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内幕

HD

主演:迈克尔·摩尔,Tucker Albrizzi,Tony Benn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医疗内幕 剧照 NO.1医疗内幕 剧照 NO.2医疗内幕 剧照 NO.3医疗内幕 剧照 NO.4医疗内幕 剧照 NO.5医疗内幕 剧照 NO.6医疗内幕 剧照 NO.13医疗内幕 剧照 NO.14医疗内幕 剧照 NO.15医疗内幕 剧照 NO.16医疗内幕 剧照 NO.17医疗内幕 剧照 NO.18医疗内幕 剧照 NO.19医疗内幕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医疗内幕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向作风犀利的美国纪录片导演迈克•摩尔(Michael Moore 饰)此次将矛头对准美国引以为豪的医疗保险体制,他采访了因无医保饱受伤病折磨的美国民众,揭露了美国医疗保健行业的黑幕,对美国负责药品审批的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负责监督医疗保健行业的国会议员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评。通过大量个案以及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甚至社会主义国家的对比,向观者展示了所谓完善的美国医疗保健行业当前存在的种种弊端。  本片荣获美国电影电视剪接师协会最佳纪录片剪辑奖、2008北美广播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纪录片奖、2007芝加哥电影评论协会奖最佳纪录片奖、2007拉斯韦加斯电影评论组织奖最佳纪录片奖、2008纽约电影评论圈奖最佳纪录片奖等,并与导演之前两部作品《克伦拜恩的保龄》、《华氏911》并称为“高调三部曲”。绑定第二季罪恶默食女子黑金营救新女儿浴火新生一起同过窗 第三季 番外篇带奥马尔回家喜欢你时风好甜非我族类流浪记劫富六壮士第一季苦菜花寻找莹颖拿摩一等欢笑大天使我不是龙套第三只眼 2愤怒的葡萄2024婚礼加斯顿人猿泰山1932夏日往事失忆十分钟珍宝逃学威龙2蝙蝠女侠 第三季错嫁我的女孩第一人称视角射击游戏 终极纪录片巅峰拍档第十六季四海本色坏血1986杨五郎血战青盐镇澳门之味生命中最特别的朋友开往明天的列车双面情人2017警匪生死劫沼泽深处的女孩

 长篇影评

 1 ) 就内容来简单谈谈

   这部片子是《社会保障国际比较》课上老师放的,看完之后,大家讨论有两点:1.此片典型的扬欧抑美,左派思想暴露无遗;2.美国的医疗制度真的这么不堪?加英法甚至古巴的医疗制度就这么完美?
    作为正在读社会保障学的学生,我想大部分人都会对这部片子内容的公正性和真实性持怀疑态度:
1.没有对美国医疗制度作出全面解释。美国医疗制度并非全面市场化,政府资助穷人和老人的Medicare和Medicaid覆盖27%的美国人口,这项公共医疗支出占美国总医疗支出的47。7%,而医疗支出占财政支出的17.4%,是OECD组织中医疗开支最高的,同时也是世界上人均医疗最高的。那如此高的支出,效果究竟如何,摩尔只是通过一个个案例直观反映,却没有在片子中提到这个宏观数据:美国国民人均寿命为78.2岁,位列经合组织成员国中倒数第八。http://article.yeeyan.org/view/302861/263574
2.没有从制度层面反映美国与欧洲国家医疗制度的不同,过于片面化。美英加虽然在社会福利模式上被公认同属于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但医疗制度却差别相当大,简单来说,美国实行市场化>国家化,加拿大和英国实行市场化<国家化,即全民医疗服务制度。微观层面来说,美国的劳动者及其雇主从私营保险公司购买医保,生病了由保险公司向医院支付医疗费;在英国/加拿大,劳动者生病则是直接向公共医院或者有资格的私人医院/医生预约,获得同意后再到医院进行挂号治疗等等程序,整个过程仅挂号时收取少量费用(急诊情况挂号费也免除)。这两种制度,从实施效果上看,英国的医疗制度似乎更好,因为本部片子中用大量事实支持了这种观点,如美国的私营保险公司用各种审查来推诿本应付的医药费,保险公司和医院达成的默契——用更少的医疗资源来治疗病人,医生所获得的利益更大。但是本片没有提到的是,英国加拿大这种全民医疗制度的摇摇欲坠之势,即医疗保险基金收不抵支,财政赤字巨大;而实际情况也没有提到,有将近100万英国人正在排队等待医疗服务,其中4万人要等1年多的时间才能做手术。
3.本片传达的思维方式太过简单,非黑即白。美国的医疗制度市场化太严重,3000万美国人没有医疗保障,因此需要改革,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无法改正,因为获得暴利的保险公司和医药公司用金钱收买了政客;欧洲和加拿大的公共医疗制度多么好,人间天堂,法国妇女生了孩子,政府甚至还雇佣保姆帮她洗衣服,大家快放弃美国国籍去欧洲吧,哦邻国加拿大也不错。这是我想象自己作为一个美国人看完本片的感受。
    其实,摩尔也许想在本片表达的不是过于政治化的东西,虽然本片的初衷是反对布什政府,他从本片中所表达出来的浓浓的人文关怀才是精髓。仅从内容上看,本片缺乏一定的公正性,美国有美国的问题,欧洲有欧洲的问题,但根源上来说都是谁来买单的问题——政府买单,无法长久持续;市场买单,市场会逐利,最后买单的还是个人。
    医疗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未来随着老龄化也会成为和养老保险一同成为社会保障的“双头车”,美国需要的不是抑制私营保险公司的逐利行为,更需要的是降低医疗成本,减少医生对病人的“过度治疗”与“坐视不理”并存的现象,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最终实现的不是全民免费医疗制度,也不是如今市场化盛行的局面,而是和美国的养老保障制度一样,把最该花的钱花在最对的人身上。

