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村脑残故事第一季

已完结

主演:保罗·查希迪,崔佛·库珀,Daisy May Cooper,查理·库珀,Michael Sleggs,Ivy Woodcock,Badger Skelton

类型:美剧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英村脑残故事第一季 剧照 NO.1英村脑残故事第一季 剧照 NO.2英村脑残故事第一季 剧照 NO.3英村脑残故事第一季 剧照 NO.4英村脑残故事第一季 剧照 NO.5英村脑残故事第一季 剧照 NO.6英村脑残故事第一季 剧照 NO.13英村脑残故事第一季 剧照 NO.14英村脑残故事第一季 剧照 NO.15英村脑残故事第一季 剧照 NO.16英村脑残故事第一季 剧照 NO.17英村脑残故事第一季 剧照 NO.18

 剧情介绍

英村脑残故事第一季美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这部BBC伪纪录片式喜剧讲述了BBC为深入了解如今在英国农村地区的年轻人感到的前所未有边缘化,在科兹沃尔德地区村庄跟拍了一些年轻人。这是Charlie Cooper和Daisy May Cooper姐弟俩根据自身经历自编自演的伪纪录片式喜剧,他们名不见经传,不久前还无业住在父母家,浑浑噩噩一事无成,以此经历改编的故事却成了这部热门BBC喜剧。人为因素活死人之夜2020最佳利益第一季神风刀之丝路少侠下泰迪熊召唤之物巨鲨大战食人鳄回声第一季宗师2014弱比少男闯女校大村官日出城市精神教练诸葛吉双龙出手荒原城堡731传说的拳头打架高手饿狼传说:满月杀手血色月亮色欲情仇4萨特本秘密同盟避难所战火西北狼苏黎世情缘我的心上人反面无情六块六毛六那点事爱情定金假面饭店夏天2021我为勾勾狂人之怒 (国语版)希布德州午夜第二季永不言弃炎神战队轰音者 10周年的汽车大奖赛大门奖第二季警察故事续集(国语版)海怪来袭公元2000 AD灵数23

 长篇影评

 1 ) 看两个脑残如何教会你人生的哲理!?

《英村脑残故事》 This Country Season是一部伪纪录片式的喜剧,喜剧往往背后隐藏着一些根伟深刻的东西。这影片的开场,就出现了这样的字幕“研究表明,在当今英国的农村,年轻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边缘感,为了探究这个问题,BBC在科茨沃尔德的一个典型乡村花了六个月拍摄了一些年轻人的生活。” 以及后面的纪录片拍摄手法,都为这部剧奠定了主旨。有趣的是,这部剧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开始,我有些诧异,为什么要叫做“脑残”,看着看着我发现是真的挺“脑残”的,绝不是沙雕。目前英村脑残故事已出三季~ 每季6集,每集25分钟左右~

在这部剧中,总会出现牧师的身影,作为旁观者,客观的说出关于凯瑞和科腾的一些评价。类似我们的村主任的存在。

在第一集的剧情中,有人向凯瑞家中扔李子,于是凯瑞召集了自己的兄弟,其实就是一帮小学生。尤其也显示出,在农村较小的社区中,同龄好友很少。人物具有“边缘化”。在凯瑞寻找凶手的时候,另一边的科腾则积极的参加村里举办的稻草人大赛。

凯瑞知道了扔李子的凶手就是自己的小兄弟,而小兄弟回答“因为你说这样可以让你在电视观众面前显得很危险。”凯瑞无言以对。

在稻草人大赛中,科腾的展位被放在无人经过的偏僻位置,处处受阻,尽管如此牧师还想给他颁发努力奖。可是,科腾早就怒气冲冲,拿着火把,要烧毁其他稻草人。得到警告的科腾没有气馁,积极的准备参加下周的蔬菜展示会。通过凯瑞寻找朝自己家扔李子的凶手和科腾参加稻草人比赛的这两件事,都充分的有说明到开头的字幕。农村地区年轻人的“边缘化”。

往后的字幕还有“研究表明,现如今年轻人比老年人更感孤独和孤立。”

科腾费力寻找童年老友,当他找到的时候,却不知道如何交往。询问对方的下班时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好像我们,经常说有空一起吃饭,然后就没然后了。

