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

HD

主演:潘丽丽,莫子仪,周姮吟,唐振刚,陈希圣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闽南语年份:200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艾草 剧照 NO.1艾草 剧照 NO.2艾草 剧照 NO.3艾草 剧照 NO.4艾草 剧照 NO.5艾草 剧照 NO.6艾草 剧照 NO.13艾草 剧照 NO.14艾草 剧照 NO.15艾草 剧照 NO.16艾草 剧照 NO.17艾草 剧照 NO.18艾草 剧照 NO.19艾草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艾草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58岁的母亲吴艾草(潘丽丽 饰)跟其他台湾师奶别无两样:膝下一双儿女,生活清闲平静。早年间曾与异乡老师私奔,可算是思想开放的女性。然而她在不经意间发现了小儿子宋海(莫子仪饰)举止异常,种种迹象都证明儿子是名同志。面对儿子的离经叛道,艾草并没有道破,但也使她无所适从,困惑不已。此 时,留学而归的大女儿宋伶(周姮吟饰)居然带回了跟黑人所生的私生女。这时的艾草再也按耐不住,长年建立起来的伦理观瞬间崩塌。作为一名母亲,她不能接受这种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艾草的内心陷入苦苦的挣扎中。最终,她会接受子女的选择么?真假学园3一个英雄极寒之地2023花之锁战争之王国际机场敬人生亦敌亦友2022痼习之地不良主妇日记同学录 (2013)巡梦行者荒凉百宝店十字军骑士米勒一家第一季侧耳倾听真人版锁龙井千门女王之螳螂捕蝉复仇少女暗鬥河中巨怪第一季美女“如云”魔偶奇谭1985受到诱惑的女人行尸走肉 第十一季春家小姐是讼师 第一季七个隆咚锵咚锵不可思议的晴朗国家形象思美人隐身女侠生日卡片古玩鬼Dr.一安咕咚咕咚喜欢你花季·雨季特区少年鬼镜火之通途2012最后一日2015渔岛怒潮致命保镖无界之地爱欲痴狂

 长篇影评

 1 ) 接受出柜,就像接受未婚生子一样

《艾草》这部短剧夹杂在一堆小电影中,因此差点被我错过。你想,谁愿意在看过热血沸腾的肉搏战后,再看一个老阿妈打太极呢?
老阿妈就是阿艾,老公死了20多年了,生活中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一双儿女身上。女儿从外国留学回来,结果带回一个混血女孩,她未婚生女。故事主要就是讲她从不接受这个孩子,到抱着她示威一般让小姑娘对娘家人一一叫过去。短片最后,阿艾领着外孙女路遇朋友,终于能坦然介绍“这是我女儿的孩子”“她还没有结婚。”
想必你也猜到了,阿艾的儿子才是最大的问题。他是一个GAY。男友让他出柜,他说:“我是不会和我妈说的。”当然,其实他妈妈已经知道了“我只希望将来出现一个女孩子能让他改邪归正。”可是他却在“邪路”上越走越远,交了男友,开始穿豹纹内裤,打算和他去印度玩十天……不过短片中他的出柜并非重点。男友故意在吃饭时来到他家,说手机没电了,不能提前通知,说完手机就响了起来。阿艾晒衣服时研究了豹纹内裤半天,最终决定将它反着夹。而姐姐回来照顾母亲,他也得以脱身与男友去印度过十天的二人世界了。
或者他男友的说法代表着出柜的绝大多数结果。那就是“时间长了,不知道他是接受了他的GAY儿子,还是发现他的GAY儿子与别的儿子也没什么不一样。”既然奇迹不会出现,那只能任时间和习惯摆平现实。很期待他们从印度回来的表现哦!当然短片中是看不到了。
男主角莫子仪有一张很熟悉的脸,后来才知道是与桂纶镁主演《最遥远的距离》的,那个到处捕捉声音的录音师。他还演过林奕华的话剧《包法利夫人们》中的罗德尔夫,当然我要很负责任的说一句,南京场他没有来……不过我想问的是,项老师上次在看舞剧时提及的名字是不是他?难道他上海那场去了?以及,里面演姐姐的好像也在《包》里面出现了,就是那个胸部是盘形的女生。
还有,回家赶紧将它从“VV淡定”的文件夹中移出来。

