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游戏

HD中字

主演:苏珊娜·洛塔尔,乌尔里希·穆埃,亚诺·弗里斯奇,弗朗克·吉林,Stefan,Clapczynski,多丽丝·昆斯特曼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199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趣味游戏 剧照 NO.1趣味游戏 剧照 NO.2趣味游戏 剧照 NO.3趣味游戏 剧照 NO.4趣味游戏 剧照 NO.5趣味游戏 剧照 NO.6趣味游戏 剧照 NO.13趣味游戏 剧照 NO.14趣味游戏 剧照 NO.15趣味游戏 剧照 NO.16趣味游戏 剧照 NO.17趣味游戏 剧照 NO.18趣味游戏 剧照 NO.19趣味游戏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趣味游戏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这本该是一个平静美好的早晨,乔治(乌尔里希·穆埃 Ulrich Mühe 饰)和妻子安(苏珊娜·罗莎 Susanne Lothar 饰)带着儿子来到位于湖边的小屋度假,乔治和儿子前往湖边整理之后要使用的帆船,而安则在厨房里安置生活用品。一声尖锐的门铃划破的所有的平静,来者是一名看上去彬彬有礼的年轻人,他自称皮特(弗兰克·捷林 Frank Giering 饰),此行前来打扰是为了借一枚鸡蛋。皮特端正的外表取得了安的信任,但随后发生的事情却让安大跌眼镜。这时,一名叫保罗(亚诺·弗里斯奇 Arno Frisch 饰),外貌酷似皮特的男子敲响了安的房门,同时,乔治带着儿子也回家来了。激情姐妹花英雄连威尼斯商人(原声版)犯罪心理 第十三季超级少女 第五季心理追凶 第五季从足球流氓到黑帮崛起4兰基先生的罪行女神捕之杀手无名朦胧灰暗一世好命国语梅府有女初长成19号消防局第四季飘帅给点阳光就灿烂美好正逢时大学之旅纽约的一个雨天小爸爸儿子离家时我叫赵红花欢乐颂第三季三体与刘慈欣影帝美猴王(普通话)杨门少年高地行动星际之门 SG-1 第十季都市牧羊曲竞选风云人面兽心2001它们的婚姻布鲁斯之魂安眠书店 第四季变态者电影指南初恋这件小事百岁老人跷家去烽火追凶雨方世玉之千面修罗大决战英雄本色2(粤语版)十荒六梦之初恋

 长篇影评

 1 ) 真实暴力纪录片

简单的无动机犯罪没有太多直白的血腥镜头,三个人死亡的瞬间都采用的间接表现(旁人的吼叫),却让人能够极度不安。在黑帮电影或其他电影中,鲜血喷撒,肢体残缺,身中数弹的场面缕见不鲜,但是我们对死亡的角色不会有太多的感官感觉(对暴力本身的感觉),但是funny games却让人关注片中的暴力本身,关注被施予暴力的三个个体。Michael Haneke的这部异类纯粹的暴力电影,完全不同于其他电影中所描述的暴力,是一部告诉我们什么是真实暴力的电影,可以说是用暴力来反暴力,将电影和真实混淆,让电影尽可能的真实,这也是影片和观众始终有互动的原因(比如杀手之一回头对着镜头眨眼,后来的遥控器回放,直到最后段的独白:已经够了吗?你想要一个真正的结局和一个说的过去的发展,不是吗?),甚至可以说这是一部是令人恐惧绝望压抑的真实暴力纪录片。

 2 ) 10年,两场可怕的游戏

    《滑稽游戏》大概是有史以来最令人不寒而栗的电影之一,1997年作为参赛片在戛纳电影节角逐金棕榈时,舆论一片哗然,不少影评人不等影片放映完就愤而起身,以示对影片过于暴力骇人的抗议——两个少年闯入一幢乡间别墅,无缘无故地对一家三口进行惨无人道的虐杀,而他们的言行态度,正如片名,把一切当成了一场“好玩的游戏”,如果按照他们的说法的话,这起灭门惨案其实是由一盒鸡蛋和受害者的“不礼貌”引发的。