 2 ) 效率与公平

社会保障的目的是提供基本生存保障,医疗绝对是基本生存保障的一种。需要保障的主要是穷人。公平应该比效率更需优先考虑。

美国的医疗系统应该是全世界最有效率的,水平也是最高的,只是不公平,特别是对没有保险的人(不只是穷人,包括很大一部分中产阶级,特别是小企业主及自由职业者)。
  
加拿大和西欧的医疗系统比较公平,几乎所有人都有保障,但主要问题是非危急治疗等待时间较长。对富人来说,你要急得话,可以到美国去自己付钱,对穷人来说,这可比没有强多了。
  
全民医保的最大的好处是大家没病会去做检查,有小病会早看。这样医疗系统整体成本大大下降的同时,公民整体身体水平要比美国这样只看大病的系统好多了。在牺牲部分个案效率的同时,社会整体效率较高。
  
医疗保障的另一个好处是穷人的心态比较平和,犯罪率低。这比盖监狱雇警察保镖保护富人可便宜多了。

 3 ) 我们才是神经病人

    07年的片子,一直到今天才看到,美国人michael moore通过讲述了几个无法支付高额医疗费用的普通美国公民的悲惨处境和对加拿大,英国,法国甚至所谓的“敌对国家”——古巴的公费医疗模式的介绍以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了一个美国如今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困境——医疗保险和自费医疗相结合的医疗体系本身的制度性缺陷。

    从拍摄记录片的角度,这部片子有许多的思路可以供国内纪录片独立制作者们学习,无论是个例故事的切入口还是对比的手法我觉得都有许多值得褒扬的地方,音乐的选择则体现了导演的幽默感和显著的美国式的思考方式,人物的安排也无不妥之处,是一部很不错的纪录片。

    相比较导演的拍摄手法,片子涉及的内容更是一针见血,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对片中所提及的事例无疑有很深刻的感受,身边的亲朋好友包括我自己都会面临相同的问题,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医疗问题也一直是执政党所面临的诸多难题之一,没续费的住院病人在医院等死,急诊病人由于没有现钱而被医院拒之门外的故事天天都在发生,整个社会也好像对此见怪不怪,波澜不惊,民众也鲜见对体制进行发问,更别论拍摄一部纪录片来针砭时政了,倒常见老人们诉诸于宗教,祈求平安健康云云,却不知是百姓过于怯弱还是我们的执政党过于强大了。

    对于北欧和法国的高福利早有耳闻,看过片子才知道英国和加拿大也实行了全民免费医疗这一社会主义社会举措,而号称社会主义中国的我们却和美国一样走着医疗市场化的道路,这无疑是一件很荒唐的事,然而我们终要强过美国人甚多,我们连基础义务教育都要收取费用,更遑论价格不菲的大学教育和无处不在的隐性税收了,而反观法国,一年起码5周的法律规定带薪假期,(大公司有8-10周的带薪假期)每周35小时的工作时间,超过35小时会有额外休假的补贴,生完小孩政府派保姆每周两次带小孩并教授哺育知识(这一点我觉得很人性),生孩子是不要钱的,且据我所知生二胎三胎政府还有相应补助,根据片中的个例,美国小伙受伤后医生开出了3个月的带薪修养假期,政府支付65%的薪水,企业支付35%,这无疑让人羡慕透顶,当然了,我在这并不是想讨论高福利高税收制度与低福利低税收制度的孰好孰坏,但放眼世界,低福利高税收的国家也就那么几个,中国底层人民应该是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十八层地狱了,但让人看不明白的是底层人民天天在电视上喊自己有多幸福,党有多好,很是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医疗问题本身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我可能有点戏谑了,但是医疗问题造成的后果却是异常恐怖,无数家庭由于没钱治病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美国的医疗问题在于医疗保险的监管问题,在于受保的判断标准,再往上可能还涉及了大政府小政府之争,但他终归还是透明的,下游里,无论是医疗事故的判断还是药品安全的监管都还是体现了一个法制社会的程序正义和判断标准,最不济,像michael这样的美国人还能拍摄一部这样的影片来表达自己的不满,然而在中国,从立法到监管,责任制度的建设以及制药,药监,医院,主治医生中间的种种黑暗和猫腻却是让人心惊肉跳,要是在这个产业拍摄一部纪录片,我相信它揭示出来的黑暗以及呈现的警示意义都会强过此片甚多。

