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巴比伦

HD

主演:董子健,李梦,尚铁龙,李大光,唐小然,张陆,杨皓宇,刘惠,宫海滨,李洋,付强,刘忠哲,刘思博,田旭东,嘟嘟,李思宁,鲁野,高浩元,佟磊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1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2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3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4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5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6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13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14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15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16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17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18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19少年巴比伦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少年巴比伦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上个世纪90年代的戴城,路小路(董子健 饰)在一家糖精厂上班,他是个愣头青,不知道未来和生活目标在哪里。跟着一个叫“牛魔王”(尚铁龙 饰)的师傅混,没学会半点技术。在钳工班,除了拧螺丝之外什么都不会。在电工班,也只会换灯泡。除此之外,他还喜欢迟到、打架、翻工厂的院墙,也结识了一帮兄弟们。直到某天,路小路遇见了一个叫白蓝(李梦饰)的厂医,他的人生由此发生了改变……无间毒票校园大冲突休假2016青年vs政府宗师2014罗斯福先生我的猪队友剩女脱单记蓝狐玻璃少女熊家餐馆第二季七只狐狸光荣何价恐怖阴影时空怪客成为母亲老家伙剧版迷幻旁遮普棒球棍大门1991消失的乐章江湖少年诀秘密花园1993反转街头2人帮多明 第一季通向星际的道路致郁生日纪录进行时第二季下一站…天后(国语版)孽扣军人机密用心过日子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超凡蜘蛛侠2 (普通话版)名校风暴短篇故事:派崔克第一季永恒的画面假日旅途:希腊之旅爱国者张鲁一版花季少女2017美国版插翅难逃2000极速格斗失惊无神

 长篇影评

 1 ) 一脚跨入小镇工厂青年的“残酷青春”

“巴比伦”意为西方文明的摇篮,而《少年巴比伦》则讲述了一个小镇青年灵魂的觉醒。碎片化的镜头,好像是扎进了路小路的回忆里,一片一片的拿出来给我们观赏,他从那些女人身上学到的事。

作为青春片,有白裙少女,有懵懂情愫,有叛逆疯狂,有天真好奇,《少年巴比伦》都有,却不像其他搞的太俗气,比如暖男出场必是备胎,心机婊出现都是小三这种老梗是万万没有的。

《少年巴比伦》在前期的宣传中,一直号称自己是“青春片中的泥石流”,看完以后我倒是觉得,没鬼扯什么情怀,没有男女主的生离死别,没有大学里的逃课,没有早恋的堕胎,没有同学聚会的物是人非,起码还算是有正常剧本的良心。

七十年代人的残酷青春

坦白说,作为一个八零后,剧情里九十年代的工厂生活是没有体会过的,那是七十年代初期人们所经历过的青春。

但画面里高大的自行车,拥挤的旧巷子,生锈的暖壶,暗蓝的工服,整齐下班的人流,无一不在激活着小时候,眼里所见到的工人形象。

我一直都觉得,早出生的六零后们保守,晚一些的八零后新潮,可青春期正经历着中国最早时代巨变的那批人,他们的年轻时代活的才真是精彩。粗俗又真实,听最早的摇滚,蹦的士高,念大学考夜校,敢把出轨搞小三这些事拿到台面上说,西式的内衣成为寻常,男男女女都是蠢蠢欲动的心,感受国有单位的懒散腐败和随之而来的下岗潮。

还有《中国合伙人》里的那一拨出国潮,《大时代》里热门的股票……

各种各样的文化迅速且激烈的碰撞在那个青春期里面,他们还要应对着各种迷茫,想要握住未来的一个方向盘。

那些人所体会到的,其实并不是什么新时代的挑战。

具象到《少年巴比伦》里,是自私的工厂领导,前程未来依靠着关系和送礼,人人羡慕的科室里的金饭碗,固执又可爱的退休老工人。

可是在戴城里这样一个小城青年,就像电影开头,路小路爸爸手里的那只甲鱼,一切都在父辈的掌控里。

那句旁白说,我无处可去,只能做工人。我无人可爱,只能爱自己。

这话或许说出了那代人的心声吧。不能像任性的九零后们活的自由潇洒,不能像文艺的八零后们活的叛逆猖狂,他们大多早早的选择了妥协,把心中万千情怀,变成生活里的一颗被压制的种子,倔强歪斜的在某个地方生长。用对的或者不对的方式宣泄着。

就像电影里反复出现的工厂中管道和厂房的空镜头,身上单一色彩的工服,带来一种压迫的束缚和探寻的无力。

所有人的二十岁是一杯不醉的酒

尽管和主角活在不同的环境,却有着同样的二十岁,对于未来和希望,渴望并恐惧着。我想这就是这部电影最别致的地方,怀旧的场景里传递着陌生感,可情绪里又挑动着共鸣。

在这个结束了青春期的年纪,渴望成长又害怕成熟,需要挑战却又害怕危机,不得不离开学校,傻呵呵的走进社会里,等着那些人使坏给我们这些新人一点点小的教训。

路小路对着钳工师傅读自己的考试成绩单,被他一把撕碎。那代表着社会这个地方,是彻底与校园生活绝缘的地方,过去的高分和好成绩,从此清零。

在电影中,路小路从初次到钳工车间、电工、一直到糖精厂三班车间里,都经历着小头目给的考验。那种考验,有小媳妇终于熬成婆的泄愤,有种无趣生活里的找乐,在一个电视机都是奢侈品的时代,乐子哪是那么容易来的呢。

这个刚步入社会的年纪,像个雪白的卫生纸一样能够迅速吸收着一切。路小路和小李一起调戏女工人,和大家学着抽水烟,站在浴室门口看洗完澡红扑扑的女人,骑着自行车等暗恋的姑娘,遇到受欺负的女工出手相助,对于领导的腐败直面顶撞。

