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之东

已完结

主演:宋承宪,延政勋,李多海,李沇熹,丹尼斯·吴,韩智慧,朴海镇,李美淑,申东宇,金汎

类型:韩剧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08

 剧照

伊甸之东 剧照 NO.1伊甸之东 剧照 NO.2伊甸之东 剧照 NO.3伊甸之东 剧照 NO.4伊甸之东 剧照 NO.5伊甸之东 剧照 NO.6伊甸之东 剧照 NO.13伊甸之东 剧照 NO.14伊甸之东 剧照 NO.15伊甸之东 剧照 NO.16伊甸之东 剧照 NO.17伊甸之东 剧照 NO.18伊甸之东 剧照 NO.19伊甸之东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伊甸之东韩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开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学生运动领袖李基哲(李宗元 饰)为了赎罪来到了地处偏远的矿山成为了一名矿工,在对抗贪婪阴险的矿主申泰焕(赵敏基 饰)的过程中,李基哲落入了后者的圈套之内,不幸丧生。李基哲的大儿子李东哲(宋承宪 饰)目睹了这一切,悲痛之中,他发誓要为父亲报仇。   与此同时,护士美爱为了报复申泰焕的始乱终弃,将申泰焕和李基哲的孩子掉了包,就这样,申泰焕的孩子明勋(朴海镇 饰)成为了李东哲的弟弟,而李基哲的儿子李东旭(延正勋 饰)则成长在了申泰焕的膝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明勋和李东旭的复杂身世渐渐浮出水面,两人的人生轨迹亦因此发生了扭曲。盗影谜情姐妹联谊会惊魂亡命边缘恋爱暴击梅丽莎新美人计天作谜案鹿枫堂四色日和冰雪风暴三面娜迦龙与地下城国语星际之门:亚特兰蒂斯第一季黑豹2大学女生的性生活教室的那一间 第二季外籍之人恐惧史赤子英雄数字追凶第四季蜀山:新蜀山剑侠渎职每一张脸都有一个名字爱情与灵药依然消失玛雅帮 第一季义剑奇侠山林中头一个女人把心打开潜行者粤语乱世忠魂1953替身1984樱之塔换档蓝色妖姬逐梦少年殷昱国质量效应:迷途楷模银魂(原声版)烽火逐金德雷尔一家 第一季电影少女2018 電影少女~VIDEO GIRL AI 2018~牙仙2凤伊金先达归途路迢迢寂静人生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

 长篇影评

 1 ) 缺失的爱

卡尔那么努力的讨好父亲,他为了帮父亲的忙,去母亲那里借钱做生意,没想到敌不过艾伦的一个订婚的消息。他为父亲所做的一切,却被父亲所嫌弃。一直以来不管他做什么父亲都不放在心上,这次他是彻底的失望了。卡尔准备走了,带着那笔钱去做生意,和妈妈当初一样。卡尔知道母亲为什么离开父亲,忍无可忍。我都知道,你给她的爱不会比给我的多,因为你代表正确、正义。你从来看不到我俩的任何长处,你总是对的。你能原谅我们,但是从来没真正爱过我们。你一直看不起我,因为我像妈妈,你永远不你能原谅自己曾经爱过她。我永远不原谅他。哥哥如同父亲一样正派,女友艾贝尔都感觉不到他的真心。我妒忌了一辈子,不想再忍受了。今晚甚至想用钱买到你的爱。但是现在不想要了,我已不再需要。我什么爱都不需要,不会有回报的,太不值了。艾伦接受不了自己的母亲是这样的人,疯掉了,跑去参军。父亲也因此瘫痪了。艾贝尔不忍看着卡尔如此痛苦的离开,她太了解卡尔内心的想法了。不被人爱是件可怕的事,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如果没人爱,会使人变得自私、暴力、残忍。卡尔一辈子都没有得到爱,请你给他一个爱的表示,否则他永远长不大,他永远生活在愧疚和孤独中。我希望他人格完整、坚强,只有您能帮他做到。卡尔一直想证明天生就是这样,无法改变。但事实并非如此,人是有选择的。你曾经说过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此。人有选择,选择造就人。父亲最后原谅了卡尔,还不如说是卡尔原谅了父亲。互相间的救赎,让一切看上去那么的美好完整。

 2 ) 好与坏,爱与恨

这样的电影,总是看得我泪流满面,一如前面的《无因的反叛》。没有什么比孩子渴望父母的爱而不得更令人心疼了,没有什么比看到彼此真实内心后的真诚相爱更打动人了,更何况这个孩子,这个爱人是James Dean。

电影非常棒,演员的表演极出色。前十几分钟主要人物悉数出场,几个日常场景,已经向观众展示了各个人物的特征与他们的关系:父亲的“好”与母亲的“坏”,艾伦的“好”与卡尔的“坏”;父亲对艾伦的喜爱,对卡尔的排斥;卡尔对父亲的爱恨交加,和他无处安放的压抑和孤独。

