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大厦

HD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无声年份:1965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帝国大厦 剧照 NO.1帝国大厦 剧照 NO.2帝国大厦 剧照 NO.3帝国大厦 剧照 NO.4

 剧情介绍

 长篇影评

 1 ) 物体在静止中流动的时间

       这部电影虽然只有一个镜头,虽然表面上看帝国大厦是静止的,但时间是流动的,物体会呈现微小的变化,这个是人的肉眼是很难看清的,但在长达485分钟的注视中,我们就可能观察到的变化,也只有这样我们体会真正流动中的时间,而非数量上概念,而是真正的“时间”。但这需要人极大耐心去观察,谁愿意去花费这么多时间用来观察一样物件?
      时间是在静止中流动的,静止是表面的,人只能观察到时间的在物体中开始和结束的其中的一瞬间,如花开花谢,其中每一秒的过程是难以看到的,但在长时间的注视中便可能获得直观的感受,这便是这部电影的存在意义。

 2 ) 把《帝国大厦》当作艺术品也许会好很多——无意义也是一种意义

无意义也是一种意义

这是一部完全不需要懂的片子。

为什么?因为这是安迪沃霍尔的作品,你根本不需要懂,也不存在懂和不懂,

所有安迪沃霍尔的作品都是一个样子:你在画布上看到一个可口可乐瓶子,就是一个可口可乐瓶子,和你在商店里买到的可口可乐没有任何区别,没有隐喻,没有任何其他画面之外的东西。

但这个片子并不是一个玩笑,它确实是艺术品,8个小时里帝国大厦是不变的,变化的是时间,你能观察到太阳落下,猜测人们从上班变成了下班,夜晚来临,帝国大厦里的灯亮了等一系列变化。其实就是咱们现在正在度过的每一天,你可以说毫无意义,上班下班,毫无意义。

活到最后无非是死,毫无意义。

但你也可以这么想,所有的意义就在过程里,活着的意义就在每天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而不在于活着活着你就进了坟墓。

这么一想,这个片子是有意义的,就像你每天的生活一样有意义。

但这部片子又不是随便一个人拿DV拍了8小时,因为这是一个名人拍的8小时,安迪沃霍尔是成功的

而安迪沃霍尔成功是因为波普艺术成功

波普艺术成功是因为美国成功

而美国的成功就包含了可口可乐,玛丽莲梦露等一切商品和流行文化的成功。

波普艺术也只有在美国才有活力,因为美国有话语权,美国有资本,美国向全世界输出流行文化。

说实在的,这玩意儿也不应该当作一个电影来看,这是一个艺术作品,就像你在博物馆里看到的油画作品,雕塑作品,和一张国画是一样的,只不过所使用的媒介不一样。

电影史肯定不会讨论这个片子,只有 美术史可能会写,安迪沃霍尔的传记里会写。

 3 ) 能在前卫些吗

安迪大导演用着现代都还觉得前卫的方法来拍电影,回归了原始——就是让录像机自己转着,让别人去看吧。但是可惜没有找到那一段,据说是最精彩的那一段——帝国大厦在夜晚突然全部亮了起来。这部片中的帝国大厦被比作长达8小时的“勃起”,咳咳,还是导演自己说的。

 4 ) 还是有点内容的

有不同程度的曝光,画面还是有变化的

黑夜里

开始一片寂静,百里之内只有这幢楼般

画面变得急躁了起来,慢慢的出现了泡点,能清楚的看到泡点向上流动,仿佛是暗喻时间流动一般,生生不息,大厦仿佛活了过来

画面闪光,像是在火中燃烧,隐隐约约还能看到火焰,观众感到一阵炙热,观众的心也躁动起来

最后归于平静,刚刚的一切都不曾存在,只有黑qiuqiu的夜空里,大厦的灯还依稀可见。

编不下去了,这片内容就一点——看了的都是傻逼。

 5 ) 论音乐的无声与电影的静止,由John Cage开始的迷思

如何理解约翰凯奇无声的4分33秒?

John Cage本人如是说:

“无声是不存在的。他们以为这是无声,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听,其实有很多偶发的声音。第一乐章时你能听到鼓动的风声。第二乐章时有雨水滴在屋顶的声音,第三乐章人们自己就开始发出有意思的声音了,他们开始交头接耳,或者走出去。“

”Cage 事后描述了在舱内的感觉:“我听到两种声音,一种高,一种低。我跟工程师描述了这种感觉,他告诉我,高的声音是你的神经系统在运转,低的是你的血液循环。”这就是在绝对无声的环境下听到的声音。”

是的,无声并不是真正的无声。无声的目的是为了让你感受到你平时被蒙蔽的感觉。心跳的声音、血流的声音,这些声音在你的体内无时无刻运转,你却听不到,因为外面噪音太多,你的听觉也自动将这些声音蒙蔽。

我们的视觉也一样如此。当你盯着一个静止的画面观看485分钟,你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建筑物,而是你平时没有看到、却本身隐藏在你体内的东西。只要时间够长,你便可以看到自己的视网膜,看到自己的鼻尖,甚至看到你深邃眼眸的倒影。

