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DVD

主演:米基·马诺伊洛维奇,卡罗·柳别克,赫里斯托·穆塔夫奇埃夫,Ana Papadopulu

类型:电影地区:保加利亚,德国,斯洛文尼亚,匈牙利语言:保加利亚语,德语,意年份:2008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剧照 NO.1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剧照 NO.2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剧照 NO.3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剧照 NO.4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剧照 NO.5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剧照 NO.6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剧照 NO.13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剧照 NO.14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剧照 NO.15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剧照 NO.16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剧照 NO.17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剧照 NO.18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剧照 NO.19在世界转角遇见爱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在世界转角遇见爱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个年过半百却精神矍烁的老人(米基马诺洛维克 Miki Manojlovic 饰)出现在躺在医院因车祸而失去记忆的青年亚历山(卡罗柳别克 Carlo Ljubek 饰)在的身边,他自称是亚历山大的外公,来自保加利亚。他还带来了一张旧照片和一盒双陆棋,并且如数家珍的向亚历山大讲起他小时候的事情。一系列的亲昵行为并不能唤起亚历山大的记忆,反正让亚历山大极不自在。于是,老人能做的只是每天来医院陪亚历山大下棋,跳动的棋子似乎扣动了亚历山大心灵深处的某种东西,他对这个老人之间建立起初级的信任。为了唤起亚历山大的记忆,并且重新鼓起他积极生活的勇气,老人决定带亚历山大开始一段“回家”之旅。一辆协力车,一路的美景,亚历山大在老人的鼓励下在途中邂逅美丽的爱情、重新找回积极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并最近在意大利的收容所里找回往昔的记忆……   这部德国莱比锡文学首奖作家伊利亚托亚...附身2013美女总裁与特种兵奶奶再爱我一次老友鬼上身粤语中国式亲情求婚大作战特别篇泳队明日传奇第七季超级神仙石爸爸的小提琴邪恶发生3盲探2018佛坪血中血1983伴我入眠第一季唬烂三小冰尸玩过界周末狂欢1999听口音,你是这的人吧 第一季幻体:续命游戏(原声版)隔离死城勇敢的人2006谢泼德魔镜奇缘3归乡2022刺杀据点亨利·格林死亡森林的秘密 第一季热血江湖之龙虎斗宝藏我是中国人2011通天录燃烧(2019)中国轮盘笑八仙之韩湘子捉妖黑雨1989日本版幼儿园教师遇见你之后电影版圣诞老人3金库五月八月(粤语)