我想,影片尽其篇幅就是在讨论这个话题:好与坏,爱与恨。

好与坏

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在卡尔的父亲亚当眼里,好就是要遵从圣经的教诲,正直、勇敢、友善、无私,永远做正确的事,不能有半点差池,一如他自己和他的儿子艾伦。坏,当然就是反面了,如他的另一个儿子卡尔。

他想不通,明明是一对双胞胎,为什么艾伦可以这么好,而卡尔却总往坏处走。在他看来,卡尔不受教诲,叛逆不羁,经常做一些让他头痛的出格之事,让他操碎了心。所以,对于艾伦,他喜爱,他器重;对于卡尔,他不爱,他教训。而且,他从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大概在他看来,教育儿子做对的事,原谅他做的不对的事,就是最大的仁慈。

好的就该爱,坏的无法爱,这似乎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可是,放在父子关系里,当好与坏由父亲定义,被他定义为坏的那个孩子就悲了催了。更何况,他只看到这个孩子的“坏”,却看不到孩子坏行为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动机。

坏孩子卡尔在仓库里,突然把父亲贮存的冰块奋力推下滑梯。乒乒乓乓的巨响,惊动了父亲,他朝儿子大喊:“Stop it !”然后罚他读圣经。他(包括很多旁人),都形容卡尔“crazy”。

可在卡尔心中,他只是父亲可有可无的存在。父亲问他的意见,他一说完就被否定;父亲也从不吩咐他干活,有事只让艾伦去做,哪怕卡尔干活十足卖力。当他满怀愤懑地躲进仓库,却看见艾伦与他的女朋友艾伯拉相亲相爱。为什么?为什么艾伦既得到了父亲的爱,又有温柔漂亮的艾伯拉的爱?

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的卡尔默默注视着这一切,就像他只是一个毫不相干的外人。长久的压抑、悲愤与嫉妒一涌而出,眼前的冰块不幸成了他发泄的工具。

可惜,这一切,父亲看不到,他看到的只是儿子的行为结果。

没有一个人,可以在没有爱,只有痛苦的生活中一直保持“好”。卡尔不断在父亲面前表现,以求获得父亲的肯定,挫败后他又一再用坏行为试图引起父亲的关注,一方面发泄内心的痛苦,一方面想告诉父亲:你不爱我让我很难受,请你把爱也分给我一些。然而,结果适得其反。

在父亲生日当天,卡尔将自己辛苦挣来的钱送给父亲作为生日礼物,以补偿他生意上的损失,不料父亲竟以这是因战争所得的不义之财而拒绝这份礼物。卡尔痛苦得扑倒在桌面,继而想寻求父亲的怀抱,然而,父亲没有回应。刹那间,卡尔放弃了,放弃了一直以来“好”的努力,在嚎啕中吼出了“I hate you!”

这一幕,令人心碎。

正是父亲给他的致命一击,促使他对艾伦说出了母亲未死的真相。艾伦,那个在父亲的宠爱与完美母亲的幻想中长大的孩子,一直生活在乌托邦般的生活里。可是,建立在谎言上的“好”,是否能一直维持,战胜丑恶?

艾伦的“好”第一次碰到挑战是因为战争。他厌恶战争,想不明白这个国家为什么要卷入战争,他坚持认为这是错的。当民众试图入侵一位德国人的家庭时,他上前阻拦,然而没有奏效,还挨了揍,人们并不领他的好意。就在这时,他看见女友艾伯拉拿着卡尔的外套,顿时醋意大发,平生第一次,他尝到了嫉妒的滋味,对前来帮忙的卡尔恶言相向并大打出手,兄弟间的火药味渐浓。

父亲的生日会上,艾伦单方面宣布与艾伯拉订婚,一来是怕失去艾伯拉,二来是以此打击卡尔。当艾伯拉不顾一切跑出去安慰伤心欲绝的卡尔时,他妒火中烧,对卡尔发出了威胁和诅咒。这时候,他的“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伤口上撒盐,不正是恶毒吗?

最后一击是母亲未死而做不法生意的事实,彻底粉碎了艾伦的乌托邦。你把生活想象得有多完美,当你发现它不完美,甚至丑恶时的打击就有多大。无法接受现实的艾伦,信仰瞬间崩塌,他喝酒,他打架,然后决绝地走向他曾经厌恶的战争。

艾伯拉说:“我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在没有试过嫉妒、悲愤、绝望这些痛苦之前,你怎么知道自己不会做出你想不到的坏事?世界上有哪一个人,是绝对的好,或是绝对的坏?