字幕“犯罪行为带来的其中最大的影响就是 家庭里有一个曾经坐过牢的人,乡村地区有着很高的再犯率,由于给年轻罪犯的支持服务不足。”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方面,城市和农村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剧中,凯瑞相当崇拜自己的叔叔,自己的叔叔却是一位罪犯,在被释放的当天就又因为“找乐子”被逮捕。

这部剧总会给出一些研究表明,不过都很有道理。“16-24岁的年轻村民的失业率是年长劳动者的四倍之多,尽管前景不容乐观,农村的年轻人仍斗志昂扬。”

牧师也说“凯瑞和科腾自毕业后,一直都是无业游民,他们无所事事,这绝不是一件好事,遗憾的是,村里没有太多的工作岗位提供给年轻人们。”

凯瑞就是属于仍然斗志昂扬的年轻人,甚至不惜贷高利贷来创业,可惜的却是被人骗了。还有她有着她自己的解决方法,你们剧里看哦~

剧中有一段,前面很是悲伤的感觉,科腾告诉凯瑞铂金斯先生去世的事情。可是画面一转就是他俩开酒唱歌庆祝的场景。剧中有着大量的脑残对话和情节。绝对配得上它的名字《英村脑残故事》,尽管这部剧看起来很是脑残,但是仍然在这种“纪录片”的情景中向我们传达一些社会问题。

科腾寻找童年好友之后,说“有时候有些事最好留在过去属于他们的地方,你只能活在当下,并且享受周围的一切。”

凯瑞“我觉得你根本不知道我们有多幸运,我们的人生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反正我们都要死,所以找事做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两句听起来是否还挺有哲理的?

这部剧是一部足够脑残的喜剧,注意!它是脑残,不是沙雕。没有大量搞笑的情景,甚至没有什么剧情可言。伪纪录片的形式,反让我觉得挺真实。对其中描述出的社会问题,有着切深的感受。我们的农村甚至看不懂青年人,都在追求大城市。我去农村基本也见不到同龄人,也许在过年的时候,大家可能会回家聚一聚。农村,没有工作岗位,没有什么机会,这是社会问题。即使现在努力的去改变城镇,但这种城市和农村的差距,贫富的差距,即使在英国发达国家也无法改变。

好啦~ 不能继续下去了,避免政治话题~

这里夏七海~ 感谢看到这里~ 欢迎提建议~ 蟹蟹各位~

 2 ) 鬼佬版没头脑与不高兴

一口气看完第一季6集,感谢电波字幕组。

这部伪纪录片塑造了两个英国乡下Loser,都很傻逼,但有本质不同。

Kerry其实属于智力低下,就像经典国漫里的“没头脑”,加上父母过早离异,父亲行为不端,母亲低俗粗鄙,双商都不高。未来应该会和母亲一样孤独终老。

Kurtain则更像“不高兴”,情商不高,智力正常甚至略高,从他对昔日转校生rob的念念不忘,可以看出他注重过往的某些东西,从他申请异地求学,可以看出他渴求上进。如果有正确引导,他会在世俗层面上取得成功。

这两位鬼佬版没头脑与不高兴,幸亏有英帝国主义掠夺全球资源为本国人民营造的福利,否则,早就饿死了。

***

不过,还是想抽空看看第二季,还有特别版。

 3 ) 英村脑残故事S1 20210628

看完了才知道是自编自导自演,强啊。

但是不怎么喜欢这个结局,以为会发生转变,结果是竹篮打水,挺失望的。

这个形式挺新鲜的,和《Staged》一样,出乎意料,介于真与假之间,很吸引人其实。

不怎么喜欢Kerry,她几乎是我在整部剧里感受到的丧气的来源,一点热情都没有,是我不喜欢的类型。可能也不只是性格的原因。

第一集说实话有点劝退,慢慢get到了但还是没很大动力维持我看下去,因为虽然是喜剧,但是还是太丧了,让我有点看不下去。

零零散散的结构,和充斥在剧集中避不开的丧。这种丧是藏在根里的,和fucking world那种不一样。

人生的意义在哪呢,我也不知道。

 4 ) 所谓意义

很早以前我看过的书,老师讲的课都告诉我们,要想自己是谁的问题,想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我也一直这样觉得,即使现在经常鼓吹反意义,但其实骨子里仍有自己所期盼的生活。