    此片中另外让人印象深刻却是片子里那个英国老头嘴里的那句关于政府统治的论述,如今政府让你生活在一个及其不安定的,选择性反智的社会里,政府的统治就会相对安定,让底层的人无暇顾及选举,让他们感到不安全感,无力感,挫败感,他们所能做的并感到安全的就是唯命是从,和心怀最美好的希望。寥寥几句却直指要害。

    面对这一切,我也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把我所知道的来和身边的每一个人互相探讨,并积极追求真理,分清对与错,善与恶,把善良最广大层面的传播,就算心怀美好现在可能改变不了什么,但是我们仍要心怀美好,祝每个人新年快乐。

                                                                2009.1.25 大年三十晚于舟山家中

 4 ) A damn good film showing a fucking crap America

It's such a damn good film, that's the thing I heard most after I went out of the cinema. Surely it is, and Micheal Moore really has some guts there.
There is just so much there we are fully unaware of. The facts are just ugly, shocking and breath-taking.
The first thing I did after I came back to my room was to search for the World Countries Health Care Ranking and here it goes: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ranking
of the world's health systems.
Source: WHO World Health Report - See also Spreadsheet Details (731kb)
Rank Country

1 France
2 Italy
3 San Marino
4 Andorra
5 Malta
6 Singapore
7 Spain
8 Oman
9 Austria
10 Japan
11 Norway
12 Portugal
13 Monaco
14 Greece
15 Iceland
16 Luxembourg
17 Netherlands
18 United Kingdom
19 Ireland
20 Switzerland
21 Belgium
22 Colombia
23 Sweden
24 Cyprus
25 Germany
26 Saudi Arabia
27 United Arab Emirates
28 Israel
29 Morocco
30 Canada
31 Finland
32 Australia
33 Chile
34 Denmark
35 Dominica
36 Costa Rica
37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38 Slovenia
39 Cuba
40 Brunei

And there it is, America just above Slovenia at the 37th. Well, well, well...
I'm going to remember the ranking deeply cause you know what? It's going to help me decide where I'm going in couple of years time.
A bad health system is a disaster to all the citizens no matter how rich you are. People are human beings and people get sick. Everyone has been ill before no matter how trivial the illness may be. But we all know and understand how terrible we could feel even when we just have cold or fever. Humans are very fragile at the time of sickness. We need care. And no matter how successful you may be today, if you are sick, you can lose everything easily in a snap of fingure.Then everything is gone, you have nothing but illness.

You can never believe how helpless some people can be at some points of their lives. Being as part of the society means the care for each other. We all pay taxes as the benefits to everyone in the country as a whole. People do that because they want to feel they are being cared by somebody at the time needed. That's all it means. If that simple goal can't be achieved, why living in that fucking crap society?

Frankly, I know that situation in China may be even worse. But that is the country I grew up, and I strongly believe in one statement, that is "The western countries had their time and opportunies to develop, now It's the time for us who wanting to improve, you can't really compare them at the same level." But America can surely be compared with other western countries, and it is doing shit.

The American economy has been slowing down for a long time, its currency is going downhill faster and faster each day, I really see the day when 1RMB equals 1Dollar, I seriously do whereas I don't see 1RMB equals to 1Pound that soon. And the war in Irap is such a big big disaster. It seems to me that all the shining American dreams and the rocking time of Americans are gone, they are now nothing and yet they have nothing. Fuck Amrica..

Another thing that worries me so much is the scandals about insurance. One of my most possible major career path might be in there, and I'm so put off by all the dirt in there. And again, through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scandals are everywhere in professional areas, Accounting, Banking,Law, Estates, Pensions, Actuarials....Even doctors in the films, very rewarding and respectful career, has a lot of dirty things in it. And now I'm thinking, you are most likely to be happy being a middle class, no matter where you are in the world. Seriously, people are most likely to be happy leading a normal, average, simple life. Anything above a professional level, things get dirty in every single field.

At this point of life, I'm really stuck here. I'm so scared, it seems like I can already foresee how difficult life can be, no because of financial problems but psychological and ethical problems I may face. It's about if you can sleep well at night baring in mind what you did in the daytime. And it made feel that I have already known that I will compromise at some point, and I will do things that not following my heart. That is so disappointing.

Not peaceful in mind anymore at this perticular moment. So much going on my mind and again and again, the same question came long, what is the fucking meaning of life? We desire, we struggle, we fight, then we get what we want... But does it matter in what way? Because that's how life went by, because that's what really matters - How? It's not about how much you can get, it's about how you get it! IS IT?

The world is so overwhelming, there is too much going on and we can't get the full taste of a tiny slide of it. Ultimately, what matters most is still ourselves, that's what I tell myself again and again. We watch these films, and we know what's going on at the corners of the world, we know about how misrable lives are for those people, we cry for them, and we forget and move on. And we learn how to protect ourselves better. At the end of the day, it is still yourself that you are concerning the most. That is bloody true fact.

