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守自盗

HD

主演:马特·达蒙,Gylfi Zoega,Andri Sn?r Magnason,Sigridur Benediktsdottir,保罗·沃尔克,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George Soros,巴尼·弗兰克,David McCormick,Scott Talbott,拉加德,Eliot Spitzer,本·伯南克,乔治·W· 布什,Timothy Geithner,艾伦·格林斯潘,巴拉克·奥巴马,Henry Waxman,安·克莉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监守自盗 剧照 NO.1监守自盗 剧照 NO.2监守自盗 剧照 NO.3监守自盗 剧照 NO.4监守自盗 剧照 NO.5监守自盗 剧照 NO.6监守自盗 剧照 NO.13监守自盗 剧照 NO.14监守自盗 剧照 NO.15监守自盗 剧照 NO.16监守自盗 剧照 NO.17监守自盗 剧照 NO.18监守自盗 剧照 NO.19监守自盗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长篇影评

 1 ) 对次贷金融危机的一些分析

NHK的一个节目对次贷分析得更细一些。

本文试图用一些基本的概念分析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
首先我确定两个要点。
一是资源守恒定律:即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资源分布的总量是守恒的。此时消耗的多了,则彼时必然消耗得少;此处消耗得多了,则彼处必然消耗得少。
二是有人赢则必有人输,因为资源总量是不变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来看次贷的基本情况:
1、美国政府为推动繁荣,放开限制,允许国民以非常低的门槛购房。
2、美国人以近乎零首付从银行得到贷款后实现购房,然后用房产的升值部分支付月供。
3、投资银行将次贷与其它金融产品组合在一起,销售给投资者,然后从保险公司购买这部分产品的亏损保险。
4、评级机构与经济学家论证次贷的安全,将一个高风险的金融产品包装成一个低风险高收益的产品。
5、保险公司只关心眼前利益,为次贷金融产品承保。
6、主权基金、养老基金认购次贷金融产品,以获得长期的收益。
次贷的安全性是基本这个基本假设:美国的房产价格会一直稳定上升。
但是根据供需平衡定律,对于需求高的产品,市场的供应量会保持增加,一直达到供应和需求的平衡点,而供需的平衡意味着需求泡沫的破灭。

贪婪是市场的驱动力,下面我们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分析各方的盘算。
1、政府存在的主要目标是维护统治,而“居者有其屋”就是小布什的竞选口号之一。政府通过让更多的人拥有房产,以达到更大的民众支持率。
2、低收入的美国人本来是很难实现买房的梦想的,而次贷让未来变得触手可及,有谁能抵挡得住这种诱惑呢?另一方面,教育的欠缺让他们很难理解复杂的金融产品所包含的风险,况且政府、专家、机构都一致担保这种方式的安全可靠。
3、投资银行由于它的高门槛、高垄断特性,造成这一行业对客户的不尊重,对于客户代理人来说,佣金是最重要的,客户的损失他根本不关心,何况客户受到损失时他还能从保险公司获利。
4、评级机构与经济学家本来应该是保持中立的,但是为了自身利益,最终选择了与投资银行结盟。
5、保险公司为次贷产品投保,一是看到了眼前的巨大利益,二是对其长期风险缺乏清晰的认识。
6、主权基金、养老基金认购次贷金融产品,其理由是和购买美国国债一样的,都是为了长期的稳定收益。

如果说有人赢有人输,那么我们再看看这场赌局的各方输赢情况。
1、美国政府短期内赢得了选票和支持率,但是长期内损失了其信用,从而造成美元贬值。
2、低收入美国人得到了数年的房屋产权,但是正如穷人得到一折购买奢侈品的机会一样,表面看起来是赚到了,但是一旦失去你拥有的财产时,曾经越是美好,则将来越是痛苦。
3、投资银行与储蓄银行的差别在于,它是根据它的产品交易数额收取佣金的,而不是根据它对客户的服务质量收取佣金的,这必然造成了它对客户利益的不尊重。而投资银行的薪酬文化更进一步造成了银行员工对公司利益的不尊重,因此投资银行助长了诈骗行为的发生。实际情况是:即使客户遭受损失,但是银行赚到了;即使银行倒闭了,但是业务员赚到了。
4、评级机构和经济学家与投资银行形成事实上的利益同盟,这是因为它们的评论尽管看起来是中立的,但是其为自己带来的收益却是不均衡的:由于它们为投资银行说好话能带来更多的收益,因此它们倾向于为银行说好话。
5、如前所说,保险公司赢了一把,输了一身。
6、主权基金、养老基金是冤大头,可以说它们是被美国政府、投资银行、评级机构联合着骗了,但是某种程序上也可以说它们是咎由自取:因为它们投了这么多的钱去买这些产品,却不去仔仔细细地查查这个产品的底细。设想一下,你听说有一家赌场,每个人进去都稳赚不赔。这是你知道的,而你不知道的是:你每赌一把,赌场的服务员都收一次小费;你每输一把,赌场的服务员都从保险公司那里得到一笔赔偿。那么你还会进去玩吗?