锋芒毕露,爱憎分明。不懂伪装,也不愿迎合。

尽管这也让他付出过代价,白蓝告诉他,你的政治生涯完了。

那就是他的代价。一个社会普罗大众认为的最安全的上升道路,他用自己大闹集体会议后唱了个没伴奏的卡拉OK的任性给毁掉了。

其实那个岁数很多错误是无心的,时代走的太快,他们还没学会分清好的坏的,可以忍的和不可以忍的。

就像被人哄骗要跳楼的女工,拖走了下水道盖子让骑自行车的姑娘全身烫伤的玩笑,冒着心脏爆裂危险在热水池子里的对抗。

那些女人,教会他成长

路小路的成长,都是和一个个女人有关系的。

对于女人的无知,是那个地震没穿衣服的奶奶跑出来的身体。

对于女人的好奇,是他到工厂里见到的风情万种的女工。

对于女人的体验,是牛魔王的肥女儿主动抢走的初吻。

对于女人的保护,是在糖精厂狠狠揍性骚扰“小撅嘴”的男工头。

而贯穿全程的,则是他关于白蓝的感情。热烈又有些胆怯。

和其他糖精厂的工人不同,这个医生是独特的,除了服装造型上的明亮之外,她更为成熟,不苟言笑,似乎也没什么朋友,对于官二代也从不攀附,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标和未来的归处,离开小城,去上海,读研究生。

她卧室里频频出现的悬挂的千纸鹤正是代表了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

白蓝是路小路工厂人生里的一束光,她鼓励他继续读夜校,改变这种混日子的无趣人生。

那束光几乎是所有人想要又未曾得到的初恋,她是勇敢的,是美好的,有不对外人道的恐惧和秘密,无论怎样,她充满魅力,值得被爱。

教会过去的我们,如何背负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

平凡少年们的众生浮世绘

除了男女一号之外,其他的人物设定也颇有代表性。

习惯了受压迫又逆来顺受的工人阶级。

比如路小路的第一个师傅“牛魔王”,老钳工,兢兢业业的在工厂里一辈子,爆炸时还舍命抓住盖子远远飞了出去。腿受伤后,单位领导却不肯借车送他去医治,最后安安静静的由旧同事欢送退休,得到一面镜子做纪念品。

还有女工“小撅嘴”在厂里全身大面积烫伤后,拆下领导随意拿来赔偿的旧空调,却毫不埋怨的她的父母。

心中有光的男青年。

有些傻的管道工大脚,工作任劳任怨,大家不愿意做的活都推给他,干的积极。在工作的间隙拼命学习,想要考上夜校改变命运。有夜晚躲在楼顶的读书手电筒,泡澡池里包着塑料袋的课本。

对于命运不甘的退伍军人。

由小鲜肉肌肉男扮演的王明,总是不与其他人在一起泡澡,还要更高的水温,以显示自己曾经是坦克兵的骄傲。

通片看下来,也是存在一点点的小问题。电影的整体顺序有些混乱,如本文开头所说的回忆的碎片感,剪辑的过程时常感觉跳跃和琐碎。

尽管如此,这次饰演路小路的董子健没有让人失望,人物的变化和情绪拿捏得当,给片子撑起了不错的观影感受。看过他此前在《山河故人》和《六弄咖啡馆》的表现,本片中也是有十足的进步,一个九零后,虽然没有经历过这种工厂人生,却也演绎的淋漓尽致。

作为向国强导演的首部电影处女作,《少年巴比伦》曾在第2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斩获“最佳处女作奖”,凭此我们也不必太过苛责。

