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

HD中字

主演:任达华,梁家辉,徐子珊,张兆辉,吴廷烨,林雪,黎耀祥,彭敬慈,邵美琪,罗子溢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国语年份:2007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跟踪 剧照 NO.1跟踪 剧照 NO.2跟踪 剧照 NO.3跟踪 剧照 NO.4跟踪 剧照 NO.5跟踪 剧照 NO.6跟踪 剧照 NO.13跟踪 剧照 NO.14跟踪 剧照 NO.15跟踪 剧照 NO.16跟踪 剧照 NO.17跟踪 剧照 NO.18跟踪 剧照 NO.19跟踪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跟踪》:谁的眼睛在看?

不可否认,《跟踪》是一部相当不错的影片,但看过之后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也可能是多了些什么。这是一个不好的感觉,但这种感觉恰恰是影片的缺陷所在。
游乃海头一次拍片本来不应该苛求太多,但由于杜琪峰作为此片的监制,所以不免在其中要寻一些他的影子,这显然是一种狭隘的看片体验,两个人为什么要相同呢,即便据说此片杜的操纵已经盖过了游乃海,这种感觉就如同当初《寻枪》里姜文与陆川的关系一样,到底是谁的作品,似乎说不清楚,但为什么一定要说清呢?
游乃海的故事向来切入点都是非常独特的,这一点无疑是值得肯定的,此片同样也是,警匪片看多了,但从一群狗仔入手恐怕还是第一次。而这个题材也是极具影视感觉的,所谓跟踪,有跟还有踪,即同一时间内两个移动的人物,如果把每一个人物当作某一个空间的话,那么这部影片肯定就是同时然后在不同空间中的影像处理。而跟踪这两个字一定要动起来,不动起来那叫监视,于是在时间统一的情况下,人物动起来的空间交换则构成了此片的影像风格,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可惜在开篇之处,游乃海便犯了一个大错误,屏幕上的道道波纹成了观影者的亲身体验,一种偷窥的感觉立即出来了,在现代社会偷窥与许多名词等同的时候,这种将观影者强迫拉进电影以造成感同身受的手法不能不说是相当不错的,也很具有时代感。但很可惜,这种手法用在本片处似乎有些不合理,跟踪和监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银幕的感觉是静止的监视,而绝不是跟踪,而影片在多次转场剪切的时候还用到了此类手法,说实话,真有些不伦不类了。这里想起《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马小军,看到望远镜中的冯小刚是监视,而当冯小刚走动起来,这恐怕才是跟踪,不知道这样解释是否说得过去。至少笔者认为在这里用电视波纹的效果处理是多此一举了。
其实在风格上,影片还有一处用法笔者不敢苟同,那就是跟者的眼睛。在跟者的眼睛中,手提的效果太不明鲜了,虽然有镜头的移动,虽然采用的是远景,但事实上没有强烈的摇晃(这里所说的强烈当然不是如跑动那样)造成的结果是局外人在看此片。如果局外人作为一个全知的角度,那么此片与一般的警匪片还有什么区别呢?这一点是相当有疑问的,当然,踪者的反跟踪完全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手法,这是很重要的。眼睛吗,影片中每一个人都在看,但不能只有距离(即景别上的反应),也应该有运动(行动中的视觉晃动感)。
说白了,主观镜头太少,跟者的眼睛自然会被忽略了。很明显的一个段落,当肥子与猪女在电梯里的时候,镜头基本用的都是客观的,即导演的视点,作为跟者猪女的视线竟然一个都没有,哪怕在金属的电梯间墙上反射出一个肥子的扭曲的形象也是好的。
同样出于对跟踪这个名词的考虑,影片在场面调度上还是相当不错的。据说此片有近百分之七十的镜头是在闹市全隐蔽拍摄的,这是相当不错的办法,尤其针对此片来说。更主要的是,影片在镜头的剪辑以及人物的走动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换句话说,是场面的调度,潜伏在跟者的肩头的摄像机以及客观的全局视点交错,街道上人物的行动,交错以及出入镜等等都是很有讲究的,而这种手法不但符合剧情需要,更符合观影者的心理需求,即有种带入感。
内容决定于形式,这是电影的基本法则,所以此片如果根据题材来看则可以拍得极具形式感而丝毫不留痕迹。但很可惜,游乃海在最初定位的时候就忘掉了这种视听感觉,虽然闹市中的场面调度以及的跟者眼中的景别基本没有差错,甚至做得相当不错,但那种跟者的视觉跳动以及剪辑的手法却存在着与内容相左的形式,用最直白也是最不客气地话说,导演将此片一般化了,并没有突出特别的“跟踪”感,这恐怕是影片最大的败笔,而这与导演的想法有关,与编剧则是无关的。
游乃海作为编剧的几部作品都相当耐看,当然这里面掺杂了多少杜琪峰的意见笔者就不敢妄自揣猜了。但此片却出现了大问题。影片的前半部都是相当不错的,可怜的是影片的结尾处,饭馆的对话以及狗头脖子上的那一刀显得过于做作了。哲学命题,人不可能两次迈进同一条河中,从现实讲,与猪妹对话的人变了,受伤的人也变了,甚至猪妹的心理感受也变了,这说明河的确变了,但相同的境遇,这种重复还是显而易见的。香港片中这样的处理很常见,仿佛人的成长一定要经历一个相同的环境,去第二次感受同样的遭遇,这是件很无趣的事情。相信猪妹的成长也不会因此而顺利的,只能算是不会变通。更可笑的是,猪妹变成了狗妹,狗头的玩笑的确不值得一乐!
客观地讲,影片还是不错的,相对于一般的警匪电影,但几个硬伤恰恰反应了导演的水平,只好期待游乃海的下一部作品,也许会更理解内容与镜头之间的关系!