Kerry和Kurton不一样,他们是还没长大的我们,是可以继续任性胡作非为的我们。如Kerry所说,他们很幸运,不用非得去工作。我有时候也迷惑,我选择一定要考上大学,选择上完学后一定要出来工作,是真的我遵从内心的选择吗?这个答案也许是否定的,这些我做的选择无非都是在几个选项里权衡一番做出的决定,我能评估出选择后面的路。我选择的路,或没选择的路,走起来都艰辛异常,我从不敢用幸运两字评估我,我如大多世人一样,都太不幸了。而也因为如大多世人般,我的不幸又算不得不幸了。不过是孤独了一点,穷了一点,不开心了一点,如千千万万个他人一般。

Kurton决定要去上学时,Kerry的落寞我太能感同身受了。一年年的日子过去,曾经一起吃饭睡觉聊天的朋友各奔东西,他们大多积极又上进,用起了我眼中的奢侈品,买上了我羡慕不已的房子,我们还是说说笑笑,可我却觉得我们的距离好遥远。而我,还困顿在这里。我尽量使我不嫉妒,可我没法让自己不失落。就像Kerry,当着孩子群当中的暴君又怎样,那个跟自己一样落魄的长不大的孩子离开自己,就感觉失了世界。其实,结局还可以残忍一点,但结局太美好,美好的像个通话,Kurton留了下来。他们继续在他们的世界里横行霸道。也许只有一年时间,但谁知道了,至少不是现在,至少这一刻你与我都还在同一水平线,没有起跑,若命运永远这般温柔,就永远不要催逼他们踏出那条线,像自私任性的孩子般一直活在那个没有未来的小镇,卖一些难喝的永远卖不掉的饮料,借着永远还不清的贷款,卖自己的玩具,参加稻草人比赛再将它搞砸,带着一群小破孩穿街走巷。有什么关系,这是我们的世界,有我们喜怒哀乐的世界,世界之外是什么样?也许也有那么一丝心动和好奇,但想踏出第一步那么艰难,就留在线的这一边有什么不好。毕竟世界之外也都是狗屎。

 5 ) 这蠢萌土嗨的姐弟俩,把我逗得屁滚尿流!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影探”,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最近几年,全世界的影视剧都越发关注边缘文化,当然中国除外。

这似乎符合“丧文化”的趋势,但小探觉得“丧”并不等于“丧气”

这就好比,社会边缘人物可以被大众当成“loser”,但他们可以比富豪过的更快乐。

很多英剧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以下剧中的主角全是废柴/小人物,但他们的故事时而让观众笑得屁滚尿流,时而又感动的眼泪汪汪。

其中我们推荐过搞笑喜剧《少年犯》 ,讲的是爱尔兰土味二逼青年的欢乐生活。

豆瓣有网友如此评价这部剧 “丑绝人寰的主角,屎尿屁的剧情,垃圾成堆的小镇,稀奇古怪的脏话……然而我还是打了个满分”。

这就是“腐国土味剧”的神奇之处。

小探想再给大家推荐一部BBC伪纪录片式的喜剧

英村脑残故事

This Country

嗯~还是那熟悉的土味。

这部剧是一事无成、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姐弟俩根据自身经历,自编自演的伪纪录片,却意外的成了BBC热播喜剧。

这对姐弟分别是姐姐Kerry弟弟Kurtan

他俩是一起分享情人节巧克力的“最佳拍档”。

别想歪了,他们这么做只因为都是“Under/Single dog(单身/底层狗)”。

Kerry是胖胖的,喜欢穿肥肥的T恤和口袋裤的女孩。

她一上来就对着镜头竭力塑造自己“社会姐”的形象。

“我仇家很多!”

“你瞅啥!”

“约架,走起!”

但不难看出,大部分时候她只是在虚张声势。

事实上,她不仅不会欺负别人,还经常被人欺负。

就连跟着她混的一群“小弟”,也没事就欺负她。

弟弟Kurtan是个体型瘦长、孩子气十足的大男孩。

他偶尔打打零工。

但大部分时候,都是跟着姐姐到处闲逛。

没错,就是闲逛。英国乡村的工作机会极少,姐弟俩从毕业后就没找到工作。

这部伪纪录片的拍摄目的很明确,一上来就挑明了。

这些年轻人被“边缘化”,是因为他们自己宅、没目标、不努力吗?