关于逝去的青春有数不清的缅怀方法,路内选择了文字,相国强选择了电影。或者就像影片最后路小路说的,我们依然在世界某处孤独的行走,所爱的所恨的终究会消失。

 2 ) 我无人可爱,所以只能爱你

1. “很长一段日子,我都认为自己无人可爱,所以只能爱你。我为这种爱而羞愧。但假如无路可走,那不是罪过。大多数人的年轻时代都被毁于某种东西。像我这样,自认一开始就毁了,其实是一种错觉,我同样被洗得皱皱巴巴,在三十岁以后,晾晒在我的记忆里。” 这是《少年巴比伦》的一段台词。 这部2014年就拍完的电影,拿过2015年第52届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提名,却在前几天才真正上映。 时隔三年。 当年刚刚出道的董子健已经因为主演《山河故人》《少年班》而名声大噪,他参与主演的韩寒新片《乘风破浪》即将上映。少女李梦也因为《白鹿原》等一系列著名电影的配角而受到关注,还得到过岩井俊二的盛赞。 再回头看那个时候的他们,时间带来的疏离感,本身就非常具有魔力。 在去电影院之前,青春、热血、工厂、女神的关键词,莫名其妙的宣发主题“就是有种”,和灰扑扑的海报风格。种种迹象都让我以为,这是一部苦大仇深痛述时代命运的电影,或者,一部矫情讲述爱情幻灭的青春残酷物语。 事实上,它更像《少年维特之烦恼》,却带着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感。 2. 一个20岁的普通男孩子,无所事事,无所追求,干活打架调戏小姑娘,遇到一个美丽的女孩子,追求她俘虏她,然后失去她。 很熟悉的套路。 很多人看完之后都觉得像《阳光灿烂的日子》,或者,如李梦映后谈提到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原小说作者路内写的,的确是一个青春性启蒙的故事,时光里的片段。 他大量使用文艺气息十足的语句,跟他曾经是暗地病孩子小说版主的身份相得益彰。导演延续了这种文艺腔调,延续了他幽默和刻薄的口吻,又用一些特殊的手法将这种自恋式的故作悲情打碎。 钳工师傅牛魔王,师姐阿瑛,电工组长鸡头,小人倒鸡,滑稽的长脚,把守水泵的地方布置得像闺房的阿骚……每一个配角都妙趣横生。 还带着一种早年香港电影和台湾青春电影混合的神神鬼鬼的气质。 3. 我喜欢电影《少年巴比伦》体现出的趣味。 如导演所说,他使用喜剧的手法消解文本的悲剧性。 我们真切地在观影过程中大笑,而在某个时刻,心里忽然涌上无尽的悲哀。 电影标签上有一个很重要的词汇,是“黑色幽默”。 从影片的开头,老师傅被炸上天空,趴着大锅盖落在水里却毫发无伤。我就知道,这不会是我见过的任何一部青春片。于是我在椅子上端正身体,专注进入少年路小路的工厂奇幻旅程。 导演相国强在采访中提到,这其实是一部公路片,封闭空间中的公路片。以新晋工人路小路的身份进入这个围城一样的化工厂,班组和空间像是不同关卡,形形色色的人是NPC和小boss,还有美女和若有似无的大boss。 明明是部小成本的怀旧青春片,却模拟了闯关打怪兽的商业片结构。化工厂,小镇,大烟囱,工人群像,熟悉的元素,重塑和赋予新的意义,摄影和调色出身的导演把工厂拍出了一种异乎寻常的美感。如他所说,视觉奇观。 而男主口中“香甜而腐烂的青春”,因为他所在糖精厂的现实对应显得格外有趣。 4. 李梦长得很特别,像周韵和余男的合体。有周韵那种不谙世事的梦中情人感,因为肿唇的缘故,又有一点余男的风韵,眼睛里比周韵多一点狠劲。这种女学生的气质,又很容易让我想起董洁。那三个女人的共通点,都是骨子里的倔劲儿。 她的五官稍显寡淡,但上妆造型和有了表情之后,可以展现万千模样。 用前辈的话说,是张电影脸。 查她的资料时,我发现她是《万物生长》的小满,《解救吾先生》里华子的叛逆女友。每一个角色都让我印象深刻,即使我没有记住李梦这个演员。 而对于解读李梦饰演的白蓝,非得结合她在映后谈的分享不可。 因为如果你不知道白蓝为什么会来到这个城市,你就不会理解白蓝种种行为和这个角色的意义。 那未在影片里被提及的:她因为89年某个不可说的事件而被退学、下放工厂。 你会明白这么一个独特的和乡村格格不入的城里姑娘为什么会呆在工厂医务室,她为什么要考上海的研究生又为什么退学。你会明白为什么她对路小路格外青眼,也会明白为什么她会在路小路反抗新厂长、在主席台上唱歌的时候,说了一句很严重又不知所云的“你的政治生涯完蛋了”。 白蓝不仅仅是一个性启蒙的符号,也不仅仅是男主路小路人生的一个重要印记。而是路小路的镜子,两人互为映照。 他们都是少年巴比伦,都是迷茫的一代。 你以为只有工厂少年路小路茫然吗?只有他想要冲破工厂的围城却又像在沼泽中越陷越深吗? 大学女生白蓝,拥有知识和更广阔视野的白蓝,似乎已经走过了那段茫然的路,却依然茫然。 白蓝鼓励路小路考夜大、读书, 跳出化工厂这个牢笼,结束日复一日重复的腐烂的生活,可是那外面,就真的是自由吗? 5. 董子健的戏是真好。 虽然传说已久,但我是第一次看他的戏。 有一个词叫少年感,就是那种干净明亮,即使脸上有时光痕迹眼神清澈一如少年,自由自在毫无心机的男性。 一如大叔并不单纯指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少年感也不是14到20岁的年轻男孩子就可算拥有。 董子健演绎的是真正的少年感。 近年已经鲜少在荧幕中看到的,那种躁动不安的青春浮现在面目上,对性充满干净直白的渴望,但是内心又坚守一些传统的良善观点,非小鲜肉,也不用故作热血中二。就是粗粝的小城男孩,带着最原始的生命力和那一点点思索的怅然。 最动人的情话在那场地震中的床戏里。 一句是“你也会想起我”,当白蓝说每次地震都会想起妈妈和妹妹。 一句是“我在上面吧,我怕天花板砸下来砸死你。” 比那些文艺得要命的独白都动人。 我一直以为,董子健,或者说路小路,最后会失去这种少年感,变成一个庸俗的中年人。所以在影片的前面,他一遍遍回忆20岁毫无意义却一点不觉得失落、躁动着迷茫着的青春。这种用现实打碎过去的方式,在青春片中屡见不鲜。 在书里,是30岁的路小路与女朋友谈起这段过往,他留在上海,白蓝去了美国,他们相遇不相认。 但影片戛然而止于他去上海寻找白蓝。 当路小路坐在电影院里,突然看到荧幕播放他与白蓝的过往,一切恍然如梦。 导演似乎拿定主意将悲伤妥帖收藏。 6. 《少年巴比伦》片尾曲是张楚的《姐姐》,导演说是那个时代的一个标记。 事实上,我也并不觉得这是一部个人的怀旧青春片,而是一部时代的青春片。 只是男主,刚好20岁而已。导演用他的视角借了一张青春片的画皮。 进工厂的小姑娘从小姑娘变成小阿姨、再从小阿姨变成老阿姨,像流水线上一路奔向末路的商品;工人长脚在澡堂泡得全身发皱,只是为了偷偷看书准备高考;钳工师傅差点死掉因为唯一的车子领导拿去送娃,保卫科长巡视工厂的时候得了皮肤病,路小路差点死在毒气里;小毕顺利从毕干事到毕局长,路小路从小愤青变成劳动模范标兵;路爸爸为了给路小路一个工厂金饭碗到处送礼,后来被卖断工龄后叹息早知道该同意儿子卖香烟的愿望;小噘嘴的悲剧只以一声惨叫和一句交代一笔带过,工厂的工伤赔偿是去拆一台空调…… 每一个细节背后都蕴藏着巨大的时代悲哀。 尽管看的时候我和电影院里的观众一起笑得前仰后合,但我知道,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对少年路小路,少女白蓝是,对大时代环境和观看的我们,也是。 7. 在小说结尾,路小路在工厂附近看到一只狗咬了一个小孩,于是他捡了枯枝和钢管,追着狗跑,又被狗追着跑,在化工厂门口来来回回跑了数次,被很多人围观。 “那一瞬间,我与这条野狗心意相通,它在问我:你到底想干什么?我对它说,老子就是要打死你。后来我觉得,它问了我一个更深奥的问题:你到底为什么活着?我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由一条疯狗向我提出,也不知道究竟谁得了狂犬病。我扔下钢管,我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着,如此荒谬的,在这个世界上跑过来跑过去。” 我曾经一度想对导演提问,究竟想要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表述一个什么主题,但当我看到这段话,我认为一切不必再提。 尽管这部处女作也有很多叙事和剪辑上的问题,但它几乎完整体现了那种荒谬的迷茫感。 很多人的青春,并不如很多青春电影一样,有俊俏完美得过分的校草,有撕心裂肺互相亏欠的爱情,即使是白蓝一般的美好,也许也只生活在我们的幻觉里。 大多数人,只是躁动着躁动着,就度过了那段时光,被回忆美化为“青春”。 8. 路小路爱白蓝吗? 饰演白蓝的李梦说,那不是爱情。 白蓝爱小路吗? 她是一个理智清醒的人,她知道这是一场路过,小路是她自己。 我无人可爱,所以我只能爱你。 与其说白蓝是梦中女神的化身,不如说她是现实困境的一条路径。 而我们挣扎着,从迷茫的少年,变成迷茫的中年,再变成迷茫的老年人。 如此而已。

 3 ) 阳光不灿烂的日子

本片开头的龙标还是 2015 年的,能拿到龙标也就不存在什么因为审核不让上的问题,看完本片以后发现拖了一年多其实很好解释,那就是水平确实不行,就是个不伦不类的青春性喜剧。

