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红三部曲之白

HD中字

主演:泽比纽·扎马洲斯基,朱莉·德尔佩,扬努斯·加约斯,耶日·斯图尔,亚历山大·巴尔迪尼,格热戈日·瓦寇,采扎里·哈拉西摩威奇,耶日·诺瓦克,杰吉·特雷拉,采扎里·帕祖拉,菲利普·莫里尔-热努,比奥迪·玛查里卡,弗朗西斯·科菲内,芭芭拉·杰坎,马尔泽娜·泰巴拉,特蕾莎·布齐什-克日扎诺夫斯卡,朱丽叶·比诺什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199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蓝白红三部曲之白 剧照 NO.1蓝白红三部曲之白 剧照 NO.2蓝白红三部曲之白 剧照 NO.3蓝白红三部曲之白 剧照 NO.4蓝白红三部曲之白 剧照 NO.5蓝白红三部曲之白 剧照 NO.6蓝白红三部曲之白 剧照 NO.13蓝白红三部曲之白 剧照 NO.14蓝白红三部曲之白 剧照 NO.15蓝白红三部曲之白 剧照 NO.16蓝白红三部曲之白 剧照 NO.17蓝白红三部曲之白 剧照 NO.18蓝白红三部曲之白 剧照 NO.19蓝白红三部曲之白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蓝白红三部曲之白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卡罗尔(泽比纽·扎马洲斯基 Zbigniew Zamachowski饰)藏在妻子多明尼(朱丽·德尔比 Julie Delpy饰)的行李箱中,从波兰偷渡到了法国。天堂般的生活并没有如愿展开,换来的是卡罗尔心中巨大的生活压力。他甚至失去了性能力,被多明尼赶出家门。带着妻子有了外遇的惨痛心情,还有一张美发师证书。卡罗尔决心回到波兰经营事业,再卷土重来。   历尽波折的卡罗尔终于回到自己的国土。他积极上进,忙于谋生,竟在房地产生意中打了漂亮的翻身仗,一举成为百万富翁。此时的他,以为可以让多明尼回到身边,然而妻子的拒绝却令他的自尊大为受伤。于是,卡罗尔决定用一场阴险的计谋,狠狠给妻子一个报复。然而当卡罗尔得逞后,他又能换来什么呢?杀绝 殺絕林中小屋2012旧话不重提好大一个家草莽英雄糊涂县令郑板桥新无主之花塞莱斯特·巴伯:我很好,谢谢冲出砺练营之换羽高飞热血之路泰国洞穴救援事件簿爱尔兰式告别无冕之王倩女幽魂2:人间道粤语版重见光明刀锋下的替身SPEC物语黎明篇 绝对预言者绝战香炉寺鬼压床2022秀美江南社内恋爱章鱼笼暮年困境黑道风云之收数王拼贴幸福旅人第一季黄金大逃狱国语版男花匠与女经理理由动物管理局办公室第一季黑月第一季外婆 Ajji好孩子2017至爱亲朋壮志豪情Control学生兵爱你千万次机甲核心亿万 第七季雾海夜航