 长篇影评

 1 ) 《在世界转角遇见爱》:人生如棋,全靠应对

    同一个回家故事,香港人能拍得随意、生活,含蓄中充满质朴,法国人能拍得浪漫至死,美国人能拍得千辛万苦、荡气回肠,而保加利亚人的这部作品,有法国人的浪漫,却比法国人更加认真。
    归家,向来是一个深沉而温馨的主题,归家往往与人生真谛、生命质朴、游荡的灵魂找到归宿相关联。这部《在世界转角遇到爱》,名称很吸引人,但却不是爱情片,至少不全是。如果一定要冠以这个名字,那“爱”只能理解为“大爱”,即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爱情、亲情、友情,还包括对自然和世界的友善、尊敬、包容,从中获得内心的平和喜悦。
    主人公Alex(Carlo Ljubek 饰)经历了一个流离失所、压抑的童年,后车祸夺去了他的双亲和记忆。电影虽未着墨描绘他的心路历程,但我们仍能从蛛丝马迹中窥得一斑。因政治迫害离开故乡保加利亚,Alex是不舍的,但小小的他无法左右大人的决定,他匆匆与外公外婆分别,生生割裂过去快乐的时光。陌生的过度,集中营般的收容所,再没有和外公一起下双陆棋,全家其乐融融给他过生日的时光,没有朋友,没有自由,只有被迫和忍耐。
    在那个苏联尚未解体的时代,Alex在保加利亚并未了解社会主义,后在意大利和德国也未懂得资本主义的民主和自由。事实上,在收容所,他和他的父母,过着每日吃意大利面,超时工作,酬劳却不对等的生活,他们和其他在收容所的众人,没有提出意见的权利。离开故乡这个集权高压的牢笼,谁知不过是走入另一个一模一样的牢笼,甚至大洋彼岸的美国,一个平凡的人也可能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喝着咖啡,被人射死在阳光下(美国枪支泛滥引发的枪击案至今不绝于耳)。
    所以,何谓民主?哪里才是自由?Alex心里始终是混沌的,记忆里满是折磨与悲伤,现在他又失去了父母与记忆。他像无根的浮萍,在世界上漂流,没有方向。
    影片的另一主人公,Alex的外公Bai Dan(Miki Manojlović 饰)出现了,他来带迷途的Alex回家。他们采用春游般的方式,踏着脚踏车,途经山山水水,用大自然的旷达与质朴来治疗Alex的创伤,甚至用酒来代替化学药品,Dan的睿智在这一幕可见一斑,他不让Alex被医生左右,他要他相信自然的力量。Dan的大半生,已对人类社会——人造社会看透,对其失望对其防备,自然的博大与美丽岂是蝇营狗苟的人类社会能够相媲?
    而另一种人生智慧则在Dan钟爱的双陆棋里,双陆棋虽然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策略也相当重要。棋如人生,掷骰子犹如运气,而选择则是体现人生智慧的策略。“铤而走险,孤注一掷,再静观其变”“心里想一个数字,掷出去,就一定会赢”“玩棋与运气无关”“天下无不是的骰子,成败都在人”这些关于下棋的言语都是Dan的人生作风,坚毅果断,颇有谋略,不乏长远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
    往昔不可更改,Alex被迫与忍耐的童年,惨死的双亲,都像是掷得不好的骰子,人力虽无可改变,却能凭智慧扭转乾坤,最终成败未定,全看应对。
    Dan的这两招,可谓润物细无声,通过付出汗水,突破极限的脚踏车归家之路让Alex对人生之路有了新的认识,每一个转角都蕴含未知,即是生机也是坏的开始,直面未知,做那个勇敢去掌舵的人,是每个人必修的人生课程。而双陆棋亦是同理,一骰的好坏犹如山路转角,全凭运气,然其后的扭转则全凭个人的态度和谋略。天下无不是的骰子,难完后是佳,佳完后是难,全看应对。
    电影中虽多处有这样那样的意象,翻越山顶、雨后彩虹,却不留刻意之感,衬着壮丽山水,有锦上添花之感。归家之路穿插过往遭遇,将政治的冷酷隐淡,同时为归家之路注入深度。配乐《Reverse》使人恍惚有《天堂电影院》之感,定睛一看,这爷孙俩一前一后骑行的样子可不酷似多多和艾佛特么?

 2 ) 《世界转角遇见爱》-生活啊生活!


    一场埋伏于棋子里的车祸,阻断了一代人回家的路,却重整了一条羁旅者回归自我的生命线。作者伊利亚托亚诺不愧为优秀的旅行作家,在他设计的旅程中,生死轮回、精神境界与人生哲理,竟也能像扎上翅膀的蝴蝶,在自然的花草丛中潇洒地飞舞。没有天崩地裂的悲情色彩,没有刻意渲染的哀毁骨立,只见剑鞘里若隐若现的政治冷光。除此,一片温和的光晕,感悟沿途的风景,生命恰似一程只能前行的旅途。

  而作为东欧小国保加利亚最有实力与潜质的导演柯曼达瑞夫,其执导的手法确是清新特别,赞叹结构上的用心,也印象深刻于叙事节奏上的张弛有度。逃亡与回乡,并行的双行线是那么赋有音律的动感,可以承载过去与未来、冷酷与瑰丽,这种关照读者内心感受所表现的汹涌与温柔,小心的像捕蝴蝶的孩童,想迅猛,又怕惊动,却意外构成了一幅漂亮的画卷。

   幸免于车祸的亚历山大,他与外公百丹之间的人生一直用双陆棋连系着。他来到世间的那一刻,也是外公被封为小镇“新棋王”的光荣时刻。生日那天,外公送个小亚历山大象征“延续”的新棋盘,而这幸福真的就像照片里封存的时光,从此远离了这一家三代人。直到结局,长大后的亚历山大重新找回记忆,重新修补上破裂搁浅的亲情。而这全程的回忆与记叙,因为一盘棋子,改变了影片的整体风格,故事也就更加耐人寻味了。

   如果没有这最可爱的百丹外公,胶片会不会空洞寂寞地抑郁而终?我难以想象一个失忆的,已然成为孤儿的成年男子,如何找出“我是谁”的谜底?在康复中心的病房,坐在病床上,握着遥控器,看着电视屏幕,像深山里走出来的原始人重头再来?如果这样,不逼疯一个正常人,那才叫怪!