说不伦不类,是因为本片预告片所传达给我的感觉是:这是部厂区情节下的人物小传。八九十年代的背景更是让人想到了很多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去年上映的《黑处有什么》甚至其他提到那个时期的各类青春片,但是比起这些片子来,本片对于时代感的表现几乎是零。

说几乎,是因为本片场景和部分人物服装还是够还原的——也只能是部分服装,女主角白蓝的很多套衣服都一点也没有时代感。

剩下的,包括人物的表演,情节的设置,都是清一色的现代穿越味儿,尤其是为了凑笑点硬搞出来的一些东西,比如路小路后来分到的自来水厂里的两位员工,完全就是个 0 分级别的国产烂喜剧找来的配角,完全不懂设置这些东西的意义在哪。

当然不止是这些,本片整个故事几乎任何地方都是这种感觉,你很难去想通本片到底想讲什么,整个故事都是碎片化的片段,除了路小路和白蓝这条感情线之外,就没有别的故事线了,甚至连路小路个人的成长都没有,他开头什么样结尾就还是什么样,从头到尾体现的就是他爱捣乱但不是真坏这一点。

而且每个碎片片段之间的衔接也很混乱,剪辑太弱就先不提了,片段间的联系也都很微弱,微弱到就真的是各种散落的情节,最典型的就是路小路大闹新厂长上任仪式那段,白蓝看不过转头离去,结果下一次情感戏两人又躺床上刚发生完关系,所以到底为什么安排这个波折呢?

这么看来这就不是波折了,用线是穿不起来的,路小路和白蓝的感情戏也是一样的,感情真正初步建立是路小路答应白蓝去考夜校,这个时候白蓝激动地吻了他,这个能理解,两人有隐含的情愫,路小路愿意为了未来奋斗,是好事。

可结果路小路却完全没继续学习,观众正疑惑着这就没了的时候,又轻描淡写地一说路小路考过了?这他妈在情感描写里是大忌啊,没有我为你而努力的情感积累,你让观众怎么服这段感情?白蓝看到路小路全是做坏事,然后爱上他了?告诉你你信吗?

看感情线就是看几个转折点,开始,结束,中间的危机点,本片感情线里的危机也是非常低级,从头到尾一共三次,官二代,科长,去上海学习,结果这三个危机全都是自己解决的,官二代自己放弃了,没兴趣了,科长人家可能压根就没这想法,去上海学习回来直接主动把路小路睡了,没讲人物变化的原因——我要是没看过近几年的国产青春片的话可能真的也想不到更烂的感情波折了。

不看感情不看故事,那就看看路小路的成长吧,你能说说路小路有什么成长吗?

他一直都还是那个设定,就捣蛋,年轻气盛和人吵架,最后挖出来一个正义感,没了。这也不怪他,片中根本也没给他设置什么让他成长的转折点,路小路这个角色所做的事就是按他爹送礼的安排去厂区各个部门发生点笑话,故事推进全靠“我爸托人XXX”。

而影片开始抛出来的性萌动这条线更是彻底丢掉了,开始“我第一次看到的乳房”
但是后面就完全不关心乳房了,大妈们的是怎么样,阿骚的是怎么样,白蓝的是怎么样,完全没有提,这其实是一个少男性成长很容易有共鸣的点,坦白说我自己就也很喜欢胸部,这点完全可以好好利用的,因为青春期少男对女性的认识很多就是从胸部开始的。

之后第二次提到就已经是在电工班和小李去换灯泡时看到的大奶罩了,这就完全处理成了一个笑点(说到这插句题外话,本片对“肥胖女性”这个又 low 又低俗又不好笑的梗消费了好几次,编剧是不是真的不会想更好一点的笑点了?)再之后呢?

再之后路小路就已经成了调戏小姑娘们的老司机了!卧槽!我服了!不服不行了!和白蓝发生关系可以熟练说出“让我在上面吧”了!他的性启蒙是怎么样的你倒是讲啊!他转变这么大你提都不带提是不是太过分了一点?

故事线故事没有,感情线感情分裂,成长线没有成长,性启蒙线完全靠突变,所以这片子到底是想说什么?

影片最后摆出来了拆掉大烟囱的录像,然后路小路的话里大概是这个时代压迫他们的感情?可是影片里到底哪里表现出这点了呢?路小路一直重复在这个戴城就必须进厂,可其实他自己考了夜校也没认真上,人家白蓝想要追求更好的发展轻轻松松就去上海了,你路小路要去追也没什么经济困难和路线困难,瞬间到达上海医科大学师范学院(说起来这到底是啥玩意啊…)还进入了人家礼堂来企图对观众打破第四面墙。

你感叹的时代压迫不会是感叹那个时候没微信不好交流吧?

本片唯一值得夸夸的可能就是作为一部新人导演的作品完成度还可以,尽管可以挑出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问题,比如剪辑比如调色比如散乱的故事,中间也有大段的人物解说PPT,但是在每个单独的碎片片段里都还是做得不错,对于一些不好笑的笑点也能看出来是在认真设置,但是可能也就这样子了吧。

最后吐槽一下本片的海报,就是一开篇放在最前面那个,满满的热血高校味道,可是结果和全片一丁点关系都没有!

 4 ) 看完这部片子,在零下的北京骑单车回家,一点都不冷

我学习过很多的豆瓣影评,知道有一种令人尊敬的存在,叫做原著党。只有他们可以说出“XX简直是对原著的侮辱”“XX毁了我对XX的想象”之类的话。他们是天然的正义,任何对他们情感的伤害都是不可饶恕的。

我一直立志成为一名原著党,但读的书少,屡屡不得志。直到我遇见了《少年巴比伦》,这书我读了三遍。进场之前,我早就在心中拟好了“跟原著比差太多了”“期望太高导致落差很大”“简直是烂片,还我40块钱”等台词,雄纠纠气昂昂地奔赴电影院了。

剧情果然像预想的一般,电影把小说里要讲的东西差不多都讲了,却什么都没有表现到位。那种路内独特的“明媚的忧伤”本来是渗透在书中的每个角落,在电影里只有靠最后一点煽情的音乐才表现出来,像一杯泾渭分明的鸡尾酒,过了那条线,嬉笑终于变得悲伤。

电影中,白蓝让路小路去考夜大,她希望他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他的父母,路小路去了并考上了,白蓝却依旧离他而去。《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林恩对拉拉队的菲姗说差点想跟她私奔了,菲姗说你是国家授勋的英雄,不能这样想。所以《少年巴比伦》是一部残酷的青春片,《比利·林恩》是一部伟大的人性片。

