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旦夕之间

HD

主演:克劳斯·洛维奇,芭芭拉·瓦伦汀,古特·拉姆普雷切特,尤利·隆美尔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英语年份:197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1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2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3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4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5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6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13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14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15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16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17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18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19世界旦夕之间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世界旦夕之间》——死亡作为逃逸的方式

《世界旦夕之间》截帧©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Foundation

预谋逃逸

——评《世界旦夕之间》

文丨甘泡泡

《世界旦夕之间》是法斯宾德唯一一部科幻题材的作品,连同戈达尔的《阿尔法城》与塔可夫斯基的《飞向太空》,这三位导演都在用科幻的外壳包装自己的故事。塔可夫斯基高度的内省力会把科幻当做回忆、宗教与情感的呼唤媒介,戈达尔则是用E=MC²的公式以及戏虐式的音画分离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而法斯宾德,通过对影片故事和形式的内化,营造出一个严苛的“世界规则”,并企图为自己预谋逃逸的目标找到出口

该片改编自伽洛耶于1964年出版的长篇科幻小说《三重模拟》,21世纪名声大噪的科幻系列电影《黑客帝国》明显受到该小说“多重现实”概念的启发。相比《黑客帝国》将激动人心的慢镜头躲子弹镜头与微言大义的科幻哲学糅合拿捏还张弛有度的节奏感,1973年的《世界旦夕之间》既没有CG特效的追车与枪战,也没有赛博朋克式的英雄男主,200多分钟(该片是法斯宾德为西德电视台制作的16mm规格的电影,分上下两部)的故事大都只是男主角喝酒、谈话、疯癫的举动。

不过,一旦你适应了法斯宾德悠闲独特的70年代非典型科幻风格,我们就很容易理解整个叙事的节奏感。没有蒸汽朋克和高楼大厦,科幻世界中现实与虚幻的视觉隐喻仅用无处不在的镜子进行诠释。超级计算机存放的研究所摆满了完全镜像墙,伊娃和斯蒂勒最后摊牌时甚至象征性的出现了一个对应三层现实比喻的三面镜。摄影机经常进行着一种无人称的自主性运动,往往人物没动,摄影机却已经对角色进行了360度的环绕拍摄或平移,这种不寻常的场面调度是法斯宾德一以贯之的特色,除却戏剧舞台效果的考虑,更是法斯宾德电影价值观的形式化,现实个体的困顿与阻碍往往通过不知名的主观摄影机镜头的运动得以逃逸。此外,法斯宾德其实并没有完全整饬出一套独立的科幻电影类型,影片中很多小细节恰恰呼应了之前的一些科幻作品:斯蒂勒在临时记者招待会与记者谈论计算机控制系统时,蓝色多瑙河的背景音乐很容易让人联想起1968年的《2001太空漫游》,斯蒂勒逃难时遇到的陌生人正是《阿尔法城》的主角埃迪·康斯坦丁。

法斯宾德拍摄这部科幻电影,在乎的不是眩晕的未来气氛的营造,而是想用未来复古主义的风格讲述他关于自我感知与逃离的表达:未来世界通过创造名叫斯莫莱克戎的超级计算机运算系统来模拟和预测人类行为,由此来规避不合理的社会进程,了解正确的社会需求与发展。在斯莫莱克戎系统创造的“模拟真实”里,每一个“身份单元”都像人一样思考、生活并相互关联,但相对于男主角斯蒂勒所代表的上一层的“现实”,“身份单元”只是完整的因果链的机械程序。越强大的集权,越会声称自己的不在场,并把责任推给上一层的强制执行,最后斯蒂勒发现斯莫莱克戎系统之上还有一个“真实世界”统治着他所处世界的运行秩序。 电影并没有把叙事精力集中到主人公对阴谋论的层层剥离,并以此形成一种解开真相的完整感。他把大量的篇幅花费在主人公斯蒂勒对自我真实性的探究和反思上。如果欲望之下、意识之初只是盲目的媒介模拟,那“自我”的构建就只是一个模拟意识的副产品,对象的主体性瞬间崩塌的。众所周知,法斯宾德其人其作品最急切强调的就是对感知与情感的探究,“爱比死更冷”、“恐惧吞噬灵魂”等等电影标题直观显示出他对经验认知的依赖性,残忍、自恋、渴望爱,混合了本能与个人经验的复杂情绪才是他生活存在的证明。而《世界旦夕之间》里,斯莫莱克戎系统以及更上一层的“现实世界”首先就否定了“身份单元”意识主体的真实性,而本身就不存在的具有不确定性与悬疑性的身体就更不能成为真实性的依据。从意识到身体的不确定性,很容易让故事的走向陷入虚空,然而,法斯宾德偏偏想用身体感知下的经验情感为斯蒂勒以及自己寻找出路,预谋逃逸。

影片中,斯蒂勒虽然对所处世界的真实性愈加怀疑,但他一直在用身体经验的感知谋求真实的存在,他许多无意识重复的小动作贯穿在影片之中。他喜欢在坐下办公椅的瞬间转上几圈,对上级进行质询的时候,甚至会和上级一起转椅,这种忍俊不禁的行为不断出现在故事的各个角落,它并没有推动叙事的功能,只是斯蒂勒的个人救赎,法斯宾德想用一种隐性的无意识行动企图逃离这个虚假真实的仿真单元

当斯蒂勒发现伊娃就是上层世界的联系人时,他直言自己悉听尊便只想结束这场噩梦,但同时又向伊娃借烟,明知道自己明早就会被枪杀,还接受了伊娃的情爱邀请。春宵过后,代表意识主体真实性的伊娃劝阻斯蒂勒不要去研究所送死,斯蒂勒却抛弃了这个上层真实的解救,站在汽车顶上慷慨陈词,毅然赴死,这里的死是斯蒂勒预谋逃逸的结果,也是法斯宾德预谋逃逸的想象。

