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之子

HD

主演:盖佐·罗赫里格,列文特·莫尔纳,乌尔斯·瑞恩,托德·沙尔蒙,耶日·瓦尔恰克,盖尔戈·法卡斯,巴拉日·法卡斯,桑德尔·泽绍特,马尔桑·恰尼克,列文特·奥尔班

类型:电影地区:匈牙利语言:匈牙利语,意第绪语,年份:201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索尔之子 剧照 NO.1索尔之子 剧照 NO.2索尔之子 剧照 NO.3索尔之子 剧照 NO.4索尔之子 剧照 NO.5索尔之子 剧照 NO.6索尔之子 剧照 NO.13索尔之子 剧照 NO.14索尔之子 剧照 NO.15索尔之子 剧照 NO.16索尔之子 剧照 NO.17索尔之子 剧照 NO.18索尔之子 剧照 NO.19索尔之子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信仰还是偏执

许多人都有信仰,可是这种信仰也要基于对其他人生命的尊重之上不是吗。并不是说我们早晚都是dead man就可以随意剥夺别人在这个世界上多活一天的权利。

我想起看《兄弟连》第九集里对集中营的表达,不到半集,非常保守和朴实的叙述,却让人热泪盈眶。第一次对集中营有不一样的震撼与感触,那种震撼甚至远远超越《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家》等。

可是在看这一部的时候分分钟出戏。不知道是不是导演用力过猛了,要知道,过度表达可能会适得其反。

 2 ) 永远无法用文字或影像表达的恐怖历史

这部匈牙利片是我看过的最恐怖、最震撼的纳粹与犹太人的电影,没有之一。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电影可谓汗牛充栋,有如《钢琴师》那样真切的可怖回忆,也有《辛德勒的名单》那样在一片黑暗中的微弱光芒,还有《美丽人生》那样笑中带泪歌颂爱之伟大。尽管各种珠玉在前,《索尔之子》竟然还能独辟蹊径,采取了前所未见的视角和风格。它不歌颂英雄,不反思历史,它只想告诉我们,那段岁月的恐怖,我们永远不能真正体会。而这部电影,把我们与“真正体会”又拉近了一步。

影片从一片虚焦中开始,缓缓从远处走来的索尔,直到镜头跟前才逐渐清晰,从此镜头就始终特写跟拍索尔的脸或后脑勺,而其他事物在绝对大多数时间里都是模糊的。这就给了强烈暗示,本片的焦点不是大局,不是历史,而是索尔这个人,我们要跟着他来体验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发生的一切。

<图片2>

索尔是集中营里比较强壮的犹太人,因此得以做苦力而暂时免死,他的工作地点就是毒气室。没有任何配乐,仅凭跟拍着他的长镜头,我们和索尔一起不断在灭绝营中奔走,亲身经历了灭绝营真实的样子。整部电影故意采用的狭窄画幅,也加剧了幽闭和压迫感。用工作、面包、咖啡诱骗人群,还假意提醒记住自己寄存物品的编号,而关上铁门后,那瞬间而生的震天而杂乱的哭喊,不是鬼片里的尖叫,那是真正痛苦恐怖的群体死亡;当哭喊声散去,遍地尸体和血浆,堆积如山的肉色,索尔奋力擦洗血迹、拖着尸体与地板摩擦的刺耳声音;焚尸炉骨灰爆满,改为直接射杀于万人坑,在那片片火光、模糊的裸体、人群被迫涌向万人坑的不绝的哭喊中。以往的纳粹集中营电影虽然画面残暴,但始终有一种秩序井然的冷酷。而这部电影,尽管画面是虚焦模糊的,却反而折射出了这无法用任何语言或视听表达能形容的恐怖与罪恶,我看到了此生所见的最写实的人间地狱。

而同为犹太人、随时可能面临同样命运的索尔脸上,并没有太多表情。或许是凝重,或许是麻木,眼前的一片模糊正也是他眼中的世界,或者说,心中的世界。而影片偶尔聚焦的事物,正是索尔关心的。他关心的不是同胞的惨状,也不是秘密抵抗组织的进展,而是,他的“儿子”。

<图片1>

那究竟是不是他的儿子,影片没有明确说明,也并不重要。其实影片的情节令人困惑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抵抗组织运作的细节,但其实这也反映了索尔的处境,或者身临其境的观众应有的处境。奥斯维辛灭绝营,夹杂着来自欧洲各地的犹太人,我注意到的就有索尔的匈牙利语,抵抗组织的意第绪语,本地人的波兰语,另一个集中营里的拉比的希腊语,哭喊的牺牲者中有法语,还有纳粹军官的德语,以及偶尔的英语沟通。仅仅从语言方面,这就是一个无比混乱令人困惑的世界,而索尔更仅仅是这个集中营里被奴役的一员,他更无从充分理解周遭发生的每件事,眼前只有不可名状的恐怖。这部电影通过模糊视线,含糊情节,让观众也有和索尔一样的麻木或更多难以形容的感受,是和一贯的“上帝视角”的电影观众截然不同的体验。

