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镜第五季

全3集

主演:安德鲁·斯科特,麦莉·赛勒斯,安东尼·麦凯,叶海亚·阿卜杜勒-迈丁,托弗·戈瑞斯,戴姆森·伊德瑞斯,妮可·贝哈瑞,庞·克莱门捷夫,安格瑞·赖斯,麦蒂森·达文波特,林路迪,格雷格·克列克,莫尼卡·辛西娅·布朗,约旦·卡洛斯,克里斯塔·克拉克,莫妮卡·杜兰,朱利安·费罗,丹尼尔·英格斯,苏珊·波尔法,钱睿博,安布林·拉齐亚,弗朗西斯·肖托·道格拉斯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黑镜第五季 剧照 NO.1黑镜第五季 剧照 NO.2黑镜第五季 剧照 NO.3黑镜第五季 剧照 NO.4黑镜第五季 剧照 NO.5黑镜第五季 剧照 NO.6黑镜第五季 剧照 NO.13黑镜第五季 剧照 NO.14黑镜第五季 剧照 NO.15黑镜第五季 剧照 NO.16黑镜第五季 剧照 NO.17黑镜第五季 剧照 NO.18黑镜第五季 剧照 NO.19黑镜第五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第二集差吗?只是更接近我们罢了

第二集我看到的是人们的注意力在社交网络面前的弱小无助。剧中关于男主角的身份,警方大老远来回的调查最后得到的结果还不如一个COO在公司电脑前敲几下键盘得到的信息更多。这展现了网络的强大,从警司尴尬的表情上我感受到了差距。搜索信息和调查取证,在印象里这应该是警察的超能力,而在这些网络专家面前又变得不值一提。我还记得那位COO在电话里对警司说的那句“你听得懂我在说什么吗?”自信中还带一丝高傲。后半部分公司创始人比利也称他们的能力堪比“上帝模式”。这可以说明这些精英对社交网络的把控能力和影响力之强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然而这么强大的影响力还来自于一整个“多巴胺目标”科研团队。这个点我认为是影片想表达的一方面,人们其实并不能完全控制自己对信息或事物的接受程度。因为在这些社交网络背后有一整个专家团队,他们是人类行为专家。所以面对这些被设计过的产品像我们生活中的微博、抖音之类的人工智能,我们的行为真的可以完全摆脱它们带来的影响吗?我觉得真的很难,男主角便是长期行为受到“碎片”软件的影响,以至于事故发生前一秒,因为手机消息提示,他的眼睛下意识看了手机一眼,导致躲闪不及。这便是它的“厉害”之处,下意识的偷走有时候无比重要注意力。深知这一点的公司创始人比利鲍尔,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放假去到一个没有任何科技产品影响的山上修养身心,他把它称为“科技排毒”。这又是一个强烈对比,一个创立、掌握这一切的人却对这一切避之不及。他最清楚那些我们忽略的其实是最重要的。所以最后他是抱着一种愧疚的心情希望给予男主补偿。影片里他和男主有着共同点,他们厌恶下意识夺走他们注意力的高科技。世界上一半人都在用的软件的公司给人们带去了无数的好处,而这“友好”的公司在性命攸关的时刻却想的是钱、形象风险评估。另一边在丧女的悲痛母亲面前,公司看似保护用户隐私的不给予女儿账户密码,然而比利身为朋友的一个电话,调动用户隐私的信息又变得理所当然,这让人感到一丝讽刺的意味。男主角的悲痛让他喘不过气。他无比需要发泄但他完全没有办法。一切源自于一张狗的照片,下意识的一眼。这只是一个小动作,但是它真的“小”吗?它真的可以轻易避免吗?消息提醒”那一刻在我脑子里突然放大了数倍,变得异常沉重。看完第二集我觉得这一切并不荒诞,并不遥远。相反,异常真实。

 2 ) 黑镜系列越来越差了么

《黑镜》系列前几季刚出来的时候,被誉为神剧,我看完后,觉得比起更天马行空的《阴阳魔界》,《世界奇妙物语》,甚至《聊斋志异》,或是《九号秘事》等短篇怪谈故事,它加入的科技感更强,探讨的东西也稍微辛辣、严肃一些,但可能被捧得比较高。

所以美国接手以后的后两三季,更通俗了些,口碑就下来了些,但我看完,也觉得并没有那么差。

心血来潮,随便聊聊。

我们来看看惊艳出世的第一季。

第一季故事比较辛辣,包括总统X猪等情节吸引了眼球,但结尾其实挺反讽,所有人都在关注总统的事情,没人注意到人质早已孤零零被放了回来。

第三集讲的其实就是记忆可以不断被重放的故事,但你说这个故事有多好看么?最后的落点其实依然是妻子出轨丈夫拔掉芯片感受到了科技与人性的灰暗。这个故事,我并不觉得比起比如第五季第二个故事有多好出彩。