 5 ) 《民主的细节》作者刘瑜谈麦克摩尔电影《医疗内幕》

首先,文章是我网络下载的,其次《民主的细节》实体书我买了,现在我不得不说,书还要看正版的...

里面有好多字被改动了,原因不明,具体改动成分不明,我先发出来。


----------------------------------------------------------

《病了你得管》




--------------------------------------------------------------



市场体制之下病了谁管美国左派标兵迈克·摩尔最近又推出了一部新纪录片《Sicko》,批判美国的市场化医疗服务体制,赞美欧式全民公费医疗体系。据说该片在全美各地上映时,赢得了许多观众起立鼓掌。
  美国人有理由喜欢这部电影。据统计,美国目前有 4600 万人(约 15%人口)没有医疗保险。
  很多有医疗保险的人,也总是在与保险公司“斗智斗勇”,因为保险公司总在寻找借口不付病人的医疗费用。《Sicko》正是通过当事人声泪俱下的倾诉,来表现病人在保险公司、政治家、医院编织的利益网络里的悲惨遭遇。
  为表现全民免费医疗的优越性,摩尔跑到了欧洲和加拿大。被采访的欧洲、加拿大群众非常配合,纷纷表示:我们看病不交钱,吃药不交钱……哦耶!在英国,穷人去医院路费都可以报销;而法国女人刚生孩子,政府甚至派人去她家洗衣做饭!
  更让美国人沮丧的是,美国尽管没有实行全民公费医疗,它的医疗花费占政府开支比例却比多数发达国家要大(美国 18.5%,加拿大 16.7%,法国 14.2%),人均寿命也比其它发达国家要短(美国 77,英国 79,加拿大 80)。总之在医疗服务方面,美国花了更多的钱,却办成了更少的事。
  问题出在哪儿呢?
  其实,美国的医疗服务体系并不完全是市场化的。政府是医疗服务最大的买单者,资助穷人和老人的医疗保险及医疗补助项目覆盖了 27%的人口,占据美国总医疗支出的 44%左右(保险公司付 36%左右,个人付 15%左右)。但是,从人口比例而言,美国大部分人口的医疗保险是市场化的。一般来说,是个人及其雇主(一般雇主付大头)从保险公司买医保,生病了由保险公司交医疗费。就是说,在欧洲,夹在病人和医院之间的是政府,而在美国,夹在病人和医院之间的,是保险公司。就是这个不同成了问题所在:一方面,保险公司为了利润追求抬高医疗成本;另一方面,虽然保险公司大多对其付费覆盖面斤斤计较,但在铁定的医疗覆盖范围内,又容易导致人们“过度就医”,进一步抬高医疗费用。
  既然私人保险公司似乎是“万恶之源”,那么为什么不干脆一废了之呢?左派“愤青”摩尔的解释很简单:美国政客都给保险、医药公司给收买了呀。
  事情未必这么简单。
  无独有偶,与摩尔的《Sicko》相对应的,是一部反映加拿大公费医疗体系问题的纪录短片《Dead Meat》。同样通过当事人的控诉,它所传达的信息却恰好相反:公费医疗体系低效而不人道。由于公共医疗资源有限,加拿大出现了治病“排长队”现象,有时候小病就等成了大病,大病就等到了死亡。据统计,2005 年加拿大人看专科的平均等待时间是 17.7 周,只有一半病人可以得到及时救治。有加拿大人抱怨说:在这个国家,一条狗要做一个手术往往只需等一个星期,而一个人想要做一个手术,却可能等上一两年。
  欧洲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在英国,有近 100 万的英国人正在排队等待医疗服务;官方也承认有 1/8 的人口需要等待一年以上才能做上手术。至于摩尔热爱的法国,医疗部门已背上了27 亿美元的债务。事实上,就在摩尔为全民公费医疗大唱赞歌的时候,欧洲、加拿大都已经开启了医疗改革的进程。
  可见,事情并非像摩尔描述的那样非黑即白:在市场化的医疗保险和全民公费医疗之间,高效和公平很难兼得。而且,在一个政治廉洁的国家,让政府管理医疗资源还可能保证大家公平“排队”,而在一个腐败的国家,有权有势者“插队”的现象几乎不可避免,这种情况下,全民免费医疗很可能就既低效又不公平了。
  而且严格地说,所谓免费医疗并不真的免费,它的成本是高税收。随着人口老龄化,诊疗技术和药物研发的成本越来越高,免费医疗体系的成本会不会有一天高到扭曲税制的地步呢?
  天知道。据估算,现在医疗费用占美国 GDP 的 16%,但是到 2030 年时,将占到 30%,到本世纪后期,甚至可能占到一半。难怪有学者说,21 世纪资本主义的最大考验来自于医疗服务领域。
  那么,混合两种元素的“第三条道路”呢?其实英国、加拿大等都在试验这种体制,试图在全民公费医疗之外扩大私人行医,但是政治阻力不小,因为任何市场“口子”的打开,都可能导致优秀医生从公立体制流失到私立体制中去,从而影响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
  另一方面,美国的一些州开始探索另一种“第三条道路”:在市场化医疗体制基础上推行全民医疗。1994 年克林顿的全民免费医疗改革失败之后,近年来,美国州级政府开始扛起了改革的大旗。不过,与欧式体制不同,这些州政府试图找到与市场兼容的全民医疗,比如,强制 10 人以上公司的雇主给雇员买保险,规定有条件的公民必须购买医保,否则扣押州税返还等。总之,通过给医院、保险公司、雇主、公民各方均衡施压来实现全民医保。2006年 4 月,麻省成为第一个通过“全州普及医保”的州,加利福尼亚、佛蒙特、夏威夷等也在探路之中。
  不管是不是同意摩尔对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都不能不同意他的关怀。将医疗服务视为基本人权是一种美好的追求,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面对医疗资源短缺的现实。无论被保险公司给拖死还是在漫漫长队中等死,滋味肯定都不好受。现在我们只能指望,人类的制度创新能力,能使越来越多的人绕开这道不幸的选择题。

