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又一年

已完结

主演:许亚军,原华,刘威,刘莉莉,何琳,刘希媛,滕汝骏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99

 剧照

一年又一年 剧照 NO.1一年又一年 剧照 NO.2一年又一年 剧照 NO.3一年又一年 剧照 NO.4一年又一年 剧照 NO.5一年又一年 剧照 NO.6一年又一年 剧照 NO.13一年又一年 剧照 NO.14一年又一年 剧照 NO.15一年又一年 剧照 NO.16一年又一年 剧照 NO.17一年又一年 剧照 NO.18一年又一年 剧照 NO.19一年又一年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一年又一年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从1978年讲起,陈福生(滕汝骏 饰)是一名电影放映员,育有一子名为陈焕(许亚军 饰)。干部林汉民(韩小磊 饰)是陈福生的邻居,而他的女儿林平平(原华 饰)和陈焕则是从小玩到大的青梅竹马。在文革中,林汉民蒙冤受罚,而品学兼优的林平平亦因为父亲的政治问题无缘理想中的大学,与此同时,陈焕被师范大学录取,两人从此渐行渐远。谁杀了她明星志愿272家租客粤语神秘博士 第六季赌命为王 第二季鬼迷心窍2009玛雅帮第一季茶馆瑞典幽浮亚瑟王神剑海王2018看不见的客人2016神奇四侠2005(国语版)桌子大上海你是礼物战马2011天涯同命鸟猫之Cafe至激杀人犯中国女孩毒战生死线2血与火的洗礼2002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锦绣缘华丽冒险怪兽在巴黎庆余年第一季爱的方式情系月亮湾壮志雄心对风说爱你小戏骨:花木兰致命螺旋不良家族2020罗马三贱客 第六季贪婪2022伤害零零后智齿2005极端邪恶我的超能力没有存在感

 长篇影评

 1 ) 我們終會笑著與生活和解

我們太習慣於看連續劇/電影的時候有個happy ending 或者 bad ending了,一定要有個戲劇化的起承轉合收尾,才覺得一部連續劇/電影很精彩。然而現實中可能並沒有那麼多戲劇化的情境,這部劇的真實性才是它最值得令人拍手叫好的地方。

陳煥與林平平是青梅竹馬,從劇情開始的時候就看得出來,這份感情的天秤並不和諧。陳煥對林平平太好了,而林平平並不是不愛他,只是習慣於接受而不太懂得如何去付出與表達。平平自幼好強,不屈服於現況,一直努力的去增進自己。在劇情中期我們以為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時候,他們選擇了分開。互相在心中給對方留著好大的一塊位置,卻不知道如何呼喚對方過來。每個人的人生軌跡不同,終究只能陪伴對方一段路。

群英嫁了一個高知家庭的青年,當年曾共患難,卻無幸同富貴。她在劇中是個很亮眼的女性角色,並沒有接受自己在社會當年普世價值中的定位,而決定去拼搏去打出自己的一片天下。初期的時候,她和她先生是幾對情人裡面最甜蜜的,林一達在結婚初期給了群英很大的支持與幫助,然而在一段婚姻中,這難道不就是雙方最需要的東西?林一達是個漂泊的人,漂泊在社會價值與金錢之中漸漸迷失了自我。群英在發現了自己的先生不再靠得住的時候,緩緩地決定了要把安全感抓回來,放回到自己身上。他們的離婚鬧得並不愉快,在那個年代,離婚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要承受雙方父母以及親朋好友的眼光與勸戒。但群英還是勇敢地捍衛了自己的個人價值,這一點放在現代都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這兩對最後都散了,群英再嫁,非常幸福,還給林一達介紹了下一任太太,彌補了當年自己堅定要離婚,處理感情的時候有些照顧不周的遺憾。林平平回了美國,陳煥終究沒有接受女學生的愛意。陳煥說得一句話很觸動我的心靈,大概的意思是懷著一段美好的愛意面對這一輩子也沒什麼不好的,感情是自己的事情,不是非要有個結局。這樣的想法現在幾乎都找不到了,真的是從前慢,什麼都慢。我們急躁、勇往直前的時候是否都忽略了身邊的一些人事物呢?