 2 ) It's life

勢力的阿嬤大概在不久的將來也會受到人民幣的一塊錢硬幣吧,當鏡頭轉到最後我的想法開始有些奇怪。

還有,那個可以看見中正廟的陽臺,很近。也許他們是故意找了這樣一個布景。中正紀念堂,不,現在該叫民主紀念館,或許還會改回原來的名字,不就是這個世界上不同觀點的人們碰撞著的想法么。他們說父母和子女之間沒有隔夜的仇恨,沒有拗得過子女的父母,只是這個架構這個前提,也許在這個迅速分崩離析的社會中不一定再有效。

碰撞衝撞是逃避不了的,即使艾草走去海邊打一套八段錦,她還是需要回到這個家面對那么多人。她抱起nina走進屋子的時候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也許還有那么一點點的絕望,好吧,就這樣了,豁出去了我自己造的孽我也一定得承擔下來。她挺過來了,靠著兒女更靠著她自己。

看到這裡我也很絕望,這就是人生,無法調和的人生。我們無法期盼這個世界里不會有衝突,更無法期盼我們自己的生活里能避免衝突。其實有什麽人造了孽又有什麽人害了別人?我由此而討厭別人站在道德的高地來批判我,沒有人有這個資格這樣做,若是要比道德,婚前性行為者同性戀们不會比貪官污吏不會比輿論操弄者更差,不是嘛?

艾草接受現實的時候是有那么一點點無奈和絕望的,這就是人生,一方面不得不接受現實,另外一方面,這接受的過程很傷人。

我突然想到,如果也有一個姐姐或者哥哥該多好。宋伶出狀況的時候宋海可以陪著母親,宋海出狀況的時候宋伶可以端著紅酒坐在艾草的身邊任由她喝下那一口。這時候突然就想哭,突然就濕潤了眼睛。其實我也不知道該怎么去面對未來,我也不知道當我的父母知道了以後會如何,而我又如何去面對那種傷痛。也許陳正凡是個好榜樣,也僅僅是也許。

台灣是片美麗的土地,因為這片土地承擔著這個民族的試驗,無論是民主自由還是社會道德,它都在承擔。

 3 ) 幸福驻足

    我想我对许多台湾片的喜爱大概就是因为弥漫在其中的人文关怀。青春的挥霍与迷茫也好,生命的无奈与坚韧也好,世态的炎凉与温暖,人情的淡薄与深厚,岁月的流逝和尘埃。那些人生的激荡起伏,最后都归于淡淡的淡淡的淡淡的平静。就像艾草缓慢地打着太极。

    对于爸妈,我们总是亏欠的吧。
    当我年幼,我曾想,什么时候才能离开你们,去到外面世界。
    当我离开你们,最初的不适过后,思念你们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当我开心的时候,不是第一个与你们分享,难过伤心的时候,也不是第一个对你们倾诉。
    当我还爱着她,我曾想过,我可以什么都不要,哪怕你们不理解也没关系,我只要她。
    当我感到绝望,我曾想过,就算我死去,留给你们的伤痛也总会随着时间慢慢平复。
    当我想到自己,我想,我不会要孩子,我不知道自己的爱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有时候给你们打着电话,我要想很久,说什么呢。我也很想像其他人一样,和你们闲话家常。可我除了“我很好”以外也不知道还能再多说些什么了。以前在你们身边,我就不是一个让你们能完全了解放心的孩子,何况从家来到北京已经7年,我大概已经变了很多了哦,爸爸妈妈。

    小时候,看着你们早上上班,晚上下班,日复一日,我说,我才不要过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思,这样过一辈子不如不过。好像爸爸是笑了笑,说那你就过不一样的生活看看啊。
    然后越长大越迷茫,什么才是不一样的生活呢。我是越来越不知道了。
    可能生活就是生活吧。
    生活就是早上吃饭团还是三明治,配豆浆还是米浆,冰的还是热的。