 6 ) 人人都是阴谋论者

看过医疗内幕之后,我一整天都沉浸在这样一种情绪中——荒诞的失望。
我想说,即使麦克默尔不是一个阴谋论者,他的片子也至少告诉我一件事,那就是,社会保障是一场秀。
人们只选择好听的,而不是实际上benefitial的。
至少这部片子让我在学习了四年社会保障专业之后,承认了我最不愿意承认的事实,那就是这个世界上从不存在什么平等和共富的动机,从贝弗里奇先生到俾斯麦,甚至是共产主义的愿景,那都是一场秀,一场彻头彻尾的秀。
麦克默尔对美国医疗体系的评价是不公平的,他不是有效率的,但你不能说他是无效的,至少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讲,我们连最基本的Medicare还都没有呢。
全民医疗?
加拿大人在怎么过日子?法国人为什么罢工?那些拥有全民医疗的国家在思考什么问题?
麦克默尔是一只弓,射出了一直民主党的箭,至于扎到谁,往那扎,他管不着了就。
那为什么大家还看到要哭?因为民众就是吃这一套。
中国人不能接受“低水平的广覆盖的保障”,所以怨声载道,所以换了个无党派的人来当部长,结果又变成了什么市场派和政府派的政治斗争,临阵倒戈,鸟枪换炮,拖拖拉拉个不亦乐乎。他在法国的日子都白待了?所以上来就想搞个美国式的了?
笑话。

说到底,人们的日子过得好了,中产阶级的声音大了,所以他们要求医疗保障更高水平了,那些被抛弃的穷人的镜头不过也是秀而已。

我被麦克摩尔变成了阴谋论者,谢谢。

 7 ) 英国的“医改”也糟糕

作者: 鲁克 2011-12-05

http://www.impencil.org/Portal/pencilwork/20111205015337.aspx

迈克尔·摩尔的记录片《SICKO》吹嘘英国全民公费医疗服务(NHS)的制度非常优越,人人平等了,全民免费,医疗服务体贴入微,医护人员高收入……

英国医疗体制真有那么好吗? 社会主义医疗模式真的值得美国借鉴吗?由政府接管,统筹,配给的体制,难道要比自由市场“无形的手”,效率更高?消费者的自由选择在这个领域就无法发挥作用,实现有效地资源配置?

究竟孰优孰劣,让我们看看英国人怎么评价NHS体制的。2008年的民调发现,认为NHS制度优越的英国病人只有34%。

伦敦的每日邮报(The Daily Mail of London)2007年报道,“越来越多的英国人为了躲避NHS的体制,选择去海外就医。今年大约出外就医的病人达到七万,创历史新高。”今年暑期,欧洲议会(英格兰东南区的)议员丹尼尔·汉南(Daniel Hannan)访美,他警告美国民众“千万不要效仿NHS,NHS医疗体制是一个六十年的错误”。

《伦敦时报》的专栏作家明纳特·马林(Minette Marrin)撰文写道:“按照一份新近的报道,不出十年,旅外就医的英国人将达到20万。他们甚至远飞到马来西亚、南非去做手术,以避免漫长等待以及躲避NHS医院里芽胞杆菌(C. diff)泛滥。”

可是,为什么在《SICKO》影片中,我们看到情况却是院所整洁,一尘不染,病人谈笑风生,医生尽业,护理工作一丝不苟?你根本无法从中察觉英国民众会对NHS有任何的不满意。

事实证明,记录片《SICKO》并不诚实。摩尔先生隐瞒了英国公费医疗体制存在的很多问题。

《SICKO》在热映时,英国民间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到底NHS有没有美国人说的那么好”,“《SICKO》是否真实地反映了英国医疗现状”。于是,BBC广播四台请NHS的拥趸者,英国NHS的政策顾问罗伯特·温斯顿教授(Robert Winston)来问个究竟。

温斯顿教授答复说:“不,我不这么认为,大部分的影片都是在我的医院里拍摄的,我的医院(伦敦西区的Hammersmith医院)是英国一家非常好的医院,并不能代表NHS体制的情况”



NHS体制的情况到底如何呢?

