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不倒

HD

主演:比利·克鲁德普,迈克尔·奥吉弗,比尔·普尔曼,托尼·夏尔赫布,马修·莫迪恩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大而不倒 剧照 NO.1大而不倒 剧照 NO.2大而不倒 剧照 NO.3大而不倒 剧照 NO.4大而不倒 剧照 NO.5大而不倒 剧照 NO.6大而不倒 剧照 NO.13大而不倒 剧照 NO.14大而不倒 剧照 NO.15大而不倒 剧照 NO.16大而不倒 剧照 NO.17大而不倒 剧照 NO.18大而不倒 剧照 NO.19大而不倒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大而不倒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详尽描述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及那些在几周之内决定全球最大经济体命运的权力人物。通过对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的聚焦,本片也深入揭示了华尔街与华盛顿之间的关系。现实往往是最令人惊悚的。本片根据《纽约时报》首席记者及专栏作家安德鲁•罗斯•索尔金(AndrewRossSorkin)的畅销书《大而不倒》(TooBigtoFail)改编。放射治疗室我的高考我的班幽幻道士第七谎言粤语版曼达洛人第二季草莓百分百2011虹色病历簿胖嘟嘟的革命神犬出击黑暗之风第一季倒数时刻清醒梦2之疯狂快递为父寻仇诚实房地产执行者给你我的独家宠爱第二季远征!远征!德·帕尔玛跑女战国行SP敲2021魔符鲸2022守婚如玉山椒鱼来了搞定岳父大人2012椰岛情仇29片棕榈叶死水探秘古崖居饥饿游戏3:嘲笑鸟(上) (国语版)CODE:M代号海市蜃楼吸血鬼的印记大逃杀2000深海X异种压岁钱双面宠妃闯关记鬼娃的诅咒魔鬼卡车打架吧鬼神八卦掌之潜龙勿用秘密花园1993

 长篇影评

 1 ) 非文艺界视角来看金融危机

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前,关于2008年金融危机最有名的电影大概是马特·戴蒙主创的纪录片《监守自盗》(文末有影评链接)。而我们知道文艺界人士通常是持左翼政治观点的,《监守自盗》没有采访到金融风暴中心的人物,从对外围人物的一系列采访和自身的推理,得出了这么几点立场:
1. 监管缺失。
2. 华尔街贪婪,不合理的高薪。
3. 保尔森先让雷曼破产又救AIG并且向银行注资有猫腻。
4. 奥巴马的金融班子仍然是搞金融危机的这批人。
5. 评级机构和学者与金融业界的利益冲突问题。

非常明显的左翼观点。对于第1点的争执没有定论,甚至有观点认为是“监管过多”才导致了金融危机,核心是美联储的法定利率扭曲了市场,造成了过热和泡沫,应该由市场决定利率,再加上美国政府给两房兜底,让放贷者更加肆无忌惮。第2点和第5点是老生常谈,我在《监守自盗》的评论里已经谈过这一点。

剩下的第3点和第4点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美国财政部和联储的这帮人,到底是不是好鸟?在这第一点上,由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索尔金的畅销书《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意思是太大了而不能倒闭)及其改编的同名电影给出了争锋相对的观点,它详细讲述了从雷曼兄弟倒闭到7000亿救市计划中,以布什政府的财政部长保尔森为核心的金融班子是如何决策和力图挽救金融危机的。我不知道这有多少纪实,有多少戏说,但是至少情节环环相扣,逻辑自洽,还是颇有说服力的。毕竟,金融危机本身对华尔街本身和当局都并无好处。

<图片6>

这篇文章不能算一篇影评。由于片中情节紧凑,涉及不少专业细节,这篇文章更像是一个详细的剧情推演,来帮助你理解。那就让我们来看看,从当局的角度,这场危机是怎样演变的:

陷入困境的雷曼兄弟在寻求帮助,保尔森帮着牵线了巴菲特,而雷曼CEO迪克·富尔德嫌巴菲特狮子大开口而没有同意,因为还有潜在买家韩国人、美国银行和英国的巴克莱。不久之后他就会后悔这是多么错误的决定。