第一季最精彩的应该就是第二个故事,比较与众不同,其中的讽刺意味也很浓厚,算是设定、剧情、脑洞和背后的深意都结合的比较好的一集。

到了《黑镜》第二季,其实和第一季近似,比如第一集探讨丈夫死亡,虚拟机器人是否能代替真人,这一集有过不少类似的电影,也并不显得多么出彩。

第二集则有趣很多,是讲述让犯人失忆,感受被杀人犯追杀的故事,目的是让杀人犯感受到相同的轮回。设定上,同类的剧作也很多,比如《世界奇妙物语》里面就有让死刑犯不断在意识里死去的故事,但这一集前面的包袱设定的有新意,所以依然是佳作。

第三集则属于那种黑暗成人童话的类型,卡通人物竞选,最终事态失控,同类剧作依然很多。题外话,新一季重启版《新阴阳魔界》也有一集是小孩子竞选总统最后事态失控,但并没有这一集拍的好看。

总结一下,黑镜前两季的迷人之处,就是,首先它几乎都有一个开脑洞的科技感的设定,并由此发展出一个或者是探讨人类情感,或是有社会、政治隐喻的完整的故事,题材多样,兼具通俗和一定程度的严肃性,所以十分吸引人。

接下来的《圣诞特别篇》,属于分段式的故事,从这一部开始,探讨比如意识转移,探讨人类意识和伦理问题的内容多了起来,包括最后一幕,犯人被永远从别人的视界里马赛克掉,也显得挺让人后背发凉。

总体来说,英版的《黑镜》在题材上,不愿意完全通俗化,或多或少会加入一些更沉重的题材,包含了不少社会性、人性方面的探讨,叙事不完全是好莱坞式的,快节奏的,比如第二季第一集,其实稍微碎片化、文学化一些,显得格调更高一些。

那么到了美版,《黑镜》变成什么样了呢?

正式的《黑镜》第三季,我猜想口碑稍微下降的一部分原因,是没有《白熊公园》或是《一千五百万价值》这样兼具了新奇设定和对社会乱象反思的深刻剧集。其中可能稍微深刻一点的,就是第五集士兵被蒙蔽把平民当怪物,和第六集“键盘侠”的终极复仇。

而其他集数,除去恋童癖那一集稍微有些无厘头,很多人觉得水平下降的比如第一集,小清新女孩为了评分结果一路急转直下的故事,我觉得拍的非常好,结尾大闹婚礼那一幕,显得非常反套路,小清新女孩最终什么也没有挽回,直到被关起来以后终于说出一声“fuck”,多有趣。

第二集,是直接走恐怖元素路线,我依然觉得拍的不错,前面各种反转设定,虽然不新颖,但拍的熟练,到了结尾落点在母亲的电话上,一切都很完整。

而第四集,讲述一对拉拉在死后世界意识转移,进入永恒,既悲伤,又动人,不失为佳作。

到了这一季,美版netflix接手,评论中吐槽最多的,就是《黑镜》失去了冷峻,内容也幼稚起来。

其实在我看来,《黑镜》本质上,还是通俗类型的剧集,它做得最好的地方,其实是叙事和题材的结合。反讽、隐喻一些社会事件,是它选材的一方面,但不代表,失去了更沉重的题材,它就不能讲出好看的故事。

很多时候我们愿意对题材有先天性的偏好,比如抨击社会挖掘人性的剧集,在很多人看来,先天性会大于描绘情爱、或是更单纯的类型化题材,比如鬼故事等。《黑镜》第三季,它有描绘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有描绘更深刻点的战争或是网络流言对人的伤害的反思,同时也有更通俗、更类型化一点的故事,比如第二集的惊悚故事,在选题上,其实是更多样化了一些。

牺牲了某种沉重,换来某中多样性,我不觉得后者先天性就会弱一些。

到了《黑镜》第四季,其实它在通俗故事的路线上开始走的更长远了一些。

这一季,几乎每一集都是一个更好莱坞式的故事,几乎没有那种特别深刻的对社会乱象的抨击隐喻,都剧集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你可以说《黑镜》这一季,失去了英国最初的那种冷峻气息,我也觉得,其中有几个故事,其实有点乏善可陈。不过我依然觉得,这一季有不少亮点。

比如致敬银河飞船还是啥的第一集,其实讲了一个挺完整、有意思的故事,它不再像英版那样,比如加入一些碎片性的留白,打乱叙述节奏制造一种断裂感以及陌生化叙事,而是很流畅,很完整的叙述了一个意识转移、打败反派、解放自己的故事。叙事明显更符合现代好莱坞式电影的节奏,悬念部分吸引人,结尾让人感到愉快,我也想和老爸老妈浪漫史里的老妈携手飞到外太空啊。