   记忆背叛你,仿若你被世界遗弃,或许你也曾想过,有一天冲没所有不堪的历史印迹。可是,想终归是容易的,一旦成真,却是自毁前的炼狱。百丹外公是个智者,他知道那意味着彻底毁灭,他不会任由命运再次践踏他的生活,失去女儿与女婿是他最深的内疚,再惋惜也无力追回,而为孙子赢回完整的生命显然成了他最后的使命,拿他的信仰来赌,赌转角处遇见上帝公正的慈爱。

   那场车祸拍得精巧,三张脸谱,就像三把遗失钥匙的锁。接着,一阵眩晕,车翻滚时,卷寿司卷儿一样,转角处留下了死亡与新生。生活喜欢作恶,十几年前,因政治迫害,举家偷渡出国的幸福家庭,经历过痛苦的逃亡生活,终究逃不过世俗的诅咒,在幸福的起始站宣告破灭。亚历山大的父母15年来一直分居生活,两个月前再相聚,全家商定回归故里,结果生命赐予每个人的特殊礼物提前到来。如果此时有神的双眼在注视这一切,那在百丹外公的心里,一定像那熟悉的双眼,他还会问上一句,“神啊!你为何用列宁般关爱的眼神注视我的孩子们?”

    对于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一切或许都是百丹的错,他不该以“自由人”的权益征求自由,也不该以主人翁的精神质疑苏联老大哥对保加利亚关怀备至的手足情,更不该用“为名誉而战”作为人生信条,可是,这算错吗?如果错,就错在人一生下就长了一颗会动的脑,会说话的嘴,会哭泣的眼。

   在意大利,一家三口难得放松心情,在广场上享受观光带来的快乐时,舒缓多情的背景音乐流泻出来,那小小的幸福对于观影的我,竟然也是大大的安慰。随之,小亚历山大走丢了,接着父母到处寻找他,结果三个人都消失在了彼此的视线了。那到底是亚历山大的梦境,还是真实的记忆片段?聚拢的恐惧感压在我的头顶上,我无法想象就此遗失家人的悲惨。而这样的感受,我还是第一次体验,本片作为心灵的捕手,实至名归。

   而在意大利收容所拍摄的场景,真像一本全彩页的历史画册。他们遇见“芝加哥”,他在等待美国的哥哥发来邀请函。又得到充满正义感,却不锋利的好心人多亚的帮助。至于来自阿拉伯、阿根廷、匈牙利等等其他国家的避难者,让我想起一次有关水灾的记忆。那时,我很小,所有人都被卡车拉到了安全的地点,好像是一所学校,教室里躺着睡觉的人,走廊上站满闲聊的人,那场景馄饨得只剩下人影与口型。但凭良心说,除了影片提及的每天都吃意大利面,我记忆中的影像总要比影片中的人感受到的温暖得多。

  外公与孙子,一同骑着协力车,穿行于蓝天绿地间,休憩时,躺在树荫下纳凉,那桃园般的画面久违得让人难过。钢筋水泥、车水马龙封住我的泪腺,眼眶里泛着光,却无泪可滴,即便是去郊外踏青,也找不回心海里那股纯净的溪流了。田野的风是清凉的,身后退去的路是欢快的,对于祖孙俩,追风回家的感觉也一定是最棒的。

  结尾,百丹外公独自坐火车回家,留下亚历山大骑车回归。看完后,我最先有的感觉是,笑!笑这“老头”的狡黠,更笑他聪明绝顶的智慧,就像爱因斯坦一样聪慧。他知道他最亲爱的孙子找回了记忆,老人信任外孙的记忆,更信任外孙从未离开过的心,他知道亚历山大能像开弓的箭一样找到目的地,他也知道这是他真正放手,让孩子自由飞翔的最好时机。

  最后的鸳鸯成双很调皮,也有冲喜的效果,亚历山大找到了真爱,这也合情合理,既然找到了具体的“我”,加上另一半“抽象”意义上的“我”,锦上添花!

