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任务2023

全38集

主演:韩庚,魏大勋,李一桐,周放,王丽坤,杨祐宁,王阳,朱雨辰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3

 剧照

特工任务2023 剧照 NO.1特工任务2023 剧照 NO.2特工任务2023 剧照 NO.3特工任务2023 剧照 NO.4特工任务2023 剧照 NO.5特工任务2023 剧照 NO.6特工任务2023 剧照 NO.13特工任务2023 剧照 NO.14特工任务2023 剧照 NO.15特工任务2023 剧照 NO.16特工任务2023 剧照 NO.17特工任务2023 剧照 NO.18特工任务2023 剧照 NO.19

 剧情介绍

特工任务2023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主要讲述了津海市国安局侦察科科长高天阳(韩庚 饰)发现境外情报组织“夜雾”开发了一款名叫“特工任务”的游戏,他们利用玩家在未知情况下暗中开展间谍活动,甚至与高天阳一起长大的弟弟黄子诚(魏大勋 饰)竟也深陷特工游戏之中。黄子诚在游戏的过程中,邂逅了搭档姚瑶(李一桐 饰),两人共同度过一段游戏之旅。正当黄子诚情愫渐生之时,意外发现自己和姚瑶的偶遇,或许并不是一场巧合······游戏的残酷性,一步步显现在众人的面前。高天阳与潜伏在特工游戏中的情报人员吴熙(周放 饰)互相配合,想要破获间谍组织的秘密。误入迷局的游戏玩家该如何脱身?国安人员又将如何逐步粉碎间谍组织的阴谋?毒爱农村合伙人黑客英雄2022内蒙人民的胜利段友出征九月杀四喜临门煲车爸爸的3次婚礼他唯一的儿子跟踪爱丽丝梦游仙境2:镜中奇遇记第一声枪响侠僧探案传奇之洛阳花会怪咖!文主厨恶梦1979精灵守护者1逃离魔窟如果没有遇见你该死的亚瑟窗里的女人白教堂血案 第三季酒巷深深疯狂天才足球经理锒铛记人肉汉堡包伟大的亚马逊:大河的秘密父亲的回忆格拉芙姐妹爱在俱乐部 第一季The List心罪致命玩笑3燕子符如何做爱呼叫助产士第十季律师本色第四季恐怖医生飞跃情海金田一耕助:黑猫亭事件火柴人醇美人生生而抱歉小捣蛋

 长篇影评

 1 ) 这是一部佳作,但还不足我的预期

有幸在香港看了IMAX首场,可以评价为不符合预期,但确实称得上佳作

这一部的氛围设计的其实还可以,全程都紧绷着,但却没有第六部的那种感觉,总感觉“致命清算”这个副标题还少了点感觉。但是全片还是很优秀的,打动部分虽然没有特别爽,但也足够了,这一部总算写死了一个重要角色了,这才有点“致命清算”的味道

飙车的部分确实还蛮爽的,比较这种戏份看多了,也就不觉得有多新奇了,但配合着IMAX银幕看也确实爽(只可惜这一部没有IMAX特殊画幅)。全片最让我惊艳的肯定得是跳伞的那一部分,发布正式预告前官方就发布了悬崖跳伞的特辑,看到阿汤哥一把年纪了还这么拼命,我是真的佩服。而且也不是瞎吹,这个片段在正片里看着也很刺激,特别是配合着如此激情的配乐,太牛逼了

但接下来就要说说这一部的不足了,首先就是剧情不符合我的预期,我本以为会是一部很悲惨的电影,但其实还好,笑点甚至比第六部还要多,不过这里得讲一下这次观影的经历,很多笑点观众们都会齐声笑,甚至看到部分地方还会鼓掌,这种场面我是很少见到的(因为我很少看首场、电影节这类),所以很惊喜。但这一部有很多地方让我看着很头晕,面具到结尾的决战才出现,但前面其实有很多地方可以用到的。反派“螳螂女”洗白的太突然,“个体”虽然把这件事预料到了,但看起来还是很不舒服。

不过正如片尾所说“钥匙只是个开端”,这也才“Part one”,相信续集将会有新的突破,毕竟把“个体”拍的这么强,很难想象后面还会有什么样的场面(希望下一部会有IMAX画幅啊!)