更重要的,在这样一个恐怖而扭曲的人间地狱,人的思维和理解力是不能以通常状况来假设的。在这种不可思议的条件下,索尔极度偏执地想要埋葬“儿子”,而且非要找一个拉比(犹太教神父)来进行祷告仪式。为此他历经千难万险,不顾伙伴的安全,放弃抵抗组织交代的任务,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来交换一个将被处决的拉比。首先我们没有任何资格谴责他,在那样的环境下,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反抗或求生。其次,这种令人难以理解的偏执,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为索尔的精神寄托。想象一下他所处的环境,他所做的工作,他一片黑暗的命运,在这样极度扭曲的心理情境下,即便他很可能没有儿子,所谓的“索尔之子”就是他内心最后的支柱和诉求所在,也许就是信仰的最后依靠,上帝的所在。否则他为什么一定要不惜一切找个拉比呢?可悲的是,他历经艰险找到的是个祈祷词都念错的假拉比,一个为了求生而欺骗他的同胞。这一幕,也象征着在这黑暗无光的世界,他们的上帝也死了。

这部电影从头至尾,举目望去皆是无边炼狱,没有任何喘息的机会。片尾的那个波兰本地男孩(他没被纳粹抓走,不是犹太人),更不可能和索尔有关,但见到他自由奔跑的索尔,脸上第一次浮现微笑,仿佛上帝终于出现,在黑暗中撕开了一丝光亮。他心中的“儿子”或精神寄托似乎终于得到了救赎,愿他的灵魂安息。

风格首创,带来最强大冲击,令人两股战战,挥之不去的电影,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毫无悬念。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图片3>

 3 ) 《索尔之子》关于镜头和主题的艺术解析

索尔之子

影评主要解答以下问题

1 影片镜头为什么总围绕索尔转,虚实画面处理有何目的?

2 为什么片尾金发男孩复活了,有何隐喻?

3 为什么索尔总不听话,他在寻找什么?

以下内容为即将播放的影评节目剧本版,请勿转载!
百集奥斯卡系列讲评


奥斯卡金像奖(2016;第88届) 获奖:1

获奖·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



戛纳电影节(2015;第68届) 获奖:3

获奖·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

费比西奖-主竞赛费比西奖

弗朗索瓦·加莱奖

美国金球奖(2016;第73届) 获奖:1

获奖·电影类-最佳外语片



男:我太想写《索尔之子》这篇影评了,囊括了这么多项大奖,可后来一想,还是拉倒吧!

女:怎么了?

男:没看懂呗,太烧脑了!倒不是故事烧脑,是,这电影到底好在哪里呢,我怎么夸它呢?

女:看不懂的多了,我发现一个规律,在影评论坛上,凡是那些吐槽的,没有长篇大论的,甚至没有几个人发表评论的获大奖的电影,基本都是没人能没看懂的……

男:哈,确实如此,你这么一说我也平和多了,咱听森森怎么解读吧,估计他也够呛……

那我来讲评一下这个电影,看能否能达到你们满意的程度!

咱不谈观影的感受,是否压抑,至于你喜欢不喜欢不是艺术层面考虑的问题,人家奥斯卡评委也不是根据某些人的好恶来衡量艺术。而我只要领你们欣赏到影片的闪光点,明白为什么这电影能获奖,就算完成任务。

好,洗耳恭听!

这部电影拍摄手法的最大特点是:镜头始终围着主人公前前后后,跟着他的视线,来回摇移,仿佛就是像一只苍蝇一样,总贴着他,对不对?


女:没错!

导演有时还用第一视角拍摄,肯定也有目的了呗?

男:是不是导演让观众产生代入感?把观众带入到那个氛围中?

我们关键看人物塑造和大量剧情,这里要用心去体会,否则你看不懂人家导演的用意,我们注意到这些细节,这个男主索尔仿佛是一个异类,思考方式都不一样,在那些反抗者的组织当中,他像一个提线木偶,被指挥,但是慢慢发现,其实谁都无法真正控制他……

给人的感觉,你说东,他偏向西,无数次的折返,好像一只不听话的仓鼠,对不对?我养过这玩意,挺好玩的!

女:哈,没错!既不敢反抗,但又有一种执拗,不知道他脑子里想什么,就好像一个问题少年……

此时我们要感受到他心中那种强大的意念和力量,咱用一个词来形容:念力!


那我们就试想一下,进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假如你身处地狱,你发现没有机会逃亡,我可能会想到死,这辈子就算完了,交代这儿了,当然,大多数人肯定还会想到来生,很合理吧?

男:合理!因为前世今生,这些是人类最基本的哲学问题,只要是人,都会有所考虑。


我说说导演要营造的环境,其实包括他本人和周围这些犹太人,他们非常清楚自己的命运,因为这里就是坟场,犹太人在这里是没有价值的,背后红色的叉子,那就是靶子,在索尔看来,一切都没有意义,他根本也不打算逃跑,没有什么是值得留恋,或值得多看一眼……

女:对,他们一切都虚无,身处烟雾弥漫的坟场,所有一切都将是灰烬。

大量镜头都呈现出一个地狱,这里的一切都是没有生命和气息的,并引导观众进入到主人公的世界,理解他的想法。


身处于千万尸身,这是死人的世界,冥冥之中,仿佛有神灵之光在指引……和其他人不一样,索尔有着明确目的性,找到犹太教士,安葬孩子。

女:有个问题,我先问一下,我们后来知道,那个孩子也并不是索尔亲生儿子,但他为什么偏偏看中这个孩子的尸体呢?

