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之战

HD中字

主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汤姆·赫兰德,尼古拉斯·霍尔特,迈克尔·珊农,凯瑟琳·沃特斯顿,塔彭丝·米德尔顿,马修·麦克费登,康纳·麦克尼尔,塞林·琼斯,贾森·马修森,奥利弗·鲍威尔,汤姆·斯威特,伍迪·诺曼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电力之战 剧照 NO.1电力之战 剧照 NO.2电力之战 剧照 NO.3电力之战 剧照 NO.4电力之战 剧照 NO.5电力之战 剧照 NO.6电力之战 剧照 NO.13电力之战 剧照 NO.14电力之战 剧照 NO.15电力之战 剧照 NO.16电力之战 剧照 NO.17电力之战 剧照 NO.18电力之战 剧照 NO.19电力之战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电力之战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正在如火如荼的推进之中,当时最知名的两位电力企业家分别是爱迪生(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Benedict Cumberbatch 饰)和威斯汀豪斯(迈克尔·珊农 Michael Shannon 饰),他们将彼此视作是自己的死对头,势均力敌,针锋相对。  爱迪生是直流电的发明者,他高傲,自大,野心满满,在当时树敌颇多。某日,一位名为特斯拉(尼古拉斯·霍尔特 Nicholas Hoult 饰)的男子发明出了异于爱迪生的交流电,为了抢占市场,威斯汀豪斯火速向特斯拉抛出了橄榄枝,邀请他为自己工作。交流电的出现再一次改观了人们对电力的理解,大大推动了革命进程。秀吉指导惊魂卢克·凯奇第二季当两个世界碰撞时宿醉惊喜暗夜旅程萨勒姆女巫事件最后一个女神工作狂第二季半城兹山鱼谱海军上将初恋1958造访职业杀手刘易斯探案 第五季好想吃拉面婚礼客人痴情马杀鸡谁的青春不带伤青年鲁班何种谋杀生之欲Living我的丧尸女友看电影吓一秒恋人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恐袭哥本哈根苏乞儿国语发展受阻 第三季欢乐满人间2致敬大师:单口喜剧传奇处方暴徒僵尸之夜相对无言第二季大盛魁暂无出口爱情的剪刀石头布我的家里空无一物武风不容喘息远古入侵 第四季日本Noir-刑事Y的叛乱

 长篇影评

 1 ) 一直被课本误导-原来爱迪生是这样的科学家

引用剧中的一句话“有个东西永远能压倒正义——名气”。

曾记何时,课本中的爱迪生是一位不畏强权的发明家。

然而《电力之战The Current War》才真正向世人讲述那个名利年代爱迪生的伪善与黑暗的“发明”人生。影片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饰演爱迪生)、汤姆·赫兰德(饰演秘书)、迈克尔·珊农(饰演威斯汀豪斯)、尼古拉斯·霍尔特(饰演特斯拉)等著名演员主演,阵容绝对堪称“色艺双绝”。

卷福将爱迪生的无奈与虚伪演绎的淋漓尽致,荷兰弟也将单纯诠释的可圈可点。

《电力之战The Current War》讲述的是爱迪生“发明”电灯后,在摩根财团的支持下,推销“直流电”城市照明的故事。众所周知,我们当今的城市供电都是使用的特斯拉所倡导的交流电而非直流电。影片就是针对“爱迪生的直流电”和“特斯拉+威斯汀豪斯的交流电”在争夺美国市场中的尔虞我诈

爱迪生无论是虚假宣传打击竞争对手威斯汀豪斯,还是依仗名气欺压青年天才特斯拉,都显然不是“发明家”,而是掠夺发明的无良商人。这正是科技经济过快发展,而人文科学发展不足的必然,看似无可厚非,而实则导致人性的泯灭与社会的混沌。

此外,影片中卷福与荷兰弟的一段对话也帮世人纠错:“白炽灯不是你发明的,只是大家以为是你”——对,因为爱迪生只是改进了白炽灯,并取得了专利,呵呵。 那么,在电力大战失败后,发明“电影”到底是不是他,显然又是依托别人的创意改良,设计了摄像机和放映机,申请的专利。所以,我不知道他算不算发明家。但总之他不是我心中的那种发明家,而是商业角度的掠夺式改良。因为他没有创意、没有技术,不过还好他有商业眼光和无下限的操作。

PS:早先曾有一部纪录片好像叫“天才之争,电流之战”介绍过这段故事,虽然时事足够震撼,但对爱迪生和的金主摩根的诸多无耻操作描述的不够详细,当时看得时候没有什么太深感触。然而这部影片在卷福等人的演绎下,爱迪生的那种从无奈到无耻的形象真心震撼到了我——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为了利益不则手段,他的发明中到底有多少真实、多少掠夺,不得而知啊,名气让他无视正义,名气让他扭曲正义,名气让他抹杀正义。