真正的好,不是不能有一点坏,而是看到了他人各种各样的坏,察觉到自己这样那样的坏之后,还能够接纳那样的他们,接纳这样的自己,然后更好地去爱自己,爱他人,就像艾伯拉那样。

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他拥有足以让他生活下去的爱的基础上。

爱与恨

是不是只有好孩子才值得父母爱?父母怎样做,才算是爱孩子?

亚当的悲剧就在于,他要活在一个纯净的世界,并执着于教化身边一切不符合理想的人按他的方式生活。所以,他一早就把自己的两个孩子分化了,艾伦是好的,卡尔是坏的,他要把卡尔改造成和艾伦一样的好孩子,用什么呢?教育。

在太多父母眼里,教育,就是自己给孩子的爱,而不知道,爱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孩子,天然爱着自己的父母,父母的天职,就是好好爱孩子。这种爱,首先就是接纳,接纳孩子不符合自己理想的部分,接纳孩子是另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人性中的好与坏。孩子,是因为被爱而变好,而不能因为好才被爱。

真相了

亚当认为自己把最好的爱都给了两个孩子,他尽一切努力保护他们,隐瞒他们自己和妻子无法调和的矛盾,以及妻子抛家弃子的真相,编织出一个完美而不幸的母亲形象,目的是为了减少儿子的痛苦。他以为这是爱,但这其实还是他的执念作怪,不惜编造谎言创造出一个纯净美好的世界。他不知道,一个假的美好世界,比一个真的丑陋世界,对孩子的伤害更大,因为他终归要长大,谎言终归会戳穿。于是,在艾伦眼里,父亲善的谎言也成了丑陋世界的一部分。

顺便说一句,亚当的妻子也许不那么善良,不那么正直,却并非十恶不赦。和亚当一样,她执着于她想要的生活,并不惜抛弃幼子离家出走,只为了反抗亚当对她的改造和控制。对前来找她的儿子,她几乎没有展露任何母性,当儿子试图和她亲近,她冷酷地推开。她不爱儿子,也不想要儿子的爱,或者说她不想要任何方式的爱。对她来说,爱是一种桎梏,只有金钱,才能给她安全感(演员戏份不算多,但演绎极为到位)。

一个表情,千言万语。

父亲有爱,但没有给他;母亲没爱,根本给不了他。所以卡尔说他恨他们,恨他们生下自己,却没有爱过自己;恨他们是自己最亲的人,却不想要他的爱。这恨,更多的是爱而不得。

相比之下,艾伦最后的恨,却是信仰崩塌后的恨,他恨所有人,恨这个世界,只有毁灭,才能消除他对一切的恨。当父亲试图用爱拯救他,却换来一个疯狂的举动和一串嘲讽的狂笑,没有人能拯救一个一心只求自我毁灭的灵魂。

父亲至善的执念,却引发了一出人伦悲剧,怎能不让人唏嘘难过?

艾伯拉

之所以把艾伯拉单独拿出来说,是因为这个角色太动人了。编剧在她身上赋予了许多理想的成分,美丽、聪慧、温柔,理性与感性并存。艾伯拉不仅是个关键角色,而且还承担着某种示范作用。她是一个清醒地看到他人与自己的好坏、爱恨的人,一个成功整合了好坏,爱恨的心智健全的人,一个经历过困惑后勇敢作出选择,并用自己的爱与智慧帮助爱人成长的人。因为她,这部电影才让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美好。

我想卡尔在仓库里目睹艾伯拉拥着艾伦轻轻哼唱的时候,就对她心生向往了。那一幕,像极了母亲和孩子,那正是卡尔内心一直渴望而不得的。艾伯拉身上确实有种母性的光芒,同时吸引着兄弟俩,但她又远不只于此。

当所有人都觉得卡尔坏的时候,艾伯拉却在和卡尔不多的接触中,洞悉到他狂野叛逆的表面下那颗孤独、脆弱、敏感、不安的灵魂。在油菜花地的长谈中,她对卡尔说出了自己相似的经历和感受,不带任何说教和评判。可以说,她超凡的洞察力和共情力将亚当和艾伦甩出了五条街,他们只看到卡尔的坏,而艾伯拉却看到了坏背后的深层原因,并不着痕迹地给予卡尔慰藉,从而获得了他的信任。

太美好了

就是从这时候开始,艾伯拉走进了卡尔的内心世界,自始至终,她是唯一一个。

可是让艾伯拉没想到的是,卡尔也走进了她的心。当她和卡尔一起的时候,她可以做一些从未做过的“坏事”,可以和他说一些从未和别人说过的话,卡尔的不守规矩触动了她内心封存的世界,让她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快乐和自在。

在摩天轮上,当艾伯拉对卡尔肯定他的好后,卡尔冰冷的心被融化了。也许,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听到有人说他“nice”,这样的艾伯拉,卡尔没法不爱。相互吸引的两个人,终于情不自禁地亲吻。

