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牧场 第一季

第6集完结

主演:妮可·基德曼,休·杰克曼,布兰登·沃特斯

类型:美剧地区:澳大利亚 / 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3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远方牧场 第一季 剧照 NO.1远方牧场 第一季 剧照 NO.2远方牧场 第一季 剧照 NO.3远方牧场 第一季 剧照 NO.4远方牧场 第一季 剧照 NO.5远方牧场 第一季 剧照 NO.6远方牧场 第一季 剧照 NO.13远方牧场 第一季 剧照 NO.14远方牧场 第一季 剧照 NO.15远方牧场 第一季 剧照 NO.16远方牧场 第一季 剧照 NO.17远方牧场 第一季 剧照 NO.18远方牧场 第一季 剧照 NO.19远方牧场 第一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费力不讨好。

编:号称是一部澳洲版的《乱世佳人》,波澜壮阔得那么做作,荡气回肠得那么可笑。简单的靠澳洲土著神秘巫术招魂歌声那一套代表本土文化标志来串联流水账般的剧情,令人感觉牵强,脸谱化的角色设置更是土得掉渣。

导:一流的投资,二流的制作,三流的导演,不入流的票房。大片该有的都有了,你能想象到的手段都动用了,每一帧画面都在审美方面千锤百炼无懈可击,精美的视觉垃圾毁了自己。像整容后的美女,标致但缺乏生机。

演:我们那身材修长面容姣好的票房毒药妮可基德曼(通常我们昵称为“你可记得么”)又一次印证了自己灵验的毒性。自打拍完库布里克的《大开眼戒》之后,每一部片子我们都在费解的看她费力的表现,之前,我总是不好意思的评价她有点冒傻气的倾向,而在看完本片后我觉得我已经不用不好意思了。

镜:我们彪悍雄壮帅得一塌糊涂酷得乱七八糟的男主角,当他一袭白衫刮净了脸上的胡须展露在舞会的瞬间,我终于笑喷了。

乐:什么呀,赶个牛也配万宝路广告似的音乐,西部牛仔啊。

叹:不同类型的片子有不同的姿态,有时候姿态高了反而引起广大普通观众的反感和批评家的关注,国内外有无数大片憋足了劲想PK经典再造辉煌改写影史,可我们记住的却只是那些雷人的笑场镜头和台词而已,也许这就是昆汀只爱拍B级片的奥秘。毕竟《泰坦尼克》还是懂得要适时煽情才创造出奇迹的。

俗话说:费力不讨好。


# # #

 2 ) 《澳大利亚》:因为蛮荒,所以史诗?

《澳大利亚》的爱情乍一看似乎是《红高梁》的澳州版本,从死去的丈夫那里继承一份庞大产业的坚强女子,需要一个在事业和精神上的双重“助手”,机缘巧合,一位剽悍的男子汉闯入她的世界,成为其生命中的主心骨。如果用《知音》杂志的文体风格来概括的话,就是“痴情女老板啊,义薄云天的汉子为你撑起了整个世界。”

故事发生在二次大战前夕的澳洲,优雅的英国贵族莎拉,为了保护她所继承的土地,千里迢迢的来到地球另一端的蛮荒之地——澳洲。当她抵达这片一望无际的土地时,她发现除了必须克服陌生环境所带来的重重挑战外,在遭遇丈夫被人阴谋害死的困境之下,她只好和当地粗野不羁的放牧人“牛仔”共同合作,在与当地的恶势力卡尼和弗莱彻的对抗中,她与“牛仔”产生了爱情,继而,又在日军侵略的乱世之中,爱情得到考验,这似乎也是所有荡气回肠爱情的必然桥段,一定要在战火与灾难中,爱情才能得以升华,比如《乱世佳人》、《珍珠港》、《泰坦尼克号》……

虽然说在拍摄此片的过程中,妮可·基德曼因为生孩子而在某些电影片断里身材欠佳,但看到光彩照人的她和脏兮兮但性感的杰克曼一起在农场找到家时,还是会忍不住被电流微电了一下。

不过,这颗妖娆动人的爱情西红柿可不是导演巴兹-鲁尔曼锅里的唯一炖品,像对于做一个《乱世佳人》式的电影,他更热衷于做一部《走进非州》或者《与狼共舞》,即通过爱情的主线,再串联起澳洲大陆迥然不同的壮丽景观和民风民俗,塑造一部史诗。而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还有日军占领达尔文市等背景的置入,明显就是对澳州史的倾情回眸。