    影片并不卖弄血腥,反而充满了希区柯克式的悬疑味道——你无法预料这两个一开始显得腼腆有礼的少年到底要干什么,除了手上都可疑地戴着白手套,他们与那些呆头笨脑的大学一年级生没啥区别。如果说希区柯克《夺魂索》里的两个大学生杀人是为了挑战平庸,那么,在这二位身上,我们毫无动机可寻。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是谁家的孩子,这么做又是为了证明或宣扬什么。

    毫无理由的杀戮,才是最可怕的,习惯了因果逻辑的观众,会感觉受到了无情理和无道德的双重挤压,内心的紧张和痛苦无法释放。导演迈克尔·哈内克让少年中的一位像拍纪录片一样,直接对着观众挤眉弄眼和说话,并且还来了段这位少年用遥控器左右情节的魔幻手法,进一步加剧了观众和三位受害者一样的被戏弄凌辱感,迅速得出“这个导演是混蛋”的结论。可怕的是,在银幕上,这起惨案发生了两次。

    除了纳奥米·沃茨比原来的女主角裸露得更多,大砖头手机变成了轻薄的翻盖机,2007年的美国版《滑稽游戏》几乎逐镜原样“复制”了1997年原版,而且一样的冰冷无情。须发皆白的导演迈克尔·哈内克给出的解释是“在过去的10年里,一切都还是照旧,因此我想不出什么要增加或改变的内容。”

    把虐杀当作游戏,把一个被紧缚的人推进湖里后露出最灿烂的笑容,不只发生在这两场“滑稽游戏”里。去年,北京四位平均年龄不到18岁的少男少女虐杀一妇女案也曾引起哗然。据报道,“2006年5月21日凌晨,在宣武区南新华街附近,4人发现一名避雨的陌生妇女丁女士,假装嬉闹接近丁女士,其中一女孩多次碰撞丁女士。丁女士出言指责后,4少年将丁女士挟持到附近一拆迁房屋内,用棍棒殴打全身、脱光衣服、烟头烫、火烧头发和下体等极为残忍的方式,将丁女士杀害,并抢走其随身携带的112元钱和一部小灵通。 ”之前,4人还殴打过一位智障老太太和两位拾荒者。在审判中,4人分别交代殴打和虐杀“就是无聊,为了取乐”、“闲得没事干了,也是为了图乐”、“就是在打人时,看到对方痛苦的样子,心里痛快”。

    早在1997年,哈内克就放言,如果《滑稽游戏》大获成功的话,那就表明观众误解了他的原意。还好,两部《滑稽游戏》都遂了他的愿,1997版没得金棕榈,应制片人要求重拍、请来了明星的2007版票房照样一败涂地。不管他的原意是什么,希望他能为这两个结果感到高兴。

    最后,至于是否两个版本都值得看的问题,视乎你能最先看到哪个版本,看完一个就可以不用看另外一个了,因为就内容而言,它们真的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3 ) 一场滑稽游戏 一部“恶”电影

关于这部《滑稽游戏》,我想我被太多的评论忽悠的有些认知错误,我担心这是一部《Solo》般的“恶”电影,所以有意的保持距离的随时准备暂停的开始观看。结果并没有发现所预想的那些足够BT的镜头,不过我还是承认,这是一部足够“恶”的电影。
  
从风格来看,这是一种类似布烈松的极简主义的表现,但显然在形式下,作者隐藏了更多的因素,冷静的旁观,在给以手术刀式的犀利切入。首先必须承认这是一场游戏,整个犯罪过程是无动机的,单纯以快感而出发的。到最后看到保罗用遥控器回复时间的场景,完全把这一切定位到一场游戏上。电影就是个装了猫和小白鼠的匣子,取乐的不只是猫,还有观众。之所以觉得这部片子“恶”,是因为我作为这场猎杀游戏的观众,在神经被频繁挑拨下,反倒获得一种异样的快感。这些残酷的行为,最后可以被我心安理得的定义为一场游戏,滑稽游戏,大可以从其中寻求乐趣。我不得不说,在逐渐了解到社会的本质后,在不断的审美疲劳下,这场“恶”游戏确实让人感到轻松,完全没有道德的负疚感。
  