多奇妙的一对组合,艾伯拉将自己的好带给了卡尔,从而让他开始变得温柔;而卡尔,将自己的“坏”带给了艾伯拉,从而激发了她内在热烈的本性。这样的爱,太美好了。

对,如果从亚当的道德角度出发,艾伯拉和卡尔这样的逾越行为,简直不要太坏,但我要说,这种在内心相互吸引,并最终救赎了灵魂的爱情,太美好了。

这里有一个关于手的细节值得一提。卡尔一直渴望母亲的手,那双在父亲嘴里无与伦比的手,他从没有亲近过,当他忍不住试图去触摸时,却被母亲反感地扫地出门。在那片油菜花地,艾伯拉用手摩挲着卡尔乱糟糟的头发,就像一个母亲抚摸着孩子。也许,卡尔就在这个动作里,第一次感受到了被爱。

天使降临

在摩天轮上,艾伯拉说出卡尔的好时,把手轻轻放在了他的手上,这个动作,再次让卡尔感受到了被爱,他再也无法克制内心的情感,吻向了艾伯拉。

手,在这里代表着爱,手的抚摸,是一种爱的语言,让卡尔受伤的心灵得到了疗愈,最真诚的情感随之流露而出。只有感受到被爱的人,才能好好去爱人,不是吗?

在艾伯拉身上,处处透着超出同龄人的成熟和睿智。一个青春期的女孩,居然看到了父亲是独立于她之外的普通男人的本质,接受了父亲无法满足她更多爱的需求的现实,然后,一夜之间长大,这无法不令人惊叹。我想我在她那个年纪,思考范围大概不超过琼瑶阿姨的小说。

有几个同龄人能有这样的心智

最后,艾伯拉看清了自己的内心,她选择了卡尔,并向亚当坦诚自己爱着卡尔。她对亚当所说的一段话,是全片要表达的内核,这一幕着实令人震撼,令人感动。作为一个旁观者,她将这个家庭的关系本质看得如此通透,同时又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并努力去付诸行动,为了让自己所爱的男人能活得完整,活得坚强。她用自己的爱与智慧,温暖了卡尔的灵魂,并最终促使父子和解。

对于卡尔,艾伯拉就是母亲、爱人、朋友和人生导师的混合体。生而不幸的卡尔,遇上她,是何等的幸运。

有些话,得由旁人说出来

最后说说James Dean,简直就是为卡尔这个角色而生,狂野不羁,可又极尽温柔;满不在乎,可又热烈真挚。James Dean用一个表情,一个眼神,就将卡尔复杂而又单纯的内心展露无遗。可惜,在出演这部电影不久后他就意外丧生,将他介于男孩和男人之间的独特形象,永远定格在无可匹敌的24岁。

 3 ) 直到很久我才有些明白这个结尾

大学时我对这个片子的印象基本是啊这孩子真悲催啊,努力永远适得其反,荡秋千那里很解气,以至于我都忘了后面的剧情,甚至忘了他整个妈妈线路。

时隔几年再看这个片子,

才明白这是个“爸爸你不懂爱”的故事

我得说,要不是詹姆斯迪恩,换个人演真是一不小心就能把这小子演得人神共愤——拿着妈的钱去还爸的债,爸不要他还债就去折腾哥哥,还泡了哥哥女朋友

 4 ) 叛逆的娃其实很容易满足的,典型的吃软不吃硬。

1、导演处理家庭伦理和人性的细赋如行云流水。无论是节奏还是深度,没有遗憾,非常有说服力。

2、JamesDean 骨子里的不羁、颓废、温柔、善良都在,选角有眼光。在这部片子坦里,他去问他妈讨5000美元,他妈说他俩性格很像那段台词和对手戏,很出彩。

3、原生家庭,缺爱的孩子都想得到爱。要想让TA成长,就给TA机会学着付出爱,别无它法。

伦理这东西没有对与错,没有标准答案,只有能量;能量这东西,不能压抑和占有,只能靠疏通和释放。

PS:俺第一部看JamesDean的电影是《 无因的反叛 Rebel Without a Cause (1955)》, 《伊甸园之东 East of Eden (1955)》是第二部,现在很好奇,活了24岁的他,现实中的女友是谁?

