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盐

HD中字

主演: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维姆·文德斯,朱利安·诺里贝罗·萨尔加多,Lélia,Wanick,Salgado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地球之盐 剧照 NO.1地球之盐 剧照 NO.2地球之盐 剧照 NO.3地球之盐 剧照 NO.4地球之盐 剧照 NO.5地球之盐 剧照 NO.6地球之盐 剧照 NO.13地球之盐 剧照 NO.14地球之盐 剧照 NO.15地球之盐 剧照 NO.16地球之盐 剧照 NO.17地球之盐 剧照 NO.18地球之盐 剧照 NO.19地球之盐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地球之盐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他的镜头是打开的心眼,在最细微处直视灵魂,看到巴西巨坑五万掏金者的集体面相,看到科威特油井冲天大火的真正英雄,看到非洲的死亡延续着生存。每次的拍摄方案都是经年的万里长征,是人神共舞,每次成果都引起巨大回响。合导的儿子伴着老爸远征,只见他用海象的视角,拍出但丁的地狱。再来到地球重病的现在,他重建了一座森林。云温达斯最心仪的传奇摄影师萨尔加多,就是大地之盐。获康城影展某种观点评审团特别奖,入围角逐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猎魔人第三季疯狂飘移假爸爸南海岛血书蝙蝠侠:黑暗骑士(原声版)罗马第一季惊爆轰天雷1991西厢记1927黑鸦1HighKick短腿的反击速度与激烈婆婆的镯子(卫视版)家宅凶灵墨小墨历险记毒。诫国语Mah-Aut盖世豪侠恶之华飞越巅峰1987卡罗尔·马蒂厄美丽人生艺术家2011帕塔哥尼亚:神秘天堂时尚之王从零开始偷龙转凤爱情制高点夏日房间日月神童台湾黑猫旅社雪镇狂魔饥饿的狮子搭车人2007玉面侠坏种1934不列颠之战1969丑女无敌第一季假日总动员出逃的公主枕边人2023拜见岳父大人3爱情人偶信长协奏曲 电影版职场之神

 长篇影评

 1 ) 从批判到和解,然后种下慧根。

成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记录者。殖民地下罪恶的淘金工业,南美洲和非洲的饥荒,海湾战争的战火,卢旺达的返祖屠杀,以及自诩文明的南斯拉夫革命,无疑不是上个世纪末社会关系的大事件。有时希望摄影师能多长几条腿,多活在不同的世纪里,让这些历史记忆都能插着翅膀刺痛我心。观察人类给摄影师带来了痛苦,于是得出了“人类是最大的罪恶”这样的结论。作为记录者,你只有痛苦的本领,却没有发难的身份,人类的罪恶,也是人类在社会最大总福祉下的维系方式。观之于此,只感到自己社会人类学的浅薄,无法再说出一二。

当然作为观众也会苛责,为什么要直视他们的眼睛,然后袖手旁观的按下快门?他们是允许你围观痛苦,还是你巧言令色的说服。当然,也许他们痛的已经不能在意。那些直勾勾赤裸裸的眼睛,时至今日,可能已成为白骨上的两个洞。想到这,就觉得生之渺小,因为生之渺小,批判人类,只是最小的话题。那些被批判的殖民主义者、战争发动者、奴隶主,也都化为白骨了。

所以,改弦更张地成为风光摄影师,是一种和解。但风光摄影总是感觉美则美矣,缺乏力量。毕竟摄影师的眼睛在人类那,不在自然界。摄影师还是时不时流露出对人类社会的关照,用动物界的阶级观念去解读人类的行为方式,力图让人类和其他生灵处在同一维度,一种可以被谅解或是理解的维度——社会学意义上的进化论。

用种树的方式践行这种和解。摄影师从记录自然的角度,回归到了改变自然的角度。种树不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方式,因为摄影师并不是一个环境主义者。它更像是某种行为艺术,某种态度。它让自己获得一种施加影响力的直接力量,而不再依靠照片的呐喊和特定有效听众。这是一种可以被切切实实看到的实惠,就像苦行僧,日复一日做着唯一能改变地球的事情。而那些作品,就像上帝赋予他的慧根。

最喜欢的一张作品

 2 ) 我们都是地球的盐

这周看了关于摄影师Sebastião Salgado(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的记录片《地球之盐》,他被誉为21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师。