并非完全如此。

时常有目标,偶尔会努力

注:以下剧透较多~

本剧中,弟弟Kurtan是个很有追求的年轻人,他经常会为某个目标全身心投入。

第一集中,该村举办了一年一度的“稻草人大赛”。

Kurtan下定决心:一定要赢得该比赛!

(Kurtan点评其他人的作品)

他从三个月前就开始装点自己的稻草人,还特地租了一个好摊位,用来展示自己的作品。

但展览当天却突发意外:他的摊位被人抢去了。

他被挤到了散发着猪屎味、没有人流量的山脚下。

但Kurtan是不会轻言放弃的。

他开始用“免费发土豆(别人的)”的方式换取投票。

还顺便把人家的猪给贱卖了。

(Kurtan向警察解释猪的事情)

Kurtan因此被投诉,遭到警察询问和当地牧师训斥,丢了比赛资格。

他扛着自己的稻草人离开,边走边抱怨,越说越生气。

后面的故事竟然发生了反转。

(牧师的良心发现)

但最终,孩子气的Kurtan也没能赢得任何奖项。

因为就在颁奖时,他一把火把参赛的稻草人都给烧了。

(NND,我不赢谁也别想赢)

他因此上了头条,被罚永久禁赛。

好在他很快找到了新的“生活目标”。

“稻草人大赛”、“蔬菜秀”真的听上去很扯,但看着Kurtain认真的样子,你会在觉得好笑的同时又有点心疼他。

本剧中,姐姐Kerry也为改变自己的人生做过努力。

和普通人一样,她很想赚一大笔钱。

为此,她拉着弟弟去听“成功女商人”的讲座。

这位“人生导师、励志楷模”一样的女商人向听众安利了一种快速致富方法。

当有人质疑她在搞传销时,她解释道:”我们这儿是个“多层管理体系”,不是“传销体系“。

Kerry被成功洗脑。

为了筹备启动金,姐弟俩决定卖掉两人的”多年存货“。

他们的破烂儿不出意外的无人问津,Kerry只好向银行贷款。

穿上正装,Kerry顿时觉得自己”不一样“了:不仅成功的感觉来了,连说话都变得商务范儿了。

他们开始挨家挨户推广自己的产品。

但效果并不好,产品推销不出去,还经常遭到一顿臭骂。

Kerry唯一的下属——Kurtan也不认真干,一有机会就跑去和小朋友玩了。

kerry欠了银行一屁股账,推销着”屁股味儿“的果汁,最后连“成功女商人”也联系不上了......

但她仍不肯承认自己被骗了。

这段让人觉得有些辛酸:好不容易努力一次,却以失败告终。

但又让人觉得有点好笑,尤其是当Kerry一本正经的对着镜头宣传自己的“商业理念”时。

她最后终于“机智”的找到了摆脱困境的方法。

Kerry的这段经历让小探想起了国内那些误入传销组织、被洗脑的年轻人。

他们工作时同样认真努力。

但看样子,光努力是不行的,还必须得开拓眼界、选对方向。

本剧中,这样搞笑又扎心的情节有很多。

搞笑又扎心

某天一大早,Kurtan急匆匆的敲响了Kerry家的门,向她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他们学生时代最讨厌的老师死了!

姐弟俩那个开心啊,当街开香槟庆祝。

然后边走边跳的唱起了“oh lay oh lay oh lay oh lay .......”当然“oh lay”被他们换成了“He’s died"。

他们随即开始了怀旧模式:翻出了当年的毕业舞会照片、留堂卡片......也聊起了曾经的小伙伴。

这时,弟弟突然发现,竟然没人记得自己当年的”好朋友“了。

(好朋友加引号,是因为弟弟十分怀念自己欺负人家的岁月。)

谁也不记得、脸书上也找不到......似乎没人能证明这位”好朋友“存在过。

弟弟觉得十分不甘,他清晰的记着关于这位小伙伴的所有细节:喜欢写计算机体的字、喜欢火蜥蜴、曾经带着陨石来上课......

Kurtan的执着劲儿犯了,他说什么也要证明这位”好友“的存在。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打听到他现在在哪了。

Kurtan兴致高昂的跑去找人家。

结果扎心的发现,这个”好朋友“竟然完全不记得自己了。

(当全世界都把你遗忘时,只有我记得你,而你......)