重申一下,我还是觉得,《黑镜》本质上和《世界奇妙物语》,《阴阳魔界》等无甚区别,甚至远不如《聊斋志异》带有的那种文学性(当然题材不同无法对比,只是比较讲故事的方式,和构筑想象力的方式),它依然属于通俗类的剧集,它可以有不少更成人更深刻的内容,但它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方式,不是文学性的,是以视听、吸引观者眼球为主的,甚至是带有娱乐性质的(哪怕它能在看完后给你带来思考,在背后埋了不少隐喻和反讽),我并不觉得《黑镜》可以满足我们更多的对社会、对人性的思考诉求,它的本质依然是”瞬间给你一种震撼“的商业影片。所以到了美版,它们剔除了一些割裂性质的叙事,或许美式的拍剧方式更工业化、更套路化一些,当然这也没什么坏处,毕竟它们对剧作的节奏的掌握,已经是多少年积累下来的,是最符合观众心理和口味的。(不过好像没换编剧?可能这类开脑洞的剧集写多了,编剧自己也很累吧,你看《新阴阳魔界》最后一集里面编剧都把自己逼疯了。)

所以,对待美版,我觉得把《黑镜》当作类型化开脑洞影片即可,其实英版我也是这么对待的,并不觉得有啥问题。(题外话,我很显然很明显很自然的更喜欢《九号秘事》,觉得比《黑镜》好看不做作多了。)

说回第四季,其实还是有好看的故事的,比如前面说的第一集,还比如第四集《绞死DJ》,讲了一个虚拟恋爱交友成功率模拟的故事,结尾看似男女主人公走出高墙,其实却还是进入了恋爱软件给他们设定的成功率之中,可喜可悲。还比如最后一集,最后这集,基本上不就是《圣诞篇》好几个故事的延展么,依然是意识转移,但小故事很多,丰富好看。

我觉得第四季其实比不上第三季,但还是没那么差,我不觉得更通俗化的剧集就会先天性不好看,还是要看它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它有没有更新颖的想象力,它讲述故事的方式高不高明。

到了网飞接下来的《迷宫篇》,坦白说,可能确实需要有参与感,比如我看的官网选择版,就觉得乏善可陈,还不如玩《命运石之门》游戏。

那么,终于到了新的这一季。

这一季,回归三集,怎么说呢,看完第一集,I WAS LIKE WTF,不知道说什么,中年黑人的断背山,又好像也不是,总之描绘的是一种虚拟边缘化的cosplay的情感。

估计有共鸣的会比较少,但是它比起第一季的记忆芯片,第二集的机器人老公,其实都是在讨论科技参与下的人与家庭与感情的互动,就题材来说,它并没有完全脱离《黑镜》从英版遗传过来的设定。

第二集,其实也有”总统X猪“、众人围观没人在意人质回来的影子。男主绑架黑人小哥,在最后,成为了所有人软件弹出来的无关痛痒的新闻。我觉得,这一集,在编剧上,其实我们都能猜到,男主肯定是家人死于或有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个软件,当然结尾还是稍微摆脱了一下套路,警察放枪,没有告知我们究竟打中了谁,一切都变成了一条很快会被人删掉的新闻,看的人空落落的,我倒还看的挺动容的。

第三集,让麦莉来演,基本上就是本色出演,女明星的困境,但它依然放弃了英版那种对社会更深刻的探讨,一切变成了一个简单的女主小女孩和女明星打败邪恶阿姨的青少年冒险故事。

但我不觉得这个故事不好看啊,有些故事,就是这样,你明知道它会咋编,但悬念到了那里,你还是会跟着紧张。小麦莉机器人多萌啊,最后一幕,在一旁跟着唱摇滚,多可爱,这一部里,就是基本放弃探讨意识转移后自我认知的那种矛盾和伦理问题了,就是一个简单的冒险故事,类型化一撸到底,我倒觉得它们挺清醒的,毕竟网飞的受众,也不爱看太深沉的故事啊。。。

总的来说,我依然觉得,我是一个杠精,我觉得英版《黑镜》除了加入一些更冷峻的题材,显得有优势一些,但它不少集叙事还是挺做作的,不如美版后期的简单直接,就是奔着去讲一个通俗好看的故事。当然,到了美版,属于好坏参半,有些故事,显得多少有些莫名其妙,但我觉得吧,还是要多看闪光点,能有几集故事,在你心里留下点印记,就挺不错了。。。

 3 ) 我受不了你们豆瓣网友了(第二集)

我非常想知道了解,大家都是用什么态度看剧的,下载在手机?地铁上边看边聊天?我分享下我的看剧态度:我挑选每一部要看的剧,每一集都必须下载到电脑,在最高画质的情况无缓冲地观看,而且旁边有人打扰的话我会生气,最好的状态是投放到大屏幕,关灯,音响或耳机必须能清楚分辨出剧中的细微风声,呼吸声,轻轻的短泣声,飞虫声等一些列的细微声音级别才是符合我观看要求,我才会开始看一部剧。

目前我看了两集,这里我想说下第二集。首先,我在看的时候感动到落泪了,因为我有在做编剧这一块,我会相信每一个故事,我在看时会把自己当成主人公:如果换作是我会怎么做我会怎么想,主人公做出每一个细微反应,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我都会去揣摩他的内心想法,演员在此时做出的表演是不是对的,演员拿捏的程度怎样?我都会考虑一遍。得出的结论就是:这部剧实在是做得太好了!挑不出毛病,演员的一切表演都解释得通,而且十分合理!为何叫黑镜?这就是黑镜!它就该神剧!!

