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钟

HD

主演:张译,刘浩存,范伟,余皑磊,张邵勃,李延,于洋,刘云龙,常海军,曹瑞,唐孜悦,李晓川,于滨,王敏萱,宋家琦,杨铁城,王兵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一秒钟 剧照 NO.1一秒钟 剧照 NO.2一秒钟 剧照 NO.3一秒钟 剧照 NO.4一秒钟 剧照 NO.5一秒钟 剧照 NO.6一秒钟 剧照 NO.13一秒钟 剧照 NO.14一秒钟 剧照 NO.15一秒钟 剧照 NO.16一秒钟 剧照 NO.17一秒钟 剧照 NO.18一秒钟 剧照 NO.19一秒钟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了解这些背景后,再看《一秒钟》,你的观感会完全不同

这是一部需要先看剧透的电影

自上周四晚看完《一秒钟》的提前点映,已经过去两天了,一直在想该如何记录自己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

坦白说,观影当天,即使张艺谋导演带着两位主演张译、刘浩存来到现场参与互动,这部电影给我的感受依然是温吞的。

对于剧情设置,我有太多的疑问,甚至想不通:

为什么被称为“国师”的张艺谋会拍一部如此温情、细碎,没有太多情绪起伏的电影?

它就像一壶放在炉子上烧的热水,在即将沸腾的那一刻,被人“啪”地一下把火关了。

整个观影过程,一系列疑问都在影响我的代入感:

为什么张译饰演的劳改犯张九声非要通过电影去看女儿?他历尽千辛的原因是什么?

爱打官腔儿的范电影为什么要帮张九声?仅仅是因为他怕死吗?

为何举报张九声后,范电影还要冒风险偷偷塞给他女儿的电影胶片?他们的关系至于如此吗?

张九声为何要帮萍水相逢的刘闺女?仅仅是因为同情吗?

两年后的戏份为何让人感觉那么断裂?

既然那么思念女儿,平反后的张九声为何不直接回家看女儿,而是先去找刘闺女要胶片?

直到我和了解内幕的朋友聊起这部电影,得知影片背后的无奈与创作始终,才恍然大悟,一个个匪夷所思犹如气球版被一一点破:为了能够上映,影片中最关键的情节被迫删减了,造成了它灵魂的缺失,而它所想表达的厚重远比我们所看到的要深刻得多。

这是一部需要先看剧透的电影。

当你了解到影片中张九声的角色设定有多惨,再看这部电影时,观感会完全不同。

两个本可以促进观感,却因故被迫删减、未被提及的信息很关键:

1, 张九声的女儿已经死了,是为了在劳动中积极表现、因工作意外去世的

张译饰演的张九声被抓时,他的女儿只有8岁,他之所以历尽千辛也要去看电影,就是为了去见女儿的最后一面。

范伟饰演的范电影第一次为张九声放映《22号新闻简报》时,他并没有认出日日思念的女儿,因为他离开时,他的女儿才只有8岁,分别六年,他已经认不出长大后女儿的样子。

虚荣胆小的范电影之所以愿意帮张九声,并不是因为怕死,而是因为张九声在看电影时告诉范,他的女儿为了在劳动中积极表现、因为工作意外去世了。

乍一看,电影中的劳改犯张九声和放映员范电影是两种人。

一个是衣衫褴褛、有政治污点的在逃囚犯,一个是在队里人人讨好献媚、一呼百应、犹如土皇帝的电影放映员。

但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却又属于同一种人。

他们都是父亲,都是对儿女怀着深切愧疚与自责的父亲。

劳改犯张九声,因为他的政治污点,14岁的女儿不得不在劳动中卖力表现,争着干活儿、以消除父亲对她的负面影响,最终在工作中意外致死——张九声缺席了女儿的成长,却间接造成了女儿的死亡,他只能以看电影的方式,去见女儿最后一面。

放映员范电影,因为他的工作,儿子年幼时误食胶片清洗剂烧坏了脑子——这份工作对于范电影来说,意义与代价同样重大,既给他带来了荣耀与便利,也让他赔上了儿子一生的幸福。

所以,在影片中,范电影才会再三强调“我放映员的位置是任何人不能取代的”;

所以,范电影才会充分利用工作带给他的权威,以电影之名,在众人面前夸张地虚张声势、耀武扬威,无所不用其极——这是他唯一可以弥补、平衡内心痛苦与遗憾的方式。

相似的心路历程,让范电影懂得张九声对女儿的深情。

他胆小,畏惧张九声的恐吓,他自私,他本可以放走张九声,却为了表现、为了巩固自己放映员的位置向保卫科举报了张,但他依然有善良的一面,偷偷剪下电影胶片、趁众人不注意时塞给张九声做最后的纪念……

范电影代表了特殊时代背景下大多数底层民众——胆小怕事、为求自保随大流,但良善尚存。

2. 原版的片尾,张九声看到女儿的电影胶片被保卫科队员扔在了荒漠中,并没有像上映的版本中仅仅是挣扎了几下就被推搡而走,而是彻底崩溃、反复抵抗,最后遭受了保卫科干事们的群殴。

两年后的戏份是电影补拍的后续,被平反的张九声面貌一新,不像是劳改犯、更像是即将调离的干部,刘闺女洗净了脸、穿着花棉袄,变成了白白净净的大姑娘……这一切很正面、很积极,却仿佛属于另一个平行时空。

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个梦境,一段美好的想象。

如果你对历史背景有所了解,或许你会和我一样,觉得张译饰演的张九声是不可能活着走出劳改农场的,甚至,在最后被保卫科干事扭送回去的途中,就已经死了。

据说这部电影的灵感,来自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中劳改犯陆焉识逃出农场去看女儿纪录片的片段。

同样是西北、同样是荒漠,却让我想起了那个在历史上以残酷著称的劳改农场,和关于它的那部曾位居豆瓣高分榜、现在已全网下架的纪实文学。

无论是小说《陆犯焉识》,还是那部已经无法在豆瓣上找到痕迹的禁书,被送去西北荒漠劳改的犯人实际境遇都是非常非常悲惨的,即使是文字描述仍然让人不忍卒读。

“一秒钟太短,等待却很漫长。“

当你了解到它被迫失去了什么,便会理解这部电影的可贵之处,它的精彩与意义远远超越于我们所能看到的全部。

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能有机会看到《一秒钟》的原貌。

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主流媒体在介绍这部电影时,不必再避重就轻地说它的主旨是为了记录导演对胶片时代的怀念、表达文化贫瘠年代群众对电影的热爱。