Sebastião出生在40年代的巴西。在60年代,和妻子lilia(哈哈…)移居欧洲。他放弃了在英国世界银行的高薪工作,一切归零后,去往巴黎从事专职摄影,他的足迹开始遍布全球:拉美、非洲、中东……一个拍摄项目往往耗时数年,他远离家人,与当地人吃住在一起,如此这番,仿佛才能拍出最接近本真的作品,从那些被拍摄的对象的眼睛里看不到疑虑和厌恶,是一种最自然的呈现。80年代,他走到非洲,在埃塞俄比亚、马里,看到那些被饥荒干旱折磨的人民,生病与死亡等同,脱水、干枯的人体,生命如同枯草、槁木。

如果说在80年代,Sebastião看到了人类的弱,那么在90年代,他则看到了人类的恶。1994年4月,卢旺达大屠杀,当时全世界媒体都聚焦在南非第一次民主大选,欧美甚至中国的冷漠、联合国的拖延,似乎没人在意这里正在发生着什么,三个月的时间,100万人被杀戮,昨天的邻里朋友,今天恨不得就用锄头、镰刀将你砍死。而Sebastião在这里,用相机近距离记录下这一场种族灭绝,在坦桑尼亚、刚果,他追随着逃难的人民,看到用父亲将孩子的尸体面无表情地抛向乱尸堆,看到人们用铲车铲起无数的尸体,跟泥土一样与泥土混在一起。在屏幕前的我几度无法正视下去,这时Sebastião说,“我与难民们在一起,奇迹地没有感染上任何疾病,但我的心和灵魂却病了。”这让我想到在同一年,南非自由摄影师Kevin Carter在约翰内斯堡用汽车尾气用导管引入密封的汽车里自杀身亡,而他就是拍摄了那幅著名的秃鹰与行将饿死趴在去救济站路上的小女孩的摄影师,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同时却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面对此种情况是应立马放下相机上前救助还是先完成工作使命?他留下的最后字句,“对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程度”。

而Sebastião历经了世间的黑暗和人类的残暴,选择活下来,只是再也没有办法拍摄肖像。他和家人回到巴西,开始照料起父母的农场,通过种树试图让干旱土地恢复生机。他们成功了,自然似乎缓解了他的疼痛,他重拾相机,只是这次,他的拍摄对象变成了动物和自然。也许是亲历了太多人生和不同的命运,他拍的动物也是那样地富有人情味。尤其让我感动的,是一张摄于加拉帕戈斯群岛(俗称龟岛,位于厄瓜多尔)的鬣蜥的足部特写,他说,”它让我联想到中世纪武士的手以及他们盔甲上的鳞片,看到它,仿佛看到我的表亲,我们最初都是由同样的细胞进化而来。”多么让人为之动容的一段话。

看完影片,一石激起情绪的千层浪,以至于让我忧伤、怀疑、痛苦、愤怒和更加的焦虑。在无比敬佩Sebastião的同时,对自己也深深地厌恶起来,厌恶自己的苟且、犬儒与狭隘。反观我目之所及的非洲小岛,又是怎样的呢?去年,我也开始拍孩子的project,美其名曰“拍摄项目”之名,实则是在工作之时的用iPhone“偷拍”。如今想想,这样的照片,是有意义的吗?是富于感情的吗?还是仅仅满足我偷窥猎奇的无耻虚荣而无任何背后的思考?是感动了自己还是矫情了别人?或许你们会回答“然并卵”吧。

这种扭曲的心理状态一直缠绕着我,直到在今天看到日本女指挥家西本智实指挥柴科夫斯基的“悲怆”才得以缓解。原来我也与Sebastião一样,需要找到一个庇护之地,在里面假装原谅了自己。

 3 ) 向生命中的永恒,致敬

2021.2.25 更新:在观影,留下影评又时隔5年之后,有幸读了Salgado口述的自传《重回大地》,然后重新看了一遍电影,感觉更深刻了。喜欢电影的朋友也推荐阅读。


以下为原文:

大半年前的夏天,离开新加坡前最后一个礼拜的周末,百无聊赖的我走进national museum准备撞一下运气。 运气还不错,除了常设展览之余,还有个特色展览,叫“GENESIS”, 是一个叫Sebastião Salgado的摄影师的作品展。 迈入展厅之前,完全没想到,这个展览会给我如此大的悸动以至于我在新加坡燥热的夜晚里,第一次失眠了。摄影师用镜头记录告诉现代化发展的背后,地球上的未被破坏的浩瀚面貌,探讨人与星球之间种种因果寻律。 大半年后的今天,我走进香港文化中心的剧场,被扑面而来的冷气冻得打了一个冷颤,然后灯光开始暗下来。第一张巴西矿产万人坑的照片,熟悉的构图和招牌的黑白色调,我脑海里忽然就浮现出去年看的摄影展。 After all, people are the salt of the earth. 然后电影开始娓娓道来,尽管还没有提及摄影师的名字,但是我心里已经笃定他们肯定是同一个人. 果然。 The photographer is literally somebody drawing with light. The man writing and re-writing the world with lights and shadows. 摄影师,顾名思义,就是用光影在绘制图案的人。 从South America到Workers, 再到触目惊心的Africa系列和向宇宙终极奥义致敬的GENESIS。大师在一旁生动的讲解着照片背后的人文故事。 眼前的景象,耳边的音乐,和脑海里的画面忽然重叠的一瞬间,轰,发出了巨大的共鸣。不知不觉中我竟然热泪盈眶。 我觉得最伟大的地方在于,摄影师每一个拍摄选题都十分连贯,从迈出第一步开始就似乎已经明白自己在寻找的是什么。 他是真正热爱这个星球,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他努力和每一个人,每一只动物建立起信任的关系,他一直是用温柔而坚定,感性而理性的目光在注视着这个世界,探索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宇宙间纯真而动态的奥秘。严肃而温柔。 直至在非洲直面难民和屠杀。死亡是审视和批判的,绝望的眼神和对体制的愤怒激怒了大师,他在反复多次进入非洲,亲眼目睹堆积成山的尸体和几十万难民之后,眼泪和叹息。 My soul is broken. I don‘t believe in human's rescue any more. 我的灵魂坏掉了,至此我再不相信任何人类的救赎。 然后发生了最美好的事情。大师因为机缘巧合回到荒芜的巴西,接手了家里的农场,在一片贫瘠的山丘上,开始种树。当看到温室里的小树苗长成一棵实实在在的树的时候,他被树苗带来的生机所治愈了,我也忽然明白了小学课本上看蒙田的那篇“敬畏生命”。也终于明白GENESIS的初衷。 恨和仇恨传播的速度远快过生命成长的节奏,我们要致敬的,是生命里那份永恒。这是需要在大悲大喜之后的大彻大悟,远远超越了种族,超越了年岁,超越了时间,变成了永恒。 电影节选片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这个电影是讲述什么故事,只是单纯被标题吸引。没想到冥冥之中却有着这么奇妙的关联。很庆幸在观影之前就已经对摄影师和作品有了基本的认知,才能从浩瀚的景观中看到摄影师的初心。我相信,这也是一种缘分。 最后因为豆瓣影评不能贴图,建议大家Google搜索“genesis Sebastião Salgado”,和他TED的演讲,叫“Sebastião Salgado: The silent drama of photography”。相信你会和我一样,震撼得久久说不出话。 向大师致敬。

 4 ) 记录下一些有趣的地点

战争,痛苦,生与死震撼人心,然而生命之美指引我们走向圆满。

印尼西巴布亚省亚力部落(木头鸡鸡)
厄瓜多尔萨拉古罗人(慢生活每天醉酒)
墨西哥北部瓦哈卡州莫艾斯部落塔罗乌玛拉人(音乐人不用工作)
西伯利亚鄂毕河涅涅茨人(游牧)
GENESIS摄影集
巴西帕拉省Zo`e(嘴唇插木头)

 5 ) 盐的作用&文德斯部分访谈内容

学校展映,放映了这部电影,还有文德斯的交流活动,有点幸福。其实这部电影早就在我的硬盘躺着了,但是一直没看。

我也喜欢摄影,但自我介绍顶多说自己是爱好者。之前不知道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这位摄影大师,今天看了他,更感觉“摄影师”这三个字沉甸甸的份量。在每个人都可能把照片拍“好看”的今天,图片摄影并不那么容易上升到艺术的高度,两层之间隔得太远。在此角度上,我看不起自己。