哈内克很了解现代人的心理,并且乐于将其中的丑恶和不和谐放大,将厌恶、恐惧、谴责、畏缩等情感融合在一起,因此产生出这种怪诞而力量非凡的影像,神似他的同胞卡夫卡。我想他们首先都是独立于这个社会存在的,他们的感知可以超脱实际的状况,以一种直觉捕捉隐讳的思想。这才是最残酷之处,无关者会把你苦心遮拦的身躯剥的赤裸裸,而你在羞耻中沉溺于另类的快意。我想我们在平日里都在不断的意淫,当被人打断时会产生强烈的恨意,哈内克在你意淫时很积极的帮了你一把手,但也同样将快感戛然而止,在这种大脑空白的状态下,你便有了审视社会的另一种眼光。保罗和吉姆的游戏便是这只手,当你认识到这不过是场游戏,或者是你看到这一家人无可挽救,这场快感便停止了。游戏终究是游戏,你要得到救赎,一开始就错了。
  
如果在家里,我一定把《冰川三部曲》也找出来看掉的,现在要新年后了,恶。

 4 ) FIFF21丨DAY9圆桌《趣味游戏》:给我,给我,我要!

主持人@子夜无人

场刊嘉宾@RyanRyqn@松野空松

选片人代表@我略知她一二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21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场刊圆桌的第九天,接下来我们讨论的电影是哈内克的原版《趣味游戏》,在深入之前,请各位嘉宾先基于自己的场刊打分聊聊打这个分数的原因,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X,我理解哈内克的意思,但是还是X,嗯。

场刊嘉宾 RyanRyqn

我打的4星,是我本届的金火车,看完这部我直接被哈内克圈粉了。之前看了几部一直觉得很厉害,但是这部真的太强了。

激情下场的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我也是4星,《趣味游戏》完全有刺激到我,无论是人物还是剧情,无论是惊为天人的遥控器还是白瘦男惊为天人的傲慢都让我非常震惊。我看完之后甚至希望哈内克可以给我一个遥控器,那我一定会上遍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男人。

主持人 子夜无人

第一个话题,除了剥削观众这个最大动机之外,这个故事本身是否有对于现实问题的指涉?比如中产家庭、阶级差异等等。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当然有了,哈内克玩烂的东西,哪怕在《快乐结局》,他还在玩这个。

场刊嘉宾 RyanRyqn

肯定是有的,我觉得哈内克对社会的批判十分到位。我个人特别喜欢剖析社会的电影,在我有限的阅片量中,我觉得哈内克和李沧东是最有力的批判者,但是二者又有很多不同的点。

比如这部里,映射的中产阶级家庭里的一位阳痿的父亲、一位被动的母亲,哈内克的冷酷在于将这两者的定位放置于阶级矛盾产生的暴力的从绝望到死亡的过程中,一次次将希望扼杀,我太爱了。里面同时对宗教的探讨、反叛假扮上帝、要求母亲跪下来祈祷,然后似乎上帝听到了,母亲奇迹般地抢下了枪杀死了反派,结果上帝重放了剧情,整场表演变成了真正的趣味游戏。

激情下场的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欧洲的什么阶级矛盾我不懂,但是我从电影里可以看到女主角一家人和他们的邻居都过的非常好,而且很有礼貌看起来就是很高级的人,而白瘦子和白胖子一看起来就是街头小混混,哈内克用这么直白的描写就是在告诉大家:我就是要讲一个穷人欺负富人的故事,无关好坏。我觉得和当时和社会环境有关,联系到哈内克后来说拍这部电影是为了讽刺好莱坞,所以我觉得这种漫画程度的讲述特别精彩动人。

场刊嘉宾 RyanRyqn

我觉得这里面有映射上世纪末暴力电子游戏的争论,同时也可以结合德勒兹的童年游戏的概念:这种反复正是前生成时期的自由,这种反复似乎更加接近真理。还有就是这种暴力正是对21世纪的预言,就像mark fisher对后人类的描述:21世纪的人任处于20世纪,我们只是20世纪的延申。21年看这部片子,不免觉得哈内克的天才正是这种超越时代的敏锐感。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我知道哈内克对暴力的反抗,以及将观众置于这个选择。但是他的态度让我感觉太傲慢了,他最傲慢的是重复拍摄了《趣味游戏》。要我说,既然过去这些年来什么都没变,为何不直接重映《趣味游戏》呢?