 3 ) 用一场旅行,找回自己

命运像掷骰子,除了技巧,还有运气,如果时局不好,就要调整自己的攻略。

萨西可父母在车祸中去世,他也因此失忆。
坚强的外公找到他,要帮助他找回记忆。外公年轻的时候,做过很多大事,老来依然生猛。他把萨西可带出医院,慢慢让他适应外面的世界,丢掉了那些帮助恢复记忆的药,两人骑着协力车从德国会保加利亚——萨西可的出生地,一路的所见所感温馨动人,让萨西可忆起小时候随父母从保加利亚一路颠沛流离到了德国的经历,拾起过往的自己,也拥有了面对新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世界虽大,转角有爱。萨西可回德国找玛莉亚,相视一笑,世界如此美好。

ps.配乐很有特色

 4 ) 每个年轻人,都需要一位百丹

小时候在电影频道看过一部电影《高楼边》,女主是个单亲家庭的高三学生,叛逆,恋师,偶遇朱旭老爷子扮演的一个老录音师,老爷子用比父亲更加包容的态度去倾听和理解小丫头,两人结成忘年交。
那部电影的很多细节已经模糊了,却一直忘不了老爷子说的一句话:
如果你爱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对你有任何权利。包括,不爱你。
于是记住,爱是付出的动作,而不是索取。是否付出爱,是我的决定,我能否得到爱,取决于她。

后来看了一部美剧《伪装者》,男主Jarod,有事没事就要给曾经的老师和监护人Sydney打电话聊天,两人的关系与其说是追捕者与逃亡者,更不如说像父子。当Jarod处于伤痛与挫折中时,总可以得到Sydney的宽慰与理解。

再后来是《无间道》,当黄警督重重地落到车顶上,之前的一幕幕在陈永仁面前闪过,面试,派去卧底,见面交换情报,送生日礼物……《再见,警察》的音乐响起的那一刻,说这是三部曲最让人动容的桥段,也不为过。

在《阳光小美女》里面,那个满嘴脏话吸毒看色情杂志的不着调老爹,跑到刚被儿媳数落的儿子旁边,一本正经的说“理查德,嗯,不管发生了什么,你试着自己放手干事业,比大多数人强多了,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你肯冒险,有种,我为你骄傲”,然后父子的手握到一起,也是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镜头之一。

还有……
还有……
还有……

直到今天看了这部名字又俗又长的电影,看到长得像高尔基的米基大爷扮演的外公百丹,拉着外孙骑双人自行车翻山越岭,带着他一步步冲破自己的心结,找回失去的记忆。用一个曾经沧海的老人的睿智与狡黠,去帮助迷茫中的年轻人时,我决定写一些文字,记下这时,和以前那些时刻的感受:
每个年轻人,都需要一位百丹。
一位亦师亦友的长辈,父母也好,祖辈也好,老师也好,老板也好,也许更多情况下,这样的角色是由某个路人来扮演的。
这样一位能够让得意的年轻人冷静,沮丧的年轻人振作,迷茫中的年轻人找到方向,伤痛中的年轻人得到安慰,孤立无援的年轻人获得支持的,历经沧桑的,睿智的,老人。

年轻人看什么电视,我们出去走走,不走我就用拐杖打到你走!
年轻人吃些什么乱七八糟的药,烧了,喝酒,这才是能帮助你脑袋呼吸的好东西!
年轻人,那边的小妞对你有意思,过去问她的名字,从哪来,快去,不然我带你过去。
我曾经跟你爸说过,命运,就像你手中的骰子,好坏凭技巧,也靠点运气,接下来看你的了,大师。

电影里面的年轻人,最终回到保加利亚的家乡小镇,走出车祸的阴影,找回了自己的记忆与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心,奇迹般的成为新的双陆棋王,继续上路,追逐自己的美丽爱情。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百丹,他的外公,前半生民主自由斗士,后半生小镇双陆棋王,一个狡黠的,老人。

电影里面的他,她,他们,都有自己的百丹,现实生活中的年轻人,我们呢,你呢?
你上次跟一个老人无拘无束的交谈是什么时候?
曾经有老人给过你难以忘怀的帮助与支持么?
如果已经很多年没有过了,为什么?
是因为你身边不存在这样的老人,还是因为你认为自己已经不再需要这样的一位长者,就像影片开头的外孙,你是谁?我不认识你!走开!
最后一个问题,有一天,你老了的时候,愿意去做一个年轻人的百丹么?

