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里:被遗忘的英雄们

HD中字

主演:金明民,崔珉豪,金圣喆,金仁权,郭时旸,梅根·福克斯,乔治·艾德斯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长沙里:被遗忘的英雄们 剧照 NO.1长沙里:被遗忘的英雄们 剧照 NO.2长沙里:被遗忘的英雄们 剧照 NO.3长沙里:被遗忘的英雄们 剧照 NO.4长沙里:被遗忘的英雄们 剧照 NO.5长沙里:被遗忘的英雄们 剧照 NO.6长沙里:被遗忘的英雄们 剧照 NO.13长沙里:被遗忘的英雄们 剧照 NO.14长沙里:被遗忘的英雄们 剧照 NO.15长沙里:被遗忘的英雄们 剧照 NO.16长沙里:被遗忘的英雄们 剧照 NO.17长沙里:被遗忘的英雄们 剧照 NO.18长沙里:被遗忘的英雄们 剧照 NO.19长沙里:被遗忘的英雄们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这才是“向着炮火”

比《向着炮火》好的多。

近800人的学生军+30个南韩正规军 VS 1个连朝鲜人民军守军+1个师援军,最后50人左右生还,比较真实。

血肉横飞的抢滩,一镜到底的肉搏,人性善恶间转换,场景还原等做的不错。

缺点:女主角演技烂,穿插生硬多余的各种回忆录,好几个交代不过去的情节bug,作战中的学生军太稳了不可能(像久经沙场的老兵)。

 2 ) 在这样的类型片里,讨论历史是愚蠢的行为。

真相只有一个,这一点不假。

但是,每一个历史的参与者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这一点是司空见惯了的。

朝鲜和中国说韩国先打的朝鲜,韩国和米国说朝鲜先打的韩国。

谁在骗人,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判断。

哪怕之前我们还跟朝鲜穿着一条裤子,转过头,朝鲜的停战宣传画里就一个中国人都没有。

所谓历史真相,已经成了宣传的工具,信不信你说了算。

在我们目前这个时代,互联网信息爆炸,而真相又十分匮乏而显得弥足珍贵,

即便是国际公认的进化论都有人站出来质疑,何必为了一些没经历过的事情破口大骂?

历史是怎样的,自有人去写,自有人去研究,

一部电影,说白了是一种艺术作品,这就难免带着某种目的被创作出来。

你可以拍米国队长爆肝法西斯,也可以拍燕双鹰单挑日本关东军。

真相是什么大家都有看法,但是你要接受这种片子会被拍出来的事实。

所以,我也很平静的接受了韩国人拍出来的射瞎李世民的电影,看完就图一乐么。

不喜欢大不了不看,这是搞电影评价的地方,又不是历史大讲堂。

以韩国人的尿性,没拍成700学生打到鸭绿江边,我觉得就可以接受了。

至于片子本身,一般般,强行煽情没有代入感,又落荒而逃没有英雄主义,很无趣。

 3 ) 韩战中被遗忘的一页——《长沙里:被遗忘的英雄们》

当然,战争电影不忘塑造人性,电影中的学生兵许多都有着自己因为战争不得不面对的苦难记忆,家庭悲剧,最震撼的是去村子里找吃的,一对儿表兄弟居然站在南北不同的阵营不得不拔枪相对的场景。这种兄弟相残的主题也是韩国电影对这场战争一贯的反思,在《太极旗飘扬》中就主要表现过。

韩国设计到这场内战的电影有一个特点很有意思,在片中他们一直很回避表现和中国军队的作战,这点就像国内拍摄的韩战影片,热衷于表现如何打美国,尽量也避免和韩军交手一样。韩国这部电影倒是习惯性的批评美国的一些做法,但实际上却是是美国挽救了濒于崩溃的韩国,到今天还保住了他们的自由。

 4 ) 介绍一下影片的背景,长沙里登陆战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这才是战争,小部分文字有改动。

最近韩国上映了一部战争电影《长沙里:被遗忘的英雄》,讲述1950年9月洛东江战役期间,韩军一支700多人的学生兵部队在人民军侧后登陆,不仅牵制了人民军在东线正面战场的进攻,打了人民军一个措手不及,更是吸引了人民军对前线侧后登陆地段的注意力,为仁川登陆的成功提供了掩护。那么事实真相是否真如影片所讲的那样呢?笔者今天就来讲讲长沙里登陆战的真相