 2 ) 障眼法,魔术的最高境界。虚实之间,敌我难分。

钥匙可以凭空消失,也可以凭空产生。它能被打火机掉包,也能成为一个打火机。

这是这部碟中谍从头到尾都在灌输的一个魔术中的常用的理念-障眼法。就像剧中所出现的敌人一样,无孔不入。

从开头略闷的剧情,到渐入佳境,这一部碟中谍可以说是最慢热的一部,同时,时长也达到了系列之最。

在我看来,这是系列剧情张力最足的一部,也可能是争议最大的一部。因为这一部编剧处理的很精妙,虚实之间,真真假假,敌我难辩。引入了新时代的新元素-人工智能。

在这个没有任何隐私的时代,所有的数据都会上传到云端,传统的谍战已经不满足于现代战争,而这一次,伊森面对的不再仅仅是是实体,而是虚拟敌人-智体。

这一部致命清算强调了一个核心主题:宿命。没有人能逃过自己的宿命,就像我们的宿命最终都是死亡。

伊森这次要放弃以往所有的战术与情感去面对新的敌人。

同时这次的四位女主也齐争艳,最出彩的莫过于海莉·阿特维尔的Grace,从开始的自私到结尾的顾全大局,变魔术的手法看的出来下足了功夫。以及“螳螂女”庞·克莱门捷夫从开始的冷酷到结尾的救赎,女性角色不再是工具人。

动作场面上,60岁阿汤哥第N次挑战极限,突破自我,手铐开车、悬崖峭壁高空跳伞、拔火车,火车内垂直悬空动作戏,这次算是把高特级动作玩了个遍,只为给观众献上无与伦比的真实动作体验。在此不禁感慨,那些动作明星老去了,但永远不变的是他们不怕危险的精神!感动!

最后恭喜阿汤哥又解锁一项新技能—变魔术。

 3 ) 兼具古典与新意的《碟中谍7》,阿汤哥以实拍特技抵抗数字浪潮

自2018年《碟中谍6》上映之后,我们等了整整五年,才等来《碟中谍7》。这五年间,世界天翻地覆地变化着,好莱坞电影,尤其这类高规格、大规模的动作片,更是每年都在缩水。

以至于看完IMAX版《谍7》后,一时间竟然想不出上次在影院看到如此刺激、让人全神贯注、忘我观看的好莱坞动作片,是什么时候了。

大多数人走进影院看这部电影的首要原因,想必相同于上面这段话的心理。《碟中谍》系列为好莱坞动作片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不断提高的天花板。《谍7》这样一部以场面为核心、以玩命的实拍特技来呈现的大片,在国内院线具备“多年一见”的稀缺度。再加上烂番茄99%的系列史上最好口碑,都让《谍7》前期给观众释放出的期待值很高。

而在看完电影后,你可能会发现,它能满足你的预想,同时也会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大场面的阵仗与气势仍旧大得令人瞠目,年过60的阿汤哥仍是那个“拼命汤”、个人魅力也依旧爆棚。横跨27年的《碟中谍》系列情怀,都能在这部电影里找到踪迹。

不一样的是,它在类型上的设计颇为复古,甚至有致敬回帕尔玛导演第一部《碟中谍》的古典意味戏份。主题上又大玩当下最新鲜的热门话题:AI,塑造出了系列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反派。

影片开场,一艘隐形的俄罗斯潜艇被自己的鱼雷攻击。这引出了全片的“麦高芬”:需要两把钥匙组合架成的十字钥。一旦钥匙重新插入特定位置,就能获得席卷全球的AI程序智体的所有权与源代码。智体从社交媒体起步,逐步渗透并控制了世上每一处电子信息系统,威胁到各个国家的机密情报,并发展出了自我意识,甚至还能预测未来。

各方势力都在想办法拿到十字钥、夺得智体,把它作为武器。为了不让智体的控制权落入任何一方,被自家通缉、全世界逃亡的伊森,开始对抗史上最难抗衡的反派——它隐于暗处,不见实体,处于一片混沌的虚拟之中。正如IMF小组隐没自己、如幽灵般存在,智体是新时代的另一种“幽灵特工”。伊森于一片黑暗里隐匿出场的第一幕,就构成了这一“迭代”的隐喻。

“谁控制了智体,谁就控制了真相。”《谍7》里的“战争”,演变成了一场关于人类“感知模式”的战争。从潜艇的鱼雷发射系统,一直延伸到智体的AI侵入技术,人们感知现实的方式,不再依赖于肉身,而是依赖于屏幕再现影像上的指令、数字化的虚拟世界。钥匙不断易手,则意味着人们对虚拟的权力争夺,已到白热化的地步。

