不大公平——然而这个电影并不是关于历史;它是关于故事。 AFI的Silver Theater在09年7-8月间,每周日傍晚7:30pm放映一场《阿拉伯的劳伦斯》。由于这个影院距离华盛顿市内距离颇远,好心的sx同学便提出要开车与我同去。他从没看过这个十分考验耐力的电影,于是我便很想看看他对它的反应……出乎我的意料,我们的放映厅里面竟然坐了很多人,男女老少各式各样的人,其中不少犹太人,排排地坐在那里等着一个1962年220分钟的电影开始。真的,很意外。 第一次在电影院里面看《阿拉伯的劳伦斯》,第一次和这么多人一起看《阿拉伯的劳伦斯》。有人笑的时候大家也都会一起笑,有时候整个剧场里都会静得鸦雀无声:你和这么多看不到面目但是就坐在你周围的人一起忍俊不禁,一起屏气凝神,一起被融进了一个虚构的世界里。 《阿拉伯的劳伦斯》在大银幕上,真的变成了另外一个电影。 你看到了导演想让你看到的一切——在巨大屏幕上那渺小得惊心动魄的一个黑点,那是在渺茫的橘红色沙质世界中一个正在运动的人。所有那些你不可能在电脑屏幕上发现的细节——谁知道那蜿蜒的巨型沙丘上还有那么多复杂别致的纹路?——一线黑点状的驼队,细沙松软的质感,群星闪烁的缄默的夜空,都清晰得触目惊心。我一直都知道这片的摄影极美,然而我却一直不知道它原来有这么的美。我数不清弗雷蒂•扬到底有多少种方式来捕捉无边的沙海、晴空、烈日和高耸的神一般的陡峭山岩,但每一幅画面都像是一个新的惊艳的发现,你被那画面击倒时会忍不住倒抽一口气,那渺茫而异质的美无以用言语来形容。飘扬在沙海上的旋律拥有一种燃烧般的色彩,它沿着沙丘的曲线婉转起伏,悠扬而壮丽——“劳伦斯的旋律”,人们这样叫它,模仿《日瓦格医生》中“劳拉的旋律”——音乐的情绪在高潮时迸发出来,犹如一轮红艳的旭日喷薄而出,与那广漠的橙色沙漠相映生辉。 也许是巨大屏幕的缘故,也许是时隔三年的缘故,我觉得我终于能将里恩的故事看得明澈:以前我以为《阿拉伯的劳伦斯》是一条戏剧性的抛物线,用四小时的功夫来精心讲述劳伦斯那戏剧般的升腾与跌落;这是误解,它其实是一颗裹了糖衣的苦药——糖化尽时便只剩了苦涩。 《阿拉伯的劳伦斯》分为上下两部。我曾把上部看作是抛物线升腾的一半,充满了成功、喜悦与光耀;而下部则是下坠的过程,失败和悲剧接连不断直到我们的主角像陨石般轰然砸到地面。我曾以为这电影探索的是这样一条曲线:一个人内心的高贵和坚毅是怎样将他引向辉煌,而他的瑕疵又怎样导致他的坠落。这当然是最直白的解读,可它却与这电影的主旨失之交臂。如果我们世俗地用成功与失败的标尺来丈量劳伦斯,他将是一个比实际渺小得多的人物。著名记者洛维尔•托马斯(也就是电影里美国记者Jackson Bentley的历史原型)曾把劳伦斯渲染为阿拉伯的未冕之王,然而却被欧文•豪鄙视为“不锈钢版的”的劳伦斯,闪亮而廉价。 这不是关于成功与失败的教训;不是关于个人的动机与人性的缺憾;不是关于高远志向与残忍现实;在这个电影里有一个身穿阿拉伯人服装的英国人,一半崇高,一半荒谬。Robert Browning的诗句“Ah, but a man’s reach should exceed his grasp, or what’s a heaven for?”看起来正好可以勾勒出执著得不近理性的劳伦斯。他是一战时一个年轻的少尉,因懂得阿拉伯语而被派往阿拉伯王子费萨尔的营地,充当英阿联络官。但他却梦想着推翻统治阿拉伯六百年的土耳其政府,夺回阿拉伯人曾经的首都大马士革,重建一个独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来重现阿拉伯帝国九百年前的辉煌。劳伦斯,骨子里,是一个书读得有点太多的牛津历史系毕业生。