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列车

HD中字

主演:克里斯·埃文斯,宋康昊,艾德·哈里斯,约翰·赫特,蒂尔达·斯文顿,杰米·贝尔,奥克塔维亚·斯宾瑟,艾文·布莱纳,艾丽森·皮尔,高雅星,斯蒂夫·朴,卢克·帕斯夸尼洛,肯尼·道提,克拉克·米德尔顿,弗拉德·伊凡诺夫,阿德南·哈斯科维奇,艾玛·列维,托马斯·勒马尔奎斯,Igor,Juric,马坎索尼·雷斯,吉姆·海伊,Griffin,Seymour,肖恩·康纳·伦威克,布莱恩·科林·弗利,肯德里克·昂,达纳·格林,派瑞·申,约瑟夫·贝尔托特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英语年份:201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雪国列车 剧照 NO.1雪国列车 剧照 NO.2雪国列车 剧照 NO.3雪国列车 剧照 NO.4雪国列车 剧照 NO.5雪国列车 剧照 NO.6雪国列车 剧照 NO.13雪国列车 剧照 NO.14雪国列车 剧照 NO.15雪国列车 剧照 NO.16雪国列车 剧照 NO.17雪国列车 剧照 NO.18雪国列车 剧照 NO.19雪国列车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雪国列车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为了应对愈演愈烈的温室效应,世界各国在2014年发射了代号CW-7的冷冻剂,谁知却将地球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极寒深渊。大多数的人类死于寒冷与恐慌,只有为数不多的数千人登上了威尔福德工业开发的列车,成为永不停歇的流浪者。这列火车借助威尔福德(艾德·哈里斯 Ed Harris 饰)开发的永动引擎,并且配备各种完备设施,在之后的十七年里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独立生态系统,周而复始旋转在43.8万公里的漫长旅途中。生活在末尾车厢的底层人民一直饱受压迫,为了争取自由和权力,他们在过去发起过多次暴动,但无疑例外均以失败告终。这一次,拥有领袖气质的柯蒂斯(克里斯·埃文斯 Chris Evans 饰)试图找到被囚禁的安保设计师南宫民秀(宋康昊 饰),借助他之手打开通往首节车厢的重重大门,推翻威尔福德的统治。新年伊始,一场血腥革命正在进行……本片根据根据法国漫画《Le Transperceneige》改编。©豆瓣同等标准妖怪合租屋-归来怪-东进序曲终极悍将2021性感女特工2被遗忘的人们末世家园咚咚心跳的恋爱豺狼的日子我的老板是小猪非常夏日2000乱世桃花天秤惊险之旅国语秦岭镇天棺感染2019哈利·波特20周年:回到霍格沃茨罗宾汉:起源暗度陈仓飞刀2006刑凶手札妖夜凶灵誓言金鹿初来乍到第五季星战迷友超越天堂2023名门新娘七小汪警犬队陶先生将军的小宠医第二季心归何处2001洪熙官1977沉默的证人大河恋燃烧的亡魂幻夜超级英雄医院第一季全家变身大作战Voice2今天世界交给我黑白科林

 长篇影评

 1 ) 《雪国列车》:不仅仅是政治寓言 (深度剧透核能预警)

1.

虽然产生在同一个国度,但是我们能看到,韩剧和韩影决不能算作一个物种。相对于韩剧题材的单一,情节的轻松、拖沓,韩国电影则大多呈现出一种百无禁忌而叙事相对紧凑的姿态,期间夹杂着些许暴力美学以及对现实的冷峻态度,从而给人一种“高大上”的印象。《雪国列车》就是如此,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能体会到,这部电影其实是一部打着“科幻”幌子的寓言片,其中关于头车尾车的阶级划分,以及基于这种阶级划分带来的各种待遇的不同,头车人对尾车人的剥削压迫、草菅人命,在中国这样一个民众的政治敏感度较高的地方,这种“隐喻”甚至不能被称为“隐喻”。第一次观影结束后,我曾在脑海中把这部电影同《v字仇杀队》《让子弹飞》小小做了一下对比,觉得这部电影的价值观未免有些悲观,甚至比让子弹飞还要悲观。然而,第二次观影后,我发现,如果把这部电影仅仅解读为政治寓言,未免有些肤浅,或者说,片面。

2.

电影开篇,在放影片基本情况的字幕的同时,出现了用于介绍背景的画外音。这段画外音长达1分6秒,由六段新闻报道拼接而成,介绍了全球气候变暖后,cw7在争论中被79个国家发射升空,并且产生了效果。

降温之后,世界进入了冰河期,生物消失殆尽。这段只是用字幕带过,画面里,被冻住的汽车里,一个吊坠的特写镜头,吊坠上写:“save the plant”。然后是另一段文字的背景介绍——最后的幸存者在列车里。这两段字幕,加上中间的的画面,一共只有32秒。

如果这仅仅是一个背景介绍,那么为什么要耗费将近两分钟的时间呢?而且,似乎这两段背景介绍里,第一段才是比较重要的。而画外音的最后一句,说“cw7的使用是革命性的”,革命二字,同电影的主要内容不谋而合。

可见,这个片头,其实包含着关乎主旨的重要信息。

3.

影片的主要的活动舞台,就是在这个拥有1001节车厢(漫画设定),在环形铁轨上飞驰,号称装有“永动机”,永远不会停歇的列车上。列车在固定的日期通过固定的地点,比如新年时经过叶卡捷琳娜大桥、万圣节经过阿拉斯加、感恩节经过日本海峡等等。列车上的人分三六九等,颇像一个横置的巴别塔——上等人住在头车,软卧、酒吧、桑拿、美发等设施一应俱全,中间的车厢也有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供应头车人的饮食,而尾厢的人,mason说,他们是蹭车来的,头车的人教育他们的孩子说,他们是蠢猪,吃自己的屎。

试想“列车”这个意象,它具有空间上的一维性,从尾车到头车,中间的车厢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这种一维性,也很容易让人想到另一个概念:时间。而Curtis带领尾车人“过关打怪”的过程,恰恰映照了整个人类的发展史。

4.

起先,我们可以看到,尾车的人不断地受到头车人的压迫,反抗而不得,他们一无所有,只能忍受着Wilford的残暴统治。在这期间,Curtis和他的追随者收集起了车厢内所有的桶,第一次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攻破了看守,就出了南宫民秀和Yona。

上文提到了列车的“巴别塔”,在这里就显得十分值得玩味:在圣经中,巴别塔最终没有建成,就是因为各个民族之间语言不通,沟通不畅。那么能不能设想:如果各民族之间沟通没有障碍,那么人类能否登上天堂?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经过十七年的磨合,尾车的人们已经基本上沟通无碍,在车上出生的韩国人的女儿,可以用英语与他人流利交谈,在只有七分钟的情况下,mason的演讲也省去了翻译。而救出南宫民秀之后,即使互相听不懂,Curtis也能与之用翻译器沟通。

当修建巴别塔的人们跨越了沟通障碍,天堂离他们还远吗?

