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棒棒

已完结

主演:何苦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其它年份:2016

 剧照

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1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2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3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4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5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6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13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14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15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16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17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18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19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最后的棒棒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改革开放之初,山城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一个特殊的行业——山城棒棒军。爬坡上坎,负重前行的三十多年,数十万棒棒大军不仅挑走了汗水浸泡的年华,也挑走了属于自己的年代。癸巳岁末,几个佝偻背影即将道别正在消逝的行业,一名退役中校扛起一根棒棒开始了自己的追寻——辉煌与尴尬,艰韧和无奈,他们的人生无须评说,他们的故事值得铭记。班主任我叫赵甲第难忘同窗情血之泪谎言2018蝴蝶君辣手美人只为遇见你弗兰西斯·哈长白川圣人光环小镇缉凶无名当铺玩偶屋天咒今年夏天假面骑士电王零诺斯篇人猿星球3绯闻女孩 第一季离奇剧院龙神战婿心有千千结Re:Follower反斗神鹰2骑单车的人泰版金秘书为何那样这个保安有点彪暗夜藏心难忘的一年:春天平衡维兰德第二季午夜人魔幸福泉真正的剃刀党第一季达克惊喜少年看不见的罪爱火危城I.Q.笨蛋你那好冷的小手301角斗士罗伯特·唐尼:自成一格风流才子纪晓岚地陷(2021)星河战队3:掠夺者

 长篇影评

 1 ) 另一种生活

这是一部需要沉淀的纪录片,我在看得时候舍友01看了一眼说,他们很可怜,看了很心酸。可我不知么认为,我也不觉得是可怜,我认为这就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有些人的生活是这样的,就像很多电影一样,展示的的也许是另一种生活状态。 换位思考一下,也许有很多人认为我很可怜,很穷,但我认为我不可怜。(似乎可怜和穷这次不太恰当,whatever)
        1,导演是正团级退伍军官,然后来拍这部纪录片,这就跟让人感动。
        2,片中似乎始终在强调老黄,自己干活留汗水,算钱的时候不占别人便宜,但也不能吃亏。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老实人,更加接地气,而不是电视上渲染的从不占别人便宜而且不在乎吃亏的人,我觉得这样的人物更加立体真实。
        3,刚开始总有一种感觉老黄,就像是一头老黄牛,吭哧吭哧给女儿女婿还贷款,这女儿也太不孝了,毕竟老黄也65了,还落一身的病,后来看到他的女儿女婿就觉得很开心,为老黄感到开心,他们真的很好,很好。网恋也是有靠谱的,总觉得我电视剧中毒太深了。
       4,河南,我有时候能懂他是哪种人,没有身份证,有学问,能识字,关心国家大事,曾经一头扎入过牌九的世界,被街头混混挑断货脚筋,没钱吃饭也无人救济,最让我震撼的是第一次见何苦的时候,他伸出手握手,但头没抬起来,能感觉到这就是他在社会摸爬滚打后的经验反应。
       5,二级房东老石(记不清姓什么了,好象是老石),也许他是里边的幸福的人,一家团聚,女儿上大学了,一家收入还行,退休收入有保障,但也一直不放弃棒棒行业,在努力挣钱。
       6,片中老黄那家理疗店,大家一直发弹幕,被骗了,杨永信……可生活中没有那么多好人和恶人,都是普通人,有自己生活的艰辛和违背自己意愿的妥协。
       7,老黄的女婿,真的人好,孝顺,单纯。
       8,片中有弹幕说不愧是军人,别的都是体验体验生活就好了,他是真的干,而且还是一年多(似乎还打算继续)。何苦真是一个不一样的人。
        还记得《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儿》中,男主说我想做一个,因为我,而让这个世界有一点点不同的人。

 2 ) 这是一个喧嚣的城市,需用心去珍惜对待生活和明天。

这算是我看过最完整的一部纪录片了,短短13集值得细细品味。看完心头有种难以形容的沉重和感动。🍃 重庆离我很近,也曾在大街上见到过形形色色的棒棒,小时候随爷爷奶奶看“山城棒棒军”和“雾都夜话”的记忆都还在... 很佩服导演何苦和摄像兄弟,每集旁白文案都看似简单却又使人颇具深思

唉~ 永远不要看不起任何人,不管他们生活得多么差,多么“低级”,贫富差距不是一朝一夕能消除的。试着去尊重他们,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许多普通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偶尔无意中和他们说一句话可能就会影响到你的一生^_^ 成功的人都没看不起别人,更何况我们只是普通人!

✿以下是自己对于每集的图文感触:

😔😔😔也知片中的老人们怎么样了,祝愿他们都能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3 ) 纪录片|繁华都市的底层万象:观看《最后的棒棒》

《最后的棒棒》是一部很特别的纪录片,它的主题平凡,很难抓人眼球,诱人来看,不过,如果你无意中点开了它,几分钟内就会被它的真实与厚重所震撼,根本无法移开视线,非要一气看完。

影片中的棒棒是山城重庆一个独具特色的职业。山城地势高低错落,在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时代,运送货物主要靠人力肩挑背扛,只因这些苦力的干活工具是一根短木棒,人们就管他们叫“棒棒”。