斯蒂勒不确定伊娃的上层力量能否真正带动他的意识主体的可确定性与真实性,他宁愿用自己身体的感知去求得无法预知的结局;法斯宾德在现实世界同样如此,抽烟喝酒做爱样样不少,他不断对自己的身体发动永无止境的攻击,他不相信意识主体的理性救赎,他怀有的非理性信念让他自信自己的身体能忍受各种摧残和虐待,他是在用身体写作的人,身体经验的感知在他看来才是最真实的存在依据。电影最后用一组垂直剪辑交代了斯蒂勒的结局,在第二层世界里死去的斯蒂勒已经被上层监控者带领到第三层现实世界,身体的死亡却带来了意识主体最后的归赴真实,这不失为一种最佳的逃逸手段,其次,这也是对法斯宾德未来结局的一个寓言。1982年6月10日的凌晨,法斯宾德嘴里叼着一根香烟躺在公寓床上,早已气绝身亡。法斯宾德知道自己过量服用毒品、安眠药与兴奋剂的行为等同于慢性自杀,但是他依旧这样做下去,大概这就是他所预谋的逃逸路线,只是我们并不能像电影一样知道最后的他会归赴到哪个现实之中。

 2 ) 在真与假之间彷徨

    每一次看科幻片,尤其是80年代、七十年代、甚至六十年代的科幻电影,都会想到那时候的中国和现在的中国电影,科幻片的精髓从来都不是特效,剧情片、动作片、战争片都会耍玩的东西,科幻电影并不应该以此为嘘头,科幻的精髓应该在想象。我之所以喜欢科幻电影,一是科学性,二则是思想性。
    扯了几句咱们可以回到这个电影了,剧情之处不用累述,相信看过此片的都看过黑客帝国,应该很多也了解第十三层,这个片子就是这两部电影的脚本。从电影本身而言,第十三层的意味要比黑客帝国更深一些,但是黑客帝国的剧情、设定和手法显然要比第十三层高,但是如果和世界旦夕之间比就未免相差了。这部电影从我的感觉出发并不缺少科幻感,片段性的电子背景音,现代风格的室内装饰,随处可见的镜子,导演无处不在引导观众去相信控制论这一设定。这些设计风格显然是刻意显示出超前的,这比那些机器人满天飞但是设计风格止步不前的科幻片不知高出多少,科技的进步必须引领文化革命,在设计方面的转化更是难以想象的,就如同计算机革命之后匆忙出现的后现代风格、波普风格,纷纷走向现代派的反向。
    对于控制论的思想,这种假定被理解为原作者或导演对于心理野心的满足,倒不如说是对现实世界的戏耍,在失望漫天遍野的时候告诉大家,我不是我,你不是你,我做的不是我想做的,你想做的都是母体在搞怪。如果这种说法可以说通的话,那么这个故事的存在便有了更深的可预见性。如果仅仅处于构建世界或是被巨大未知物控制的考量,那么导演应该会注重操作者的描述,也就是对神的阐述,但是恰恰相反的是,导演关注的是个体本身,将所有观众带入其中,并包裹以存在即合理的外壳,那么这种想法刚好符合所有人的口味。
     这种控制论该是冷战阴影下衍生出的东西,如果计算机革命不是随着冷战来临的话,那么现今的发展该是另外一种架构。如果缺乏足够的东西来警示,恐怕一种极限发展的科技革命会带来思想与文化的全面崩溃,就像三体中的毁灭,好在导演们已经将最坏的打算告诉了所有人,你不是你,你是个棋子,你是我自编自写的程序,你是我上厕所的时候刷手机看的true man,既然这样,那就这样吧。

 3 ) 预谋逃逸

[世界旦夕之间]是法斯宾德唯一一部科幻题材的作品,连同戈达尔的[阿尔法城]与塔可夫斯基的[飞向太空],这三位导演都在用科幻的外壳包装自己的故事。塔可夫斯基高度的内省力只会把科幻当做回忆、宗教与情感的呼唤媒介,戈达尔则是用E=MC^2的公式以及戏虐式的音画分离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而法斯宾德,通过对影片故事和形式的内化,营造出一个严苛的“世界规则”,并企图为自己预谋逃逸的目标找到出口。

该片改编自伽洛耶于1964年出版的长篇科幻小说《三重模拟》,21世纪名声大噪的科幻系列电影《黑客帝国》明显受到该小说“多重现实”概念的启发。相比《黑客帝国》将激动人心的慢镜头躲子弹镜头与微言大义的科幻哲学糅合拿捏还张弛有度的节奏感,1973年的《世界旦夕之间》既没有CG特效的追车与枪战,也没有赛博朋克式的英雄男主,200多分钟(该片是法斯宾德为西德电视台制作的16mm规格的电影,分上下两部)的故事大都只是男主角喝酒、谈话、疯癫的举动。不过,一旦你适应了法斯宾德悠闲独特的70年代非典型科幻风格,我们就很容易理解整个叙事的节奏感。没有蒸汽朋克和高楼大厦,科幻世界中现实与虚幻的视觉隐喻仅用无处不在的镜子进行诠释。超级计算机存放的研究所摆满了完全镜像墙,伊娃和斯蒂勒最后摊牌时甚至象征性的出现了一个对应三层现实比喻的三面镜。摄影机经常进行着一种无人称的自主性运动,往往人物没动,摄影机却已经对角色进行了360度的环绕拍摄或平移,这种不寻常的场面调度是法斯宾德一以贯之的特色,除却戏剧舞台效果的考虑,更是法斯宾德电影价值观的形式化,现实个体的困顿与阻碍往往通过不知名的主观摄影机镜头的运动得以逃逸。此外,法斯宾德其实并没有完全整饬出一套独立的科幻电影类型,影片中很多小细节恰恰呼应了之前的一些科幻作品:斯蒂勒在临时记者招待会与记者谈论计算机控制系统时,蓝色多瑙河的背景音乐很容易让人联想起1986年的《2001太空漫游》,斯蒂勒逃难时遇到的陌生人正是《阿尔法城》的主角埃迪•康斯坦丁。