Kurtan终于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过去的事就让他留在过去吧,人只能活在当下。

心情郁闷的Kurtan遇到了姐姐。

本着及时行乐的天赋,他们又”“He’s died,He’s died......“的庆祝了一番。

这部剧虽然讲的是”英国脑残村“,但其中的故事似乎也时时发生在中国的小城、小镇和乡村。

比如,村里没有工作机会,年轻人成天游手好闲。

没有妹子,好不容易出现一个,立刻成了本地单身男的目标。

没有娱乐。因为太无聊,不得不给生活“找点乐子”。

Kurtan和Kerry的叔叔就因为“找乐子”进了监狱。

他趁某辆公交车司机去加油的功夫,开走了人家的车,在城里瞎转了四个小时。

姐弟俩觉得判决有失公允。因为”20个乘客里有12个人觉得很好玩~“

(这是有多无聊啊)

他们特地为叔叔办了个“出狱欢迎会”,但等了很久叔叔也没出现。

原来刚出狱的他因为在超市里耍武士刀,一眨眼的工夫又被逮捕了。

(这集的结尾交代了这件事)

他辩称自己只是想”找点乐子“。

小探看到这儿,不禁莞尔一笑:还好我们有抖音和快手,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娱乐至死的需求。

关于姐弟俩的行为,小探不想再发表”人生要上进“的鸡汤了。

毕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幸福与否的关键在于能不能从每件小事里发现乐趣。

至少,片中的姐弟俩在这点上做的很好。

 6 ) 一部伪纪录片的伪剧评

既然你们把片子搞成伪纪录片形式,我也伪一伪,看完全部三季来一篇伪剧评。

但你大可不必担心剧透,因为这部剧既没所谓正经剧情,也没有高颜值主角或复杂的人物关系。男主模特出身非常帅,但这个点基本是弱化处理;女主是他的表姐(现实生活中的亲姐),所以戏里戏外也不存在任何浪漫感情线。综上,这部片子在国内(甚至英国以外地区)恐怕很难火起来。但在英国本土貌似颇受热捧,在本剧官方油管账号的评论区,很多英国人称此剧乃英版《办公室》以来最优秀的BBC喜剧。那么,这部片子究竟魅力何在,让大英人民竞折腰?

类似英版Office,这是一部采用伪纪录片形式的喜剧,整部剧就是跟踪拍摄Kerry 和Kurtan 这对表亲基友的英村无聊日常。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位男女主角是现实中的亲姐弟,剧本则来自二人的亲身经历与小镇见闻(二人为本剧主要编剧),片中最常见的场景——Kerry 家就是她和弟弟(即剧中表弟)从小长大的家(S3E4 还放出了儿时拍摄的家庭录像),剧中部分角色就是他们家的亲戚(女主父亲本色出演,她的叔叔则是演员出身)。每集片头都会强调自己的“纪录片”属性,虽然没有拍摄人员进入镜头或讲话(没有画外音),画面中还是会不时穿插纪录片式的“文字评语”与“背景信息”。因此,本剧播出后引发过部分观众抗议,谴责BBC 为搏收视率,故意利用这些穷苦挣扎的蠢人,并把后者的无知呈现在荧屏上。显然,这说明这部剧在“伪装”方面相当成功,达到了足以混淆视听的效果。

具体到这两位主人公的人物画像,大概可以作出如下素描:

Kerry, 女,25岁左右(现实中30岁),虎背熊腰,长期失业,跟离异的妈妈住在一起(自幼父爱缺失),智商水平中下,审美水平负数,外向而虚荣。

Kerry 不但从未穿过体现女性气质的服饰,甚至整整三季都没换过发型

Kurtan, 男,与表姐同年(现实中27岁),身材极瘦,长期失业(有过少数临时工经历),跟奶奶住在一起,智商水平中上,重感情且念旧。

Kurtan:把手机关掉两天,也是罪过吗?(S2E1)

除了游手好闲、不学无术以外,二人最大的共同点也许在于“幼稚”,那种同自己年龄不相符的幼稚。如果是十五六岁的孩子,这两位混子的言谈举止简直再正常不过,但十年后还徘徊在这个水平,简直真实得有点残酷,同时还带着点悲伤。大概,这也是这部喜剧的悲剧所在。