片中出现的一个个对手,他们的立场与动机各不相同,被层层迷雾与欲望所笼罩,但毋庸置疑的是,他们都围绕着伊森展开争夺。在《谍7》的故事里,伊森才是那个关键决策者,因为全世界只有他和同伴想通过钥匙除掉智体,不把它的控制权交给任何一方。而其他各路角色,都无一例外地站到了他的对立面。

在这个过程中,新出场的女性角色格蕾丝在片中拥有了很大的人物空间。她是半路杀出的小偷,拥有不光彩的过去、不完美的性格与形象,但做出来的事也因此够新鲜、够出格,最终成为了完成任务的关键所在、IMF小组的新人。

《碟中谍7》最大的特征,在于新意的话题之下,却以复归古典的形式来呈现

一则是由于智体的存在,间谍组织一夜之间采用全员打字机记载机密信息,IMF小组也屡屡受挫、无法使用最新高科技与加密通讯。

二则是美学建构上,在阿布扎比的沙漠进行狙击战,在罗马驾驶黄色菲亚特500一路狂飙,在水城威尼斯的派对会场与街头巷尾狂奔、窄巷近身肉搏,在蒸汽火车“东方快车”上展开终极决战……每场动作戏的场景,都能让人径直感受到经典动作电影才有的那种老派的气质与调性。

超可爱的复古小车 菲亚特500

三则是老生常谈的,影片沉浸式的实拍风格、阿汤哥的实拍特技。在CG数字特效泛滥、动作电影的“实感”越来越弱的当下,他还是选择以传统、古典的方式,把肉体感官的真实体验传递给观众,以此抵抗好莱坞的数字浪潮。

在拍摄中,汤姆·克鲁斯坚持不用替身,所有危险动作都亲自完成。扒火车、街头飙车、机车跳崖……这些都需要日复一日的练习。

飞身跳崖的片段,在片中只呈现两分钟,他却要在一年间,练习13000次越野摩托跳跃、500次高空跳伞。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拍摄当天跳了六次3000多米的悬崖。

包括片中那场“不按常理出牌”的车厢动作戏,也是实拍的。随着火车滑落,伊森带着格蕾丝一节节攀跃,做出力挽狂澜、极限逃生的壮举。全片的惊险程度也在跳崖之后,又上到了一个新高度。

这种疯狂的极限挑战,让阿汤哥不断把自己置于生命危险之中,却也让我们观众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相信上面所发生的一切是真实的,而非数字技术、AI营造出的虚假影像。

《谍7》的魅力,就源自于此——是古典与新意兼具的双重性,是以真实的肉身体验去破除虚假的影像质感。

巧合的是,这些内容在本质上,都与影片的AI主题紧密相连,对位于何为真实、何为虚拟的探讨。AI能预判出未来走向、给出既定的可能性,但它终究无法代表真实的情感、体验、人性,无法预示未来到来的那一刻,最真实的情境。

而这可能也是我如今看《碟中谍》,还会产生一些情绪上感动的原因。因为27年的流转,你能感受到阿汤哥在银幕上真实的时间流逝、形象变迁。他与伊森已彻底融为一体、深入人心,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即便在岁月的洗刷下,他已稍显老态,却一直坚持着,从未失去力量。

就像他给自己写的那句简介,简洁到浓缩了一生——“自1981年起,就在电影中奔跑。”

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碟中谍》系列,只能是汤姆·克鲁斯。

 4 ) 继续海陆空天翻地覆

七月上映,期待阿汤哥精彩表演。

情感线,黑 白寡妇你更喜欢哪一个?

阿汤哥太疯狂了,一次次挑战极限,特技场面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大家观看时可以好好感受一把肾上腺素爆炸上头的刺激。

悬崖跳伞那一幕简直是用生命在演戏,有人问汤姆·克鲁斯 你为什么每次都要挑战自己的极限,阿汤哥轻轻一笑说因为你们喜欢看

 5 ) 伊尔莎结局,剧透慎点!进来逻辑缜密的分析

伊尔莎极大可能没死,桥上是假死。

推断一:螳螂女忘名字了,最后看似死了,但是还有脉搏,这绝对不是闲笔,不是随便设置的情节。

推断二:AI智体计算出,只要死一个伊森在意的人,就能在火车上拿到钥匙。然而最后他并没有拿到钥匙,是否可以说明,是因为伊尔莎根本就没死。

推断三:开头通过设置转场蒙太奇,让大家误以为伊尔莎死在沙漠,这一安排有何作用,之后又直接“复活”在威尼斯面包车上,是否太突兀。如果在桥上,也是再一次假死,那么就比较合理了,形成呼应。