毕竟,无论是张九声、范电影还是刘闺女,电影对于他们的个人意义,都和热爱并不粘边儿。

 2 ) 张艺谋导演生涯最烂的文艺片作品。

怎么说呢,我不喜欢的电影,我很少会刻意写影评批评,一般喜欢的才会写,毕竟就好像食物,你喜欢吃的,赞不绝口,难吃的,一句两句就可以囊括。为烂片写影评,其实是非常浪费时间的事情。但是张艺谋的《一秒钟》,也不是简单的好烂的范畴,还是多聊几句,非影评。 首先,《一秒钟》这个故事是崩塌的,老谋子喜欢用特殊时代作为背景,这种创作技巧其实是双刃剑,电影版《活着》其实比余华的原著要讨好审查太多太多,但是仍然没有受到审查的青睐,但是为张艺谋带来享誉世界的生于。很多人喜欢电影《归来》,但是实际上,《归来》也有《一秒钟》问题的端倪,就是把剧情的核心冲突,给到那个隐喻的时代,把人物的悲剧,隐身在时代里,另外我说过很多次,《归来》只有巩俐的神演技,陈道明老师真的是戏剧演技,电影演技还是太刻板而浮夸了。 我知道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非常喜欢陈道明,但是他演电影的演技,一言难尽。最有演技风格代表的,就是《无间道3》。 电影是这样的,我们在看电影,需要一个理由,也就是如何从走进影院,坐下来,到融入故事,最后共情。张译这条线的故事,虽然有剧情的阉割,但是从报道幕后补充的细节,仍然不足以让我们有所共鸣。对比《天堂电影院》多多最后的那个神级彩蛋,它的呼应是非常细腻,朴实且厚重的。张译的演技毋庸置疑,但是这一次张译实在缺乏对手的互动。范伟的演技不遑多让,但是角色和台词的设定,喜剧不合时宜,完全游离在电影风格之外,你看范伟的表演,就感觉在春晚小品《卖拐》的部分。这种跳脱感,立马让角色有了既定印象的侵袭。这在范伟以往的电影作品里,是罕见的。 好比什么呢?邓超演张译这个角色,突然在剧中唱“无敌是寂寞”,或者喊一句“we are family”。 范伟老师这一次的表演,真的是很差。 小女主的演技就不说了,青涩,游离于张译范伟之上,而且从预告片就感觉隐隐出戏的造型,虽然顶着鸡窝头,也做脏了脸部,但是整个手部的皮肤,一眼就是富养家庭的孩子。张艺谋选角向来精准,不管是巩俐,章子怡,董洁,周冬雨,都有一双会演戏的眼睛,但是这一次的小女主,眼睛清澈到,不谙世事,完全不符合这个角色的人物设定。 真正遭受苦难的人,眼神里的纯真,是有忧虑和忧郁感的。就好像当年希望工程那张有名的大眼睛照片。小女主这个角色,需要有光的眼神,但不是毫无故事和磨砺。 我是非常期待张艺谋的新片的,前几天我还说国内的观众对张艺谋陈凯歌和冯小刚等导演太苛刻了,没有想到今天张导就用这么一部作品打脸我。 这部电影不是烂不烂的问题,而是剪刀手让它支离破碎,而张艺谋的自我时代迷恋,同样让审美和表达支离破碎。 除了张译的表演,其他的几乎一无是处。

 3 ) “元中国电影”与作为电影创作的电影审查

这或许是一部“元中国电影”。影片的外部事实——撤档,审查,重拍,再撤档,可见的审查让故事的动机变得模糊暧昧,也让对文革的叙述再次成为没有历史的历史叙述。所有的人都像是受害者,所有的受害者都没有真名,人们的遭遇又和文革毫无关系。这样的故事完全可以放在任何一个时代,只有那些被扁平化的布景在“调度”(mise-en-scene)一词原本的词义——“舞台上所有的一切”的意义上,竭力向观众提示着故事的时间。

架空的历史舞台必须要有一个附着点来宣告结束或开始,补拍的结尾只不过是再次确认了1978年这个当代中国历史的永恒开端,这个以恢复高考和刘闺女重新性别化所标记的常新的历史时间,也就把故事封印这一节点之前的时间流沙之下。

电影作为记忆装置的另一面是失忆装置。影片故事所遵循的路径,一方面似乎是新时期之初第四代惯常叙述的微妙变奏。在第四代那里,人祸被替换为天灾,泥石流或洪水,某种突然降下的灾厄,而在《一秒钟》里,人的苦难则是日常事件的偶然叠加,打架斗殴,父母离婚,意外车祸等等,是人行为的失范,劳改犯和失去父母孩子的相遇不过是一个倒霉鬼遇到另一个倒霉鬼的故事。另一方面,它又延续着张艺谋《归来》中所倚赖的遗忘政治,《归来》将人的名字和文革的历史彻底遗忘,《一秒钟》里则是直接冲着电影胶片这一历史记忆的物质基础设施而去。影片没有提出在控诉什么在控诉谁的问题,却《一秒钟》通过电影给了一个媒介答案,胶片影像作为女儿唯一的留存,也成了克拉考尔说的“历史的孤注一掷的赌博”。

导演的预设是,历史的可写性在于电影,而《一秒钟》的可写性则在于作为集体记忆的电影。在审查悬停了一切和直接性对话的时刻,导演意图用作为社会主义日常生活的电影召唤出那个时代本身,使之成为不言自明的故事背板。但问题是,在这部因爱之名的电影中,有哪怕一个人是真的爱电影的吗?人们都另有所图,看女儿,做灯罩,讨饭吃,至于那些能看一整晚电影的“狗日的”人群,很难说他们对电影的狂热究竟出于爱,还是绝对的匮乏。当然,在另一个完全非历史化的逻辑中,这个时代的电影都是“非电影”,是政治的结果,因此它从一开始就表现为功能的失效,变成一堆烂肠子,人为搭建的大循环,遮光护眼的家伙。只有电影或者是胶片才是值得信任的,是最应该被珍视的东西,也处于不断被各种人的抢夺之中,就像抢夺语词和记忆。胶片的反面是人,胶片失效是由于人的愚昧,人之恶又替换了权力之恶。