我最初在《凤凰大视野》节目里看到这部纪录片的5集缩略版,仅看了一会儿,就做出判断:这部纪录片肯定不是凤凰台拍的。这是一部自传性的记录片,导演就是其中的主角之一。你说,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总不至于为拍个纪录片亲自住到危房里,拉根木棒站大街,肩挑背扛下苦力吧?退一步说,就算真有那么敬业的工作人员,愿意深度体验生活,也不能当一年多(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棒棒吧?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网搜了一番,果然不出所料。这部纪录片是个人独立拍摄和制作的,它的完整版共13集。完整版更清楚地展示了其中人物的命运变化和故事的前因后果。导演何苦是刚刚转业的正团级军官,“透过镜头看世界 ”一直是他的梦想。在部队服役时,何苦从事宣传工作。脱下军装后,他拜一名资深棒棒老黄为师,与棒棒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为的是拍摄家乡棒棒最真实的生活,记录一个曾经繁荣又日渐没落的行业,弘扬一种吃苦耐劳、踏实追梦的棒棒精神。

棒棒们白天守在商业繁荣的街边等活,晚上回到距离商业区仅数百米之遥的陋巷居住。当镜头从繁华的解放碑商圈切换到破败的自力巷民居,真可谓一墙之隔、天壤之别,一边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流光溢彩的广告牌,另一边是破败不堪的危房、逼仄难入的小巷,富庶和贫穷的对比之鲜明,距离之短促,令人瞠目。

棒棒们赚的都是微薄的血汗钱。送100多斤的涂料,上坡下坡,走2公里路,工钱10元;日均收入数十元;何苦,作为一个身强力壮的年轻棒棒,半年的积蓄是3000元。

棒棒们入行的原因五花八门,但无一例外都很心酸和无奈。老黄,生在地主家庭,与一名寡妇生下女儿后,女人离开了,他当棒棒是为了养活女儿。河南,父亲早亡,母亲改嫁,他外出流浪,作棒棒是为了糊口活命。老甘,在村里谈了几年的女友悔婚,嫁给了别人,他赌气离开村庄,梦想到城市里赚大钱,回村娶村长的女儿。老杭,他的媳妇跟别人跑了,小流氓说只要一万块,就让那夺妻之人消失,他到城市里当棒棒,攒复仇费。大石,盖房娶妻欠下外债,和老伴一起到城市里找出路,为的是早日还债。

人一旦陷入贫困,就如同陷入泥淖,难以脱身。厄运专找贫贱人。背井离乡的人,很难抵御城市中的种种危险。河南的一只脚是跛的,有几个小流氓挑断了他的脚筋,他也曾幸运地得到一个月薪2000多元的杂工岗位,却因没有身份证无法签劳动合同而被辞退。老甘在城里的第1个5年攒了1万元,刚从银行取出,就被小偷摸了包,第2个5年,又攒了2万5千元,又被小偷摸走。老杭的钱主要用来治腿脚肿痛,好不容易攒了一千多元,却被骗子以帮忙办理养老保险为由全部劫走。

人一旦穷到一定程度,其思维和行为方式都会发生惊人的变化。一切以省钱为导向。物比人贵,老黄心疼自己的四轮车,能用人抗的绝不用车拉。回家的高速直达车耗时2小时,老黄舍不得坐,辗转1天换乘5趟车,只省下6元钱。生了病,不进医院,老杭试用了各种民间偏方,老黄在秋雨夜突然晕眩,宁死不去医院,他说“死了就死,死不了就赚到了”。寄希望于赌博致富,河南把牌桌当成扳回人生败局的机会,老甘的衣物被拆迁办拿走后,跑去斗地主,想赢点儿钱买衣服,结果反而输光了身上的最后一分钱。对食品卫生的底线一降再降,对食物美味的标准一宽再宽,何苦在连续吃了几天老干妈拌米饭后,他可以接受在不甚干净的厨房做饭,并且认为炖肉配稀饭的搭配不再古怪难忍。对于住宿条件,只求可以遮风避雨,自力巷拆除后,流落街头的何苦和老黄发现夜晚的屋檐也是抢手货,风雨夜,他们为能找到一个宽阔点儿的栖身屋檐而感到幸运。穷困中的人,连感情好像也变得粗砺。一起搭伙做饭的老甘和老金,在散伙之时,没有离别感伤,反而为一袋剩米争执不休,最后由何苦做中为他们平分了剩米。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喜欢穷,也没有人喜欢穷人。仇视富人可能带来灾难,歧视穷人却非常安全。一户人家舀狗粮的勺子掉入马桶坑道,家人着急上厕所,就找老黄来掏勺子,在主人的要求下,老黄跪在厕所地板上,把手伸进坑道。勺子被掏出时,老黄的手被打上了马赛克,配音也停止了,伴着哗哗的水流声,屏幕上显示一行字:“老黄用香皂把手洗了三遍 ”。老黄在骚臭环境中的作业非常廉价,仅值20元,主人连老黄用过的香皂也不愿触碰,催促老黄和香皂一起离开。河南,仅仅因为想吃两个鸡蛋,引爆老板的不满,饭摊老板嫌他食量大、要求多,敲打他“都学会点菜了”,一怒之下辞退了他。

相对于棒棒们困顿的生活,带给我更大震撼的却是那些穷人身上保有的淳朴和美德。老黄和老杭本是竞争伙伴,他们平分涂料店的送货生意,当老杭生病后,老黄主动离开涂料店,把生意让给老杭;老黄和雇主走散,报警找到雇主之后,感激的雇主给了他100元酬金,老黄坚持只收30元,他说,20元是他的力资,10元是他等人和寻人的时间回报,这是他内心的公道;大石,作为二房东,即便河南拖欠了九个月房租,也没有把河南赶出去;在自力巷拆迁过程中,何苦和老黄的行李没来得及取出,大石给了身无分文的他们100元。考虑到他们举步维艰、自顾不暇的处境,这些良善的品质就更叫人唏嘘。