5.

南宫打开了第一扇门,门后面是警卫宿舍。从这节车厢开始有窗,人们好奇地观察着外部世界。之后是蛋白质生产车间,再后面是供水区,在这里,起义者经历了第一次战斗,武器是斧子,而面对强大技术力量“夜视镜”的军队,他们克敌制胜的法宝,是火。

石斧和火,是人类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使用工具并能制造工具是人与猿区别的重要根据,而在石器时代,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人类开始学会使用并且管理火。恰恰是在这个时间段,火车经历了叶卡捷琳娜大桥,列车上的第十八个年头到来,说明了,从此开始,人类历史进入新纪元。在这里,南宫民秀扮演了一个类似于普罗米修斯的角色,是他把早已消失的火柴和香烟重新带到人们面前。而保存下这个火种的则是一个姓陈的孩子,这个孩子大概是个中国人,因为举世都知道,最早使用以及保存火种的,是北京猿人。

掌握了工具和火后,人类开始征服自然,再此过程中,人类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6.

战争初捷,老人让幸存者清洗干净,然后,经过一夜的休整,人们向下一个车厢进发了。

从这里,电影的色调明显地亮丽了起来。三个车厢分别是种植业、渔业、养殖业加工车间。(在原漫画中是有动物养殖场的,但是限于成本电影并没有展现出来)在这里,“列车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这一概念第一次出现。

后面一节车厢是幼儿园,老师像打了鸡血一样,孩子们则明显被洗脑了。初看这里,我觉得“这不就是三胖嘛?难道韩国人拍电影三胖就必须得躺枪吗?”再看第二遍,才发现,这一段影射的与其说是三胖,不如说是中世纪神学教育。“……有远见的Wilford先生发明了什么来保护选中的人不受难呢”、“永动机永在,永不灭”、“神奇的列车”、“(新年祈福的鸡蛋是用)永动机加热的水煮的”、“仁慈的Wilford”、“只会从Wilford那里掠夺,得到食物和庇护所”、“Wilford就是神”。而幼儿园老师带领学生唱的歌,也颇有点教堂颂歌的味道。

然而,幼儿园的和谐稍纵即逝,发送新年鸡蛋的侍者从鸡蛋下面拿出了枪,孕育新生命的老师同时结束他人的生命,革命者——包括老Gilliam遭到了血腥的屠杀和清洗,正如基督教历史上用仁慈的面孔对科学家和“女巫”进行清洗一样。然而无论如何,Wilford在世间的代表mason死了,革命者继续前行。

中世纪神学教育这一段或许有争议,但是人类在驯服自然后开始对下一代进行有规模的教育,这一点是肯定的。中国有“庠序”、古希腊有“学校”、中世纪有“修道院学校”。其教育目的,都有的重要的一项,是维护现有秩序,同时选拔国家运转所需要的人才。

同时,值得注意的一点,在这次战役中,革命者获得了枪。

7.

革命者继续前行,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景象,是软卧,是牙医、裁缝,是餐厅、发廊,这一切都是工业革命、乃至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景象,在这期间,Curtis和胖子的对射打破了车窗,让列车不再封闭。之后,在胖子的反扑下,Curtis的同伴们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愤怒的Curtis和南宫及Yona继续前行,经过了毫无秩序的“夜店车厢”。这似乎暗示了人类进入后现代的图景:在夜店里,人们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秩序的束缚,回归自身,相互平等,不拘形迹,自由来往,从而形成一种人的存在形态,一种“狂欢节的世界感受”。而后现代的最大特点就是“解构”:反对连贯的、权威的、确定的解释(包括对圣经,和其它信仰宣告)。个人的经验、背景、意愿和喜好在知识、生活、文化和性上占优先地位。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评判价值的标准不甚清楚或全然模糊,从而使人们的思想不再拘泥于社会理想、人生意义、国家前途、传统道德等等,从而使人的思想得到彻底的解放,也使人对于自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信息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多元化价值观以及思想解放(夜店后一个车厢就是计算机房),一百年前的人类能想到如今的我们拥有如此多元化的思想以及便捷的交流方式吗?在这个时代,信息与思想以爆炸的方式增长,人们对现状以及未来都有属于自己的看法,或乐观或悲观,只是很少有人会付诸实践,人们最关心的,依然是自己最当下的现状。

8.

然而还是有人付诸实践,比如南宫民秀和Yona。

在剧情中,南宫民秀的特长在于打开车厢之间的大门,而Yona则擅长观察门后有什么。如上文所说,南宫民秀从某种程度上充当了普罗米修斯的角色,把火带向人间。而他“懂得”技术的特长以及时时观察窗外的行为则让他的象征意义更加明显:他们象征知识分子。相比较来说,南宫民秀偏向自然学科,他所做的主要是解决问题(打开大门)以及观察外部世界(车窗外世界),而Yona更偏向人文学科,她所坐的主要是预测未来(预言门后有什么)以及发现隐藏的问题(发现地板下的Timmy)。

如此说来,kronol究竟象征了什么,呼之欲出——Kronol象征了思想。

电影里是这样描述kronol的——只在头车流行、工业废料、高度易燃、头车的人爱幻想就是因为这个、总有一天会把脑子磕坏了。思想对于尚且处在蒙昧时期的人类是没有用的,不能吃也不能喝,而且,有思想的人在有的历史时期会被普通人当成怪物。然而思想一旦和知识或科技(火)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冲破铜墙铁壁。每经历一个历史时期,人类都会收获新的思想,到如今,这个思想爆炸的时代,整合千千万万人的思想,做出我们的祖先们不可想象的创举,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就像开头处的故事背景,人们面对气候变暖,发明了cw7,“成功”地将地球的温度降了下来。

9.