 2 ) 胸中有雷霆万钧之力的时代天才——乔治·威斯汀豪斯年谱

1904年,一份报纸称威斯汀豪斯为A Big Man With a Hundred Thousand Horsepower Inside,The genius of the age,胸中有雷霆万钧之力的时代天才,我整理了一下他的年谱,并简单交代了一些背景资料

1846

10月6日,乔治·威斯汀豪斯出生。

1864

在海军服役。

1865

乔治·威斯汀豪斯获得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专利《旋转式蒸汽机(rotary steam engine)》

1869

乔治·威斯汀豪斯获得空气制动机(西屋公司名称)专利许可,威斯汀豪斯担任西屋空气制动机公司,该公司开始实行取每天工作9小时,每周工作55小时的工作制(*在当时属相当人性化的工作制,电影电力之战中有提到)。

*后西屋气动制动器公司(Westinghouse Air Brake Company)更名为Wabtec Corporation(西屋制动),2014年Wabtec并购了法国铁路设备制造商Faiveley ,2019年并购老对手通用电气GE的运输部门GE Transportations,三家百年老店合并。目前Wabtec总部仍位于匹茨堡,并且是全世界最大的铁路设备制造商之一。Wabtec的工程师文化:思他人之不能思,造他人之不能造,提供有意义的产出Imagining things others don’t,Building things others can’t,Delivering outcomes that matter。

*Wabtec简介://www.wabteccorp.com/sites/default/files/2019-02/Wabtec%20Company%20Overview_1.pdf

1867

与Marguerite Walter结婚。

1871

西屋气动制动器公司开始实行周六半天工作制。

1872

发明自动空气制动器。

1878

第一家位于美国外的空气制动机公司于法国Sevran开业。

1881

西屋机器公司成立(主要生产蒸汽机和蒸汽涡轮等);西屋制动器公司(Westinghouse Brake Company)于伦敦成立。

1882

组建联合道岔和信号公司(Union Switch and Signal Company)。

1884

西屋制动公司德国汉诺威分公司成立。

1886

西屋电气Westinghouse Electric Company成立。

*西屋电气字在随后的一百多年中,曾在发电设备、输配电、燃气轮机、电子、核反应堆等多个领域做到全球领先,但现在的主体已经演变为CBS传媒集团,并陆续将工业部门出售,例如燃气轮机业务买给西门子后再被二次转卖给安萨尔多,目前世界燃气轮机前四中,西门子、三菱-日立、安达尔多都有西屋的技术渊源,只有GE未使用;西屋的电子事业部曾是MEMS的发明者和美国最早最大的雷达供应商,后出售给了诺斯罗普格鲁曼;西屋公司的最后苗裔核电事业部于2017年破产重整(不是停止经营),西屋公司的三代AP1000核电和军用反应堆(海狼级S6W、尼米茨级A4W仍是世界先进反应堆)。而后西屋电气已更名为CBS传媒,2019年与Viacom合并为Viacom-CBS,现时为世界最大的传媒集团之一,在美国与迪士尼与Comcast竞争,大家熟悉的生活大爆炸等剧集、派拉蒙、MTV频道都是他们的作品或子公司。

1889

位于Wilmerding的空气制动机工厂开工。

1890

西屋开始制造电力机车的电动机。

1893

西屋电气公司为芝加哥哥伦比亚博览会Columbian Exposition提供照明。

(*灯泡之战中,西屋与爱迪生的专利官司在2018年被德惠律所(Dorsey & Whitney LLP)评为史上十大专利战争第一名,而西屋的代理律师Paul Drennan Cravath是美国现代律所制度的奠基人,20多岁初出茅庐的Cravath为打这场官司组建了一个团队,这个团队发展成了今天的Cravath律所,近年连续多次荣获Vault全球第一律所)

*关于灯泡发明的故事:

//blog.bricsys.com/who-invented-the-light-bulb/

1895

西屋电气的主要生产基地在东匹斯堡竣工。

1896

西屋公司在尼亚加拉瀑布建成水电站,使用西屋公司制造的水轮发电机。

*发电机虽是西屋公司产品,但上刻着巨大的特斯拉Tesla名字及其持有的专利号,这与片中芝加哥博览会场景一致,特斯拉曾写到:威斯汀豪斯,在我看来,是这个世界唯一一位在这种处境下,能够让我的交流电系统打败偏见与金权,他是全世界上品格最为高尚的人之一,美国应该为他感到骄傲,他具有巨大的人格光辉. "George Westinghouse was, in my opinion, the only man on this globe who could take my alternating-current system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then existing and win the battle against prejudice and money power," Tesla wrote. "He was one of the world's true noblemen, of whom America may well be proud and to whom humanity owes an immense debt of gratitude."所以片子威斯汀豪斯的人格魅力真的是非常还原。