一、东线韩军的反攻

自朝鲜战争爆发以来,在东线滨海地区作战的就是一直是韩军首都师和第3师,与他们对垒的则是人民军第5师团和由第7师团改称的第12师团。东线滨海地区除了沿海岸线的一条公路主干道外,远离海岸线的地区都是崎岖的山地,对防守方非常有利。人民军第5、12师团在一路南下过程中,不断遭到美军空军与舰炮的轰击,损失惨重。

尽管如此,由中国解放军老兵组成的第5、12师团还是一个劲地向前进攻,把韩军逼退到距离釜山直线距离只有100公里的浦项市。在1950年9月的第五次战役(九月攻势)中,人民军第12师团甚至一度渗透到庆州市附近的山地,给美韩军的洛东江防线以很大震动。人民军第5师团也推进到延日飞机场附近,迫使美军将主要战机都撤往日本的机场。

1950年8月半岛东线滨海地区战线

但随着仁川登陆战即将展开,美韩军也开始准备在釜山防御圈内对人民军发起全线反攻。不过由于对人民军的具体实力不是非常清楚,东线的韩军指挥官突发奇想,打算模仿仁川登陆,在人民军侧后发起一次登陆扰袭作战,搞乱敌人后方,好减少反攻带来的损失。

二、李明赫大尉接锅

韩军选择扰袭登陆的地点为盈德市以南15公里、浦项市以北26公里的长沙里,又称长沙洞,用中国话说就是长沙村。由于这里距离两军对垒的前线不足30公里,不少韩军军官都对这一计划能否成功而产生怀疑,于是干脆以手头兵力不足为由直接拒绝,最后这项任务落在了李明赫大尉(似乎该译为李明歆大尉更恰当,不过下依旧沿用本人的叫法)指挥的密阳游击营身上。

密阳游击营由李明赫大尉提议组建,目的是模仿人民军的游击队,渗透到人民军后方进行游击作战,因此该部装备均为缴获的苏制武器。韩军总参谋部本来不支持李明赫的想法,但行动作战课课长姜文峰上校对此却大为赞同,为了帮助李明赫补充兵员缺额,8月24日他帮助李明赫在大邱招募了560名“报国心切”的学生军,他们大都是大邱市吉成高中的学生。

李明赫大尉,扮演者韩国演员金明民

被招募来的学生军们于8月31日抵达釜山港,接受了为期10天的军事突击训练,内容包括武器操作、射击技术和民族主义思想教育等。9月7日该部连同各级军官和其他人员转移到釜山西北50公里的密阳,宣布部队正式成立,公开的番号是第一独立大队,也称李明赫部队。第一独立大队共有成员760名,其中80%都是18-19岁青年学生。

随着韩军即将展开全线反攻,李明赫部队的敌后游击计划似乎已经派不上用处了,对此李明赫大尉当然焦急万分。当听说要对长沙里进行骚扰作战时,他自然迫不及待地接下这项任务。当初招募的学生军们此时显然已经身不由已,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还不会游泳,这在之后的海上登陆战中显然是非常致命的。

三、涉水登陆受挫

为了分散人民军对于前线侧后海防登陆点的注意力,美军以猛烈的海上火力配合小规模突击队在半岛西海岸的群山港发起佯攻,韩军这时也以同样的理由请求美军提供火力支援。大方的美国海军派出著名的密苏里号战列舰,在9月13日对半岛东海岸的人民军阵地进行了猛烈的舰炮轰击。

据韩军的《陆军行动命令第174号》称,长沙里登陆战的任务是“在东海岸盈德郡南长沙里沿岸登陆,切断北朝鲜金光侠中将通往后方的补给线,并扰乱敌人后方……出发时间为9月13日,预计作战时间3天”。为此游击专家全成浩上校被派往随部队行动,为了迷惑潜伏在韩军内部的人民军间谍,这支部队在作战命令上被诈称为一个联队(团)。