自力巷的拆除是整个影片的转折点。

棒棒们被逐出危房,他们陷入赤贫,缺衣少食,连最基本的生存都受到挑战。环境逼迫人必须改变。

何苦到建筑工地干活,在偶然承包了一个小项目后,他开始注意到这个生机勃勃的劳动力市场。何苦跑遍了所有的工地,给工程负责人留下联系方式,让他们在需要力工和杂工的时候找他,他从此当起了包工头,领导老少棒棒们承揽工程项目。他们的工资开始翻番,何苦的日薪达到300元,其他棒棒的日薪则达到150元,这样的回报是他们之前无论如何都难以想象的。

思路一变天地宽。回顾整个影片,不难发现,许多主动寻觅机会转行的棒棒,早已过上更好的生活。毛土豪花钱学手艺,进入家装行业,逐渐有所积蓄,购买了自己的楼房;老曾,年轻时为米店运粮,年迈时自己开了个米店,收入大增;杜老板在年轻时也是棒棒,跟着别人做防水工程,慢慢自立门户,事业壮大,进入富裕阶层。

真正的弱势群体的悲哀在于他们不具备改变生活的能力。比如老黄、老杭、老甘、老金,他们文化素质太低,识字、算数都困难,适合他们的工作实在是太少了。而河南,他连个身份证都没有。

影片的结尾是光明的,但是,却经不起细思。何苦只是要拍一部纪录片,他不是扶贫干部,他走后,这些棒棒们今后的路还能否是坦途?

回头看整部纪录片,或许是资金短缺的缘故,何苦一人不仅担任导演,而且担任配音以及片尾曲的演唱。配音有些字读得不够标准,演唱也不是专业水准,但是影片所呈现出的真诚令人动容。看到完整版纪录片最后出现“何苦传媒 作品”的字样,我知道一个富有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在追梦的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我把这部纪录片推荐给几位身边的人,有人问我,看这些灰色调的影片,除了影响心情,还能有什么用?我说,这些影片能改变一个人看待问题的眼光和心境,帮助我们理解那些和我们不太一样的人,提醒我们不对别人的行为做绝对的价值判断,让我们成为更宽厚和谦卑的人。

(注:如果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加我的公号“醉书海”)