当一个人目睹人类巨大的苦难,无法形容的人道主义浩劫之后,有任何激烈的反应,都是很正常的。张纯如写了《南京大屠杀》后,开枪自杀,我崇敬她。萨尔加多深入接触了一次次干旱、饥荒、霍乱、屠杀、种族灭绝后,拍下了那么多震撼人心的照片,很多让我泪目。大规模死亡能让人麻木,而极端暴力又极具感染力,他说“我得了重病,我的灵魂病了”,我立刻感受到绝望随着黑屏侵入骨髓,并因此泪流不止——而我感受的,不过是他体验的苦海中的一粟罢了。

神奇的是,萨尔加多竟然能从中逃出来。在质疑人类并质疑自己的意义之后,还能回到生命的起点,去探访更稳定的无人世界,继而致力于恢复家乡的生态。看到那片荒山变森林时,我感叹这就是最美好的童话。地狱和天堂之间的翻转,第一次靠人,第二次还是靠人,如此循环往复,在世界每个角落上演。人是大地的盐,无论是向上修建金字塔还是向下挖金矿,他们都能深刻地改变这个世界。

文德斯特擅长用电影展现多种艺术形式,很“电影”的《德州巴黎》,很舞蹈的《皮娜》,以及这部纪录片,重头内容也是萨尔加多的图片作品加上解说。总之,并非常规的电影方式。关于文德斯为什么能成功表现多种艺术,以及他的创作理念、人生思考,看他自己怎么说吧。

——————分割线——————— 文德斯部分访谈内容

自己听译,结合台上翻译(也是学生),手机打字。有不准确和遗漏见谅,只是转述一下他的思想。

Q:您的电影往往不是站在导演的角度拍的艺术家,是在艺术家角度拍电影,您怎么对各种艺术都很理解?

文德斯:我也搞不清楚(全场笑)。我认为这与一个事实有关——我小时候不能决定以后干什么,我上学后,想干所有事情,我喜欢写作、画画,我想成为音乐家,建筑师。后来意识到电影包含了所有艺术,能把它们结合成一体。

Q:您认为电影和文学能帮助维持您内心的秩序吗?(一个很空的问题,全场爆笑)

文德斯:是的,我真的相信。一切的核心是讲故事,讲故事对人类来说非常重要,故事能维持人生有意义的感觉,一个人的生命有意义的感觉。在晚上,当小孩得去睡觉,他们最喜欢的事是让父母讲睡前故事。他们白天有那么多体验和经历,他们需要故事使自己安静平和。父母读故事很简单,有勇气去想一个故事就更好了,编故事时会意识到,怎么编都可以,甚至不知道结局都行。一件事导致另一件事(因果关系)是小孩想要知道的,他们想要人生的意义,讲故事就是在创造意义。电影人的任务有些相似。

Q:您怎么样选择纪录片的题材,怎么确定其主题?

文德斯:我必须承认,是大部分纪录片题材来找我,而不是我找它们。只有一部例外,那就是《寻找小津》,因为我想拍摄三位电影大师。在小津去世二十年后,我去了一趟东京,寻找他的故事。我本来也不想去哈瓦那拍音乐纪录片(《乐士浮生录》),但是某人说在那遇到人生最好的音乐家,此后三天我们就出发去古巴了。你们刚才看的《地球之盐》,我见了这个摄影师(萨),因为我喜欢他的作品,所以我去找他。当我见到他,他展示了自己的图片,他说:我正开始和自己儿子制作一部电影,但这太难了,我们相处得不好,你能帮我们吗?

其实整个过程是很有意思的,因为一开始对这个题材也不一定了解。要让观众了解这种艺术,不能让观众看到太多个人痕迹。要展现其他艺术,要让某种东西更可见,就要让自己不可见。

Q:欧洲电影最近几年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变化?从您的角度看?(又是一个大问题)

文德斯:问题太大了(沉默),这不容易说。但真正的问题是:欧洲近年发生了什么变化。电影反映的是时代的内容。我觉得最近几年,欧洲电影展现的欧洲形象,是有些迷茫的。

我们欧洲和中国差不多大,但欧洲讲40多种语言,有38个国家产电影。这些不一样的语言,文化多样性,是欧洲的财富。但世界趋势就是全球化,独特性正在消失,维持民族特征有更多的问题。

Q:《德州巴黎》,您是从哪里获得了灵感?和自己的情感体验有关吗?(全场爆笑)

文德斯:谁问的这个问题?(全场哄笑)我从来没有在脱衣舞吧认识一个女孩,没有个人经历!但我对自我迷失的感觉了解很多。我拍这部电影前在美国制片厂体系待过六年了,期间只做过大制片厂电影,这让自己感觉在浪费时间。这不是属于自己想拍的作品,也不是我来美国的原因。我答应过自己,想拍自己的美国电影,用自己的准则和人。

主题是我认为的美国梦,有一个家在美国非常重要,但很多时候只是梦想而已。里面的脱衣舞吧其实是自己想象的,和真实的不一样,这个地方有心理治疗室作用,但现实中并不能这样交流。

中间还有几个问题跳过,最后一个问题

Q:艺术是在不断发展,艺术审美、趣味在不断变化,您怎么看这种变化?