    艾草说,不要每件事情都想得那么简单。
    女儿说,你也不要把什么事都想那么复杂嘛。
    呀。我不禁微笑,又不禁有些心酸,这不就是我和你们经常的对白。
    突然觉得这短短的两句话却说了一个很大的人生命题。简单和复杂貌似对立,又貌似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
    当女儿面对妈妈的痛苦、旁人的质疑,当听到妈妈说“你们是我生的,我能怎么办,难道塞回去重生一次吗”,她一定认识到了人生的复杂。
    而当艾草微笑地牵着孙女Nina的手,大方地告诉别人“这是我女儿的孩子,她没有结婚”的时候,一定也发现了人生的简单。
    这不像是做选择题,不是A就是B。经过了夜晚的一声叹息,白天太阳依旧升起。生活总有阴暗,却也无法驱走光明。

    仅仅从人生的组成成分上来说,亲情虽然只是一部分,但却是最坚实的一部分,不管到什么时候,你们都是我最后的依靠,最贴近的温暖。嗯,此刻,我懒得再去追寻什么生命的意义,只想要努力去做一个就算跌倒了那就爬起来拍拍土再继续走的人,我想这也是你们愿意看到的吧。

    说回电影,艾草是一个美丽的母亲。我喜欢看她缓慢地打着太极。时光在这一刻变得缓慢,于是就好像留住了幸福。

 4 ) 也说 艾草

今天在论坛上看到有人推荐 艾草, 介绍的文字让我颇有些想看的好奇,加上自己向来对文艺片没什么抵抗力的,所以就找来看。

艾草是片中主人公的妈妈,也是主角之一,准确说是真正的主角,所有的故事都是围绕这位名为艾草的母亲展开的。但是艾草本身是一种野草,一种生于荒野的无人种植、无人照管的野生植物。早些年间食物还不那么充足的时候,幼嫩的艾蒿也常被采来做成食物食用。端午的时候,按照中国的习俗,除了吃粽子、喝雄黄酒之外,还有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在门上插上艾草,据说可以趋避虫蚋邪秽。以此草为名,我想更多的是要以它来暗示我们的这位母亲的平凡到不能再平凡、容忍到不能再容忍的特性吧。她是平民,丈夫早逝,一人支撑家庭,抚养儿女,所希求的无过是最平凡人的最平凡的结果:平静的生活,子孙绕膝,颐养天年。

影片中队吴妈妈的性格是通过多方面来展现的。事实上这位思想传统而保守的妈妈在自己年轻时也追求过开放和自由的反传统、反保守的路子,并成功逃离自己的母亲的控制远嫁台北。这就造成了吴妈妈一方面理解年轻人对于自由的渴望和她尽量给与自己儿女自由的空间,另一方面又受到骨子里的传统思想的束缚无法理解新一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并将一切不符合主流社会生活方式的想法和做法看作是“连最基本的社会道德都不顾了”。有着这样的前景式思维,随着故事的逶迤展开,各种矛盾冲突也就不温不火娓娓而来了。很有意思的一个细节是,当吴妈妈坐公车去看望自己的妈妈时,在海边的一个无名小站,跳上两个男孩儿,显然是到那附近游玩的。在车上两人像情人一样的相互依偎让本来就相隔一段距离的吴妈妈起身换到更远的座位上去。这也为随着影片的发展而一步步展现出来的儿子的内心矛盾和心理挣扎买下了伏笔。电影中多次出现母亲到房产公司看房子,而这些房子,都是适合三世同堂居住的,这明显告诉观众,这位吴妈妈渴望见到自己已经“快三十岁”了的大龄儿子早日结婚,自己在海外留学的女儿早日回国,一家人和融生活。但是生活总是出乎意料的。