韩兮
2007-7-19于通州

 2 ) :)

白天看了《跟踪》
看了开头,发现是银河映像,精神就一振;再看见导演编剧都是游乃海,心底原本对这片子的无所谓立刻变成非常期待。结果当然没让我失望,张弛有度的节奏,稳扎稳打的剧情,已然不是当初《暗花》时期的阴郁,更多点大气。
银河映像绝对是香港电影史不可略过的一章。杜琪峰自然是中流砥柱。但是没有游乃海,游达志,韦家辉,欧健儿……一定没有今天的银河。
《跟踪》的题材很有意思,风格也是往日一样凌厉。但是结尾处的草草收场,不知道是不是很电影审查有关,该不会又是剪辑版?
至于梁家辉之死的突兀,呵呵,如果你看过《非常突然》,就不会对银河作品的不可捉摸的命运嘲弄感到陌生。

 3 ) 为什么?

看了几篇影评,我只想问一句:为什么任没死,梁死了就主旋律了,就成为缺点了,我看不出如果导成好人死了坏人爱死不死的结尾对影片有什么提高或好处,拜托,就算是套话也要看看场合想想清楚再说。当然,力荐这个选项实属我给点错了,或者说很长时间没有看银河的片子激动得不行。(《放逐》只看了内地版,算了,让我忘了它罢。)