1898

西屋公司俄国圣彼得堡分部成立。

1899

西屋电气英国公司于伦敦成立,在曼彻斯特设有工厂。

1901

西屋电气巴黎公司和Le Havre、Freinville工厂成立,西屋电气德国公司于柏林成立。

1903

加拿大西屋公司成立。西屋救济部门成立(伤残救济、医疗服务)

1904

美国American Mutoscope & Biograph Co.电影公司(后1907年与爱迪生电影公司合并为美国电影专利公司)为西屋工厂拍摄系列短片(美国国会图书馆网站有相关资料)。路易斯安纳采购博览会上,西屋公司举办了几项大型展览,并播放了上述影片,同时为博览会提供了电力。

(*此时的西屋公司价值1.2亿美元,拥有约50000名雇员,在美国拥有9家工厂、加拿大1家、欧洲5家)

1905

为曼哈顿高架铁路(*就是Highline Park改造前那种高架铁路)和纽约地铁提供电力。

1907

威斯汀豪斯失去了他所有公司的控制权(*由于1907年大萧条)。

1911

威斯汀豪斯割断了与他所有公司的联系。

1914

威斯汀豪斯逝世(*他和妻子被安葬在阿灵顿国家公墓)。

1918

在威斯汀豪斯死后4年,他获得了最后一个专利授权。(*共获得361项专利,如果说爱迪生以发明家文明,威斯汀豪斯在美国被称为“Greatest living Engineer在世最伟大的工程师”)


根据美国国会图书馆资料整理;关于西屋电气和通用电气往后百年的故事,如果大家感兴趣我可以写一下。

 3 ) 一场混乱的《电力之战》

多伦多的首映结束已经过了午夜,周围的人连Q&A都没心思看,没等Harvey带着一众演员上台,站起身就走了,只剩一帮BC迷妹。

韦恩斯坦最近几年押宝老是押错,横扫奥斯卡的辉煌早就没了。中小成本独立电影成为新宠之后,他家不上不下的定位就略尴尬。这部《电力之战》是韦恩斯坦今年的冲奥重头戏,选在近几年的奥斯卡前哨战多伦多举行首映。不过目前就多伦多展映的新片来看,这部电影并不算出众。

《电力之战》,讲的是BC演的爱迪生,和珊农演的威斯汀豪斯“ 两大电力巨子就直流电与交流电展开竞争 ”(引自豆瓣)。到底竞争什么呢?大概有三条线:一是在全美普及电力的竞争,两人都要尽可能占领更多城市;二是用电椅对一个杀人犯执行死刑究竟算不算酷刑、以及交流电是不是有致死的危险的争论;三是竞争芝加哥世界博览会的电力供应商资格。

电影前三分之一都在讲第一条线,直到威斯汀豪斯这边因为事故出了人命,引入了第二条线,到这里还是比较巧妙的。当第电椅事件终于暂告一段落后,爱迪生的公司被JP摩根跟其他公司合并成了通用电气前身,这才又冒出了第三条线。到结尾,第二条线和第三条线交叉剪辑。第一条线就随着另外两条,三局两胜似的,就算交代了,爱迪生就这么认输了,跑去拍电影了。

在三条线之间,还穿插了大大小小的花絮插曲,有些和情节关系并不大,显得很零碎,难以抓住重点。散场的时候我身后的一个记者和同伴说,开演了20分钟我还不知道这电影到底要讲什么,就觉得不是个好兆头。

角色方面,两个主角喜忧参半。剧情上看,爱迪生和威斯汀豪斯应该是双男主。实际叙事的视角来看,以爱迪生独白开头和结尾,应该以他为中心角色。但是看角色的发展和描写:爱迪生开头就自称伟大,中间做了一些不光彩的事,多方挫败,干脆转而研究电影,仍然自称伟大;而威斯汀豪斯,起初被新发明打击,被爱迪生蔑视,又跟上时代开发自己的电力技术,接着被爱迪生陷害,又揭穿了对方,最后和特斯拉联手在芝加哥博览会的竞标上打败了爱迪生——威斯汀豪斯这才是励志剧男主的发展线路啊!爱迪生到底在干吗!

珊农得益于角色的丰满,这次发挥是演员里最亮眼的一个,威斯汀豪斯能准确说出每个人的名字这个点设计得非常棒。而BC在夏洛克、图灵、奇异博士之后,再塑造这么一个unlikable narcissistic genius,太缺乏惊喜。尼子的特斯拉虽然扮相不错,但戏份少得可怜。荷兰弟演的助手更是超级酱油,换个路人来演也没影响。至于女性角色,简直可怜至极,两个女性角色都是以“支持老公的好太太”形象出现,而且互相之间毫无交流。

导演阿方索·戈麦斯-雷洪前一部作品《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评价很高,但《电力之战》这样的题材和规模似乎对他来说还难以掌控。开场不久威斯汀豪斯出场的一段长镜头拍得很有创意,但到后面开始出现大量和台词节奏完全不搭的快速剪切,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帮演员连一句台词都说不连贯,半句就要切一下。