激情下场的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因为美国人不喜欢看字幕,现在开始看了,这部分是《寄生虫》的功劳。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配音,都比重拍成本更小。

激情下场的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配音会破坏电影质感罢了,而且哈内克肯定是有了金主才拍的吧,不可能自己没得拍的就去拍这个了。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怎么可能?《趣味游戏》只能是赔本的,必然导致观众提前离场,这样反而不利于他的好莱坞发展。但另一方面,《趣味游戏》只有你中途关闭、提前离场,才是符合哈内克的内心预期,即人类还有救。

场刊嘉宾 RyanRyqn

你可以这么想,不是哈内克想重拍,是反叛。上帝想重新玩一次这个游戏,一方面我觉得亲自重拍美国版可能是哈内克自己对美国社会的自我思考,二方面可能是为了好莱坞资源拍后面的电影。亲自重拍自己的电影这种举措太少了,尤其美国人的电影口味和我们不一样,那个时代美国R级片有大量的观众。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如果是对美国社会有自己的思考,那么会加入一些美国社会的元素,然而并没有。

激情下场的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哈内克自己说过,因为原片是在讽刺好莱坞恐怖片,所以想拍个英语版给美国人看,而且是华纳投资的,哈内克也不是为了票房。用贴吧的话来说,是“华纳自己为信仰充值而已”。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是的,他根本不是为了票房,更谈不上想要好莱坞的发展而这么做。

激情下场的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其实欧洲导演登陆好莱坞重拍一遍自己原作的,也不止哈内克一个。荷兰的斯鲁依泽也做过,《神秘失踪》就有欧版(88年)和好莱坞版(93年),都是同一个导演。

场刊嘉宾 RyanRyqn

对啊,就相当于给美国人拍的,这片子就是从美国社会提取的灵感,拍一个美国版有什么不对?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还是那句,两个版本除了角色,道具几乎一模一样,哪里从美国社会提取灵感了?

场刊嘉宾 RyanRyqn

为什么要纠结于导演重拍了这电影?这和电影本身有什么关系呢?

主持人 子夜无人

第二点的话,我想让大家具体谈谈对“遥控器”这个道具的看法,不限角度。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遥控器就是反暴力快感的东西,暴力是不能通过暴力来制止的,另外说下《趣味游戏》我可以5星也可以0分,5星在电影的技术手法和导演本意表达,0分在于导演态度。

激情下场的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遥控就是神啊,我的天哪,哈内克真的把我搞死了。遥控器就是欲望的象征,我真的看到那一幕之后脑子里全部都是,“我要遥控器,把遥控器给我”,哈内克真的很会调动观众的感官。

场刊嘉宾 RyanRyqn

我觉得遥控器的象征一方面可以是上帝,二方面是暴力,遥控器很像电子暴力的游戏复活。

主持人 子夜无人

那最后的话,大家有在两版中感受到任何不同吗?我觉得演员气质是挺不一样的,而且演员气质给到我“真”和“假”的不同观感。美国版我觉得很假,所以我反而更喜欢,因为心理上没有负罪感了,原版是更“真”的。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那是演员本身带来的,哈内克还没强大到演员在他手里是棋子的地步。

激情下场的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你觉得97《趣味游戏》的主角们是工具还是真正的演员?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演员罢了,女主值得影后。

激情下场的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我个人很喜欢白瘦男主角和女主角罢了,白瘦男主角对不囍猪的人来说有一种独特的性魅力。他的眼神很天真,笑容也很纯真,但是做的全都是最恐怖的事情。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女主和儿子各有一次事先张扬的逃跑计划,按照一般电影起码是要迂回几次的,这里直接KO。

激情下场的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而且之后的斩杀非常利索。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哈内克不仅不给你看暴力现场,他连人物对暴力的反应、情绪都不给你看,真的很高级。而我越是看懂哈内克这种手法的厉害,我越是厌恶。应该说,我只有厌恶才是尊重了哈内克。

激情下场的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我理解你的厌恶,我的喜欢也是因为我不会把自己当成富人那一家,反而我在和穷人共情,我好可怕惹。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我没有和任何人共情,就是觉得我意识到了,然后我情绪就不会被调动了。