鲁尔曼虽然不是加西亚·马尔克斯,但他对魔幻现实主义那一套似乎颇为迷恋,对于只有三百多年现代文明史的澳大利亚来讲,融入一个混血土著男孩听从古老文化的召唤的元素,似乎更能使这史诗显得宏伟、瑰丽而传奇。因此,你在电影中就会看到爱情线索与另一主题的潜在冲突,每当老土著代表“乔治王”以沧桑而坚定的姿态出现时,电影院里就爆发出一种莫名的笑声,鲁尔曼对澳洲土著文明的虔诚致敬,到了观众那里,却变成了富有嘲讽意味的格格不入。

因为,这部“澳大利亚史诗”的意义可能就变得有所不同,可能它真正的史诗意义在于,在这部电影中,网罗了好莱坞所有最出色的澳大利亚籍演员,妮可·基德曼、休……即使希斯·莱杰因为拍《黑暗骑士》而缺席,这部电影的卡士也足以名留澳州电影史。

 3 ) 《澳洲乱世情》:壮丽的复古史诗

文/狐狸梦见乌鸦

 

     也许是让美国佬媒体们铺天盖地的恶评吓怕了,直到今日俺才有机会看到这部《澳洲乱世情》。当然,管你地球那一边对本片如何吹毛求疵,一部电影的好坏并不是别人说了算了,起码俺认为这部号称澳洲版的《乱世佳人》的影片还是非常值回票价的。也许这不算一部经典的影片,但绝对是一部好的电影,而且是一部壮丽的复古史诗。




    先分析一下如此壮志雄心的影片为什么会在北美市场惨遭滑铁卢,个人认为其原因无外乎两点:其一,就是本片的起点过于高了,影片上映之前便号称澳洲版的《乱世佳人》,是可想传世经典的《乱世佳人》的地位岂是轻易撼动的?所以影评人的看本片时的眼光自然与《乱世佳人》的高度看齐。谁都想看看新世纪的能否出现一部旷世奇作比肩影史传奇。诚然《澳洲乱世情》与《乱世佳人》的距离是显而易见,差距有了,一向闲的腚疼的评论员们自然口下无情。不过本片确实称得上是一部史诗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点像是《乱世佳人》和《走出非洲》的结合体,如果说本片是澳洲版的《走出非洲》比较靠谱,个人感觉本片与后者的气质更为类似一些。


   其二,本片的故事过于简单化,巴兹·鲁尔曼的电影中向来是形式大于故事,本片在史诗的外衣下包裹着依旧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剧本。本片的故事很简单,全片为着爱情的主线服务,情节发展水到渠成。电影并无过多的跌宕起伏之处,全片的节奏缓慢但并不乏味,因为有着简单但美丽的故事和壮丽的视觉效果等着我们。


   影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走着促进感情的老路线,后半部分主要表现在乱世当中人物中细腻的感情。从妮可与休极具搞笑方式的见面开始,我们的主人公便自然的投入到典型的“欢喜冤家”的行列。要提一点的是,本片对两人间的爱情发展并无太多描述,妮可与休的对手戏较少,到两人第一次接吻的时两人之前的对手戏只有两场半,感觉爱情来的太突然了以至于影片中部的真正爱情戏显得有些唐突,二人火花不足,也就是对手戏不多,其实纵观整部影片,男女主人公的谈情说爱的场面少之又少。不过电影的主题似乎并不在此之上,电影主要表现远古大地上异族文化的冲突以及在烽火乱世中的真善美人性渡过艰难岁月的传奇。爱情是主线,爱情发展的过程也被影片的主题有意无意的淡化。


    本片的人物刻画可见一斑,妮可的形象还算比较可人(个人感觉另一位澳大利亚女星诺米瓦茨更加胜任这个角色),开始部分故作扭捏的贵妇样子让人对这个半老徐娘很不适应,倒也显出了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后来一身素雅的装束却令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她跃马扬鞭的姿态更显出了女性的风姿飒爽。开朗活泼的妮可在片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相反男主人公休杰克曼在这部以女性视角为主的电影中发挥有限。影片前50分钟休的出镜次数并不多,不过也不影响他的发挥,几场戏下来把片中人物的豪放充分展现。中间部分休在舞会上的亮相堪称惊艳,是本片的一个两点,而全片的爱情戏也在此时达到了高潮。影片后50分钟休发挥的机会不多,几乎沦为配角,好在结尾处的营救部分也让我们看到了男子汉的风采,在这部有点女权的电影中,我们的金刚狼同志也算没坏了招牌。