如此恢宏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失败。然而劳伦斯是这样一个疯狂、坚忍而天才的梦想者;他来到这片土地,他想要给当地人一个国家,他便如此去做了。 故事是这样的:领导阿拉伯革命的费萨尔有一支由贝都因游牧民组成的“军队”,但这支原始军队却即将被土耳其人的飞机大炮炸出地图;劳伦斯悄悄领着费萨尔的五十个贝都因人穿越“不可穿越”的内夫德沙漠,联合沙漠另一端的豪威塔特部族,从背后奇袭土耳其的海港重镇亚喀巴。旅途上,劳伦斯从一个坐守办公室的文职小军官蜕变为一位身着麦加酋长服饰的蓝眼睛阿拉伯领袖;在骆驼上他可以比任何土生土长的贝都因人骑得都远,他可以比任何贝都因人都更能忍耐沙漠的酷烈,为了救人他完成了任何贝都因人都不敢去做的事情;他穿起了阿拉伯酋长的服装,采纳了本地人的习俗。在他文气敏感的外表下面灼烧着那样一种狂热:他可以承受任何痛苦,他可以做出任何举动,来达到他的目标——创造一个国家。出奇的坚毅为他赢来了贝都因人的尊敬,仁爱令他得到了人们的热爱,而奇袭亚喀巴的成功不但挽救了阿拉伯大革命,并使他受到了阿拉伯各个部族的拥护。有了亚喀巴作为基地,他要来了英军武器与设备的供给,领着贝都因部族出没于大沙漠之间,捣毁土耳其人的铁路,切断对方的供给,逼迫在沙漠中断粮的土耳其军不战而退。亚喀巴给了阿拉伯革命一个立足之地;其后劳伦斯游击式的铁路破坏让阿拉伯军队逐步北上,同时保证了交战中的双方都只有最少的伤亡人数。天蓝眼睛、身着飘逸的白色长袍、系着金色腰带与匕首的,仍然文气的劳伦斯,可以想象,在那些疯狂崇拜着他的贝都因人中间,地位如同一位半神一般。 很多人都会不慎犯下这不幸的错误,将电影中的劳伦斯与真实的混为一谈——真实的劳伦斯是羞缩的,他支持阿拉伯独立同时也支持犹太复国运动,一个人道主义者相信生命高于一切。然而更重要的一点是,电影吸收了真实劳伦斯的经历却错失了真实劳伦斯作为领袖人物的精髓。越来越多的人读过了劳伦斯的传记与书信后,都惊艳地发觉他原来具备着最好的领袖的素质:他那惊人夸张的责任感,他那令人抓狂的无私无欲,他那”肩负良知重荷的勇气与脆弱“。沙漠磁石般吸引着劳伦斯是因为他爱它的空无一物,爱它那绝对荒芜的存在——他的淡泊与无私是个无人能理解的谜。一个领袖,若将自己的欲望强加于被领导的群体之上,他便不再单纯地为这一个群体的利益而服务。而劳伦斯,也许他真正想成为的,其实是一面人形的镜子,映照着完美事物而不留下一丝“自我”的痕迹。在战争中他担当过过重的责任——夸张的、不切实际的、自己加之于自己的责任:对英国、对阿拉伯、对土耳其负责、对己方和对敌方的死伤负责、对每个贝都因村落中留下来的妇女老幼的供给负责、对建造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负责。“阿拉伯的劳伦斯”并不真的是“时势造英雄”,其实它更多的,是带着些“无可避免”的意味。 屏幕上的劳伦斯没有那样恢宏的责任感,但他心中却有一个极大的自我。电影里,里恩给了他的劳伦斯一个隐秘而强烈的个人动机:他是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私生子,他被出身的羞耻驱赶着,只有完成那些英雄传奇般、乃至奇迹一般的事迹才能抚慰他那理想主义者的自尊心。这种对于作出非凡事业的渴求,就像一根牵动木偶的线绳一样,贯穿了整部电影一直把劳伦斯从开罗牵到了大马士革。亚喀巴的攻克以及袭击铁路的成功令劳伦斯的地位和自尊都扶摇直上。这本就是那种极度浪漫而荣耀的英雄主义时刻,英雄凯旋,万众欢呼。但荣耀其实只是一枚苦药上裹的薄薄的糖衣。 光耀之外,还有现实和战争。有接二连三的不幸与痛苦。