激情下场的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和富人共情会气死罢了,你没有气死,说明你很尊重哈内克。就像小男孩死的时候,镜头切的白瘦男切面包,虽然耳边都是客厅里的哭声,但是我没有听到,我只是在想,白瘦男就像在给我做早餐一样,我会在后面抱住他,然后他喂我吃面包。

场刊嘉宾 松野空松

哈内克的电影结局,一直都是WTF的,在这一点他真的很厉害,哪怕是《爱》。

#FIFF21#DAY9的场刊评分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5 ) An overrated piece

TBH, this is just a very very plain movie to me. There is no plot twist and I feel no enjoyment from watching this tedious long term of breaking in. It’s just the thing you already can imagine and keep lasting for such a long time. Just like watching porn, but worse than porn, because the director is still trying to build suspense and anticipation via indirect cinema techniques. However, I need no anticipation because I know what they are up to and in my imagination, the violence scenes can be more vivid and thrilling.

It is just another film that the director thought they are very smart but they are not.

 6 ) Funny Games——无人生还

对于这部电影很负责任地说我不算喜欢,但因为Michael Haneke还是觉得不说不快。
估计“惊世骇俗的暴力导演”这个称号,老爷子就是通过此片得来的。当然,不通过直接的血腥描述而令人不寒而栗,做到让暴戾无因却心悸不止,不是一般人可为的。前有功力“冰冻三尺”的[冰川三部曲],后有转战法国后依然呈现无休冲突的四部作品,这就是那位说出“电影,就是每妙24格谎言”的Michael Haneke。
谎言。女主人极度恐慌下举枪射死男孩之一,这个令人窥得一线生机的镜头,被一个遥控器立马硬生生地倒回。这个符合内心意愿的转机,原来只是谎言。
导演只给我们看他想让我们看到的。这个选择上的没有余地,正如影片本身。
Haneke向来又是只给事实不给答案的。有三次,那个操控着“游戏”的男孩望向了镜头。在这背后,也是导演在向观众发问。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大胆地自问:我们是孤立无援的受害者?还是束手就擒的帮凶?
也许真有人要自我折磨?当然,单纯享受暴力的人,在这部电影面前是不会大呼过瘾的。
导演对于暴力的态度应是冷静的坦然,而决非迷恋。
于是一番语无伦次之后,自觉它是这样一部电影:就算不喜欢,还是要承认它的无懈可击。

2007.8.

 短评

两个蹩脚的杀手与一个难看的主妇

5分钟前
  • Des Esseintes
  • 还行

这电影看得真他妈让人窝火,有N种方式可以自救并且干掉那俩家伙,可是导演偏偏不让观众的欲望得逞,甚至还出现了遥控器回放这种逆天的镜头,简直是对观众的挑衅。很多对白像是对观众说的,电影就是现实的一部分。

9分钟前
  • 半透明
  • 推荐

跟随荒木飞吕彦的恐怖片list看到哈内克这部,看完浑身不适,哈内克这种导演在平常生活中难道没有朋友吗?

13分钟前
  • redhousepainter
  • 还行

瞎弄。要是写中产阶级,那这是夏布洛尔写烂了的东西,要是玩叙事结构,那这也玩的相当初级而且无意义。这是强行把观众拉入到暴力行为当中并且还不给任何解释的做法,展现无美感的暴力,并且逼迫观众成为同谋,让人非常不爽。

18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典型固定机位长镜头,如坐针毡,煎熬难忍,但仍要为哈内克的变态恶趣味点赞;天降的恶魔几乎等同荒诞虚无的产物,恶魔邪恶的回首一笑乃是对观众的公然挑战,及至「倒带人生」,仿佛能听到哈内克得意的笑声;声音的运用(死金、电视机)也是一大亮点(哈内克对声效的运用向来很重视)。

2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我有遥控器 就把你们 倒到开始 用10只鸡蛋噎死你们

23分钟前
  • zooma
  • 推荐

资料馆,影片结束后并不像往常全体鼓掌,只有零星的掌声,很压抑~李一鸣老师说希区柯克是邪恶的,我觉得希区柯克是儿童式的“邪恶”,哈内克才是骨子里有邪恶的因子,他就像片子中操纵他人情绪行为的短裤男,如果看这部电影感到压抑愤怒,那我们都上了哈内克的当。

