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点

HD中字

主演:戴维德·迪格斯,拉斐尔·卡索,詹妮娜·加万卡,贾思敏·赛法斯·琼斯,伊桑·恩布里,提莎·坎贝尔-马丁,乌特卡什·安邦德卡尔,凯文·卡罗尔,尼扬比·尼扬比,乔恩·查芬,韦恩·奈特,马戈·霍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盲点 剧照 NO.1盲点 剧照 NO.2盲点 剧照 NO.3盲点 剧照 NO.4盲点 剧照 NO.5盲点 剧照 NO.6盲点 剧照 NO.13盲点 剧照 NO.14盲点 剧照 NO.15盲点 剧照 NO.16盲点 剧照 NO.17盲点 剧照 NO.18盲点 剧照 NO.19盲点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盲点

影片《盲点》完全是实践信仰和爱的美丽见证。信仰的伟大力量让莉安妮全家能坦然地去接纳一个陌生人麦克,透过莉安妮全家的善举,麦克作为被爱的受惠人,也从温暖的关爱中重新展露笑脸,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莉安妮一家人和黑人小伙麦克在餐桌上手拉手一同祈祷的一幕,可以作为整部影片温馨动人的美丽注脚。不在于华丽得掉渣的快速剪辑,家庭温情影片根本不需要;不在于抑扬顿搓的有力配乐,清淡如水的音乐画龙点睛即可。

 2 ) 身为草芥

地域的、音乐的、电影的、文学的,被时间残忍地沉淀下来,阶层越来越清晰化。《盲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样本,希望族群问题变得激化的时候,能有所准备。

谩骂和褒奖几乎是我们“站位”的唯一手段,一旦站位,就不可能没有盲点,没人全知全能。在这个意义上,盲点——是我们主动地选择视而不见、选择冲突与敌视。比起共同认同,共同仇视更容易形成集合。但是这却是渺小个体获得那点可怜的“承认”的唯一有效方式。

在一个荒寒的互害社会里,活得命如草芥。

 3 ) I was just being a tough guy

演员给力身临其境,隔着屏幕感受到枪筒支配的恐惧和对下一代的影响dont shoot don’t shoot

白人Miles由始至终的表现是刻板印象中的黑人,却难以真正融入黑人,不愿意说N word, 派对上受到的嘲讽反映出黑人对白人的偏见

gentrification威胁到黑人社区的Oaklanders

离缓刑期结束只有三天的黑人Collin反倒一直很收敛,像是上流人士一样喝十刀一瓶的蔬菜汁,直到面对枪杀黑人的白人警官才出言不逊爆发出压抑已久的痛苦;警官说I didn’t mean to,Miles说Are you sure?

在学心理学的前女友对Collin犀利指出Miles是白人所以才没有和你一起入狱,他去看望你的动机很大程度是出于guilt

Collin问前女友,when you look at me, do you see the fight first

rap的本质是说话说得漂亮,才能让人注意到你要说的话,凭借这样说话的本领,Miles成功卖掉了熨发棒和船

Miles让孩子跟Collin打闹前大喊“I’m a tough guy!” 后来孩子问Collin为什么会入狱,Collin好似轻松地回答 I was being a tough guy,自知背后有多少心酸。

喜欢结尾Miles喝了一口蔬菜汁说也不是那么难喝嘛,他对蔬菜汁先入为主的盲点被打破。

很优秀的探讨偏见和成见的电影。

 4 ) 逆向种族歧视语境里的一段个人旅行

Ali Wong在脫口秀裡說,種族研究,就是學習怎麼把錯都怪到白人身上。

雖然是笑話,但就可以理解為什麼Miles,白人主角,帶金牙、紋身,還一直希望別人叫他nigger。种族问题誕生的政治正確,反而導致另一種逆向歧視。

一個白人和一個黑人坐在一輛藏滿槍枝的車廂裡,並且這輛車下一秒還即將成為Uber去接客。白人說勁喔,拿起一只槍。黑人說喔喔喔,快放下。两人下車,唱起黑泡,喔,原来是好朋友啊。诶?你们俩黑白人设怎么有点颠倒的哦。

這是故事開始,已经充分展示了多年不懈重视种族问题的成果,白人和黑人,可以平起平坐做好朋友了。但然後呢?政治正確帶來的只是大群體之间的穩定,但我們只要在生活,心就會不平靜的。所以盲點求解的是,從大种族问题放低到個人身份認同,也可以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解读。我一路看一路点头,觉得他对种族歧视的对抗,也完全符合女权对男权的对抗,也符合理想主义对世俗的对抗。