推断四:第7部上,有许多致敬系列前几部的经典元素,例如换脸,团队协作,连续意外,高科技小装备,豪华晚宴等等,但但但是唯独没有最最经典的每部都有的戏中戏,骗中骗,计中计的反转环节。是否整个第7部,后面大部分都是演戏给AI和那帮势力看的,也就包括伊尔莎的死。第8部下,在绝境之中来个究极反转,就不为过了,很合理。

 6 ) 前排大胆预测,碟中谍7上太空,碟中谍八下深海。

前排大胆预测,碟中谍7上太空,碟中谍八下深海。或者是碟中谍7下深海,碟中谍八上太空

前排大胆预测,碟中谍7上太空,碟中谍八下深海。或者是碟中谍7下深海,碟中谍八上太空

前排大胆预测,碟中谍7上太空,碟中谍八下深海。或者是碟中谍7下深海,碟中谍八上太空

前排大胆预测,碟中谍7上太空,碟中谍八下深海。或者是碟中谍7下深海,碟中谍八上太空

前排大胆预测,碟中谍7上太空,碟中谍八下深海。或者是碟中谍7下深海,碟中谍八上太空

前排大胆预测,碟中谍7上太空,碟中谍八下深海。或者是碟中谍7下深海,碟中谍八上太空

 7 ) 差强人意的碟中谍7,烂番茄评价实属过誉

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碟中谍,估计也是最后一次。这几年片荒开始翻出这个系列包括其他一些老的商业片来看,其实疫情前不爱看这种片子还是有原因的。

它是依托于现实世界的特工片,在场景设计、想象力上是有局限的。不说跟超英片科幻片比,就连巨齿鲨这类怪兽片都比不了,你对这类电影的期待从一开始就限死了。咱也不是说喜欢看那种无脑爆炸,但像其他片子里诸如太空电梯升空、复仇者集结这样的场面你是看不到的。

而为了拍成系列作,你也不会看见电影里面的人物有所成长,可能连人物特点都不太明显,这一点上,伊森亨特甚至比不了当年警察故事里成龙演的又滑头又愤青但会坚守正义的陈家驹,阿汤哥演的就是一个纯纯伟光正的角色。

96年的警察故事4我是很不满意的,因为动作戏变得更差了,而且陈家驹的性格也被抹平了。同年碟中谍1上映,两个动作巨星的时代在这一年交错,但实际上演到最后两个系列是殊途同归——越来越乏力的动作戏和越来越单薄的人物。

说回电影本身。

其实碟中谍每一部的反转和诡计设计单拎出来,抛开逻辑,观感都还不错。但问题就是重复性太强了,你看一部是精彩,看六七八部就是无聊了。

动作戏上,相比第六部的跳伞、直升机两段大场面加上常规的追车戏(第六部追车挺紧张刺激的),这一部除了千篇一律的追车,场面全集中在结尾火车上,虽然也好看,但导致前面都很乏味。

而且在火车顶上的打戏也只是套招,虽然从没期待阿汤哥在打戏上多出彩,但火车都实拍了,其中一段动作戏只能到及格水平还是略为遗憾的。

这回确实没有头重脚轻的问题了,像第三部第四部乃至第五部,电影中间部分就把该爬的飞机大厦爬完了,该炸的炸弹炸完了,最后一幕决战的时候直接沦落到村口斗殴级别,你刚爽完的心瞬间就坠入谷底。

碟中谍7确实是以震撼的大场面收尾的,但结尾分量是够了,前面两个小时却变煎熬了。

所以非得说看个爆米花电影别纠结什么故事人物逻辑,爽就行了。

但是抱歉,确实不够爽。

人物塑造上,我本来以为能把伊森从完成任务的特工,写成与全世界对抗的孤胆英雄,打破碟中谍老一套的框架。

其实碟中谍系列一直有一种黄金时代的精神,即电影三观极正,现在这个时代下,很多电影开始探讨人性的自私、黑暗,越来越往人类内心深处走,放弃了宏大叙事和歌颂某些品质。

且不论那些文艺片了,好莱坞以前能拍出勇闯夺命岛,现在却是通篇的family,而碟中谍则一直带着以前这种歌颂伟光正的主旋律气质。

我以为这一部里面它能够有所升级,也就是在整个社会风气都在越来越利益至上,越来越自私的大环境下,伊森亨特仍然能够保持自我,坚守内心的正义,不再一味奉命完成任务,而是选择自己所认定的正义。