NHS机构非常臃肿,其雇员队伍甚至超过国家军队,员工居然达到140万人,规模世界排名第三!要知道,英国人口才6000万左右,也就是说每60人就有一个是NHS的员工。

有人说,这不是很好吗,别的地方医护队伍还不够呢?英国同样医护队伍不足,所谓的庞大NHS的队伍,其中大部分不是提供护理的医生和护士,而是官僚,是管理人员。这么一个巨无霸的国家机构,同样民众存在就医问题。

英国有将近85万病人等着进NHS的医院。在公费医疗体制下,医疗队伍短缺,每年有5万个手术被迫取消,国家政策分析中心的主席John Goodman调查发现,有将近四成的肿瘤患者无法得到肿瘤专家的及时诊断而延误治疗。

2007年五月,BBC公布的英国病人的等待时间显示,白内障手术要等8个月,髋关节置换手术等11个月,膝关节置换12个月,椎间盘突出手术5个月,疝气修复5个月。

不仅如此,专栏作家明纳特·马林,说很多国家体制的医院已经面临崩溃的边缘。医院经费短缺,病床不够,卫生条件很差(芽胞杆菌感染严重)。他们的护士和清洁工收入很低,甚至因此发生集体辞职,都不愿意出卖廉价劳动力。青年医生被政府任意地调派,完全不顾医生的个人选择,本国的优秀医生还没工作,外国医生却还在不断涌入,NHS体制的管理糟糕透顶。

丹尼尔·汉南说,从护理效果来看,英国的癌症相对存活率低于美国,等待时间比美国长。他说,所谓的免费,并不是真的没有费用,如果病人得不到及时的医治,只能在家耗着,没办法工作,这也是一种成本。外国人到了英国,都担心自己会在那生病。

政府接管医疗,政府买单的付费体制不是没有代价的。政府无法像象私人保险公司、私有的医疗机构那样来经营。私人公司非常重视成本效益,重视潜在风险,重视疾病防预,重视服务质量,而这些可以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有的政府计划实施起来都存在低效的问题,也都无法控制开支。

美国医疗的种种问题,根本不是自由市场的造成的,而是因为没有按照市场买卖规律来运做。

商品交易,一般是买方和卖方,提供者和消费者。政府计划的Medicare和Medicaid,消费者是民众,可是支付者却是第三方———政府。政府提倡雇主为员工买保险,并给予减税支持。享受医保是员工,可是雇主来买保险政策,支付员工医疗费用的是保险商,都不是消费者本人。

本来买卖是双方的事情,你情我愿,互惠互利的事情,结果第三者介入了。好比,结婚恋爱,本来是情侣之间的事情,但现在必须通过第三方——父母,这就麻烦了。谈判不是双方的事情,变成了别人的事情。

医疗消费者觉得反正是免费了,他当然不担心花费,既然买方根本不计较价格,那么医疗费用上去,不是很正常的吗?奥巴马进行医疗改革,却规定雇主托付而且扩大公共医疗,这等于就把第三方支付模式发扬光大,这还能减少医疗开支?做梦吧。

NHS可怕的政府配给

一旦,政府发现医疗支出已经失控了,无法继续支撑,它必然通过配给的方式来缩减,有限供应。政府的配给通常是冷酷无情的。前些日子,广泛讨论的国营医改中的“临终咨询”“死亡宣判台”,以及所谓“人的挽救价值”,一定让许多绝症患者寝食不安了。

在NHS体制下,英国的医院遇到经费不足,也实行配给。《每日电讯报》曾报道,NHS医院因为没有经费而拒绝治疗二战老英雄的眼睛的事例。

二战英雄杰克·塔克先生(Jack Tagg)患了老年性黄斑变性症,如果不进行必要的注射,最多两个月,他就会失去视力了。

塔克先生可以享受公费治疗,但是这种注射被NHS拒绝了,他们说,只有当塔克一只眼睛失明后,NHS才会资助这种注射。医生给他三个选择:要么顺其自然,等着失明;要么去申请经费,要么自己出钱注射。为此,塔克先生可能要卖去和老伴合住的房屋。

塔克朋友马丁·蓝肯(Martin Rankin一位全科医生)给首相布朗发了一封公开信,称“这是你们工党政府管理NHS无能的典范”。信中写道:“你可能从来没见过杰克和他可爱的妻子,但是我告诉你,他曾为我们出生入死,现在你掌管NHS,我们病人认为你为杰克花几千磅也强过救助一家无能的银行”。

公开信在网站上受到医生积极响应,有120名医生联署抗议,而且每人给布朗汇了5英镑的支票,说“既然你不胜任管理NHS工作,我们也不强人所难,为杰克奢求所谓的NHS医治,我们只要你把所有的钱转给杰克作为医疗费,就行了”。

请问NHS究竟好在哪里?