 长篇影评

 1 ) 没有平等,消解的只是我们自己

白在"Trois Coleurs"三色系列中,应该对应着平等(Égalité)。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很容易找到平等的影子:Karol从被Dominique抛弃,到成功地实现报复,他成功地证明了他男人的尊严。从一个喝口凉水都塞牙的客居异乡的无能男人(他在各地得到的奖项,决不象征着什么能力,倒是像是一种累赘,甚至是反讽式的映出他的无能),到一个事业有成,终于将自己和妻子(奇怪的是这场离婚官司打了那么久都没结束)定位在了高墙内外,这成功的报复,应该说是再好不过地实现他的平等了吧?然而这其中有很多问题。他得到的,不是共时的平等,至多只是历时的平等。如果我们把这九十分钟的电影在时间上作个平均,也许他们的位置是大致平等的。然而我们无法抵御的时间之流,却清楚地告诉我们Karol是在逐渐登上一个世俗所谓成功者的位置,从而可以操纵自己和别人的命运,与Dominique当时需要依赖外物(离婚诉讼里的法律,驱逐Karol时的警察,接到电话时身上的男人)实现自己的目的完全不同。两个人在达到征服与反征服的目的中,女人采用了适当的力量,男人却选择了过大的力量,其结果是没有最终把两人的关系推到一个平等的稳定状态,而是呈现一种过度,最后的Dominique以一种屈服者的身份出现在窗口,我只能说他们之间将永不会再有真的平等可言。
跳出这个格局再看,却还有另一层反讽:即使历时的平等,Karol也一样没有实现。我这里讲的历时性,不是前瞻式的评价,而是在这九十分钟内已经如此。使Dominique到达华沙的,不是Karol,而是Karol之死。以自身的消解来追求自身的尊严,追求到了又是谁的?Karol在葬礼后的出现,不能说明他的存在,这时他的遗产已经全都归Dominique所有,他连自己都没有了,只剩他的所谓尊严。脱离了实体的尊严,究竟还有没有意义,或者说还是否存在?因此那激情的一夜其实彻头彻尾的将Karol符号化,意图消解这个符号而换得自身存在的完满,却将自己完全符号化,自己跳进自己设下的局,最终全情投入一场能指的狂欢。
也许我们对平等的幻想应该落幕,毕竟说穿了就只剩一些符号的碎片。在这个世界,我们只有真正无根的漂泊,才会跟每一个萍水相逢两两平等。

 2 ) 忧伤里无法摆脱的孤独宿命——《蓝》、《白》、《红》[

如果把一般的电影看成是趣味盎然的小说的话,那么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便是富满诗情的散文,弥漫期间的,是一份无法抹去的忧伤和感性的人文关怀。象征着自由、平等、博爱的《蓝》、《白》、《红》三色,让我看到一份古老而没落的欧洲气息,所谓的自由、平等、博爱,何等的冠冕堂皇,又何等的脆弱无力。个体在社会,何其慌乱?何其孤单?普瑞斯纳优美的弦乐合奏,如天籁般的女声,更像是一曲优美的心灵慨叹,淡淡的孤寂,浅浅的忧郁和毫无来由的迷茫……

《蓝色情挑》:死亡边缘的幽叹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带走了丈夫与女儿,偏偏留下女人独自一个悲伤苦痛。面对无常,脆弱的生命,竟如残花零落,一梦醒来,全归寂静,呆呆地面对洁白的床单,失魂落魄……

  佛曰:人生而苦。或者做人本身就注定要饱受煎熬,由始而终快乐者,能有几个呢?那么,死去吧!当茱莉含着满口的药时,她却犹豫了,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呢?在濒临死亡的那一刻,生存的欲望油然而起,或许生命本身就是一种责任,再苦也需走完,因此即使独自一人,孤苦伶仃;即使强颜欢笑,为奴为娼,或者老迈无依,飘零无助,依旧苟延残喘,见证着这个世界的沧海桑田。

  在生死的边缘,一个人浅浅的幽叹。蓝色,忧郁里夹杂着累累的伤痕,从高高的云端上跌落下来的痛,透彻心扉。过去的曼妙,竟成了今日无法释怀的苦痛,一次次的怀恋,一次次的受伤。亲情、友情、爱情,一切美好的过去,霎时间变成无法承受的重负。生活虽然继续,悲痛却无法摆脱,最终茱莉选择离去,只身一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陌生的公寓、陌生的人,一切就能重新开始么?每个人都喜欢自欺欺人,然而又有谁能欺骗得了自己的内心?茱莉虽然毁去了许多过去的东西,乐谱、照片、家具等等,但最终还是带走了那盏挂满着蓝色宝石的吊灯,斩断与过去的联系,谈何容易!

  独自一个人的自由,还叫自由么?环绕其间的,是挥之不去的孤寂,当茱莉一次次的跳进蓝色游泳池,把头深深地埋进水里,泪与水相互交融,继而抬头,深深地喘气,是解脱还是执着?我们不得而知。

  基耶斯洛夫斯基象征着自由的《蓝色情挑》,却充满着对自由殒灭的慨叹,为了自己的洁白清高,公寓里的人准备联名赶走身为妓女的露西耶,最后茱莉拒绝签名,保住了露西耶的立足之地,然而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为了自由,却要限制别人的自由,那自由还存在么?妓女又如何了?人们各自的悲痛,外人又岂能理解?露西耶喜欢自己的职业,然而当某天在舞台的第一排见到父亲时,她却慌乱无助了,那一刻,她还感到自由么?

