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者

HD

主演:塔哈·拉希姆,尼尔斯·阿贺斯图普,阿德尔·本谢里夫,Hichem,Yacoubi,Reda,Kateb,莱拉·贝蒂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09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预言者 剧照 NO.1预言者 剧照 NO.2预言者 剧照 NO.3预言者 剧照 NO.4预言者 剧照 NO.5预言者 剧照 NO.6预言者 剧照 NO.13预言者 剧照 NO.14预言者 剧照 NO.15预言者 剧照 NO.16预言者 剧照 NO.17预言者 剧照 NO.18预言者 剧照 NO.19预言者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预言者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青年马利克(Tahar Rahim 饰)因参与犯罪活动被判刑六年,在监狱里,他很快因自己的一半阿拉伯血统被科西嘉帮派领袖卢西亚尼(Niels Arestrup 饰)注意,后者强逼马利克刺杀一名阿拉伯犯人,马利克完成了任务,在监狱生涯中得到卢西亚尼帮派的保护。一年后监狱转移部分科西嘉犯人,卢西亚尼势力大减,视学会了科西嘉语的马利克为眼耳,同时马利克在监狱学校中补习不辍,不久马利克得到白天外出工作的机会,借助监狱中获得的关系,马利克涉足大麻生意,获利颇丰,并逐渐挣脱卢西亚尼的控制自立门户……本片获2009年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纳粹二战工程第二季无耻之徒(美版)第五季拉斯维加斯 第五季人间有味山河鲜第二季剃头匠黑侠2(粤语版)漩涡:主权的曙光逃出桂河灵异女仆 第四季正义梦中情人绝色春城凉小姐的璀璨热恋弑君者2022索拉之家红色山丘罢工1947死神来了5春之幻流氓师姐印第安·豪斯黑色皮革手册露西亚之后街头俏妞美人遇东京物语山海蓝图爱,不爱帝国时代魔女宅急便真人版我的美好人生韩文哲的黑匣子评论一百零八血仇神农尺圣斗士星矢真人版艾菲·格蕾卧底女友在我回心转意前女子监狱第四季

 长篇影评

 1 ) 《Un prophète[预言者]》监狱教育

http://axinlove.com/2009/09/a-prophet/

《Un prophète[预言者]》监狱教育
by @xinl.ve 090928

2009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得主(见存档)。

法国人把荣誉给了自己国家的影片,只能说是胳膊肘子往里拐了。《Un prophète[预言者]》仅仅只是一部黑帮电影,无关于深刻的情感或极端状况的美,也没有任何道德教化的用意,平平常常地讲诉一个少年如何在监狱里成长为一个黑帮头目。

文明世界的监狱目的单纯,就是惩戒恶行。专政主义的监狱还妄想改造犯人,往往=适得其反。监狱,一个封闭的世界,囚徒之间的交流只会让犯罪的技法和避免被捕的经验得以蔓延开来,根本不用去指望什么改造犯人。依赖监狱教育,本片的主人公Malik el Djebena,基本算是文盲的青年,变成一个在监狱内外都呼风唤雨的老大。

赞美或者宣扬黑社会的兄弟义气,《Un prophète[预言者]》并没有太过明显的立场。从导演Jacques Audiard对待Malik的态度来看,没有给Malik更多的道德品质以获得观众的认可。在一开始就把主人公推向了犯罪的深渊,未来Malik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生存,为了生活得更好的本能挣扎与自救—-这样的状况和常人在监狱之外的社会又何其相像。

士可杀不可辱,Reyeb对Malik提出了吹喇叭的要求,后者难道就可以怒发冲冠要了对方的命么?因果关系如此简单,电影也就没有太多可言。

刚进监狱的19岁青年Malik,不杀了Reyeb,监狱里的狱霸Cesar Luciani就会要了他的命。求助狱警的路被只手遮天的Luciani堵死,指望没有任何出路的Malik选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未免太过理想。饥馑年代之所以有人吃人的惨剧,不过是为了生存,Malik要杀死陌不相识的一个人也是无奈。观众在这时就陷入了道德的困境,看着年轻的Malik,希望他能有更好的未来,却又不希望他手染鲜血。为了进一步加强困境,Jacques Audiard又有意加上了Reyeb教导Malik的一番言语,“在监狱里看书、识字,选择一份工作等”。可能的发展方向是Reyeb成为类似《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肖申克的救赎]》里Morgan Freeman饰演的Red—-年轻人的精神导师。导演选择让Malik割断了Reyeb的动脉,观众陷入了茫然,没有了合适的角度去看待Malik。