 4 ) 棒子们翻拍不了的细节

真的很少看电影会记笔记,记下每个细节,每个逻辑关系。只为来个合理的比较,也算是一种验证吧。验证我真的没有爱错银河映像。
想必大家都知道这部跟踪是07年拍得片子,那么早得片子,我现在谈论好像有点过时。但是棒子们在13年翻拍的跟踪,听说掌声一片,更有甚者认为其超越了原版。是什么让人失去了辨别能力?还是越来越多人不会欣赏呢?带着疑问我开始了一番比较式观看。前提是我真的当年没有完完整整的把跟踪看完。
想想觉得自己也很无聊,我竟然记下两部片子的情节和细节进行比较。答案当然是原版就是原版,经典就是经典。不是随随便便加几个撞车镜头,加几个漂亮演员,装腔作势的摆下耍酷姿势就可以超越的。所谓细节就是可以细细推敲的地方。
纵观两部片子,大方向上剧本及其相似。但是韩国版把原版很多可圈可点的细节摒弃掉了。代替的是更多地撞车,打架,煽情的情节。
其实原版有几个桥段我是非常喜欢也是导演非常用心的地方。一:在山哥生气用叉子叉他手下脖子的时候。周围的兄弟也个个站在一旁,沉默不语,突然,对面大楼以为换衫衣服的女子抢走了他们的视线。男性的本能暴露无遗,但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女子关灯。众人相视而笑。对于之前山哥生气的行为也就一笑而过。这个桥段真的非常有意思,也很生活化。在香港一贯的黑帮片中,兄弟情义一直是他们所要表达的。很多老大在外出谈判的时候,经常会说,这叫我怎么跟兄弟们怎么交代呢?先不说这位老大是何居心。但是这样的对话足以说明,他们是以团队在做事的。反之在韩版的追踪者们中,凶手对手下犯错的惩罚是及其残忍的,更别说从中穿插幽默了。二:原版中山哥之所以每次在楼顶观察,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掌控全局。而且,在出任务的时候,山哥会先去观察地形并且测试警察到达的时间。所谓布局精密。但是在韩版中,这些细节全部省略。代替的是凶手的个人show,在墙壁上分析图画一通,这不是抄袭美国片子的场景么?三:原版中山哥之所以能很好地掌控全局,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打劫的都是店铺类型的,逃跑性大,易于观察。这个地形和场景的安排都是有其用意的也很符合香港特色。但是韩版的改编我完全无法理解歹徒们为什么要掐准时间又是谁报的警?这些细节韩版里都没有交代。四:原版中监视组的组员们随时会改变自己所在的位置和身份,这个也是必须得。但是韩版中基本上组员的角色和位置都没有改变。五:原版的笑话桥段可是一个首尾呼应的桥段哦。导演在狗头讲笑话时所切到得画面也是非常有意思的。组员们个个都很认真地观察者周围的情况,声音里播放着狗头的笑话。在片子快结尾的时候,狗头被刺伤,被要求讲笑话,这是个很好地呼应。这里还有一个很小很小的细节,由于狗头被刺伤,在讲第一个笑话的时候,他嫌太长没有讲下去,换了另外一个,这个是非常真实地一个细节。让我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导演可以拍到如此细节的东西,可见导演的功力非同一般。反之在韩版里,换成了组长在吹牛的桥段。感觉平平,更别说首尾呼应了。六:原版里在猪女发现胖子的住宅大楼,并进行进一步跟踪,乔装成同一栋大楼的女学生。这里有个细节,第一次,猪女跟胖子一起进电梯,胖子是不按楼层的,猪女先按,胖子再按。猪女假装在包里翻东西,这次猪女没有洒出东西。