搁浅在海滩上的门山号登陆舰

9月13日夜,李明赫部队的760名成员登上2700吨的门山号登陆舰,这本是大韩航运公司的一艘民用船,船长与船员共有12名,均为被临时征用的平民。在英国Q-34驱逐舰的护卫下,门山号驶离釜山港4号码头。9月14日凌晨4点,门山号抵达目的地,不料由于对这一带水文条件不熟,船只还没靠岸就在海上搁浅。

由于这里海岸不远,李明赫便命令船长打开船舱前门,但不幸的是这里的水下地面非常滑脚,加上受台风影响,船只周围的海浪达到了5-6米高,即使是习惯游泳的人,也无法在这种环境下移动。因此第一批下船的人瞬间就被海浪冲走,消失在大海中。李明熙派出七名士兵携带绳索,试图抵达海岸,但也都被海浪卷走。最后还是两名熟悉水性的船员带着四条绳索抵达海岸,第1中队和第2中队才凭借这些绳索在海滩上着陆。

四、仓皇撤退

韩军刚上岸,就遭到控制海岸的200高地上的人民军轻武器火力的猛烈射击,当场伤亡90多人。全成浩上校见这些新兵们大多没有作战经验,担心部队被一直压制在滩头,于是干脆带领他们对200高地不顾一切地发起冲锋。到上午9时,第一独立大队靠着兵力优势终于攻占200高地,战斗中共毙敌39人,俘虏3人,韩军自己也阵亡23人,其中就包括带头冲锋的全成浩上校与黄在重上尉。可惜的是,全成浩上校如此卖力,事后的影片《长沙里》中,却完全没有他的存在。

第一独立大队占领200高地后,当即以此为基地积极活动,在9月15日夜爆破了七号国道上的两座桥梁,并封锁了浦项-仁川高速公路,暂时性切断了人民军第二军团的主要补给线。次日人民军第5师团派出第12联队的一个步兵营前来搜剿,并配属了数辆T-34坦克参与战斗。

2012年9月13日参加过长沙里登陆战的老兵们在登陆原址参加相关纪念活动

面对人民军的进攻,缺乏正规战经验的第一独立大队很快被驱逐出海岸公路,被迫退守200高地。在美军舰炮的掩护下,韩军在高地上勉强坚守了两天,但所携带的可供使用三天的粮食、弹药和补给品已经全部耗尽。为了避免部队被歼灭,他们决定按照既定方案撤退。

9月19日撤退行动开始,美国海军派来船只接应,受台风和人民军追击的影响,因此原本计划到中午结束的撤退行动一直拖延到下午15:00才结束。最终李明赫部队的760人和12名船员中,有640人得以撤回釜山港,其中伤员92人。另有担任后卫任务的39人最终没能撤走,他们中的大部分被人民军生擒。

五、战后评价

战后美军史料对长沙里登陆战评价道:“这种扰乱敌人后方的企图,并未取得明显的收获,也未能给韩军第3师的进攻造成有利条件……”尽管如此,韩军仍为独立第一大队牵制了人民军一个步兵营达三天之久而沾沾自喜,并认为这对之后人民军在东线的溃退有着不可估量的心理影响。

韩军在之后的战史总结中大言不惭的评论道:“这次作战与仁川登陆是在同一时间进行的,无奈只是时机早了些,这种作战,实力是其次,时机才最重要……从心理战的角度来说,这次作战也是相当的有价值……”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李明赫大尉回来后,受到不少人的指责:“你们怎么能活着回来?”他甚至被差点送上军事法庭。

长沙里登陆战阵亡战士纪念碑

不过到今日,长沙里登陆战已经和群山登陆战一起,被韩国吹捧为掩护仁川登陆的战略佯攻行动,不过后者至少是美军组织发起的,群山也是次于仁川的备选登陆地点,而至于前者?美军从来都没有承认过这次作战对仁川登陆有任何帮助。

尽管如此,为了纪念这次“壮举”,韩国导演郭暻泽在2019年将这个故事拍成了电影,为了渲染全片的悲剧气氛,影片大大夸大了参战学生军的伤亡。此外影片也趁机狠狠黑了美军一把,指责他们没有及时为独立第一大队提供补给。但事实上,要是没有美国海军的大力援助,这群新兵蛋子恐怕早就被人民军歼灭在海滩上了。