无声并不是真正的无声,静止并不是真正的静止。停止的意义是为了更深入的感受。

 6 ) 【不是电影太差,是俺眼睛质量太差】

1965年,安迪·沃霍尔的实验电影「帝国大厦」首映时,到场的二百多名观众在影片开演半小时后纷纷走光。因为这部长达八个小时的电影由始至终只拍了一样东西——纽约帝国大厦。这位画一个玛丽莲梦露头像然后复制九个码成一幅画的先锋艺术家大概是史上最最省力气之导演,只需天黑时把摄影机一动不动对准帝国大厦的尖顶(就是金刚抓着美女爬上的那个),定时检查机器是否运转(也许导演回家睡觉了,我只是觉得他应该会去检查 = =),等到早上就把一部前卫电影搞定了。

自诞生之日起,这部巨先锋的片子就注定成为文艺青年装B时必挂在嘴边的所谓“经典”。俺一向敬重那些看1分钟电影就能写1万字感想的装B侠们。为了追随他们,so,我盯着右边海报图片看了十分钟,之后就以眼睛疼告终。虽然我只看了影片1/48(噗~),但心中还是不可遏制的涌现出对自身装B侠们的敬仰之情!这是一种怎样的坚忍情怀啊!我错了,我没有坚持住,是俺眼睛质量太差,实在撑不住哇!囧

向我这种出于好奇想看“经典”又苦于搜不到片源的童鞋,咖喱给你一个简单实用的建议:找一张帝国大厦的图片盯着看八小时就OK了,括弧:你不怕掉眼珠的话~ = =

 短评

这当然不是电影,安迪·沃霍尔不过是在用影像挑战艺术,或者说,它回到了影像本体,如同《火车进站》《工厂大门》那样的绝对记录。是行为本身造就的艺术,即“行为艺术”,影像只是文化载体,行为本身包含着文化与艺术。

8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力荐

短片这个标签很传神

13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全片485分钟,但只有一个镜头。关键影片是在影院上映的。实验电影曾经如何挑战人们对艺术的认识呢?另外影史上最长的电影是the cure for insomnia,那是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为了治疗失眠拍的实验电影,与艺术治疗的发展有关。

14分钟前
  • 查尔斯陈
  • 很差

本来打了一星,但是突然悟出了这部电影的奥义。想起在画展上会有那种纯白色(还有纯蓝纯红以及类似一半红一半蓝诸如此类)的画引人伫足观看,那傻逼程度跟这电影一样一样的,作品明明没有任何价值,观众明明看不懂还自顾自解释出一大堆的理论,这部电影就是表达一个意思:人类总是那么愚蠢。

19分钟前
  • 卫宫切嗣。zero
  • 力荐

安迪·沃霍尔的这部《帝国大厦》不像是一部电影,更像是一次行为艺术。对着帝国大厦拍八个小时,您不累观众都累了,当然我没看八个小时,只在土豆网上看了六分钟的片段,而且还是夜景,赚到了。有网友说看了这个截图就相当于看了这个电影,确实就是这样。如果没有剪辑,估计这是影史最长的长镜头了!

24分钟前
  • stknight
  • 很差

还真是看过海报就等于看过了

25分钟前
  • 乙烷
  • 还行

传说中看了海报就看过的时长八小时的电影

27分钟前
  • 无心
  • 还行

把它当作艺术作品。可惜没人把它做成影像壁画,一直挂在办公室,光线一变化,就8个小时了,可以下班了。很实用。

31分钟前
  • 亢蒙
  • 力荐

谁他妈写的是短片啊

36分钟前
  • NiC
  • 还行

呃,我只是想挑战一下,结果五分钟不到就宣告失败了。

39分钟前
  • Yannnnn
  • 很差

帝国大厦是位惊天地泣鬼神的好演员 连演485分钟不NG

42分钟前
  • トランクス
  • 很差

想知道有谁没有点快进完整地看完过这部电影么?

45分钟前
  • 晚安好运©️
  • 很差

不夸张的说,每一秒都令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醍醐灌顶。

4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很差

我只想说,这片子的存在就值五星了好嘛。不给五星怎么足够装逼,为了表达我的崇敬,我将片子画面设为了桌面,485分钟的片子肯定可以看的了数十遍。

48分钟前
  • Comel
  • 很差

【D-】艺术家真好当啊

50分钟前
  • 掉线
  • 很差

不错。如果不告诉你是帝国大厦,你知道他是啥么?一开始就是一个尖尖的光亮物,由黑夜到白天,帝国大厦终于露出了她的真容。一副“反电影”艺术品。

53分钟前
  • 米徳·苔尔
  • 推荐

即使导演是俺偶像我也要打一星...长达八个小时却只拍了一样东西:纽约帝国大厦。Andy Warhol大师您有毛深意?

58分钟前
  • 好似匹脱肛野马
  • 很差

啊哈哈哈啊哈哈哈哈哈哈啊哈哈哈哈哈啊哈哈哈

1小时前
  • Small.D
  • 力荐

我不知道怎麼打分,當年看死我個傻逼了

1小时前
  • 死咗
  • 还行

泪流满面

1小时前
  • ryo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