法斯宾德拍摄这部科幻电影,在乎的不是眩晕的未来气氛的营造,而是想用未来复古主义的风格讲述他关于自我感知与逃离的表达:未来世界通过创造名叫斯莫莱克戎的超级计算机运算系统来模拟和预测人类行为,由此来规避不合理的社会进程,了解正确的社会需求与发展。在斯莫莱克戎系统创造的“模拟真实”里,每一个“身份单元”都像人一样思考、生活并相互关联,但相对于男主角斯蒂勒所代表的上一层的“现实”,“身份单元”只是完整的因果链的机械程序。越强大的集权,越会声称自己的不在场,并把责任推给上一层的强制执行,最后斯蒂勒发现斯莫莱克戎系统之上还有一个“真实世界”统治着他所处世界的运行秩序。

电影并没有把叙事精力集中到主人公对阴谋论的层层剥离,并以此形成一种解开真相的完整感。他把大量的篇幅花费在主人公斯蒂勒对自我真实性的探究和反思上。如果欲望之下、意识之初只是盲目的媒介模拟,那“自我”的构建就只是一个模拟意识的副产品,对象的主体性瞬间崩塌的。众所周知,法斯宾德其人其作品最急切强调的就是对感知与情感的探究,爱比死更冷、恐惧吞噬灵魂等等电影标题直观显示出他对经验认知的依赖性,残忍、自恋、渴望爱,混合了本能与个人经验的复杂情绪才是他生活存在的证明。而在[世界旦夕之间]里,斯莫莱克戎系统以及更上一层的“现实世界”首先就否定了“身份单元”意识主体的真实性,而本身就不存在的具有不确定性与悬疑性的身体就更不能成为真实性的依据。从意识到身体的不确定性,很容易让故事的走向陷入虚空,然而,法斯宾德偏偏想用身体感知下的经验情感为斯蒂勒以及自己寻找出入,预谋逃逸。

影片中,斯蒂勒虽然对所处世界的真实性愈加怀疑,但他一直在用身体经验的感知谋求真实的存在,他许多无意识重复的小动作贯穿在影片之中。他喜欢在坐下办公椅的瞬间转上几圈,对上级进行质询的时候,甚至会和上级一起转椅,这种忍俊不禁的行为不断出现在故事的各个角落,它并没有推动叙事的功能,只是斯蒂勒的个人救赎,法斯宾德想用一种隐性的无意识行动企图逃离这个虚假真实的仿真单元。当斯蒂勒发现伊娃就是上层世界的联系人时,他直言自己悉听尊便只想结束这场噩梦,但同时又向伊娃借烟,明知道自己明早就会被枪杀,还接受了伊娃的情爱邀请。春宵过后,代表意识主体真实性的伊娃劝阻斯蒂勒不要去研究所送死,斯蒂勒却抛弃了这个上层真实的解救,站在汽车顶上慷慨陈词,毅然赴死,这里的死是斯蒂勒预谋逃逸的结果,也是法斯宾德预谋逃逸的想象。斯蒂勒不确定伊娃的上层力量能否真正带动他的意识主体的可确定性与真实性,他宁愿用自己身体的感知去求得无法预知的结局;法斯宾德在现实世界同样如此,抽烟喝酒做爱样样不少,他不断对自己的身体发动永无止境的攻击,他不相信意识主体的理性救赎,他怀有的非理性信念让他自信自己的身体能忍受各种摧残和虐待,他是在用身体写作的人,身体经验的感知在他看来才是最真实的存在依据。电影最后用一组垂直剪辑交代了斯蒂勒的结局,在第二层世界里死去的斯蒂勒已经被上层监控者带领到第三层现实世界,身体的死亡却带来了意识主体最后的归赴真实,这不失为一种最佳的逃逸手段,其次,这也是对法斯宾德未来结局的一个寓言。1982年6月10日的凌晨,法斯宾德嘴里叼着一根香烟躺在公寓床上,早已气绝身亡。法斯宾德知道自己过量服用毒品、安眠药与兴奋剂的行为等同于慢性自杀,但是他依旧这样做下去,大概这就是他所预谋的逃逸路线,只是我们并不能像电影一样知道最后的他会归赴到哪个现实之中。

 4 ) 村上春树的电影

一直想把新德国电影给看完,但人生总是琐事累累,目前只对文德斯有所涉猎,法斯宾德,我来得太晚太晚。
电影的重点当时来说或许是对控制论的刻画多一些,但时间已过去半个世纪,三个半小时结束,感动我的是爱。产生共鸣的爱从来都不属于个体,它是人类共有的对美好品质的爱护和审美。伊娃对弗雷多的营救展现了导演的人文关怀,结局完满。
这种是我一直爱着的德国电影,德语,德国,其中的女人和男人。它满足了我几乎所有的幻想,无时无刻的巴洛克古典,冷静克制的色调,仪式感的镜头,优雅至极。当德语从女人口中不紧不慢,若有所思地说出,充满了动作,眼神,情绪。。它呈现了一种场景,在其间,缓慢地欣赏,没有一丝疲惫。
准备吃支烟,散个步,其他就留给自己回味了。

 5 ) 二次元世界的灰色地带(法斯宾德-世界旦夕之间)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SnowballPanpan(来自豆瓣)
来源://www.douban.com/note/618952692/
 