Malik走出了第一步后,逐渐熟稔游戏规则和手段,慢慢发展和维护自己的势力,随着在监狱里的阅历增加,变得“成熟”。如此安排,是电影浪漫手段的安排。在其中,观众体验到了“成长”的乐趣,也看到了监狱小社会里种种奇诡的情节。但,种下的恶和困境依然没有解除,隐隐中,Malik要有悲剧的结局。逼迫Malik杀人,永远也洗不清罪孽的黑手,Cesar Luciani培养了Malik,也覆灭于Malik之手,“种瓜得瓜”的结局。

好坏难分的Reyeb则成为描写Malik精神困境的表象。以鬼魂形式生活在Malik的世界,当Malik每每处于人性的挣扎之中时,便出现,希冀Malik保留一些善的品质。然而困境却不是靠道德就能解决,聪明、冷酷,并具有破釜沉舟勇气的Malik,手段越发凌厉,也就在罪恶中越陷越深。用来解决观众道德困境的悲剧结局,被安排在了Malik的同伙身上,是因为Malik的状况已经尾大不掉,导演也不知道如何收拾、结束。于是,六年刑满,带着监狱教育后取得的黑社会势力,Malik一派老大摸样出狱,未来并不明朗。

帮助文档:
Cesar Luciani是科西嘉匪帮[Corsican Gang],科西嘉岛则是原来热那亚商业国出卖给法国的岛屿,岛上的居民通用法语和意大利,Luciani的名字也可见意大利的影响。拿破仑出生于科西嘉岛。

A.Prophet.2009.SUBBED.DVDSCR.XviD-BeStDivX

 2 ) 少年刀手

      接近写实风格的一部监狱片,对监狱内部的腐败刻画得比较深刻,地下秩序虽然耳闻已久,但当从屏幕上亲眼见到,还是觉得有些不寒而栗,难怪早就听人说过,在国内,有一些事是普通人绝对不可以做的,其中之一就是坐牢,屏幕之上的监狱生活已经如此让人恐惧了,更不要去真正触及到那真实的地下秩序之中了,那将是绝对不会像《越狱》等作品表现的那么浪漫。。。
    虽然影片比较出色,可惜两个半小时的片长和大量的政治,种族因素,再加上乏味,让人昏昏欲睡的法语,很难让人对此片整个放映过程中一直保持着高度集中的精神。。。
    男主法国年轻演员塔哈·拉希姆表现非常抢眼,很多段都需要他一个人的独角戏来撑起整个场面和气氛,任务完成的非常出色,而且表现很成熟,丝毫不像一位影坛新人。在第22届欧洲电影节上,他凭借本片获得最佳男主角奖,多少弥补了戛纳没有得到该奖项的遗憾。。。

 3 ) 愣头青的法国监狱6年成长史

19岁青年马利克(Tahar Rahim 饰)因参与犯罪活动被判刑六年,在监狱里,他很快因自己的一半阿拉伯血统被监狱里囚犯最大势力科西嘉帮派领袖卢西亚尼(Niels Arestrup 饰)注意,后者强逼马利克刺杀一名阿拉伯犯人,马利克完成了任务,在监狱生涯中得到卢西亚尼帮派的保护,但科西嘉人依旧嘲笑他愚蠢的阿拉伯血统,而阿拉伯人则说他是科西嘉人的走狗。一年后监狱转移部分科西嘉犯人,卢西亚尼势力大减,视学会了科西嘉语的马利克为眼耳,同时马利克在监狱学校中补习不辍,学习外语。三年后马利克在卢西亚的帮助下获得假释,得到白天外出工作的机会。马利克在帮卢西亚尼干活的同时,借助监狱中获得的关系涉足大麻生意,获利颇丰,他亲近监狱中的阿拉伯人帮派,最终挣脱了卢西亚尼的控制,出狱当天就有小弟开着三辆车跟着。
“如果没人罩着,你以为自己能活着出狱吗?”
嘴里含刀片是门技术活。
多学几门外语是何等的重要,正是马利克明锐的观察力和精通三种语言使他能成功周旋于各帮派之间培养自己的势力。
法国黑帮老大即使在监狱里一样如鱼得水,呼风唤雨,就是监狱长也只能俯首称臣。
两个半小时的片长觉得冗长了,精彩度不够,更像是纪录片。
本片获2009年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2010年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4 ) 40年后法国的国名--FRANCISTAN(法兰西斯坦)

