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遗嘱

HD

主演:屠育玮,龙一一,郑家榆,汤镇业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剧情介绍

 长篇影评

 1 ) 人到中年祭 写在《奇葩遗嘱》之后

同样是关于中年人的故事,1982年拍摄的《人到中年》的镜头很文艺,节奏缓慢,就像木心所言,一生只够爱一人,慢成诗般的从前的日子,不但影片节奏与画面文艺范儿十足,连台词都带着甜,男主对女主说“您就是一句最美的诗”。反观《奇葩遗嘱》的前半部分,大量运用了无厘头风格,其大团圆结局也充满了欢快调子,正好适合目前团结抗疫的国人,因为那许多不敢出门,不得已禁足在家的人们,已然承受了太多的沉重,太需要这样一抹亮色。但它又是一部黑色荒诞剧,用让人忍俊不禁的情节来叙述沉重的话题,也许是人到中年普通的家庭都有着共同的困窘,压力之大,对于责任心颇强的男主来说都难以维系。当然因为经济的困窘,磕磕绊绊在所难免,直到父亲的遗嘱带来了希望。故事的重点在于片中一家人齐心做包子的情节,即使所用馅料完全一样,但还是难做与父亲的相媲美,几多反复,主人公终于细品出内在滋味,自己一直以来的付出并非出于爱,而是责任使然,所以难免内心积下怨气。制作过程如果缺了“爱”这最关键的食材,那个中滋味势必有别于有爱的包子,会让味蕾感受到不同。

但编剧显然不会这么简单铺就,虽然叙事流畅,一气呵成,然而很多情节的设置都把握住了泪点,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哀,呈现出最贴近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图景。当经济上捉襟见肘的一家人初初听说有200万遗产在望时,不禁为这笔意外之财欣喜如狂。为得到父亲遗嘱所提及的神奇秘方,众人不惜一再违逆男主的意愿,恨不得连婚姻大事也代为安排,让他险些因此痛失真爱。此举也许会引来观者的不解,甚至忍不住要指责一二,但当一切都是为了活着和生存……。正如,疫情之下,复工第一天,上班高峰时的北京地铁再度拥堵;丈夫揣着妻备好的便当,戴好口罩,毅然迈出多日未曾出过的房门……。

磨难与坎坷会教育人,爱与温暖也同样,片中人和所有普通人一样,最终靠着互相治愈,互相取暖而活下去,最后男主也终抱得美人归。对于曾受挫于爱情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个好样本,真爱无敌。因为爱,男主终能放弃最初对的金钱的狂热与重负下的怨气,也感化了自己的家人。同样是写人到中年的尴尬,《人到中年》就伤感得多,以悲剧收场,也许从某个角度来看,这与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整体经济水平有关,也许当人们不再担心温饱,内心深处的爱才会被点燃。

更多相关内容请见公众号 云端奶茶馆

 2 ) 雪山脚下的精灵

《奇葩遗嘱》拍摄于疫情之前,但上映却正值疫情期间,值此院线为求生都改外卖爆米花之际,对于这样一部小制作的走心之作,可谓生不逢时。不过,也许恰逢其时,它让我有机会和朋友们从片子聊开去,谈谈疫情之下的生活和爱情,更重要的是可以由此记录经历着时代巨浪的我们。希望能坚持下去,成个系列,甚至成册,因为值得如此。 ——题记

秋子和蚌埠二姐

我有时会想这位不让须眉的蚌埠二姐难道前世曾是策马行天下的盖世英雄,因为无论走到哪里,她都可以迅速将各路才俊聚在麾下,那架势俨然是给她一杆枪,她就是穆桂英。接风宴席间,我见识了来自川赣云贵等地的女子,虽然性格各异,但各个眉宇间透着英气,尽管学历不高,却都是在市场中跌打滚爬,真刀真枪地搏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这其中就有一位精灵般的女子——秋子。

秋子痴迷于苗绣,那些深入苗岭四处搜罗来的经年古老绣片,在她手里仿佛焕发了生机,点缀在各色衣装的袖口、衣领、肩头上,别有一番韵味。说起苗绣的历史,她更是如数家珍。也正是从她这里,我了解到,在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之外,还有直到近50年才逐渐走出大山深处的苗绣,它以针法精巧,古秀文雅、色彩丰富而闻名,花纹布置严密,色彩对比强烈,各色纹样除了审美价值之外,其古老文化符号所承载的内涵也日益得到世界认可,成为中国的第五大刺绣。秋子每天的时光大部分就是与老绣片为伍,在手作中度过。她有着一双善睐的明眸,仿佛就是为了发现美好而生。凭借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她将苗绣上的古老符号加以提炼,同时融入时尚元素,设计出民族传统兼具现代时尚美感的作品。在不知不觉中,四季轮动,岁月沉淀了生命的厚重和安静。