正式版

电影海报切合着主题,象征着我理解为的阴阳两种世界,阴中世界有阳,阳中世界有阴。就在阴与阳的交汇中主角被牢牢地困在其中,不得走出!也可以理解为红与蓝的灰色地带,隐喻洞悉两个世界的主人公,斯蒂勒困在灰色地带当中,被黑色的阴影所吞噬。证明主人公的时间不多了,就在旦夕之间。速度极快,但又可以说是旦,也可以说是夕。
主人公长期受困于一个世界,他认为一些东西都是眼睛看到的假象,接触的人类都是一堆单元所组成的。而上面的人控制着一切,他自己也难以逃脱被摆弄的宿命。之所以能逃脱一次又一次的死亡,正是因为他既能感知到上面世界的安排,也能了解下面世界的构建。这就好比通灵了一样,在这个世界形形色色的人当中,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除了自己以外的人,有灰色色彩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的视觉处在,好与坏,黑与白的审美视觉里。事物一定要分出个优胜劣汰。而且喜欢把事物分为2种,不得不承认这是自然的一种现象。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忽略事物的复杂性!魏宁格在阐述性与性格时所说,性是复杂的,没有百分之百的雌性也没有百分之百的雄性,还有一些动物是雌雄同体。我们其实就可以这样理解主人公,他是一种既符合与雄性有符合于雌性的人。他始终在寻找,在他生活的感知的这个世界里,别人认为他疯了,一系列种种的迹象表明。是一种未知的控制,他说不明白!但是其它人却认为他疯了。这就不难搞懂了!在现实的世界里有多少人认为别人的行为是疯子,而在“别人”看来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这一点法斯宾德用此部影片阐述的很明白。
关于结尾,盼盼看了影评有的人认为说到底是最后的屋子是上面还是在之前所受困的世界之中,镜头其实讲的很明白,主人公被枪打死以后。实体躺在车上镜头缓缓上升,下一个的镜头是主人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与女主人同在一室。开始的时候好像是封闭的,给人以绝望。但是到了后来百叶窗的打开预示着这个世界就是片中所提到的“上面”也就是现实世界。因为主人公曾经问过女主角一句话,“你人类怎么能爱上非人类,(其实女性往往投射在屏幕上一个虚拟的偶像,与现实中想要找的男朋友极为相似)非常简单。因为你让我想起我爱的人,在上面"所以说结局很明显,导演给了一个圆满的结尾!可见构思的巧妙。也可以说斯蒂勒(男主人公)终于不被旦夕之间所受困,回到了现实中!(这也阐述了关于梦:人们往往能够记得要醒来时的梦,而忘记了深睡时的梦。)一切就在这旦夕之中!
日本版

法斯宾德这部片子是拍给电视播放的,分为上下两部。导演很聪明。知道电视的受众面很广,能迅速的为人所熟知,这一点与喜欢,并且一直潜心拍4:3比例的侯麦很相识。这种接近于电视的尺寸,往往在那个年代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当时还有人抨击过侯麦,说16:9可以放进去更多的东西。侯麦说16:9的胶片太贵,不适合我这种低成本的拍摄。那个人说我能找到便宜的胶片。问题不在于这里,在于16:9只是比例,怎么能意味着放进去更多的东西呢?侯麦曾所过。在盼盼看来,侯麦与法斯宾德所阐述的东西,似乎有些类似。这也和其它大师阐述的东西大相径庭,无论是中国的霸王别姬,或者是法国的侯麦,布列松,在或者是德国的法斯宾德或者是门德斯,那就是虚拟与现实。到底哪一个更加接近真实。这点上侯麦是怎么表现的呢?我提示一下大家,侯麦在他的电影著作中加入了很多飞机的轰鸣声,与法斯宾德拍摄世界旦夕之间男主任公每每受困于离奇事件中,用的音效都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音效是帮我们抽离于你所看到的到底是现实还是虚拟的一种提示!这种提示很有趣,为什么人类听到这种音效就会认为这是虚拟的呢?很奇怪,也许是人类长期活动经验的结果。总之声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见一部电影声音对其这部电影架构的重要性!分享给大家结尾的音乐,盼盼觉得非常好听,也切合主题,撩动琴弦的那种感觉正好映衬了电影的叙事与主题!
 (关注我的豆瓣,查看日记,里面有此电影的片尾曲,欢迎关注我的豆瓣。不定期更新最新影评)
说一下自身的映射,其实人们往往犯的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喜欢帮别人安排别人的人生。自作聪明,好像是高瞻远瞩!但却不切实际。你不是别人,你不了解别人的需求,与别人的能力。好像帮别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却往往适得其反。所以别做那种好为人师的傻事,听从的内心就好!

 6 ) 《世界旦夕之间》:我死,故我在

原文地址: http://www.qh505.com/blog/post/5942.html

在群众大喊“凶手”的讨伐中,在警察的扫射中,跳上车顶的斯蒂勒·弗雷德倒下了,他在身体流出鲜血前大喊:“这全都是西斯金斯的阴谋……”而另一个弗雷德却在实验台上醒来,身边是伊娃·沃尔摩尔,在这个封闭的世界里,弗雷德寻找着出口,但是窗户紧闭着——一个在公共领域里死去,一个在封闭世界里醒来,在平行镜头里,生和死构成了蒙太奇叙事:是那个揭穿了西斯金斯阴谋的弗雷德死后,才使得在伊娃身边的弗雷德醒来?或者说,虚拟世界的死是真实世界醒来的原因?

生和死,因和果,公共领域和私人空间,构成了对位关系,在二元对立中,似乎必然趋向于做出哪个是虚拟世界哪个是真实世界的判断,但是这种判断的逻辑在哪里?或者是在弗雷德被枪杀之前,另一个伊娃告诉他的真相成为弗雷德认识到自我的重要线索:伊娃说自己是“上面的人”,而此时出现在弗雷德面前的只是一个影子,“我是伊娃在这个世界的投影。”她只是帮助弗雷德逃离现在的困境,而陷入到虚拟世界的弗雷德拿起了伊娃给他的枪,然后对准自己的脑袋,如果他此时就结束了生命,或者进入那个封闭世界可以提前到来,但是他没有扣动扳机,他看到了镜子里的伊娃,而伊娃告诉他:“你的世界根本没有伊娃,你只是被进行了重组。”言下之意,弗雷德看到的伊娃真的只是镜子中的虚像,而对于自己的存在,也完全没有自我控制的能力,“与他们只想删掉你,拔掉插头就完全没有了你,他们只是从你的恐怖中感受乐趣。”弗雷德不能自我控制,他只是被西斯金斯及其斯莫来克戎控制的一个符码,但是系统并不想删除他,是因为从他作为一个单元身份在虚拟世界里的无法逃离的游戏中获得乐趣,甚至弗雷德拿枪没有扣动扳机,都变成了被控制的游戏一部分。