与整部电影克制的视觉再现相比,只有洗涤胶片的场景充满了情感热度。女儿的影像固滞在影像之中,但她更是被凝固在新闻简报片的政治琥珀里。那么清洗胶片就不是再对历史的复现,而是剪裁——将一个人置身的环境全部裁掉,降解为一个人一秒钟里的动作重复。既然琥珀的晶体可以被清除,被琥珀囚禁的人又何尝不可被遗忘被舍弃?银幕之后,上映之前,已经给刘闺女预留了女儿的位置。

谈论历史的方式就是不谈论它,你画我猜的游戏,最终把游戏本身也画入了谜语之中。影片结尾是谜语和电影的一次自反,即——中国电影作为非历史的历史。那张遗落在荒漠中的胶片,一个无法长大成人的女儿的影像在客观世界的唯一实存,似乎在此刻必然地指示着真切的历史,或者至少是中国电影的宿命。头破血流的无名男人反复奔突在风沙之中,此番则是被人们拖拽着离开,他不再是30年前银幕上被天与地挤压到五分之一处的黑点,而是那些众多无法与遗忘对抗,留不下脚印的人的一个。背对前路,面朝荒漠,他像不像悬停在废墟之上,被热风扇动了翅膀的新天使?热风不可抗拒,那个更大的不可说的力量,把人从一个历史的现场拖拽进另一个。也正是这个力量造成了曾经作为第五代集体精神现象表征的黄土地在此刻的荒漠化,让历史彻底呈现为无根的,移动不居的沙丘。

在这个意义上,审查参与了创作,共同完成了电影关于电影本身的讲述——是审查使得电影只能以抽空历史的方式才能描述历史,正如影片中本应属于胶片的位置,被用来包胶片的报纸的空洞所占据,而胶片承载的历史与记忆遗落在沙海之中。维系着这段想象性的父女关系,维系着后人对这段历史的想象的,也正是这份一再错付的虚空。问题随之而来:这样的讲述无疑又预设了一个真切而可说的历史,但中国电影何曾真正地言说过文革呢?那么,是创作给审查预先留了位置吗?还是创作本身就充满了问题?所知的事实是,人们时常以记忆的名义去忘却,忘川之上忘言的人们,行走同时躬身扫去自己的脚印。

 4 ) 为了未来,向谁开炮?

历史尘埃里的一粒灰,落到现时今世就是一座山

《一秒钟》就是这样一部轻盈且沉重的电影。

故事开始于一片culture revolution时期的西北半荒漠,单纯从象征的角度来看,这片半荒漠是如此的应景,既是过去,又像现在,而相信看懂这部电影其实是毫无困难的,与之想比,探究国师的叙事方法,说实话,对《一秒钟》来讲是一件相对无聊的事情,因为其细致分化下去,这就是一个或多或少标准的“统计学”概念,只存在于叙事的内容也产生的结果是否为观者接受的问题。对于厌烦和现时主旋律唱反调,厌烦总是沉湎于过去反思,希望能多多讲讲我等巨擘之国大好河山、大好形势、大好未来的人来说,当然是没有什么接受度的,尚且也不必非费那九牛二虎之力说将出个什么必须让他们明白的道理来。但对于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意识、甚至不同的生命阶段相同的人来说,艺术家用他的语调来讲述,是要向能体会这一语调,可以自行消解叙事者与接受者之间距离的对象们表达他想表达的意愿的。从这点上回顾起来,关于国师,除了他有名商业大片外,《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有话好好说》、《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甚至《归来》,基本都是可见可感的乡土人情,这股乡土人情总是抱着一股国人生活中,应该有些盼头的期求,再回到想必很多人可以轻松看懂的论断上,如果你感受到了电影中这股期求,那么相信你就明白了这部电影。如果细致追问这份期求的力学特征,大抵可以由国师大概最有名的电影《活着》来概括,也即在电影内与余华书外所表达中国人始终向着“存于世”残喘的努力,可谓国民性,而在《一秒钟》里,这份诉求,尤指在绝望看不到边际的黑暗时代里,再看女儿最后一眼。

不过在《一秒钟》的故事中,还存在着另一部样板戏《英雄儿女》。《英雄儿女》讲的是抗美援朝英雄先烈们的故事,其中我们的英雄王成在守卫山岗之时,前有敌军,后有匪寇的情况下,哪怕战斗至几乎只剩他一人之时,依旧英勇杀敌,坚决抵抗,甚至在弹尽粮绝的危难关头,操起巨石砸向美国鬼子依旧勇斗不懈,在面对潮水般敌人即将失守之际,抱起必死之决心,向师部后援喊出“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最后用仅剩的炸药管与敌人同归于尽,堪称一代可歌可泣的无畏事迹。

细细说来,相信没有任何一名有良心中国人不会为“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句话而动容,因为那不仅象征着先辈们为了保卫家园而做出的不得不的牺牲,也象征着为洗刷中华百年近代屈辱所做出的有力呐喊,更是中华民族千年来舍生取义气节的凝聚。那么其实也不难发现,“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力学特性就是把胜利置于在了最崇高的位置,从而获得了一种超然的地位,为了最崇高的目标,当然“我”也即英雄王成是可以牺牲的,这在绝对意义上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如果失败,这背后的代价可能就是人可否继续存续生存等至关重要的生死存亡问题,这是功利主义的计算,当然也可以说是非常时期当然要用非常办法来面对的不得不方法。