 2 ) 请回答1978

偶然发现一部这样的电视剧,从1978年到1998年,21年,21集。

每一集都和当时时代变迁中的大事相结合,比如打到四人帮、恢复高考、右派平反、知青返城、粮副食品供应紧张、第一批人下海、价格双轨制、自由市场出现、物价上涨、拆迁、股市暴涨暴跌、海南炒房、亚运会、国企改革、下岗、男足世界杯、股市又一波牛市大妈们炒股被割韭菜、香港回归、九八年抗洪。

在巨大的时代洪流中,又有丰富的细节;彰显着时代特色,又和普通人的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男主的父亲是电影放映员,每一集都有不同的电影在放映,就像是中国电影史的一部缩写,从最开始没有国产片,只有引进的比如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到终于开始有国产片《小花》、《庐山恋》,再到《黄土地》、《芙蓉镇》、《红高粱》、《大撒把》、《末代皇帝》、《少林寺》、《英雄本色》、《妈妈再爱我一次》,后来开始引进西方的电影,比如《廊桥遗梦》、《碟中谍》、《泰坦尼克号》,最后落点在《甲方乙方》。中间经历了国产片的兴起、衰落和电影业的不景气,和好片子的再度兴起。

剧里也提到了电视的普及对电影业的冲击,一部部优秀电视剧的出台使没有好电影的电影院更为萧条,比如《四世同堂》、《编辑部的故事》、《渴望》、《射雕英雄传》、《北京人在纽约》、《过把瘾》、《一代女皇》、《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等。

除了电影、电视,流行歌曲也是个标志元素,音乐本身的选择体现时代背景,同时作为配乐出现又极好的烘托了场景,最开始是邓丽君的“靡靡之音”,春晚上费翔唱了一把火,赶上大兴安岭大火,老太太调侃大过年的唱什么不好,非得唱一把火,这不着火了。再到摇滚的兴起,崔健的《一无所有》、《北方的狼》,后来逐渐又有《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糊涂的爱》、《同桌的你》、《相约98》等,怀旧怀的有点催泪。

二十年的变迁,有太多的细节来表现,非常真实。当然片子本身还是一部献礼剧,有主旋律,但细节上的认真让人感动。人物本身的性格也非常的鲜明,对女性的刻画也很好,每个人都在寻求尊严和自主。

家庭不幸福、处处低人一等的群英要自强,不依赖男人,独自瞒着家人开了小饭馆,虽然也经历了被合伙人坑这样的低谷,但最终凭一己之力有了立足之地。

家庭很幸福的大姐陈青,是又红又专的国企工人,每天早出晚归拼命给国家做贡献的劳模,直到一天下岗被裁,虽然家里条件不错,有老公开了工厂赚钱,但还是完全无法接受在家里做家庭妇女,她说我才41岁不能就这样了。而她的母亲胡大妈,在看到女儿找工作无望的时候,也是在想着不能就做家庭妇女了吧?作为那个年代出生的人,能够鼓励女儿再就业、创业,还挺难得的。

平平和小欧,都是在追求自己的幸福和事业,可能她们也很难说清楚自己在追求什么,平平从知青考到北大、毕业进了北京电视台,不满足于当时工作的无趣进而自费出国读书、留在美国,又作为美国公司首席代表派驻北京,直到被裁。她给人的感觉,确实是不够踏实,虽然一直在追求什么,但似乎比较容易被外界和表象所迷惑,内心永远处于不安定的状态,这一点二十年后今天许多人身上也依然存在。剧中对于她结婚后再出国读书、自己打拼这样的一些事实,几乎没有反对和讽刺的声音,包括丈夫、父母几乎都是支持,这很难得,即使到今天,这依然是许多人会反对的吧。

所以,这真的是一部过于理想的电视剧,角色的每一次失败都最终全身而退,只是陈焕和平平的感情处于悲剧状态,但这对于两个家庭、这么多人来说,其他的事情已经足够完美。现实中应该有更多的悲惨与狗血吧,从最初看这部剧的时候,就总会担心大海投机倒把是不是会被骗的倾家荡产血本无归、林一达是不是会被判刑入狱、陈焕会不会变坏等等,可是都没有,最终大家都走在正途上。

不知道如果拍一部从1998到2018的电视剧,会是怎样。

 3 ) 在一起多好

有时候很久不明白的道理,就在那么一瞬间突然就明白了。

我总在想,人生是不是就是一个怪圈,从迷失到寻觅,从满足到膨胀,从分开到懂得......这一路,最难得最不情愿的是:找到了沉淀下来的自己,却祝福曾经的爱人幸福,总有那么一件事让你抱憾终身。