    影片中贯穿始终的澳洲土著小孩纳拉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审视着这段乱世情愫,天真无邪的孩童口中的歌曲带给我们一丝清凉之感,还有时刻若隐若现的土著老人,更为这个古老的大陆增添一丝神秘色彩。片中多次出现土著老少在喧哗的现代部落中吟唱着神秘歌曲的片段,更加显出了科技与自然的对立、现代与传统乃至西方现代文明与澳洲古老文明的矛盾。


    本片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视觉效果的完美。导演巴兹·鲁尔曼素以华丽的视觉效果著称,《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红磨坊》带给我们极具的视觉震撼,尤其是后者鲜明的色彩更成为个人最喜欢的一部爱情片。从拍摄方式上看,影片采取美国60、70年代那种复古的拍摄方式,极力讲究镜头美感,长镜头和慢景居多,但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流畅,与当下盛行的注重局部与快速的摄影方式格格不入。这样使得片中的镜头如油画一般的美丽,充分展现了广袤澳洲令人心悸的狂野大自然。单凭片中的美景就足以令人再进一次电影院。


    另外,本片由技术产生的的视觉效果相当美观,也以用壮丽来形容。静如油画般的港口,万牛奔腾的波澜壮阔、纳拉崖头在与数千奔牛对峙的剑拔弩张,以及最后轰炸机的空袭场景,使本片具有古典史诗的气魄,足可以为好莱坞九流视觉片上几课。巴兹·鲁尔曼用他招牌式的镜头语言带给我们一场壮丽的视觉盛宴。


    《澳洲乱世情》片长达到了160分钟,可是俺再观影过程中却丝毫不觉得冗长,反而觉得很享受。由此看来,这部电影似乎是一部被低估的片子,不过所谓“情人眼中出西施”,反正本片带给俺不错的观感,或许他不是经典,但是一部好片。究竟这道电影大餐是否对你胃口,那只有诸位看官亲自体验一下这澳洲之旅吧。

 

 4 ) HOME IS WHERE YOUR HEART IS。

一个天真可爱的土著小男孩,一个优雅高贵的英国贵妇,一个桀骜不驯的牛仔。
原本不可能有任何交集的三个人生,因为这片土地,他们的命运才有了交集。

纵使我对这片土地的历史不甚了解,但站在二战的背景中,也能端详一二。
这片土地有太多的故事,关于种族,关于掠夺,血腥的普遍。
战争的残酷,以及比战争更残酷的利欲熏心的人心。

她远从英国赶来,来到粗糙原始的这片土地。她的丈夫在这里经营农场。
她搭上他的车,那个粗犷而不知礼节的牛仔。从她坐上往远地农场的车时,她的一切便注定开始改变。

她刚到农场,便发现自己的丈夫被杀害。而后发现那个土著小男孩。
他既不是黑人,也不是白人。他是一个混血儿,他不属于他们中的任何一方。他总是东躲西藏。
他有一个土著的外公,教他唱歌,用歌捕鱼,用原始的音符与大自然沟通。
他初见她的时候,作着特别的手势,似乎含着某种魔力似的。
他对她说:这里被诅咒了,但你拥有魔力。你的美,会使这片土地恢复平静。对我来说,你是个神奇的人。
他一直在想:他应该和她在一起的。

她不知道他的丈夫为什么会留在这片土地。但她最终却也留了下来。
也许是爱的驱使,也许是如郝斯嘉般本性里对土地的热爱。
踏上这片土地,注入了感情,便注定无法自拔。

农场里的牛被人偷偷赶往另一个农场,等待她的任务很艰巨。
好在,那个牛仔最终愿意留下来帮助他。
他们区区不到十个人,穿越了荒凉,驱赶着1500头牛长途跋涉到达了达文港。
人为的破坏战胜不了坚定的信念。他和她,理所当然的患难之中见了真情。