 4 ) 棒棒精神不说最后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记得在我读小学的时候,重庆电视台播出的一部《山城棒棒军》火遍重庆的大街小巷,每到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的电视里都会放出“高高的朝天门,挂着棒棒的梦……”这样一首片尾曲。 《山城棒棒军》讲述的是当时棒棒在重庆正处在巅峰的时候故事,这部电视剧通过重庆富有特色的力工的描写让大家重新认识了重庆、认识了棒棒,宣扬了重庆棒棒爬坡上坎,吃苦耐劳的精神。豆瓣上有短评说,这是大俗变大雅,我不置可否,但是作为电视节目,至少是有口皆碑了。 但是我今天要说的不是《山城棒棒军》演绎“棒棒行”壮年的体会,而是最近在豆瓣上评分高达9.7分(如果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能在9.5以上就是神作了)——《最后的棒棒》——一部纯纪实,导演用亲身经历来讲述棒棒这个行业夕阳西下的真人真事。 《最后的棒棒》是我在3月上旬的休假中看完的。如果拿菜来做比,这部纪实片就像没加鸡精味精等等过多香料的菜,菜好不好,全靠食材发挥,同样,这部片也几乎没有什么艺术加工,也没有去刻意讲述棒棒那些特质,就连导演的一点主观想法都没有,感觉导演就像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去客观的白描几个作为主角棒棒的生活,至于他们的生活给了你观众什么,那全靠观众你自己去体会。 这部影片首先让我惊讶的是这部影片的导演兼主演——何苦。这个名字不得不让人想起后文:何苦要这样啊。是啊,很难让人理解,作为导演的何苦之前是正团职干部,正团职什么概念?如果对应到政府那就是正县级了,在地方上也就是县长、县委书记这个级别。而有许多选择的何苦他可以选择一杯茶、一张报纸、靠着退役金过不咸不淡、不痛不痒的日子,他也可以利用自己积累的人脉、储备的知识过优哉游哉的生活,但他却选择了日日夜夜、起早贪晚奔波在大街小巷、楼道弄堂里手提肩扛一边当一年棒棒,一边记录拍摄棒棒真实的生活状况。 对于导演这种大胆我除了佩服和五体投地之外无话可说。也许也有很多文化工作者都有想讲述棒棒这个行当,但大多数也许只是想一想,亦或者是采访、谈话回顾的方式来讲一讲,能俯下身子当棒棒,用身体力行来感悟棒棒,再来讲述的,来扎扎实实的从认师傅开始当棒棒现在看来何苦是第一人。且不说棒棒工作之劳累——何苦自从当上棒棒去吃饭后就会被店家告诉他的饭量和以前一个叫饿唠鬼的棒棒不相上下;生活环境之差——自力巷53号,具有“民国风情”,即将被拆的危房;收入之低——也许肩挑150斤,走两公里只有10块钱的收入。而且对于何苦还要面对工作角色转变带来的巨大反差,从以前受人尊重的军官变为被人使唤的力工。换做是其他人,恐怕都不能接受。 何苦,何苦要当棒棒啊,这是很多人的疑问。我想,如果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无利可图,那要长期坚持必定真真实实对于理想的追求。而对于何苦,我想那是作为一位军人和作为一位重庆人想要传承的共有的精神:那种在重压下自强不息,爬坡上坎、积极向上的精神。 回到重庆,如果我有幸,不管是以何种方式,在何种地点,还是何种场合,我一定要向他索要一张合影。我敬佩他那种为了理想敢为人下人的精神。在看这部片之前,我也自认为相对而言我也是很能吃得苦了,但是,和何苦这种为了理想甘愿当棒棒的精神相比那就不足为道了。 棒棒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传颂的,因此何苦有了拍片的想法;但是何苦认为随着重庆的交通状况日渐改善,经济发展,棒棒这个行业最终会走进历史,因此,何苦以“最后的棒棒”来命名此片。 既然说了最后,片中的讲述的几位棒棒理所当然的是“穷途末路,英雄暮年”的棒棒: 导演师傅,也有60好几的老黄、只身在外,今年已经68的老杭、今年也有60岁的老甘、不惑之年的河南、才拿下退休证不久的大石。 看他们的故事很多时候是无奈,是哀其不幸,怒其不明。 无奈的是虽然他们都这么大的年龄了,但是只有棒棒这个出力的职业能成为他们安度晚年之前的职业。因为他们一没文化,二没技术,只有靠出力气,干一班人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来换取微薄之收入。 说哀其不幸是这几位棒棒在人生旅途中都充满了坎坷。且不说老黄在年轻时因为长期异地和老伴分居导致离婚,而后独自把自己的女儿拉扯大;且不说老甘从年轻时独自到重庆闯荡开始到现在年近耳顺遭遇了两次重大不幸,第一个五年,攒了1万块钱,准备开个小面馆,结果被偷;第二个五年,攒了两万五,准备再做小本买卖,结果再次被偷;面貌憨厚的老杭正像他的面貌一般,多次被别人骗钱;且不说河南在年轻的时候被半大不小的黑社会小子挑断了脚筋,从此走路一瘸一拐。里面最好的应该算是大石吧,靠最开始当棒棒出租屋的二房东然后慢慢摸起门道开始陆陆续续买房租房,终于多年之后有了稳定不错的收入。但运气不好的是因为住宅改群租被发现要求整改,家里面一时缺钱又开始了棒棒生涯。而在剧中,还有不幸的是他们居住了有十来年左右的自力巷因为是违章建筑被强制拆除后却因为自己的财物还遗落在里面惶惶不可终日,而不幸中的万幸是最后这几位棒棒还是通过一些方法避开检查拿到了自己一点财产和衣物。而被人用100元假钞骗了80元血汗钱,有自己辛苦赚下的2300元现金被拆迁者私吞的就更不用多说了。 说怒其不明是因为这里面还是有棒棒想着靠着投机取巧来作为营生。河南自丢掉一份稳定帮一个摊位出摊收摊的业务后就开始妄想通过靠斗地主发家致富,结果自己的钱连同借来的钱全部赔了进去,本以为自己没钱吃饭了牌友会念起旧情,可惜自古赌场无父子,莫说朋友了。还有老甘,在一固定业务点被占后也妄图通过斗地主来买点衣服,结果输的只有靠别人救济的旧衣服来保暖。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几位棒棒虽然在看似笨着、木讷的背后也透露着丰厚的底层文化,那就是这个世界里的人对活着、对生命、对金钱、对亲情、对人情,有着近乎裸色的透明,也许他们把金钱看得很重,但是他们把感情和道义看得比金钱还重。 师傅老黄面对他们一个月挣来的1034元不仅执意要分给他,而且在不知道1034除以2得多少的情况下,开始以他的方式分钱,“他先抽出3张50元面额的钱,分别放在两个地方,有一边2张,另一边1张,然后再数出5张10元面额的放到先前少一张的位置……”何苦抑制不住自己,“眼眶里泪腺在迅速膨胀”,这让我对棒棒的坚强善良有了感性认识;老杭唯一的念想就是攒点钱回去带孙子孙女,用自己的钱做好自己的棺木,不给儿女们添负担,“再苦再累,只要回家看到孙子孙儿的笑就觉得值了。”这是老杭的原话;老甘是里面最具有乐观精神的,虽然可谓两次被小偷改变了命运,但是他仍然乐观的当着棒棒,并相信他的生活会像算命先生所说在60岁后发家致富;而因为群租开始从新当棒棒的大石不仅能够马上俯下身,而且面对别人多给的钱也不多占多要。 可见相比《山城棒棒军》,作为纪实片的《最后的棒棒》对于棒棒的描述多了一些客观,少了一些美化,棒棒好坏一面全展示了出来,可客观和真实才是经得起检验。 说下结局把,其实也不能算结局,只能算片子的结束,因为这群棒棒还要继续棒棒的生活,但是如果一个剧集下来,气氛从开始的悲伤、压抑、无奈到结局的悲伤、压抑、无奈,那岂不是给人看不到希望?所幸何苦在结局上还是给了观众阳光:最后何苦带着众棒棒在给工程队当游击队零工,哪儿需要哪儿上,何苦在此期间也成了小包工头,大家的收入也比以前更多,更稳定。老杭最后也攒钱做好了棺材,河南在失踪一段时间后也回归了大家视线,并且迷途知返的放弃了靠斗地主发财的白日梦等等。 “棒棒”留给世间的是渐行渐远的背影,但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们没有在绝望中放弃,而是选择了在失望中坚守;他们没有在坚守中放弃做人的道德底线,也未曾有过矫情与虚伪而好逸恶劳。而是选择了在贫穷中用挥汗如雨挣回做人的面子与尊严。 我想,上个世纪改革开放经历过棒棒潮的人或多或少都有点想深入他们的生活去了解的想法,那么这部剧我强烈推荐给在重庆生活过或者热爱重庆的人。