<图片3>
<图片2>

美联储提供了300亿美元的担保让摩根大通收购了贝尔斯登,后来房地美和房乐美又陷入困境,这事关无数普通人的房子和中俄等国的投资利益,当局将两房国有化。保尔森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相当于美国央行行长)以及纽约联储主席盖特纳为了避免留下当局会接管一切的印象,决定不再直接出资帮助雷曼,只负责敦促和牵线其他机构对雷曼的收购或帮助。保尔森甚至召集了高盛、摩根大通、摩根斯坦利、花旗、美林的CEO要求他们兜底拯救雷曼。

<图片1>

而富尔德把韩国人当傻子,想让他们把房地产贷款的不良贷款也一起买了,又毁掉了和韩国人的生意。自顾不暇的美林抢先和美国银行完成了并购,最后关头英国监管部门又否决了巴克莱收购雷曼的申请。保尔森让SEC(美国证监会)主席出面暗示让雷曼申请破产。其原因是避免留下“用纳税人的钱买华尔街的单”的印象,而《监守自盗》则揣测这是甩包袱坑害雷曼的投资者们。雷曼破产引发的恐慌果然巨大,仅存的投行高盛和摩根斯坦利都面临着巨大的撤资和空头压力。这时候为次贷过度投保的AIG濒临绝境,AIG作为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包含着无数诸如退休金之类的资产,是too big to fail的,同时市场恐慌让信贷停滞,甚至连财务健康的传统企业GE都面临筹资困难,并连带了国际上的紧张反应。

<图片4>

保尔森和伯南克一个苦求一个恐吓,想让国会批准只有3页的7000亿购买银行有毒资产的预算,但最后还是被众议院否决。对破产边缘的两大投行,盖特纳让他们和商业银行合并,转为商业银行公司,尽管这样会让这些投行不再是中介机构而成为大财团。但摩根大通不肯买摩根斯坦利,花旗也不肯买高盛,摩根斯坦利自行找到日本三菱,高盛则拿到了巴菲特的钱。

但这并不能解决市场恐慌和信贷停滞,同时保尔森的团队发现购入有毒资产效果太慢不能解决信贷停滞问题,于是只剩下直接注资给银行一种方案,让银行迅速把这些钱贷出去以激活信贷市场。因为这有“国有化”的嫌疑,本应极力避免,但这时也没有办法。在白宫的压力下,国会通过了注资方案,但保尔森还要说服银行们接受这笔救助资金。为了避免让被救的银行被视为即将垮台,保尔森要求主要的九大银行都必须接受注资,无论财务状况是否糟糕。银行们则恐惧当局会通过注资购入股份控制他们的运营,甚至限制他们的薪酬。为了安抚他们,保尔森许诺当局购入的股份将无投票权,联合了FDIC(美国存款保险公司),伯南克在此时再次恐吓,终于使九大银行就范。

<图片5>

终于有一个方案得以实行,信贷市场得以重振,各大银行也都在不久偿还了联邦政府的注资。

这就是《大而不倒》的角度的金融危机始末,看上去保尔森和盖特纳等人在此的确是鞠躬尽瘁,也解释了为什么让雷曼破产后来又出手救别的银行(《监守自盗》的第3点质疑)。而布什、奥巴马、麦凯恩等高级政客则是只会说几句简单道理的形象大使而已,这也是为什么奥巴马还得用盖特纳来当财长的原因(《监守自盗》的第4点质疑),因为只有这些人专业并且有经验,并且盖特纳在这场危机中表现出色。

<图片7>

这个故事的逻辑是自洽的,也符合各方的利益和动机。平心而论,《大而不倒》作为电视电影,艺术水准有限,一群电视演员的表演略浮夸,充满了电视剧腔。但是作为一部纪实电影,它称职地、紧凑地把原著中政府救市的过程反映到了荧幕上,可以作为《大空头》的续集来欣赏,来更加完整地了解这段并不久远的历史。

相关影评:
《监守自盗》-- 文艺界围攻华尔街,我来为华尔街洗地(讲道理的)