而当已经渡过了那段共和国艰辛斗争的岁月,回到现时今世时,我们无疑又有了新的时代话语,即“发展的问题只能靠发展来解决”,“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与“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对比而看,发展无疑就被放到了一个类似“胜利”一样,至高无上的位置,那么这就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栗如,如果现在那些亟待被先富带动起来的“后富”的穷人、打工人们,他们想改善自己的生活境况,但是假如他们想改变生活的努力,可能会“破坏”富人们创建的“优良、可持续”的发展环境,进而影响发展怎么办?那么这个时候,因为发展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了发展可以继续高速保持,想“后富”的穷人、打工人们的利益诉求也就不是很重要,甚至要被置若罔闻了,所以也就只能牺牲想“后富”的穷人、打工人们的利益和诉求;又栗如,如果现在备受所谓“男权社会”压迫的女性们想要改善自己的被剥削的、被压迫的弱势地位,但却可能会破坏男权主导的社会高速发展模式,那么,因为发展至高无上的地位,也就只能“被迫无奈”地压抑女性们严正又合理的诉求了。所以实际上,这些个新时代话语的真实本质,其实就是一套话语体系上和实际操作时的伪概念,因为发展的问题不可能只能靠发展来解决,就像只经济发展并不会解决所有问题,甚至可能连经济问题自身都解决不了,要不然就没法解释为什么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的人们手里的钱呈指数增长越来越多,却为什么还是那么重男轻女等等一样诸多问题,而反而可能更为其此时发展的不充足,向未来发展的大饼愿景看去,而进一步增添加剧现状不公平的合理化,而且也许正是因为其他方面有所亏欠,而且亏欠太多太多,所以才会一直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打造成正当性,这也正进一步在无形中体现了某些现时至高无上的“可笑”律令的二律背反。

那么秉持着这种二律背反的视角再来看电影,电影中的戏剧张力也就一目了然了。那个时代毫无疑问是以一种不可撼动的思想作为最高存在的,引申下沉,张九声因为成分不好进而劳改时,劳动改造就是他至高无上的律令,这也就与他逃出劳改农场看女儿最后一眼的正常人类具有的情感呈现出了不可调和的力学冲突,当然也就成为了不被容许、必须抹杀、犯罪一般的存在。在此基础上,那个只存在于胶片上、影像中、记忆里的女儿,也就成了整片的麦格芬,而胶片遗落两年后的补拍光明“新生活”段落,则坐实了女儿以不在世的麦格芬属性,因为如果女儿还活着,来找胶片就不符合人物最大的动机,以此也就能反推出删减部分的大致内容。

单纯为了活着而活着,与为了逝去之人而活着的人相比,实际上就是彻头彻尾的虚无,但这是彼时之人存在的最高律令,同时也就是对culture revolution最大的批判,国师展现的这一真相,活着的虚无,也是对时代的控诉。表面上,《一秒钟》有着一个元电影的外壳,它借由一位“罪孽深重”的父亲最后的希望可以目睹已经逝去女儿在荧幕上的“永生”组成了故事,而实际上,电影则借由只存在一秒钟的两帧实体胶片所组成的非罗兰·巴特刺点,探究了culture revolution整个时代的不同知面(张九声,刘闺女,范电影),此时的“元”,除了依旧是那个一元的“元”,更是一个主客不分离、过去与现在不分离,轻盈与沉重不分离、彼时与此时亦不分离的“元”,悲剧上演于历史和电影中时,尚且可以观而置之,而现在依旧很多崇高的“经济发展解决一切”、“重回世界之巅万事皆好”等等丝毫不容置疑的最高律令,却会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一次次以类似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式的二律背反地要求国人们驻足后再细细思量,到那个时候,可能就需要你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回望那段曾经的历史记忆,与它巨大的悲剧所带来的情感,可以说,理解了这种情感,你不单单只会理解这部电影,更会理解面向未来我们应该走的方向和不应该去再次尝试的险途,到了那时,我们可以说,过去的一粒灰,落到现在成为了一座山,兴许也能在明天,变成一块真正可以踏之其上、回首侧望的垫脚石。

 5 ) 天涯父女

《一秒钟》号称是张艺谋的回归之作,实际上,也算是风格上的回归,抛弃精致化的表述,简单粗暴的镜头语言,自有其蛮横的力量。张艺谋的审美一直是中式的,西北的,俯视的,洗净铅华之后,贴合自己审美的表达,显得更自然更流畅。就电影的画面和镜头语言来说,我是喜欢的。场景放在荒芜的西北沙漠,开篇镜头就是一座又一座沙丘,绵延不断的黄沙中行走的小小的人,沙海无边,人力有限,主人公的渺小和沙漠的广袤形成鲜明对比,极端的生存环境隐喻了主人公生活的危险,在莫测的环境中,小小的人顶着酷热和干渴走在看不见希望的小路上,他要干什么?心中怀着什么信念?

谜一般的主人公穿过莫测的沙海,来到小镇上,鬼鬼祟祟停留在电影放映室门外,遇见了同样鬼鬼祟祟的女孩。张九声鬼鬼祟祟,是因为他的身份见不得光,一旦被人觉察,就会失去自由。刘闺女鬼鬼祟祟,是边缘人物的自我放弃,生活从一个谷底跌落下一个谷底,无限下沉的时候道德和坚持都可以放弃。两个鬼鬼祟祟的人相遇了,一个要看电影,一个要偷片子,两人的立场南辕北辙。张九声追逐着刘闺女从夜幕追到黎明,从沙丘追到公路,从步行追到乘车,片子几经易手,总是一个穷追不舍,另一个誓不松手。这段长达十多分钟的追逐是诗意的,带着浓浓宿命感。

张艺谋擅长拍追逐,不论是《我的父亲母亲》中章子怡在林间喜悦的小鹿般的奔跑,还是《一个都不能少》追着拖拉机和汽车的瘦小身影,他的电影里充满了这类永不放弃的倔犟少女,或是追寻恋人,或是追寻学生,或是追寻公义,少女们纯粹热烈的追寻撑起了电影的骨架。在《一秒钟》中,追逐不再是少女单方面的表演,不再是明亮的无所求的单方面的追逐,而是中年男人张九声和孤儿刘闺女双方的角逐,对比张艺谋以往的女主角,刘闺女这个角色更野蛮,更具兽性,小女孩蓬头垢面,脏兮兮的衣物,不去看那双水灵灵的眼睛,不听那尖细的嗓音,根本看不出是女孩。一见面就偷东西,打不过就要动刀子,还会背地里出阴招打闷棍,点缀着枯黄骆驼草的荒漠上,这个有着无畏眼神的孩子根本就是个狼崽子。张九声从一开始下狠手,到发现她是女孩子后留手,再到后面扔咸菜给她吃,对这个抢片子的敌人心肠一点点变软,归根到底不过因为她是女孩。