Curtis进入了Wilford的头车厢,在交谈中,Wilford一语道破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喧嚣而孤独”,同时,“秩序和平衡”再一次被提及。“列车就是世界,我们就是人类”。在这个封闭的体系中,每个人甚至每个要素都有其位置,就像寿司一年只有两次供应,Wilford和Gilliam周期性地挑拨人类自相残杀,而打破这一秩序,带来的将是致命的混乱。在巨大的永动机前,Curtis已无路可走,而身后的车厢里,则是秩序被打破后的喧嚣和动乱。当Wilford说要把列车交给Curtis时,Curtis动摇了。在车厢里走一遭,见识了全世界,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单纯带领民众谋福利的革命者了。然而,如果屈服屈服于这个秩序,依然会有生活在秩序底层的人为了生存而失去尊严和自由,最终,他选择了仁爱与承诺,救出Timmy,炸开列车。

这里有一个细节,点燃炸药后,南宫试图关上门,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然而却没有成功。他的失误导致最终车毁人亡,只有Yona和Timmy活了下来,走出列车,来到冰天雪地的广袤世界。

关于结尾,大家众说纷纭。乐观的人说,活下来的是小男孩和小女孩,颇似亚当和夏娃的设定,而北极熊则说明地球上有相对完整的食物链,他们存活下来是有希望的。而悲观的人说:如果他们要活下来就要和北极熊竞争食物,他们真的能活到繁衍生息吗?

十八年过去了,车厢里的人对外面的世界,实在是了解得太少太少了,即使窗外的风雪减少了,即使外面出现了北极熊和海鸟,那又能说明什么呢?人类在十八年前就判断“生物灭绝”难道就是准确的吗?气温逐年上升真的意味着人类走出列车就一定能活下来吗?当初79个国家的人不就因为误判了CW7的作用而把世界置于冰雪之下了吗?这个开放性的结尾引人深思。炸开列车,将人类置于冰雪的情节,则恰到好处地呼应了片头的故事背景:人类为了给地球降温,将世界埋进冰雪。

还好,Yona和Timmy活了下来,人类的历史又一次轮回,就像列车的环形轨道一样。

10.

说到最后,Wilford、永动机、列车、都象征了什么?

电影里有两句话很清楚:“永恒的秩序由神圣的永动机决定,所有的东西都来自于神圣的永动机”而Wilford是“永动机的神圣守护者”。由此我们可以推想,永动机是这个世界的规律和法则,是一种绝对存在,而Wilford则是这个绝对存在的人格化形象。关于这个绝对存在,不同的宗教和文化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比如西方文化中叫做“主”而东方文化叫做“道”。是这个绝对存在的规律冥冥之中掌控着这个世界和人类的一切,它的所作所为,并不以人类的好恶而转移。它优待一部分人,那一部分人就赞美他仁慈;它薄待另一部分人,那一部分人就怒斥它的残暴。然而它无处不在,所有的人都要匍匐在它的脚下,任它摆布。

而且,不得不承认,这种规律和法则,虽然不人道,但是合理。前面用四分之三的时间为“大革命”做的情感铺垫,就是为了在最后Wilford的谈话时土崩瓦解,让Curtis,甚至观影者都感到内心的动摇

Wilford说:“列车就是世界,我们就是人类。”这句话放在电影里未免直白。然而通过前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世界并不仅仅是空间上的世界,而且还具有时间上的意义。从尾车到头车就是人类发展的历史:从蒙昧到文明,从驯养自然到脱离自然,从建构秩序到消解秩序。然而消解了秩序,达到真正的自由后,人类,究竟该何去何从?回顾历史,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信息时代,人类发展的每一步目的都在于更好地生存,而最后的结果却是摧毁整个世界。就像片头中说,人们为了控制大工业带来的全球变暖,“革命性”地使用CW7后,却把世界置于冰雪之下。

因此,这部影片最可贵之处就是揭示了自然规律法则与人类自由发展之间的永恒矛盾。这正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所在。

 2 ) 做的还远远不够

对很多人来说,《雪国列车》与奉俊昊过往作品的最大区别可能是以下几样:英语片、国际明星阵容、主打全球市场。但事实上,对奉俊昊而言,《雪国列车》有样东西是最致命的,这是一个改编剧本,以前的奉俊昊却有着独一无二的原创故事,从社会背景到人物性格,他都非常之熟悉。而《雪国列车》,无论从制作理念还是思路走向,那都是全新的挑战。 抛开电影语言不谈,在高屋建瓴的人类寓言格局上,《雪国列车》成也原著,败也原著。正如朋友指出的,《雪国列车》的故事载体——这列二十几节车厢的末世列车,本身就是一个浮在半空中的形式存在,正如那台荒诞的永动机引擎。如果,你不认软科幻这条理,那么,这部电影的严肃性势必要大打折扣。譬如,为什么只有一个门?这个问题会接着引出以下问题,这个门还居然是在最前面,那么当年的人们是怎么挤上来的……因此,难怪也有人说,《雪国列车》更像一部政治隐喻电影,而非科幻电影。漫画所能呈现的1001节车厢,放在电影里变得不切实际,也令制作难度一路爬升。也有变本加厉的抱怨,这哪是科幻大制作,完全就是一出封闭空间室内剧,就连外头的冰雪特效都做得不到位。 话虽如此,《雪国列车》依然展现了韩国电影人在进军国际上的勇气和魄力。无论典型与否,科幻片在中日韩等国都不见长。日本动漫有大量的科幻题材,无奈真人化道路一直不太顺畅。在类型突破上,《雪国列车》还是具有里程碑意义,哪怕它还小心翼翼,不够纯熟。 你可以对不同车厢的奇观设定不以为然,但《雪国列车》直观呈现了人类社会的螺旋状上升——只需从火车尾巴一路杀到火车头。你可以脑补成惨烈的世界大战,永无休止的自相残杀和屠戮。如同复仇所会带来的巨大空虚,造反者总想着革命的血与火,想着浪漫的灵魂升华,却不曾想过革命之后的巨大空虚——你是取而代之,还是一起覆灭。奉俊昊显然相信,只要这列火车还在,那么,关于人类社会的纷争、阶级的压迫与反抗都不会停止,并且,这一切还是罩在完美的科学铁皮之下,同时还有一个永恒的偶像领袖,实在是太讽刺了。 前面说到,原著限制了奉俊昊的发挥,他很难像以前那样,想出一些神结尾,给观众提供神解读。《雪国列车》依然有不少的黑色幽默,重口味的像蟑螂龟苓膏,轻一点的大概是新年快乐。至于所有人都在讨论的杀鱼戏,其实不难理解,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还要踩到死鱼。或许,这也是常人无法理解的黑色幽默吧,包括那个看似多余的译意风,有讨好韩国本土观众之嫌。如果说,斧头帮一段还有华丽的动作片神韵,那么,子弹对射实在有点作秀之嫌。说它为了表现涉及列车以外的环境空间,并不成功。怎么看,它只为了那一朵雪花飘进来。所以,奉俊昊并没有提供一气呵成的火车自由行,而是一帮群众演员盲打误撞,穿越了十几个摄影棚,从衣不蔽体的奴隶社会穿越到了只等毁灭的高度文明。 由于重形式而轻人物的表现方式,重在列车空间却被束缚了手脚的先天不足,《雪国列车》的人物基本没有给人留下太多印象,哪怕是一向神采奕奕的宋康昊,多数时候不在傻迷糊,就是偷偷躲了起来。至于造反派,在性格塑造上,他们还不如斯文顿饰演的女部长,其嘴脸之鲜活,只有那条不幸死去的鱼可以匹敌。影片有许多嚼舌一般的长篇大论,鞋子和帽子、社会的平衡,包括主人公全盘托出的黑暗身世,它们并不是不好,只是,讲得并不高明——尤其是放在奉俊昊的作品体系里面,略显笨拙。 正因如此,即便《雪国列车》依然带给我不小的震撼,但在观影的愉悦感上,一个没有观众缘的开头,一段五味杂陈的中间死斗以及一个漏洞百出的结尾,它明显不如奉俊昊之前的几部作品。如果你能掌握了内地学者们的文本分析大法,那么,《雪国列车》看个预告片和故事梗概,就能写出雄文一篇。因为它想阐释的东西,已经超越了电影这个形式。至于电影的表现手法有没有给这个论证过程加分,在我看来,奉俊昊所做的还远远不够。【中国新闻周刊】