充足的铺垫

由于长期训练,这就会导致我在观看影视作品是一种沉浸式的观看状态,我在看剧时的情绪会变得敏感,就是为了更好的观影体验,来理解创作者的想法。看完这部剧,我的情感变化是很大的,这剧本循序渐进慢慢地充分做好铺垫地,讲了一个好故事,剧情的每一步走向都揪着我的心,直到最后一幕,完美,这个结尾令我百感交集(我之前还沉浸在主人公的情感中),随后所有人的冷漠地,像看待娱乐八卦一样态度地看待这件绑架事件,突然又把我拉回来,悲哀感油然而生。有所触动观众的情感,就是影视的魅力,至少是作品成功的一部分。其他的文学作品,画作,艺术,舞蹈话剧也是如此。

CEO的反应

回到编剧,我认为这个剧本无懈可击!我真的挑不出毛病来,反正我现在是写不出这么好的剧本。

我知道很多人会像看其他电影一样挑出逻辑漏洞,比如:警察为何不移动一下射击位置来获得视野?人质有多少次有机会逃出来?主人公有其他机会,为何选择一个这样的荒唐结局?(相信我,假如你也经历一样事件,你也会和主人公一样疯)主人公发疯的表演让我一秒出戏?美国FBI怎么怎么/英国的怎么怎么等一系列催毛求疵的毛病。有时甚至上升到政治正确上来,Oh!拜托!它只是一个故事而已,一篇短篇小说而已!这么较劲干嘛?那为何我会选择忽略这些?因为相比剧的优点,这些可有可无的缺点完全可以忽略!

剧场只是营造一个环境,重点才是剧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这就像:你不会挑沙斯比亚的舞台剧,舞台如何简陋,服装如何不够真实,那你真的是搞错重点了,你根本不是来看剧的!我会为你感到sad。

 4 ) 和AI谈恋爱,算出轨吗?

下班后火速看了,一共三集,以下是新鲜剧评。

注意,下面含有100%剧透,估计你看完就没兴趣看原剧了,谨慎下拉哦。

先来说说第一集:

讲的是年少时一起合租过的同性室友,常常深夜一起打一个叫做“生死搏击”的电动游戏,后来就分开没联系啦。

多年以后,男主38岁生日的时候,老友送来一份“第十版生死搏击”的VR游戏。午夜,两个人就连线玩游戏了。现实生活中的两个男生,在游戏里的角色是一男一女,两个人在游戏里打着打着,突然确认了下眼神就做起了啪啪啪不可描述的事。

道德感比较强的男主一开始是拒绝的,但后来还是沉迷其中了。结果搞得现实生活中都和老婆疏远了,老婆察觉到了异样,在结婚纪念日的时候和他深刻交心。男主经过自我反省,决定彻底退出游戏。

一年后,又一年男主的生日到了。老婆意外邀请了老友。老友请求他最后再玩一次游戏。于是当天午夜,男主没有抵住诱惑又进了游戏,体验了一轮此生最美妙的体验。

男主想,妈的,这事可怎么了结啊?他就约了老友在现实生活中见面,想看看怎么办。

那第一步就是确认现实生活中两人是不是来电,好有个处理问题的起点。结果两人很别扭的一亲嘴,没感觉。

男主就松了口气,那好办了,撤了撤了,咱们握握手,好聚好散哈。老友说,为嘛要撤,不是玩的很开心的吗?就当看了一部小H片不行吗?

然后两人就吵起来,然后就打起来,最后进了警局。

男主的老婆把男主从警局捞出来,男主就把事儿都摊了。

影片的结果是,夫妻两人达成友好约定,每年男主生日,女主可以出去浪,男主也可以打游戏。

故事说完了,讲讲我的启发。这集,主要探讨的是虚拟和现实世界的界限问题。

先问大家几个问题。

现实生活中有爱人,但同时又爱上了某个男明星,比如胡歌,比如朱一龙,算出轨吗?

现实生活中有爱人,但同时爱上了游戏里的虚拟角色呢?比如语音助手Her,比如Siri,比如小度?算出轨吗?

现实生活中有爱人,但同时又爱上了游戏里由真人扮演的某个角色(但线下对那位真人玩家毫无感觉还有点讨厌)?算出轨吗?

现实生活中有爱人,但同时又爱上了游戏里由真人扮演的某个角色,并且也喜欢上了那个真人玩家,但是线下从不见面,算出轨吗?

再进一步。如果在技术可以实现的情况下,我们不仅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和以上这些男明星、虚拟角色、游戏玩家谈恋爱,甚至还能体验到啪啪啪的无法比拟的身体快感。这算出轨吗?

毕竟这些体验都只是在你脑海里发生的,现实生活中毫无迹象。应该把这当作一场白日春梦,一部脑洞色情片,还是真实事件呢?