不仅如此,导演在这么一部古装传记片里,几乎全程手持摄影机,从头到尾摇摇晃晃。倒不是说手持不能用,埃导在Baby Driver里用得就恰到好处,甚至《拆弹部队》手持晃到吐我也认了,因为符合剧情。但是科学家站着讨论电力,有什么好晃的啊?!不光晃荡,还要以各种诡异的视角仰拍俯拍斜拍人物近景,一个个脸全都拍到变形。加上导演喜欢镜头远近来回变化,很难说观众在这个故事处于一个什么视角。这种手法放在现代青春片里或许合适,但在这部电影里就有些怪了。

导演在放映前还特别说,有几处后期特效还没做好,希望不要因此影响观看效果。但看完全片我觉得,问题远远不是几处特效缺失——其实有几处特效还是挺酷的。场景的设计和服装也很有美感。另一个亮点是配乐,作曲真是使出了一百八十分的劲儿,从蒸汽朋克到古装励志全有了,就是跟画面的风格搭不上。有几处配合特效和转场剪辑还挺带感的,等音乐停下人物在寂静中说对白,感觉变成了另一部电影。

总得来说,电影最终呈现的结果有些可惜,没能把这么好的演员阵容完全利用上。不过既然后期还没完成,也有可能还会根据观影反馈再做修改。只不过目前看,韦恩斯坦回归奥斯卡霸主之路还很坎坷。

 4 ) 电力之战背后的好莱坞资本博弈

作为一位美漫粉,大半年的时间内没有一部超级英雄电影上映,反而等到了黑豹饰演者查德威克·博斯曼去世的消息,《黑豹2》明年才会开拍,这意味着漫威宇宙新阶段的重要支线因为查德威克的去世而不得不重新规划,新一代复联可能就此无法重现钢铁侠时期的荣光了。

就在我们苦等《黑寡妇》和随时关注扎克·施耐德版的《正义联盟》动态时,有一部另类的“超级英雄”电影却走入了大家的视线,由荷兰弟、卷福、珊农、霍尔特主演的《电力之战》。

当然了,这部以直流电交流电发展为背景,讲述爱迪生和威斯特豪斯之间纠葛的传记类电影和超级英雄相去甚远。但是仔细看你会发现,这部片子的四位主演,全部参演过超级英雄电影。荷兰弟现在是漫威新生代一哥,现任蜘蛛侠的扮演者;卷福是新复联的领导人之一,奇异博士的饰演者;珊农加入了另一家漫画阵营,DC中超人的对手佐德将军;霍尔特则在X战警里出演了“猛兽蓝毛”。

哥几个都出演过漫改电影的主要角色

难怪网友说这是一部容易让人“出戏”的电影。

但这让笔者陷入了思考,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这些年的好莱坞电影里面,好像有越来越多的明星加入到漫改超级英雄的电影阵营里面。

一、好莱坞的“超英”化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如果用所得片酬来划分,将现在的好莱坞明星划分为片酬为2500万以上的超一线。你会发现,这其中好像只有四个人没有参演过有关超级英雄的电影。分别是:桑德拉·布洛克、约翰尼·德普、汤姆·克鲁斯和丹泽尔·华盛顿。其余的不是加入了漫威就是参演过DC。布拉德·皮特和马特·达蒙这两位虽然没有在其中主演,但都在这类电影里客串过。

《死侍2》中,布拉特·皮特客串了那个跳伞时不幸被电死的隐身人。马特·达蒙则是在《雷神3》中客串了在电影前一部分中,阿斯加德的剧院里饰演话剧里洛基的演员。有些超一线演员参演的超英电影虽然还没与观众见面,但是也在路上了。比如安吉丽娜·朱莉的出演的《永恒族》和巨石强森主演的《黑亚当》都将在2021年上映。

巨星几乎全部被漫改电影打包,这对超级英雄影响了的整整一代年轻人来说,看似是一件值得称颂之事,但对整个电影行业来说,越来越固化的资本将这些明星的资源渐渐收归囊中,从漫威、华纳的DC这些片商求着一线明星参演到一线明星为了保持演员生涯和知名度主动投生在这些漫改电影中。业内的规则似乎正在朝着集权化的方向发展。好的艺术电影还能请得动这些明星吗?当《黑豹》能在奥斯卡囊括七项提名,漫改电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席卷全球票房的前提下,好莱坞还有位置给不追求政治正确的艺术电影发挥的空间吗?