 5 ) 《伊甸园之东》:詹姆斯·迪恩一鸣惊人之作

      当詹姆斯·迪恩带着一脸的桀骜不驯出现在《伊甸园之东》时,“垮掉的一代”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银幕英雄。他顶着一头蓬松的乱发,口叼香烟,以白T恤、牛仔裤和皮装的造型,萎靡不振地挑衅着中产阶级价值观。然而一场意外的车祸,更将他那神经质般的美丽速冻在了24岁的永恒青春。他的那种游移在男孩与男人之间的彷徨形象,先前也在马龙·白兰度的电影里出现过,尤其是《飞车党》内黑色皮夹克、大盖帽,骑跨“凯旋”机车的造型掀起狂飚20年。
      1955年,根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小说改编的电影《伊甸园之东》是一部深沉有力的家庭伦理电影,该片在同年的法国戛纳电影节上获奖。詹姆斯·迪恩在剧中扮演卡尔,这是他首次担任主角,他将少年渴望父爱的情感演绎得十分出色。在父亲拒绝接受生日礼物的高潮戏里,迪恩临场发挥,逼迫扮演父亲的雷蒙·马西做出逼真的激动反应,被认为是“方法派”演技的经典案例。
     《伊甸园之东》对于父子之间的复杂感情有极为细致入微的探讨,节奏虽嫌缓慢,但剧情充沛,詹姆斯·迪恩、朱莉·哈里斯和乔·范·弗利特在此片的杰出表现近乎无懈可击。同时本片亦是詹姆斯·迪恩一鸣惊人之作,他那多愁善感的反叛青年造型在五十年代曾席卷全球,时至今日仍深具震撼力。有人评论说,詹姆斯·迪恩“既是男孩,又是男人;他既温柔又暴烈;既纤细又顽强;既骄横跋扈,又软弱无力,他创造了一种新的性感模式,用带着几分邪气的危险眼神挑逗镜头,诱惑世界。” 影片中的詹姆斯·迪恩确有这种魅力,紧皱的眉头,苍白的漂亮的面容,略显柔弱的少年的身体,时而乖戾时而纯净的眼神,嘴角溢出的坚硬和柔软甜蜜,让人忍不住的心疼。
     《伊甸园之东》里,迪恩饰演的卡尔有一个离家出走当老鸨的离经叛道的母亲,“活在圣经里”的父亲,一个父亲眼里的好儿子的哥哥,而他自己,则是孤僻,乖戾,不被父亲认同的一个坏儿子。当卡尔从酒吧陌生人那里得知母亲还在世的消息后,他便如影随形的不时跟踪着这个从未谋面的母亲,渴望和她说上话。“她愿意和我说话吗?”“我只是想跟她说话”,在遭到误解和粗暴的阻拦的时候,他眼里的悲伤无处遁形,多么卑微的愿望,说说话而已。“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妒嫉。”卡尔对受父亲偏爱的哥哥艾伦的妒嫉,并未让他变得狠毒,只有让他更加心碎神伤,让他在窥见艾伦和女友艾伯拉在一起的场景后不得不以推冰块下楼来发泄内心的郁闷。父亲对卡尔有着怒其不争的感情,他让他读圣经,忏悔,而这更引起卡尔的反感,一席似乎带点沟通和温情的对话最终以卡尔的摔门而去结束,父子俩的关系依然疏离,摆脱不了严父逆子的模式。
      卡尔自始自终都在寻求父爱,为了弥补父亲莴笋生意的损失,他找母亲借钱和人合伙做大豆生意。这一次,他跟在女人身后,没有招来惊愕的尖叫,母子俩有了正式的谈话,卡尔静静地倾听着母亲对过往的诉说,时而表现出迷人的尴尬模样,当母亲说父亲“live in Bible”时,他轻轻的偷笑太可爱了。母亲说,“你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确实如此。接下来的一个场景很有趣,卡尔趴在豆苗地里,催促着豆子快点长大,跳舞似地在地里蹦来跳去,可爱到了极致。艾伯拉在游乐场的摩天轮上对卡尔说的一席话,触动到卡尔内心深处的隐疾,渴望爱而不得,因而生恨。卡尔满怀希翼的为父亲办个了生日宴会,把赚来的钱当作礼物送给父亲,同时艾伦出人意料地宣布和艾伯拉订婚作为给父亲的生日礼物,父亲说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礼物了,卡尔的表情有了些许失望和嫉妒。这时,深知卡尔心事的艾伯拉催促父亲打开礼物,未料到父亲断然拒绝接受,还教育卡尔说“要是你给我像你哥哥那样的礼物,我会很高兴,多一些善良和人性...”,卡尔这时痛苦得弯下了腰,他转过身来,像个孩子似的脆弱地双手绕过父亲肩头拥抱住父亲,泣不成声,父亲此时没有安慰他,却厉声地叫道“卡尔,卡尔!”“我恨你!”卡尔绝望地转身踉踉跄跄地走出门,藏在树的阴影里。这时的迪恩让人心碎到了极点。