这就是我刚刚说的,人在极端环境下出现的念力,这孩子有一个特点发现没?

男:顽强的生命力?

没错!因为他是毒气室唯一侥幸存活的。而索尔偏偏就看中他这一点,冥冥之中认为他就是自己的儿子,就是未来,对于他的来生和转世意义深远,所以他有一个想法,一定要好好安葬他。

男:哦,这么说,他这样的想法其实是正常合理的。

女;这里很像《肖申克救赎》,虽然不是逃出去,但他寄托自己的来生,也是有强大的信念的!

你们说的非常对!至于葬礼这方面犹太教应该有注解,我就不多讲了,再说我也不是很懂,所以,男主索尔就一个念头,他要埋葬孩子,并坚持要找个教士做祷告,这是他当时的想法。


我们看剧情,在停尸房,有德军官嘲笑他,认为犹太人除了吃睡就是跳舞,注意这里的潜台词,我们要从观影中把这些思想挖掘出来:犹太人会因为一具尸体爆发出如此强大的力量和勇气,岂是你们这些刽子手所能体会的?

男:哇,你这样一解读,我就能体会到这些剧情的意义,确实很有目的性!


所以我们解读镜头语言,需要提炼,我们追随镜头,索尔推着车,往前看,死人的世界,他眼前的一切都是在他看来都是尸体,这种地方哪还有未来?那回头呢,未必只是看过去,他看到的是故去,因为他心里挂念的那句尸体,这里全部都是死人的世界。刚刚提到的,为什么索尔总是不听话,因为任何人都无法操纵他的思想,更无法操纵他的灵魂。

女:是,而且我想起来,镜头经常去虚化处理,这又有什么目的?

就是强调虚无的概念,有用和无用的概念,今天有金子,你就有价值,没金子可能就是尸体了……

男:哦?原来如此!你还真会解读

本来嘛!影评这东西,不白活不行,但全靠意淫,那叫扯淡,蒙外行!要讲到人家心里才行!这种虚化处理运用的非常巧妙,其实一点不会影响我们对当时环境的解读和呈现,因为大家完全都可以想象那是怎样一种环境,纳粹集中营的历史背景耳熟能详嘛!


我们看,之后那个女人,也不认识男主索尔,两人什么都不说,只是四目相对,女人把手里的东西交给他,为什么?

女:在那样的环境中,我还能信谁呢,我还有多少机会呢

是的,我今天站在这里,明天可能就进焚尸炉了……任何一个人出现在眼前,都可能是救命稻草,都是神的安排,也就因为是地狱,身陷地狱,心如冷灰,不可能再有什么寄托和非分之想了,除了那几个有逃跑计划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理解索尔的这些作法,这也是导演竭力去营造的。


再往后看,观众会想,他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力气。一直把尸体扛到这里,还竟然想着渡过河去。大家注意对比,当他失去手中的尸体的时候,他仿佛一下走掉了所有的力气,只是大口呼吸着,最后被人拖到岸边

男:哦,您这么一提示,对比,我好像有点看出门道了……

再看,索尔回头了吗?一次都没有?和之前对比,之前屡次东张西望,回头……是不是构成鲜明的反差?

女:为什么呢?

当他看到尸体顺水而下,后有追兵,此时一切都完了,他的全部计划落空了,人丢失了信念和希望,失魂落魄,其实他压根没想逃生,他就是想埋葬那个孩子……


我们还要这些细节,看,德国军官捂住孩子的嘴,而这次孩子被放走,跑掉了。

我为什么说这次,你们还记得之前那个孩子是不是也这样被捂住嘴杀死了?而这两次其实是相呼应的,又给人联想空间,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人家是导演有道理的!

女:是不是说,你坚信孩子还不死,他就不会死!总有个证明和出处让你看到神性……



没错!索尔临死前看到了孩子复活了,那是奇迹吗?虽然观众不这么认为,但索尔认为一定是!只要你心存信仰,上帝总会为你打开一扇门……

男:对,索尔坚信生命的奇迹,死不足惧,还有来生的这个信念,来世今生,神灵之光……这些牢牢根植于索尔的内心。

信念这种东西是死不了的,信念不死,生命必然也会传承下去,金色头发的男孩,不就是冥冥之中的一种承袭吗?

我们抗争,今生完了,我们寄托来世,永远不会放弃,我们坚守自己的信念,无论是战争还是逃亡,或许为了活,或许为了死,或许仅仅为一具尸体,为了明天我们就这样坚持,由此迸发出的力量足以震慑并击倒一切鄙视我们的敌人。

女:哇,好感动!我好想哭!

一个民族只要有信念,是击不跨的,你看这个犹太人,只是那么一个念头,所爆发出这种的力量,有多么强大,无惧无畏,多么有震撼力!