卡车上,张九声编了一个谎话,说自己是刘闺女爸爸,孩子不听话,赌气离家出走,话语间完全是个恨铁不成钢又担心女儿的朴实父亲。司机按着刘闺女头要她叫爸爸,认错。刘闺女吃了个闷亏,即兴也编了个故事。在她嘴里,她爸是个陈世美,为了外面相好的,抛下老婆孩子,老婆病死了,孩子找上门来,却依然不管,任由相好的追打自己年幼的儿女。这两个故事,都是编出来的,却也都是真的。张九声拼死护着的那部22号,里面有他女儿的镜头,他历经艰险来到第二场部,为的就是看一场电影,看看他的女儿。他因为犯了错误,老婆划清界限和他离婚,女儿也带走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女儿是出走了,走的和他是两条路。刘闺女住在破烂的小院子里,家徒四壁,除了年幼的弟弟再无其他亲人,姐弟俩相依为命,连刘闺女刘弟弟这二个名字都是随口取的,她也的确是被自己父亲抛弃了。

两个边缘人凑到一起,对视过眼神,迅速就认出对方来,刘闺女是第一个叫破张九声‘坏分子’身份的人,张九声是第一个主动向刘闺女提供保护的人,他们原本敌人的关系变得模糊,掺杂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信任和一点点心酸在里面。相比起这两个深陷在厄运里的大小困兽,范电影的角色弱了许多,这个人太过文明,太会讲大道理,太懂得算计,所以孱弱不堪,近乎于可笑。张九声看电影是为了看女儿,刘闺女偷片子是为了编灯罩,只有范电影,是真正依托在电影之上的,电影是他的工作、身份、荣光,没了电影,他什么都不是,所以他必须利用好电影的一分一秒,利用的彻彻底底,为自己造势,为儿子开脱,为未来谋划。张九声、刘闺女和范电影集合在一起为弄脏的片子清洗时,是电影里为数不多的轻松画面,皮影戏一般,人们上上下下,水流潺潺,蒲扇轻缓,仿佛一切等待都是为了幸福,而幸福就在触手可及的不远处。

张九声费尽心力追来的片子,范电影举全场之人忙活了一个下午,刘闺女高风亮节的完璧归赵,22号片子里的画面却只有一秒钟。东风粮店,14岁的女学生,扎着两个麻花辫,笑呵呵扛着面袋一闪而过。张九声在放映室的小窗口里,看着那划花的片子潸然泪下,一遍又一遍。范电影说,再看一遍还是一秒钟。张九声不为所动,刀子的冷光刺破昏暗的房间。范电影于是把片子连在一起,给他循环播放。东风粮店的新闻不停出现,一秒钟过了,又是一秒钟,张九声看着电影里的女孩,沉浸在不辨虚实的幻梦里。刘闺女站在椅子上,问,哪个是你闺女。张九声却不敢用手去指。刘闺女看着幕布上出现的少女,在影片的一片颂扬声中嗤笑:也不怕被面袋子压死!张九声暴起,一脚把她踹翻。马上又后悔,去拉她起来。两人继续看着那一秒钟反复播放,却没人再提及女儿。

电影名叫《一秒钟》,‘一秒钟不够’这句台词是点睛之笔,可是核心讲的不是电影,至少不是电影里的这一秒钟。我倒是觉得,电影的核心是追寻。追寻被剥夺的逝去的回忆,追寻残生所存在的意义。

张九声的女儿,是早就不在了的,那封皱巴巴的信,跋山涉水穿越荒漠,不过是想在电影里最后看一眼女儿。他走的时候她只有八岁,六年过去了,她长什么样他都不知道,可他再也见不到她了,他只能在这一秒钟的胶卷里去凝视自己的前半生,自己作为人的感情,作为父亲的愧疚和悲痛。刘闺女的爸爸,也是不在了的。他们两人被保卫科的人乱棍打倒,背对背捆绑在电影院里,刘闺女看着电影里女儿找到爸爸的桥段,羡慕地说,我想我爸了。只有一个东西再也不在的时候,才需要借助外物来追忆。这一幕,黑灯瞎火的放映中,头破血流的两个人,却有了丝父女的感觉,至少在那一瞬间,他对女儿的愧疚,她对父亲的追忆,是实打实的,要不怎么理解这种惺惺相惜。张九声愿意为刘闺女和刘弟弟出头,甚至在逃出包围后又返回电影院,难道不是在刘闺女身上看到了自己女儿的影子?刘闺女放弃了偷片子的打算,把拿到手的22号片子交到范电影的放映室,难道不是被张九声对女儿的感情所打动?他们虽不是父女,却胜似父女。

这是一个失意人抱团取暖的故事,一个失去女儿的中年男人遇到一个失去父亲的稚龄少女,那卷被命运铭刻的22号片子把两人联系到一起,至此他们的命运纠缠在一起,再也分不开,这个世界上只有她能懂他,也只有他能懂她。她听到他在押送途中的嘶吼,翻过沙丘捡起那张包着胶卷的报纸;他知道她的心思,临走时拜托范电影把那个胶卷灯罩送给她。阳光下的胶卷很美,阳光下的沙砾也很美,但那片被反复追寻的一秒钟,永远掩埋在沙砾之下。

故事里,没有人追寻到结果,追寻这个行为的意义也被解构。家庭已然破碎,人生已被打断,逝去的感情再也不会回来,就像死去的人不能复活,作为人的存在也被抹去,粮店楷模女学生的相貌被沙砾掩埋,逃出来的张九声走在被押送到农场的路上,兽一般的刘闺女依旧要回到那个冰冷的洞窟一样的家里,什么也没改变,甚至那一秒钟到底存不存在,也不得考究了。意义的湮灭,就像行走在沙丘上的人影,无论你是昂首阔步,还是连滚带爬,总是会被沙漠吞噬掉,化作沙砾其中的一颗,淹没在苍茫荒漠里。