“那年,我和老公初次来到丽江白沙古镇,在一家小店门口,偶遇一位素衣男子在窗外专注地一针一线刺绣,我登时把行李箱往地上一扔,道,‘我走不动了’,老公以为我是太累,其实是眼前的场景让我怦然心动。因为在那一瞬间,我意识到自己就是属于这里,于是当即决定就此住下。”三年前,初到白沙古镇时的情景,她依然历历在目。

丽江虽然以走马、观花和遇见而闻名,但选择留下的更多是有故事的人们,他们就像秋子一样,怀揣梦想,不愿在千城一面的大都市苟活,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在玉龙雪山脚下,在孕育了西南古老纳西族文化的源头,仿佛是得到了三朵神的护佑,他们扎下根来。从白手起家,到开枝散叶,枝枝蔓蔓,顽强生长。

秋子

即便是由于疫情影响,古镇游客寥寥,秋子依然如故,她认真地生活,在手作中安然度日,泰然接受生活中的变数。春光烂漫,似乎与世隔绝的古镇露出自己纯真的样貌,依然静好,但无处不在的生命力量,让人感受到万物正在慢慢醒来。雪山路的樱花正开得灿烂,她院子里的樱花却已经开谢,今年的樱桃也许会分外的甜……

反观影片《奇葩遗嘱》讲述的却是另一番生活样貌。步入中年的男主历经婚姻不幸,经济窘迫,还要托起一大家子人的生活。巨大的压力竟然导致他不得不尴尬地面对自身生理出现的问题。虽然是喜剧,但在观片的同时,黑色幽默的搞笑场面又屡屡让人心中不禁涌起阵阵酸楚。这些窘迫场景何尝不是生活中我们经历的真实写照。当被迫承担了太多的责任,被业绩、房贷、车贷等等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是在下班进屋前,关上车门,吸一支烟,让自己得以片刻的喘息。

前不久,朋友圈有个话题频现“疫情结束后,你最想做什么?” 除了去享用美食,去共赏樱花之外,我们却迎来另一个意外答案,全国多地现“离婚高峰”,广深近一个月离婚约满!疫情期间,爱情居然也发生了熔断。一个月宅家的四目相对,也是疫情带来的一次大考。在生活和责任当中挣扎的我们,似乎不经意间早已迷失,只顾一路疾驰,却在不知何时起跑偏了方向。

 3 ) 朝华易逝,平淡归真

互联江山 摄影 曾忆城

这个夜晚的开启着实有些艰难,起因是朋友圈的一则消息,一个才华满满又屡不得志的青年编剧被发现猝死家中,再加上这些天来,不绝于耳的武汉等地那些悲欢离合的故事,让我不由得有些怅然。但还是迫使自己来到电脑桌前,满上一杯茶,燃起一支烟,全然不顾时间已过夜半。

酷狗直播间,喜欢的歌手还在拨弄琴弦,冷不丁被他一段幽怨的曲目咬到神经,不由得唏嘘,感慨人生苦短,冷不丁想到那部神作《追忆似水年华》。巧的是译者闲机生居然在线,位于魔都的他,每天的节奏都堪称是在奔跑,却依然要可怜巴巴地从一点点个人时间中挤出相当数量,翻译这七卷之巨的“一生之书”,想想都觉不可思议。据他讲,受疫情影响,身边很多朋友所在的公司都在裁员,或是薪水降至原来的一半,看来这一年注定要过得艰难。而选择翻译普鲁斯特的这部神作,却是着迷于作者细腻笔触下所描绘的那种美。美得细致入微,也美到惊天动地,着实不可思议。的确,很难用什么具体的框架和概念去定义或比较作者本人,因为他太过特立独行,但他是自己的同时,也是优雅的法国。他在自己所在的时代找不到工作,毕生只写就一本书,是个loser, 而他对于现世的伟大又毋庸置疑。在他笔下的自然、细腻、广博、悠悠天地,如歌如水如泣,无与伦比,相形下,权利是粗暴的,物欲是粗鲁的,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是粗糙的。但他选择接受和享受所处的时代,病态的现世对他的虐,成就了一种苦行似的悲情之美。闲机生又讲到,要译这本书也许与他为人父有关,他从未像现今这样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温情,那种温暖和着谦卑,同时又无欲而刚。这种细腻的人性,这种生动的感性,与竞相逐利的现世形成鲜明对比,所以也许疫情是因为世人惹火了上帝,他举起皮鞭,把过分的我们打回了原形。