钢琴家剧照
纳粹迫害犹太人的电影很多,《钢琴家》也是类似题材,故事并非宣扬反抗和战斗精神,但却凸显顽强的生命力和信念的力量,每部的电影主题不一样,只有看懂主题思想才有资格做解读。

男:现在我信了,你真是问不倒啊?

呵呵,我搞影评拉片,不是想可以证明自己。其实很早我就已经达到什么级别,这我心里还没数吗?

我们编剧在拿到故事时候,越是这种稀奇古怪的新奇的故事,越有可能是获大奖的胚子,但是往往很难写,主题思想不明确,因为没有方向性,所以剧本感觉越写越侨情,写着写着就流于俗套,要么就跑偏了,不知道如何将思想融入故事中,并有艺术手段去展现……这其实就是缺乏艺术修为,无法达到大师级的标准,一句话,就是驾驭不了!

所以本节目就是想拉近国际大师们的距离,让每个有故事的人,都有机会写出一部精彩的好电影。
影评收录于奥斯卡电影百集系列讲评//zhuanlan.zhihu.com/c_155600893

 4 ) 我们只能沉默

肯定是绝佳的满足了他自己的要求的艺术作品,就如今的世道而言也必然很伟大。给四星是出于我最后的理由。

整部片子充满了恶意,通过最低限度的声音信息来讲一个其实什么都没有实质上发生的事情。我只能说,这里没有一个情节的延续,因为一开始大家几乎就什么都知道了;这里没有一个人说着有意义的话,没有任何对话产生了哪怕是即时的对话效果;这里没有任何人的行动产生了意义,哪怕1小时40分钟人物一直在大量行动;这里万籁俱寂,真正的杂乱带来绝对的自指式空虚;这里连配乐都没有。这里的声音不是没有就是没有意义。在一开始我们就得到了一切,之后我们什么都得不到,但我们总是期待着一些东西,但还有某个东西我们在期待,这是最后的一点点信息,它从最开始那其实也少的可怜的信息里划定一个出去的方向,又再次断掉了,他捡起来了吗?我们捡起来了吗?但至少,这部电影捡起来了。 此之谓影视贝克特也。不过《终局》是最低限度的信息以延续话语,这里将没有任何话语,没有在内容上可以解读的空间,就算我们在一开始试图解释这个名字,解释故事开头发生的现象,它也会被无情地打碎,被时间,以及呗故事本身。电影不仅以此,而且以这个故事的题材逼迫我们对其内容保持沉默,正如所有角色的沉默——它唯一言说的就是沉默。我们甚至不能谴责主人公的行为,因为他实际上没有行为,因为他们做的没有意义。我们可以解释他的行为,它很好解释,但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要解释,我们早就知道这些解释也随着他们的无意义而无意义了。 因此,我们必须放弃耳朵去追求眼睛,这里就不展开了,等我读完之后的书再说。但我对这种强迫非常不满。虽然这部电影丰满的展示了那种现实里的贫瘠,并且让我们充分地感受了这种贫瘠,但这种强迫式的观影体验终究让人怀疑它除了作为见证以外的意义——换句话说,他要求我们继续留在历史里。这使它成了提醒的工具,或者落后的产物,就连那些炫目的技术也消散了意义。但我不得不说,这么做似乎恰恰合了电影的想法,我因此只好继续忍气吞声,不得言语,只能让自己的眼睛也去见证今天的一切,希望它不用如此痛苦地凝视,晕眩和干涩。

 5 ) יְהֵא שְׁמֵהּ רַבָּא מְבָרַךְ לְעָלַם וּלְעָלְמֵי עָלְמַיָּא (看了一圈仍是写得最好

,文艺青年肯定看不懂这个电影

,起码看过朗兹曼巜浩劫Shoah》的人会懂得

,首先这一切都发生在灭绝营里,一般在波兰的白白桦森林里,隔绝人世。

普通集中营以劳动收押为主,灭绝营直接杀死犹太人,并且把尸体处理好。像波兰拉克瑙这样的大型灭绝营,绞肉机每天的工作量,是数千到一万不等。如片中出现的连夜工作,可以判断二战已经进入后期。在41年到45年之间,越往后,处理尸体的频率越频繁。

具体见本文第五节。

主演Géza Röhrig拿的是电影学位,师从István Szabó(他的靡菲斯托为匈牙利拿下第一个最佳外语片奖,这是第二个)。出版过两本关于浩劫的诗集《焚化之书》Hamvasztókönyv (literally "Book of Incineration", 1995) 、《俘虏》 Fogság ("Captivity", 1997),在纽约生活。

很多人会说,索尔能逃出营简直是奇迹。但是懂得历史的人知道,这是非常真实的,结合了相当多的幸存者的回忆录。特别是越狱那段,二战德国投降前夕,营中德军人数稀少,根本没法抵抗有组织的越狱。真实版,朗兹曼拍过一个纪录片《索比堡》,对成功越狱的人勒纳进行了访谈。18年又拍成电影。

Claude Lanzmann的评价很高:"it's a very new film, very original, very unusual. It's a film that gives a very real sense of what it was like to be in the Sonderkommando. It's not at all melodramatic. It's done with a very great modesty".