 3 ) 《雪国列车》的马列主义隐喻解读(剧透)

剧透提示:本文彻底剧透。未观电影者请慎重阅读

深夜看完电影后,睡不着觉写的本文。语言混乱处还请见谅。




正文:

雪国列车这部电影,本人给它打十分。

倒不是因为本人认同该作的全部价值观,而在于它极为艺术化、戏剧化,充满浓烈情感的表达手法。

这些话不多说了。接下来解读一下这部电影的各种政治隐喻。

一、列车

毫无疑问,列车隐喻着人类历史上的一切阶级社会。电影剧情对这个隐喻已经展示地比较直接了,从车尾到车头:

*尾部车厢,象征着阶级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最为凄惨,也最具GM性;
*蛋白质块生产车厢,象征着给底层社会提供生活最底保障品的最下服务阶层;
*维护列车秩序的军队,象征着国家的暴力机器,他们在最底层的边缘;
*植物区、水族馆等,象征着技术劳动者的中间阶层,相对于底层而言待遇稍好,但对社会变革无所适从,他们既服从于统治阶级的权威,又对底层劳动者怀有同情与恐惧;
*高级乘客车厢:象征着腐朽的统治阶级,越往车头走,堕落地越彻底
*引擎车厢:象征着阶级社会最高统治者,一直控制人类社会方向的最少数

这些隐喻展示地已经很直接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影高潮部分的一段台词反而过于直白:“这列车就是世界,我们就是全人类”。如果讲究留白的美感,不用这么直白

关于列车的第二个隐喻,“方舟”哲学,这个后面再讲


二、列车的暴力机关

在电影中出现的列车统治机关,象征了阶级社会中几种代表性的专制暴力。

例如最开头出现的士兵,完全按照美国大兵的形象打扮。其实很多装备细节都是多余的,如此形似的形象,就是映射现代资本主义“民主社会”里的暴力机关。

注意一个细节,那些大兵在执行秩序时,对妇女会说“mam”,女士,用词还显彬彬有礼。和接下来的暴力相比,之前的伪善昭然若揭。这就是暗示现代民主社会里名义保护人民,其实是捍卫阶级社会秩序的国家机器。


那个戴眼镜,口含假牙的女头目,形象打扮让人一看就联想到1984。这个形象毫无疑问,是影射所谓“斯大林主义”下的极权官僚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作者的政治倾向或许更偏向托派和第四国际。不过,从此引发的理论派别争论,无法掩盖这部电影自身的GM性。

水源车厢前的蒙面军队,则一看就让人想到当代的极右纳粹民族主义者,军国主义(注意蒙面人还用日语喊了万岁),以及各色法西斯。用的武器也充满了血腥和残忍的意味。他们当然象征着历史上极右的极权暴力统治机关。

从美国大兵,到极权官僚,到法西斯屠夫,这个排比顺序,揭露了作者对阶级社会伪善的认识。阶级社会的秩序是第一位的,底层的劳动者反抗越激烈,统治阶级的伪善面具就私下越多,他们的本质是极右法西斯式的。


三、人名

我个人确信所有人物的名字都有符合西方历史文化的隐喻。但个人知识太差,说不出内在的联系来。这里就跳过


四、老人导师吉列姆

老人吉列姆的形象,与托洛茨基非常相似。在电影中隐喻的是GM先知。

围绕吉列姆有两个关键故事,一个是割肉饲人,一个是他和列车发明者wilford是好朋友。都需要详细解读。

五、导师吉列姆和列车长是老朋友

先说老朋友的问题。社会GM的先知,马恩,自己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甚至本身就是统治阶级一员。最早研习的绝大部分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用于维护统治的工具。他们本该是统治阶级在底层群众中最直接的宣传工具。

吉列姆和wilford是老朋友,就是这种关系。此外,列车长说老吉列姆经常和他长谈。这个是符合历史的,因为GM的先知很大一块的精力用在与旧的统治阶级哲学和理论对话、辩论,比如资本论。


六、吉列姆走向GM的新生

老吉列姆从列车长的协助者,变成GM的先知,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他割下了自己的肉让别人吃,以此来阻止尾部车厢的自相残杀。是人民的痛苦,尤其是孩子(象征着人类的未来),让他觉醒了。割掉自己手臂,绝对不是计划的一部分。

这特别像恩格斯。恩格斯本来是工厂主的儿子,当初让他去工厂是为了学习管理技术。可恩格斯亲见工人的苦难,反而成长为坚定的GM者。

此外,托洛茨基本来也是富农的儿子。他看不惯父亲对雇工的剥削,萌芽了GM意识。当然,毛更为典型,毛自称第一个GM的对象就是自己资产阶级的父亲。


七、周期性的GM

列车长wilford说,自己和吉列姆老朋友商量好,让他到列车的车尾,定期煽动GM。利用GM来削弱底层和上层人口,使列车保持平衡。

列车里周期性GM的隐喻,直观地象征着阶级社会里周期性的社会危机。

列车长GM周期性的解读,也恰恰是剥削阶级自己对GM的解读。许多anti-revolution理论,尤其是马尔萨斯主义为代表的统治哲学,就把历史上的社会危机和GM,解释为人类发展过剩,而生产力不够,导致的混乱(chaos),是混乱(chaos)而不是进步(revolution)。这种混乱削减了人口,也削减了与生产力的矛盾,从而又让社会重新回到稳定,当然是阶级社会秩序的稳定。

