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第一人

HD中字

主演:瑞恩·高斯林,克莱尔·芙伊,杰森·克拉克,凯尔·钱德勒,寇瑞·斯托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1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2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3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4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5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6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13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14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15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16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17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18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19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登月第一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将聚焦美国传奇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的生平,重点讲述他在1961-1969年间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月者的过程,同时也展现出人类在这次史上最危险的宇宙探索征途中所付出的难以想象的国家与个体牺牲。 影片根据詹姆斯·汉森的传记作品《第一人:尼尔·阿姆斯特朗的人生》改编而成。 尼尔·阿姆斯特朗,是人类历史上首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他1930年出生,2012年逝世,是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计划宇航员。在美国航空航天局服役时,阿姆斯特朗于1969年7月21日成为了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也是第一个在地球外星体上留下脚印的人类成员。星际之门:宇宙第二季第二季招蜂引蝶梅林传奇第五季12岁Twelve灵异妙探大电影母亲2018隔离死城开学吧,博仁少年极速辛格少年梦福星高照猪八戒爱丽丝:从仙境来的少年《戴高乐:一位伟人的故事》陈廷敬的为官之道心智游戏耕云播雨新乌龙女校2越狱大逃亡第一季爱情公寓番外篇:辣味英雄传 第一季神探坤潘为什么是我?拜托了咖啡姐姐的守护者李家大院土豚抗争第三季天仙配地狱来的房客陈情令之生魂北极大冒险(原声版)破碎之花大烟炮!一千八!乌云遇皎月南泥湾2017铁骨芳心校园网红惊魂记吸血鬼雷吉纳德不速之客绝种铁金刚谁动了我的校花爱的秘密凛冬王 第一季失忆大状国语四平警事之尖峰时刻

 长篇影评

 1 ) 阿姆斯特朗不是CPer,他只是在挑战一个人的极限

看完电影,我去喝酒了,喝的不是很清醒,但还是有很多话要说.

之前,我有一次去福建武夷山,去过的朋友可能知道,那里有一个荒废十多年的景点,叫大王峰,基本上人迹罕至.不凑巧的是,我在途中遇到了几个外国姑娘,她们绕开了很多热门旅游山峰,径直去攀登了这座废弃的景区山峰,我跟在后面以至于速度太慢跟丢了.可是,在攀登的过程里,这其实就是一座绝山,登上山顶只能从悬崖的间隙里爬上去,人在悬崖相交的缝隙里攀行,所以,在这次旅途里,我不得不佩服外国人的勇于探索和冒险精神.

麦哲伦,现在想想,他是多么大的勇气,环球航行.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说一句国人不爱听的话,大家都比较怂.这种怂从骨子里长出来,害怕冒险,讨厌不稳定,不能忍受风险.其实,这种价值观念硬是要分一个上下的话,落后国家落后的原因就是不敢去尝试不可能的事情.赫兹和牛顿等等这些现代物理学的计量单位,没有一个中国的.

断不了舍离,想来想去那个chance有多少,交换的砝码是多少.

落后就是落后,不能创造就是不能创造,人怂就是人怂,这是事实,不可否认,所以说阿姆斯特朗登的不是月,其实是人类挑战的极限高峰,而且并不是所有创造伟大功绩的人都是优秀共产党员或者新长征突击手.

我从武夷山旅途回来,惊诧于曾经置身自己于险境,但从此更愿意探索和冒险,

关于月亮,还真是有一些缘分,夜里曾在北京的时候,爬上一座荒山,拍摄了月亮的照片,我更加认为了没有经过探险和冒险的事情都不值得珍视,没有冒险也不足以谈人生.

附上我拍摄月亮的照片,惊诧于阿姆斯特朗真的登上去了.

拍摄的第一张月亮照

满月的时候,第二次去拍摄

月亮,无论如何拍到的就是这个角度,它的背面确实看不到.

 2 ) 近几年最好的太空片之一

2014年,一部叫做《爆裂鼓手》的电影横空出世。

该片一举拿下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并且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而影片的导演达米恩·查泽雷当时(2014年)才29岁。

2016年,他执导的第二部作品《爱乐之城》更是颁奖季的人生赢家,获得14项奥斯卡提名,是继《彗星美人》和《泰坦尼克号》后第3部获得14项奥斯卡提名的电影,成为获得奥斯卡提名最多的电影之一。

而达米恩也凭借该片成为奥斯卡最佳导演。

更重要的是,达米恩获奖时(2017年2月26日)只有32岁零38天,这意味着他不仅是奥斯卡最佳导演,还是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

此前这一记录的保持者是诺曼·陶罗格,他凭借《淘哥儿》获得第4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获奖时(1931年11月10日)32岁零228天。

诺曼·陶罗格的纪录足足保持了85年零3个月之久,最终被达米恩打破。

处女作、第二部作品接连受到业界高度认可,达米恩也因此被誉为现代最天才的导演之一。

拥有无数光环的加持,使得达米恩的第三部电影《登月第一人》在威尼斯电影节一经上映就再次成为影评人和网友的热议对象。

该片除了导演是奥斯卡最佳导演获得者之外,编剧乔希·辛格也曾凭借《聚焦》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同时还为《华盛顿邮报》撰写了剧本。

监制斯皮尔伯格拿过奥斯卡,摄影师莱纳斯·桑德格伦拿过奥斯卡,剪辑师汤姆·克罗斯拿过奥斯卡,配乐师贾斯汀·赫维茨拿过奥斯卡,视觉特效师Paul Lambert也拿过奥斯卡……堪称全奥斯卡阵容,整个剧组拥有的小金人的数量已经可以自己举办一场奥斯卡了。

再加上男主演是两次提名奥斯卡影帝的瑞恩·高斯林,女主演克莱尔·芙伊是艾美奖视后兼金球奖视后……

毫不夸张的说,《登月第一人》绝对是今年阵容最强大的电影之一。

截止11月22日,《登月第一人》MTC 84分,烂番茄新鲜度88%,均分8.1,也意味着达米恩将第三次向奥斯卡发起冲击。

从达米恩以往的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他反套路的地方,比如《爆裂鼓手》中师徒之间互相伤害的行为和以往歌颂恩师的电影大相径庭,而《爱乐之城》更是让人猜中开头没猜中结局。