他们在一起生活,用心经营农场。雨季的农场生机勃勃,草肥水美,完全有别于之前,已是宛若人间仙境。
只是牛仔,始终是牛仔。他还是要离开,去做牛仔该做的事。即便她连狠话也撂下了。
也许,她毕竟是不够懂他。也许,是他也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方向。

土著小男孩也不告而别,作为一个土著人,他要奔赴他的寻根之旅。
不经历就不会有故事,不会成长,这是土著人的习俗。

我们都爱看终成眷属,大团圆的结局。每每看到中途聚散分离,恨不得快快把他们又踹在一起。殊不知,某些分离,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在一起。现实中可能错失的机缘在电影中总能轻而易举地成就。

二战硝烟四起,战火弥漫,铺天盖地而来的是死亡和无助。他,她,他,谁也不知道对方是否还活着。但他们都抱着坚定的信念,相信他们一定能团聚。在完全撤退的前几分钟,他们终于能够相见。我知道,你会来。那一刻,连我也满足地笑起来。

人生,真的很美妙。绝境,也可逢生。明明感觉是失败了,它却远比你臆想中来的游刃有余。你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又何尝没有柳暗花明?

故事的结局,有人罪有应得地进了地狱,有人幸福美满地继续生活,有人归于灵魂的召唤。。。土地生生不息,人也因此繁衍不息,一切又恢复如昔。就象小男孩的土著外公说的,草会绿,雨会下,一切会重现生机!当我们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道理。最重要的莫过于永远珍惜对方。

那个土著的老人,说着我们听不懂的话语,比手划脚的样子,象在暗示着什么人类真理。也许是因为他们的原始,比我们更接近自然,更接近世界的本质。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大概才是真正的智慧,是人类能够倚靠他一直生存下去的宝藏。他们似乎比我们懂得坚守,去坚守一份净土,坚守自己的家园。

把这部电影《AUSTRALIA》译为《澳洲乱世情》,我觉得非常恰当。当然,不能把这个情局限于爱情。这个情,是有关人间大爱的,可以是爱情,亲情,甚至也是对土地的热爱。我们跟这个世界本没有任何关系,唯一的联系就是情感。我们是通过情感跟这个世界有关的。所以只有爱才是我们永久活在世上的武器。

有人把这部电影和《乱世佳人》作比,那当然是不如的,甚至也不如类似的《走出非洲》。也许它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而稍显凌乱拖沓。但它仍然不失为一部好的影片。当我用第二个二个半小时来看它的时候,我更是这么以为。爱心与野心,战争与爱情,背离与信任,或许是有些老套,但真正的情感和爱恋,并不需要新颖和别出心裁。加之,电影画面美之极,更是增色不少。无论是唯美的荒漠落日,还是陡峭深邃的峡谷,壮阔迷人的溪流,都让你眼前一亮,怦然心动。长镜头的推进,将那片土地之美展现地淋漓尽致,飞奔的牛群,一望无垠的荒漠,尘土飞扬的平原,漫天繁星的夜空。。。当看到飞奔的袋鼠,我亦如影片中的她一样连连惊呼起来。BEAUTIFUL.是澳大利亚之美,也是该片之美。

HOME IS WHERE YOUR HEART IS.

 5 ) 还是不错的

虽然媒体的肆意贬低
但是还是一部大片

只是因为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
显得衔接有些生硬,有些杂乱
但是这并不影响该片的整体震撼力

里面的风景,情节
还有妮可的服装,气质和表现
都很不错的

值得一看

后半部分很感人
千万要看完才能感悟电影

 6 ) 彩虹传奇

澳大利亚,传说中充满传奇的国度。流放地,牧场,原住民,淘金潮。这片“通向南方的未知大陆”,孤立于南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70%的土地处于沙漠半沙漠状态,几万年时光流转,西北人烟稀少的Outback依然是牛羊奔腾的故乡,进取精神的前沿,勇士传奇的诞生地。
 
《红磨坊》导演巴兹·鲁赫曼七年后创作的这部《澳大利亚》是不折不扣献给这片土地的情书,爱意真切翻涌,就算缺憾颇多赢不了外人的痴心,对他所热爱的故乡,我想,也总是一次还算完满的真情告白。

