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5

HD

主演:马克·鲁弗洛,迈克尔·基顿,瑞秋·麦克亚当斯,列维·施瑞博尔,约翰·斯拉特里,布莱恩·达西·詹姆斯,斯坦利·图齐,比利·克鲁德普,保罗·吉尔福伊尔,杰米·谢尔丹,兰·卡琉,尼尔·哈夫,迈克尔·西里尔·克赖顿,迈克尔·康特里曼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聚焦2015 剧照 NO.1聚焦2015 剧照 NO.2聚焦2015 剧照 NO.3聚焦2015 剧照 NO.4聚焦2015 剧照 NO.5聚焦2015 剧照 NO.6聚焦2015 剧照 NO.13聚焦2015 剧照 NO.14聚焦2015 剧照 NO.15聚焦2015 剧照 NO.16聚焦2015 剧照 NO.17聚焦2015 剧照 NO.18聚焦2015 剧照 NO.19聚焦2015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聚焦2015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聚焦”是波士顿环球报的一个专栏,罗比·罗宾森(迈克尔·基顿饰)是"聚焦"栏目的编辑,栏目拥有一个独立的调查小组,组员包括萨夏·菲弗(瑞秋·麦克亚当斯饰),迈克尔(马克·鲁弗洛饰),马特·卡罗尔(布莱恩·达西·詹姆斯饰)。当马蒂·巴伦(列维·施瑞博尔饰)接替了环球报的总编辑一职,他开始指派罗宾森和他的团队,紧跟一桩被雪藏已久的案件,一个天主教牧师性骚扰教区里的孩子。虽然最开始他们以为这只是个小任务,但很快他们就发现,其背后还隐藏一系列事件,涉及了上百名受害者,而教会已经私下赔偿了受害者,并派人掩盖了这些罪行。随着调查的越发深入,他们发现这一阴谋的更多证据,不仅仅是神职人员,就在波士顿以外,甚至全世界,都在上演着这种暴行。罗宾森和他的团队遭遇到了当地官员们的掣肘。教会内的,教会外的势力都在向他们施压,想让他们放弃这个案件。比尔·伯尔:红石现场崩溃边缘的女人令和元年版怪谈牡丹灯笼以爱之名邪魔入侵帕特诺第八日1996百年虚云躲藏可疑的岳母偷听女人心奇迹泽尼亚盲侠国语无罪的罪人极速风流LiSA LiVE is Smile Always 演唱会:EveBirth:日本武道馆公演黑暗球体无名世界的终结我的抗战灰飞烟灭 第三季小美2018谍影柔情神秘博士:诅咒之旅爱情守望店百战天狼满园春色香港版捍卫机密英语我们之间隔着银河系双雄2013金都冬去冬又来2019还我清白抢银行宜人湖大屠杀猛男香水店插树岭张震讲故事夺命锁劫案迷云

 长篇影评

 1 ) 封闭体制自我审查的限制

《聚焦》是目前颁奖季里最喜欢的电影,节奏的控制和情绪的把握都恰到好处。影片可被拆解成两个结构:神父性侵幼童、媒体对抗权势。前者可以从《不良教育》中去窥探神父如何把魔爪伸向脆弱儿童;后者可以从《总统班底》、《对话尼克松》、《惊爆内幕》中感受到新闻人挑战权势的勇气和纪实新闻独有的迷人气质。 前后看了两次,走出电影院时都觉得很感动。一方面为新闻人对真相不留余力的追求和在真相面前的自我克制精神而感动,另一方面因看到权势庇护下的丑恶终将暴露人间所带来的振奋而感动。 一、 臭名昭著的神父 Geoghan 神父 Geoghan 曾对一个家庭里七个男孩进行长达近两年的性侵。 虔诚教民Dussourd养着八个小孩,自己三男一女,再加上侄女的四个男孩。一开始,她很高兴孩子们能有该神父作为行为榜样。在长达近两年里,神父常常带小孩儿们外出吃冰激凌,并几乎夜夜造访她家,衣着教服和孩子们闭门相处。但她不清楚的是,那扇门背后的中年神父常常衣不蔽体。神父偏好小男孩,八个孩子当中,只有小女孩儿万幸未受神父垂青。这群孩子中,最大的十二岁,最小的只有四岁。 事件暴露之后,Dussourd并没有得到众人的支持。教区居民指责她制造丑闻,教会官员则施压警告她不要提出法律诉讼。另一方面, Geoghan 在承认此事的情况下却并未被剥去神职。经过短暂的停职之后,他又被派遣到新的教区任职,在那儿,他可以继续带着小孩出去吃冰激凌。 90年代中期, Geoghan 长年累积的罪行已经不能被掩盖住,针对他的性侵的诉讼高达134件。教会通过手段和约1000万美元私下调解了其中近50件,剩下84件诉讼中的原告拒绝轻易调节,一直处于未了状态。 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的一篇小专栏针对 Geoghan 的84个未了诉讼进行了报道。这篇报道引起了新上任的主编Marty Baron(列维•施瑞博尔)的注意,他决定让聚焦小组对此报道背后的事实进行深挖。 但是聚焦的目标远远不止揭露 Geoghan 的罪恶。 二、聚焦小组调查过程简单概括 Geoghan 是天主教内部掩盖亵童神父丑闻的腐败缩影,也多亏了他的响亮丑名大到难以掩盖,聚焦才有机会开始去调查这件事。 整个电影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聚焦小组抽丝剥茧调查过程的还原。而电影做得最好的地方之一,就在于它纯粹干净毫不花哨,故事虽涉及众多角色,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电影叙事线是新闻调查线的还原:定目标——挖细节——证来源。电影所具备的真实感,甚至让老一辈的新闻人开玩笑说观影体验类似于看色情片。 1. 定目标 曝光Geoghan 的昭彰罪行,和他背后的教会的一手遮天。之所以 Geoghan 可以反复犯罪,是因为他从未为自己的罪恶付出过真正意义上的代价,而这样的“特权”,则源自于教会内部对这种恋童行为的变向纵容。故聚焦小组的目标不止是曝光 Geoghan 的丑恶罪行,更是要去深究此类悲剧存在的根本的原因——教会的庇护。 2. 挖细节 线索挖掘兵分三路。之一:波士顿环球报上诉解除针对 Geoghan 的84个诉讼案件文档的机密性,当时文档机密性权力掌握在教会手中。之二:对有着手此类案件经历的律师进行访问。Garabedian (斯坦利•图齐)是未了诉讼案件的辩护律师,掌握大量案件信息,被教会方面施压闭嘴;Macleish是有过和教会私下调节经历的律师,知晓有过亵童经历神父的姓名;聚焦组长Robby(迈克尔•基顿)的长年好友Jim是教会内部的雇佣律师,同样知道亵童神父的信息。之三:对受害者及亵童神父的访问。青少年Gay和破碎家庭里的小孩往往是神父下手的对象。记录被性侵的具体经历和细节,还原事实真相和保持新闻力度。 随着调查增进,显然波士顿远不止一个 Geoghan 存在。通过整理数字来简单理清整个调查: 十三个: SNAP是幼年受过神父性侵的人聚集起的一个互助小组。SNAP掌握的证据显示,仅波士顿就有十三个亵童的神父存在。 九十个: 天主教内部对亵童神父一般采取“停职+治疗”的方式。通过“治疗”之后,神父被派到新教区任职。前神父A.W. Richard,曾是这样所谓治疗机构里的医生,后从事于亵童神父现象的研究。据他的推测,波士顿区域大概有九十个神父有恋童癖。 八十七个: 聚焦小组在查阅神父工作日志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规律——被公开指控有亵童行为的神父,在被停职的时间段里,工作日志上存在类似于“病假”的标注。根据这个规律,聚焦四人对照了所有工作日志,发现大概有87个神父符合这个规律。这个数字跟预测很接近。 七十个: 十二月底,在长达五个月的调查之后,聚焦小组最终定下了70个神父的名字,这些名字来源于过去几十年间,天主教和被性侵小孩的家庭的私下调解案件中涉及的神父。这些调解从来没有上过正式法庭。 3. 证来源 十二月底,正式出版时间迫在眉睫。波士顿环球报决定让波士顿人民再过一个安静的圣诞,特别是同一年刚好经历了9.11的伤痛。定下的70个神父名字最好都精准无误,不然天主教会上层人员必然抓住把柄反击。而教会内部的人员对名单的确认,将是准确性的极大保障。 圣诞前夕,Robby(基顿)拿着名单去与他长年为教会工作的律师好友Jim去求证。一开始Robby被赶了出去,镜头跟着他走向他的车,昏黄的街灯冰冷的路面。但忽然Jim出门叫住了他,Robby回头,眼里含着泪花。如果不仔细看的话,甚至不容易去发现他眼中的泪花——这一幕戏很打动我,所有克制的情绪都显露在那个红了的眼眶中。律师拿着笔圈住了所有名字。问,为什么不早一点,早一点我们在哪。答,我也不知道呀,我也不知道。 三、教会的腐败和导致的悲剧 天主教内部形容亵童神父为“仅仅是大园子里的几个烂苹果”。但这绝对不是几个烂苹果的小事,而是系统的腐烂,是体制上层的朽败。 《虐童疑云》里,被修女(梅姨饰演)以(Allegedly)亵童为理由而迫离的神父(霍夫曼),未受任何处罚,甚至被调到一个更高的新职位。到最后钢铁老修女埋头痛哭,感叹个人力量的有限与对世态的迷惑。教会的力量可以压住一个修女,几个受害者家庭,藏好腐烂臭气,任毒瘤发展。但并不能威慑住新闻人。新闻人背后的支持,来自于整个社会的关注,来自于真相的力量。所以才会有《总统班底》里新闻人掀总统下马的壮举。 冯提尔的《女性瘾者》里有一幕戏关于中年男子暴露 / 发现自己有恋童癖好。甘布斯说,觉得该男子不该被鄙视,甚至值得赞扬——因为他成功克制了自己的欲望,没有去伤害任何人。这话借一个女性瘾者的口来表达,显得合情合理,同是社会边缘人。 但显然,普通社会体系里跟教会体系完全是两码事。教会甚至成了恋童癖者的天堂。根研究数据,人口中1%的人具有恋童癖好(By Dr. Michael Seto,),而在天主教内部,这个数据高达6% (By A.W. Richard)。这种上层结构包庇丑闻的态度,以及对亵童事件的不重视(有过亵童经历的神父竟然能反复任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甚至成了教会的广告宣传语——喜欢小孩?加入教会吧。 电影里有一幕戏也从侧面反映了教会内部的腐烂。女记者Sacha Pfeiffer(瑞秋•麦克亚当斯)敲开一个老年神父的门,质问他是否有过性侵过儿童。神父竟然毫无遮掩点头确认,像在谈论天气一般。他接着说,但自己并没有强奸这些小孩,并强调”不是强奸”这一点很重要——他说,因为自己小时候被强奸过,所以知道区别。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轮回的悲剧。 现实中,教会这种对亵童神父进行四处调遣的行为,对一个家庭造成了类似的悲剧轮回。据报道,某小男孩不幸是神父 Geoghan 的受害者,而他的父亲竟然在幼时也被另一个神父性侵过。 四、封闭体制自我审查的限制 可以说电影从两个不同层面来反映了封闭体制自我审查的失败。 首先,教会内部自我审核的失败。很显然,教会对亵童的恶劣的现象的自我审核是彻底失败的,掩盖、自欺、任毒瘤发展。听闻波士顿环球报换了新主编,主教及时“召见”主编,并提合作的意向以进一步达到掩盖的目地。然而媒体要的真相,比权力本身更大,也更具备撼动人心的力量。 其次,波士顿新闻人未能准确嗅到自己城市里存在的问题。主教包庇过的亵童神父的名单早在九十年代中期就被寄给了聚焦小组,但却并未引起重视。直到拖到新千年,需要借助外来的新主编——非波士顿人——的新闻嗅觉,才意识到自己城市里教会的腐朽。所以,Robby在圣诞那晚被朋友叫住回头时眼角的泪光,是愧疚,也是自我救赎达成的感慨。 五、 相关报道的传送门 2002年波斯顿环球报聚焦组的系列报道 : http://www.bostonglobe.com/news/special-reports/2002/01/06/church-allowed-abuse-priest-for-years/cSHfGkTIrAT25qKGvBuDNM/story.html 甚至公开了波士顿地区被起诉过的神职人员的名单(高达271人): http://www.bostonglobe.com/metro/2015/11/06/least-clergy-have-been-accused-child-sex-abuse-boston-archdiocese/5cKpjVOPhEh7IYnCwRqIJI/story.html