 5 ) 自力巷53号

自力巷53号

作者:潘俊文




何苦和老黄起床到附近公厕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里,他们所租住的自力巷53号变为了废墟。

自力巷53号距离重庆最繁华的商圈解放碑不到300米,是被誉为“市容毒瘤”的十八梯众多危房里的一栋。

半年之前,刚从部队转业回来的正团职转业军官何苦,带着一名摄像师和1300块钱住进了自力巷53号。他准备和这里的棒棒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边体验生活,一边将每天发生的故事拍成纪录片。



出租房被强拆之前,他们也收到了“立刻搬离”通知,可是以往经验让他们觉得“能住一天是一天。”因为从1996年十八梯改造工程启动以来他们收到过无数次这样的通知。

这次拆迁来的太突然,老黄看见拉起警戒线,立即冲进房子准备拿行李,可是还没拿到行李就被工作人员以“趁火打劫”为由架了出来。

何苦和棒棒们一样,所有积蓄和物品都被埋在了废墟之下。只有摄影师在房子倒塌之前的一刻,抱着摄像机冲了出来。



接下来的几天,老黄白天在废墟前守候,生怕有人钻进废墟拿走他的积蓄,晚上和何苦一起睡在街边的长椅上。

流浪街头到第六天,何苦正为找到一个安静又通风的过道而幸福时,老黄却因为长期的高血压突发重病。何苦背着他要去医院,老黄却无论如何也不去。

仲夏雨夜,老黄在重庆街头痛苦流涕,关于这几天的遭遇,关于这一生的委屈。他说:“好人原来没有好报”。



每一个重庆棒棒都有一个必须成为棒棒的故事。

何苦的师傅老黄,一辈子辛勤劳动为儿女,自己省吃俭用积极乐观。他出生在地主家庭,因为成分问题一直遭人排挤打压,找不到工作,娶不到媳妇。

后来,他入赘一个养不起小孩的寡妇家庭,得到一个女儿。因为要养家糊口,多年在外打工,等他三年后回家才知道寡妇有了新的男人。

他想死却发现连死的资格都没有,手中的女儿成了他后来人生的全部重点。将女儿送到每个亲戚家里寄养一段时间,自己去重庆当棒棒,一干就是20多年。



在这20多年中,老黄本分老实,生活在狭小拥挤的阁楼间,干活也固定在一个场所。有次老黄在拥挤的人流中和雇主走散了,他扛着数千元的化妆品在三峡广场等了5个小时,直到等来雇主。

当雇主要以100元作为报酬时,老黄却只收了30元。“说好的工钱是20块钱,但是找了他一天,耽误了我去做别的活,所以我多收10块。”

出门在外,老家很多事情不能操心,补偿款、自来水、房产证都办的不妥当。长期寄养在亲戚家里的女儿,教育也出了问题。

老黄说,一个房屋产权证断断续续办了20十年,每次总是找着这个领导另一个又不在。19岁女儿未婚先孕,不得不买房结婚,老黄没见过女婿就当了外公。

老黄最近还有两个艰巨的任务,一是准备花三个月时间回老家把房产证手续办了。二是帮女儿还完房贷就回家帮女儿带孩子。





老杭是老黄最好的朋友,他俩一起在五一路涂料厂门口揽了十年活。本来因为生病已经不打算做棒棒了,由于久病未愈,花光了所以积蓄,又不得不带病重操旧业。

老杭的婚姻和老黄一样也被另一个男人插足。老杭想过用很多种方法杀死抢走妻子的那个男人。也为此准备了三样东西:砍刀、三棱刀、弹簧刀。

很多年前,老杭就开始策划这场未遂的杀人事件。他先求助一个地痞,地痞承诺只要给他一万块钱,就会让那个男人从地球上消失。当时拿不出钱的老杭远走重庆,当棒棒,攒钱复仇。



攒到第一个万元后,老杭回乡,决定带着一万块钱去找那个地痞。当天晚上,一个小偷关顾了老杭家里,偷走了那一万块钱。老杭无奈,只得返回重庆,再做棒棒。

攒到第二个万元后,老杭拿着一万块钱去找那个地痞,却得知地痞被捕入狱,复仇计划再一次落空。

老杭决定自己动手杀掉夺妻的仇人。为此,老杭买了第一把刀,砍刀。他说,想用这把刀砍死那个男人。

后来,老杭买了第二把刀,三棱刀。他说,想用这把刀在那个男人屁股上捅一个不好缝合也医不好的伤。

再后来,老杭买了第三把刀,弹簧刀。他说,只想用这把刀阉了那个男人。但当他把弹簧刀拿在手上的时候,却发现手在发抖,最终还是放弃了。



老杭注定做不了坏事,像策划杀人一样,他策划如何花掉收到的一百元假币,也策划了半年。

终于找到实施的机会,但当他把一百元假币掉包退回给女顾客时,一切策划好的逻辑语言突然停滞了,他拿着假币进退两难,擎着泪接受对方质疑和盘问。
 
最后,看出端倪的女顾客将一百元撕成粉碎,说就算做了一次社会福利。假币花了,老杭却高兴不起来。

最近,老杭乘着回村,请来师傅为自己打造打造棺木。他说,房子再舒服也只是几十年,棺材才是永久的陪伴。





44岁的河南是他们这群棒棒中最年轻的,也是最不误正业的。他梦想着有一天能“诈金花”一夜暴富。

何苦刚住进出租房,河南就三番五次借钱作赌资,可是每次都输的血本无归,不得不每天吃馒头和面条。出租房的房租他也一拖再拖,直到最后被拆迁一共欠了9个月。



没有人知道河南的真实名字,他来自河南,于是“河南”就成为了他的名字。河南的母亲带着三个孩子改嫁,后来又给继父生了两个孩子,17岁那年,河南离家走,在外漂泊,随后加入棒棒军。