而马克思主义看待经济危机,却认为是剥削的直接结果,社会不公平,尤其是经济上的不公平,导致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


八、列车长送出的纸条

电影中,列车说自己是周期性GM的缔造者。这个隐喻恰恰是符合现实的。在阶级社会里,无论是天灾还是经济危机,剥削阶级的最高层其实都是看到了危机的发生的。他们不去试图阻止危机,他们的选择是利用危机本身牟利。粮食饥荒时有投机倒把,股票跌落时可以唱空,金融危机时进场抄底,战争中倒卖军火等等……

他们不仅掌握了更多的信息,看到了社会危机的到来,还会想尽各种办法在社会危机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在当代阴谋论中,更是有一种观点,认为统治世界的极少数寡头们,策划制造一系列的灾难事件,让全人类人口下降至五亿左右以维持他们穷奢极欲的生活,也不至于让地球环境灭亡。

电影中一个贯穿的谜团,就是在蛋白质块中的红纸指令究竟是谁发出的。结局告诉我们这反而是列车长亲自发出的。


九、老吉列姆利用纸条掌控GM的节奏

按列车长的说法,吉列姆是知道GM背后的目的。他如果不是与列车长合作实施阴谋,为何还要按纸条的指示指导GM,而不是揭露它呢?

这个隐喻恰恰符合马克思主义的GM原理。剥削统治阶级知道社会危机、经济危机的来临,把温和的反抗当成减压阀,同时当成剪羊毛的重大机遇。但同时,对底层劳动者的GM者而言,也只有在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的关键时期,才迎来GM的高潮机遇。因此吉列姆觉醒了之后,也是要伪装成和列车长配合,以促成GM的。即便以牺牲为代价

十、老吉列姆的两重性

这种对GM的污蔑,主要的论据就是历史上不成功的GM。这个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一个前提和对立面。在马、恩、列之前,gm的意识分为两种,一种是奴隶翻身做奴隶主,农民翻身做皇帝(后面会详细分析)。另一种是有限的斗争,典型代表是工联主义等。这些斗争虽然也轰轰烈烈,但只是争取底层个人的、一时的利益,却不能颠覆阶级社会的根本秩序(不能打碎列车)。客观上反而成为统治阶级的帮凶。

马列主义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就是反对工联主义、修正ism、社会GM党、费边社、堕落后的社会党国际等等。这些派别之中,最具代表性的当然是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党。

这些思想或者主张用温和的反抗,争取统治阶级的让步;或者主张盲目的恐怖主义,以发泄对剥削统治的仇恨。但都不懂得重建新秩序的必要性。

老的吉列姆,就代表这类GM者,同时也是列车长(最高统治阶级)的协作者。更具体一点,他象征着马克思恩格斯等先驱创建的社会民主党。所以吉列姆称自己“I am the shadows of shadows”。

吉列姆被杀,也是很有趣的隐喻。列车长说他没能控制住GM的步伐。这也隐喻了当代社会党在阶级社会里的地位。他们代表底层群众,在社会危机爆发时进行有限度的斗争,此时他们的地位是得到统治阶级认可的。一旦社会党变得更富GM性,就会被统治阶级视作背叛者,无穷的扼杀。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作为社会民主党中最进步的领袖,在旗帜鲜明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人枪杀,非常相似。

十一、老吉列姆和新领袖柯蒂斯的关系

社会民主党由于理论的不够彻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了反GM力量。但另一方面,社会民主党也孕育了ccp.。后来的以列宁为领袖的俄国ccp,最早也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一派(布尔什维克)。

精英化的社会民主党孕育了群众性更强的ccp,这和电影里老吉列姆培养的男主角柯蒂斯的过程是一致的。相比于老的社会GM党,列宁式的ccp更主张吸收劳动人民中的进步者,尤其是工人中的进步者加入。

领袖从吉列姆向柯蒂斯的过度,也隐喻着社会GM从精英知识分子主导,向底层人民自己主导的GM进化的趋势。

柯蒂斯最后的决断让他彻底超越了老吉列姆。新的GM者不仅站立在他们肩膀之上,还要以相反的方式超越他们,不再成为最高统治阶级的协助者。

十二、柯蒂斯的原罪

到电影的末尾,我们知道,柯蒂斯在刚上车陷入饥荒后,是吃过人的。他甚至知道婴儿的味道最好。这是柯蒂斯内心最深处的原罪。

这个恰恰是对阶级社会最深刻的分析和揭露。在一切阶级社会的最顶层,人民过着最为穷困窘迫的日子。天灾人祸之后,人相食的悲剧是切实发生过的。电影中的人相食是一个特别强的隐喻,在人相食之外,底层社会的穷人们也陷入互相欺诈、抢劫之中。用劣质的食物骗钱,抢劫,偷窃等等。

权贵阶层以此来批判最底层。用教育车厢小孩的话说,他们是吃自己拉的屎的猪。可别忘了,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刚一上车,士兵就收走了我们的全部财物”。这才是人相食的根本原因。

而底层劳动者脏、乱、差,互相争斗的悲剧,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剥削阶级对把底层剥削到无法生存又无力反抗的地步。底层的人民往往陷入不去掠夺其他穷苦人,自己就会死的道德绝境。而与此同时,剥削阶层却过着富裕的生活。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而底层社会人相食的惨剧,是靠最早一批理想主义者,以割去自己的肉来保护他人的方式终结的。他们的大无畏奉献精神,让底层人的人性觉醒,从而学会团结起来而不是互相争斗,共同反抗阶级社会。

十三、柯蒂斯说,要夺取列车的引擎

柯蒂斯认为过去的GM者不够成功,是因为他们走得不够远,没有去夺取引擎。他要下决心夺取引擎。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隐喻。引擎就隐喻着国家的最高权力。

前面说过,历史上代表底层群众的反抗者分为两种,一种是温和的反抗者,他们的错误就在于“没有去夺取引擎”;另一种反抗者,他们的明确目标是“夺取引擎”。在马列主义的谱系里,夺取引擎意味着“无产阶级专政”。社会民主党、形形色色的其他反抗者(尤其是资产阶级与小资民主党派),和ccp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试图“夺取引擎”,用暴力GM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十四、柯蒂斯最后也没有夺取列车的引擎