 2 ) 即使拿下了两座小金人,也不足以衡量这部电影的分量

人类的天性总是善忘而又渴望被铭记的。 于是乎,自打人类学会记录那一天起,各种“说故事”的职业便始终印刻在漫长历史图景里。朝廷史官、民间说书人、小说家,以及今天的相声演员、新闻记者还有电影人,都可以算是“说故事的人”。 可是问题在于,现在的他们似乎都不怎么好好说故事了。撕逼站队、歌功颂德、吸引眼球,这些好像都比认真说故事重要。也是,有了铁饭碗和金钱袋,谁还在乎那些“故事”呢。 还真有。

2002年,《波士顿环球报》发表了一系列揭露波士顿地区天主教会“娈童”丑闻的报道,引起了全球震惊。背后“聚焦”报道小组,花费了近2年的时间调查取证。 2003年,该系列报道获得当年的普利策公共服务奖。而这个奖项,是普利策最有分量的一个奖项。 2015年,电影《聚焦》在北美上映。导演托马斯·麦卡锡用128分钟的时间,讲述了当年那一段真实的故事。 2016年,《聚焦》获得第8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14年斗转星移,两队人马因为同一个故事,得到了业界的最高赞誉。

迈克尔·基顿与人物原型Walter V. Robinson,
马克·鲁法洛与人物原型Michael Rezendes,后者
瑞秋·麦克亚当斯与她扮演的人物原型Sacha Pfeiffe

先来说说电影。 与大部分不断营造戏剧冲突、通过配乐烘托氛围的电影不同,托马斯·麦卡锡讲故事的方式冷静到近乎“冷淡”。全片镜头平稳扎实,多用中景、近景,连特写镜头的使用都十分谨慎。和大多数纪录片一样,导演采用了最真实、最日常的观察视角来呈现故事,毕竟,真实的力量已经足够强大。 但真实和日常绝不意味着普通,导演对于构图和画面的控制,细节的追求,令人惊叹。比如说,在用于交待环境的远景中,永远都有一座若隐若现的教堂。

座落在城市各处的教堂,一如无处不在的教会力量。 斯坦利·图奇饰演的“维权律师”加拉贝迪安(Mitchell Garabedian)在与马克·鲁法格饰演的迈克·雷泽恩德斯的一次对话中,直接点明了这一点。

此外,配乐的风格同样也十分克制,好几处关键剧情中,甚至没有配乐。再加上精准的对白设计,清晰的人物关系呈现,层层递进的叙事方式,整部电影可以算得上一部几乎无可挑剔。 不过,这些都是讲故事的技巧。 更具震撼力的,永远是故事本身。 一群记者揭了教会这么大一个疤,其中经历的艰难和阻碍可想而知。天主教会在波士顿地区,甚至在整个美国影响力之大,绝不容小觑。 简单来说,罗马天主教徒占到了美国总人口的24%,而波士顿地区又是天主教重镇,教徒比例高达45%。说个不相关的数据,目前中国的“组织成员”,只有全体公民的7%不到。 如果不是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的在时刻敲打,恐怕没有人能够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完成这项任务。这是记者对基本职业操守的坚持。 影片中还有几处情节,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当报道小组意识到吉欧根案绝非个例之时,他们决定通过反向追查的方式,找出“因病”或因其他“非常规因素”而调任或离任的神父。当时大部分的资料仅有纸质记录,因此小组成员只能采用“尺读”的方式进行排查。

于是图书馆、地铁站、咖啡厅、厨房,都成为了是他们秉灯夜读的场所。

一字一句,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这是对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坚持。 当迈克费劲周折拿到了证据,证明红衣主教伯纳德·劳早在20年前就对神父娈童的事实知情,却选择视而不见之时,与组长沃特尔·罗宾森在是否抢先报道该事实的问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在这一时刻,长时间积累的情感终于无法压抑。

这也是全片情感色彩最为浓烈的一段。 这里所爆发出来的,不仅仅是对竞争对手可能抢先报道的担忧,更是在发现了如此骇人证据面前的愤怒,甚至惊恐。 记者从来都是有血有肉的人。 但是,在人性之外,记者更需要冷静和理性。 说出故事,不过是投下了一颗石子。泛起涟漪,才是真正的目的。在新闻行业沉浸了几十年的罗比显然深谙这一点。想要揭露教会的罪行,需要的不仅仅是单个的案例,而是一个体系。 最后的事实也证明了,罗比的选择是正确的。 然而,经验再丰富的记者,也曾有忽略线索的时候。就在发稿一周前的一次全体会议上,人们才发现,原来早在1993年,代理过众多“神父娈童案”的律师麦克利什就给报社寄送过一份20人的名单,而当年作为都市版负责人的罗比,却选择了忽略这份名单。 报社主编本·布莱德利扭过头问,“是你吧?你当年负责都市版。” 罗比回答道,“是的,是我。”