这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故事里,温情太少,残忍太多,那一点点的人性不足以点亮遍地沙砾。我更愿意相信,胶卷被掩埋后的黑屏是结尾,穿着新棉袄梳着麻花辫的刘闺女太过符号化,也失去原本粗粝蛮横的力量,卸掉尖刺的玫瑰不会变得更美,反倒让人心痛,穿着新衣服拴着白毛巾的张九声走在那片沙漠上,已毫无意义,甚至换了清洁面孔的他们,也失去了曾经的默契。天涯父女只停留在那困兽之斗的四目相对中,那随着招手滚落的泪水,那烈日下拼死回头的执拗,我们都知道,失去了永不再回,消解了的再无痕迹。一秒钟,就真的只有一秒钟。

首发于公众号:不谈情只YY

 6 ) 张艺谋把她拍得太「假」了

今天看新闻说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一秒钟》票房过亿,我也终于想起来我还有个公众号要写了。

看完《一秒钟》之后,我也看了很多大家关于电影情节、故事结构甚至审查删减等各种各样的话题的讨论。

不过以我的体感来说,被讨论得最多的,还是新一代「谋女郎」刘浩存

「谋女郎」刘浩存

刘浩存当然是一个有前途的女演员,《一秒钟》当然也是一部有诚意的电影,但是,在这部电影中,如果不带有特殊的个人审美色彩(张艺谋显然带有了这种审美色彩)以及戏外对于演员个人的颜值滤镜来评价角色的话…

是的,刘浩存所饰演的刘闺女一角,实际上是非常薄弱的。

甚至不夸张地说,从成片结果来看,刘闺女这个人物的人物可信度极低,给人的感觉非常不真实。(没有冒犯的意思)

而这种人物塑造上的不真实,当然是很多方面的,其中包括演员本身的稚嫩等等客观因素,但这里我只说我认为导致这种不真实产生的、最为致命的问题,那就是:

选角。

因为演员的素质是有区间的,导演怎么调,她们就怎么演。所以其实对于成片的那种脱离现实的感觉,导演要负的责任更大。

当然,我这么说可能有一点尖锐,我先抱歉。

但是这也的确是事实。

根据故事设定,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西北某地,一个基本无父母可依、并且还有一个弟弟需要照顾的穷苦小女孩刘闺女。

她应该是什么样,才具有可信度呢?

这一点,可能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但是,不论如何,这个女孩子,绝对不会看上去像我们现在的普通小孩一样健康、纯净、白嫩。

为什么呢?

一方面,以物质来源来看,刘闺女家的长辈对于她的抚养和物质供给,是很匮乏也很不负责任的(由车上刘闺女讲的故事可知,以影片来看,父母及长辈均缺),加上她年纪尚小,劳动能力低,所以除了组织和邻居接济之外,她的物质诉求只能通过旁门左道实现,难度也不小。

所以,这就注定了刘闺女物质生存上不可能富裕。

而对于成长期的小孩子来说,穿用都还可以凑合,但是如果饱腹难度都很大的话,那么这种生活条件比如对于他们有更实际的影响,那就是身体上的营养不良(可根据具体条件分为高度、中度、低度不同档)可能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包含但不仅限于发育问题等等。

另一方面,以物质消耗来看,刘闺女除了需要负担自己的生活以外,还要负担更加年幼的弟弟的生活,自己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这些前情提要,基本上都已经从侧面刻画了刘闺女的健康状况,进一步划定了刘闺女的形象落点——

她得是个不起眼的姑娘。

这种不起眼,我再翻译一下,叫做「黯淡」。

对,刘闺女需要黯淡。

什么意思?

为什么好好的一个小女孩,非要黯淡?是不是见不得人好呀?就因为人家家里穷,人家就得不起眼,就得黯淡吗?人穷志不短不行吗?

诸位,我知道,包括国师在内,大家肯定也有很多道理,认为刘闺女就是刘浩存这个形象,但是从人物的合理性出发,它又的确是有缝隙的。

我所谓的刘闺女需要黯淡,不是指她需要在影片中体现出一种垂头丧气的感觉,也不是指她眼睛里不可以有光,而是:

时代会赋予人一种时代本身的色彩。

秋菊属于她的时代。

张艺谋电影《秋菊打官司》

魏敏芝属于她的时代。

张艺谋电影《一个也不能少》

她们作为角色的说服力,是一目了然的。

大家甚至可以可以更通俗地把这种时代同化力理解为,大环境必然会给个体们烙下独特的环境印记。

尤其那又是一个较为「集体主义」的年代。

就着《一秒钟》,我们来看看张艺谋拍的看电影的群众的群像:

我们随机选择其中几位女孩看一下: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感受到,这些群众演员,她们固然也不是那个时代的人,但是他们脸上都很统一地有一层浸泡在普通的生活里的「灰」。

这层灰,不是化妆师给演员脸上抹的那些深色的粉底,而是他们同样地在这个时代里、同样普通地活着。或许当聚光灯照过去时,他们也有各自的明亮,但是在一个集体的环境下,她们也是不敢发光的——这才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人的特点。

或者你也可以直接把这种特质理解为「不像明星」,就像个普通人。

像或多或少地受过生活的折磨——

因此有了一种看电影的渴望。

这是我理解的《一秒钟》。

也是我个人赞同《一秒钟》是张艺谋写给电影的情书的点:

在那个物质匮乏、信息闭塞的年代,人们依然在内心深处有一种对「非现实」的渴望。银幕上的电影,实际上并不一定是让观众们都喜欢的,但是不论对于放映员还是对于观众,电影都能够满足他们的一种刚需性的「寄托」与「逃避」

基于这一点,我认为国师在做这个片子的时候,是非常非常真诚的。

他有关于那个年代的感情,关于那个记忆的抚摸和依恋,从创作姿态出发,他是一个非常值得敬佩的电影人。

… 只是在「谋女郎」的审美上,私人化了一点。

他并没有把电影中群众们身上那种一以贯之的黯淡,延续到刘浩存饰演的刘闺女身上。

相反,她明亮得刺眼。

刘闺女虽然穿得很邋遢,还搞了个很出戏的爆炸头(我下篇再吐槽这个爆炸头!),但是不论是眼神还是肢体,都称得上「神气」,称得上「纯洁」。

她连说谎的时候,眼睛里都亮晶晶的。

哭的时候也是。

哭得很美,也很真,我见犹怜。

但是问题就是,它会让人觉得,这个女孩在过去的那十几年的成长中,被保护得很好,不曾受到生活的折磨。

她的一切,看起来都太新鲜了。

新鲜得像动漫中的人物,让人难以感受到生活的风沙与粗粝。可信度很低,低到几乎让人觉得张艺谋看走眼了。

没错,当我们站在一个特别写实戏的角度,来看《一秒钟》的时候,可以非常笃定且自信地说,这个人物是不成立的,是「选角失败」的。

但是!