《登月第一人》也是如此,一听片名让人觉得又是一部为国家英雄歌功颂德的主旋律电影,结果恰恰相反,这是一部“反英雄主义”电影。

以往提到登月,给人的印象都是美国多么强大,阿姆斯特朗多么伟大,《登月第一人》却反其道而行之,讲述了一个草根为了国家的面子工程经历了女儿夭折、好友遇难、家人反对、公众质疑等种种困难后,因为运气好而偶然成功的故事。

他不是什么英雄,他只是抱着必死的心理去执行任务,结果一不小心活了下来,又一不小心成了名垂影史的伟人。

电影中的阿姆斯特朗

现实中的阿姆斯特朗

1966年,阿姆斯特朗乘坐双子星座8号飞船执行太空任务时飞船发生故障。

飞船故障并不是阿姆斯特朗的错,反而他还凭借娴熟的技术和冷静的头脑化解危机,然而NASA仍然决定让另一个人,爱德华·怀特做第一批登月的人。

(1965年6月3日,爱德华·怀特代表美国展开太空行走,比苏联晚了两个半月。)

电影中的爱德华·怀特

现实中的爱德华·怀特

爱德华·怀特太空行走的真实照片

结果1967年,阿波罗1号飞船在模拟登月时发生火灾,爱德华·怀特、维吉尔·格里森、罗杰·查菲三位宇航员无一生还。

阿姆斯特朗失去首次登月的机会,原本是一个遗憾,却因祸得福捡回一条命,而且又幸运的成了登月第一人。

人生的魅力从来都不是如愿以偿,而是阴差阳错。

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就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你想得到什么,最后没有得到,反而得到了另一样东西,而且并不比你想要的那个差。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原本爱德华·怀特、维吉尔·格里森、罗杰·查菲才是第一批登月的宇航员,他们不幸遇难才轮到阿姆斯特朗,后者成为登月第一人只是运气好罢了。

当然,这样说也有点冷漠和残酷,毕竟是三位宇航员的生命,他们的悲惨遭遇谁也不希望发生。

虽然成为了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也并不会因此感到骄傲,也不会感到幸运,因为他的成功是建立在无数遇难宇航员的死亡之上。

用众多宇航员的生命,换取自己至高无上的荣耀,并不是他的本意。

当然,宇航员们的遇难并不是阿姆斯特朗的错,美国太急功近利是酿成悲剧的重要原因,如果他们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想必发生事故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60年代正是美国和苏联太空竞赛的白热化阶段,我们不可否认太空竞赛对科技的积极影响,但同样也不可否认该事件主要是以政治目的为主,是为了带来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了显得比别的国家更高大上。

而代价,则是难以计数的人力物力、时间成本,以及宇航员宝贵的生命。

比如说,1965年3月18日,苏联抢先美国实现太空行走,美国人应该为科技进步感到高兴才对,然而爱德华·怀特(他比苏联晚了两个半月实现太空行走)却生气的锤了一下桌子。

又比如1966年3月18日,阿姆斯特朗和搭档大卫·斯科特乘坐双子星座8号执行太空任务,任务成功后NASA成员的第一反应不是检查飞船会不会发射故障、宇航员能不能安全返航,反而是油然而生的优越感和对苏联的嘲讽。

(电影中,大卫·斯科特说他唯一的愿望是再上一次太空,后来他如愿以偿上了太空,成为第7个踏上月球的人,1971年7月26日他乘坐阿波罗15号登月,并在月球表面停留了3天。阿波罗15号返回后,他被发现在宇航服中携带了三百九十八枚未经许可的首日封,其中一百封已卖给了德国商人瓦尔特·埃尔曼,陷入“邮票丑闻”的他从此再也没有执行过太空任务。)

电影中的大卫·斯科特

现实中的大卫·斯科特

比苏联慢了一拍就生气,领先苏联就感到自豪,这说明太空竞赛早已偏离了科学探索的初衷,变成了美国和苏联互相攀比的行为,政治意义远远大于科学意义。

据统计,阿波罗计划总共耗资约255亿美元,历史上总共有22位宇航员为太空事业献出生命。

从1969年7月到1972年12月,先后有12名美国宇航员登月,之后美国就再无登月行为,原因就是政治任务已经完成,而且登月的投资和回报完全不成正比,堪称万本一利。

这些数据都不禁让人衡量登月的利弊关系。

这一点在宇航员的家人,以及记者、人民群众的质疑声也有所体现。

“您觉得这个项目真的值得吗?值得耗费这么多金钱和生命吗?”

“花那么多钱去哪个我们完全不了解的地方真是荒唐,钱可以花在更有用的地方。”

“我的工资还没有发,为什么想去月球?”

最讽刺的是,NASA早就知道阿姆斯特朗等三位宇航员有可能有去无回,所以提前为他们写好了遗书,还准备好了葬礼:命运给了那些勇士去月球探索的机会,并长眠于月球上。每一个在夜晚抬头看月亮的人,都会知道在另一个世界的某一个角落里,有一个永生的人。

NASA并没有成功登月的信念,仅仅为了比苏联早一步登月,就赌上3位宇航员的性命(而且此前已经有3位宇航员遇难),实在让人心寒。

我很早之前就看过NASA提前为三位宇航员写好遗书的新闻,但是在电影里看到这个情节时仍然感到深受触动。

因此,阿姆斯特朗并不是什么仰望星空、怀揣远大梦想的人,他完全是被国家和命运推着往前走。

在成功登月后,一夜成名的阿姆斯特朗也无法应付潮水一般随之而来的名声。

他曾感慨道:“到底要花多少时间,别人才不把我当做一名宇航员看?”

电影中,导演再一次发挥了美国人的“自黑精神”,美国登月计划的劳民伤财和面子工程在电影中都暴露得一览无余。

(当然,登月也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它使得人类的科技飞速发展,还提供了惊人的就业岗位,其科技成果所带来的深刻影响让人类至今受益。)