一句话,说出的是面对自己,面对过去错误的勇气。 一周后的凌晨,成千上万份报纸印刷出来,罗比坐在自己的车里,看着送报车鱼贯而出,此时他心中究竟是平静亦或是汹涌,情感之复杂我无法想像。毕竟,这个一场景,整整迟来了八年。

接下来的一幕,也是我是我喜欢的一幕。 报道正式面试的前一夜,瑞秋·麦克亚当斯饰演的莎夏·菲佛皱着眉头,神情紧张地看着自己的奶奶。而带着老花镜,一字一句认认真真读着样刊的奶奶,是一辈子虔诚的天主教徒。背景里,是依然亮着彩灯的圣诞树。

文章还没看完,奶奶缓缓抬起头,用颤抖的声音说,“莎夏,能帮我倒杯水吗?” 短短几秒的画面和一句台词中,一篇报道,能给整个社会、给每一个人带来怎样巨大甚至毁灭性的冲击,已经淋漓尽致。 类似这样打动人心的细节,在电影里无处不在。 真实、坚持和勇气,在电影和现实里遥远地呼应着。 ... 既然电影说的是新闻报道,那就趁机再多说几句。 在我曾求学的人大新闻学院,素来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调侃:女生当男生使,男生当畜牲使。的确,在传媒行业,不论国内国外,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又穷又苦又累。更糟糕的是,有时甚至不得不接触很多有悖于自身价值认同的内容。 再加上近年来传统新闻业支离破碎,新媒体行业鱼龙混杂,连段子手们都禁不住调侃:如果记者的女儿报考新闻专业,一定会被打断两条腿,如果是儿子,三条腿都打断(雾)。 而且,同学们之间也常常自嘲,后悔当年入错了行。 可是,当被真正问起,是否后悔进入新闻学院学习时,我的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也曾经是一名记者。他说: “新闻职业要求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新闻工作环境本身就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将新闻工作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职业’,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个职业中不断进步。阿尔维托·耶拉斯·卡马戈曾经长期从事新闻工作,他两次当选哥伦比亚总统,但他甚至没有高中毕业。” 不管将来是否真正从事新闻职业,学习新闻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可以让人成为更好的公民,甚至成为更好的人。不仅是多角度多立场的思维方式,冷静客观看待问题的视角,都是一位现代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今年号称“互联网内容创业元年”,放眼看去,四下的确是一副盛世景象。微博网红、直播博主,谁都可以成为“说故事的人”;不论是鸡汤、毒鸡汤还是热点八卦,都是吸引大众的眼球的“好故事”。KPI的压力,流量的诱惑,还有历年来记者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遭受的污名,媒体环境的窘迫,更是让不少新闻学子们羞于承认、甚至放弃曾经的新闻理想。 于是守护正义的成本越来越高,好像若是开口立下豪言,便是虚妄,而坚持信念和理想,仿佛也与守旧、笨拙再也脱不开干系。很多时候,在朋友圈里转发一篇文章,已经是能付出的最大努力。 这简直是一场可怕的逆向淘汰。 也正因如此,此时此刻《聚焦》的出现和获奖,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意义非常。 它是一个提醒,更是一次警醒。 毕竟,人类的天性总是善忘的。 所以,当人们走出影院准备上厕所之际,或是从电脑面前起身倒水喝的时候,能唤起心中的一丝真诚、坚持和勇气,那么我想,说故事的人和故事里的人所怀的最大期望,也就达成了。

 3 ) 金瓶梅与红楼梦

其实两周前我看过了《大空头》,我想过一些着眼点,但一直没有写出合适的影评。直到昨天深夜,我看完了《聚焦》,才发现不能不和《大空头》相比较。两个片子是如此类似,都是精选出了不太容易接触到职业的某一类人,或朴实或略带夸张的叙述了他们的生活。

这期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名字呢?两部小说都有很高的成就。《红楼梦》不用说。《金瓶梅》至少郑振铎,钱钟书等很多人都对它有极高的评价。莫言先生接受采访时说:不仅是我,所有搞文学的人对《金瓶梅》的评价都很高。那么这两本书的区别在哪里呢?毛泽东先生有一句话非常直接的点出了二者的区别:有些小说,如《官场现形记》,光写黑暗,鲁迅称之为谴责小说。只揭露黑暗,人们不喜欢看。《金瓶梅》没有传开,不只是因为它的淫秽,主要是它只暴露黑暗,虽然写得不错,但人们不爱看。《红楼梦》就不同,写得有点希望嘛。

是啊,这就是看了《聚焦》和《大空头》之后的感觉。《聚焦》这个片子里面寄予了主创的同情和希望。

从电影角度来说,看似全是普通的对话场景,片子的镜头扎实,各种技巧非常隐藏但是严谨。主要人物非常多,但有些微的主次不同。故事线多而独立,但却非常用心的交替着慢慢引导情绪逐渐上升,直到最后的时候达成高潮,水到渠成。

有人说媒体并没有创造任何东西,而且我们也早就知道,媒体并不能改变观众,只能引导观众。那么,媒体的意义是什么呢?应该是片中总编辑最后说的:广泛的而立即的引起读者的关注。是的,一个新闻或者观点,存在每个人内心的时候,都是难以有力量的,但是媒体成为了这样的一个宣言,它宣告,知道这件事情的,不只你一个人。只有当知道别人和自己有同样的想法的时候,大多数人才敢勇敢的站起来在大众的沉默中声明自己的想法。伟大吗?是的。但伟大的前提是这种共鸣本身是好的,客观的,基于真相的共鸣。这个行业特别需要新闻工作者的良知。有幸的,在聚焦里面,他歌颂的,是一群道德自律的,诚实的,自省的,良知满满的记者,他们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报纸在印刷机上,如同流水一般前行,带着聚焦组员几个月的全情投入走向了观众。是啊,正义得到了声张,我相信这是让所有的人长吁一口气的。或许我们可以想想,为什么我们会如此揪心和共鸣呢?难道是我们所期望的,在电影里面的美好故事,太少了?

最近正在看《娱乐至死》。里面提到当美国开通了第一条电报线路时,举国为之欢腾,但并非所有人都持乐观的态度,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这样写道:“我们满腔热情的在大西洋下开通隧道,把新旧两个世界拉近几个星期,但是到达美国人耳朵里的第一条新闻却可能是阿德雷德公主得了百日咳。”新闻越来越有趣,但是真相却越来越少。娱乐替代了严谨,而认真的新闻精神,越来越不合时宜了。在这个早已经可以比拟亿万个电报线路的互联网中,大家需要的是如同公主得了百日咳这样有趣的新闻,而不再是需要思考的真相。那么,说出这样的真相对我们仍有价值,就是这片最伟大的现实意义。

原本我会以为最佳影片的评选是一个折衷,但我错了。这个影片确实应该是最佳影片。片子描述那个新闻严谨时代的极大的辉煌,也是那个严谨时代的华丽谢幕。用心的新闻,看的人越来越少。我们要迎来的是一个再也没有纸质媒体,到处是图像,人们都在分分钟换着口味,前一秒还是哪个明星走光,后一秒已经是某男子重婚八次,再后一秒是小狗扮成熊猫上地铁吸引眼球了。有趣吧。是啊。为什么会有种悲凉的无力感呢?许多年以后,这样的新闻工作者会越来越少,认真严肃的文字会越来越少,印刷品的时代已经谢幕,娱乐至死的年代正在全盛期,而且看不到峰回路转的时刻。

正在此刻,我屏幕的右下角出现了一张钢管舞的图片,标题是国家钢管舞开课。其实新闻内容有可能是正经的,但这标题和配图已经说明了一切。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新闻需要的是点击,真相到底值多少钱呢?