替人搬屋是全程推进故事的動作,當然首先這代表了他們並不高的身份地位,其次也是他倆見世界的方式,一種似公路片的比喻。沿著旅途出现的問題,總好讓人覺得是路的錯,而其後才發現是人的錯。

进一个人的屋子,与在马路上遇见这个人的差别在于,屋子是一个人生活方式、阶级地位、人际关系的展览厅。从高级画廊到路边去世老人的破房子到养生派对别墅,Colin和Miles面见各种各种的生活,每间屋都有和他说话。

画廊老板是知识分子式说教,那个场景尤其讽刺有趣。老板说“你们望着彼此,一定可以感受到彼此的爱的。”两人望向彼此。“可千万别往性的成分上想啊。”“你一说就有了。”可真像读书时候的我,书说,要有爱,我说好的。生活中却是一切fucked up后,我一拍脑袋才想,刚刚本应该有爱?可有谁一边生活一边能被上帝划重点?这段是过分乐观的自由意志论。

继而又见那间留了帆船的屋,雇主一个轻佻的电话后离开联系上屋内的遗照就可联想到屋主是个多么孤独的老人,Colin的笑话里带点心酸“这对夫妻要是知道了自己一辈子留下的东西都会被一个黑鬼扔掉,心里可不知道怎么想啊。”镜头慢慢离开那堆在屋子中心的物品,变成虚无的调子,人生不过如此,他开始想的是还有什么值得抗争?

至于那个养生派对,又满是平庸的味道。Miles的困扰不在于经济,不在于婚姻,他恐惧平庸和趋同,所以总误把冲动当激情。他崩溃在见到了别人纹了和自己一样的纹身,见到了自己连外卖都不可控制,见到了努力抵抗但依然和别人没什么不同的自己,所以开枪了。

Colin最大的命题但也是我不太喜欢处理方法的部分,是不停出现在面前的被打死黑人的场景。Miles显然不能理解朋友的这种恐惧。Colin喝蔬菜汁的乖乖,是为了竭力反抗历史累积的偏见,更要抵抗偏见传输给自己的愤怒。

影片很有洞察力地阐述了偏见和恐惧带来的一种很少提及的危害。那就是偏见带来的恐惧不仅影响人的心情和状态,更会影响人的行为,并且往往会印证偏见的合理性,继而恶性循环。想起另一个笑话,老爸老妈浪漫史里的巴尼的哥哥在婚姻中从不在下班后把时间花在陪伴侣上,而是只爱一个人疯狂泡健身房,理由是,我害怕你万一哪天不要我了,而我身材又走样了,就没有人要我了。于是很快,他的伴侣也真的就不要他了。他说,你看,被我猜到了。

全片最高超的布局,在于把Colin入狱的原因,放在了影片的后半段揭开,并且借了一个旁观者的嘴,用看似出于逗趣的考虑讲述出来。和一开始就讲明一个罪犯的前世今生的区别是,现在的安排使得观众对Colin不因过往事件而有预判,对Colin来说,那个事件是他一直不能告诉我们的一个秘密。

他希望对你说,如果你了解现在的我,你会原谅以前的我。如果我不告诉你以前的我,我是不是就可以假装现在的我从没犯过错?

当然不可以,和管理员的对话让Colin找到答案。Colin问“为何总有这么多规则,连多三分钟的自由我都不能拥有?”管理员回答“你之所以在这里,是因为你曾经打破了规则的底线,而我现在看管你,只不过是要你证明,你有重新获得自由的资格和能力。”

只要相信着世上没有绝对的恶人,我们就总能找到一种方式来理解他人,也能找到一种方式来放过自己。但理解不代表认同,放过不代表改变,想要结束兜圈,就得重看过去,找出问题,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宽恕包容他们的过错。但什么是自己的责任,什么是他们的过错,这是盲点,我们时而怪自己太多,时而怪别人太多,最直白的台词已经说了,盲点是无法克服的,唯一的办法是提醒自己习惯它的存在。