有一些劳伦斯不得不动手杀死的人,其中一个是他冒死救回的阿拉伯人,另一个是追随他的半大的贝都因男孩;另一个男孩则被他引进了流沙里(西奈沙漠里怎么会出现流沙估计全世界只有里恩一个人才知道谜底)。战争的残酷就像一盆盆冷水一样地浇下来,这时劳伦斯就会深深地陷入他的灵魂深处,像一只蛤一样地合了起来,不说话,不活动,眼神迷离,孤零零地活在他自己的宇宙里。而另一个现实是,那些骁勇的贝都因游牧人,他们热爱劳伦斯,但大多数人却不懂得“国家”与“自由”的含义;劳伦斯为他们带来了胜利的荣耀和丰厚的战利品,而当天气转寒他们便满载着收获回家过冬,将劳伦斯与阿拉伯革命丢在了黄沙上。 你的人都散了,那你打算怎么办?——劳伦斯的英国同事问。 北上。——劳伦斯说。 我们只有二十个人,你打算怎么办?——哈里斯部的阿里,在阿兹拉克那寒风瑟瑟的石堡里问。 北上,取德拉。——劳伦斯说。 ——为什么? ——因为需要。因为当英国军队攻入耶路撒冷的时候,阿拉伯军需要进入德拉。 他拥有那种冷静的狂热。二十人、二百人、两千人在他看来可能没有太大的差别。如果拿下北方重镇德拉是必要的,那么即使只有他一个人,他也会试图只身拿下德拉。真实的劳伦斯显然没有这么傻,而里恩为了自圆其说便牵动了劳伦斯那一根自大兼自卑的神经。于是劳伦斯只身潜入土耳其军事重镇德拉是为了向他的二十个阿拉伯战友证明:劳伦斯不是一个只能做平凡事的平凡人,如果他决定把阿拉伯革命带入德拉,那他便能说到做到。 结果他在德拉被捕、被拷打,那被俘的一夜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有人真正清楚,但某种悲剧性的事件定然发生在了他的身上,因为从此他的灵魂上就携带了一道深深的巨大的伤疤。他没有被认出来,土耳其士兵把他扔回了街上。当阿里把他从街上捡回来时,他已是一个严重破损的人。 当他攻下亚喀巴的时候,他就试图离开阿拉伯,就好像他已预见到他自己的狂热会有多么可怕;英国的艾伦比将军把他留了下来。离开了阿兹拉克的石堡,带着尚未愈合的伤口,他再次要求辞职:但是不行,艾伦比指望着他的阿拉伯军给英军充当右翼。你是卓越非凡的,艾伦比诱哄说,阿拉伯的劳伦斯会闻名世界而你只有去查历史资料才会知道艾伦比是谁。然后还有政治:阿拉伯人不能得到大马士革,阿拉伯人不会独立;因为英国和法国已立约在战后平分这一片土地。在艾伦比的指挥部有这样一幅壁画,阿波罗的儿子为了自大逞强,驾驶他父亲的马车而被摔死。身材挺直而高挑的劳伦斯走到这巨幅壁画的前面,昂首告诉艾伦比:去烧了那些政客的文书,因为大马士革将是阿拉伯人的首都。 他回到阿拉伯,一个被战争研磨的,破损的人,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疯狂。高大的骆驼、鲜明的白色长袍,金色的头绳与腰带,碧蓝的眼睛和鲜紫色的旗帜,劳伦斯的旋律荡气回肠;沙漠上空回荡着成百上千阿拉伯人的叫喊:劳伦斯劳伦斯劳伦斯劳伦斯,无穷无尽。这是阿拉伯军队向大马士革最后的冲刺,他们必须在艾伦比的英军赶到前夺下这座古老的首都。这个高挑的身着阿拉伯长袍的英国人公然与自己的国家为敌;英国想要阿拉伯,而劳伦斯不惜成为一个叛国者也要将阿拉伯抢回来。阿拉伯是给阿拉伯人自己的。 ——你是谁?你是谁?电影中曾有人对劳伦斯大声问道。 ——是一个文职军官,是一位埃米尔;是个天才,是个傻瓜;是一个大英帝国的子民,却深陷在世界的另一边。 溃散的土耳其军队在撤退中血洗了塔拉尔的村庄。当劳伦斯的部队随后赶到目睹这一惨状时,那个破损的人失控了。他本是个仁爱的人道主义者;然而这时他却略带歇斯底里地下了不留俘虏斩尽杀绝的军令。他失控地杀人,几分歇斯底里、几分嗜血。当一切都结束的时候,他浑身血淋淋而肮脏不堪;静默、无神而痛苦,又变成了那一只紧合在一起的蛤:为阿拉伯独立他牺牲了所能牺牲的最后一样东西:人性。 