『一年又一年』是一部98年的剧,很老也真实。我总在想剧里的那些可爱的人儿,夜里也难受。
当群英坚决的要离婚的时候,我在想,她到底还爱一达么?我想不是不爱,是不敢爱了。那份极珍贵的曾经,也只能曾经了。
一达是个成功的商人,不惧失败,到哪里都可以东山再起。只是,当你有了一切你要的繁华,群英已然不在你身边了。我记得那个场面,群英再婚的时候,是一达第二次破产的之后,一达骑着自行车把群英喜欢很久的金项链送了过去。群英在门外站了很久,珍贵的流年不回。
人生啊,不管走到哪里,辉煌也好,颓废也罢,都别忘了身边的人,不然再珍贵的也只能成为过去。

陈焕和平平,我多希望你们能在一起。
青梅竹马的感情,那样难得。
其实平平不是不爱陈焕,只是她的骄傲不允许她日复一日的平凡。
他们离婚后,平平说,曾经沧海难为水,再也找不到一个人像陈焕那样爱她了。陈焕说,他不想再伤害那个女孩了,却对那个女孩说no.
陈父看了一辈子电影,看到儿子的爱情,流下了眼泪。
平平出国后,爱慕美国的一切,当人到四十,她有了漂泊感,可是却没有了家。心念的过去,如何复活。
陈焕依然等着平平,我想他们会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重逢。

一辈子有多长,能一起走多远,一起看多少次日出,多少次日落......
在一起多好,多爱你的他一点,真的很好。

 4 ) 没有女神的年代,才有真正的女权

过年前后,回顾了一部国产老剧。二十一集,不长,却浓缩了中国变化最大的二十年。主题相当高大上,为建国五十周年和改革开放二十周年献礼,评价嘛,直接上图:

细节决定成功,光是家里长辈拿出一沓剪报给晚辈看的一幕,就足以说明本剧的诚意,相信很多80后、90初都在爷爷奶奶家见过这类传家宝。

妙趣横生、极具生活气息的台词更是层出不穷。个人认为最经典的一段,对夏天开空调的吐槽:

以前看,是看热闹。这次回顾除了发现很多上述小细节外,最大的惊喜,是折服于这部剧中女性角色的塑造。和不久前让各大公众号高潮的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有的一拼,谁说“中国式大女主”只有甄嬛、芈月?

跟着知青老公返回北京,才发现对方家庭是高干中的高干。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三观不合的暗礁渐渐浮出水面。四川农村出身,只有理论上小学二年级文化水平的朱群英,开始了自己的大女主之路。

勾心斗角后,走上家族权力巅峰?这他妈不是甄嬛,也不是芈月,全天下的男人都围着你转,那你还奋斗个屁呀。咱这位朱女士先是想着从小学二年级的课程学起,争取几年内考上电大,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就像她老公林一达说的:“你已经过了最好的学习阶段。”所以,最后,自然是半途而废。

半途而废的朱群英和很多女性一样,害怕自己被抛弃,便想用孩子拴住丈夫,孩子生下来了,还是个男孩。但她发现事情并没有按自己的预料发展——丈夫的工作越来越忙,应酬越来越多,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家里的其他人,公公倒还好,婆婆呢,也算客气,但总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所以,这位朱女士开始自我觉醒:既然考大学是不可能了,这辈子都不可能了,但我会做菜呀。于是,朱群英瞒着家人找了家饭馆,跟人合伙经营起来:只做中午一顿,自己拿分红。就这样,一个街边濒临倒闭的小饭馆,在她的掌勺下,起死回生,变得远近闻名。

这期间,朱群英也想过放弃,但在发现丈夫和一妖艳女子的亲密合影后,她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而是做了个很厉害的决定——和原来的老板谈判,如果想要自己继续掌勺,饭馆得重新注册营业执照,法人要换成她的名字,两人正式合伙。老板很诧异,其实这个问题他早就问过,朱群英也就顺势升华了一下:

当然,故事远没有结束,生意兴隆的小饭馆被原来的老板觊觎多时。就在朱群英拿出几年的积蓄将饭馆重新装修之时,原来的老板带来律师,要收回房子,自己经营。

没办法,朱群英被扫地出门,回归家庭似乎成了她唯一的选择。必须说明一下,此时朱群英的丈夫林一达已成了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相当于曾经的王石和贾跃亭吧。就算对方有理有据,但这口气必须得出一下,当丈夫的也很想借此机会缓和俩人之间的关系,承诺妻子在原来小饭馆旁开一家更大的。结果自然是遭到拒绝,我有手有脚,干嘛要接受你的帮助,婚还是要离,北京我也不呆了,我回我老家,等候东山再起。

这个世界并不友好,但终归还是有几分公平,只要你努力,总会有一些好事发生。在老家呆了一年,朱群英带着借来的钱回到北京,重开了一家饭馆。丈夫依然想要破镜重圆,但朱群英的态度很坚决,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婚一定要离。

就这样,朱群英开始了二次创业。很多人可能觉得她执意离婚不可思议,就像前婆婆所说:“我们一直对你很好啊,我儿子还把你从四川农村带到了北京。”这就不得不提到“女权”二字,现在的“大女主”和“中华田园女”真是让人生厌啊,一边说着要享受米国人的自由,一边说着要享受中国人的传统,凭啥好事都让你们占了?

想要独立,首先是别成为男人的附庸,朱群英为何坚持离婚,因为他知道前夫只是把她当作一个港湾,那句话咋说来着——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所以,一个独立的女性必须要有一个独立的人格,因为很多时候,居高临下的好意并不等同于尊重。我只是想要一个平起平坐的机会,这或许就是朱群英的理由吧。

 5 ) 忠于自己的生活态度

小时候看这部戏,只觉得陈焕真好,平平太不知足。到现在重看才有更深的思考。陈焕,从始至终他的事业爱情,都很顺利,而且都是符合他的理想,所以他对现实非常满足。平平很有事业心,而陈焕,对平平而言,他是理想的丈夫,不是理想的爱人。她想更进一步追求自己的理想。这两人没有谁对谁错。只在平平单方面申请离婚的时候,显得有点绝情。不得不说,这部剧太真实了。

 6 ) 这才是现代女性该有的样子

吃了天涯的安利跑去看这部戏,没想到我一个八零后电视儿童居然从来没看过。真是沧海遗珠。

现代女性该是什么样,这部剧算是写透了。看完这部剧,再看看现在各种大V倡导的价值观,什么女人要男人宠爱,要男人给自己花钱买买买,要男人买房买车,真是只能用不堪入目来形容了。

非常非常喜欢林平平和陈焕的爱情观。林平平知道陈焕有多么优秀,也知道自己再也遇不到比陈焕更爱她的人,但是她更加清楚自己要什么,也知道自己对陈焕并不是爱情。所以哪怕在她事业受挫极度失意孤独的情况下,她也没有贪恋陈焕的温暖,转而与他复合,而是选择回到美国从头再来。而陈焕也知道自己要什么,他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林平平,那么哪怕林平平不爱他,哪怕有比林平平更好更爱他的女人出现,他也不会退而求其次,放弃自己的追求。

我觉得这种爱情观真的很高贵,不将就,不妥协,对自己诚实,对对方诚实,绝大部分人都做不到。我真的喜欢这样纯粹的爱情故事,他们不能在一起真的非常非常可惜,但是你也知道,他们就是没法在一起,不是因为外界的阻挠,也不是因为肮脏的自尊心作祟,就是你爱我但是我不爱你,不管你有多好。

这里面的女性角色每一个都可圈可点,坚强上进,奋发拼搏,一点不输同剧的男性角色,现在哪里还有这样的电视剧了?哪里还有塑造得这么好的女性角色了?上一个让我觉得很棒的女性角色还是TVB的九姑娘。

怀念九十年代,那时我还是一个小学生,只要功课好就是风云人物的人生阶段,不需要长得好看,也不需要家里有钱。

 短评

撇开九九年拍摄的渣画质,以及又红又专的植入,真心是部好剧,二十一集浓缩成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每家每户的故事线很完整很紧凑也很真实。结局没有很庸俗的大团圆,每个人都各得其所,符合每个人的人设,这样的本子和创作真是近十年来难有。。。