 5 ) 我承认,我看见沧桑

  
  “世界虽大,转角有爱啊”。这是剧中主人公外公“百丹”的一句口头禅,大意就如他在面对骰子被掷出的不同点数时所说:无好无坏,只不过看你如何面对。掷出骰子的技巧或者各有天赋,但至少我们可以学着怎么去面对已经不能改变的骰子点数,从一部电影开始,从一次人生开始,至少那是别人的人生。
  很多人喜欢把电影比喻为纷繁复杂的人生百态,而本片就开始于主人公从母亲怀中呱呱坠地:“这是我温柔慈祥的母亲”。
  电影的第一句台词给整部电影描绘了温情的背景,无论主人公日后如何颠沛流离,但他回忆的起点却总是母亲“自溺在书海与音乐中”的“一如她手织的花毯,徐缓且耽美…”。恸哭有时,歌舞有时,幸好一切的回忆都有这样一个甜蜜的开始。
  主人公另外一个幸运则是拥有那位妙语如珠的外公,他的经历表面上不过是一个在咖啡馆里“脑子里只有棋”的普通老头,可是却在一次不经意之间,准确地说是在一场令主人公父亲坠入噩梦的过程中,让我们得知他那差不多可以用惊涛骇浪来形容的往昔:一九五四年保加利亚的单车赛冠军;一九五六年十月匈牙利革命时,率领学生搞反动,甚至炸药去炸斯大林纪念碑;历尽百转千回之后,在老年失去女儿女婿的悲痛中,还毅然决然地带着自己的外孙——我们的主人公带着一盆花和一瓶葡萄酒,共骑一辆协力车开始的唤回记忆之旅。当然,我们自始至终都明白被唤回的将不仅仅是主人公一个人的记忆。所以他可以骄傲面对外孙的抱怨不屑道:我的任务是舵手,更为重要。
  一个温柔的母亲,一个睿智的外公,但电影给我们的当然不仅仅是这些,推动世界的原因之一或许是主人公外祖母津津乐道的“糖”,但更多的还是整部电影最为浓重的背景甚至可以说成为幽灵的一个词,一个现在已经已经变成历史的一个词来概括:冷战。
  重提这个词是多么地令人不寒而栗,但回溯这段历史我们似乎更该反省的不在那边在这边。在以冷战之名竖起的铁幕这边,也就是所谓自己的故乡这边,家园这边传来的森寒刺骨:“同志们,我国恸失一位挚友,苏联秘书长勃烈日涅夫同志过世了,我们己派吊唁电报致苏联大使馆,苏联与保加利亚…友谊仍永续长存”,在这种多么熟悉的语调后面是全场职工近似痴狂的“***万岁”,而我们想起的也许则是一九九一年苏联的解体的根源应该追溯到勃烈日涅夫执政时的经济停滞。所以我们也明白了主人公父亲为何仓皇离去,背井离乡是最为疯狂的孤注一掷,但此情此景,继续做一个良民饱受欺凌还是做一个难民搏出生天?
  电影中描写到难民的时候不可避免涉及到了另外一个国家,电影中主人公一家逃难的中转站——意大利的难民问题。实际上难民问题也的确一直是意大利这个国家的难言之隐:一方面,本国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老龄化等因素造成意大利劳动力匮乏,意大利需要外来人口作为劳动力市场的补充;另一方面,由于在外来移民的接待、安置和管理问题上政策滞后,意大利国内滞留了大量非法移民,给社会的正常秩序造成了负面影响。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常常左右为难。由与处于地中海盆地和北部欧洲之间,意大利的天然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是不得不面对在前线移民。