  那么漠视一切吧!街角那个被群殴的男人于我何干?垃圾桶前那个身材矮小,无法把瓶子扔进桶中的老人又关我啥事?甚至那一窝被猫吃了的老鼠,更无足轻重了,那一刻自由了吗?我很怀疑,茱莉满脸的泪痕,分明写满着爱怜和谴责。

  也许我们可以把这部片当作自由的挽歌,而咏叹者,便是茱莉这位走在死亡边缘的人,唯有她,才能传达出自由殒灭的悲伤,茱莉最后选择了回归原来的生活,又接受了丈夫助手安东的爱意,而且完成了尚未填完的乐曲,这是回归过去么?不是。悲叹过后,生活仍需继续,没有太多因由,一切依旧茫然,响起的音乐里,满面泪痕的茱莉,依旧一脸迷茫,那是一种毫无来由的希望,不管如何,人还是要活下去的。

《白色情迷》:为自尊而自虐的宿命

  那个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波兰人,在法庭上因语言不通而陈述被法官打断,他无奈的抗议道:“平等何在?”这里面道出了平等的名存实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多么讽刺的口号,金钱、地位、种族甚至男女都毫无平等可言。

  卡洛在法国丧失了一切,财产、妻子、住房,甚至连象征着男性尊严的性能力也丧失了,落魄街头,更四处被通缉。可谓了无生趣,然而最终他还是活下来了,或许因为那一份不屈的自尊,让他几经磨难,回到了祖国波兰,戏剧化地成了富翁,并恢复了性能力,唯有波兰,他才如鱼得水。

  但是又如何呢?法国的那一次屈辱,成了此生无法抹去的污点,对于前妻的思念与愤恨,依旧久久难平。耳边时时回响着电话里多明尼在床上欲仙欲死的呻吟。痛苦还在,辗转难眠,睡梦中的言语,竟一次次地把伊人的名字唤起。

  或者,爱之深,恨之切。如果男女双方各自代表着生命一半的话,那么卡洛对多明尼的爱恨交加,又何尝不是在对自己爱恨交加呢?毫无来由的爱,挥之不去;伤透自尊的恨,也无法释怀。他最终诈死,把多明尼骗到波兰,让多明尼在依稀之间与他享受了一次鱼水之欢,表达了自尊,又让多明尼受了牢狱之灾。

  然而卡洛为何却高兴不起来呢?当初离婚时对自己不平等,今日多明尼的牢狱之苦,对她又何尝平等呢?报复过后,一切平等了么?似乎没有。卡洛泪流满面的脸上,分明满是失落愧疚,你扎我一刀,我再扎回你一刀,受伤只是由一个人扩展到两个人,伤口依旧在汩汩流血,而心灵的痛楚却仍在不断加深,爱恨依旧交加,只是对象换了位。

  或许爱之可贵,必须在痛之深沉里得到印证,正如同米科拉伊在卡洛虚开一枪之后,突然不想再死,生之美妙竟要再死之恐惧里得到印证。卡洛在报复之时,对多明尼的爱意不减,甚至日日加深,然而他仍然行动了,自尊的极致,竟演绎着如自虐般的伤害,明知痛苦,却为何一意孤行?

  基耶斯洛夫斯基用一种单纯写实的方式描述着这一则故事,没有《蓝色情挑》中那种忧伤曼妙的表现主义,却传达出一种别具一格的孤独。在法国流落街头的困苦,在波兰日日奔忙的贫乏,时时困扰着卡洛的心情,做人竟是这般渺小可怜,身边所有的人,即使再亲近,也只不过时人生旅途里与自己擦身而过的路人而已,内心里的空虚,唯有靠那一份不切实际的爱意来填补。因此不管多明尼如何狠心绝情,都无法让卡洛把相思忘却。不被所爱的人认同,那一份畸形的自尊,只能走向报复与自虐,这里面,平等只能沦为空谈。

《红色情深》:孤单里独自找寻的慰藉

  人,何等卑微可怜的生物。天生群居,却又彼此分离,独自穿行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感受着一份不属于自己的热闹与嘈杂,漂泊、忙碌、猜忌乃至一次次的受伤,弥漫心底的,永远是一份不着边际的孤独。