 8 ) 民主党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医疗内幕》六月二十九日在美国上映后反响强烈,因为此片的拍摄,导演迈克尔•摩尔已被政府一纸诉状告上法庭,理由是违法进入关塔纳摩和古巴。
影片上映后相信美国人民再一次对布什政府心存疑虑。8月14日,民主党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推出电视广告为自己造势,在这则长约60秒的电视竞选广告中,希拉里指出,在当今美国总统布什看来,那些为了生活而努力奋斗却得不到医疗保障的普通民众,就像是并不存在的隐形人;而那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的美国士兵,也是布什眼中的隐形人。希拉里真是很会找时机。迈克尔•摩尔和希拉里都是民主党阵营的一员,04年民主党大会上迈克尔•摩尔为克里大造声势,那时候《华氏911》上映不久,可惜民主党竞选失败,布什再次登上总统宝座。明年的总统大选不知道迈克尔•摩尔是不是又会重新出现在克里身边。他给自己的公司起了个形象的名字:“Dog Eat Dog”(狗咬狗),什么意思?不言而明。
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一向风趣幽默, 对于布什政府的批评非常尖锐。他曾在戛纳电影节上说:世界上所有人都喜欢看他的电影,除了一个人。他的纪录片之所以受欢迎不是因为制作精良,他在电影表现方式上并不象其他导演那样专业,他的身份是导演,但实际上,他应该被看为是一个政治家,活跃于美国政治舞台,很受大众欢迎,而且也受西欧观众的欢迎。
上一次,他针对布什的纪录片《华氏911》似乎并没有能为民主党帮上忙,于是,他找了一个更好点,反对布什的点,那就是美国的医疗体制弊端。事关美国人民的切身利益,和伊拉克战争不同,自然能引起美国人民的共鸣。美国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是美国并没有覆盖全民的医疗福利,这一点是不可思议的。这和美国的民主制度并不完善有关。美国皮尤民意调查中心曾经针对世界各国做过一次调查,调查显示,西欧很多国家对美国民主不感冒?为什么?因为西欧国家的民主建设比美国更完善。民主的意思并不是多数人的民主,民主的实质就是让所有的人民参与到国家建设和国家领导中。《医疗内幕》中你可以看到英国人对于民主的理解,英国之所以有更社会主义的福利制度是因为英国的民主制度建设更完备,穷人可以投票给能够代表他们利益的候选人。这个英国人有一句话很精辟:“把钱用在杀人上不如用在帮助人民上。”这话显然是针对布什政府的。迈克尔•摩尔找到的这位英国人看样子可能也支持民主党,拍摄地点似乎在英国人家中,背景中有马克思的塑像,还有民主党前辈已故的肯尼迪的画像。
本片做为纪录片比起通常的纪录片更多参与,其中有策划,迈克尔•摩尔不仅采访了看不起病的美国人,采访了加拿大人、英国人、法国人。还带着参与过911援救工作的志愿者去了关塔纳摩和古巴。这些志愿者因为参与了救援工作损害了健康,却看不起病,这是非常讽刺的事情,布什在电视上演讲赞赏参与救援的志愿人员,但,实际上,志愿人员遭受的却是如此不公的待遇,甚至,为了得到医疗想要进入关塔纳摩看守所享受战俘的医疗待遇。之后,迈克尔•摩尔带着志愿人员去了美国的敌国、社会主义国家——古巴。在这里,志愿人员得到了全方位的医疗服务,他们离开的古巴的时候古巴的消防人员还列队向志愿者们致敬,这太讽刺了。
全片中另一讽刺的事件和迈克尔•摩尔本人有关,有个人设立了一个网站专门来批判迈克尔•摩尔,但是网站因为资金问题难以运行,因为这个人的妻子生了重病。迈克尔•摩尔匿名给了这个人一笔钱,然后这个网站得以继续兴旺发达。这很有趣,这件事呈现在屏幕上也表达了迈克尔•摩尔的民主政治观点,这是他在片尾中那段另人感动的话:不论我们的差异如何,我么都会一起沉沦、挣扎,看起来到处都是这样。他们彼此关心,不管他们的观点有何不同。他们生活在一个“大家”的世界中,而不是“我”的世界里。我们什么都改变不了直到我们弄清楚这个基本的道理。
有些道理非常简单,但是自私的人们却很难接受。美国的医疗制度更多服务于富人,所以保险金很高,并且会强制多数经济没有问题的人购买医疗保险,虽然他们为医疗制度做了很多筹划,但是他们的健康不比那些医疗制度更多为全民服务的国家。为什么?因为那些肯为人民医疗花钱的国家更不希望自己的人民不健康,他们会花很多心思提高人民的健康,医生会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在你还没生病的时候就为你提供健康建议。
由此,我想到了一些事,当富国们为本国人民做出周到设想的时候,他们有没有想过发展中国家医疗系统存在严重问题的国家会带来什么?更能适应人体对抗抗生素的病毒,绝对不会仅仅威胁某一个国家的人。共产主义任重道远啊。
目前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是候选人中最受民众欢迎的一个,她在本片也出现了,不知道明年的选举她能赢吗?赢了能为美国带来多少改变?