到底是不是索尔的儿子,这已经是一个核心问题了。连导演在评论音轨里面都说不确定。

事实是这是他的私生子,可能被寄养在匈牙利,或者是波兰,索尔不断地向其他人询问这一列火车是从哪里来的?就是要确定这个事实。他自己也不清楚这是不是他的儿子?因为这个十几岁的男孩,他根本就没怎么见过。

他真是疯了!为了埋葬他这个儿子,其实是在毒气室幸存下来,又被医生窒息而死的孩子,索尓害死了几个活人:有一个希腊的拉比Renegade(犹太的神职人员),一个犹太医务人员,他甚至把一个重要的装备都弄丢了,自己也差点两次丧命。

他为什么要这样?

首先正如他自己所说,工作组的人员跟死人没有什么区别。但他觉得生前从来没有为自己的孩子做过任何事情,他要用自己的生命去补偿。

《德州,巴黎》那样的自说自话。

犹太人的祷文到底是什么鬼?

从技术上说,为死者祈念祷文,最好有两个拉比。

Kaddish cannot be recited alone.

念的是Ezekiel 38:23,上帝在人的国度里最为崇高伟大。יְהֵא שְׁמֵהּ רַבָּא מְבָרַךְ לְעָלַם וּלְעָלְמֵי עָלְמַיָּא (May His great name be blessed for ever, and to all eternity. Blessed be His name, whose glorious kingdom is forever)

用电影语言去描写大屠杀是不可能的。

浩劫不可能被再现。

斯皮尔伯格在辛德勒名单中从来没有试图再现灭绝营的场景,是通过抄袭东欧影片的剧情来完成的。

我所见到对此有所表现的只有两部影片,一个是美国拍的连续剧巜二战风云录》war and remembrance,第二个就是此片。

主观的视角,避开了令观众高度不适的画面,就是处理尸体集群的画面。寻找儿子的动机贯穿始终,穿插在灭绝营的各个角落,使全片浑然一体。

如同但丁的神曲,中年的作者在地狱的各个层级各个角落里游荡。

大屠杀需要一个导游,就如同但丁需要维吉尔。

再把视角借给我们观众。

他本来是可以见证的,但因为自己的生命没有保障,所以他不是个主动的观察者。

技法上的主要借鉴对象,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偷自行车的人,和苏库洛夫。而不是贝拉·塔尔这样的匈牙利三流导演。

ps附录

故事发生在1944年十月的Auschwitz集中营(发生越狱),主要人物有:

Saul Ausländer (Géza Röhrig),来自Ungvár,匈牙利、斯洛伐克、乌克兰边境城市。

Abraham (Levente Molnár)离Saul最近的人。决定与Oberkapo Biedermann (Urs Rechn)共同起义的工作组员,让S去女子营Fried Ella(可能是他妻子)处拿火药的人。他和乌克兰战俘兵互为联系。

Miklós (Sándor Zsótér)战俘医生,最终帮了Saul。

Rabbi Frankel (Jerzy Walczak)拒绝为Saul念祷的拉比,但在片尾救了Saul,把他拉出水面。

Biedermann在被清洗前,坚持用摄像机拍下纳粹暴行存证。最后是Saul和Katz去小屋完成的,拍了火化的过程。

Mietek (Kamil Dobrowolski)希腊拉比 Renegade 所在的工作组组长,脾气极臭的波兰二狗子。正是他,救了Saul两次。

SS-commandant Voss (Uwe Lauer)让Biedermann写下处决工作组70人的。

Braun (Todd Charmont)一个法国人,混在新的一批匈牙利被处决者中,焚炉超负荷,德军只好枪杀活埋。他让Saul相信他是拉比,捡了一条命。

影片中出现了大恶魔沃斯,事实上就是他为西姆莱盖了所有的灭绝营,亲手毒杀了一百万犹太人,包括一开始在波兰的灭绝营实验,规划、建造、管理集中营,都是他完成的。他出现在影片中部,索尔帮他收拾桌子。事实上它的出现是有违事实的,因为1944年5月9号开始,他的工作就被莫尔Moll换了。所以,这是该片刻意要表现这个大魔头,让他出了镜。以下是英文资料:

Peter Voss (December 18, 1897 – 1976), was an SS-Oberscharführer, known for his role as a commander of the crematoria and gas chambers at Auschwitz-Birkenau,buildings which were used to gas and burn some 900,000 of the 1.1 million people that perished at Auschwitz-Birkenau, German Nazi concentration camp in Poland.

