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

HD

主演:果靖霖,徐筠,袁隆平,翟乃社,曹艳艳,霍青,曹秋根,张论,王振,克里斯蒂·夏普洛,王春庭,刘阿晶,赵楠,吴可依,邵胜杰,王俊忠,匡新立,刘佳鹏,严菊芳,王希里

类型:电影地区:内地语言:普通话年份:200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袁隆平 剧照 NO.1袁隆平 剧照 NO.2袁隆平 剧照 NO.3袁隆平 剧照 NO.4袁隆平 剧照 NO.5袁隆平 剧照 NO.6袁隆平 剧照 NO.13袁隆平 剧照 NO.14袁隆平 剧照 NO.15袁隆平 剧照 NO.16袁隆平 剧照 NO.17袁隆平 剧照 NO.18袁隆平 剧照 NO.19袁隆平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那株稻,那个人。

总有一株稻,鹤立鸡群;总有一个人,光照春秋。电影里包含了袁老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看着总忍不住泪流。若问村中老人,你们知道几个村外的人名,他们会说:毛主席,还有那个杂交水稻的袁隆平。天哪,村中老人文盲居多,居然时刻记得袁隆平!因为一个让我们有饭吃,一个让我们吃的饱!记住他们就是记住自己的良心……那株稻,那个人,好美。

 2 ) 《袁隆平》观影

电影讲述了袁老在国家缺粮饥荒的年代从事杂交水稻的研究,并最终成功培育出了亩产千斤的杂交水稻。

由于当时现有水稻产量不足,国家急需高产水稻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袁老临危受命,从事高产杂交水稻的研究。一开始袁老在稻田中发现一株高产的天然杂交水稻,袁老对它悉心照料,满怀希望与期待的看着它长大。可是在其培育出的后代中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状况,并没有实现高产。果然,成功没有那么简单。所以炎炎烈日之下,袁老的身影继续出现在实验田中,实验田见证了袁老为了高产水稻付出的汗水与心血。加之在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的年代,研究杂交水稻除了技术上的难题和身体的劳累之外,还有革命斗争的阻挠。比较好的就是袁老关于水稻雄性不育株的研究成果受到领导的重视,所以在文革期间受到了“特殊”的保护,不过想一想也知道,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要想认真从事科学研究阻力重重,危险不断,保护都是有限的。

在用了10年的研究时间后,袁老还是没能给出让人信服的成果,所以对袁老的各种怀疑与不信任也随之而来,毕竟研究需要消耗国家的研究经费与资源。可是袁老铁了心要研制出高产水稻,他对大饥荒的情景刻骨铭心,他要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于是,袁老整天与水稻、种子、实验田、泥水为伴,继续为了杂交水稻的培育呕心沥血。

为了高产杂交水稻的培育,袁老来到远离家乡的海南从事研究,如此也就不能好好陪伴家人,履行自己作为儿子、丈夫或是父亲的责任,不能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天伦之乐。甚至在父亲去世之时,袁老都不能送父亲一程,父亲去世的消息也是之后才知道的。为了不影响袁老的研究,父亲离世之前,说了他去世所有的亲戚都要来,袁隆平不能来,可是在这种时刻,有哪位父亲不想自己的儿子半伴在左右呢。正所谓忠孝难两全,为了对国家、对人民的大忠,袁老甚至都没有机会完成自己对为父亲的养老送终孝。

最终,袁老成功的培育出了亩产千斤的杂交水稻,为国家、为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让全世界多少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一路走来,袁老确实不易,他付出了太多太多,承受了种种艰辛,也遭受了他人不断的怀疑与嘲笑。可是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是他的愿望,是他热衷的事业,也是他的执着追求,只要在稻田里他心里就美啊。

真的特别佩服那个年代袁老他们这样的人,他们对国家、对人民充满了热爱,为了国家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他们甘心吃苦受累,在艰苦危险的岗位上从事着自己的工作。只要国家有需要,他们就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心中的满腔热血,与困难不屈的斗争着实震撼着这个时代的我们。

现在袁老以91岁的高龄离我们而去,国士无双,袁老千古。希望袁老能够在天堂见证明天更美好的中国!