每个人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样。就好比,现实生活中的精神出轨算不算出轨?可能很多人都有不一样的答案。

不过这里重要的是,如果对你来说,这几个逐渐递进问题的答案不一样,那就引出了一个问题,界限在哪里?

这部片里,非常巧妙的设置了玩游戏的两个人为“同性好友”。

一方面,我们更容易理解那种,角色扮演游戏里爱得火热,但现实生活中是两个直男,完全不来电的情况。这个暧昧的设置,将所有人带到可接受&不可接受的灰色地带,引出了关于出轨界限的议题。

另一方面,也让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对同性毫无感觉,但在游戏里爱上了一个同性角色,算同性恋吗?

这部50分钟的片子最后,夫妻两人达成友好约定,每年男主生日,女主可以自己出去酒吧浪,男主也可以在家打游戏。也就是说,一对道德感非常强的夫妻,说过“结婚的承诺,就是意味着拒绝诱惑,作出牺牲”的两个人,最终还是为个人欲望让步了。

如果照这个方向演绎,那么就是承认游戏世界中的感情和体验的真实性,“出轨”将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轻而易举,也不易察觉。结婚的承诺“只爱一个人”将变得愈发困难。开放式婚姻可能成为流行的方式?

那感觉结婚还有啥意思?……如果顺便还能试管育儿解决下一代问题,保险、养老等解决物质问题,那么婚姻的制度说不定就消亡了……

技术将重构人与人的生活、交流方式,我想,就是从这些脑洞的探讨开始的吧。说说你的答案?

再来说说第二集:

一个男人,通过绑架某个社交APP公司的员工,想要和他们的创始人通话。通话的目的,是告诉创始人,他因为开车的时候拿起手机看这个应用,不小心出了车祸,害死了同在车上的未婚妻。留下巨大心理创伤。

绑架现场,男主连线创始人说完这些心里话后,就打算去死了。绑架的受害人为了劝他不要自杀,就想抢他的枪,远处瞄准的警察不明就里,看到起了冲突,就让狙击手把男主崩了。

这集想探讨的是网络成瘾问题吧?所有人都在玩手机,但玩手机的时候,我们可能错过了人生中很多重要的时刻,也就此会酿成很多无法挽回的错误。

是谁的罪?怪APP的创始人吗?一次次的APP优化方向,可不一定是创始人初心就能决定的。事情一旦开始变成一个商业行动,就会朝着“资本”想要的方向发展。

怎样能够吸引用户增加粘性,怎样能够做大利润,怎样能够扩大规模……公司的所有人都被推着往商业模式中最正确的方向走,他们也许身不由己,也许添柴加火。但决定性力量,我觉得是“资本”。

资本主义从诞生就带着原罪,它是会自我增殖的病毒。眼下的很多网络成瘾APP,其实没人想要害其他人,大家都不过是被资本主义控制了,想赚钱而已。

另外吐槽一下,这集我觉得不够好,当然锅都是编剧的。因为充满了太多臆想、毫无生活感的“局外人”设定。

比如高智商男主为什么不通过这个应用本身,或者是网上黑客或者别的什么方式,和创始人取得联系呢,处心积虑搞没有恶意的绑架,最后绑了个实习生(WTF)?

比如创始人为什么就要游离于世,在沙漠里参加那种内省观禅十天不说话的活动呢(学乔布斯么),用的手机还是大部头的BP机我是真的醉了。太刻板标签化了。

里面还有一个小支线,就是一个妈妈的年轻女儿自杀了,可是妈妈事先毫无察觉。为了找到原因,她锲而不舍的尝试登陆女儿的社交账号,每天试不同的密码。

这大概是网络时代的社交应用,一点值得称道的好处吧?让我们的人生留下一些永恒的数字记忆?

最后是第三集:

女主角,当红流量女明星,乐天正能量,是很多青少年的偶像。然后这个女明星背后有个可怕的阿姨控制着她的一切,着装,说话,饮食等等。女明星就很抑郁,其实喜欢丧丧的音乐,可是公众人设却是笑容灿烂的青春女孩。

她偷偷攒下阿姨让她服的致幻剂,想作为证据,解除和阿姨的合同制约。结果被阿姨发现了,阿姨就把她攒下的药混在面包里给她吃了,让女明星处于休眠状态(WTF),然后对公众说是吃海鲜过敏导致昏迷的。

接着阿姨提取她的脑部活动信号,解读出十首歌,变成新专辑(WTF),再通过全息影像,变成“永恒明星”来开演唱会继续赚钱(WTF)。

另一条线,这位女明星的意识、语料库曾经被拷贝后出了同款声音的AI娃娃,有点像语音小助手吧。一个铁粉买了回家后,沉迷其中。

结果女明星出事后,某一天这个娃娃开始紊乱了,胡言乱语,然后就死机了。

于是铁粉和她的姐姐把AI插到他爸爸的电脑上,不小心点了什么按钮,激活了AI小娃娃里拷贝的全部女明星意识(WTF),然后女明星的意识在AI娃娃上苏醒了,会自己说话,也不受控制了,而且,回忆还自动同步了,休眠前被阿姨毒死的事,小娃娃也都知道(WTF)。

