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浪潮已逝

HD

主演:约翰·洛伊·克鲁兹,罗尼·拉扎罗,沙梅恩·布埃诺卡米诺,唐·梅尔文·邦加林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2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当浪潮已逝 剧照 NO.1当浪潮已逝 剧照 NO.2当浪潮已逝 剧照 NO.3当浪潮已逝 剧照 NO.4

 长篇影评

 1 ) Diaz & Crumb

男性的肉体及男性间的关系,在东南亚导演的叙事里似乎占了极大的比重,从阿彼察邦的《热带幻梦》到迪亚兹的《浪潮消弭》。将灵体及肉身间的暧昧与暴力作为肌体,通过slow cinema(慢影像?)去有机地建构一个国家的总体叙事。《热》中Keng和Tong在热带湿热丛林中的相互舔舐;《浪》中末尾,在码头尽头,一体两面,或二体四面的双男主Hermes和Primo化作了两半过度曝光的剪影,幼稚地拼打、厮杀、求饶.....

可能因为昨天看了巴洛克艺术展,发现所谓“巴洛克时期”(个人会更倾向于用‘新古典’来描述)的人像与高对比度曝光的影像作品有极高相似度。若除开胶片本身的质感(其实这点很重要,不应除去,但为方便,我们在这里做一些‘凝聚态物理’式的独裁式除去),我们会发现两者都运用了一束(而非自然光)类似戏院里的高光照在了人物身上。首先,它起到了一种戏剧式效果,这样的指向性高光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见到(丁达尔现象?);更特别的是,它赋予了人物一种宗教式的崇高感。巴洛克不难理解,毕竟从中世纪而来,而且光影技术也不够精细(相较弗美尔、伦勃朗);而我们又应该怎样想象后者?《浪》里,我更多看到了宗教式打光的滥用,一种拙劣、重复地反复运用圣经故事及构图;甚至之后成为了完全虚假的“洗礼”,被洗礼人均被立即杀害。

摄影真的太棒了!完完全全看了三个小时的东松照明,噪点和高清影像以及恰到好处的对比度塑造了一个完全在扭曲幻梦中的菲律宾。(和剧照完全不同!)海浪、阳光、街市、以及黑夜......每一个画面随便截个图都可以截到我的审美上。人造雾气从二战后日影的能剧式舞台涌出,低矮的木屋,沿街站立的妓女及皮条客,以及远处折衷主义的国会大厦,两个互相追逐,有着死仇的男人;很难不让我们想到它是属于某一个“物语”故事里的情节。

双男主:老师及学生、警察及罪犯、被杀的人及杀人者、洗礼的牧师及处刑者、毒贩及吸毒者.....他们在影片末尾,也在城市末尾,码头上,展开了一场“无间道”式的对峙。不同于《无间道》,这里不只是简单的警和匪的身份及认同问题,而是一宗个人与团体,甚至国家之间的暴力事件。横穿三小时的追逐,最终退化到了貌似幼儿园小孩间可笑的过家家。但正是这样幼稚的小孩,铸造了一把插入身体,旋转刀柄,搅烂内脏再拔出的短匕;刺进肩、腰、腿,掏出了学生的内脏,在痛骂国家一通后,也掏出了自己的。他们并排倒在码头上,从黑夜直到白天,在早起的自行车手对尸体的漠视及鄙夷后,暴力、仇恨再次被无言地化解。

另:Crumb的Black Angle确实有些意思,音响及乐器本身成为了一个有略微滞后性的二重结构;没有任何技巧就实现了音乐的空间性。

 短评

新浪潮和黑色电影的菲律宾回魂,摄影记者的文本对照现实形成了耐人寻味的元叙事,前后段落从自然主义到类型叙事的转向仿佛暗示人物和作者皆被愤怒冲昏头脑。即便没人能逃离这个不公的矩阵,对复仇和发泄的叙述正当性也非铁板一块。在结局毁灭性的绝望情景被建构的同时,真正代表民众的姐姐被男性叙事裹胁消费的悲剧却被作者背过身去。

8分钟前
  • King
  • 还行

【B】不论是阿彼察邦的男性关系和体制批判,还是洪常秀的黑白过曝与大海咏叹,迪亚兹扩宽至更广阔的维度,身份与意识记载的痛苦,追与赶的反复至似是而非的决斗,行动的仪式完成癫狂的受洗,而浪潮能否席卷一切又带走一切,留下两局虚幻的尸体直至风干。