但是!

这里,我想再给出一个新的可能性。

那就是,假如说,刘闺女本来就是不存在的。

假如说,刘闺女,实际上只是张九声被放出来之后,心里想象出来的一个虚假的、被他主观美化过的人的话,那么这个故事、这个选角反而格外成立。

也就是说,如果这样的话,这个故事真相就变成了:

1、张九声因为知道女儿在积极抗面袋子的过程中,意外身亡,所以即便冒着巨大的风险,也要去电影院看那一秒种的女儿,最后被捉回去了。

2、张九声被放出来之后,因为过于思念女儿,而又没有生活的寄托,所以在年事已高的日子里,记忆和精神出现了一些问题,他想象了一个刘闺女,想象了一个《一秒钟》的故事。他为自己编织了一个自欺欺人的残酷童话。

这充分符合了我们前面说到的,电影的「逃避性」——

失去了一切的张九声,面对不了那一切。他必须骗自己。

如果站在这个角度,那么,选择刘浩存,就恰好是一个完全站得住脚的决定。如果她只活在张九声(或者张艺谋)的记忆中,她就是应该被美化的。

如果是这样,我们就无需再诟病刘浩存这个人物——不论是跟外界的关系的处理(对张九声和小混混到底是什么感情),还是跟自己的关系的处理(到底对生活的态度是什么、对弟弟和未来的希冀是什么),都过于模糊。

并且也只有站在这个角度,故事的简陋(如果它只是被加工过的回忆,它是可以这么简单的)、洗胶片的戏剧性、和沙漠中的行走,才显得格外痛苦、格外哀伤、格外浪漫。

我不知道这个解读,是否是我自作多情,但是我觉得它也是成立的,所以写出来给大家参考。

关于导演的真实创作意图,其实在电影被拍出来的那一刻,其实就已经交给了观众。大家可以随便理解。

从我个人出发,我更愿意相信导演的《一秒钟》,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场似是而非的梦、半真半假的谜。是他的遗憾。

就如同我愿意相信,那个在风沙中踽踽独行的清瘦男人,

根本不叫张九声,

而是叫做,

张艺谋。

:)

————————————————

公众号:宋雯婷(ID:swtstory)

有提问欢迎来微博找我,搜:宋雯婷sweety

公号后台发送电影关键字如《我不是药神》获得相关电影评论、发送演员名字关键字如「章子怡」「姚晨」获得演技或相关评论。

微信扫码或搜索公众号名字即可关注。

 短评

女主的选角差到匪夷所思的地步,每次感觉要被带入戏里,小女孩一说话,立刻被酸得牙倒了。戏外比戏里精彩得多

6分钟前
  • StAn
  • 还行

《一秒钟》面子上讲的是对胶片电影往事的缅怀,但骨子里却是更直击观众内心的时代悲剧与情感表达——张译饰演的张九声与刘闺女两个陌生人因一盘胶片引发各种误会再到最后和解。故事里有太多让人五味杂陈的情节:张九声对见女儿的渴求,虽电影里没表明,但可猜测:他女儿早已去世,所以为了女儿《新闻简报》里出现的那一秒钟镜头他泪流满面,重复观看乐此不疲,甚至为那截被人丢弃的胶片歇斯底里;范伟饰演的范电影这一角色更复杂多面,一方面为保住自己工作举报张九声,同时也冒很大风险将张九声女儿那段胶片偷偷剪下给张九声.....电影在演员精湛演技下更触动人心,这就是大导演的功底,返璞归真,化繁为简。时代的浪潮下,你我无非只是一根野草,一粒沙子,被时代裹挟,被风沙掩埋!

8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你是个坏分子,我要让保卫科的人来抓你!”很重的历史中很轻的一瞥,却无法真的轻松。每个人揭开后都是一身伤疤,然而还要笑着去回想面对,能不拧巴吗?就像结尾多余的那场戏。国师走心的一部,能在目前拍出并上映就算奇迹一种。另,浩存妹妹天籁之音,眼睛里有星星。

11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把电影还给电影

16分钟前
  • kulilin
  • 推荐

抓人那段,突然黑屏了,一开始我以为是故意的,后来放映员进来道歉,说放映事故了不好意思,正在调整。旁边阿姨说:我还以为崔干事进来了。

17分钟前
  • R
  • 还行

挺酷的(但要命两年后我怎么看出cp感了

18分钟前
  • 马吟吟
  • 推荐

很遗憾地说,张艺谋已经丢掉了重现一段历史的能力,以往对时代标志性气质的提炼,被道具与布景的勉力贴合所取代。当镜头扫过表情松散的群众,如同在紧绷的小品式桥段中插入了可有可无的缓释剂,而这本应成为影片最刻骨的内核。演员表演的精准反倒让他们失了魂,对时代的回眸仅仅在他们于荒漠上奔跑的那一刻显露出端倪,而这恰是他们对身体失去控制的一瞬。当然,这也是张艺谋早已熟稔于心的技能。

20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较差

张译我太可了,范伟有点浪费,刘闺女有点演,刘弟弟像一个有哮喘的富贵小公子……

23分钟前
  • K
  • 推荐

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给电影的情书,整个电影没有人是爱电影的。范伟放电影,但在编剧写法上其实是丑角。他不爱电影,他只是迷恋放电影给他带来的“虚假权力”,所以他会举bao张译,他又是受害者,所以会给张译胶片。张译这个角色全程“追电影”,但也只是因为里面有他死去的女儿,他是被劳改的知识分子,他一定是和《英雄儿女》的氛围完全背离的,他也不认同简报里所谓的争先进。ge命群众呢?他们是爱电影吗?不是的,他们只是贫瘠,他们负责倒映那个十年导致的精神贫瘠和集体狂热(合唱赞歌)。所以整个电影里没有人爱电影,都是受害者。这不是什么狗屁情书,这是恐怖片。整部电影也被删成了牛车后面的胶卷,都是窟窿。