生活中那许多细腻琐碎的美,往往被一味追求速度和效率的我们所熟视无睹。打着为了生活的旗号,我们离生活越来越远。正如影片《奇葩遗嘱》中,这难得消停的一家人在厨房,一改往日吵吵闹闹的做派,齐心协力,潜心研究父亲传下的美味包子的配方。锅碗瓢盆,叮叮当当,有如《舌尖上的中国》所展现的那般熟悉的韵味。是啊,不善用言辞表达爱意的国人却不自觉地把对彼此的深情默默注入到食材中,成就一餐一饭。一时一地,一朝一暮,没有什么海誓山盟,或是甜言蜜语,仅仅是默契的陪伴,一个眼神,熟悉的举手投足,这其中透着的依恋才是真正让家庭得以维系的纽带。 愿有情人,目光所至,皆有花开。

互联江山 摄影 曾忆城

闲机生,法律职业,坐标魔都。爱好并创作诗词歌赋,也好读英、法、德、日等语言的文学名著并有译作发布在个人公众号。

曾忆城,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曾参加过国内外数十次展览,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及私人收藏。代表作有《我们始终没有牵手旅行》等。

曾忆城20多年职业摄影师的实践 3年线下课反复比对 打磨出8节视频课 让美为你所用

更多相关内容请见公众号 云端奶茶馆

 4 ) 疫情之后,一切当真可以重来?

这部小制作影片完成度尚可,演员演技也还算过关,但是在细节方面以及对整体节奏的把握还显略欠火候,有些亦正亦邪的荒诞情节似乎还可以更精致些。但所有这些都不能掩盖制作方的诚意满满,在疫情之下,它更是为经受劫难的国人带来久违的欢笑和温暖。这部影片在为我们的紧绷神经带来慰籍的同时,也抛下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是否忽视了身边那些爱着和被爱着的人们。 今年的春节一反常态,安静地超乎所有人的想象。突如其来的疫情,来势凶猛,这个绝命狂奔的国和其中猝不及防的人们齐刷刷地被紧急按下暂停键。在经历过起初的种种不适和紧张之后,我们却又似乎难得有闲暇停下来回顾自己走过的这些年,思考未来是否应该简单地复制往昔的做派。在社交平台上,人们大发感慨,因为突然发现,这好像是几年来第一次和父母如此长时间的厮守,这种陌生体验甚至令人感到不知所措,局促不安。于是不由得想扪心自问,我们当真爱着彼此,也当真被爱着吗? 不管在外怎样漂泊,如何奋斗,大多人都会在春节时想方设法回到家人身边,放下一年来所有的疲惫和负面情绪与其相伴,至少似乎看起来是如此。但是我们又何尝不是屡屡抱怨家人对自己的不理解,总是以自己是成年人为借口,拒绝和家人深入交流,与此同时,却选择在网络上面对一个个未曾谋面的网友互诉衷肠。就像影片中,姐姐和男主相互抱怨,竞相指责对方对家庭的贡献少得可怜。男主曾因为一家人的麻烦都落到自己身上而不堪重负,一心想要逃避这些复杂纷乱,却在经历种种之后才发现,面前一个个曾经让他苦不堪言的,正是爱着自己和被自己所深爱着的家人。他们眼中一鸡毛、不堪忍受的家,在前来聚餐的前妻眼里,却分明满满是幸福融洽、恩爱甜蜜。原来我们原本就生活在幸福之中,却因为生活的琐碎和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种种利益纠葛,不小心丢掉了对爱的感知,对真情的体味。 在疫情中,我们见证了太多的悲伤与泪水,太多的心酸与无奈,但是与此同时,失去让我们幡然醒悟,于人于己,于家于国,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对物欲的执着曾让我们一度迷失,也许这次突如其来的全面暂停,让世界终于安静下来,终让一切尘归尘,土落到土里,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真相,也更进一步接近了真理。

 5 ) 牙买加玫瑰

从优酷热映《奇葩遗嘱》说开去——疫情下的生活和爱情:

《奇葩遗嘱》拍摄于疫情之前,但上映却正值疫情期间,值此院线为求生都改外卖爆米花之际,对于这样一部小制作的走心之作,可谓生不逢时。不过,也许恰逢其时,它让我有机会和朋友们从片子聊开去,谈谈疫情之下的生活和爱情,更重要的是可以由此记录经历着时代巨浪的我们。希望能坚持下去,成个系列,甚至成册,因为值得如此。 ——题记