Nemes尼米兹从 Béla Tarr拍The Man from London的2005年,发现一本书 The Scrolls of Auschwitz, 就是一本工作组的证言。在2010年开始与Roye一起写剧本,第一稿于次年完成,他们开始研究,采访很多历史学家,比如Gideon Greif, Philippe Mesnard,Zoltán Vági。Greif教授的We Wept without Tears一书,让尼米兹决定以工作组为视角。

 6 ) 索尔之子:换一种揭露历史疮疤的方式

当揭晓第88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得主是电影《索尔之子》时,特意瞄了一眼网上铺天盖地的评论,不是实至名归就是不出所料,好像身为局外人的观众比初出茅庐就一鸣惊人的拉斯洛·杰莱斯 (Laszlo Nemes)还要胸有成竹,问题是颁奖前国内99.9%的观众想必压根就没看过这片,都眼巴巴的盼着下崽,那为何能如此笃定?首先这片是匈牙利导演杰莱斯第一部正式的长片作品(去年涌现出了很多令人惊艳的处女作,有种井喷的势态),从去年开始就在电影节和颁奖季一路过关斩将,将68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和73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妥妥的收入囊中,在赞誉声和质疑声的“轮番轰炸”下,赢得不少知名度的同时,以轻松的姿态毫无悬念的杀进了奥斯卡(当然,对手的实力整体也不是太强)。

有过良好教育的杰莱斯在大神贝拉·塔尔( Béla Tarr)拍摄电影《来自伦敦的男子》时,也跟着学习,受教了不少,掌握了什么才是电影的真正价值,起点较高,对他会抱有一定的期待。重点还在于随着热度的提升,观众对这片都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二战的背景,集中营的环境,受害的犹太人,被调动起兴趣的大伙会好奇杰莱斯会以何种方式或手法处理一个容易惹上麻烦和先入为主的敏感题材,这明显是一个很多资深老将都不敢轻易尝试的烫手山芋,更可况是一个影坛新人,加上之前还有过不少经典的成功先例,而杰莱斯并没有照搬前辈那套具有思想导向、趋向正确和理所应当的拍摄模式,而是通过别具一格的形式,以绝对单一主体化的设定和具有内部精神审视的构思走进了当年那段黑暗而惨烈的历史。

<图片1>杰莱斯完全不好近年来大热的“炫技镜头”这口,而是以一种近距离随身跟拍的独特方式(难以诱发好感的观感),跟着索尔的脚步和身影游走在集中营的里里外外,感受暗无天日了无希望的炼狱处境,见证他和大量犹太人的不公遭遇,直视当年惨不忍睹的死亡流程,索尔是片中第一也是唯一的视角,全片基本围绕他前后视角的切换进行(撇开最后不谈),没有刻意放大残酷而壮观的悲剧性色彩,但“虚设”下赤裸裸的场景(血迹、尸体等)和压抑紧绷的氛围足以让人揪心难耐,加上紧密相伴带有强迫性的牵引感,受周遭环境的影响,杰莱斯有意将镜头做虚恍和模糊上的视觉化处理,带有一种死期将至富含悲剧因素的不安定感和危机感,看着很煎熬,这片才107分钟,却显得很漫长,中途好几次选择暂停,喝口水才能继续,杰莱斯有效的将观众和索尔捆绑在了一起,具有引领性的带着我们,仿佛经历了一场被动而异常不爽的观影体验。

这片完全摒弃了配乐的渲染和烘托,取而代之的是真实而直接的音效,受难的犹太人凄惨悲壮的喊叫声,以及枪林弹雨制造出的混乱决绝的声响,杰莱斯利用很多画外音的庞杂介入来丰富被局限起来的情境,影片一开始不久就上演了一段将大批犹太人送进毒气室的戏码,门内传来了惨烈痛苦的呐喊声和本能求生的敲打声,站在门外的是麻木的索尔,那一刻足够以“先下手为强”为形容,强烈的震慑了观众一把,画面的效果的确是只有采用胶片时才能体现出的质感,在规整的画幅比例中包裹着一种持续膨胀的难受劲,凝重深沉的色调契合影片的主题,使全片始终沉溺在一种深刻绝望的意向中,可能也是受到塔尔的影响,对数码完全不感冒甚至有点抵制倾向的杰莱斯,避免了电影先进的技术层面会对影像本身形成的必然干扰(资金也有限),将观众的关注点全身心的聚集在剧情本身和历史背景上。

<图片2>可能让观众有点万万没想到的是扮演索尔的并非是科班出身的专业演员,而是匈牙利的著名诗人格扎·罗里格(Géza Röhrig),戏里戏外联系起来捉摸一番会感觉挺有意思,片中有不少索尔的特写镜头,令人印象深刻,坚定刚毅的眼神,雕刻般冷峻的面部线条,僵硬木讷的神情,嘶哑的声线,他自然形象不求什么高超演技的表现完全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影史上也有不少大师级的导演早已用牛掰的作品力证过了业余演员的好处,一种对影像整体诉求更为有利的塑造性和存在感,罗里格参演的初衷主要是对索尔一意孤行地举动和个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这也是让很多观众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就像片中索尔的同伴说的:“你居然为了一个死人弃活人于不顾”,光看一句话含糊带过的剧情简介,让人很难想象杰莱斯别具匠心的大胆意图,可能不少人会觉得这或许又是部类似于《美丽人生》将背景设置在特殊时期讲述感人至深父子情的故事,非也,恰恰相反。