  在这个灯红酒绿的城市里,每个人却似乎毫无联系,窗外哪个见习法官正与一个金发女郎陷入热恋,瓦伦蒂娜却奔忙于求学与工作之间,笑容僵硬的时装表演,满脸忧郁的香口胶广告,独自一人的夜里,却只有搂着男友送的红色夹克安然入睡。孤寂的城市之中,竟找不到一个人袒露心扉。

  电话,现代社会最方便的沟通工具,熟悉的声音却开始变得陌生,即使亲密如情侣,也猜不透对方的心思,电话的两端之间,隔膜是一堵永远无法推倒的高墙。掩蔽着每个人的背叛与猜疑。即使如瓦伦蒂娜和男友之间,一次次地说着那句老调的我爱你,仍然无法填补内心里的空虚,这个世界,有谁能真正了解自己?

  曼妙的音乐嘎然而止,车子停了,一只可怜的牧羊犬倒落在地,这一场意外,却拉近了两个空虚人儿的距离,一个退休老法官出场了,冷漠而孤独,淡然地窃听着邻居的底细。瓦伦蒂娜表示了她的不屑与反感,然而又能如何呢?对于穷困、偷情、贩毒,我们无能为力,正如老法官所说的,帮助街边那可怜的老太太,也无非只是为了换得心理的安宁,这个世界,我们能改变什么呢?人的本性是善是恶,还重要么?我无法否认瓦伦蒂娜的纯真和善良,与男友分手,弟弟吸毒,母亲是妓女,却依旧能充满希望的过日子,对于别人的困境,她伸出援手,前面两部片中,那个佝偻着身子,无法把瓶子投入垃圾桶的老人,终于在瓦伦蒂娜的帮助之下,把瓶子扔了进去。但这又能代表什么呢?爱么?我很怀疑。

  老法官的冷漠与绝情,在于他对这个世界的失望,美好的年轻时期,却无法承受女友的背叛,这与见习法官奥古斯特和电话气象服务员卡琳之间的恋情何其相似?或者奥古斯特只不过是老法官年轻时的写照,为他与瓦伦蒂娜这段错过了几十年的缘分,安上一丝难得的慰藉。不管是瓦伦蒂娜对世界的爱意犹在,抑或是老法官对世界的恨意未消,都无非来自于那份无法排解的孤独。或许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相互之间的理解和认同,甚至只是别人的怜悯。老法官最终转变了,不再窃听,并把自己送上法庭,当那辆久被尘封的汽车重新启动时,优美的音乐流转而出,与其说老法官良心发现,不如说是他在瓦伦蒂娜那里得到久违的认同,孤独的心灵得到慰藉。

  博爱,在这里是多么虚弱的词语。归根结底,每个人爱的只是自己。慌乱无助地经营着内心里那份孤独的情感,急切渴求认同和安慰,哪怕仅仅是出于怜悯,都可以心安理得。

  一场无名的浩劫发生了,横穿英吉利海峡的船翻了,只有七个人得救,其中五个是《蓝》、《白》中的主角,唯有瓦伦蒂娜和奥古斯特是这集的人物。有人说,这是一个希望的开始,在我看来,这只不过是一场痛苦的延续,它给予的希望,就如同影片中落日的最后一丝余晖,虽然美妙,却注定落去。《红色情深》的这个结局,给我留下的,更多是悲伤与茫然,孤独的人继续孤独,困苦的人继续困苦。轮回么?也许是!

 3 ) 一枚硬币的尊严——《红白蓝三部曲》之白

   终于看到最后一部《白》,才发现在这个系列片中导演刻意安排的一些关联,《蓝》中的茱莉不小心闯入法庭,正是卡洛的离婚官司。这个情节在两所影片中均有表现,《红》的结尾,在海难中所有生还的幸存者,便是《红白蓝》的所有主角们。作为个体的我们,每天都在世界的角落里上演着一幕幕属于我们的故事,他们存在于同一背景下却又彼此交织。