不要认为我在胡说,去看看现在的马赛好了---一个几乎100%的阿拉伯/非洲黑人组成的非洲城市,本土法国人都搬到了马赛城外的AXIS。巴黎也是一样,除了那些标志性的,地价非常高的街区仍然保持了老巴黎的影子。城市边缘的普通人生活的街区已经被非洲裔的居住区分割包围得越来越小。

在西方特别是法国,种族一体和我国的坚持XXX的领导一样,是一个绝对需要政治正确的话题。当人人沉默时,我们在巴黎和马赛看到了什么,是愁气熏天的地铁,随处可见的涂鸦,越来越多晚上甚至是白天都不要一个人闯入的街区,越来越多的光天话日之下的抢劫,强奸,袭警(南非有什么,法国也一样),阿尔及利亚足球队输球,整个法国上百辆无辜的汽车被‘不高兴’的阿人流氓烧毁。。。。。。诚然整个欧洲都在头疼着移民问题,而法国绝对手当其冲。法国的左派更愿意引用‘自由,平等,博爱’的古训,强力杯葛新移民政策的出台(即根据移民的质量,教育状况的调节有条件的吸收高质量的移民,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已经实施这种政策,nicolas sarkozy 也想效仿,但阻力重重)。巴黎街头经常可以看见非法移民组织的游行,罢工(汗。。),要求法国政府马上给予法国国籍。如果在一个国家,触犯法律的人都可以明目张胆的集结在大街上,这个国家的法律又是什么呢?

每每查看法国移民比例的官方数字,似乎不算很高(还是比其他欧洲国家高一些),但事实是什么呢?同样基于政治正确的原则,移民统计只是计算新移民的1或2代人(还不包括大量的非法移民)。至于因民的3。4。5。6代,根本无人统计,不同肤色的父母生出的混血人,自然也无准确的民族归类。

人们对历史的林林种种的种族清晰悲剧记忆尤心,没有人回希望曾经的野蛮的悲剧重演。所以,在当今的西方社会,一个人特别是公众任务的言辞里只要带有些须种族的内容就会被舆论大加讨伐,自然被冠以NAZI转世的帽子。然而,这些人权团体的做法和他们口诛笔伐的NAZI却有着惊人的相似,只是NAZI时代说一局移民的好话就会吃不了兜着走,再被惯已国家民族的叛徒的罪名。而今日之西方特别是法国,正好相反罢了

 5 ) 鸡蛋高墙成王败寇

说起监狱题材的电影,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应该都会是,《肖申克的救赎》。一只“鸡蛋”,以一己之智,成功击溃了看似坚不可摧的高墙,太他妈牛逼了。“鸡蛋”最后爬出地道、在雨中振臂长啸那一幕,绝对夏花般绚烂。
如此珠玉在前,后来者已几无匹敌可能。
不过,《预言者》至少没辱没了这一题材。

很多人说《预言者》是法国版《教父》,其实,与其作“教父”观,莫如较之《肖申克的救赎》更有意思一些。同是监狱题材,《预言者》大可以看作是:还是一只“鸡蛋”,这回以一己之勇,成功地利用乃至征服了高墙。
以境界而论,跟高墙做交易固然比以卵击石低了不止一点点。但境界毕竟不能当饭吃,韩少有言曰,公平、正义、自由之类的东东,大家其实都想要,不过很多时候更想要十块钱。肖申克那只“鸡蛋”,空前绝后的浪漫气质,其实是因绝无可能才成就的,而预言者这只“鸡蛋”,最后悠然走出高墙、一溜豪车护驾的派头,却是秋叶般冷酷的现实一手打造。