 5 ) 战斗场面just so so,槽点太多吐不完

我发现该片里的李承晚部和朝鲜人民军都特别喜欢扎堆,男主率领的太阳后裔们无论是抢滩登陆还是沙滩阻击战中都坚定地团结在彼此周围,我想问他们凑这么近是想接吻吗?一颗迫击炮弹下来一勺脍才高兴吗?沙滩撤退之前,山姆大叔的直升机给饥肠辘辘急着跑路的欧巴们送来了罐头,他们就吃着火锅唱着歌浪费了整整一晚上,没一个人想着占领制高点挖战壕为明天的撤退行动提供掩护,学生兵不懂,戴着钢盔的军官和士官们也是猪脑子吗?男主更是想出用卡车挡坦克的绝招(第二天上船最快也是他,比伤员花木兰妹妹还快,事后眼泪汪汪地给死人记功,虚伪到了极点),敢情死的不是你就瞎支招是吗?

片中人民军也是笨比到了极点,在沙滩追歼中也是接吻式扎堆推进,最后被资本家小哥用汽车炸弹团灭,哎呦,我说能推进到釜山附近的也有很多解放军四野的老底子,战术水平就这么不堪?过隧道被伏击那一段,我想问前出的侦察兵在哪里?军官坐着小嘎斯,坦克带着轻步兵,就这么大摇大摆地往里钻,警卫班的没问清楚假军官的部队番号就傻不拉几地跟上去,你们阅兵呢?要不要弹簧步走两步?

美军的行为也很迷惑啊,接应二鬼子撤退的时候,一开始还有炮舰用舰炮压制人民军,后来就没影了,丢下裸奔的登陆舰被t34不停地捶,要下班回家吃饭还是咋的?李承晚部的将军敢对一个美军少校大呼小叫的,男主上了船抓着美军衣领一顿摇,你以为美国爸爸这么温柔体贴的吗?从中也可以窥见韩国人的小傲娇,爸爸得认,但是背地里哔哔赖赖不能少。

总的来说,不算一部合格的战争片,各方面硬伤不少

 6 ) 不错,深得抗日神剧的精髓。

本为不讨论历史,只是 讨论电影的表现手法。

这是一部超越了中国抗日神剧的巅峰之作。

看,一群学生兵,他们热血沸腾,他们精神饱满,他们坐船还不习惯的时候,就能够在惊涛骇浪中冒着敌人的炮灰,拉着一根绳子完成抢滩登陆,不知道对面的敌军是否都是近视眼或者手里拿的都是烧火棍。

看,还是这群学生兵,占领高低后,主动设伏正规军,敌人的正规军一不派人侦察而不沿路的放枪,一头转入埋伏圈,报废了坦克,又被堵死了前进的道路。

然后,只留下几个人断后,竟然又狙击了对方好久好久,然后呢,大家坐着美国的小船,像出差旅游一样凯旋了。

 短评

又见韩式主旋律。学生兵们都很帅。并没拍出新意。梅根福克斯是来???

3分钟前
  • 格兰德河的火车
  • 还行

和平不易,这些年轻人让人唏嘘

6分钟前
  • 无聊
  • 还行

仁川登陆作战的续集!国内是不会上映了吧!?

9分钟前
  • 在JFK没等到你
  • 力荐

立场不同,对待战争的看法也不同。唯一相同的是被卷进战争的民众们,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14分钟前
  • Hangain
  • 还行

战争片,评判的标准,也许不能只有激烈这一条。从某种意义上,一部影片如果能将战争中无奈又悲怆的感受传递给你,也是成功。

15分钟前
  • 方方土君
  • 力荐

开场即是大场面鏖战,主体仍是小人物抒情。密集的枪弹照亮残酷星夜,战壕的搏击填满悲戚人生,青春在甲板里懵懂前行、热血在阳光下无情暴晒,染血的战衣下裹着学生制服,破碎的头盔下全是少年沧桑。给了学徒的名分,能教的却只有面对死亡。没喝过酒的孩子,把海水和着生米吞下,没有婚嫁的女孩,为了家族必须剃发扛枪。血缘相连未必可以做长久的兄弟,共同赴死才称得上永恒的朋友,在历史的最深处,他们永远年轻。

19分钟前
  • 小瓣生☕️
  • 还行

鲜肉炮灰......