5分钟前
  • 小锅子
  • 力荐

陈焕是1978进的北京师范大学,修读政治经济学,本科毕业后留校,随后边当讲师边读研究生,出版专著,升任教授。在喧闹的人人捞金的八九十年代,他对下海无动于衷,住在学校宿舍里清贫度日,直到最后一集才分到房。他有一个不爱他的妻子,他对她说他俩的关系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失败。他还有一个爱他的一路读到博士的女学生。是不是有《斯通纳》的感觉了,如果拎出陈父的线,大概会是一出《天堂电影院》,拎出群英的线,会是女性餐饮创业奋斗史,拎出一达大海的线,会是股票房地产的动荡过往,女主的母亲还是出版社编辑。一部映射出许许多多时代侧面的剧,最后一集《相约98》唱到“相约那永远的青春年华”,可最终,人只有一天比一天更衰老,爱情也只令人心碎。

7分钟前
  • 树上霜
  • 力荐

我小时候就是中年人品味么?

8分钟前
  • 伝説の少女A
  • 推荐

20年过去了,我们的观念没有变的更多元更包容,反而更局限了。

10分钟前
  • 业余影迷徐淼淼
  • 力荐

小视角,大格局,看完一部剧仿佛穿越时光隧道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二十年,更难得的是这么宏大的背景丰富的内容居然只拍了21集,想来过去的电视剧大多如此,再复杂的故事,20多集也能讲完,每集每分钟都满满的是内容,再看看现在,唉,一声悲叹...另外说一句,许亚军演活了陈焕这个天使一般的男人。

15分钟前
  • EuropaIvy
  • 力荐

一年一集 这就是中国的请回答1988呀。

17分钟前
  • Melanocyte
  • 力荐

那时候觉得许亚军特好看=_=!

20分钟前
  • 推荐

请批量生产大海和陈焕

24分钟前
  • OH12390
  • 力荐

改革开放近20年大概会是新中国最蓬勃向上的年代了,这是无可替代的黄金时代,怕也是后无来者了。最开始时人还很纯朴,互帮互助不求回报;那时的学生青年还在较真诗和哲学,还在乎青梅竹马;那时的亲人和朋友都是真心实意的。后来的后来,一切都变了,好多事也回不去。(几天连续看完,感谢友人推荐)8.8

25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陈焕说平平不喜欢他,跟他结婚只是因为被感动了,当他想明白这一点也就坦然接受离婚了。平平说她难以再爱上任何人,因为不会再有人像陈焕一样对她好。我曾经也怀疑我对我老公是不是真爱。看到平平才发现,幸亏。现在想明白,我们最爱的是自己,谁对我好我爱谁。

29分钟前
  • 嘉禾
  • 还行

舔许老师颜值巅峰最好的素材,分分钟美的像幅画。若是现实里无趣的男孩子有陈焕儿这么好看,他就是在一万场音乐会上睡着,我也会在会后把他吻醒

33分钟前
  • 你不认识我
  • 力荐

据闻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电视剧。焕儿家的老太太老爷子都非常可爱,里面对感情观的刻画比现在的剧要更开放包容,如果是现在,估计一定要给焕儿平平小欧弄个感情上的“尘埃落定”。比现在打着独立自主女权旗号的某些电视剧,里面的女性角色才是真坚强独立。

35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这就是大陆的请回答1977啊,特别带劲。

36分钟前
  • 西沉
  • 力荐

中国电视剧表导编高峰,无愧于世纪之交的使命

41分钟前
  • 原节子
  • 力荐

特别喜欢这个“放映员陈福生的一生”,为别人放了一辈子电影,却从没有作为观众去看过一部电影,老了得了眼疾只能听电影的情节真的太感动了。时间在每个人身上发生的变化是如此残酷,太真实了,真实到不像是在看剧。

43分钟前
  • 24city
  • 推荐

每个人物刻画得都很到位,好喜欢陈焕妈妈的神吐槽,简直是吐槽界的祖师奶奶

47分钟前
  • 豆子菌
  • 力荐

祁厅长真的好适合演这种苦情而奋力向上又和白富美纠缠不清的男青年啊!

50分钟前
  • 木棉花开
  • 力荐

五十年大庆时的主旋律,当年很喜欢看,还觉得许亚军很帅… = = 始终还是喜欢把一群人搁在时间和年代中自然风化的故事,岁月自有其不动声色的力量。

52分钟前
  • levitating
  • 力荐

更像是纪录片的电视剧。

54分钟前
  • 张无情
  • 力荐

迄今为止看过最高水准的国产现实题材电视剧,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也要排第二了。

59分钟前
  • suge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