胖子到了8楼出去,猪女盯着胖子,迟迟未关电梯门,胖子停住脚步,盯住猪女,猪女不得已按下电梯门。第二次,猪女又跟胖子一起搭电梯,这次胖子先按了楼层,猪女再按。这次猪女又再翻东西,不同的是,这次猪女故意洒出东西。导演之所以分两次这样进行是有原因的。胖子作为一个罪犯,他肯定是由防范之心的。第一次的时候,他也怀疑同搭电梯女的身份,所以不先按。第二次再碰到猪女,他相信猪女是同住大厦的女孩也放松了警惕。这些细节非常重要,也可看出导演的功力。反之在韩版里,这些细节都没有,花猪在第一次就洒出东西,成功追踪到了胖子的住所。七:原本里有个这样的对话情节,由于追踪组追踪到了胖子,以胖子为点分叉追踪与他所关联的任何人。猪女不理解的跟狗头说,没必要追踪胖子的亲戚之类的,他们肯定跟案子没关联。狗头说,有关联没关联这不是他们查得事情,他们的任务就是追踪然后把信息告诉cib,让他们动脑查。这个对话非常有意思。也再一次说明了导演的功力。主题明确。他们是追踪组,追踪组要作的事情就是追踪。分工很明确。韩版里虽然也说是有追踪组,但是貌似他们的madam很忙,一下要追踪一下又要逮捕。简直是超级女指挥家有木有。八:原版里,歹徒在进行第二次任务的时候,是事先开始讨论过一番,cool man要把山哥交代给他的话交代下去。有个细节,cib督查在观看追踪组现场发回得视频推测出还有一个隐形人也就是他们的头没有出现。这在韩版里是没有的,代替的是,韩版里的凶手在跟他们通话会议。这个安排有点匪夷所思。既然凶手没什么话可说,为什么要在通话中?九:原版里,跟踪组跟踪到歹徒们窝在一个大厦里,再他们出发去行凶的时候,跟踪组一直是跟踪着的。但是在韩版里这个细节是没有的。更可笑的是,韩版里的胖子还坐上了追踪组伪装的出租车。这样的桥段真的太轻浮了。十:再说到射击场面,一直很喜欢银河映像拍得每一场射击场面,真的是非常棒,观看者一目了然。他们拍摄的大多都是远景。就拿追踪的这场远景扫射场面来说,在高架上,飞虎队和歹徒进行机枪扫射。歹徒用车子挡住飞虎的射击。灵机一动发现有个楼梯可以逃走,无奈之下,打算从那个地方逃走。整个场景大部分都是远景拍摄,也是银河映像一贯的风格。这里有个细节,歹徒从出发前到行动取消都不知道有追踪组在跟踪。跟踪组的代号是动物园,在跟踪组跟攻击队取得共识,攻击队打算攻击的时候,跟踪组会先进行撤退。这里面的交流口号是非常专业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这个细节导演真的是深入骨髓啊。相较之下,韩版的,枪战场面大多近景。这里的枪战场面也还是有点抄袭了原版的摆位。但是由于导演的功力有限,也只能拍近景的扫射场面了。这里有个题外话,我发现近几年有些打戏和枪战戏都是近景场面多。原因是这样可以更好地糊弄观众,如果你不是很用脑子在观看片子。你会觉得这样的视觉效果很棒。其实有可能是因为导演为了省时省力。拍全景要考虑到摆位,动作以及歹徒的逃跑路线和交战场景,要考虑的东西很多。但是如果是近景的话,不用很周密的布局加上稍微晃动的镜头就能糊弄过去了。如果是外国片,对外国的地理不熟悉的就更容易被忽悠了。我记得曾经听过一个播客说过,为什么像现在的拍打戏的,比如说一代宗师,比如说彭于晏演的黄飞鸿都是近景多。当年李连杰的黄飞鸿可都是远景,一套动作一气呵成。原因是现在的演员都不是练家子出身,一套动作对他们来说是很难完成的,他们的打戏有可能是拆分开了拍得。如果用远景拍摄整套动作像李连杰那样是完成不了的。所以都用近景代替。有良心的导演,像王家卫这样的,演员已经是很努力的在练的都近景多。更何况一些捞钱的导演,演员随便花拳绣腿几下也就糊弄过去了。