虽然这些点题的句式和一些完全为放大视听而存在的处理使得影片应该难逃被诟病过于规整,但我已经被整体精致的写作收买,确定这是编剧睁大眼睛观看生活的结晶。

 5 ) 偏见:此影评比电影有看头=长文

By NathanQ的影剧小说世界

Spoil alert. 一大波剧透袭来……量大管饱

不过反正影评比电影有看头……来吧少年……

概述

这部剧讲的是一个黑人假释(probation )最后三天内发生的事情,表现了世人存在偏见的本性,尤其是黑白人的种族歧视。

故事很简单,在假释中的黑人主角看到白人警察错误地开枪杀死在逃跑中的黑人,最后主角在搬家工作中碰到该警察,掏枪责备该警察,但没杀死警察。主角的内心世界已经是极度害怕和讨厌犯罪,最后自我改造成功,也和朋友和解,也一同和犯罪和解,转向正面形象。

然而,这种对黑人的偏见不无道理——我说的。有数据为证。

定义

如字面意思,偏见就是惯有的看法,而非真实情况或全貌。

细究的话,百度百科对偏见的定义如下:“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偏见与态度有关,但偏见又不同于态度。我们知道态度包含三个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与态度的认知成分相对应的是刻板印象(stereotype),它代表着人们对其他团体的成员所持的共有信念。偏见(prejudice)则是与情感要素相联系的倾向性,它对他人的评价建立在其所属的团体之上,而不是认识上。从这一点来看,偏见既不合逻辑,也不合情理。行为成分体现在歧视(discrimination)上,如招工时排除女性或其他少数民族的人。”

盲点应该是生理学上的词,这里意思一样,即,没关注到应该关注的关键点或全貌,有既定的错误的观念看法存在,影响了客观判断。盲点有生理性或功能性缺失的意思,有天生、本能缺陷的意思。偏见其实也一样,不细究。

偏见还有另一种意思,即图式: “为了节省时间与精力,人们常常用图式化的方式去处理大量的信息。图式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有助于我们快速而经济地处理大量信息,它能帮助我们:①解释新信息,从而获得有效的推论。②提供某些事实,填补原来知识的空隙。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的预期加以结构化,以便将来有心理准备。但是图式化的处理也有不足之处,它使人们觉得不需要去详细分析与解释特质。”人话:有“偏见”有效率,东西好坏要不要买,fight or flight 这可是玩命……

主题和故事

不管是“盲点”还是用“偏见”一词,在主题上一致,ie,对黑人种族的偏见。

Common sense一般人的看法(可以是偏见),包括国人也受影响,对黑人的看法是,他们跟犯罪紧密联系,他们更倾向于犯罪。反之,如果白人和黑人一起犯罪,白人定罪会轻一些。这个具体数据没查证。如果有,那法官判罪上应该考虑到这点;如果没有,那最好。话说这样的研究还不少,具体不查证,有些学者说法论证不一定对……不过有个研究针对各阶级变化对比,比较有意思,后面讲。

影片讲了几个故事:

1 主角碰到的案件。

主角晚上开车碰到一个黑人在追逐中被警察枪杀,对方并没有威胁性举动,警察完全没必要开枪。如果主角有站出来,那么警察会定罪。但主角因为在假释中,而且是重罪犯,可信度很低,而且会增加自己的麻烦,一直选择不公开站出来(其实匿名爆料有啥关系?小黑四肢发达,脑残志坚,让人捉急……当然,电影的常规做法是记者不来瞎参和),但内心因此饱受困扰。媒体中的报道是,白人警察反而是英雄的描述——这是影片中的一个偏见。

2 是妹子对主角的既定的看法,也是影片的一个重点。

妹子念法律,教科书中有一张图:

记得初中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没网络,老师想画这个图,但使出洪荒之力也画不出来,也是看得我好捉急……

后来小黑主角问妹子,你是不是一见到我,就想到了打架?妹子:喂?喂?喂?

小黑电话挂了。(我猜妹子其实想说你听我解释……小黑想说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

3 主角和小伙伴们的矛盾,心结之一。

先是主角朋友小白问小黑,你进了监狱,小白一直不来看你,你还想她作甚?小黑没话讲,成一心结。

后来有一机会和妹子摊开来讲,小黑说你不来看我。妹子估计知道小黑会说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

于是妹子直接避开话题,说,小白来看你是出于内疚;为什么你们一起打架,小白没进监狱而你却进了?妹子指司法有偏见。(司法:滚,这锅你自己背……)

小黑说这锅还是我来抗,遂与小白决裂。一方面觉得自己要和过去告别,不再触犯法律,另一方面又觉得(看到)小白诸多不靠谱:影片一开始就带枪,因为枪带回家,小孩子玩枪差点走火送命,这事被老婆骂出家门,因而去别人的轰趴,又打架,还拔枪作死。这里打架其实跟小黑进监狱的原因几乎一毛一样。但小白对小黑说你变了,说好要扣彼此的鼻屎,说好要一起打架的。

小黑也火了,说以后别再叫我“你哥”(nigger) 这是你叫的吗?你怎么也把自己当nigger了?别叫我ge,我没有ni这个ge!