在毒气室发现还有一口气最后被弄死的男孩是否是索尔的儿子,可以从后来影片给出的线索(索尔和同伴的对话)中找到答案,而影片的主要故事脉络就是围绕着索尔抱着难解的执念一心一意近乎极端的想要埋葬“儿子”的过程展开,对索尔的举动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而我从索尔身上看到是纯粹以当局者的角度出发,体会更多是失去所有希望后的一种自我麻痹,是在什么也不可能实现完全丧失了生存活力的决绝境地中,在弥漫着杀戮的血腥味和死亡气息的空间中,借由一种合乎道理的情感理由(维系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牵系,即便也许是索尔一厢情愿给臆想出来的关系),抓到一丝“力所能及内还能完成的神圣使命和目标”,捕获关于活着的微薄知觉,而未曾经历过的我们以现实的目光投射过去,或许会觉得索尔的做法是荒谬而愚蠢的,但对于他来说这是时日不多中的他所能触犯的权限中唯一能出于自我意愿的行动力。

<图片3>身为纳粹集中营囚犯分遣队的一员,给予索尔的唯一权限不过是能多活一些时间而已,它的作用就像是镶嵌在这个屠杀犹太人的机械大本营中一个等死的运转零件,集中营囚犯分遣队要做的就是无限循环的将同胞送进毒气室,处理他们的生后物,清理他们裸露的尸体、斑斑血迹和焚烧后的骨灰,然后自己也会陆续走上相同模式的死路,这片其实可以分为两路来看,一边是想要走体面流程神圣埋葬“儿子”的索尔,从解剖室偷出尸体,近乎疯狂的到处寻找拉比,不惜丧命也要从万人坑里拉回个冒名顶替的拉比为“儿子”念祷文,即便最后大难临头也要偏执的将埋葬进行到底,而另一边则是囚犯分遣队欲计划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冒死杀出重围,需要借助索尔的帮助,结果却被一门心思葬“儿子”的他给搞砸了。问题就来了,为何索尔要这么不可理喻的死脑经?

在我们既定的价值观和道德评判标准中会觉得分遣队的行动目的才是合理的,但在这个人性逐渐消失殆尽和终日与死神打交道的环境中,面对完全不合理地残忍对待又怎么会有产生合理性乐观结果的可能?就像我之前写的索尔这种行动力的驱使或许能让他感受到仅有的呼吸和存在,在这个浸透了死亡气息的大熔炉中还能体会到自己的潜在作用,寻获从纳粹杀人如麻的机械式运转中挣脱出来得以短暂喘息的机会,那为何索尔不卖力的为同伴效力,反倒拖他们的后腿,基本没怎么上心的索尔就像是从一种被黑暗扭曲的麻痹状态过度到了另一种被自我麻痹的驱动中,尽全力不管不顾的完成他认为还能体现出丝丝内在价值的计划,记得片中索尔被同伴派去拿包裹时,回避了女孩主动的双手,他就像是在有意的隔绝和避免人与人(活)之间会触发更多没必要的动容和建立过多的感情牵连。

他内心其实也明白,同伴想要活、想要获得自由的目的不过是种自欺欺人犹如泡沫般的希望,以卵击石的后果只会是提前和死神打照面,一种怀有虚幻奢求的徒劳,一种反绝望的不切实际,看上去很鼓舞人心但本质上却毫无意义,因为至始至终摆在他们的眼前的只有一条路—死亡,最后“葬儿”不成的索尔在同伴的帮助下走进了那片开头他们从模糊的镜头中走出来的森林,看到小孩的索尔,失魂落魄的脸上难得露出了一笑,寓意深刻,仿佛在没有边际的黑暗中收获到了一刻慰藉般的闪光,伴随着枪声,结局我们了然于心,前后呼应的那片森林就像一个吊诡而绝望的轮回,最后画外音的袭来,在纳粹无情的抢下宣告着他们生命的终结,一股浓厚的悲伤气息弥漫开来,震撼过后留下的沉重余味一直萦绕在心头,久久未散。

 短评

完美的象征义,绝望的大环境下找到的虚假希望和执念。大量特写堆砌但有效,希望第二幕多些情节让观众保持兴趣。男主演原不想接这个片子,以为又是成千上万大屠杀主题的电影中的一个,但看完剧本毫不犹豫接了下来。索尔之子证明了电影发展一百多年后到今天仍然有无数种可能性。

6分钟前
  • 白日美人_S
  • 力荐

看着太压抑了

10分钟前
  • 美美哒Cindy
  • 还行

五个月前在布达佩斯就想进电影院看,那个时候刚上映口碑就已经爆棚,因为听不懂匈牙利语最终作罢;昨天终于在东村看完,看后觉得心里缺了一块,散场时坐后边的犹太老头久久不起坐,用悲伤的眼神看着我。然后出到厅口,看见一个头发都已经发白的老妇人,对着电影海报轻轻喊了一声:“My Father."