从前黄金时代的黄金精神或许不那么可贵,因为人人如此,但现如今还能坚守本心,即使阿汤哥这个人物再死板再没有特色,在背景衬托下,这也算得上一种人物塑造,也算是人物的成长与觉醒。

但可惜的是,后来我发现重点还是放在与AI的对决上(都写烂了),通缉伊森的两个美国人毫无压迫感,全程只是单纯跟着主角跑的傻子。为了正义反抗上级对抗全世界的命题并没有成立。

我不理解评论里有人说AI这一部分的故事设计是碟中谍不拘泥于老套故事、勇于挑战。

人工智能危机明明已经被好莱坞甚至国产片写烂了。是从上世纪60年代太空漫游2001开始到现在已经讲了六十多年的老故事了。

而且这部碟中谍里的人工智能塑造得很精彩吗?

他只不过是算法很强大,对世界威胁很大,电影实际并没有依托于ai这个设计奉献出多精彩的戏份,我们看的还是阿汤哥不要命的极限挑战。只不过在所有人的台词里它被说得神乎其神,而现在在某些观众嘴里它也神了。

跟ai同样乏力的,是反派盖布瑞尔。一样在别人嘴里很强大,但实际戏份上并不显得多厉害。他没有上一部所罗门莱恩和亨超那些层层叠叠的诡计,武力也不见得多强。仗着有ai撑腰,永远打明牌,永远一副气势强大但其实没什么脑子的样子。

女角色方面,伊森迅速对格蕾丝产生感情,为了换女主硬刀伊尔莎,都相当突兀。但其实5和6里跟伊尔莎的感情也很突兀。只不过伊尔莎与伊森的感情用了两部电影来铺垫,伊森前妻的退场也更加合情合理,才显得没有那么奇怪。

说穿了碟中谍还是一个男性受众为主的大IP,美女看腻了就得定期上新,伊尔莎能在5、6两部里面占有重要戏份,7里面也依然登场,已经是碟中谍女角色之最了。

另外这一部里白寡妇也被写得很蠢,轻轻松松就被敲晕了,上一部里立起来的强大气场很草率地就破功了。

螳螂女演的那个杀手角色也很莫名其妙,前期硬拗一个毫无根据的疯癫人设,结尾因为自己老大背刺的一刀,转念回去救伊森还人情,还自言自语仿佛想营造一种宿命感纠结感,但她前面除了打架根本没戏份,观众都不了解她,要怎么共情啊。

整体节奏太拖了,追车戏过长,火车戏阿汤哥个人秀中间穿插了太多其他戏。

另外一大槽点是对话戏多得离谱,台词信息量很密但又没啥营养,只会把观众绕晕。

其实这也是麦导接手碟中谍之后的老毛病了,很多时候为了讲清楚反派的目的、某些故事设定,好几个人絮絮叨叨对话很久,你听得稀里糊涂的,然后你努力思考捋这些线索,终于捋清楚了之后就会发现这些东西很无聊,根本不值得你动脑子去想,只是一些背景交代而已。

他写了那么多台词,只不过是因为把阴谋诡计都设计得太绕,每次都牵扯到多方势力,不得不再用大量的台词把设定讲清楚,把bug圆回来。

虽然碟中谍一部比一部场面大,但我总觉得1是最好看的。所以我时常疑惑是不是跟没在电影院看有关系,于是今天就买了张imax的票去感受一下。

事实证明,电影质量永远取决于整体。搏命大场面是卖点是噱头,但不好好打磨剧本,不好好做好整体的动作戏编排,想要以点破面是不现实的。

加上这次片长太长影响排片,中国人对好莱坞日渐免疫,个人看来碟中谍7在国内票房是要寄了。

 8 ) 《碟中谍7》:动作片IP最后的尊严,阿汤哥力挽好莱坞荣光

今年的暑期档注定不平静。

国产片这边,除了《消失的她》和《八角笼中》票房大爆,《热烈》《封神》《超能一家人》也来势汹汹,剑指全年龄口味观众。

由于《奥本海默》引进命运未卜,好莱坞痛失大将诺兰,华纳新片《芭比》又注定走小众路线,这就让整个7月只剩下唯一一部头部好莱坞影片——那就是《碟中谍7:致命清算(上)》。