他没有被删除,是因为存在着游戏的意义,而这也是弗雷德在虚拟世界里有了自主意识的开始,自我意识应该能控制自己,但是又是控制系统的一部分,在这个矛盾的世界里,弗雷德唯一被拯救的就只有一个可能:爱。伊娃作为投影来到弗雷德身边并告诉他真相,弗雷德就质疑:“我为什么要相信你?”而伊娃的回答是:“我爱你。”弗雷德继续问她:“为什么人类会爱上非人类?”伊娃的回答是:“因为你让我想起了我爱的人,他在上面,是技术总监。”弗雷德问她:“他叫什么名字?”伊娃回答说:“斯蒂勒·弗雷德。”听到这个名字的弗雷德惊讶地说到:“就是我。”而伊娃的回答是:“你只是他的一个副本,但是我更爱你。”

上面的弗雷德,下面的弗雷德,真实的弗雷德,虚拟的弗雷德,狂妄自大的弗雷德,小心谨慎的弗雷德,当人类爱上非人类,其实是超越了真实与虚拟,超越了本体与影子,在这个与游戏对抗的爱中,弗雷德似乎得到了拯救,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他获得了系统的真相,他具有了自我意识,当然,他最后的死亡可以看成是一种对自我的删除——因为那个阴谋已经被公布,死去倒变成了对于整个控制系统的抗议。在这个过程中,“下面”的弗雷德能获得认识自我,认识控制系统,甚至认识游戏存在的意识,是最为关键的突破,伊娃的那些话其实是进一步印证了他的预想,而这个意识是伴随着弗雷德对自我的体验,对他物的认识逐步开始的,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弗雷德知道自己只是一个系统里的符码,只是一个虚拟世界的单元身份?

“上面的”弗雷德作为斯莫来克戎的技术总监,当然知道整个系统的运作,在一次的记者招待会上,他和西斯金斯就介绍了这个系统,仿真模型具有巨大的能量,它在回路、电子脉冲和反射的作用下创造了一个人工的虚拟世界,它产生了自己的生命,这个生命系统就是斯莫来克戎,在这个系统里有成千上万个单元身份,每个单元身份拥有自己的想象和记忆,他们复制人类的行为,几乎和真人一样,但是他们的存在是为了对人类的未来进行预测,也就是说,他们是作为未来人而存在的,其目的是开创未来生活,执行政府的政策,建立一个更人道、更公平的新世界。技术可以改变人类,在避免错误行为中趋向于更合理的存在,但是技术也可以被人控制,包括西斯金斯,包括联合钢铁公司主席哈特曼,他们的目的就是利用这一套系统为实现自己的阴谋,也就是说,在斯莫来克戎里的成千上万个单元身份,都是被他们控制的工具。

弗雷德无疑也是工具之一种,从上面到下面,从真实到虚拟,从狂妄到小心,这就是人类陷落的某种隐喻,但其实作为上面的弗雷德一直没有出现,当法斯宾德以弗雷德为唯一视角拍摄电影进行叙事的时候,这个弗雷德其实早就是那个“下面”被控制的弗雷德,只是他在最初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只是阴谋论中的工具,而他也是一步步在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里穿行,一步步见证了发生的各种事件,一步步接近真相才逐渐拥有了自我意识,才和真人无异中成长为一个“我”——弗雷德无异是法斯宾德寄托希望之所在,是对于未来世界自我解救之存在,是在虚拟世界里死去而需要重新唤醒的爱的符号——一种重组式构建,就是对于人类迷失现实的拯救,就是对于自我焦虑式存在的破解,就是对操纵性阴谋的揭露,最后和伊娃拥抱在一起的时候,他发出的人类宣言就是:“我是,我就是。”

我之确立,就是从意识到非我开始的,而弗雷德第一次出现在法斯宾德的镜头里,是在沃尔摩尔博士死去之后,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完全可以看成是两个世界划分的标志。在前一个世界里,国务卿温拉伯和助力赫尔斯一起进入控制论与未来科技研究所,安全部主管劳兹将他们带到西斯金斯办公室,那时的西斯金斯旁边是负责斯莫来克戎系统的沃尔摩尔博士,当西斯金斯希望沃尔摩尔介绍计算机预测系统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沃尔摩尔博士拿出了一面镜子,让温拉伯看镜子里的东西,“就是你。”沃尔摩尔笑着说,他也让西斯金斯看,温拉伯不解其意,西斯金斯则甚为生气,而此时的沃尔摩尔说自己的脑袋被一种力量不停敲打,西斯金斯让劳兹陪沃尔摩尔去休息,而沃尔摩尔告诉劳兹,自己的脑袋已经被爆炸成千的碎片,说看见了别人看不见的东西,而这就是世界末日。当沃尔摩尔自己走出去穿过了仪器门,仪器门发出了警报,当劳兹赶过去,沃尔摩尔已经倒下,那一块碎玻璃压在他的身上。

这是沃尔摩尔死亡的一个意象,从他面对国务卿,到和劳兹谈及自己脑袋里的东西,以及最后死亡,都和镜子有关,起初是完整的镜子,之后变成脑袋里的碎片,最后在末日论中自己走上了生命终点,而死亡意象就是碎玻璃——沃尔摩尔在完整的镜子中让温拉伯看见的是“你”,但是在看见了世界末日之后,镜子破碎,那个完整的“你”当然也破碎了。沃尔摩尔的死是人类自我破碎的隐喻,作为科学家,他看到了人类的可怕未来,也证实了自己的死,这便是科学技术的双重性——一个你破碎,一个我死去。而在沃尔摩尔死后,作为技术总监的弗雷德登场,他是沃尔摩尔的继承者,他负责斯莫来克戎系统的技术开发,但是这种继承关系明显是分裂的,因为沃尔摩尔死的时候,他并不在场,据弗雷德自己所说,当时他正在山顶的小木屋里,而沃尔摩尔死后,参加完葬礼的他还向别人全面介绍了斯莫来克戎,介绍了单元身份、回路系统、仿真模型和虚拟世界,并接受了警方对沃尔摩尔之死的调查。