13分钟前
  • Cardinal
  • 推荐

#4th HIIFF# 影展精粹-大师新作。前入围2022威尼斯展映单元。这部拉夫·迪亚兹我居然还看进去了也是蛮意外的……从警察角度对菲律宾社会的直接批判,“杀戮就是我们社会的系统”,直接点了杜特尔特的名,也用了大段骂街式的直接控诉。寓言部分很浅显易懂(皮肤病人与洗礼狂人),不需要什么过多背景知识;虽然略舞台剧化但是两个主演控得还都不错,不至于特别尬,看一阵就能看进去。

17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数字化的胶片及巴洛克式的人物构型,Primo在毫无配乐的空无里扭舞,Hermes借用消弭的故乡的海浪冲刷灵魂里的皮肤病。最后半小时实在太过离谱的棒,镜头下的菲律宾小镇如同二战后日本电影能剧式的舞台,高曝光黑白,处于森山大道及东松照明之间。一幕冗长,怪诞又戏谑的能剧正在菲律宾各处上演。

22分钟前
  • Philosophia
  • 力荐

身上遍布着被暴力侵蚀的疹子,充满杀戮的体制溃烂不堪。逢人就拿水盆洗礼不可消弭的罪恶,仇恨却蓄积在体内卷土重来。警督或是家暴者,取决于妻子的出轨。警官还是杀人犯,取决于学员的背叛。生命跟家畜一样一文不值,神明最擅长躲避。这把短匕今天为我们了断,菲律宾仍像被海水侵蚀的房屋般摇摇欲坠。

27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感觉到了一种愤怒且急迫的情绪,但不太喜欢过于直白的一些处理。

30分钟前
  • 鱼剑
  • 推荐

#Venezia2022# 有些直截了当,在迪亚兹序列里比较容易进入,人物有种荒诞的滑稽感,同时人物的“假嗨”与虚空的归宿又联系起身体和国家的老去与衰败。数字化的胶片画面比较柔和渐变,同时又有些非常规的视觉效果,比如过曝和重叠,共同营造一种末日的环境,印象深刻的还有临近结尾的手持主观镜头。

32分钟前
  • Pincent
  • 推荐

【4+】改变中的迪亚兹?很少见到他几乎全片给予演员如此大的表演空间,很随性的表演形式,整个呈现的逻辑也配合着演员,到后面就活脱脱成舞台剧了。

33分钟前
  • dama
  • 推荐

#威尼斯@这个狗血的国家,我控诉。黑白摄影,最后的反转沉重的一击,太有力了。

34分钟前
  • 刘小黛
  • 推荐

10/3/2023 @ MMPP。知道想表達d咩,但真係唔洗咁多長鏡頭

37分钟前
  • KLY
  • 还行

好故事好画面永远不嫌长

40分钟前
  • harunorange
  • 推荐

实在难顶,醒来看到杀人-睡着-醒来看到杀人-睡着-醒来看到杀人-睡着-咳着滚出放映厅

43分钟前
  • 无湖不度
  • 还行

#Venezia79

46分钟前
  • 月亮出來了
  • 还行

补标,#4th HIIFF#去年年底在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看的,居然忘记标注了。这是迪亚兹序列里唯一一部我看进去并且表示自己基本能看懂的电影。相较他的其他作品,这部真的完全不晦涩,甚至很多表达非常直白(但因为这直白而被某些短评批评,这件事是令我意想不到的)。借用复仇和杀戮,从一个警察的角度出发去批判整个菲律宾社会。黑白影调弥漫着赤裸裸的残忍。看了两遍,两遍都睡着了。真是冗长的三小时。

50分钟前
  • 微暗的火
  • 还行

第四届海南岛电影节第17部。个人风格强烈,艺术性极佳。

55分钟前
  • 雕刻时光
  • 力荐

2022 HKAFF 港譯:湧浪之後 熱門買不到剩下極不熟悉的菲律賓電影和毫無認知的Lav Diaz黑白片英文字幕電影節標配Noir / Comedy / 文藝組合第一反應聯想到Béla Tarr第二反應則是萬瑪才旦(別問我為什麼明顯我也不知道)定位長鏡extra-judicial淒涼核心卻努力平等的實踐——當然指兩位警察內心追隨的平等,不能再陷入政治漩渦的人想擁護自由意志與基本人權及正義可實現的環境,可惜政權的失能令不幸均勻地降臨到每個人身上最喜歡Primo在簡陋酒店幻想自己與其他人在跳舞的那一幕,老實說看完都不知道過了三個鐘

60分钟前
  • 生活西化美少女
  • 推荐

#2022台北金馬影展

1小时前
  • 蘿蔔糕王子
  • 力荐

比他以前的作品更直接的政治表態,最後演員直接F了菲律賓。攝影和黑白的反差構圖方面精緻。港譯「湧浪之後」^o^

1小时前
  • i-Kuma
  • 推荐

4.25

1小时前
  • 衔蝉
  • 推荐

直白到与影像风格不搭

1小时前
  • 祝老六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