22分钟前
  • 大号煎饼
  • 还行

這類半島衝突電影實在無法和舊共和時期作品相類比,原本可以成為韓國版聖那澤爾的好戰例就淪落和向著炮火一樣尷尬,連結局都幾乎一樣收尾。實際上學生兵臨時游擊大隊當年人手一把的繳獲蘇聯那甘步槍而非電影清一色的加蘭德就可見韓方高層也沒打算用心對學生兵的後續救援有太大心思,而這批棄子能一路靠著繳獲輕重火器撐上數天除了是學生兵自身努力外,長沙里朝鮮守兵本身貧弱的戰力也是一大因素。

23分钟前
  • John Coey
  • 较差

如果这样的历史片段都可以重彩浓墨,悲天怆地,就没什么意义了。

26分钟前
  • 哗啦啦
  • 还行

勉强及格。剧情方面,还是比较套路,交战双方士兵必然有亲戚,然后悲情油然而生。美国记者和战场两条线的穿插十分不自然,想到哪弄到哪,还有回忆啥的。战争搏斗场面也略繁杂,总之,不会再有看第二遍的想法。和同类其他电影没得比。

28分钟前
  • 张劳动
  • 还行

毫无意义的双线叙事,毫无灵魂的故事编写,整部电影,没有人,没有对于战争的严谨态度,只有一段段无聊的战火炫技和那一场场味同嚼蜡的文戏,还不如《仁川登陆作战》呢!

31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较差

可能是因为立场不同的原因吧,平分有点低了。抛开政治立场来看,抛开南棒国丑化敌人美化自己甚至有点YY的东西看(其实每个国家拍战争题材电影都多少有这些毛病),这部电影值一个五星,那些为亲人朋友战斗牺牲的人,都值得尊敬。

33分钟前
  • sunking
  • 力荐

1星,不管是题材,还是剧情都没什么意思。一场并不出名的战斗,甚至感觉完全没有必要。 就是为了配合美军主力部队进攻,而派出的鲜肉炮灰送死队,吸引敌人火力,消耗敌人弹药。 影片里随时随刻都在煽情,一堆没怎么经过训练的孩子们扎堆次哇乱叫,在体会战争的残酷下,坚定了爱国的心,最后还是毅然决然的配合美军杀自己的北朝鲜同胞。这种矛盾的感情感动了美国女记者,美国人给予了口头表扬,韩国人表示很感谢。这都什么啊。

38分钟前
  • 蛮蛮
  • 很差

侵略军那么模糊,侮辱先人了

43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很差

北方人逃到了南方,但是他的表弟在北方,在取粮于民时他们相遇。人民军制服下穿的是汉城校服,被强征入伍,有多少同胞因为我射出的子弹而死呢。不慎走火比较像学生军会犯的错误。与其固守不如我们主动攻击。隧道过于新造。世道不知什么时候又会改变。

45分钟前
  • 醒来的风车
  • 还行

真实的历史,真实的情感,真实的少年们。

50分钟前
  • 木木
  • 推荐

感觉上这是一部为了纪念而拍摄的电影,悼念那一批在郭嘉大义感召下奔赴战场的几乎“被遗忘”的小鲜肉学生兵;开场的登陆战秀技术很不错,仿似《拯救大兵瑞恩》;梅根福克斯的支线很弱,可有可无;其间夹带了期待和平的愿景,然而煽情很刻意。

51分钟前
  • 夏季的天空
  • 还行

背离事实和逻辑、毫无节制的煽情,实在令人生厌。虽然原型实际战绩不佳,但未见得拍不出感人的好故事,浪费了。登陆战、高地突袭战还行。

55分钟前
  • 无趣
  • 较差

虽然其实有点一般,但国际化角度和反思还是有的,

60分钟前
  • 亢龙无悔
  • 还行

[凤凰天使TsKs字幕组][长沙里:被遗忘的英雄们][中字

1小时前
  • []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