木鱼的完全主观评分

隐忍严谨的分镜和导演 8.5
令人印象深刻的群像人物刻画 8.5
分散多条纪实线中提取集中寓意剧本 8.5
这个娱乐的年代提出严谨新闻的伟大社会价值 10

总评:8.9
强力推荐
伟大而悲凉的主题,最佳影片实至名归

 4 ) 《聚焦》:体制之恶高于个人之恶

《聚焦Spotlight》的故事发生在2001年,那时候“911”还没有发生,《新京报》也没有创刊,尽管互联网的大潮已经袭来。作为一名在传统媒体呆过多年的“老”报人,看到这样一部讲新闻记者工作的影片,内心真是感叹不已——在纸媒已经日渐式微的今天,《聚焦》叫人重温了报纸昔日的荣光。

《聚焦Spotlight》最终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此前的金球奖和英国电影学院奖,它两次败给了小李主演的《荒野猎人》。幸好奥斯卡的6000多个评委到底还是慧眼识珠,他们心里明白,无论小李的表演多卖力、《荒野》的景色多迷人,论故事、论剧情,还是《聚焦》更胜一筹。而作为一名在传统媒体呆过多年的“老”报人,看到这样一部讲新闻记者工作的影片,内心真是感叹不已——在纸媒已经日渐式微的今天,《聚焦》叫人重温了报纸昔日的荣光。

这张海报真大爱

《聚焦Spotlight》的故事发生2001年,那时候“911”还没有发生,《新京报》也没有创刊,尽管互联网的大潮已经袭来,但中国报业还在蓬勃上升。无数有志的文艺青年怀揣着用真实打动人心的梦想,纷纷投奔到媒体的大旗下(我亦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彼时的我们正当年轻,豪情万丈,相信可以凭自己的一枝笔“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在大洋彼岸的波士顿,也有着一群相同理想的媒体人。 “聚焦”栏目的性质大约相当于我们央视的“焦点访谈”,就是那种专给社会挑刺的新闻,它所属的《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是《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下属的一份地方性报纸,创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该报在2002年用将近一年的时间刊发了约90篇文章揭露美国各地天主教神父性侵儿童的丑闻,并且指出:教会其实早已知情,却始终在包庇恶行。这一番锲而不舍地穷追猛打引发了全球关注,最终惊动罗马教廷,系列报道的最后一篇便是《罗马教皇接受劳主教的辞呈》。本片正是改编自BG这一组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超长报道。 性侵儿童这个主题一直电影青睐的题材,比如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韩国片《素媛》和《熔炉》。就是讲教会内部性丑闻的也不乏先例,例如梅丽尔•斯特里普和已故的菲利普•霍夫曼合作的《虐童疑云》,还有西班牙大导演阿莫多瓦带有自传性质的《不良教育》——阿导不惜在片中自曝童年曾受神父侵犯的经历。但也正因为此,这个内容也很容易被拍“烂”,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过度煽情的窠臼,何况是非对错一目了然,观众在走进影院之前都已经站好了队,除了再次激起人们心中的义愤,电影还能做什么?

有好几段在走廊里穿行的戏,记者的工作就是在漫长的行进之后寻找到出口吧

“聚焦”栏目14年前爆出的丑闻相当震撼:仅波士顿地区涉案的神职人员就高达271人,有的连续作案已经长达30年。这样惊人的故事,影片却处理得极为冷静和克制,没有歇斯底里地哭诉,没有正义天使般的记者,也没有唇枪舌战的辩论和对峙,有的只是媒体人埋头工作的日常点滴。平淡的叙事消解了戏剧冲突,使整个作品呈现出纪录片般朴实的风格。 电影开头,BG编辑部集体欢送老总编离开。大家开玩笑,吃蛋糕,然后镜头随着“聚焦”小组的萨夏和马特一路穿行回办公室。马特无意中提到自己吃不下蛋糕,因为那会让人心情低落。为什么低落?这里面有深意。影片中充满了这样看似不经意却意味深长的台词和细节。关于新总编的消息在办公室里流传:听说他是个难缠的人,听说他在迈阿密裁掉了15%的人。显然在美国的市场环境下,互联网的冲击更快地到来,对BG这种地方报纸而言,打击是多重的:读者数量日益下降,出色的骨干都被上面的老大NYT抽走了,留下来的人还要面对一天紧似一天的裁员压力(数年后的2013年,NYT最终以7000万美元的价格将BG出售。要知道1993年时,它可是以11亿美元把BG买进来的,还创下了当时报纸收购的最高纪录。20年风水轮流转,纸媒衰落的速度之快,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不久,新总编马蒂•巴伦走马上任。和BG大部分采编人员都是本地出身不同,这位内敛沉默的媒体人此前甚至没有到过波士顿(“聚焦四人组”私下里揶揄:或许该送他一份波士顿地图)。但上任第一天,巴伦就展现了强大的工作魄力:不仅恢复了上午十点半的谈版会,而且丢给“聚焦”一个新任务——去跟踪一篇专栏文章里提到的神父性侵儿童的案件。这场谈版会的戏前后仅2分多钟,我反复看了好几遍。在普通观众眼里,这不过是一次略为沉闷的工作会议,但有过切身经历的人方能体会到波澜不惊之下涌动的暗流,每一句话都是重重伏笔,看得人惊心动魄,如同《红楼梦》里那些暗藏玄机的对白。

《聚焦》有很多戏份都是室内的会议戏,各种走位和调度其实都有讲究

借助巴伦的追问,观众了解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在波士顿,性侵案几乎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早在1976年就有受害人报案,警方、教会、律师都已经知情,甚至还有受害人组织和良知律师向报社投书揭发,BG自己也做过几篇不痛不痒的报道。可是,却没有人站出来制止,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明显的事实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遗忘了、掩盖了,施暴的牧师仍然被派往不同的地区任职,导致恶行一再发生。直到有一天,有人终于狠下决心把那些散落的碎片连缀起来,人们才突然发现,真相竟是那样可怕。 “如果养育一个孩子靠得是整个村庄的支持,那毁掉一个孩子整个村庄也脱不了干系。”影片借律师加拉贝迪安的口开掘出“控诉和揭露”之外更深一层的意义,那就是“体制之恶高于个人之恶”。整个事件不单是少数人的个体犯罪,如此大规模的罪行完全是体制包庇和纵容的恶果。但是,在一个有着深厚天主教传统的城市,一听说要与教会为敌,所有人都望而却步,只有巴伦,以及亚美尼亚裔律师加拉贝迪安这种外来者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揭开丑闻的盖子。 站在商业电影的角度,无疑是《熔炉》之类的作品更通俗易懂,丑陋可怖的校长和柔弱无助的聋哑孩子,这样鲜明的对比太容易引发汹涌的同情。但本片中,主导整个调查巴伦和“聚焦”组长罗比永远都沉着而冷峻,话语中听不到丝毫维护正义的激昂,参与调查的记者几次义愤地想要公布牧师名单,都被他们按下了。因为他们深深明白要对整个体系进行问责,而不能针对单个施暴者做出批判,一旦公众把目光停留在个人身上,那么案件很有可能就像过去一样大事化小:教会出来顺应民意对犯罪的牧师加以谴责,摇身一变成为关心教民、替天行道的好机构,最多只承担约束不力的责任,顺利逃脱惩罚。如巴伦指出的那样,把板子打在个体身上,不能促成根本性的改变,唯有对整个体制发难,才可铲除罪行的根源。这也是为什么BG性侵案系列报道的第一篇,标题选择了《教会包庇牧师多年》,而不是“70名神父涉及性侵”。 相较于韩国电影人的感性,美国电影人对性侵案不止于煽情和煽动,而是提供了理性层面上的反思。面对一个顽固的封闭系统(教会),一个麻木的熟人社会(波士顿),《聚焦》给予了手术刀般的剖析,也成就了一部教科书级别的电影。