      崩溃的卡尔把一直以为母亲死了的艾伦带去和母亲相见,艾伦受到巨大刺激喝得烂醉,毅然去参加之前一直反对的战争。父亲赶到火车站,急得中风,倒在随后赶来的卡尔怀里。卡尔把哥哥和母亲关在房里回来后,在门廊前对父亲说“我一生都在妒忌,妒忌得我自己都受不了,今晚我甚至想买回你的爱,但现在我再也不要了,我再也不需要任何一种爱了,那不值得。”心碎绝望到狠毒的卡尔。父亲中风后,卡尔痛苦悔恨万分,却又害怕再次遭到父亲拒绝。艾伯拉看在眼里,对卡尔充满了怜惜和爱意,她对卧床不起的老人诉说着卡尔的伤痛“不被爱真的很痛苦,那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事,那会让你又坏又残暴,而那正是卡尔的感受。”“你从来没爱过他,你也不要他的爱,你从来没要求他做任何事。”在艾伯拉的鼓励下,卡尔走进房间,在父亲耳边说着父亲以往的教诲,是的,他都记得,只是在没有感受到爱的时候,他不愿那么做而已。父亲动了动嘴,轻轻说,“为我做点事,那女人,我受不了她,为我换个护士。”“我也受不了她”,卡尔凑到父亲嘴边,听到他的耳语后笑得很释然很开怀,他起身兴奋地对艾伯拉说,“他说‘不要别人,你留在我身边,你来照顾我’”。到此,所有的感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卡尔终于得到了他要的父爱,也获得了艾伯拉的爱情。
      忽然觉得,“爱”,真是一个沉重的字。被人需要,被人爱的感觉对卡尔来说太重要了,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呢?明明相爱的人却总是互相伤害,爱得越深,伤害得越深。很多时候,人们之间缺少的不是爱,而是不懂得如何去爱,如何去表达爱。卡尔的父亲,难道不爱卡尔的母亲,不爱卡尔吗?他被妻子伤的那么深,却在儿子面前对她尽是溢美之词;卡尔做错了事,还死不认错,他也只是用圣经来感化他,稍微发点脾气还会感到内疚。他错在了哪里?他太不懂得如何表达他的爱;他太不懂得对儿子表达爱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他太不懂得他的儿子是多么需要知道他的爱。这个世界,不是心中有爱就够了的,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误解,有那么多让人扼腕的悲剧。很多时候,沟通、表达,试着去懂得别人、并让别人懂得你,也许更重要。就像艾伯拉,刚开始害怕卡尔,最后却爱上了他,害怕是因为她不了解他,爱是因为她终于懂了他。
      导演伊利亚·卡赞很厉害,斯坦贝克如此野心的巨著,他改成了不到2小时的情节剧,直接从卡尔寻母开始说起,兄弟、父子、母子、男女之间的感情纠葛,面面俱到。詹姆斯·迪恩又恰如其分的适合卡尔这个有着evil nature和angel face的小孩,之后他在《巨人传》、《无因的反叛》里的人物与卡尔也很近似。在拍《伊甸园之东》时,伊利亚·卡赞便将方法派演技的精神发挥到极致,在现实中,詹姆斯·迪恩与饰演他父亲的雷蒙·马西相处非常糟糕,然而卡赞不但不试图消除矛盾,反而刻意积极鼓励,以至于在拍摄《伊甸园之东》中的父子冲突时,双方的演技就产生了震撼性的特殊效果。
      詹姆斯·迪恩总是激起极端的感情:与他有过交往的人,不是狂热地迷恋和崇拜他,就是强烈地痛恨与诅咒他。《伊甸园之东》的女主角朱莉·哈里斯说他像汤姆·索亚一般顽皮可爱;丹尼斯·霍珀对他怀着无比景仰,“他领先那个时代20年”;而在导演尼古拉斯·雷眼中,他的能力“不能够与过去或现在的任何演员相比较”。但对于伊利亚·卡赞和乔治·斯蒂文斯来说,与他一起拍片的经历简直是一场噩梦,乔治·斯蒂文斯甚至咬牙切齿地发誓永远不会再让詹姆斯·迪恩演出他导演的电影。从他还是藉藉无名的龙套演员开始,关于他粗暴无礼、脾气古怪的指责就没有停止过。而这些或冷或热的评价,对于他来说,其实都不重要。迪恩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不关心别人怎么看待他,甚至可以说,他根本不在乎周围的任何人。从母亲去世的那一天开始,他就变成了孤身一人。他不善于与人交际,害怕被伤害,总是很机警地保护自己,最后终于完全退缩到自我的小天地里。初到好莱坞拍《伊甸园之东》时,他随身携带着一把枪,不拍片的时候就不与人说话,常常一个人呆在化妆室里。而到了拍他的最后一部电影《巨人》,他还是会悄悄避开人群,半夜独自开着吉普去捉野兔。
      好莱坞浮华的名利场距离他很远,事实上从未有一个地方能让他产生归属感,也没有谁能与他保持长久的亲密关系。人们说他是双性恋,流连于一家家同性恋酒吧,把自己放纵在性与酒精的狂欢中。可即便如此,他的眼中依旧流露着落寞,经常突然陷入沉思中,旁若无人地凝神冥想。或许只有表演是他唯一的发泄方式,他把内心深处的悲凉彻底融入了角色中,所以银幕上他那孤独的眼神令人心碎,像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很多人都说詹姆斯·迪恩是靠模仿马龙·白兰度而出名,尽管迪恩并未公开承认,但他私下里确实异常仰慕白兰度。拍摄《伊甸园之东》时,伊利亚·卡赞把迪恩介绍给白兰度,当时迪恩正竭力临摹他的表演方式乃至生活作风。白兰度回忆起那次见面,他清晰地感到迪恩正在经历他所体验过的惶恐不安,——站在好莱坞花花世界的门坎上不知所措。