与其说“自黑”,不如说是“写实”,电影没有将祖国歌颂得多么利国利民,也没有把阿姆斯特朗塑造得多么英雄气概。

甚至,按照以往美国主旋律电影的套路,《登月第一人》本应该着重拍阿姆斯特朗在月球插国旗的镜头,特写、慢镜头、再配上气势磅礴的音乐,让人瞬间热泪盈眶。

然而导演根本没有拍阿姆斯特朗插国旗的镜头,比某部举国旗、晒护照的电影克制不少。

这样的处理不但没有削弱电影的力量,反而还原了最真实的美国,同时赋予了阿姆斯特朗一种质朴的魅力。

他没有想过要做一名英雄,更多的是为了做一名好丈夫、一名好父亲而努力。

当他说完那句“人类一大步”的经典名言后,他站在月球表面上,天地间辽阔无垠,斗转星移,万籁俱寂,家人的点点滴滴浮现在他眼前。

站在月球上,他想到的不是功成名就,而是自己的家人。

他终于拿出女儿的手链,缓缓扔进陨石坑,和过去挥手告别,转身拥抱新生。

对女儿的思念化作屡屡柔情,弥漫在月球大地上。他终于放下牵挂和执念,和自己握手言和,这一幕绝对是年度最震撼瞬间之一。

如此精彩的表演,让瑞恩·高斯林第三次争夺奥斯卡影帝又多了几分把握。

写实,同时又注入了深情;平凡,同时又包裹着高光,都让这部电影成为近几年最好的太空片之一。

 3 ) 「登月第一人」细节中勾起好奇心

前段时间,刘慈欣在荣获「2018年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的时候,发表了一段演讲。

刘慈欣发表演讲

他讲到“在现实中的2018年,再也没有人登上月球。在IT所营造的越来越舒适的安乐窝中,人们对太空渐渐失去了兴趣,更愿意在VR中体验虚拟的太空。”

然后,也对现如今的科幻作品,进行了悲观的点评,提到“科幻的想象力由克拉克的广阔和深远,变成赛博朋克的狭窄和内向。”

这段演讲发人深省,也让自己重新审视为什么那么喜欢科幻电影?曾几何时,总觉得那些轰炸眼球的特效,才是让自己掏钱买票进入影厅的唯一动力。

不过回头再看,给自己留下深刻记忆的并不是漫威系的超级英雄,而是那些能开启你无限思考的《2001太空漫游》、《星际穿越》、《降临》……

2001太空漫游

沉浸在影像中,去感受复杂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挑战自身已有的认知维度,来满足自己无限的好奇心。

正如《登月第一人》中,当高司令被问到太空飞行的重要性时,他说到:太空飞行并不是为了探索而探索。它能让我们看清一些东西,一些也许之前就应该,现在才能够看清的东西。

不过,这部电影显然并不能激起太多人的好奇心,因为它更像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传记片,故事的核心聚焦的是在月球上留下第一个脚印的尼尔·阿姆斯特朗。

关于电影的剧情,并没有太多可以讲述的,像这种全人类关注的事件,网络上能找到的资料,要比电影承载的更多。

《登月第一人》其实更多的是在描述,在满足好奇心的道路上,那些让人焦虑的“细节”。

以往的科幻作品,为了保证戏剧冲突,总会截取一些重大的事件,并进行放大。而这部电影的重点刻画对象,则是无处不在的“细节”。

《登月第一人》纪录片式的主观视角,让那些在以往科幻作品中被忽略的元素,变得既熟悉又陌生,飞船上的一颗颗螺丝钉看得十分清楚、升空过程中耳边听到金属的碰撞声、脚底下的舱体与空气摩擦变得通红……你可以跟阿姆斯特朗一起,感受到自己身处的危险和灰飞烟灭的压力。

正如导演所说,“He wanted it to feel immersive and realistic like a documentary” ,为了营造电影纪录片式的真实感,采取了各种方法。

整部电影采用手持摄影的方式,有时候也会故意做出虚焦的效果,让影像更具有说服力。

为了拍出头盔上完美的反光效果,剧组弃用绿幕,在X-15模型机前面,搭建了一个180度的LED大屏。

剧组也会找到之前的录像,进行画面制式的调整和二次调色,从而跟电影其他镜头相匹配。

历史影像

电影镜头

即便是登月这样的重头戏,也没有使用绿幕,在一个采石场完成了拍摄。

而电影,也在这种波澜不惊中,复刻了整个人类登月的历史。

看到有评论说,高司令在电影中始终是一个机器人表情,和电影一样波澜不惊。不过试想,一个情绪很不稳定的人,NASA会让他飞去太空执行任务吗?

正是这样的特质,才让阿姆斯特朗成为一个伟大的宇航员,虽然也因此与观众产生了距离感。

而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的那一脚,不仅满足了全人类的好奇心,更让好奇心放大。他让我们把视角投入到了更加浩瀚的星空,人类好奇心最好的去向和归宿。

最后,电影的结尾很有意思,跟导演之前的《爆裂鼓手》和《爱乐之城》一样,都是两个主人公相视无言的镜头。

 4 ) 《登月第一人》是部佳作,但却远没有让人惊喜

作者 | LORENZO

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于昨天拉开帷幕。作为最老的电影节,威尼斯在多年走下坡路的阴影中逐渐走出,摇身一变成了奥斯卡风向标。去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得主《水形物语》不仅最终摘得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影片导演吉列尔莫·德尔托罗更担任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因汇聚了不少著名导演的新作,该届威尼斯电影节被誉为名副其实的“大年”,而开幕电影《登月第一人》,是凭借《爱乐之城》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的达米恩·查泽雷的最新力作。

《登月第一人》是达米恩·查泽雷的第三部作品,2015年他凭借处女座《爆裂鼓手》横空出世,摘得当年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2016年的《爱乐之城》更是叫好叫座,成为奥斯卡最大夺冠热门,虽最终遭遇“乌龙”惜败《月光男孩》,未能摘得最佳影片,却依然拿下了6座小金人成为奥斯卡最大赢家。

今年威尼斯电影节能请到这位当红导演的新作《登月第一人》来开幕,可谓噱头满满。影片不仅沿用了《爱乐之城》里的男主演员瑞恩·高斯林担纲本片男主角,还有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聚焦》的乔希·辛格作为本片编剧,以及斯皮尔伯格作为本片制片,可谓巨星云集了。

《登月第一人》将聚焦美国传奇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的生平,重点讲述他在1961-1969年间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月者的过程,同时也展现出人类在这次史上最危险的宇宙探索征途中所付出的难以想象的国家与个体牺牲。

关于太空的电影其实不在少数,远一点的有1968年库布里克的神作《2001太空漫游》,1983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太空先锋》,1995年汤姆·汉克斯主演的《阿波罗十三号》,近一点的还有2013年的《地心引力》和去年的《隐藏人物》。《登月第一人》在这个时候横空出世,想要把登月这个众所周知的故事讲出新意,难度不可谓不大。

然而电影首映后收到了英美媒体的广泛好评,电影烂番茄新鲜度92%,Metacritic上得分81, Indiewire打出B+,英国电讯报和卫报也纷纷打出四星。莫非这部电影真是继《2001太空漫游》之后最好的太空片?