从资源守恒的角度来看,资源从投资者的将来收益,变成了买房者和投资银行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当前收益,好比你大老远地为一个穷人买一件奢侈品,还代付了所有交易费用,双方约定此件奢侈品的升值部分收益归你,但是事实证明这件奢侈品还值不了当前市价。

次贷危机的背后有一个隐含的因素:全球资源分布的不均衡。
美国政府在全球化中选择了占领科技和金融的高地,这部分的公司和从业人员得到了比以前多得多的资源,但是这部分人毕竟是少数。而制造业、服务业的大量从业人员的竞争力已经不如新兴经济体,因此他们所能获得的资源是很少的。因此居者有其屋是不切合实际的,增长的数据掩盖了增长不均衡的事实。此其一。
主权基金、养老基金拥有大量的货币,而这些基金的性质决定了它们倾向于投资长期稳定的产品,或者说是热门产品,这些热门产品则进一步吸引更多的钱,从而形成一个正向循环。而钱多的地方容易产生泡沫,钱越多泡沫越大。此其二。

次贷危机的另一个隐含因素:金融信息的不均衡。
投资银行与评级机构结成了利益同盟,而投资者却被蒙蔽了。
投资者要在今后避免类似的损失,一是要向美国政府施加压力,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二是要成立民间的机构,用巨额奖励吸引金融漏洞猎人,让金融专家为自己服务而不是为金融机构服务,这样就可以尽早发现金融产品的漏洞,然后对金融公司进行惩罚。

 2 ) 对于经济危机的一些理解

最早看这电影的时候,还在想是不是和华尔街一样,属于那种抹黑资本家的电影。还有就是马特达蒙。结果发现既不是股市片也不是动作片,而是尼玛的纪录片。

看着片子前半部那天是回杭州时候,在洗浴中心里看的。后半部今天刚看完。

其实说得事情很简单,就是说那些金融危机发生的缘由。第一、政府把利率压低,使得从银行借钱的成本变得很低。第二、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使得资金的流通变得很容易,而金融产品被设计得很复杂,使得一些风险被隐瞒。第三、就是华尔街对政治施加影响力,从而使得政府放松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还有就是高管如何监守自盗。

我其实以前一直想不通一个问题,就是既然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都是央行放出来的钱,那利息从哪来。市场上的钱都是从银行借来的,银行的钱又是从央行来的。除此之外,钱没有其他的来源。那利息哪里来?所以最后只能是拆东墙补西墙。拿银行现在流出来的钱,拿去还之前的钱。那假如说,银行流出来的钱,比上次少了,那就肯定付不出利息。肯定是要破产的。这么说来,破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这也是现代经济危机的根源。

政府把利率调低,银行准备金率降低,那市场上流通的钱自然就多了。这自然会引发通货膨胀,但是zf会盯着日常消费品的价格,只要这些东西价格不是涨得很离谱。就觉得通货膨胀也是可以容忍。但是却忽视了各种资本市场泡沫的危害。钱不流过实体经济是无法创造财富的。央行的放任扭曲了价格,投资房产不再看租金,投资股票不再看股息,只希望房产和股票价格上涨后脱手赚差价,金融市场变成了彻底的博傻竞技场。而过低的利率,使得利率没有再往下的空间,赌徒手里的筹码迟早有穷尽的一天。

金融业,其实就是能帮你弄到钱的行业。金融行业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弄到钱。这实实在在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产品,日新月异,是天才们的智慧结晶。而在片中,可以看到金融创新对金融危机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这并不是金融创新的错。枪杀人会是枪的错吗?其实,在中国也能看到同样的现象。只是中国的金融产品少,所以片中的操作模式就变得很简单。一个老板借钱买了一块地,地价上涨,再用地抵押套出钱。再拿钱买地,再抵押再借钱。不断买地,而地价不断在上涨,老板的账面便变得非常好看。银行对于风险会有控制,对于抵押品的价格打个折扣,可能是20%。银行看到风险可控,也乐于赚这个利息。(所以我极度怀疑风险控制是否有用,能让你错失机会,但是未必就能帮你规避风险。)但是只要地价上涨超过这个数,那么这个老板就还是挣钱。但是地价只要一跌,这个老板就会一无所有。银行则收获了一堆价格极度缩水的地。我倒觉得其实不是金融机构故意隐瞒了风险,因为市场行情看好的情况下,这风险的确不大,而且人人赚钱。但是行情一不好,这些风险就被成倍的放大了。的确有可能一些机构,出于利益,做出隐瞒。而也不是所有投资者能看到这种操作模式所隐藏的巨大风险。这算是欺诈么?如果机构有隐瞒自然算是欺诈。

还有就是道德风险。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自然会有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其实未必说都是直接黑了别人给你代为管理的钱。还包括了用别人的钱投资,亏了不是的自己的钱,而赚了的钱却有很大一部分归自己。那我就很有冲动去投资那些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赚了,我分享高收益;赔了,你承担高风险的损失。华尔街中不乏做这种事的人才。

华尔街对国会施加影响,放松对金融监管。我本身是反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但是如果涉及到欺诈和腐败,政府不管谁管。比如储户把钱存进银行,银行却拿这些钱从事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这本身合理吗?这不需要监管吗?市场是会自律,这样的银行的确会破产。但是储户的钱却是实实在在打水漂了。自由世界,需要我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决策买单。而不是我们要去承担那些本不属于我们的损失。我们要为资本家的自由选择辩护,因为这同时就是在珍视我们自己的自由,而不是去为欺诈和腐败辩护。

金融机构大而不倒也是个问题。金融机构大到一定程度,由于破产会对整个行业产生影响。所以政府便拿纳税人的钱给其买单。既然不会破产,那么机构的高管自然有恃无恐。即使是破产,高管也拿着之前的钱走了,不会有什么问题。原先还幼稚地以为外国人的道德水平高,这么一来才知道外国人也是人。