小黑没收了小白的枪,带在身上,这里有点意思。

回家的路上,碰到巡警,但巡警停车后,眼看着主角要被带走,几秒钟后警察又开走了。

这里比较有玩味。

我的脑补是,警察怕对方有枪崩了自己,多一事还不如回家撸猫。

这里,“偏见”(经验直觉)就比较有用,警察下车肯定要有枪战,指不定小命不保没人喂猫。

4 主角内心的转变,大心结的解开。

吵架要和好,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宇宙第一法则。

主角和小白上班帮别人搬家具,碰到了这个警察。于是拔枪,rap一堆,文斗解决问题,警察认怂。(这里搞得像MV)

小白说,做的好,就和好了。

讽刺的是,还是要拔枪解决问题。

开枪的条件

“每个美国警察在开枪前的一刹那一定要想清楚两个问题:第一,开枪是否合法?也就是说警察开枪必须是为了保护民众或自己的生命安全,或者是为了防止更大的罪案发生。第二,除了开枪以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解除威胁?比如说,当坏人驾驶汽车向一名警察冲过来的时候,假如这个警察能够凭借纵身一跃而脱险,那么按照洛杉矶警察局的规定,就不应当开枪。” http://www.ce.cn/law/over-bottom/chat/200604/21/t20060421_6776818.shtml

这里说开枪是冲突升级,故要尽量避免,如果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开枪,则应该避免。这样的话,影片中的情况很直接,开枪的理由相当不充分。

这是一个很难执行的规定。在压力过重的情况下,思考能力会下降。具体不多说。因此现实中有意义的是,对于任何持枪的人,能保持多远就保持多远。执法职业压力大不大?很明显的事情。

不多说,这里不是判案,影片也没太讲究技术上的说法,只是最后主角指责白人警察的做法是“谋杀”。

主角第二次黑夜碰到警察,警车可能预感到主角手里有枪,警车停下几秒钟又开走了。这其实也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因为没升级冲突,化冲突于无形之中。Mmm不是怂。

题外话

1政治正确

Nigger 一词,如同“支那”,是一种蔑称,意为“黑鬼”。

影片中多次提到。一般是黑人和黑人之间可以用这个词,黑白人之间很要好的也可以用。

其中一个半严肃的场景中提到这词,一个貌似阿三哥说到然后纠正,他的小黑朋友说没事你在我面前说这个词不打紧。

第二次就是主角小黑和小白吵架,说到以后别说这个词了,也别自称nigger。

小白丧气回家,和小黑女友也说,以后别说这个词了。

政治正确的必要性,我的理解是,尊重的需要;也是敬语存在的理由,礼节的需求。

White trash – 个人觉得这词跟nigger没两样。原因嘛,可以自行体会——“白人中的垃圾”,反过来说,是啥?政治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各种trash都拿出来说才对。

既然是“政治正确”,意为“政治上的需要”。

2绰号

这也一样,蔑称负面影响很大。这两天新闻说,广东出了个试行规定——侮辱性绰号属“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校园欺凌。

4 identity 身份认定

这天然带有偏见色彩。这话题就大了,说不好。

5 否定句

如果反复强调不要去做什么,那么信息接收方的脑海里为了理解这句话,会想到这个东西。不要去想那头大象,自然会想到大象。

同理,在强调政治正确的时候,其实不可避免的,想到了黑白种族冲突,不可避免。当然,政治正确还包括很多其他的潜在冒犯或冲突,比如避免冒犯女性而把各种man结尾的词改成无性别差异的中性词people,或者再造个女性用词。

所以,想要避免冲突的时候,这冲突就是一个在脑海里潜在的东西——稍微有点绕。

再一个,女权的话题,个人觉得也是这个理。具体俺也不太懂,也没法提解决方案。

但有意义和操作性的是,尽量避免否定用词,ie,避免“不要……”这种句式。举例:不要开门——改成把门关上;不要玩游戏——改成“现在去订阅此公众号”。生活中这种场景很多,可以思考一下具体场景的用词,以精确表达和提高沟通效率——要做到此,需要提高自我意识。