诚然,《2001太空漫游》完全颠覆了我们对太空的认知,而《地心引力》里那些惊心动魄的太空危机还让我们心有余悸,技术和视觉效果让人叹为观止,电影《登月第一人》却未在技术上逊色于这两部电影。

电影一开场的阿姆斯特朗的在大气层和宇宙空间的一次弹跳测试,达米恩拍出了一种波澜壮阔的感觉。伴随着巨大轰鸣、高速旋转,让人深感不适的失灵提示中,我们只短暂窥得脱离大气层后太空的那一丝宁静,随即又被卷入无尽的恐慌。这样让人手心出汗的紧张戏码,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太空舱中,完全媲美《地心引力》的桥段。

而理所当然的,电影后半段的登月戏码,曾经在电视上或者在纪录片里能够看到的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的一小步,如今在达米恩的执导下,不仅过程更加丰富:从火箭喷发的那一秒开始,观众便能跟随着火焰和高温陡然升入空中,直至最后惊险降落月球;而且细节让人震撼:大到月球上的环形山,小到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后的鞋印,登月的壮举尽收眼底。

电影终于让这曾经黑白电视上转播的一小步,变成了大银幕上震撼人心的一大步,技术的胜利不容置喙。相信《登月第一人》会像《太空先锋》和《地心引力》一样,在奥斯卡上斩获技术奖项。

《登月第一人》与以往的美国太空片最大的不同,或者说是对月登月这件壮举的表述的不同,在于并未给阿姆斯特朗设定一个高大伟岸的英雄形象,而是通过更加私人的、更加细微的阿姆斯特朗的家庭、亲情、友情的描述,给了阿姆斯特朗一个全新的血肉之躯。

首先是阿姆斯特朗的女儿凯伦在因为脑瘫早夭的打击,这一场葬礼让阿姆斯特朗从此心灵紧闭,冷静得似乎是因女儿的死导致。而在登月前与两位儿子的告别戏码中,他那有点幽默的类似新闻发布问答般的答案,又让阿姆斯特朗的英雄形象变得立体,且复杂。而在后续的用生命堆砌出来的NASA试飞中,又有两次事故和一场葬礼,这都或多或少将壮举背后的牺牲与辛酸铭刻在阿姆斯特朗的心上。

最终在登月后他撒向环形山的女儿的手环,似乎将人类登月的伟大志向,细化成了人类最细腻最绵长的情感驱动。或许,阿姆斯特朗只不过尽了已逝同事之未竟之事,上九天揽月,以女儿的名义。

然而,《登月第一人》虽然找到了巧妙的切入点来讲述这个人尽皆知的故事,却依然四平八稳,缺少惊喜。尤其是本该在登月时造成的追思女儿的情感高潮,由于电影前半段的铺垫太少,还被突兀的几幕闪回打散,导致并未喷涌而出造成巨大的杀伤力,着实可惜。加之电影为了顾及冷战大环境、NASA登月项目的反对潮流(Whitey on the Moon)、以及美国的爱国主义等等,不得不加入种种细节,导致电影面面俱到,主线却不明朗了,就此而言,《登月第一人》虽是佳作,却比达米恩的前两部作品《爆裂鼓手》和《爱乐之城》缺少灵气,无法说是杰作。

达米恩用了他御用的摄影、配乐来保证《登月第一人》的质量,所以即便电影并非杰作,却依然质量过硬。想必在明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我们一定会看到《登月第一人》的名字。

肯尼迪说“我们选择在这个时代登月,还要做其他事,并不因为它们简单,而是因为它们很难。”无法忘记电影里的这些时刻:阿波罗11号火箭升空,直入云霄的那一刻;登月舱门打开,世界瞬间宁静的那一刻;阿姆斯特朗迈出一小步,踏上月球的那一刻;感谢《登月第一人》能带我们穿越时空,感受这些人类历史上的这些时时刻刻。

· THE END· 这是“不散”的 第708期 文章

 5 ) [登月第一人]背后的疯狂太空竞赛

新世纪后,曾有美国宇航局局长迈克尔·格里芬坦言航天器、空间站是代价高昂的“战略性错误”。

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当1969年7月21日凌晨2点56分,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将其左脚第一次踏上月球表面,讲出这句话。

全世界此刻有超过5.3亿人正在通过直播关注着这一激动人心的瞬间。

仅仅半个世纪前,魔术师乔治·梅里爱还在他的[月球旅行记]里描画着人们登上月球,遇到月球人的奇思妙想。

©[月球旅行记]里对月球的奇思妙想

此刻,虽然没有遇到月球人,但梅里爱那不可思议的奇思妙想显然已经变为现实。

[爆裂鼓手]、[爱乐之城]的导演达米恩·查泽雷拍[登月第一人],也没忘了他那爆裂的灵动与浪漫感。

尼尔·阿姆斯特朗不是神话,也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英雄,他就是一个把与女儿的羁绊带上月球的父亲。

导演讲他作为父亲、作为丈夫、作为同事,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从很私人的角度讲述登月。

虽然刻意模糊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但60年代美苏的疯狂太空竞赛,永远是人类登月绕不开的背景。

1961年4月的第二个周一,从莫斯科来的谣言就已经开始散播到国际社会:

苏联的火箭研究者们已经将载人航空器送入太空并安全返航。

直到第二天晚上,美国中央情报局才传来报道,苏联这一飞行计划将在当晚进行。

当华盛顿还在睡梦中,另一边的莫斯科已经将一个名叫尤里·加加林的宇航员送上了太空。

他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场起航,在最大高度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48分钟。

©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的尤里·加加林

加加林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个人是个苏联人。

美国人气坏了。

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更是经历了一个糟糕的下午,所有媒体都向他抛来一个最尖锐的问题:

为什么美国在航天领域总是屈居苏联之后?