 3 ) 历经艰辛

很多时候,我们不缺袁隆平这样的心,但缺少坚持的动力,毕竟,生活很大,不只有学术和科研,不只有理性和初心,包括影片中他的同事的选择也是如此。

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的黎平县,重峦叠嶂、山水相连,自古以来当地先民们以农耕为生,很难改变贫困状况。 杨正熙和乡亲们通过不懈努力,让家乡古老的农耕文化焕发了新的生机,让乡愁不再是回忆,也让家乡逐渐摆脱了贫困。 杨正熙是30年前从洋洞村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我想读书,我老爸是绝对没有任何说的,就是帮我读……别人养两头牛,他要养四头牛,别个养两头猪他要养六头猪。”杨正熙说,父亲告诉他不要像父辈一样,跟着牛屁股,一辈子就是耕田。 远离贫穷的故乡,曾经是杨正熙的父亲对他最大的期待,也是杨正熙最初的人生梦想。1994年杨正熙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当地林业局上班,正式跳出农门;7年后,他被任命为林业局副局长,之后又相继担任黎平县一个乡镇的镇长……20年间,杨正熙实现了父亲的期待。但在这20年里,他也忧心地看到故乡的改变——古老的农耕文明正在消失,乡愁渐渐成了人们的一种记忆。 “我们去到某个村庄,头一年去,我们品尝某个品种的农作物做出来的食品,感觉那才是我们小时候的味道。但第二年再去,发现这个品种没有了。”杨正熙说,他想把这些当地的品种传承下去,把好东西也留给后代。因此,杨正熙决定开始搜集保存当地一些正在消失的农业物种。 每一颗种子都有它独特的基因和价值,是人类先民的智慧结晶。为了能把这些种子保留和传承下来,杨正熙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惊讶的决定。2012年,他辞去了乡镇职务,当了一名温的“科技待派员”,开始专门在黎平县各乡镇收集农家物形。在他主持建成的黎平县种子博物馆里,我们见到了很多黔东南地区独有的稻种。3年时间里,杨正熙收集了近200个农业物

其中土生的稻谷品种就有60多种,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杨正熙发现,要留住乡愁,除了收集保护物种,更重要的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同时帮助农民致富。他主动向县申请,回到洋洞村,成立了村民入股、集体分红的“有牛农业合作社”,在他找到的200多个农业物种中优选了6个稻谷品种,让合作社的农民以生态农业方式进行种植,并利用互联网平台帮助乡亲们实现有机农作物的价值销售,实现农民增收。 “有了牛,牛粪用到田里,稻子和鱼长得好。稻田里的鱼和鸭子都能把杂草和水稻病虫害除掉。鱼和鸭子又都能成为收益的一部分。”在杨正熙的倡导下,洋洞村恢复了牛、稻、鱼、鸭共生共养的循环生态农业模式,恢复了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让青山绿水重新焕发了生机。 “以前稻米100斤110块,现在要400块了。”洋洞村村民表示,虽然用传统的方式耕种相对比较辛苦,但是这样更健康,稻谷卖的价格也高。在杨正熙的带领下,洋洞村有上千户农民加入了“有牛农业合作社”。每年春耕季节,千牛同耕的生态农业景象让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洋洞村的牛棚客栈和乡村旅游也成为一个农民创收的新亮点。 杨正熙说,他相信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和正在追逐的梦想,也应该是父亲那代人的心愿和梦想。“我从这里长大,从这里出去……不是一个人想逃离贫困的故乡,而是想让故乡一起逃离贫困。”

 4 ) 科技源于精神

明白了,我们祖先搞不成的事,我们也搞不成,外国专家同行研究不出来的,我们也研究不出来。从你们的谆谆教诲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放弃。那我很想问问,那要我们这些学农业的干什么?我们就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爬不就行了?我不管你们怎么想,但是作为一个学农业的人,我觉得我有权利也有义务,让这个地球有限的土地,收获更多的粮食,让人类远离饥饿。我永远忘不了三年自然灾害,刻骨铭心。我从那会才真正理解到,什么叫饥饿是人类最大的敌人。饥饿可以使人类失去和平、安全,过去如此、现在也如此。