身为影迷,其中的内涵我们可能不得而知,但是却越来越能理解当初马丁·斯科塞斯,以及一众好莱坞艺术片大导对漫威的批驳了。

二、《电力之战》背后的窘境

反过来看这部《电力之战》,只能说,它被超英电影市场裹挟的资本浪费了一个伟大的故事题材。

上一段我们主要说的是从好莱坞影星看漫改电影对于市场的吞噬。那么除了这一点之外,这些电影背后公司的较量才是重点。

《电力之战》的出品方是韦恩斯坦影业制作公司,和环球旗下的焦点影业一样将主要目光集中于艺术电影市场,并且他的创始人韦恩斯坦是好莱坞的黄金制片人,掌握着大量的明星资源,他参与制作和发行的电影有300多次提名奥斯卡,捧回70多座小金人,并且韦恩斯坦还是帮助中国的商业片走向大片时代的重要人物,他先后购买了《英雄》和《无极》版权,让它们在北美上映,是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商业市场的重要推手。

只不过,在2017年,这位好莱坞幕后大佬被爆出丑闻,《纽约时报》发文披露在几十年内涉嫌至少对8位女性进行性骚扰,不断有女明星站出来指控韦恩斯坦犯罪,他的丑闻直接引发了好莱坞的地震,Mee Too行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韦恩斯坦而起。而他背后的产出无数大片的韦恩斯坦影业公司,也在2018年正式宣布破产。值得一提的是,在韦恩斯坦出事当年,他的公司倒闭之前,迪士尼宣布收购20世纪福克斯影业公司,几乎占去了好莱坞一半的市场份额,并且随着韦恩斯坦声名扫地,一大帮明星的资源迅速被迪士尼收走。

阴谋论地看,韦恩斯坦作为大佬级人物,纵横影坛长达三十多年,为何之前没有被披露出他的罪行,反而在迪士尼准备收购福克斯,奈飞和亚马逊大肆搭建流媒体平台收购好莱坞片源的2017年东窗事发,背后的玄机估计也没那么简单。顺便再说一句,今天谈的《电力之战》也是在2017年就制作完成的,但由于上文这么些事,硬生生拖到了现在才发行。

所以,在申请破产保护之后,韦恩斯坦影业所象征的那个好莱坞版权时代,韦恩斯坦被喻做“现代电影挽救者”的时代,似乎和这个电影公司的破产一样陷入了相当窘迫悲凉的境遇。一向押宝很准的韦恩斯坦公司也就打这翻了车,看着《电力之战》,总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故事题材很好,可是没钱找能把它拍好的人,也没有心气去搞好这样一部电影。

最后出来的结果,人物关系构建不清晰,白费了卷福+荷兰弟的超一线阵容。本来是卷福饰演的爱迪生和珊农饰演的韦斯特豪斯之间的商业冲突,两个主角的内容应该都需要饱满,需要有一定的侧重,去突出两人不同的魅力,但《电力之战》的故事显然在长度上不能很好撑起两个人人物传记式的讲述,在内容上也平平淡淡,爱迪生的个人性格让卷福用精湛的演技救都救不回来,反而大众熟悉度不够的威斯特豪斯在珊农的演绎下看上去站上了道德的制高点而被观众认可。至于荷兰弟饰演的爱迪生助手就是个根本没起到任何用处的酱油角色,霍尔特扮演的特斯拉本来可以大书特书一番,因为历史上的特斯拉不仅是公认的超级天才,有着异于常人的人物走向,还分别在爱迪生和威斯特豪斯两人手下都效力过,一举推动了民用电力的发展,这部恰恰就是《电力之战》需要讲述的矛盾点吗?十分可惜的是特斯拉的故事在其中似乎成了爱迪生和威斯特豪斯斗争之间一个简单的过渡点,这一人物能承载的强有力的线索就这么被忽略掉了,足以看出这部电影的剧本创作根本没有用心。

其他的方面值得说道的几乎没有,很难想象这部电影居然是韦恩斯坦用来冲奥的作品。

大名鼎鼎的韦恩如果是这样的追求,那么它的路也真的走到了尽头。

只是,对于影迷来讲,好的题材不要消逝,传统电影的规则还能骄傲地抬抬头,也算对这些片商最后的期望了。

 5 ) 适合所有人观看的物理电学历史科普活教材

2019美国剧情片《电力之战》,根据真实历史改编,全球累计票房1221万美元,定级PG-13,豆瓣评分6.5,于2020年8月28日引进国内上映。

本片的观众评价两极分化非常严重,负面评价说本片平淡无奇、平铺直叙、流水账,我的感受倒还好,没有有些观众说得那么不堪,剧本编写得的确有些流水账,没能跌宕起伏,不过导演对节奏的控制还是挺好的,毕竟真实历史就是如此精彩,所以就算是平铺直叙,观赏性和娱乐性也还是蛮高的。

本片的配乐非常与众不同,也是观众评价两极分化的元素之一,我觉得本片的配乐不错,将一个史实流水账衬托出惊悚紧张的氛围,有效地提升了剧情的紧凑感。不过,本片的配音更适合惊悚片,对本片这样的史实剧情片来说确实有些不太搭。