TOM专稿 请勿转载

 短评

美国人民生活也很悲惨。最后10分钟看的我百感交集……泪。。导演是个有思想的人。 但是,对比美国和英国法国时是否有失偏颇?(也许是我做调查衍生的职业病吧,老是怀疑这种细节)

7分钟前
  • 海棠一生
  • 推荐

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这个领域根本是幼稚的闯入者。若他们了解英国政府因为免费医保所承担的代价和刚性需求的严重负担。若他们看到所有政府试图改革但是并没有通往成功的道路的时候就会明白一朝一夕解决不了的事情并不是知道有问题就可以解决。没错。在政治学中,没有解决的办法就意味着没有问题。民主自由的代价就是问题的无限放大。

10分钟前
  • 陶小棉花
  • 还行

把观点放在一边,只有思考最值得赞赏

11分钟前
  • 胡子
  • 推荐

看得很心酸的片子 导演拍摄这部纪录片自然有他自己的目的 我只知道我们自己没有资格去对别人国家所谓邪恶虚伪的制度说三道四 正如他国也没有权力“干涉我国内政”一样 只好说透过镜头 仿佛看到了我们自己的医疗制度是个比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话还要好笑的笑话

14分钟前
  • Bill
  • 力荐

Michael Moore是共产分子吗?呵呵昨晚看Sicko有感。公民缴纳的保护费即所得税里能不能包含医疗保险呢?加拿大、英国、法国甚至古巴似乎都能免费医疗,美国不成

16分钟前
  • boks
  • 推荐

嫁给加拿大人吧快,英国人也不错哟,哦还有法国人(尼玛被夸成天堂了),天哪还有古巴!没医保的自己缝伤口&没钱接中指,有医保的:中年破产投靠女儿、79岁依然工作、救护车费不包、挑肥拣瘦不给保、有病却说没病害死人还有奖金拿、美国人最根深蒂固的红色恐惧、遗弃穷病人、911救护英雄的后遗症

17分钟前
  • ζωήιδ
  • 力荐

没有以前的好。美国有3/4的人口有医疗保险(1/4没有),中国只有1/10的人口有医保(还有90%的人口没有)。更关键的在于,在美国你可以拍一部电影抨击医疗制度,这在中国也是不可想像的,哪个导演敢拍也会被封杀。因此他们起码有一个良性的反馈机制,用选票的关注来催促问题的解决;而我们只能等待着,圣上开恩。法国医疗最完美,可惜每年亏损一百多亿欧元,正在酝酿改革,因为再不改革就要破产了。

18分钟前
  • 一"一
  • 推荐

Moore的说服技巧真的很高超,看的时候完全被影响了,看完之后仔细想想,感觉片中还是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在效率与公平之中,美国选择了前者,其他西方国家选择了后者,而中国还没有选择的资格。但无论如何还是推荐看一下。

22分钟前
  • Di
  • 推荐

看着美国人对他们国家的失望,再看看我们。我有些感伤,没有愤怒,因为我也不敢愤怒。至少他们能为自己站出来,至少有人愿意为他们站出来,至少这部纪录片在美国不会被和谐。这不是左右的问题,也无关socialist。啊,还是和谐和谐吧。中国梦等着你呢。

26分钟前
  • Cayendo
  • 力荐

老美就是自己养活自己

28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在英语里,只有医生的责任和病人的权利。医生是绝顶聪明的

30分钟前
  • doiwant
  • 推荐

小朱的收藏!

33分钟前
  • 啊!有网真好!
  • 还行

虽然别人的制度并非片面表现的那么美好,但比起美国人自己的医保制度来,从最基层的角度感受,确实要好得多。本片指出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症结,且极具渲染力。纵使麦克·摩尔个人风格强烈的泛真实纪录片,让某些人觉得不舒服,断章取义的剪辑,回避全面只谈需要部分的夸张,主观倾向与情绪化行动过多,似乎这些都为传统纪录片所不容。但是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空前泛滥的社会里,人本该对自己接受的信息有更多的思考,而不是盲目的要求传播者负全责。

37分钟前
  • 畸小山
  • 推荐

西欧的社保体系:You wont get fucked;美国的社保体系:If you are lucky enough, you wont get fucked;中国的社保体系:You are fucked

38分钟前
  • 无能狂怒人
  • 力荐

每每想到中国,我就觉得异常的难过....

40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此片引发美财政部立案调查

44分钟前
  • funny_vee
  • 力荐

胖子摩尔的片子都很犀利,话说这一部下了很久才下到......感觉所有问题拿到中国都不是个问题

47分钟前
  • Patrick峰峰
  • 推荐

作者的倾向性不要太明显。不过摩尔看到当年我国的医保制度估计电影都不用拍了——直接抹脖子吧!

4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美国是西方国家中唯一没有全民免费医疗的国家。

52分钟前
  • smallsmile
  • 力荐

黑 真黑啊 保险真是黑看病不花钱?英国真是个好地方美国人有什么好抱怨的,我们看病不也花钱嘛,习惯就好了

55分钟前
  • 瑾朵朵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