他也明白,如果想要洗刷这一耻辱,就必须要在更激进的领域领先,比如,登月。

于是,也就有了后来肯尼迪那个著名的《我们选择登月》演讲,他说:

我们选择在这个时代登月,还要做其他事,并不是因为它们简单,而是因为它们很难。

肯尼迪为整个美国和NASA制定下了十年内把人送上月球的目标。

©肯尼迪在赖斯大学发表《我们选择登月》演讲

追溯源头,早在二战后美苏两国瓜分战后德国时,就已经开始了这场太空竞赛好戏。

当时,纳粹德国有一艘作为世界最尖端武器的V-2火箭,它也是人类首次创造出的有能力进入太空的装置。

美国比苏联更快一步,将其抢先拿到,并且还收获了它的缔造者冯·布劳恩

冯·布劳恩及其背后的整个核心团队和核心设备,全都被一起运往了美国。

这也成了美国航天技术的起点。

©冯·布劳恩

而另一边在抢夺战中失利的苏联,则不得已请出了自己的“大神”,在苏联大清洗时入狱的科罗廖夫

两边的较劲就此开始了。

五十年代后半期,两边先是争先发射人造卫星,成功后,接着又开始将生物比如小狗、猩猩等送入太空。

57年,苏联发射首颗人造卫星;59年,苏联拍到了首张月球背面的照片;61年,加加林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

©左为纪念邮票;右为当时传回的第一张月球背面影像

尤其是加加林的上天,深深打击了美国领先众人的骄傲。

美国民众此刻正在看着苏联对自己耀武扬威。

他们需要反击了,而肯尼迪做了这件事,无论最后结果是荣耀还是损失,都源于他的这一决定:

美国将在十年内把人送上月球。

当时,美国的载人飞船才刚刚完成一次弹道飞行,赫鲁晓夫讥讽它是“跳蚤的一跃”。

苏联当时绝对不信,美国会真的举全国之力投入到名为“阿波罗”的登月计划中。

但事实上,即使花费超过数百亿美元,美国就是下定决心要去做了。

©69年登月成功后,阿姆斯特朗登上《时代》封面

因为,太空竞赛发展到了这里,已经不仅仅再关乎技术优势。

或者说,它和国家安全和科研关系都不大,而仅关乎脸面,有人甚至称之为“天体政治学”。

60年代,苏联拥有更大的火箭,可这恰好证明他们在技术上处于劣势。

美国科学家找到了更好的方式来设计氢弹头,让它的体积和重量都可以达到比之前更精小的地步。

苏联科学家需要大量的火箭助推器,可美国无需如此就能完成火箭发射。

白宫和克里姆林宫的人对此都很清楚,但普通民众并不清楚。

你要向他们解释,轨道上更多的卫星是美国的、比起苏联发射的笨重卫星,美国早已有了整套用于气象、用于通信等的卫星设备。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不过是白费口舌。

因为,苏联的确更引人注目,他们抢占了一系列的“第一个”、“首次”。

美国早早就向公众宣布将在1961年5月上旬将第一个美国人送上太空。

卡好了美国宣布的时间,克里姆林宫的赫鲁晓夫和苏联载人航天的总设计师科罗廖夫就打算“截胡”。

©加加林与科罗廖夫

原定8次的试射搞了7次就匆匆发射,其中还有2次是以失败收场。

为了赶时间,加加林乘坐的飞船上也是一切从简,就连必备的陀螺仪都没有。

回程之路险象环生,这个故障、那个中断,最后跳伞落地后的加加林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活着回到了地球。

而肯尼迪则被逼到了绝处。

甚至已经有人开始预言“等着吧,肯尼迪会因此在下一次的竞选中失利”。

他自己也相信,在这一刻,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注视着这两个超级大国间的竞争。

©冯·布劳恩和肯尼迪总统

西奥多·索伦森是肯尼迪曾经的助理,在后来的肯尼迪同名传记中,他这样写道:

肯尼迪相信美国还未完全抓住太空竞赛对全球政治及心理方面的影响。东西方正在竞争,力图说服举棋不定的新兴国家转向自己的阵营,告诉他们未来的路。

他害怕苏联在航天上“看起来”的高光成就会帮助其建立世界领导地位。

对这一点,他心里是发毛的。

所幸,在三个星期后,美国人民在心理上就稍稍扳回了一城——

第一枚“水星计划”的运载火箭发射,乘客是海军中校艾伦·谢泼德。

©艾伦·谢泼德

他在外层空间飞行了15分钟,如果说加加林的飞行轨道复杂程度是10,那谢泼德的就是1或者2。

但可没人在乎这个,美国上下陷入一片欢腾。

纽约以史上最盛大的彩带仪式迎接他的回来,人们纷纷为他寄贺卡导致贺卡脱销,他家乡州的议员们争论着要将州名字改成“太空城”......

©阿姆斯特朗几人将美国国旗插上月球

当几年后,阿姆斯特朗将美国国旗插在了月球上,宇航员们接连向国旗敬礼。

这一场关乎面子的、史上最昂贵的科技战争也由此到达高潮。

几年前,美国《新闻周刊》刊登了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解密文件中美国军方曾经的一个疯狂设想。

文章称,50年代末,美国军方曾花了很多时间来探讨将月球用于战争的可能性。

陆军提出建立月球基地的计划,而空军走得更远,它想用核武器攻击月球。

不过,与其说是攻击月球,不如说是在月球附近或月球上引爆核武器,以此来震慑苏联人。

©引爆月球的设想图

在那个太空竞赛最狂热的年代,现在听起来最疯狂的设想在当时似乎都稀松平常。

毕竟,现实总能比设想更疯狂。

1967年,苏联共产主义革命50周年之际,怎么庆祝呢,他们打算让一名宇航员上天然后与飞船对接,互换船只再回国。

听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第一艘飞船“联盟一号”就是一堆垃圾,根本没有实现的现实条件。

无奈当时的领导人勃烈日涅夫明确表示希望这件事成行。

迫于压力,凡是提出问题的,皆被解雇、降级,一切向前照常推进,所有人也都清楚,这是一次自杀任务。

宇航员科马罗夫最终不得不硬着头皮上——他为了保护他那唯一的替补,他最好的朋友加加林。

©科马罗夫死后,家人吊念

可不久后,加加林也在一次飞行训练中,因飞机坠毁而罹难。

同年,另一边美国的三名航天员盖斯·格里森,爱德·怀特和罗杰·查菲死于阿波罗太空舱内的一次大火。

这一段有些冒失的试验在[登月第一人]里也有相对完整的展现。

另一个就是高昂的花费,美国仅在把人送上月球的阿波罗11号这一项,就投入了超过560亿美元

而这还远远没有结束。

所以,后面的几届政府都无法采取长远措施与策略来应对60年代更轰轰烈烈的种族骚乱。

这些骚乱加上反越战游行,构成了60年代除了太空之外的另一个主题。

©阿姆斯特朗在月球留下的第一个脚印(其实据说被拍下的这个著名脚印是另一个宇航员的)

新世纪后,曾有美国宇航局局长迈克尔·格里芬坦言航天器、空间站是代价高昂的“战略性错误”。

也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质疑载人航天计划是否真的有足够的科学价值。

但就像当年肯尼迪在《我们选择登月》演讲中所说的:

为什么选择登月?那他们也许会问为什么我们要登上最高的山峰?为什么要在35年前飞越大西洋?