摄于丽江白沙古镇 手比脚还笨小店

丽江白沙古镇只有一条街横穿而过,但我依然能走错,真是服气我自己。本来是要去秋子家,结果手机导航不知怎么出现了1公里多的误差,留下秋子眼巴巴地这一通苦等。所以,我这款“路痴”那可真是实打实,绝不掺水。事后,回想起来,感觉应该感谢生活中的这些偶然和意外,它把我们从既定的路线和模式中开解出来,在毫无准备和预期的情况下,把更多的可能性呈现眼前,让既定的生活更加斑斓和丰满。

走在白沙古镇的街头,那种感觉很像是北京中轴线旁与元大都同岁的北锣鼓巷,每家小店都个性十足,特色独具,店主人更多选择了“佛系”路线,光顾的人多也好,少也罢,各有各的乐子,不愿计较太多。比挣钱盈利更重要的是自己要玩得开心。更有甚者,是两地均有弥漫在空气中的那种往日时光中特有的安静祥和,同时不失纤细但强韧的生命力。正如刘索拉所讲,你活着,因为你有同类。逛这样的小店与其说是购物,不如说是去聊天,去找自己的同类,一旦找到,那种粘性则会无法替代,旷日持久。

忙着四下里找方向的我,目光被店门口慵懒肥硕的大狗所吸引,它惬意地躺在午后的阳光下,每个细胞似乎都透着安逸,同时,对路人的好奇目光全然不屑。一个满脸阳光的小姑娘从店里探出头来,“它叫‘小胆儿’,当初收养它时,胆子就特别小”……“估计我就是招狗体质,不拴狗绳,它都不愿意走。”……“它是我在束河捡的,后来主人来店里认出来它,但是觉得它在这里过得很舒坦,也就没带走。”这个健谈的小姑娘就是店主,我顺势进了她的小店。与东巴风情异曲同工的非洲木雕,云南独有的大嘴尖牙屋顶瓦猫(瓦猫是一种安放在屋顶正中的镇脊兽,意在驱邪、镇宅、纳福,与故宫屋顶上威严的镇宅神兽有几分神似,但造型更原始,也更显萌态可掬),各种即兴创作的手绘服饰、象鼻神皮画、各色手作、大幅绣片,还有数量不菲的线上马拉松奖牌见证了店主昔日所获的荣誉。楼上更是别有洞天,是为常来的灵魂乐手和打击乐手准备的空间,可以玩音乐,也准备了画板,还有蒲团可供席地而坐,动静皆宜。在一处显要的位置摆放了一本自制杂志,其中收罗了近十年来,店主为许多乐队朋友度身定制的个性服饰,出镜的模特也都是朋友。店主在一旁解释到,最初的设计理念远比现在更有想法,只是由于疫情的突然到来,很多部分只能暂时退而求其次。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便非常自然,我找了个舒适的位置,用她的纸和笔,伴着节奏感十足的牙买加音乐BGM信手涂鸦,而一旁的她则以报废的手鼓皮面为画布,以肥狗“小胆儿”为模特画了起来。全程太过投入,以至于我连顺着地图定位找来的秋子也不顾,执意要在这里自由地肆意享受难得的半日闲适。直到店里来了顾客想编脏辫,我才从略显逼仄的空间中退了出来,临行前不忘和店主互加微信,“我老家是呼伦贝尔,叫我玫瑰就好。” 原来还是老乡,难怪有种感觉不可名状地熟悉。

回到影片《奇葩遗嘱》,男主所经历的却是另一种人生,身为医院护士的他收入虽不丰厚,温饱却可以满足。但是日复一日,让他感觉生无可恋的不是工作的繁重,而是重复本身。那是可以从当下望得见几十年后的自己的生活,简单地重复,重复着简单。不经意间,一个英气逼人的青年已成油腻男。中年危机不期而至,除了责任,还是责任,而比肩头重担更让他不堪重负的是,不敢想象往后余生都是此般往复。能给生活重新注入活力的,难到只能是指望从天而降的爱情?