 3 ) 文艺眼中的金融危机

正如影片所说,影片确实请到了很多重量级的人物进行大量采访。但是,影片的剪辑将大半人所说的进行了重新组织,又删去了很多采访内容。影片就像邀请几个人谈论国际形势一样,美帝野心勃勃留了下来,不同意这种说法的人,采访内容被一删再删,留下些被主持人问话问得答不上来的情形。许多人不接受采访是明智的,这样的采访接受了只会让自己羞辱,而且无法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看法。 若是本片将采访的全部内容都公开来,应该是能让人受益很多的,但是NO NO NO 文艺们怎么能拍这样的片子,文艺应该有立场,文艺应该揭露华尔街的贪婪,应该揭露华尔街控制美国政府,应该揭露那些经济自由化的学者 谈点看法 首先还是从房地产市场谈起,对于美国房市来说,最重要的一个事件发生在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政府成立房利美(Fannie Mae)作为其新政的一部分,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抵押贷款。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美国政府通过房利美,以及后来成立的房地美间接的影响着房地产市场。威廉斯(W. E. Williams)教授曾写道:从1977年的“社区重建法案”开始,国会就开始威胁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要他们向高风险的住房买家和企业发放更多贷款,这些贷款就称为次级贷款。这些银行和金融机构得到的甜头是,“政府资助企业”Fannie Mae和Freddie Mac将会购买这些高风险的债券。任何脑子重量超过一盎司的人都能明白,这是酿造灾难的配方,可国会却齐声否认。在房利美成立70年后,房利美和房地美成为了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持有全美近3100万个家庭的住房贷款,总额约为5.4万亿美元,约占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一半。在大萧条之后的70年,美国房地产市场除了小范围房地产价格有出现过回落,总体上房市一路高唱凯歌,没有下跌过,但反观世界上其他国家,在这一时期西欧各国都有出现过过房地产市场周期现象,都有出现过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下跌的情况;亚洲国家,日本在90年代就有出现过地产泡沫破裂,房地产市场不景气,香港更是几起几伏,调整幅度有时甚至高达30%以上,中国大陆开放三十年,也出现过地产价格大幅下挫的情况,深圳楼市跌幅超过60%,多数为九十年代初内地房产繁荣时所建,深圳地产公司司40%以下的利润不做,朱镕基抓经济后,地产泡沫就此破裂。房地产市场起起伏伏,升升降降是正常的,因为市场总是不断的寻找“均衡”,有时供不应求,有时供大于求,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供给需求,有些年房屋供给过多,房价下跌,有些年住房需求增加,房价上升,但是像美国政府这样,通过这些抵押贷款公司介入房市,要求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高风险的贷款,这样那些原本属于高风险的住房买家可以买房了,房贷市场也变得十分宽松。这样等于是政府通过两房间接的向房地产市场不断注入大量的资金,促成房地产市场的超级大牛市。这样的房地产市场繁荣是不可持续而且是脆弱的,假如没有利率政策的收紧,布什政府经济政策的失误,它还会因为其他原因而破裂。美国房市到了21世纪,由于长期的政府干预行为,实际上已经是积重难返。 其次再说金融衍生品市场。此次出现问题的大多出现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RMBS),很大一部分来自房利美 房地美所发放的,这些证券在次贷危机前,大多得到了像标准普尔等大型评级机构的AAA评级。被认为是“安全”住房抵押证券连同其他抵押证券一起被放入一个证券组合中,形成抵押担保债券(CMO)然后这个证券组合又和其他抵押贷款(如助学贷款等)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组合债务抵押债券CDO。CDO和CDO组合起来,又可以组合成CDO2。像AIG这样的保险公司,卷入金融危机,其主要的原因是卷入保 债务凭证(CDO) AIG从其提供的向超高级风险产品作担保中获得相对较少的一部分利润——承保的每一美元每年的收益仅0.02美分。但如果0.02美分乘以数十亿倍,就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收入来源,特别是如果不需要准备金来覆盖风险的话。这些证券组合十分复杂,而计算他们的价值和风险更为困难,最初创立CDO的摩根大通团队整合模型时,既需要繁荣时期的数据也需要衰退时期的数据,但是他们却寻找不到房地产市场衰退的数据,这些数据十分重要,想要估算CDO中证券之间的相关性,及其风险,就必须依靠这些数据。如果这些证券是没有相关性的,则相对来说是安全的,如果这些证券高度相关,结果将是灾难性的。这使摩根大通团队最终止步于更大规模的交易。而另一些金融机构却认为看到了商机,积极的参与到这个交易中来,其实他们同样没有找到足够的数据,没有能够预测到潜在的风险。市场上交易者的行为并不一定对,但是市场这种机制,能够惩罚做错的这些人。正如弗里德曼所说,市场是一个不要求认错但会惩罚错失的地方。当金融市场的参与者犯错时,华尔街的交易员们对CDO等金融衍生品的估价是错误的,有毒资产的持有者必须为自己的错误判断付出代价。美国政府对有毒资产的救助,越毒的资产越能得到政府的资助,等于是做的越错的人越能得到补偿。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错误是建立在房地产市场扭曲的基础上。如果没有房地产市场的扭曲,被打包的债券等不会变成有毒资产。剔除了这些债券,或许金融衍生品定价也会有偏差,但是不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后果。我认为金融市场之后所出现的恐慌来自于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在08年初的时候,政府救助了贝尔斯登集团,所依据是太大而不能倒闭的原则,可是太大而不能倒闭原则并没有清楚的界定什么样的金融企业是太大而不能倒闭的,什么样规模的是可以倒闭的,在拯救了美国第六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后,保尔森却宣布不拯救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更要命的是,美国政府并未解释为什么拯救了贝尔斯登而不拯救雷曼兄弟,这种规则上的不确定性导致金融市场的恐慌,人们并不清楚下一个会倒闭的是谁,政府会救谁或是放弃谁。