为什么?看完电影后sx问,为什么不留俘虏?为什么这样歇斯底里? 为了戏剧效果?我说。记得最初看完这个电影时我也有同样强烈的疑问。这是一个明显的人物断层。劳伦斯在这里的行为无法从电影的上下文中得到合理的理解和解释。诚然劳伦斯是一个复杂的人;《智慧七柱》是一本复杂的厚书。但E.M. 福斯特,比绝大多数人都更加了解T.E.,却写道,“如果我们把[T.E.的]同情心当作北极星,它可引领我们穿过《七柱》中的心路就好像大马士革必然将我们领向地理上的北方。“无论里恩从《智慧七柱》的这一情节中读到了什么,“嗜杀”都是一种离谱的演绎。 而里恩从哪里得到了这嗜血的主意?答案该是在1960年Terence Rattigan的话剧《Ross》里面。这个话剧以劳伦斯的一战故事为蓝本,而里恩的电影剧本很大程度上是对《Ross》的改进和沿袭。嗜血的情节是Rattigan为《Ross》安排的,而里恩采用了这一情节却没有采用Rattigan在《Ross》中给出的原委。于是,这情节就像从半空飞来一般地架在里恩电影的主线上。(事实上,对里恩电影情节中的几乎每一个疑问,都可以在《Ross》中找到答案。而Sir Alec Guinness竟然在里面主演劳伦斯——啊啊啊!) 大马士革这个从前遥远而明亮的北极星成为了最终一切辉煌与苦涩的顶点。劳伦斯把艾伦比远远甩在了后面;这是五百年来阿拉伯人第一次靠自己的力量夺回了自己的首都。然而劳伦斯火速建立起来的阿拉伯临时政府根本无法发挥职能,他的临时议会就像是一个集贸市场。生活在远离文明的世界里的贝都因人完全不能理解政府职能和现代科技,他们是一群居无定所的游牧人,他们跟着劳伦斯来到大马士革,像观光客一般在议会大厅里吵闹了一圈,当晚便继续回到沙漠与群星和旷野为伍。他们来了,他们征服了,于是他们便可以离开了。劳伦斯有没有预见到他的大马士革最终是这样一场镶了金边的噩梦?当晚所有人都已离开,空荡荡的议会大厅只剩下高悬的阿拉伯旗帜,劳伦斯默然无语地写着他的辞呈,对面的阿里一面望着他一面潸然泪下。当阿里告辞时,文气的幻灭的劳伦斯问他这一切是否真的有意义,庄重的骄傲的阿里说,是的,很多;然后欠身。 如此一个悲剧到底是关于什么?它是关于劳伦斯的传奇与失败;是关于理想与人性;是关于自由与战争;然而在所有这一切的核心里,它是一个关于牺牲与奉献的传奇。劳伦斯并不因失败而令人同情,他因失败而令人敬畏。这一个人为了一个超常的宏大理想,忍受了超乎常人想象的苦痛,在异常残忍的沙漠和战火中被洗炼,被磨损、被创伤、被研磨;他杀过战友,被敌人折磨,背叛了他的祖国,为复仇而进行屠杀。他为一个遥不可及的理想而全盘献上他的灵魂,并不要求丝毫回报,然后眼看着那闪亮亮的灵魂被战火灼烧成一把轻灰。他付出得太多太多;而他的悲剧就在于,在那所有可怕而沉重的牺牲之后,最终换来的却是大马士革的混乱与徒劳无益。阿里忍不住为他流泣但劳伦斯只是静静地递上他的辞呈,静静地离开。倘若这电影有一个辉煌胜利的结尾,那么劳伦斯便不会因为这沉重的悲剧而显得如此高贵。 最终费萨尔王子从劳伦斯手里接过了这个新生的阿拉伯政权,哪怕它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政府但它却仍然是一个国家。望着劳伦斯消逝的背影,费萨尔自言自语:我欠你的,远远无以估量。 这是最令人敬畏的一刻:这个人,他空手而来,又空手而去;然而他走时留下的,竟是一个国家。 这大概是真正的传奇。而里恩终究,锐利而精确地,捕捉到了劳伦斯那与荒漠性情相投的极澄净的灵魂。 电影结束时sx带头鼓了掌,那时已是半夜十二点。我突然觉得在这么晚的时候,拉朋友来看一部这么老、这么长,并且没有美女的电影,也许不是那么糟糕的一件事。