 5 ) 借电影《袁隆平》分析举国体制下的人才成长,盘点相关作品25部

2009.袁隆平 9.0 经历过饥荒更懂粮食的来之不易 年复一年的实验失败 低调谦逊奋斗终身 说英语拉小提琴游泳冠军 非常多的金玉良言 内容扎实还原度很高 数次闪回文革中的遭遇 挠头太可爱太真实

这片子一点也不主旋律,更像是控诉。一上来就是亩产万斤和随之而来的大饥荒,在十年期间被当成反动学术权威,砸烂了搞实验的坛坛罐罐。不仅专家们一再对他恶语相向,甚至还有人把他田里的禾苗通通割掉。90分钟的片子,主要讲他在发现了天然优质稻后,整整十年一事无成,到70分钟面临着停拨经费撤销项目,80分钟是全国专家的批斗会,说他成功实现了稻草大丰收。尤其当他被赦免不用挨批斗的时候,老婆倒水的手都在发抖。看的时候我就在想,就算王童拍的禁片,手法也不过如此。

不过毕竟他成功了,背后是有道理的。真正该感谢的是谁?应该是举国体制下的一言堂。因为领导一个人说了算,所以才能力排众议支持他。在成功之前所有的舆论全反对他,说他搞的是人和猴子的杂交,如果要走正规合法的程序,他的项目被枪毙十次都不嫌多。片子里他说撤销了项目自己也要单干,这话不靠谱,没有单位的介绍信,你怎么能拿到国营农场的试验田?所以说恰恰是举国体制成就了袁隆平,没有这个体制他还真成不了事。

因为杂交水稻这事,全世界的专家都在搞,但是你做一次实验要等一年,周期太长。没有资本能承受漫长的失败,所以国外的专家全都半途而废。而举国体制之下,领导之所以能力排众议支持他,还是被他的诚意打动了。一个没有任何关系的素人,脾气又臭又硬,出身还是国民党反动派,但是他能一条道走到黑,没人能比他付出更多。所以领导真的不是随便支持他,因为真的看出来,他就是那个离成功最近的人。所以他才能在一事无成的状态下,得到了领导整整十年的支持和包容。这事在资本主导的商业社会里,真的不可能。

还有一点,按照商业社会的资本逻辑,要追求利润最大化,所以不可能像他这样推广全世界造福全人类,更不可能去培养各个国家的人才。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得到那么多荣誉,甚至有一颗星星以他命名,当之无愧。然而他的操守德行之所以能发扬光大,也和举国体制密切相关。这个体制里,一旦取得了重大成绩,你就是老大,就有了话事权,你想造福人类才能够做得到。而如果是商业体制,对不起资本说了算,你可以享受你的版税专利费,但是运营的事你插不上手,美其名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就算你是董事长也没戏,乔布斯也曾经被淘汰出局。

最后要说的是,他为什么能在举国体制里得到成功?绝不是靠运气,没有运气能支持你扛下整整十年的失败。他靠的是一直在和这个体制博弈,片子里一直有这条暗线,只是没有明说。因为中国经历了饥荒,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所以我要解决你们最关切的重大问题,支不支持我随便你。所谓知识分子的风骨,不是要和上面唱对台戏,而是要投其所好全力以赴,甚至敢于摆出死谏的架势,故意说你撤销了项目我也要一个人单干,这就给领导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这个领域还没人成功,但是他的决心比所有人都强,所以他应该最有可能带来突破。然后你细品片子的脉络,从一开始领导就点名支持他,要挨批斗了出面解救他,准备撤销项目还问他有多大成功的把握,到最后全国专家批斗会上,领导说我是专程来听你讲的,真是处处都在给他留台阶呀。凭什么领导就像被洗脑了一样迷信你袁隆平?说明你博弈的路走对了!