这个隐喻暗示了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争论点,对待“国家”的态度。马克思他们写的“法兰西内战”,和列宁的“国家与GM”,要点就是讲述这样一个道理。对无产阶级而言,夺取国家到手之后,它本身就成为最大的祸害。必须要打破国家机器,使它进化到新的形态

电影中的隐喻非常精妙。当柯蒂斯终于走到列车头部的引擎车厢时,他才看到了全部的真相。所有人都依靠这个列车在生存着,“我们都是这量列车的囚徒”。只有保持列车的前进,同时保持列车内“生态系统”的均衡,大家才能生存。更残酷的真相是,列车的零件损坏了,要让列车继续前进,必须要靠尺寸合适的小孩子做机械化的奴隶去维护它的运转。

当柯蒂斯终于走到列车的头部时,他才发现即便控制了列车,也永远无法改变列车的黑暗秩序。这就相当于GM者爬到社会最顶层时才看见的问题,旧的国家机器要延续下去,他们就必须做新的剥削统治阶级,不是去终止阶级社会的秩序,而是维护它继续运行下去。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无不如此。即便是ccp领导的社会主义GM,也许多都走向了修正ism,让阶级社会复辟。所以列车长才如此自信满满地说服柯蒂斯,要让他做列车新的领导者,就像让农民起义的领袖做新皇帝,或让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去做新的垄断剥削阶级一样。

十五、雪国,列车,方舟

现在要再次介绍列车这个隐喻的更深层含义。世界陷入雪国,人类大部分灭绝,只能生活在一个奔驰的列车里。这寓意着人类社会的起源。原始社会更早的时期,人类是在一个丛林法则的世界中生存。他们组建了国家来保卫自己,获取资源繁衍,以及改造周围的环境。

当阶级社会出现以后,剥削阶级最大的统治意识形态就是这样:世界是一个难以生存的世界,而国家是全人类共同生活的“方舟”。一旦打碎了国家,如同打破了方舟,所有人都要灭亡陪葬。这就是影响最深的anti-revolution理论,让许许多多的人无论自己生活多么惨痛,却不敢颠覆整个秩序,害怕连被剥削的人生都在乱世(chaos)中失去。

这种共同体关系,电影中用非常戏剧化的场面来表达。就是列车通过叶卡特琳娜大桥,度过新年时,厮杀中的双方居然停止砍杀,集体倒数,欢呼“happy new year”。如此超现实的画面,就暗示着阶级社会中用国家兴衰来绑架被压迫的人民,以此来维护阶级社会的“秩序”。


十六、环形铁轨

环形铁轨暗示着历史周期率。既然毁坏引擎导致人类的灭亡,而保护引擎又意味着GM者称为新的统治着,就说明用我国的话说,叫“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环形铁轨遍布全球,隐喻着如果不打破列车本身,GM也无法改变阶级社会,周而复始的历史,将是全人类所有文明的共同的宿命。暗示GM的唯一出路,不是夺取引擎(政权)而已,而是打破列车(阶级社会)本身。

十七、冻死的七个人

冻死的七个人是最早GM的一批人。他们认为自己能够在冰雪天地下生存,然而却冻死了。这隐喻了第一批试图走出阶级社会的先驱。而他们的出逃与冻死,直接隐喻了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失败,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下,是因为他们既缺少科学的理论指导,更缺乏建立社会主义的客观条件。

而这个“客观条件”,在电影里表现为冰雪终于在逐步融化,而隐喻的理论概念,当然是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里,正是到了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时代,才使得科学的社会主义真正能够实现。这样的观点写入了ccp宣言。

包括柯蒂斯在内,面对这个预言(韩国人想要炸掉列车的门),第一反应也是你疯了吧?这隐喻了在打破一切阶级社会的科学社会主义预言面前,旧时代人们的惊讶和不敢相信。

十八、列车长

列车长最早是贤人,最伟大的人,他预料到雪国的来临,并建造了永动引擎的列车,拯救了许多人。列车长隐喻了国家的起源,他也象征着人类文明最早的贤者。然而这些最初的贤者,却慢慢演化成了阶级社会的最高统治者,蜕变成了剥削阶级。如果放在中国历史上,列车长则是伏羲氏、包牺氏、轩辕氏、神农氏等。直到大禹治水之后,他的儿子成了夏朝的第一代君主,从此国家不再是天下为公,而是为了统治阶级的一己之私。

而统治阶级最终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构建、维护一个阶级社会,使之变成了全人类的牢笼。

柯蒂斯越来越深刻地了解列车和历史之后,对列车长陷入两难情绪,也象征着这样的疑问:最有利于人民的领袖,蜕变成了剥削压迫人民的罪魁祸首后,怎么办?

十九、破坏列车

列车意味着阶级社会,铁轨意味着周而复始,永动的引擎也意味着永远的剥削秩序。GM变成了屠杀人民以实现“生态均衡”的工具。最终要打破这个周期率,不是靠夺取引擎,而是靠破坏整个列车。这当然就隐喻了从ccp宣言,法兰西内战到国家与GM中的最高理想和唯一出路,改造国家机器,终结阶级社会。

破坏列车造成的后果,是遭遇雪崩而车毁人亡。在马列主义的视角里,这当然是一个很悲观的论调。一定会引发影迷们的讨论:该GM,还是放弃GM?

但主角柯蒂斯做出了他的选择。当他了解大部分真相时,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中,不知道自己是否要去维护这个残酷至极的剥削社会。但他看到孩子被当成零件奴役时,被毒舌蒙蔽的良知彻底觉醒了,为了保护孩子,不惜造成列车的覆灭。

这是柯蒂斯的选择,隐喻了ccp人GM精神的源泉和坚决性。这种最彻底斗争精神总是与被剥削压迫最深重的阶层同在。中国历史上就有这样一句名言:“日曷丧,吾与汝偕亡!”

质疑这个结果的观众,最好也思考一下《三体》中的一句名言“给文明以岁月,还是给岁月以文明?”