对于不了解电力之战这段科学史中的经典故事的观众来说,本片是一部非常好的科普电影,尤其推荐青少年观众观看。我对那段科学历史只是有所耳闻,并不非常了解,通过本片很涨知识,也深深体会到我们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本片以我们耳熟能详的爱迪生为主角,讲述了三大科学家之间争夺未来主导权的故事。通过本片,可以让人更加熟悉那段难忘的科学历史,了解真实、人性、并不完美的爱迪生,了解我们今日司空见惯的“电”曾经波澜起伏的经历,让我们知道爱迪生不仅是个发明家,也是个靠发明致富的企业家。既然是企业家,必然就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正是本片的主线。

本片让我们以影像的形式重温小时候了解到的那些爱迪生的发明故事,除了直流电、交流电、电灯、留声机、电影、发电机、马达以外,还可以了解到人类历史上第一把电椅的来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电刑处死的罪犯,还有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人工电力电死的动物(马)。

本片中有中国元素,在最后的世界博览会上,有一个老妇在用毛笔书写汉字(虽然写得实在是不咋地,愧对于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文化,我想是本片的导演对中国书法不了解的缘故,所以随便找了一个能写毛笔字的路人甲)。

本片有大量CG特效参与,主要体现在用CG特效还原了1880年前后的美国场景。

 6 ) 好莱坞大片的耻辱!聚集三位巨星主演,首映放映时,一半观众退场

说今天这部电影前,皮哥先讲一个故事:

1888年,交直流电大战才刚刚开始,新泽西州的西奥兰治镇上却频发怪事——当地居民们的宠物猫和狗相继失踪,一时间人心惶惶。

人多力量大,镇民们很快就找到了这个“贼”。

可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这些宠物猫狗失踪的罪魁祸首,竟是赫赫有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

是他找了当地的学生,雇佣他们抓了这些猫狗宠物,自己再以25美分每只的价格从他们手上收购。

人们诧异于大名鼎鼎的科学巨人怎么会成了猫狗贩子,却不知猫狗盗窃案背后的真相:

威斯汀豪斯使用交流电挑战爱迪生,打破了爱迪生直流电一统天下的局面。

而在该镇建立了大型实验室的爱迪生,为了赢得交直流之争,做出了他人生中一系列不光彩的事。

2017年上映的传记片《电力之战》,就聚焦了爱迪生和乔治·威斯汀豪斯两位电流发明家之间的“战争”,还原了当时的真实人物事件。

按理说好莱坞拍这种宏大历史题材史诗片是十拿九稳的,然而这部影片上映后,却遭遇口碑谜案。

01、影片主创阵容不一般

诚然,要想还原这样一件载入人类史册的大事,必须具备一定的实力。

难能可贵的是,该片确实有这样的资本和硬件条件。

影片导演阿方索·戈麦斯-雷洪执导是好莱坞实力派名导,此前作品《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以及美剧系列的《美国恐怖故事》、《欢乐合唱团》都获得了极佳的口碑,其执导能力可见一斑。

演员阵容上,饰演爱迪生的是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比起他的名字,或许提起昵称“卷福”人们会更加熟悉,就算对这些感到陌生,只要说是奇异博士的扮演者,人们也会不明觉厉。

就连爱迪生的小助理,也是由“蜘蛛侠”汤姆·赫兰德扮演

影片另一位主人公乔治·威斯汀豪斯,则由迈克尔·珊农饰演,他曾出演过的《珍珠巷》和《绝地战警》同样受到了普遍好评。

聚集三位好莱坞巨星,这样豪华的阵容,为影片吸引到了一大批粉丝,影片还未上映就备受期待。

导演甚至还计划带着其冲奥,本以为会是一部名留影史的佳作,但在上映后,却在口碑票房上双双败北。

02、好莱坞大片的耻辱,首映夜一半观众退场

《电力之战》在第42届多伦多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与首批观众正式见面,但是首映之后的评价很不理想。

有记者甚至在社媒上直言:“我为在多伦多电影节举行世界首映的《电力之战》全体演员感到尴尬,几乎一半的人退场了。”

评价委婉一点的,也是前面刚肯定了演员的表现,话锋一转就否定了整部电影。

带着2017年电影节首映崩坏的口碑,《电力之战》于2019年10月在北美上映,可惜2年的沉淀并没有让这部影片的口碑得到翻盘。

最终这部声势浩大的好莱坞电影仅收获票房1221万美金,3000万美金的成本实打实地打了水漂。

不过在2020年的8月末,《电力之战》依仗着主演中“卷福”和“荷兰弟”在中国的超高人气,还是信心十足地走进了中国市场。

不过彼时正值《八佰》热映,再加上国外市场的口碑反馈,影片登陆中国首日仅有120万元票房,7天后总票房516万元,此后就鲜有排片。

而在豆瓣上,影片也仅好于12%的传记片,18%的历史片,超一半的观众打出了3星的成绩,落得个豆瓣评分6.6的结局。

03、影片拍出了科学背后的名利场

虽然全球市场票房扑街,但《电力之战》还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影片以真实历史为蓝本,拍出了科学背后的名利场。