然后AI娃娃引导铁粉和她的姐姐回家取证据,在家里解救了真正的女明星,一起前往演唱会现场,戳破了阿姨的骗局。

最后,女明星和铁粉的姐姐一起开live,唱想唱的负能量重金属音乐,AI娃娃和铁粉在台下摇头晃脑的听……

这集WTF的地方太多,我没什么好说的了。

以上就是黑镜第五季全记录。

 5 ) 眼看他拆教堂,造起了迪士尼

从第一季第一集的首相在全国人民面前直播操猪,到现在两个teenage蹦蹦跳跳打败坏蛋拯救偶像,这他妈简直是拆了大教堂造主题公园,你说让人失望不失望?反感不反感?顶着这么个系列的名头,结果内芯全不是那么回事,真是毫无骨气出新高度的新一季。

我不相信是编剧没那个脑力,而是资本之下,安有完卵?其实从第三季开始,就有从入骨讽刺荒诞剧变成流畅编剧,贴心糖果的嫌疑。但“全网公敌” 或者 “黑函之舞” 之类的故事至少还是在试图带入有价值的话题,几乎每一集都有一个角度去贴合一种全社会,甚至全人类都有可能面临的,技术反噬人性的具体命运。可到了这一季,大大把时间线拖到当下,什么都不敢写透,点到为止,差不多意思意思就行了的玩意儿到处都是,此前一口气杀掉38万人的魄力烟消云散,三个故事全都俗套得乏善可陈,真是可惜了这些绝佳的题材。

前几季也不是全然没有毛病,但随便拆一拆各集涉及的主题和背后的学科逻辑,问题意识高下立判:

- 《天佑吾主》 讲媒体的嗜血效应,什么是今天社交网络下的“民意”? (社会政治,媒体与传播)

- 《一千五百万的价值》讲高科技下的人类为奴(社畜),爱情价值的彻底颠覆。(科技反噬,人的异化)

- 《你的全部历史》 隐私与亲密关系的本质。

- 《马上回来》真身与替身。

- 《白熊》高科技下的集权审判,作为法外之地的电子社会。(量刑)

- 《The Waldo Moment》民选政府的漏洞与政治娱乐化的极端前景。

- 《急转直下》社交评分系统下的伪善,评分机制下的信任丧失。(制度建设与人性)

- 《终极玩家》游戏中的虚拟和现实。

- 《黑函之舞》数据时代的犯罪排查与隐私兼顾之两难,网络私刑。(法律与公共空间的秩序)

- 《圣朱尼佩洛》现实世界的遗憾都可以在虚拟世界里得到补偿,Again,现实是否还重要。

- 《全网公敌》仇恨言论付出的代价。(公共空间的话语讨论术)

- 《卡利斯特号星舰》虚拟人格为人的权利。(独裁者必死)

- 《Arkangel》一劳永逸的饲育方案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发展心理学,脑神经)

- 《鳄鱼》预防犯罪的手段成为了促成犯罪的动机。(传统的一连串行为导致极端灾难的模式)

- 《绞死DJ》数据匹配下的爱情。(现实意义)

- 《金属脑袋》 科技末日

- 《黑色博物馆》意识与人格之间的关系。(脑科学)

- 《圣诞篇》综合《白熊》(量刑),《卡利斯特号》虚拟人格,《急转直下》评分系统等。再一次的,一口气提出了至少三个问题,1. 在何种条件下,承认一个存在是person?一旦承认也就意味着,虚拟人格也具有人权。2. 用来沟通的科技不是增强而是扭曲了人和人自然的交流,一种更便利的方案绝不必然意味着更好的方案。3. 现实的人如果要为自己在虚拟世界的行为负责,那么反之是否亦然?

然后再来看看第五季讲了个啥?????

第一集拍了那么多软硬色情的东西,但都没什么鸟用。其实这集应该讲一个很有趣的事,那就是人的复杂性,人的存在的自由流动性和现实禁锢的两难,但整个讲坏掉了,妻子线和科技完全分裂不受影响,既然两人对婚姻的commitment都已经各自崩坏,最后你一炮我一炮,我们大家各自炮炮泯恩仇就简直没想象力得让人哑然失笑。我要看这么迎合保守主义的价值观的剧我去看漫威好不好?