   红白蓝是法国国旗的组成颜色,也是导演想要的表达的涵义,红——博爱,蓝——自由,白——平等。我们总是在失意的时候安慰自己说:“上帝永远是公平的。”但是人与人的生命真的都是平等的么?有人生来聪慧,漂亮,有人生来愚钝,丑陋。有人含着金钥匙出生不愁吃穿,有人一出生下来就被父母抛弃流离失所。我们总说:“生活中有酸有甜,靠着坚强的心智一样能够渡过难关。”人类真的具有扭转自己命运的强大力量么?当你无法主宰自己的生命而被迫选择不应承担的东西时,只剩下对自己对命运的妥协。怎么活还不是一样的活么,只要能够生活下去就好了,往往到最后,我们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卡洛,一个衰到家的小人物,小理发师,性无能被妻子抛弃,银行卡吊销,连走在路上都会被鸟屎击中。忍受着巨大的屈辱躲在旅行箱里逃回波兰,一无所有的他仅剩下那一枚2法郎,在电话里听着他的妻子与另一个男人交欢而投下的硬币,那是他被践踏的尊严,也是他最后仅存的男人的尊严。这一枚尊严,途中遇到强盗的嘲笑,也曾一气之下想把它扔到湖中,却神奇的粘在手上甩也甩不掉,最终,卡洛把这枚硬币投到假冒自己死亡的棺材里,连同他的过去,一起被掩埋起来。靠着偷听到卖地皮的机密,卡洛发了一大笔横财,从此摇身一变,从一个落魄的小理发师变为财大气粗的大老板,梳起光溜溜的大背头,光鲜的西装大衣,富豪车,专属司机。导演做了一个有意思的重复对比,当他以这幅新造型在新买的公司大楼里得意洋洋的用纸巾吹响古老的波兰歌曲,说着:“看,华沙就在我们脚下。”是否还记得,上一次吹响这首曲子时的他穷困潦倒,坐在地铁站下的破皮箱里卖唱呢?人的身份霎时改变,他由一个底层阶级转变为上层阶级,从外在到实质都有些改变了。他把自己原来准备全部财产捐献教堂的遗嘱改为自己的前妻多米妮,而这一切,就是为了制造一个巨大的谎言,挽回作为一个男人最后的尊严。他真的是爱多米妮的,在死人现身并给了她一个满足的夜晚之后,卡洛消失,重燃爱火的多米妮被捕。卡洛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报复。金钱,地位,都是表象上得东西,当他被前妻抛弃的之后,他人生的所有意义便是重新拾回自己的尊严,重新找回多米妮的爱。而这一切似乎又都是自相矛盾的。买尸体的时候,司机说:“这年头金钱万能。”“你这样认为?”卡洛只是给出了一个质疑的回答。现今社会,似乎如此,有钱能使鬼推磨,但是利用金钱达到目的的卡洛,内心真的平静了么?律师说:“他在隧道的尽头看见灯光。”颇有基督教的神学意味。影片总也反复出现隧道尽头的光——婚礼时教堂的出口,多米妮房间出口的灯光。光,在基督教中代表神的救赎,曾有一个镜头,卡洛镜像中的倒影与圣母像重合了,不难看出,导演隐喻的表达了神学教义中的人文关怀。

   其实三部影片中都出现了教堂,法庭。《红》中瓦伦蒂娜的狗指引她跑进教堂,代表了善的她在耶稣基督面前无助且慌乱的寻找着,新老两代法官对于人生的迷惑;《蓝》中茱莉的丈夫送给她与情人代表爱的十字架,年轻律师情人肚子里的遗腹子;《白》中卡洛与多米妮教堂里举行的白色梦幻婚礼,法庭上无情的宣判,律师口中一语道破的真理。教堂代表了道德,人性,法庭代表了标准,审判。即使这一切都是那样的暧昧不清,复杂多变。导演安排的一个相同的情节也都出现在三部影片中——颤颤巍巍的驼背老婆婆费力的朝垃圾桶扔瓶子,这是面对弱者时的态度,而三个不同的主角也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态度:红里面的瓦伦蒂娜毫不犹豫上前去帮老婆婆把瓶子塞进去;封闭自己与外界沟通的茱莉闭上眼睛不管不顾;可恨又可怜的卡洛却视而不见,还在一边幸灾乐祸的笑着。换成是你,又会怎样去面对这样一个扔瓶子的老人呢?