有其现在一些技术也先进了。但是对于我这样一个比较苛求的人来说,这样的片子是入不了我法眼的。十一:刚刚提到,代号细节,原版导演真的非常用心。有个桥段,狗头和猪女在追踪影人,影人打电话给兄弟说取消的信号得到追踪。追踪信号的师姐在给狗头和猪女交流的时候,所说的话都是非常专业的。动物园叫狗头,现在讯号在士丹顿街。动物园叫攻击队,现在可以action action。等等,这些专业的交流方式也是一个很有力的细节。在韩版里是没有的。十二:在追踪影人的时候,狗头要求打电话给影人,影人第一次是接了电话。这里面也有个细节,原版里是情报分析组的组长打的,谎称自己是市场调查员。影人在接电话的时候并没有起疑心,还说了对不起。但是在韩版里,这真的是我要吐槽的点,感觉导演没用心去想细节。韩版里是一个女的谎称自己撞了影人的车。这明显听起来就是假话,还不如不打,不打影人还不会起疑心。十三:原版里,影人是有背景故事的,虽然故事不是特别清晰。但是可以细细推敲。影人和师傅一起做事,师傅被抓,影人成功跑路。十几年后再回来犯案赚钱。还是跟师傅合作。用打劫来的首饰换钱。几个兄弟也是当年的兄弟,这个不难推敲,香港的黑帮环境也合情合理。在韩版里,影人的背景基本上没交代,唯一能知道的就是他被师傅要挟犯罪,最后把师傅杀了自己也想跑路。这个设定很奇怪,为什么师傅要这么对待他,又为什么他对师傅一点情谊都没有?又为什么他杀了师傅,就可以孑然一身了?漏洞百出。十四:原版里猪女在亲眼看到所谓“正义的朋友”出面拦住影人,但是无辜被杀。猪女反应不过来,拼命用手和包里的衣物去挡伤口。这个场景,徐子珊把握的不错,先是愣住,再是拼命挡伤口。这里有个细节,猪女在做这一系列动作的时候,madam一直在指挥部强调要猪女回复。但是猪女一直没回复。大概过了48秒的时候,狗头才找到猪女位置并出现。但是在韩版里,这个镜头时间很快,组长也出现的很快,没有所谓的没回复细节。反之代替的是,在抢救室门口说的一大堆煽情的话,简直弱爆了。十四:原版里,在猪女跟丢影人的情况下,madam马上要全组人投入另一个绑架案。这个细节真的设定的非常好,充分说明了追踪组的工作性质。导演可以深入到如此细节,真的让人很惊叹。韩版里是没有这个情节的,代替的是一大堆煽情情节,更离谱的是,过去快半个月时间的第一次在地铁里地情节(也就是片头出现的场景)女主角竟然还想的起来。竟然还能推理出影人住得位置。简直是超级强人了,可以去参加最强大脑了。十五:原版和韩版里都出现了天空放晴的情节。但是原版是由呼应的,有一个细节,狗头曾说,他曾经跟丢一个人,但是没想到后来这个人就住在自己家隔壁,然后他补了一句,天有眼的!这个就是铺垫,可以解释为什么会有天空放晴一说。也就是说天有眼的。老天会帮助该帮助的人逮捕犯人。
其实可以说的细节很多很多,我的笔记有四十几处细节是韩版所不具备的。令我十分生气的是,现在整个亚洲都再跪舔韩国的大腿。韩国近年来宣传和营销是做的很好,但我们不能没有一双辨别的眼睛。不是说人家画面清晰,视觉上加了很多高科技元素的东西,仿效了点好莱坞的布局就可以算是好片。好的东西是可以拿出来分析和西西推敲的。虽然香港在走下坡路,虽然我也很讨厌港人的傲气。但是好的东西就是好的东西,不能说硬要被扭曲。遗憾的是,我发现现在很多观众普遍没有辨别的能力,也有可能是不想动大脑吧。进了影院,来几个劲爆场面,多几个国际级一线演员就觉得票价值了。其实我觉得,值不值不在于表面,而在于内心的启迪。第一次如此细节的去挖掘一部片子,发现追踪竟然有那么多可以推敲的地方。可见导演的心思是多么的缜密。这次的验证完全成功,我没有爱错银河映像。