而又由于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难民地位公约》中的"不驱回"(non-refoulement)原则,所以虽然每一个从独裁铁幕逃出来的理由都有权相信不会再被驱逐回那些危险的地方,但那个“斯佛查长官,”还是可以以他们是“恶霸与人渣…民主国家不需要骚乱”为理由让他们“立刻给我滚离餐厅!在这等着腐烂吧”,所以无论是“芝加哥”还是主人公的父亲都知道还得继续往前走,走到没有力气为止。
  但电影高明的地方是并不仅仅裹足于对前东欧近似凝固的那种意识形态加以嘲讽,而是耐人寻味地在主人公父亲所谓的新年新希望“祝你我和萨西可在西德重新拥有“自由,富有、快乐”后面勾勒了本片原著小说中那个近乎残酷的拷问:“许多我的朋友以及亲戚都怀抱著希望奔向西方世界,然而这种希望,却如同他们混杂著外语和母语的说话方式一样,同时也搀拌著乡愁与困惑。留下或离开?我们该返乡,还是强迫自己去适应不同的文化?出生和终老的地方,究竟那一个才是你真正的家?”,“梁园虽好,非久恋之家也”,而问题是“梁园”好吗? 多年以后,电影中同为难民的“芝加哥”在和主人公邂逅之后大吐苦水:“你以为人在美国就不会死啊?命跟苍蝇一样,没看电视吗?好端端坐着吃汉堡喝饮料,就有人不爽,拿这么大的枪进来,然后扫射”;而同样在多年以后,主人公父亲一心投奔的德国在另一部电影《窃听风暴 Das Leben der Anderen》里被如此描绘:“这个新德国有什么好写的?没信念可依循”;东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人,因为吃的不是人,是寂寞。
  主人公在归乡途中发现了自己幼年随着父母逃亡时藏在难民营里的小汽车,这就像《末代皇帝》结尾那个被溥仪从龙椅下摸出的蟋蟀罐,岁月可以消磨一切,但惟独记忆愈久弥醇。“活在成堆的吸尘器纸箱中?像老太婆一样成天怨天尤人?”的主人公回忆起终于来到西方的父母却早已失和,母亲以泪洗面,父亲不知所终,而十五年之后的回乡之旅却半路夭折,致使父母迅速和自己天人永隔,“命运,就像你手中的骰子”这次技巧在哪里?运气又在哪里?如果没有这场唤回记忆之旅的话,这一切便也会像往昔那么慢慢凝固,慢慢腐烂,慢慢让人习以为常。当然,人生没有如果。
  运气就在于一个漂亮的匈牙利女孩对他说:“我昨天见到你,又帅又忧郁,就盼着你来抱我…”运气就在于他开始明白:“或许失忆对我来说并不坏,如此一来,你就是我第一个女人,……也是唯一”我们似乎看见不远的将来又将有一位““温柔慈祥的母亲”,我们开始慢慢明白主人公终于开始摆脱那些苦涩沉重的往昔,”活在此时此刻…活出自己”,“再玩,再输,再赢…”于是,电影便终于到了最后一句台词:
  “因为外公曾说过…世界虽大,转角有爱啊”。
  我们都曾经有一位“温柔慈祥的母亲”,希望我们早日想起她,毕竟我们没有患上什么”回溯性失忆“,我们也不一定需要葡萄酒和协力车。我承认我看见沧桑,但更为重要的是我正从沧桑中匆匆走过。压在心头的往昔也好,压在心头的今天也罢,沧桑满目,鬓白如霜,但在在沧桑的拐角之处,都有什么呢?总会有些什么,否则又怎么能说“我承认,我看见沧桑”。