2001年,两个未成年小混混用匕首挑断了他左踝脚筋,落下残疾。至今河南,不仅没有初恋,而且连身份证都没有。

河南是他们中,唯一有些文化的,没钱吃饭,却订阅报纸,国际新闻,社会新闻每天都看。没有饭吃的时候,他说看报心里会好受一些。



后来,河南动起了歪脑筋,打算靠赌博赚钱,每天在巷口斗地主、诈金花。最近,有一件事让他耿耿于怀。

人生中第一次拿到三个A,正好也遇到别人拿到三个9,正准备和别人血战的时候,对方却因为没有钱而退出牌桌。

认清赌博并不能带来温饱后,他先到一家机械厂打杂,后来因为没有身份证而被解雇。

最后,他回到了最初因为多吃两个鸡蛋而被老板大骂的路边摊打杂。这次老板不再抠门,每次给他盛一大碗饭,他毫不客气,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老板笑着说“他这吃相能招揽客人”。
 


老甘几次厄运缠身之后,请十八梯的“神算子”为自己算了一卦。算命的说老甘将从60岁开始转运,对此他深信不疑。

他已经为60岁后的发展,准备了两摞厚厚的零钱,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边翻边对着镜头说,“以后做生意好补钱”,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

年轻的时候,老甘经受着命运一次又次的玩笑。他总结为,一个女人和两个小偷,改变了他的一生。

25岁那年,老甘交往了整整五年的未婚妻突然悔亲,老甘痛定思痛后,决心发奋图强到重庆干一番事业,将来娶大队长的女儿让未婚妻后悔。



进城的第一个五年,他攒了10000块,准备开一个小面馆,在从银行取钱回来的路上被人摸了包。第二个五年,他攒下了25000块,在准备盘下一个日杂店的关键时刻,小偷破门而入又把钱偷光了。

近几年,老甘为了追求稳定已经从棒棒转行为给大排档做服务员。洗菜、洗碗、打扫卫生,每天40块钱。为了让老板加5块钱或者减掉洗碗项目,他以辞职要挟也没得逞。

他休息时就躺在床上看刘三姐,白娘子和西游记。生活邋遢,散漫却充满智慧,炖猪肉煮没办法用电饭煲,他就用烧水棒。衣服行李被埋在废墟下,他就全面戴一个围裙,后面裹一块油纸御寒。

老甘期待已久的60岁终于来了,他本打算回村大办一场宴席,但因为没攒够钱就作罢了。回家的第二天他去了镇上的养老院,询问老人们住在养老院感觉怎样,多少岁可以住进来。

老甘说,如果60岁后还不能转运,他将到这里来。





冬季天气太冷,老甘好朋友老金的事业受到了冲击。

他搬到自力巷53号和老甘搭伙过日子,两人以每天的收获,决定在屋子里的地位,摩擦一直不断。

由于老甘处于待业期,很快两人的生活费就用完了。老金在美食城发现维持生活的方式,徘徊在吃串串顾客的周围,等顾客付账后及时收集未吃完的食物。

依托着这一渠道,老金的地位直线上升,每天带回来的不仅有菜还有肉。他说,“每天这样吃都会吃胖”。



因为美食城顾客丢了手机,管理人员下达了严防流浪人员进入的禁令。老金被当成小偷,再也进不去了。

春天过后,老金的事业开始有了起色。喝水、喝饮料的人多了,老金有时一天能捡两三百个瓶子。

随着重庆城温度的上升,捡瓶子行业竞争也会变大。为了饮料瓶子,老金经常守在喝饮料的人身边。用眼神哀求着对方,期待瓶子被递到手中的那一刻。

夏天老金买了旧手机,办了每月28元的电话套餐。前半个月他怕分钟数超出,舍不得打电话,后半个月又怕打不完吃亏。不停的给出租房的每个人打电话,打完一次查询一次10086。

后来,老金的手机丢了。老甘说,“不丢,10086都被打烦了”。

在出租房被被拆之前,老甘和老金请来何苦作中间人,平分了他们仅剩的一罐子大米。就此两人结束了AA制生活,老甘准备搬到老板那里,住十元一晚的宾馆。老金继续回到地下通道。





这些故事只是何苦经历和记录的一部分。一年的时间,他不仅成为了真正的“棒棒”,还积累了500多小时的素材。随后他和摄像师将素材整理成了一部350分钟的纪录片,名字叫《最后的棒棒》。

这些年,重庆的街头,棒棒越来越少了。与老一辈人实现温饱填补家用相比,新时代的农民工更渴望上升的通道,就算同样是体力活儿,当快递员也比当棒棒好太多。

所以,上个世纪90年代,重庆有20万人做棒棒,多是青壮年,而现在,重庆的棒棒只有3000多人,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

何苦说原本他打算先体验一年,然后在开始拍摄。可是后来他发现棒棒们老的太快,很多人都挑不动了。于是他只能拉同事入伙,一边体验一边拍摄。

除了拍摄出来的这部纪录片,他还撰写了一部17万字的同名“自传体”纪实文学《最后的棒棒》。




目前这部记录在豆瓣的评分为9.7分,好于99%的纪录片。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影片。

—— End ——

欢迎关注微信公号“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凹凸百态 光影日志

 6 ) 命悬一棒

八分给故事,二分少艺术。

二分少艺术。

我可能理解纪录片导演们的自我怀疑,问题可能就在:当我拿着1300元去做这件事的时候,我究竟是他们的上帝还是他们的工友,如果我是上帝,我的姿态是不是还是高人一等,我的作品是不是还是傲慢的,真实性何在呢?还原感何在呢?如果我是他们的工友,那我是不是真切体会了(不含任何艺术渲染、修辞、暗示)底层的情绪——贱命,微小之乐,一种无力?