 5 ) 《波士顿环球报》的这篇报道原文都说了什么

看完了电影,非常激动,于是和同学连夜把这篇报道翻译了出来。时间仓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点击阅读英文报道原文 转载请注明译者,如有侵权请告知 《教会多年放任神父性侵行为》 -明知吉欧根的过往,教会仍然将他从一个教堂调到另一个教堂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超过130人出面讲述了可怕的童年经历,揭露前任神父约翰·吉欧根30年间在6个大波士顿地区的堂区大肆猥亵或强奸他们的行为。 受害者几乎全是上小学的男孩,其中一个只有4岁。 去年七月,有消息透露,红衣主教伯纳德·劳 (红衣主教是波士顿总教区的最高负责人,译者注) 从1984年开始就已经知晓吉欧根的行径,但劳还是批准他转到圣茱莉亚教堂,那是劳在波士顿担任主教的第一年。小威尔森·罗杰斯,这位红衣主教的律师,在去年夏天为这一次调任辩护道,总教区具有医疗措施,每一次吉欧根的职位调配都是“适宜且安全的”。 但一位下属主教认为1984年对吉欧根的调任是非常冒险的,他写了一封信向红衣主教抗议。聚焦团队 (即本篇的报道小组,译者注) 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对于吉欧根之前的性癖好,总教区已经掌握了切实的证据。证据包括他在1980年的一段陈述,根据记录,他表示对一个大家族内7个男孩子的频繁性侵并不算什么“严重”的问题。 事实证明,调任圣茱莉亚教堂是灾难性的。吉欧根被委任负责3个青年团体,包括辅祭(举行弥撒时的辅助者,过去多为男童,译者注)。1989年,更多的性侵投诉迫使他因病离开,在专治神父性侵癖的机构里待了几个月。即便是这样,总教区依然让他返回了圣茱莉亚教堂,此后三年,吉欧根仍然在此持续性侵儿童。 现在,吉欧根将在下周第一次面临两个刑事犯罪指控,即使是他性侵罪行的细节,在这样一个问题面前都显得黯然失色,这个问题深深地困扰着许多天主教徒:吉欧根历经三任红衣主教和诸多教堂主教,但竟然在34年之后,这些孩子才终于逃离了他的魔爪。这究竟是为什么? 红衣主教劳的发言人多娜·莫里西表示,红衣主教和其它教会高层拒绝回应关于吉欧根的问题,她说教会没兴趣知道《波士顿环球报》想问什么。 在1984年前往韦斯顿之前,吉欧根已经屡次因猥亵男童而接受治疗,至少一次接受入院治疗。因为性侵,他至少被从两个堂区调离。举例来说,1980年,他被勒令调离牙买加平原的圣安德鲁斯教堂,因为他承认在那儿猥亵了7名男童。 1981年,在一年的病休之后,吉欧根被派到了多切斯特地区的圣布兰登教堂,看起来他仍然没有受到监管:与他共事三年半的牧师詹姆斯·莱恩告诉朋友,从来没有人告诉他吉欧根有过性侵的前科。 1984年11月,关于吉欧根性侵儿童的投诉迫使红衣主教劳将吉欧根调离多切斯特地区。过了两个月,红衣主教劳让吉欧根在圣茱莉亚教堂有了一个崭新的开始。 1993年吉欧根不再担任教堂教职,至此,红衣主教劳已经纵容吉欧根在韦斯顿待了超过8年之久。然而,根据一些对吉欧根的民事诉讼和刑事指控来看,即使这一决定重新安排吉欧根在退休神父之家担任公职,也没能阻止66岁的吉欧根继续寻觅、猥亵幼童。 最终,1998年,教会“开除”了吉欧根,剥夺了他教会神职人员的身份。 吉欧根的犯罪辩护律师,杰弗里·帕卡德,说他的客户对针对他的指控不予评论。吉欧根性侵案的第一起刑事诉讼将于1月14日在密德萨斯高等法院开庭(本文刊发日期是2002年1月6日,译者注)。第二起将于2月在萨福克高等法院审理,他将面临一些更加严厉的指控。至于民事诉讼,吉欧根没请律师,也并不抗辩对他的指控。 红衣主教的律师罗杰斯七月份时曾暗示,教会可能就医生对吉欧根的康复认定进行法律辩护。《环球报》得到的教会记录显示,吉欧根调任圣茱莉亚教堂时确实已经在医学层面戒除性侵强迫症状,但就职后仅1个月,他又再次犯案。 在1984年的时候,许多临床医生仍然相信猥亵儿童的人是可以被治愈的。但其他专家很早就警告了天主教的主教们,曾经性侵过儿童的神父可能变成频繁作案的惯犯。 除此以外,研究儿童性侵问题专家和受害者的代理律师们说,很显然对总教区来说,1984年就不该让吉欧根这种有着习惯性性侵记录的人回到教堂。 “在吉欧根的案子里,教会违背了它自己最基本的价值观——保护幼儿、培养禁欲精神。”曾任神父的理查德·西普如是说。西普是一个心理治疗师,同时也是研究神职人员性侵方面的专家,长久以来,他认为天主教会在处理性侵儿童的神父上行动迟缓。 聚焦团队发现,有证据表明,一名红衣主教劳的高级下属曾经担忧吉欧根可能会在韦斯顿地区的圣茱莉亚教堂引起更多的丑闻,吉欧根从1984年11月13日起在那里任职。12月7日,主教约翰·达西向红衣主教劳写信,考虑到“一些与年轻小男孩们有同性恋牵扯的过往”,他质疑对吉欧根的任命是否明智。 不到一周,就有两名医生为吉欧根的神职扫清了障碍。一份法院文件中的总教区年鉴记载着,“1984年12月11日,医生:[罗伯特]-吉欧根神父‘完全康复’……1984年12月14日,医生[约翰]:没有精神病问题或者缺陷,不影响他教会神父的工作。” 这些法庭文件中还包含着一封悲惨又带着预见性的信,这封信是1982年8月写给劳之前的红衣主教梅德罗斯的,来自吉欧根在牙买加平原地区时迫害的7个受害者的姨妈。她对自己奉献一生的教会表示了质疑:教会在吉欧根对她们家庭做出了那样的事情之后,竟然给了吉欧根又一次机会在圣布兰登教堂任职。 “不管他或者治过他的医生怎么说,我不相信他被治好了。他的行为明显说明了他并没有,根本就没什么能保证一个有着类似癖好的人可以被治好。”玛格丽特·加兰特在给前任红衣主教梅代罗斯的恳求信中如此说道。 “这让我觉得非常困惑,教会对此表现得这么不上心。”加兰特写到,《环球报》拿到的总教区记录,大概能解释为什么加兰特在性侵发生后的两年写了这封愤怒的信:吉欧根再次出现在了牙买加平原,而且有人看到他和一个小男孩在一起。这一份记录显示了第二个月,“又一封来自加兰特女士的信。为什么没有人做点什么?” 单单就牙买加平原案一个案子,总教区的高层官员就发现了吉欧根对年轻男孩子们的吸引力,并且知道了他是怎样选择受害者的:和蔼可亲的吉欧根通常和信天主教并且挣扎着养活一大家子的妈妈们成为朋友,通常是单身妈妈。他提出要帮忙,通常是提出带孩子们去吃冰激凌或者陪孩子做睡前祷告,毫无疑问,他的提议会被接受。 曾经在海德公园住宅项目居住(为无家可归的人提供住房,译者注),帕里克·麦索利在12岁时成为了吉欧根的受害者。那是1986年,即吉欧根被派往韦斯顿的两年之后。 麦索利说,吉欧根在圣安德鲁斯教堂结识了他们一家人。当他了解到自己父亲自杀了,便来拜访并向他患精神分裂的母亲致以哀悼。接着,这位神父就提出要给麦索利买冰激凌。 “我甚至觉得有点滑稽。”麦索利在采访中回忆。“我才十二岁,他是个老头啊。” 麦索利说,在买完冰激凌开车回家的路上,吉欧根安慰了他。但接着他拍了拍他的大腿上边,然后手就滑到了他的裆部。“我呆住了,我没法思考了。他把他的手放在了我的生殖器上,开始为我手/淫。我吓呆了。”他还补充道,吉欧根随后开始自/慰。 “当吉欧根把浑身打颤的麦索利送回家的时候,他建议把发生的这些事儿都当成他俩的秘密。“他说‘我们都很擅长保守秘密吧。’”麦索利说。 多年以来,麦索利都在和酒精、抑郁作斗争。现在,作为起诉吉欧根的原告之一,麦索利过得很苦。“后来我发现,天主教会其实知道他是一个猥亵儿童的人。每一天,这事都越来越困扰着我。” 麦索利说。 许多文件尚待启封 来自达西主教和玛格丽特·加兰特的信件是《环球报》在查看法院的公开文件中发现的,共有84桩待决民事诉讼起诉吉欧根。但是对于吉欧根的丑事来说,这些公开记录显然只是冰山一角。这是因为几乎所有关于教会对吉欧根监管的证据都被法院令秘密封存了,只允许教会的律师查看。 11月,高等法院法官康斯坦斯·斯威尼下令将这些文件公之于众。于是总教区向州上诉法院上诉,辩称《环球报》以及公众,不应该有权接触有关教会内部工作的文件。但是教会的上诉上个月被驳回了。这些记录,包括主教们的证词和人事档案,将在1月26日公开(本文写在2002年的1月,译者注) 多年来,红衣主教,还有其他五个曾任吉欧根上级的主教,在多个民事诉讼中被控玩忽职守,因为他们知道吉欧根的性侵行为却并未作出行动制止事情的发生。在此之前,从没有这么多的主教需要在针对一个神父的性侵指控中来为自己辩护。这五个主教,如今都已经成了他们各自教区的领导。这些主教是:纽约州布鲁克林地区的Thomas V. Daily,威斯康星州的格林湾地区的Robert J. Banks,纽约州洛克维尔中心地区的William F. Murphy,新罕布什尔州曼彻斯特地区的John B. McCormack, 还有新奥尔良的大主教ArchbishopAlfred C. Hughes。 这起事件是自1992年以来,在美国教区发生的规模最大的丑闻。 1992年,在霍巴克河教区,超过100名受害者公开露面,出示证据证明詹姆斯·波特神父强制性侵儿童,而时任高级教士的马德里奥在父母知晓波特的性侵行为之后,只是将其从一个教堂调离到另一个教堂。 1997年以来,总教区共解决了约50件针对吉欧根的诉讼,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但没有公开任何保密文件。 84件待决诉案中的原告拒绝轻易索赔了事,教堂方面的内部文档也必须按要求在诉讼中公开。于是,总教区强行拿走了与监管吉欧根有关的信息,不让公众看到。例如,当其中25件诉案将红衣主教老作为被告人之一时,罗杰斯律师要求法官按下所有关于这位红衣主教的信息,声称他的名誉将有可能因此受损。这一要求遭到了法官的拒绝。 12月17日,总教区律师罗杰斯致函《环球报》律师乔纳森·阿尔巴诺, 威胁如果报道中公开了任何案件中的保密记录,他们将会对报社及律所采取法律制裁。他警告称,如果记者采访涉案的神职人员,他将会采取法庭强制措施。 数十年来,在美国的天主教堂之中,神父的性侵行为被层层掩盖。包括吉欧根在内,性侵儿童的神父大多要求那些身心受创的儿童对事情保密。而发现真相的父母大多感到羞愧和罪恶,拒绝承认事实,试图忘掉教堂所做的种种。少数选择投诉的家长也被要求噤声。与此同时,牧师和主教将性侵行为视作违反戒律而非一种难以控制的强迫症状,他们认为神父可以通过忏悔来改过。 马塞诸塞州的法律甚至也默许这种隐秘的行为,至今仍然如此。在吉欧根猥亵儿童的数十年间,尽管大多数监护人应当依法向警方报告性侵事件,并有可能提出诉讼,但神职人员并不受到这项法律的约束。直到去年夏天,教区才出人意料地放弃长期以来与法律相悖的立场,将神职人员加入到“强制报告”名单之中。但该法案在审议中不了了之。 近几年,尽管教堂对法庭依然有恃无恐,但情况还是有所变化。1985年,在包括红衣主教劳在内的一些国家高级教职人员的敦促下,教会做出了一份针对神职人员性侵行为的机密报告,报告也预测到了这一点。报告中说:“过去,我们依靠罗马教廷法官和律师保护教区和神职人员,这种日子一去不返。” 十二月中旬,《环球报》要求采访劳主教和其它教会官员。但迟迟不见答复,直到上周五教会发言人莫里西在电话中表明,他们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采访,包括书面采访。当被问到这是不是意味着总教区对采访问题毫无兴趣的时候,莫里西回答:“对”。 为了准备这篇文章,《环球报》的记者试图采访吉欧根曾经的的上司或同事,但没有一个主教愿意做出评论。同事中,也几乎很少有神父愿意公开发言。其中一个教堂主管神父直接挂了电话,而另外一个人在听到吉欧根的名字时就狠狠地甩上了门。 授职之后的性侵记录 毫无疑问,吉欧根在1962年接受神职于索格斯任职之时,就曾经性侵过儿童。主教区近日就曾经的指控进行赔偿,从《环球报》得到的教堂记录中可以看到,吉欧根在1995年承认,曾经猥亵过来自同一个家庭的4名男孩。