当影片开始时主人公宋海与同事陈正凡之间的暧昧就已经已经隐隐点破二人的关系。很快路边摊的场景就明白说破了二人的情人关系。上晚饭时妈妈对儿子的一番闲聊式的谈话,听上去是家长里短,实际却与主题息息相关:婚姻。儿子的老同学结婚了,而且是奉子成婚。当这位妈妈说到“你陈叔叔就要做阿公了,高兴的都喝醉了”的时候,语气里是不无几分羡慕的。而儿子以“不明白你在讲什么”来作答,基本上就又将吴妈妈臆想的欢乐敲得粉碎了。

接下来我就完全明白儿子的矛盾心理了。吴妈妈再次回老家去看望自己吝啬而且尖刻的妈妈,儿子就和情人回到家中幽会。看得出二人的感情很好,这一点在影片快结束时,二人的对话也可以看出:
(陈正)凡:……但至少你没有回避你的性向。
(宋)海:曾经想过,但是我无法回避你。
虽然爱情始终是无差别的,无论是发生在男女之间还是男男之间或是女女之间。但是,儿子的矛盾还是明明显显、的的确确地出现了,而且相当棘手:一方面是自己无法也从未想过要放下的爱情,另一方面是无法接受自己这种另类爱情的妈妈。儿子在逃避,逃避妈妈所提到的所有关于有可能提到自己的婚姻的话题。所以当影片中妈妈的出场多次重复地以参加婚宴归来的方式出现时,我们是可以隐隐感觉到儿子内心的焦灼和矛盾。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影片前半段在铺陈妈妈对儿子正常婚姻的渴望时所提到的别人的婚姻,妈妈的心情都是欢快而愉悦的,至少在儿子面前是如此的,就好像结婚的是自己的儿子一样,就好像已经有了两个小孩的是自己的儿子一样。这无形中也就造成了儿子的心理压力和逃避欲望。儿子希望自己历尽艰辛的妈妈不再操心、不再受伤,所以他说“我是不会告诉我妈妈的”,但同时又不能改变自己的性向,于是他只能希望“她不要总要我结婚就好”。

影片中的高潮发生在法国留学的女儿带着自己非婚生的女儿回到家中之后。本来听到女儿要回来的消息而十分兴奋的吴妈妈,不仅提前收拾好了早已成为储物间的女儿原来的房间,而且还在忙活着张罗午饭。对于吴妈妈一个人细心地包饺子的场景虽然不长但是很能说明女儿的学成归来对于这个吃了一辈子的苦的妈妈而言是什么样的幸福和意义。这个高潮事实上并不算是真正的高潮,整个影片都是平滑如溪水流过,波澜不惊。这一场景是整个影片中唯有的两个相对紧张的节点之一。吴妈妈的观念和理想中儿女的生活方式与女儿的观念和现实的生活状况之间出现了明显的悖逆。这种反差对于吴妈妈这个生活于世俗传统和保守思想浓重的市民社会的妈妈来说,其打击和冲撞是可想而知的。于是她说到“现在连教会都不敢去了,难道还叫我连门都不敢出么”。