还得是你阿汤哥

如上所述,在7月的内地引进片市场,《碟中谍7》几乎已经成了独扛大梁的存在。巧的是,这样的态势正和与这个IP强绑定的传奇影星汤姆·克鲁斯近年在好莱坞的形象不谋而合。

在全球电影市场较为疲软的前两年,曾被市场寄予厚望的《信条》救市失败,漫威等头部IP开始转战流媒体,票房和品质总体上均不如以往。

在这样的局势下,阿汤哥祭出《壮志凌云2:独行侠》,在没有中国内地市场加持的情况下,以劲收近15亿美元的全球票房,为好莱坞市场复苏注入了一剂票房强心针。

自此,阿汤哥便成为好莱坞倡导影院观影的新任代言人。

因此,印着阿汤哥个人烙印的金字招牌《碟中谍7》于这个暑期档强势回归,是影迷之所望,也是市场之所望。

跨越27年,这个动作片IP中的常青树之所以能一直保持较高的口碑和品质,最大原因就在于阿汤哥对其倾注的心血和精力,以及他每一次坚持带给观众以新鲜看点的不懈尝试。

作为制片人,他和导演编剧一起打磨剧本,亲自督导每一部的制作,在拍摄期间严格控制防疫,甚至因为片场防疫疏忽导致剧组停摆而大发雷霆,成为全行业的工作楷模;

作为演员,阿汤哥是出了名的每部极限特技场面必定亲力亲为,不用替身——就拿这次的《碟中谍7》来说,影片高潮部分出现的“3000米悬崖摩托车极限跳伞”一幕,为了保证拍摄效果,阿汤哥前期光是基础训练就进行了一年,跳伞练习次数超500次;

为训练摩托特技,剧组特意为阿汤哥搭建了一条越野摩托车赛道,阿汤哥在这里练了超过13000次摩托车跳跃。

到了悬崖正式实拍时,由于碗状悬崖有相当的弧度,阿汤哥冒着风险和技术上的生命危险,剧组上下提心吊胆。而且因为对初次拍摄的效果不满意,光这3000米的高空他就跳了整整6次。

在全行业都在滥用绿幕和CGI的时代,为了带给观众真实而震撼的观影体验,敬业搏命如阿汤哥,好莱坞乃至全球影坛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

坚守动作片底线

由于全球电影市场变化以及人才缺失等原因,近年来动作片这一分支变得越来越捉襟见肘,每年能出的佳作寥寥。

对于《碟中谍》系列,阿汤哥始终都有着清晰的定位:作为最长寿的动作商业片IP之一,《碟中谍》系列必须坚守动作片的底线,那就是把打斗动作和大场面踏踏实实做好,不花多余的精力在解释剧情和设定上,让观众看得爽,看过瘾。

《碟中谍7》无疑就是完美延续这种精神的作品。

影片在开场10分钟,就用惊心动魄的场景编排,打造了一出刺激紧张感拉满的拉锯战——不仅展现了《碟中谍》系列独有的谍战阴冷气质,更展现了本作主反派“智体”的强大和压迫感;

随着经典的主题乐结束,影片紧接着就打造了令观众目不暇接的惊险场景:

从阿汤哥机场脱身和每部必有的追逐长跑,到罗马街头险象环生的追车戏,到悬崖高空摩托跳伞,再到从坠落的火车车厢中逃出生天,一环接一环,高潮迭起,持续挑战着观众的爽感上限。

在近身打斗场面上,《碟中谍7》也有着颇为亮眼的设计:在影片开场沙漠营救的一场戏,阿汤哥在漫天沙尘暴中只身对决雇佣兵小队,从一开始就拉高了观众的期待;

然而这种期待在后续的场景中也并未落空,在威尼斯窄巷1v2场景中,影片贡献了最硬核的打戏之一,其动作之凌厉和肃杀感,直冲年度最佳打戏场面;电影尾声伊森与反派加布埃尔在火车车顶的打斗场景,以其出众的编排设计,将观众的肾上腺素水平拉到又一高峰。