25分钟前
  • 3号厅检票小哥
  • 推荐

(含细节剧透)映后有观众问导演,为什么张译不直接去找女儿,而是从胶片里找?张译笑着看着导演,导演犹豫的看着张译,我做为主持接了句映后我告诉你,然后每一场我都当作彩蛋告诉观众,甚至在这条短评里。是的,女儿其实死了,据说是为了争着当先进。但创作者没法告诉你,只能观众从细节里去揣摩。“被迫”弱化这个设定后,整部电影的情感削弱了太多,观众甚至很难代入张译做为父亲对女儿的那种极端思念之情。电影的每一个人的行为动机结合时代背景来看,都是让人唏嘘的。这也正是这部电影的可贵之处。而做为感受到导演这份表达的观众,最好的方式,就是给予更多掌声。希望这个剧透,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全片的情感表达。

26分钟前
  • 阿德
  • 力荐

拍得哪儿是电影啊,是那个年代被埋没的人。

30分钟前
  • 判官
  • 推荐

《归来》只取最后结尾处拍,因为原著《陆犯焉识》之前涉及到的史实不好拍,《一秒钟》也是,张译逃出去的那个监狱只敢提一嘴,也不敢深究。发生在不久之前的历史,全是禁忌,只能绕着弯儿作为背景。知道这个背景之后,再代入电影中去,就知道张译为想看那一秒,可以顷刻间变得如此凶狠,也因为不能珍藏那一截女儿的胶片,如此心痛。电影一切看起来朴质简单,沙漠之中两个小小的心愿,女孩的历史不能深究,张译角色的历史也不能深究。一深究,就是历史真相的残酷,就是技术原因必须修改。可说与不可说,电影内与外,都还在继续发生。

35分钟前
  • 邓安庆
  • 推荐

给公映版7分,给未遭审查删改的原版8分,给没有自我审查的不存在版9分。有公映版漂亮的骨架搭在那里,可以想象如果创作完全是自由的,那副骨架能丰满成多么有血有肉有骨有皮的样子!虽然张艺谋一开始就说了“政治和苦难是既远又淡的背景”,但“非不为也是不能也”与“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是两码事,这样一个小格局的故事,如果失去了大时代的背景,它就什么都不是,因为它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弧度只会发生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即便导演真的只专注于这个小故事,大背景也应该如实地躺在那里,而不是被疏远和淡化。然而,即便经过了疏远和淡化处理,大背景已然如出厂自来水般无毒无害,却还要被进一步删改,伤筋动骨,丧心病狂。贾樟柯说得好:“电影事业,不能这么搞。”大环境如此恶劣,每一个还怀揣梦想坚持为文化事业做贡献的中国人都是可敬的。【广百】

40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一秒钟太短,不够。”但历史啊,连一秒钟都不会留给普通人。

44分钟前
  • 空山
  • 推荐

张九声打了一架,被判了八年(可能不止八年)。小张才14岁就争着抗粮袋,因为只有争着干活才能消除张九声对他的影响。讽刺的是,她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反而香消玉殒。张九声不是不去看女儿,而是已经看不到女儿了,新闻简报是他看一眼女儿的唯一方式。这也是为什么刘闺女说小张“怎么没被压死”时,张九声会有那么大的反应。更讽刺的是,小张死亡的剧情被删了。少了一段小张死亡的剧情,多了一段刘闺女梳妆打扮、穿新衣服的剧情,因为……电影之内,电影因为技术问题放不了了。电影之外,电影没有技术问题,但还是放不了了。虽然最后还是放了,但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戏里戏外的巧合,让影片的讽刺力度成倍增加。

48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大家想不想看电影!狗日的我能看一夜!悲歌不准须欢唱,垂泪。

53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力荐

导演对“胶片时代”一去不返的致敬,也是对“看电影”这件事细致入微的回忆与热爱。范电影,名字就是最直接的情怀。那个年代,多少人想当放映员,看电影就跟过年一样。电影放映员001号搪瓷杯,至高身份的象征。这是一部“电影放映员技术普及片”:范伟清洗胶卷的仪式感叹为观止。“这上面都是各行各业的先锦人物,他们脸上不能出现你肮脏的手印”;这也是一部“聚集看电影回忆篇”,台下台上窗台都是观众、放映时跟着合唱、映后搬凳子散场…勾起无数情怀;更是一部“当代文明观影指南”:开场后鸦雀无声,自觉不受任何旁物分心。回想当今,我们经历着的指尖放映、独自观影、干扰观影…无限唏嘘。

56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很讽刺,文化贫瘠时电影才是至宝,放映员才是众星捧的月,现今变的早已不只是定位,更遑论虔诚与尊重。严歌苓绝妙的《陆犯焉识》又被拎出一段,但令人悲鸣的故事总被干扰,尤其是仿如两个次元的表演。在剑拔弩张之后,实在很难信服二人会仓促产生某种父女般的羁绊。新谋女郎有太多需要锤炼的地方,久别重逢那个微笑如此章子怡,就更显拙了。结局被删,影响至少有半星。没办法,国师回归当年与乡土,真有太高期望。两星半。

57分钟前
  • Mr. Infamous
  • 较差

关于放映电影的电影,吹拂尘土想起曾经的电影院回忆。小戏大拍,所有的故事都是围绕着电影胶片而起,人物感情淳朴且真挚,所以很能够触动人心。戏眼是《英雄儿女》,截取的几段都是极具代表的片段,父女情的主题也和故事互文,尤其片中观众随着电影合唱歌曲,片外的我也能默默在心里合唱。戏核是22号新闻短片,也影响着结尾的至少三种可能性。如果刘闺女拿到胶片就很圆满,没拿到胶片却假装包起来挥手尚可抚慰伤痛;而多出两年后再寻却是空空,就不那么自然了,总之是增加了复杂度。

1小时前
  • 十一伏特
  • 力荐

就看这个创作态度、创作能量和在创作上的生命力,再看这个对艺术、对历史、对个体生命审慎尊重的态度,我们谋就比那个做作的陈凯歌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1小时前
  • 阿柴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