紧接着吴妈妈的妈妈也要做寿,本来女儿留学回来本身就会是一件大喜的事情,加上祖辈的寿筵,应该是双喜临门的大欢喜,可事实上,因为女儿的女儿的出现,使得所有的人似乎都陷入了一场天崩地裂的丑闻之中一样,就连自己娘家姐妹兄弟难得聚首的母亲的寿筵也大受影响,再加上吴妈妈的三弟的大陆来的漂亮媳妇的到来,使得这场寿筵可以说是不欢而散的。在这个情节中,出现了吴妈妈唯有的一次“发火”,尽管在女儿带着自己的私生子跨进家门时,吴妈妈就已经引发作而失态过一次,但那次失态只能说是“伤心”而与“发火”相去甚远。事实上,在我们看来,像吴妈妈这样性格的人,因伤心而失态应该已经是最严重的事情了,但是,当自己的妈妈变本加厉地苛责自己的女儿时,吴妈妈还是出离了愤怒:愤而走出家门,但仍是理智的,她没有转身回台北,而是一个人到海边去舒缓情绪。日暮时分的海岸,高高的防洪堤上,吴妈妈独自一个人在练习她所谓的“运气”以此平息内心的波动。此时场景穿插入当吴妈妈还在回乡的公车上就已经看到过的那个年轻的外国女背包客。这是的视角陡然一转,透过这位徒步旅行的年轻的女孩子的相机镜头,我们看到的是橙黄色余晖背景下,垩白高堤上吴妈妈舒缓的气功动作。这时我们已经知道,吴妈妈此时是已经达到了内心的平和的,其实是已经在内心深处“不得不接受现实”地接受了女儿的“不道德”行为的。即使是心里还有疙瘩,还不愿意去欣然说出“接受”二字,但是,她心里明白,我们心里也清楚,对于吴妈妈来说,接受是必然的结果。所以,当吴妈妈回到自己妈妈的家中,发现自己的女儿已经带着自己的外孙女来到了,她的行为就更明确地表明她的“接受”——吴妈妈抱起自己的外孙女向一家子的亲人、亲戚介绍,而面对自己妈妈的不接受,她却坚持让小孩子,一遍遍地唤“阿祖”,并以此达到得到老太太表面上的“接受”的结果。这绝对显示了中国女性的坚韧和果敢,显示了作为一个普通的母亲,在封建保守思想的围攻中对自己儿女的保护的挣扎和反抗。这正是吴妈妈的高贵之处,也就像儿子的情人所说的“你妈妈今天抱起Noia的样子好酷哦,就像是配刀的带子郎”。由此也赢得了儿女的更加珍惜和更大尊重,以及更多的在意和牵念。

对于外孙女的接受,事实上还是经历了一个“不得不接受现实”的接受到从心底里去关爱的接受、并最终无差别地亲情接受的过程的。这一点,似乎也是影片刻意展现给我们的:寿筵上的“不得不接受现实”的阶段已经过去,回到台北的吴妈妈带着女儿上班后无人照管的外孙女去小区的游乐场玩滑梯。外孙女故意藏猫猫般地暂时“失踪”让吴妈妈的心似乎一下子紧了很多,在焦虑的呼喊和寻找无果时,导演展示给我们的是吴妈妈的一个完全失措、不知所以的背部的特写,此时Noia的小手伸进镜头,轻轻拍醒吴妈妈茫然的意识。接下来吴妈妈的一个欣喜中透着了然的微笑和拥抱,已经宣告了对小孩子的关爱已经抹去了女儿未婚生子的痕迹。随后对于路遇的老邻居的询问的回答虽带有一丝犹豫的延迟,但还是很欣然地正面回复了对方。最后当我们看到吴妈妈带着Noia在公园的草地上练气功的和和融融的场景时,我想所有的观众对于这个结果是早已水到渠成、心照不宣的了吧。

关于儿子的爱情,影片始终没有正面面对,也最终没有给出明确的解决,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儿子内心的矛盾在此时,仍存在于儿子的心中,但是,在吴妈妈这里,经过了女儿的事件之后,她对自己先前不愿意承认的、甚至不愿往那个方面想的、更甚至根本就没有想到过的可能性已经有了充分的心里准备,虽然儿子并没有明说,但是“你弟弟单纯,可是他的感情呢?何尝不复杂”的话已经明确告诉我们,她已经无可奈何地接受了儿子的状况,但这并不是对于现状的完全妥协,她还有着自己的“期望”:“现在只希望有一个好女孩,或许他能够改变吧”。

关于儿子爱情,事实上是有很多感动点的。电影就是以情人为忙碌的儿子远距离拍照,抓取儿子最动人的瞬间开始的。二人在路边摊上,点餐时,情人要求一碗不要放香菜和芹菜,但是老板的疏忽使得所有对于爱情充满向往的人都看到了爱情生活的甜蜜与幸福:原来儿子是不吃香菜和芹菜的,情人在小声抱怨的同时,将儿子碗中的芹菜和香菜挑入自己的碗中;而此前,儿子从包中拿出筷包、取出他们两人的筷子;以及情人将性感内裤装入肉松的罐子,并以佐餐为名义要儿子打开试试的细节都很能打动人。虽然是发生在两个男生之间,但是,有爱若此,性别差别还重要么?