尽管如此,片中几乎看不到其他人对这两位的苛责或评判。这对活宝的关系最密切的亲属分别是二人的同居长辈,Kerry 的妈妈和Kurtan 的姥姥。他们似乎既不在乎自己的职业规划,也不担心寻找人生伴侣。对于我们来说,这恐怕很难产生共鸣。通过S2E3(Kerry 踢球受伤那集),我们知道Kurtan 还比较在意自己的外型,因为他还着急去镇上折扣店抢购潮货,说明他还在乎外界对自己的看法。而按照Kurtan 的说法,Kerry 在时尚方面就是车祸现场的水平(Fashion disaster),事实上,她的服装造型也确实下过不少功夫,不过是剧组在设计上下的功夫:她从来都是随便穿一件印有某赞助商或生产商巨大logo的廉价T恤(比如442,Fifa,Lotto,Puma),身着肥大的夹克、长裤(只注重舒适,不在乎审美)和足球鞋。全部三季,Kerry 几乎没有出现过任何感情线(除了零星闪过的变态仰慕者S2E2)。不难想象,Kerry 对外界的评价,真是不给个fuck。

英版”你瞅啥"

回过头来再看Kurtan ,既然在乎自己的外型,他在人设上更在意社会评价,也就顺理成章了。相比几乎毫无工作意愿的Kerry(仅在S3E1 走投无路下短暂就业),表弟Kurtan 的几段工作经历反映出,他至少有一定的“工作积极性”,比如跟Kerry 父亲(剧中的叔叔&现实中的父亲)搬砖做临时工(S2E2)、在保龄球老年会馆做服务生(S2E6)。但阴差阳错,他的工作都没能长期持续下去,这其中固然有他个人缺乏教育的因素,财政紧缩下英国乡村就业机会减少(一如纪录片所述)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他不愿意搬到大城市居住这一点,更是让他别无选择。对我们来说,这或许很难理解,但换个说法,假如你家的六线小县城拥有英村Cotswold 级别的经济、卫生、安全与社会治理水平,你还会那么拼命地渴望大山之外的世界,非得抢个一线城市户口吗?对Kurtan 来说,家乡虽然与大城市存在繁华程度上的差异,但在生活水平上的“落差”还不足以让他彻底放手一搏,所以在第一季结尾,他还是暂时搁置了到外地技校读书的机会(虽然不过是邻近比较大的城市——斯温顿),并在第二季开头彻底抛弃了“背井离乡”的理想。他们一直生活在一个小村子,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大概也不想见什么大世面,没有什么“改变世界”的理想或“改变命运”的使命感——他们的家庭虽不富裕,也不至于贫穷,加上大英的福利救济体制,总不至于过不下去。也就是说,他们有这么一直吊儿郎当过下去的客观基础。

于是,这部剧就吊儿郎当地跟着这两位吊儿郎当的主,拖了整整三季。

最后一季最后一集最后一个场景,Kurtan 再次提及Robert Robinson(曾在第一季短暂闪过的老同学),Kerry 说自己想不起这个人是谁了,Kurtan 说你怎么能把一个人忘记两次(第一季时Kerry 就想不起来这个人),这群跟拍的人都记录下来我们当时找人的情景。Kerry 说自己没有看过他们拍摄的关于自己的这部纪录片。也许,这段对话最能反映两个人的性格特点,Kerry 大大咧咧什么都不放在心上,不关心别人眼中的自己,Kurtan 过度恋旧沉浸在过去时光的回味,以至于有时候走不出来。

最后奉上二人的青春照吧

2000年真实家庭录像片段,图为Kerry&Kurtan的扮演者以及他们的父亲(剧中Kerry 的父亲)

另外补充几点相关细节

相比以多元文化为特点的大城市背景下的影视剧,这部片子名正言顺把镜头对准了白人占绝对多数的乡村地区。2016年英国举行脱欧公投以来,这种本土保守主义一直处于上升势头(目前的执政党就是保守党),而这部剧的第一季刚好上映于2017年初,也算是相当讨巧了。

剧中二人常见的会面地点不完全总结(拍摄场景)

公交车站(二人没有自己的车,出行格外依赖公共交通)

牧师办公室(特别在第二第三季,牧师成为穿针引线的重要人物)

Kerry 家门前的人行道,门口、餐厅、客厅和卧室

Kurtan 的极简卧室(几乎无法融入任何客人的隔间,仅有一次客人拜访出现于S3E3)