 4 ) 虚构的伦理 沉重的思考

按照刘小枫的阐释,白色伦理是一种公平伦理的象征。由生理缺陷造成的身体上的不平等进而形成了一种伦理上的不平等,从而导致伦理意义上的“爱情”的破裂,而在影片最后,生理机能的恢复又使先前的伦理重新得以维系。整个影片的框架如此。似乎没有什么说不过去的地方。但看完影片后,我却陷入了另一种沉思之中,影片中,为什么伦理需要恢复而不是重建?“爱的信念”是一种偏执伦理的表述吗? 其实,支持对这部电影完整叙事的是卡洛对爱的一种偏执,或许这里用“执着”更好些,在遭受到多次“生理”上的侮辱后,卡洛对多米尼克的爱仍无法熄灭,这本身就带着“偏执叙述”的欲望,更何况在卡洛在波兰事业有成,从而恢复生理机能后,仍然有破镜重圆的念头,这让人不得不对这个伦理框架产生怀疑,爱的信念能如此执拗吗?当然,我不是对爱的持久性表示怀疑,只是对这种以爱的名义恢复伦理关系的叙事模式表示怀疑,因为形形色色的电影中想表达这样一个思想的太多了,因而产生了一种类似“反教化”般的烦感。因此,在那种情况下,新伦理关系的构建是自然而然的,是合乎伦理叙事规则的,比如说卡洛从此郁郁寡欢,一蹶不振,或事业有成后忘掉旧情,或产生报复念头等等多种伦理构建的可能,唯独电影的伦理恢复让人感到如此偏执而难以信服。 另外,退一步讲,即伦理需要恢复并能够恢复,那么伦理恢复到底需要什么呢?我们再对影片做一个回顾,开始卡洛爱多米尼→卡洛生理机能丧失→多米尼不爱卡洛→卡洛回国开公司→卡洛用大笔遗产为诱饵骗多米尼回国→做爱并达到高潮→性的暗喻并爱的恢复。或许我这么一写,这部电影剧本即成了一部蹩脚的小说。但电影的整个叙事的确如此。由此可看出,他们爱情的恢复是靠生理和财富两样东西而完成的,缺一不可。因此,这也是刘晓枫所表达的看法,即伦理的平等需要身体和物质的两重平等作为前提。可见,爱情,作为维系影片伦理叙事的信念从而显得如些苍白,根本无法承载身体和物质双重之重。 当然,基耶斯洛夫斯基想表达的只是伦理的平等所欠缺的东西,而叙事法则只是一种载体,新的叙事又产生新的伦理思考,因此,我上面的分析显然是脱离了基氏的伦理思考框架。 其实,虚构一个完整的、有深度的伦理叙事,必须以牺牲众多的伦理事实为代价,这是所有所谓的艺术电影必须取舍的,甚至可以说一种共谋性的东西。比如经常打色情擦边球的“不伦之恋”正是这样一个佐证。在生活的可能的维度上延展,任何虚构都是有意义的,而任何伦理思考都是荒诞的,即不要想,只要做,爱情亦如是。

 5 ) 波兰草

重温《白》,觉得比第一次看时更喜欢了。

影片第一个镜头:一个大大的行李箱在传输带上缓缓移动,富含寓意的一个场景,一下就抓住了我。(箱子的色泽以及拴在一边便笺纸之类的小细节也是喜欢Kieslowski的一个原因)接着是主人公的脚,步履匆忙而犹豫。然后镜头上摇,出现了一张不那么英俊的脸。法庭这场戏在法语和波兰语的切换中进行。导演Kieslowski借男主人公之口申诉:“难道就因为语言,我被拒绝了吗?”(虽然和法国演员合作成功,Kieslowski在自传中说一直觉得语言是个障碍。)当法官问Dominique是否还爱丈夫时,她回答:“Avant oui;maintenant, non plus.”从丈夫的眼神中,除了绝望,我读出一种决心,求证爱的决心。

随后是银行卡被冻结,此时我们才知道主人公的全名:Karol Karol。当时一下就想到Lolita里的Humbert Humbert。名和姓是同一个词,在西方作品中无一例外地象征了一种身世不明、无根的状态,(no issue, no continuity)。去Dominique的美容院,失败而落魄逃走。晚上打电话到她的住处,听到的却是她与别人交欢的呻吟,每一声都叫得Karol心寒、窒息。无能的Karol不知道怎么办,只好说了一句:“Dominique, je t’aime!”挂断了(这也许是他唯一说得溜的一句法语)那一刻的痛苦,以及语言的束缚所带来的尴尬与无望,和性无能之间有着某种相似。Karol爱着Dominique,但他无法用语言、用身体表达自己。