但意外的是,我竟一点都不愤怒。电影结束时,周围没有一个人动。一曲《姐姐》唱毕,银幕变暗,有人在后面啜泣,而旁边的女孩一直在问男孩“为什么”。工作人员似乎不明白发生了什么,见不到散场一次次地把头探了进来。

有那么一刻我庆幸自己是无知的,我不懂什么电影理论,看不出结构安排,也不在乎演员的表现力,只要有那么几个元素在,我就会被感动得一塌糊涂。董子健本身就带着那种软弱却逞强,不自量力的个人英雄主义,李梦像她的名字一样梦幻而美丽。这已经是千篇一律的青春里最好的模样了。

白蓝刚出场时,逆行在所有奔跑的人之中,带来一种于千万万人中遇见你的错觉。脸上挂着忧郁,却远非不快乐的那一种,仿佛有着无数的谜题等待解开。

路小路在大闹会场,并嘶吼着《无地自容》时,脸上挂着小人物的胜利感,白蓝却不发一语,失望地转头离去,留下路小路怔怔地看着她的背影。

路小路因为打架,错过了约好的送白蓝去上海的时间,在空空的站台哭泣,突然间看到了白蓝留下来的帽子。
(赶上了又怎样呢,在《追随她的旅程》中,于小齐说:“喂,路小路,跟我一起去上海吧,咱们永远不要回这个地方了。”“我去不了上海,不过我会等你的。”路小路说。)

太多的场景模仿了少年心事,那种浑浑噩噩悲观者无处可去的青春。情怀这种东西是不可捉摸的,因为它总是因人而异的。我试图告诉你,这部片子触动了我,却找不出任何可以推荐的理由。

但有一点是毫母庸置疑的,看完这部片子,在零下几度的北京骑单车回家,一点都不觉得冷。

 5 ) 你赢了,是因为他已经27岁了,而你才20岁

上大学时,教文学的老师推荐书目。有两本我至今还有印象,一本是《英特迈往》,老师推荐看,我浮皮潦草地看完;一本是《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老师不推荐,我仔仔细细地看完。倒不是和老师对着干,而是在那个年纪,喜欢的就是那样的东西。 之后喜欢读青春小说,甚至看完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知道了起名字可以找最好听的字组合,哪怕这个名字听着非常假,还知道了谁要是从美国回来,就意味着成功了。 有些故事本身不能打动我,文笔也无法吸引我,我也过了惨绿少年悲悲切切的自伤自怜时期。这几年,我遇到了四个人的四本小说,我发现,青春的意义,恐怕是意气奋发伴随着缓慢受锤,如果有一天知道有些事不可为,青春基本宣告结束。 这四个作者是王朔、王小波、冯唐和路内。 这四本书是《动物凶猛》《黄金时代》《北京,北京》和《少年巴比伦》。我摘一些打动我的段落,说说我喜欢的原因。 《动物凶猛》描述青春: 那是我一生中纵情大笑次数最多的时候,我这张脸上的一些皱纹就是那时候笑出来的。 《黄金时代》这样说: 那一年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北京,北京》有这一段: 我的心里一阵强烈的光亮,完成了人生中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长这么大,认识我初恋十多年,梦见她五百回,第一次,我发现我初恋是个非常普通的姑娘,尽管冒着缥缈的仙气儿,但实际上有着一切普通姑娘的烦恼。 《少年巴比伦》有这句——你赢了,是因为他已经27岁了,而你才20岁。 四本都极好,有两本已经改编为电影。说起《阳光灿烂的日子》,首先便是夏雨的脸、宁静的小腿肚子,那句话如果不是看完小说,就不会知道。说起前天上映的《少年巴比伦》,便是路小路的瘦和白蓝的裙子,那句话是白蓝劝告路小路的话,拳怕少壮,人怕少年,都是这个道理。 谁都青春过,但不是谁都有能力总结青春。 《动物凶猛》是50年代生人的青春,那时运动接着运动,人民斗志昂扬,试图拯救他们认为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美国人民。王朔后来写——“所以,我这样的小孩——当年,也认为:我国处于众多敌国包围之中,要准备打仗。上学是多余的。工作是不可想象的。长大唯一目的就是死或把别人打死在战场上。没人想过要活过四十岁。” 当时看到是简直震惊,时代对人的影响是沁入骨髓的。跟王朔同岁的一批人,包括冯小刚、姜文和崔健等人眼神里时而闪现的精明,就是被锻炼出来的。你不知道有一块板砖会从身后还是远处拍过来,因为有了受迫害妄想症。今年李志跨年,崔健是嘉宾,在台上嘶吼着“像一把刀子”,我周围的观众基本无动于衷了,也是,那个动刀动枪真干的年代,真的过去了,从这个角度想,电影《老炮儿》大热,很不寻常。 《黄金时代》看得快,高中时看,大学时又看。有一年一个人去房山,下大雪,又看。我和老娄在一个小饭馆里点了牛腩,两壶白酒,対谈畅饮,那时我就装着一本《黄金时代》。王小波写的有多好呢,好到一读起来就让人情不自禁地投入。在知乎上有一篇分析,谈这本小说的结构和叙事,在那些句子和事情之下,暗含着王小波对那段时间无限地追忆和对那个年代无情的嘲讽。一对男女,为群众不容,在野山与洞穴里相爱和说笑,只要度过了一个夜晚,就够一辈子细细回味了。 《北京,北京》是在大学读的,如今看,认为是冯唐最好的小说,混沌黏稠。他是个试图站的更高更远的人,所以才写过这样的话——“站在景山顶上,看北京这个大城一圈一圈地由内而外摊开,越靠外越高,仿佛一口巨大的火锅,这个在中心的景山就是突出在火锅中的加炭口。时间,水一样倒进这口锅里,从三千年前就开始煮。我们能同一时间呆在这口锅里,看一样的浮云尘土、车来人往,就是缘份。” 这种写法,足够流行了。 《少年巴比伦》我在电影资料馆看过,前天又看了首映,这中间隔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期间我买了路内的小说,在上班的地铁上看完。中间无数次叹气,叹气完心平气和地回到桌前,吃饭或者看网页,开玩笑或者假正经,直到渐渐忘掉情节和人,但我清楚,那几个月里我为数不多的几次伤感,都交给了路内。 在电影资料馆那一场,导演会试着说说小说和电影的不同与相同,我才意识到,文字打动人的地方,并不一定能用影像同样打动人,要转化,要声画,要升华。这中间,有界限,有相通。老问题,也没有什么新答案,那天却在他的自述里找到了一些说法: 我对于《少巴》创作过程中思考的重要的几个标签:大工厂时代、不能企及的爱恋、魔幻现实主义。《少巴》不算是新,对于整个电影史来讲,我觉得它属于陈旧,但对于当下中国青春类型的电影,我觉得它新,属于那种不再陈词滥调无病呻吟的新,或者能够作为中国青春类型片的一个典型代表流传下去。 这算是导演的野心吧。 一个二十出头的工人,在一个被视为放弃之地的工厂里,别人都是这样活着的,你不想这样,那你要哪样?上班或者卖香烟,最后都将无可避免地走向庸俗、衰老和腐朽。 那时,就知道,“你赢了,是因为他已经27岁了,而你才20岁”的真正含义了。 电影中间有爆笑、有失落,爆笑处特别开心,失落处黯然神伤。董子健和李梦虽然都算新人,但有资本或者有能力接这个戏,就值得更好的未来。那天我看到他们的时候,两个人都已经快站不住了,因为疲惫地跑场,背靠在墙上接受一些观众提问。导演在一边,戴着眼镜,像极了梁文道,极少说话,几个演员也站着,接受掌声,活跃气氛,挺好。2017年可以打四颗星的第一部国产电影,满分五颗星,一颗星给张楚的《姐姐》那首歌。