 短评

为了那么多经费和5年的拍摄时间,我给四星。其实我只看了一遍,真没觉得那么棒,4个小时还累得要死~

5分钟前
  • 飞天PP猪
  • 推荐

这是一个不可能产生史诗的年代。所以,我总是隔一段时间便挑一部那个时代的史诗片看。我一直相信真正的勇气,梦想与崇高,尽管它们已经被那些该死的选秀节目和名人报道低廉化。

10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自虐,起码有受虐倾向。被鞭打后的转变。不是我一个人觉着他很基,小心翼翼的维基把他归为Asexual,哼,才怪!http://en.wikipedia.org/wiki/T._E._Lawrence#Sexuality

15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是劳伦斯成就了彼得奥图,是彼得奥图成就了劳伦斯。在一切技术层面都尽善尽美的时候,如果没有奥图那种雌雄莫辩的气质,这片也不会达到如今的地位

18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力荐

重温了一遍。很多人认为本片是讲述追求民主自由,但个人持保留意见。一战片的数量虽然相对不多,但不乏精品,而且因为政治背景往往显得更为客观富有反思色彩。个人最喜欢的五部一战片依次排列是:《西线无战事》、《光荣之路》、《圣诞快乐》、《红猪》、《阿拉伯的劳伦斯》。

22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9 。看的第一部关于阿拉伯的片子,沙漠的画面甚是壮观,3个半小时没看到一个女的..

23分钟前
  • Mannialanck
  • 力荐

hkiff放映,上下场,开始前各有一段四分钟的主题演奏曲。震撼绝伦的大远景,一个最终回家的英雄

25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之前嫌它太长,一直没看,没想到进到沙漠后,就再也停不下来了。音乐和摄影都非常棒,人物塑造和演员的表演也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轮流在热血逼和文青两档间无缝切换的彼得奥图和老狐狸费沙王子,不愧是青史留名的史诗电影,即便白人救世主的设定让我很不舒服也无法让我否认它的出色。

26分钟前
  • 生菇
  • 力荐

其实是1962年完美的五星电影,留下一颗星,是给你与这世界保持安全的距离。这样的电影很好,但你不一定要看,除非你承受得起,看完后的孤独。或者你看不懂,这样也好。但是当你得知劳伦斯的秘密以后,明白人生也不过这么回事时,究竟要以怎样的态度继续活下去?那么就去了解,走出阿拉伯后的劳伦斯吧。

31分钟前
  • 时以星
  • 推荐

大概只有那个年代才有这种波澜壮阔的史诗电影了啊,沙漠里面的景色都太美了让人窒息。劳伦斯一袭白衣就是救世主的形象(还挺娘的),人物性格的多面性电影也刻画得很全面。彼得奥图好棒啊。修复版也是效果特别好,值得收藏蓝光啊!