《大空头》-- 先告诉你电影怎么好,再来那次危机的你问我答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图片8>

 2 ) 随便写写

看到本片已经是17年了,以我的年龄对金融危机了解并不深。在之前“监守自盗”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看到了金融行业撬动整个世界。虽然是负作用的撬动。“监守自盗”倾向于将责任放到金融业,是金融业的贪婪导致了危机。本片是以当时美国财长汉克保尔森的视角,讲述财政部是怎样救援华尔街,这些银行又怎样变成了现在的庞然大物。
电影讲述的很浅薄,只展示了金融界与财政部面对危机到来时的一些手段,且是众所周知的手段。与其说是电影,不如说是将金融危机中的新闻片段重演,然后加入脑补。意义并不是很大。
在市场经济运转下,经济危机定会到来。这么多年来,不管是监管,还是改制等等,总是无法避免。中国也在走向危机,人们都看到房产泡沫,人们依然在涌向地产。只希望这个强有力的政府能避免经济的断崖。
对于大而不倒的企业,拆分也许是个好的办法。可惜的是在法律上,“大而不倒”并不是拆分的理由。
近日,辉山乳业在港股跌停近90%,沈阳市的第一决策便是救市,4万员工不能瞬间失业。辉山由于资金链短缺无法向中国银行还款,引来审查。真真假假的消息,在市场出现,其中以挪用款项30亿在沈阳炒房,最为火热。大家纷纷表示不解,拿着30亿不去北京炒房你是傻吗?去年某上市公司亏损,把北京的房子一卖,盈利了。辉山的事,不是第一件,也不会是最后一件。当企业出现风险想的是政府会救市,而且政府的确用了极大的力量救市,那还要市场干嘛?16年的股灾,股市疯狂上涨时,大家纷纷进场,股市开始跳水时,所有人都寄希望于国家救市,最后被套牢的人都说是“为国接盘”。可股市有风,险入行需谨慎。大家都会背的啊!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不是万能的,在这个经济体量下,它并不能成为资本市场的担保。资本市场从建立的时候,就有着一群想要掠夺财富的人。资本流通与投机在市场并行。
大而不倒一事,在于初始政府对于企业的信用担保。
Ps:中投的人在华尔街抽烟时,他们的表情与动作让我想起了抽大烟。

 3 ) 大概记一下故事梗概

边看边记的,不一定准确,主要是防自己看晕头。

雷曼出问题 → 找韩国人帮忙 → 找同行收购 → 政府救了两房 → 政府攒局要求别的机构救雷曼 → 美林也传出问题 → 决定优先拯救美林 → 转机:巴克莱银行同意收购雷曼,其他银行愿意帮忙 → 巴克莱反悔 → 政府促使雷曼破产 → 雷曼决定破产 → 别的金融机构也摇摇欲坠 → 政府出手救了几家too big to fall的机构 → 整个金融体系陷入信心危机 → 政府提出购买不良资产计划 → 计划未通过 → 提出商业银行国有化计划(政府购买银行股份) → 计划实行(并未完全按预想) → 危机持续一段时间后结束

 4 ) 金融危机中寻找股票的买入机会

《大而不倒》讲了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美联储拯救各个巨型企业的决策和行动。对于我们来说,能以更宏大的角度观察整个事件。

其实每年都会有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只不过08年比较大而已。

19年5月份A股有过暴跌;18年从2月开始跌了一整年;17年4月有过暴跌;16年年初股市熔断;15年说出来都是泪……

各国中央银行的解决方案千篇一律,注资释放流动性,债券市场猛烈上涨,股票市场继续苟延残喘。

安德烈科斯托拉尼在《大投机家的证券心理学》说过:当最后一个乐观者变成悲观者时,市场也就走到了熊市的尽头。很显然,金融危机对我们来说是绝佳的股票、债券买入机会。

在《华尔街50年》里有这样的描述:那些已经一只脚踏入棺材的股市交易老手,平时只在乡下悠闲地过着退休生活,却会在金融危机的时候频繁出入华尔街,默默地购入大量的股票。