办公室里儿子与同事的对话展示给我们的是这段爱情带给儿子的明显变化:“土芭剌”变“型男”。这一点从儿子对吴妈妈给他的买的老式内裤的不满也能看出。而女同事要求儿子晚上请喝咖啡的情节也告诉我们,我们的主人公并不是一个不招女孩子喜欢的人,或者说,我们的主人公还是有“女人缘”的,那么我们的导演让有“女人缘”的男生爱上另一个男生,我想他所强调应该是爱情的纯洁性。脱离了生殖意义的爱情才算得上是真正彻底的爱情吧。

当儿子挂念到妈妈而在于情人看来还很早的时候就要回家时,情人面对儿子在心里的矛盾冲突的压力下的不知所所和茫然时说“不管怎么样,我们一起面对”、“我会帮你”。这本身也是一种勇气,一种对于爱情的争取的努力。情人也的确这样做了:借着送照片的借口,谎称手机没电无法提前通知,而在晚饭时直接到家中拜访,让吴妈妈一点点认识自己,接受自己。这种举动虽然让儿子感到巨大的担心和惊恐,但我们还是看出了他的努力,努力想要帮助自己爱的人能够迈出对于内心安适的第一步。

让我们高兴的是,我们终于可以看到,在经历了姐姐归来、母女和好之后,儿子终于可以和情人一起到印度出差10天,而不用挂记家中无人妈妈的生活。最后姐姐说到:你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吧,但要记得给我们带礼物哦……这是语带双关的,不仅仅指生活中的旅行、工作中的出差,更指的是,在于爱情上忠于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快乐。但是这种幸福和快乐也不是独有的,独享的,在自己幸福快乐的同时,至少也要让家人知道,你是幸福快乐的,这样家人才不会担心,才不会有其他的想法。

对于爱情的追求,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见解;对于爱情故事的理解,每个人也都有各自不同的感悟。所以说,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个莎士比亚。但是我始终相信,即便是有一千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始终都是同一的,哪怕它是出现在两个同性之间。

 5 ) 艾草摇曳

冬夏恒久,一世温良。
在一个同志网站偶然看到这部电影的介绍,终究没有错过。
这是个淡淡的剧名。又是一部恰如其分的电影,剧名,演员的搭配,故事的情节,顺畅而自然。
 
剧中的他们,生活很美好吗?没有一个人是安然的,各有各的无奈:母亲能够逃脱自己年少的冲动,但是逃不过儿女们长大后温顺的反抗。儿女们爱着并呵护着母亲,但是却做了母亲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我们一直在顺着自己的轨迹前行,一旦偏途,引力除了来自于内心的执着,还来自于对这个规矩世界的反抗。

宋海本想逃避自己的性向,但是他没有办法逃避小凡。 他们俩孰攻孰受呢? 你会说,小凡很俊秀,他脸庞的棱角,他的眉眼,他的笑涡,都表明他是一个美少年,他的笑是那么明澈,藏不住他的乐观与他的体贴。他的顺从与他的俏皮,似乎在说他是一个受的地位;宋海呢,他是一个安静的男生,他也许也是一个软弱的人,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听话,要做一个符合大众评断的人。他们的爱情不轰烈,但是他们的生活却是我一直渴望的,我也渴望有这么一个知心的爱人。可以一起打闹与支持。可以一起面对最烦恼的问题一起承担。
他是体贴而又敏感的,他是温柔而忧郁的,他们没有互补,他们只是相似的两片叶子,风吹起时一片覆在另外一片之上。
同志间的感情似乎总是历久弥坚,本就不溶于社会,于是更懂得珍惜。