甚至在“自我沟通”上也是如此。

6 各人种的阶级的变化(穷得过几代)——论偏见合理性

(高清动图看NYtimes主站 链接在底部)

“最富有的1%的黑人家庭的后代,结婚率只相当于社会底层白人”:

黑人更有可能坐牢。白人后代犯罪率(黄)是黑人的底部区域:

和白人比,不管穷富家庭,也不管后代变穷还是变富,黑人男性后代“几乎注定比白人男孩低10%”,女性差距不明显(白人更低):

人话:黑人男性后代更易败家:

下面两张图是亚裔的阶层变化情况, ie, 后代的收入和上代的对比,y:后代,x 是上代收入累积百分比,红点是亚裔:

用人话来说:第一代亚裔移民最勤奋:

7 海报也很有意思

先给电影资料页面的海报打负5分……毫无特色

片名是blindspotting。

Blinds 有窗帘/百叶窗的意思:

寓意,有色眼镜看到的影像不是全貌。

其他海报也比较直观,详见://movie.douban.com/subject/27593912/photos?type=R

比如这幅图也很有创意:

8 片名 blindspotting

Blindspotting这个词是片方自己造的,把“盲点”一词用作动词,上面海报有这么用,即,透过百叶窗看之意。译为“盲视”也许更妥当。“盲视是指某些人对视野中的某一块区域视而不见的情况。”也不是动词。

9 说唱

说唱不懂。片中有很多说唱对白,尤其是最后主角和白人警察对峙的时候那段,骚的很。不过观影时,我的内心是WTF……尬

另外,两个男主甚至有点《低俗小说》的意境。

优秀。怕。

说唱也是起源于黑人文化,个人感受是主题多于犯罪有关,也有点题的意思。

对了,这电影骨骼有点点清奇,主要体现在rap上, nagging nigger never ends.(我快编不下去了)

个人风格只是一点点而已,蜻蜓点水,不够极致。《8 miles》了解一下……

rap部分反而有点尬。还有警察的表情……见到宇宙统帅一样……

所以说影评比影片好看……233

10 黑人对自身的“偏见”

某哈弗毕业生毕业演讲中称黑人的自我定位是学习不好。

这哥们貌似研究方向就是这玩意……为了减少读者的阅读量(懒),这个就不查证了。

全剧终。

感觉有点意思的朋友可以点个赞/评个论/转个发/打个……友谊赛

Happy weekends……下期不贱不散……

欢迎转载,注明作者及出处

参考

//baike.baidu.com/item/%E5%81%8F%E8%A7%81/17026158?fr=aladdin

http://www.tingclass.net/show-8484-432392-1.html

http://www.ce.cn/law/over-bottom/chat/200604/21/t20060421_6776818.shtml

//zhidao.baidu.com/question/1898009317541652100.html

//movie.douban.com/subject/27593912/photos?type=R

//xw.qq.com/amphtml/20181114A1UBYT00

纽约时报用数据可视化告诉你,美国黑人如何悲哀地规避了阶层固化 - //zhuanlan.zhihu.com/p/35336979

//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18/03/27/upshot/make-your-own-mobility-animation.html

//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18/03/19/upshot/race-class-white-and-black-men.html

图式 //baike.baidu.com/item/%E5%9B%BE%E5%BC%8F

 6 ) 平庸的

平庸的力量能让人望而生畏,怀疑她是平衡。这电影是啥,是很多,就像开始以为的保释期悬念,打斗休闲片, 然后兄弟片,种族片,嘻哈片,然后很快的就意识到,什么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平庸。这不是那种话太多一股脑都呼过来,让人感觉缺乏技巧的,也不是那种拿各种符号给电影贴重量,让人感觉缺实际的,都不是,她就是一种平庸。这种平庸不多见,还好是电影,生活中相处能腻歪死人。

 短评

2018510 二星还行

5分钟前
  • 多不利登
  • 较差

黑白人种在故事中被对调了身份,黑人是改过自新会喝蔬菜汁的好黑人,白人是满嘴粗口拿枪揍人的坏白人。nigger一词本身所具备的歧视羞辱意味是客观存在事实,既然白人叫黑人nigger是歧视,那黑人叫白人nigger为何不是歧视。路灯下兄弟两人火爆质疑彼此的谈话是对主题的直接挖掘,反常规的设定下,是对黑人的“再歧视”,而又会有多少人察觉和体会到,所谓“盲点”正是如此。而后来Miles回到家不许妻子叫他nigger也是意识到问题所在的回应和佐证。关于Collin那夜撞见警察枪击黑人同胞的事,没有被击毙的黑人犯罪与否的信息,后来电视台也只针对“白人警察击毙黑人”这一点做报道。那么重点的选择是不是有刻意回避事实。本片和《你给的仇恨》一样具有克制且客观的表达在逐渐极端的现代语境下是难得的。