Karol在地铁站认识了同是波兰人的Mikolaj,求他把自己装在箱子内运回华沙。Karol真是倒霉透顶,呆在箱子里竟然还遭劫。那帮匪徒撬开箱子,自然免不了痛打他一顿。同情Karol之余,那个场景想来就让我哭笑不得:165镑重的大皮箱里,不幸的Karol憨憨地抱着一尊象征Dominique的极易破碎的半身石膏像。举目四望,白色的雪地、白色的飞鸟,anyway回家了!(钢琴键入,苍劲有力但又抚慰人心。之前一直以为和Karol在地铁吹的哀伤的歌一样是波兰的曲子,后来才知道是探戈。)

回到自己的理发店,Karol重振旗鼓。(那个兄弟出来我才想起,男主角和他联袂演过Decalogue中的第十诫,话说那是我觉得十诫中最有意思的一个故事了,那个片里两人也是演兄弟。)

新生活的转折点是Karol“射杀”了好友Mikolaj。(Tirer à blanc,呵呵。)自此,Karol的生活蒸蒸日上,他和好友一同去滑冰,两人仿佛回到了孩童时一样。那段探戈的旋律再次出现,欢快而清冷。(觉得Mikolaj这个人物也挺有意思,有爱他的妻儿,有体面的生活,在别人看来真没什么好抱怨的了,可就是他不想活了。也许他的内心有我们不知的巨大悲痛或绝望吧。他的职业是打桥牌,bridge,桥梁,暗示了一种联系,至少是他筹办了葬礼,促成了Dominique到华沙同Karol重逢。但正如他说的,好记性是打桥牌的首要本领。我牵强附会的解读是“不会遗忘,生活没法继续”)

片中还有一个Karol学法语的细节,Kieslowski对语言真是敏感啊,特意挑选了dormir(睡觉), plaire(取悦,使愉悦), partir(离开)这几个词的动词变位,竟然还是虚拟式,意味深长阿,佩服佩服!

一年时间内,Karol已摇身变成了体面人。是时候策划葬礼了。感觉Karol的策划(虚假的葬礼、旅店的激情、悄然离去)对Dominique来说更像是一种惩罚。(因为我自始认为Karol并没有要复仇才诈死的,他是深爱着妻子的,那个石膏像就是佐证。)但至少,当Dominique打电话给Micolaj说“Je l’aime”时,Karol的求证成功了——Dominique还是爱他的。Dominique在旅店被警方盘问时,波兰语同法语切换的场景正好与影片开头巴黎法庭那场戏相呼应,所不同的是这次,Dominique处于下手。

印象中上一次看,之后电影闪回到结婚的白色场景就结束了,多少有些残酷,但想来符合斯拉夫人的品味。可这次看不知怎么多出来一个监狱片断的结尾,莫名阿。。。

 6 ) 精神边缘---再生

  典型的文艺片,虽然有些闷,有些晦涩难懂,半途中不断有同学离开,但是内涵很深的东西。真爱是什么?人会在爱中迷路么?怎么找到出口?要说透很难,但blanc会一一给你答案。
  有机会还想再看看rough 和 bleu 一定也很不错。

 短评

卑微者祈求的是什么?是平等吗?还是高贵者的垂怜?在这个片子里,我看到的不是对平等的追求,而是卑微者以最极端然而也是最卑微的方式祈求爱的努力,而一切的一切,却只不过证明了自身的卑微而已。

5分钟前
  • 沙砾于飞
  • 力荐

导演用该片表现法国国旗三种颜色中象征“平等”的白色,他的精巧构思令人感叹,片中也多次出现主人公身着白色服装出现的场景。

6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推荐

Julie Delpy年轻的时候真美。PS,最后的哑语是:等我出狱后,我们一起离开,或者我留下,我们结婚。

7分钟前
  • Eudemonia
  • 还行

三部曲里,我更喜欢这部

12分钟前
  • 扭腰客
  • 力荐

真糟糕,心都凉透了,三部曲里最不喜欢这一部,都不给一点活路走。

13分钟前
  • 沉歌
  • 还行

①探讨爱情上的地位嬗变与平等,间或有政治隐喻。②法国-失语-贫穷-阳痿-匮乏,波兰-暴富-假死-满足-复仇。③白色弥漫的婚礼闪回,雪地,头梳,鸽子,女神雕像,高潮时的纯白色尖叫。④困顿中瞅见的戈达尔[蔑视]海报。⑤听录音学法语挑的词真是绝配。⑥空枪后的膨胀时间,体验过死亡方知生的可贵。(9.0/10)