家人间的情感更为复杂。宋海也深知母亲的辛劳与不易,他无法直接的去反对这一切,抗拒这一切,他知道母亲想要的是什么,子孙满堂,颐养天年。他无法想象与母亲坦白后的情况——更何况他也不忍。宋海的姐姐已经是一个活的很洒脱的女人:她去法国留学;在未透露一点消息的情况下与黑人生下了女儿;孩子出生前即已和男友分手;一个人艰辛打拼拉扯孩子长大;她够独立,做的事情也够洒脱了——可是她终究要回来,她不是呆不下去,她只是想获得母亲的承认。“任何人我都可以不在乎,除了你。”
我们终究无法避开家庭的牵挂。每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学会去承担责任。

爱是去学会承担,爱是去承受痛苦,爱也是在达到别人心扉之前先坦呈自己。

艾草拍的调子很轻松,但是剧中的痛楚也是被我们所发现,所透析在自己身上。剧完,穿越了痛苦的生活,依旧淡淡而过。

我们未知能否如此。相似的都是困苦,不同的都是生活。只愿一切如好。


Ps:我总是被台湾电影中的老人逗笑。饮食男女中的梁伯母,海角七号中的茂伯,还有这次艾草中的老外婆,他们有着老人共同的那些毛病,他们有自己的执拗,爱猜疑,像个小孩一样要人哄骗。作为观者,看他们,感觉是如此的可爱,甚至于搞笑,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是烦腻这样的亲戚的。

 6 ) 艾草是母亲的名字

艾草是母亲的名字——

这是围绕一个母亲去叙事的故事:

是以一个早年也曾经是叛逆少女的中年母亲的视角去看待未婚产女的女儿和同性恋儿子而展开的、讨论当代家庭关系以及矛盾的社会背景的故事。

首先先说剪辑,本来因为拙劣的剪辑我是想给三星的,但是瑕不掩瑜,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所以私心多给一颗心。

剪辑放在现在来说确实十分一般,生硬的转场和基本没什么特色的调色看起来显得粗糙和低成本。

然后是摄影,摄影整体来说还是挺稳的,不过也就是这一个优点而已。由于看的是资源,所以画质挺渣的,让我看不到任何摄影技术和摄影美感,当然,我也是个三流的编导生,最没资格说摄影了。

说完前期和后期。

接着就要说剧本、演员演技、整体完成度了。

《艾草》的剧本给我的感觉就是很接地气。感觉台湾导演拍文艺片都很有感觉,很有家庭气息。故事整体给我的感觉就是平淡到极致 就连争吵都是轻声细语,台湾人说话真的很温柔!

故事以母亲(艾草)为主线,以儿子、女儿、阿嬷为副线。艾草和艾草的母亲、艾草和儿子、艾草和女儿。

艾草其实是个思想开明的女人,从她和自己母亲的几段对话都可以得知。不然她当年也不会和男人私奔;而她之所以会介意女儿没结婚生孩子则是因为她被世俗的眼光所牵绊,所以虽然她虽然生气最后还是接纳并疼爱着有黑人血统的孙女。

同样,儿子的性取向也曾经困扰她,但是她并没有任何怨言,只是默默接受。

不得不佩服这位母亲的开明,

试问多少母亲能做到完全体谅自己的孩子;

试问多少母亲能够做到该放手就放手,让孩子自由的高飞而不是让孩子变成自己要控制的机器,遵循自己规划的路线去走;

试问多少母亲能够做到不在乎世俗的眼光而接纳自己孩子的不同——记住,和别人不同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每个人都是不同基因组成的,这就是物种的多样性,正因如此生命才丰富多彩。

演员演技部分:

影片里每个人物塑造得都很立体、包括友情出演的演员——儿子的隐忍孝顺温柔体贴、女儿的倔强和坚强、阿嬷的刻薄封建爱面子典型的“刀子嘴刀子心”、艾草的大度 低调 善解人意以及地铁客串路人甲的阿姨刻画出的也栩栩如生,这个路人甲看似微不足道,其实导演想刻画主题——