在本文即将写成之际,朋友圈冒出一则消息,刚经历了拆墙打洞专项整治,却又迎来疫情大考的北京文艺地标泛鼓楼地区,又有两家重量级店家出现状况,Mao Livehouse 关张,零点抄手也搬了。同期,身材已显臃肿、脸上写满创业沧桑的“初代网红”罗永浩为还债,在抖音直播首秀,带货成交1.1亿。

注:牙买加除了有迷人的阳光海滩、多样的自然景观,还有闻名世界的雷鬼音乐。它不仅融合了美国节奏蓝调的抒情曲风,同时还加入了拉丁音乐的热情。2018年,雷鬼音乐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6 ) 她从我的窗下打马走过

从优酷热映《奇葩遗嘱》说开去——疫情下的生活和爱情:

《奇葩遗嘱》拍摄于疫情之前,但上映却正值疫情期间,值此院线为求生都改外卖爆米花之际,对于这样一部小制作的走心之作,可谓生不逢时。不过,也许恰逢其时,它让我有机会和朋友们从片子聊开去,谈谈疫情之下的生活和爱情,更重要的是可以由此记录经历着时代巨浪的我们。希望能坚持下去,成个系列,甚至成册,因为值得如此。 ——题记

丽江古城白沙古镇,午后的阳光亮得晃眼,和风送来隐隐的花香,满目都是绿色和点缀其间的各色花瓣,古镇的春色已然按捺不住荡漾。如此典型的丽江时光的打开方式有多种,但最不应该的就是无视满园烂漫,宅在屋里。我入住小院的主人阿青是位著名服装设计师,注重细节和格调的他努力把小院打理得错落有致,边边角角都不会放过,于是,每天都有这样那样的大小景致让人不禁心头一暖。

就是在这样的午后,在窗前的大树下,我邂逅了一位女子,身着一袭白纱,在习习风中裙裾飞扬,仿佛是从古装剧中走出的女主。于是,很是自然地和她攀谈起来,了解到由于疫情,她经营的客栈和马场要转战线上,正准备在小院取景直播,而且稍后会把她的坐骑德国温血马牵过来。作为一个蒙古人,当我在丽江雪山脚下得知竟会有骏马在路上,心头的期待可想而知。我们迅速熟络起来,经营马场多年的她说起马来那是如数家珍,从汗血宝马,到自己在新疆初次骑上伊犁马的经历,再到辞职来丽江经营客栈和马场……相似的人生履历和价值观让我俩相见恨晚,恨不得就此索性长在一起。我们从窗下一直聊到楼上,从她这里,我了解到古镇的风貌人文,也知晓了她放弃广州外企优厚的待遇,与这里结缘的传奇故事。

距离雪山最近的白沙古镇很有几分欧洲小镇的调调,德国人、意大利人等外籍人士纷纷在这里开设咖啡店,与纳西族等当地人和谐共处,经年的石板路,韵味十足的街边小店,时尚丽人,各色游客,和背着背篓走街串巷的小贩构成一道别样的风景。不同于名扬天下、游客不绝的束河和大研古镇,当地政府并未大力开发白沙古镇的旅游业,更多是保留这里的原初味道,让一切顺其自然,自由生长,石板路上,岁月静静流淌。

话题回到她初来丽江古城的2010年,当时她毅然辞职,选择陪着确诊肺癌晚期的父亲四处游走散心。生性乐观的父亲与她性情相投,不幸的是,从西藏自驾回来,意外发现身患绝症,而且癌细胞早已扩散到全身,但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他还不忘有机会想再回藏地,彩云之南的丽江距离他实现夙愿最近。随后,在这里开客栈似乎是顺理成章的选择。但是,悉心照料并未让奇迹出现,一年后,父亲还是走了,留下她和家人继续经营客栈直至今日。

想起那部影片《奇葩遗嘱》,男主也是中年经历丧父之痛,被迫承担起全家的重担,姐姐也在经历着婚姻不幸,被迫带着孩子回家暂住,母亲身患间歇性阿兹海默症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层层重负,让他几乎陷入绝境。但在绝望中,他没有忘记咬牙坚持,直到生活中最为浓重的墨色逐渐化开,并且意外邂逅了爱情。

回望那些最艰难的日子,白衣女子深有感触,“40岁前,你会觉得世界是你的,而40岁以后,才知道你是世界的。”

后来,她告诉我,自己姓戚,祖上似乎与那位“烟波万里战平生”曾任广东总兵的山东人有些关系,对,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登船可靖海,跨马能定漠”的天才将领戚继光。

 短评

关于钱和和欲望 关于失去和拥有 关于现世的寓言

6分钟前
  • Zuma36
  • 力荐

什么奇葩剧情,什么玩意。

9分钟前
  • ChoGath
  • 较差

哪里喜剧?

10分钟前
  • SX
  • 很差

。。。

12分钟前
  • 花开小茉莉
  • 较差

什么鬼

15分钟前
  • 它的鱼
  • 很差

励志、亲情、爱情

17分钟前
  • 豆友213149195
  • 力荐

从妇产科男护士到一无所有到追随父亲的脚步卖包子,印证了一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18分钟前
  • 灿儿o0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