 6 ) 每个男孩心中都有一个迪恩

     那是数年前的夜晚,我双手插袋,孑然彳亍在雪花飞舞的街头,像是一个孤独的流浪者。回忆起此情此景,令我联想起那个在半个世纪前消逝在人间的寂寞少年。
     少年有着凄苦的童年,他的双眼深藏着忧郁,他的美貌令人窒息,他的天赋令马龙·白兰度自愧不如,还有他令人难以置信的执拗,令他形单硬只。但在这其后,是美国整整一代人的跟随!
     作为一个演员,他是伟大的。早在罗伯特·德尼罗之前,他已经将“方法派”演绎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为了演好戏,他可以不顾一切。当年伊丽莎白·泰勒首次跟他合作,令还是新人的他紧张不已,为了克制自己的情绪而迅速入戏,他解开自己的裤带,在泰勒惊讶的目光下开始小便,他告诉自己:如果我能做到这样的事,我就能征服我的角色!这一幕足以令所有年轻的职业演员反思!
     也许,他真的太优秀了,优秀的有些不食人间烟火,所以他的生命过早消逝,就如同那句老话: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我的偶像都是要死的。死了,才能活着。” 詹姆斯·迪恩在一次采访中大言不惭地说出这番话时,他肯定没有预料到当自己驾驶着心爱的保时捷时会驶向一条不归路。
     1955年9月30日深夜,迪恩的灵魂在车祸现场四处飘散,然后冲上太空,坠落到一代又一代懵懂男孩的内心,无论他们是什么种族,什么肤色,他们所出生的土地是贫穷还是富有。从此,每一个男孩心中都有一个迪恩,无论是自知还是不自知。在孤寂的长街上,在落寞的旷野中,在迷惘的水泥森林中,总有一种声音在心中指引着他们,勇敢地面对美丽成长的痛楚!
    
       
     

    
     

 短评

“我甚至想要买到你的爱” 男孩到男人

6分钟前
  • 黄小毛
  • 力荐

迪恩好幸运,他活着的时候信息还没爆炸,他死的时候美还没有凋谢。他在主演的三部电影中都如此叛逆而多愁善感,凝结成的荧幕形象已经larger than life。电影本身七分黑色三分言情,戏剧感十足,有很多值得称道的片段,也许是那个年代好莱坞的妥协,卡赞给悲剧的故事安上了一个小团圆的结局。

11分钟前
  • 半个桃李林檎
  • 推荐

2013/10/11 虽然只是截取了小说的最后一段,各处改动也不少,但是两个小时算是讲好了Cal争夺父爱的故事。James Dean迷倒众千的魅力,稍微脱离原著精髓,倒是为电影加分不少;Abra的角色也更加丰满。不过我还是更喜欢斯坦贝克更有沉淀感的叙述。

13分钟前
  • livinglow
  • 推荐

“揾怒”一词专为詹姆斯·迪恩而生,他是丛林里伺机待发的豹子,令参演的电影笼罩在危险的情绪之中。有男孩的纤细敏感,也有男人的刚烈顽强,就连走路的方式也散发着独有的性感,既骄扬跋扈又软弱无力。他不畏惧镜头,甚至乐于挑逗。影人传奇,明星翘楚,百年无二。

14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人的感情复杂 不止在于情人之间 各种亲密关系都有可能变成“因为你不爱我所以我爱你”的状态 也许能够解释为距离感//詹姆斯·迪恩的形象性格与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凝结成了那个时代的美利坚印象 仿佛总有愤怒又总是年轻

15分钟前
  • YiQiao
  • 推荐

“我甚至想买到你的爱”,半夜被迪恩的表演弄到泪目😭 父母的爱不应该因为孩子的本性而增减啊,无论他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创世记·第四章》该隐因嫉恨弟弟亚伯而将其杀害,被上帝放逐至伊甸园之东,该隐从此成为恶人的代名词该隐为何嫉恨弟弟?他和亚伯一样辛苦劳作,却无法获得上帝的赏识,因而生恨,他所有的恨都是源于对上帝的爱