贾谊说,非才难,所以自用者实难,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说千里马最重要的素质,就是要得到伯乐的信任,两手空空就能让领导觉得你行,你比别的所有人都更接近成功。撤销项目时是最危险的,所有人都说你不行,你又拿不出任何证据来为自己辩护,所以领导召见他就是不去,口口声声说实验在重要关头。结果反而钓起了领导的胃口,亲自带专家来海南看他,这一下就反客为主了嘛。其实他每一次跟领导说的,都是实验在重要关头,就差眼前这一哆嗦,就有可能取得天大的成果。所以领导咬着牙,支持他哆嗦了一次又一次,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袁隆平。

今天这个举国体制越来越强化了,加强监管是大势所趋。那么如何在这样的体制中成就自己?你就必须学会博弈。希望袁隆平的故事能对你有所启发,也欢迎朋友们来信讨论博弈中的具体问题。

下面梳理一下关于举国体制中人才成长的电影。

1981.假如我是真的 8.3 沙叶新编 政治黑幽人性 金马影片剧本 知青版钦差大臣 为了返城冒充高干子弟 针砭时弊讽刺特权 底层的走投无路非常令人心酸 那套荒诞系统今天更变本加厉 谭咏麟金马影弟

1985.黑炮事件 8.3 黑幽 真实再现党委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荒唐可笑无奈低效繁冗 超前于时代也高于时代 太中国太好笑太心酸 体制烂到骨子里 直接打党委的脸 知识分子从古到今都是杯具

1986.老井 7.9 吕丽萍 郑义小说改 厚重的地方打井史 上升至民族苦难 农村原始蒙昧又坚韧顽强的精神 文明封建中夹缝生存 爱情生活两难满是时代烙印 张艺谋东京影弟用生命演戏

1991.棋王 7.8 嫁接阿城张系国的小说 不同时空平行交错 谴责极权又批判市场 反思文革开毛的天窗 各种神来之笔政治隐喻 把疯狂年代表现得淋漓尽致 罗大佑原声无比强大 梁家辉至臻化境

1994.背靠背,脸对脸 9.4 政治人性 官场教学片 事业单位百态各种勾心斗角 玲珑剔透的人情世故 绵延不绝的官场丑态 阶层固化使底层不可能向上流动 说透了中国人的处事哲学 牛振华演技绝了

1995.混在北京 7.7 环环相扣的小社会带有很强时代烙印 筒子楼的家长里短 出版社的尔虞我诈 大社会的物欲横流 知识分子的辛酸无奈 浓浓的90年代味 人物刻画饱满真诚 剧雪颜值气质绝了

2007.我的教师生涯 7.4 秦海璐 为师者萧索一生 梁家辉下放农村命运坎坷的乡村教师 平静中透露坚毅 小人物映衬大背景解读时代变迁 自生自灭无人理解绝对孤独 却有着触动人心的力量

2008.潮人 8.1 俄 爱情青春 50年代苏联的颜色革命 用奇装异服对抗统一制服 用纵情歌舞对抗激昂合唱 五彩缤纷的抗争更显动人 调度美术极为出色 党代会的社会主义rap好燃

2009.最后的舞者 7.9 澳 陈冲 中国首例叛逃舞蹈家李存信 追求自由实现个人价值是艺术家的生存底线 精神盛宴视觉享受 很用心很感动 任何为意识形态所用的都不是真正的艺术

2009.天那边 7.3 支教 质朴感人画面很美 师范专业必看 清新淳朴意味深长 热情易退旧貌难改 志愿者也为山区带来了烦恼 很轻的镜头很重的主题 非常有诚意

2011.冒牌教练 6.6 俄 米拉·乔沃维奇 喜剧爱情励志 儿童版少林足球 惊艳 彪悍从孩子抓起 画面感爆屏 温暖明亮有趣新颖 召集流浪儿勇夺全国足球冠军

2011.维索茨基:生而无憾 7.2 俄 传记 家喻户晓的大师级歌手 一场死而重生的奇妙旅程 毒品注射过量导致短暂死亡 忏悔让窃听的秘密警察感动 充满生活化的细节和私人化的往事 诗歌一样的对白

2012.钱学森 7.1 第一代科学家千辛万苦创造奇迹 刻意忽略了一些事实 感慨那些热血归国晚景凄凉的理想主义爱国者 很多细节表现人物 陈坤在精神上贴近原型 挺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2013.中国合伙人 7.8 陈可辛导 青春 新东方创业史 献给资本的赞美诗 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 充满诗意浪漫理想主义的年代戛然而止 土鳖黄晓明演技爆表 邓超装成功人士范神还原