8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推荐

对黑人文化实在无法共情

9分钟前
  • 文西
  • 较差

Brilliant!太惊喜了!剧本太棒了!原本我真的非常不喜欢关于racism的电影,因为总是太激进和自怜,但本片却用喜剧的方式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那种恐惧。嘻哈文化大概是在Diggs的骨子里吧,所有的笑点和Rap都很自然,最后那段Rap太振奋了!这他妈才是真正的嘻哈电影啊!

10分钟前
  • 顾老肉
  • 力荐

可以和《黑色党徒》、《抱歉打扰》并称为2018年度黑人电影“三朵金花”。

15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剧作灵感大体上都是拿的《怒火青春》,换了文化背景、社会问题,包括去什么小资聚会啊、结尾的突然遭遇啊,这些大的结构骨骼都是直接拿来用了,结局倒改成自己的了,因为那种反转结局也早都被《怒火青春》、《野兽良民》玩过了,你再玩也没什么意思,也怕人说抄的太明显、太套路,不过还是抄了不少,但各方面不如前者。叨逼事情的拍法也是拿了《蚁人》系列的,不过也没敢做的完全一样,但仍然能看出来。总之就是东拿一点,西借一点。 好在“魂”没怎么丢,当然,这只是从创作角度温和谦虚点的说法,要严肃点说,魂不魂的也只是剩下一些“观点”,和电影本性关系不大。

20分钟前
  • 大 象
  • 还行

美国年轻独立电影人的水准基在这,中国年轻独立电影人的水准,hmmmm,还是算了吧。

25分钟前
  • 品客
  • 推荐

黑人文化的大量介入是这部批判种族歧视电影的亮点。

28分钟前
  • 哗啦啦
  • 还行

似乎是导演处女座?拍的不错,紧张气氛到位,剧情和其他各方面都令人满意。黑人与白人待遇不一样是主旨,例如同样是打架,警察可能对黑人立即开枪,而对白人不会;分议题感觉是反私人持有枪支合法,坐在地上摆弄枪的小娃娃真的吓破人胆。

30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喜剧的外壳,诉说社会矛盾,阶级固化的愤怒时常摧毁理智。也部分解释了为何黑人爱rap,或许能动手就别BB的都已经死去或进去了。

31分钟前
  • Carf
  • 推荐

所看到男人之间的友谊,所看到黑人被白警官枪击,当黑白种族的立场出现错位,生活被恐惧所支配,我认清了世界带有着不安,我的反抗凭借我是一个rapper,面对你我不会扣下trigger,因为你才是世界的nigger

33分钟前
  • [Deleted]
  • 推荐

有盲点和选择有盲点是不一样的。你可以说自己以前从来没关注过一种文化,所以不理解。这和知道自己的盲点在哪里之后还继续选择不去理解之间,有本质的区别。

35分钟前
  • 本初老儿
  • 推荐

说唱乱入传统对话,竟有如此神奇的魔力,最后的monologue简直燃炸天,给种族问题电影带来了新的可能性。Daveed Diggs是块宝。本次戛纳最令人惊喜的市场放映!

36分钟前
  • 张大雕
  • 力荐

不错不错 相当扎实的电影 认真讲故事 男主的反思表现得很好

41分钟前
  • Insider J.D.
  • 推荐

被逼急了就出口成章。曹植懂你 bro

45分钟前
  • 黄小米
  • 力荐

3.5 尾声的爆发真是精彩,反复看好几遍~

47分钟前
  • vivi
  • 还行

故事极烂,倒是很贴切地体现了黑哥哥们张口就是说唱的思想感情。

52分钟前
  • ycho
  • 很差

......太左了,明明是房价的锅么,看看湾区多少差区被买成好区了

57分钟前
  • Amino
  • 还行

心一直悬着,怕他最后几天又犯错误,等过了之后,看出他自己变得谨小慎微,最后还是爆发了,但是安全着陆。张力、节奏控制太好了。

58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做作

1小时前
  • 正在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