27分钟前
  • 康平
  • 还行

哈内克是个多么残忍无情的导演啊,儿子被杀之后的那段长镜头就用固定机位摆在远景,观众始终处于这样一个被动的客观视角去观察夫妇二人精神崩溃下的情绪状态,就是不给特写,就是不挪机位,完全是在强迫观众去真切的体会并反思暴力与媒体之间的关系。现实倒带和面对镜头说话的手法同样绝妙,大亮点无数

28分钟前
  • 喷子
  • 力荐

特意用恐怖片笔触伪装成娱乐片,第四堵墙在影片中的断裂是哈内克嘲笑观众的企图,令观众陶醉在这种猛烈的偷窥和施虐中。

3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8.4 之前看过美版,所以这次相当于硬着头皮看第二遍了。一直觉得借鸡蛋是有原因的,鸡蛋似乎象征了中产阶级:富足圆滑外表看似坚硬实则极其脆弱。

35分钟前
  • JoshuaLi
  • 推荐

Haneke说,在戛纳放映的时候,当女主人开枪打死暴徒之一时,观众一起欢呼鼓掌,但当看到影片竟然被另一个暴徒用遥控器倒回去的时候,影院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惊呆了,不知所措。

40分钟前
  • 清露疏桐藉秋风
  • 力荐

女主角对男青年说,你们停止吧,你们还有美好的未来,你们还都年轻, 男青年对女主角说,你这样有失风度

44分钟前
  • 金魚
  • 还行

哈内克对人性之恶的揭露无人能及。观看这部电影,是一种极端的体验。能够摆脱这种暴力圈套的人寥寥无几,佛陀算一个,耶稣算一个,或许还应该加上甘地。

47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没有逻辑可言的暴力无限循环,满是颠覆破坏与挑衅,哈内克用危如累卵的第四面墙始终在挑战着观者的忍耐底线,臭不要脸的!

50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哈内克在《趣味游戏》里做的实验之所以不奏效,是因为他假定所有观众都是理想化的,都尽在他的掌控里。但作为一个独立的、思考的、有agency的观众,我必须明确拒绝哈内克的说教,也不接受他把责任甩到我的身上。艺术展现暴力,永远不是因为观众想要消费暴力,而是因为自己的暴力潜力。所以请艺术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瞎指挥我怎么思考。

53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还行

不太好看。其实没看太懂 导演融合了大量夺人眼球的要素 杀了狗的虐畜、儿子被爆头的血腥、妈妈脱衣服的色情、谈话中提及到胖子的吸毒乱伦等等 然而感觉什么都没说到点。故意设置了两个普通的坏人 一胖一瘦 一个金毛一个黑发 一个叫汤姆一个叫彼得 都是最简单最普通我们能遇到的人 就像那个经典遥控倒放镜头 导演大概就是最简单的不安好心吧 就是纯粹的暴力吧

56分钟前
  • 黄悦_
  • 较差

4.5 年轻20岁的哈内克黑暗到底、戏里戏外全程折磨不算,还调戏观众乐此不彼,比起日后的稳健沉着、深中肯綮,此刻的他尚掩饰不住飞扬嚣张,但逼人的横溢才华已能堪称出众;真正意义上的恐怖片,浪潮死亡实验式的思想性和反思性,封闭空间里浓缩的人类历史上的战争侵略、恐怖和强盗逻辑之集大成。

59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推荐

看过此片之后,所有电影的变态指数都要自动下调。哈内克是蹂躏观众期待值的大师:期待暴力的人得不到一个直接的流血镜头;投入共情的人会恶心气愤得无以复加;渴望主角实行复仇的人会被“遥控器倒放”的桥段狠狠扇一耳光。

1小时前
  • SaturnianAir
  • 力荐

不管怎么说,不接受这种反思暴力的手段

1小时前
  • 九尾黑猫
  • 较差

太狠了。通过操纵观众来让观众反思被操纵的过程,悖论啊!

1小时前
  • 🌞娘卷卷🌙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