2014.危楼愚夫 8.4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改 将社会比作危楼 一个晚上的浮世绘放大了人性的破败不堪 从上到下都烂透了 危机公关变成了杀人灭口 将俄罗斯的政治体制黑的体无完肤

2015.女狙击手 7.5 俄 传记爱情 二战苏军第一狙击手 战争里最残忍的不是死亡而是活着 身边你爱的爱你的都因你而死 你甚至没时间悲伤 女主清纯清澈 群像特写令人动容

2017.绝杀慕尼黑 8.2 俄 真实改 篮球打成了拳击赛 苏联最后3秒逆转胜美国 还原各种细节几乎等于直播 各种山穷水尽峰回路转 惊天逆袭逼真震撼 还原了苏联运动员参与叛逃走私和慕尼黑惨案

2017.伊卡洛斯 8.4 奥斯卡纪录片 奥运史上最大的禁药丑闻 俄版斯诺登 禁药主任揭露体坛用药 展示俄罗斯兴奋剂服用的举国体制 将矛头直指普京 马家军的药害人队员们凄惨至今

2018.红雀 6.4 悬疑犯罪 普京曾经代表苏联开妓院用色情控制欧洲 取材中情局档案 集权国家对个人洗脑 操控与反操控的角逐 凝重冷峻不疾不徐很有分寸 大尺度的血星场景很带感 大表姐精湛的演绎

2018.花滑女王 6.8 俄 爱情歌舞 冰刀上的芭蕾 强大残酷的竞技 古典童话突变为自由奔放随性的街头风 无比乐观崇尚自由超级治愈 战斗民族的时代最强音 要有一直战斗下去的勇气

2018.李保国 7.5 农业教授奉献太行山带领农民托贫 田间地头坚守35年 贫困贫在人心目光短浅 不要想着爬多高而要想着根扎多深 情感细腻人物立体 搞笑与感人并存 细节非常动人 林永健演技自然

2019.攀登者 6.1 真实改 国人登顶珠峰的历史 山高人为峰 各种困难都是战士用鲜血解决的 场面惊险刺激 特效登峰造极 感情细腻生动直戳泪点 章子怡眉眼之间全是戏

2020.卡拉什尼科夫 7.2 俄 战争 AK47的发明人 没上过学不会画图的天才设计师 失败中不断得到周围的信任鼓励 越简洁越实用 一代神枪改变了世界轻武器的格局 感情简单真挚配乐生动流畅

2020.夺冠 7.3 陈可辛导 30年来女排背后的心酸不易 对体育精神的终极追求 拍出了两个时代的碰撞 情绪饱满泪点一环扣一环 平行剪辑淋漓畅快 80年代质感复原到位 巩俐的表演精准立体

2021.草原上的萨日朗 福贫充满艰辛 种药材难以得到村民的信任 困难是一点点磨掉的 韧性与坚持是基层干部最重要的品质 充满生活气息 方青卓特别贴近原型

上面的内容来自于我给几万部电影做的标签,查豆瓣短评用70个字概括一部电影的优点,相当于豆瓣的浓缩版,目的是让人在一分钟内对作品的亮点一目了然。欢迎朋友们帮我一起完善这个标签系统,作为回报,一是可以按照任何关键词给你查找相关电影,二是可以提供一些其他的资料,比如袁隆平先生的资料27种:

 6 ) 记录一段值得回味的台词—千万不要浪费!

明白了,我们祖先搞不成的事,我们也搞不成,外国专家同行研究不出来的,我们也研究不出来。从你们的谆谆教诲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放弃。那我很想问问,那要我们这些学农业的干什么?我们就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爬不就行了?我不管你们怎么想,但是作为一个学农业的人,我觉得我有权利也有义务,让这个地球有限的土地,收获更多的粮食,让人类远离饥饿。我永远忘不了三年自然灾害,刻骨铭心。我从那会才真正理解到,什么叫饥饿是人类最大的敌人。饥饿可以使人类失去和平、安全,过去如此、现在也如此。

 短评

评分一夜之间涨了,不是为电影,是为了敬爱的老爷子

7分钟前
  • 阿纳内
  • 力荐

今天袁老走了,看个电影纪念他

11分钟前
  • welkin
  • 力荐

一辈子做科研做得实在,先生一路走好!