【关于这个社会的偏见对家庭的影响】

其实这个电影已经有些年代感了,可是电影里体现的主题却一直没有过时。生而为人,即使是普通人,存在于在这个社会里,永远无法避免来自社会的偏见自己家庭的压力。更何况是特殊群体,比如性少数 比如未婚妈妈……他们面对的偏见和歧视,只会更多。

 短评

我觉得很写实,不管怎么来说,公视还是肯好好拍电视的。

5分钟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推荐

超乎意料地喜欢。没想到竟然还是真人真事改编的,难怪整个故事那么的写实化。 无论是戏剧张力,还是人物描写,都很到位,不过那个“视财和名如命”的阿嬷有些让我讨厌。这个故事要是拍成院线电影,只需要更加电影化的镜头语言就足够了,因为剧本本身真的挺出彩的!至于结局,感觉太过于点到为止了!

8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我觉得艾草的好,就在点到即止,说的不满。天水围日夜也是如此。

11分钟前
  • 少年夏不安
  • 力荐

这部电影最大的好,在于真实。对白、表情、行为,於我心有戚戚焉。没有大起大落的高潮,细节之处打动人

13分钟前
  • 雨夜飞行
  • 力荐

画面太没诚意了 呃 其实这不是重点 我后来才知道艾草这么美一名原来就是我们家在门上插着用来熏蚊子的那玩意= = 呃 其实这也不是重点

14分钟前
  • 人可
  • 还行

好温情。全片那么平淡,可是一点都不无聊,可见功夫。不知在哪看到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真好。连着看了2部小莫哥哥的戏,帅也够帅了演技也够好了,附加声音还那么好听,怎么就没红呢?

19分钟前
  • 水の淡岚
  • 力荐

莫子仪真好看~

23分钟前
  • 亂馬2/1
  • 推荐

整个片子的感觉,就像是侯孝贤的故乡+蔡明亮的人物+李安的情感,浓浓台味,细细基情……

27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艾草,風中勁草,在路邊生長,生命力特強;温馨的电影,伟大的母亲,温暖的家庭。。。

32分钟前
  • 蒜 | BOY A 🌈
  • 力荐

人与人之间永远都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也就永远都不存在真正的交际成功。思想与观念的碰撞,唯一妥善的方法只有彼此不断地磨合,尝试理解然后选择一个点去连接彼此。电影简单质朴,感情抓得很到位,高EQ永远要比高IQ重要。“你说什么都有道理,我就一定要接受么?”

36分钟前
  • 某J。624
  • 推荐

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会相处多久,也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3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很喜欢这个妈妈

39分钟前
  • 寓意
  • 力荐

莫子仪很帅

44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正中穴位。前面一团糟,我却笑;后面很美好,我却想哭。

46分钟前
  • 肖浑
  • 力荐

虽然谁都没做错,但现实是妈妈必须要更坚强内心更强大才能应付外在的流言蜚语。妈妈很不容易,正如她说的:“你做什么事情都有道理,我就一定要接受吗?”万恶之源难道不是艾草的妈妈吗?是我最讨厌的一类父母了…张口闭口谈钱,贪小便宜,道德绑架,对孩子的生活指手画脚,虽然做了一点喜剧处理,但真的很窒息。还有,亲爱的房客是你吗?

51分钟前
  • DONT_BOTHER
  • 还行

什么都瞒不过母亲。

56分钟前
  • mOco
  • 推荐

两个男孩真是养眼,一个乖巧一个孝顺,互相的宠爱简直甜到人心里去了。公视剧毕竟不比电影,节奏慢了,表演拖了,但三代人的亲情和拉扯还是很到位。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不能不说老祖宗还是有大智慧的。看不懂不要紧,放下即实地...

6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慢慢來。至少你沒有逃避你的性向。」   「曾經有想過,可是我沒有辦法逃避你。」

1小时前
  • keta
  • 力荐

母亲二字的重量。

1小时前
  • asfishinwater
  • 力荐

——妈,你知道了——你们都是我生的,有什么事我会不知道,我能怎么办,塞回去再生一次吗?每一位母亲都带着一身的铠甲,而孩子就是她的软肋。

1小时前
  • 天马星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