第一,怎么买股票

2007年美国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在次级抵押贷款证券上损失惨重。但是根本问题没有解决,08年3月14日美联储通过摩根大通向贝尔斯登注资以缓解流动性危机。

08年3月16日摩根大通以每股2美元的价格收购贝尔斯登。因为蝴蝶效应的作用,雷曼兄弟的股价也摇摇欲坠。CEO迪克福尔德正在办公室一筹莫展,准备拉沃伦巴菲特下水。

巴菲特在股票交易上是行家里手,提出了极为苛刻的注资条件:“每股40美元的优先股,和9%的利润分红。而当时雷曼的股价是36美元。”

(优先股的股东对公司资产、利润分配等享有优先权,其风险较小。有点类似于公司债券。这对于巴菲特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我们在金融危机中交易的时候,也要像巴菲特那样以安全为前提。比如2015年危机的时候应该优先考虑买入分级A基金,而不是疯狂押注分级B上涨。

如果是买入股票不能有着急的心态。因为李佛摩尔说过,“趋势开始就不会回头。”意思是下跌趋势会一直持续下去。即使是新闻中出现利好消息,也不会结束自由落体运动,所以不要去接下落的刀子。

记得08年全球股灾时候,各国央行都在宣布救市,虽然股票市场剧烈反弹,但是救市新闻只是短暂改变价格的方向,随之各国指数又出现了下跌。因此当国家宣布救市的时候,自己应该清楚这只是短暂的反弹,下跌趋势并没有改变。

最近的原油市场也是这样,原油下跌和俄罗斯减产没有一点关系。当欧佩克减产协议公布的时候,原油倒是又跌了一大截。没人知道它什么时候会上涨,耐心的等待关键位非常重要!

把这些新闻当做小说来看吧。如果晚上睡不着觉,或者心理上感到不舒服,说明买入的仓位重了。要么减仓,要么熬过去。

下图是08年的下跌趋势,价格沿着下跌趋势线一直延伸到很远很远。

我们真正要买股票的话,等到09年的1月份才可以行动,当时价格突破了月线图下跌趋势线。

实际上08年9月媒体头条爆出“雷曼申请破产保护”新闻,基本上就是熊市的尾声了。我们为了安全起见还是突破下跌趋势线比较好。

一般来说,买的时候要多准备些资金,随着价格的上涨慢慢买入。为了心态能够放松,要留下50%资金备用。不满仓的。

 5 ) 股灾时候看此片的感悟

用我曾经在大学时拉片的方法,看完了一部电影《大而不倒》,英文名:Too big to fail。这是一部还原08年金融危机的电影,以时任美国财长保尔森为主角,讲述华尔街和华盛顿各色权力人物在应对金融系统崩溃风险时进行的斡旋、博弈、并最后做出解决方案的故事。

作为一个金融菜鸟,认真看完后还是觉得蛮震撼的。影片的一开始,就像纪录片一样引用了当时美国各个媒体的报道,“美国梦”、“泡沫”,次贷危机引发了贝尔斯登以每股2美金出售给JP摩根,泡沫破灭接下来就引发两房危机和雷曼兄弟濒临破产。在应对这些危机的时候,华尔街的精英们都以为自己是大而不倒。华盛顿给民众信心,让雷曼破产,给民众信心,政府不会手软。谁知危机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扩散开来,美林挺不住了,高盛挺不住了,摩根也挺不住了,整个美国金融系统面临崩塌的危机。盖特纳想出来让银行合并的方法,可是这些大鳄又怎能轻易妥协。影片的高潮保尔森给国会议员南希行了天主教徒最大的跪礼,希望政府出手支持。最后政府强迫对商业银行进行注资,让商业银行把更多的钱贷出去,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增加金融市场的信心,使金融市场不至于崩盘。