13分钟前
  • 大頭皮鞋
  • 力荐

大方向上倒是问题不大,但为了突出袁隆平的形象,影片的一些处理颇需商榷,甚至有含沙射影之嫌,比如1970年由湖南省进而席卷全国的大协作,因为涉及到文化Revolution以及江西颜龙安、广西张先程等等很多人的贡献,在电影中硬是被拍成了协作组集体看热闹甚至拖后腿。

17分钟前
  • 申酌长怀
  • 推荐

袁老值得一部更好的传记电影,希望能给安排上。

19分钟前
  • 璐尔北
  • 推荐

C6

23分钟前
  • 东哥
  • 很差

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今天逝世了(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为此而观看这部同名传记片纪念一下:袁隆平爷爷是我从小就知道并尊敬的中国科学家之一,但就电影拍摄制作而言,个人不太满意,感觉配不上《袁隆平》这个片名。并非音乐人物传记片,却选择用交响乐团表演的镜头画面转场,不搭;模糊剧情时间线,再加上人物妆容变化有限,会使不太了解其生平的观众对相关事件发生时间点的认知不明不白甚至产生误解,也体现不出长年没明显研究成果依然坚持不懈、决不放弃的艰难;最后来之不易的成功也就用轻描淡写的少数情节以及字幕交代,呃,莫名其妙?……整体拍得有些“流水账”,不过其生平故事的切入点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大跃进时代倒是让我有点意外……结尾「袁隆平」爷爷现身出演自己是本片的亮点!

28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袁爷爷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所描述的那种个人与世界达到全方位和谐的“自我实现者”。

29分钟前
  • 东门捷径小V
  • 力荐

我父母后来也在广西农垦系统干了很多年,这也是需要沉得住气的一门笨学科,年复一年的实验,失败,再实验,再失败......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成功也没有荣誉,有的只是默默的奉献.........

31分钟前
  • 摩诃曼珠沙华
  • 力荐

袁隆平是坚韧而执着的。在探索杂交水稻的这条路上,他遭遇过太多太多的困难,遇到过太多太多次的失败,可他始终没有放弃。

32分钟前
  • 多啦【A】梦
  • 力荐

诶。有点太神化了的说~但是看到什么孟德尔啊测交啊什么的感觉又回到了高中哈哈哈。还有么就是诶励志精神还是挺感人的

36分钟前
  • 林浦东
  • 推荐

有些电影是为艺术而艺术的,类似小说,当然要用严苛的眼光去对待,如《信条》;有些电影主要是为了记录和致敬,类似史传,不妨在技术层面稍作让步。从前个角度而言,本片四星,从后个角度而言,五星毫不为过。

37分钟前
  • 西北有高楼
  • 力荐

袁隆平院士去世了,我们湖南这边家乡人民都表现得格外不舍,格外难以接受。有很多人留在湘雅附一医院门口敬献鲜花。🌹

41分钟前
  • 黑色大丽花
  • 力荐

民以食为天。很好的片子,看得流泪。有的人走了,但他会永远留在我们心里。怀念袁隆平先生💐

42分钟前
  • Ciel4
  • 力荐

有些人伟大的让人觉得他们没有生老病死2021522缅怀

45分钟前
  • 食爱少女·圆子
  • 力荐

作为主旋律,算是不错的献礼电影。。。

46分钟前
  • tikey
  • 推荐

贫嘴袁隆平的奋斗生活,这个袁隆平十分可爱。电影中的水稻充满各种不孕不育的问题,需要寻找“种稻”来达到交配的目的。

49分钟前
  • 波西米亚人
  • 推荐

游泳小提琴文武双全师生恋爱情事业双丰收,一生只做一件事,为亿万人民带来福祉的袁老一路走好~~

53分钟前
  • Lucy_yu
  • 力荐

袁隆平院士千古!

56分钟前
  • 芥子书屋
  • 力荐

转:德配天地,独步当世,是为国士!无双!清白守节,泽被苍生,是为国士!无双!立志及众,慕者如云,是为国士!无双!学勤好问,教诲不倦,是为国士!无双!彰而弗显,功而弗居,是为国士!无双!

58分钟前
  • 天天盒饭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