 5 ) 游氏的崛起

《跟踪》
  游乃海,曾担任过长时间银河映像的编剧,作为银河的王牌编剧,他的作品早期的有《暗花》、《非常突然》的诡异精妙、出人意表;中期有《枪火》、《再见阿郎》的冷峻浪漫、苍凉厚重;后期有《大块头有个大智慧》、《PTU》、《龙城岁月》对哲理因果的表现,以及对社会问题大局观掌握和细致入微的再现,加上复杂的故事线索和人物关系显示出了小游的不凡魅力,此次亲自披挂上阵更是不容小嘘.也许是跟久了银河老总杜琪锋的缘故,《跟踪》的风格有几分杜佬的色彩.

   影片把视点放在警方的跟踪队上,这支小队很少在电影中出现,像这次这么详细还是第一回吧,新鲜感游然而生.跟踪队的精英们都是长相极为平凡,就是那种让你看一眼就会忘的.任达华这次舍弃有型的外表,扮演一个挺着个大肚子的中年男人.形象之衰的程度在他的电影里绝无仅有,当然更贴近剧中的人物.跟踪队俗称"狗崽队".带头的就是代号"狗头"的任达华.有趣的是,他们把跟踪队唤作动物园,而里面的成员都有各自的代号:狗头、猪女、鸡丁、兔子、猫猫等等.这样更方便于交流又不至于暴露身份.

   华哥带领的跟踪小队要对付的就是由梁家辉带领的抢劫小队,此君非常不简单,听声辩位还谈不上,但他能感觉出附近出现的警察,一手策划的抢劫行动从未失手,他都精准地把握警方出现的时间和地点,因而指挥弟兄们跑路,在兄弟间的威信是很大的.在《龙城岁月》中扮演过飞扬跋扈的大D一角,还因这一角色获得过最佳男主角的殊荣(香港金像奖).梁家辉在塑造老大这一形象上已经是游刃有余,叫人过瘾的跟踪和反跟踪之战就此上演.

   有两位元老级别的演员加盟,演技方面就不用说了.至于女主角则由新人徐子珊担任.最近香港电影在扶植新人计划中是不遗余力,因为新人才是未来的市场.小徐的长相倒是很符合剧中人的形象:够平凡.女二号由另一位银河元老邵美琪担任,她在片中的角色是警局的大姐头,脾气火爆自然是不在话下,她饰演的角色大多跟"男人婆"靠上边,这次也不例外.

   故事到后来发展为三个人之间的跟踪大战.由于年轻的徐被精明的梁发现,生命危险,"狗头"华立刻前去营救,却中了梁的圈套,被梁刺中颈部大动脉,导致大量出血.之后就是本片最煽情的地方.任达华在讲完一个冷笑话后终于倒地.大家应该都以为他挂了,但最后还是没死(浪费我的感情).大任落到了小徐手中,原则性地不负众望,找到梁的老巢,一举歼灭了抢劫小队.梁在逃亡途中正好被悬挂的钩子刺中颈部大动脉,流血过多而死(坏人的运气就是背).着也应证了《跟踪》的英文片名《EYE IN THE SKY》(老天有眼).

   虽然善于编剧,但有一点我、始终不能认同,那就是结尾处,明明梁已经逃走了,可雨一停,他还走在前面而被徐发现(走路的速度未免太慢了吧).游乃海的首部作品得到银河的力挺得以参加柏林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前途无可限量.

 6 ) 基本功

  一开场张力十足。
  
  从梁家辉上电车后,已让观众觉得风雨欲来。一下子众多的出场人物,很能看出导演如何驾驭,甚有《黑社会》头十五分钟的风采-虽众多对剧情有着speaking part的人物出场,但多而不乱,也很好对往后的故事铺线。这一小段,让大家对往后的发展充满期待,也对导演的功力有所期待。
  
  不过往后的发展,则稍嫌失望。处理中段对警察的“以老带嫩”和梁家辉“盗亦有道”是老生常谈,拍得拍子适合,但未有突破。而且,中段警匪枪战未能拍出紧张刺激尚算少问题,最要紧,是未能清楚地捕捉到各自的位置(establishing shot不足且剪接也不好),且有多少不符现实,对这样类似警队解密的影片,靠近真实才是要点。
  
  话分两头,从任达华带猪女第一天上班开始,警队里如何对一件案件的破解,从跟踪队,到情报分析,再到发号施令的控制室,跟而以heat team从事抓捕等,均能很真实地反映之余,也很有电影感。
  
  反而为何梁家辉一伙为何如此容易便能让警察洞悉一切才是故事的问题,难道这么容易就能在如此近的距离放上摄影机,又在门外放上,片头刻画精明的梁家辉又到哪去了?
  