一切看起来没有异样,但是当他找到劳兹说起沃尔摩尔的死怪异的事便发生了,沃尔摩尔死亡的时候,劳兹是唯一在场的人,劳兹告诉弗雷德的是,沃尔摩尔非常奇怪,“也许他疯了。”让弗雷德继续想打听的时候,一回头发现刚才还在椅子上的劳兹不见了。劳兹的消失是一系列事件的起点,也正是这个起点而引发弗雷德的不在场,也使得他知道自己就是作为一个虚拟符号而存在的。弗雷德来到沃尔摩尔的办公室,看到了沃尔摩尔的女儿伊娃,当弗雷德说起她的叔叔劳兹时,伊娃却说根本没有一个叫劳兹的叔叔,她的叔叔叫雅各布·梅科纳,四年前就已经死了;他又找到了三天前和沃尔摩尔下棋的哈恩·弗朗茨,弗雷德不仅说起沃尔摩尔的死可能不是意外,还说到了无故消失的劳兹,但是弗朗茨似乎并不认识劳兹,他告诉弗雷德的是安全部主管是一个叫汉斯·伊利科恩的人,而且在他们谈话的时候,汉斯就在旁边看着报纸;之后弗雷德给警长莱纳打电话打听关于沃尔摩尔一案的进展,莱纳也说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案子,当然也不知道劳兹是谁……

劳兹从弗雷德的眼皮底下消失,从在场到不在场,弗雷德是唯一的见证者,但是身边的人都不知道劳兹是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弗雷德出现之前沃尔摩尔之死就有可能是在虚拟世界里发生的事,包括当时在场的劳兹、温拉伯、赫尔斯,西斯金斯,都可能只是虚拟世界的一个符号,但是另一种可能是:当时是在真实世界里,所有人也都是真实存在的,只有劳兹是一个虚拟的符号——而这一点在弗雷德在进行单元身份的连接时发现了线索,当时他被连接而进入到虚拟世界,寻找0001号爱因斯坦,但是在进入由电梯进入的虚拟世界时,他看到了走过电梯借火的劳兹,当弗雷德返回,在系统里没有找到关于劳兹的任何信息,但是在身份测试时,输入55岁单身等信息,其中就有一个叫劳兹的身份——这无疑就确证了劳兹只是一个单元身份,而不是在真实世界中的存在。

也正是从这一点,弗雷德开始怀疑整个系统存在着阴谋论,包括沃尔摩尔的死亡,包括劳兹的消失,都是被控制的符号,也意味着成为了西斯金斯和哈特曼相互勾结谋取自己利益的一种工具。这是弗雷德自我意识觉醒的一个标志,这个标志其实有着诸多的提示线索:在弗雷德走在街上时,他的头顶上有一个吊机在跟随,上面是砖块,当弗雷德想要向路人借火时,那砖块就掉了下来,幸好弗雷德躲过一劫,而那名女子却无辜丧生;他想要进入虚拟世界连接0001号爱因斯坦的时候,弗朗茨说他有自杀倾向,而提供这个报告的是7326号,他的名字叫克里斯多夫·诺伯蒂——诺伯蒂就是Nobody,一种无人的存在,当在虚拟世界看见了劳兹,弗雷德想要连接这个Nobody的时候,弗朗茨却告诉他,诺伯蒂已经被系统删除了,“他已经不存在了,他在天堂。”诺伯蒂是一个可以随时删除的符号,那么和诺伯蒂有关的爱因斯坦当然也是符号,向爱因斯坦借火的劳兹也是一个符号,劳兹在场时死去的沃尔摩尔也是一个符号——整个事件就是一个虚拟系统。而对于弗雷德来说,查找诺伯蒂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的名字里含有“芝诺”的拼写字母,C·N是克里斯多夫·诺伯蒂名字的缩写,而弗雷德在C的后面加入了E,在N后面加入了O,CE·NO就变成了芝诺,而芝诺最有名的则是“芝诺悖论”,在沃尔摩尔的办公室里,弗雷德就在纸上发现了博士所画的一张图,一个希腊士兵拿着一支长矛,向左迈出腿,后面跟着一只乌龟,也做出同样的动作——这就是“阿基里斯跑不过乌龟”的著名悖论,这个悖论之所以成为悖论,就在于制造了“移动假象”,在关于运动的不可分性中限定了时间。

沃尔摩尔为什么要画阿基里斯和乌龟的画?当然他指出了关于时间的悖论,暗示着能预测未来事件的斯莫来克戎其实只是在控制着现在,它永远无法成为对未来的预言,另一个意义上,当芝诺悖论既承认广延,又强调无广延的点,实际上它强调了后来笛卡尔和伽桑迪为代表的机械论的分歧点,而这个“移动的假象”埋下的伏笔也为弗雷德寻找自我意识带来了一个突破口,在弗雷德知道了西斯金斯的阴谋论之后,对前来商讨斯莫来克戎能否为政府预测未来的温拉伯说:“你手上拿着的香烟真的是香烟吗?”这引起了温拉伯的疑惑,这个说法似乎就是沃尔摩尔那个镜子的翻版:镜子里的人只是一个虚像的你,手中的香烟只是香烟的表相——从香烟出发,弗雷德引用了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在他看来,思想才是唯一真实的存在,而看上去的存在只是像香烟一样是表相的表相。否定看见的一切是真实的,也就意味着只有将思想、想象等看成是一种真实,这无疑是一种超越,所谓的真实世界充斥着阴谋和控制,唯有属于自我的思想世界才是唯一可以抵抗这些虚假,也就是说,真实和虚假的判断已经从物理层面上升到了精神层面,也正是在这个精神层面,我才会凸显出来。