故事由澳大利亚原住民与白人混血的小孩诺拉开篇讲述,三十年代的澳大利亚刚从英国殖民者手中取得独立,偏远的北大荒依然粗蛮匮乏,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原住民黑人不能进入白人酒吧,与他们公开交往也被社会良人鄙夷不齿。混血的小诺拉被称作“混色人”,既不属于土著黑人团体,也不是白人,只能时不时藏到农场大蓄水桶里躲避警察的追踪,否则会被强行抓入传道士的儿童收容中心接受“同化教育”,与可怜的母亲骨肉分离。

英国的贵族小姐萨拉·阿什莉(妮可·基德曼)不满丈夫踯躅遥远的澳大利亚沉迷于牧场经营,孤身飞跃重洋打算说服丈夫卖掉牧场重返英伦。带着一只又一只豪华箱子与格格不入的上流社会气质,萨拉来到澳大利亚北部港口城市达尔文,相遇与土著黑人打成一片的粗野牧牛者卓(休·杰克曼)。卓开车带萨拉长途跋涉前往牧场,没曾想只见到萨拉新亡丈夫的尸体。悲痛的萨拉本欲迅速卖掉牧场返回英国,可又为了保护初谋面的小诺拉与地头蛇的农场经理尼尔闹翻。一千五百头公牛要赶去达尔文装船,情势迫在眉睫,只好苦求本不对眼的卓帮忙。

这样单身贵族女子初到异乡,从云端踏入尘土的故事并不陌生,《走出非洲》早在1985年就做出了良好榜样,而挥舞皮鞭奋力赶牛的妮可·基德曼也叫人不得不对比戏骨梅丽尔·斯特里普当年震吓雄狮的飒爽英姿。尽管模仿的痕迹明显,巴兹·鲁赫曼还是在《澳大利亚》中加入了一定的新鲜元素。小诺拉的祖父,澳大利亚原住民“乔治王”是整部电影的精神风骨,澳洲大地的古老灵魂。他身途油彩,单腿直立,逆光独处高崖之上,目光穿透世事沧桑;夜晚乔治王燃起火光刺破黑幕,古老的歌谣与舞蹈韵合时代的旋律——“彩虹之上某处,是摇篮曲唱颂的国度。彩虹之上某处,天空蔚蓝,梦想成真。”

是的,梦想的土地,这就是巴兹·鲁赫曼深情倾诉的国度。

承载梦想精神的,是小诺拉,是不羁的牧牛者,还有永不服软的异乡人萨拉。萨拉与卓之间的典型好莱坞爱情并未给影片增色几分,却也还按部就班理所当然的推动着故事进程。但影片由前半部的“牧牛记”过渡到后半部的“乱世佳人”,《走出非洲》陡然变作《飘》,却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巴兹·鲁赫曼给萨拉与卓的蜜月安排得太过高调,我还以为这就要好莱坞欢喜收尾了呢。

其实不管“牧牛记”也好,“乱世佳人”也罢,剪辑的啰嗦絮叨是《澳大利亚》的致命缺陷。电影全长两小时45分钟,但给人的感觉几乎有三个多钟头,心里直偷偷念叨怎么还不结束?萨拉与卓的爱情并不足以串连两个几乎可完全砍开的部分,“牧牛”的高潮与“乱世佳人”战火纷飞的高潮几乎同等强烈,各自独立成章,并不互为支撑,这在结构上造成了一山二虎的混乱局面,很让观众无所适从。而比较《乱世佳人》对战前与战时两部分的处理,郝思嘉在诺拉庄园的故事全在构建她的性格特色,为后来战火中她如野草般顽强的生命力作出铺垫。诺拉庄园部分可爱,幽默,精炼,完全没有喧宾夺主的嫌疑,以行云流水的叙事突出后面的激荡震撼。相比之下,巴兹·鲁赫曼的《澳大利亚》在剧本上便逊色太多,剪辑更是不舍去繁存精,使故事臃肿不堪。

既然《澳大利亚》前后两个部分几乎独立成章,很难不让人暗自比较哪一部分更精准的体现了澳大利亚的独特魅力。我个人是更欣赏“牧牛记”的,一方面是北大荒(尽管影片是在澳大利亚西部与东部城市拍摄)的辽阔气势与牛仔们驾驭马群呼啸而过的磅礴气度,休·杰克曼英俊健美,潇洒如风;远景摄影如同风光片一样憾人心魄,近景又闪着底片修饰过后一层极淡的古铜质地光芒,视效极其舒心;另一方面便是其对澳大利亚原住民文化的刻画。尽管影片仅蜻蜓点水浅尝即止,远比不上那部充满了哲学色彩与飘逸气味的《姐弟荒原历险》(Walkabout),但通过小诺拉之口讲述的那些旁白依然充满了神奇的魔力,让人不得不向往这片充满了传奇、魔幻与浪漫意味的土地。后来卓为了自由负气出走,同行的黑人兄弟也跟他说,没有爱,心里就没有故事,没有传奇,便一无所有。