或许不公布拯救方案,会让保尔森有更大的空间操作,但是这个举动给以金融市场人人自危,竭力自保。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这件事的重要性,就是在前面提及的雷曼兄弟倒闭后,一直不大关注美国金融市场的国内媒体开始大幅报导金融危机,似乎金融危机一夜之间突然爆发的。政府干预市场一定会出问题,只是这些问题会以什么方式表现出来,或者是在什么时候表现出来。或许是长期的资源浪费,或许是金融海啸。 片中认为的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监管不力” 但只要翻一翻过去 几乎所有的经济危机都有许多人归将其归因为 “监管不力” 但有一个问题是 什么才是监管得力? 胡佛总统曾经被认为是让经济过于放任自由 而导致三十年代金融危机 但罗斯巴德指出 胡佛非但不是自由主义者 而是同其继任罗斯福一样 热衷于政府对经济的管理 胡佛极其讨厌卖空 积极打击美国股市做空。后来经济危机爆发,胡佛下台,罗斯福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均为主张政府管理,但罗斯福新政成功了么? 没有,大萧条至少持续到了二战时期。 罗斯福的新政对美国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在金融业的影响就是拆分,罗斯福将银行的投资部门分出来,禁止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即为鼎鼎大名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当时JP摩根和摩根史丹利本就是这样被分开的。这项法案影响深远,投资银行确实也长时期“老老实实”做业务。有空再讲故事了。 PS 回答 房市泡沫式政府促成的 金融衍生品是扩大作用。有些人认为金融衍生品完全没有用,例如片中提到的资产证券化。假设银行贷款100万出去,然后把这个贷款拆分成100万份出售,每份一元,购买的人获得贷款所带来的收益,而银行获得流动性,如果都没有人想要银行贷款收益,怎么会有人去买?这是资产证券化的益处,有人喜好流动性,有人喜好固定收益。另一面是,购买的人要承担贷款的风险,银行如果卖出去自然是受益,但并不是所有的都能卖出去,还有贷款的收益会证券化出售高些。金融衍生品现在似乎成为众矢之的,欲处之而后快,但着手金融衍生品监管还不如着手准备金制度与太大而不能倒闭准则的改革,这样才能除去银行风险收益的不对称。   不是说政府救市不利 而是救市规则模糊 这么重要的规则 没有明确规模 而是由几个重要头头进行决定 让市场面临政策上的巨大不确定性   高管的薪金包括两个部分 一部分工资 更重要的是奖金 奖金相当于绩效 如果今年干的好 就能得到多少 但是不能立即拿到手上 离职的时候能够拿到 当然董事会设置的这样制度确有不合理的地方 (不止金融业 其他各行的高管奖金也是如此) 因为不论公司最后如何 高管在离职的时候几乎都能拿到丰厚的奖金。 当然现在看这些高管倒闭离职后还能拿那么多钱非常不合理,但那些钱可以说是之前其在任期间未支付的薪水,只是人走了以后,把钱放进了兜里。我没有赞美这种制度,我也认为这种制度不合理,不单是金融行业,其他行业高管的薪资制度也是类似,我也认为这种薪资制度需要大幅改进。 但同时我认为,如果不是政府出资援助或是参股的企业,政府不应去制定该企业的薪资高低,薪资的制定权应是属于股东,股东才是企业的所有者 。 投资银行不是金融危机的赢家 恰恰相反 最大的输家就是投资银行 美国5大投资银行 1高盛 (目前美国5大投资银行中唯一仍盈利的公司) 2摩根士丹利 (股价下跌) 3美林公司(已被美国银行收购) 4雷曼兄弟公司(已破产) 5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  片中所指的双方交易的就是高盛 其中SEC诉讼是因为高盛在出售那些卖的抵押证券同时,没有披露另一家客户冲基金经理约翰•保尔森 (John Paulson)正押注于这些证券将崩盘。看出其中的问题了么,两笔对立的交易,事后诸葛亮当然可以说这是不可容忍的,但是事前华尔街几乎一致看好这些产品,而且华尔街的各种对冲买卖一直是持续存在的,投资银行的接连破产贱卖也是事前没有预料到风险。高盛比其他投行所作的唯一区别在于,他买的保险更多,也就是片中AIG所卖的CDS,0.02美分保一美元,不需持有CDO,也可以购买CDS防范风险,高盛的首席风险官并不像许多公司形同虚设,而是有一定实权的。大部分人看到繁荣,少部分人看到风险,还有人既看到风险还对此进行保险。对于高盛的道德拷问可以不断进行下去,但是却很难告倒,大陆几乎所有的基金,都是做多才能盈利,证券公司在向你推销基金产品,这些基金产品要股市涨了才能盈利,而另一方面,证券公司的自营业务是可以在股指期货上做空的。这样一家证券公司卖基金给你,而它的公司自营业务又在进行做空,你就能告它欺诈了么?  金融高管确实有错 市场判断错误 公司风险过高 高管的薪资也不合理 甚至道德有问题(好莱坞这帮吊乱的人绝对不比这些高管性行为 吸毒好到哪去)但是 对金融高管 监管不利 高管太贪婪 确实不是主要原因 监管从来不利 因为两个人交易 第三人监管 他怎么也不可能完全了解双方各种情况 如果他能清楚 完全能够监管者安排交易 计划体制就不会失败。 高管贪婪 高管像来贪婪 从有高管开始就是如此 而且不仅是高管 其他许许多多人也都贪婪。 我有提到盎司么? GS阴谋论郎咸平也在说,我没有什么可说的 补充 剔除一些无聊抽风型留言 然后回答补充一下 很多人主要是针对高管离职后拿那么多钱意见很大 不仅是金融业 很多行业都有金色降落伞条款 我是认为这些条款是有问题的 我前面也说过一次了,这里再强调一次。 有人认为只要是金融高管就能掌握信息 驾驭一切,不是的,人是做不到能够掌握一切信息的作出完美推测的,高管也是人,高管对未来的判断也是会出错的,风险可以进行预测,但是预测结果准不准就要靠市场验证了,黑天鹅总是存在的。 可能有些人认为美国救市是将钱白送给这些金融类公司,纳税人的钱全都白送出去,但如果有查一下美国如何救市 可以发现美国政府所作大部分是进行担保 确保市场流动性 促成收购 购买优先股 等措施 美国7000亿救市并不是7000亿全都打水漂 实际上这7000亿绝大多数已经收回 实际成本只有250亿美元(这就是资本主义国家救市方式= =) 有人指出导演是原先的职业是政客 那把题目改成政客眼中的金融也可以 PS 我是对政客是普遍反感的 我确实没有提出一个具体的金融体系修改方案 现代金融系统非常复杂 或许真要从最基本货币改革 资本金制度入手 但我总可以提出我不同意影片观点吧 如果你们有谁真的有一套新的金融体系改革方案 欢迎豆油 传统意义上的投行已经不复存在,高盛与摩根士丹利现在是处于美联储监管之下。财政部也加强了对场外衍生品的监管,采取增强透明度等措施。这样金融危机就能避免了么? = =影评有回复提醒确实挺让人烦 基本都是在提醒我又被骂了 所以我不愿去看 谢谢chen帮忙解释了一些问题