简单说来,《电力之战》讲述的是两大电流阵营之间的战争。

既然是战,就有竞争,有得失。

要竞争的有三点:

一是在全美电力的普及,两个人都想尽可能占领更多城市;

二是用电椅对一个杀人犯执行死刑究竟算不算酷刑,以及交流电是不是有致死的危险的争论;

三是对芝加哥世界博览会电力供应商资格的争夺。

存有这些竞争的二人,为了各自的利益得失选择了不同的做法。

在影片中,导演用了大量的镜头语言来强调两位发明家之间的对立关系,以及这种高度对立给周边人带来的负面影响,以此来表达出身为发明家的悲剧。

他们不再是纯粹的发明家,他们丧失了自己珍视的东西,自己的初心,甚至是自己在意的家人。

镜头在表现爱迪生发明家身份的同时,也呈现了爱迪生所特有的阴暗面。

与总统谈话时的咄咄逼人,显得目中无人;对威斯汀豪斯晚宴邀约故意放鸽子来羞辱的敌对表达,也多少有些刻薄。

但这些都可以解释为天才都有点古怪脾气,有骄傲的资本,并没有涉及原则性的东西,无伤大雅。

但在剧情发展中爱迪生前后对待发明的态度,以及人性层面的巨大转变,则让人忍不住脊背发凉。

起初,他反对以发明杀人,所以拒绝了军火发明的邀约;但是后来因为敌视对手的竞争心,他接受了牺牲生命:先是攻击交流电的危险性,后来更是同意了政府的电刑提议,致使生命丧生在自己的发明之下。

这些都表明爱迪生为了竞争而违背了初衷,只要能打击对手,他就不再坚持过往原则,从马到人,越来越没有底线。

在剧情后半段,发明家们因追逐名利丧失本心的表现更加突出。伴随着战争的深化,两者之间的敌意也让他们越发黑暗。

电刑事件和威斯特豪斯员工伤亡事件,都掺杂着“死亡”,爱迪生对发明应用于杀人的认可,扭曲了其初心,甚至发展到借用“死亡”来攻击对手的交流电事业;威斯汀豪斯阵营由于追求与爱迪生的芝加哥决胜而酿成电死人事故。

此外,这场电力科学的名利场不仅表现在他们对生命的态度上,也表现在他们从发明家到商人的转变。

爱迪生发售留声机,展现了身为发明家的他开始屈服于商业性。

威斯汀豪斯被爱迪生攻击交流电,而事业受到打压之后,导演用特写镜头表现了竞争失利对于威斯汀豪斯的心理影响,而后又用一个拉伸镜头,呈现了竞争压力之下威斯汀豪斯的逐步商业化。

以至后来,爱迪生为了取胜而接受西门子收购。

所有的一切都说明了两人之间的斗争使他们越发丢失了本心,越发没有下限,越发无所不用其极。

不可否认,《电力之战》以电影角度衡量难以算上一部水准之作,但其背后的真实历史仍值得我们回望深思。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夣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短评

精致的流水账。

9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还行

被時間浪費.....結尾字幕反似最精彩

10分钟前
  • 影毒肥佬
  • 还行

1.真的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配乐和一些十分考究的摄影、剪辑手法,视觉和听觉上都特别舒适。死刑执行和博览会的灯点亮时分屏、交错的那一幕相当有冲击力了。2.剧情本身比较零碎,重点也不突出。不过作为一个只知道世人皆知的历史却对背后的故事几乎一无所知的观众,收获还是不小。3.最具戏剧性的大概是最后片尾字幕提到的Westinghouse被授予了爱迪生奖章…4.听到了荷兰弟的英音!我太满足了!

14分钟前
  • 光影浪漫爱好者
  • 推荐

6星。看困了,也可能本来就是在倒时差。演员本身有些魅力,但整部电影并不太抓人。观影于AFM。11月初/2018

15分钟前
  • 若汐
  • 还行

卷福是承包了西方电影90%的高智商角色是吗……

19分钟前
  • 月亮Lune
  • 较差

一部豪华卡司的流水账,没有将角色和观众建立任何感情连接就开罗列历史事件,没有代入感,也没有战争感,看完也是无感。

21分钟前
  • 女神的秋裤
  • 还行

个人在多伦多最不喜欢的一部。导演对摇晃镜头和变形大脸的热爱让人很难懂,情节非常散碎,演到一半还让人摸不透到底要讲什么。BC算是定型annoying narcissistic genius了吧。Hoult的特斯拉扮相很可爱,但戏份太少了。