 6 ) 《预言者》:你们的心在静默中通晓白昼和黑夜

  一、法国式黑帮

  侯麦说:“我们本能地偏爱那些带着邪恶标志的脸和酒吧的霓虹灯。”法国人不见得喝得惯波本酒的辛辣刺激,但他们喜欢看钱德勒经过波本酒浸泡的剧本,热爱端详亨利•鲍嘉那张酗酒过度的脸和永不熄灭的烟蒂。人们喜欢黑色电影的理由总是相似的:那些新鲜的、黑色的、毫不矫揉造作的犯罪,残酷的动机,失去理性的暴力,成为了平凡虚华生活的缓释剂、不会宿醉的豪饮。不过,在法国作品中,黑帮电影或是彻头彻尾的邪恶犯罪分子却没有像在好莱坞片场那样肆虐,它们以一种更加隐匿的“黑色感悟力”和类似宿命的牢笼存在于许多电影中。因为法国导演通常讨厌类型片,而黑色电影秉着反类型的口号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固有模式。特吕弗就曾明确表示自己讨厌黑帮片,他讨厌类型片的陈词滥调, “有黑帮就难以逃避资产阶级的腐朽”。所以,在法国影坛就鲜少出现像《疤面人》、《马耳他之鹰》或是《教父》这样的作品。

  《预言者》在戛纳电影节首映后,立刻燃起了法国观众对于黑帮片的热情。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黑帮片,这是用法国风格拍摄的帮派题材。对于美国的影评人或是对于法国的观众,都正合口味。就像当年美国影评人着魔了一般,一遍又一遍地看《射杀钢琴师》,他们看到了颇具异国风情的反类型片,似像非像的犯罪风格,还带着法国腔调的文艺独白。而法国观众则像发现了自家楼下埋藏的罪恶世界,不用再隔着银幕观看大洋彼岸的暴力谋杀。《预言者》的出现,再次填补了法国黑帮片条目下的空白。

  与《教父》中的西西里黑帮不同,《预言者》并不专注于描写任何帮派,就像片中的男主角马利克不属于科西嘉人也不能算阿拉伯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都很难称之为一部黑帮片,不以一个英雄式的或是恶棍式的代表人物作为主角。男主人公是导演雅克•欧迪亚热爱描绘的那类边缘人物,这一设置与特吕弗多年前的想法有相似之处。特吕弗在接受采访时,曾这么解释自己为《射杀钢琴师》设置的男主角:“我喜欢生活在社会之外的,但却不孤独的人”。只不过,欧迪亚偏爱的人物比特吕弗更加边缘,他喜欢聚焦于那些孤独的人,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在他看来,这些边缘人物面对社会磨砺所要经历的心理成长,比那些已然成为大人物的生活更加富有生活的激情。

  二、反恶棍、反英雄

  从欧迪亚的作品中,总能体会到一种生命的脉动。

  电影一开场便是黑屏,能听到背景声音里男人愤怒的咆哮声,由弱变强,伴随着监狱铁门沉闷的碰撞声。镜头的切入模仿了人眼睁开的视觉效果:先是在黑暗中辟出眼睛形状大小的光亮,画面模糊,闪动几下,最先出现在视野里的是带着手铐的双手,和其主人马利克那张稚气未脱的脸,写满了对于未来的疑惑。这一不同寻常的开篇,刻意营造出婴儿初临世界的氛围,预示着,从这一刻开始,马利克像新生儿一般诞生于这个完全陌生的不识之城。如同波德莱尔第一次走进巴黎,亨利•鲍嘉隐入第一个夜晚,钱德勒喝下第一口波本酒,一个全新的“黑暗都市”即将展现在他的眼前。马利克没有亲人、朋友,甚至敌人,没人关心他所犯何罪,回忆对他毫无用处。他身无分文,一无所知,入狱前被扒光了衣服接受检查,刚满19岁的年龄令他正好够格挤进这个充满罪恶的腐朽之城。他的人生没有目标,也谈不上有什么信仰。他的血液里流淌着法国人的自由和阿拉伯人的衷肠,他说自己信教却从不祈祷,还大口吃猪肉。别人欺负他的时候,他不服输,会反击,却还是难免势单力薄。他被科西嘉人胁迫杀人,并受尽羞辱,只能给别人打杂。阿拉伯人说他是科西嘉人的走狗,科西嘉人则嘲笑他愚蠢的阿拉伯血统。在这个世界,他没有捷径,只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而事实上,他不仅生存下来,还开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全新世界。