 6 ) 从原著出发的观影指南

路内的《少年巴比伦》我一直以为是一本会被人遗忘的小说。同时这也是我为数不多看过三遍以上的小说。第一次看的时候我才高三,看的是电子书,用的已经连品牌都不在了的索爱手机,下载的是已经被ios和apk替换了的java电子书。这本书在被决定拍成电影之前,网上基本买不到实体版。因为这本小说首印1.5万册,滞销多年,所以几乎不会有再版的可能。我一直以为这个故事就要被消亡了,也许再过一个五年十年的根本不会有人记得有路小路的爱情故事。是的,别说像路小路这样普通的糖精厂工人的爱情故事,就是死了好几个普工的工厂工人新闻,五年十年之后,又有谁会去记得呢。

直到14年在网上看到消息,这部小说要被拍成电影了,然后实体书又能买到了。想到自己喜欢的小说要被排成电影了,对此我是期待的。结果呢,过了好久都没再看到这部电影的消息,只是多了一条关于电影的百度百科的介绍。我还以为这部电影遭遇胎死了呢。

没想到今年上映了。如果你没看过这本小说的话,那你应该明白到这部电影的乐趣所在。比如这部电影是我和我姐去看的。都看了半个小时了,我姐突然问我,“到底谁是巴比伦?不是少年巴比伦?怎么到现在都没演巴比伦啊”这个问题弄得我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后面被帮你解读一些电影的情节和背景)

电影的主角路小路是戴城的一个普通的年轻人。在戴城是一个工业城市,这个地方无论你成绩怎么样,最后都得进化工厂。差别在于成绩好的能够进宣传科当干事,坐办公室。成绩不好的只能当工人。但是工人又要分几种。最差的工人只能去糖精厂的操作工。这些人必须倒三班,早班中班夜班,昼夜颠倒,需要不停地加班搞生产,为社会主义做贡献。头发,衣服上全是糖精,时间久了,你老婆都不愿意挨着你睡。第二等级的工人是管道维修工,只要会拧螺丝就好,而且只用上白班,只要管道不坏,你就可以休息。工人阶级里面最高级就是电工了,因为电工不用干脏活累活,可以穿枪驳领的西装,在那个年代可以穿西装还是一样很洋气的事情。当电工还可以有理由进到各个科室去换电灯泡。你要知道工厂里面全是大妈,只有科室里面才有小姑娘。当电工就等于有了调戏小姑娘的特权(所以你们看的时候要注意路小路工作服的变化,这一点电影里面没有说明。)

而且在戴城男女结婚也是很有讲究的。科室男青年配化验室女青年,白班男青工配姿色中上的三班女青工,三班男青工配姿色中下的三班女青工,老光棍配寡妇,歪脖子配斜眼。

路小路成绩不好,进厂只能是一个小钳工。理想就是进厂之后,通过爸爸的关系进入职工大学,然后调进科室当干事。

路小路还是一个小钳工的时候就喜欢上了一个叫白蓝的厂医。按照当时的划分,他们是不匹配的。当路小路犯错的时候,白蓝都会对路小路都会说,“你个小钳工,你小工人搞得这么伤感干嘛。”不过路小路不怕,毕竟自己是要走关系读职工大,调进科室的人。这样的话和白蓝就是平起平坐了。可是白蓝有一天跟他说,职工大学早就取消了。等于路小路只能一辈子当工人了,路小路有些绝望。

不过白蓝还是希望路小路不要一辈子去当一个钳工,所以建议他应该读夜大。读了夜大有了文凭也能进科室当干事的。路小路本身是不爱读书的,但是为了白蓝还是选择了去读夜大。

没有什么比爱更能让我们卑微的了。我想起我认识的一个网友在分手之际跟她前男友说的话:“我想做你的拖鞋,拿怕你不愿意带我出门,我都不在你回来的时候让你舒适。”

我们总是这样,去向往爱人的向往。即使我们明白他们向往的到底是什么,但是卑微的我们,还是用尽全身力气去努力。我们为了的是什么呢,仅仅是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能在群中将视线在我们身上多停留那么一秒,哪怕一秒我们也足够了。我们穷极一生的努力去成为她喜欢的人,渴望得到她的认可。路小路也一样,为了白蓝,小钳工愿意考夜大,当干事。只要自己喜欢的人开心就好。

就像《肖生克的救赎》里面说的,“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烁着自由的光芒。”有理想的白蓝是不会待在戴城这个小地方的。白蓝要去上海读硕士。白蓝要离开路小路了。可是路小路因为工厂的变动,从高级电工变成了最低级的糖精厂三班倒的工人。

两条方向不同的直线,在交汇之后,各自奔向了自己方向。路小路和白蓝失去了最后的交集。

路内,19岁的路内已开始在苏州、上海、重庆的工厂里辗作品转。如果把他做过的工作罗列出来,将会是长长的一串名单:钳工,维修电工,值班电工,操作工,仓库管理员,营业员,会计,小职员,电脑设计,小贩,播音员摄像师,广告公司文案,公关公司老板,等等等等。路内曾半开玩笑地说,他可能是中国年轻一代作家里学历最低的一位--技校。