33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战争是年轻人的战争,和平是老年人的和平。

3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普通人眼中的劳伦斯和阿拉伯之于世界同属异类,卷入重洗时代格局国家阴谋漩涡的个体群像,对战争暴力的探险享受到麻木悔恨,转场剪辑配乐实景摄影服饰无不大气,非神阴柔奥图尔和沙里夫的暧昧,年轻人发起革命老年人维护和平这就是政治。2K4KDVD蓝光隔年持续N刷,个人影史十佳,不会再有的史诗。

38分钟前
  • seabisuit
  • 力荐

重刷大银幕4K。你是哈里斯的阿里,他是哈威塔特的奥达,他们是XX的XX,而我,是阿拉伯的劳伦斯。只有两种人觉得沙漠有趣,一个是贝都因人,一个是上帝。劳伦斯,你不是贝都因人,可惜,你也不是上帝。所以你只能亲手杀死自己救回来的人,亲眼看着自己的仆人死去,克制不住对暴力和复仇的享受,最终拱手交出自己的阿拉伯。|20161211-各方都想摆脱的英雄,找不到归属的堂吉诃德。大银幕看4K修复,沙漠影像美到心颤。

43分钟前
  • 神仙鱼
  • 推荐

如果没有最后半小时在大马士革的纠葛,那之前在沙漠中的征伐与厮杀就不会如此摄人心魂;这是一部会让你爱上大屏幕的电影,这部电影说明了伟大的电影为何属于电影院。有些地方拍得确实轻佻,海斯法典擦边球,倒也更符合传说中那个更真实的劳伦斯形象了。

48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只有男人没有女人的电影,在文明和野蛮之间冒险的小人物史诗。谢天谢地有中场休息,不然真的要全身麻痹...不是英国的劳伦斯,而是阿拉伯的劳伦斯,因为去过沙漠后心里再也装不下别的东西。

5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一部需要看很多遍的电影,如果少年时期一定会睡着,青年会热血沸腾,中年会陷入思考,但如果已是暮年,一定会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57分钟前
  • 人类学科研究员
  • 力荐

本科要求写五千字《阿拉伯劳伦斯》的影评,似乎是只能写表演,记不住了。最后实在凑不够,就写电影里连骆驼都演的很好,一般骆驼鼻孔要喷白气要不停咀嚼,而电影里骆驼都那么高贵典雅,站着就是站着。

58分钟前
  • 老袁
  • 力荐

8/10。劳伦斯是映射英国野心的陨落,自我神化的英雄气概颓然崩溃,只能穿起曾烧掉的军装回归身份认同,阿拉伯起义成功后无力发展建设还要靠英国人的帮助,他被同时抛弃成为达成殖民政治协议的棋子,追求功勋的速度最终让其死于超速,在天主教堂的追悼弥撒外被各界名流议论。气势的宏大离不开构图和剪辑技巧的超绝,火柴与朝阳的颜色相似性代表初征的劳伦斯满怀理想,打破他静夜思的少年俩避免了画面单调,表现袭击土耳其铁路的蜿蜒沙丘相拥着蜂拥而下的游击队,劳伦斯举着信号枪跳出战壕仿佛站在世界的中心,在潜入土耳其城市被当作逃兵、纯白肉身受辱,躺入污水的劳伦斯在黑夜的岩石间慢慢前进,身心俱损的内心变得残忍,结尾看到骑骆驼的人,他从吉普车站起又马上坐下,认识到自己不再被阿拉伯需要。美国记者的名片连接大漠、王宫两个地点的转场连贯。

59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一个无名小卒、甚至是滑稽之人,只要在特定的环境下,他就可以成为一个复杂的人、伟人。但当他再次离开这特定环境,就像鱼爬上岸后又回到水里,他就会被淹死。

60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那个划火柴的一瞬,窒息了。美哭了。(某派弄几个灯泡拿软件一修那叫哪门子的自然奇观美)。至于内容,我完全被阿里那深沉的爱感动了。阿里的出场,影史第一。

1小时前
  • 🌞娘卷卷🌙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