  作为这样一个身份错位、白手起家的小人物,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疤面人》中的安东尼奥•托尼•蒙塔纳。两个人同样都是从一文不名到呼风唤雨的帮派头目。但是,除去这点又很难在他们身上找到其他相似之处。可以说,经历上他们如此相似,性格中又彼此不同。而这正是导演的用意所在,他恰恰是要塑造一个“反《疤面人》”式的人物。他不需要一个类型片中穷凶极恶的恶棍形象,也不想要一个对抗体制的英雄形象。他想要展现的是社会的一分子,一个每日与我们擦身而过的普通人。这种人物正是法国青年电影中常见到的男主角,以另一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作品,卡索维茨的《怒火青春》为代表。在这些愣头青年的身上,映射着整个社会的种族矛盾,情感缩影。与中产阶级淡漠疏离的生活不同,他们的命运更加跌宕多舛,他们常常要面对生死一线的挣扎和道德的选择。不过,这与意大利黑帮片《格莫拉》所展现社会的手法又不同。《格莫拉》是完全写实的,用拼接式的手法揭露社会的种种问题。《预言者》则更关注个人的成长,关注一个普通人面对多重压力和挑战,所要作出的种种抉择,包括道德上的。所以,欧迪亚并不想借助影片达到某种政治目的,他搜寻的是以往黑帮片中缺失的那种哲学思辨。

  为了不被科西嘉人杀掉,马利克百般顽抗逃避后,生平第一次杀了人。死者拉杰卜之后一直以一个鬼魂的形象出现在马利克的身旁,令影片多了些许神秘莫测的气氛。鬼魂的存在并非是通常意义上罪犯心中的良知或是负罪感。他反而是揭开影片《预言者》这一玄妙名字的关键所在。预言者所指的显然是马利克,但是他真正被认为是预言者的时候,是冥冥中提前看到了横飞过来的鹿,撞在车窗上,预知了公路上一起即将发生的车祸。在影片中,马利克一直非常倚赖鬼魂拉杰卜的意见,他没有朋友,而拉杰卜总能给他生活的正确答案。实际上,可以认为,这是展现马利克内心成长的一种拍摄手法。学过的知识会以奇妙的方式在人们的大脑被处理重组,每次当遇到疑问的时候,它都会经过复杂的过程,迅速成为一个应激的答案出现。鬼魂拉杰卜告诉马利克的,都是平时大脑在无意中搜集的记忆与知识的重组。他见证了马利克的成长,而鬼魂消失的那天,就是马利克真正成为一个男人走在社会上的时刻。他不再需要询问自己,因为一切答案早就写在他的心中。

  杀人,通常都让主人公陷入一种道德评判,在影片中,这一事件并没有被当作一个道德话题被展开,导演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尽量呈现客观的事实。监狱是一个被重建的社会,它更加简单、粗鄙,人性不以善恶区分,而更像是一个君主集权制的世界。以凯撒•吕西安尼为首的科西嘉帮派不仅要控制监狱之中的社会,还要利用监狱之外的社会,进行经济发展,巩固自己在其中的位置。监狱之外的权势与经济斗争的成败与否,明显的体现在监狱之内的日常生活中。

  三、边缘人生

  纵观雅克•欧迪亚以往的作品,不管男女,他的主角都是游走在社会边缘的人物形象。无论是《唇语惊魂》中必须靠助听器和读唇语生活的卡拉•贝姆,还是《我心遗忘的节奏》中迷失于暴力青春里的汤姆•塞尔,亦或是《预言者》中在“监狱学校”艰难成长的马利克。他们都在不同的生命轨迹上面临相同的困境——他们无法将自己归类,无法安全的躲避于社会巨大的群族树荫下浑噩度日。他们不被看好,不被理解,必须忍受孤独,在社会那晃动不安的暧昧边缘企图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节拍。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同,他们眼中的世界也区别于他人,他们能看到生命黑暗中的微光,也是这束微光照亮了他们前行的步伐。卡拉可以读唇语,她能知道别人隐藏的秘密;音乐是汤姆生活中最美好的一个存在,给他庇护,让他成长;马利克用他模糊的身份,游走于不同的人群中,他既懂科西嘉语,又了解阿拉伯人。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所谓边缘人生,是你可以得到任何你想要的生活。只要鼓足勇气,稍微跨出一步。