 4 ) 动物园守则

在动物世界里,跑不快的动物被跑的快的动物掠夺了生命;在文明社会中,强壮的人掠夺瘦弱的人生命是违法的,但巨头掠夺散户,往往是合法的。

任何文明都有代价,哪怕是遵守交通规则。你知道,人们往往以行人是否遵守交通来判断一个人的素质,我也曾经这么认为。有一天晚上,四下无人,无车,我在等一个红绿灯……在等待的途中我忽然想,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我几乎不假思索地执行了无车经过依旧不过马路的低效率行为?

这个就是我为了文明付出的小小代价。

如果没有红绿灯,没有车行专用道,效率几乎没有损失的肯定是行人,但行人又是效率最低,带来效益最少的种群,所以为了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益和效率,人类发明了红绿灯。当社会效益和效率提高,行人也会经常得益,为了回报自己的得益,行人也会遵守红绿灯法则。

文明社会,可以让我们不假思索地作出许多判断。我们相信陌生人替我们烧的饭,相信陌生人为我们去除病痛,甚至相信陌生人为我们保存钱款,我们通过一个个简单易懂的数字去相信我们不熟悉的物品质量……这些简单高效的判断由一个庞大复杂的文明系统组成,我们成为里面小小的螺丝钉——我们把乱穿马路视为野蛮,我们把在家里储存大量的黄金和现金视为愚昧,我们是文明社会的一分子,我们在保卫这个社会。

但如果过多的作出了不假思索的举动,就会被人利用。

二十年代,美国由于日益增长的产品产量和人民底下的消费水平造成的巨大矛盾产生了大萧条,英国人凯恩斯让美国总统罗斯福相信,只有花钱才能救美国。限定劳动时间,提高最低工资,有范围地通货膨胀,谴责过度储蓄,政府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修路修桥,童子军宣誓爱国就是让妈妈多买点东西……发展至今日,我们都开始知道提高内需的重要性,翻开任何一张报纸,打开任何一台电视,浏览任何一个网络,那些教你赚钱的方法不一定靠谱,那些教你花钱的说辞绝对蛊惑人心。

花大钱,住大房子,开大车,给子女最贵的教育,这是一种成功,这是一种光荣,这是一种爱国!我们都听过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买房的故事,可怜的中国老太太啊,积蓄了一辈子,才住了一天自己的房子,你看人美国老太太,多潇洒~

文明社会的人会相信,我们的体系跑在了一条安全的快车道上:工资会加,产品产量在持续上涨,告别通货紧缩……今天的五块钱,也许在明天只值一块钱,所以先把明天的一块钱花了,就是赚了今天的五块钱。那些存钱的中国老太太啊,你们就像在动物园仍然害怕被吃掉,没有安全感的小动物,可怜。

但是,我们真的能相信,这个世界已经没有掠夺了吗?的确,公平自由的贸易让人们的生活变美好,但“看不见的手”真的能管住人们冒巨大的风险来换取巨大的金钱吗?

说句实话,INSIDE JOB里那些资本运作者的智商,我捆十个一百个都不是他们的对手。他们已经聪明到跑在了法律的前头,他们不仅能忽悠你把明天的一块钱花了,还能忽悠你反复地花同一块钱,然后他们的账面上多了五块钱。最后他们先拿钱跑路了。

为什么美国老百姓这么敢超前消费,敢把钱交给陌生人投资?因为社会越文明,我们就越相信银行,投资商,信用评定机构,保险机构……我们相信我们的红绿灯不会出故障,但没有考虑到绿灯后面的路是不是还没有修好。

当然了,我们国人,目前,还没有这种危机感。因为……我们目前还没有在和平的动物园中圈养太久,对于文明社会的信任体系还无法完全放心。有时候,我们会伤心地呐喊,为什么我们的商人如此黑心,我们的社会如此缺乏诚信;但有时候,保持警惕也并不是坏事,动物园里仍然会有食物链,对于那些跑过本身实力和银行利息太离谱的巨额消费及长期投资,我们仍要多一个心眼。