文德斯:谢谢,我认为我们见证的变化比以前人都快,无论是生活环境、文化还是其它方面。作为电影人,我们必须作出反应。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反应,以及你在剧变之中是谁——你要你的电影要反应这种混乱的时代,还是完整的平和的电影?我们生活在信息很多的时代,可以听到很多声音。我认为,我会在这种环境里拍偏向能让人平静的电影,这些电影信息量不是很多,但是很清楚。

我相信你们每个人都有能力拍电影,能传达自己的视角,不是增添嘈杂混乱(Chaos),而是创造出让人能抓住(hold on to)的东西,要对自己内心真实。十分有趣的是,如果你自己不投入爱,那别人也不能从作品带走东西。所以,一定得把自己和自己深层感情投入进去,不然就是增添嘈杂。

结束。

—————盗文必究—————

 6 ) 关于片名“地球之盐”的圣经原文

新约中三部福音书皆有提及,分别为:

马太福音5:13-16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马可福音9:50
“(前略)盐本是好的,若失了味,可用什么叫它再咸呢?你们里头应当有盐,彼此和睦。”

路加福音14:34-35
“盐本是好的,盐若失了味,可用什么叫它再咸呢?或用在田里,或堆在粪里,都不合适,只好丢在外面。有耳可听,就应当听!”


在一本叫做《基督宗教》的小册子曾读到这么一段:“……而另一个则是同样重要的‘分散状态’,他们走到教堂之外,成为耶稣要求他们去做的人,即成为‘地上的盐’,其作用则是使整个自然之味得以显示出来。”

我想这一段已经将这“盐”的意味表现得很明确了。

 短评

生命是太珍贵了,以至于无所事事之时,总有罪恶感,担心自己在浪费生命。然而碌碌一生,难道就不是对生命的浪费吗?我佩服这个男人,能用八年时间去拍一组照片,不赚钱,不买房,啥都没有,就图个开心。他这样任性的挥霍着时光,我却觉得,他才是那个最懂得珍惜生命的人。

8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棒,一家子大写的你球人!有机会一定去看大银幕哦。今儿法盟确实小了,虽然仍很震撼,但还想去资料馆二刷。对二闺女有了新认识。

10分钟前
  • 🌞娘卷卷🌙
  • 力荐

给我深深震撼的不仅仅是萨尔加多的摄影作品,更是他缓缓道来的每个故事,看着他花了一个又一个十年记录这个星球最残酷的画面。灵魂承受了多大的劫难,才会说“人类的残忍让我们不配活下去”?好在竟然,他在另一个维度获得了重生。同样都是摄影师的纪录片,这部真心比薇薇安迈尔的好太多了

11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萨尔加多不止是神妙的光影叙事者,他诗意精确的言语同样有力量。在我眼中人类是地球的病毒,将天堂败坏成炼狱,但大师看遍饥馑苦难暴虐杀戮依然未曾陷入虚无,他说:我热爱人类,他们是地球之盐——这才是难能可贵。大地抚慰治愈了萨尔加多破碎绝望的心灵,他种下的森林是给这个星球的偿还,也是回馈。

14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照片没问题,读解照片的形式也没问题,萨尔加多被黑暗吞噬也没有意外。只是对一些人类社会问题的看法,似乎太过表面了。沦为环保纪录片,总感觉还是隔了一层什么奇怪的东西。

16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本片的启示:1.摄影还得靠天赋,去专门学是没用的;2.摄影三宝:黑白颗粒高反差;3.再拍了基本一辈子后,眼界和胸怀已经上升到了一般摄影师无法企及的高度。

19分钟前
  • 喜喜
  • 力荐

"马太福音5:13-16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 盐,需要提炼,冲泡,能改变一切味道,能防腐杀菌,可盐如果过了度,盐化的土地会变得一片荒芜。寥寥数字,把人,这个地球之盐的特质,说的再透彻不过了