26分钟前
  • 兔安叽
  • 较差

一如《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导演在本片中仍采用了琐碎的快速剪辑、梦幻般的运镜技巧和富有跃动感的电子音乐,呈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只是过于风格化的炫技手法(无贬义)不太合适传记片的拍摄。之前被人津津乐道的豪华卡司也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除了让《电力之战》的知名度更高。卷福和尼子的面部辨识度太高,荷兰弟的形象则因《蜘蛛侠》系列的成功被固化为“邻家大男孩”,这都会影响他们对角色的塑造,尤其是饰演爱迪生、特斯拉这种广为人知的历史人物。看的过程中,我很难将卷福饰演的角色代入为爱迪生,更想不到三位如何做才能“让电影变得更好”,除非他们能像狗爹在《至暗时刻》中饰演丘吉尔时那样“让自己消失”。

29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不覺得是流水帳。剪輯節奏時快時慢,需要花腦力去抓住,不算完美但並不差。畫面對於處女座而言過分舒適,很多畫面側重對稱性,也是為了體現創作者對於WAR的公平展示。音樂很好,人性時古典,交戰時現代。我在人類現代文明被點亮與一個時代與生命殞落交匯之時激動熱淚。

34分钟前
  • 克拉拉笔记
  • 推荐

从技巧上来讲不能说拍的不好,戈麦斯-雷洪某些煞费心思的炫技还是令人受用,可惜这是部手法与题材严重脱轨的作品,过分干净的质感也缺乏那个时代文明与野蛮并行的特征。

38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嗯 确实不算好电影 卡司确实很强大 但是香浓还是厉害 作为一个dc反派几乎是一个人挑了漫威俩宇宙里的三个英雄好汉

41分钟前
  • 本初老儿
  • 还行

美术剪辑音乐俱佳,就是故事讲的太闷尤其前半段,后半段直到芝加哥博览会那一段时才完全精彩。这个故事本身可有看头了怎么会讲的无聊我真的想不通。也不怪这个本尼+尼子+荷兰弟的阵容,都能从2017年拖到2019年才上。尼子好好看哇!果然好看的人才能演特斯拉!(此处艾特大卫鲍伊)

46分钟前
  • 塔图因种树露西
  • 还行

就算再差也还有这么强大的卡司支撑呢,及格分吧。另,感觉爱迪生夫人很眼熟,查了一下原来是sense8里面的冰岛女,居然没认出来。

49分钟前
  • 许泽Sylvia
  • 还行

这位导演似乎特别热衷于长镜头和由远到近的纪录片式手法,在充满悦动的BGM中科学竟然带给了我一种梦幻的感觉。亲眼见到了卷福男神,又看到了他在福尔摩斯和图灵之外塑造的又一个截然不同又活灵活现的角色,是没喜欢错人。

51分钟前
  • 蓝色波丽露
  • 还行

卧槽爱迪生人品太踏马渣了也,纵有滔天才华,却无一丝格局。Westinghouse 睿智而且有格调,对的,就是 very decent 。一直暗暗希望西屋是赢家,果然。末尾关于“成功”的一段对话,才是全片的火花所在,忍不住泪目啊,高手放下恩怨心灵交汇的瞬间,像光遇上了电。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尼子真.好看,每出现都让人内心为其美貌重新惊讶一遍。难以置信尼子过几天就30岁了,真是从他小男孩起一直看到大。另:电音+弦乐的 BGM 超级华丽丽,搜了半天竟然没汁源。

54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彻底扑街,简直不知所云,节奏混乱,音乐overcooked! 本尼这样把这个角色套路定型下去估计会和奥斯卡越走越远,太煎熬了,太零散了,比150分钟的芳华都还要琐碎那我还不如再看一遍芳华呢。

58分钟前
  • Iroquois
  • 较差

可能导演的长镜头和剪辑很能骗到我,很喜欢!bc的角色比较定型,但是香农叔的westernhouse真的…非常老派,very decent…荷兰弟继续可爱,尼子的口音233…Edison的那种调调居然让我想到mz…

1小时前
  • 平稳分布
  • 力荐

2.5星。一部彻底被摄影喧宾夺主的电影,然而摄影炫技太过于严重,导致很多镜头炫技的毫无意义,反而让人分神。剧本个人来说也不喜欢,把一个本来蛮有意思的点子,能写的如此琐碎而流水。卡司整体表演不功不过,不过本尼的角色和之前演过的角色都太像了。唯一有点意思的是在莫尔斯码等小闪光点设计,TIFF

1小时前
  • 小G好吃么
  • 较差

能不能多给特斯拉一点戏份?在历史上他已经很可怜了,在电影里他怎么还是一个人见人欺的小可爱。。。。讲价那段太萌了。// 三个主要角色塑造得只是平平,就连爱迪生又好又坏的,也没太多深度。

1小时前
  • 私~川流
  • 还行

不明白为什么口碑扑街了,觉得是个中规中矩的商业片。节奏张弛有度,每个角色都各司其职,特别喜欢最后点灯和死刑一起交错的那一幕。虽然说是讲爱迪生的,但明明Westinghouse比较惹人喜欢吧!

1小时前
  • larawebb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