所有的艺术表达,故事讲述,可能都有一个问题,就是它真的是对的吗?

缺失的两分,惜败在技术和艺术。既然真实性不好谈,艺术性就一定会有,它本该在那里,无论是何种原因没有显现,都是一个败笔,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意识上,不体面就是不体面,成本低没钱拍的不体面,和老黄没钱掏出来交理疗费的不体面,我想你们可以理解,是同一种不体面。

八分给内容。

好就好在下料足,后劲大。经济学到进化论,宿命论到自由意志,法律到道德,艺术到现实,二人床板,一山群梦,冷峻、犀利、傲慢、真实,记录片的原汁原味,被娓娓道来的小火烹的妙极。

在这部作品里,宿命是我感受到的最强烈情绪,如同俄狄浦斯王,隐隐约约,命运昭昭,结合了粗浅理解的相术,这种感受尤为明显。

老甘。面相上看,老甘鼻头发红,鼻翼发青,鼻是存钱之门,鼻色不对,易破财遭窃;奸门发炸,奸门发青,有桃花纷争。老甘的背景也介绍了,因为两次小偷和一个女人走上了这条路。

老黄。门牙疏漏,双亲缘浅,祖上无荫,财运易散,骨型小,阳气不足,优柔寡断,鼻歪,劳碌命,存不住款,老黄的背景也介绍了,双亲缘浅,父亲作为地主被革命,母亲改嫁;性格懦弱,难成大器,鼻孔外翻,财帛尽失。

河南。脑圆嘴尖,标准赌徒相,鼻子塌陷歪曲,牙齿漏缝,藏不住财,逢赌必输。这几个棒棒,都不是好面。

这是迷信的说法,一面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命是中国式的希腊悲剧,国内几个喜欢表达底层的导演都在作品里强调它的冲突,今年的新锐忻钰坤,第六代的贾樟柯和娄烨,徐童的《游民三部曲》和那部《铁西区》。

这种命运,我把它理解为底层尴尬。

底层尴尬是一个个小循环:没钱-患病-偏方-病重;没钱-没教育-下一代没钱,也许穷不过三代的原因在于进化论:绝对的赤贫根本不可能被允许拥有生殖权力,螺旋下降的循环,其底线就是个体社会价值的底线,它会一直螺旋下去,直到肉体湮灭。

尴尬在于,在没有任何经济能力的情况下,肉体和精神要靠着自我微弱的希望和勇气,和他人的协助、扶持进行下去,正是这些东西造就、成就了艺术。

贾樟柯一直在强调神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斗胆去猜,他说的“神性”大概是,人面对困境时的自我探讨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探讨。

神高贵狡猾,因即时性而真诚,而讨论神性时,旁观的介入就打破了这种即时性,就丧失了真诚,神性最纯粹的一刻,是它出现的且未及审查的那刹那。因此你被感动的地方是,当扣扣搜搜的老黄一天抗几百斤重的货一天只赚了50块钱,却决定给乞丐一块的时候,这是底层尴尬之间的神性交流。而当老黄第一次落泪说出好人没好报的时候,这是底层尴尬自我探讨时产生的神性。

是它们造就了这八分的内容。

关于命与运。

导演的文案里一直在说一句话:这仿佛是命运的又一个玩笑,也多次强调老甘算的那一卦。

纪录片牛逼就牛逼在,它能够超出艺术家的表达能力之外,也许文案是无心为之,也许就在那一点上促成了命运巧合,很难说,飘渺不定。命运真的存在吗,事实上,老甘那一卦准了,60岁后,他果真转运了,因为他碰到了导演。如果说,老甘把贯穿全片的几桌村宴过寿理解为运的话,他的确转了,据说后来导演把这个事儿帮他办了,这算命吗,可能也算。

老黄呢,命里无福,克双亲,无积蓄,劳碌,影片的最后,他还是决定带病出工,为了帮儿女还钱,始终走上了劳碌的命运之旅,这算命吗,也算。

河南赌徒命,无依靠,牙歪嘴咧,办事不牢,因此几易工作,最后看上去得了一份好差事,而他究竟会不会重新赌,不好说,算命吗?不好说。我不知道导演有没有刻意设计、突出、闪烁这些宿命式的东西,但看上去,流露的很自然。

而运呢?他们会有美好前程吗?或者对他们来说,什么是美好前程?美好前程有意义吗?

或者我们想的这些问题重要吗?

别的就更厉害了,修桥铺路瞎眼,杀人放火儿多,好人未必有好报,坏人虚名传千里,可怜之人是否有可恨之处,进化论到经济学原理,自由意志和宿命论…

当我们在把一个群体的生存状态附加上道德色彩去审判的时刻,不要忘记考察自己的这个评判是否客观。

或许最好的方法就是纪录片,是不以己度人,导演是聪明人,也幽默,擅反讽,双关,打哑谜,据说决定要拍棒棒,行前亲人劝,你这是何苦呢?

给自己笔名叫“何苦”,大概也是在反讽亲人的以己度人?