  最后的结尾也太过“港产”,似是无端的加上。猪女穿得成熟点在于街上,装着扮案,又加上多个摇晃的镜头,有需要表达吗?其实任达华对猪女说出最后一句“你能成材”(类似,具体忘了)便很足够。梁的死,则合情理得多,看似儿戏,但合理,又对剧情有着互补:他如何第一次逃避警察追捕和企图杀害任。如此结局,导演也轻松很多,特别是新导演。
  
  其实这部影片,我看,除了讲传统的警匪之外,乃海想表达的,应是一种师徒间的情谊。
  
  虽则批评不少,但我还是对导演感到满意。他只不过是编剧,但能拍出如此成绩,已可喜:跟踪英文一词的来源;一开场任与猪女的考试性的对话,到最后猪女如何凭此“失败乃成功之母”;任在执行任务时的“无厘头”笑话;madam的粗话;一个突然插进来的绑票案主谋是之前街上欠钱被揍的路人甲;各小节间插镜以拟监控电视的画面…一切都有着老杜的痕迹。怪不得老杜给予60到70分(记忆中他如此说),很到位。
  
  附:很喜欢这部电影,有点硬伤,但乃海的风格是很基本,很基本的导演风格:不追求古怪的镜头,没错综复杂的剧情,又没虎头蛇尾,又没明星助阵但个个演技俱佳。亚洲好久没新导演能如此注重基本功,除了新加坡的一位,但其实是香港名门之后所拍的《海南鸡饭》。这两位导演靠的,都是基本功,又电影感一流。值得再期待。

 短评

属于银河里比较弱的片子吧,虽说题材还算好。

7分钟前
  • 苏比
  • 推荐

打架时看到远处住宅里正在脱衣服的女孩于是休战这段真是神来之笔。

10分钟前
  • 蜉蝣
  • 还行

邵美琪最后的勇。

14分钟前
  • 不良生
  • 较差

明显港版好看啊,韩版和偶像剧一样,多出来的半个小时就是加了帅哥配美女的恋爱嘛→_→两部还真是非常工整,连不知道怎么收尾的毛病都犯的一模一样,不过想想看这个结局其实也是为了赚钱,我们都懂得。。

19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推荐

现在的电影总是最后来个画蛇添足,不管是主动被动,所以看到这么干净利落简单的本片心里会暗暗叫好。虽然情节比较单线条,人物也不算厚实,结局和过分强调宿命轮回因果报应什么的,但有种“就是用90分钟的时间把一件简单的事情讲清楚”的利索劲儿,更何况几个演员都特合适,寥寥数笔刻画就能让人心悬着、跟着走。就是看过黑社会之后,再看任达华和梁家辉,总会串戏,哈哈

2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怎么回事?我很喜欢这部,人善人欺天不欺,最后猪女跟踪梁家辉到绝望的时候,突然雨就停了,路人纷纷把伞收起来,目标人物出现,这都不够帅呆吗?还有检查垃圾的时候,任达华拿着猪女的手教她怎么筛检东西,多有彩儿啊

21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力荐

剧情平庸,主要演员表现可圈可点。

24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TMD,怎么变成少女成长故事了。对游导演严要求,三星。