27年过去,《碟中谍7》再次证明,这个系列依然是地表最值得信赖的动作片IP之一。

27年依然碟中谍

作为一个一以贯之的系列,除了死守阿汤哥在票房和口碑的双重号召力,以及动作片的顶尖水准之外,《碟中谍》系列成功的最大原因还在于其对系列经典元素的保留传承,以及坚持求新求变的理念。

尽管时代已经来到2023年,信息渠道已经发展到了超乎想象的程度,甚至影片反派都开始以非实体的AI技术为形象,但《碟中谍7》依然有一些贯穿全系列的经典要素:

比如对于经典面具化装的使用,在存在无数种方式验证身份的信息时代,坚持使用这种老派的手法看似有些戏谑。然而影片很好地利用了这种戏谑感,让这种手法不仅行之有效且合理,而且还十分高效地贡献了部分笑点,在维系系列经典要素的同时,也为当下的作品增光添彩。

在角色方面,《碟中谍》系列从第四部开始,就在回收角色和剧情收线方面凸显了高超的水准。

这部《碟中谍7》在带回之前两部作品核心角色的同时,不仅让系列第一部当中的部长“基特里奇”回归,还让他承担了推动剧情的一大重点,同时也回收了一部分衍生自第一部角色的“白寡妇”的暗线剧情,打造了一个只有系列电影才能做到的精巧布局。

与此同时,系列也不忘持续吸收新鲜血液:全新加入本作的《美国队长》“卡特特工”演员海莉·阿特维尔,以令人信服的塑造成为了系列新的支柱角色;

而《银河护卫队》系列“螳螂女”演员庞·克莱门捷夫,在此前提到的窄巷激烈打斗场景中,贡献了全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打女动作戏。

更不用说影片将反派从特工组织演变为人工智能的设定,折射出了这个老牌系列IP对时代技术发展的拷问和自省——《碟中谍》系列,一直都在自我迭新的路上。

动作扎实,看点丰富,在《速度与激情10》等一众分上下两部叙事的好莱坞电影中,《碟中谍7:致命清算(上)》无疑交出了今年完成度最高的答卷。

 短评

为新部长祈祷: 祝长寿

7分钟前
  • 挺冷
  • 还行

一定要有丽贝卡

12分钟前
  • 种瓜得瓜
  • 还行

我就想看看碟中谍和速度与激情哪个系列先上太空。

17分钟前
  • V.
  • 还行

今年最期待的电影之一

22分钟前
  • 喜悦之地
  • 还行

阿汤哥要打到80岁!

23分钟前
  • 吉吉
  • 还行

太期待了真的

27分钟前
  • Fly Away
  • 还行

期待阿汤哥再次突破极限!

28分钟前
  • 玉玉的注水阿龙
  • 还行

不引进的话🍊狗带。

33分钟前
  • 酱爆桑桑子
  • 还行

汤哥要爬国际空间站实拍吗??

35分钟前
  • 罗斯卡娅
  • 还行

白寡妇有个孪生姐妹叫黑寡妇,普通人类已经满足不了阿汤哥了,超级英雄,照样盘他

40分钟前
  • 再遇龙猫
  • 还行

安排上了,阿汤哥永不止步。

43分钟前
  • 对你爱不完
  • 还行

特工先生,徒手爬火箭吗?

46分钟前
  • 叉叉
  • 还行

动作戏要超越6,怕是要像GTA圣安地列斯赌场任务那样空中换飞机了吧。还有克里斯托弗•麦考利啊,碟中谍5的IMAX定制倒计时什么时候给我吐回来?!

49分钟前
  • Bryan·Mai
  • 还行

太拼了,怕他死在片场。

53分钟前
  • 🐷🐷
  • 还行

想看看背靠背套拍的7 8,连跳伞都跳过,直升机都玩过的阿汤哥,还能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

55分钟前
  • 电影伊森
  • 还行

前6部在我心中的排名:4>1=6>3>5>2

58分钟前
  • 爱笑男孩杰乌索
  • 还行

这不比那个开车的光头强

60分钟前
  • 咖啡酱
  • 还行

注意下身体 阿汤哥

1小时前
  • 啦啦啦
  • 还行

这...

1小时前
  • 钱钱⁹猫头嘤嘤
  • 还行

还有?上部已经是对死亡的终极追求了,还想让阿汤哥干嘛?

1小时前
  • 极圈里的燕鱼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