在目前的案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是,教堂官员是否已经知晓当时的性侵事件。 前神父安东尼·本茨维奇表示,他曾经警告过教堂高层,吉欧根经常将年轻的男孩带到他的住处。在针对吉欧根的指控浮出水面之后,一些新闻报道中也引用了本茨维奇的话。他曾提到,教堂官员曾经就揭露吉欧根事件威胁他,扬言要将他调离到南美洲担任传教士。 他将故事告诉了近期代理一系列与吉欧根、教堂发生民事诉讼律师的米切尔·加拉巴蒂安,这些都可以在法庭书面陈述上看到。 但是《环球报》回看法庭记录时发现,当2000年10月,本茨维奇前往加拉巴蒂安的办公室准备进书面作证的时候,威尔森·罗杰斯三世,成为了他的代理律师。这位律师的父亲正是红衣主教劳的律师。接着,宣誓后的本茨维奇改变了自己的证词。他说自己并不确定吉欧根是否带那些男孩去了自己的房间,也不记得是否向上级报告了吉欧根对儿童的行为。 在最近一次接受《环球报》采访的时候,本茨维奇表示他的确记得吉欧根将男孩们带到了自己的房间。他说,吉欧根总是去找男孩并喜欢让他们穿成神父的样子。但是,他再一次重复了自己宣誓时的证言,不记得就此事通报过上级。 本茨维奇说,宣誓前,威尔森·罗杰斯三世曾经找过他,告诉他教会在试图保护他免于成为被告,并且愿意成为他的代理律师。本茨维奇还说,自己之前同记者所说的话被误解了。 加拉巴蒂安因为保密规定,拒绝同《环球报》讨论本茨维奇的情况。然而,一旦有证据显示上级对吉欧根的性侵行为知情,教堂在未决诉讼中需要支付的经济赔偿将会大幅提高。 吉欧根的第二次任命发生在1966年,他被派遣至圣伯纳德教堂。根据教区提供的吉欧根任职记录详细年表,这次任职为期7个月。教区并没有解释为何派遣记录如此简略。 在待决案件中,吉欧根再次被指控于1967年到1974年间,猥亵其当时任职的辛厄姆圣保罗教堂堂区中数个家庭的男孩。其中一名受害者,安东尼·穆茨在上周的一次采访中说,除了自己的这一起性侵事件,他的叔叔也曾经发现吉欧根猥亵了自己的儿子。他的叔叔要求吉欧根离开自己的房子,并且向圣保罗教堂的主管提出抗议。 当时在巴尔地摩西顿协会任职的精神科治疗师西普表示,这一抗议的时间恰恰与吉欧根在西顿协会接受性侵个人治疗的时间相符。但吉欧根并非西普的病人。 派遣辛厄姆期间,吉欧根将手申得更远。他结交了乔安妮·穆勒,一位住在美尔罗斯的单身母亲,家里有四个男孩。根据证词,这位神父再次成为了这家的常客,当上了穆勒的精神顾问以及她儿子的伙伴,这些孩子最大的12岁,最小的只有5岁。 穆勒证实,一天晚上三儿子找到她,坚持告诉妈妈不要让吉欧根靠近他。“我不想让他再碰我的那里...”她回忆儿子当时说的话。 根据穆勒的证词,她询问了其他三个儿子并得知,吉欧根声称要带他们出门去买冰淇淋、帮他们洗澡、读睡前故事,然后便是以肛/交和口/交的形式强暴他们。同时,穆勒还说,吉欧根不让他们告诉别人。一个儿子告诉她,“我们不能告诉您,因为神父说这是在忏悔。” 穆勒说她立刻就带着孩子们去见了保罗·米切利,梅尔罗斯圣玛丽教堂的主教,他对吉欧根和自己家都很了解。 米切利向她保证,教堂方面将会以适当的形式处理吉欧根,并且“不能再做神父”。他还让她对此事保密:“已经发生了如此糟糕的事情,试试不要去想它,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 米切利现在是红衣主教劳的内阁成员,他的证词与穆勒所说相互矛盾。他声称自己想不起她的名字,也没有过像她所说的那次会面。但米切利承认,自己的确接到过一个女人的电话,说吉欧根同自己的孩子相处时间过长。 他在证词中说,电话中并没有提到性侵行为。尽管如此,米切利称自己还是前往吉欧根位于牙买加平原的新教堂,当面向吉欧根传达了这位女士的担忧。 需要帮助的家庭十分脆弱 如果说,穆勒无形中让吉欧根得以轻而易举的进入自己家,并趁机接近孩子,那么玛利亚塔·杜索尔德的情况也是一样。1974年到1980年至今,在这位神父的下一站,牙买加平原森林山地区的圣安德鲁斯教堂,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 杜索尔德独自抚养自己的4个孩子,三男一女,同时还有她侄子的四个儿子。她在一次采访中说,自己居住的社区非常穷困,她希望能有一位令孩子们仰慕的神父。之后,她遇到了吉欧根,掌管教堂的辅祭和童子军。 她苦涩地回忆道,吉欧根很愿意帮忙。不久之后,他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来到家里,定期带着七个孩子出门去买冰淇淋,哄他们睡觉。这样的日子几乎持续了两年。 但每一次,吉欧根都会定期对七个男孩行不轨之事。根据法庭记录,他有时会对他们口/交,有时会抚摸他们的生/殖/器,或者偶尔在他祷告的时候强迫孩子们摸他的生/殖/器。 一份1994年标有“私人保密”的备忘录上有过这样一段记录,吉欧根即使在静修期间也会待在杜索尔德的家里,“因为他太想念这些孩子们了。他‘会在孩子们睡觉的时候抚摸他们,并且摆弄他们的阴/茎来叫醒他们。’”(天主教内的一种宗教活动。在一定时期内,避开"俗务",进行宗教静修,译者注) 根据法庭档案、杜索尔德的解释以及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堂官员,我们得知,杜索尔德最后终于知道了这件事,因为孩子们告诉了他们的姨妈玛格丽特·格兰特。杜索尔德吓坏了,向附近圣托马斯阿奎那教堂主管神父约翰·托马斯教士投诉。 托马斯质问吉欧根,但被吉欧根的态度吓到了。吉欧根随意地承认了这件事,“他说,对,都是真的。”那位官员回忆道,就好像问他的问题是“你喜欢巧克力味还是香草味的冰淇淋。” 托马斯随即驱车前往总教区位于布雷顿的办公室,通知戴利。就在当天下午,1980年2月9日,戴利致电正在圣安德鲁斯教堂的吉欧根,两人的对话很简短,“回家。” 吉欧根争辩将会没有人来做下午四点钟的弥撒,但戴利说,“我来做。”“回家。”这位官员说戴利后来开车来到牙买加平原并主持了弥撒。 弗朗西斯·德莱尼是吉欧根在圣安德鲁斯教堂的主管神父。在采访中说,他说教会方面并没有告诉他为什么吉欧根会离开教堂。 杜索尔德说,就在几周之后,愧疚的Thomas来到了她家,告诉她吉欧根承认了自己曾经猥亵这些男孩,但是他为自己开脱说“只有两家。” 托马斯当时在神父间进行了一次附加礼拜,之后恳求杜索尔德不要将此事公之于众。他说吉欧根学习了很久才得到神职,如果指控被公开,后果很严重。杜索尔德说,托马斯问她,“你知道自己夺走了他什么吗?” 托马斯现在已经退休,拒绝了采访。 1994年的一份总教区文件记录着吉欧根反复出现的问题以及对七个孩子的态度:吉欧根承认这一事件,但并不认为这是很严重的或者是一个有关教区职责的问题。 吉欧根在接下来的几年因病休假,就其强迫性症状接受治疗,但仍在西罗克斯伯里与家人住在一起。1981年2月,他被派遣到圣布莱顿,他任职的第五个教堂。 几乎是刚一到任,吉欧根就开始负责圣餐,也与那些小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交友,甚至将那些男孩带到自己位于斯基尤特的避暑别墅。这些父母后来发现,吉欧根在那里猥亵了这些男孩。 圣布莱顿教堂的主管神父莱恩向堂区内一位值得信赖的老师透露,吉欧根之所以可以如此不受拘束,是因为主教并没有告知他任何吉欧根的前科。 这位不愿透露自己姓名的教师说,一开始,吉欧根愿意无私献出自己的时间同孩子们相处的行为令人欣赏。但是慢慢地,教区居民们开始怀疑,“我们知道有些事情不太对劲”,教师说,“他只找几个固定的目标。” 吉欧根在这个教区待了两年,犯下了更多性侵案。1984年,他的任期突然中断,莱恩说那时他收到了投诉,说吉欧根对教区的孩子进行了性骚扰。 那位老师回忆,莱恩极为震惊,在告诉自己这个消息的时候失声痛哭。她说,他对于自己没有得到警示感到非常愤怒,“莱恩神父几乎被这件事情毁掉了。” 莱恩现在已经退休,当《环球报》的记者近期拜访他的时候,他一听到吉欧根的名字就甩手把门关上了。 红衣主教否认自己“转嫁问题” 去年夏天,红衣主教劳在教区报纸上辩解“我从来没有试图将问题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就在这位红衣主教作出的声明之后,就有消息披露他早已知情。我们在一份法庭文件上看到,早在1984年9月,他就已经得知吉欧根的“四岁男孩”指控——性骚扰牙买加平原地区的七个男孩。法庭文件显示,红衣主教劳接下来说,他注意到吉欧根从圣布莱顿教堂被调走,并处在“等待任命”的状态。 这位红衣主教的法律回应函中并没有提到任何吉欧根在圣布莱顿教堂地区猥亵儿童的行为,而仅仅回应了起诉的那几起案件。 尽管有不良记录,但吉欧根仍然被派往圣茱莉亚教堂。根据教堂年鉴,在任职的前两年,他主要负责辅祭和教会的青年组织。 吉欧根抵达韦斯顿的三周之后,主教达西向红衣主教抗议,提到了吉欧根的问题,并说道:“我知道最近突然将他从圣布莱顿调离或许和这个问题有关。” 这封信函的复印件包含一段节选片段,直指尼古拉斯·德里斯科尔神父,他在上周承认自己在吉欧根抵达圣朱利亚教区前被调离。但是他的离开主要是因为酗酒和抑郁,并非性侵。因此,达西在信中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这一教区会发生更加严重的丑闻。”如果“有事情发生,”教区居民将会觉得主教“给他们派来了一个有问题的神父。” 达西要求红衣主教考虑让吉欧根“在接受某种治疗的时候”只在周末值班。《环球报》还没有发现证据证明红衣主教劳接受了这一提议。 上周,吉欧根在圣朱利亚教堂的上级,退休高级教士弗朗西斯·罗西特拒绝了本报的采访。但教堂记录显示,罗西特意识到了吉欧根的前科。 吉欧根面临的在米德尔塞克斯和萨福克地区的指控显示,在1984年红衣主教劳派遣他到温斯顿之后,吉欧根至少猥亵了30多名男童,均发生在1989年半年的病休之前和之后。 1989年,吉欧根回到圣茱莉亚教堂之后,又在此任职了38个月,之后才被调离。根据指控,三年后,吉欧根仍然寻找目标,受害者中包括一名为洗礼仪式身着礼服的辅祭。 吉欧根在教堂之间的调动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以说是致命的巧合,为他们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他曾经猥亵的一名男童,恰巧是上世纪60年代福尔河教区男童性侵案中一名受害者的儿子。这名受害者以及百位波特案受害者的代理律师罗德里克·麦克利什向我们提供了这一信息。 麦克利什拒绝向我们提供这一家庭的具体信息,并且表示,尚未对吉欧根猥亵这一男童案提出诉讼。 麦克利什与波士顿总教区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罗杰斯声明吉欧根的数次任命均获得医生的安全许可一事,他一直非常震惊。他说:“鉴于教堂已经知晓吉欧根犯下的不轨之事,任何一个负责任的医生都不会认为将他从一个教堂调至另一个教堂是安全的。” Spotlight报道时间线 2002年1月6日教堂多年默许神父性侵儿童 2002年1月7日一位贵客,一个破碎的家庭 2002年1月7日吉欧根选择贫困儿童下手 2002年1月31日数十位神父卷入性侵案 2002年2月24日教会栖身于沉默文化之中 2002年2月24日数百人现在指控神父性侵 2002年3月24日前主教被控在纽约市不作为 2002年5月12日丑闻缠身,教堂失去人们敬重 2002年8月20日 Ariz.性侵案,两名主教涉案 2002年12月1日主教区考虑申请破产 2002年12月1日卷宗之争加剧 2002年12月4日更多神职人员涉案,案件隐秘 2002年12月14日教皇在罗马接受“红衣主教劳”的辞呈 译文首次发布于: 低冷趣味(微信号:dilengquwei) 四页(微信号:fourpages) 欢迎关注,谢谢!