我这样的外人,终究是不能够评判巴兹·鲁赫曼充满好莱坞色彩的《澳大利亚》是否真实的再现了澳大利亚人心目中挚爱的那片土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澳大利亚》描绘的是彩虹之上的梦想王国,那里星光璀璨,青鸟飞翔;那里有原住民的古老歌谣,也有种族融合的自由欢歌;那里有传奇,有奔腾,还有爱。


 

《电影世界》2009年一月稿

 7 ) 一个叫做牛仔的白日梦

喜欢的男孩的类型,其实这些年都没有太大变化。喜欢像牛仔一样的男孩,冒险、独立、桀骜不驯、有沉醉的嗜好,习惯于依靠自己而不夸夸其谈,用行动说话而不是言语,走入一片旷野,有长草和风,有沉寂不羁的孤独。

喜欢过的人多半有着独行侠式的个性。可以和人打成一片,但并不倚仗人际关系来生存。可以玩得自得其乐,可以肆意奔跑,但即便跑成第一名,也不吆五喝六笼络控制一帮人溜须拍马跟在身后。

曾经幻想自己长大以后也像牛仔一样生活在一片荒芜人烟的旷野里,与冒险、小路、未知和广袤做伴,与众不同,有自由、原野、拓荒与天高地阔。那时侯喜欢看武侠,但不喜欢江湖。喜欢仗剑走马的快意,但不喜欢帮派。

十年之间,生活从幻想变成真实。在一步一步变得坚实的日常世界,开始知道自己将不会按照幻想去活,开始走入红尘世界里正常丰满的俗世生活,虽然心甘情愿,但那种幻想却并没有忘记。旷野的图景内心深处幻化成一种精神意象,化成远离人群、独自漂流、自由自在的一切身份象征。那种幻想充满装腔作势的文艺小青年特征,说出口极易受人鄙视,但在心底深处记着,在眼前看到清楚的幻象,未来的生活就能获得一种难以言传的极为实在的精神力量。

昨天去看了《澳大利亚》,电影的后半开始拖沓,战争场面、失散与相聚、爱的追逐都和珍珠港、赎罪等等战争爱情没有多少差别,但前半段却让我看得心动不已。仍然是西部片式的典型设置和人物,一眼可以看出结局的老套故事,但还是喜欢,看到那片荒野,看到那些奔驰的马,看到那种牛仔式的笑容,我还是像小女孩一样心动了。人长大了不会轻易心动,除非是看到什么让她回到小时候容易心动的年龄。

喜欢福克纳《我弥留之际》里面那一段驯马的描写,喜欢海明威笔下的沉默的私酒贩子,喜欢那一个年代美国各种作家电影人作品中透露出来的漂泊感,那是我对美国文化仅有的眷恋。这些年美国西部片消失了,场景换到了澳大利亚。很多人说西部片死了,就像说小说死了、历史死了、上帝死了。