22分钟前
  • 我累特
  • 力荐

“当我过世的时候,我们种下的这片森林,将会恢复我出生时的模样。一切也因此得以圆满。这就是我一生的故事”—— 看过电影后,才理解了上周末在自然科学博物馆的那场摄影展。原来他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对于一个见证过太多苦难的人,回归自然去做一名守护者,是最好的归宿了吧。

26分钟前
  • 子东文
  • 力荐

“当我死的时候,我们种下的森林将会恢复成我出生时的模样,循环得以圆满。这就是我一生的故事。”

31分钟前
  • 张维托
  • 力荐

镜头总是热的,从人生在世上对金钱的追逐,对资源的争抢,到对生命的拯救,对物质的清醒,再到动物、人与自然延绵不止的疾病、饥荒、死亡,历年一段又一段跨越精神的征程,引向身为亲历者最大的自豪与痛苦。但身为真正的“地球之盐”,在对人类失望的阶段,又开始恢复森林的救治活动。如此一生的修行与作品,只能望其项背。而他背后的妻子,真的有过人的智慧、胸襟与能量。 @资料馆

33分钟前
  • Mr. Infamous
  • 力荐

用海象的视角,拍出但丁的地狱。再来到地球重病的现在,重建一座森林。当我过世时,我们种下的森林将会恢复成我出生时的模样,循环得以圆满。这就是我一生的故事。

35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推荐

一个摄影师的生平,仅通过他的一幅幅黑白照片,就可串连起他的一生,反映出他的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看出他的情感他的思想。他追寻着新闻热点去拍摄,他见惯了这个令人失望世界的生生死死,最后自己放弃了对于这些让人悲伤之事的拍摄,转向了自然,转向了环保。面对死亡时最难面对的是自己的内心。

36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力荐

电影太棒了,但主要还是萨尔加多太棒了。(可惜不是迷妹,不然见到真的维姆文德斯大概也太棒了。)每个像这样逼迫自己直视人类最黑暗面的摄影师都不知道有多强烈的召唤和信念,唯有崇敬,并感谢他们拓宽摄影的疆域。看完感觉自己都更有人性了……但难道又要什么也不做地任这冲动消逝吗,觉得有点焦虑。

39分钟前
  • eleanor
  • 力荐

讲自然,其实也是讲人。光是想想,这个星球上仍有过着跟我们截然不同的生活却难以为我们所知的同类存在,就已足够神奇。

41分钟前
  • Alain
  • 力荐

灵魂清洗,萨尔加多阅尽世间种种人类贪性催生的罹难悲苦,在最后选择回归于动物和自然。他一生的故事,看到了完整。别让那些不幸的事件,只沉淀为事件。别让悲伤的土地,放任干涸荒芜。在凝固瞬间的照片面前,我们也不该只是保持那一刻的哑口无言。

44分钟前
  • bird
  • 力荐

跟大师活在同个时代是无比幸运的,凡夫俗子借由一双上帝之眼,得以凝视这个星球无数个令人泪流满面的瞬间。毁坏的雨林能重生,写满贫瘠和死亡的土地上也能开出文明之花,萨尔加多是上帝派来人间的卧底,不为了满足任何猎奇或艺术追求,而是用光为人性铭刻下永恒的证据。

46分钟前
  • 樹一
  • 力荐

“这是我最后一次旅行,我已不再相信所谓人类的救赎,没有人类应该活成这样……我为我的相机,为我的双目所见落泪。”最后造一片森林修复灵魂的恶疾。人类是地球的盐,能毁灭自然也能创造奇迹。

51分钟前
  • Aby
  • 力荐

他妻子更了不起,是这个家庭以及全部项目的总设计师和主心骨。

52分钟前
  • 高玉宝
  • 力荐

极尽谦卑的文德斯几乎是以学徒的姿态呈现了萨尔加多眼中的世界,光影先后经两位大师之手却如同未着痕迹,只是默默讲述自己的故事。因为直面过人类至为黑暗残酷的一面,才有对世间生灵万物毫无保留的深情,毕竟,我们之中的每一个就是地球之盐。之于观众而言,这样的电影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57分钟前
  • BLTEmpanada
  • 力荐

三星都给摄影,电影技法方面毫无新意,痛彻肺腑的陈述也并不能触及灵魂深处。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