的确是针锋相对的竞赛且代价高昂,但那个年代也正散发出一种永恒而无限的幻想与执着。

至少,当阿姆斯特朗迈出踏上月球的第一脚,那是一个何其浪漫又美妙的时刻!

-

作者/卷卷毛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6 ) 演技炸裂,高司令要靠这片拿大奖?

奥斯卡种子选手来了!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

ID:ttyingtan

作者:钱老板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一句话,全人类都知道:

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出自人类史上第一个踏上月球的男人——尼尔·阿姆斯特朗

有关他的影视的作品,早已多如牛毛。

但最近的一部新片颠覆了我对这位航天英雄的认知。

这部最有资格拍成传奇的电影,却跳出来唱了反调:再伟大的英雄,也不过只是普通人而已——

《登月第一人》

First man

本片的阵容堪称梦幻。

男主瑞恩·高斯林,人称高司令,文艺片出身的他是出了名的演技好、颜值高。

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子茬、举手投足的文艺范,都让他成为了无数人想睡的男神。

不好意思放错图了。

女主克莱尔·芙伊,也是妥妥的实力派。

就在前不久,她凭借Netflix热播剧《王冠》拿下了艾美奖最佳女主

至于导演达米恩·查泽雷,更称得上是美国当代导演中的天才。

出道至今只拍了4部长片,一部比一部牛逼。

《爆裂鼓手》,众多影迷心中的神作,入选豆瓣TOP250,在各大电影节斩获奖项、提名共计21项。

《爱乐之城》,则在整个好莱坞掀起了一场复古浪漫的怀旧之风。

年仅32岁的查泽雷,也凭借此片成为了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得主

最新的这部《第一人》,也是来势汹汹。

不仅被选作威尼斯电影节开幕影片,还被提名了金狮奖。

又在素有“奥斯卡风向标”的好莱坞电影节上斩获年度导演、年度剪辑以及年度配乐三项大奖。

堪称最强奥斯卡种子选手

影片讲述的是尼尔·阿姆斯特朗(以下简称“尼尔”)从参选宇航员到登月之间发生的故事。

在进入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之前,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试飞员。

生活虽然波澜不惊,但也算美满和谐,有稳定的工作,也有爱他的家人。

直到1961年,尼尔的女儿被查出脑内携有恶性肿瘤。

次年,女儿去世。

这件事让本就少言寡语的尼尔变得更加沉默,终日忧心忡忡。

公司考虑到他的状态,没有让他马上回到工作中来。

就在这时,尼尔偶然间看到了NASA的宇航员招聘启事,他决定去试一试。

他急需忘掉过去,重新开始。

他的妻子珍妮特(克莱尔·芙伊 饰)也是如此。

尼尔面试通过选拔的当晚,两个人都开心得哭了。

登月计划的一开始,正如夫妇两所希望的那样,一切都是崭新的。

繁重冗杂的理论课程、无休止的高难度训练......

基本上,宇航员们的日常就是累到瘫痪、吐到虚脱。

每天回到家,尼尔还念念不忘白天上的课。

虽然累死累活,但夫妇俩总算有了新的话题可以聊,生活不再死气沉沉。

然而,随着登月计划的进展,事情慢慢开始发生了变化。

整个NASA都知道登月计划有着很大的危险性,因为大部分实验都是崭新且未知的。

可以说,在尼尔的这段生命历程里,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在面对着死亡,不仅在工作上,也在生活上

工作方面,最大的问题在于实验事故时有发生

随之而来的很有可能是宇航员不幸殒命的噩耗。

这是所有参与计划人员都知道的事情,也是他们必须要承受的压力之一。

尼尔当然也知道。

只是当事故真的发生之时,他发现自己还是很难去接受。

最严重的一次惨剧发生在1967年1月27日。

三名宇航员(维吉尔·格里森、爱德华·怀特和罗杰·查菲)在进行例行测试的时候,由于导线短路,瞬间被烧死在充满活氧的指令舱内。

其中的爱德华是尼尔的邻居,也是他的好友。

前几天两人还在对酒当歌,转瞬间却天人相隔。

事实上,就连尼尔自己都好几次差点出事:

“双子星8号”(主要任务是测试与“阿金纳”母船进行对接)的任务中,尼尔乘坐的航天器突然无故开始旋转,最高时速达到了每秒一周。

如果不是尼尔冷静的决断,用75%的燃料来阻止翻滚,可能早已命丧太空。

在适应登月舱的一次训练中,他乘坐的机器突然失灵,当场坠毁。

事后研究表明,如果尼尔晚0.5秒逃生,他的降落伞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打开。

这些如今看起来似乎戏剧性十足的故事,在当时,却都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故

对尼尔来说,工作上的危险还在其次,生活方面的压力却让他根本毫无招架之力。

死亡的阴影不仅笼罩着尼尔,也笼罩着他的家庭。

自从事故出现之后,除了照顾孩子,珍妮特每天都在担心与纠结中度过。

每次尼尔出勤,她都守着实时广播胆战心惊。

后来邻居爱德华的意外逝世,更是让她倍感焦虑,她担心终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为寡妇。

她想要的是一个安稳的家庭和人生,但现如今的尼尔给不了她这个,以后也不大可能。

夫妇间的隔阂无形中变得越来越深。

与此同时,尼尔自己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第一次参加同事葬礼的时候,他就恍惚间看见了女儿的幻影

记忆和现实的交汇让他猝不及防,他不顾礼仪,中途逃离。

后来,在登月前的最后一晚,尼尔甚至没有勇气去和家人告别。

他只能不停地假装收拾行李,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尼尔已经准备好了失去一切:家人、朋友、还有他自己。

因为回不来的可能性,实在是太高了。

在登月计划背后堆砌着的牺牲与代价,远不止令人痛心的资金消耗和人员损失。

为了将人类的幻想变成现实,那些义无反顾的宇航员们,抛弃了他们拥有的一切。

正是注意到了这点,导演才选取了与以往太空片迥然不同的方式,来讲述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一方面,为了表现尼尔的主观感受,片中对航空时的全景展现极为克制