第二集,真正值得被做文章的事,是一个科技公司追踪罪犯和询征信息的效率与能力其实已经远远超过执法机构这个点。而不是什么开车注意前方不要低头看手机的公益广告片。莫娘演得固然是让人潸然泪下,但根本就逻辑不通。何况这集出现的大bug,是基本设定错了。整个黑镜系列的根基都在于严守世上没有什么黑科技,有的只是科技,科技无对错,不站道德队,而只是让人类在这面镜子前面反观自己。但这集直接逮住上瘾App做文章,Excuse me?这摔倒了踢凳子都是凳子的错的5岁逻辑是什么意思……

人畜无害的第3集,不想评,再见九寸钉。

三部伦理大戏,一点开放的问题意识都没有,全是油腻得要死的封闭叙事和虚假谎言。

 6 ) 关于性取向的深入思考(E01)

每次谈到同性恋的话题,我都会发表这样的看法:我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有双性恋(甚至恋童)的潜质,没什么所谓只喜欢同性——只是传统习惯下成长的我们很难突破一些东西,或者同性恋的朋友有一些特殊的人生经历,如小时候男性暴力带来阴影,只对女性或没有攻击性的小孩子有感觉。

就算是跨物种的爱也很正常,有些人就是经历了,渗透了,突破了~情感是跨越一切的,这也是为什么国外经常有人和自己的猫举行婚礼的原因吧。

况且看了《第二性》之后,也会知道现在的男女因为文化传统造成的差异远比生理上的差别还大~大家脑子里已经有很多成见——比如裙子就该女孩子穿这种,甚至一夫一妻制也是偏见。我经常认为日常生活中不要太故意搞男女分化,其实男女区别不大。

这是我脑子里的感想,就像假设——但这个假设要靠什么“实验”来认证呢~直到我看了《黑镜》第五季第一集!

两个男主角是无话不说的多年好友,然后两个人玩了一款像街头霸王一样的游戏——未来的沉浸式体验:太阳穴上贴个东东就可以进入游戏角色,打打杀杀中可以感觉到逼真的人的触觉嗅觉等等。

男一选了个性感美女角色,男二选了个肌肉男,一阵对打后……肌肉男把美女压在了身下……接着他们在游戏中接吻,做爱了……并且久而久之产生了“爱情”,无法解脱这种刺激上瘾的关系,男二甚至对老婆都无感了。

这种关系是否是同性恋?很难界定……男一和别的玩家一起玩就不会有感觉(只对男二有),诡异的是两个壮汉现实中尝试接吻也没感觉……

我看到1/3就脑子一懵,马上假设假如肥晓芸(我发小)突然能有个猛男的外壳(参考林丹和彭于晏这种),然后勾引我要和我不可描述,我好像把持不住?!

这是很特别的一集,也是黑镜难得结局是美好的一集。

哈哈其中模拟人体知觉的环节和去年写的区块链科幻小说的设想蛮相似~(图4、5)

补充(20190619):

我刚刚回想,就是刚开始玩游戏时发生性爱,更多处于动物本性和猎奇(俊男靓女干柴烈火),但之后他朋友和别的人玩却没感觉,这时候应该是产生了人性——即人的感情。但两人现实中接吻却没感觉,说明就算人的感情可能也很难跨越一些东西——比如对方的外表......

 短评

第一集这啥虎扑步行街风: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女人怎么办?先给好兄弟爽一把…?(´・Д・)」?

9分钟前
  • 黄青蕉
  • 还行

这个评分太可怕了,《黑镜》还是原来的《黑镜》啊,内核一直是探讨科技改变生活的某种可能,个人喜欢这一季和第三季,是立足于美好情感而发散脑洞的生活哲理,不喜欢的反而是最引人注目的总统那集,完全的猎奇与黑化人性。这一季有非常喜欢的一集,因为就在上周我喜欢的一对电竞陈年CP发新糖了,我们都知道他们生活中不可能是真的,但游戏时他们就是有让人澎湃的CP光芒,大家都分得清游戏内外没有困扰,但见识过那种场面是一辈子的回甜。我想这就是《黑镜》带来的欣喜,戳中一些幻想中的情感,那是对现实适度的补偿。

12分钟前
  • 轻风羽
  • 力荐

ep1:你老公去游戏里做0了

13分钟前
  • 推荐

英國人討厭美國佬不是沒理由的...

14分钟前
  • Kei
  • 还行

第一集看他们进入游戏就立马猜到………我是不是太敏感了???第二集真的………莫娘辛苦了…这样的剧情不应该放到哪个情感节目???第三集最后娃娃的刘海儿都变色了啊哈哈哈哈哈哈

18分钟前
  • 十元本元
  • 推荐

第二集真好。讽刺辛辣,笑点诡异,结局又让我从大笑坠入难以抑制的悲情,想起了东木老爷子早年的旧作《完美的世界》。在这个“手机黏在手上”,人与人看似随时随地可以“互联”的时代,真相是,普遍的无法建立共情却成为常态。人人渴望着连结,却又形如孤岛。他人的痛苦,不过是网络上一截碎片、一点浮沫,大家抱着吃瓜心态蜂拥而至,消费完毕之后,便抹着嘴散去。互联网教主,兼具一重热衷于灵修和冥想的嬉皮青年身份,这可笑的人设,似乎也隐隐有所指,现实中不乏原型。而谈起自己创造的产物逐渐失控时,那种痛心疾首何其真诚。这无奈的异化,最终该向谁追责?每一片雪花,看起来都那么无辜。