 6 ) 归来

《在世界的转角遇到爱》是近一段时间以来看得最舒服的电影,从摄影、音乐、节奏控制的角度来说几乎无可挑剔。祖孙二人从德国骑协力车回保加利亚,一路乘着歌声的翅膀,风景宜人如画。

我最钟爱的基耶斯洛夫斯基,一生的电影总是与政治狭路相逢,却又往往背转而去。而这似乎也是东欧影片一贯的定律:它离不开政治,却也从来不肯仅仅成为号角或唢呐。这是我钟爱的电影,我钟爱的土地,在贫瘠的土地上高贵着的灵魂。我寻找这样的高贵已久,终于再次在世界的转角遇见。

池莉不是我喜欢的作家,几乎没有写过我喜欢的小说,却塑造过我喜欢的人物:曾分田着墨不多的形象对我而言如同神话。在神话诞生的时代里,我们真诚地直面的,是理想,而不是政治,是信念,而非阵营。而在保加利亚美妙的角落里,我再次看到了这样令人心折的老者,这样如同神话传说一样,在民族孱弱的心底渴望已久的英雄。这样的英雄,无关时间,甚至无关当时漩涡中央的政治阴霾,而是径直在古老民族的最深远处屹立,从不屈服,并且永远乐观。

虚长了一些年岁之后,我开始相信乐观是一种多么强大的力量。如果斗胆能够更改叶芝那首著名的诗句,我爱你年轻时的欢颜,更爱你饱经摧残之后依旧坚毅的笑容。我们丧失这样的乐观太久,以至于只能跨过一代人,去依偎两鬓斑白的爷爷。

另一部我很喜欢的东欧电影《回归》,曾经让我在电影评论的课堂上落泪。作为曾经几乎可以称霸世界的昔日王者,俄罗斯对于过去的追念与反思几十年来欲罢不能。如果谁不怀念苏联,谁就没有良心;如果谁想回到苏联,谁就没有脑子。《回归》里的孩子怀着满腔的热望与恐惧,踏遍无父的土地,寻找高大暴烈的“父亲”,却只收获了关于历史与现实的全部痛楚。相形之下,亚历山大多么幸运。

多么幸运,创痕累累的保加利亚从来不曾是王者,多么幸运,保加利亚的爷爷用一盒双陆棋便衔接了断裂的历史,多么幸运,年轻的亚历山大骑着协力车,放歌纵酒,真正归来。白发苍苍的祖母拥抱着归乡的孙子,她刚刚痛失了儿女,却终于重拾了希望。

我还是觉得隐约地悲伤,为那陨命的儿女,为那硝烟的时光,然而我愿意把它看作一则爱的寓言,一则希望的寓言。一个最美好的寻根的故事,能够许人以最坚强的未来。

 短评

“世界虽大,转角有爱”。多帅的外公!4.5

7分钟前
  • nikki
  • 力荐

“命运就像你手中的骰子好坏凭技巧也靠点运气”

8分钟前
  • 豆友1485565
  • 推荐

世界虽大,转角有爱。可惜骗不到我。

9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很想了解保加利亚这段历史.谁靠谱的给介绍一下,多谢了.

13分钟前
  • 响指
  • 力荐

“世界虽大,转角有爱”,外公的气质无以伦比。祖孙俩一起骑上协力车“回家”时让我感动。

14分钟前
  • 挥雨
  • 力荐

看这部电影学了下双陆棋

15分钟前
  • 莱尼圆
  • 推荐

世界虽大 转角有爱啊

17分钟前
  • 咋呸
  • 力荐

看不进去。

21分钟前
  • coreofonion
  • 还行

“命运,好像手中的骰子,好坏凭技巧,也靠点运气” 希望有一天可以和爱的人一起踏着协力车去旅行!

25分钟前
  • Orchid
  • 推荐

原谅我看片过程中不断在脑子里面回想大台湾的那部电视剧。。

26分钟前
  • 宅拾叁
  • 还行

世界虽大 转角有爱

30分钟前
  • 孙青椒
  • 推荐

我会为了自由而逃么。。。

33分钟前
  • roro520121
  • 推荐

“世界虽大,转角有爱!”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整个片子围绕“棋”与“骑”,双陆棋与骰子即是维系外祖父、父亲、儿子感情的完美物件,又是改变这个家庭生存现状的道具;而双人脚踏车即是外祖父和失忆了的外孙沟通的桥梁,又是导演为观众扑捉保加利亚公路美不胜收景致的载体。镜头最后倒退,生活依然向前

37分钟前
  • 十个斗的眼窝浅
  • 推荐

“同志呀 为何用列宁般关爱的眼神看我?”我喜欢这外公

39分钟前
  • 鹿 卡
  • 推荐

非常棒

41分钟前
  • 阿饭的夏天
  • 力荐

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感情不实。所谓人生,得知道提炼哪些部分,才会打动人。不同的讲法,哪怕是同一个人生,听起来也会有优劣之分。

45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出门看世界,放眼抒怀,才是人生乐趣。脱离宅男必修课。

49分钟前
  • 推荐

外公~~~

52分钟前
  • Sally?imdb9?9
  • 力荐

又是一部暗藏反社会主义的电影,但是导演表达了更多:亲情/温暖/回归/找寻自我……那一段长长的回家之旅适合每一个长期飘荡在外的游子深切怀念

56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推荐

片名和摄影都很小清新

5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