最后,对于艺术家而言,“所有的表达都是谎言,对于语言、图像、视频的理解,我们只能被动地活在每一种偏见里,这是语言的宿命,也是人类的宿命。”

另,摄像辛苦,不少神来之笔,可遇不可求;

军团文职人员,果然有自己的一套。

〈End〉

 短评

我妈一直有个原则,就是上市场买菜不讲价。现在看来可能不以为然,但在以前都讨价还价的大环境中,我对她一直反复跟我唠叨的理念特别深刻:要对社会、公司底层的人保持同样多的尊重。看完倒没有产生“他这么惨我怎么能安心享受生活”的内疚,反而是“我吃的苦不及这一半但却远没有这么坚韧”的窘迫…

10分钟前
  • 怪树里
  • 力荐

看到了最坚毅、最善良本份、最有尊严、最没尊严的底层劳动人民,确实触动,虽然旁白ln不分,虽然插曲真是难听,但仍然大大的五星,看几集习惯就好了😳

11分钟前
  • OT元旦
  • 力荐

如果有一天中国会评选最优秀的纪录片我会力顶这一部。

14分钟前
  • 晨星盗月
  • 力荐

这是中国不可忽视的一个现实。导演聪明,有难得的幽默感拆迁房废墟下的钞票,理疗店的杀招与温暖,一张假钞的结局,夺妻之恨与买凶杀人…

16分钟前
  • 持尘
  • 推荐

不是同情。这玩意儿看得人心里藏起来的自卑井喷式地爆发,让人忍不住自怜自恨起来,揪心又无力,像迷了路的哑巴。想着爹妈,想着村口的王五六八,想着各色的人圣人渣。然后就忘了繁华,就想家……

19分钟前
  • AndyMon7
  • 力荐

看完已过了凌晨2点半,是完全停不下来,很高兴这部13集的纪录片打乱了我的作息。略带川普味儿的旁白娓娓道来,舒服幽默且委婉,一些留白也极为精彩,叙事支线稳妥抓人,最重要的是真实!尤其在当下,“真实”这么简单的事儿,太TM不容易看见了!拜托“央视们”好好学着,恭喜何苦导演要红了!

21分钟前
  • 归去来兮
  • 推荐

拍得非常好,真实的才最打动人。是我看过的触动最强烈的纪录片,强烈推荐一下。但是不会再看第二遍,太难受。光是活下去就要拼尽全力的蝼蚁,体现的正是绝境中的人性。

26分钟前
  • 乐乐🐰
  • 力荐

导演真帅!有魄力有行动力!不知道一年后去做了什么,谢谢你记录了这一群底层朴实的灵魂

31分钟前
  • 玛丽的小山羊
  • 推荐

“我不懂什么是高尚不高尚 也不懂什么是职业操守 当了二十年棒棒 我只认一个理 挑了一下午 还没拿到工钱” 这一句话从一个高尚的人口里说出 不免有些心酸 山城的春天很美 但这样的春天不属于棒棒们

35分钟前
  • 谢清缘
  • 力荐

初尝商品交换利润的甜头后,老黄感叹自己“懂事太晚”。资本家剥削无产者,无产者也压榨无产者,而像老黄这样的“棒棒”永远只能是社会金字塔的最底层,因为他们信奉的是原始朴素的价值观——勤劳诚实就有收获。再见,棒棒。

39分钟前
  • 油条蘸醋
  • 力荐

特别真诚特别动人,一点都没有俯瞰苍生的悲天悯人,太难得了

43分钟前
  • 古伦木
  • 力荐

社会研究不就应该深入到这个阶层吗

47分钟前
  • 白说不说了
  • 力荐

第二集老黄过往历史交代那段动画片太棒了

50分钟前
  • 太妃
  • 力荐

我是重庆人,山水城市立体魔幻。此片拍摄于2014年,展现繁华背后的这一群体。短评中看到“共产”“梦”。其实每个角落,发达国家也好,都有生活底层的人。更何况我们是一个人口上10亿的大国。我们要肯定国家的进步而不是一味讽刺。时代发展“棒棒”群体快要消失了,是好还是不好呢?也许好也不好吧。

55分钟前
  • 重庆森林Yuriy
  • 力荐

何苦这人能屈能伸的,真了不起。

57分钟前
  • 莱特
  • 推荐

底层人物实录,每个棒棒身后的故事都饱含生活的困苦艰辛,安然度过辛劳而尽力的一天,能吃上一口热饭,就是最大的幸福,这个世界充满了我们无法想象的赤贫;这些善良但也不乏人性弱点的人,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和生活的拼死搏斗,生存是最大目标,活着是最大胜利,但也不能不顾及做人的底线,保住生而为人最后的尊严;看着他们劳动过后大口吃饭,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生活,觉得简直是世界上最香的饭菜。给出光明与希望的结尾,衷心祝福一切善心勤劳的人安好。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据说这是导演斥资1300元自导自演自己剪辑自己唱主题曲的纪录片。

1小时前
  • 鲨鱼笨笨
  • 力荐

“那些拿棒子要饭的人是乞丐,我们不是,我们拿棒子挣钱养家”ps:那些打一星的人都什么心态!

1小时前
  • 吞云吐雾狮子兔
  • 力荐

重庆欠他们一座解放碑

1小时前
  • 竹木一
  • 力荐

这就是纪录片,它不给你那些镜花水月的幻象,它给你一场皮开肉绽的、残酷的、荒芜的生活真相,有些人看过绝望,有些人却看到微光。

1小时前
  • Steven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