当弗雷德说出关于真实的定义之后,他作为一个虚拟世界的单元身份,其实拥有了真实世界人们并没有拥有的自我意识,这当然是一次超越,但是在这个“我思故我在”的世界里,对于弗雷德来说,要抵达真正的真实却也充满了困难。他开始头痛,他找不到爱着他的伊娃,他亲见了哈恩的车冲下河道而溺亡,从虚拟世界到真实世界,需要怎样的办法?那就是遇到故障,但是这很少会出现,甚至修正软件会进行修正,但是对于弗雷德来说,也许制造事故,也许走向死亡才是唯一终结单元身份的唯一办法。他终于来到了山顶小木屋,这是沃尔摩尔死亡时他的现场,这一次回来预示着他走到了事件的起点,怪异的是,伊娃也出现了,当弗雷德将伊娃送走,他看到的却是树林里的一只大狼狗,他用猎枪猎杀了大狼狗,也猎杀了虚拟的伊娃,然后山顶的小木屋便被炸毁了——很明显,无论是变成大狼狗的伊娃投影,还是那座被炸毁的小木屋,弗雷德还是被控制着,他无法摆脱困境,无法远离痛苦,最后在喊出了“这是西斯金斯的阴谋”的时候,他在倒下时才让一个符号真正死去。

从劳兹的消失确证他者是一个单元身份,从沃尔摩尔的芝诺悖论,知道自我的存在是一个虚拟符号,从电话亭、小木屋、借火点烟、线路连接等等一系列属于斯莫来克戎的技术上进行突破,弗雷德完全知道自己就是一个“下面”的人,但是意识到了自我,意识到了思想的真实存在,意识到了人类爱非人类和非人类爱人类的可能性,那一个我从镜子的虚像变成了“我思故我在”的存在,弗雷德似乎找到了返回真实世界的进口。但是一个巨大的虚拟世界,一个成千上万的单元身份,它永远是一个牢笼,即使赴死而消灭了虚拟符号,世界依然难以逃离,“我思故我在”是人类对于自我的一次确认,但是在法斯宾德的世界里,这显然过于乐观,当一个弗雷德死去,另一个弗雷德醒来,他其实还是被操控着,还是无法走出封闭世界:最后在伊娃面前,他看到窗户被打开了,一种欣喜,让他看见了外面的真实世界,他拉着伊娃,抚摸她的身体,抱起了她,吻着她,在“我是,我就是”的喊声里,他成为了他自己——但是这一切发生在没有走出去的屋子里,那一种爱是在作为投影存在的伊娃和将思想作为真实存在的弗雷德之间发生,这只不过是另一个被控制的世界——不管是“我思故我在”对于想象的驾驭,还是“我是故我在”对于意识的确认,也许真正逃离时间,逃离控制,逃离虚拟的唯一行动,便是:我死,故我在,就像沃尔摩尔博士在死亡之前看见了看不见的东西,看见了世界末日的存在。

 短评

法斯宾德颇具野心的科幻佳作,世纪末一系列Rubber Reality电影的鼻祖。1.三层世界的嵌套结构,不仅探讨虚拟与现实问题(即“缸中之脑”思想实验),还涉及现代技术与跨国公司的垄断,并影射极权社会的思想控制。2.影片恍若一处处镜之迷宫,五花八门的镜像每每从四面八方包围住人物,而镜子既喻指着虚与实、真与假,还指称着自我的分裂与身份认同的困境(恰似拉康理论中主体遭逢的镜式迷惑),亦暗示出一种窥视的目光(一如上层世界肆意窥伺与操控下层世界)。3.大量诡异的运动镜头,如猝然的变焦推拉(渲染震惊感)和不少环绕镜头(眩晕效果与暗中观视)。4.布景与配色上佳,幽绿的公司和机房显得封闭而压抑,现代主义金属家具充当镜面。5.不少围栏、窗格的前景遮挡构图。6.电话亭作为出入口后启[黑客帝国]。7.还是较拖沓,片长完全可压缩。(8.5/10)

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我不否认本片在科幻片影史上的地位,但是这片实在是太长太沉闷了,观影中睡着了n次~~~镜头拍的非常精致漂亮,这是一部高级的电影,但不是所有人都欣赏的来的~

7分钟前
  • mdld
  • 还行

镜头有意思,叙事磨叽,pass~

11分钟前
  • vivi
  • 还行

镜有千千个,情有千千劫,文学化和形式感都把人看到身体被掏空。不知道是不是碍于电视电影限制,连法斯宾德都甩出真爱救世界。可以数上百处喜欢的地方,但还是很受不了辛辛苦苦营造三小时的神秘主义被呱哒一下解释撂给你,好破功啊。话说1973年就在拍虚拟现实的嵌套故事了,反观现在却没什么新东西。

12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这货太科幻太超前了,好难想象是三十多年前的作品啊,赶脚现在的科幻哲学片应该都是这里来的吧。。修复版颜色和声音都不错~话说音乐好牛逼,不是古典乐,就是未来音。。。。。。。。

1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A-】我日原来《异次元骇客》的是照搬的这个,同一个故事拍的天差地别,法斯宾德的冰冷疏离真的可以让你看完后怀疑现实世界的真实,好莱坞版看完可以让你怀疑导演脑容量的真实。

18分钟前
  • 掉线
  • 力荐

就让骇客帝国,盗梦空间和银翼杀手都去屎吧!世界上只需要有法斯宾德一个导演!啊也也!没有政治意识,连科幻都是空谈。另:老于指出的国际政治隐喻:东西德在冷战时代作为表美苏两大阵营的试验品这一层十分有趣。