大部分的情况下,你听到的、看到的,会和尼尔的所见所闻差不多。

晃得你想吐的太空舱。

一扇小小的观景窗。

大量的手持摄影、主观镜头和细节特写,既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导演所需要的纪实质感,也营造了一种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这种体验最大的作用,就是让我们直面尼尔的恐惧

每一次的升空,尼尔都紧闭双唇,目不转睛地盯着远方依稀可见的月亮。

他怕吗?当然怕。

他怕回不来,他怕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家人。

但英雄之所以为英雄,不是因为他无所畏惧,而恰恰是因为他怕得要死,仍然义无反顾地做了常人不敢做的事。

当然,少量的全景展示并不是意味着偷工减料,有关航天活动的所有操作、场景,导演都尽可能地做到了还原。

导演对于复古和真实的要求,远远高于航空片中常见的科技感。

也正因为如此,几个关键性的全景点缀就显得异常珍贵,突出了登月的波澜壮阔、史诗气魄。

阿波罗11号一飞冲天的画面,简直不要太爽。

另一方面,本片没有过多地展示登月计划的活动,只是在关键的几个事件点上作了截取。

影片的更多戏份,还是放在了尼尔的日常生活中,着重描绘他私人的生命体验

大量的生活细节看似无关紧要,却更好地帮助影片塑造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航天英雄形象。

为此,导演不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还曾多次请教尼尔的家人。

可惜,导演的煞费苦心,观众并不领情。

影片在美国上映后,被众多网友痛批“不爱国”

因为影片中并没有特别展现登月后的“插国旗”一幕,而这正是导演故意做的“去政治化表达”。

他用了近两个半小时的时间,来展现尼尔面对的困难与艰辛。

到头来,却还不如一秒钟国旗特写带来的群体亢奋。

NASA公布的“插国旗”照片

至少我相信,当尼尔站在月球遥望地球的时候,令人泪目的是人类对真理、对未知飞蛾扑火般的探索精神。

而不是穿越了38万公里,为了插一面国旗而已。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文/钱老板

(更多原创影评,微信搜索ttyingtan,后台回复片名,一起来看片儿~)

 短评

从爱乐到爱月,这是高司令的一小步,却是他演技提升的一大步。

4分钟前
  • 加印
  • 推荐

沙泽勒提供了同版本故事的最人性化approach 感谢老搭档配乐和调色师全程保驾护航 月球的尘土压到最灰暗 记忆才鲜活

9分钟前
  • 乔治洗衣机
  • 推荐

一部“反英雄主义”电影,讲述一个草根为了国家的面子工程经历了女儿夭折、好友遇难、家人反对、公众质疑等种种困难后,因为运气好而偶然成功的故事。 他不是什么英雄,他只是抱着必死的心理去执行任务,结果一不小心活了下来,又一不小心成了名垂影史的伟人。在那个充满太空狂热的年代,太空竞赛的政治意义远大于科学意义。NASA知道三位宇航员可能有去无回,甚至提前为他们写好了遗书。然而他侥幸活了下来。站在月球表面上,家人的点点滴滴浮现在他眼前。他终于拿出女儿的手链,缓缓扔进陨石坑,和过去挥手告别,转身拥抱新生。对女儿的思念化作屡屡柔情,弥漫在月球大地上,他终于放下牵挂和执念,和自己握手言和,这一幕绝对是年度最震撼瞬间之一。难能可贵的是导演没有拍阿姆斯特朗在月球插国旗的镜头,比某部举国旗、晒护照的电影克制不少。

13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不敢相信这出自《爱乐之城》《爆裂鼓手》的导演之手,80%的平庸戏,是靠配乐、摄影、剪辑和音效都挽救不回的…最后月球表面的空镜头加分,让人思索我们可能一直忽略的问题,像一面镜子看到自己。

17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除了音效【剪辑】以外,其它没有任何惊喜的地方,高司令让人捉急的演技对人物本来就浅薄的个人感情内核毫无助益和提升,NASA和家庭生活也完全脱节,人物都没啥精气神,过目即忘。除了公关奥斯卡,完全没有拍的必要。

22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较差

3.5 电影找到了巧妙的切入点来讲述这个人尽皆知的故事,却依然四平八稳,缺少惊喜。尤其是本该在登月时造成的追思女儿的情感高潮,由于电影前半段的铺垫太少,还被突兀的几幕闪回打散,导致并未喷涌而出造成巨大的杀伤力,着实可惜。然而,依然要感谢《第一人》带我们穿越时空,感受人类历史上这惊心动魄的时刻。因为如肯尼迪所说:“我们选择在这个时代登月,还要做其他事,并不因为它们简单,而是因为它们很难。”

24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喜欢这部胜过鼓手和拉拉地。失去女儿的尼尔一直陷在一个悲怆的黑洞洞空间里,对家人朋友来说他就是个难以接近的遥远星球。女儿死前因化疗呕吐,他从训练机下来也吐得搜肠刮肚。他曾为女儿唱,“我看到月亮月亮看到我,透过老橡树枝叶,请让那照到我的光也照着我爱的人。”每次测试失败、思念难抑,他都仰头看月亮。痛苦能留在月亮上吗?等跨出那人类一大步,尼尔扔掉女儿遗物,能跨出从心之死地返回生地的一步么?人类已经征服月地之间的距离,但面对生和死、疏远心灵之间的距离,仍无计可施。喜欢的几段:1. 离家前夜,他被妻子逼迫坐下来跟两个儿子告别,但场面一点不温馨,反而僵硬尴尬,他回答儿子问题的口吻全是官方式的,跟之前记者招待会一样;2.最高潮的登月,所有声音隐去;3.隔离末期夫妻相见,没有狂喜,相对无言,手指落在玻璃上一个轻吻。

25分钟前
  • 张天翼
  • 推荐

将人类历史上如此重大的事件拍成了格局如此之“小”的一部电影,无关乎那“一大步”,只关乎这“一小步”。一个夹杂在事业和家庭双重压力甚至是摧残下的普通人,被国家和时代推上了人生的风口浪尖,犹豫与执著,痛苦与忍受,空虚与释怀,剧作赋予阿姆斯特朗身上的复杂性彻底打开了本片的视野,不再拘泥于太空奇观和主旋律俗套,你甚至可以认为电影最终的情绪落脚点是怀疑和消极的,这在登月后的电视新闻与隔窗相望两场戏达到顶峰,世界只记得你在月球上的光芒,没人关心你在地球上的牺牲,巨大的付出到头来只是服务于政治斗争,丢在天外的悲伤依然自己承受。