 6 ) 报道这样的故事,就是我们选择这一行业的原因

直到刷完《大空头》,《聚焦》一直都是今年奥斯卡季个人最喜欢的电影。现在再评价哪部更好些,确实有些为难,两部电影都是喜剧导演转型严肃作品,《大空头》举重若轻,《聚焦》则静水深流。考虑到自己新闻专业出身,还是会偏心投《聚焦》一票,用同学小虫的话来讲,这部电影致敬了平面媒体过去了的好时光。
 
《聚焦》改编自真实事件,本世纪初《波士顿环球报》的“聚焦”专题报道组,用一整年时间连续发表了70篇报道,揭露了波士顿地区90名牧师涉嫌对男童性侵。这组报道不仅荣获次年普利策奖,更推动了社会对教会娈童的重视。事件本身具有相当的话题性,但电影讲故事的节奏风格却极其沉稳冷静,影片对《波士顿环球报》记者工作的再现,犹如记者们当初对事件的报道过程一样,严谨、理性、克制,却充满了激情。

严肃新闻的魅力在于不强行贩卖观点,避免情绪左右判断,严密取材、小心求证,最终是摧毁一个系统,而不是打垮一个敌人。与之相应的,《聚焦》剧作也工整得几乎无懈可击,比如片中调查取证的受害对象,一个外向弯、一个内敛直,采访层次不同,对话真实可信,尽管受伤害呈现的方式各异,对观众情绪引导效果却殊途同归。深处两个阵营律师的对比刻画也是简练生动,一句“你们早干嘛去了”让影片不止于对教会的诘问,彰显了媒体该有的自省原则。