因为从长远看,大家都死了。这个仍然是凯恩斯说的。

 5 ) 这片子看的我想撞墙

自从看了预告片,这部片子我等了有小半年,总算没失望。

简单的说,片子可看性很高,搜集的材料本身之丰盛(甚至可以说华丽)、剪辑之给力无需赘言,讲述中高度娱乐性的基调和预告片保持了一致,这是绝对的优点,其中配乐功劳甚大。

处理方式上,节奏有点快,尽量避免了用古根海姆那种以一定的渐进方式组织材料引导人们思维方向的手段,在不同的章节中比较散的,放置采访对话为主,搭配简洁漂亮的文字/图表,以未穿成线的点来讲述各章节主题下的多样内容,我觉得这也是最大限度的在能接触到的素材(次贷危机实在牵扯太广太深,片子有限,人力有限,我觉得片子已经尽力获得和筛选了最有价值的部分)基础上来处理片子想表达的东西的一种比较可行、也被实现的很好的方式。

接着说说片子的内容:

***********(这里是个人总结,稍微详细了一些,不想剧透可看后面的评论)***********
开篇先上了道冰岛做前餐:可怜的冰岛“已经在历史发展的终极/稳定阶段”,却在2000年起开始放松管制、宽松经济政策,“引发的灾难,首先是环境,然后是经济体系” —— 银行大胆举债、一手主导的过度膨胀使经济体系变得极其脆弱,金融监管机构无所作为,甚至有1/3的人投靠去了门前停满SUV的富得流油的银行。But this is a universal problem, right?

于是时代感强烈的炫目片头把故事拉回了纽约,回顾危机爆发一刻全球的反应时CCTV2还漏了一脸,中国和法国一样成为片子里美国以外的主要取材对象。片子的主体分了4章来讲述:

1. How We Got Here
讲华尔街投资银行从早期的partner模式来到Deregulation的时代 —— 去管制,放虎出笼 —— 这中间的种种人和事:揭Alan Greenspan曾拿钱帮商业欺诈犯给regulator写“专家意见”的老底儿揭的毫不含糊 —— 这就是定了个基调,后面精彩的还多着呢,Robert Robin,Larry Summers也都带着背景逐一亮相。

讲90年代末几大投行巨头格局已定,“先进”的金融衍生物如何焕发生机 —— 中国银监会的一位主管(查了一下,叫沈联涛)还在这儿发言讲起美国高学历的博士们开始纷纷投身金融的掌故。

讲在这期间要求、呼吁管制的人如何被踢出了局,于是Deregulation的狂欢继续进行。互联网泡沫,哪怕是安然事件,这帮银行如何总是罚钱了事而不是被调查和管制(还包括Fannie Mae和Freddie Mac俩只),顺带带出一些这些银行参与的洗钱啊投资伊朗核武器啊之类的破事儿。
最终五大投行,两大商业银行,三大抵押保险,三大评级机构,开始组成新的房贷产业链,次贷开始生产。。。

2. 泡沫(2001-2007)
房价在飙升,银行业的去管制化还接着深入,事情如何走向不可思议的疯狂。。。投行的高管们纸醉金迷着,色情、毒品都成为商业开销。。。而所有人都还伪装一切很好,尽管很多正面的采访者表示:他们知道这有多风险,但是真正的掌权者中没人愿意听真话,愿意行动。疯狂发展到了投行甚至开始在AIG买保险来赌这些房贷什么时候崩溃。。。

事后听证会上辩解当时行为的一个个嘴脸那叫一个精彩!!!

3. 危机
描述危机的发生总是非常有戏剧张力的,甚至是刺激的段落。各种各样的忠告如何一次次的被忽略后,终于有那么一天,out of cash。。。几天之中各种逃跑的姿态。。。法国金融部长被问到你是什么时候得到雷曼要倒闭的消息:“事后”。。。几天前还信誓旦旦的Henry Paulson难看的脸色无言的表情(这段有张非常经典的照片拍他和Timothy Geithner跟Ben Bernancky站在一起,三人表情各异,都很有看头),对AIG的紧急保护。。。然后就是并不那么有趣的危机扩散,失去房子,失业,波及到中国、世界。。。

4. 责任追溯 Accountability
这是最尖锐的一章,金融产业链条上每种机构的每个宣称无辜的面孔和他们的百万甚至千万美元的收入数字亲密的出现在同一画面上。学术界的先生们更subtle一些,他们没有听证会上的支支吾吾,却有论文来衬托他们的咨询费用单(居然把他们的税单都找了出来,这个太牛了。。。),这些人在采访里的表现也是无比精彩。。。

片子里还更进一步把讨论视角投向金融体系外的整个社会,美国已经面临着一面工业凋零(转去海外)一面大学学费上涨严重的不均衡现状,而对富人减着税,社会贫富分化加剧(Top 1%占有的社会财富从1982年的10%到2006年的23%)的过程中,中产阶级和穷人被一步步推向贷款。。。

更令人心寒的是,即使奥巴马在自己的总统竞选中谴责过以上的现状,但在他上台后,在现在的政府里,一切都没有什么改变,没有一个人、一个公司被起诉或捕。。。甚至就是那些曾经的insider,大部分还是继续在位,继续学术,继续他们的“insider” job,投行高管们继续他们的高额收入。。。

预告片里那段把银行跟银行抢匪相比的“We are sorry, we didn't mean it, we wouldn't do it again, trust me”实在太经典了。。。