作为同样都是70后作家的路内,比起冯唐、安妮宝贝、饶雪漫、慕容雪村知名度可能要少很多很多。但是这并不代表他的作品会输给那些知名的70后作者。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文化无比繁荣的年代。一个卖衣服裤子的,开酒吧的,连养狗的都能出书的年代。我不知道那些在森林里生长了百八十年的树木,那些根系拼命汲取营养,叶片努力吸收光照的树木,知道自己被砍伐之后要被印成“xxx的12个暖心小故事,看到第几个你哭了”这样的文字,他们是什么感受。我想第一个哭泣的应该是那些树木的冤魂吧。

《少年巴比伦》也许算一部有瑕疵不那么完美的电影。就连到导演相国强面对也会羞涩地说,“这很可能不是一部很卖座的电影。”(我看了一下拍片量真的很少)

但是作为《少年巴比伦》的脑残粉,能够看到电影被拍出来我还是挺开心的。因为这部电影的上映告诉了我们。罗曼蒂克不会消亡,爱也不会消亡,那些被认真雕琢过的文字更不会。被消亡的只有一种,就是没有价值的东西,不值得被人铭记的东西。

我希望更多的树木死后能够印成有价值、值得传承的文字,而不是被我们用来擦屁股的手纸。索爱会被爱立信和索尼代替,java会被ios和apk代替。但是我希望,那些真诚的情感带给我们的感动随着时间的流逝永远不会被代替。


给你们解读电影里表达不够完整的地方。我把原著部分内容PO上来,帮助你们理解电影。

一个是关于影片李奶奶胸的情节。

李奶奶死时候警察画的图,注意胸型。

化工厂爆炸了,大家都开始逃跑的时候。原著小说内容:

我跟在他后面,看见对面楼里李晓燕的奶奶披着一身肥皂泡跑了出来。老太太大概在洗澡,只来得及穿上一条裤衩,她胸口空荡荡的,一对乳房像两个风雨飘摇的麻袋片在众人眼前晃悠,麻袋片配上主人那张惊慌失措的脸,很像是一场失败的春梦。逃命的人群根本没有时间欣赏她,我呢,说实话,这是我有记忆以来见过的最初的乳房,虽然它是如此地狼狈,如此地多余,但我还是忍不住多看了几眼。我妈坐在自行车书包架上对我说:";小路,不许盯着人家看,不许耍流氓。";我心想,您真有空,这会儿还有心思关心我的思想品德,氯气要是喷过来我就死了,我到死还没看过女人的乳房,真是活得太不值得了,况且那根本就是麻袋片嘛。

后来,李晓燕的奶奶暴露出两个麻袋片,全新村的人都看到了,李晓燕的妈妈说她是老不要脸的,于是老太太从六楼蹦了下来。

二、地震时候,路小路与白蓝发了不可描述的事情。这是小说最精彩的地方。

地震时的激情戏镜头

我进入她身体的时候,她发出一声轻唤,向我拱起上身,好像一条缓慢地跃出水面的海豚。她的双腿用力夹住我的腰,这次我不再感觉到自己是个被夹住的老鼠,而是一艘顺流而下的船,她的腿是岸。

  后来她说,换个位置。我就躺平在床上,让她覆盖我,这时她仰起身体,紧闭双眼,笔直地伸出一只手来,她的手指也像树枝一样紧绷着。我看到天花板上霉点,在她头上,作为一种背景被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脑子里。

  我在她身下颠着她,她忽然问:“这样好吗?”问的时候还是闭着眼睛。我故意说,不好。她睁开眼睛,对我说:“那你喜欢什么样?”我说不是的,像目前这种姿势,万一天花板砸下来,首先是令她脑浆崩裂,我将眼睁睁地看着她死掉,这样很不好,万一我没死会被吓成个阳萎。我情愿用开始时候的姿势,天花板砸在我的背上,说不定还能救她一命。

  她哈哈大笑,继续在我身上起伏。她说这样也不好,路小路的眼珠子会被砸出来,掉在她嘴里。然后她从我身上跨下来,伏下身子,从床沿上抄了一个枕头垫在腹部。她说这样就好了,你被砸出脑浆我也看不见。我再次进入她的身体,那感觉有一点特别,因为失却了她身体的包围,我不再是河流中的船,而是在浓雾中狂驶的摩托车。后来她说,要命,轻一点。然后继续呻吟。

她的那地方非常紧,俯身之后更紧。她说这样太快了,放慢一点。她让我躺着,再次跨上我的腹部,然后把用手把我拉起来,我的头被她抱在胸口。她说这样也很好,天花板掉下来,两个脑浆一起崩裂。我就说,既然一起崩裂,你就不用把我脑袋抱那么紧,我他妈都喘不过来啦。

  后来我们又回到最初的姿势,我把她的腿举高,我们都不再说脑浆崩裂这件事,因为体会到近似脑浆崩裂的感觉,只是位置不同而已。我射精的瞬间,她用力喊了一声,与此同时我感觉到床架子剧烈抖动,身后的玻璃窗发出哗啦啦一片撞击声,楼下像炸了锅一样:“快跑啊!又震啦!”我用尽全力覆盖在她身上,双手撑住床沿。我这个亡命之徒,和她这个亡命之徒,在第二次地震的时候到达了高潮。等到我的精液全部射出,等到阴冷而酷烈的死亡穿过我们的身体,我喘得像一台生锈的马达,而她却凝固在我身下。房间里,吊灯影子在微微晃动,楼下一片嘈杂,哭爹喊妈。这时床架子停止了抖动,她闭着眼睛,长长地吁了一口气,问我:“不震了?”

  我说:“本来就没震。是我们干得地动山摇。”

她嗤嗤地笑:“我现在知道一件事。”

“什么事?”

“一次地震的时间,相当于一次射精。”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故事线,就是关于内衣的痕迹。(本来想给你们做一起关于无痕内衣的解读的,可惜我没有电影的截图,所以没法了。我把一些电影的海报放上来。)

因为那个年代都穿”的确良”的衣服,衣服透明度很高。所以内衣痕迹基本清晰可见。(嗯,这一点影片细节做的很好,希望其他电影的导演能像相国强导演一样。采取实事求是的拍摄方针,注意细节和时代背景,把更多福利留给观众)

工厂女工的降落伞大小的胸罩

工厂女工胸罩合集

白蓝的内衣痕迹

这件衣服是全场最透明的衣服。大家观看时请集中注意力!