  《预言者》之所以成为欧迪亚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作品,是因为马利克所经历的蜕变历程最为艰辛漫长,不再是《唇语惊魂》中二人世界的爱情游戏,或者是《我心遗忘的节奏》中的多舛青春,这一次更具有史诗架构,如同是“罪恶地下世界的迷幻冒险记”,涉及众多人物,却又条理清晰。整部电影被文字标题划分为十一个部分。标题中有人名也有时间标签,它们每出现一次,就代表着马利克人生的又一个挑战和进阶。每一个出现在他身边的重要人物,背后都代表着一个类群,甚至一个民族,而他们在马利克身上都找到了融合点。虽然导演一再强调影片没有映射任何真人真事,但是从镜头中还是可以看到他对于法国社会的态度。在马利克坐飞机的那次经历中能看到监狱与外面社会的惊人相似性。在机场和监狱,他都要被搜身,检查证件,接受别人派发的食物。唯一的区别,可能只是在机场不用脱光衣服而已。从这点来看,监狱是搭建在正常社会架构下的罪恶世界,在那里映射出人类更加本能的一面。

  最后,马利克走出了监狱,迎接他的是已逝好友的妻儿。导演没有给他一个更加明确光明的未来,不过可以确信的是,他其实一直都走在一条先人预知的路上——“生命确是黑暗,除非有盼望,而一切的盼望都是盲目,除非有知识,而一切的知识都是枉然,除非有工作,而一切的工作尽都虚空,除非有爱。”(纪伯伦)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
原文刊载于《看电影·午夜场》
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3719788/

 短评

note:http://blog.roodo.com/esaurimento/archives/13569441.html

3分钟前
  • esaurimento
  • 推荐

简洁流畅,干净利落,法国人拍出了近年来最好的黑帮片。

7分钟前
  • 水木丁
  • 力荐

关乎个人,关乎选择,关乎人生,帮派只是背景。欧迪亚依然再讲他的小人物,他的边缘故事

10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时差hangover了 在多伦多市古迹elgin theatre里 哥们睡得死去活来 浪费了好电影 一年后可算看完了 后半段比较扯啊

13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屌丝男逆袭,监狱小仔六年成龙记!

17分钟前
  • 劳永逸
  • 推荐

以边缘人的身份被抛弃,以新鲜人的身份被塑造,马利克的教父之旅实际上是社会对其内中的一个青年的雕琢的过程。黑帮的更新换代,凯撒的死亡伴随着新主的诞生,模糊的身份使马利克游走于多个势力之间。从始至终,马利克都是在被创造,被指引,所谓预言者,莫大的讽刺。

20分钟前
  • 浮生若夢
  • 推荐

缓慢的和时间转换身份……

25分钟前
  • wangzhy
  • 推荐

预言者,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在监狱里被改造成黑社会头目,题材灰色,立意低俗,经小组讨论,不予通过。建议改动结尾,少年目睹前任头目被其手下杀死,幡然悔悟,洗心革面,作为污点证人,把狱中所有黑帮份子和不良狱警一网打尽。

29分钟前
  • 花儿果果
  • 推荐

一贯写实的黑帮片却带出了超现实的味道

3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康城影展SCREEN评分第一,男主表现优异,值得多阅几遍

35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电影4颗星,第5颗给片尾版本的mack the knife,一曲永流传。。 。

38分钟前
  • 老超人
  • 推荐

养成类游戏

41分钟前
  • 小川
  • 力荐

值得一提的只有摄影和剪辑...

46分钟前
  • 黑樱桃摩卡
  • 较差

所以说隐忍沉得住气的娃终能成就大事,《格莫拉》里那俩小孩就太鲁莽

50分钟前
  • jj73浅之
  • 推荐

不装逼 部耍酷 充满柴米油盐的黑帮老大成长日记 所谓预言者 不过是说其出色的预判能力 总体来说不是很有意思的电影

55分钟前
  • 饿霸地煮
  • 还行

以黑帮片切入法国移民问题和身份政治,单凭这一点欧迪亚就赢了(在戛纳几次都碰上哈内克欧迪亚是不是很惨哈哈哈)。从这部片也能窥见他后面几部片的套路,梦境/心理的视听外化,通过动物来搞一些象征性的元素等等。欧迪亚作为一个比较观众向的导演其实还是相当扎实的(所以迪潘那个金棕榈真是槽点无数,时也命也没办法……)

60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还行吧,不太喜欢监狱题材的片子

1小时前
  • Lynne.Z
  • 还行

低调

1小时前
  • 太阳的倒影
  • 还行

无爱

1小时前
  • 驰骋之
  • 还行

总觉得写实文艺得来又稍微有点刻意了

1小时前
  • kylegun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