22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熬过无聊的二十分钟,你会看到养眼的亚裔帅哥

24分钟前
  • 自注销
  • 推荐

第一集又名:当猎鹰学美国队长退休养老,我觉得阿毛的角色算不上gay,日本漫画里直男幻想有天室友醒来变成女的先给自己爽一下。你们这格斗游戏自由度也忒高了,明明是虚拟角色约炮软件。我看着看着有种美国队长和卡特结婚后却在游戏里偷偷和冬日战士做爱的复杂心情。第二集又名:微博微信出来受死!就…很莫名其妙,人不要被工具所操纵。莫娘的角色像疏于陪伴孩子导致孩子沉迷游戏于是举报马化腾的家长。第三集还行,作为社会兴奋剂,明星为了成为榜样丢掉个性和灵魂,日复一日支撑着人设,“不要丧”“不要表达自我”,这不就是现在我们所处的娱乐时代吗,吸烟对养成系男孩来说是禁忌。故事结局粉丝如愿以偿干死经纪人拯救了明星,感天动地。但我同时看到了《未来学大会》,人人豢养爱豆的结局。

29分钟前
  • Syfannn
  • 还行

01 VR,女人的天敌; 02 社交网络老板不社交; 03 少女对抗大姨妈

34分钟前
  • 爱影
  • 推荐

这季给的分也太低了吧?三个故事每一个都保持了很高的水准。科技掰弯直男,再一次思考虚拟与现实模糊不清时我们会如何生活;第二个故事很深刻,让我联想到之前看过的一片文章说到,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讲,存在的意义只是为了组成人口普查时的那个数字而已,没有人在意你(表白下莫娘的演技,让这个故事完全的令人信服)。三个故事极度贴合现实,而现实的人性才最值得我们深思。

38分钟前
  • 苏打囝囝
  • 力荐

硬凹科技感,洗碗机、折叠屏手机、VR体感游戏,事实上一无是处,充满廉价感。我寻思你一个格斗游戏,为什么要模拟出男人变成女人做爱的快感,这情节岛国AV屡见不鲜。

41分钟前
  • 噗赤
  • 较差

黑镜的自我毁灭就是最大的讽刺。2>1>>3。VR同性,科技成瘾,电子偶像。

45分钟前
  • 乍暖
  • 还行

2/3的设定基本是老生常谈,说烂不烂、说好不好。1的设定倒是有点意思——VR必然会被用于创造新的“性欲体验”,那么未来是否有可能创造出一种同性恋→泛性恋→虚拟泛性恋的新型情感/婚姻模式?不过拍得也挺一般的。

49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E02最后二十分钟完全止不住哭,真心佩服编剧导演还有Andrew Scott我无法形容的演技。相信这集会在我心里比其他这部剧给出的新鲜ideas留存更长的时间,它不是在想象未来,而是在充满共情地观察现在的世界,但同时给出的观感又那么合理地契合这部剧的主题,让我意识到自己其实有那么多甚至不曾知道的情感边界啊。

51分钟前
  • 野人
  • 力荐

好看,就是好看。你大爷还是你大爷。不要跟我讲什么前几季的 bullshit,你比比市面上一水垃圾电视剧,再看看这是什么水平。

54分钟前
  • 菠萝君
  • 力荐

黑镜第五季第二集#给7.5分。有人说这集讲的是开车不要玩手机,去你妈的。黑镜的使命是,通过黑色幽默讽刺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这一集依然有很多的讽刺在,比如生活碎片的那些高级助理,还有智囊团,FBI,看起来都很蠢。比如女儿死去了母亲没法获得她的社交账号密码,比如女警察说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开枪最后她开枪了,还有实习生明明是想救他却杀了他,其实他才是凶手可是对方酒驾死亡就被认为全责。比如社交公司创始人到最后没办法控制公司走向,有一个专门部门研究怎么吸引人的注意力。黑镜依然在观察这个时代,科技带给你的影响。也许它的角度没有最开始给我们那种新鲜感,那种创意的刺激,但黑镜一直在践行探讨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仍然是这个时代,第一流的电视剧。

59分钟前
  • 做个普通人
  • 推荐

黑人演员的比重明显增加了很多,只拍三集还是让黑镜的水准稍微高一点。第一集,新时代的《断背山》怎么写,为什么男人会沉迷于游戏?比《月光男孩》精彩多了!第二集,发生在当代的故事,才是真的细思极恐。所有人都在碎片化的社交网络下被监控……会有人给你点赞,但是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第三集,明星是经纪公司的文化产物,怎么才能勇敢做自己,会唱歌跳舞打篮球的蔡徐坤2会有人买吗?

1小时前
  • kakakarl
  • 推荐

S05E01:道德沦丧!老公沉迷网络性爱无法自拔,出轨对象竟是同性儿时好友!(第一季看到现在最烂的一集。)

1小时前
  • 于连
  • 还行

还是熟悉的味道!

1小时前
  • 再来一瓶!
  • 推荐

不要随便拍了几部Tech-related就放上Black Mirror的片头然后告诉我们这是黑镜第五季可以吗?

1小时前
  • 罗皆可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