这件衣服是全场最透明的衣服。大家观看时请集中注意力!

白蓝的内衣痕迹

自古英雄出少年,93年电影主演表演单手解内衣。

根据我多年的观影经验。王家卫有恋脚癖,相国强关于胸罩的恋物癖或者恋胸癖。欢迎广大女演员以身试法,验证我的理论的正确性,谢谢大家。

 短评

时间,把我所爱的人、所恨的人、所在乎的人,都渐渐变成了模糊的背影,我们曾经在一起制造的那么多快乐与浪漫,细节虽已经说不出、感觉却永远忘不了,而现在的我们,却各自在这世界上孤独的行走,永不相见。。。

5分钟前
  • 狐狸修炼中
  • 力荐

衔接、调色、特效等细节上略有稚嫩和瑕疵,不过作为处女作已经相当不错了。张猛的工厂情结,姜文的生猛浪漫,再撒点文艺和幽默佐料,是一部个性观赏性兼备的年代小片,观众阵阵发笑。这已经是董子健在本届SIFF上亮相的第四部新片了...这孩子演戏确实有悟性,艺二代嘛,怕就怕这种既有门路又有本事的。

6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一个周韵还不够吗!还来了一个和周韵一模一样的李梦,一模一样啊!!!

7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原来是在青岛拍的,电影里的青岛老城,熟悉又亲切。看时一直在想工厂的戏份是在哪选址拍摄的,后来看到一个镜头,“戴城糖精厂”后面四个大字——青岛碱业。

12分钟前
  • 安东
  • 还行

意想不到的惊喜,粗糙但有灵气,甚至比《阳光灿烂的日子》更喜欢。即便台词不接地气,也因为有了路内出色的文本打底而不显得造作。董子健真是90后演技之光(再次对于国产片中把娘炮角色当丑角的作法竖中指

13分钟前
  • 凹凸
  • 推荐

没觉得差,比韩寒的好不知多少倍。董子健有少年气,90年代复刻得精准。配一堆群魔乱舞的群像,讲一个疯傻暗黑的时代。有使不完的劲,挺好。“你会记住我的。”

18分钟前
  • mumudancing
  • 推荐

喜剧的部分多了点,关于转变中的九十年代所带来的失落和一类人群的青春描写略有缺失。天未明的时候,骑着单车穿过锅炉和烟囱的蒸汽,去看那条延伸至或许此生都无法抵达的远方的铁轨,追一个不属于相同世界的人,确实是种粗粝又动人的诗意。

21分钟前
  • CharlesChou
  • 还行

好的方面只是拥有原著基础,主要演员靠谱。改编剧本却没能提炼原著,出来一盘散沙,一种火急火燎赶的感觉。表达国营体制的衰落,缺乏底蕴,工人也脸谱化,青春又苍白无力。喜剧处理也用力过猛,与《钢的琴》等中国工厂特色魔幻现实主义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22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较差

8.0 奋不顾身,横冲直撞,时常闷骚也能明骚,想硬的时候就硬,害臊了就捂着。李梦的小粗腿,董子健平和无侵犯性的脸,舒服。不挑拣,看完畅快通透就挺好。

26分钟前
  • La~jum~bo
  • 推荐

最后那位伤心的阿姨拦住他们冲向领导的步伐,劝说:“别动,你们还年轻,别动。” 那是全片最沉而锥心的一句话。少年他眼尾线条的走向,和在夕阳下空无一物的橘色虹膜 太好看。

29分钟前
  • 推荐

2015.6.18 @上海影城 #SIFF# 近年来最喜欢的国产片,没有之一。看之前还有点怕毁了原著,结果却是惊喜。演员相当到位!

33分钟前
  • Shane
  • 力荐

不难看,但难称优秀。整体略矫情,虽然看这部电影的人都是去自找情感的戳点的。笔墨都在主演身上,所以主演都还不错,只是其他人你刚有了个印象,忽然就没了。情节有点分散,歌有点不搭,以及白蓝的胸罩有点太不合身了。

34分钟前
  • 艾晨
  • 还行

要拍小镇青年,贾樟柯笑了。完全像知识分子下乡体验民情。

38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较差

整部电影就像工厂大爆炸后的青春碎片,有类《阳光灿烂日子》的片段,也有天马行空的联想,工厂里奇形怪状各种人写画得不错,但受限于各种因素,没能汇合成一股齐整,有力,喷薄而出的90年代情绪。董子健和李梦都很OK。

40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咱家小董真是会演

42分钟前
  • jj73浅之
  • 还行

今年,我看过的最好的国产青春片。一个关于初恋故事的少年心事,用戏谑而有调侃的口吻,从路小路遇见白蓝开始,用两个人的爱情故事,以小见大,讲述了那个时代的工人故事。董子健作为旁观讲述,李梦最出彩,她用超出实际年龄的表演演活了白蓝这一初恋情人的角色。忠实于原著小说,是一个不错的改编。

43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没那么失望,人物情绪,戴城糖精厂、90年代空间还原是对的,选角也还行,驾驭上稍微脱线了,放大喜剧缩小了内心,路小路、白蓝交流不够,有佳句无佳章。路内是这几年青年小说家里,每部作品都想读的,语感独特气质迷人,外冷内热,偶尔买文学杂志就为第一时间看他作品,细想,他的小说没适合导演去改。

44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作为新人导演作品,影片还是蛮多惊喜的,整体都有一种玩的心态。加上文本本身的基础很好,那个下岗之前的狂欢期,闲汉们的桃花源。虽有瑕疵,仍值得一看。另外,片中蛮多阳光灿烂的影子,虽然较之阳光还差了太多

4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剧本和剪辑有很大问题,全片碎片感太强,场景转换生硬,叙事和镜头较弱,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对原著党来说男女主里里外外还是差了点意思(女主应该一直穿着长裙,有两幕穿短裤露出的粗壮小腿实在不忍直视)。另外可能尺度关系,人名和台词都改温和了,不爽啊!还我老牛逼,倒逼,德卵。。。

49分钟前
  • Heisen
  • 还行

2.5;加半星给“走了几千里路都忘不了你”,作为原著粉,无论如何都触动不到心弦;90年代的厂区生态,内地小城的闭塞破败,时代孕育的独有特征,曾让我们欢笑哭泣的纯净梦想与理想幻灭,皆展现得局促生硬,台词尤其欠佳,拿腔拿调得犹如舞台剧,改编失败。

5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