1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一個一無所有的中年男人的奮鬥史與復仇記。三部曲中我最不喜歡這一部,雖然我不能否認世上的確有這種男人的存在,但也不能讓我接受他那無聊的做法。因為復仇以後,結果是什麽?換來兩行熱淚?

18分钟前
  • StevenTong
  • 推荐

“卑微者祈求的是什么? 我看到的不是对平等的追求,而是卑微者以最极端然而也是最卑微的方式祈求爱的努力,而一切的一切,却只不过证明了自身的卑微而已。”其实这也是你一直和我说的,我只是把自己觉得最好的给你,却不能给你爱,即使离开,你依旧觉得爱得卑微。我只能说抱歉,我受不了让我窒息的爱

20分钟前
  • Mignon松弛地
  • 力荐

记仇的小男人真可怕。

25分钟前
  • 今天小熊不吃糖
  • 推荐

比蓝有趣

2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蓝》《白》相比,我更喜欢《白》的故事,当然,《蓝》的配乐比《白》更胜一筹!—— 今天才偶然发现《蓝白红三部曲》的豆瓣电影条目都是「阿北」于「2005-05-07-15点多」创建的,不过创建条目的先后顺序则是《红》《蓝》《白》。-2017.11.15

31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虽然三部曲里面最喜欢的不是这部,但不得不说这部的剧情冲突是最强的。白色是空白,白色是圣洁,白色是平等。男主复仇一系列举动,本质还是因为爱的太卑微,爱情是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长久下去。人活着如果太卑微,就会变得狭隘自私,感觉怎么样都是为了卑微而活。

35分钟前
  • 樱花飞舞时
  • 推荐

三色里最喜欢的就是白了

38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力荐

基老师的喜剧,故事很离奇(所以不奇怪后来的[天堂]),寓言性很强(还有比东欧丈夫西欧妻子这种故事更强的么,“死亡”之于冷战终结之类)。音乐很好,普莱斯纳有点模仿皮亚佐拉的调调。确实不及[蓝色]。

39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基耶的电影不要求理解,但要求接受。一个致命的逻辑是:不理解怎么接受?于是在电影放映的每一秒,我的眼睛都在规劝我的大脑。我不知道他用了什么魔法,让那些不可理喻的行为在电影世界里通通自洽,通通不需要解释。当我在现实中愈发小心翼翼地给予我的爱,他让我置身爱的狂潮、爱的激流,让我目瞪口呆,让我难以自拔,让我不愿再循规蹈矩地生活下去。他还有一种能力:让自己的女主角在镜头下容光焕发。我无法不相信朱莉·德尔佩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而为了她男人可以做出任何事。

41分钟前
  • 晚不安
  • 推荐

好像爱情里付出的比较多的总像是失败者。披着爱情的幌子,我们都做了太多的荒唐事。他的爱多么卑微和落魄,像乞讨一样祈求妻子的一点爱意,以至于用死亡换来一次会面。一旦伤害开始,便陷入了互相摧毁的深渊。白色的婚礼那么圣洁,可这桩婚姻却是灰色的。

45分钟前
  • 后自愈
  • 推荐

心里面装着一个人,人往往就有了目标。在爱情上,两个人都输了,也都赢了。

4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金钱让男人坚挺,高潮唤回爱?

50分钟前
  • blur
  • 还行

玩得挺开心,还挺好笑。地域阻隔带来人的困境和东西欧的关系寓言性强,后来的情节发展拿到今天一看还有预言性……单看爱情的话,实在有点感同身受,如果说忘掉旧爱一靠时间二靠新欢,那么证明旧爱则一靠金钱二靠死亡。以上都是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51分钟前
  • 更深的白色
  • 推荐

于是,卡罗尔决定用一场阴险的计谋,狠狠给妻子一个报复。然而当卡罗尔得逞后,他又能换来什么呢

55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