16分钟前
  • Anything Goes!
  • 力荐

几乎是詹姆斯·迪恩本色出演,孤傲不羁难以驾驭的面具下,深藏着一颗敏感脆弱的心,用“坏”行为引发关注,“坏”孩子们不需要原谅只需要爱;迪恩魅力无穷,介于男孩和男人之间的一半世故一半天真,拥抱父亲痛哭一幕叫人心碎;结尾父子讲和略出戏,远走的不该是麦田守望者么。

2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非常喜欢电影里的台词,配合这种很抓马的剧情不显得夸张而更凸显悲情。詹姆斯迪恩的狂野气质真是不得不叹啊,独一无二。呃豆瓣的简介好像是书的,电影改掉了母亲的身份设定啊。

2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导演是伊利亚·卡赞,取材于约翰·史坦贝克的作品,是圣经中该隐和亚伯故事的变异,演变成一部十分深沉有力的家庭伦理电影

26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两种价值观在一个家庭内部的撕裂,所以三观不合就不该结婚啊,不然还可能把问题遗传到下一代。詹姆斯迪恩原来并不只是叛逆和酷,本片中更近似于愣头青,演技也比较青涩。他的角色或许是编导塑造的美国象征,逆子,好斗,粗野,热爱自由,发战争财。

29分钟前
  • 肖浑
  • 推荐

和原书的读感不太一致,但是迪恩真的是好莱坞的一个经典人物,甚至超越了他短短的人生中所塑造的电影形象。卡尔这个形象若不是迪恩的眼神,很难让我对他有好感和共情。中间母亲和卡尔有一段现代看起来非常女权的有关家庭关系的对话,颇为精彩。

31分钟前
  • ParasItE
  • 推荐

迪恩太迷人了,全程不自觉张大嘴巴身体前倾。

32分钟前
  • 容安
  • 推荐

冬天把莴笋储存在满是大冰块的阁楼里。亚伦的女朋友让大家都笑了。Dean前半部太恋母,让人喜欢不起来,后半部终于重新性感了起来~那个坏女人妈好特别。不是很认同卡赞让演员互相抢说台词假装自然的导演风格。(电影资料馆,4K修复版)

37分钟前
  • 桃子
  • 推荐

“那个女人,那护士,受不了她。帮我换一个。”……这句收官台词是代表垂危父亲的立场转变姿态放软突然试着讲起冷笑话了吗?堪称史上与整体风格反差最强烈最始料不及的台词之一……总体而言,这故事是个好故事,但却是好的戏剧故事。几乎所有角色的情绪状态都是处在放大夸张高度戏剧冲突的层级,因为戏剧舞台上必须如此。你在台上也来段对视无语复杂微表情,台下观众怎么办?可搬上电影之后如法炮制,原本理所当然的艺术表达方式就面临着角色情绪过满、冲突过于密集、细节缺乏缓冲等一系列风格违和的高风险。BTW个人并不是迪恩的粉丝……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2482553894/

42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8.0/10。节奏虽有拖踏之嫌但却被丰富的剧情给很好的补充了,结尾父子病床前对话一段很是感人,迪恩也把逆子一角演得相当动人。PS:我再也忍受不了他妈的豆瓣简介了,什么母亲沦为老鸨和弟弟啊!明明是迪恩因为嫉妒把富裕的母亲未死的真相告诉哥哥后导致其和父亲精神受创并自己和哥哥女友相爱的事好不?

47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神奇時刻...電影魔力...在 伊甸園之東/蕩母癡兒 放映完, The End, 卻聽到哭泣聲, 一位年青男觀眾在座位上大哭, 我們都默默地離場, 生怕打攪到他, 電影結尾是父子和解, 不知道這位影迷的父親是否已不在, 才這麼大感觸. 電影的神奇地方就是這樣吧……

50分钟前
  • 影毒肥佬
  • 力荐

一个非常丰富的冷战年代的电影表述。

54分钟前
  • 刘文二
  • 推荐

很遗憾最终这个床头孝子式的结局。表面看,是父亲原谅了儿子;实际上,是儿子原谅了父亲——当我不再那么在乎你的爱时,我们反而能好好相爱了。心理学有句话说:杀死父母,孩子才能活。我希望看到詹姆斯.迪恩最后告别父亲所象征和统治的一切,独自“往东边去”了。

57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渴望爱又终生不得是多么痛苦,更痛苦的是这种爱不是爱情、而是家庭。你不可能像换一个爱人那般轻易,这是永不能变的捆绑。

1小时前
  • 阿蛮
  • 力荐

【资料馆放映4K修复版】家庭伦理剧。比《无因的反叛》《巨人传》好太多!前面一个半小时的铺垫和叙事最终把主题成功地烘托出来,达到全片高潮,戛然而止。非常赞。摄影风格很独特,故意用倾斜和晃动等手法烘托气氛,比较有新意。修复画面非常精致。个人在本届北京电影节的展映欣赏以此落幕。欣慰!

1小时前
  • 汪金卫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