除了剧作,《聚焦》的摄影、剪辑都有如教科书般经典,奥斯卡几乎所有重要技术奖项提名都没落空即是明证。长镜头沉着稳健不抢内容,多线叙事却剪辑明快,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表演,本片大腕云集但无绝对男女主角,演员各个出彩,群戏紧张激烈又无人突兀抢戏,这种个人英雄主义基础上的协作,正像一个出色的新闻报道小组所需要的那样。和看完《大空头》相同感慨是,美国职业的好演员真特么多啊。

为了演好片中的记者,四位主要演员和聚焦报道组原型都有过密切接触,了解他们的工作习惯。当然了,我们已经太习惯把演员敬业体验生活当做宣传手段,但表演本身是不会说谎的。我喜欢马克鲁法洛扮演的迈克尔在采访受害人时一个细节:隔桌对坐,迈克尔没有把笔记本放在桌面上,而是问话同时两手悄悄在桌下记录,眼睛始终盯着受访人。这种细节恐怕只有当过记者才能会心领会,当面记录更像庭审,受访者容易被冒犯也容易分心。至于为了获取资料据理力争,甚至不惜给小费换取复印机会这样的细节,也就不必赘述。

 从媒体角度讲述新闻事件的电影其实已经有不少,新千年就有《晚安好运》、《对话尼克松》等多部佳作,《聚焦》个人感觉是最平民化又最职业化的一部。导演最高明的处理,是在故事后半段呈现报道效果时,几乎对“获普利策奖”只字未提,结尾收在读者打爆热线,忙碌的新闻人一如既往冷静回答:“你好,这里是聚焦”。媒体记者是所有“英雄”属性行业里,最需要自觉与光环保持距离的职业,这个简练的结尾隽永得体。

尽管《聚焦》从内容到呈现都是标准的“奥斯卡”体例,个人却不看好它的得奖前景,导演本人大概是坚定的无神论者,影片对教会的抨击毫不留情,直指教会是全世界最藏污纳垢的组织,看完对宗教本身的敬畏也土崩瓦解。这种“冒犯”显然会让有神论者不舒服,这也许是本片在歌舞升平的金球奖被彻底无视的原因。
 
个人看来,故事其实是把在世俗世界拥有强大力量的教会当做了强权控制的设定,《聚焦》所呈现的还是普通人挑战权威的勇气和努力。在不同社会,强权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这又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报人在充分自省的前提下行使监督职责,这正是媒体”第四权力”的核心价值。
 
尽量用冷静的口吻来陈述对这部电影的喜欢,难免还是夹带了个人感情的私货。告别报纸已六年有余,做记者的时候写的也是些零碎,但电影里听到“报道这样的故事,就是我们选择这一行业的原因”的台词时,还是被燃得不行,勾起自己中学时在阅报栏读中青报“冰点”专题报道的回忆。在“纸媒寒冬”的年代,《聚焦》的出现带有某种悲壮色彩,它如实刻画的新闻操守与执行典范,仿佛昨日还是大学热聊的理想,如今已经成为对黄金岁月的致敬。

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技术发展让传统媒体的平台和渠道优势打折,自媒体成为新兴形态,它无疑拓展了沟通传播的途径,但至少在初期的这一两年,观点多于求证,情绪多于思辨,”强烈个人风格“成为脱颖而出无往不胜的利器,这也不是什么多大的问题,只是基于事实调查的深度报道空间的确在缩小。说起来,我最近读到的优秀纪实报道几乎都来自《GQ》和《时尚先生》两本时尚杂志。如果说有什么可惜的话,对于民智未启的社会来说,严肃新闻报道成为还未被熟练掌握就已经被收缴的武器。

些许跑题了,新的媒体形态总会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吧。细想想,不是因为报纸和电视的出现,产生了有理想有担当的新闻从业人员,而是因为”善意“本身导致了有理想有担当的人投身传统媒体行业,做出了出色的新闻报道,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普通人所共有的善良和正义感,是永远值得书写的,而这大概就是珍视《聚焦》这样的电影、珍视报纸“闪亮的日子”的意义。

 短评

唯冷峻克制的表达,更具“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效果。

9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住在波士顿看这片感觉真是……全场白人老头老太最后鼓掌认真得不行。BP强力选手水平

13分钟前
  • 快乐就这么简单
  • 推荐

高三那年就是怀揣着这样的新闻理想填报了志愿,现在我在党委宣传部写新闻稿。

17分钟前
  • 小白兔🐰
  • 力荐

作为一个前记者,看完这种电影真是感慨万千啊……如果不能坚持新闻理想,倒也不必把选择悲情化。做记者本身就要有一点理想主义才行,因为是你主动选择了那个桅杆上的瞭望哨作为岗位。只可惜我们受到的教育和现实完全是拧巴的……电影本身非常棒!尤其是演员的集体表演!

21分钟前
  • 张小北
  • 力荐

整部电影就像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本身,陈述来龙去脉,介绍人物,寻找证据,解决难点。冷静又条理清晰,据说对真实的记者办公和生活环境还原得也很贴切(没有人在办公室里大呼小叫...)。当然为了保持这种基调,新闻本身的故事性就被削弱了,记者本身的性格也无法深刻塑造

2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有点像“撞车”,都是群戏电影,每个人都有精湛发挥。聚焦天主教性侵丑闻,凌厉割喉的步步求证。电影最成功的是将亵童和性向做出切割,指出这是教会这一全世界最藏污纳垢组织自上而下的制度性丑恶,看完会让人失去对宗教的所有敬畏。

2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奥斯卡最佳影片你好!(从第一篇的影评开始我就预测它拿奖,非常值得!)

31分钟前
  • 常在我心
  • 力荐

国内记者看来更像是一曲纸媒悲歌,近年国内调查新闻环境每况愈下,传统名牌报纸、电视调查栏目纷纷衰落,不仅仅是舆论环境持续收紧,未被政治打败的,也被资本击垮了。对我们而言,这是一部屠龙之技的鸡血片。

36分钟前
  • 熊阿姨
  • 力荐

摒除所有抓马和猎奇,以极度冷静克制的表述抵消偏见和煽情,暗中积聚能量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如一篇扎实负责的新闻报导,将判断和情绪的释放留给观众,坚持写实的态度令人敬佩。结尾字幕更鼓励关注调查记者并请受害者发声,报道结束而思考不止,这不正是新闻的意义所在吗?

39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没有猪队友,没有渣Boss,没有性生活。不得不说美国梦真的可以洗脑,每每洗毕都感觉自己也香喷喷的。

42分钟前
  • 内个死猴子
  • 推荐

紧张精彩的行业片,节奏也不错,而且该煽情的时候也有煽情。

4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47分钟前
  • Zou Sir
  • 推荐

这个时代,宗教似乎变得越来越虚伪愚蠢,自由媒体的力量却无孔不入!作为一部披露天主教性丑闻传记片把控着类似惊悚片的速度节奏,条理清晰、丝丝入扣、严密工整,完美还原了一场媒体人的报道征途。如此优秀剧本下一众大牌的群戏互动更是精彩异常!【这完全就是冲着奥斯卡来的嘛~

48分钟前
  • 推荐

明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改编剧本的最大热门,不仅三观正,片子的完成度也非常高!片子的拍法和这群新闻人很像,客观冷静理性,干净利落不煽情,剧本是非常传统的类型片叙事套路,既扎实又踏实,剧组的团队精神就像精彩的群戏表演,没有任何主创抢风头,凝聚到一起却力量十足,让人敬畏。★★★★

5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完成度很高,剧本好,节奏好,表演好,调度好,啥都好,独缺惊喜。

52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本来想打四星。然后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这个题材让韩国人拍…”不由得虎躯一震,赶紧改成五星。

54分钟前
  • 卢十四
  • 力荐

事件的真实性震撼人心!对系统的拷问,对记者工作的刻画(比较更戏剧性的Newsroom),对事件进展本身的关注而不是沉溺于廉价的抒情,对几位主要记者不同角度不同态度的有节制的描绘,都为此类社会传记剧情片的最高标准做出了表率。不断询问something bigger,我想这该是一切艺术形式的终极责任。

57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怎么忍心拒绝上帝?” 各方面都很稳重,碍于太政治和工整,题材也不新鲜,赞赏却不心水。这样的震撼更多来自真实事件本身,作为电影其实没有到8.9分这么好,更像是给纪录片习惯打高分一样。

1小时前
  • 影志
  • 还行

movies that make you want to make movies

1小时前
  • 瓦铃铛
  • 力荐

一部非常沉稳扎实的investigative thriller,再现聚焦报道组调查大批天主教神父性侵儿童丑闻的攻坚过程,原报道曾获普利策奖,电影也如厚重的纪实文学,抽丝剥茧,丝丝入扣。基顿、鲁弗洛不动声色展露极高表演水准,麦克亚当斯状态也不错,片很有奥斯卡相。基顿在办公室尽头接电话一声喂聚焦,收尾太棒

1小时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