20分钟前
  • dinosaurs
  • 力荐

科幻电影十佳没跑儿了。虽然三个半小时长,但我敢说没有一分钟是废的;不仅如此,每一秒还都非常精致,时不常就会来一个神来之笔,场面调度能力令人咋舌。环绕式长镜头毫不给人炫技之感,每一次中的每一个位置都意味深长。不真实感贯穿始终(植物、化妆…),有明显人造痕迹。镜子象征虚拟和现实的界限,而片中又多次出现两面镜子之间的无限空间…耐人寻味。政治与资本合谋鱼肉大众,冷战期间美苏和两德关系融入其中。关于“我思故我在”、表象与实质、疯狂与正常的哲学思辨。伊娃对高阶人的讽刺有影射上帝的意味,科幻式宗教解读有趣。上下集结尾互文照应,两次置换难免让人想到有更高阶。但最后一个场景的确没有反射的意象,只是这又是一个盒子式的封闭空间…

23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摄影机自治地离开主体,扫射四周之时获得了一种强烈的主体在场,转向房间中的机器(“世界”的容器),在《世界旦夕之间》的开场,沃尔默的“末世寓言”中,一个突然间的拉镜头令影片空间的物理定律开始失效。电子音并不是无源的,而是世界的杂音。无法通过反拟像接近的“真实”控制又不得不被控制。法斯宾德重述了秘教中企图返乡的囚徒的故事,在显在的,新柏拉图主义的表层之外,是一个在不断上升的序列网络之中显现的神圣,诺斯替的控制论机器。不同于其好莱坞翻拍版本,法斯宾德将《世》塑造为一部介于卡夫卡与《潜行者》之间的,脱胎于包豪斯办公室的“德式科幻”,关于官僚主义与被害妄想症候群,在坚实的现代性空间中创造偶然性。如同舞台般房间中的happy ending背后是绝对的拘禁感,通往萨特《禁闭》的人际地狱。

24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推荐

镜头运动卯足了劲、镜面反射和色彩用得穷凶极恶,小法就是这么激情!正点的赛博朋克故事,跟十三层凶间是同一本小说原作,被铃木光司的凶铃四部曲完全抄走所以害我早就被剧透了

27分钟前
  • paradiso
  • 力荐

让法斯宾德着迷的问题是:如果镜子不是现实世界的映射,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的?如果两个世界毫无差别,那么真实还有任何意义吗?他试图找到真相,可永远逃不出莫比斯环,就像悖论里的阿基里斯不可能追上乌龟,虚拟的网络与真实的存在牢牢将他囚禁在无窗的房间,旦夕之间却如同永恒般漫长。

28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法斯宾德把人类对存在感的感受能力全部拴在了无处不在的镜子上,对镜看人之时亦是虚实难辨之时。气氛营造上依然是上乘,科幻片用古典乐,迷幻洗脑的单一频率电子音,不过叙事在科幻题材里显得太缓慢了,好几场招牌夜店废戏。

32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4.5;以现实为架构,演绎前瞻科幻概念,启发后世无数,博尔赫斯式的「世界处于上帝的大梦中」在本片中被拆分成三重嵌套、周而复始的的序列,大有“庄生晓梦迷蝴蝶”的意味;大量镜像(镜渊)与玻璃反射的使用,意指被窥视、被扭曲的水花镜月,一切都在印证柏拉图之“真实世界存在于意识世界。”

3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观影清仓期,看过留脚印。裸看无字幕,看过好充逼~

39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三个多小时是想怎样 就表达一个 全都是泡沫?

41分钟前
  • 翰小七
  • 还行

另一种表现形式的《索拉里斯》。淫荡的窥探视角影射高压的政治环境,无处不在的镜子混淆真实与虚幻的边界,一枚棋子自我意识的觉醒足以扰乱操盘之手,无用而万能爱情又一次改写命运的脚本,最后,色调鲜艳的房间两人相对与暗沉的街头被人群包围两个场景来回切换,肉身冰冷的消亡换来了精神灿烂的永生。/2018.7.21尤伦斯重看:注意到了更多的细节,从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到拉康的镜像理论,都在强调某种映射在镜子中的“现实”,另外经策展人提醒,整部电影一半时间都用到了巴赫的赋格,作为一种试图证明上帝存在的音符的错位,也是对何为真实何为虚幻的追问。

45分钟前
  • Alain
  • 力荐

8.5,实在不敢想,这部电影上映法斯宾德才28岁。虽然叙事有点拖沓但意识相当的前卫,一个人执迷昆虫执迷尸体或者器官任何都可以感同,但是一个导演执迷玻璃这实在是有趣又特别

46分钟前
  • ZHANGWANHE
  • 力荐

結尾!!!永不得窺見窗外的房間!真實即虛談!法斯賓達拍出不存在的結尾!

49分钟前
  • hsein
  • 力荐

对镜子的使用所构架的银幕空间虚实感倒是十分契合整部电影的文本,是唯一喜欢这部电影的点。还是无法喜欢法斯宾德,全片依旧显得格外笨拙,不论构图多么精巧,但运镜、剪辑、表演、每幕衔接的情绪都看不到丝毫的灵气。

51分钟前
  • 迦南Canaan
  • 还行

三刷,改编自丹尼尔·迦卢耶原著《幻世三》,私影史十佳科幻片。1.影片讲述某控制论与未来科技研究所的项目——斯莫莱克戎,可通过架设微缩世界针对现实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事件做出精确预测。在研究项目创办人神秘死亡后,继任负责人开始展开侦查,并最终探解世界真相的故事。法斯宾德在长达四小时的上下两集内,灵活运用镜子等意象,结合多层嵌套的文本构思创造了虚实交错的三重世界观,(大段哲学辩论)表达自身于世界真实性的质疑与彼时政况的悲观思维。2.控制论的意识仿真恐惧,由科幻拓延至政治、宗教的广义指喻。幽蓝色调和不时萦绕的絮乱电流声,即便最后为“爱”成功逃离下层,也不过进入又一个绝对控制的封闭式空间。3.上下集结尾互文;回绕式长镜头和室内画框设计。4.电话亭穿越/记忆消除/集体思维奴役启蒙后辈无数。(9.5/10)

53分钟前
  • 糖罐子.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