片中三次提到沃伦巴菲特,第一次是雷曼濒临破产时求助他收购,第二次是高盛想不出办法时请求他注资,第三次是保尔森不知道如何说服银行的时候打给他求助。戏份不多,仅出现三次,却成了提振信心的支柱,似乎有了巴菲特,就有了信心一般。影片中最最精彩的一段话,我认为是伯南克说服国会议员时的一段话。伯南克说:“我整个学术生涯研究论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大萧条时期。大萧条的起因是股市崩盘,但是真正打击实体经济的是信用体系的瓦解。民众无法借钱去做任何事,不能卖房子,不能做生意或者是进货。信用体系能够建立现代经济,但信用缺乏也有能力摧毁它,迅速而彻底地毁灭。要是不能大胆、果断行动,将会重演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而这次情况会更加糟糕。要是现在不这样做,经济体系会在周一彻底崩溃。”就这样,他们只拿着三页纸的议案,说服了国会通过1250亿美元的救助方案。我觉得这段话深刻地道出了金融危机的核心问题,中外皆同。美国政府是在雷曼倒闭之后才国家砸钱进场购买有毒资产。因为如果只是预期将出现金融风险,就动用终极武器,政府进场,这个决策是非常难下的。所以纵观现在中国的股灾,国家救市只有一个理由:尽一切可能避免中国雷曼时刻的降临,防止股灾演变成系统性的金融危机。这部片子对股灾是否有一些警醒作用呢?股灾的当务之急一定是提振民众信心和增强市场流动性吧。如果股市,房市,实体经济和银行系统都出现危机,那么下一个受到冲击的绝对是汇率。那中国就已经站在了金融危机的前夜…在中国的经济环境下,中央政府出大招救市,显然看到了金融系统的巨大危机苗头,一定要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同时也意味着中央政府认识到资本市场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要确保融资方式的转变,以支持实体经济转型。从更深层面看,通过稳定股市也要达到维护执政党信誉的目的。我们都希望在这场金融保卫战中可以胜利,可是如何做到?我们还是要抱着美好的愿望和信心,拭目以待…

 6 ) 作为电影,可看性稍微差了一点,开头一大段新闻堆砌几乎要劝退了我

作为电影,可看性稍微差了一点,开头一大段新闻堆砌几乎要劝退了我。不过,即便是对金融一无所知的人,看到保尔森几秒钟之内被四五通电话狂轰滥炸,被焦虑纠缠到彻夜难眠但是又坚持拒绝滥用药物,还是会被紧迫感吸引着看下去。一边佩服着,一边暗自期待我和我的祖国(的经济体系)一辈子不要遇上这样的日子。

 短评

too big to fa!l...

6分钟前
  • 猫阿水
  • 推荐

“资本主义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政治经济白痴如我完全看不懂内容,多亏财政部那个妹子替我问问题(至于为嘛要看,这是作业……),只好买本原著来读了。作为电影而言倒是不错,一口气撑到最后(这种速度感和全剧无尿点完胜[让子弹飞]啊),带有明显的纪录片风格。吐槽稳准狠。财长人物刻画很不错。

10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前半段边看边wiki,后半段想起在法国的最后时间,金融危机对我这类小平民的影响。群星演绎非常精彩,但有给鲍尔森洗脱嫌疑,不知老鲍有没有投钱,四星降一。

15分钟前
  • 到底凡人
  • 还行

对于金融小白的我来说,看着如此这般的唇枪舌战,专业术语和高密集的信息量绝对是件吃力的事情。但影片绝不枯燥,这简直就是一部惊悚片,前半段的雷曼兄弟破产引发的各种危机,后半段棘手的救市手段,情节上悬念起伏,情绪上咄咄逼人,这简直就是美式主旋律

16分钟前
  • Anday
  • 推荐

鲍尔森负责忽悠,伯南克负责恐吓,盖特纳负责扯皮条

18分钟前
  • 偏振光
  • 还行

有情节的更好玩~这个名字我喜欢 哈哈

23分钟前
  • Violette
  • 推荐

还不错嘛。

25分钟前
  • danyboy
  • 力荐

真正的自由經濟比偷運奶粉更可怕。

28分钟前
  • LMFDean9
  • 推荐

比《监守自盗》看起来更有说服力

30分钟前
  • 叶洲
  • 推荐

比书差很多,删去大量背景和铺垫以致失去一波三折的紧张感,许多复杂沉重的事都一笔带过,拍成迷你剧可能更好。美化财政部美联储的倾向原书就有,改编完全以保尔森为中心就更明显了。不过剪辑超赞而且表演实在太加分了,William Hurt太棒太棒了太棒了!讲CDS那段真教科书级的金融科普。