二十、关于结局

结局带有强烈的末世情怀和宗教色彩,反映了作者的悲观面。这点是本人比较不喜欢的。

二十一、其它的一些隐喻

电影中,GM者藏起武器,害怕给小孩不良的印象;而特别和蔼可爱的怀孕女教师,却当着学生面悍然拔枪杀人。而分发新年礼物貌似慈善的仆佣,其实是大屠杀的执行者。这两个隐喻的意思不言自明。

电影中,儿童象征着人类的未来。有三种儿童,一种是底层劳动者中倔强生存的儿童;一种是权贵阶层被深度洗脑的儿童;第三种是最终被当成列车零件,机械化地维护阶级社会秩序的儿童。这也象征着人类的三种未来。

导师吉列姆是因为儿童而觉醒,他割去了自己的手臂作为赎罪,走上了彻底GM的道路。遥相呼应,柯蒂斯最后也是为了保卫儿童而彻底地GM了。

火在电影中有许多次应用。一次是照亮黑暗的火炬,一次是点燃炸药的火种。它的意义也是不言自明的。《无人区》的一句话特别适合用在这里,“我认为人类和动物的区别不是放弃自私,而是人类会使用火”

 4 ) 被严重高估的反体制科幻片

奉俊昊的新片《雪国列车》,是一部被给予最高期待和被观众提前厚爱的真正大片,即便导演因忙于新片不能前来,票房依然早早告罄。宣传手册上强调着,这是一次向卢米埃尔和格里菲斯的伟大回归,将让观众回到电影最单纯最具奇观震撼性的百年以前。影片放映前的VCR中,在片场忙碌的韩国人表达着好多个抱歉,自信能以好看的故事报答这份厚爱,主演蒂尔达-斯文顿和宋康昊也提请观众系紧安全带,开始这场刺激的冒险。

事实证明,至少对我而言,这是一部被严重高估的传统冒险片。如若将影片里精致布景的一节节车厢丢到电脑游戏里,也就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通关类游戏。当然,对法国原著漫画的大手笔改动,赋予了电影一个看似精彩的末世之后社会。新冰河世纪的极少数幸存者,在一列永不停歇的列车中,被严格以阶层划分,有钱人享受着有花园、SPA、酒吧和夜店的顶级车厢,穷人则蜗居于列车尾部逼仄而肮脏的黑暗空间,中间则是维持着阶层绝对界限的大群警备人员。“帽子戴在头上,鞋子穿在脚上,你总不能把鞋子搁在脑袋上吧”,执行惩戒的女部长Mason教育着下等人。然而,要维持脆弱的列车生态平衡,就得有着残酷的淘汰,只是在神秘的专制势力下,这些筛选变得更有效率也更加残忍。

理所当然,反抗跟着压迫而来,重则落在了“美国队长”身上(主演Chris Evans曾扮演《美国队长》)。电影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又一个早已烂熟于心的反体制故事。无论是反体制,还是反乌托邦,这样类型的科幻片总能叫好又叫座。稍微往深处思考,这列被聪明设置的“末日列车”,就能带出绝对平等和相对公平哪样更重要的问题。而追求绝对平等的下层乘客,也渐渐成了一群乌合之众,他们的革命领导者在固执的冲破一道道铁门后,也几乎钻进了新一代独裁者的模子里。推翻旧世界,独裁新世界,这列的“起义—专制”号列车,早就是在中国历史里行驶了数千年,碾出一条悲剧的宿命之路。换作国际化大制作的科幻片,也无非是从蒸汽内燃机车变为电气自动化高铁。

不管初心有多单纯,牺牲有多壮烈,日月换了怎样新天,前仆后继的革命者们要想继续维持这个人类最后的居所,就不得不继续着有效率的剥削体系,至多期待一位有着相对公平意愿的明君出现。所有列车里的人,无论阶层,无论新旧,都早已被体制化了。只有宋康昊饰演的Minsu,这个末日前人类社会生存经验的人,才会不想再打着一节节车厢的通关游戏,通过窗外一些气候变化的迹象,他觉得是时候打破旁边的门,跳出列车,去挑战生存了。照导演奉俊昊的看法,这才是电影隐藏着的惟一“好人”。

可是,隐喻至此,哪还有什么卢米埃尔式的单纯视觉奇观?再说,空间如此封闭、阶层如此明晰,一切隐喻怎么都成了肤浅的明示了。如若有蛋疼者想往国际政治、历史研究角度去解读,也不妨算一件乐事。

其实,一切从创作到观影都需煞费点脑力的反体制电影,都已单纯的乐趣相距甚远。而它们所孜孜不倦追求的那么一点所谓深刻隽永的意义,也早被《美丽新世界》和《1984》这样的名著说透,人性和社会永远就那么回事。于是,还是至少对我而言,不但《雪国列车》被严重高估,它那些在影史上几乎树碑立传的同类——《V字仇杀队》、《妙想天开》甚至《黑客帝国》——都一样过誉了。

 5 ) 被高估和被过誉的

电影,需要代入感。
如果我是其中的角色,碰到剧中的情况,我会怎么做。当剧中角色采取了我这样的行动,甚至采取了比我更高明的行动,而结果还是无奈与悲凉的时候,我才能认同主角接下来的失落与绝望。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奉俊昊的《杀人回忆》和《母亲》
但是在这部《雪国列车》中,无论是斯巴达克斯附身的美国队长,还是以为会高科技,其实用偷车和拆弹技术开锁的宋康昊,都很难让我有这种代入感。

仔细想来,原因,是一句话:如果要探讨极端状况下人性挣扎,首先要让人相信这种极端状况的真实可信。

豆瓣上的评论,看看题目《当“革命”变成“安全阀”》、《一场重复或者重生的仪式》、《人心是历史前进的永动机》…… 好吧,你们看懂了导演和编剧想要你们看懂的,说不定他们没想到的你们也替他们想到了。我就来说说,导演和编剧没留意或者留意了,又为了要表达原著漫画想传达的信息,而以“尊重原著设定”为借口选择忽视的问题 —— 世界观。

末世。
在不可阻挡的天灾降临的时候,为什么最终的方舟是列车?
列车的车厢即使是在尾部都能有效阻隔严寒,为什么不用这样的材料和技术创造更稳定更安全的固定住所?
列车为什么要一刻不停的运行,有什么必要?
为什么不只在必要时才开动,保留宝贵的能源以图日后重建地球?
以上的几个问题,或许可以用“威尔福德对于列车自小已有的狂热”来试图解释,但这个答案和“那个恶魔一直希望毁灭世界”之类武断又无理的解释有什么不同?

记得那个行车过程中U形大弯吗?美国队长和会满血复活的杀手举枪对射的地方?
宋康昊啊,你的角色能参与这部伟大列车的原始设计,是一个怎样聪明的人?你不知道强烈的爆破会引发雪崩,不但车毁还会人亡吗?就算你之前没有其他选择,但当你看到机枪的子弹能够打破玻璃的时候,你就没想到让美国队长多打几枪,把列车玻璃打碎就可以出去了吗?何必用那威力强大的毒品害人害己?