13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力荐

聪明的处女作,一箭多雕的影像风格(跟拍长镜头+浅焦),有意味但不堪回味。有处女作容易有的问题:从整体来讲没有情感内聚力,故事讲散掉,细节的串连,仅试图用影像风格粘连出情感冲击力是无法达到动人的级别的。

17分钟前
  • 还行

9.2,不管是影像风格和表现方法都是我的菜,很喜欢。不变的短焦和模糊的环境代表索尔在法西斯集中营里主观视角下的目光短浅,即只注重自己眼前之事而忽略身边的人和事,剧作的高明在于索尔的执念只能注定他会从一个受害者变成法西斯,最终害死同伴。铁定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了。。

21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力荐

很好

26分钟前
  • 小妖の七七
  • 还行

影片独特的始终特写聚焦跟拍主角,而模糊背景的拍法,既非常写实地呈现了人间地狱(真是看过的最恐怖震撼的二战集中营电影,毒气室和万人坑的火光)而又不会让你做噩梦,又让观众体验了主角索尔自己的视角,即只聚焦于索尔关心的事物。假拉比象征上帝已死,窄画幅压抑。

29分钟前
  • 叶洲
  • 力荐

放映结束后,坐在我身边的两位阿姨居然一本正经地开始讨论那个男孩到底是不是男主的亲儿子我真是……以个体(冷漠的)视角去展现集中营,特别是以前没有当过主角的特遣队,idea不错。但无休止的短焦镜头实在看得我烦躁。男主的人设也很让我烦躁。这片居然满座,我真是越来越佩服法国观众了!

33分钟前
  • 小斑
  • 推荐

1.手持跟拍、运动长镜、背景虚焦、大量特写、逼仄画幅、环境音效,让我们如临其境的同时,却又在抑制我们内心情感的释放,很有意思;2.镜头语言别具一格,但我实在受不了男主角如此作死的电影,别跟我扯什么信仰,给我一个可以接受的动机,OK?

35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看这种电影的时候,心里总是很压抑,仿佛隔着屏幕都能闻到尸体焚化的味道。

37分钟前
  • ╯^╰
  • 推荐

#Cannes2015#处女作就杀入主竞赛果然还是有一手的,风格鲜明的镜头语言【背景虚焦,全程脸部特写跟拍长镜头,大量气氛惊悚的运动镜头】让人耳目一新,可惜在强大的叙事动机和男主角情绪性表演的双重缺失下,新鲜感退潮快速。跟着男主角和一直在侧的摄像机来一趟地府般的集中营的全景之旅。

42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千万不要一个人去影院看,果然观影体验如媒体所述十分令人不舒服,看得我各种胸闷压抑。半第一人称的视角,远景虚焦的处理,既让人跟着男主看遍营内的各种残酷,又不至于被过于血腥的远景吓到。到电影快结尾时都很讨厌男主,但是结尾出来就理解了,有些更伟大的东西值得被救赎。

43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强烈风格化,只关注主角和背景虚焦从另一个层面,也是有意弱化对苦难以及受害者的消费,只关注主角个人的遭遇吧。又从他四处的周转来观察整个恐怖的流程。不过这种过度关注确实非常压抑,而且,男主执念有些强到过度了。

4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大银幕就像镜面,观众视角是模糊的,但主人公POV的感受,是焦躁、压抑的镜中物,是能被体验的集中营地狱。短焦近乎全程贴在了脸上,得承认这部电影的立意,视角,技术和意图实现都很刁,不像新手之作。但,绝对属于我不想再看第二遍的片子。一意孤行的主人公,莫须有的儿子,确实给其他人挖了大坑

53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7/10)想了想还是只能给三星。主角的动机完全不可理解,看上去就是别人忙着活命他忙着作死,而且是作大死。摄影、置景都值得表扬,有个极富道德感的手法就是把一看就知道花了大价钱的群演、置景都扔到焦外,对集中营的展示很棒。但是#这片儿要是得了最佳外语片简直就是呵呵呵#

57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结尾小男孩出现时,像看到了上帝和希望一样惊喜。尽管结局依然很残酷,有些努力总算没有白费。画幅和镜头感很享受,3星半。

59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這大概是我看過最殘酷寫實呈現二戰時期猶太人苦難的電影!雖然是以嚴肅的二戰猶太傷痕為主題,在視覺與聽覺上呈現出的悲劇性也讓觀眾感到無比震驚,但電影並不無聊難看。導演將傷痕藏在景深之外,以後製音效製造出逼真的錄音感,讓觀眾以聽覺代替清楚的視覺畫面,自行在腦中想像出這慘絕人寰的歷史罪行

1小时前
  • mingjoyce
  • 推荐

形式感较强,大量长镜头,几乎都是近景跟拍,代入感强烈。背景大都处于虚化状态,残酷暴行以一种模糊的形式在背景中晃动,但仍让人不寒而栗。最后处理太完美,镜头如灵魂般释然地跟了出去,身后是冰冷的现实。各方面看,都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有力争夺者。

1小时前
  • 心生
  • 推荐

太难受了,走出电影院时腿都在发抖。无任何配乐,大量浅焦跟拍加特写,绝无仅有的作者风格,光结局就值得五星。其实不需要任何背景常识都能理解男主为什么这样做——我们的人生有太多东西比生死更重。虚写的父爱。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我不喜欢这部影片,纯粹个人因素,抛开视像音响剧本主旨等宏观而专业的角度,我只觉得这样偏执,太自私。在惨绝环境中的非理性固然可以理解,为“儿子”祈祷往生的意念也固然充满人性,但他也完全不顾他人安危,强迫拉比和所有相关的人,那种强迫性,和犹太人整体被迫受到的灾难,在此类比且对比。

1小时前
  • 于是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