35分钟前
  • Lycidas
  • 推荐

说实话,《监守自盗》和《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是披着纪录片外衣的故事片;《大而不倒》是披着故事片外衣的纪录片......James Woods气场全开,而且真的跟富尔德有几分神似......扮演Lagarde的那位更像是穿着职业装在广告里卖汽水的阿姨,而且就长相来说更适合演众院

40分钟前
  • 伯樵·阿苏勒
  • 推荐

前十家银行的资产是全美银行资产的百分之七十七。金融经济最重要的就是信心,没有信心就没有流动性,银行系统内在的贪婪搞垮了经济,反而不能倒,政府得让他们继续活着,普通人才能有个工作能温饱能买房能养孩子,如果大银行死了,经济崩溃,底层的日子就完全没法过。金融已经完全主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不过是为它世世代代打工而已。政府用纳税人的送给商业银行增强流动性,投入1250亿元,银行第二年就马上还了,他们根本不需要,拿了你的钱你还要管我们,华尔街银行一年给高管发的奖金就是1350亿元,greed is the beating heart of USA economy.

41分钟前
  • Hildy at beach
  • 力荐

这种灾难不比自然灾难来得小,很喜欢HURT近两年和少看到他了,TOPHER还是嫩了点儿!

44分钟前
  • ★冰凌宫★
  • 推荐

本片根据《纽约时报》首席记者及专栏作家安德鲁·罗斯·索尔金的畅销书《大而不倒》改编而成。影片荣获2012年第69届金球奖电视类最佳迷你剧提名、最佳男主角提名及最佳男配角提名等多项大奖

45分钟前
  • (๑⁼̴̀д⁼̴́๑)
  • 力荐

鲍尔森最后恳求美国投行们让政府国有化的时候居然进行的这么艰难,还要考虑是否制约了他们的运行和发展。“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要在中国,四大国有银行都笑了:资本主义果然是纸老虎。8.2

46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性格决定命运,对于国家也可能是这样。第一次看到《大而不倒》的书时,觉得是个很酷的名字,那时候没留意,看到电影编剧名字我还以为是艾伦·索尔金。。

51分钟前
  • 草威
  • 推荐

对于金融小白来说,看着如此这般的唇枪舌战,专业术语和高密集的信息量绝对是件吃力的事情。但影片绝不枯燥,这简直就是一部惊悚片,前半段的雷曼兄弟破产引发的各种危机,后半段棘手的救市手段,情节上悬念起伏,情绪上咄咄逼人,只是不同于矛头尖锐的【监守自盗】,这简直就是美式主旋律。★★★★

5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美国的媒体和一些纪录片的制片人、导演实在是出色。他们会关注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快速的以自己的方式将历史记录下来。本片就是很好的一例。看了几个关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都各自有侧重。本片从美国财政部的应对出发,因为财长不大可能接受采访以纪录片的形式完成,所以他们采用了这种剧情片的形式

56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大到不能倒实际上是指AIG,因为在美国的任何交易都与这家大公司有关。本片是对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最好的解读和演绎。最值得注意的是,片中精准的勾勒了中国政府在这场危机中扮演的冤大头角色。同时,也交代了富豪巴菲特在美国金融领域里特殊又无人能及的地位。

1小时前
  • 绿洲
  • 力荐

距离那场让我们或者说我国瞬间蒸发3760亿美金的金融危机已经3年了,不知道今天中投是否还记得肉痛?金钱永不眠,根源于人性与资本骨子里的贪婪不灭,危机就永远存在。但社会、行业乃至普通人对这一事件的回顾、分析、反思绝不会毫无意义:面对真相与本质是永远痛苦的朝圣之路,却不得不勇敢面对。

1小时前
  • 方方土君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