27分钟前
  • Bigteeth
  • 还行

韩版翻拍我给了四星,这个银河映像的原版必须也是四星,杠杠的。除了女主看着让人觉得无语之外,其他都好。

32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7分!戏剧冲突表现得不错,节奏明快,干净利索,可惜弱在剧情上,最后竟变成少女成长故事。“过程非常精彩,结局非常失败!”结局竟然是光明的,不像银河映像以前的黑暗宿命调。第17分钟是看点。

37分钟前
  • Song³
  • 推荐

是一部神作,多年后韩国人也翻拍过这部电影,说明这部电影是获得跨国界的认可。任达华和梁家辉所演绎的角色很精彩,尤其是梁家辉在拿着烧烤叉子对着同伙的时候眼睛里透出的那股子邪狠的劲道令人不寒而栗,这种状态和他角色平时的谨慎小心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单就这一个镜头就折服我了。

42分钟前
  • 海岩
  • 力荐

重温,加1星。这片当年感觉中规中矩,现在重看还是挺不错的。特别是前半部镜头和剪接都处理的很精到很利落,叙事也很紧凑很沉稳,只是后半段有点乏力感。PS:刚注意到,原来这是唯一一部由游乃海执导的片子。

46分钟前
  • 易老邪
  • 推荐

片头字幕打出领衔主演:任达华、梁家辉、徐子珊。紧接着这挂头牌的三位便齐聚开镜画面的电车上。影迷对此在略显诧异(因为三主聚首通常出现在剧终高潮)的同时会不自觉地根据影片释放的初始信息,片名+领衔+场景+行为举止,自行展开推测:徐可能在跟踪梁?接下来一组沉默的“视线镜头”很快纠正:徐显然对任更感兴趣。可梁也是领衔,甚至咔位更大啊!所以他绝对不会是个闲杂路人,于是身份悬念未减反增!……游乃海导演在此构造了一种非常有趣并有效的开场模式:在故事主题早早明示简单清晰(跟踪)的状况下,不妨砍掉事件前因与角色身份,由一个与主题高度形似的情景中段直接切入,使观众处在大方向明确/小细节不明的状态中,于时顿生好奇努力猜测。即使猜错,却也无妨,因为情绪与思维已被成功调动起来。

48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20141124.。狗拿耗子捉住了猫 靠的是猪的嗅觉和敏锐 想到这儿我赶快把一分钟前打的三星儿改成了四星儿 :)。。

51分钟前
  • virgin
  • 力荐

作为银河的主力编剧,游乃海的实力毋庸置疑,虽然本片部分情节的处理略显粗糙,但题材新颖,节奏一流,很多情节也依旧呼应着银河典型的宿命主题,也正好照应了那句“Eye in the Sky”,或许导演技巧一般,但绝对是部风格作,跟踪戏的处理也很赞,警与匪的隔空对峙,氛围 剪辑 配乐,一明一暗,悬念十足

55分钟前
  • 回忆与否之
  • 推荐

看梁家辉表演真是一种享受,大D又一次败在了阿乐手上

60分钟前
  • 暗杀十三招
  • 推荐

几个老妖精的表现果然彪悍,游乃海的第一部执导作品,受杜琪峰和银河的荼毒还是很深的。大家普遍评价不是特别高,主要因为好人好报,恶人恶报的大陆式结尾。但是这次出品人是骄阳不是老杜想怎么地就怎么地的银河,所以没有再和钱作对。不用太苛求了,要和谐~~~~~

1小时前
  • süden
  • 推荐

结构严谨,故事发展合理,主要人物突出。只是07年的徐子珊演技捉急得厉害,几次哭戏都哭不出来也是醉了。

1小时前
  • ♫LiNg™
  • 还行

这个猪女变狗女的故事很棒哦,戏剧冲突玩得很痛快,干净利落,该有的有,该省的省,帅!

1小时前
  • 还行

早几年看过,印象中梁家辉最后被钩子勾到了。虚无与荒诞,还是银河印象游乃海惯有的宿命感。7.3

1小时前
  • 巴喆
  • 还行