后续

全剧终了,第三季就是最后一季,也就是说,看完了,就没了,且看且珍惜吧。当然,这种题材风格,反复看几遍,也不会烦,反而越看越有意思。

配角

作为主创姐弟现实中的好友,Sluggs 确实患有心脏病,并于2019年7月离世。

现实经历

Kerry 的扮演者拥有戏剧表演学位,但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回到家乡不得不靠做清洁工维持生活,并在期间萌生本剧创作想法。她的亲弟弟,也就是Kurtan 的扮演者拥有类似经历,但大学辍学,曾做过模特,也算是可以靠脸吃饭的美男子了。

纯靠脸(<巴黎时装公报>俄语版封面)

靠身材(某瑞典时装品牌发布会)

THE END

 短评

能遇到真的让人笑出来的喜剧不多了 看到最后醍醐灌顶what the fuck I'm doing with my life?! 以为要崩盘,结果还是可爱的留了下来

4分钟前
  • 起脚猫
  • 力荐

Kurtan完全就是英版办公室里的Gareth啊

5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好看。笑点很足。伪纪录片方式拍摄也够丧够真实。很喜欢Kurtan,每一次较真都觉得他特别可爱。第二季续订啦!(我没看错啊Kurtan真的是模特啊!就说有点模特脸!找到一些照片,啊呀看着还是蛮帅气的!(嘿嘿,加了"Kurtan"的条目w

9分钟前
  • ()
  • 力荐

太喜欢了,这剧看完以后觉得不论是它的故事还是看它的人都好他妈边缘啊

10分钟前
  • 帕慕克的Q
  • 力荐

可以说是十分地脑残了。稻草人比赛,庆祝老师去世,为了谁的披萨放在烤箱上层还是下层争吵,约会失败了还要百般争辩,用一个礼拜捡掉井里的一块钱,组建垃圾帮,想离开村子却又没勇气…"这个村儿是我们的",你们颓吧,颓吧。脑残又真实。伪纪录片的手法也很不错。

15分钟前
  • 起名好难噢
  • 推荐

哈哈哈哈你腐国没救了!!!!

20分钟前
  • 昭歌有猫
  • 力荐

本人笑点高,没几个位置笑得出来。看完一季感觉自己也变脑残了

24分钟前
  • 月城雪兔
  • 还行

很好笑,又很丧,很心酸

28分钟前
  • NNnnNN
  • 力荐

看完一周口头禅都是what the actual fuck...

30分钟前
  • 盗米者
  • 推荐

哈哈哈,“ Kerry!”“what!!!”

35分钟前
  • 门儿包
  • 推荐

算不上多出彩,但笑点很实在,很二很萌蠢,如果有第二季会看

39分钟前
  • 火龙果不耐受者
  • 推荐

你说活着没意思,但每天也挺开心的。你说活着很有意思,但也无聊得有点悲伤。

44分钟前
  • Aria
  • 推荐

又蠢又丧哈哈哈

46分钟前
  • 哇哇哇哇哇
  • 力荐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47分钟前
  • Irgendwann
  • 力荐

妈蛋好好看啊哈哈哈可以说是很写实了

49分钟前
  • bunny17。
  • 力荐

非常喜欢。嘲讽性的幽默,笑点又干又冷,整个剧都呈现一种丧到不行的状态。虽然干到尴尬,却尴尬得恰到好处。最后一集好戳心,希望他们赶快成长,不过如果真的变成健康向上好青年的话这个剧也就结束了。

50分钟前
  • 豆腐圆子
  • 推荐

其实我也想能够高兴地待在农村不想未来,就像十三岁时那样,那时即使只有我一个人,我也能待在房顶晒一下午的太阳,每一丝风吹草动都让我深深着迷,每一个冒险的想法都引我喃喃自语。

55分钟前
  • 精神少女王绥👧
  • 力荐

结局是没走出去+100 节骨眼上 人们拼命的给周围人压力,没钱就是loser 努力让儿子当上富二代的紧绷 看到这部片子 跟解开了聚拢胸罩一样舒适。原来我忘记了生活中那些最无聊却最牵动着我们小心思的天真

58分钟前
  • M.
  • 推荐

简直职业演员

60分钟前
  • 绒布狗子
  • 力荐

致郁喜剧

1小时前
  • 反馈束缚wow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