记着一句台词:我不隶属于任何人,也不被任何人解雇,人最终的财产是故事。



不想评论其中的历史问题,因为实际上这个片子并未能达到讨论历史所需要的深沉厚重。

整个片子并不算新奇深刻,但我仍然给了四颗星。为了这片今年新年刚刚到过的广袤的土地,也为了自己曾经所有的爱情。

 8 ) 《澳洲乱世情》:澳洲血统论

【影评】《澳洲乱世情》:一部野心很大却没有任何激情的电影

优胜劣汰,物竞天择,这是大自然的法则!优势劣汰,人竞血择,这是人类社会的道德法则!人也是自然的产物,那么人的道德法则是否也应该建立在自然法则之下呢! ―――韩兮 对于一部伪《乱世佳人》的影视作品,笔者在端坐了一百六十五分钟以后首先想的是这么一部没有激情的影片到底在讲述了什么? 当一个混血(杂种)小孩的画外音响起的时候,影片的画面充满了些许的魔幻色彩,使得笔者还算提起了兴趣,但随即而来便是过时的西方式的滑稽,在容忍之下,影片终于出现了矛盾的所在,一场奔牛的拍摄比《无极》显然是真实而有质感,农场继续经营之后,二战的销烟中竟然万事大吉,于是,笔者如同导演一样完成了对这个故事的认知。 其实,笔者相当感兴趣的是片中的讲述者这个角色,为什么会用到一个混血小孩,他的视角到底意味着什么? 故事发生的年代是处于澳洲被白人(即英国殖民统治)的年代,土著人成为历史,黑人是受歧视的,而混血则是需要被同化的种族。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混血的孩子成为了影片的讲述者,他眼中的土著充满了神秘,而白人则处于善与恶的交锋中。于是,整个澳洲其实是充满了变数的。 影片矛盾的起始是由于萨拉夫人的到来,这个坚强的又带有明显贵族气息的女人身穿着紧身衣出现在澳洲,这是一片荒漠,至少在当时来说是这样的,只有已经深受英国文化熏陶的达尔文港才有些许的人气,但也是充满了种族矛盾,黑人被严重地敌视着。 随之而来的便是一桩生意地争夺以及一段爱情的培养,这也是影片中最令人陶醉的前半部,虽然波澜壮阔甚至有些华丽的澳洲风景与气势磅薄的奔牛场面映入观众的眼光,令人有种惊叹之感,但所有这些人物之外的景深并没有与剧中人物达到真正的统一,于是,看奇瑰之景,看卑劣手段以及看情感升华便各自为营了。其中最具有戏剧性的一幕无疑是混血小孩在悬崖边上止住奔牛的场景,这可以说是整部影片中内部矛盾的最大体显,关于善恶,关于生死,关于澳洲的神秘力量。 在这场戏中,混血小孩的力量得到了充分的体显,不但战胜了卑鄙的阴谋,也战胜了奔牛这种准自然的灾难,成为一个男子汉。但十分可惜的是,影片中这样的交锋的确太少了,剩下的便是拖沓与琐碎,便开始了不痛不痒的所谓爱情。 当爱情阻止了夫人的回归,影片开始进入爱的责任阶段,这时候我们会发现,混血少年的戏份明显减弱,已经成为男子汉的他开始渴望成为一个成熟的男人,于是他被抓住了,那么,这个成为成熟男人的重任便落在了牛佬的身上。 影片的讲述者是混血少年,主角无疑是牛佬本人,他一直在逃避,无奈并且有条件地接受了夫人的赶牛任务,一时兴起地直面第二段爱情,但他的血液依旧是在逃避,逃避对夫人的爱,逃避自己对黑人的感情,更在逃避对混血小孩的责任。 爱情的天平一般来说都不会平衡的,于是,牛佬离开了夫人,而夫人继续着自己的爱,对人的爱以及对这片土地的爱。这时候,外力开始作用了,日本人的飞机适时地来了,在战争中,牛佬完成了自己作为一个成年男人的成熟举动。救下了混血小孩,也挽救了与夫人的爱情,同时一个小插曲是酒馆中他开始把自己对黑人的同情付诸于现实。不再逃避,这便是牛佬的成长过程。 整部影片到这里,观众不禁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谁在成长? 在影片的前半部,混血少年的成长是极具魔幻色彩的,从一个捕鱼的小孩变成了一个赶牛的少年,甚至是独自面对势如奔牛场面,这个少年的成长是显而易见的。但接下来的故事,成长的主角便变成了牛佬,以爱情为外壳,作为一个男人的成长过程,那便是责任的成长。 其实作为电影,这样的成长结构并无不妥之处,但混血少年与牛佬的象征意义却令影片在前后部分产生了巨大的差异。牛佬是一个生活在澳洲具有开明思想却没有勇气面对的男人,所以他所代表的只是一个白人群体,而其成长的过程更具有个体化,从某种角度来说,他是属于那种相当文艺的故事,而爱情或说责任的外壳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而混血少年却完全不同。前面说过了,影片是以混血少年为视点的,之所以采用这样的视点在于对澳洲本身的认识,神奇的土地,种族矛盾,以及具有历史感的魔幻与现代冲突。这时候,孩子本身也极具象征意义。影片中有一个暖昧的,甚至是令人有些疑惑的亲缘关系,那就是土著爷爷,白人父亲以及混血少年这三辈的关系。按照剧情所给的这三代关系,我们只能模糊地去接受他,但事实上,这是一种隐喻,是对澳洲大陆的种族阐释。 所有人都知道,澳洲最早只生活着土著人,后来随着欧洲蓝色文化的侵入,白人开始统治澳洲,在各种种族的掺杂下,澳洲的人成为混血人种,这与美洲的历史比较相似,也就是澳洲家族的三代关系,是非现实直系性的。而影片中混血少年所谓的白人父亲是一个坏人角色,他妄图霸占牧场,阻止其它白人对有色人种的同情怜悯,这无疑也是白人初登澳陆的强盗脸谱式的描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混血少年的象征意义便极为明显,他不但是今后澳洲的主人,更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 相比起来,混血少年的象征意义远比牛佬要广阔深远了许多,但影片却从混血少年的成长转到了牛佬的成长,这样一来,一个深远史诗性的意境被完全破坏了,被一段个人经历所替代,这无疑便是所谓的高开低走了。 一部本来要讲述澳洲血统论地史诗性巨片在编剧及导演失控的制作下终于沦为一部小品电影,而影片中的细节制作又显得是那么拖沓与平庸,这不能不让人对逝去的一百六十五分种尤感珍贵! 韩兮 2009-2-4于通州