26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好想石头姐来演高司令的妻子,结尾隔着玻璃也有一股暖意,期待入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这个片子不是怪光陆离的科幻片,更不是眼花缭乱太空灾难片,是遵循历史事件本身,围绕家庭和个人展开的登月故事,人命第一,家庭第一,情感第一,登月倒像是小事,事无巨细的日常生活细节,踏出第一步的心理体验,看似他为美利坚,为全人类登月,说到底只是为家里人登月,只为这超越太空的远距离的牵挂。

27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很喜欢导演处理这个故事的方式,反个人英雄主义,反类型处理都很有追求,比如说本来应该是全片最高的登月时刻,变成了IMAX版的宽画幅,导演却选择了消声处理,剩下了阿姆斯特朗一个人站在无声的月球上,把小女儿的手链留在了那里,这个父亲形象瞬间变得让人感动,理解了这个人物之前偏执的性格。没有戏剧性的高潮或者煽情,只有一个角色的内心流露。达米恩·查泽雷在拿了奥斯卡之后,竟然还没有放飞自我,可能只要还是拿好莱坞主流制片公司的钱,就很难彻底的飞起来吧,不过这种反类型的处理方式已经开始朝着独立范儿的文艺电影方向前进了。

3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登月之后的一个小动作,给这片加分不少,也是感动瞬间。整部电影还是挺风格化的,手持加特写,以及复古的影像。尤其是,这仍没有聚焦事件,而是放在了人物上,也会让叙事更散。不过最后整个的登月过程,还是相当沉稳大气。

3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3.5 做对了很多也做错了很多。从很私人的角度来讲登月,出色的音效设计、手持摄影和大量主观视角尽量缩短观众和角色之间的距离,使得那些成功或失败的任务都拍得惊心动魄特别抓人,但又在情感表达时显得过犹不及,最后的煽情大招也落入俗套。而通过加入家庭和社会的视角展现对这项任务的反思,增添了层次感但也一定程度削弱了情感内核的力量。应该能拿到不少奥斯卡技术奖项提名,音效摄影配乐剪辑都很好。

42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A / 依然是拒绝对观众给出单一答案的Damien Chazelle。假如说前两部展现的更偏向于理想现实二元间的摇摆与模糊,这次制度、社会与家庭更多层的撕裂则完全处于隐伏状态。而真正的突破在于,这种混沌的克制之下,影像与声音纯粹的心理摄取能力被如此肆意地释放了出来。一个被太空斑驳光影切割震颤的Neil居然完全抽离于这个好莱坞架构以一种仿佛超验的贯彻的姿态,惶然、阴郁而又不乏理想主义浪漫与悲情地直冲寰宇,“降临”并“重叠”于我如月球表面般空茫一片的脑海中。私人Chazelle最佳。/ 二刷:阿姆斯特朗的《死囚越狱》。月球,不过是人类最大的镜面而已。

43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力荐

脱离了音乐歌舞片的沙泽勒有种找不着北的感觉。电影的主角还是跟他前面几作类似,为了梦想与追求的男人执意继续甚至一意孤行,不惜伤害家人与普通人的幸福。这或放在一个虚构的普通人身上可以说得通,但阿姆斯特朗是登月的宇航员,完全脱离社会大环境和政治讨论专注个人内心的讲法只会让这个人物形象更加扁平(他对女儿的爱也会显得更加突兀)。终究,他不是在做一个普通人会去做的事啊。在两个多小时后,这个伟大的登月第一人形象,观众很难有更多的认识,他还是一个陌生的、甚至难以理解的人。在这种情况下,疯狂的手持镜头试图贴近主角的内心世界就显得非常晕了。登月段落还不错,音效总体也不错,就是配乐感觉像是拉拉兰弃曲重编…

46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模拟登月的主观镜头晃得我口吐白沫!中规中矩的传记电影,跟惊艳的处女作相比感觉导演退步了,但一些小细节还是很抓人。看完印象最深刻的:一是大气的配乐,二是高司令逆天的眼睫毛刷...

5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航天电影本质都是灾难片,《地心引力》已经把这个逻辑演示得很清楚,所以《第一个人》说到底也就是《最后一个人》,有关这场劫后余生之旅,查泽雷在视听上呈现得已足够精彩。但我们都知道,影片没有办法去回避阿姆斯特朗他的内在情感和社会关系,但作为一个历史符号,一个意识形态焦点,一个无法担负起过度饱和的表征而不可避免的“俗套人”——他竟然也是个“人”。伦理关系表述对全片真正伤害是搅乱了灾难片节奏和力度——试想《地心引力》要是给观众不断插入地球上情感和营救会多么愚蠢。也许,这是本片题材一个天然内在矛盾,也是一部电影想获得受众所必须要做出的牺牲。

53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特别漂亮:大量手持近景超近景,胶片颗粒极其明显,色调复古,在舷窗外、在喷射器分离之间,在登月舱打开的一瞬间声音戛然而止以及太空华尔兹竟然有看2001的错觉。特别真实:胶片的确还原出六十年代的太空技术的简陋粗糙,从飞行器试飞到测试再到阿波罗11号,对发射时颠簸、失控时的离心力以及月球地表是浸入试的描绘。细节和手法能看出导演的野心:三五个镜头交代丧女初试搬迁,干净利落;测试飞行入舱苍蝇和安全带失灵的细节都真实又压抑;丧礼和陨石坑中闪现的女儿的身影饱含深情。

56分钟前
  • 仿真男孩哪吒
  • 力荐

弦乐美好,制服性感,调色暖人,不出意外、采分点全有的优秀命题作文,优等生。是我NASA女孩的porn。要批判大国题材的建议别进电影院。

60分钟前
  • 咯咯精
  • 推荐

去到离家最远的方位,却来到离女儿最近的地方。成为星球上最尊崇的人类,也成为宇宙间最孤单的男人。登月这一小步延伸人类探索的疆域,也拓宽一个男孩的视野。释放全部人类的想象,也愈合一个男人的创伤。登月的感受无法传递给任何人,失亲的悲伤也无法和任何人共享。跨过星河的距离,仰望死,回望生。

1小时前
  • 西楼尘
  • 推荐

脱离了爵士乐的Chazelle依然不可小觑(又出现了whip pan!),两场太空任务成功让人绷紧神经,IMAX月球行走相当震撼。整体算是压抑版《太空先锋》,手持+胶片让年代感立现且提升代入感,Claire Foy戏份不多但场场出彩,不过其他配角仍然不够丰满,对女儿羁绊拍的也很生硬

1小时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