无论是漫画还是电影,对于情节的设计者来说,列车都是一个理想的设置。
一来因为封闭,有着不可调和矛盾的角色们必须无处可逃,必须针锋相对。
二来因为垂直,如同一直插入米袋子里的竹筒,抽出来可以看到位于不同层面的米质一样,列车如同插入人类社会的一直探棒,抽出来时每一节车厢就变成了人类复杂社会的一个断面,从底层到顶层的社会结构被可视化、物化成了列车车尾到车头的分布。
这种封闭和垂直,说白了都是一种简化,是一种偷懒。
对于漫画我可以容忍,对于科幻电影,我不能容忍。

 6 ) 《雪国列车》的66个秘密

这部科幻动作大片从筹备初期就备受瞩目,去年在韩国、法国上映之后票房口碑双收,而如今终于也在中国观众面前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你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许一头雾水,也许莫名其妙,但看过之后却会迫不及待地拉着别人想要分享,想要讨论,想要证实自己所想的是不是对的。

LZ去年8月在首尔看了第一遍感觉有点晕,10月又在釜山看了一遍线索更清晰,还参加了《雪国列车》的发布会,群访了老奉和老宋。那时候就一直想,什么时候能在国内看到。等了大半年终于定档,简直百感交集。

虽然也许在国内的宣传、排片和票房还是不太理想,但是和以往进到中国的韩片来说已经有太多优势,科幻题材吸引眼球,明星阵容给力,重点是网络上还没有盗版,所以也期待能有好的结果,给片方点信心,让更多好的韩国电影能见到中国。

以下是所作策划:《雪国列车》的66个秘密,请猛戳高清图集链接~
http://www.m1905.com/newgallery/hdpic/741564.shtml#p1

或者直接戳豆瓣相册链接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27172142/

 短评

这种中国不会上映的片中国人也拍不出来。抛开棒子的种种,韩国导演近几年在国际上的表现不得不让人佩服,强烈的风格,让人一看就知道是韩国电影,哪怕演员换成清一色的好莱坞。本片虽然bug较多,但是依然很好看,另外Chris Evans总算有一部让人满意的作品了。

7分钟前
  • É
  • 推荐

演得最好的是头牌车厢举手说车尾人吃自己屎的那个小女孩,一副碧池脸是怎么训练出来的,太传神

9分钟前
  • 囧叔
  • 推荐

装个温度计就解决的事搞得这么血腥

10分钟前
  • 张小强
  • 较差

妈啊想想摄影是怎么架机位的都觉得头疼,列车设定意味着从头到尾全巷战,导演也是蛮舍得想

11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相当精彩,看似过关战将的模式,内容极为丰富与深刻。一辆列车封闭的小社会、完整的生态系统,人类善恶美丑,贫富贵贱包罗万象。后工业时代质感,蒸汽朋克、反乌托邦精神内核,到头来却发现是上帝与魔鬼的契约。整体震撼,结尾稍显弱,是奉俊昊的妥协,假如让队长最终登顶进入死循环是极佳的政治寓言

12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3.5 结尾功亏一篑,埃文斯绝对应该被成功洗脑的,否则整个苦心建立的政治寓言是失效的。

15分钟前
  • LOOK
  • 还行

又一次赤裸裸的展现人类弱点的好电影,一列列车充分展现了人类的善恶美丑。当大自然都被冻结的时候,人类依靠的却只是一个引擎,一个让生命维持,却创造着让底层人民为吃一顿饱饭而互相厮杀,上层人民糜烂享受又绰绰有余的不公社会,但这一切都是由拥有权利的引擎控制者所操控,有善有恶才是平衡吗?

19分钟前
  • Braver.J
  • 推荐

片子不很血腥,却建立在黑色压抑、灭绝人性至绝望的背景下,寒意来自想象空间。这是人类的寓言,关于革命与阶级,甚至搞出些圣经启示录之类的感觉。影片野心太大,电影多少有些承担不了,只能草草收场,靠几段独白讲出核心。动作场面很赞,节奏感,恶趣味。鱼,幼儿园这种。蒂尔达·斯文顿很亮眼

2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发条橙》混搭《饥饿游戏》,《2001太空漫游》穿越《2012》,《人类之子》勇闯《楚门的世界》。一次新鲜而刺激、夸张而极致,五味杂陈、绝妙又荒诞的银幕体验,值得去深挖又担心过度解读的电影。勇敢的少年们,大胆的走出列车去创造奇迹吧,因为雪国世界自会有冰雪女王拯救你们!

24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那头白熊最后要是把小孩们都吃掉就神作了~汉江怪物泥滚开!!!

2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如果我是导演就让男主被洗脑成功。轮回神马的才有意思呢。

33分钟前
  • A.T.Z.
  • 推荐

黄种人夏娃和黑种人亚当步出长长的产道,来到一个没白种人什么事的白色世界。The End。

34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Spoiler Alert】北極熊的快樂結局

35分钟前
  • 何倩彤
  • 还行

北极熊内心OS:老子找了这么久终于找到食物了(。

37分钟前
  • M A R A
  • 推荐

吃孩子,吃自己,残肢刑,杀孕妇。但目的并非卖弄这些细节,而是为了表达严肃的主题,完爆昆汀和Edgar Wright。幕后黑手挡不住自由意志,绝对权力腐蚀不了革命青年的心,小奉数一数二的作品。

39分钟前
  • 风间隼
  • 力荐

前半小时错位的黑色幽默就已经有种浓浓的B级山寨感,各种层面的硬伤更是遍布全片,主题过分追求高大上可随后半段莫名的情节发展在逻辑上又充满自我矛盾,结局更是无力得令人发指。。只能看在中段还是有不少亮点的份上勉强给出三星了。。。现在对奉神的心情大概形容就是看完宁浩大劫案受的伤再乘十倍。

42分钟前
  • Steamed Punk
  • 还行

最后,韩国人终于成了全世界人的祖先。

46分钟前
  • 安东
  • 还行

兼顾商业片的节奏和文艺片的野心,奇观式的暴力和场景创意绝佳,故事的背景和世界观的构建却算不得漂亮,最后全靠演员大段的对白来丰富,而之后紧接着就是真相的反转,大爆炸式的信息量一股脑的堆在一起了。你姑且称这种剧本大尾巴狼式的叙事败笔叫反高潮吧,玩不好就会功亏一篑。★★★☆

5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我也曾手里攥着一张硬座票,痴痴地望着卧铺车厢里的人们。

53分钟前
  • Obtson
  • 推荐

到最后食尽熊归山,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56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