 短评

看“大片”最怕看到这种电影:塞满了“好看”的元素,但样样都做得不行,全是回天乏术的无力感,心疼剧组花的钱。

3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下午六点看到现在(AM:1:54).

4分钟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推荐

超好看 我特爱纳拉那小孩 角色以及声音 战乱里永远存在无限无法言喻的感人情感2009.04.06

8分钟前
  • 饲养幻想
  • 力荐

少的一颗星给大团圆结局和略显生硬的转折

12分钟前
  • tavico
  • 推荐

看颜值还是不错的……结局有点突然……

17分钟前
  • 红色的狐狸
  • 推荐

澳大利亚版的与狼共舞?休杰克曼+妮可基德曼,真正主角却是混血小孩诺拉。I will sing you to me,用那散发着魔力的歌声

18分钟前
  • 菠萝
  • 推荐

说不上多好,也谈不上多坏。

19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风景让我痴迷.剧情就算了吧.可以略去了.

21分钟前
  • AlphaDiao
  • 力荐

情节没多大看头,风景和服装造型还能看一下。乡愁是什么呢?可能是一种牵挂吧,但前提是你在内心认定一个地方是故乡。无怪澳大利亚人对此没什么概念,一个允许拥有双重国籍的国家,又能对国、对家有什么深刻的认识呢?

24分钟前
  • ╯^╰
  • 还行

想表达的太多了结果什么都没表达好,总让我想起《先知》。不过澳大利亚的风景和土著的确很吸引人

25分钟前
  • Started
  • 还行

严肃点,煽情呢

26分钟前
  • 不流ᝰ
  • 推荐

我看到他们把牛赶到港口的时候以为结束了,没想到后面还有那么多!而且休杰克曼太霸气了~爱~!

27分钟前
  • 可可爱爱郭麒麟
  • 力荐

作品让人觉得一般,但服装吧,打光什么的真心赞,许多电影画面都特别美,光影效果也很棒

29分钟前
  • 小雨沙沙地下
  • 还行

我是来看大花瓶的,我指的是金刚狼

34分钟前
  • 砒霜拌飯
  • 推荐

可以看的出導演的野心,將很多元素都納入其中,包括了愛情、親情、戰爭、種族議題等等。看似內容充實飽滿,其實卻犯了一個錯誤,就是焦點過多且雜!不過還是不可否認,這部電影的運鏡和取景,實在是很美輪美奐,讓人看的心曠神怡無不享受!

36分钟前
  • mingjoyce
  • 还行

我觉得画面很赞,爱情很养眼。虽然史诗感弱了些,可能我最近泪腺比较脆弱。。

37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

40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为了美人美景吧…

42分钟前
  • Beryl
  • 还行

风光无限好,只是剧情糟。

47分钟前
  • 白发生
  • 还行

虽然最后还是用了主角不死定律= =不过除了这点真的挺好看的

52分钟前
  • 见晴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