上面提到的那位中国银监会主管的评论也非常经典:金融工程师比工程师挣得多百倍,工程师们造桥梁,金融工程师们造梦,当梦变成噩梦时,别人来付款。

片子以这样一段话结尾:“他们会告诉我们,我们需要他们,但是他们在做的事情太复杂我们弄不明白,他们保证这不会再发生了,他们会花数百万元拯救局势。。。这不会很容易,但是有些事情,worth fighting for。”


顺便说一下,这部电影距离我的期望有距离,不是拍得不好,而是我的期望本就不现实 —— 我以为这会是一部以一种以严谨的数据分析为主、丰富的理论和评价为辅对次贷危机做抽丝剥茧的理性分析的片子,也就是一篇经济学论文的标准。其实这个期望既不现实也无意义,还需要什么具体的数学推导来更进一步证实这场危机的发生根源和过程吗?我想知道雷曼公司到底卖了多少次贷,这里面赚到的每一块钱都进了什么人的腰包,哪个投资人损失了多少钱,多少人的房屋被收回时他们到底已经付了多少利息和机会成本。。。但不表示人人都有兴趣知道,而一部纪录片,应该尽其最大所能以“有效”的内容吸引他们的目标观众来传播他们想要说的、想要警示、想要谴责的话 —— 从这一点来讲,本片非常的好。
******************************************************************************

总体上我看片子到最后时有种泄了“公愤”的感觉。

人性本贪和资本社会容易无度膨胀的痼疾这些我们都不是第一天知道,但里面从投行高管到政府官员到学术精英们的标准的“道貌岸然”的表现,以及只能透过数字猜测的银行们(资本们)的种种大胆行径,还是很惊悚的。

令我我最想撞墙的一幕是剪切了听证会中各种评级机构强调说给那些次贷的3A、2A评级只是一种“opionion”,然后黑屏,字幕说:这些机构不愿与我们分享他们的opionion,他们全部拒绝了本片的采访。。。

这些人,他们到底是否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那些我们以为掌握着复杂难懂的金融规律、拿着百万年薪的人,他们究竟是无知呢还是无知呢,是愚蠢呢还是愚蠢呢?他们的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呢?这个造梦的华尔街,至今还在吸引着无数商学院内外的子弟们挤破脑袋的地方,究竟有没有不是纯粹骗子的家伙,可以告诉我,他们是否真的有价值??!!那些高唱着free市场经济的学者,是一厢情愿还是统统都被收买或等着被收买?!!

我看到豆瓣上有篇insider的影评,一个圈内人在哀叹(好像是哀叹偶像的破灭?应该不会是哀叹自己的前途无望吧,时至今日金融依然热门啊。。。),真是看的人哭笑不得 —— 受到损害的公众只能看着这样的片子、看看那些既得利益者瞬间的尴尬来泄愤,而从业者们,居然还敢来哭诉!!!

由此联想到国内的经济学界,我最愤慨的就是,常常能看到自诩学经济/金融的人,要么长篇大论的兜圈子要么一句话“太复杂说不清楚”或“公众缺乏经济常识”,而实际上那些问题几句话明明就可以说清楚!!!!!!没有比经济学家更喜欢故弄玄虚、更会拐弯抹角的学术者了,没有比统计学家更大的谎言者了!!!

sorry,稍微激动了一下。。。

其实片子虽然基调很乐呵,但是细想来是相当悲观的,虽然很有准头的一开始就把问题定位在了Deregulation上(冰岛的案例),看似放松管制是一切之源,那么是不是紧缩就可以更安全呢?答案在片名上,inside job,为什么会有放松管制?为什么这些有投行背景的人会上台,进入财政部、美联储、货管局、证交所、总统经济顾问班底,片子没有很明确的指出但略过一嘴,关于这些投行每年会花多少钱在竞选募捐和游说集团上。。。学术界也是一样,一位教授被问到“你不觉得拿钱写文章这种行为中有应被规避的利益冲突么?”时恼羞成怒。。。那么最后就只剩下一个问题了,这些insider不被收买的可能究竟有多大?下次他们说要放松管制的时候我们怎么确认他们是真的相信这样会对经济有利还是又一次的inside job?

美国人相信制度保障,相信法律,似乎是先进之处。但是法律总是滞后于现实发展,尤其当遭遇金融这样复杂善于伪装的行为时 —— 我很怀疑美国人能否推出更完善的法律来抵御金融欺诈,我还能相信和期待什么?

 6 ) 只是观后感,不是影评

    最初看到中文标题《监守自盗》就想看下英文原文是如何表达的,很简单两个词Inside Job,中译的不错。
    最后中国的那个人说了句话不错,大概就是”真正的工程师造桥,金融工程师造梦,一旦变成恶梦,其他人帮他买单“。自己读工科出身,课程里面专门有一门课是讲工程师于社会之责任义务。尽管大家都觉得这课无聊,但至少可以看出这一行业还是十分注重自身职业操守的。
    我是十分不满于金融行业的高回报的,他们的付出不见得比真正之工程师企业家多多少。而后两者一旦出问题,前者依情况可能会被判刑,后者倾家荡产。而金融行业已经是too big to fail了,最后只能由纳税人买单。可能是出身理工科的缘故,一直坚信世界进步之动力、财富创造之根源乃是科技进步的结果。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拿钱生钱的行业无非是把钱从大多数人手中集中到少部分人手中的游戏。真正承载这个世界的绝对不是那些东窗事发就拍屁股走人的人,而是那些兢兢业业敢于承担责任之人。
    既然是监守自盗,监者自然有不可推卸之责任。跟同房的美国小伙子聊过几次,他对美国的现状也很无奈:社会阶级渐渐固化,有钱人掌控国家,谁是总统并不重要。美国乃当今世界之霸主,文化上虽然是个年轻的国家,立国不过二百余年,但整套政府机构却也已经延续了两个多世纪,恐怕仅比英国年轻一点吧;相比之下,尽管其它国家历史悠久,但现代政府之设立,却是很近的事情。从这一点上看,老牌国家在体制上改革的难度要大过新兴的现代国家。大英帝国最鼎盛之时也不过百年,美国借两次世界大战的机会称雄世界,到现在也有大半个世纪了。No king rules forever. 即便如此,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以美国之物阜民丰,将来仍不失为一大国,只是霸主身份会面临挑战。

 短评

片中有一句:美国人能不能上大学的一个主要因素取决于他们将能不能付得起学费!!!!!!!!美国的“官官相护”其实不亚于中国,甚至奥巴马政府都默许了上届政府的作为。导演悲观的认为现有局面很难改善或者以后还会有问题,因为奥巴马政府用的依然是危机之前订立“不良”制度的那些专家。

7分钟前
  • Nobervem
  • 推荐

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据丰富,论证紧凑,虽不够全面,但在关键问题上一矢中的,简洁明了。

12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在我看,纪录片主要分两种,一种是记录一件事情或一个人。另一种则是把现有的记录片段重新排列组合,并配合人物访谈和讲解,进而证明自己的观点。更像是一篇议论文,本片显然是后者,条理清晰、论据充分,结论有力,就赢了。

1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虽然之前也了解过金融危机,但是从这电影,我了解了什么是金融界

17分钟前
  • 建筑民工
  • 力荐

什麽恐怖片驚悚片,都不如這個最真實的世界嚇人。哪裡都一樣,權利掌握在最少數的人手裡。影院裡一直有人鼓掌叫好的片子已經不多了,感謝lincoln plaza一直在公映這部片...一定要跟著字幕再看一次 有些沒有聽懂 暫且四星。

2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并没有大家评的那么好看。。。游戏在那里,玩或者不玩而已。。。要么远离地球文明。。。。

24分钟前
  • 顽童OST
  • 还行

一部预设立场的秋后算账意味的檄文。可以看作是控方陈词,因为基本上辩方没有发言的权力。投行们不是有钱吗,把请说客的钱匀一些出来,拍一部「我本善良」作为辩方陈词吧。

26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小布什、奥巴马、保尔森、伯南克、索罗斯……悉数登场。看完本片的第一感觉就是,马克思又要胜利了。另外,少给一星的原因是:本片少拍了五百分钟。

29分钟前
  • 一只野兽
  • 推荐

觉得特别讽刺。纪录片里accuse的那些人,都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想成为的人,想去的公司,想赚的那份钱。

30分钟前
  • Chandelier
  • 力荐

真一般~会讲英文那中国妞哪找来的~

32分钟前
  • 无字纸船
  • 还行

这才叫纪录片,这其中的观点不一定都对,却代表了这个社会的反思精神和反思能力。

35分钟前
  • 庐陵
  • 力荐

这是一个thriller,拥有史上最泯灭人性的villains,并且他们无一受到些许惩罚。看好后心中充满百倍于[buried]的愤怒恐惧和绝望,没有任何一部电影如此有力得证明了"金钱太强大人性本恶而世界是没有希望的"凄惨事实。你无法想像我有多希望这片子是纯属虚构。

37分钟前
  • bayer04
  • 力荐

思路很清晰,采访对象很牛逼,配乐做得很不错!

40分钟前
  • mOco
  • 推荐

以为马特达蒙转型了。。。结果悲剧的发现丫儿只是旁白。。。被骗。。。但此片颇具教育意义,它充分揭露了资本主义贪婪的本性,再一次证明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建议将此片收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以供大家引以为戒!

43分钟前
  • Ray
  • 推荐

世界末日根本不需要自然灾害,有华尔街那群吸血鬼就足够了。“华尔街政治”这个观点真是一针见血,观海兄,你也洗洗睡吧,要么也下海好了。欧洲国家的那些政府真比美国政府有诚意多了。以及,比起金融界的那些学术枪手,影评界的枪手都弱成渣渣了。

47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力荐

hedge了个fund的!

50分钟前
  • 黄小米
  • 力荐

怪不得美国网民纳闷:中国能毙了自己的贪官和奸商,美国却花钱救了他们并让他们重整旗鼓。

52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一个悲剧的结束就是另一个悲剧的开始,美国金融决策层和体制依旧是换汤不换药,影片创作者思路清新,一众金融界高层学者经济学家教授作家轮番登场,让我们看到了金融海啸背后的复杂原因。影片最后那些还值得我们去奋斗的未免有点艰难,又一轮悲剧重新整装代发!★★★★★

5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对经济以及金融危机感兴趣的不要错过。制作十分宏大,从冰岛全国经济沦陷,引及世界级金融巨头,数据细致繁多,条理逻辑却很清晰,条分缕析,针砭时弊,把美国和世界上某些监守自盗的金融家讽刺得体无完肤。可即便如此,这正是金融家们的一贯嘴脸和惯用手段,发家致富的必经之路。马特.达蒙全程配音。

56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根本是编导的一家之言,只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而把反对立场的人通通归类为傻瓜,这种纪录片究竟有什么价值?因为批判主流、批判权贵、批判政府,就是一部好作品?什么时候价值观已经被扭曲成这样了?

58分钟前
  • 十八号木木夕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